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60A - 电气配线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气配线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60A
CN1173060A CN97114915.1A CN97114915A CN1173060A CN 1173060 A CN1173060 A CN 1173060A CN 97114915 A CN97114915 A CN 97114915A CN 1173060 A CN1173060 A CN 1173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ing
car door
distributor
container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49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将久
泷本彻也
安藤恭浩
船木哲也
末广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5437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966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48860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7185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将电气配线相对于铰链和密封条而言,设置的更靠近乘员室。设置一具有宽度小和三角形或其它形状的导向架,电气配线的插入孔和拔出孔位于导向架的相隔的位置上。电气配线可固定地插过导向架插入孔,并在导向架内以卷曲方式布置后,再从拔出孔中拔出。导向架固定在车门或车体上,经拔出孔从导向架拔出的电气配线导向端延伸到车门和车体中的另一个。因此随着车门开和关,电气配线从导向架中出来和返回到导向架中。

Description

电气配线布置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电气配线布置结构,特别是涉及,位于车辆车门铰链部位,并且特别地设计成,通过将电气配线布置成相对于铰链点更向乘员室,和相对于密封条更向内,采用一种简单的装置以便于布置和防止雨水流入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
在将车体与车门可开闭地相互连接的车门配线部位上,车门配线布置成从车门一侧到车体一侧,并且与车体一侧的仪表板配线(下称“IP配线”)相连。另一方面,仪表板配线布置成从车体一侧到车门一侧,并且与车门一侧的车门配线相连。通常在车门铰链部位上,车门配线一般地与铰链点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的部位上,因此当车门开启和关闭时,车门配线仅仅卷曲而不伸长或收缩。上述电气配线因卷曲而收紧。
如上所述,当电气配线布置在铰链点部位上时,由于连接车体C与车门D的铰链H一般安装在车门板1的端面1a中间,如图16及图17所示,车门配线D.W/H需要布置在车门板1内,并经过位于端面1a上的通孔1b引出。在车门板1内布置电气配线并将电气配线穿过通孔1b费时费力。
此外,为了防止雨水流入,在车门D上安装密封条2。由于密封条2相对于铰链H而言更靠近乘员室,电气配线D.W/H相对于密封条2而言更远离乘员室。因此,密封条2在电气配线布置的位置上不能完成防水功能,需要为电气配线D.W/H增加一个防水结构。因而,为电气配线D.W/H的布置,通常的作法是在位于车体C与车门D的孔上,安装防水管,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使电气配线D.W/H防水。然而这种作法费用高且不方便。
通过将电气配线D.W/H布置在相对于密封条2而言更靠近乘员室,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气配线D.W/H布置位置沿水平方向偏离铰链点,当车门打开和关闭时,电气配线D.W/H需要伸长和收缩。换言之,布置在车门铰链位置上的电气配线D.W/H需要既有能伸长/收缩的功能又有卷曲收紧的功能。
将电气配线相对于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的该结构公开在日本未实审专利公开号8(HEI)-48146上。准确地说,如图18和图19所示,一套在空调管上的波纹套4安装在仪表板的侧盖3与相对于侧盖3的车门内表面1C之间,并且该套4内布置有具有备用长度的螺旋状卷曲的电气配线D.W/H。
然而,由于螺旋状的电气配线D.W/H布置在上述结构的波纹套4内,下列问题可能会发生。
(1)当电气配线D.W/H在波纹套4中央伸长时,如图20(A)和20(B)所示,波纹套4及螺旋状的电气配线D.W/H在正常情况下允许伸长和收缩。然而,如果电气配线D.W/H的W部分嵌入套4的波纹凹槽4a内,如图21(A)所示,套4不能收缩。如果车门在如图21(B)所示状态下关闭,套4及电气配线D.W/H由于夹在车门板1与侧盖3之间,而可能被损坏,最坏的情况下,电气配线可能被切断。
(2)螺旋状的电气配线D.W/H在伸长或收缩之后,不见得总能恢复到它特定外形。如果当电气配线外形尺寸变得大于波纹套4内形尺寸的话,则波纹套4损坏,并且不能再收缩。
(3)由于波纹套4露在乘员室内,可能会由于外力而变形,在此情况下,位于其内的螺旋状的电气配线D.W/H可能嵌入套4凹槽4a内,因此类似于(1)的问题也可能发生。
(4)当车门D打开和关闭时,除了要有车门打开/关闭的力外,还需要有使波纹套4伸长或收缩的力,因而使得车门变沉,对驾驶员或乘员开关车门不利。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它允许在离可彼此相对旋转和/或运动的第一和第二部件的旋转点的某一径向距离的位置上,布置电气配线,特别是设置在这位置上,其相对于铰链点而言更靠近乘员室,及相对于密封条而言更向内,以便于通过一简单装置进行布置操作和防止雨水流入。
