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0068C -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0068C
CN1220068C CNB008033420A CN00803342A CN1220068C CN 1220068 C CN1220068 C CN 1220068C CN B008033420 A CNB008033420 A CN B008033420A CN 00803342 A CN00803342 A CN 00803342A CN 1220068 C CN1220068 C CN 12200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load test
resistive element
switch block
tes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3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9113A (zh
Inventor
近藤丰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 K TATSUSHIBISHIKI
Tatsum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 K TATSUSHIBISHIK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 K TATSUSHIBISHIKI filed Critical K K TATSUSHIBISHIKI
Publication of CN1339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9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00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00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20Modifications of basic electric elements for use in electr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such elements with such instruments
    • G01R1/203Resistors used for electric measuring, e.g. decade resistors standards, resistors for comparators, series resistors, shunts

Abstract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包括:多段的高电压负荷试验用电阻本体57R、57S、57T,其具有由扁平状间隔并列设置且在端部串联连接的多个细长电阻元件rj构成的多个扁平状电阻组装体Ri、Si、Ti,通过将所述多个电阻组装体Ri、Si、Ti扁平面平行地间隔多段并列设置,而设置多个由与所述多段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对应的电阻元件构成的电阻元件列。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还包括:多个多段的第一开关部件Swaij、Swbij,其一端部分别与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rj的端部连接,构成开关部件列Swai、Swbi;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j、Cbj,分别连接所述开关部件列Swai、Swbi的第一开关部件列Swaij、Swbij的另一端部相互间;一个真空断路器(高电压用开关)86,将所述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j、Cbj的若干个连接在被试验用电源(三相交流发电机88)上。

Description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交流发电机及其他电源等的电负荷试验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自用电机的负荷试验的必要性
近年来,例如工厂、商店、电子计算中心、医疗机构、商业大楼等需要电力的设施(建筑物)希望在停电时也能实现稳定的电力供应。因此,在这种需要电力的设施中,通过设置三相交流发电机等自用发电机,在停电时紧急起动自用发电机向设施内供应电力,即使在停电时也能进行稳定的电力供应。
这种自用发电机不是经常运行操作,而是仅限于在紧急停电时使用,而且,要求在此时应可靠地工作。因此,为了在紧急停电时自用发电机能够正常运转,平时就要定期进行负荷试验。
该自用发电机负荷试验的方法最好是使自用发电机实际起动,生成电力,将所述生成的电力供应到工厂或商店内实际使用电力的机器(室内照明、空调等电器设备)来进行。但是,该负荷试验时间长,且需要十几次发电机电源的接通切断试验以及急剧的电力容量提高试验,因此,使用实际需要电力的机器(例如室内照明、空调等电器设备)进行负荷试验是困难的,不适应试验需要。
因此,实际上目前是使用具有容量与发电机容量吻合的负荷电阻的负荷试验用电阻装置,进行自用发电机的负荷试验。
负荷试验装置的现有例
如上所述的自用发电机使用三相交流发电机。因此,在日本特开平6-34725号公报及特开平7-43436号公报等公开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使用星形连接的三个固定电阻单元,以能够得到与三相交流发电机的R相、S相、T相对应的负荷。
而且,该各固定电阻单元具有由多个棒状电阻元件构成的电阻组装体,同时,由多个电阻元件的组合设定负荷容量。
另外,在该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以外,还有可切换设定用于负荷试验的负荷容量的装置。例如日本特开平9-15307号公报、特开平9-15308号公报、特开平9-15309号公报等所公开的装置。在这些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通过准备多个由多个棒状电阻元件构成的电阻组装体,将该多个电阻组装体上下配置成多段,由该多个电阻组装体形成负荷用电阻电路。然后,通过该多段电阻组装体的切换组合,改变负荷用电阻电路的电阻值。
另外,作为设有用于选择上述负荷试验用负荷电阻的电阻值的切换选择装置的负荷试验用电阻装置,还有例如公开于特开平2000-19231(P2000-19231A)号公报的装置。
移动型三相交流发电机用负荷试验装置
另外,三相交流发电机的负荷试验用电阻装置有常设于工厂、商店、泵房及医院等的常设型和搭载于车辆上仅在进行负荷电阻试验时运送到需要负荷试验的设施使用的移动型。例如,该移动型负荷试验装置如图50A(参照特开平9-15307号公报)所示,是将干式负荷试验装置3搭载于卡车1的负载台2上的装置。
该干式负荷试验装置3具有安装于负载台2上的框架4和邻接安装于框架4上的R相、S相、T相用电阻单元5、6、7。该各电阻单元5、6、7形成同一结构。
如图50B所示,各电阻单元5、6、7具有配设于框架4上的底座框10、装于框架4和底座框10之间的防振橡胶11、框架4,底座框10,防振橡胶11及固定螺栓12和拧装在固定螺栓12两端部的固定螺母13、14。
各电阻单元5、6、7配置在底座框10及框架4的下方,且具有安装于框架4上的电扇15、固定于底座框10上的绝缘子(绝缘部件)16、固定于绝缘子16上且上下端开放的罩17和将电扇15的冷却风导向罩17的风斗18。如图51所示,该罩17是由绝缘板19a、19b、19c、19d封闭由角钢形成的六面体状的框架18的侧面开口构成的。
另外,各电阻元件5、6、7具有配设于罩17内的电阻本体20R、20S、20T。该电阻本体20R、20S、20T具有上下配设成多段的电阻组装体Ri、Si、Ti[i=1,2,3…n]。如图51所示,该电阻组装体Ri、Si、Ti具有并列设置于平面上且两端部保持于绝缘板上的多个棒状电阻元件(发热器)21和串联连接多个电阻元件21的导电性连接片22。
而且,如图52、53所示,电阻元件5、6、7的电阻组装体Ri、Si、Ti通过各自的作为高压开关的真空断路器(VCB)Bi[i=1,2,3…n]与作为高压开关的主真空断路器(主VCB)MB连接。
这样,可由各自的真空断路器(个别VCB)Bi使多段电阻组装体Ri、Si、Ti开关(ON、OFF),从而可进行极细的负荷投入试验。
也就是说,在这种结构中,进行三相交流发电机23的负荷电阻投入试验的步骤如下所示。
首先,使三相交流发电机23开始运行,接着使主真空断路器MB处于ON操作。然后,使多个个别真空断路器(个别VCB)Bi的若干个处于ON。这种情况下,例如每10分钟对多个个别真空断路器(个别VCB)Bi的若干个进行ON、OFF操作,使相对于三相交流发电机23的发电能力的负荷在最初10分钟达到25%,接着的10分钟达到50%,再接着的10分钟达到75%,最后的10分钟达到100%。这样,通过每隔规定时间变更相对于三相交流发电机23的发电能力的负荷的比例,同时取得三相交流发电机23的负荷试验的数据,从而能够进行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极细的负荷投入试验。
但是,由于昂贵的真空断路器(个别VCB)Bi对每个电阻组装体Ri、Si、Ti[i=1,2,3…n]而设置,故会招致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大幅度的价格上升。另外,在考虑到极间电位的确保及耐压等而由电缆连接真空断路器(VCB)Bi和电阻组装体Ri、Si、Ti[i=1,2,3…n]的情况下,必须使该连接电缆和真空断路器(VCB)Bi和配置间隔W离开10厘米以上。因此,其结果,必然使电阻装置自身极其大型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可极细地设定用于负荷电阻试验的负荷电阻的电阻值,同时,可使装置的制造成本很便宜。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该目的,一种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的高电压负荷试验用电阻本体,所述电阻本体具有多个扁平状电阻组装体,每个所述扁平状电阻组装体由以扁平状隔开间隔而并列配置的且在端部串行连接的多个细长电阻元件构成,所述多个电阻组装体以扁平面相互平行的方式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成多段,这样,形成多个由所述多段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元件中的相互对应的电阻元件构成的电阻元件列;多个多段的第一开关部件,其一端部分别与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端部连接,构成开关部件列;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分别将所述开关部件列的第一开关部件的另一端部相互间连接;一个高电压用开关,将所述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的若干个连接在被试验用电源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一端部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各端部,构成开关部件列。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一端部分别连接在所有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各端部,构成对应于所述各电阻元件列的开关部件列。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设有使所述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相互间选择性短路的短路装置。
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短路装置为第二开关部件。
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开关部件具有:在第一、第二固定接点使一组多个固定接点对和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断、接的多个可动接点,和驱动所述可动接点相对于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进退并使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断、接的驱动装置;同时,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接点相互间和第二固定接点相互间分别相互连接。
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操作板和控制电路控制操作的螺线管。
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螺线管具有线圈和由所述线圈的磁力驱动的执行元件,同时,所述螺线管与所述可动接点及其驱动方向配设在大致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气体控制回路控制操作的汽缸。
