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0918A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0918A
CN1270918A CN00106028A CN00106028A CN1270918A CN 1270918 A CN1270918 A CN 1270918A CN 00106028 A CN00106028 A CN 00106028A CN 00106028 A CN00106028 A CN 00106028A CN 1270918 A CN1270918 A CN 1270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hain
roller
feedway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6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24C (zh
Inventor
石川佳延
荻村佳男
大久保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70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0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4Chai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8Driving gear with separate drive chain or belt that engages directly the carrying surface chain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20具有设在构造物120上的踏板导轨4,和沿着踏板导轨4移动的多个踏板2。多个的踏板2通过具有滚柱5a的链条5连接。在旋转驱动装置6里连接进行偏心旋转的偏心曲轴8,在该偏心曲轴8上连接随着偏心曲轴8的偏心旋转进行摇动运动的摇动板10。摇动板体10上设置随着摇动向滚柱5a付与推动力、并具有余摆线齿形的滚柱转动齿11。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
本发明是关于自动电梯和乘客输送带等输送装置,尤其是关于长距离移动的输送装置。
输送装置的一个实例自动电梯,前后设有导辊并具有多个踏板。通过将各导辊接合在导轨上而支撑设置在构造物上的踏板,这些踏板一边保持水平,一边在乘口附近和离口附近作水平方向移动,在由乘口附近至离口附近的过程中,以约30度的升降倾斜方向移动。通常,这些踏板由链条连接,通过驱动该链条,使整个踏板作同步无间隙地移动。
驱动链条的驱动装置,采用由链轮驱动链条端部的形式的装置,设在乘口附近或离口附近。然而,在踏板很高的自动电梯中,由于链条承受的负荷很大,就链条端部的驱动,有时不能传递充足的驱动力。这样的问题并不仅限于自动电梯,凡是移动距离很长的输送装置,全都存在,是个共同的问题。
在以前踏板很高的自动电梯和移动距离很长的乘客输送带等中,为了使较长的踏板移动,有人提出分散配置能够在长链条途中(在变换折返链条方向的端部以外的部分)付与驱动力的驱动装置(如特公昭61-19951号公报、特公昭61-41834号公报、特公昭61-41836号公报和特公昭62-9520号公报中记载的)。
在链条途中付与驱动力的这些驱动装置,具有形成驱动源的电动机、将驱动力增幅十几倍的减速机、和向笔直伸展的链条上传输驱动力的链条驱动力传输机构。作为链条驱动力的传输机构使用链轮时,由于链条没有卷绕在链条上,所以咬合率很低,作为这样的链条驱动力传输机构,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将与踏板102连接的链条作为带齿链条105;用具有滚柱108的驱动链轮106构成驱动侧,用该滚柱108和带齿链条105啮合。
然而,图17所示的已有链条驱动传输机构100,与通常的自动电梯中单纯使用链条·链轮的驱动机构不同,需要带齿链条等特殊构成元件。
由于带齿链条使用齿距很长的链节,所以,在链条的反转部分,链条1个齿距端的速度与通常的链条比,速度更不均匀,使用通常的链轮进行反转时,使用类似园弧状的导轨进行反转。因此,在反转部分,用等速旋转的园形链轮驱动,难以使用廉价标准的驱动机构。
本发明者们,在进行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使用余摆线(trochoid)齿形,进行直线驱动的减速机,这种减速机,例如有特开平5-187502号公报、特开平6-174043号公报、特开平9-105446号公报等做了记载,已应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和自动化机械领域中。
例如在特开平9-105446号公报中,如图18所示,公开的减速机是以等间距齿距,沿着直动体107安装链肖106,当与电动机连接的偏心曲轴108转动1转时,具有余摆线齿形110的摇动板111(以下称作摇动体)就摇动1次,余摆线齿形110的部分,使链销106以1个齿距的等速度前进。即,使用这种减速机,直动体107在电动机每转动1次,就前进1个齿距。以前,这种机构,只在工业用机器人等中用作减速机。
本发明提供的输送装置适用于踏板高的自动电梯和移动距离长的乘客输送带等中,不使用像带齿链条那样的特殊链条,而使用廉价标准的链条,且有兼备所谓的在已有的驱动机构中所必需的减速机和链条驱动传输机构的2个机械要素于一个减速机中的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在链条反转部分使用由已有的链条·链轮构成的廉价标准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还具有和这种已有的驱动机构并用的分散配置的驱动机构。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有设在构造物上的踏板导轨;沿着上述踏板导轨移动的很多踏板;具有滚柱,同时还以无终端循环状连接上述很多踏板的链条;安装在上述构造物上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将由上述旋转驱动装置通过偏心轴传达的旋转运动变换成具转动齿,向各个往路侧和复路侧的链条滚柱上付与推动力。
17.根椐权利要求1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摇动体连接的偏心曲轴,配置在到往路侧链条的距离和到复路侧链条的距离不同的位置上,在往路侧和复路侧两方向各自安装的滚柱转动齿具有同一齿形状,并保持和链条的滚柱啮合。
18.根椐权利要求17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各链节的端部设置与上述踏板导轨系合的踏板导辊。
19.根椐权利要求13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摇动体,将其数个组合起来,将等分360°的每个角度作为偏移相位角度这样地和上述偏心曲轴连接。
20.根椐权利要求19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摇动体,按照偏移相位角度的大小顺序,在链条进行方向上前后成组地相互分离配置。
21.根椐权利要求20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安装在上述各摇动体上的滚柱转动齿,具有同一的余摆线齿形,曲轴转动一次,滚柱仅移动齿的齿距P,在链条的进行方向上具有相位差,以这样一种方式配置在各个摇动体上。
22.根椐权利要求4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踏板导轨具有台阶状的部分,该台阶形状部分具有回避和上述滚柱转动齿干涉的退槽部分,和必定有与上述滚柱转动齿重叠的部分。
