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886C - 喷墨记录设备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设备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2886C
CN1192886C CNB011428945A CN01142894A CN1192886C CN 1192886 C CN1192886 C CN 1192886C CN B011428945 A CNB011428945 A CN B011428945A CN 01142894 A CN01142894 A CN 01142894A CN 1192886 C CN1192886 C CN 11928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ink
hydrated alumina
pulp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428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3467A (zh
Inventor
芳野斉
小板桥规文
青木活水
荻野博幸
藤元康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63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3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28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8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8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supply of electric current or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magnetism to a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supply of electric current or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magnetism to a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electrostatic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8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18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inorganic additives, e.g. pigments, c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45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containing cationic or anionic groups, e.g. mordants

Landscapes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于将墨水从喷墨头喷射到借助静电吸附系统而保持定位的记录介质上的喷墨记录设备。该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不大于1×1011Ω/□。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具有主要由不含任何填充材料的纤维材料构成的单层结构、和位于所述记录介质表面附近的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以及无机盐,该记录介质不含上胶剂。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设备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设备和用于这种喷墨记录设备的记录介质。本发明特别涉及对移动的记录介质使用静电吸附方法的喷墨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系统喷射微细墨滴、并使墨滴粘附到诸如纸页的记录介质从而记录图像和/或字符,这种喷墨记录系统的诸多优点包括:高速和低噪音操作,适用于多色记录,多变的记录图案和不使用显影单元及定影单元。它可根据多种不同的操作原理喷射微细墨滴。由于具有突出的优点,喷墨记录系统已经日益广泛地用于包括输出/记录可见信息的信息装置的各种应用中。此外,多色喷墨记录系统所形成图像的图像质量可与使用印版或彩色摄影术的彩色印制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媲美。另外,在拷贝制作量很小时、与彩色凹版印制和摄影相比,多色喷墨记录能以较低的成本制作图像。因此,喷墨记录系统迅速地在其应用领域中扩展并包括了全色记录。
在各种已有的喷墨记录系统中,已知使用具有与记录介质可比宽度的所谓全色多打印头的记录系统具有高速记录的优点。巳提出用静电吸附带移动使用喷墨记录系统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介质。墨滴从记录头喷射到吸附在静电吸附带并与其一起运动的记录介质上。
但是,已有的用于移动记录介质的静电吸附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当记录介质被移动时它必需保持平直、并能快速地从静电吸附带上释放以便从该系统排出。然而,在被静电吸附的记录介质的表面电位的影响下,当墨水从记录头喷出时会产生墨水雾、且墨水雾会粘结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另外,被静电吸附的记录介质的表面电位还会使一些喷射的墨滴从正常路径偏离、从而不利地影响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质量。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消除记录介质的物理、化学和/或静电特性方面带来的与静电吸附系统有关的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地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于记录介质的特性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在记录图像的质量和墨水吸收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进。
例如,记录介质的特性改善应与包括高速记录、高清晰度记录和全色记录的喷墨记录系统的记录性能改善相对应。为了满足改善性能的要求,目前已经提出了各种形式的记录介质。一些记录介质将在下面简要地说明。
日本已公开申请55-5830提出一种在其支承层表面上包括墨水吸收涂层的喷墨记录页。日本已公开申请55-51583提出一种包括含非晶二氧化硅颜料涂层的喷墨记录页。
迄今提出的任何喷墨记录页都是通过在底层上形成含有诸如氧化铝或二氧化硅颜料的墨水接收层而制成的。由于墨水接收层的设置,如果提出的喷墨记录页包含纸基底件、则它们不具有普通纸的手感。日本已公开申请6-312572、7-25131和7-25132提出了含有基纸(base paper)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被超细颜料颗粒轻微地覆盖而使覆盖比不小于70%、并具有提供纸浆纤维表面轮廓的记录表面、以使记录介质具有普通纸的手感。另外,日本已公开申请1-141783提出一种利用机械涂覆无定形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水合物制成的喷墨记录纸,日本已公开申请11-174718提出一种涂覆有颜料胶的信息记录纸。
此外,还提出了通过将一种或多于一种的填充材料内加到纸中而制成的记录介质。例如,日本已公开申请53-49113提出一种包括含有内加的尿素甲醛树脂粉末和涂覆及浸渍水溶性聚合物的页的记录纸。日本已公开申请58-8685提出一种包括含有合成硅酸盐和玻璃纤维并涂覆和浸渍水溶性聚合物的页的记录纸,其中合成硅酸盐和玻璃纤维被内添加。这些发明试图通过将一种或多于一种的特定物质内添加到未上胶的纸而改善记录介质的墨水吸收性。
具有多层结构的记录纸也作为含有一种或多种内添加材料的不同形式的纸而提出。例如,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63-118287和美国专利4,734,336提出了一种通过将纸浆纤维制成的支承层与由一种或多种诸如二氧化硅和纤维构成的表面层粘结而制成的无涂层纸。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1-78877、2-243381、2-243382、和5-106197提出了一种多层记录纸,该纸中的多个层被同时形成,其中,底层或底层与表面层的交界处被涂胶。日本已公开申请6-219043提出一种多层记录纸,其表面层带有几乎不溶解于或不溶解于水的无机物。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6-287886、7-5430和8-258400提出了一种由特定类型的纸浆、例如粗纤,维碱处理纸浆或漂白的阔叶亚硫酸盐纸浆制成的多层记录纸。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9-170190提出了一种多层记录纸,其表面层主要由亲水或疏水纤维制成、底层主要由纤维素纤维制成。
可见,记录介质是改进记录图像的质量和图像记录速度的重要因素,并且为了满足改善参数、进而改善记录介质特性的要求已经投入了专门的努力。但是,上述任何一种技术都难以制出能满足改善记录特性要求的记录介质、也难以解决与适于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静电吸附系统和喷墨记录设备相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所发现的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借助静电吸附系统吸附和移动记录介质的喷墨记录设备,该静电吸附系统能使记录介质表面电位在记录图像上的影响最小化、同时满足与记录特性以及可用于这种喷墨记录设备的记录介质相关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记录介质,该喷墨记录设备适于将墨水从喷墨头喷射到借助静电吸附系统而保持定位的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不大于1×1011Ω/□,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具有主要由不含任何填充材料的纤维材料构成的单层结构、和位于所述记录介质表面附近的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以及无机盐,该记录介质不含上胶剂。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纤维材料的纤维中间存在间隙,并且没有颜料、填充材料和树脂存在于除了纤维材料的纤维表面附近之外的间隙中。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所述阳离子树脂和所述无机盐存在于该纤维材料的每个纤维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所述阳离子树脂和所述无机盐只存在于该记录介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和所述阳离子树脂中的每一种以每侧1-5g/m2的标准施加到该记录介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从细的原纤维的纤维素、由阔叶树和/或针叶树获得的硫酸盐纸浆、亚硫酸盐纸浆、碱纸浆、半纤维素处理纸浆和酶处理化学纸浆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物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上述记录介质的方法,其中,该记录介质的基底件具有主要由不含填充材料的纤维材料构成的单层结构,记录介质的基底件被机上涂覆所述的氧化铝水合物和所述的阳离子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记录介质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和所述阳离子树脂中的每一种以每侧1-5g/m2的标准施加到该记录介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记录介质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从细的原纤维的纤维素、由阔叶树和/或针叶树获得的硫酸盐纸浆、亚硫酸盐纸浆、碱纸浆、半纤维素处理纸浆和酶处理化学纸浆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物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适于将墨水从喷墨头喷射到上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借助静电吸附系统保持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静电吸附系统至少包括一对具有不同电位的电极。