另外,在本发明中,干式负荷试验装置是指干式电负荷试验装置。也就是说,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不是用水而是用干的空气冷却作为发热的负荷的电阻元件。以下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即指此种负荷试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搭载本发明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卡车的平面图,图1B是图1A的侧面图;
图2是将收放图1A、图1B所示的装置的箱框剖断概略显示内部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概略平面图;
图3是自箭头A方向看图2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概略侧面图;
图4是自箭头B方向看图2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概略侧面图;
图5是显示图1~图4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和被试验用电源的一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6是放大并从斜面看图3的局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7A是将图3、图4的电扇局部剖断显示的电阻单元的侧面图,图7B是图7A的绝缘板的说明图;
图8是显示图7A的电阻单元和开关部件的关系的放大剖面图;
图9A是剖断并详细显示图8所示的电阻元件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9B是显示图9A的电阻元件的端部放大结构的说明图,图9C是显示图9A的电阻元件的端部保持结构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图1~图8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电路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12是自图2的箭头A方向看的开关部件和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自图2的箭头B方向看的开关部件和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4是图10的电阻组装体和使该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元件短路的部件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5是图14的电阻组装体和开关部件的关系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开关部件的正面图;
图17是图16的开关部件的底面图;
图18是图16的开关部件的纵剖面图;
图19是图18的开关部件的作用说明图;
图20是图16的开关部件的接点保持盒的平面图;
图21是图18的螺线管的左侧面图;
图22是图21的平面图;
图23是用于控制操作图16所示的开关部件的概略电路图;
图24是图15所示的开关部件的控制电路图;
图25是显示图14所示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元件的连接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26是图25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27是图25的连接引起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值说明图;
图28是显示图14所示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元件的另一连接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29是图28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30是图28的连接引起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值说明图;
图31是显示图14所示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元件的再一连接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32是图31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33是图31的连接引起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值说明图;
图34是显示图15所示的开关部件的控制电路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概略电路图;
图36是图34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37是图35的开关部件的控制电路图;
图38是显示图35的开关部件的控制电路图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图39是图16~图18所示的开关部件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40是图39的底面图;
图41是图16~图18所示的开关部件的再一例的平面图;
图42是图41的开关部件的气体控制回路图;
图43是另外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说明图;
图44是图43的右侧面图;
图45A是局部剖断显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侧面图,图45B是局部剖断显示的图45A的变形例的侧面图;
图46是图45A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右侧面图;
图47是图46的平面图;
图48A是示意性显示本发明的电阻单元的连接例的说明图,图48B是图48A的电阻单元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49是搭载本发明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卡车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50是搭载现有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卡车的侧面图,是局部剖断图50A的电扇而显示的电阻单元的侧面图;
图51是图50的电阻组装体的说明图;
图52是显示图50的电阻组装体的连接例的说明图;
图53是图52的电阻组装体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参照图1~图3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A是本发明的移动式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即移动式电负荷试验装置的平面图,图1B是图1A的侧面图。
结构
该移动式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具有卡车30和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电负荷试验装置)40。该卡车30具有负载台31和设于负载台31上的箱32。该箱32内设有负载室33。负载室32内配设有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的概略结构
如图1B、图2、图3、图4所示,该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具有设于负载室32内的框架41和邻接于框架41并前后配置的R相、S相、T相用电阻单元42、43、44(参照图1A、图5、图6)。该各电阻单元42、43、44为同一结构。
各电阻单元42、43、44
如图7A所示,各电阻单元42、43、44具有配设于框架41上的底座框45、装于框架41和底座框45间的具有耐热性和绝缘性的防振绝缘橡胶46、烧接固装在防振绝缘橡胶46的上下两端的板47、47、与板47、47一体设置且分别贯通框架41及底座框45的固定螺栓48、48、分别螺装在固定螺栓48、48两端部的固定螺母49、49。
另外,各电阻单元42、43、44具有配置于底座框45及框架41的下方且安装在框架41上的电扇50、固定在底座框45上的绝缘子(绝缘部件)51、固定在绝缘子51上且上下端开放的罩52(参照图6)、将电扇50的冷却风导向罩52的绝缘风斗53。如图8所示,该罩52是由环氧系耐热材料形成的绝缘板55a、55b、55c、55d等侧部开口闭塞板封闭由角钢形成的六面体状的框架54的侧面开口而构成的。该绝缘板55a、55b、55c(参照图6)、55d由螺栓螺母等固定件56固定在框架54上。另外绝缘板55b、55d等侧部开口闭塞板可由绝缘材料以外的耐热不燃材料的侧部开口闭塞板取代。该材料例如可使用铝板或铁板。
如图7B所示,在该绝缘板55a、55c上上下多段等间距形成有多个安装孔列Hi[i=1,2,3…n]。该安装孔列Hi由左右等间距排列的多个安装孔hj[j=1,2,3…m]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列Hi设置22列(i=n=22),安装孔hj设置16列[j=m=16]。另外,安装孔hj不限于16列,安装孔列Hi也不限于22列。另外,上下安装孔列Hi的安装孔hj左右错开半个间距相互错开设置。
如图2、图5、图7A所示,各电阻单元42、43、44具有配设于罩52内的电阻本体57R、57S、57T。该电阻本体57R、57S、57T与安装孔列Hi对应具有上下多段配设的多个扁平状电阻组装体Ri、Si、Ti[i=1,2,3…n](参照图10、图1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列Hi是22列,所以,电阻组装体Ri、Si、Ti也与安装孔列Hi对应设置22段。另外,图11显示电阻组装体Ri、Si、Ti的整体连接关系,为了便于图示,仅标有大的符号。由于图10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结构相同,故将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共同部分放大显示于图11,在图10中不能显示于图上的符号显示于图11中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该电阻组装体Ri、Si、Ti具有扁平状(平面状)并列设置且两端部为绝缘板的多个棒状电阻元件(发热器)rj[j=1,2,3…m]和在端部串联连接邻接的多个电阻元件(发热器)rj的导电性连接片58aj、58bj-1[j=1,2,3…m/2]。该多个电阻元件(发热器)rj对应于安装孔hj配置,故在本实施例中与安装孔hj对应有16个。如上所述,上下安装孔列Hi的安装孔hj左右错开半个间距而设置,因此,安装在上下安装孔列Hi的安装孔hj的电阻元件rj左右相互错开半个间距,纵向的电阻元件rj呈Z形排列配置。由此,由电扇50自下方供给到绝缘板55a、55b、55c间的冷却风高效地与安装在上下安装孔列Hi的安装孔hj的电阻元件rj接触,高效地冷却所有安装孔列Hi的电阻元件rj
另外,多段的电阻组装体R1~Rn的各导电性连接片58aj上下一列构成连接片列,多段的电阻组装体R1~Rn的各导电性连接片58bj-1上下一列构成连接片列,多段的电阻组装体R1~Rn的各电阻元件(发热器)rj上下方向排列构成电阻元件列。
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
如图9A所示,该电阻元件rj具有由导热性高的金属材料或不锈钢等形成的筒体59、固定安装在简体59外周的散热片60、一端部同心地插入筒体59两端部内的棒状电极61、61、一体且同心地安装固定在棒状电极61、61中间部外周的绝缘体(绝缘部件)62、62。该绝缘体62由陶瓷制的绝缘子等构成,周面上形成有防止灰尘附着的环状槽62a。
另外,电阻元件rj具有配设于筒体59中央且两端部连接在棒状电极61、61的电阻线(镍铬线等发热器线)63、充填于筒体59的内面和棒状电极61、61的一端部及电阻线63之间的氧化镁等绝缘材料(绝缘部件)64、和螺装在棒状电极61的另一端部的固定螺母65、65a。
导电性连接片58在固定螺母65、65a之间紧固,从而固定在电阻元件rj上。
另外,如图9A、图9B所示,通过将环状或筒状的耐热敛缝件(耐热密封件)64a嵌装在筒体59的端部和棒状电极61之间,并用绝缘体(绝缘部件)62按压,利用耐热敛缝件64a来防止湿气进入绝缘体64内。为了能够耐高电压,绝缘体62的长度设定为例如约10mm左右或其以上,充分确保了导电性连接片58和筒体59之间的绝缘距离。
在该筒体59的两端部附近固定有耐热性且具有弹性的绝缘部件66。该绝缘部件66由有耐热性且具有弹性的硅橡胶(合成树脂)等形成。在绝缘部件66的中央部形成有环状安装槽66a。
该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发热器)rj如上所述对应于安装孔列Hi的安装孔hj而配设。而且,电阻元件(发热器)rj通过将两端侧的绝缘部件66、66嵌合在绝缘板55a、55c的安装孔hj、hj,将绝缘板55a、55c卡合在绝缘部件66、66的环状安装槽66a、66a,而被固定(保持)在绝缘板55a、55c上。