23.根椐权利要求9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踏板导轨和上述背面导向板分别具有回避相互干涉的退槽部分,通过该退槽部分互相相对地重叠。
24.根椐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还包括:
在链条进行方向上能滑动支撑上述驱动机构的装置;
在负荷方向上,上述驱动机构将引力付与上述链条的装置;
配置在上述链条折返反转部,向上述链条附加初期张力的初期张力附加装置。
25.根椐权利要求3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和上述分散驱动机构同时还设有在上述链条折返反转部啮合的链轮和具有驱动该链轮的驱动电动机的驱动部分。
26.根椐权利要求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取代上述背面导向板,设置数个背面支撑辊,它们自由转动地支撑在上述构造物上,位于上述滚柱转动齿一侧和相反侧,沿着连接链条滚柱的链节转动。
27.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对于链条的链节齿距长P,上述背面支撑辊的间隔设为1/2以下。
28.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背面支撑辊的外周转动面上,形成由具有振动吸收性的材料构成的涂层。
29.根椐权利要求28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背面支撑辊的本体材料,由止振钢材构成。
30.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链条的滚柱外周面安装形成与踏板导轨转动面的垫片环,该垫片环的两旁是和上述滚柱转动齿的转动面。
31.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取代上述背面支撑辊,具有背面支撑钢索体,位于上述滚柱转动齿一侧和相反侧,将与连接链条滚柱的链节相接触的钢索节通过导辊连接成无端环状;以及背面支撑导向体,转动上述导辊,对上述背面支撑钢索体的循环移动进行导向。
32.根椐权利要求31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钢索节上,与链条的链节相接触面上,形成由具有振动吸收性的材料构成的涂层。
33.根椐权利要求32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钢索节的材料由止振钢材构成。1-δ8)。使偏心盘8连接在该偏心曲轴6上。这样,偏心盘8,以偏心量δ,围绕着偏心曲轴6的轴中心进行偏心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偏心曲轴6外,还设置了2个以和偏心盘8相同偏心量δ,安装了从动偏心旋转偏心盘9的空转偏心曲轴7。
按照偏心盘8的偏心旋转,进行摇动运动的各4个摇动板10(10a-10d)连接在偏心曲轴6的偏心盘8上。各4个摇动板10,以2个为1组,在链条5的循环方向上,前后分开地延伸配置,向前方延伸配置的各2个摇动板10连接在一方的空转偏心曲轴7的偏心盘9上,向后方延伸配置的各2个摇动板10连接在另一方空转偏心曲轴7的偏心盘9上。各摇动板10对于各偏心曲轴6、7自由旋转地支撑。
各4个摇动板10的相对位置关系,它们的偏心角度相位偏移(ズレ)以90度均等配置,在各4个摇动板10上设置其微小的附加重量14a和安装位置可调整的质量平衡调整装置14。
在各摇动板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可自由离合地安装余摆线形状的滚柱转动齿11(11a-11d)。但图3中,摇动板10的下端侧结构,为了简化图示而省略。该滚柱转动齿11a-11d配置成按照摇动板10a-10d的摇动依次啮合在链条5的滚柱5a上,并付与推动力。本实施例中,各摇动板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滚柱转动齿11,分别啮合在往复循环链条5的往路侧15a和复路侧15b两方的滚柱5a上,并付与推动力。滚柱转动齿11的角部,为回避产生集中应力,常用圆形。
本实施例中,在各摇动板10上设置可调整位置的微调机构13,将滚柱转动齿11和摇动板10的安装位置按链条5的循环方向作调整。位置微调机构13由例如通过长孔和螺栓简单地形成。
在构造物(例如构架)120上,在相对滚柱5a的滚柱转动齿11的位置和相反侧(图示往路中为上侧,没有图示的复路为下侧)设置对滚柱5a导向的背面导向板12。背面导向板12的配置是:相对于在链条5的循环方向的前后以2个1组地配置的摇动板10,对应地各配置1个。
背面导向板12的构成是,按照和接触的滚柱5a的摩擦力,在链条5的循环方向上,以相对偏心曲轴6的偏心盘8的偏心量δ以下的移动量,将滚柱5a夹在和摇动板10之间并可并进移动。背面导向板12,设置有背面导向板复元装置17,例如弹簧装置,可将并进移动的背面导向板12复归到原来的位置上。
背面导板12形成的硬度,以不损害滚柱5a为准,并能自由更换。
以下对这种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参照图4进行说明,图4是余摆线形成的滚柱转动齿11和滚柱5a的动作原理说明图。
如前所述,以等间隔齿距P安装链条5的滚柱5a,背面导向板12从和滚柱转动齿11相反侧支撑着滚柱5a的背面。
如图4所示,由这种状态,电动机18驱动后,齿轮61和偏心曲轴6旋转,同时偏心盘8作偏心旋转,空转偏心曲轴7的偏心盘9,以相同偏心量δ随着进行从动偏心旋转,摇动板10相对于链条5的循环方向保持平行地摇动,通过4个摇动板10(10a-10d)的摇动运动,余摆线形状的滚柱转动齿11(11a-11d)依次啮合住滚柱5a连续地传输推动力。滚柱5a没有速度不均匀,而是以等速度前进,这时,偏心曲轴6旋转1次,滚柱5a只进1个齿距P。
通过摇动板10连续地进行摇动,滚柱转动齿11通过滚柱5a向链条5付与推动力,并驱动链条5。另外,也可以使用在电动机6上安装1段齿轮的廉价减速电动机。这种情况,对于电动机6可省去减速机构61。
滚柱转动齿11,在向滚柱5a传输推动力时,会向相对于滚柱5a移动方向(链条5的循环方向)以外的方向付与力,由于导轨4是由断面为C型件构成,所以,滚柱5a的移动,即,踏板2进行平滑的移动。
通过将滚柱转动齿11相对摇动板10,以自由离合的形式安装,可以将滚柱转动齿11从摇动板10取下交换,可大量生产滚柱转动齿11,这样在维护保养上花费很少,不用说,也可以将滚柱转动齿11和摇动板10形成一个整体物。
分散配置的各驱动机构1a、1b、1c中的滚柱转动齿11的装配误差,可以使用图3所示位置微调装置13很容易地作调整。
本实施例的滚柱转动齿11,2个为1组分散配置在链条5的循环方向前后,由于由2个1组的滚柱转动齿11挤压住限定的宽L的滚柱5a。而4个的滚柱转动齿11要更薄些,和4个为1组的情况比较,可以充分实施角部园滑。这样,可缓和边缘部分集中应力的产生。由于确保了滚柱转动齿11的厚度,所以也能充分确保滚柱转动齿11的强度,能提高滚柱转动齿11的耐久性和信赖性。
由于各4个摇动板10a-10d的偏心角度相位偏移是以90度均等配置,所以抵消了依附于摇动板10a-10d的摆动回转力,可缓和产生振动,在产生振动时,通过图3所示的质量平衡调整装置14,变更微小附加重物14a的重量和安装位置,就能很容易地调整质量平衡,据此,可抑制振动引起的疲劳破坏等机械损伤。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摇动板10上下端部的两侧设置滚柱转动齿11,可以向往复循环链条5的往路侧15a和复路侧15b的两方滚柱5a付与推力,所以驱动力的传递效率非常好。这种情况的构成也可以是将滚柱转动齿11只设在摇动板10的一侧。
对于滚柱5a,背面导向板12可使用易消耗的硬度材料制成,这样不会损伤滚柱5a,减少链条5的更换频率。易耗的背面导向板12用独立的部件构成,所以可很容易地更换成新的。
