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5552C - 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 - Google Patents

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5552C
CN1245552C CN02814724.3A CN02814724A CN1245552C CN 1245552 C CN1245552 C CN 1245552C CN 02814724 A CN02814724 A CN 02814724A CN 1245552 C CN1245552 C CN 12455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atex fabric
described method
dyeing
minutes
str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147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5342A (zh
Inventor
H·巴特尔
U·马尔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 Freudenberg KG
Original Assignee
Carl Freudenberg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l Freudenberg KG filed Critical Carl Freudenberg KG
Publication of CN1535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5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55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5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34Material containing ester groups
    • D06P3/52Polyesters
    • D06P3/56Preparing azo dyes on the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0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azo dyes
    • D06P1/1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azo dyes prepared in situ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02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 D06P3/04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containing amide groups
    • D06P3/24Polyamides; Polyurethanes
    • D06P3/28Preparing azo dyes on the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82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 D06P3/8204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fibr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nature
    • D06P3/8214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fibr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nature mixtures of fibres containing ester and amide 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和/或印花的由开裂的和/或至少部分开裂的由包含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和在某些情况下至少一种聚氨酯成分的合成聚合物组成的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的非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在它上面产生的偶氮染料染色和/或印花,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其染色和/或印花的方法。

Description

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它由未开裂和/或至少部分开裂(gesplitteten)的包含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和在某些情况下至少一种聚氨酯的人造聚合物组成的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这种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在非织造织物上产生的偶氮染料染色和/或印花,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其染色和/或印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塑料制成的纺织材料用普通纺织染色或纺织印花方法常常只能以不太好的质量染色或印花。特别是当纺织材料包括不同的塑料成分,例如聚酯和聚酰胺时,那么在染色或印花时会造成困难,因为它们通常具有极其不同的染色性能,如例如由BASF“Manual-Dying and Finishing ofPolyamide Fibre and their Blends with otherfibres”B358e/12.72,149页所述。
如果这种纺织材料的聚酯成分用一种分散染料染色,常常出现,材料的聚酰胺成分被这种染料污染和/或染料受聚酯成分的热作用迁移到聚酰胺成分上。由此造成颜色缺乏牢固度,和染色的纺织材料均匀性不好。在其它塑料成分,例如聚氨酯,时也能观察到相应的问题。
由聚酯和聚酰胺微纤维的混合物组成的纺织材料的染色还存在更大的困难,如例如在“聚酯、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腈微纤维的染色”—技术信息00127.00.94,Sandoz Chemikalien AG,Geschftsbereich Texil,4132Muttenz,第24至40页中所介绍的那样。因此为了包含不同塑料成分的纺织材料的染色和/或印花通常采用多级染色或印花方法,其中在这种方法的每一级中分别用适合于它的染料分级给塑料成分中的一种染色和/或印花。在不同的染色级之间常常需要复杂的清洗工序,以便去除多余的染料或未真正结合在材料上的染料。
由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的混合物,例如聚酯/聚酰胺开裂纤维,组成的非织造织物的染色和印花特别成问题,因为非织造织物内的开裂纤维不规则分布,而在相应的聚酰胺/聚酯微纤维织物中相反通常只有一种成分,一般是纬纱,由聚酰胺/聚酯开裂纤维组成。