这样,通过由有耐热性且具有弹性的绝缘部件66将筒体59保持在绝缘板55a、55c上,可防止卡车移动时的振动中击传到电阻元件rj而使电阻元件rj因振动冲击等而破损。支承电阻元件rj的绝缘板55a、55c由环氧树脂系耐热性较好的材料形成,但通过由具有耐热性的硅橡胶(合成树脂)等形成绝缘部件66,使电阻元件rj的热不会直接传给绝缘板55a、55c,可提高绝缘板55a、55c的耐久性。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由具有耐热性并具有弹性的硅橡胶(合成树脂)等形成绝缘部件66的,但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在将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搭载于卡车上,不移动地设置而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9C所示,由陶瓷制绝缘子66’形成绝缘部件66,将绝缘板55a、55c等保持在绝缘部件66’上。
开关部件
如图1、图2、图8所示,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具有在与电阻单元42、43、44形成间隔的状态下,配设于夹着电阻单元42、43、44的位置的绝缘板67、68(参照图3、图4、图6)。该绝缘板67、68沿电阻单元42、43、44的排列方向延伸,形成覆盖电阻单元42、43、44的整个侧面的大小。该绝缘板67、68下端部由未图示的螺栓螺母等安装部件安装在框架41上。
如图2所示,在该绝缘板67、68的与电阻单元42、43、44侧相对的侧的面67a、68a上对应于电阻组装体Ri、Si、Ti多段配设有第一开关部件Swai、SWbi[i=1,2,3…n](参照图3、图4、图12、图13、图14)。
各第一开关部件Swai、SWbi具有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发热器)rj的一半数量的第一开关部件Swaij、SWbij[j=1,2,3…m/2]。该第一开关部件Swaij、SWbij具有常开接点,并分别安装在绝缘板67、68上。
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结构
该第一开关部件Swaij、SWbij具有如图16~图23所示的结构。即,第一开关部件Swaij、SWbij具有盒69。该盒69具有可相互分离地结合的可耐高电压的聚四氟乙烯等绝缘性材料的接点盒(分割盒)70和可耐高电压的聚四氟乙烯等绝缘性材料的螺线管盒(分割盒)71。如图20所示,该接点盒70设有由第一、第二固定接点Pa、Pb构成的两组固定接点对。固定接点Pa、Pa并列设置在接点盒70的一侧,固定接点Pb、Pb并列设置在接点盒70的另一侧。
在夹着该固定接点Pa、Pa和固定接点Pb、Pb的位置,可与固定接点Pa、Pa的排列方向平行移动地配置有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的接点保持部件72。该接点移动部件72由弹簧73向长度方向的一侧(图18~图20的左侧)压靠。
如图18、图19所示,在该接点保持部件72上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左右贯通的接点移动槽72a、72a,在接点移动槽72a、72a的端壁的一侧形成有保持弹簧用的突起72b、72b。弹簧74、74的一端部嵌合保持在该突起72b、72b上,设于板状的可动接点M、M中央的突起75、75嵌合保持在该弹簧74、74的另一端部。该弹簧74、74将可动接点M、M压在接点移动槽72a、72a的端壁上。
该可动接点M的两端接点部与固定接点Pa、Pb相对。而且,可动接点板M的两端接点部利用弹簧73的弹力自固定接点Pa、Pb离开,接点Pa、Pb形成常开接点。另外,固定接点Pa、Pa利用端子板76连接,固定接点Pb、Pb利用端子板77连接。利用该结构,接点Pa、Pa、Pb、Pb可以耐某种程度的高电压。
在螺线管盒71的开口部内配设有聚四氟乙烯等可耐高电压的底座板78a,该底座板78a使盒71内的空间和盒72内的空间相对于高电压绝缘。在该螺线管盒71内固定有固定于底座板78a上的螺线管保持框78,该螺线管保持框78上作为驱动装置安装有螺线管S。
该螺线管S具有固定于螺线管保持框78上且与接点保持部件72平行延伸的铁心79、卷绕在铁心79上的线圈(螺线管本体)80、相对于铁心79可进退回转地保持在螺线管保持框78上的可动铁板81、由聚四氟乙烯等可耐高电压的材料形成且固定安装在可动铁板81上的绝缘卡合板81a。该绝缘卡合板81a自可动铁板81向更下方突出,绝缘卡合板81a的前端(下端)部与接点保持部件72的卡合凹部72b卡合。通过引线82、83通电控制电路84与线圈80连接。
该引线82、83在远离接点盒70侧的缘部自螺线管盒71引出外部。由此,设定为引线82、83离开固定接点Pa、Pb和可动接点M,所以固定接点Pa、Pb及可动接点M和引线82、83的耐电压度提高。
当由通电控制电路84向线圈80通电时,可动铁板81因磁力被固定铁心79吸引而移动,磁性安装在固定铁心79上,螺线管S形成工作(ON)状态。而且,通过该吸引移动与可动铁板81一体移动的绝缘卡合板81a使接点保持部件72抵抗弹簧73的弹力向图18~图20中右侧移动。由此,使可动接点M与固定接点Pa、Pb接触,使固定接点Pa、Pb导通(短路)。
开关部件Swaij、SWbij向导电性连接片的连接
第一开关部件Swaij的一端(固定接点Pa)分别连接在导电性连接片58aj上,第一开关部件SWbij的一端(固定接点Pa)与电阻元件r1的未安装导电性连接片的端部F连接,其余的第一开关部件SWbij的一端(固定接点Pa)分别连接在导电性连接片58bj-1上。
组装体间导电部件
上下多段配设的多个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第一开关部件Swaij的另一端(固定接点Pb)分别连接在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j[j=1,2,3…m/2]上,相互导通。同样上下多段配设的多个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第一开关部件SWbij的另一端(固定接点Pb)分别连接在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j[j=1,2,3…m/2]上,相互导通。多个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m的未安装导电性连接片的端部E与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m/2)+1连接,相互导通。
电阻组装体Ri、Si、Ti的连接关系
电阻组装体Ri、Si、Ti的连接关系如图14所示。该图14同时显示电阻组装体Ri、Si、Ti,故在图14中,为了便于图示,标号减少到需要的最小限度进行说明,详细说明由图15说明。另外,在图14、图15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图8所示的绝缘板67、68的图示。
该电阻组装体Ri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m/2)+1通过配线85R与主真空断路器(VCB)86的接点86R1连接,电阻组装体Si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m/2)+1通过配线85S与作为高压用开关的主真空断路器(VCB)86的接点86S1连接,电阻组装体Ti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m/2)+1通过配线85T与主真空断路器(VCB)86的接点86T1连接。该真空断路器(VCB)86的接点86R2、86S2、86T2通过配线87R、87S、87T与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的接点88R、88S、88T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开关部件Swaij、SWbij和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j、Cbj、Cb(m/2)+1,不再需要象目前的每段电阻组装体Ri、Si、Ti各由真空断路器(VCB)ON、OFF的结构,真空断路器(VCB)只需一个主真空断路器(VCB)86即可。
负荷切换连结部件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具有使电阻组装体Ri、Si、Ti的若干个的电阻元件rj短路的短路装置。该短路装置准备有:短路用连接线89、89,短路用连接线90、90、90,导电板(导电性连接部件)91、91、91及相互连接的导电板(导电性连接部件)92、92、92。
通电控制电路84
如图24所示,在上述通电控制电路84连接有低电压负荷试验用低压开关93、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4、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5,同时,通过电源开关97连接有电源96。电扇50由通电控制电路84控制驱动。
作用
下面说明如此结构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的作用。
在这种结构中,由卡车30将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移动到进行负荷试验的现场。在本实施例中,为作为电压负荷试验的对象的电器设备设置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场所。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设于各电阻单元42、43、44的电阻本体57R、57S、57T具有22段扁平状电阻组装体Ri、Si、Ti。而且,电阻组装体Ri、Si、Ti的棒状电阻元件rj设置了16个。
而且,上述开关部件列Swai、SWbi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各设置8个。因此,使开关部件Swaij的作为螺线管本体的线圈80与图24的S1~S8所示对应,使开关部件SWbij的作为螺线管本体的线圈80与S9~S16所示对应,如下说明电压负荷试验的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为电压负荷试验的对象的电器设备使用三相交流发电机88,故就将该三相交流发电机88如图5所示连接在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的电阻本体57R、57S、57T上的情况进行说明。
(1)低电压负荷试验
例如在进行400V的低电压负荷试验的情况下,首先,如图25、图26所示,用导电板91使电阻本体57R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m/2)+1导通(短路),用导电板91使电阻本体57S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m/2)+1导通(短路),同时,用导电板91使电阻本体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m/2)+1导通(短路)。
由此,电阻组装体Ri、Si、Ti的棒状电阻元件rj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b1~58b(m/2)、开关部件列SWb1~SWbn的所有开关部件SWbij、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m/2)+1、导电板91、配线85R、85S、85T及真空断路器86与三相交流发电机的R、S、T相连接。
另一方面,用导电板92使电阻本体57R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1~Cam/2导通(短路),用导电板92使电阻本体57S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1~Cam/2导通(短路),用导电板92使电阻本体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1~Cam/2导通(短路)。由此,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棒状电阻元件rj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a1~58a(m/2)、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1~Cam/2、开关部件列SWa1~SWan的所有开关部件Swaij及导电板92相互连接在电压为0的中性点。
在该状态下,如图27所示,电阻组装体Ri、Si、Ti的16个电阻元件rj形成全部并联连接的状态。而且,使所有电阻元件rj并联连接且减小了负荷电阻值的电阻组装体Ri、Si、Ti(即低电阻值的电阻元件本体57R、57S、57T)连接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
在这种连接中,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88,另外,使电源开关97ON驱动通电控制电路84。然后,使低压用开关93ON。利用该ON操作,通电控制电路84首先使主真空断路器86ON,然后,使所有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线圈80(S1~S16)通电,使所有开关部件Swaij、SwbijON。
