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2017A - 旋光菊酸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光菊酸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2017A
CN1232017A CN99102762A CN99102762A CN1232017A CN 1232017 A CN1232017 A CN 1232017A CN 99102762 A CN99102762 A CN 99102762A CN 99102762 A CN99102762 A CN 99102762A CN 1232017 A CN1232017 A CN 1232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optically
trans
optically active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44C (zh
Inventor
板垣诚
铃鸭刚夫
佐佐木和明
藤田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51/487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treatment giving rise to chemical modif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旋光菊酸的有利方法。描述了一种制备旋光菊酸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菊酸的反式异构体比率和光学纯度,其包括将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的菊酸与旋光有机胺反应来光学拆分所述菊酸。

Description

旋光菊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旋光菊酸(环丙烷甲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旋光环丙烷甲酸衍生物是药物和农药的重要中间体。例如,称为菊-酸的(+)-2,2-二甲基-3-(2-甲基-1-丙烯基)环丙烷甲酸构成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酸性部分。
反式拟除虫菊酯的杀虫活性一般高于其顺式异构体。特别是(+)-反式-菊-酸(下文称为“菊酸”)的拟除虫菊酯或富含(+)-反式-菊酸的菊酸的拟除虫菊酯显示出了优良的杀虫活性。相应地,在工业上制备(+)-反式-菊酸或富含(+)-反式-菊酸的菊酸的有利方法已有描述。
一种通过使用合成技术制备旋光菊酸衍生物的已知方法是将(±)-反式-菊-酸或富含反式的(±)-菊-酸与光学拆分试剂,即旋光胺反应以得到旋光菊酸(JP46-20382B/1971,JP54-37130B/1979,JP49-109344A/1974和JP51-23497B/1976)。然而,由于所需旋光菊酸的收率低,所以这些光学拆分方法并不总是令人满意。
因此,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在旋光菊酸的制备过程中,使用旋光胺,可以通过结晶作用提纯旋光富含一种异构体,如㈩-反式-菊酸的菊酸,则与使用外消旋菊酸的情况相比,能以惊人的高效率得到具有优良光学纯度的㈩-反式-菊酸,并且,如果使用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的菊酸,还能有效提高菊酸的反式异构体比率。
本发明提供了:
1.一种制备旋光菊酸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菊酸的反式异构体比率和光学纯度,其包括:
将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的菊酸与旋光有机胺反应来光学拆分所述菊酸;和
2.一种制备旋光菊酸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菊酸的反式异构体比率和光学纯度,其包括:
在不对称铜配合物存在下,将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式(Ⅰ)的重氮基乙酸酯反应:
N2CHCO2R7    (Ⅰ)制备旋光菊酸酯(环丙烷化步骤),式(1)中,R7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表示环烷基;
将菊酸酯与酸或碱接触生成菊酸(水解步骤);并
使用至少一种选自如下所示的式(A-1)、(A-2)、(A-3)和(A-4)的旋光有机胺对菊酸进行光学拆分(光学拆分步骤)。
首先,描述旋光菊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菊酸的反式异构体比率和光学纯度,其包括:
将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的菊酸与旋光有机胺反应来光学拆分所述菊酸。
可通过任意方法,如可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的菊酸。
在本发明中,根据使用旋光柱的分析来计算反式异构体中的(+)-反式-菊酸的“光学纯度”或e.e.%,并用例如下述方程式定义:100×{[(+)-反式-菊酸-(-)-反式-菊酸]/[(+)-反式-菊酸+(-)-反式-菊酸])。
在不对称铜配合物存在下,将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式(Ⅰ)的重氮基乙酸酯反应:
N2CHCO2R7    (Ⅰ)制备旋光菊酸酯(环丙烷化步骤),式(1)中,R7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表示环烷基;并用碱或酸分解菊酸酯(水解步骤),从而得到旋光菊酸。
在本方法中,优选使用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20%e.e.的菊酸,更优选使用反式异构体比率为60%-95%和光学纯度为30%e.e.-90%e.e.的菊酸。
用于光学拆分旋光菊酸的旋光有机胺包括,例如,式(A-1)的旋光有机胺: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氢原子、烷基、芳烷基或芳基;
X和Y分别表示氢原子、卤原子、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并且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或
式(A-2)的旋光有机胺: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氢原子、烷基、芳烷基或芳基;
R3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或
式(A-3)的旋光有机胺:
Figure A9910276200072
其中,R4表示可被卤原子、硝基、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取代的萘基、环己基或苯基;
R5表示低级烷基或可被低级烷基取代的苄基;
当R5是低级烷基时,R6表示对羟苯基或2-羟基-3-低级烷氧基苯基;和