此外在这类非织造织物中纤维和/或单丝的密度,亦即单位面积内纤维和/或单丝的数量,高于在相应的织物或针织物中,因此对于这类非织造织物的染色需要更多的染料数量。这种加大的染料量和纤维的不均匀分布导致,由多种塑料成分制成的、染色或印花的微纤维和/或微单丝非织造织物通常其染色牢固度比由同样的合成聚合物组成的相应纺织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选择一种合适的染料分级,它可以只用一种染料分级染和/或印这种由不同塑料成分组成的非织造织物,从而提供一种染色和/或印花的由未开裂和/或至少部分开裂的合成聚合物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的非织造织物,这种合成聚合物包括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和在某些情况下至少一种聚氨酯成分,这种非织造织物的特征是好直至非常好的染色牢固度,特别是洗涤、汗渍、水和耐光晒牢度以及好的耐摩擦牢度。
这个目的通过提供一种染色和/或印花的由未开裂和/或至少部分开裂的合成聚合物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的非织造织物来实现,这种合成聚合物包括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和在某些情况下至少一种聚氨酯成分,该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在非织造织物上产生的偶氮染料,所谓显色染料,来染色和/或印花。
使用的非织造织物是短纤维非织造织物或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尤其是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它由未开裂的和/或至少部分开裂的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相应的非织造织物的制造可以按普通,专业人员已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像在Helmut.Jrder博士的“Textilien auf Vliesbasis(Nonwovens)”,avr-Fachbuch、P.Keppler Verlag AG,Heusenstamm 1977,第13至20页中所介绍的那样。相应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制造优先按在EP 0 814188中所述的方法进行。这里采纳相应的说明作为参考,并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用来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的单位面重量可在大的范围内变化。非织造织物的面重量约为15至400g/m2,特别优先为50至350g/m2,完全特别优先为80至200g/m2
在EP 0814188中还介绍了包含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至少一种聚氨酯成分的微纤维和微单丝的制造(方法),这里优先按这种方法进行制造。这里采用相应的说明作为参考并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用于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由未开裂和/或至少部分开裂的由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组成的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其中这两种成分在数量比方面优先为5至9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95至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特别优先为15至8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酯成份和85至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极其特别优先为30至70%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70至30%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
在非织造织物中存在的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的纤度最好为≤1dtex,特别优先为0.02至0.95dtex,极其特别优先为0.05至0.85dtex,而最好为0.1至0.5dtex。
非织造织物的聚酰胺成分为最好是聚酰胺6、聚酰胺66或聚酰胺11。
非织造织物的聚酯成分尤其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其混合物或共聚多酯。
相应的共聚多酯可以通过在制造聚酯时部分更换酸组分和/或二醇组分得到,例如如Büttner的在“Die Angewandte Makromolekulare Chemie”中的“Basisch modifizierte Polyesterfasern”40/41,1974,第57-70页(Nr.593)或G.G.Kulkarni,Colourage,1986年8月21日,第30至33页所述。这里参考相应的资料介绍并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如果聚酯成分是以乳酸为基的聚酯,那么其制造(方法)在EP 1 091 028中介绍过。这里参照相应的说明并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偶氮染料在非织造织物上通过至少一种显色成分与至少一种坚牢显色盐或至少一种坚牢显色基—在其重氮化后—的结合产生,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另一个内容是用于上述非织造织物染色和/或印花的方法,其中这种非织造织物在≥90℃的温度时用至少一种显色成分和至少一种坚牢显色盐或至少一种坚牢显色基—并在其重氮化后—处理,显色成分和坚牢显色盐或坚牢显色基在非织造织物上结合。
适合于通过在待染色非织造织物上的结合制造偶氮染料的相应显色成分、坚牢显色基和坚牢显色盐对于专业人员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Rath-Lehrbuch der Textilchemie”,Springer Verlag Berlin,Heidelberg,New York,第三版1972,第422至432,第548至556和第690至697,或由各染料制造商的相应染料卡(Farbstoffkarte),例如Frankfurt的DySar纺织染料公司,“NaphtolAS,坚牢显色基/坚牢显色盐DF1007D/E”中所述。这里参考相应的资料说明,并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各种所用的组分合适的数量,例如显色成分、坚牢显色基和坚牢显色盐的量,可以例如根据微纤维和/或微单丝或所用的聚合物成分的纤度变化。它们可以由专业人员通过前期试验求出。
显色成分和坚牢显色盐或坚牢显色基既可以同时也可以先后涂抹在非织造织物上。最好将这些成分先后涂抹在非织造织物上。