由此,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输出(电压、电流)输入该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开始负荷试验。从而,向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电,使电阻元件rj发热。
此时,通电控制电路84驱动电阻单元42、43、44的各电扇50,将来自各电扇50的冷却风送到电阻单元42、43、44的罩52。然后,该冷却风在散热片60周围流动时吸收电阻单元42、43、44的电阻元件rj产生的热,使电阻元件rj冷却,然后,自形成负载室33的箱32的未图示的排气口向外部排出。
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过控制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使自电阻本体57R、57S、57T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每隔规定时间以例如25%、50%、75%、100%的比例变化,进行负荷试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扁平状的电阻组装体Ri、Si、Ti设有22段,故也可以将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的比例设定得更细,例如也可以进行每次增加5%、10%的负荷试验。
(2)33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
例如在进行33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时,首先如图28所示,用连接线89连接电阻本体57R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5和电阻本体57S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5,使其短路,用连接线89连接电阻本体57S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5和电阻本体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5,使其短路。另外,用连接线90、90、90分别连接各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和Cb(m/2)+1’使其短路(参照图29)。
在该状态下,如图30所示,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16个电阻元件rj并联连接两个电阻体8r、8r,该电阻体8r、8r具有并联连接一半即8个电阻元件rj的值,将并联的电阻体8r、8r的一端侧通过开关部件SWb15及连接线89、89相互连接在电压为0的中性点。
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通过配线90、90、90、配线85R、85S、85T及真空断路器86连接有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m/2)+1
因此,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连接有具有并联连接电阻值为中等左右的值的电阻体8r、8r的电阻组装体Ri、Si、Ti(即中电阻值的电阻本体57R、57S、57T)。
通过这种连接,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88,并使电源开关97ON从而驱动通电控制电路84。然后使高压用开关94ON。利用该ON操作,通电控制电路84首先使主真空断路器86ON,然后,使开关部件Swbi1、SWbi5的线圈80(S1、S5)通电,使开关部件Swbi1、SWbi5ON。由此,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输出(电压、电流)输入该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体8r、8r,开始负荷试验。从而,向构成电阻体8r、8r的各电阻元件rj通电,使电阻元件rj发热。
此时,通电控制电路84驱动电阻单元42、43、44的各电扇50,将来自各电扇50的冷却风送到电阻单元42、43、44的罩52。然后,该冷却风在散热片60周围流动时吸收电阻单元42、43、44的电阻元件rj产生的热,使电阻元件rj冷却,然后,自形成负载室33的箱32的未图示的排气口向外部排出。
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过控制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使自电阻本体57R、57S、57T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每隔规定时间以例如25%、50%、75%、100%的比例变化,进行负荷试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扁平状的电阻组装体Ri、Si、Ti设有22段,故也可以将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的比例设定得更细,例如也可以进行每次增加5%、10%的负荷试验。
(3)66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
例如在进行66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时,首先如图31所示,用连接线89、89、89分别连接各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1、Cb1,使其短路(参照图32)。由此,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各电阻元件r16、r16、r16通过开关部件SWbi16、SWbi16、SWbi16及连接线89、89相互连接在电压为0的中性点。
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通过配线90、90、90、配线85R、85S、85T及真空断路器86连接有电阻本体57R、57S、57T的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m/2)+1
在该状态下,如图33所示,各电阻组装体Ri、Si、Ti形成串联连接16个电阻元件rj的所有电阻元件rj,电阻值为高电阻的状态。
因此,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连接有串联连接所有电阻元件rj的高电阻值的电阻组装体Ri、Si、Ti(即高电阻值的电阻本体57R、57S、57T)。
通过这种连接,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88,并使电源开关97ON从而驱动通电控制电路84。然后使高压用开关95ON。利用该ON操作,通电控制电路84首先使主真空断路器86ON,然后,使开关部件Swbi1的线圈80(S1)通电,使开关部件Swbi1ON。由此,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输出(电压、电流)向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电,使电阻元件rj发热。
此时,通电控制电路84驱动电阻单元42、43、44的各电扇50,将来自各电扇50的冷却风送到电阻单元42、43、44的罩52。然后,该冷却风在散热片60周围流动时吸收电阻单元42、43、44的电阻元件rj产生的热,使电阻元件rj冷却,然后,自形成负载室33的箱32的未图示的排气口向外部排出。
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过控制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使自电阻本体57R、57S、57T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每隔规定时间例以如25%、50%、75%、100%的比例变化,进行负荷试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扁平状的电阻组装体Ri、Si、Ti设有22段,故也可以将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的比例设定得更细,例如也可以进行每次增加5%、10%的负荷试验。
另外,这种负荷试验在对低电压负荷试验用低压开关93、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4、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5进行ON操作后,按照用于负荷试验的程序自动由通电控制电路84进行。该程序可预先存储在通电控制电路84的未图示的ROM等存储装置中,也可存储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在负荷检查开始时读入通电控制电路84的末图示的CPU使用。
变形例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是在对低电压负荷试验用低压开关93、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4、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5进行ON操作后,按照程序进行负荷检查的。但未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34所示,对应于S1~S8所示的开关部件Swaij的线圈80及S9~S16所示的开关部件Swbij的线圈80,设置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操作用开关SW1~SW16,利用开关SW1~SW16分别控制向S1~S16所示的线圈80的通电。真空断路器86也可以用开关98进行ON、OFF操作。
其他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在所有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导电性连接片58a1~58a(m/2)、58a1~58a(m/2)(连接在电阻元件rj的端部)上连接了开关部件Swaij、Swbij,但未必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开关部件也可以采用仅设置在Cb1、Cb5、Cb(m/2)+1(m=16故为Cb9)。
实施例2
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说明了下述实施例,即在进行低电压负荷试验、3300V的电压负荷试验、66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之前,通过手工作业,用连接线89、90及导电板91、92等预先将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的若干个连接(短路)。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35所示,设置用连接线(短路装置)99、99串联连接的3个导电板(短路装置)92,将各导电板92通过作为短路装置的第二开关部件SWcj[j=1,2,3…m/2]连接在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j上,同时,将3个导电板91通过作为短路装置的第二开关部件SWdj[j=1,2,3…(m/2)+1]连接在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j上(详细请参照图36)。另外,作为短路装置的第二开关部件SWcj、SWdj可以使用与作为短路装置的第一开关部件SWaij、SWdij相同结构(图16~图23的结构)的电磁开关。而且,第一开关部件SWaij、SWdij的列在每个电阻组装体Ri、Si、Ti上设置,为多段。但是,第二开关部件SWcj、SWdj只要能使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j和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j短路即可,故只需一列即可。
另外,将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1、Cb1相互间用作为高压开关的真空断路器(VCB)100可相互导通(短路)地连接,将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5、Cb5、Cb5相互间用作为高压开关的真空断路器(VCB)101可相互导通(短路)地连接,同时,将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1、Cb1和Cb(m/2)+1、Cb(m/2)+1、Cb(m/2)+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m/2=8,故Cb(m/2)+1=Cb9]用作为高压开关的真空断路器(VCB)102连接。
