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845C - 按钮锁 - Google Patents

按钮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845C
CN1196845C CN98103444.6A CN98103444A CN1196845C CN 1196845 C CN1196845 C CN 1196845C CN 98103444 A CN98103444 A CN 98103444A CN 1196845 C CN1196845 C CN 11968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mentioned
key plate
button body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3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8501A (zh
Inventor
中岛进
高桥孝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SA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SA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SA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SA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8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8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68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8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16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wo or more push or pull knobs, slide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E05B3/04Fastening the knob or the handle shank to the spindle by screws, springs or snap 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4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 alternative use on the right-hand or left-hand side of w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611For control and machine elements
    • Y10T70/5757Handle, handwheel or knob
    • Y10T70/5765Rotary or swinging
    • Y10T70/577Locked stationary
    • Y10T70/5783Combination lock
    • Y10T70/5788Push pin or butt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181Tumbler type
    • Y10T70/7198Single tumbler set
    • Y10T70/7215Individually set sliding tumblers
    • Y10T70/722Manually operab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181Tumbler type
    • Y10T70/7198Single tumbler set
    • Y10T70/7215Individually set sliding tumblers
    • Y10T70/7226Associated movable operator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钮锁,其是按钮主体54的一端开设有转动180°自由选择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的一字形槽56,形成按下便形成关锁状态的止挡凸缘57,其下部设有圆周方向相位差180°的上下止挡凸缘60、60’,还一体形成可相对于键板40的滑动孔37自由滑动的杆55’,手柄式把手7”可用螺栓85’左手顺或右手顺地固定于转动轴77上,并通过弹性垫板84使其在转动轴77上转动自如,而且还能防止被拔出。

Description

按钮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过按钮操作就能开关住宅等的房门的无钥匙型按钮锁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物房门等所用的门锁有许多种类,其中大多数是用钥匙操作的圆筒销子锁型的所谓单闩锁,对于外观式样不大讲究的仓库等,其大门也不过是采用所谓的密码锁,无论住宅用,还是商业用,一般的埋入型单闩锁通常都用钥匙操作。
但是,这种采用钥匙操作方式的单闩锁,从字面理解便可知道,锁与钥匙,包括万能钥匙是按一定的组合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挥作用的,因此,一旦钥匙丢失,原来的作用便丧失殆尽。另外,据统计,忘掉钥匙操作方法而无法开锁、关锁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对安全保卫是很不利的。
当然,从理论上也可象保险柜那样,在门上设置密码锁,但实际上由于普通的门在构造上的制约以及设计条件、设计难点等原因,在门上设置密码锁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有例如本申请人以前申请专利的发明,即日本专利公开第71968/1982号公报(专利公告第54951/1987号公报)或专利公开第66055/1994号公报的图21、图22所示的,将锁固定设置于门的外侧,按预先设定的开、关锁用的组合关键词按下一定数量的按钮主体,使圆筒销子锁动作,让锁定插销进退,从而开锁、关锁的所谓转板按钮式按钮锁1的发明,并已付诸实施。该按钮锁1由设置于图中未表示出的门外侧的锁盒框2,与该锁盒框2相对、通过桥接管3、3设置于门内侧的后板4,以及具有锁定插销5的公知的单闩锁6构成。
对于该单闩锁6,在锁盒框2的把手7与上述的后板4的把手7’之间,装有开关单闩锁6用的方形芯棒8,可自由地开关单闩锁6。