当R5为可被低级烷基取代的苄基时,R6表示对羟苯基;并且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或式(A-4)的旋光有机胺: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氢原子、烷基、芳烷基或芳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旋光有机胺包括,例如,旋光化合物,如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α-(1-萘基)乙胺、α-(2-萘基)乙胺、1-苯基乙胺、赤-α,β-二苯基-β-羟基乙胺、N-甲基麻黄碱、N-(2,2,2-三氯-1-甲酰胺乙基)哌啶、2-苄氨基-1-丁醇、麻黄碱、顺式-N-苄基-2-(羟基甲基)环己胺、N-(对羟基苄基)-1-苯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对甲苯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对异丙苯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对硝基苯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对溴苯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1-萘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环己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对甲氧苯基)乙胺、N-(对羟基苄基)-1-苯基丙胺、N-(对羟基苄基)-2-甲基-1-苯基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苯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对甲苯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对异丙苯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对硝基苯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对溴苯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1-萘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环己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对甲氧基苯基)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1-苯基丙胺、N-(2-羟基-3-甲氧基苄基)-2-甲基-1-苯基丙胺、N-对羟基苄基-α-苯基-β-对甲苯基乙胺、赤-1-对硝基苯基-2-N,N-二甲氨基丙烷-1,3-二醇和苏-1-对硝基苯基-2-N,N-二甲氨基丙烷-1,3-二醇。
通过将旋光菊酸与式(A-1)、(A-2)、(A-3)或(A-4)的旋光胺(光学拆分试剂)反应来进行光学拆分。
光学拆分通常在溶剂中进行。溶剂可使用芳族烃,例如,苯、甲苯和二甲苯;脂族烃,例如,己烷和庚烷;醇,例如,水、甲醇和乙醇;酮,例如,丙酮和甲基异丁基酮;以及醚,例如,二氧杂环己烷和四氢呋喃。这些溶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溶剂的量随溶剂和后处理的条件而变化,并没有特别限制,并根据有关的条件任选确定溶剂的最佳用量。
对于每摩尔菊酸,光学拆分试剂的用量一般为约0.2-1.2摩尔,优选为约0.3-1.1摩尔。
一般在搅拌或静置条件下将光学拆分试剂和菊酸溶解在上述溶剂中。如果必要,可加热溶解混合物。
通过室温静置或冷却溶液,一般可生成含有光学拆分试剂和旋光菊酸的非对映体结晶,并从溶液中沉积出来。
可以直接收集沉积的晶体,或者,如有必要的话,通过加热将沉积的晶体全部或部分溶解,然后冷却沉积出晶体。
一般在-20到150℃,优选在-10到100℃进行溶解和沉积。
一般通过过滤分离出沉积的非对映体晶体。
然后用酸或碱将分离出的非对映体盐晶体分解并进行萃取,从而可得到具有较高的反式比率和光学纯度的旋光菊酸。用过的光学拆分试剂可以回收。
例如,通过使用盐酸或硫酸分解由上述方法得到的非对映体盐,并用有机溶剂萃取产物,由此能得到旋光菊酸。而且,通过使水层呈弱碱性并进行萃取就能回收光学拆分试剂。
或者,通过用碱,如氢氧化钠分解由上述方法得到的非对映体盐,并在弱碱性条件下用有机溶剂萃取产物,可回收光学拆分试剂。然后,酸化水层并进行萃取,可得到旋光菊酸。
通过这些方法回收的光学拆分试剂可以重复使用。
下文将描述制备旋光菊酸的方法,其包括在不对称铜配合物存在下,将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上述式(Ⅰ)的重氮基乙酸酯反应,制得旋光菊酸酯(环丙烷化步骤),并将菊酸酯与碱或酸接触(水解步骤)。
在上述环丙烷化步骤中,使用的重氮基乙酸酯的烷基包括,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和环己基。
在上述环丙烷化步骤中,使用的不对称铜配合物由铜化合物和旋光有机化合物(下文称为“旋光配体”)制得(Pure & Appl.Chem.,Vol.57,No.12,1839,1985,Tetrahedron Lett.,32,7373(1991),Tetrahedron Lett.,35,7985(1994))。
铜化合物包括,例如,一价或二价的铜化合物,如环烷酸铜、三氟甲磺酸酮、乙酸铜、溴化铜和氯化铜。铜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使用其混合物。
旋光配体包括,例如,旋光双噁唑啉化合物、旋光亚水杨基氨基醇化合物、旋光二胺化合物、旋光半可啉化合物和旋光樟脑化合物。
其中优选的实例包括旋光亚水杨基氨基醇化合物、旋光双噁唑啉化合物、旋光1,2-乙二胺化合物。
旋光双噁唑啉化合物为式(L-1)的化合物:其中,R8和R9互不相同并表示任选取代的苯基或氢原子,
R10和R11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苯基或芳烷基,或
R10和R11相连形成一个环亚烷基;和
R1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旋光双噁唑啉化合物(L-1)包括,例如,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甲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乙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苯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2-甲苯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3-甲苯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4-甲苯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2-甲氧苯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3-甲氧苯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4R)-苯基-5,5-二-(4-甲氧苯基)噁唑啉]、2,2’-亚甲基-双[螺((4R)-苯基噁唑啉-5,1’-环丁烷}]、2,2’-亚甲基-双[螺{(4R)-苯基噁唑啉-5,1’-环戊烷}]、2,2’-亚甲基-双[螺{(4R)-苯基噁唑啉-5,1’-环己烷}]、2,2’-亚甲基-双[螺{(4R)-苯基噁唑啉-5,1’-环庚烷}]和用(4S)代替上述化合物中(4R)后的化合物。