设第二开关部件SWcj的线圈80为S17~S24,第二开关部件SWdj的线圈80为S24~S32,则该螺线管S17~S32也如图37所示,由通电控制电路84控制操作。另外,与图24相同的部分赋予与图24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作用
(1)低电压负荷试验
这种连接中,例如在进行400V的低电压负荷试验的情况下,首先,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88,另外,使电源开关97ON驱动通电控制电路84。
然后,使低压用开关93ON。利用该ON操作,通电控制电路84首先使主真空断路器86ON,然后,使所有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aij的线圈80(S1~S8)通电,使所有开关部件SwaijON,同时,使所有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cj的线圈80(S17~S24)通电,使所有开关部件SwcjON。
由此,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a1~58a(m/2)、所有开关部件SWbi1~SWbi(m/2)、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a1~Ca(m/2)、开关部件SWc1~SWcm/2及导电板92、相互连接在电压为0的中性点。
而且,与此同时,通电控制电路84使所有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bij的线圈80(S9~S16)通电,使所有开关部件SwbijON,同时,使所有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dj的线圈80(S25~S32)通电,使所有开关部件SwdjON。
由此,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b1~58b(m/2)、开关部件列SWb1~SWbn的所有开关部件SWbij(SWbi1~SWbi(m/2))、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m/2)+1、开关部件Swd1~Swd(m/2)及导电板91、配线85R、85S、85T及真空断路器86与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连接。
在该状态下,如图27所示,电阻组装体Ri、Si、Ti的16个电阻元件rj形成全部并联连接的状态。而且,使所有电阻元件rj并联连接且减小了负荷电阻值的电阻组装体Ri、Si、Ti(即低电阻值的电阻本体57R、57S、57T)连接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由此,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输出(电压、电流)输入该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开始负荷试验。从而,向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电,使电阻元件rj发热。
此时,通电控制电路84驱动电阻单元42、43、44的各电扇50,将来自各电扇50的冷却风送到电阻单元42、43、44的罩52。然后,该冷却风在散热片60周围流动时吸收电阻单元42、43、44的电阻元件rj产生的热,使电阻元件rj冷却,然后,自形成负载室33的箱32的未图示的排气口向外部排出。
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过控制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使自电阻本体57R、57S、57T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每隔规定时间以例如25%、50%、75%、100%的比例变化,进行负荷试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扁平状的电阻组装体Ri、Si、Ti设有22段,故也可以将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的比例设定得更细。例如也可以进行每次增加5%、10%的负荷试验。
(2)33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
例如在进行33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时,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88,并使电源开关97ON从而驱动通电控制电路84。
然后使高压用开关94ON。利用该ON操作,通电控制电路84首先使主真空断路器86、真空断路器101ON,然后,使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bij的线圈80(S5)通电,使开关部件Swbi5ON,由此使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b5、开关部件SWbi5、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5及真空断路器101相互连接在电压为0的中性点。
在该状态下,如图30所示,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各16个电阻元件rj并联连接两个电阻体8r、8r,该电阻体8r、8r具有并联连接一半即8个电阻元件rj的值,将并联的电阻体8r、8r的一端侧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b5、开关部件SWbi5、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5及真空断路器101相互连接在电压为0的中性点。
而且,与此同时,通电控制电路84使真空断路器102ON,同时,使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bij的线圈80(S9)通电,使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bijON。
由此,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b1~58b(m/2)、开关部件列SWb1~SWbn的开关部件SWbi1、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Cb(m/2)+1(=Cb9)、真空断路器102、导电板91、配线85R、85S、85T及真空断路器86与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连接。
由此,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输出(电压、电流)输入该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体8r、8r,开始负荷试验。从而,向构成电阻体8r、8r的各阻元件rj通电,使电阻元件rj发热。
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过控制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使自电阻本体57R、57S、57T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每隔规定时间以例如25%、50%、75%、100%的比例变化,进行负荷试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扁平状的电阻组装体Ri、Si、Ti设有22段,故也可以将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的比例设定得更细。例如也可以进行每次增加5%、10%的负荷试验。
(3)66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
例如在进行6600V的高电压负荷试验时,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88,并使电源开关97ON从而驱动通电控制电路84。
然后使高压用开关94ON。利用该ON操作,通电控制电路84首先使主真空断路器86、真空断路器100ON,然后,使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开关部件Swbij的线圈80(S1)通电,使开关部件Swbi1ON。
由此使构成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过导电性连接片58b1、开关部件SWbi1、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1及真空断路器100相互连接在电压为0的中性点。
电阻本体57R、57S、57T的各组装体间导电部件Cb(m/2)+1通过配线90、90、90、配线85R、85S、85T及真空断路器86连接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
在该状态下,如图33所示,各电阻组装体Ri、Si、Ti形成16个电阻元件rj的所有电阻元件rj串联,电阻值为高电阻的状态。
因此,串联连接所有电阻元件rj的高电阻值的电阻组装体Ri、Si、Ti(即高电阻值的电阻本体57R、57S、57T)连接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R、S、T相上。
通过这种通电控制电路84的控制动作,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输出(电压、电流)使该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元件rj通电,使电阻元件rj发热。
此时,通电控制电路84驱动电阻单元42、43、44的各电扇50,将来自各电扇50的冷却风送到电阻单元42、43、44的罩52。然后,该冷却风在散热片60周围流动时吸收电阻单元42、43、44的电阻元件rj产生的热,使电阻元件rj冷却,然后,自形成负载室33的箱32的未图示的排气口向外部排出。
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过控制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使自电阻本体57R、57S、57T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每隔规定时间以例如25%、50%、75%、100%的比例变化,进行负荷试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扁平状的电阻组装体Ri、Si、Ti设有22段,故也可以将施加在三相交流发电机88的负荷电阻值的比例设定得更细。例如也可以进行每次增加5%、10%的负荷试验。
另外,这种负荷试验在对低电压负荷试验用低压开关93、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4、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5进行ON操作后,按照用于负荷试验的程序自动由通电控制电路84进行。该程序可预先存储在通电控制电路84的未图示的ROM等存储装置中,也可存储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在负荷检查开始时读入通电控制电路84的未图示的CPU使用。
这样,通电控制电路84仅ON操作低压用开关93、高压用开关94、高压用开关95即可自动设定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电阻值,自动进行负荷试验。由此,可简单且快速地最恰当(正确)地进行复杂的开关切换。根据本实施例,不需要对构成各电阻本体57R、57S、57T的多段(本实施例为2段)电阻组装体Ri、Si、Ti每段设置真空断路器,由于真空断路器仅增加标号100、101、102所示的3个,故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也不会使装置大型化,成本也几乎没有增加。
变形例1
在实施例2中,也是在对低电压负荷试验用低压开关93、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4、高电压负荷试验用高压开关95进行ON操作后,按照程序进行负荷检查。但未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38所示,对应于S1~S8所示的开关部件Swaij的线圈80及S9~S16所示的开关部件Swbij的线圈80设置各段的开关部件Swaij、Swbij的ON、OFF操作用开关SW1~SW16,利用开关SW1~SW16分别控制向S1~S16所示的线圈80的通电。真空断路器86、100、101、102也可以用开关98、98a、98b、98c进行ON、OFF操作。
变形例2
另外,真空断路器102也非必要。即在使高压用开关94ON操作后,只要通电控制电路84使开关部件SWd1及SWd(m/2)+1(=SWd9)ON操作,即可省略真空断路器102。这种情况下,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比上述实施例省了一个真空断路器,故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实现小型化。
