CN1298083C - 电连接器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8083C CN1298083C CNB200410049397XA CN200410049397A CN1298083C CN 1298083 C CN1298083 C CN 1298083C CN B200410049397X A CNB200410049397X A CN B200410049397XA CN 200410049397 A CN200410049397 A CN 200410049397A CN 1298083 C CN1298083 C CN 129808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ircuit board
- printed circuit
- pcb
- con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26—Multiple connections subassembl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3—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by an interconnection through aligned holes in the boards or multilayer boar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5—Arrangements wherein electric components are disposed between and simultaneously connected to two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e.g. Cordwood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63—Holes or slots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not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63—Jumpers, i.e. non-printed cross-over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47—Lead-in-hole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8—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49—Junction box with busbar for plug-socket type interconnection with recepta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壳体(10),该电连接器壳体(10)具有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和侧壁,并包含以给定间隔彼此叠置的第一印刷电路板(2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2)。第一印刷电路板(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而第二印刷电路板(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体。电连接器壳体(10)还包括连接器接收部分(19),该连接器接收部分从侧壁突出,并置于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22)之间的位置处。第一印刷电路板(21)上的第一导体连接到第一终端装置(31)上,而第二印刷电路板(22)上的第二导体连接到第二终端装置(32)上,第一和第二终端装置(31、32)在连接器接收部分(19)处突出,以便它们适于连接到外侧连接器的端子上,而外侧连接器要插入到连接器接收部分(19)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电连接器壳体,并尤其涉及这样一种壳体,该壳体的内部电路导体由多个印刷电路板构成。在本发明中,电连接器壳体设计成与外侧电路的连接可以非常容易地形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普通的电连接器壳体具有一个外壳2,在外壳2中,多个电路元件(如内部电路的汇流排3、电缆4、印刷电路板5等)叠置在绝缘板6上。这种连接器的示例在文献JP-A-2000-92659中有详细描述。外壳2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器接收单元、保险丝接收单元和继电器接收单元。这些接收单元配备有端子,这些端子连接到相应的电路元件上,并突出到接收单元中,以便这些端子可以连接到外侧连接器上。
在这种技术状态下,相应的印刷电路板5包括连接器接收单元7a和7b,以便为每个电路板提供连接器输出。
然而,随着印刷电路板导体之间的连接器的数量以及连接位置的数量增多,上述结构需要增加零件的数量。此外,这种结构带来很多限制并且不必要地增多导体图案。结果,必须增加印刷电路板的层的数量,这又提高了材料成本并增加所制造的电连接器壳体的尺寸和重量。
并且,用来形成汇流排的模具非常昂贵。同时,存在对电连接器壳体小型化、轻量化以及紧凑化非常迫切的需求。这种原因已经导致用户选择印刷电路板,而不是汇流排。这个趋势已经产生新的问题,即,如何简化印刷电路板与外侧连接器之间以及相应的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壳体,该壳体包含多个印刷电路板,其中,印刷电路板与外侧连接器之间以及相应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得以改善,从而减少零件的数量,可以简化连接操作,并且可以更自由地布置印刷电路板的图案。结果,可以避免印刷电路板数量的过度增大,并且可以减小电连接器壳体的尺寸和重量。
为此目的,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壳体,该电连接器壳体具有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以及侧壁,并包含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这两个印刷电路板以给定间隔叠置。第一印刷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而第二印刷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体。此外,电连接器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接收部分,该部分从侧壁突出并置于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位置处。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导体连接到第一终端装置上,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导体连接到第二终端装置上。第一和第二终端装置在连接器接收部分处伸出,以便可连接到外侧连接器的终端装置上,而外侧连接器的终端装置可以插入到连接器接收部分内。
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终端装置为大致L形的端子。
仍优选的是,第一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导体,并且它们设置有通孔和第一端子孔,而第二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二导体,并且它们设置有第二端子孔,其中,提供了一个桥接片,该桥接片包括第一分支部分和第二分支部分,第一分支部分带有第一接触部分、肩台或底部,而第二分支部分带有第二接触部分,第一分支部分比第二分支部分长,由此桥接片可以从第一印刷电路板向第二印刷电路板插入,第一分支部分穿过通孔并插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第二端子孔中,而第一接触部分固定到第一印刷电路板内的端子孔上,并且第二翼部插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内的第一端子孔中,第二接触部分固定到端子孔上,由此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电连接。