如果为了与显色成分结合采用一种坚牢显色基(Echtfrbebase),那么它必须在结合之前重氮化,亦即转变成它相应的重氮化盐。这种重氮化可以按普通的专业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尤其是它通过带有一种无机亚硝酸盐,最好是亚硝酸钠的坚牢显色基在存在一种有机或无机酸,尤其是盐酸时的转化进行。
因此在按本发明的方法中特别优先采用坚牢显色盐,因为这时在结合前不需要重氮化。
显色成分优先从由芳香族羟基羧酸的芳基酰胺、酮酸和羟基萘基酮的芳基酰胺组成的组中选择。
作为芳香族羟基羧酸的芳基酰胺优先采用2-羟基-3-萘酸的酰胺,特别优先采用2-羟基-3-萘酸-N-酰苯胺,2-羟基-3-萘酸-o-N-酰基甲苯胺,2-羟基-3-萘酸-4,6-二甲氧基-3-氯代-N-酰苯胺,2-羟基-3-萘酸-α-萘基酰胺,[二-2-羟基-3-萘酸]-联茴香胺,蒽的酰胺,特别优先采用2-羟基-3-蒽-碳酸(Carbonsure)-o-N-酰基甲苯胺;咔唑的酰胺,特别优先采用2-羟基咔唑-3-碳酸(Carbonsure)-4′-氯代-N-酰苯胺或二苯并呋喃的酰胺,特别优先采用3-羟基-二苯并呋喃-2-碳酸(Carbonsure)-2′,5′-二甲氧基-N-酰苯胺。
作为酮酸的芳基酰胺优先采用二乙酰乙酸-o-N-酰基甲苯胺或对苯二酰基-二-乙酸-二-[2-甲氧基-4-氯-5-甲基-N-酰苯胺]。优选的坚牢显色基可以从由o-氯代苯胺,o-硝基苯胺,m-硝基-p-甲苯胺,4-二乙基磺酰氨基-1-氨基-1-甲氧基-苯,4-氯-2-氨基-二苯基醚,α-氨基-蒽酮(anthrachinon),4-氨基-3-甲氧基-氮杂苯,4-氨基-1-苯甲酰基氨基-3-甲氧基-6-甲基苯,o-联茴香胺,4-氨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3,5-二-三氟甲基苯胺和3-氟代磺酰基苯胺。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中待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显色成分处理按浸染法(Ausziehverfahren)进行,在某些情况下添加染色载体。这时不管是处理温度还是处理持续时间都可以在一个宽的范围内变化。
处理温度最好为90至150℃,特别优先为100至130℃。处理持续时间最好为10至180分钟,特别优先为20至120分钟,极其特别优先为25至60分钟。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种优选实施形式中待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显色成分处理按轧染法(Klotzverfahren)进行,在某些情况下在它后面可以连接一中间烘干工序。中间烘干持续的时间最好为30秒至10分钟,特别优先为2至5分钟。在中间烘干时温度最好为80至180℃,特别优先为100至150℃。在中间烘干后最好接着进行加热处理,必要时在存在水蒸汽的情况下。加热处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在一大的范围内变化。
在存在水蒸汽的情况下,加热处理时的温度最好为100至130℃,特别优先为102至120℃。如果不用水蒸汽进行处理,则处理温度最好为150至240℃,特别优先为175至210℃。
加热处理的持续时间最好为15秒至60分钟,特别优先为2至45分钟,最特别优先为5至30分钟。
最好采用各自含水溶液形式的显色成分、坚牢显色基和坚牢显色盐。随后这些成分在非织造织物上结合成偶氮染料同样最好在含水溶液中进行。
为此可能需要,首先按照常用的、专业人员已知的方法将所用的成分放入溶剂内,例如对于相应的显色成分象“Rath-Lehrbuch derTexilchemie”,Springer Verlag Berlin,Heidelberg,New York,1972年第3版,第549页中所述。这里参考相应的资料说明,并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坚牢显色盐或至少一种坚牢显色基处理以及显色成分与坚牢显色盐或坚牢显色基—在其重氮化后—在非织造织物上结合同样优先按浸染法或轧染法,在某些情况下带中间烘干工序和在某些情况下带后续加热处理—必要时在存在水蒸汽的情况下—进行,其中不管是处理持续时间还是处理温度分别可以根据当时所用的方法改变。
在浸染法时温度最好为-10至130℃,特别优先为0至60℃,最特别优先为5至30℃。在浸染法时处理持续时间最好为5至120分钟,特别优先为10至60分钟,最特别优先为15至45分钟。
在轧染法时温度最好为-10℃至60℃,特别优先为0至30℃。轧染法的处理持续时间通常非常短,最好不超过10秒。
如接着进行中间烘干和/或加热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在存在水蒸汽时),它们可以分别在上述条件下进行。
如果非织造织物用上述一种或几种显色染料印花,它可以用常用的、专业人员已知的印花法进行。
如此最好首先将显色成分按上述染色法之一施加在非织造织物上,或借助于常用的、专业人员已知的方法印在非织造织物上。
然后接着将所用的坚牢显色基或坚牢显色盐,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用于产生图案的样板印在非织造织物上。
非织造织物的印花最好按直接印花法进行,尤其是按绢/筛网印花法,特别优先按圆网印花或平版绢网印花法或按喷射法(Ink-Jet-Verfahren)进行。
在非织造织物印花后可以优先接着进行中间烘干和在某些情况下后续的加热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在存在水蒸汽时),它们可以分别最好在上述规定条件下进行。
如果所述非织造织物在采用印花浆的情况下进行印花,印花浆可以按常用的、专业人员已知的方法制造,并且除当时所用的显色成分和坚牢显色基或坚牢显色盐以外还包含常见的其它助剂,它们可以优先从由增稠剂、交联剂、软化剂、消泡剂、浸湿剂和湿度传送剂(Feuchtigkeitsvermittlern)组成的组中选择。其次还可以由坚牢显色基通过重氮化在印花浆内产生相应的重氮盐。
印花浆除了当时所用的显色成分和坚牢显色基或坚牢显色盐之外作为其它组成部分最好只包含一种或几种增稠剂,它们可以优先从天然或人造增稠剂组中选择。天然增稠剂可以优先从包括在某些情况下部分分解的淀粉、植物胶、角豆核粉末、醚化(veretheren)多糖和藻酸盐的组中选择。人造增稠剂尤其是可以从水溶性的含羧基的聚合物组中选择,它们可以优先由(甲基)丙烯酸和/或马来酸酐组成。
此外还可以给印花浆之一添加防染剂,它防止(其它)显色成分和坚牢显色基或坚牢显色盐之间的结合,使得在待印花非织造织物上形成图案。
在某些情况下组分结合成偶氮染料以后接着可以通过加热对非织造织物进行后处理或用水蒸汽在提高温度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用水蒸汽处理—再汽蒸—最好在100至130℃,尤其是在102至12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后固色)在150至240℃,尤其是在175至210℃的温度下进行。处理持续时间可以优先分别为10秒至30分钟,特别优先为30秒至15分钟,最特别优先为2至10分钟。
在非织造织物染色和/或印花以后可以通过用水或包含亚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喷啉,在提高的温度下清洗非织造织物,和/或在某些情况下对非织造织物进行皂洗,这时条件当然这样来选择,使得涂上的偶氮染料不再完全损坏。
为了提高色泽深度可以在染色和/或印花以后在整理过程中用加深颜色的助剂对染过色和/或印过花的非织造织物进行处理。这里作为加深颜色的助剂可以考虑采用所有这样的化学品,它们可以例如通过形成薄膜改变光线在非织造织物表面上的折射角,使得空气和非织造织物之间的折射率具有大于1的值。合适的化学品例如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和聚硅氧烷,它们例如可以以Badena Eco 282,Finistrol KSE-D,Baypret USV和Arristan的品牌在市场上买到。如果形成的薄膜由保护染料免受外界影响的化学品,例如Badena Eco 282组成,那么同时还可以达到染色牢固度的改善。