旋光亚水杨基氨基醇化合物包括式(L-2)的一种化合物:其中,R13和R14分别表示烷基、芳烷基或芳基,
Z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烷氧基、芳烷基或芳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旋光亚水杨基氨基醇化合物(L-2)的R13包括,例如,甲基、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和苯基。
R14包括,例如,甲基、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和苄基和可被烷基、卤原子或烷氧基取代的苯基。
式(L-2)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下述化合物的(R)异构体和(S)异构体:
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3-甲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4-甲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甲氧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乙氧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异丙氧基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正丁氧基-5-叔丁基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苯基-3-甲基-1-丁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3-甲苯基)-3-甲基-1-丁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4-甲苯基)苯基-3-甲基-1-丁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甲氧苯基)-3-甲基-1-丁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乙氧苯基)-3-甲基-1-丁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异丙氧基苯基)-3-甲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正丁氧基-5-叔丁基苯基)-3-甲基-1-丁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苯基-4-甲基-1-戊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3-甲苯基)-4-甲基-1-戊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4-甲苯基)-4-甲基-1-戊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甲氧苯基苯基)-4-甲基-1-戊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乙氧苯基)-4-甲基-1-戊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异丙氧基苯基)-4-甲基-1-戊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正丁氧基-5-叔丁基苯基)-4-甲基-1-戊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苯基-3-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3-甲苯基)-3-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4-甲苯基)-3-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甲氧苯基)-3-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乙氧苯基)-3-苯基-1-丙醇、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异丙氧基苯基)-3-苯基-1-丙醇和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正丁氧基-5-叔丁基苯基)-3-苯基-1-丙醇。
旋光1,2-乙二胺醇化合物包括式(L-3)的化合物:
Figure A9910276200121
其中,R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
m表示1-3的整数,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旋光1,2-乙二胺化合物(L-3)的具体化合物包括,例如,R是氢原子或甲基且m是1-3的整数的化合物。
其具体实例包括双[N-(2,4,6-三甲基苯基)甲基-(1R),(2R)-二苯基]乙二胺及其具有(1S),(2S)构型的对映体。
通过在溶剂中混合上述铜化合物和旋光配体可制备不对称铜化合物。
本发明所用溶剂包括,例如,芳族烃,如甲苯和二甲苯和脂族卤代烃,如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而且,2,5-二甲基-2,4-己二烯也可用作溶剂。
溶剂的用量一般为铜化合物重量的10-500倍。
对于每摩尔铜化合物,旋光配体的用量一般为约0.8-5摩尔,优选为约1-2摩尔。
考虑到反应收率,在上述反应中优选不含有水。
上述反应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反应通常在约0-50℃进行。
在本发明中,当使用二价铜化合物制备配合物时,即使没有使用诸如苯肼的还原剂将二价铜化合物还原成为一价铜化合物,也能完全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通常在如氩气和氮气的惰性气氛中进行铜化合物和旋光配体之间的反应。
使用上述方法可制得不对称铜配合物,但该铜配合物可在分离后或不经分离而直接用于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重氮基乙酸酯(Ⅰ)之间的反应中。
在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重氮基乙酸酯(Ⅰ)之间的反应中,对于每摩尔重氮基乙酸酯(Ⅰ),使用的不对称铜配合物的量通常为约0.0001-0.01摩尔,优选为约0.0005-0.01摩尔。