于是,当本发明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保持在不大于1×1011Ω/□时,静电吸附系统的移动所产生的静电吸附所导致的记录介质表面电位将迅速下降为0V。因此,表面电位产生的电场使喷射墨滴偏离的问题和墨水雾粘结到记录介质上的问题可被有效地避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喷墨记录设备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传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传送部分的传送带的示意平面图。
图4沿图3中线4-4所作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表示给传送带提供能量的传送带的示意平面图。
图6是表示吸附能量产生机构的传送带的示意平面图。
图7示意地表示图1实施例的记录头的接地。
图8是表示吸附传送带所移动记录介质的表面电位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记录介质的表面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10是粘结到本发明记录介质实施例的纤维的氧化铝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地说明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结合图1到7的喷墨记录设备整体结构和及其静电吸附系统、说明利用静电吸附带移动记录纸页或记录介质页的喷墨记录设备(以下简称作“记录设备”)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记录设备1的实施例具有自动供给系统,该自动供给系统包括供给部分2、传送部分3、记录部分5和释放部分4。
(供给部分)
供给部分2包括承放记录纸P或记录介质页的板7、和位于板7之上的用于同时供记录纸P的供纸辊10,板7和供纸辊10被固定到基底6。板7能围绕连接到基底6的转动轴7b转动、并被板推动弹簧8推向供纸辊10。板7在面对供纸辊10的位置设有分离片7a,分离片7a由例如人造皮革的具有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以防止两张或多于两张的纸页相互粘接及同时被移动。
另外,分离爪9覆盖记录纸页P的前角、并分离被供给的纸页和释放凸轮(未示出),该释放凸轮用于使相互接触的板7和供纸辊10释放。
采用上述结构,释放凸轮将板7向下推到待机状态的预定位置以便使相互接触的板7与供纸辊10分离。当传送辊18的驱动力通过齿轮传送到供纸辊10和释放凸轮时,释放凸轮离开板7、以使板7抬起,从而使记录纸页P抵靠到供纸辊10。而后,当供纸辊10转动时,记录纸页P被搓起、并被分离爪9将其与后续纸页分离、且被移动到传送部分3。在记录纸页P完全移入传送部分3之前,供纸辊10保持转动。之后,当来自传送辊18的驱动力中断时,剩下的记录纸页P与供纸辊10分离并保持在待机状态。
手动供纸盘11设置在记录设备1的附近。手动供纸盘11承放记录纸页P,根据同时来自计算机的记录指令信号借助手动供纸辊12的作用及下导轨13和上导轨14的引导、将一张记录纸页供给到传送部件3。
(传送部分)
传送部分3包括传送带16和页边缘传感器(未示出),传送带16通过吸附保持并传送记录纸页P。传送带16环绕作为下游传送辊的驱动辊17、位于上游的传送辊18和压力辊19。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驱动辊17得到来自驱动电机27的驱动力而驱动传送带16转动的过程。
注意,在压力辊19可转动地装配到臂21的一端、而臂21另一端可摆动地装配到台板20上时,驱动辊17和传送辊18被可转动地装配到台板20。当臂21被弹簧22向下推动时,传送带16保持在张紧状态。台板20位于传送带16下方以支承传送带16。
夹紧辊23与传送辊18相对设置以便接触传送辊18并随传送辊18的运动而移动。当弹簧(未示出)使夹紧辊23压靠传送带16时,记录纸页P夹在辊23与带16之间并移动到记录部件。用于引导来自供纸部件2的记录纸页P的上导轨14设置有用于检测记录纸页P前后边缘并将相应信号传送到页边缘传感器的传感器杠杆15。使用这种结构可准确地检测记录纸页P的记录位置。
记录部分5的记录头40根据送给它的图像信号形成图像,被设置在移动记录纸页P时相对传送辊18的下游。
(记录部分)
本实施例的记录部分5包括全行式的喷墨打印头40,打印头40具有在垂直于记录纸页P的运动方向的方向上沿纸页P整个宽度延伸的多个喷嘴。记录头40具有头单元40K(黑)、40C(青)、40M(品红)和40Y(黄),所述的头单元以从记录纸页P运动方向上游观看的所述次序和固定间隔被设置、并装配到头保持架41中。记录头40设有诸如电加热器的电热转换器,电热转换器分别给不同彩色液体墨水52施加热量、并使墨水52内的温度上升到膜沸腾,于是由于膜沸腾引起的压力变化和产生的气泡膨胀或收缩使墨水52从记录头40的喷嘴喷射、并在记录纸页P上形成图像。
头保持架41能转动地安装到其一端的轴42上、并在其另一端具有凸起41a,凸起41a与导轨43啮合以限定记录头40喷嘴前端与记录纸页P之间的距离。
(释放部分)
释放部分4包括排放辊44和齿轮45。在记录部分中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页P被排放辊44和齿轮45夹持并移动排放到出纸盘46。
下面,将结合图1-6说明用于通过在记录部分中的吸附来移动记录纸页P的设置和操作、以及吸附能量产生机构的结构。首先,结合图1和2说明利用吸附移动记录纸页的设置。
参看图1和2,传送带16是由诸如聚乙烯或聚碳酸酯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厚度为0.1-0.2mm的环形带。传送带16设置有在下面将具体说明的吸附能量产生机构,于是,当0.5-10KV的电压施加到与传送带16保持接触的能量供给件34时,吸附能量被提供给记录头下面位于记录区内的传送带16。
驱动辊17、传送辊18和压力辊19使传送带16保持适当的张力,其中,驱动辊17连接到驱动电机27。压纸件25设置成可围绕夹紧辊23的转动轴旋转,该压纸件由于借助推动装置(未示出)将纸推向传送带而使记录纸页P抵靠传送带16、从而被用作压纸机构。
另外,设置一对夹持传送带16的清洁辊28,成对的清洁辊28由具有连续小孔(小孔直径优选在10到30μm之间)的海绵状材料制成,以便吸附粘结到传送带16的墨水52和其它外部物质、从而提高传送带的耐用性。于是,传送带16由成对的清洁辊28清洁,之后由去电荷刷29去电荷。
下面,结合图3-5说明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
如图3所示,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包括一对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电极板32、33,并设置在传送带16的内侧。作为一个整体,电极板32、33具有设置独立齿的梳形轮廓,或者电极板32、33垂直于传送带16的运动方向而排列。电极板32、33彼此分离,它们的齿叉指式地排列在传送带16的内表面,如图3所示。
每个电极板32和33设有相应的能量供给部分32a、33a(通过对电极图案曝光而制成)。能量供给部分32a、33a的长度大于单个电极板32、33的宽度、并在预定压力下与能量供给件34的相应能量供给刷36、37保持接触,如图5所示。正电压由作为高电压源的正/负电源50施加到与各电极板32的能量供给部分32a连接的能量供给刷36,而电源50将负电压施加到与各电极板33的能量供给部分33a连接的能量供给刷37。
如图5所示,能量供给件34的能量供给刷36、37由相应的支承件35支承,盖38和密封件39封闭每组支承件35和能量供给刷36、37。盖38装配在台板20的外侧、并在台板的整个内边缘设置由低硬度弹性体制作的密封件39,以使台板能在预定压力下与传送带16保持接触。由于盖38和密封件39,能量供给件34被一定尺寸的空间围绕并与外界隔离。
如图4所示,当具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电极板32、33的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被夹在传送带16的基底层16a和表面层16b之间时、传送带16保护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基底层16a和表面层16b均由诸如聚乙烯或聚碳酸酯的合成树脂制成。
当电压施加到电极板32、33上时,表面层16b和记录纸页P被如图4所示地极化,记录纸页P因产生的静电力而吸附到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具体地,在施加正电压的电极板32的附近,靠近电极板32的表面层16b的一侧被充负电、而表面层16b的表面被充正电。类似地,在施加负电压的电极板33的附近,表面层16b的表面被充负电。于是,电位差产生电场、使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吸附记录纸页P。注意,记录纸页P的表面也根据电极板32、33的极性被充电。
如图6所示,当记录纸页P被吸附到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时,正/负电源50通过接地端子接地,1kV通过能量供给刷36施加到电极板32,而-1kV通过能量供给刷37施加到电极板33。
如图7所示,记录头40通过接地端子48接地。参看图7,记录头40的墨水连接区47由不锈钢制成并设有接地端子48,接地端子48通过电线51及与电线51构为一体的记录设备1的框架而接地。由于墨水52是含水的,所以喷孔区40b也被接地,其电位减小到0V。如果记录头40的基底40a是金属制作的,则基底40a可直接接地,喷孔区40b也可不需使用墨水52而直接接地。
对于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记录设备实施例的记录操作,记录纸页P被吸附到传送带16,在传送带16运动时、纸页P沿图6箭头F所示方向移动。而后,在纸页P移动时,墨水从记录头40喷射到纸页P上。
图8表示实验中得到的被移动记录纸页P表面电位的曲线图。在图8中,水平轴表示相对传送带16的电极板32、33的位置所表达的记录纸页P的位置,垂直轴表示相对(接地的)记录头40的电位的记录纸页P的表面电位。
如图8所示,记录纸页P的表面电位曲线相对与电极板32、33的中点对应的点对称。最大的正电位出现在与电极板32的中点X32对应的位置,而最大的负电位出现在与电极板33的中点X33对应的位置。当记录纸页P沿图6中箭头F的方向移动时,与记录头40相对的记录纸页P的区域的表面电位发生变化。在记录纸页P移动的同时,最大正负电位分别等于±0.6kV、并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是,这些电压值可基于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的尺寸、基底层16a和表面层16b的厚度和材料、以及湿度而发生变化。
当记录介质显示较高的表面电位时,从记录头喷射的墨水可能从正确路径偏离,墨水雾可能粘结到记录介质表面,于是对表面上的记录图像产生不好作用。
但是,作为本发明发明人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记录介质表面上的最大正负电位从基本等于相应电极电位的电位水平逐渐减小到位于电极附近的中间值、或时间t的0V电位。应注意,图9的曲线表示将±1.15kV施加到相应电极时得到的实验结果。
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当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不大于1×1011Ω/□时,记录介质的表面电位快速减小到0kV。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发现表面电阻低于上述的识别水平时、如以上结合图4所述的在记录纸页P表面上产生的电荷快速地被中和,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消失。另外,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优选为不小于1×108Ω/□。