变形例3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2中,是将开关部件Swaij、Swbij、开关部件SWcj、SWdj等与螺线管S及保持可动接点M的接点保持部件72并列设置的,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39所示,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具有线圈80和由线圈80的磁力驱动的可动铁板(执行元件)81的螺线管S,在接点盒70上设置螺线管安装部70a,将螺线管S相对于接点保持部件72配设于与可动接点M的驱动方向大致同一直线上,安装在螺线管安装部70a(参照图40)。这种情况下,固定接点P1、P2和线圈80的距离设置在离开到不放电的程度。螺线管S的引线82、83设置在远离固定接点P1、P2侧的端部。由此,也可实现防止在引线82、83和固定接点P1、P2之间放电的对策。
另外,这种情况下,接点保持部件72在螺线管S侧的前端部形成有小孔72c,使可动铁板81卡合在该小孔72c中。然后,当向线圈80通电使铁心79产生磁力时,可动铁板81被磁力吸引在铁心79上,使接点保持部件72向图39中的右侧移动,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1同样,由可动接点M、M使固定接点Pa、Pa之间及Pb、Pb之间ON(接通)。另外,如图所示,通过在接点保持部件72的盒70和螺线管S之间的部分设置法兰F可使螺线管S与接点M、Pa、Pb之间的绝缘更可靠。并且,通过由聚四氟乙烯等形成接点保持部件72,可更耐高电压。这一点可适用于所有上述实施例和后述实施例。
变形例4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2中,显示了开关部件Swaij、Swbij、开关部件SWcj、SWdj等采用使用螺线管S的电磁型部件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将开关部件Swaij、Swbij、开关部件SWcj、SWdj采用图41所示的空气开关。
在本变形例中,取代开关部件Swaij、Swbij、开关部件SWcj、SWdj的螺线管S,作为驱动装置设置有汽缸200。
如图42所示,该汽缸200具有汽缸本体201、配设于汽缸本体201内的活塞202、与活塞202一体的活塞杆203。活塞杆203直列卡合在接点保持部件72上。另外,缸本体201上形成有由活塞202划分的气室A、B,同时,形成有分别在气室A、B上开口的孔201a、201b。该孔201b与大气相通。该汽缸200由气体控制回路AC控制驱动。
该气体控制回路AC具有空气压缩机204、气罐205及电磁阀206。空气压缩机204通过气罐205及电磁阀206连接在气罐200的孔201a上,在连接电磁阀206和孔201a的配管207上连接有电磁阀208及压力传感器209。该电磁阀208工作时使气室A与大气连通。来自压力传感器209的压力检测信号输入运算控制回路210,空气压缩机204、电磁阀206、208由运算控制回路210控制操作。气罐205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11,来自该压力传感器211的压力检测信号也输入到运算控制回路210。
在这种结构中,运算控制回路210驱动空气压缩机204,使压缩空气储存在气罐205中。并且,当压力传感器211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停止空气压缩机204的工作。
运算控制回路210通过操作上述开关94、95、96等,控制电磁阀206动作,将其打开。由此,将压缩空气自气罐205经配管207导向汽缸本体201的气室A。该压缩空气使活塞202抵抗图18、图19所示的弹簧73的弹力向右侧移动,使可动接点M按压接触固定接点P1、P2。然后,运算控制回路210在来自压力传感器209的压力检测信号达到规定值以上且压力检测信号的变化一定时,关闭电磁阀206。另外,运算控制回路210在开关部件Swaij、Swbij、开关部件SWcj、SWdj等在负荷试验中使用的过程中,当来自压力传感器208的压力变为规定值以下时,打开电磁阀206再次将压缩空气向气室A供给。
运算控制回路210在负荷试验结束时,打开电磁阀208,使气室A与大气连通。由此,利用弹簧73的弹力使接点保持部件72、活塞杆203及活塞202向图42中左侧移动变位,使气室A中的空气经电磁阀208排放到大气中,使可动接点M离开固定接点P1、P2。
通过将这种气罐200取代螺线管S作为开关部件Swaij、Swbij、开关部件SWcj、SWdj等的驱动装置使用,可在更安全的状态下使用开关部件Swaij、Swbij、开关部件SWcj、SWdj等。
实施例3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说明了用于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类型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单体使用一个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进行发电机及电池等被试验用电源的电负荷试验。
实施例4
另外,上述中采用了并列设置各自设置的电阻单元42、43、44,将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分别设置在各电阻单元42、43、44上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被试验用电源的电压虽是高电压但比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电阻组装体Ri、Si、Ti的段数减少,例如设置2~3段,同时如图43、图44所示,上下组装分别设置的电阻单元42、43、44,形成一个干式负荷试验装置300。另外,在图43、图44中,为了便于图示,将电阻组装体Ri、Si、Ti的段数显示为一段,但实际上是2~3段。
这种情况下,电阻单元42、43、44由于分别具有金属制箱状的框架301、301、301,故有必要将绝缘部件302配设于电阻单元42、43、44之间,同时,需要在框架301和电阻组装体Ri、Si、Ti之间取某种程度的绝缘距离。因此,电阻本体57R、57S、57T间的间隔变大,存在干式负荷试验装置300的高度变高的倾向,故不理想。
为此,如图45A、图46、图47所示,也可采用仅组装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0。该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0具有四个侧面和上下两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箱状)金属制(例如铁制)框架401和封闭框架401的朝向侧面的开口的绝缘板402~405。而且,上下配设的电阻本体57R、57S、57T的电阻组装体Ri、Si、Ti横跨固定在绝缘板402、404之间。
这种情况下,由于框架401是一个,故可以使电阻本体57R、57S、57T间的间隔小于图43、图44的情况。其结果,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0的高度可远远小于干式负荷试验装置300的高度。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图示,电阻组装体Ri、Si、Ti的段数也显示为一段,但实际上是2~3段。
并且,也可以采用将绝缘板403、405自框架401的侧面卸下,使位于框架401的绝缘板403、404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开口,如图45B所示将电扇50按装在该开口的一侧,同时封闭框架401的上下开口的结构。这种情况下,来自电扇50的冷却风如箭头401a所示,自框架401的侧面开口流入框架401内,冷却内部的电阻元件,然后,自另一侧面的开口排气。由于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0的高度,故也可将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0组装在小型卡车上。另外,也可以容易地设置在因设置场所的限制高度有限的场所。另外,电扇50安装在框架41上,自电扇50产生的冷却风经绝缘风斗53,如箭头401a所示,自框架401的侧面开口流入框架401内。
其他1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R相的电阻单元42、S相的电阻单元43、T相的电阻单元44各设置一个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1~图33所示,通过将电阻单元42、43、44的电阻元件ri设定为用于6600V的串联连接,同时,将该串联连接的电阻单元42、43、44如图48A所示,设置两组,将两组的各电阻单元42、42、两组的各电阻单元43、43、两组的各电阻单元44、44如图48B所示,分别串联连接,可进行13200V的负荷试验。另外,以该连接例为一例,通过增加电阻单元42、43、44的数量可提高可进行负荷试验的电压。
其他2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是将设有电阻单元42、43、44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搭载于卡车30,由卡车30将该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运送到进行电负荷试验的现场,然后,在将干式负荷试验装置40搭载于卡车30上的状态下进行电负荷试验,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49所示,将与R相、S相、T相对应的电阻单元42、43、44可拆装地装载在卡车30的负载台上。然后,将电阻单元42、43、44由卡车30运送到进行电负荷试验的现场,在该现场将该电阻单元42、43、44自卡车30卸下。然后,将电阻单元42、43、44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设置在现场,开始现场的发电机等电源的电负荷试验。另外,在图45~图47中,为了便于说明,仅图示了一个电阻组装体Ri、Si、Ti,但是,实际上是多段设置有若干个。而且,虽然本发明实施例1的58j、Caj、Cbj等也与本发明实施例1同样组装在电阻组装体Ri、Si、Ti上,但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图示,省略了其图示。
因此,由于卡车30在电负荷试验中不必停放在现场,故可以用于将其他的电阻单元42、43、44运送到其他现场,或回收其他现场的电阻单元42、43、44。其结果,可高效地使用卡车30。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形成如下结构,该结构包括:多段高电压负荷试验用电阻本体,其具有多个扁平状电阻组装体,该扁平状电阻组装体由扁平状间隔并列设置且端部串联连接的多个细长的电阻元件构成,通过将所述多个电阻组装体扁平面平行地呈间隔多段并列设置,设有多个由所述多段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元件对应的电阻元件相互构成的电阻元件列;多个多段的第一开关部件,其一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端部,构成开关部件列;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其将所述开关部件列的第一开关部件列的另一端部之间分别连接;一个高电压用开关,其将所述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的若干个连接在被试验用电源上,因此该装置可小型化,可将用于负荷电阻试验的负荷电阻的电阻值设定得极细,同时可使装置的制造成本便宜。
本发明第二方面采用了将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一端部分别连接在至少若干个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各端部从而构成开关部件列的结构,故可使部件数量减少到所需的最小数量。
本发明第三方面采用了将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一端部分别连接在所有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各端部从而构成对应于所述各电阻元件列的开关部件列的结构,因此,根据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相互的连接(短路)方式,可更细地设定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值。
本发明第四方面采用了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设有使所述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相互间选择性短路的短路装置的结构,故根据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相互的连接(短路)方式,可更细地设定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值。
本发明第五方面采用了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短路装置为第二开关部件的结构,故通过第一、第二开关部件的ON、OFF操作可简易且迅速地选择要短路的电阻组装体的组合。