仍优选的是,第一印刷电路板内的通孔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中没布有导体的部分内。
适当的是,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通过钎焊固定到相应的端子孔上。
或者,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可以通过压配合固定到相应的端子孔上。
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端子孔设置有相应的终端导体。
另外,第一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导体,它们设置有第一端子孔,而第二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二导体,并且它们设置有第二端子孔,其中,提供了大致直的桥接片,该桥接片带有第一和第二端部,这个大致直的桥接片分别穿过第一和第二导体,以便第一和第二端部分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端子孔,并通过钎焊固定于其上,由此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电连接。
优选的是,大致直的桥接片是大致直的端子。
另外,大致直的桥接片是包含一根或若干根芯线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跳线,其中,芯线在第一和第二端部处露出。
适当的是,电连接器壳体在从由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侧壁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上包括另一个连接器接收部分,并且通过桥接片彼此连接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中的一个连接到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处突出的大致L形端子上。
仍适当的是,电连接器壳体在从由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侧壁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上包括另一个连接器接收部分,并且,通过大致直的桥接片彼此连接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中的一个连接到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处伸出的第三终端装置上。
仍适当的是,第三终端装置是大致L形的端子。
连接器接收部分可以设置有接合连接器(joint connector),该接合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接合端子(joint terminal),以便该至少一个接合端子可以连接到第一、第二和/或第三终端装置上。
优选的是,接合连接器包括该至少一个适于连接到外侧电缆上的接合端子和第二端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为车辆铺设电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上面所限定的电连接器壳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为车辆铺设电缆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使用了如上面所限定的电连接器壳体。
根据本发明,要连接到第一(例如,上部)和第二(例如,下部)印刷电路板内的导体上的多个连接器接收部分、例如单元沿着外壳侧壁平行排列。
于是,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导体上的端子与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上的端子可以突出到单独一个连接器单元内。从而,配装到该连接器接收单元内的连接器可以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二者的导体上。换句话说,如果需要的话,多根电缆可以组合到单独一个连接器内,并一同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上。此外,当在连接器中设置接合端子时,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可以通过该连接器彼此相连。这种结构在印刷电路板导体图案上赋予了更大的操作自由度,并减少了不需要的空间。此外,可以减少印刷电路板的层的数量,并且减少电连接器壳体的尺寸和制造成本。
此外,将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导体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上的端子片可以形成为U形,从而它可以从同一侧加以钎焊,并从而简化了操作。
在上述结构中,压配合单元可以通过它的压配合端子与端子孔形成接触,该端子孔在其内表面上包括导体。从而当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通过这种压配合端子相连时,可以省去导体和端子之间的钎焊操作。除此之外,压配合端子能够通过单独一次插入操作来连接两个不同位置,因此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当叠置多个印刷电路板时,对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来说需要更多连接点。这就对设置导体图案带来限制,并增大了不可用区域。然而,当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直接通过上述端子片相连接时,设置导体图案变得更自由,并且高密度布线成为可能。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接合端子可以用作不连接到电缆上的接合汇流排。更具体地说,它可以用来将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连接到连接器接收单元内侧的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上。
另外,接合端子可以包括连接到电缆上的一个端部和形成为多个终端部分的另一端部,这些终端部分可以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优选地使用这种连接系统,例如用来接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参照附图从下面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得以理解,该优选实施例仅作为非限定性示例给出,图中:
图1是已经描述的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壳体的侧视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的侧视图;
图2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该图是从与图2A所示的图相反一侧看到的;
图3是图2A、2B和2C的电连接器壳体的横截面图;
图4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的端子片的透视图,该端子片将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导体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上;
图4B示出图4A的端子片是如何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的;
图5A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接收单元的端子之间如何建立连接的接合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5B示出图5A的接合连接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变型的横截面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变型的横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的横截面图;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的横截面图;