当记录介质的表面电位基本上减小到0kV时,表面电位时喷射墨滴的影响和墨水喷射产生的墨水雾实际上全部消除,因而能避免在记录图像上出现任何问题。
所以,在利用静电吸附系统吸附记录介质的同时可通过喷墨记录头记录图像且不产生任何问题,于是,记录头与记录介质分开的距离恒定并可靠地保持在所需的大小,由于电场而可能在喷射墨水上作用的记录介质表面电荷的任何不良影响可避免发生。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将吸附能量产生机构31设置在传送带16内侧而作为传送带16的一部分。替代地,在表面上携带电极的电极板可牢固地设置在被用作传送带的常规皮带部件下面。使用这种结构,只有皮带部件可被驱动以使记录介质与其一起旋转和移动。但是这种结构会出现皮带部件与吸附能量产生机构之间的摩擦问题,而它的优点是使皮带部件的结构简化。
此外,皮带部件可由其上设有梳状电极的鼓部件替换,记录介质可被吸附到鼓部件表面并被鼓部件表面移动。但这种结构难以使整个设备的尺寸减小,其优点是能方便地稳定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下面,说明表面电阻不大于1×1011Ω/□的记录介质的实施例。
这一记录介质实施例具有许多优点,它们包括:记录介质表面具有通常喷墨记录中使用的普通纸的手感,并能很好地吸收墨水溶剂;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具有高的光学密度、并且几乎不掉落粉末;记录介质作为整体不易卷曲、具有好的抗水性并适于被静电吸附系统移动和释放;除了以上指出的基于表面电阻的优点之外,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几乎不会被记录头的喷墨操作损坏。这些优点将在下面讨论。
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的每种记录介质均是将氧化铝水合物(aluminahydrate)内添加到日本专利2714350-2714352和日本公开专利申请9-99627和2000-211250中的记录介质的纤维状材料中而得到的。日本专利2714350-2714352和日本公开专利申请9-99267中公开的记录介质通过内添加具有用于一定物理性能的特定值的氧化铝水合物而得到,氧化铝水合物被内添加到整个梳状材料中。根据这些发明,非涂层纸也可提供良好的着色性能。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0-211250公开的记录介质是多层纸介质,它包括表面层和基底层,其中只有表面层包含内添加的氧化铝水合物。根据最后列出的专利发明文件,通过只使表面层包含内添加的氧化铝水合物、并用能有效吸收液体的材料制作基底层即能以良好的着色性和高分辩率进行高速打印。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通过改进以上所列发明的记录介质而制成。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改善上述包含内添加氧化铝水合物的记录介质、可得到具有好的墨水吸收性、良好的着色性和完美的点再现性的记录介质,并且该记录介质能很好地被静电吸附系统移动和释放、而不会因记录头的喷墨操作导致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图像被损坏,因而可利用不含填充材料的纤维材料制成未上胶的纸,既使记录介质只有单层结构、也能使氧化铝水合物与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至少同时存在于纤维材料表面附近。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在用于具有全行打印头的高速喷墨记录设备时特别有效。优选地,所述氧化铝水合物、所述阳离子树脂和所述无机盐通过机械涂覆而施加到所述的未上胶的纸。这一实施例的记录介质具有单层结构,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通过机械涂覆而施加,于是可用机制普通纸进行制作而不会出现问题、并能大大提高生产率。另一个优点是该记录介质可在两个侧面上进行涂覆。对于这一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纤维材料不限于纸和使用合成纸浆的合成纸,布、无纺布或任何其它纤维材料也可用于该记录介质。对于本发明而言,术语“未上胶的纸”是指观测的Stoeckgt上胶度为0秒的纸。Stoeckgt上胶度可用JIS P-8122限定的方法观测。
因此,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具有主要包括不含填充材料的纤维的单层结构、并通过使氧化铝水合物与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至少共处于纤维材料表面附近而制成。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用于记录图像的墨水中的着色材料被吸收到靠近记录介质墨水接收表面的表面的相应区域,而墨水的溶刷渗入到记录介质内部并被吸收。优选地,不应在任何分离纤维材料的纤维的缝隙中发现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可利用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6-312572、7-25131或7-25132中所述的方法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记录介质表面来确定在任何分离纤维材料的纤维的间隙中没有发现填充材料。优选地,显微镜的放大率在200-500之间。根据本发明,最好尽可能多地保留分离记录介质的纤维材料的纤维的间隙、以使记录介质的吸收作用最大化。所以,重要的是在任何分离纤维材料的纤维的间隙中不存在填充材料。另外,根据本发明,不要对记录介质进行为用树脂材料涂覆表面而通常对普通纸和布所使用的表面压胶操作。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粘结到纤维表面而覆盖纤维表面,如图10所示。但是,希望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不填充分离纤维材料的纤维间隙。
根据本发明,使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至少在主要由纤维材料构成的单层纤维结构的墨水接收表面的表面附近。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可被内添加到具有主要由纤维材料构成的单层纤维结构的记录介质基底件、或可被涂覆或浸渍到基底件的预定表面区。但优选地是,用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涂覆或浸渍基底件的预定表面区。采用将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涂到基底件的预定表面区的处理可使这些物质最大程度地存在于记录介质表面附近,从而改善施加到记录介质的墨水的着色性能。更优选地,借助机上涂覆(on-machine coating)方法来涂覆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虽然这一原因还不清楚,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由于在制成纸之后、机上涂覆处理立刻开始、因而使与纤维材料接触的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具有高的活性,或是由于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被施加到纤维材料并迅速地粘结该纤维材料,所以在机上涂覆期间记录介质的纤维材料具有高的化学和物理活性,因此,涂覆溶液能够容易地渗入到基底件的中心。
当记录介质被制作成纸页形式时,每个表面优选以1-5g/m2的比率涂覆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在机上涂覆的情况下,每页的相反表面同时被涂覆。优选以2-10g/m2的混合比率用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涂覆两个表面。当在上述范围内使用涂覆物质时,分离纤维材料的纤维间隙能被可靠地固定。当使用机上涂覆方法时,制作的记录介质可具有普通纸的手感、并在低涂覆比率下提供良好的着色性能。
对于本发明,普通纸的“手感”一语表示当与手接触时纤维材料的某些纤维暴露到表面的状态,该表面不会给出任何涂覆细颗粒的感觉。对于本发明,“机上涂覆”一语表示在纸制作过程中基于机上方法连续地将包含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的涂覆溶液涂覆到纤维材料表面的操作、而不是像普通纸制作过程中将诸如淀粉的树脂材料施加到纤维材料表面。在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1-141783和11-174718中特别具体地描述了机止涂覆。换言之,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表面上不存在压胶层。
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1-141783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纸,该纸是通过在机上涂覆处理中用含有平均颗粒尺寸为5-200nm、重量比在100∶5和100∶35之间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水合物的涂覆溶液涂覆支承件而得到的。根据以上引用的发明,氧化铝溶胶用作涂覆用无定形二氧化硅的粘合剂、以改善使用造纸机时机上涂覆的生产率。而在上述专利文件中公开的本实施例的记录介质和喷墨记录纸一般使用机上涂覆处理,该专利文件中公开的纸与本实施例通过涂覆不含填充材料的、用含有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涂覆的未上胶的纸不同。
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11-174718公开了一种信息记录纸,该纸以3-8g/m2的比率在各表面上进行颜料上胶以使成品密度处在0.75与0.90g/cm2之间的范围内,纤维定向率在1.05与1.25之间的范围内,平滑度在50与120秒之间的范围内,形成指数不小于20。根据以上引述的专利文件,当纸密度下降以减小基重、同时保持纸的刚性和利用全色复印机在该纸上形成的全色图像的图像质量时,信息记录纸适于用颜料上胶进行涂覆操作以防止调色剂进入纸中的任何间隙。虽然以上专利文件所述的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纸的实施例通常适于用颜料上胶在特定区域进行涂覆操作,但以上专利没有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不需添加任何填料并且具有包括墨水吸收性、着色性和使用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的普通纸手感等满意性能的机上涂覆纸的基本概念。
氧化铝水合物被充正电,所以诸如包含在墨水中的染料的着色材料能被固定到满意的程度。另外,可有效地产生具有良好着色性的图像,并不会出现黑墨水变成褐色或耐光性等问题。因此,它可优选地用于喷墨记录介质。
本发明记录介质实施例中使用的氧化铝水合物当用X射线衍射测量时它显现出勃姆石结构,因为这种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能很好地改善墨水吸收性、着色材料的吸收性和记录介质的着色性。
氧化铝水合物由下述通式定义:
AL2O3-n(OH)2n·mH2O
其中,n表示0到3之间的整数,m表示0到10之间的数值、且优选为0到5之间的数值。mH2O指示在很多情况下不参予晶格构成的可分开的水相。所以,m可采用非整数值。但应注意,m和n不能同时等于零。
通常显现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晶体是层状化合物,它的(020)平面是个大平面、并在X射线衍射图中具有特定的衍射峰。勃姆石结构可以是理想的勃姆石结构或是在(020)平面之间包含过量水分的所谓假勃姆石结构。具有假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的衍射峰比具有理想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的衍射峰宽。但是,由于不能清楚地区分理想勃姆石结构与假勃姆石结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氧化铝水合物可具有两种结构(且下文简称为“氧化铝水合物”)。
