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39038A - 连杆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连杆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39038A CN118339038A CN202280073094.8A CN202280073094A CN118339038A CN 118339038 A CN118339038 A CN 118339038A CN 202280073094 A CN202280073094 A CN 202280073094A CN 118339038 A CN118339038 A CN 1183390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
- power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driving forc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92—Damper doors moved by translation, e.g. curtain do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64—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ir stream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57—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connecting the initiating means, e.g. control lever, to the damper do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 B60H2001/00135—Deviding walls for separate air flow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85—Distribution of conditionned air
- B60H2001/002—Distribution of conditionned air to front and rear part of passenger compar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连杆机构具有驱动部(5)、从动部件(50)、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和传递路径切换部(90)。驱动部产生驱动力。从动部件通过在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的作用进行移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将在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以预先决定的减速比向从动部件传递。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将在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以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不同的减速比向从动部件传递。传递路径切换部将驱动力从驱动部向从动部件的传递路径切换为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任一方。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21年11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1-180954号,将其记载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向从动部件传递的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传递由伺服电动机等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使作为从动部件的门动作,对空气通路的开度进行控制。作为关于在这样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等中使用的连杆机构的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是,通过将连杆机构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从而由一个伺服电动机驱动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多个门。由此,由于能够减少伺服电动机的数量,因此能够谋求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低成本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0544号公报
在此,由于通过一个驱动部的驱动力使作为从动部件的多个门位移,因此用来传递驱动力的传递机构变得复杂化,由于传递机构的构成零件中的公差的影响等,有时与从动部件的移动相关的精度会降低。可以认为,由于从动部件的动作在精度低的状态下进行,因此有时会出现从动部件的动作与状况不适合。而且,由于传递机构的构成零件的零件件数增大,因此难以应对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小型化相关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上述点,关于向从动部件传递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的连杆机构,提供一种能够使从动部件以与情景相应的适当的移动量移动的连杆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涉及的连杆机构具有驱动部、从动部件、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和传递路径切换部。驱动部产生驱动力。从动部件通过在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的作用进行移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将在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以预先决定的减速比向从动部件传递。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将在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以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不同的减速比向从动部件传递。传递路径切换部将驱动力从驱动部向从动部件的传递路径切换为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任一方。
因此,通过连杆机构,能够将驱动力从驱动部向从动部件的传递路径,通过传递路径切换部切换为基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传递路径和基于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传递路径中的任一方。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分别以不同的减速比将驱动力向从动部件传递,因此,连杆机构,作为驱动力的作用下的从动部件的动作形态(例如,移动量),能够实现不同的两个形态。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分别使用两个移动形态,从而连杆机构使从动部件移动与情景相应的移动量。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添附的附图并且根据下述详细的描述而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更明确。在附图中:
图1是搭载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通常驱动模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高精度驱动模式的说明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面部模式的情况下的顶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面部模式的情况下的机构构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6是图4中的VI-VI剖面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脚部模式的情况下的机构构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脚部模式的情况下的连杆槽与连杆销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除霜器模式的情况下的机构构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除霜器模式的情况下的连杆槽与连杆销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驱动模式与吹出模式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模式转移时的第一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模式转移时的第二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模式转移时的第三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模式转移时的第四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9是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0是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面部模式的情况下的顶视图,
图2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面部模式的情况下的机构构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2是图20中的XXII-XXII剖面的剖面图,
图2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脚部模式的情况下的机构构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脚部模式的情况下的连杆槽与连杆销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除霜器模式的情况下的机构构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为除霜器模式的情况下的连杆槽与连杆销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7是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有对与在先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仅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对于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在先说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不仅能够进行在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指明能够组合的部分彼此的组合,只要不特别地对组合产生妨碍,即使不指明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本发明涉及的连杆机构1,作为用来实现车辆用空调装置100中的多个门(例如,面部门50等)的动作的机构。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适用连杆机构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结构。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剖面图。图1中的上下前后各箭头表示车辆搭载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而且,图1中的纸面面前侧、纸面里侧与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左右方向对应。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在车辆中,为了进行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车室内的空气调节,而搭载在车室内的仪表盘下方部。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具有用来供给通过制冷循环而调节了温度的空调风的室内空调单元105。
室内空调单元105与未图示的送风机单元一起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通风系统,配置在车室内的仪表盘下方部中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送风机单元在车室内的仪表盘下方部中从中央部向助手席侧偏移地配置,由内外气切换箱,和通过该内外气切换箱吸入空气进行送风的送风机构成。