图10A是连接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导体的压配合端子的侧视图;
图10B是图10A的压配合端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到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10。这个壳体10用来连接车辆的线束。它包括第一(例如上部)外壳11和第二(例如下部)外壳12,并包含第一印刷电路板21、第二印刷电路板22和汇流排27、28。
如图3所示,外壳11和12包含板托12,该板托13例如由两个凸缘13a和例如连接板13b形成,其中,每个凸缘具有第一和第二端(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上端和下端),而连接板13b基本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途桥接两个凸缘13a。第一印刷电路板21固定到凸缘13a的第一端上,而第二印刷电路板22固定到凸缘13a的第二端上。汇流排层支撑外壳15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21之上。第一和第二汇流排27和28通过夹置一绝缘板而放置在汇流排层支撑外壳15上。第一汇流排27的第一端部如图3所示向下转,并形成第一汇流排接头27a,该接头27a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体上。同样,第二汇流排28的第一端部如图3所示向下转,并形成第二汇流排接头28a,该接头28a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导体上。
如图2A所示,第一外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器接收单元14、继电器接收单元17和保险丝接收单元18。第二外壳12的第一侧壁(图2B)设置有连接器接收单元19,该连接器接收单元19从位于第二外壳12内侧、第一印刷电路板2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2之间的位置处向外突出。如图2C所示,第二外壳12的外表面也设置有连接器接收单元16。
第一和第二汇流排27、28的第二端部向上转(图3),并形成相应的汇流排接头,这些接头突出到第一外壳11上设置的连接器接收单元14、继电器接收单元17和保险丝接收单元18内。
L形端子31向下延伸(图3中)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1上它相应的导体的端子孔内,并通过钎焊连接到该导体上。相对于端子31颠倒的L形端子32向上延伸(图3中)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上的相应导体的端子孔中,并通过钎焊连接到该导体上。L形和倒L形端子31和32的弯曲端部形成为通过相应的孔19a突出到连接器接收单元19中。从而它们可以连接到连接器接收单元19内所配装的连接器(图中未示出)上,并从该处连接到形成外侧电路的线束上。如图2B所示,多个这种连接器接收单元19沿着外壳12的侧壁平行排列。
在第一印刷电路板21上的导体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2上的导体中,假设以23和25标识的导体(见图4B)由端子片33连接,该端子片33具有大致U形的形式,但是一个分支33a做得比另一个分支33c长(图4A)。更详细的说,端子片33包括第一分支部分33a、形成U形的底部的肩台部33b(在此垂直倒置)、以及第二分支部分33c,第一分支部分33a做得比第二分支部分33c长。第一和第二分支部分33a和33c在它们的尖端部分包括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焊接部分33d和33e。
如图4B所示,端子片33的焊接部分33d和33e分别通过在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导体23内形成的端子孔21a和在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体25内形成的端子孔22a插入,从而如图4B中箭头所示,端子片可以从同一方向得以焊接。
为了向前引导第一分支部分33a,连接板13b和第一印刷电路板21在与第二印刷电路板22上的相应端子孔22a对齐的位置处设置有大尺寸通孔,该通孔分别以13c和21c标识。
此外,端子片33穿入到通孔15a中,该通孔15a形成在汇流排层固定壳15内。然后,第一分支部分33a插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通孔21c内,而第二分支部分33c的第二焊接部分33e穿过第一印刷电路板21内的端子孔21a,并从下面(如图4B所示)用焊料H钎焊。此后,第一印刷电路板21固定在板托13的凸缘13a的第一端上(见图3),并且分支翼部33a穿入连接板13b的通孔13c中。然后,第二印刷电路板22固定到板托13的凸缘13a的第二端上。如图4B所示,第一分支部分33a的第一焊接部分33d然后穿过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端子孔22a中,并从下面用焊料H钎焊。
此外,大致L形的端子36(图9)模制到树脂部37中,而端子36的弯曲部分(图9中的水平延伸部分)钎焊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第二表面上的导体上,而端子36的笔直部分(图9中的垂直延伸部分)突出到第二外壳12外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器接收单元16中。
于是,L形端子31从下面连接到(图8和9中处于上面的)第一印刷电路板21上的导体上,而倒L形端子32从上面连接到(图8和9中位于下面的)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体上,由此端子31和32二者彼此靠近放置。从而,端子31和32突出到一个连接器接收单元19内,以便两个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导体可以连接到一个连接器上,而这个连接器导线连接到多根外侧电缆上。
利用上述连接片33,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之间的导体连接在该连接在远离连接器接收单元19的位置处形成时可以紧密地实现。当该连接要在连接器接收单元19附近形成时,L形端子31和倒L形端子32可以利用配装在连接器接收单元19内的接合连接器40连接(见图5A和5B)。当印刷电路板21和22较小时,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所有导体可以通过这种接合连接器40连接,来取代端子片33。
图5A所示的接合连接器40包含一个接合端子(例如接合汇流排)41,该接合端子例如具有两组平行排列的分叉端子41a。从而,上述端子31和32可以推入到这些分叉端子41a内,用来实现电连接。
使用接合连接器40来进行第一和第二印刷板21和22之间导体的连接使得不必使用端子片33。于是,根据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端子是否靠近或远离连接器接收单元19定位,它们可以或是通过接合连接器40或是通过端子片33来连接。
如图5B所示的接合连接器40不仅包含两组分叉端子41a′,而且在其延伸部包含接合端子41′。在这种结构中,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上的导体可以连接到电缆w上,以使得壳体外侧的电缆之间的拼接变得不再需要。这种电缆w可以用来接地电路、电源电路或信号电路。从而用接合连接器40来连接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导体可以减少端子片33所使用的连接位置的数量。从而减少对布线的限制,而布线变得更自由并且高密度布线成为可能。
如图3所示,当在远离连接器接收单元19的位置处需要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导体之间的连接时,它们可以利用端子片33来实现。以这种方式,不需要将两个电路板21和22上的导体向连接器接收单元19延伸,这就对设置导体图案赋予了更大自由度。