在不对称铜配合物存在下,将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重氮基乙酸酯(Ⅰ)反应的具体方法包括,例如,将溶解在溶剂中的重氮基乙酸酯(Ⅰ)加入到如上所述得到的不对称铜配合物和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混合物中。
溶剂包括,例如,卤代烃,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和四氯化碳;脂族烃,如已烷、庚烷和环己烷;芳族烃,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和酯,如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也可用2,5-二甲基-2,4-己二烯作为溶剂。这些溶剂也可混合使用。
溶剂的用量一般为重氮基乙酸酯(Ⅰ)重量的1-30倍,优选为5-20倍。
通常在如氩气和氮气的惰性气氛中进行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重氮基乙酸酯(Ⅰ)之间的反应。
对于每摩尔重氮基乙酸酯(Ⅰ),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用量一般为1-50摩尔,优选为5-30摩尔。
考虑到反应收率,在上述反应中优选不含有水。
上述反应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当使用溶剂时,反应通常在不超过溶剂沸点的温度下进行,但反应通常在约0-120℃,优选在5-100℃进行。
在上述反应中,通过蒸馏除去溶剂就能以相当好的纯度得到旋光菊酸酯,但是如有必要的话,可采用常规方法,如蒸馏和柱色谱法分离任选进行分离。
通过上述反应得到的旋光菊酸酯的酯基包括,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和环己基。
通过与酸或碱水溶液接触,可将得到的旋光菊酸酯转化成相应的菊酸(水解步骤)。对于每摩尔菊酸酯,所用碱水溶液中碱的量一般为1-20摩尔,优选为1-10摩尔。
这样得到的菊酸,特别是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的菊酸可直接用于光学拆分步骤中,或任选与富含反式异构体的菊酸混合使用。
这种富含反式异构体的菊酸可通过,例如,在甲苯溶剂存在下,将(-)-顺式菊酸或富含(-)-反式异构体的菊酸与叔丁基过氧化氢和溴化铝反应制得(参见JP5-37137B/1993)。使用的富含反式异构体的菊酸的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80%,优选不低于85%。
根据本发明,能以工业上有利的方法制备具有更高反式/顺式比率和更高光学纯度的菊酸。在上述方法中,当使用反式异构体的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的菊酸时,可以得到反式异构体比率和光学纯度更高的旋光菊酸。
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将228g甲苯加入到20g的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72%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52%e.e.,并且反式/顺式比率为78/22的菊酸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20.4g(S)-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然后,蒸馏除去甲苯,得到14.3g的反式/顺式比率为81/19,并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8%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8%e.e.的菊酸(收率:71.5%)。实施例2
将210g甲苯加入到30g的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40%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1.3%e.e.,并且反式/顺式比率为77/23的菊酸中,搅拌溶解。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4.7g的(S)-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然后,蒸馏除去甲苯,得到15.1g的反式/顺式比率为85/15,并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6%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5%e.e.的菊酸(收率:50.3%)。实施例3
在氮气氛下的50ml Schlenk’s管中装入18.05mg(0.05mmol)的三氟甲基磺酸酮,19.9mg(0.055mmol)的双[2-[(4-(R)-苯基-5,5-二甲基-2-噁唑啉]]甲烷和5ml的正丁基氯,随后在室温搅拌10分钟。在随后加入30.0g(275mmol)的2,5-二甲基-2,4-己二烯后,在50℃在2小时内滴加5.70g(50mmol)重氮基乙酸乙酯。滴加完后,将混合物在50℃再搅拌1小时。用气相色谱测定形成的菊酸乙酯的量。结果,得到8.43g菊酸乙酯,相对于重氮基乙酸乙酯,收率为80.6%,而且,反式/顺式的比率为72/28。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除去2,5-二甲基-2,4-己二烯(沸点:51℃/30mmHg)后,取出1g浓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10ml 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5ml乙醇,通过搅拌在100℃碱性水解1小时。得到的菊酸与L-薄荷醇反应,并用气相色谱分析形成的非对映体。结果,(+)-反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0%e.e.,而(+)-顺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27%e.e.。
然后,按6∶4的重量比将用1N氢氧化钠水解菊酸乙酯得到的菊酸与富含反式异构体(反式/顺式比率为95/5)的外消旋菊酸混合。将104.5g甲苯加入到10.0g混合菊酸中,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向溶液中加入7.48g的(S)-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4.19g的反式/顺式比率为87/13,并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5%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7%e.e.的菊酸(收率:41.9%)。实施例4