加深颜色的助剂可以按常用的、专业人员已知的方法涂抹。加深颜色的助剂尤其是可以借助于轧染法在pH-值为2至12,尤其是3至9,特别优先为4至8时涂覆在纺织材料上,并在40至180℃,尤其是100至160℃时在持续1秒至120分钟,优先为5秒至45分钟,特别优先为30秒至2分钟的时间内固色。颜色加深剂的合适的量各自可以改变,并可以由专业人员通过简单的前期试验求出。对于Badena Eco 282合适的量最好为10至100g/l染液,特别优先为20至50g/l染液。
按本发明的由未开裂的和/或至少部分开裂的由包含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和在某些情况下至少一种聚氨酯成分的合成聚合物组成的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的印花和/或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的特征为:良好直至非常好的染色牢固度—即使在加热处理以后,其特征特别是:好至非常好的洗涤、汗渍、水和光线的牢固度以及好的耐摩擦牢度。
因此按本发明的方法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特别适合于用来制造衣服、家用(室内)纺织物、衬里,尤其是用于行李件、以及用来制造医药和/或卫生领域内的纺织产品。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内容是采用至少一种按本发明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来制造衣服,用作家用(室内)织物,衬里,尤其是用于行李件例如箱子或行李袋的衬里,以及用作医药和/或卫生领域内的纺织材料。
由于用仅仅一个染料分级同时印染用于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的不同塑料成分,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方法相比节省了清洗工序,这一方面减少产生的废水的数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迅速和经济地使所述非织造织物染色和/或印花。
按本发明染色和/或印花的合成纺织材料的耐光晒牢度按EN ISO 105B02确定,在40℃时的耐洗牢固度—即在加热处理以后,按EN ISO 105C06 A2S确定,相对于水的稳定性按EN ISO 104 E01,相对于汗渍的稳定性按EN ISO 104 E04确定,以及相对于机械摩擦的稳定性按EN ISO 105X12确定。这里参考相应的说明并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下面借助于例子说明本发明。这些说明仅仅是作为例子,并不限制本发明一般性的构想。
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
例1:
具有100g/m2单位面重量的,由含有70%重量百分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30%重量百分比聚酰胺66的纤度为约0.15dtex的部分开裂的微纤维组成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用浸染法以一种含水的羟基萘酸衍生物(Derivat)制剂打底,它含有C.I.Azoic Coupling成分5(市场品名:NaphtolAS-G,DyStar)接着与含有C.I.Azoic Diazo成分33(盐)(市场品名:Echtrotsalz FRN,DyStar)的坚牢显色盐制剂结合。
为此首先借助于冷溶解法使纳夫妥(Naphtol)溶解,这时将1.4g纳夫妥用10毫升10%重量百分比的蓖麻油溶液和5毫升的10%重量百分比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成糊,并且倾注含有0.0175g以次氮基三乙酸三钠为基的络合剂的20毫升60℃热水。
接着用含有0.0825g的以次氮基三乙酸三钠为基的络合剂和30毫升10%重量百分比的氯化钠溶液的135毫升的温度为20℃的水注入,并在40℃的温度下搅拌5分钟。
接着将10g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用这样得到的溶液在1∶20的浴比的条件下打底。为此将溶液连同非织造织物放入一染桶内,并以1.5℃/分的速度加热到130℃。在130℃的温度下停留30分钟后以1.5℃/分的速度冷却到80℃,并在1∶10的浴比的情况下用199.8毫升含有0.2毫升32%重量百分比的氢氧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和0.1g以次氮基三乙酸三钠为基的络合剂的40℃热水冲洗10分钟。
用坚牢显色盐制剂显色同样用浸染法在浴比为1∶10的情况下在打底后立即进行。为此将0.9144g坚牢红色盐用94毫升含有6毫升0.15%重量百分比的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为基的分散剂的溶液和1g醋酸钠的10℃热水溶化。纳夫妥打底的非织造织物在一染色装置中用这种溶液在20℃的温度时处理30分钟,接着在70℃温度下用含有1g/L碳酸钠和0.5g/L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为基的分散剂的溶液皂洗15分钟。
染色非织造织物的相应耐光晒牢度以及在40℃时的洗涤牢固度、相对于水的稳定性、相对于汗渍的稳定性和相对于机械摩擦的耐久性在表1中给出。
例2
单位面重量为100g/m2的由部分开裂的含有70%重量百分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30%重量百分比聚酰胺66的纤度为0.15dtex的微纤维组成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以类似于例1的方法打底和冲洗。
在打底后用轧染法立即用按例1的坚牢显色盐制剂进行显色。为此6.92g坚牢显色盐制剂用99毫升含有1毫升7%重量百分比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为基的分散剂溶液和1g醋酸钠的15℃热水溶化(解)。用60%重量百分比的醋酸调整到pH值为5。将这种溶液在20℃时轧染在打底的、湿的非织造织物上。相对于所用的非织造织物的重量轧液率为100%重量百分比。接着在20℃时将非织造织物用循环空气处理60秒钟,并用在例1中提供的方法皂洗。
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相应的耐光晒牢固度以及在40℃时的洗涤牢固度、相对于水的稳定性、相对于汗渍的稳定性和相对于机械摩擦的耐久性在表1中给出。
例3:
单位面重量为100g/m2的由部分开裂的含有70%重量百分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30%重量百分比的聚酰胺66的纤度为约0.15dtex的微纤维组成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以浸染法用含有C.I.Azoic Coupling成分13的液态羟基苯并咔唑碳酸制剂(市场品名:Naphtol AS-SG fl.,DyStar)打底,接着与含有C.I.Azoic Diazo成分33(盐)的坚牢显色盐制剂(市场品名:坚牢红色盐FRN.DyStar)结合。打底用浸染法在浴比为1∶20的情况下进行。3.5g纳夫妥用196.5毫升含有2g氯化钠和0.1g以次氮基三乙酸三钠为基的络合剂的40℃热水灌注,并在40℃时搅拌5分钟。10g非织造织物用这样制成的溶液在浴比为1∶20的情况下打底。为此将溶液连同非织造织物放入一染桶内,并以1.5℃/分的速度加热到130℃。在130℃时停留30分钟后以1.5℃/分的速度冷却到80℃,并在浴比为1∶20的情况下用199.8毫升含有0.2毫升32%重量百分比的氢氧化钠溶液、4g氯化钠和0.1g以次氮基三乙酸三钠为基的络合剂的40℃热水冲洗10分钟。