嵌在设置于锁盒框2内的盖板9上,按一定数量设置的按钮罩10、10……内的按钮主体,如图22所示,是板状的转板11,其中间部分开有可通过图中未表示出的键板设定为关锁状态与开启状态的窄长开孔12,在其上下两端部形成使该转板11设定为按下状态的、图中同样未表示出的复位板上的止挡弹簧相扣合的叉形缺口13。
这样,因为这种按钮锁1可以按使用者的要求进行选择,依其指定的关键词使在盖板9上有号码表示的按钮处于记忆状态,所以最初将该转板11装到门上时,必须有选择地将该转板11设定为记忆状态(正立状态),或者将该记忆状态设定为非记忆状态(倒立),另外,有时可能发生意外情况,不得不改变按钮记忆状态的排列,这时不得不将锁盒框2从门上取下,将各零件拆开,有选择地改变各转板11的正立、倒立姿势状态,所以,转板11的正立、倒立切换作业非常麻烦,如频繁地进行正立、倒立状态的变更,该转板11就可能变形,从而失去其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改良发明,开发出了例如本申请人以前申请专利的发明,即专利公开第80074/1983号公报所公开的图23所示的具有转动式按钮的按钮锁,充分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这种具有转动式按钮的按钮锁,如该图23所示,按钮主体具有圆柱形的头74,在其下部形成圆周方向相位差90°的滑槽13’、13’,在该两个圆周方向相位差为90°的滑槽13’、13’之间形成平整的面15,该滑槽13’、13’之间的厚度能在键板16上所设的滑槽17内相对地滑动,该按钮的滑槽13’长度大于该键板16的滑槽17的宽度,这样,该图23所示的状态成为键板16不能对按钮滑动的关锁状态,与此相对的是,用按钮主体杆前端所设的一字形槽19将按钮旋转90°,通过按钮罩10按下该按钮,则上面一个滑槽13’与键板16的滑槽17会合,因此,键板16就能对按钮自由滑动,这样一来,将把手7左右(L、R方向)转动,通过方形芯棒8,便可使单闩锁6动作,让锁定插销5移动,进行开锁、关锁。
这样,该图23所示的按钮下面一个滑槽13’与键板16的滑槽17相对、使该滑槽17的肩部20受阻的状态为非记忆状态,键板16不能滑动,用按钮主体杆前端所设的一字形槽19将按钮旋转90°,冲着弹簧21将按钮按下,使下侧的复位板滑槽23中所设的叉簧24与设于该杆前端的一字形槽19上部的环形槽25扣合,则就维持记忆状态,在该记忆状态下,因为上面一个滑槽13’与键板16的滑槽17会合,因此,该键板16就能自由滑动,把手7便可转动,通过方形芯棒8可使单闩锁6打开,让锁定插销5后退。
在该图23中,26是键板16的压板,27是压板26的底板,28是通过该压板26与底板27推压键板16的弹性垫板,29是底板,30是后板,31是复位弹簧。
该图22所示的具有转动式按钮的按钮锁,对于键板16的按钮的关锁状态是靠滑槽17的肩部20进行的,所以锌制的键板16会因该肩部20与滑槽13’的频繁接触而磨损,难以确保关锁状态,另外,因为按钮杆前端部的一字形槽19使按钮作90°转动而变成关锁状态与非关锁状态的转动界限为90°,因此上下两个滑槽13’、13’在肩部的磨损加剧,难以确保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的形成。
在将上述图22与图23的按钮锁装在门上时,有时必须考虑左手顺还是右手顺的问题,作为解决办法,如图24所示,必须使与把手7连接的转动凸轮47’与键板16相接,选择使该键板移动的右制动用的制动销48、左制动销48’,压下、嵌合后才能使用,对于锁定插销5而言,按钮锁的左手顺、右手顺的安装等施工极为繁琐,而且制动销48、48’的部件保管、管理也是非常麻烦的。
此外,按照历来的实施方式,门外侧锁盒框2中所设的把手7都是单靠螺栓固定的,因此经常发生窃贼或有人恶作剧,将螺栓卸去,将把手7拆掉,按钮锁本来的功能也就丧失殆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以解决属于上述已知技术的按钮锁存在的问题为技术课题,提供一种在建筑产业的锁的技术利用领域中更为优良的按钮锁。该按钮锁无论在按下转动式按钮的记忆状态下还是非记忆状态下,键板均能对按钮杆自由滑动,即便按钮的关锁状态与非关锁状态反复地变更,按钮或键板的滑槽也不会磨损,耐久性良好,能长期按设计要求维持按钮锁的功能,最初安装在门上的安装工程自不必说,就是中间要选择左手顺、右手顺也可以随便更换,而且能防止把手被拔出,能充分发挥按钮锁本来的优点,保证顺利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按钮锁,包括:多个按钮主体;覆盖上述按钮主体的按钮罩;所述按钮罩暴露在锁盒框的盖板外,所述锁盒框可装卸地安装在门的表面用于容纳上述按钮主体;上述按钮主体根据开启单闩锁插销的关键词设置排列顺序,并且可脱离地与一键板连接,该键板可滑动地设置在上述锁盒框内;一个把手,该把手与上述锁盒框及一后盖板连接,并通过一方形芯棒与上述单闩锁接合;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按钮主体为杆状,具有一体形成的上下两个止挡凸缘;上述键板设置多个窄长孔,上述按钮主体可取出地插入上述窄长孔,上述键板可滑动地按压锁盒框内的一按钮压板;每个上述按钮主体松动地插入上述键板的窄长孔,可在与锁盒框垂直的方向上自由进退;在每个按钮主体的前端设置一一字形槽,用于判定按钮主体的选择状态,该选择状态为下述两种之一,一种转动状态为上述按钮主体贯穿上述键板,阻止键板的进退,另一转动状态为允许上述键板的进退;每个按钮主体可脱离地连接在一复位板上;上述把手与上述单闩锁连接,并通过一转动凸轮与键板和复位板连接;一固定螺丝固定把手与转动凸轮的转动轴,用于选择左顺手、右顺手的把手方向;键板具有一清除钮设置在上述锁盒框盖板上。此外,在上述键板上形成有能与上述按钮主体的止挡凸缘自由扣合的叉形缺口;上述叉形缺口的每个缺口为三角形;上述键板可自由滑动地装在按钮压板与复位板之间,还可在上述复位板上设置对按钮主体的叉形缺口的止挡弹簧;上述清除钮设置有可自由地解除复位板与各按钮主体关锁的凸轮面;在上述键板与复位板之间装着弹簧,在上述转动轴上装着防止把手拔出用的弹性垫板;在上述弹性垫板与转动轴之间装着固定把手用的垫圈;上述转动轴用螺栓插设于把手的基部;上述按钮主体的上述一字形槽的左右侧颜色不同;在上述键板与按钮压板上通过弹簧嵌插着按钮垫圈。