本发明第六方面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在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开关部件具有:在第一、第二固定接点使一组多个固定接点对和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断、接的多个可动接点,和驱动所述可动接点相对于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进退并使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同时断、接的驱动装置;同时,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接点相互间和第二固定接点相互间分别相互连接。因此,可用简单的结构用于高电压。
本发明第七方面采用了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操作板和控制电路控制操作的螺线管的结构,故通过操作板的操作可简易且迅速地自动选择要短路的电阻组装体的组合。
本发明第八方面采用了如下结构,在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螺线管具有线圈和由所述线圈的磁力驱动的执行元件,同时,所述螺线管与所述可动接点及其驱动方向配设在大致同一直线上;因此可容易地确保线圈和固定接点间的耐电压。
本发明第九方面采用了如下结构,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气体控制回路控制操作的汽缸;因此,可容易地确保固定接点和其他部分的可承载电压。

Claims (9)

1、一种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的高电压负荷试验用电阻本体,所述电阻本体具有多个扁平状电阻组装体,每个所述扁平状电阻组装体由以扁平状隔开间隔而并列配置的且在端部串行连接的多个细长电阻元件构成,所述多个电阻组装体以扁平面相互平行的方式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成多段,这样,形成多个由所述多段的电阻组装体的电阻元件中的相互对应的电阻元件构成的电阻元件列;
多个多段的第一开关部件,其一端部分别与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端部连接,构成开关部件列;
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分别将所述开关部件列的第一开关部件的另一端部相互间连接;
一个高电压用开关,将所述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的若干个连接在被试验用电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一端部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各端部,构成开关部件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一端部分别连接在所有所述电阻元件列的电阻元件的各端部,构成对应于所述各电阻元件列的开关部件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使所述多个组装体间导电部件相互间选择性短路的短路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装置为第二开关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件具有:在第一、第二固定接点使一组多个固定接点对和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断、接的多个可动接点,和驱动所述可动接点相对于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进退并使所述各固定接点对的第一、第二固定接点同时断、接的驱动装置;同时,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接点相互间和第二固定接点相互间分别相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操作板和控制电路控制操作的螺线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具有线圈和由所述线圈的磁力驱动的执行元件,同时,所述螺线管与所述可动接点及其驱动方向配设在大致同一直线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式负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气体控制回路控制操作的汽缸。
CNB008033420A 1999-12-02 2000-07-26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0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380199 1999-12-02
JP343801/99 1999-12-02
JP343801/1999 1999-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9113A CN1339113A (zh) 2002-03-06
CN1220068C true CN1220068C (zh) 2005-09-21

Family

ID=1836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33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068C (zh) 1999-12-02 2000-07-26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6653928B1 (zh)
EP (1) EP1156342B1 (zh)
KR (1) KR100516576B1 (zh)
CN (1) CN1220068C (zh)
AT (1) ATE341765T1 (zh)
AU (1) AU781869B2 (zh)
BR (1) BRPI0007931B1 (zh)
CA (1) CA2360817C (zh)
DE (1) DE60031095T2 (zh)
ES (1) ES2273712T3 (zh)
HK (1) HK1045731B (zh)
NO (1) NO320079B1 (zh)
RU (1) RU2212040C2 (zh)
TW (1) TW480341B (zh)
WO (1) WO2001040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8201B2 (en) * 2003-06-03 2007-05-15 Kouken Company, Limited High pressure resistance body element
JP3853307B2 (ja) 2003-07-08 2006-12-06 株式会社興研 乾式高圧負荷システム装置及び同装置の連鎖断線・アーク放電防止方法
JP4385007B2 (ja) * 2005-06-08 2009-12-16 株式会社興研 高圧負荷演算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7282807B2 (en) * 2005-12-20 2007-10-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a wind turbine
JP2007265995A (ja) * 2006-03-13 2007-10-1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低電圧範囲用の電力スイッチ及び低電圧電気モータ用の階段型回転速度調整装置
EP2228519B1 (de) 2008-06-12 2015-11-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hysikalische Test-Vorrichtung für ein Inselkraftwerk und Inbetriebsetzung eines Inselkraftwerks
JP5265264B2 (ja) * 2008-07-18 2013-08-14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乾式負荷試験装置
WO2011115522A1 (ru) * 2010-03-15 2011-09-22 КИСЕЛЕВ, 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одуль нагрузочный испытательный резистивный (балластный)
JP5211198B2 (ja) * 2011-06-09 2013-06-12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システム
ES2613251T3 (es) * 2013-01-21 2017-05-23 Tatsumi Ryoki Co., Ltd Dispositivo de prueba de carga
CN104062995A (zh) * 2013-03-08 2014-09-24 上海骏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无功负载箱
JP5551324B1 (ja) * 2013-11-20 2014-07-16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装置
TWI658280B (zh) * 2014-02-24 2019-05-01 日商辰巳菱機股份有限公司 負載測試機
RU2614652C1 (ru) * 2014-02-24 2017-03-28 Тацуми Риоки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грузочного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и блок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нагрузочного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RU2615794C1 (ru) * 2014-02-24 2017-04-11 Тацуми Риоки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грузочного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CN105319517A (zh) * 2014-07-30 2016-02-10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核电站应急电源设备的试验系统
JP5805905B1 (ja) * 2015-05-11 2015-11-10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装置、負荷試験装置のキャップ
CN105489327A (zh) * 2015-12-30 2016-04-13 丹东科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大电流、小体积复合型负载
CN106199092B (zh) * 2016-09-23 2019-04-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大功率电子负载装置
JP6974913B2 (ja) * 2016-11-30 2021-12-01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システム
KR200487300Y1 (ko) * 2017-06-07 2018-09-13 한국산업안전보건공단 과부하 차단기의 작동여부를 점검하기 위한 휴대용 과부하 테스터
WO2019175953A1 (ja) * 2018-03-13 2019-09-19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装置
WO2020036411A1 (ko) * 2018-08-17 2020-02-2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타워형 지지 장치
JP7085790B2 (ja) * 2018-09-18 2022-06-17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抵抗器
TWI752781B (zh) * 2020-12-31 2022-01-11 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射二極體檢測系統及其檢測方法
JP6906269B1 (ja) * 2021-01-25 2021-07-21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382A (en) * 1894-08-14 Rheostat
US1002533A (en) * 1909-03-20 1911-09-05 Louis A De Mayo Resistance-box.