本实施例中使用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时优选显现勃姆石结构,因为这种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能很好的改善彩色密度、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分辩率和记录介质的墨水吸收性。对于本发明,氧化铝水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于一种的诸如具有勃姆石结构的二氧化钛和/或二氧化硅的金属化合物。
只要能制成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则用于本实施例的氧化铝水合物可用任何制作方法制作。可用于本发明目的的氧化铝水合物制作方法包括已有技术中公知的烷醇铝的水解和铝酸钠的水解。此外,如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56-120508所述;在用X射线衍射检测时的非晶态氧化铝水合物在水中以不低于50℃的温度进行热处理时可显现勃姆石结构。
用于本实施例的未上胶纸纤维素浆不受任何限制。例如,可用于未上胶胶纸纤维素浆的材料包括:诸如由阔叶树和针叶树木材制成的亚硫酸盐纸浆(SP),碱法纸浆(AP)和牛皮纸浆(KP)和诸如半化学纸浆、半机械纸浆及机械纸浆的脱墨二次纤维的旧纸纸浆。不论是未漂白的纸浆和漂白的纸浆、还是打浆过的纸浆和未打浆过的纸浆均可使用。可用于本发明的纤维素纸浆包括:由草、树叶、韧皮、种子纤维、稻草、竹子、亚麻、蔗渣、红麻、mitsumata和棉绒等纤维制成的非木材纸浆。对于本发明,记录介质不必包含任何填充材料。也不必包含诸如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的任何水吸收树脂。当不包含任何水吸收树脂以及填充材料时,记录介质提供良好的点再现性。
如果不是太小以及记录介质非常薄,则记录介质的基重不受任何限制。但是,为了在打印机中打印时方便记录介质的移动,基重优选在40与300g/m2之间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基重选择在45与200g/m2之间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基重在上述范围内时、记录介质会变得很不透明且不会不适当地提高弯曲强度。另外,如果基重在上述范围之内,则当大量打印页叠放时、它们几乎不会相互粘贴。
优选地,将细的原纤维素、结晶纤维素、由阔叶树和/或针叶树制成的硫酸盐纸浆和亚硫酸盐纸浆、半纤维素处理纸浆和酶处理化学纸浆添加到记录介质本实施例的纤维素纸浆中。记录介质的表面平滑性和构成被改善,当添加这些纸浆中的任何一种时,在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表面不会立刻产生折皱和溶胀变形。
可将粗纤维素纤维、碱处理纤维素、短纤维素、热机械纸浆和其它机械纸浆添加到本实施例的纤维素纸浆中。添加这些纸浆可改善记录介质的墨水吸收率和墨水吸收能力。
本实施例记录介质的墨水吸收率可用已有的扫描液体吸收测力计测量。本实旋例的记录介质在与液体接触25毫秒时能以不小于50ml/m2的比率很好地吸收液体。当液体吸收比率大于上述鉴别值时,则不论墨水成份如何、该实施例的记录介质将能防止产生小液珠。更优选地,在与液体保持接触100毫秒时,该实施例的记录介质以不小于100ml/m2比率吸收液体。当液体吸收比率大于上述鉴别值时,在高速多路打印的情况下,本实施例能有效防止出现图像边缘的羽状缺陷、收缩变形(crawling)和珠状缺陷等缺陷。
通过选择适当类型的纤维素纸浆和适当程度的打浆,可将本实施例记录介质的液体吸收率和液体吸收能力控制到相应的目标值。通过添加粗纤维素、碱处理纤维素、短纤维素和机械纸浆可改善本实施例记录介质的液体吸收性。另外,通过添加原纤维素、结晶纤维素、硫酸盐纸浆、亚硫酸盐纸浆、碱化纸浆、半纤维素处理纸浆和酶处理化学纸浆可改善本实施例记录介质的表面平滑性。
任何通用的制纸方法均可用于制作本实施例的记录介质。诸如圆网造纸机、长网造纸机或双长网造纸机的常规造纸机可用于制作本实施例的记录介质。
制作本实施例记录介质的过程不包括普通纸制作过程中一般的涂覆淀粉浆操作的压胶步骤。替代地是执行使用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的机上涂覆步骤。任何已有的适宜涂覆方法均可用于该机上涂覆步骤。例如,任何使用门辊涂布机、压胶机、刮棒涂布机、片涂布机、气刀涂布机、辊涂布机、刷涂布机、幕涂布机、凹板式涂布机或喷涂装置的已有涂布技术可用于本发明。氧化铝水合物和阳离子树脂可混合地或独立地用于机上涂布。
本实施例记录介质的表面可用压光机或超细压光机整平。
在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用于本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同时,如果在借助X射线衍射观测时显示勃姆石结构则包含一种或多于一种的诸如二氢化钛和/或二氢化硅的金属化合物的氧化铝水合物也可使用。如日本专利2714351所述的包含二氢化钛的氧化铝水合物可用作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如日本已公开专利2000-79755所述的包含二氢化硅的氧化铝水合物可用作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另外,包含一种或多于一种的镁、钙、锶、钡、锌、硼、硅、锗、锡、铅、锆、铟、磷、钒、铌、钽、铬、钼、钨、锰、铁、钴、镍、钌的氧化物和/或化合物可用于本发明以取代二氢化钛或二氢化硅。
氧化铝水合物的形式(颗粒外形,颗粒尺寸,纵横比)可通过制备观察样品而确定,观察样品是将氧化铝水合物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并将它滴到火棉膜上制成、而后通过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该样品。众所周知,在氧化铝水合物中,假勃姆石可制成如Rocek J.等在“应用催化剂(applied catalysis)”(74卷,29-36页,1991年)中所述的纤毛形或其它形状。具有纤毛形或板形的氧化铝水合物可用于本实施例。
如果使用板形的氧化铝水合物,则板形颗粒的纵横比可由日本专利公开5-16015限定的方法确定。纵横比是颗粒直径对厚度的比值。这里所用的术语直径是指一个圆周的直径,该圆周的面积等于通过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的氧化铝水合物颗粒的投影面积。另一方面,长度直径比是指通过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的投影图的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在细颗粒团块好象发束(下文简称作“发束”)的情况下,每个形成发束的氧化铝水合物针形颗粒被看成柱状物,于是测量顶部圆周直径、底部圆周直径和柱状物的高度、并计算直径对长度的比值以确定纵横比。对于本发明,最优选的氧化铝水合物的形状是平均纵横比在3与10之间、平均颗粒直径在1与50nm之间的板形或平均纵横比在3与10之间、平均颗粒长度在1与50nm之间的发束形。当平均纵横比在上述范围内时,间隙被形成以分离颗粒,于是显示宽的小孔半径分布的多孔结构可方便地在形成墨水接收层时或在向纤维材料内添加氧化铝水合物时产生。当平均颗粒直径或平均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容易地产生具有大体积小孔的多孔结构。
用于本实施例记录介质的氧化铝水合物BET比表面积优选在70-300m/g2范围内。如果BET比表面积低于上述范围,则打印图像会变成灰色、形成图像的抗水性不令人满意。如果BET比表面积高于上述范围,则易发生粉未脱落的现象。BET比表面积、小孔半径分布和小孔体积由氮吸附/解吸附方法确定。
记录介质中氧化铝水合物的晶体结构可通过常规X射线衍射进行观测。含有内添加氧化铝水合物的记录介质安装到测量室中,在衍射角2θ在14°和15°之间时显现的(020)平面的峰被观测。(020)平面的面间间隔和垂直于(010)平面方向上的晶体尺寸根据衍射角2θ和分别使用Bragg公式及Scherrer公式的半宽度B来确定。
本实施例记录介质中氧化铝水合物的(020)平面的面间间隔优选大于0.167nm、但不大于0.620nm。当在上述范围内时,诸如染料的着色材料可进行广泛的选择,并且不论选择的着色材料是亲水或疏水的、打印区的光学密度将提高。另外,图像边缘的羽状缺陷、珠状缺陷和收缩变形的缺陷被最小化。此外,如果组合地使用亲水着色材料和疏水着色材料,则可得到均匀的光学密度和均匀的点直径。如果墨水含有亲水或疏水物质,则打印区的光学密度和点直径不会波动,羽状缺陷、珠状缺陷和收缩变形的缺陷的出现被最小化。在垂直于(010)平面方向的晶体尺寸优选在6.0和10.0nm之间的范围内。在上述范围内,墨水和着色材料的吸收性能被改善,粉未脱离现象被最小化。例如,使用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9-99627所述的方法,(020)平面的面间间隔和垂直于(010)平面方向的晶体尺寸被限定在各自的范围中。
记录介质中氧化铝水合物的结晶度也由X射线衍射所确定。含有内添加氧化铝水合物的记录介质被压碎成粉未以制成样品,该样品被装入测量室中。而后,观测在衍射角2θ为10°时的强度和在衍射角2θ在14°和15°之间时显示的(020)平面的峰强度。结晶度根据在2θ=10°时的峰强度的(020)平面的峰强度而确定。记录介质中氧化铝水合物的结晶度优选在15与80之间的范围内。当结晶度在上述范围内时,记录介质的墨水吸收性能和打印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抗水性被改善。例如,使用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8-132731中公开的方法可将记录介质中氧化铝水合物的结晶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
有三种优选的氧化铝水合物小孔结构可适用于本发明的目的。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的小孔结构可被适当地使用。
可适用于本发明目的第一小孔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颗粒的平均小孔半径在2.0与20.0nm之间的范围内,小孔半径分布的半宽度在2.0与15.0nm之间的范围内。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51-38298和4-202011中限定了该平均小孔半径。小孔半径分布的半宽度是指从小孔半径分布得到平均小孔半径的测量值的出现频率的一半的宽度。
当平均小孔半径和半宽度分别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对诸如染料的着色剂的宽范围的选择可以实现,并且羽状缺陷、珠状缺陷和收缩变形等缺陷可最小化。另外,可实现均匀的光学密度和均匀的点直径。可用日本专利2714352公开的方法制备具有上述小孔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
可适用于本发明目的第二小孔结构在分别不大于10.0nm范围内和在10.0nm与20.0nm之间范围内的氧化铝水合物的小孔半径分布中显示最大值。具有10.0nm与20.0nm之间的较大半径的小孔吸收墨水溶剂,而具有不大于10.0nm的较小半径的小孔吸收主要包含在墨水中的那些着色材料。于是,上述小孔结构能以加快的速率吸收墨水溶剂和着色材料。在不大于10.0nm范围内的最大值优选在1.0nm与6.0nm之间,因为当最大值在这个范围中时着色剂被快速地吸收。在不大于10.0nm范围内的小孔半径分布最大部分的小孔比体积(specificpore volume)(最大部分2)优选占整个小孔体积的0.1与10%之间、更优选在1与5%之间,以便提高墨水吸收率和着色材料吸收率。使用日本专利2714350公开的方法可制备具有上述小孔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此外,这种氧化铝水合物可通过组合在10.0nm半径显示峰的氧化铝水合物与在10.0nm与20.0nm半径显示峰的氧化铝水合物而制备。
可适用于本发明目的第三小孔结构在2.0nm与20.0nm范围内的氧化铝水合物颗粒的小孔半径分布中显示最高峰。于是,上述小孔结构能以加快的速率吸收墨水溶剂和着色材料,使氧化铝水合物很好地透过并避免打印的图像变成灰色。更优选地,小孔半径分布的最大值处于6.0nm与20.0nm之间。于是,不论在打印中使用颜料墨水、染料墨水、颜料墨水与染料墨水的组合或墨水的混合物,羽状缺陷、收缩变形和彩色不均匀的现象减到最小。最优选地,小孔半径分布的最大值处于6.0nm与16.0nm之间。于是,如果使用三种或多于三种的具有不同密度的着色材料也不会出现因密度差引起的色度差。具有上述小孔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可用日本专利申请9-6664所述的方法制备。