首先,在本发明的按钮锁往门上装的时候,或者在此后更换安装位置的时候,要使把手左手顺或右手顺装在按钮锁锁盒框上时,用扳手用螺栓,有选择地将把手基部固定在装着转动凸轮的转动轴上,在基部与该转动轴之间先用防止把手被拔出用的垫圈固定,接着,在该把手固定用垫圈与转动凸轮之间装上弹性垫板,切实地保证拔不出来,并且又可以自由地转动,在该把手的凸出部用扳手从侧面将上述螺栓固定在左手顺或者右手顺的位置,使该扳手绝对不能从锁盒框上取下,将该把手朝所需的方向转动,固定在该把手的转动轴上的转动凸轮使锁盒框内设置的键板滑动,在装着使杆状按钮主体对装在按钮压板上的按钮罩复位的弹簧的状态下,冲着该复位弹簧将按钮主体按下,在该按钮主体的上下两个止挡凸缘与键板上对应设置的叉形缺口会合,滑动的记忆状态下,止挡凸缘在该键板的叉形缺口中滑动,非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的止挡凸缘不与键板的叉形缺口扣合,可自由滑动,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可根据按钮主体杆前端所设的一字形槽分开的两种颜色目测,转动180°来调整,止挡凸缘在与键板的山形等叉形缺口扣合的同时,也与按钮压板的一定的叉形缺口扣合,通过把手操作维持关锁状态,键板不能滑动,不能开锁。冲着按钮主体复位弹簧按下按钮,其它的止挡凸缘与键板的滑动孔会合,可以滑动,而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的止挡凸缘预先就在与键板的滑动孔会合的状态下,所以所有的键板全能滑动,转动把手,通过方形芯棒就可以打开单闩锁,锁定插销后退,锁就打开了,上述的开锁、关锁动作反复进行,锌制的各种插销等部件即便与按钮主体上所设的上下两个止挡凸缘,以及键板与按钮压板两边所设的山形等叉形缺口扣合,也不会产生磨损,因此耐久性良好,通过其前端的一字形槽将按钮主体作180°的转动,根据左右颜色的区分便可选定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因为按钮主体的止挡凸缘与键板的叉形缺口相差180°相位的扣合,因此可避免磨损,耐久性良好。能维持键板的关锁与非关锁状态,另外,把手的基部装有螺栓,通过扳手,对转动轴作相对转动,便可自由地选择右手顺与左手顺,防止把手被拔出,不仅左右使用方便,防范性能也得到改进,安全性与耐久性均得到提高。
另外,在按钮压板与键板的按钮孔上都通过弹簧装着按钮垫圈,该按钮垫圈嵌在设置于键板的滑动孔侧部的关锁孔上,这样,即使一边转动把手,一边一点点滑动键板,刺探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的关键词时,也可以防止该滑动,不让被记忆的按钮主体的关键词被人刺探,能提高按钮的耐久性与防范性能,防止把手被拔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全体概略立体图。
图2表示图1的门外侧的锁盒框内结构部件的部分层叠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图3e表示清除键的外观图,其中图3a是其俯视图、图3b是其立体图、图3c是仰视图、图3d是侧视图、图3e是后视图。
图4a~图4e表示按钮主体的外观图,其中图4a是其俯视图、图4b是其立体图、图4c是仰视图、图4d是一个方向的侧视图、图4e是另一个方向的侧视图。
图5a~图5b表示按钮的外观图,其中图5a是按钮罩与按钮主体的结合分解立体图、图5b是按钮罩与清除钮的结合分解立体图。
图6表示清除钮对复位板的作用的截面图。
图7表示按钮主体对键板的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的截面图。
图8a~图8d表示按钮主体的止挡凸缘与键板的滑动孔的结合功能图,其中图8a是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的非按下状态的平面图、图8b是按下状态的仰视图、图8c是非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与键板的滑动孔的结合功能图、图8d是扣合状态的仰视图。
图9a~图9c是按钮主体的关锁功能图,其中图9a是键板的叉形缺口与按钮压板的叉形缺口相互结合的立体图、图9b是叉形缺口与按钮主体的两个止挡凸缘的非按下状态的结合立体图、图9c是按下状态的结合立体图。
图10是盖板的主视图。
图11是盖板的后视图。
图12是按钮压板的主视图。
图13是按钮压板的后视图。
图14是键板的主视图。
图15是键板的滑动孔的放大正面图。
图16是复位板的平面图。
图17是复位板的纵截面图。
图18是复位板压板的平面图。
图19a~图19b是外侧手柄式把手的部分图,其中图19a是其分解立体图、图19b是其转动轴的概略立体图。
图20是内侧的手柄式把手的结合立体图。
图21是现有技术的按钮锁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现有技术的作为按钮锁主体的转板的立体图。
图23是现有技术的按钮锁的分解结合5立体图。
图24是现有技术的按钮锁的右手顺、左手顺切换装置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20以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1以下相同的实施方式部分用同一符号予以说明。
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是设置于双扇门上的方式,在该图示的实施方式中,1’为构成本发明要旨的按钮锁,是在图中未表示出的双扇门上,与图21所示的历来方式一样,使按预定的埋设方式设置于门上的单闩锁6的锁定插销5进退,从而开锁、关锁的按钮锁,如该图21所示的一样,它由在门的外侧装着结构部的锁盒框2’,和与该结构部的锁盒框2’相对应,在门的内侧装着与该外侧表面的结构部锁盒框2’相对的、由通过桥接管3、3连接的内侧后盖板4’构成,通过插入上述单闩锁6的方形芯棒8’,在外侧的锁盒框2’上设置有作为开、关该单闩锁6的把手的手柄型把手7”,在内侧的后盖板4’上设置有与该手柄型把手7”相对应的手柄型把手7。
在构成结构部的装在门外侧的锁盒框2’内,如图2所示,从手柄式把手7”一侧开始,贯穿设置着上面开有按钮罩10’的定位孔33’与标记着1-0的10个数字的按钮罩孔33,以及标记着A、B的按钮罩的共计11个定位孔33’、33’……的盖板9’,在该盖板9’之后,如该图2所示,设置着具有按钮主体插入其中的12个按钮孔34、34,以及具有在顶部插通清除钮的按钮孔35的按钮压板36,从图上看,在其上部层叠着键板40,该键板40的构成为:上面相对应地开设有与各按钮孔34对应的、后面将要说明的12个按钮孔的窄长孔37,在其顶部的两侧形成后面将要说明的复位弹簧的支承凸缘38、38,在该支承凸缘38、38之间开设有与上述按钮孔35对应的清除按钮孔39。在该键板40的上面,如下所述,层叠固定着图中未表示出的复位压板,形成12个与各按钮孔34、37相对应的窄长孔41、41……,插通按钮主体54,并层叠着作一定范围滑动的复位板43,后面将要说明的各按钮主体54贯穿于各窄长孔34、37、41中,底板46层叠在锁盒框2’内,以图中未表示出的螺栓等固定。该底板开有孔44、44……,清除按钮孔45的旁边刻印着C的标记且在各按钮主体孔44的旁边刻印着1~0的标记以及A、B标记,明白地表示出关键词。
该底板46通过桥接管3、3与门内侧的后盖板4’结合成一体。
设在锁盒框2’的手柄式把手7”与后盖板4’的手柄式把手7端部下面的孔32、32’是供遇到意外情况时插入万能钥匙用的插入孔。
下面,分别对设置于锁盒框2’内的层叠式整套结构的各结构部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清除按钮48,如图3a~图3e所示,图示的状态是以按钮罩10’一侧为下侧的,在后盖板4’一侧是一定直径、一定大小的短圆柱形按钮杆49,在其下面的劣弧部形成平面51、优弧部形成按钮罩10’一侧较大的锥形面的凸轮凸缘52,在该凸轮凸缘52的下面形成比上述截面为圆形的杆49宽、其两侧面形成平面51’的次凸缘53,从该次凸缘53起形成两面为平面50的一定长的杆49’,其平面50与次凸缘53的平面51’如图3b、图3d所示,形成一个平面。