US1190780A (en) * 1913-03-01 1916-07-11 Cons Car Heating Co Electric heater.
US1217229A (en) * 1915-12-03 1917-02-27 Peter Smith Heater Company Electric air-heating system.
US1251507A (en) * 1916-09-08 1918-01-01 Wilbur A Gray Current-controlling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lights.
US1337826A (en) * 1917-08-23 1920-04-20 Homer L Dodge Rheostat
US1653070A (en) * 1925-04-20 1927-12-20 Smith Andrew Resistance-regulat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 welding
US1709808A (en) * 1928-02-25 1929-04-16 Quern John Electric hot-air furnace
US2050220A (en) * 1935-06-06 1936-08-04 Monitor Controller Co Terminal for edge wound resistors
US2673957A (en) * 1951-07-06 1954-03-30 Joseph Weidenhoff Inc Shunt for low-voltage circuit testers
CA1192640A (en) * 1983-10-26 1985-08-27 Donald Reid Variable high-current electrical load bank with rapid adjustment over a wide range of currents
JPS61212778A (ja) 1985-03-18 1986-09-20 Iseki Kaihatsu Koki:Kk 電動機の負荷電流監視装置
JPH06100640B2 (ja) 1986-03-20 1994-12-12 西日本鉄道株式会社 三相交流発電機の負荷試験方法
US4775775A (en) * 1987-06-16 1988-10-04 Srtechnologies, Inc. Programmable electrical heater
JP2700195B2 (ja) 1990-09-04 1998-01-19 株式会社ノダ 防火ドア
JPH04282479A (ja) * 1991-03-12 1992-10-07 Meidensha Corp 発電機の負荷試験制御装置
JP2519165Y2 (ja) * 1991-03-26 1996-12-04 デンヨ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発電機の負荷試験用抵抗装置
JP2709227B2 (ja) 1992-02-06 1998-02-04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器セット
US5424588A (en) * 1992-04-07 1995-06-13 Cantor; Thomas L. Self-contained, portable compact load bank and testing method; compact load bank with improved power handling capability
JP2994144B2 (ja) * 1992-07-21 1999-12-27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切り替え型負荷器セット
JP3155407B2 (ja) 1993-07-28 2001-04-09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自家用発電機の切り替え型試験装置
US5381088A (en) * 1993-10-12 1995-01-10 Tatsumi Corporation Change-over type of testing equipment for non-utility power generators or the like
JP3092839B2 (ja) 1994-04-26 2000-09-25 東洋電機製造株式会社 定数測定設定機能付きインバータ装置
JP3718875B2 (ja) 1995-06-30 2005-11-24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発電機通電試験用簡易型負荷抵抗器
JP3718874B2 (ja) * 1995-06-30 2005-11-24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発電機通電試験用負荷抵抗器
JPH0915308A (ja) 1995-06-30 1997-01-17 Tatsumi Riyouki:Kk 負荷抵抗器用抵抗体
KR100215225B1 (ko) * 1995-11-07 1999-08-16 곤도도요시 발전기등통전 시험용 부하 저항체 및 저항기
US5949247A (en) * 1996-05-23 1999-09-07 Fremont/Dynamics Coporation Of Americ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esting and evaluating electric generator sets
KR100245255B1 (ko) * 1996-12-28 2000-02-15 에릭 발리베 차량용 발전기의 검사장치
JP4073550B2 (ja) 1998-07-06 2008-04-09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発電機通電試験用負荷抵抗器
JP3156157B2 (ja) 1998-10-14 2001-04-16 財団法人関東電気保安協会 ユニット式発電機負荷試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212040C2 (ru) 2003-09-10
KR100516576B1 (ko) 2005-09-22
NO20013648D0 (no) 2001-07-25
CA2360817A1 (en) 2001-06-07
BRPI0007931B1 (pt) 2016-06-07
DE60031095T2 (de) 2007-06-06
AU6315000A (en) 2001-06-12
BR0007931A (pt) 2001-11-06
ATE341765T1 (de) 2006-10-15
TW480341B (en) 2002-03-21
EP1156342A1 (en) 2001-11-21
US6653928B1 (en) 2003-11-25
CN1339113A (zh) 2002-03-06
HK1045731A1 (en) 2002-12-06
NO320079B1 (no) 2005-10-17
KR20010101914A (ko) 2001-11-15
ES2273712T3 (es) 2007-05-16
EP1156342B1 (en) 2006-10-04
EP1156342A4 (en) 2005-03-09
DE60031095D1 (de) 2006-11-16
HK1045731B (zh) 2007-05-04
CA2360817C (en) 2007-11-20
WO2001040817A1 (fr) 2001-06-07
AU781869B2 (en) 2005-06-16
NO20013648L (no) 2001-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0068C (zh) 干式负荷试验装置
CN1276527C (zh) 带有保护电路的电池组
CN1147998C (zh) 电源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64289A (zh) 电力变换装置
CN1841592A (zh) 叠层电容器
CN1209804C (zh) 螺旋接触器及该装置制造方法,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半导体检测设备和电子元件
CN100345364C (zh) 电源单元及具有该单元的电源系统
CN1613163A (zh) 燃料电池和电气设备
CN1223477A (zh) 储放电装置的低内阻汇流结构
CN1841056A (zh) 气体检测装置、气体传感控制电路及检查方法
CN1159675A (zh) 逆变器装置、防漏电装置及防止逆变器驱动负载漏电的方法
CN101040417A (zh) 用于电压转换设备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452306A (zh) 电荷泵电路和电源电路
CN1369127A (zh) 电动装置及其电池单元的充电装置和充电放电方法
CN1479424A (zh) 输入过电压保护电路和具有该保护电路的电气装置
CN1794893A (zh) 放电灯点灯装置以及照明系统
CN1484248A (zh) 读取电路及包括该电路的半导体存储装置
CN1464612A (zh) 具多阶电压充电电源的充电装置
CN1697977A (zh) 干式高压负载系统装置及防止其连锁断线、电弧放电的方法
CN1540863A (zh) 半导体器件
CN1271172A (zh) 开关装置和特殊高度金属封闭型开关装置
CN101036250A (zh)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CN1173378C (zh) 开关装置
CN1229879C (zh) 压电变压器
CN1400854A (zh)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设计方法、电路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