滚柱5a背面的背面导向板12,在摇动板10的滚柱转动齿11挤压住滚柱5a时,並不伴随滚柱5a而滑动,而是并进移动,当摇动板10的滚柱转动齿11脱离开滚柱5a时,通过背面导向板的复元装置17的按压力,恢复到原来位置上,所以能防止滑动产生的磨损,提高了耐久性和信赖性。
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20可制作成自动电梯,也可以制作成水平的乘客输送带。
第2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图5是第2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21部分结构简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20,其链条5是将多个以踏板2的1个节距为长度的2个链节5b,连接起来而构成,各链节5b的前端处设置对滚柱5a而言是另一个导辊24。滚柱5a与链节5b一直并排时,形成等配置的配置关系,在各2个链节5b之间安装4个。
导辊24只与踏板导轨4相接合,而链条的滚柱5a不与踏板导轨4接合,踏板导轨4成C形断面,由于导辊24在其内侧转动,所以能够制约该导辊24的上下向移动。这样,在使链条5的滚柱5a位于滚柱转动齿11一侧和相反侧时,踏板导轨4作为背面导向板而起导向作用。
其他结构与图1-图3中所示第1实施例大致相同,在第2实施例中,与图1-图3中所示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略去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链条5的链节5a具有距踏板2的1个节距长度,所以能够削减链节数,另一方面,由于能够增加滚柱5a的数量,也能很容易地增加与摇动板10的滚柱转动齿11的啮合数,所以能够很容易地提高应用余摆线齿形的减速比率(减速比)。
第3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图6是第3实施例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41部分的结构简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30,在链条5的链节5b中,形成余摆线形状的滚柱转动齿31,在摇动板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设置随着摇动板10的摇动,向滚柱转动齿31付与推动力偏心摇动滚柱32a。
其他结构与图5所示第2实施例大致相同,在第3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第2实施例相同部分,付与同一符号,详细说明略去。
根据本实施例,滚柱32a和滚柱转动齿31的安装关系刚好相反,作用与第2实施例大致相同。
到此说明的第1实施例-第3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共同的驱动机构中,对和偏心曲轴6连接的各摇动板10a-10d的偏心相位角度分配和各滚柱转动齿11a-11d的配列关系进行更详细地说明。驱动机构的基本构成要件,由于和图3中的驱动机构1a共通,所以说明时,付与和图3一样的符号。
图7是对如图3配置的各摇动板10a-10d上安装的滚柱转动齿11a-11d,表示曲轴6转动1次间和滚柱5a啮合位置的变化示意图。
这些滚柱转动齿11a-11d,都是余摆线齿形的同一形状。这样,能降低复杂的余摆线齿形的制作费用。滚柱转动齿11a-11d,在偏心曲轴6转动1次间各滚柱5a啮合,链条5能以它的齿距P作等距离的平滑移动,余摆线齿形的相位相互移动,变换与链条5的滚柱5a之间的啮合位置。
即,摇动板10a、10b、10c、10d的偏心相位角度各移动90°。以摇动板10a为基准,摇动板10b-10d各自偏心相位角度差取为ΔΦi时,这些安装在摇动板10a-10d上的滚柱转动齿11a-11d的余摆线齿形,对于和滚柱5a的相对位置关系,在链条5的进行方向上,各移动的相位,是ΔP=P×ΔΦi/360(P是余摆线齿形的齿距,这时与链条5的齿距相等)。
如下即是按照图7的具体说明,图7(a)表示偏心曲轴6的旋转角度为0或360°时,各滚柱转动齿11a-11d的位置。当以滚柱转动齿轮11a为基准时,由此开始具有90°偏心相位角度差的滚柱转动齿轮11b的余摆线齿形,相关于滚柱5a的相对位置,由滚柱转动齿11a的余摆线齿形在链条进行的方向上移动的相位是P×1/4(P×90/360)。同样,滚柱转动齿11b和滚柱转动齿11c的关系,由于偏心相位角度差为90°,所以相关于滚柱5a的相对位置的余摆线齿形的相位移动为P×1/2(P×180/360)。而对于滚柱转动齿11d,为P×3/4(P×270/360)。
这种余摆线齿形和滚柱5a的相对相位移动在偏心曲轴6的旋转角度为90°(图7(b))、180°(图7(c))、270°(图7(d))时也没有变化。因此,偏心曲轴6在转动1次间,各滚柱11转动齿11a-11d随着摇动板10a-10d的摇动,与滚柱5a的啮合位置依次变动,而链条5可以齿距P作等速平滑地移动。
在如上构成的驱动机构中,将摇动板10a、10c组和摇动板10b、10d的组前后地分配,会消除动作时的惯性力,由于这种惯性力不会作为加振力对偏心曲轴6和空转偏心曲轴8产生作用,所以能抑制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以上,是关于滚柱转动齿11a-11d的余摆线齿形在链条进行方向上的相位移动,滚柱转动齿11a-11d进行摇动,为了向滚柱5a施加适当的推动力,滚柱5a通过踏板导轨4背面导向板12作适当的导向,所以必须使滚柱转动齿11a-11d不能干涉踏板导轨4或背面导向板12。对于踏板导轨4和背面导向板12,参照图8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关于滚柱转动齿11a-11d中,对滚柱转动齿11a、11c的组,表示踏板导轨4和背面导向板12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如图3所示,踏板导轨4是以其上导部4a和下导部4b作为滚柱转动导向面,断面是コ字状的导轨。
图8(a)是从上观看踏板导轨4时的上导部4a的平面图,从图8(b)-(e)表示偏心曲轴6每旋转90°时的滚柱转动齿11a、11c的动态。图8(f)是踏板导轨4的下导部4b平面图。图8中,滚柱转动齿11b、11d组因与滚柱转动齿11a、11c组相同,所以省略。
踏板导轨4,在正好位于滚柱转动齿11a、11c上面处设置断开部分,通过踏板导4的断开部分,滚柱转动齿11a、11c会向着上死点或下死点形成摇动。如图8(f)所示,滚柱转动齿11a、11c与踏板导轨4并行地摇动,当滚柱转动齿11a位于上死点或下死点时,(参照图8(c)或(e)),相对于滚柱转动齿11c,在长度方向上形成P/2(P是余摆线齿形的齿距)的相位差。
为了踏板导轨4对具有这种相位差进行摇动的滚柱转动齿11a、11c不形成干涉,在踏板导轨4的下导部处,如图8(f)所示,使下导部4b向着滚柱转动齿11a、11c之间相面对的端部上,相互相反地,切割掉矩形状一部分,形成退槽部分41a、41c的阶梯形状。该退槽41a、41c的宽度是下导部4b宽的一半,长度最好是至少P/2。当滚柱转动齿11a、11c分别位于如图8(c)、图8(e)的上死点或下死点时,在退槽41a、41c处,设定保留退槽余量Δm,最大以0.28p的长度与下导部4b重叠。
此处,将滚柱转动齿11a、11c在链条5进行方向上的移动量取为±δm时,该δm和齿距离P的关系,譬如在最大时,从图8(b)进到图8(d)之间为±0.159P。因此,滚柱转动齿11a、11c在摇动间,要确保退槽余量Δm,下导部4b就不会对滚柱转动齿11a、11c形成干涉,由于确保了下导部4b和滚柱转动齿11a、11c重叠部分,虽然在踏板导轨4上有断开处,链条5的滚柱5a搭上滚柱转动齿11a、11c,在下导部4b上从一端到另一端,中途不停顿,而是平滑地移动下去。