在氮气氛下的50ml Schlenk’s管中装入22.6mg(0.05mmol)由9.98mg(0.05mmol)的乙酸铜-水合物和21.5mg的(R)-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甲氧苯基)丙醇制备得到的铜配合物和6.0g(55mmol)的2,5-二甲基-2,4-己二烯,然后加入5.4mg的苯肼,并在80℃在2小时内滴加1.14g(10mmol)的重氮基乙酸乙酯。滴加完后,将混合物在25℃再搅拌1小时。用气相色谱测定形成的菊酸乙酯的量。结果,得到1.76g菊酸乙酯,相对于重氮基乙酸乙酯,其收率为90.0%,而且,反式/顺式的比率为58/42。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除去2,5-二甲基-2,4-己二烯(沸点:51℃/30mmHg)后,取出1g浓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10ml 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5ml乙醇,通过搅拌在100℃碱性水解1小时。得到的菊酸与L-薄荷醇反应,并用气相色谱分析形成的非对映体。结果,(+)-反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3%e.e.,而(+)-顺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3%e.e.。
然后,按4∶6的重量比将用1N氢氧化钠水解菊酸乙酯得到的菊酸与富含反式异构体(反式/顺式比率为95/5)的外消旋菊酸混合。将106.2g甲苯加入到10.0g菊酸中,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向溶液中加入7.40g(S)-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反式/顺式比率为81/19,并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9%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6%e.e.的菊酸(收率:40.2%)。实施例5
在氮气氛下的50ml Schlenk’s管中装入19.64mg(0.05mmol)由9.98mg(0.05mmol)的乙酸铜-水合物和18.23mg(0.055mmol)的(R)-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苯基丙醇制备得到的铜配合物和6.0g(55mmol)的2,5-二甲基-2,4-己二烯。再加入5.4mg苯肼后,在50℃在2小时内滴加1.14g(10mmol)的重氮基乙酸乙酯。滴加完后,将混合物在25℃再搅拌1小时。用气相色谱测定形成的菊酸乙酯的量。结果,得到1.52g菊酸乙酯,相对于重氮基乙酸乙酯,其收率为77.7%,而且,反式/顺式的比率为61/39。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除去2,5-二甲基-2,4-己二烯(沸点:51℃/30mmHg)后,取出1g浓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10ml l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5ml乙醇,通过搅拌在100℃碱性水解1小时。得到的菊酸与L-薄荷醇反应,并用气相色谱分析形成的非对映体酯。结果,(+)-反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9%e.e.,而(+)-顺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8%e.e.。
然后,按46∶54的重量比将通过碱水解得到的菊酸与富含反式异构体(反式/顺式比率为95/5)的外消旋菊酸混合。然后加入约10倍于菊酸量的甲苯,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相对于每摩尔菊酸,加入约0.69mol(S)-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反式/顺式比率为78/22,并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5%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9%e.e.的菊酸(收率:46%)。实施例6
在氮气氛下的50ml Schlenk’s管中装入32.47mg(0.05mmol)由9.98mg(0.05mmol)的乙酸铜-水合物和32.33mg(0.055mmol)的(R)-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2-正丁氧基-5-叔丁基苯基)丙醇制备得到的铜配合物,除此而外,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进行反应。用气相色谱测定形成的菊酸乙酯的量。结果,得到1.64g菊酸乙酯,相对于重氮基乙酸乙酯,其收率为83.7%,而且反式/顺式的比率为57/43。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除去2,5-二甲基-2,4-己二烯(沸点:51℃/30mmHg)后,取出1g浓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10ml 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5ml乙醇,通过搅拌在100℃碱性水解1小时。得到的菊酸与L-薄荷醇反应,并用气相色谱分析形成的非对映体酯。结果,(+)-反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86%e.e.,而(+)-顺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84%e.e.。
然后,按51∶49的重量比将碱性水解得到的菊酸与富含反式异构体(反式/顺式比率为95/5)的外消旋菊酸混合。然后加入约10倍于菊酸量的甲苯,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相对于每摩尔菊酸,加入约0.68mol(S)-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反式/顺式比率为72/28,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约95%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约99%e.e.的菊酸(收率:约51%)。对比实施例1
向100g的外消旋菊酸(反式/顺式比率为75/25)中加入390g甲苯,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加入47.0g的(S)-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并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20.8g反式/顺式比率为80/20,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约96%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约98%e.e.的菊酸(收率:20.8%)。实施例7