用坚牢显色盐制剂显色同样用浸染法在浴比为1∶10的情况下在打底后立即进行。为此1.01g坚牢红色盐用99.95毫升含有0.05g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的为基的分散剂和1g醋酸钠的15℃热水灌注。pH值用60%重量百分比的醋酸调整到4.5。纳夫妥打底的非织造织物在一染色装置内用这种溶液在20℃时处理30分钟,接着在70℃时用含有1g/l碳酸钠和0.5g/l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为基的分散剂的溶液皂洗。
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相应的耐光晒牢度以及在40℃时的洗涤牢固度,相对于水的稳定性,相对汗渍的稳定性和相对于机械摩擦的耐久性在表1中给出。
例4:
单位面重量为100g/m2的由部分开裂的含有70%重量百分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30%重量百分比的聚酰胺66的纤度为约0.15dtex的微纤维组成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按轧染法用含有C.I.Azoic Coupling成分13的羟基苯并咔唑硫酸制剂(市场品名:纳夫妥AS-SG fl.,DyStar)打底,接着与含有C.I.Azoic Diazo成分33(盐)的坚牢显色盐制剂(市场品名:坚牢红色盐FRN,DyStar)结合。
为此将3g纳夫妥拌/调入除65毫升水外还含有0.05g以次氮基三乙酸三钠为基的络合剂和0.5毫升以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为基的分散剂的90℃热溶液,接着注入沸水到100毫升。将这种溶液在90~95℃时轧染到10g非织造织物上,轧液率相对于所用的非织造织物的重量为约100%重量百分比,然后在140℃时中间烘干90秒钟。
为了制造借助于轧染法涂覆在打底的非织造织物上的显色液,首先将3.9g坚牢显色盐用58.5毫升15℃热水和1毫升3%重量百分比的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为基的分散剂溶化,并用40.5毫升含有0.1毫升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为基的分散剂和1g醋酸钠的15℃热水灌注。pH值用60%重量百分比的醋酸调整到5.5。
打底的物品在20℃时用这种溶液轧染。轧液率相对于所用的非织造织物为100%重量百分比,然后在20℃时用循环空气处理60秒钟,在200℃时后续固色180秒钟。用例1中规定的方法皂洗。
染色的非织造织物相应的耐光晒牢度以及40℃时的洗涤牢固度、相对于水的稳定性、相对于汗渍的稳定性和相对于机械摩擦的耐久性在表1中给出。
例5:
面重量为100g/m2的由部分开裂的含有70%重量百分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30%重量百分比的聚酰胺66的纤度为约0.15dtex的微纤维组成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首先用纳夫妥AS(Dystar),一种含水的羟基萘酸制剂—它含有C.I.Azoid Coupling成分2—作为显色成分轧染。接着非织造织物在140℃的温度下烘干90秒钟。
然后由500g Diagum A8(BF Goodrich,Diamalt,Barcelona,西班牙),以角豆粉(Johannisbrotmehl)为基的增稠剂,491g水和9g亚硝酸钠制成母色浆A,并由500g Diagum A8,440g水和60g磷酸制成母色浆B。接着为了制成印花色浆将30g坚牢色基坚牢红B(Dystar)C.I.Azoic Diazo成分5用70g水稀释,调入600g母色浆A内,并用300g母色浆B掺和。接着将这样得到的色浆搅拌5分钟,使得显色基进行重氮化。然后在采用一样板(Schablone)的情况下按筛网印花法将这样得到的色浆涂覆在事先用显色成分轧染的非织造织物上。然后将非织造织物在90℃的温度下在含水苛性钠溶液内用保险粉处理30分钟,以去除未结合的坚牢色基,接着用卡尔康(Calgon)T和苏打皂洗。
例6:
单位面重量为100g/m2的由部分开裂的含有70%重量百分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30%重量百分比的聚酰胺66的纤度为约0.15dtex的微纤维组成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首先用一种含水的纳夫妥AS(Dystar)溶液,一种含有C.I.Azoic Coupling成分2的羟基萘酸制剂,作为显色成分轧染。接着将非织造织物在140℃温度下烘干90秒钟。然后在采用一样板的情况下将这样预处理的非织造织物用一种由200g硫酸铝-水合物、200g水和600g纤维素醚组成的色浆印花,然后在120℃的温度下烘干3分钟。
接着用含有24g/l蓝色变胺防染盐(Variaminsalz Biau)BN(Dystar,C.l.Azoic Diazo成分35)用1g/l的以氧乙基化的高级醇(Clariant)为基的分散剂Dispersogen ASN溶解的溶液轧染。在非织造织物的事先涂覆硫酸铝的部位不产生结合(染色),因此得到的非织造织物具有白色的图案,透风/空气氧化历时60秒钟。
接着非织造织物借助于次硫酸钠和苛性钠还原清洗,用流动的热水冲洗,然后用分别含1g/l Naphtopon E(Bayer股份公司,德国),卡尔康T(Benkieser)和苏打的溶液蒸煮皂洗。
例7:
单位面重量为100g/m2的由部分开裂的含有70%重量百分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30%重量百分比的聚酰胺66的纤度为约0.15dtex的微纤维组成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首先用一种含水的纳夫妥AS(Dystar)溶液,一种羟基萘酸制剂(它含有C.I.Azoic Coupling成分2),作为显色成分轧染。接着非织造织物在140℃时烘干90秒钟。然后将这样预处理的非织造织物用由60g坚牢橙色盐GGD、3g分散剂Dispersogen ASN、317g水、70g硫酸铝-水合物、500g Tylose H300组成的色浆印染,接着在120℃温度下烘干3分钟。
接着用含有24g/l蓝色变胺防染盐BN,溶有1g/l分散剂DispersogenASN的溶液轧染。在非织造织物事先涂覆硫酸铝的部位上不与蓝色变胺防染盐结合,但是和坚牢橙色盐GGD结合,因此得到的非织造织物具有一个图案。透风(Luftgang)历时60秒钟。
接着非织造织物借助于次硫酸钠和苛性钠还原清洗,用流动热水冲洗;然后用分别含1g/l Naphtopon E(Bayer股份公司)、卡尔康(Benkieser)和苏打蒸煮皂洗。
表1:
  例1:颜色:黄   例2:颜色:黄   例3:颜色:灰褐   例4:颜色:灰褐
  40℃洗涤EN ISO 105 C06 A2S 4S/4C 4S/4C 4S/4C 4S/4C
  40℃洗涤EN ISO 105 C06 A2S在150℃加热处理1分钟后 4S/4C 4S/4C 4S/4C 4S/4C
  40℃洗涤EN ISO 105 C06 A2S在180℃加热处理1分 4S/4C 4S/4C 4S/4C 4S/4C
  钟后