在内外气切换箱中形成有导入外气(即,车室外空气)的外气导入口,和导入内气(即,车室内空气)的内气导入口。该外气导入口和内气导入口通过内外气切换门进行开闭,通过电动致动器驱动。
而且,构成送风机单元的送风机由离心式风扇、驱动用电动机、和涡旋形壳体构成。更具体而言,该送风机具有两组离心式风扇和涡旋形壳体,送风机单元能够切换仅将外气送风的外气模式、仅将内气送风的内气模式、以及将外气与内气区别地送风的内外气双重模式。
并且,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在一个共同的空调壳体110中内装了蒸发器115(即,冷却用热交换器),和加热器芯120(即,加热用热交换器)。空调壳体110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且强度也优异的树脂(例如,聚丙烯)的成形品。
空调壳体110具体由多个分割壳体构成。此多个分割壳体,在收纳蒸发器115、加热器芯120等设备后,通过金属弹性卡、螺钉等紧固构件结合成一体。由此,多个分割壳体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空调单元105。
虽然图示省略,但是在空调壳体110中最靠车辆前方侧的部位的侧表面形成有两个空气入口。两个空气入口与配置在送风机单元的两个涡旋形壳体对应。即,在外气模式下,外气流入两个空气入口的双方,在内气模式下,内气流入两个空气入口的双方。并且,在内外气双重模式下,来自一方的涡旋形壳体的外气流入两个空气入口中的一方的空气入口,来自另一方的涡旋形壳体的内气流入两个空气入口中的另一方的空气入口。
如图1所示,在空调壳体110的内部,以遍及车辆左右方向的整个区域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分隔板111。分隔板111与空调壳体110一体成形,将空调壳体110内的空气通路121沿车辆上下方向划分为二。
分隔板111上方侧的空气通路构成为供从两个空气入口的一方流入的空气流动。并且,分隔板111下方侧的空气通路构成为供从两个空气入口的多方流入的空气流动。内外气双重模式的情况下,外气在分隔板111的上方侧的空气通路流动,内气在分隔板111的下方侧的空气通路流动。
并且,在空调壳体110内的空气入口的正后面的部位配置有蒸发器115。蒸发器115在空调壳体110内遍及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与车辆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此外,虽然图示省略,但是蒸发器11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与空调壳体110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蒸发器115是从空调空气吸取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而对空调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蒸发器115以贯通设于分隔板111的贯通孔的方式配置。
因此,蒸发器115的上部位于分隔板111上方的空气通路内,蒸发器115的下部位于蒸发器115下方的空气通路内。由此,蒸发器115的上部能够对在分隔板111上方的空气通路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蒸发器115的下部能够对在分隔板111下方的空气通路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
并且,在蒸发器115的空气流动下游侧(即,车辆后方侧),从蒸发器115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有加热器芯120。此外,虽然图示省略,但是加热器芯120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与空调壳体110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加热器芯120是对通过蒸发器115而被冷却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器芯120由供高温的热介质(例如,高温侧热介质回路的热介质、发动机冷却水)通过的多条管道(例如,扁平管道),和与其接合的波纹散热片构成。
并且,如图1所示,加热器芯120也以贯通设于分隔板111的贯通孔的方式配置。因此,加热器芯120的上部位于分隔板111上方侧的空气通路的内部,加热器芯120的下部位于分隔板111下方侧的空气通路的内部。由此,加热器芯120的上部对在分隔板111上方的空气通路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芯120的下部对在分隔板111下方的空气通路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
在分隔板111上方侧的空气通路中的加热器芯120的上方形成有冷风旁通通路122。冷风旁通通路122是供在蒸发器115的上部被冷却的空气绕过加热器芯120流动的通路。通过借助冷风旁通通路122绕过加热器芯120,从而在蒸发器115的上部通过的空气保持被冷却的状态向下游侧流动。
并且,在分隔板111下方侧的空气通路中的加热器芯120的下方形成有冷风旁通通路122。在分隔板111的下方侧,冷风旁通通路122是供在蒸发器115的下部被冷却的空气绕过加热器芯120流动的通路。通过借助冷风旁通通路122绕过加热器芯120,从而在蒸发器115的下部通过的空气保持被冷却的状态向下游侧流动。
在空调壳体110内的上部,在蒸发器115与加热器芯120之间配置有空气混合门125。空气混合门125是相对加热器芯120的前表面大致平行地滑动移动的滑动门,虽然图示省略,但是是将板状的门主体部与齿条一体化而构成的。
空气混合门125的门主体部中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上的两端部)被插入形成于空调壳体110的侧表面的导向槽。导向槽由从空调壳体110的侧表面向空调壳体110的内方侧突出的一对相对壁形成,与加热器芯120的空气流入面大致平行地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导向槽的功能是将空气混合门125的动作方向(即,滑动移动方向)与加热器芯120的空气流入面大致平行地沿大致上下方向进行引导。
并且,空气混合门125的齿条配置成与形成于轴125a的小齿轮啮合。在此,轴125a沿车辆左右方向(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延伸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空调壳体110的侧表面。轴125a的一端部贯通空调壳体110的侧壁,在空调壳体110的外部与未图示的电动致动器连结。
因此,通过由电动致动器驱动轴125a旋转,从而将轴125a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空气混合门125的滑动运动,调整分隔板111的上方侧的空气混合门125的滑动位置。
并且,在分隔板111的上方的加热器芯120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车辆后方侧)形成有暖风通路123。暖风通路123是供在加热器芯120被加热的暖风流动的空气通路。进而,在分隔板111的上方侧,在冷风旁通通路122和暖风通路123的送风空气流的下游侧形成有空气混合部124。在空气混合部124,在暖风通路123中流动的暖风与在冷风旁通通路122流动的冷风混合。
如上所述,空气混合门125,通过调整滑动位置,从而能够调节在加热器芯120的上部被加热的暖风与通过冷风旁通通路122而绕过加热器芯120的上部的冷风的风量比例。并且,由于来自加热器芯120的上部的暖风与来自冷风旁通通路122的冷风在分隔板111的上方侧的空气混合部124中合流,所以在空气混合部124中,能够作出所要的温度的空气。
在此,如图1所示,在分隔板111的下方侧的蒸发器115与加热器芯120之间也配置有空气混合门125。分隔板111下方侧的空气混合门125也是在加热器芯120的前表面侧沿规定方向滑动移动的滑动门,虽然图示省略,但是是板状的门主体部与齿条一体化而构成的。即,分隔板111下方的空气混合门125也由与上述分隔板111上方侧相同的结构构成为能够滑动移动。
并且,在分隔板111的下方的加热器芯120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有暖风通路123。暖风通路123是供在加热器芯120被加热的暖风流动的空气通路。进而,在分隔板111的下方侧的冷风旁通通路122和暖风通路123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有空气混合部124。在空气混合部124,在暖风通路123流动的暖风与在冷风旁通通路122流动的冷风混合。
由此,在分隔板111的下方侧,也能够通过调整空气混合门125的滑动位置,从而调节在加热器芯120的上部被加热的暖风与在冷风旁通通路122通过而绕过加热器芯120的上部的冷风的风量比例。并且,由于来自加热器芯120的上部的暖风与来自冷风旁通通路122的冷风在分隔板111的下方侧的空气混合部124中合流,因此能够在空气混合部124中作出所要的温度的空气。
并且,如图1所示,除霜器开口部160在与空调壳体110的上方侧的空气混合部124邻接的部位开口。除霜器开口部160借助未图示的除霜器管道与除霜器吹出口连接,被构成为,从空气混合部124流入适当调节后的空调风。从除霜器开口部160流入的空调风借助除霜器吹出口朝向车辆前窗玻璃的内表面吹出。
在除霜器开口部160配置有除霜器门60。除霜器门60被构成为能够通过从一个驱动电动机5传递的驱动力进行移动,对除霜器开口部160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使用本发明涉及的连杆机构1对除霜器门60传递驱动力。
而且,在空调壳体110的上面部,面部开口部150在除霜器开口部160的车辆后方侧开口。面部开口部150借助未图示的面部管道与配置在仪表盘上方侧的面部吹出口连接,被构成为从空气混合部124流入适当调节后的空调风。从面部开口部150流入的空调风借助面部吹出口朝向车室内前座位的乘员头部吹出。
在面部开口部150安装有作为滑动门被构成的面部门50。面部门50将板状的门主体部与齿条一体化地构成,被安装成沿着沿面部开口部150的开口缘形成的导向槽进行滑动移动。因此,面部门50能够沿着导向槽决定的移动路径在面部开口部150的开口缘进行往复移动。
并且,面部门50的齿条配置成与形成于门轴51的小齿轮啮合。门轴51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空调壳体110的侧表面。门轴51的一端部将形成于空调壳体110的侧壁的轴孔110a贯通,位于空调壳体110的外部。
在图1中由虚线示出,在空调壳体110的外部安装有连杆机构1,构成为,能够将构成连杆机构1的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门轴51等传递。后文对连杆机构1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因此,通过借助连杆机构1将驱动力向门轴51传递,从而将门轴51的旋转运动变换为面部门50的滑动运动,将面部门50的滑动位置调整为沿导向槽的任意的位置。面部门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从动部件的一例。而且,面部门50能够通过风压而被推压到形成于空调壳体110的密封壁面从而将通路密封。
并且,脚部开口部170以与分隔板111下方侧的空气混合部124邻接的方式在空调壳体110中的车辆后方部分开口。脚部开口部170是调节后的空调风从分隔板111下方的空气混合部124流入的部分,在空调壳体110的左右两侧的侧表面开口。因此,脚部开口部170能够借助配置于左右两侧的前座位用的脚部吹出口对前座位的乘员的脚下吹出空调风。
在空调壳体110内部中的脚部开口部170的开口缘配置有脚部门70。脚部门70被支承为能够绕着沿车辆左右方向配置的旋转轴转动,与后述的连杆机构1连结。因此,脚部门70被构成为,通过借助连杆机构1传递的驱动力进行转动,从而对脚部开口部170进行开闭。
在此,如图1所示,分隔板111延伸到空调壳体110的车辆后方侧壁面,起到将上方侧的空气混合部124与下方侧的空气混合部124分隔开的作用。在分隔板111的车辆后方侧端部形成有将隔着分隔板111位于上下的两个空气混合部124连通的连通口180。
在连通口180的开口缘配置有连通口门80。连通口门80被支承为能够绕着沿车辆左右方向配置的旋转轴转动,与后述的连杆机构1连结。因此,连通口门80被构成为,通过借助连杆机构1传递的驱动力进行转动,从而对连通口180进行开闭。
接着,参照图2~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2、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的概略结构图。在图2、图3中,通过在构成连杆机构1的机构构件16之间引的线的种类来表示驱动力的传递形态。在使用连杆销和连杆槽传递驱动力的结构中,由实线表示连杆销与连杆槽接触的状态,由虚线表示连杆销与连杆槽未接触的状态。而且,由双重线表示通过形成于机构构件的齿轮部彼此啮合来传递驱动力的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配置在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100中的空调壳体110的外侧壁面,被构成为,将在一个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向包括面部门50的多个门传递。具体而言,连杆机构1被构成为,能够将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分配传递到面部门50、除霜器门60、脚部门70、连通口门80这四个从动部件。
车辆用空调装置100通过借助连杆机构1控制四个门的开闭,从而能够实现多个种类的吹出模式。在多个种类的吹出模式中包括面部模式、双重模式、脚部模式、除霜器模式、脚部除霜器模式。
面部模式是将面部开口部150全开,从面部吹出口向车室内乘员的上半身吹出空气的吹出口模式。双重模式是将面部开口部150和脚部开口部170的双方开口,向车室内乘员的上半身和脚下吹出空气的吹出口模式。脚部模式是将脚部开口部170全开并且使除霜器开口部160以小开度开,主要从脚部吹出口主吹出空气的吹出口模式。