在氮气氛下的50ml Schlenk’s管中装入18.05mg(0.05mmol)三氟甲磺酸、19.9mg(0.055mmol)双[2-[(4-(R)-苯基-5,5-二甲基-2-噁唑啉]]甲烷和5ml的正丁基氯,随后在室温搅拌10分钟。向其中加入6.0g(55mmol)的2,5-二甲基-2,4-己二烯后,在25℃在1小时内滴加1.41g(10mmol)重氮基乙酸叔丁基酯。用气相色谱测定形成的菊酸叔丁基酯的量。结果,得到1.86g菊酸叔丁基酯,相对于重氮基乙酸叔丁基酯,收率为83.1%,而且,反式/顺式比率为85/15。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除去2,5-二甲基-2,4-己二烯(沸点:51℃/30mmHg)后,用液相色谱测定浓溶液的光学纯度。结果表明,(+)-反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86%e.e.,(+)-顺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7%e.e.。
然后,按60∶40的重量比将用三氟乙酸分解菊酸叔丁基酯得到富含反式异构体的外消旋菊酸与反式/顺式比率为95/5的外消旋菊酸混合。相对于菊酸的量,将10倍的甲苯加入到混合物中,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相对于每摩尔菊酸,向其中加入1.0mol的光学拆分试剂(S)-α-(1-萘基)乙胺和8%(重量)的水,并加热使所得混合物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分离的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反式/顺式比率为约98/2,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约96%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约57%e.e.的菊酸收率为约57%。实施例8
在氮气氛中,在50mlSchlenk’s管中装入19.64mg(0.05mmol)由9.98mg(0.05mmol)的乙酸铜-水合物和18.23mg的(R)-N-亚水杨基-2-氨基-1,1-二苯基丙醇制备得到的铜配合物和6.0g(55mmol)的2,5-二甲基-2,4-己二烯,然后加入5.4mg的苯肼。在50℃在2小时内滴加1.14g(10mmol)的重氮基乙酸乙酯。在25℃再搅拌1小时。用气相色谱测定形成的菊酸乙酯的量。结果,得到1.52g菊酸乙酯,相对于重氮基乙酸叔丁基酯,其收率为77.7%,而且,反式/顺式的比率为61/39。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除去2,5-二甲基-2,4-己二烯(沸点:51℃/30mmHg)后,将10ml 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5ml乙醇加入到1g浓缩液中,通过搅拌在100℃碱性水解1小时。得到的菊酸与L-薄荷醇反应,并用气相色谱分析形成的非对映体。结果,(+)-反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9%e.e.,而(+)-顺式异构体的光学纯度为68%e.e.。
然后,按43∶57的重量比将碱性水解得到的菊酸与富含反式异构体(反式/顺式比率为95/5)的外消旋菊酸混合。相对于菊酸的量,将7倍的甲苯加入到混合物中,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相对于每摩尔菊酸,向其中加入1.0mol的光学拆分试剂(S)-α-(1-萘基)乙胺和8%(重量)的水,所得混合物加热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并用甲苯萃取,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反式/顺式比率为98/2,且(+)-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约96%e.e.的菊酸,收率约为40%。对比实施例2
向16.3g的外消旋菊酸(反式/顺式比率为79/21)中加入65.0g甲苯,搅拌溶解混合物。然后,向其中加入16.0g(S)-α-(1-萘基)乙胺(光学拆分试剂)和1.3g的水,并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收集沉积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溶解在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甲苯萃取光学拆分试剂后,用5%的硫酸水溶液酸化水层并用甲苯萃取,得到4.13g反式/顺式比率为98/2,且对于(+)-反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97%e.e.,对于(+)-顺式异构体,光学纯度为73%e.e.的菊酸(收率:25.3%)。

Claims (9)

1.一种制备旋光菊酸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菊酸的反式异构体比率和光学纯度,其包括:
将反式异构体比率不低于50%和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的菊酸与旋光胺反应来光学拆分所述菊酸。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使用反式异构体比率为60-95%和光学纯度为30-90%e.e.的菊酸。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旋光胺选自式(A-1)的旋光胺:
Figure A9910276200021
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氢原子、烷基、芳烷基或芳基,
X和Y分别表示氢原子、卤原子、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或
式(A-2)的旋光胺: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氢原子、烷基、芳烷基或芳基,
R3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或
式(A-3)的旋光有机胺:
Figure A9910276200023
其中,R4表示可被卤原子、硝基、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取代的萘基、环己基或苯基,
R5表示低级烷基或可被低级烷基取代的苄基,
当R5是低级烷基时,R6表示对羟苯基或2-羟基-3-低级烷氧基苯基,和
当R5为可被低级烷基取代的苄基时,R6表示对羟苯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或式(A-4)的旋光有机胺:其中,R1和R2分别表示氢原子、烷基、芳烷基或芳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4.一种制备旋光菊酸的方法,其包括在不对称铜配合物存在下,将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式(Ⅰ)的重氮基乙酸酯反应:
N2CHCO2R7    (Ⅰ)制备旋光菊酸酯(环丙烷化步骤),式(1)中,R7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表示环烷基,