氧化铝水合物的小孔总体积优选在0.4与1.0cm3/g之间。当小孔总体积在上述范围内时,记录介质实施例显示高的墨水吸收性、且当使用多种彩色打印图像时不会损坏打印图像的色度。更优选地,氧化铝水合物的小孔总体积在0.4与0.6cm3/g之间,以防止粉末脱落和图像羽状缺陷的发生。再有,当半径在2.0与20.0nm之间的氧化铝水合物小孔占小孔总体积的80%时,打印的图像不会变灰。另外,氧化铝水合物可聚集地使用。颗粒半径优选在0.5与50μm之间,BET比表面积与小孔体积的比率优选在50与500m2/ml之间。于是,不论打印环境(温度、湿度)如何,由于氧化铝颗粒的许多吸附位置被暴露,所以可避免珠状缺陷出现。具有这种小孔结构的聚集颗粒可用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8-174993所述的方法制备。
也可将经偶合剂处理的氧化铝水合物用于本记录介质的实施例。选自硅烷类、钛酸盐类、铝类和锆类的一种或多于一种的偶合剂可以使用。当氧化铝水合物由偶合剂制成疏水的时,能打印具有高彩色密度的清晰的图像。当氧化铝水合物被偶合剂处理为基于表面积的0.1-30%内的百分比范围时,着色性被改善、且不损坏墨水吸收性。以上使用偶合剂的处理可用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9-76628公开的方法进行。
金属醇盐和能交联羟基的物质可添加到用于记录介质实施例的氧化铝水合物中。诸如四乙氧基硅烷或四甲氧基硅烷的任何常规的金属醇盐可被选择和用于本发明。能交联羟基的物质可从硼酸、硼酸化合物和福尔马林化合物中选择。这些物质可用日本巳公开专利申请9-86035中所述的方法添加。当通过添加大量表面活性剂而制成墨水以改善其打印所用的透过性时,添加这些物质可避免出现羽状缺陷和珠状缺陷。
用于该记录介质实施例的阳离子树脂可选自季铵盐、聚胺、烷基胺、卤化季铵盐、阳离子尿烷树脂、苯甲基铵氯化物、苯乙烷铵氯化物(benzethoniumchloride)、二甲基二烯丙基铵氯化物聚合物。
水溶性铈化合物特别优选,作为用于该记录介质实施例的无机盐。
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水溶性铈化合物就可用于本发明。当用含水墨水在该记录介质实施例上打印图像、且墨水滴施加到记录介质上时,包含在该实施例中的水溶性铈化合物被溶解并与墨滴混合。而后,由水溶性铈化合物的溶解产生的物质与墨滴中的颜料着色材料、水溶性聚合物及墨水和/或微胶囊着色材料中的乳剂发生作用以在记录介质上定影后者。因水溶性铈化合物的作用导致的着色材料和其它物质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速度非常高,因此可适用于高速打印机和最近已经出现的具有全行打印头的打印机。这种高定影速度为字母和其它细线提供高分辩率、并具有额外的优点,即可防止产生不均匀的实心打印区。这些优点在使用添加阳离子和一种或多于一种的金属盐的已有技术中不能实现,且在全色染料用于打印机时特别明显。当在任何常规记录介质的实心打印区打印字母时,打印在实心打印区上的字母轮廓不清晰。与此相反,当在本发明记录介质的实心打印区打印字母时,打印在实心打印区上的字母轮廓像打印在白色背景上的字母轮廓一样清晰。另外,对于诸如海良和皮肤色的色调和密度的微细变化能以高保真度进行复制。
优选诸如氯化铈的卤化铈用作本发明的水溶性铈化合物。在打印操作期间、卤化铈快速地溶解并分散到墨水中,这样在记录介质储存时可有效避免记录介质变粘和着色。更优选地,天然稀土氯化物被用作水溶性铈化合物。天然稀土氯化物是通过从矿山采掘的含稀土元素的矿产资源中进行稀土元素萃取处理而得到的残留物,它仍包含作为主要成份的稀土元素。由于天然稀土氯化物是天然产品,它具有低的口服毒性,所以是安全的、并能以低成本得到。此外,它能改善由染料墨水打印的图像的光学稳定性。
水溶性铈化合物可不受限制地添加到记录介质中。但是,为了改善着色性能,添加速度优选地选择在0.01-10.0g/m2之间。更优选地,为了实现实心打印区的均匀密度和避免窄线的羽状缺陷出现,水溶性铈化合物添加到记录介质中的速度在0.1-7.0g/m2之间选择。
用于在该实施例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墨水主要包含着色剂(染料或颜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如果使用染料,只要与记录介质混合时能满足提供良好图像的各种要求、即可定影性、着色性、清晰度、稳定性和耐光性,则水溶性染料可优选地从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活性染料和食物染料中选择。另一方面,如果使用颜料,则优选使用碳黑颜料。颜料可与分散剂组合或是微胶囊。另外,自分散型颜料也可使用。
水溶性染料被分散到水或包括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溶剂中。该溶剂最好是水和任何各种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油墨的水含量最好被调整在20-90%重量之间。
可用于本发明目的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包括:诸如甲基醇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醇,诸如二甲基呋喃酰胺的酰胺,诸如丙酮的酮和酮醇,诸如四氢呋喃的醚,诸如聚亚乙烯醇的多亚烷基醇,诸如乙二醇、甘油的其亚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撑二醇,诸如乙二醇甲基乙醚的多羟醇的低烷基醚。在这些水溶性有机溶剂中,诸如一缩二乙二醇的多羟醇、诸如二缩三乙二醇独甲基醚、二缩三乙二醇独乙基醚的多羟醇的低烷基醚被优选使用。特别优选使用多羟醇,由于它能作为有效防止墨水中的水分蒸发进而避免水溶性染料沉积堵塞喷孔的润滑剂。
可给墨水添加增溶剂。能用于本发明的典型的增溶剂包括含氮杂环酮。当添加时,这种增溶剂能明显改善水溶性染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例如,可优选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或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另外,为改善实施例的性能可添加粘度调节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调节剂、pH调节剂和/或电阻率调节剂。
喷墨记录方法通过施加墨水而在该实施例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只要能有效地从打印头喷孔释放墨水并将墨水施加到记录介质上,则任何方法均可适用于本发明的目的。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54-59936中所公开的喷墨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本发明的目的,该方法借助热能使墨水体积急剧变化、并在墨水状态变化的作用下从喷墨记录头的喷孔喷射墨水。
[实例]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记录性能)
对用于下述实例的记录介质试样进行以下各项性能的评价。
采用具有前面结合图1所述的全行喷墨记录头的高速打印机对试样进行打印操作。打印头的分辩率是600DPI,并形成两个8pl的墨滴以所有的墨水彩色对每个600DPI像素进行击打而形成图像。
1)墨水吸收性能
利用上述打印机以一到四种彩色打印形成实心打印区。在打印操作之后,立即通过触摸记录介质表面上的墨水检测墨水吸收性能、以检查墨水的干燥状态。用于单色记录的墨水量假定为100%。以300%的墨水量(三色混合)打印的墨水不粘附手指的试样被评价为◎,以200%的墨水量(二色混合)打印的墨水不粘附手指的试样被评价为,以100%的墨水量打印的墨水不粘附手指的试样被评价为△,而以100%的墨水量打印的墨水粘附手指的试样被评价为×。
2)图像密度
借助上述打印机以单色的Y、M、C和Bk墨水用100%的墨水量打印的实心打印区的图像密度利用Macbeht反射密度计评价。
3)实心打印均匀性、羽状缺陷、珠状缺陷、收缩变形、透印
对于每个试样,用上述打印机以单色或多色打印的10mm×10mm实心打印正方形图案可用目视检测实心打印均匀性、羽状缺陷、蛛状缺陷和收缩变形。对于实心打印均匀性,当带有实心打印图案的试样是均匀的时被评价为○,当显示多于一个的空白区和/或不均匀条纹时被评价为×。对于羽状缺陷,当不显示着色材料的羽状缺陷时评价为○,当显示着色材料的羽状缺陷时评价为×。类似地,对于珠状缺陷和收缩变形,当不显示珠状缺陷和收缩变形时评价为○,当显示珠状缺陷和收缩变形时评价为×。用目视检测每个试样的透印,当没有看到透印时评价为○,当看到透印时评价为×。
4)记录后的翘曲
用上述打印机在每个试样的中心以100%的墨水量单色打印50mm×50mm的实心打印正方形。将试样放置在平台上观察翘曲程度。当翘曲小于1mm时试样被评价伪○,当翘曲小于3mm时试样被评价为△,当翘曲不小于3mm时试样被评价为×。
5)记录后的粘性
用上述打印机在每个试样上以100%的墨水量单色打印10mm×10mm的实心打印正方形。当手指触及记录介质而记录介质表面不粘手指尖时试样被评价为○,当墨水粘附到手指尖时试样被评价为×。
6)记录后的粉末脱落
将10张试样页叠放在—起并由上述打印机一起移动,目视观察每张试样页的粉末脱落。当没有看到粉末脱落时试样被评价为○,当看到粉末脱落时试样被评价为×。
7)记录后的粘附
用上述打印机在每个试样的中心以单色的100%的墨水量打印50mm×50mm的实心正方形。10张试样页被连续打印并叠置在一起。当试样页不粘附时试样被评价为○。当试样粘附其它试样时试样被评价为×。
8)记录后的表面变化
用上述打印机在每个试样的中心以单色的100%的墨水量打印50mm×50mm的实心正方形。打印之后立即目视观看每个试样表面。当记录表面上没有发生变化时、试样被评价为○,当记录表面上显示出诸如增厚、起皱、变形和/或翘曲等变化时、试样被评价为×。
9)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
在25℃和50%RH的环境下,用表面电阻计测量每个试样的表面电阻。
10)墨滴的击打精确度
墨滴同时从相邻的喷孔喷出。当偏离理想目标大于10μm时精确度评价为×。当偏离理想目标小于3μm时精确度评价为◎。正中目标在二者之间时精确度评价为○。
11)墨水雾对记录介质的粘附
将易产生墨水雾的实心图像打印在每个试样上,目视观察试样以检查粘附到实心图像周围区上的墨水雾是否可见或不可见。当墨水雾可见或轻微可见时、试样被评价为×或△。墨水雾不可见时、试样被评价为○。
(墨水)
具有下述组份的含水墨水被作为实例使用。
黑(Bk)墨水
颜料分散溶液                         25份
食品黑2                              2份
甘油                                 6份
三甘醇                               5份
乙炔醇(acetylenol)EH                 0.1份
(可从Kawaken Fine Chemical得到)
水                                   余量
以上颜料分散溶液用下述方式制备。
(颜料分散溶液)
在5℃下将1.58g的邻氨基苯甲酸添加到由5g浓盐酸溶解到5.3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中。该溶液在冰浴器和将1.78g硝酸蒽在5℃下溶解到8.7g水所得到的溶液中搅拌并保持在10℃以下。得到的溶液被搅拌15分钟,将具有320m2/g表面积和120ml/100g的DBP油吸附率的碳黑20g以混合状态添加。之后,搅拌该混合物15分钟,用过滤纸(Toyo Roshi 2号,由Advantis制作)过滤得到浆液。洗涤得到的过滤块(颜料颗粒)并在110℃的烤箱中进行干燥。而后,在得到的颜料中添加水以制备具有10wl%颜料浓度的含水颜料溶液。通过这种方法,颜料分散溶液被制成。自分散型碳黑包含到借助苯基键合的亲水基表面,且该表面被阴离子充电。
(黄(Y)墨水)
C.I.直接黄86                       3份
甘油                               5份
二甘醇                             5份
乙炔醇EH                           1份
(可从Kawaken Fine Chemical得到)
水                                 余量
(品红(M)墨水)
C.I.酸性红289                      3份
甘油                               5份
二甘醇                             5份
乙炔醇EH                           1份
(可从Kawaken Fine Chemical得到)
水                                 余量
(青(C)墨水)