另一方面,如图8(a)所示,在踏板导轨4的上导部4a处,对面向背面导板12之间的端部,切割掉一部分矩形状形成具有规定长度ΔS的退槽部分42。该上导部4a场合,在背面导向板12的两端处也切割形成相同矩形状的退槽43,该背面导向板12与图8(b)、图8(d)中所示归复到中间位置的背面导向板复原装置17相连接,该位置复原装置17是具有由相等弹性系数的弹簧17a、17b来保持杆17c位置的机构。被通过滚柱转动齿11a、11c的摇动而移动的滚柱5a曳拉,背面导向板12一同并进,弹簧17a、17b以它的弹力将背面导向板12复归到原来的中间位置。
即,从图8(b)到图8(c)的过程和从图8(d)到图8(e)的过程那样,滚柱转动齿11a、11c的余摆线齿形挤压滚柱5a那样运动时,背面导向板12被滚柱5a的动作曳拉,以δS移动量并进移动,通过这种并进移动,背面导向板复原装置17的弹簧17a被压缩,弹簧17b被拉伸。
另方面,从图8(c)到图8(d)的过程和从图8(e)到图8(b)的过程那样,滚柱转动齿11a、11c的余摆线齿形只转动滚柱5a进行导向时,背面导向板12,由于不承受来自滚柱的抗力,所以背面导向板复原装置17的弹簧17a将背面导向板12挤压回去,弹簧17b将它拉回,所以背面导向板12能复归到中间位置。
退槽42、43的尺寸设定如下,踏板导轨4的上导部4a和背面导向板12,互不干涉,能互相相对地重叠。
在上导部4a和背面导向板12的重叠部分,各退槽部分42、43的长度尺寸,取为ΔS,将图8(b)或图8(d)所示中间位置的背面导向板12和踏板导轨4的上导部4a重叠部分的宽度,取为Δs。被由滚柱转动齿11a、11c摇动而移动的滚柱5a拉动而一同并进的背面导向板12的并进移动量取为δS时,设定ΔS-Δs比並进移动量δS大。在这样的设定下,如图8(c)所示,背面导向板12即使从中间位置并进δS,在退槽42、43中,必然残留间隙,所以确实能够回避互相干涉并能够维持平滑动作。
第4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9和图10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输送装置。
图9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结构简要图,在第4实施例的输送装置50中,在构造物120上设置的踏板导轨4和沿踏板导轨4移动的很多踏板2,和上述第3实施例相同。和第1-第3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相同,多个踏板2,通过具有滚柱5a的一对(图9中正对纸面前侧和纸面里侧)链条5连接成环状,驱动该链条5的驱动机构1a、1b,以规定距离分散配置在踏板导轨4的中间。该驱动机构1a、1b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的结构基本一样,同一构成要件付与同一参照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该第4实施例的输送装置50,是构成在两侧乘离口处有台阶差的自动电梯,驱动机构1a、1b的外壳52a、52b,对于与踏板导轨4有相同斜度倾斜的构造物120,通过支撑部53a、53b而在踏板4的移动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
对各滑动设置的驱动机构1a、1b整体,从构造物120侧施加一定的力,设置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a、54b以增大链条5的张力,踏板2的上下折返部分中,对于下侧折返部分55处,配设初期张力附加装置56,以对链条5附加初期张力。这些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a、54b和初期张力附加装置56,都是利用弹簧等的弹性力,向链条5付与张力,譬如在链条5上发生初期拉伸之类的场合,也能够去除松弛。
图10是对链条5作用力的平衡状态模式示意图。该图10中,为说明方便,57b表示从下侧折返部到下段驱动机构1b的链条,57a表示从驱动机构1b以上部分的链条。
图10中,首先对下侧驱动机构1b考虑力的平衡。Wbc是链条57b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bd是驱动机构1b自身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ini是初期张力附加装置56施加给链条57b的初期张力,W1b是对从下侧折返部55到驱动机构1b起作用的乘客和载物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该W1b由于随运转状况而变动,以下称变动负荷重量)。这些力是下方向上平行作用于链条57b的力。
下侧驱动机构1b在驱动链条57b期间,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b,会使链条57b向上且平行施以加力Tb。由于这种链条附加力Tb常常起作用,正如以下所说,可对链条5的张力进行管理。即,将链条附加力Tb的大小设定在大小略等于链条57b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bc和驱动机构1b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bd,所以利用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可以支撑相当于链条57b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bc和驱动机构1b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bd之和Wb的重量(由于各输送装置是一定的,所以以下称固定负荷重量Wb)。由此,对驱动机构1b以上的链条57a没有加固定负荷重量Wb,实际上,对链条57a作用的张力,减小到由初期张力附加装置56施加的初期张力Wini和上述变动负荷重量W1b之合计的Wini+W1b。
对于上侧驱动机构1a的力平衡中,由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a引起链条附加力Ta的大小,设定在大小略等于链条57a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ac和驱动机构1a本身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ad之和Wa(对于各输送装置都是一定的,所以以下称固定负荷重量Wa),利用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a,可以支撑链条57a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ac和驱动机构1b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Wad的合计的固定负荷重量Wa,所以对于驱动机构1a以上的上侧部分的链条57c,不加固定负荷重量Wa,实际作用的张力,可减小到由上述链条57a作用张力Wini+W1b和由驱动机构1b到驱动机构1a的乘客和载物合计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的变动负荷重量W1a之和,即Wini+W1a+W1b。
总之,作为链条5整体看,分别由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a、54b承担固定负荷重量Wa、Wb,有可能减轻与链条5有关的该重量份额负荷。由于在没有负荷时变动负荷重量W1a、W1b为零,最低,整个链条5上加的是初期张力Wini。
以上是对驱动机构1a、1b附设链条张力附加装置54a、54b,以减轻链条5负荷的实施例,以下,图11表示用滚柱转动齿支撑变动负荷重量W1a、W1b的驱动机构1a、1b。这样情况,由于驱动机构1a、1b结构一样,所以一边参照图8一边对驱动机构1a进行说明。另外,图11中和图3同样的参照符号表示同一构成要件。