将菊酸酯与酸或碱接触形成菊酸(水解步骤),和
使用至少一种选自权利要求3中定义的式(A-1)、(A-2)、(A-3)和(A-4)的旋光有机胺对菊酸进行光学拆分(光学拆分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不对称铜配合物配体是式(L-1)的旋光双噁唑啉化合物:
Figure A9910276200032
其中,R8和R9互不相同并表示任选取代的苯基或氢原子,
R10和R11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苯基或芳烷基,或
R10和R11可相连形成一个环亚烷基,和
R1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不对称铜配合物配体是式(L-2)的旋光亚水杨基氨基醇化合物:
Figure A9910276200041
其中,R13和R14分别表示烷基、芳烷基或芳基,
Z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烷氧基、芳烷基或芳基,和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不对称铜配合物配体是式(L-3)的旋光1,2-乙二胺化合物:
Figure A9910276200042
其中R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
m表示1-3的整数,*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光学纯度不低于20%e.e.的菊酸与旋光胺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在环丙烷化步骤中得到的旋光菊酸酯的光学纯度不低于10%e.e.。
CNB991027620A 1998-01-29 1999-01-29 旋光菊酸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7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78798 1998-01-29
JP16787/98 1998-01-29
JP16787/1998 1998-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2017A true CN1232017A (zh) 1999-10-20
CN1138744C CN1138744C (zh) 2004-02-18

Family

ID=11925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276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744C (zh) 1998-01-29 1999-01-29 旋光菊酸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268525B1 (zh)
EP (1) EP0933349B1 (zh)
KR (1) KR100568924B1 (zh)
CN (1) CN1138744C (zh)
DE (1) DE69906607T2 (zh)
HU (1) HU225613B1 (zh)
IN (1) IN18859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7294A (zh) * 2014-11-24 2015-03-25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环己烯-1-甲酸的手性拆分方法
CN108486170A (zh) * 2018-03-12 2018-09-04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右旋反式二氯菊酸的制备方法
CN108486171A (zh) * 2018-03-12 2018-09-04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右旋反式第一菊酸的制备方法
CN110343040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制备手性反式第一菊酸的方法
CN112125794A (zh) * 2019-06-24 2020-12-25 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氟氯菊酸的改进的制备方法
CN114478230A (zh) * 2020-10-28 2022-05-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3-乙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的拆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0870B2 (ja) * 1999-10-18 2009-08-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第一菊酸の製造方法
KR20010074549A (ko) * 2000-01-25 2001-08-04 고사이 아끼오 키랄 구리 착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대칭합성
EP1236708A1 (en) * 2001-02-28 2002-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chrysanthemic acid
KR101113627B1 (ko) * 2003-03-31 2012-02-13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학활성 구리 촉매 조성물
ITMI20041211A1 (it) * 2004-06-16 2004-09-16 Endura Spa Catalizzatori a base di complessi metallici per la sintesi di acido crisantemico otticamente attiv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36458A (fr) 1967-07-07 1968-08-16 Roussel Uclaf Procédé d'obtention de l'acide d-trans chrysanthémique
US3739019A (en) 1969-07-02 1973-06-12 Sumitomo Chemical Co Prepar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trans chrysanthemic acid
BE790240A (fr) 1971-10-19 1973-02-15 Sumitomo Chemical Co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l'acide mixte (+)-cis, (+)-trans- chrysanthemique
JPS5123497B2 (zh) 1972-01-07 1976-07-17
JPS49109344A (zh) 1973-02-27 1974-10-17
JPS5234617B2 (zh) 1974-05-28 1977-09-05