  水EN ISO 104 E01 4-5S/4-5C 4-5S/4-5C 4-5S/4-5C 4-5S/4-5C
  汗酸EN ISO 104 E04 4-5S/4-5C 4-5S/4-5C 4-5S/4-5C 4-5S/4-5C
  汗碱性EN ISO 104 E04 4-5S/4-5C 4-5S/4-5C 4-5S/4-5C 4-5S/4-5C
  摩擦耐久性EN ISO 105 X12   4干/3-4湿   4干/3-4湿   4干/3-4湿   3-4干/3湿
  耐光晒牢度EN ISO 105 B02 - - 5 5
S=衬布的渗色/沾色(Anbluten)/C=试样的颜色变化
1 非常差
5 非常好

Claims (39)

1.由未开裂和/或至少部分开裂的合成聚合物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组成的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合成聚合物包含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和在某些情况下至少一种聚氨酯成分,其特征为: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在它上面产生的偶氮染料染色和/或印花,其中用至少一种显色成分处理所述非织造织物,所述显色成分从由芳香族羟基羧酸的芳基酰胺、酮酸和羟基萘基酮的芳基酰胺组成的组中选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它由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组成。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它由5至9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95至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尤其是由15至8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酯成分和85至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特别优先由70至30%重量百分比的聚酯成分和30至70%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聚酰胺成分组成。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聚酰胺成分从聚酰胺6、聚酰胺66和聚酰胺11组中选择。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聚酯成分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其混合物和共聚多酯组成的组中选择。
6.按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微纤维和/或微单丝的纤度≤1dtex,尤其是0.02至0.95dtex,特别优先为0.05至0.85dtex,极其特别优先为0.1至0.5dtex。
7.按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它是短纤维非织造织物。
8.按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它是纺粘型非织造织物。
9.按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为:它具有15至400g/m2,尤其是50至350g/m2,特别优先为80至200g/m2的单位面重量。
10.用来染色和/或印花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该非织造织物用至少一种显色成分在≥90℃的温度时和用至少一种坚牢显色盐或坚牢显色基处理,并且显色成分与坚牢显色盐或重氮化后的坚牢显色基在非织造织物上结合。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显色成分从由芳香族羟基羧酸的芳基酰胺、酮酸和羟基萘基酮的芳基酰胺组成的组中选择。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作为芳香羧基羧酸的芳基酰胺采用2-羟基-3萘酸的酰胺,优先是2-羟基-3-萘酸-N-酰苯胺,2-羟基-3-萘酸-o-N-酰基甲苯胺,2-羟基-3-萘酸-4,6-二甲氧基-3-氯代-N-酰苯胺,2-羟基-3-萘酸-α-萘基酰胺或[二-2-羟基-3-萘酸]-联茴香胺,蒽的酰胺,优先为2-羟基-3-蒽-碳酸-o-N-酰基甲苯胺,咔唑的酰胺,优先为2-羟基咔唑-3-碳酸-4′-氯代-N-酰苯胺或二苯并呋喃的酰胺,优先为3-羟基-二苯并呋喃-2-碳酸-2′,5′-二甲氧基-N-酰苯胺的酰胺。
13.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采用二乙酰乙酸-o-N-酰基甲苯胺或对苯二酰基-二-乙酸-二-[2-甲氧基-4-氯-5-甲基-N-酰苯胺],作为酮酸的芳基酰胺。
14.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o-氯代苯胺,o-硝基苯胺,m-硝基-p-甲苯胺,4-二乙基磺酰氨基-1-氨基-1-甲氧基-苯,4-氯-2-氨基-二苯基醚,α-氨基-蒽酮,4-氨基-3-甲氧基-氮杂苯,4-氨基-1-苯甲酰基氨基-3-甲氧基-6-甲基苯,o-联茴香胺,4-氨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3,5-二-三氟甲基苯胺和3-氟代磺酰基苯胺作为坚牢显色基。
15.按权利要求10-1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为:按浸染法进行非织造织物用显色成分的处理,在必要时添加染色载体。
16.按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为:处理温度为90至150℃,尤其为100至130℃。
17.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处理持续时间为10至180分钟,尤其是20至120分,特别优先为25至60分钟。
18.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非织造织物按轧染法用显色成分进行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带有后续的中间烘干和在某些情况下带有后续的加热处理,在必要时存在水蒸汽。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中间烘干的温度为80至180℃,优先为100至150℃。
20.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中间烘干持续时间为30秒至10分钟,优先为2至5分钟。
21.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存在水蒸汽的情况下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至130℃,尤其为102至120℃,在不用水蒸汽时为150至240℃,尤其为175至210℃。
22.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处理持续时间为15秒至60分钟,尤其是2至45分钟,特别优先为5至30分钟。