C.I.直接兰199                      3份
甘油                               5份
二甘醇                             5份
乙炔醇EH                           1份
(可从Kawaken Fine Chemical得到)
水                               余量
(实例1的记录介质)
市售的LBKP被用作生纸浆、并通过双盘匀浆机打浆以得到300ml加拿大标准打浆度(C.S.F)的打浆过的原料(A)。类似地,用同样的设备搅打市售的LBKP以得到450ml加拿大标准打浆度(C.S.F)的打浆过的原料(B)。打浆过的原料(A)和原料(B)被混合到9∶1的比例并降至干重以制备用于造纸的材料。
将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9-99627的实例1所述的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分散到去离子水中而制备固体浓度10wt%的氧化铝水合物分散溶液。将作为阳离子树脂的Weistex H-90(商品名,可从Nagase Kasei Kogyo,有效成份:45%)与去离子水混合而制备含有10wt%有效成份的阳离子分散溶液。氧化铝水合物分散溶液与阳离子分散溶液混合成1∶1的比例以制成混合的涂覆溶液。
将市售的天然稀土卤化物分散到去离子水中以制成固体浓度3wt%的水分散溶液。
使用上述的造纸原料、借助长网造纸机制造纸张基重为80g/m2的纸。而后,借助2辊压胶机以每侧减小到干重时的4g/m2的比率(氧化铝水合物2g/m2,阳离子2g/m2)、用含有氧化铝水合物和阳离子树脂的混合涂覆溶液涂覆该纸,接着利用第二阶段压胶机以每侧减小到干重时的0.2g/m2的比率用天然稀土卤化物进行涂覆。最后,用超细压光机整平纸表面以制成最终的记录介质。
(实例2的记录介质)
除了利用第二阶段压胶机以每侧减小到干重时的0.5g/m2的比率用天然稀土卤化物分散溶液进行涂覆试样之外,实例2的记录介质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
(实例3的记录介质)
除了利用第二阶段压胶机以每侧减小到干重时的0.8g/m2的比率用天然稀土卤化物分散溶液进行涂覆试样之外,实例3的记录介质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
(参考实例的记录介质)
除了不涂覆任何天然稀土卤化物分散溶液之外,这个实例的记录介质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
评价上述实例的试样以得出下面表1中所列的结果。
如表中所示,表面电阻不大于1×1011Ω/□的记录介质能满足达到良好性能的各种要求。所以,如前所述的与静电吸附带转印相关的各种问题被解决,从而可实现高质量打印。
此外,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在用静电吸附系统吸附的同时可利用喷墨记录头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上进行打印,因此,喷墨记录头与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能稳定保持在恒定的水平、并且记录介质表面电荷产生的电场不会对墨滴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可实现高质量打印。
关于记录介质,
(2)在使用具有全行打印头的高速打印机时,可得到没有粘结和墨水转移的好的墨水吸收性。
(3)由于在高速打印操作中喷向记录介质的着色材料滴被快速地隔离在记录介质表面上,所以在得到良好的着色性和点再现性时不产生任何透印。
(4)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因其具有单层结构所以可用简单的方式制作,因此能提高生产率。
(5)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因利用机上涂覆方式涂覆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和无机盐,所以能用普通造纸机以简单的方式制造。
特别是,由于无机盐的作用,记录介质表面电阻可保持在小于某一水平,所以可使上述的优点(1)最大化。另外,由于机上涂覆使制造处理中的两个表面的表面电阻受到控制,所以记录介质能容易地从静电传送带上分离。
虽然上述实施例和上述实例描述了静电吸附和传送带的使用,但这绝不限制本发明。通过静电吸附而简单地稳固保持记录介质的结构、以及相对记录介质移动记录头而进行打印操作的结构也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通过静电吸附而被移动时,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保持在不大于1×1011Ω/□,于是由于静电吸附系统的移动而使静电吸附导致的记录介质的表面电位被快速地减小到0V。因此,表面电位产生的电场使喷射墨滴偏离的问题、以及墨水雾粘附到记录介质上的问题可被有效地避免。
所以,能通过静电吸附系统吸附和移动记录介质的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可使记录介质表面电位对记录图像的影响减到最小,同时,能满足与记录特性相关的需求和能满足适用于这种喷墨记录设备的记录介质。
[表1]                             记录介质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参考实例
墨水吸收性             ◎         ◎         ◎         ◎
图像密度(Y)            1.15       1.14       1.14       1.14
        (M)            1.15       1.14       1.13       1.15
        (C)            1.15       1.14       1.14       1.15
        (Bk)           1.50       1.51       1.52       1.30
实心打印区             ○         ○         ○         ○
的均匀度
羽状缺陷               ○         ○         ○         ○
珠状缺陷               ○         ○         ○         ○
收缩变形               ○         ○         ○         ○
透印                   ○         ○         ○         ○
打印后                 ○         ○         ○         ○
的卷曲
打印后                 ○         ○         ○         ○
的粘性
打印后的               ○         ○         ○         ○
粉末脱落
打印后                 ○         ○         ○         ○
的粘结
打印后的               ○         ○         ○         ○
表面变化
表面电阻(Ω/□)        2×1010   1×1010   6×109    3×1011
墨滴击打精度           ◎         ◎         ◎         ○
墨水雾对               ○         ○         ○         △
记录介质的粘结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记录介质,该喷墨记录设备适于将墨水从喷墨头喷射到借助静电吸附系统而保持定位的记录介质上;
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电阻不大于1×1011Ω/□,
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具有主要由不含任何填充材料的纤维材料构成的单层结构、和位于所述记录介质表面附近的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阳离子树脂以及无机盐,该记录介质不含上胶剂。
2.如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纤维材料的纤维中间存在间隙,并且没有颜料、填充材料和树脂存在于除了纤维材料的纤维表面附近之外的间隙中。
3.如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所述阳离子树脂和所述无机盐存在于该纤维材料的每个纤维的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所述阳离子树脂和所述无机盐只存在于该记录介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附近。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和所述阳离子树脂中的每一种以每侧1-5g/m2的标准施加到该记录介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附近。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从细的原纤维的纤维素、由阔叶树和/或针叶树获得的硫酸盐纸浆、亚硫酸盐纸浆、碱纸浆、半纤维素处理纸浆和酶处理化学纸浆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物质。
7.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记录介质的方法,其中,该记录介质的基底件具有主要由不含填充材料的纤维材料构成的单层结构,记录介质的基底件被机上涂覆所述的氧化铝水合物和所述的阳离子树脂。
8.如权利要求7的制造记录介质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和所述阳离子树脂中的每一种以每侧1-5g/m2的标准施加到该记录介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附近。
9.如权利要求7的制造记录介质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从细的原纤维的纤维素、由阔叶树和/或针叶树获得的硫酸盐纸浆、亚硫酸盐纸浆、碱纸浆、半纤维素处理纸浆和酶处理化学纸浆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物质。
10.一种喷墨记录设备,适于将墨水从喷墨头喷射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借助静电吸附系统保持定位。
11.如权利要求10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静电吸附系统至少包括一对具有不同电位的电极。
CNB011428945A 2000-11-17 2001-11-16 喷墨记录设备和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28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52006 2000-11-17
JP2000351666 2000-11-17
JP351666/2000 2000-11-17
JP352006/2000 2000-1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3467A CN1363467A (zh) 2002-08-14
CN1192886C true CN1192886C (zh) 2005-03-16

Family

ID=2660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289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2886C (zh) 2000-11-17 2001-11-16 喷墨记录设备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716495B1 (zh)
EP (1) EP1207045B1 (zh)
KR (1) KR100417150B1 (zh)
CN (1) CN1192886C (zh)
AT (1) ATE340082T1 (zh)
DE (1) DE6012319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6968B2 (en) 2003-05-24 2007-05-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electrostatic hold down and conductive heating assembly