HU200310B (en) 1984-06-15 1990-05-28 Sumitomo Chemical Co Process for racemizing chrisanthemic acid and esters and for transforming raceme cys isomeres into raceme trans isomeres
JP2721553B2 (ja) 1989-08-11 1998-03-04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シス・トランス混合菊酸の光学分割法
JP2786683B2 (ja) 1989-08-15 1998-08-13 三共株式会社 グリコール誘導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DE69206306T2 (de) * 1991-04-08 1996-06-13 Sumitomo Chemical Co Optisch aktive Sekundär-Aminverbind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optisch aktiven Sekundär-Aminverbi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optisch aktiver Carbonsäure durch die Verwendung dieser Verbindu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7294A (zh) * 2014-11-24 2015-03-25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环己烯-1-甲酸的手性拆分方法
CN108486170A (zh) * 2018-03-12 2018-09-04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右旋反式二氯菊酸的制备方法
CN108486171A (zh) * 2018-03-12 2018-09-04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右旋反式第一菊酸的制备方法
CN110343040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制备手性反式第一菊酸的方法
CN112125794A (zh) * 2019-06-24 2020-12-25 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氟氯菊酸的改进的制备方法
CN114478230A (zh) * 2020-10-28 2022-05-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3-乙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的拆分方法
CN114478230B (zh) * 2020-10-28 2024-04-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3-乙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的拆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225613B1 (en) 2007-05-02
DE69906607T2 (de) 2003-12-18
KR100568924B1 (ko) 2006-04-07
DE69906607D1 (de) 2003-05-15
KR19990072307A (ko) 1999-09-27
HU9900205D0 (en) 1999-03-29
US6268525B1 (en) 2001-07-31
CN1138744C (zh) 2004-02-18
IN188599B (zh) 2002-10-19
EP0933349A1 (en) 1999-08-04
EP0933349B1 (en) 2003-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24C (zh) 转移氢化方法和催化剂
de Vries et al. Enantioselective conjugate addition of dialkylzinc reagents to cyclic and acyclic enones catalyzed by chiral copper complexes of new phosphorus amidites
CN1158255C (zh) 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
CN1138744C (zh) 旋光菊酸的制备方法
CN1436176A (zh) 4-烷氧基-环己烷-1-氨基-羧酸酯及其生产方法
CN1225458C (zh) 炔烃化合物的催化还原
CN1134422C (zh) 旋光的双噁唑啉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658717A (zh) 一种脱羧反应制备三取代烯烃的合成方法
CN1275934C (zh) 1,5-萘二胺的制备方法和1,5-萘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968958A (zh) 制备光学活性环丙烷羧酸酯化合物的方法
CN1241890C (zh) 制备2,7-二甲基-2,4,6-辛三烯醛单缩醛的方法
CN1373116A (zh) 光学活性菊酸的制备方法
CN1946711A (zh) 制备咪唑化合物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方法
CN1309723C (zh) 旋光水杨醛亚胺铜络合物的生产方法
US7479574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acrocyclic ketone, and intermediate thereof
CN1724525A (zh) γ-丁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98735A (zh) 苯磺酰胺衍生物以及它们的制备和在医领域中的应用
CN1231451C (zh) 使旋光的乙烯基取代的环丙烷羧酸化合物外消旋的方法
CN1852887A (zh) 光学活性环丙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所用的不对称铜络合物
CN1058587A (zh) 杀虫,杀螨和杀线虫的2-芳基-5-(三氟甲基)吡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200922C (zh) 制备具有农药活性的氟代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和中间体化合物
CN1309120A (zh) 维生素a醛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173922C (zh) 生产旋光性的环丙烷羧酸酯的方法
CN1243126A (zh) 制备手性内酯的方法
CN1239465C (zh) 取代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