凸轮凸缘52的劣弧部的平面51与杆及次凸缘53的平面50、51’相差一个很小的台阶,图3a~图3e所示的形状是为了让上述的复位板43能平稳地在一定的范围内滑动、减少阻挡而设计的,同时也是为了在不锁时也可以动。
这样,凸轮凸缘52为锥形面,如图17所示,对该复位板43的方形凸轮框42形成的凸轮面42’起凸轮作用,使该复位板43在一定的范围内滑动。
杆状的各按钮主体54的形状如图4a~图4e所示,在该图4a~图4e中,也是以对着按钮罩10的杆55’为下侧,对着后盖板4’的杆55为上侧,靠该主体压板46的按钮孔44的圆柱形杆55的顶部刻有将该按钮主体54转动到记忆状态或非记忆状态,设定关键词的一字形槽56,在该杆55的下部,一体形成有向按钮罩10一侧扩大的环状锥形止挡凸缘57,从该止挡凸缘57应保持作为关键词按下记忆状态时的该按钮主体54的记忆状态,并形成扣合狭缝58,该狭缝可与在图16、图17所示的复位板43和与该复位板43紧密贴着的复位板压板43’之间,通过扣合销66横向架设,使作为该复位板43和与该复位板43的复位板压板43’的各按钮孔的窄长孔41、41’斜着横移的止挡弹簧——扭簧66’相扣合,在该狭缝58靠按钮罩10的一侧,轴向分为两段的止挡凸缘60、60’与对角线同杆55的直径相等、截面为方形的杆62一体形成。
该止挡凸缘60、60’为扇形,具有与杆55的一字形槽56平行的、面对称的优弧面59与向两侧展开的平面58、58,如图4a、图4c、图4d、图4e所示,面对称的钝角肩部58’,可与如图13、图14、图15所示的作为按钮压板36的按钮孔的窄长孔34的深度方向中间形成的山形突起部71’以及肩部40的图14、图15所示的作为按钮插入孔的窄长孔37的端面上形成的山形突起部71’,从该按钮压板46与键板40的上下面与前后面压住扣合,阻止意外的转动过度,防止锌制的按钮压板36与键板40与该按钮主体54的不必要的磨损。
与上下两段的止挡凸缘60、60’一体的、向按钮罩10一侧延伸的、截面为方形的杆62表面的大小与键板40的纵向窄长孔37相匹配,两者可作相对滑动,如图8b所示,在按钮主体54通过其一字形槽56转动到记忆状态的情况下,按下的按钮主体54的上面一个止挡凸缘60的优弧部滑动、停止时的形状,如图15所示,底部37’的形状与优弧面59的形状匹配。
在该图8a~图8d中,向上的箭头下部的×符号表示键板40不能滑动的状态,○符号表示可以滑动的状态。
图8a、图8b表示的是按钮主体54转动到记忆状态时的情况,图8a表示的是按钮主体54没有按下时的状态,图8b表示的是按钮主体54按下时的状态,另外,图8c表示的是非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54没有按下时的状态,图8d表示的是非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54按下时的状态(不按下也行),在图8c与图8d任何一种状态下,对于作为键板40的按钮孔的窄长孔37,上下两个止挡凸缘60、60’的钝角肩部58’与该窄长孔37端部的肩部扣合,此外,如图9a、图9b、图9c所示,按钮压板46里面的环状次窄长槽34’的一面的中央部的底部所设的三角形突起部71与键板40的窄长孔37端部所设的山形突起部71’也扣合,阻止了按钮主体54与键板40的相对滑动,防止了肩部与各突起部71、71’的过度磨损而造成功能减退。
如图13所示,在按钮压板36的里面,作为按钮的插入孔的窄长孔34的两侧设有相对向的方形关锁孔69’,在键板40的滑动孔37两侧也对应地同样形成有该方形的关锁孔69’,如图5a所示,在将按钮主体54插入作为按钮压板46、键板40的各按钮孔的滑动孔34、37,进行组装时,在按钮罩10内部,将叉形的按钮压紧垫圈63的两个叉形部插入该方形关锁孔69、69、69’、69’,阻止了故意或恶意地让键板40一点点地滑动,使得别人不能故意或恶意地将手柄式把手7”朝外部转动,通过与该手柄式把手7”的转动轴77(图19a和图19b)一体的、图2所示的转动凸轮47,让键板一点点滑动,使其不能通过清除而刺探出关键词,把锁打开。
该按钮压板36上,如图12所示,在按钮34的周围按一定的深度邻接地开设有环状的次窄长槽34’,在该环状的次窄长槽34’的底部设有从其表面起相当于该环状的次窄长槽34’深度一半的三角形突起部71,形成图9a所示的情况,如图9b所示,记忆状态的按钮54的记忆状态的上下止挡凸缘60、60’的肩部58’与按钮压板36的三角形突起部71以及键板40的山形突起部71’双方在上下两面与前后两个方向扣合,阻止按钮主体54与键板40的相对滑动。
如图9c所示,对于在冲着弹簧64按下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54状态下的关键词,一个止挡凸缘60’通过键板40的滑动孔37,另一个止挡凸缘60呈通过滑动孔37的状态,允许键板与按钮主体54的相对滑动。
图9b、图9c的标示为方便起见,杆62、55被省略了。
在组装按钮主体54时,如图5a所示,首先在按钮罩10内插入按钮垫圈63,接着,装入伸展状的弹簧64,将上了润滑油的垫圈65垫入按钮压板36的环状次窄长槽34’中,使其不会脱落,接下来,将按钮主体54的杆62插入该垫圈65的方形孔65’,让上下止挡凸缘60、60’插入键板40的滑动孔37,与山形突起71’扣合,并与按钮压板36的按钮孔34的三角形突起71扣合,接着,将其装入复位板43与复位板压板43’之间,与通过销66装上的扭簧构成的止挡弹簧66’扣合,最后通过锥形弹簧67将按钮主体压板46定位,而对各按钮主体54进行组装。
在组装清除钮48时,如图5b所示,首先在其按钮罩10’中装入保护罩68,再装入伸展状的弹簧64,插入杆50部分,插入复位板43的凸轮板42的孔,使凸轮板42的孔的凸轮面42’与凸轮凸缘52的锥形面扣合,最后在与压板46之间装入锥形弹簧67,将其压上,组装结束。
为了防止外侧的手柄式把手7”被恶意拔出等意外情况,同时可自由地选择左手顺、右手顺的使用状态,在该手柄式把手7”的手柄基部72,如图19a、图19b所示,插入侧面有凹槽73的叉形转动轴77,在该转动轴77的大致中央部位,在环状的凹槽74中将手柄阻挡垫圈80插入转动轴77’,在该环状凹槽74邻近部分的凹槽75中装入手柄阻挡弹性垫板81,将手柄轴83插入转动轴77与手柄阻挡垫圈80的方形孔79,加上垫圈84,将六角形扳手用的螺栓85拧上,用六角形扳手86将全部零件固定在手柄式把手7”的基部72,使其成为一体,对于转动轴72的凹槽73,可选择该叉形的相差180°相位对向刻设的凹槽73、73,用六角扳手86’将螺栓85’拧入该手柄的基部72上的螺纹孔82’,将其拧紧,这样,该手柄式把手7”可使转动轴77自由转动,同时固定在一边是右手顺,另一边是左手顺,至于防止被拔出的措施,因为在组装转动轴77时装上了手柄固定垫圈80、弹性垫板81,它们产生的轴向反作用力便可确实地防止被拔出,这就使故意或恶意地拔下手柄式把手7”的行为不能得逞,另外还可方便地适应左手顺、右手顺的使用状态。
至于门内侧的后盖板4’一侧的手柄式把手7,则如图20所示,与上述情况一样,转动轴77’对其基部72’装着的弹性垫板81可防止其被拔出,同时也使其能方便地转动。
这样,清除钮48组装好之后的状态如图6所示,各按钮主体54组装好之后的状态如图7所示,其左半边为非记忆状态的截面图,右半边为记忆状态的截面图。