JP2005015227A (ja) * 2003-06-03 2005-01-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160602B2 (en) * 2003-06-25 2007-01-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recording material, support for the image recording material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he support
US6997549B2 (en) 2004-02-26 2006-02-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hold down system
JP4898433B2 (ja) * 2004-06-01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該被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N100406254C (zh) * 2004-09-07 2008-07-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JP4812078B2 (ja) 2004-12-28 2011-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14134B2 (ja) * 2005-07-12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及び該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US7758934B2 (en) 2007-07-13 2010-07-20 Georgia-Pacific Consumer Products Lp Dual mode ink jet paper
EP2173823B1 (en) * 2007-07-23 2017-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ink
EP2173558B1 (en) * 2007-07-23 2019-07-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forming method, ink jet color image-form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8328341B2 (en) * 2007-07-23 2012-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ink, ink jet image-form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9173912A (ja) * 2007-12-28 2009-08-06 Canon Inc 顔料分散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媒体
US8252393B2 (en) * 2007-12-28 2012-08-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urface-modified inorganic pigment, colored surface-modified inorganic pigment,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recorded image
CN103119219B (zh) * 2010-09-29 2015-04-15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印刷用涂料纸和形成印刷图像的方法
KR101536448B1 (ko) * 2013-12-12 2015-07-13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인쇄성 우수한 강판 코팅용 수지조성물,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표면처리강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798931B2 (ja) * 2017-04-24 2020-12-09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US10427421B1 (en) * 2018-03-23 2019-10-01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dryer for drying images on coated substrates in aqueous ink printers
US10500872B2 (en) 2018-03-23 2019-12-10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dryer for drying images on coated substrates in aqueous ink printers
CN108583070B (zh) * 2018-05-02 2020-11-24 惠安极地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书写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1749050A (zh) * 2020-06-15 2020-10-09 江西海川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生产加工用压实烘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23173A (en) 1974-09-09 1982-05-11 Nalco Chemical Company Controlling the pore diameter of precipitated alumina
JPS6026720B2 (ja) 1976-10-08 1985-06-25 十條製紙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キを用いるインキ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S5451583A (en) 1977-09-30 1979-04-23 Hitachi Ltd Air collector
CA1127227A (en) 1977-10-03 1982-07-06 Ichiro Endo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S5459936A (en) 1977-10-03 1979-05-15 Canon Inc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JPS555830A (en) 1978-06-28 1980-0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k jet type recording sheet
JPS5551583A (en) 1978-10-09 1980-04-15 Ricoh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paper
JPS6050721B2 (ja) 1980-02-19 1985-11-09 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会社 多孔質無機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JPS5738185A (en) * 1980-08-20 1982-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paper
JPS588685A (ja) 1981-07-10 1983-01-18 Jujo Paper Co Ltd インキジエット記録用紙
US4433048A (en) 1981-11-12 1984-02-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Radiation-sensitive silver bromoiodide emulsions, photographic element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use
JPS6067190A (ja) 1983-09-22 1985-04-1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媒体
US4734336A (en) 1986-10-02 1988-03-29 Xerox Corporation Twin ply papers for ink jet processes
US5180624A (en) 1987-09-21 1993-01-19 Jujo Paper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paper
JPH082686B2 (ja) 1987-09-21 1996-01-17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H0698824B2 (ja) 1987-11-30 1994-12-07 本州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US5266383A (en) 1988-03-04 1993-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by use thereof
JPH02243382A (ja) 1989-03-17 1990-09-27 Jujo Pap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JPH0725191B2 (ja) 1989-03-17 1995-03-22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US5032225A (en) 1989-11-28 1991-07-16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Temperature controlled method of coating a paper web
US5270103A (en) * 1990-11-21 1993-12-14 Xerox Corporation Coated receiver sheets
JP3046060B2 (ja) 1990-11-30 2000-05-29 水澤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微粉末状アルミナ系複合酸化物、その製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紙用填料
JP3045818B2 (ja) 1991-07-10 2000-05-29 ローム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のリード線切断刃
JP2985909B2 (ja) 1991-10-14 1999-12-06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多層抄きによる機械パルプの色戻り防止法
JP3077043B2 (ja) 1991-11-18 2000-08-14 太洋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消失模型鋳造用振動装置
JPH06219043A (ja) 1993-01-25 1994-08-09 New Oji Pap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3021227B2 (ja) 1993-04-01 2000-03-1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紙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吸収性物品
JP2714352B2 (ja) 1993-04-28 1998-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被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この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印字物及びアルミナ水和物の分散物