如图3所示,在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上的导体经由汇流排27和28连接到分别配装在连接器接收单元14、继电器接收单元17和/或保险丝接收单元18内的连接器、继电器和/或保险丝上,而连接器接收单元14、继电器接收单元17和/或保险接收单元18设置在第一外壳11上。同样,上述导体经由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体上的端子36突出到第二外壳12上设置的连接器接收单元16中,并由此可以这样连接到连接器接收单元16内配装的外侧连接器上。
于是,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上的导体可以连接到突出到连接器接收单元14、19和16中的端子上,该连接器接收单元14、19和16分别形成在第一外壳11的外表面上、侧壁上和第二外壳12的外表面上。这种结构为构造导体图案提供了更大自由度,减小了不必要的空间,并且能够形成高密度图案。
图6和7分别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变型和第二种变型,这两种变型与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之间的连接有关。第一种变型利用笔直的端子34,而不是弯曲的或折弯的端子,而第二种变型利用跳接端子35,在该跳接端子35中,芯线在两端露出。在任一种情况下,端子34或35插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通孔21b中、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通孔22b中、以及连接板13b中的端子孔13c中。然后,端子34或35的每一端钎焊到相应的导体23或25上,从而形成钎焊的连接部分29。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如图所示,第二外壳12的侧壁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接收单元,这两个连接器接收单元分别以19和20标识,布置在两个高度上。布置在上面处的第一连接器接收单元19包含突出的端子31和32,它们分别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2上,如同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布置在下面处的第二连接器接收单元20包含一个突出的L形端子31′,该端子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上。
在上面的结构中,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端子31连接到连接器接收单元19内的端子32上,这个端子32又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体上。当这些导体连接到端子31′上时,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导体可以提供到下面处的连接器接收单元20内。从而,配装到连接器接收单元20内的连接器也可以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导体上。
图9和10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通过钎焊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导体上的端子片33由压配合端子43替代。
压配合端子43为U形。类似于端子片33,压配合端子43可以具有第一分支部分43a、形成U形的底部的肩台部分43b、以及第二分支部分43c,第一分支部分43a比第二分支部分43c长。第一分支部分43a和第二分支部分43c分别在它们的边缘包括第一压配合部分43d和第二压配合部分43e。换句话说,端子片33的焊接部分33d和33e由压配合部分43d和43e替代。
另一方面,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内的端子孔21a和22a设置有相对应的电镀导体24和26,该电镀导体24和26分别连接到导体23和25上。推入到相应的终端孔21a和22a内的压配合部分43e和43d如此经由这些电镀导体24和26电连接。
压配合端子43穿入到汇流排层托架15内形成的通孔15a内。然后,第一分支部分43a穿过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通孔21c,同时,第二分支部分43的第二压配合部分43e压配合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端子孔21a中,并与电镀导体23形成接触。在第一印刷电路板21固定到板托13的凸缘13a的第一端上的同时,第一分支部分43a穿过连接板13b内形成的通孔13c,并且第一分支部分43a的第一压配合部分43d压配合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它固定到凸缘13a的第二端上)内形成的端子孔22a中,并与电镀导体26形成接触。以这种方式,相应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和22的导体23和25可以彼此连接。
压配合端子的使用不仅消除了印刷电路板的导体和端子片之间的焊接,而且极大简化和改进了配装操作,这在于一次配装操作可以在两个不同位置处同时实现连接。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之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因此利用现同的附图标记示出。
根据本发明,在连接器壳体侧壁上、在电连接器壳体内容纳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提供了一个连接器接收单元,这个连接器接收单元被设计成在外侧连接器配装到其上时,它不仅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连接,而且可以在它们之间形成连接或对它进行分线。在为内部电路布线时,这种结构可以减少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位置的数量。于是,可以由很少的限制和很高的密度来对电路进行布线,并且电连接器壳体可以小型化。此外由于诸如连接器和端子的零件的数量可以减少,因此,可以避免不需要的布线图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当要连接在位于远离两个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接收单元位置处的导体时,这些印刷电路板的导体可以设置有端子孔。然后,大致U形的端子片可以插入到端子孔中,并可以从相同的方向上钎焊。从而,两个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如果取代这种端子片使用具有压配合部分的压配合端子,则可以避免焊接操作。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壳体(10),具有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和侧壁,并包含以一给定间隔叠置的第一印刷电路板(2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2),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体,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接收部分(19),该连接器接收部分从所述侧壁突出并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22)之间的位置处,第一印刷电路板(21)上的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到第一终端装置(31)上,而第二印刷电路板(22)上的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到第二终端装置(32)上,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装置(31、32)在所述连接器接收部分(19)处突出,以便可连接到外侧连接器的终端装置上,而外侧连接器的终端装置可以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接收部分(19)内,