用一字形改锥,将肉眼可以从作为记忆状态内板的主体压板46的按钮孔44的旁边标明1~0、A、B等关键词的各按钮孔44中看到的各按钮主体54的、在按钮罩10对面的杆55的一字形槽56转动180°,就可以设定记忆状态的关键词,该关键词的按钮主体54处于记忆状态还是非记忆状态,可以通过图4a所示的、使杆55的一字形槽56的一边或另一边成为红色或黑色的方法来辨认,如可以将右半边涂成黑色时定为记忆状态的关键词。
在图14、图16中,62是键板40与复位板46的复位弹簧。
上述结构在最初组装时,由工人根据定货人要求的关键词,将可以从该按钮主体54的主体压板46的各孔44中看到的、各按钮主体54在按钮罩10对面的杆55的一字形槽56转动180°,设定为所要求的记忆状态,相对于锁盒框2’内的键板40的各按钮主体54的上下两个阻挡凸缘60、60’,如为记忆状态,则成为图8a的状态与图9b的状态,非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54的上下两个阻挡凸缘60、60’则为图8c的状态,该阻挡凸缘60、60’的一个与键板40的滑动孔37的山形突起部71扣合,另一个阻挡凸缘60’则与按钮压板36的滑动孔34深度方向一半处所设的三角形突起部70扣合,阻止了转动,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手柄式把手7”向开锁方向(右手顺的状态下向右侧R,左手顺的状态下向左侧L)转动,转动凸轮47也不会使键板40滑动,所以方形芯棒8’不转动,该单闩锁6的锁定插销5不会后退,故而不能打开单闩锁6。
即使有人恶意或故意地转动手柄式把手7”,让键板40一点点地滑动,想刺探开锁的记忆状态的关键词,也因为按钮固定垫圈63的叉形部与按钮压板36与键板40的关锁缺口69、69’相扣合,两者维持在固定状态,所以不可能刺探到记忆状态的关键词。
在使用者本身要开锁,把门打开时,则应按照关键词,将记忆状态的关键词的盖板9’上的各按钮罩10按下,使按钮主体54的上下阻挡凸缘60、60’从图8a的状态改变为图8b与图9c的状态,与键板40的滑动孔37的山形突起部71’的扣合,以及与按钮压板36的三角形突起部71的扣合松开,与滑动孔37会合,非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54的两个阻挡凸缘60、60’处在与键板40的滑动孔37非会合的状态下,随着手柄式把手7”向一定方向的转动,通过转动凸轮47,键板40与各按钮主体54不抵触,抵消弹簧64的弹力作一定的滑动,这样,该转动凸轮47转动,将该单闩锁打开,锁定插销5后退,门便可以打开了。
在此期间,因为通过按钮罩10按下了各记忆状态的关键词的按钮主体54,因此按该记忆状态的关键词按下按钮主体54成为图5a的状态,而且其关锁缺口58与止挡弹簧66扣合成为关锁状态,按下的按钮主体54不会复位,保持闭锁状态。
要使该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54回到非记忆状态,可通过按钮罩10’按下清除钮48,其关锁凸缘52即如图16~图18所示,与复位板43的关锁框42的凸轮面42’扣合,如图6所示,该复位板43滑动,使止挡弹簧66’脱离各按钮主体54的关锁凸缘57,这样,各按钮主体54靠弹簧64的弹力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由于在此期间,非记忆状态的按钮主体54处于未按下的状态,为图7的左半边的状态,所以即便按下清除钮48,也还是处于复位状态,这样一来,所有的按钮主体54全处于非记忆状态的复位状态。
在再次关门,将锁锁上时,使用者只要根据记忆的关键词,按照该盖板9上的关键词号码,按下按钮罩10各复位凸缘57在关锁缺口58中与止挡弹簧66’扣合,成为按下状态的关锁状态,这时如将手柄式把手7”向关锁方向转动,则与开锁时的情况一样,键板40不与按钮主体54抵触,处于会合状态,所以作一定的滑动,通过方形芯棒8使单闩锁向关锁方向转动,使锁定插销前进,完全实现开关锁的功能。
在发生意外,该按钮锁1’打不开时,可以将图中未表示出的万能钥匙插入万能钥匙孔32、32’,打开单闩锁。
在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想要改变关键词时,通过认清单闩锁表面的锁盒框2’内板的主体压板46的按钮孔44旁边标记的关键词数字与文字,将各按钮主体54的锁的一字形槽56向记忆状态方向转动180°,就可以方便地变更记忆状态的关键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理所当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把手并不限于手柄式把手,例如还可以用圆头形类型的把手,或者指拨式类型的把手,作为设计上的变更,按钮主体的转动凸缘扇形形状自然也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
关于按钮主体或是按钮罩,使用硬质橡胶或是树脂也属于设计变更范围。
另外,其适用对象的门理所当然也不限于双扇式的门,也可以用于推拉门等其他的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对于基本上埋设于门里的、其锁定插销可自由进退的单闩锁,只要按下预先设计好关键词的按钮,便可以开锁、关锁,因此不需要繁琐的钥匙操作,不会有忘记带钥匙的不便,可顺利地开锁,安全保卫效果也好。
关锁时不需要用钥匙操作,按钮操作也不是必需的,因此可随手关门。
另外,按钮主体或按钮罩是由按钮主体与止挡弹簧等组装成的,可以做成一样大小的,因此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实现部件通用化,按钮的记忆状态的关键词的选择,只要凭按钮主体的一字形槽两边颜色的区分即可方便地进行。
由于本发明的按钮主体的记忆状态的关键词组合可预先选定,因此记忆状态、非记忆状态的按钮的关键词组合可选定,也可不选定,所以不仅具有上述的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优点,而且还可以方便地选择关键词的组合,在生产阶段、安装阶段,对组装同一号码的工人来说当然方便,对使用者来说,在必要时要更换该关键词组合也是非常方便的。
按钮主体的杆是棒状的,在杆上设有两个止挡凸缘,与键板的滑动孔会合,可自由地插入,因此,只有在与该键板会合、交叉的状态下键板才能对该按钮主体作相对的滑动,即使在会合状态下,按钮主体的上下两个止挡凸缘也与键板的滑动孔一端所设的山形突起部,以及键板与之相对移动的按钮压板的按钮孔另一端所设的三角形突起部扣合,用双重办法绝对地防止按钮主体的转动,不会发生被恶意或故意按下按钮而造成转动,如胡乱地转动把手想让键板自由滑动,由于该两个止挡凸缘与两个叉形缺口的双重扣合,键板与按钮主体的相对滑动受到阻止,所以,即使该扣合部是锌制的键板也不会产生磨损,因此耐久性良好。
键板是可自由滑动地装在与键板相对滑动的按钮压板与复位板之间的,它们之间装着弹簧,所以即使在意外情况下,把手任意转动,键板也不会随便滑动,只有把手正常使用时的转动才能使键板滑动。
由于把手的转动轴上装着弹性垫板,所以该把手不易被拔出,因此不会发生故意或恶意地将把手拔出拿走,对安全保卫极为有效,另外,因为在该把手与转动轴之间是用螺栓安装的,因此不仅可以如上所述防止故意或恶意地将把手拔出拿走,而且还可以通过该螺栓的切换,方便地选择左手顺或右手顺的安装。