除霜器模式是将除霜器开口部160全开,从除霜器吹出口向前窗玻璃内表面吹出空气的吹出口模式。脚部除霜器模式是将脚部开口部170和除霜器开口部160以相同程度开口,从脚部吹出口和除霜器吹出口的双方吹出空调风的吹出口模式。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具有用来传递来自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的多个机构构件16。驱动电动机5通过所谓的伺服电动机构成,根据来自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控制部的控制信号产生驱动力。
多个机构构件16包括第一链节板20和第二链节板25。第一链节板20相对形成于空调壳体110的外侧的第一板支承轴20a安装,通过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进行旋转。
如图2、图3所示,借助第一链节板20将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向脚部门70、连通口门80传递。因此,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0中,借助连杆机构1进行脚部门70和连通口门80的开闭动作。
如图4~图6所示,在第一链节板20,构成传递路径切换部90的一部分的第一连杆槽21,形成在与空调壳体110的外表面相对的表面。第一连杆槽21形成为槽状,该槽状描画出以第一板支承轴20a为中心的半圆,并且第一连杆槽21的两端开放。第一连杆槽21被构成为,能够供后述的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进入内部,通过在第一连杆槽21的内部与连杆销42接触,从而将传递到第一链节板20的驱动力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
第二链节板25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空调壳体110形成的第二板支承轴25a,第二链节板25的齿轮部以与第一链节板20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安装。因此,当对第一链节板20输入驱动力时,借助齿轮部向第二链节板25传递驱动力,第二链节板25以第二板支承轴25a为中心旋转。
如图2、图3所示,借助第一链节板20传递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借助第二链节板25向除霜器门60传递。因此,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0中,借助连杆机构1进行除霜器门60的开闭动作。
如图4~图6所示,在第二链节板25,构成传递路径切换部90的一部分的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形成在与空调壳体110的外表面相对的表面。第二连杆槽26形成为槽状,该槽状描画出以第二板支承轴25a为中心的圆弧,第二连杆槽26的一端侧开放,另一端侧封闭。第三连杆槽27与第二连杆槽26同样形成为槽状,该槽状描画出以第二板支承轴25a为中心的圆弧,第三连杆槽27的一端侧开放,另一端侧封闭。
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都被构成为能够供后述的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进入内部。并且,通过在第二连杆槽26、第三连杆槽27的内部与连杆销32接触,从而将传递到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如图6所示,第二连杆槽26的开放侧和第三连杆槽27的开放侧配置成隔开间隔相互相对。为此,从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中的任一方的内部向外部移动的连杆销32,移动规定距离后,向任意另一方的连杆槽的内部移动。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具有用来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而使其动作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分别具有多个用来传递驱动力的机构构件16。
具体而言,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作为多个机构构件16具有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
第一面部齿轮30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空调壳体110的外侧表面形成的齿轮轴30a,具有杆部31和连杆销32。如图5所示,杆部31在与第一面部齿轮30的齿轮部不同的位置,向从第一面部齿轮30的齿轮轴30a离开的方向突出地延伸。
在第一面部齿轮30中的杆部31的顶端形成有连杆销32。连杆销32以朝向第二链节板25延伸的方式设置,形成为能够嵌入第二连杆槽26、第三连杆槽27的内部。因此,通过第二连杆槽26或第三连杆槽27与连杆销32接触,从而当从第二链节板25传递驱动力时,第一面部齿轮30以齿轮轴30a为中心旋转。
第二面部齿轮35形成为能够相对在空调壳体110的外侧表面形成的齿轮轴35a旋转,具有形成在不同位置的两个齿轮部。第二面部齿轮35中的齿轮部的一方以与第一面部齿轮30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构成。因此,第二面部齿轮35通过从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的驱动力以齿轮轴35a为中心旋转。
并且,第二面部齿轮35的齿轮部的另一方以与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构成。因此,传递到第二面部齿轮35的驱动力,对第四面部齿轮45进行传递。
第三面部齿轮40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空调壳体110的外侧表面形成的齿轮轴40a,具有杆部41和连杆销42。如图5所示,杆部41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不同的位置,向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轴40a离开的方向突出地延伸。
在第三面部齿轮40中的杆部41的顶端形成有连杆销42。连杆销32以朝向第一链节板20延伸的方式设置,被形成为能够嵌入第一连杆槽21的内部。因此,通过第一连杆槽21与连杆销42接触,从而当从第一链节板20传递驱动力时,第三面部齿轮40以齿轮轴40a为中心旋转。
并且,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以与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构成。因此,传递到第三面部齿轮40的驱动力,对第四面部齿轮45进行传递。
第四面部齿轮45安装在以贯通轴孔110a的方式配置的门轴51的端部,以与门轴51一起旋转的方式构成。如上所述,由于门轴51借助轴孔110a与配置在空调壳体110内部的齿条和小齿轮连接,因此第四面部齿轮45和门轴51的旋转运动被变换为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
在如此构成的连杆机构1,当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时,存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场合和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场合这两个动力传递路径。
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场合,驱动力以驱动电动机5、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面部门50的顺序传递。
另一方面,在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场合,驱动力以驱动电动机5、第一链节板20、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面部门50的顺序传递。
因此可知,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场合和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场合,构成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机构构件16的数量不同。具体而言,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场合,相比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场合以较少的机构构件16向面部门50传递驱动力。因此,即使受到各个机构构件16包含的公差的影响,通过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能够相比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场合以更高的精度控制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
而且,被构成为,构成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机构构件16的齿轮比小于构成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机构构件16的齿轮比。具体而言,使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门轴51为止的齿轮比,大于第三面部齿轮40、门轴51为止的齿轮比。并且,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中的减速比被设定为大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中的减速比。
因此,对于面部门50基于规定的驱动力的滑动移动量而言,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将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的场合,小于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将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的场合。由此,在通过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关于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能够进行细微调节,能够以高的停止精度实现面部门50的移动控制。换言之,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传递驱动力的场合,关于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能够使对于所输入的驱动力的移动量大于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场合。
以下,将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使面部门50大幅动作的场合称作通常驱动模式,将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使面部门50细微动作的场合称作高精度驱动模式。
如图2、图3所示,通过使用连杆销和连杆槽,将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切换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或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中的任一个,从而能够分别使用通常驱动模式和高精度驱动模式。由此,能够通过与多个种类的吹出模式所要求的面部门50的动作形态相应地分别使用通常驱动模式和高精度驱动模式,来实现面部门50的适当的移动形态。
接着,参照图面,按每个吹出模式的种类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的各机构构件16的状态进行说明。首先,说明连杆机构1的初始状态。连杆机构1的初始状态,是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进入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内,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未进入第一连杆槽21和第三连杆槽27的状态。
首先,参照图4~图6对面部模式时的连杆机构1的状态进行说明。在上述初始状态中,当从第一板支承轴20a输入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时,第一链节板20向规定方向旋转,输入第一链节板20的驱动力借助齿轮部向第二链节板25传递。
第二链节板25通过所传递的驱动力绕第二板支承轴25a旋转。此时,由于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进入第二连杆槽26内部,因此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通过第二连杆槽26和连杆销42的接触而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即,在面部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作为驱动力的传递路径。