图11中,Δt表示从偏心曲轴6的轴线以上到往路侧链条15a的距离,Δr表示从偏心曲轴6的轴线以上到复路侧链条15b的距离。这时,Δt和Δr不同,到复路侧的距离Δr长。
对于摇动板10,在往路侧和复路侧中,二个一组相同余摆线齿形状的滚柱转动齿11的组,前后分开,各个滚柱转动齿11安装在摇动板上,与链条5的滚柱5a保持啮合,这样,由具有余摆线齿形的滚柱转动齿,将摇动板10的摇动运动变成对链条的推力的驱动机构中,对于往路侧的链条15a和复路侧的链条15b,偏心曲轴8的相对位置,就能自由确定,具有设计方案上的柔软性,特别是驱动机构在高度方向上的大小很容易小型化。
加在复路侧链条15b上承受的固定负荷重量和变动负荷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可以由往路侧的滚柱转动齿11进行支撑。而加在往路侧链条15a上的固定负荷重量和变动负荷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可由复路侧的滚柱转动齿11进行支撑,作为链条15a、15b的整体重量,可分别由往路侧的滚柱转动齿11和复路侧的滚柱转动齿11分担,从而可减轻链条15a、15b上的承受负荷。
第5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2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输送装置。
图12是第5实施例输送装置60的结构简要示意图。和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20一样,其构成是驱动机构1a-1c作为分散驱动机构,以规定间距分散配置在链条5的中间。分散驱动机构1a-1c的各个构成,与图3中所示驱动机构1a相同,省略其说明。
该第5实施例的输送装置60与到此为止的实施例的不同点是,除分散驱动机构1a-1c外另将驱动上阶链条5折返反转部的驱动机构62配设在上阶升口之下。
该驱动机构62包括驱动电动机63、链轮64和将驱动电动机63的动力传输给链轮的链条65,在以前的电梯中,是采用标准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62与分散驱动机构1a-1c协同工作一起驱动链条5,所以驱动机构62产生的驱动力,能够充分搬运相当于从位于最上的分散驱动机构1c到驱动机构62间的乘客和载物合计重量的倾斜角度成分(相当于上述变动负荷重量)的重量,即使用容量小的驱动电动机63也能充分胜任。另一方面,对分散驱动机构1a-1c所需要的驱动力,若是位于最下的分散驱动机构1a,能充分搬运从下阶链条5的折返部到分散驱动机构1a的变动负荷重量。若是中间分散驱动机构1b,能充分搬运从分散驱动机构1a到1c变动负荷重量。若是最上的分散驱动机构1c,可充分搬运从分散驱动机构1b到1c的变动负荷重量。因此,分散驱动机构1a-1c的各个驱动电动机没有必要是大容量的,作为整体,可以和价格便宜的驱动机构62并用,以降低制造费用。
第6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输送装置。
图14是第6实施例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70重要部分的斜视图。构成链条5的链接节5b,以齿距长P连续地与滚柱5a连接。滚柱转动齿11的构造和配置关系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一样。
该第6实施例的特征是在滚柱转动齿1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多个转动链条5链节5b的背面支撑辊72。该背面支撑辊72,在下侧开放的细长筐体状辊子壳73内,以规定间隔δ,在链条5的长度方向上配列。这时,背面支撑辊72的配列,其配列间隔δ与链条5的齿距长P相比尽可能的短,最好在P/2以下。
如图14(a)所示,背面支撑辊72包括旋转轴74和固定在该旋转轴74上的一对转动体75。背面支撑辊72的旋转轴74,通过轴承76旋转自由地支撑在辊子壳73中。转动体75的间隔设定为大致等于位于链条5的滚柱5a的两侧的链节5b的间隔,转动体75将链节5b的上缘部作转动面进行转动,但不干涉滚柱5a,在转动链节5b的转动体75的外周转动面75a上,涂敷由振动和噪音吸收性高的塑料或橡胶等材料形成的薄膜。转动体75是将具有充分刚性同时振动、噪音吸收性优良的止振钢材作它的材质。
如图14(b)所示,链条5的滚柱5a使踏板导轨4转动的外周部安装以柔软塑料为材料的环状垫片77,通过该垫片环77转动踏板导轨4,这时,垫片环77的宽度比滚柱5a的宽度要窄小,滚柱5a的垫片环77两旁的外周面一边转动滚柱转动齿11的余摆线形状的齿一边付与推力。由此,滚柱5a本体与垫片环77的材质不同,以不变形的具有高刚性的钢材作材料。
滚柱转动齿11和滚柱5a一样,需要足够的刚性,又能吸收向滚柱5a付与推力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就具有足够刚性而言,可将具有吸收振动效果的止振钢材作为它的材料。
以下对第6实施例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7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3中,随着滚柱转动齿11的摇动,赋予与链条5的滚柱5a相啮合的链条5推力的过程中,背面支撑辊72,一边转动链条5的链节5b,一边从滚柱转动齿11的相反一侧的背面支撑着链条5。即,从滚柱转动齿11作用于链条5的力取作F时,将属于这个力F中与链条5前进方向成直角方向的成分的垂直抗力N保持在辊子壳73上的背面支撑辊72,一边转动一边承受着链条5的链节5b,由该反力N′将链条5压在滚柱转动齿11上。由此,能防止啮合的滚柱5a和滚柱转动齿11的余摆线形状齿之间产生滑动,不仅能减少机构的功损失,而且滚柱5a能牢固地捕捉到滚柱转动齿11付与的推动力,具有余摆线形状齿的滚柱转动齿11能够维持所说的付与滚柱5a等速运动的机械原理。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在辊子壳73中的多个背面支撑辊72的配列间隔δ比链条5链节5b的齿距长P要短,所以由垂直抗力N产生的背面支撑辊72旋转的力矩并不很大,所以从背面支撑背面支撑辊72前后的滚柱5a的反力N′,与垂直抗力N相比,没有扩大,所以不需要增强踏板导轨4强度的任何对策。
在背面支撑辊72转动体75的转动面上,由于涂敷了塑料等,所以能有效地吸收由断续施加在该转动体75上的垂直抗力N引起的冲击进而,由于在滚柱5a上安装了垫片环77,所以从踏板导轨4传导的冲击,由垫片环77得以缓和,从而能抑制振动、噪音的产生。
第7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5和图16说明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输送装置。
该7实施例与第6实施例不同,取代背面支撑辊72,设置无端环状的背面支撑装置。
图15是在输送装置80的驱动机构中从滚柱转动齿11的相反侧背面支撑链条5的无端环状背面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15中,对于和图13相同的构成件给与同一参照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该背面支撑装置包括椭园形状背面支撑导向体81,和沿着该背面支撑导向体81的外周面连接成无端环状的背面支撑钢索体82。
背面支撑导向体81,以与链条5平行的形式安装在由构造物120延伸的支撑部件83上。背面支撑钢索体82,利用导辊85将钢索节84连接成一个单元,形成无端环状。导辊85以旋转自由地安装,同时,如图16所示,一边使背面支撑导向体81的外周面转动,一边系合在外周面上形成的园周槽86内。