CA2122099C (en) 1993-04-28 1999-08-17 Hitoshi Yoshino Recording medium,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dispersion of alumina hydrate
JP2714350B2 (ja) 1993-04-28 1998-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被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この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印字物及びアルミナ水和物の分散物
JP2714351B2 (ja) 1993-04-28 1998-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被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この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印字物及びアルミナ水和物の分散液
JP3198196B2 (ja) 1993-04-30 2001-08-13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JPH0725132A (ja) 1993-07-13 1995-01-27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JPH0725131A (ja) 1993-07-13 1995-01-27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EP0636489B1 (en) 1993-07-30 1997-1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print obtained thereby, and dispersio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he dispersion
JP2883299B2 (ja) 1994-09-16 1999-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その製造方法、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887098B2 (ja) 1994-10-26 1999-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000794A (en) 1994-10-27 1999-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877740B2 (ja) 1994-10-27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印字物
JPH09150570A (ja) 1994-10-31 1997-06-10 Canon Inc 被記録媒体、該媒体用分散液、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媒体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
JP3599818B2 (ja) 1995-03-24 2004-12-08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2921785B2 (ja) 1995-04-05 1999-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921786B2 (ja) 1995-05-01 1999-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該媒体の製造方法、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921787B2 (ja) 1995-06-23 1999-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A2191380C (en) * 1995-11-29 1999-09-28 Yutaka Hattori Record sheet used in electro-coagulation printing method
CA2192730C (en) * 1995-12-12 2005-07-05 Toshiyuki Takano Printing paper coated with nonionic acrylamid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3036420B2 (ja) 1995-12-18 2000-04-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用紙および記録方法
JP3663833B2 (ja) * 1996-11-21 2005-06-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体の再生方法
JP3672691B2 (ja) 1997-01-17 2005-07-20 サカタインクス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用水性印刷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印刷物のラミネート方法
JPH10207100A (ja) * 1997-01-17 1998-08-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用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309064B1 (en) 1997-11-20 2001-10-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JP3799150B2 (ja) 1997-12-15 2006-07-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方式用情報記録用紙
US6177188B1 (en) 1998-03-31 2001-0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and ink jet recording process using it
JP2000079755A (ja) 1998-06-22 2000-03-21 Canon Inc 被記録媒体、およびこの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DE69914259T2 (de) 1998-06-22 2004-11-18 Canon K.K. Aufzeichnungsmedium und Bilderzeugungsverfahren damit
JP4289746B2 (ja) 1998-11-20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およびこの被記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US6720041B2 (en) 1998-11-20 2004-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using the same
US6048606A (en) 1998-12-21 2000-04-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Digital transmission display materials with voided polyester
JP2001226898A (ja) * 2000-02-14 2001-08-21 Uchu Kankyo Kogaku Kenkyusho:Kk 表面サイズ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用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16495B1 (en) 2004-04-06
KR20020038561A (ko) 2002-05-23
DE60123193D1 (de) 2006-11-02
DE60123193T2 (de) 2007-09-13
EP1207045A3 (en) 2002-10-09
KR100417150B1 (ko) 2004-02-05
CN1363467A (zh) 2002-08-14
EP1207045B1 (en) 2006-09-20
ATE340082T1 (de) 2006-10-15
EP1207045A2 (en) 2002-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2886C (zh) 喷墨记录设备和记录介质
CN1076063C (zh) 打印纸及其在成像方法中的应用
CN101541549B (zh) 喷墨记录油墨和记录介质组、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和记录装置
KR101045624B1 (ko) 잉크젯 기록용 잉크, 잉크젯 기록용 잉크 세트, 잉크젯 기록용 잉크 매체 세트, 잉크 카트리지, 잉크젯 기록 방법 및 잉크젯 기록 장치
CN101772423B (zh) 喷墨介质、油墨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256241C (zh) 反应液、反应液与油墨的组合、喷墨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CN101541539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268500C (zh) 反应液、反应液与油墨的组合、喷墨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US6177501B1 (en) Printing paper, dye-receiving layer forming composition for preparing it, ink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i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m
CN101365761B (zh) 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喷墨记录用喷墨介质组、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US7216967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KR100518990B1 (ko) 액체 조성물, 잉크 세트, 피기록 매체에 착색부를형성하는 방법 및 잉크젯 기록 장치
US6582047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US8201935B2 (en) Image recording method
EP2408624B1 (en) Variable printing medium having high glossiness, and recording method
CN1347811A (zh) 喷墨记录纸
JP201210149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042795B2 (ja)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並びに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194054C (zh) 含水油墨及其应用
CN1519117A (zh) 墨水组合、图像记录方法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CN1319757C (zh) 喷墨记录片材
US7331649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298351A (zh) 喷墨记录纸
JP400622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91035C (zh) 喷墨打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