如图5所示,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以各自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输入第一面部齿轮30的驱动力,借助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三面部齿轮40、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实现面部门50的通常驱动。
此时,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啮合。因此,传递到第四面部齿轮45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以齿轮轴40a为中心旋转。
并且,如图6所示,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未进入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内部。为此,第三面部齿轮40的旋转在不被第一链节板20等妨碍的情况下通过从第四面部齿轮45传递的驱动力来进行,从而连杆销42的位置等被调整。
这样,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在面部门50的门开度宽的面部模式中,能够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进行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的传递。其结果是,能够以对应大的门开度的移动量控制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
此外,双重模式是面部门50的门开度宽的吹出模式,因此与面部模式相同地采用使用了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
当从图4~图6所示的面部模式时的状态输入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使第一链节板20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时,成为从面部模式向脚部模式的模式转移状态。
由于通过模式转移时传递的驱动力使第二链节板25旋转,因此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朝向第二连杆槽26的外部相对地移动,成为与第二连杆槽26不接触的状态。同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第一链节板20也进行旋转,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朝向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内部相对地移动。但是,不会移动到连杆销42与第一连杆槽21接触。
因此,在模式转移时,驱动力被用于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的移动,是驱动力不被传递到作为从动部件的面部门50的状态。此时,由于与形成于空调壳体110的导向槽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风压、自重作用于面部门50,因此在未传递驱动力的状态下面部门50也不会移动。
当第一链节板20和第二链节板25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时,连杆销32位于第二连杆槽26的外部,同时,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21的内部。此时,连杆销42在第一连杆槽21内部与第一连杆槽21接触。由此,传递到第一链节板20的驱动力借助第一连杆槽21和连杆销42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
接着,参照图7、图8对脚部模式时的连杆机构1的状态进行说明。在脚部模式时的情况下,切换为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高精度驱动模式,如图8所示,成为连杆销32位于第二连杆槽26的外部,同时,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21的内部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通过输入的驱动力,第一链节板20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借助齿轮部,向第二链节板25传递。此时,由于在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的内部,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与第一连杆槽21接触,因此驱动力从第一链节板20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
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以各自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第一链节板20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借助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实现面部门50的高精度驱动。
此时,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啮合。因此,传递到第四面部齿轮45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向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一面部齿轮30进行旋转。
并且,如图8所示,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未进入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中的任一个的内部,与第二连杆槽26、第三连杆槽27中的任一个都不接触。为此,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的旋转在不被第二链节板25等妨碍的情况下通过从第四面部齿轮45传递的驱动力来进行,从而连杆销32的位置等被调整。
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在面部门50的门开度小、要求细微的开度控制的脚部模式中,能够在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高精度驱动模式,传递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其结果是,关于面部门50的开度,能够实现细腻的开度控制。
当从图7、图8所示的脚部模式时的状态输入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使第一链节板20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时,成为从脚部模式向除霜器模式的模式转移状态。
由于通过模式转移时传递的驱动力使第一链节板20旋转,因此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朝向第一连杆槽21的外部相对地移动,成为与第一连杆槽21不接触的状态。同时,通过驱动力的作用使第二链节板25也旋转,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朝向第二链节板25的第三连杆槽27内部相对地移动。但是,不会移动到连杆销32与第三连杆槽27接触。
因此,模式转移时,驱动力被用于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的移动,是不被传递到作为从动部件的面部门50的状态。此时,由于与形成于空调壳体110的导向槽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风压、自重作用于面部门50,因此在未传递驱动力的状态下面部门50也不会移动。
当第一链节板20和第二链节板25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时,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21的外部,同时,连杆销32位于第三连杆槽27的内部。此时,连杆销32在第三连杆槽27内部与第三连杆槽27接触。由此,传递到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借助第三连杆槽27和连杆销32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
接着,参照图9、图10对除霜器模式时的连杆机构1的状态进行说明。在除霜器模式时的情况下,切换为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如图10所示,成为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21的外部,同时,连杆销32位于第三连杆槽27的内部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通过输入的驱动力,第一链节板20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借助齿轮部,向第二链节板25传递。此时,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位于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的外部,与第一连杆槽21不接触。因此,输入第一链节板20的驱动力不会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
第二链节板25通过从第一链节板20传递的驱动力绕第二板支承轴25a旋转。此时,由于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进入第三连杆槽27内部,因此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通过第三连杆槽27和连杆销42的接触而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即,在除霜器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作为驱动力的传递路径。
如图9所示,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以各自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输入第一面部齿轮30的驱动力借助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三面部齿轮40、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实现面部门50的通常驱动。
此时,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啮合。因此,传递到第四面部齿轮45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以齿轮轴40a为中心旋转。
如上所述,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未进入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内部。为此,第三面部齿轮40的旋转在不被第一链节板20等妨碍的情况下通过从第四面部齿轮45传递的驱动力来进行,从而连杆销42的位置等被调整。
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在面部门50的移动量大、不要求高的门停止精度的除霜器模式中,能够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传递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其结果是,能够进行与适当的门停止精度、且大的移动量对应的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的控制。
此外,脚部除霜器模式,是面部门50的移动量大、不要求高的门停止精度的吹出模式,因此与除霜器模式相同地采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
并且,在连杆机构1中,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构成传递路径切换部90。
接着,参照图11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与吹出模式和驱动模式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4~图6所示,在面部模式、双重模式的情况下,连杆机构1切换为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此时,第一链节板的第一连杆槽21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不接触,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与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接触。
由此,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借助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情况下,机构构件16的数量也变多。而且,由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被构成为齿轮比大、减速比小,因此能够使面部门50大幅滑动移动,能够实现与面部模式、双重模式对应的适当的面部门50的移动控制。