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1)设置有通孔(21c)和第一端子孔(21a),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22)设置有第二端子孔(22a),其中提供了桥接片(33、34),包括带有第一接触部分(33d、43d)的第一分支部分(33a、43a),肩台或底部(33b、43b),和带有第二接触部分(33e、43e)的第二分支部分(33c、43c),所述第一分支部分(33a、43a)比所述第二分支部分(33c、43c)长,
由此,所述桥接片(33、43)可以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1)向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22)插入,所述第一分支部分(33a、43a)穿过所述通孔(21c),并插入到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22)内的所述第二端子孔(22a)内,所述第一接触部分(33d、43d)固定到所述端子孔(22a)上,并且所述第二分支部分(33c、43c)插入到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1)内的所述第一端子孔(21a)中,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33e、43e)固定到所述端子孔(21a)内,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22)的所述导体(23、25)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装置为大致L形的端子(31、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内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1)中未布有导体的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33d、33e)通过钎焊固定到相应的所述端子孔(22a、21a)上。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43d、43e)通过压配合固定到相应的所述端子孔(22a、21a)上。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孔(21a、22a)设置有相应的端子导体(24、26)。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1)设置有第一端子孔(21b),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22)设置有第二端子孔(22b),其中,提供了一个大致直的桥接片,该桥接片带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大致直的桥接片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23、25),以便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孔(21b、22b)中,并通过钎焊固定于其上,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22)的所述导体(23、25)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大致直的桥接片是基本笔直的端子(3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大致直的桥接片是跳线(35),该跳线包括一根或多根芯线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芯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处露出。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壳体(10)在从由所述第一外壳(11)、所述第二外壳(12)、和所述侧壁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上包括另一连接器接收部分(14、16、20),由所述桥接片(33、43)彼此连接的所述第一导体(23)和所述第二导体(25)中的一个连接到大致L形的端子(31′)上,该端子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处突出。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壳体(10)在从由所述第一外壳(11)、所述第二外壳(12)、和所述侧壁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上包括另一连接器接收部分(14、16、20),由所述大致直的桥接片(33、43)彼此连接的所述第一导体(23)和所述第二导体(25)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三终端装置(31′)上,该第三终端装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处突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第三终端(31′)为大致L形的端子。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连接器接收部分(14、16、19、20)设置有接合连接器(40),该接合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接合端子(41、41a),从而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端子(41、41a)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一、第二和/或第三终端装置(31、32、31′)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其中,所述接合连接器(40)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端子(41′、41a′)以及适于连接到外侧电缆(w)上的第二端子。
15.一种用于为车辆铺设电缆的系统,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壳体(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0036/03 | 2003-06-13 | ||
JP170036/2003 | 2003-06-13 | ||
JP2003170036A JP4172334B2 (ja) | 2003-06-13 | 2003-06-13 | 電気接続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4471A CN1574471A (zh) | 2005-02-02 |
CN1298083C true CN1298083C (zh) | 2007-01-31 |
Family
ID=33296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939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083C (zh) | 2003-06-13 | 2004-06-09 | 电连接器壳体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84133B2 (zh) |
EP (1) | EP1487247B1 (zh) |
JP (1) | JP4172334B2 (zh) |
CN (1) | CN1298083C (zh) |
DE (1) | DE602004002729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08939A (ja) * | 2002-01-16 | 2003-07-25 | Yazaki Corp | 端子の取付け方法および取付け構造 |
JP3888368B2 (ja) * | 2004-07-13 | 2007-02-2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4342433B2 (ja) * | 2004-12-24 | 2009-10-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