因为键板与按钮压板之间通过弹簧插入了按钮垫圈,所以要恶意或故意地通过转动把手让键板少量地移动,从而刺探出关键词,弄清记忆状态是不可能的。从这点来看,其具有安全性极高的优点。
由于按钮转动用的一字形槽两边的颜色不同,所以只要用一字形改锥从内板一侧将该一字形槽转动180°,就可以方便地变更、设定记忆状态的关键词。
因为可以成功地用一个按钮作为按钮状态解除用的清除钮,因此在没有根据关键词进行按钮操作的错误情况下,只要按下清除钮使复位板有一定量的滑动,全部按钮的关锁状态全被解除,转动把手,键板或按钮压板的叉形缺口等会合部不会遭到破坏,因此,按钮锁的结构部件的耐久性得到提高,不会再发生意外的故障。
另外,即使在通过由清除钮回复到初始状态而使按钮被误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再次按照关键词按下正确记忆状态的按钮,键板也可借助由把手转动的转动凸轮滑动,从而可顺利开锁。
如上所述,由于键板或按钮压板的耐久性良好,所以可以采用锌制品,也可以借用模具等,成形加工容易,原材料的价格便宜。
此外,因为按钮主体不用历来的板状主体,而是杆状的,所以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不用采取正立状态与倒立状态,因而不需要正、反转的交替,只要用一字形槽将按钮主体转动,就可以设定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操作方便。只要根据关键词用一字形槽作180°的转动,就可以实现记忆状态与非记忆状态的切换,因此其切换角度大于历来的转动式按钮主体的90°的切换角度,所以键板与按钮主体的两个止挡凸缘扣合的自由度增大,因此,除按钮主体的关锁与可对键板相对滑动的会合状态外,其他滑动状态下扣合部的磨损度减少,所以如上所述,即使采用可批量生产的锌制材料,依然可保持良好的耐久性。

Claims (12)

1.一种按钮锁,其包括:
多个按钮主体(54);
覆盖上述按钮主体的按钮罩(10′);所述按钮罩(10′)暴露在锁盒框(2′)的盖板(9′)外,所述锁盒框可装卸地安装在门的表面用于容纳上述按钮主体;上述按钮主体根据开启单闩锁插销的关键词设置排列顺序,并且可脱离地与一键板(40)连接,该键板可滑动地设置在上述锁盒框内;
一个把手,该把手与上述锁盒框及一后盖板连接,并通过一方形芯棒与上述单闩锁接合;
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按钮主体为杆状,具有一体形成的上下两个止挡凸缘(60,60′);
上述键板(40)设置多个窄长孔(37),上述按钮主体可取出地插入上述窄长孔,上述键板可滑动地按压锁盒框内的一按钮压板;
每个上述按钮主体松动地插入上述键板的窄长孔,可在与锁盒框垂直的方向上自由进退;
在每个按钮主体的前端设置一一字形槽(56),用于判定按钮主体的选择状态,该选择状态为下述两种之一,一种转动状态为上述按钮主体贯穿上述键板,阻止键板的进退,另一转动状态为允许上述键板的进退;
每个按钮主体可脱离地连接在一复位板(43)上;
上述把手与上述单闩锁连接,并通过一转动凸轮(47)与键板和复位板连接;
一固定螺丝(85′)固定把手与转动凸轮的转动轴,用于选择左顺手、右顺手的把手方向;
键板具有一清除钮设置在上述锁盒框盖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在上述键板上形成有能与上述按钮主体的止挡凸缘自由扣合的叉形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上述叉形缺口的每个缺口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上述键板可自由滑动地装在按钮压板与复位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在上述复位板上设置对按钮主体的叉形缺口的止挡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上述清除钮形成可自由地解除对于按钮复位板的各按钮主体关锁的凸轮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在上述键板与按钮复位板之间沿按钮主体装着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在上述转动轴上装着防止把手拔出用的弹性垫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在上述弹性垫板与转动轴之间装着固定把手用的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上述转动轴用螺栓插设于把手的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上述按钮主体的上述一字形槽的左右侧颜色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锁,其特征是,在上述键板与按钮压板的关锁孔中,通过弹簧,沿着按钮主体嵌插着按钮垫圈。
CN98103444.6A 1998-03-09 1998-07-28 按钮锁 Expired - Lifetime CN11968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3039/1998 1998-03-09
JP07303998A JP3648043B2 (ja) 1998-03-09 1998-03-09 ボタン錠
JP073039/98 1998-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8501A CN1228501A (zh) 1999-09-15
CN1196845C true CN1196845C (zh) 2005-04-13

Family

ID=13506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344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6845C (zh) 1998-03-09 1998-07-28 按钮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298698B1 (zh)
EP (1) EP0942127B1 (zh)
JP (1) JP3648043B2 (zh)
CN (1) CN1196845C (zh)
DE (1) DE69815655T2 (zh)
TW (1) TW3811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190A (zh) * 2018-12-26 2019-03-29 滨州学院 基于音乐舞台的新型环绕照射的灯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0421B1 (fr) * 2000-06-16 2002-12-27 Jacques Paul Breton Mecanisme d'autorisation du deplacement d'un organe de commande par composition d'un code modifiable