如图7、图8所示,在脚部模式的情况下,连杆机构1切换为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高精度驱动模式。此时,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与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都不接触,第一链节板的第一连杆槽21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接触。
由此,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借助第一链节板20、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是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情况下,机构构件16的数量变少,各机构构件16的公差的影响也变小。而且,由于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被构成为齿轮比小、减速比大,因此能够使面部门50细微地滑动移动,能够实现与脚部模式对应的细腻的面部门50的移动控制。
如图9、图10所示,在除霜器模式、脚部除霜器模式的情况下,连杆机构1切换为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此时,第一链节板的第一连杆槽21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不接触,第二链节板25的第三连杆槽27与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接触。
由此,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借助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情况下,机构构件16的数量也变多。而且,由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被构成为齿轮比大、减速比小,因此能够使面部门50大幅滑动移动,能够实现与除霜器模式、脚部除霜器模式对应的适当的面部门50的移动控制。
如图11所示,在模式转移时中,连杆销32和连杆销42与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第三连杆槽27的任一个都不接触。为了完成模式转移,连杆销32或连杆销42必须在任一连杆槽的内部与连杆槽接触。
参照图12~图15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的模式转移时的各机构构件16的详细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2~图15按时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从面部模式向脚部模式转移的情况下的各机构构件16的状态。
图12作为从面部模式向脚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的第一状态,表示面部模式中的连杆机构1的状态。图13作为从面部模式向脚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的第二状态,表示从图12的状态使第一链节板20向规定方向旋转的状态。图14作为从面部模式向脚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的第三状态,表示从图13的状态使第一链节板20向规定方向进一步旋转的状态。图14作为从面部模式向脚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的第四状态,表示从图13的状态使第一链节板20向规定方向旋转、转移到脚部模式的状态。
如图12所示,在面部模式的情况下,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在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内与第二连杆槽26接触。而且,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位于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的外部。
因此,从第一链节板20传递到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通过连杆销32与第二连杆槽26的接触而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并且,传递到第一面部齿轮30的驱动力借助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
如图12~图14所示,第二链节板25通过驱动力进行旋转,而且第一面部齿轮30以齿轮轴30a为中心旋转。通过第二链节板25和第一面部齿轮30的旋转,连杆销32以从第二连杆槽26脱出的方式移动。
在此,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啮合,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21的外部。通过传递到第四面部齿轮45的驱动力的一部分使第三面部齿轮40以齿轮轴40a为中心旋转。由此,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32以从第一连杆槽21的开放的端部朝向第一连杆槽21内部的方式移动。
即,根据连杆机构1,能够由第四面部齿轮45分配用来使面部门50动作的驱动力的一部分,使连杆销32侧的动作与连杆销42侧的动作连动。在图12~图15所示的情况下,通过从第四面部齿轮45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驱动力,从而能够随着连杆销32从第二连杆槽26脱出,使连杆销42以朝向第一连杆槽21的内部的方式移动。
进而,如图12~图15所示,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的两端部开放成能够供连杆销32通过,具有宽幅部21w。宽幅部21w形成为比第一连杆槽21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宽。
而且,第二链节板25中的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的一端部开放成能够供连杆销42通过,分别具有宽幅部26w和宽幅部27w。宽幅部26w形成为比第二连杆槽26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宽。宽幅部27w形成为比第三连杆槽27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宽。
由于在第二连杆槽26、第三连杆槽27的端部形成有宽幅部26w、宽幅部27w,因此当连杆销32进入第二连杆槽26或第三连杆槽27的内部时,能够防止连杆销32被开放部分钩挂。进而,由于在第一连杆槽21的端部形成有宽幅部21w,因此当连杆销42进入第一连杆槽21的内部使,能够防止连杆销42被开放部分钩挂。
即,通过在各连杆槽的开放部分形成宽幅部,连杆机构1能够顺畅地进行通常驱动模式与高精度驱动模式之间的模式转移动作,能够实现可靠的模式转移。
此外,在图12~图15所示的例子中,列举了从面部模式向脚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的动作,但是不限于此。即,在从脚部模式向除霜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从脚部模式向面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从除霜器模式向脚部模式的模式转移时也能够发挥相同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在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使面部门50滑动移动时使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能够通过传递路径切换部90,将从驱动电动机5向面部门50传递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切换为基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传递路径和基于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传递路径中的任一方。由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以各自不同的减速比将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因此,作为基于驱动力的作用的面部门50的动作形态(例如,移动量),连杆机构1能够实现不同的两个形态。其结果是,通过分别使用两个动作形态,连杆机构1能够使面部门50移动与情景相应的适当的移动量。
而且,如图2~图11所示,构成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机构构件16的数量,与构成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机构构件16的数量不同,比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少。由此,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能够使各机构构件16的公差对驱动力的传递所造成的影响的大小不同。即,能够使与面部门50的动作控制相关的精度,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场合与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场合不同。
如图2~图10所示,减速比大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如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那样具有两个以上的齿轮作为机构构件16。由此,在要由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实现高精度驱动的情况下,只能如第三面部齿轮40那样采用一个齿轮。换言之,能够以少的机构构件的结构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实现高精度驱动。
如图4~图6、图9、10所示,在面部门50的移动量大的面部模式、除霜器模式中,连杆机构1通过传递路径切换部90,使用减速比小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实现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并且,如图7、图8所示,在面部门50的移动量小的脚部模式中,连杆机构1通过传递路径切换部90,使用减速比大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实现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因此,连杆机构1通过传递路径切换部90,能够在吹出模式等所要求的形态切换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
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减速比大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作为机构构件16,具有:第二链节板25、具有杆部31和连杆销32的第一面部齿轮30、以及包括第二面部齿轮35的多个齿轮。由此,能够可靠地将传递到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
而且,减速比小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作为机构构件16,具有:第一链节板20、以及具有杆部41和连杆销42的第三面部齿轮40。因此,能够可靠地将传递到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向面部门50传递,能够实现面部门50的细腻的动作控制。
并且,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在不使连杆销32与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接触的情况下,使连杆销42与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或第三连杆槽27接触。另一方面,在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在不使连杆销42与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和第三连杆槽27接触的情况下,使连杆销32与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接触。由此,连杆机构1的传递路径切换部90,作为驱动力的传递路径,能够分别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
如图12~图15所示,在借助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能够由第四面部齿轮45将向面部门50传递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分配到第三面部齿轮40。由此,随着连杆销42从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或第三连杆槽27脱出,能够使连杆销32以朝向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的方式移动。即,传递路径切换部90能够可靠地实现连杆机构1中的模式转移。