JP4597659B2 (ja) * | 2004-12-24 | 2010-12-1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ジャンクションブロック |
JP4832109B2 (ja) * | 2006-02-27 | 2011-12-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4813977B2 (ja) * | 2006-06-12 | 2011-11-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US7599189B2 (en) * | 2007-01-09 | 2009-10-06 | Advics Co., Ltd. | Board-housing case and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including thereof |
DE502007000674D1 (de) * | 2007-02-22 | 2009-06-10 | Delphi Tech Inc | Platinenanordnung |
DE102007025957A1 (de) * | 2007-06-04 | 2008-12-11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estlegen eines eine elektrische Schaltung oder dergleichen aufweisenden Flächensubstrats in einer Einbauposition |
DE102007060429B4 (de) | 2007-12-14 | 2022-02-10 |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 Elektronisches Modul, insbesondere Steuergerä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8508944B2 (en) * | 2010-04-01 | 2013-08-13 | Fsp Technology Inc. |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
DE102010041139B4 (de) * | 2010-09-21 | 2018-03-29 |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 Seitenkanalgebläse für ein Fahrzeugheizgerät |
JP5374470B2 (ja) * | 2010-09-22 | 2013-12-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制御装置 |
US8926339B2 (en) * | 2011-07-15 | 2015-01-06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sitioning assembly |
US8818612B2 (en) | 2011-09-14 | 2014-08-26 | Robert Bosch Gmbh | On-board diagnostic connector module and vehicle diagnostic system |
DE102012213916A1 (de) * | 2011-11-08 | 2013-05-08 | Robert Bosch Gmbh | Elektronikmodul für ein Steuergerät |
JP2014138518A (ja) * | 2013-01-17 | 2014-07-2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電気接続箱 |
DE112015000733B4 (de) * | 2014-05-09 | 2018-07-19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Schaltungsbaugruppe, Struktur aus verbundenen Sammelschienen und elektrischer Verteiler |
JP6187380B2 (ja) * | 2014-05-09 | 2017-08-3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回路構成体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
JP6638262B2 (ja) * | 2015-02-03 | 2020-01-2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回路構成体 |
DE102015111972A1 (de) * | 2015-07-23 | 2017-01-26 | Abb Schweiz Ag | Schaltung auf Platinen in mehreren Ebenen mit Schnittstelle für Steckkarte |
DE102016216507B4 (de) | 2016-09-01 | 2020-03-26 |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 Schalt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elektrisch angetriebenes Kraftfahrzeug |
JP6804926B2 (ja) * | 2016-10-19 | 2020-12-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 |
JP6782448B2 (ja) * | 2017-07-20 | 2020-11-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Usbコンセント |
KR101988562B1 (ko) * | 2017-12-13 | 2019-06-12 |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 전자 제어 장치 |
CN109714930B (zh) * | 2019-02-01 | 2021-08-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JP2021064500A (ja) * | 2019-10-11 | 2021-04-22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基板接続構造 |
CN115458967B (zh) * | 2022-09-06 | 2024-04-16 | 上海千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器双层电路板的固定及连接结构以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23196A (en) * | 1984-10-17 | 1988-02-02 | Robert Bosch Gmbh | Electrical circuit unit with moisture sealed plug-in connectors |
US5070258A (en) * | 1989-09-07 | 1991-12-03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tal substrate used to provide electrical indication of operation mode of circuits |
JPH0779515A (ja) * | 1993-09-07 | 1995-03-20 | Yazaki Corp | 電気接続箱及び電気接続箱用帯状fpc |
US20010012212A1 (en) * | 2000-01-28 | 2001-08-09 | Hideo Ikeda | Motor driving inver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590532B2 (de) * | 1963-11-14 | 1971-06-03 |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 Kontaktfederleiste |
NL8501533A (nl) * | 1985-05-29 | 1986-12-16 | Geosource Inc | Connector met naar keuze te maken interne electrische verbindingen. |