23.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按浸染法用至少一种坚牢显色盐或至少一种坚牢显色基进行处理和/或将坚牢显色盐或重氮化后的坚牢显色基结合在非织造织物上。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处理温度为-10至130℃,尤其为0至60℃,特别优先为5至30℃。
25.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处理持续时间为5至120分钟,尤其为10至60分钟,特别优先为15至45分钟。
26.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按轧染法用至少一种坚牢显色盐或至少一种坚牢显色基进行处理,和/或将坚牢显色盐或其重氮化后的坚牢显色基结合在非织造织物上,在某些情况下带有后续烘干处理,在某些情况下接着进行加热处理。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轧染期间处理温度为-10至60℃,尤其为0至30℃。
28.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处理持续的时间不超过10秒。
29.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后续烘干在80至180℃,特别优先在100至150℃时进行。
30.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烘干持续时间为30秒至10分钟,尤其是2至5分钟。
31.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存在水蒸汽时加热处理在100至130℃,尤其是102至120℃时进行,在不存在水蒸汽时在150至240℃,尤其是175至210℃时进行。
32.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显色成分和/或坚牢显色基或坚牢显色盐印在非织造织物上。
33.按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按直接印花法,尤其是按绢网印花法,特别优先按圆网印花法或平版绢网印花法,或按喷射法(Ink-Jet)印花。
34.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显色成分和/或坚牢显色基或坚牢显色盐存在于含水溶液中。
35.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显色成分与坚牢显色基或坚牢显色盐的结合在含水溶液中进行。
36.至少一种按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用来制造衣服。
37.至少一种按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用作家用室内织物。
38.至少一种按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用作衬里,尤其是行李件的衬里。
39.至少一种按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用作医药和/或卫生领域内的纺织材料。
CN02814724.3A 2001-07-24 2002-06-28 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55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35940A DE10135940B4 (de) 2001-07-24 2001-07-24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gefärbter und/oder bedruckter Vliesstoffe und deren Verwendung
DE10135940.3 2001-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5342A CN1535342A (zh) 2004-10-06
CN1245552C true CN1245552C (zh) 2006-03-15

Family

ID=7692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1472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5552C (zh) 2001-07-24 2002-06-28 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94234A1 (zh)
EP (1) EP1412578B1 (zh)
CN (1) CN1245552C (zh)
DE (2) DE10135940B4 (zh)
WO (1) WO200301446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2241B2 (en) 2019-02-04 2023-12-26 Eagle Industry Co., Ltd. Sliding component
US11852244B2 (en) 2019-02-04 2023-12-26 Eagle Industry Co., Ltd. Slid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liding memb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36385B2 (en) 2005-04-29 2012-08-07 Kimberly Clark Corporation Treatment of substrates for improving ink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s
IT1404168B1 (it) * 2011-02-10 2013-11-15 Alcantara Spa Processo per la tintura in capo di un manufatto che comprende un tessuto non tessuto microfibroso
US20140212618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Milliken & Company Printed Textile Substrat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CN104674568B (zh) * 2015-01-23 2017-01-25 郎溪飞马工业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织带的染色方法
US9840807B2 (en) 2015-03-10 2017-12-12 Charles Francis Luzon Process for dyeing textiles, dyeing and fortifying rubber, and coloring and revitalizing plasti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54069B (de) * 1958-12-27 1963-09-12 Bayer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wasserunloeslicher Azofarbstoffe auf Gebilden aus aromatischen Polyestern, insbesodnere Polyaethylen-terephthalaten, synthetischen Polyamiden undPolyurethanen