并且,在借助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能够由第四面部齿轮45将向面部门50传递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分配到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一面部齿轮30。由此,随着连杆销32从第一链节板20的第一连杆槽21脱出,能够使连杆销42以朝向第二链节板25的第二连杆槽26或第三连杆槽27中的任一个的方式移动。即,传递路径切换部90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实现连杆机构1中的模式转移。
如图4~图15所示,在第一连杆槽21的两端部形成有宽幅部21w。在第二连杆槽26的一端部形成有宽幅部26w,在第三连杆槽27的一端部形成有宽幅部27w。由此,当连杆销相对连杆槽的内部侵入时,能够防止连杆销被钩挂的情况,能够更可靠地实现模式转移。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向作为用来调节面部开口部150的开口面积的滑动门而设置的面部门50传递驱动力。面部门50的适当的开度根据车辆用空调装置100中的吹出模式的种类而不同。即,通过使用连杆机构1对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量进行控制,能够实现与吹出模式相应的适当的面部开口部150的开度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6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传递的形态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它基本结构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再次说明。
如图16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向传递用链节板81输入。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链节板20以齿轮部相对传递用链节板81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被安装。而且,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链节板25,在与第一链节板20不同位置,以齿轮部相对传递用链节板81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被安装。
因此,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借助传递用链节板81分别对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进行传递。对于传递到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包括传递路径切换部90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在从驱动电动机5到第一链节板20和第二链节板25之间配置有传递用链节板81的情况下,也能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7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传递的形态,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其它基本结构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再次说明。
如图17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传递用链节板81输入。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链节板20以齿轮部相对传递用链节板81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被安装。
在此,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链节板25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以齿轮部与第一链节板20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除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借助传递用链节板81向第一链节板20输入这一点之外,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为此,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借助传递用链节板81向第一链节板20传递的结构,也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8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从第一链节板20向第二链节板25的驱动力的传递形态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它基本结构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再次说明。
如图18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向第一链节板20输入。在此,在第一链节板20与第二链节板25之间配置有连接链节板82。连接链节板82的齿轮部以与第一链节板20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同时,连接链节板82的齿轮部以与第二链节板25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
因此,传递到第一链节板20的驱动力借助连接链节板82向第二链节板25输入。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除了在第一链节板20与第二链节板25之间借助连接链节板82传递驱动力这一点以外,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为此,省略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在第一链节板20与第二链节板25之间借助连接链节板82传递驱动力的结构,也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9~图25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取代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而采用共用链节板83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它基本结构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再次说明。
如图19~图26所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具有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面部门50。这些机构构件16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并且,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在驱动电动机5与第一面部齿轮30和第三面部齿轮40之间配置有共用链节板83。如图19所示,共用链节板83,是在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场合和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场合中的任一场合,供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输入的链节板。共用链节板83,将从驱动电动机5输入的驱动力,对构成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第一面部齿轮30或构成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第三面部齿轮40进行传递。
如图20所示,共用链节板83以与安装于空调壳体110的外表面的机构构件16(第一面部齿轮30~第四面部齿轮45)相对的方式配置。共用链节板83相对形成在空调壳体110的外侧的板支承轴83a进行安装,通过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进行旋转。
如图20~图22所示,在共用链节板83上,第一连杆槽84、第二连杆槽85、第三连杆槽86形成于与空调壳体110的外表面相对的面。
第一连杆槽84形成为槽状,该槽状描画出以板支承轴83a为中心的半圆,第一连杆槽84的两端开放。第一连杆槽84被构成为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能够进入内部,通过在第一连杆槽84的内部与连杆销42接触,从而将传递到共用链节板83的驱动力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
第二连杆槽85形成为槽状,该槽状描画出以板支承轴83a为中心的圆弧,第二连杆槽85的一端侧开放而另一端侧封闭。第三连杆槽86与第二连杆槽85相同地形成为槽状,该槽状描画出以板支承轴83a为中心的圆弧,第三连杆槽86的一端侧开放而另一端侧封闭。
第二连杆槽85和第三连杆槽86配置在比第一连杆槽84靠近板支承轴83a的位置。并且配置成,第二连杆槽85与板支承轴83a的距离,和第三连杆槽86与板支承轴83a的距离大致相等。
并且,第二连杆槽85和第三连杆槽86都构成为,能够供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借助开放的端部进入内部。通过在第二连杆槽85、第三连杆槽86的内部与连杆销32接触,从而传递到共用链节板83的驱动力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如图22所示,第二连杆槽85的开放侧和第三连杆槽86的开放侧隔开间隔彼此相对地配置。为此,从第二连杆槽85和第三连杆槽86中的任一方的内部向外部移动的连杆销32,在移动规定距离后,向任意另一方的连杆槽的内部移动。
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也能够将借助共用链节板83从驱动电动机5传递的驱动力,借助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或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中的任一个向面部门50传递。
而且,第一连杆槽84的两端部被开放成能够供连杆销32通过,具有宽幅部84w。宽幅部84w被形成为比第一连杆槽84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宽。并且,第二连杆槽85和第三连杆槽86的一端部开放成能够供连杆销42通过,分别具有宽幅部85w和宽幅部86w。宽幅部85w形成为比第二连杆槽85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宽。宽幅部86w形成为比第三连杆槽86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宽。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通过宽幅部84w~宽幅部86w也能够顺畅地进行模式转移时的动作。
接着,参照附图按每个吹出模式对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的各机构构件16的状态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0~图22对于面部模式时的连杆机构1的状态进行说明。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初始状态中,当从板支承轴83a输入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时,共用链节板83向规定方向旋转。
此时,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进入第二连杆槽85内部,因此共用链节板83的驱动力,通过第二连杆槽85和连杆销42的接触而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即,在面部模式的情况下,旋转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作为驱动力的传递路径。
如图21所示,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以各自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输入第一面部齿轮30的驱动力借助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三面部齿轮40、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也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实现面部门50的通常驱动。
此时,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啮合。因此,传递到第四面部齿轮45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以齿轮轴40a为中心旋转。