GB8624374D0 (en) * | 1986-10-10 | 1986-11-12 | Eaton Gmbh | Terminated electrical component |
US5060113A (en) * | 1987-04-09 | 1991-10-22 | Raychem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ssembly |
DE69227066T2 (de) * | 1991-05-31 | 1999-06-10 | Denso Corp., Kariya, Aichi |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
JPH0846317A (ja) * | 1994-07-26 | 1996-02-16 | Honda Motor Co Ltd | 制御基板 |
DE69512592T2 (de) * | 1994-08-31 | 2000-05-31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Elektrische Anschlussdose |
US5709557A (en) * | 1994-12-12 | 1998-01-20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dual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JPH10149864A (ja) | 1996-09-18 | 1998-06-02 |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 電気接続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010285B2 (ja) * | 1998-01-09 | 2000-02-21 | モルデック株式会社 | 大電流用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477082B2 (ja) | 1998-09-08 | 2003-12-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2002305063A (ja) | 2001-04-03 | 2002-10-18 |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 導体配索構造及び該構造を用いた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2002330522A (ja) * | 2001-04-27 | 2002-11-15 | Yazaki Corp | 電気接続箱 |
JP3988415B2 (ja) * | 2001-07-23 | 2007-10-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2004080917A (ja) * | 2002-08-19 | 2004-03-11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
-
2003
- 2003-06-13 JP JP2003170036A patent/JP41723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6-09 CN CNB200410049397XA patent/CN12980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6-10 EP EP04291459A patent/EP148724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6-10 DE DE602004002729T patent/DE60200400272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6-14 US US10/865,852 patent/US698413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23196A (en) * | 1984-10-17 | 1988-02-02 | Robert Bosch Gmbh | Electrical circuit unit with moisture sealed plug-in connectors |
US5070258A (en) * | 1989-09-07 | 1991-12-03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tal substrate used to provide electrical indication of operation mode of circuits |
JPH0779515A (ja) * | 1993-09-07 | 1995-03-20 | Yazaki Corp | 電気接続箱及び電気接続箱用帯状fpc |
US20010012212A1 (en) * | 2000-01-28 | 2001-08-09 | Hideo Ikeda | Motor driving invert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487247A1 (en) | 2004-12-15 |
CN1574471A (zh) | 2005-02-02 |
JP4172334B2 (ja) | 2008-10-29 |
EP1487247B1 (en) | 2006-10-11 |
DE602004002729D1 (de) | 2006-11-23 |
DE602004002729T2 (de) | 2007-08-16 |
JP2005006474A (ja) | 2005-01-06 |
US6984133B2 (en) | 2006-01-10 |
US20040253850A1 (en) | 2004-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8083C (zh) | 电连接器壳体 | |
CN1169265C (zh) | 适合于处理包括高速信号在内的不同类型信号的连接器 | |
CN2781602Y (zh) | 连接器组合件 | |
CN1127780C (zh) | 高强度电连接器 | |
CN1269265C (zh) | 具有信号接点和接地接点的连接器 | |
CN1778153A (zh) | 印刷布线板的连接结构 | |
CN1095084C (zh) | 电光混合布线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653654A (zh) | 用于屏蔽线缆的插卡终端 | |
CN1489808A (zh) | 晶片化电源连接器 | |
CN2629288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076225A (zh) | 印刷电路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502145A (zh) | 矩阵连接器 | |
CN1679209A (zh) | 连接器 | |
CN1471749A (zh) | 具有增强接地性能及串馈抑制性能的高密度电互连系统 | |
KR101147598B1 (ko) | 전기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89983C (zh) | 高频信号转换装置 | |
CN101064419A (zh) | 接线盒 | |
CN1138763A (zh) | 电连接盒和电子电路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结构 | |
CN1178562C (zh) | 有连接器配线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04655C (zh) | 屏蔽底板连接器 | |
CN1805219A (zh) | 一种连接装置 | |
CN1256861C (zh) | 用于印刷电路板组件的表面安装支座 | |
CN1242663C (zh) | 呈电子宏元件形式的无线通信印刷电路板和相应的接口结构以及向母板转移的方法 | |
WO2009016445A1 (en) | Circuit board having two or more planar sections | |
CN1977428A (zh) | 超高频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