US3081141A (en) * 1961-02-28 1963-03-12 Du Pont Ingrain dyeing with nitroso/amine condensates
NL294654A (zh) * 1962-06-28
CH382338A (de) * 1963-02-22 1964-06-15 Rohner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wasserunlöslicher Azofarbstoffe auf textilen Gebilden aus linearen aromatischen Polyestern, vornehmlich Polyäthylenterephthalaten
US3928314A (en) * 1969-11-27 1975-12-23 Ciba Geigy Ag One step process of preparing azo dyes by simultaneous diazotization and coupling at low pH
DE2231245C3 (de) * 1972-06-26 1980-11-13 Ciba-Geigy Ag, Basel (Schweiz) Verfahren zum Färben und Bedrucken von Cellulose, Leinen, Wolle, Seide, Polyamiden oder Leder mit Entwicklungsmono- oder -disazofarbstoffen
CH575505B5 (zh) * 1974-03-28 1976-05-14 Ciba Geigy Ag
US4202815A (en) * 1977-03-21 1980-05-13 Rohner Ag Pratteln Concentrated powder or granular formulations dispersable in aqueous media
JPH07252427A (ja) * 1994-03-14 1995-10-03 Mitsubishi Kasei Hoechst Kk ジスアゾ染料
JPH09310287A (ja) * 1996-05-23 1997-12-02 Toyobo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ポリアミド複合系極細繊維染色構造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749860B1 (fr) * 1996-06-17 1998-08-28 Freudenberg Spunweb Sa Nappe non tissee formee de filaments continus tres fins
DE10125843A1 (de) * 2000-11-27 2002-07-04 Freudenberg Carl Gefärbter und/oder bedruckter Vliesstof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2241B2 (en) 2019-02-04 2023-12-26 Eagle Industry Co., Ltd. Sliding component
US11852244B2 (en) 2019-02-04 2023-12-26 Eagle Industry Co., Ltd. Slid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liding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135940A1 (de) 2003-02-13
CN1535342A (zh) 2004-10-06
EP1412578A1 (de) 2004-04-28
US20040194234A1 (en) 2004-10-07
DE10135940B4 (de) 2008-10-23
EP1412578B1 (de) 2006-01-04
DE50205529D1 (de) 2006-03-30
WO2003014464A1 (de) 200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49C (zh)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它的定型处理
CN87103494A (zh) 芳族聚酰胺纤维制品的印花方法
JPH11158402A (ja) 分散染料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疎水性材料の着色方法
CN1245552C (zh) 染色和/或印花的非织造织物
CN101037845A (zh) 一种山羊绒制品数码印花加工方法
JPH11158403A (ja) 分散染料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疎水性材料の着色方法
JPH0762258A (ja) ベンゾジフラノン含有赤色着色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疎水性材料の着色方法
CN1545585A (zh) 织物纤维的酸性还原染色法
CN1103085A (zh) 具有能与纤维反应的基团的染料的混合物及其应用
CN1861897A (zh) 活性染料染色用液体染色碱(sn)
CN1535341A (zh) 用于纺织材料染色和/或印花的方法
EP0683251B1 (de) Aminierung von cellulosischen Synthesefasern
JP6776477B2 (ja) 塩基性染料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染色方法及び染色物
CN1320203C (zh) 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用途、混合物和纺织材料
CN1846028A (zh) 纤维素/聚酯混合纤维的印染或染色方法
CN109629261A (zh) 一种油墨印花黑色底版增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36038A (zh) 偶氮染料
US4110071A (en) Process for the tone-in-tone printing and pad-dyeing of textile material made from fibre mixtures
EP0012935A1 (de) Verfahren zum Färben und Bedrucken von Textilien mit Dispersionsfarbstoffen
CA1095659A (en) Process for the pad-dyeing and printing of textile material made from mixed fibres of cellulose and polyester
CN1032965A (zh) 染色一浴法
KR101593468B1 (ko) 실크원단의 번-아웃 스크린날염 가공법으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입체 실크 직물
KR20200001057A (ko) 나일론 원단용 열 전사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276800A (zh) 一种分散染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641985A (zh) 一种锦纶印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