并且,如图22所示,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未进入第一连杆槽84内部。为此,第三面部齿轮40的旋转在不会由于第一连杆槽84与连杆销42的接触而被妨碍的情况下通过从第四面部齿轮45传递的驱动力来进行,从而连杆销42的位置等被调整。
这样,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在面部门50的门开度宽的面部模式中,也能够以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传递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其结果是,能够以与大的门开度对应的移动量控制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
接着,参照图23、图24对脚部模式时的连杆机构1的状态进行说明。在脚部模式时的情况下,切换到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高精度驱动模式,如图24所示,成为连杆销32位于第二连杆槽85和第三连杆槽86的外部,同时,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84的内部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通过输入的驱动力,共用链节板83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此时,由于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在第一连杆槽84的内部与第一连杆槽84接触,因此驱动力从共用链节板83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
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以各自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共用链节板83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借助第三面部齿轮40、第四面部齿轮45、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实现面部门50的高精度驱动。
此时,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啮合。因此,传递到第四面部齿轮45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向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
并且,如图24所示,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未进入第二连杆槽85和第三连杆槽86中任一个的内部,与第二连杆槽85、第三连杆槽86中的任一个都不接触。为此,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的旋转,在不被连杆销32和第二连杆槽85等妨碍的情况下,通过从第四面部齿轮45传递的驱动力进行,连杆销32的位置等被调整。
这样,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在面部门50的门开度小、要求细微的开度控制的脚部模式中,也能够以使用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高精度驱动模式传递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其结果是,关于面部门50的开度,能够实现细腻的开度控制。
接着,参照图25、图26对除霜器模式时的连杆机构1的状态进行说明。在除霜器模式时的情况下,切换到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如图26所示,成为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84的外部,同时,连杆销32位于第三连杆槽86的内部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通过输入的驱动力,共用链节板83进一步向规定方向旋转。此时,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位于第一连杆槽84的外部,与第一连杆槽84不接触。因此,输入共用链节板83的驱动力不会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进入第三连杆槽86内部,因而共用链节板83的驱动力通过第三连杆槽86与连杆销42的接触而向第一面部齿轮30传递。即,在除霜器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作为驱动力的传递路径。
如图25所示,第一面部齿轮30、第二面部齿轮35、第四面部齿轮45以各自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输入第一面部齿轮30的驱动力借助第二面部齿轮35、第三面部齿轮40、门轴51向面部门50传递。即,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实现面部门50的通常驱动。
此时,第四面部齿轮45的齿轮部与第三面部齿轮40的齿轮部啮合。因此,传递到第四面部齿轮45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向第三面部齿轮40传递,以齿轮轴40a为中心旋转。
如上所述,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未进入第一连杆槽84内部。为此,第三面部齿轮40的旋转在不会由于第一连杆槽84与连杆销42的接触而被妨碍的情况下通过从第四面部齿轮45传递的驱动力来进行,从而连杆销42的位置等被调整。
这样,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在面部门50的移动量大、不要求高的门停止精度的除霜器模式中,也能够以使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的通常驱动模式,传递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其结果是,能够进行与适当的门停止精度,且大的移动量对应的面部门50的滑动移动的控制。
并且,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共用链节板83的第一连杆槽84、第二连杆槽85、第三连杆槽86、第一面部齿轮30的连杆销32、第三面部齿轮40的连杆销42构成传递路径切换部9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在采用共用链节板83取代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节板20、第二链节板25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7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向共用链节板83传递的形态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不同。对于其它的基本结构等,由于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再次说明。如图27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中,在驱动电动机5产生的驱动力向传递用链节板81输入。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共用链节板83以齿轮部相对传递用链节板81的齿轮部啮合的方式被安装,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因此,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借助传递用链节板81向共用链节板83传递。对于传递到共用链节板83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包括传递路径切换部90的动作,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杆机构1,在传递用链节板81配置在驱动电动机5到共用链节板83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按以下这样进行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1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00,但是不限定于此形态。只要是传递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使从动部件移动的结构,能够适用于各种装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从动部件,采用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0中用来调节面部开口部150的开度的面部门50,但是不限定于此形态。作为从动部件,只要是通过来自驱动部(驱动电动机5)的驱动力进行动作的部件即可,不限定于面部门50那样的滑动门。
并且,连杆机构1中的构成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的机构构件16的种类,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态。只要是能够传递驱动力的零件,也能作为机构构件16来采用。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连杆槽~第三连杆槽的形状和配置仅为一例,不限定于此形态。第一连杆槽~第三连杆槽的形状和配置,能够与所要求的从动部件(面部门50)的动作相应地适当设定。
本发明根据实施例进行了记述,但应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构造。本发明还包含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方式,乃至包含这些中仅一个要素,或包含一个要素以上亦或是多个要素以下的其他的组合、方式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与思想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部(5),该驱动部产生驱动力;
从动部件(50),该从动部件通过在所述驱动部产生的所述驱动力的作用而移动;
第一动力传递机构(10),该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将在所述驱动部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以预先决定的减速比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
第二动力传递机构(15),该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将在所述驱动部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以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不同的减速比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以及
传递路径切换部(90),该传递路径切换部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驱动部向所述从动部件的传递路径切换为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任一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多个机构构件(16),
构成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机构构件的数量与构成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机构构件的数量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减速比大的一方,作为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机构构件,具有两个以上的齿轮(30、35)。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部件的移动量大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使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减速比小的一方,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
在所述从动部件的移动量小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使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减速比大的一方,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
5.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减速比大的一方,作为所述机构构件,包括:
链节板(25),该链节板具有被形成为至少一端部开放的槽状的连杆槽(26、27),并通过所述驱动力进行旋转;
杆(31),该杆具有嵌入所述连杆槽的内部的连杆销(32),并被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
多个齿轮(30、35),该多个齿轮通过旋转来传递所述驱动力。