在背面支撑钢索体82中,位于下侧的一道钢索节84,从滚柱转动齿11的反侧与链条5的链节5b相接。因此,背面支撑钢索体82一边伴随着链条5的移动而进行循环移动,一边牢固地支撑着链条5。即,链条5的滚柱5a从滚柱转动齿11接受的力F中,与链条5进行方向成直角方向成分的垂直抗力N作用于钢索节84后,保持在该钢索节84上的导辊85,一边转动一边承受垂直反力N′,具有该反力N′的钢索节84压附到链条5上,从而能够防止在啮合的滚柱5a和滚柱转动齿11的余摆线形状齿之间产生滑动。因此,由摩擦力和发热引起的机械功损失减少了。
另外,为了缓和由滚柱转动齿11通过链条5断续作用的垂直抗力所引起的冲击,所以,背面支撑钢索体82的钢索节84的材料,最好使用止振钢材。在钢索节84与链条5的链节5b接触的部分,最好涂敷能吸收振动、噪音的塑料等薄膜。

Claims (33)

1.一种输送装置,特征是包括如下部分:
在构造物上设置的踏板导轨;
沿上述踏板导轨移动的多个踏板;
将上述多个踏板连接成无端环状的链条;
安装在上述构造物上的旋转驱动装置;
把由上述旋转驱动装置通过偏心轴传输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摇动体的摇动运动,通过设在该摇动体和上述链条中任何一方上的滚柱及设在另一方上的、和上述滚柱啮合的余摆线齿形,向上述链条付与来自上述摇动体的推动力的驱动装置。
2.根椐权利要求1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驱动装置包括:
与上述旋转驱动装置连接的进行偏心旋转的偏心曲轴;
与上述偏心曲轴连接的、随着上述偏心曲轴的偏心旋转而进行摇动运动的摇动体;
设在上述摇动体端部的、随着摇动体的摇动,向上述滚柱付与推力的余摆线形状的滚柱转动齿。
3.根椐权利要求1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驱动装置包括:
设在构成上述链条的链节上的余摆线形状的滚柱转动齿;
与上述旋转驱动装置连接的进行偏心旋转的偏心曲轴;
与上述偏心曲轴连接的、随着上述偏心曲轴的偏心旋转而进行摇动运动的摇动体;和
设在上述摇动体端部的、随着上述摇动体的摇动,向上述滚柱转动齿付与推力的摇动滚柱。
4.根椐权利要求1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驱动装置是将数个上述驱动装置沿着直线延伸的链条分散配置的分散驱动机构。
5.根椐权利要求1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踏板导轨是由向内侧形成开口的一对C断面型件构成。
6.根椐权利要求1或5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滚柱与上述踏板导轨系合在一起。
7.根椐权利要求1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构造物上,相对于上述滚柱,位于上述滚柱转动齿的一侧和另一侧,沿着踏板导轨设置对滚柱进行导向的背面导向板。
8.根椐权利要求7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背面导向板具有不损伤上述滚柱的硬度。
9.根椐权利要求8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背面导向板可自由更换。
10.根椐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背面导向板设有在上述链条循环方向上,以偏心曲轴的偏心量以下的移动量可并行移动的、同时上述背面导向板进行并行移动时使背面导向板归复原位的背面导向板复原装置。
11.根椐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链条具有与上述数个踏板节距相等长度的数个链节,在各个链节的端部,设有与上述踏板导轨系合的踏板导辊,上述滚柱设在各链节上。
12.根椐权利要求2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滚柱转动齿,可自由离合地安装在上述摇动体上。
13.根椐权利要求12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滚柱转动齿或上述摇动体上设置位置调整装置,它可在上述链条的循环方向上调整上述滚柱转动齿和上述摇动体的安装位置。
14.根椐权利要求2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摇动体,通过空转偏心曲轴将其数个进行组合,在链条循环方向上前后分开地配置。
15.根椐权利要求14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数个摇动体的配置,使偏心角度的相位偏移形成均等配置,对于上述数个摇动体中至少1个,设置质量平衡调整装置,可调整微小附加重物的重量和安装位置。
16.根椐权利要求14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摇动体上,在往复循环的链条往路侧和复路侧两方向上,安装与滚柱啮合的滚柱转动齿,向各个往路侧和复路侧的链条滚柱上付与推动力。
17.根椐权利要求1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摇动体连接的偏心曲轴,配置在到往路侧链条的距离和到复路侧链条的距离不同的位置上,在往路侧和复路侧两方向各自安装的滚柱转动齿具有同一齿形状,并保持和链条的滚柱啮合。
18.根椐权利要求17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各链节的端部设置与上述踏板导轨系合的踏板导辊。
19.根椐权利要求13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摇动体,将其数个组合起来,将等分360°的每个角度作为偏移相位角度这样地和上述偏心曲轴连接。
20.根椐权利要求19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摇动体,按照偏移相位角度的大小顺序,在链条进行方向上前后成组地相互分离配置。
21.根椐权利要求20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安装在上述各摇动体上的滚柱转动齿,具有同一的余摆线齿形,曲轴转动一次,滚柱仅移动齿的齿距P,在链条的进行方向上具有相位差,以这样一种方式配置在各个摇动体上。
22.根椐权利要求4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踏板导轨具有台阶状的部分,该台阶形状部分具有回避和上述滚柱转动齿干涉的退槽部分,和必定有与上述滚柱转动齿重叠的部分。
23.根椐权利要求9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踏板导轨和上述背面导向板分别具有回避相互干涉的退槽部分,通过该退槽部分互相相对地重叠。
24.根椐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还包括:
在链条进行方向上能滑动支撑上述驱动机构的装置;
在负荷方向上,上述驱动机构将引力付与上述链条的装置;
配置在上述链条折返反转部,向上述链条附加初期张力的初期张力附加装置。
25.根椐权利要求3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和上述分散驱动机构同时还设有在上述链条折返反转部啮合的链轮和具有驱动该链轮的驱动电动机的驱动部分。
26.根椐权利要求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取代上述背面导向板,设置数个背面支撑辊,它们自由转动地支撑在上述构造物上,位于上述滚柱转动齿一侧和相反侧,沿着连接链条滚柱的链节转动。
27.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对于链条的链节齿距长P,上述背面支撑辊的间隔设为1/2以下。
28.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背面支撑辊的外周转动面上,形成由具有振动吸收性的材料构成的涂层。