FR2811362B1 (fr) * 2000-07-05 2002-10-25 Unitechniques Systeme de serrure a combinaison
JP3764863B2 (ja) * 2001-11-06 2006-04-12 株式会社シュア製作所 押しボタン施錠装置
JP2003206663A (ja) 2002-01-08 2003-07-25 Takigen Mfg Co Ltd 錠付きドアのロック緊急開放システム
JP3542797B2 (ja) * 2002-06-26 2004-07-14 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 ボタン錠
US7043948B1 (en) * 2004-11-23 2006-05-16 Song-Ming Wang Resettable combination lock
GB2420585B (en) * 2004-11-25 2006-10-18 Song-Ming Wang Improvement on a resettable combination lock
US20080115546A1 (en) * 2006-11-22 2008-05-22 Jeffery Hu Pushbutton lock
GB2446805B (en) * 2007-02-26 2009-01-21 Borg Locks Ltd Locking apparatus
CN201037338Y (zh) * 2007-03-30 2008-03-19 德右企业有限公司 按键式提箱锁
CN101067357B (zh) * 2007-04-29 2011-02-09 成骊合 一种按键式机械密码锁的锁芯装置
CN101105086B (zh) * 2007-08-08 2010-11-17 福清市雅厚锁业有限公司 按键式机械密码锁主体装置及其编码方法
JP5319104B2 (ja) * 2007-11-27 2013-10-16 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 ボタン錠
GB2465368B (en) * 2008-11-13 2010-12-08 Codelocks Ltd Lock
US20100154496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Correia Lewis A Binary sliding tumbler lock
JP5521138B2 (ja) * 2009-06-29 2014-06-11 良三 岸本 自動施錠型錠前
EP2480740B1 (en) * 2009-09-21 2016-11-16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Lockable enclosure
US8347673B2 (en) * 2009-11-16 2013-01-08 Sung-Ming Wang Code lock
JP2013513047A (ja) * 2009-12-07 2013-04-18 マスター ロック カンパニー エルエルシー 機械式押しボタンロック装置
JP4812888B1 (ja) 2010-05-31 2011-11-09 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 ボタン錠
CN201874332U (zh) * 2010-11-25 2011-06-22 易建华 一种机械密码锁的换码机构
US9828790B2 (en) * 2012-02-27 2017-11-28 Utc Fire & Security Americas Corporation, Inc. Code change blocker
USD692745S1 (en) 2012-04-23 2013-11-05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Lock
WO2013192207A1 (en) * 2012-06-18 2013-12-27 Lars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Of South Dakota, Inc. Door latching and lock assembly with quick-connec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door handles, escutcheon plates and lock bodies utilizing quick-connect devices
CN104251079B (zh) * 2013-06-26 2016-08-17 博乐士(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密码锁
EP2886755B1 (en) 2013-12-20 2017-07-26 Joseph Talpe Pushbutton combination lock
US9347241B1 (en) * 2014-12-18 2016-05-24 Fu Chang Locks Mfg. Corp. Pushbutton-type easy-code-change handle lock
CN104896386B (zh) * 2015-06-30 2017-08-18 辽宁海浪防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爆照明设备用安全锁机构
CN105442947A (zh) * 2016-01-21 2016-03-30 广西平果力保佳锁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组合面板
US10047542B2 (en) * 2016-05-03 2018-08-14 Supra (Uk) Limited Lock
CN207211997U (zh) * 2016-07-13 2018-04-10 达文发展有限公司 锁定设备
CN106338138B (zh) * 2016-10-20 2022-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结构、空调器以及用于该空调器的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002A (en) * 1889-03-05 beget
US225490A (en) * 1880-03-16 Chaeles j
US487138A (en) * 1892-11-29 Combination-lock
US448175A (en) * 1891-03-10 Edgar w
FR323480A (fr) * 1902-08-04 1903-03-07 Beebe William Perfectionnements dans les serrures à combinaison
US1092733A (en) * 1913-10-20 1914-04-07 Florens Mccarthy Combination-lock.