6.如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减速比小的一方,作为所述机构构件,包括:
链节板(20),该链节板具有被形成为至少一端部开放的槽状的连杆槽(21),并通过所述驱动力进行旋转;以及
杆(41),该杆具有嵌入所述连杆槽的内部的连杆销(42),并被支承为能够转动。
7.如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作为所述机构构件,分别包括:
链节板(20、25),该链节板具有被形成为至少一端部开放的槽状的连杆槽(21、26、27),并通过所述驱动力进行旋转;以及
杆(31、41),该杆具有嵌入所述连杆槽的内部的连杆销(32、42),并被支承为能够转动,
在借助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不使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槽与所述连杆销接触,而使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槽与所述连杆销接触,
在借助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不使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槽与所述连杆销接触,而使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槽与所述连杆销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借助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所述驱动力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通过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机构构件的一部分,来分配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所述驱动力的一部分,
随着所述连杆销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连杆槽脱出,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使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连杆销朝向所述连杆槽的内部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借助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所述驱动力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通过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机构构件的一部分,来分配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所述驱动力的一部分,
随着所述连杆销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连杆槽脱出,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使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所述连杆销朝向所述连杆槽的内部移动。
10.如权利要求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杆槽的端部,形成有宽幅部(21w、26w、27w),该宽幅部形成为宽度比所述连杆槽的中间部宽。
11.如权利要求5~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链节板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链节板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驱动部之间配置有传递用链节板(81),该传递用链节板将在所述驱动部产生的所述驱动力向所述链节板传递。
12.如权利要求5~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链节板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链节板之间配置有连接链节板(82),该连接链节板构成所述驱动力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链节板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链节板中的任一方向另一方传递的传递路径。
13.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作为所述机构构件,分别包括杆(31、41),该杆具有连杆销(32、42),并被支承为能够转动,
并且,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作为所述机构构件,具有共用链节板(83),该共用链节板具有第一连杆槽(84)和第二连杆槽(85、86),并通过所述驱动力进行旋转,该第一连杆槽被形成为至少一端部开放的槽状,并能够供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销嵌入,该第二连杆槽被形成为至少一端部开放的槽状,并能够供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销嵌入,
在借助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不使所述第一连杆槽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销接触,而使所述第二连杆槽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销接触,
在借助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从动部件传递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路径切换部不使所述第二连杆槽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销接触,而使所述第一连杆槽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所述连杆销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共用链节板与所述驱动部之间,配置有将在所述驱动部产生的所述驱动力向所述共用链节板传递的传递用链节板(81)。
15.如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部件是滑动门(50),该滑动门通过在所述驱动力的作用下在形成于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的空气所流动的空气通路的移动路径进行滑动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空气通路的开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80954A JP2023069224A (ja) | 2021-11-05 | 2021-11-05 | リンク機構 |
JP2021-180954 | 2021-11-05 | ||
PCT/JP2022/038520 WO2023079931A1 (ja) | 2021-11-05 | 2022-10-17 | リンク機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39038A true CN118339038A (zh) | 2024-07-12 |
Family
ID=8624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73094.8A Pending CN118339038A (zh) | 2021-11-05 | 2022-10-17 | 连杆机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78618A1 (zh) |
JP (1) | JP2023069224A (zh) |
CN (1) | CN118339038A (zh) |
WO (1) | WO2023079931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73092B2 (ja) * | 2010-05-18 | 2013-08-2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リンク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
JP2013199265A (ja) * | 2012-02-21 | 2013-10-03 | Denso Corp | リンク機構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
WO2015068474A1 (ja) * | 2013-11-06 | 2015-05-1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
JP6341114B2 (ja) * | 2015-02-23 | 2018-06-1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US10661630B2 (en) * | 2015-10-16 | 2020-05-26 | Hanon Systems | HVAC kinematics to provide temperature and mode control with one actuator |
-
2021
- 2021-11-05 JP JP2021180954A patent/JP2023069224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0-17 WO PCT/JP2022/038520 patent/WO202307993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0-17 CN CN202280073094.8A patent/CN118339038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5-01 US US18/652,172 patent/US20240278618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278618A1 (en) | 2024-08-22 |
WO2023079931A1 (ja) | 2023-05-11 |
JP2023069224A (ja) | 2023-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16729B2 (en) | Vehicular air conditioner | |
JP2009113538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US20090215379A1 (en) | Vehicula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
JP2005324778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EP2881271B1 (en) |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JP4356440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09090873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02052919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8339038A (zh) | 连杆机构 | |
JP2009126217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H11254944A (ja) |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08087576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1660763B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JP4063096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4513656B2 (ja) | 空調装置のリンクプレート支持構造 | |
JP6500806B2 (ja) | 車両用空気吹き出し装置 | |
JP3695042B2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4616113B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JP5125879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11251618A (ja) | 空調装置 | |
JP2018127028A (ja) |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 |
JP2023160448A (ja) | 空調ユニット | |
JP2004330908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17128153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ダンパ駆動構造 | |
JP4380051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