29.根椐权利要求28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背面支撑辊的本体材料,由止振钢材构成。
30.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链条的滚柱外周面安装形成与踏板导轨转动面的垫片环,该垫片环的两旁是和上述滚柱转动齿的转动面。
31.根椐权利要求26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取代上述背面支撑辊,具有背面支撑钢索体,位于上述滚柱转动齿一侧和相反侧,将与连接链条滚柱的链节相接触的钢索节通过导辊连接成无端环状;以及背面支撑导向体,转动上述导辊,对上述背面支撑钢索体的循环移动进行导向。
32.根椐权利要求31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在上述钢索节上,与链条的链节相接触面上,形成由具有振动吸收性的材料构成的涂层。
33.根椐权利要求32记载的输送装置,特征是上述钢索节的材料由止振钢材构成。
CNB001060287A 1999-04-15 2000-04-14 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1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819799 1999-04-15
JPP11108197 1999-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0918A true CN1270918A (zh) 2000-10-25
CN1150124C CN1150124C (zh) 2004-05-19

Family

ID=1447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602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124C (zh) 1999-04-15 2000-04-14 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427823B1 (zh)
EP (1) EP1174382B1 (zh)
JP (1) JP4118520B2 (zh)
KR (1) KR100394502B1 (zh)
CN (1) CN1150124C (zh)
DE (1) DE60016396T2 (zh)
TW (1) TW496850B (zh)
WO (1) WO200006310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3231B (zh) * 2008-10-22 2012-07-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扶梯的导轨制造方法
WO2015003288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nveyor band drive system
CN107281759A (zh) * 2017-08-03 2017-10-24 邱诗妍 教玩具滑梯的安装结构
CN107413050A (zh) * 2017-08-03 2017-12-01 邱诗妍 一种踏板进给机构以及应用该踏板进给机构的教玩具滑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8520B2 (ja) * 1999-04-15 2008-07-1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装置
JP4683704B2 (ja) * 2000-10-23 2011-05-1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KR100657391B1 (ko) * 2001-12-07 2006-12-13 도시바 엘리베이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컨베이어 장치
DE10297741T5 (de) * 2002-05-20 2005-09-29 Otis Elevator Co., Farmington Fahrtreppenantriebsmechanismus mit einer Ausfalldetektierung und einem Reservesystem
WO2004069721A1 (en) * 2003-02-07 2004-08-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conveyor drive machine
JP4304136B2 (ja) * 2004-03-23 2009-07-2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装置
KR20050108737A (ko) * 2004-05-13 2005-11-17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컴파니 승객수송장치의 충격 및 소음저감장치
JP4707384B2 (ja) * 2004-12-17 2011-06-2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中間加速型エスカレータ
JP2006264872A (ja) * 2005-03-23 2006-10-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US8356704B2 (en) * 2006-01-31 2013-01-22 Andrew Flessas Robotically controlled entertainment elements
US9794533B2 (en) 2006-01-31 2017-10-17 Andrew Flessas Robotically controlled entertainment elements
US11284048B2 (en) 2006-01-31 2022-03-22 Andrew Flessas Robotically controlled display
WO2008014938A1 (de) * 2006-08-02 2008-02-07 Ketten Wulf Betriebs-Gmbh Fahrtreppe
JP5126880B2 (ja) * 2006-08-31 2013-01-2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装置
DE102009017076B4 (de) * 2009-04-09 2012-06-28 Kone Corp. Einrichtung zum Personentransport
US20110168737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Prince Castle Inc. Rodless dispenser for extrudable materials and having a contents indicator
US8381950B2 (en) * 2010-01-08 2013-02-26 Prince Castle, LLC Piston and piston rod for a rodless dispenser
US8376193B2 (en) 2010-01-08 2013-02-19 Prince Castle, LLC Rodless dispenser
US8336286B2 (en) * 2010-02-10 2012-12-25 Prince Castle LLC Push chain with a bias spring to prevent buckling