US1372490A (en) * 1919-12-27 1921-03-22 Dougall John Cuthbert Keyless locking mechanism
US1500657A (en) * 1922-03-27 1924-07-08 Otto H Stolberg Permutation lock
US1530861A (en) * 1923-03-20 1925-03-24 Standen Henry Snowdon Permutation lock
GB635915A (en) * 1944-10-10 1950-04-19 Antonio Soler Capdevila A combination lock
US2598457A (en) * 1946-04-17 1952-05-27 Capdevila Antonio Soler Push-button operated permutation lock
US2920473A (en) * 1957-04-15 1960-01-12 Edward H Hansen Combination lock
US4541260A (en) * 1980-05-07 1985-09-17 Edward Rubinstein Guard plate and alarm
JPS5771968A (en) * 1980-10-21 1982-05-06 Nagasawa Seisakusho Button lock
JPS5880074A (ja) * 1981-11-06 1983-05-14 株式会社長澤製作所 ボタン錠
JPS58187781A (ja) 1982-04-27 1983-11-02 株式会社クボタ 穀物乾燥機に於ける熱風制御方法
FR2530717A1 (fr) * 1982-07-22 1984-01-27 Ricouard L A S Sa Serrure a touches
JPS63225088A (ja) 1987-03-09 1988-09-20 胡摩ケ野 紀幸 荷物用エレベ−タ−
US4936894A (en) * 1987-11-13 1990-06-26 Supra Products, Inc. Pushbutton lock
US4827743A (en) * 1988-07-21 1989-05-09 Kim Sung B Combination lock
US4941334A (en) * 1989-01-31 1990-07-17 Ilco Unican Inc. Door locking arrangement
US5005535A (en) 1989-02-27 1991-04-09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recessed intake manifold
JP2803804B2 (ja) 1992-08-21 1998-09-24 株式会社長澤製作所 ボタン錠
JP3016059B2 (ja) 1994-04-04 2000-03-06 合資会社ヤギシタ 葉状ろ過機
EP0785322A1 (en) * 1996-01-16 1997-07-23 Unitechniques (S.A.) Pushbutton-type lock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190A (zh) * 2018-12-26 2019-03-29 滨州学院 基于音乐舞台的新型环绕照射的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815655D1 (de) 2003-07-24
EP0942127B1 (en) 2003-06-18
EP0942127A1 (en) 1999-09-15
CN1228501A (zh) 1999-09-15
DE69815655T2 (de) 2004-03-25
US6298698B1 (en) 2001-10-09
TW381140B (en) 2000-02-01
JPH11256896A (ja) 1999-09-21
JP3648043B2 (ja) 2005-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845C (zh) 按钮锁
CN1203242C (zh) 具弹子锁和字码锁双重功能并可更换锁胆的挂锁
WO2005017292A3 (en) Gun bolt locking mechanism
CN1070256C (zh) 带有转轴支承件的门锁
US7614264B2 (en) Secure, detachably anchored lock systems
CN103659743A (zh) 工具锁
CN1278006C (zh) 钥匙、钥匙柄、锁以及安全系统
CN101153521B (zh) 一种锁芯可以空转的防盗叶片锁
CN102808548B (zh) 环槽式空转锁头
CA2498832C (en) Enhanced security catch assembly for retaining a handle on a spindle
CN1197146A (zh) 用于滑动门窗等类似关闭件的锁
CN200968091Y (zh) 锁定装置的互联底板
CN101117857B (zh) 一种锁芯可以空转的离合结构及其锁头
CN1920227A (zh) 防技术和破坏开启的工程锁头
CN204418826U (zh) 机械锁芯
CN203978045U (zh) 一种省力结构简单的防盗锁
CN201377210Y (zh) 一种双锁芯弹子锁及其钥匙
CN101343965B (zh) 复合锁
CN2742084Y (zh) 可变更设定密码的密码锁
CN2531062Y (zh) 一种多用途机械密码锁
CN2390971Y (zh) 二段辅助门锁
CN2313019Y (zh) 改良结构的锁心及其钥匙
KR200475795Y1 (ko) 나사식 자물쇠
JPH0319581Y2 (zh)
CN203755839U (zh) 一种内装式防盗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