AT511233B1 (de) 2011-04-01 2013-09-15 Mertl Daniel Beförderungsmittel, mit zumindest einem transportelement und einem antriebssystem für das transportelement
US9132969B2 (en) * 2012-11-14 2015-09-15 Laitram, L.L.C. Feed paddle for a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3171961B (zh) * 2013-03-21 2015-02-11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斜巷人员长距离运输系统
US9823693B2 (en) 2014-08-26 2017-11-21 Andrew Flessas Robotically controlled convertible display
JP6139753B1 (ja) * 2016-06-14 2017-05-3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US11052956B2 (en) 2018-09-26 2021-07-06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Inc. Tracked robots having track with roller wheels
WO2021040714A1 (en) 2019-08-29 2021-03-04 Flessas Andrew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ving cameras using robotic mounts
US11425308B2 (en) 2020-12-02 2022-08-23 Andrew Flessas Robotically movable display synchronously movable with robotically movable camera for displaying captured images in identical orien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7388A (en) * 1970-11-23 1972-07-1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odular drive unit for a conveyor
DE2252763A1 (de) * 1972-10-27 1974-05-02 Pohlig Heckel Bleichert Foerdereinrichtung wie fahrtreppe, fahrsteig od. dgl.
JPS5612288A (en) * 1979-07-03 1981-02-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river for passenger conveyor
JPS5878984A (ja) * 1981-11-04 1983-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ヤの駆動装置
US4535880A (en) * 1983-09-15 1985-08-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scalator
JPS6119551A (ja) 1984-05-17 1986-01-28 Koyo Seiko Co Ltd 軸付きころがり軸受の外輪外周面研削装置
DE69102392T2 (de) * 1990-10-23 1995-02-16 Teijin Seiki Co Ltd Mechanismus zum Umwandeln einer Rotationsbewegung in eine Längsbewegung.
JPH09105446A (ja) * 1995-10-12 1997-04-22 Teijin Seiki Co Ltd 直進運動装置
JP3133005B2 (ja) * 1996-12-25 2001-02-05 加茂精工株式会社 回転運動と直線運動の変換装置
JP4118520B2 (ja) * 1999-04-15 2008-07-1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3231B (zh) * 2008-10-22 2012-07-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扶梯的导轨制造方法
WO2015003288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nveyor band drive system
CN105531218A (zh) * 2013-07-12 2016-04-27 奥的斯电梯公司 输送带驱动系统
CN107281759A (zh) * 2017-08-03 2017-10-24 邱诗妍 教玩具滑梯的安装结构
CN107413050A (zh) * 2017-08-03 2017-12-01 邱诗妍 一种踏板进给机构以及应用该踏板进给机构的教玩具滑梯
CN107281759B (zh) * 2017-08-03 2019-07-16 惠州市童欣康体游乐玩具有限公司 教玩具滑梯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00071694A (ko) 2000-11-25
DE60016396D1 (de) 2005-01-05
DE60016396T2 (de) 2005-12-01
EP1174382A1 (en) 2002-01-23
TW496850B (en) 2002-08-01
EP1174382A4 (en) 2002-11-06
CN1150124C (zh) 2004-05-19
US6427823B1 (en) 2002-08-06
WO2000063104A1 (fr) 2000-10-26
KR100394502B1 (ko) 2003-08-14
EP1174382B1 (en) 2004-12-01
JP4118520B2 (ja)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124C (zh) 输送装置
CN1891415A (zh) 连杆装置和搬送机械手
CN100347469C (zh) 链用链轮
CN1785767A (zh) 输送装置
CN1671950A (zh) 用于改变内燃机的控制时间的装置
CN1223505C (zh) 乘客输送系统
CN1411993A (zh) 打印机送纸装置
CN1821611A (zh) 具有旋转飞轮和行星齿轮系的防振装置
CN1197031A (zh) 双联皮带输送机
CN1799958A (zh) 物品输送设备
CN1320733C (zh) 内置电动机的辊
CN1334905A (zh) 连续变速传动装置
CN1683108A (zh) 倾斜圆台装置
CN1892030A (zh) 压缩空气制造装置
CN101065815A (zh) 一种用于无线轴线圈绕制机上的排线设备
CN101052823A (zh) 驱动齿轮组件
CN2390848Y (zh) 振动输送机
CN210215758U (zh) 一种手套机的机头驱动装置
CN1200870C (zh) 输送机装置
CN108502452B (zh) 防止链条抖动的料斗式提升机
CN2132036Y (zh) 行星往复机构
CN210972672U (zh) 大倾角皮带输送机
CN1069154C (zh) 插秧机构
CN217017367U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振动筛
CN214416910U (zh) 一种高频振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