一种用于布置电气配线(D.W/H;I.W/H)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它将电气配线(D.W/H;I.W/H)布置在彼此可相互运动或可转动的第一部件(C)与第二部件(D)之间,尤其是在车体(C)与车门(D)之间,相对于连接车体(C)与车门(D)铰链安装位置和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的位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或供给或保持)装置(10;110),其中电气配线(D.W/H;I.W/H)一插入孔(10e;110f)和一分配或拨出孔(10g;110g)形成在分隔的位置,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D.W/H;I.W/H)穿过插入孔(10e;110f)和从分出孔(10g;110g)分出或拔出,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固定在第一或第二部件(D;C)的两者或其中之一上,特别是车门(D)和车体(C)的两者或其中之一上,电气配线(D.W/H;I.W/H)的导向端从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中,经过其分出孔(10g;110g)中分出,从而延伸到第一和第二部件(D;C)中的另一个,特别是在车门D和车体C中其中的另一个,因此随第一和第二部件(C;D)彼此相互的运动或/和转动,特别是随车门的开关运动,电气配线(D.W/H;I.W/H)从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出来和返回到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中。
采用上述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及其23实施例,本发明的该目的即可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提供有一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它将电气配线布置在可彼此相对旋转和/或运动的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特别是位于车体与车门之间,相对于连接车体与车门的铰链安装位置而言并且最好是相对于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的位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或供给或保持装置,电气配线的插入孔和分出或拔出孔形成在隔开的位置,其中电气配线插入插入孔和从分出孔中分出或拔出,至少有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固定在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两者或两者之一上,特别是车门和车体上,电气配线从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中经分出孔分出的导向端,延伸到第一和第二部件中另一个中去,特别是车门和车体中的另一个上。因此随着第一和第二部件的彼此相互运动和/或转动,特别是随着车门开和关的运动,电气配线从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出来和返回到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中。
因此,电气配线分配或供给装置包括一电气配线松开部分,以当第一和第二部件彼此相互离开时,来补偿所需的电气配线,从而扩大将电气配线固定在第一和第二部件上位置之间的距离。换言之,电气配线供给装置为电气配线提供了一部分松弛长度,允许在第一和/或第二部件的运动时,而不拉长或甚至切断电气配线,及允许电气配线随着第一和/或第二部件彼此相互运动和/或转动而伸长或收缩。
因此,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允许电气配线布置成这样方式,使其具有既弯曲或卷曲收紧功能,又有伸长/收缩功能。
按照本发明优选实例,电气配线固定地插入插入孔中。
最好,电气配线经过插入孔插入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并且以大致环绕方式布置后,经过分出孔中分出或拔出。
最好,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包括有大致为三角形形状的导向架,其插入孔设置在其第一顶端上,分出孔设置在其第二顶端上,电气配线如此地设置在导向架内,使其最好以大致环绕的方式,最好是伸到第三顶端。
最好,电气配线分配装置、特别是导向架固定地和垂直地容纳在形成于在第二部件的一端面、特别是形成于车门上对着乘员室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以及形成于第一部件的端面、特别是形成于面向着车门的端面的车体上的一端面上,或面向车门的仪表板的一端面上的凹槽中。
按照又一优选实施例,其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它的后表面敝开或具有盒子形状,特别是具有较小宽度,并最好形成有一可拆卸的锁销,以与啮合槽相锁接,该啮合槽形成在第一和/或第二部件上,特别是在车门和/或在车体上,并且电气配线可滑动地容纳在空腔中,该空腔由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和第一和/或第二部件来限定,特别是由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和车门和/或车体来限定,在此情况下,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具有敝开的后表面或具有盒子形状,电气配线基本上可滑动地容纳在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中。
最好,在电气配线分配装置的插入孔和/或分出孔上,和/或其中插入孔上,突出一个或多个管形部分,特别是其管形部分上,电气配线最好由固定装置来固定,特别是通过条带或夹子来固定。
此外电气配线最好穿过具有敞开的相对端口的保护套,然后在这样的位置处至少部分设置在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中,即在此位置上,所述的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与分出孔基本连续,由此可使电气配线滑动。也就是基本上在分出孔中滑进滑出。其中,电气配线最好紧紧地穿过或固定在保护管上,因此保护管与电气配线一起运动。在此将一偏压装置,特别是一弹簧,设置在保护管与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之间,以便沿某一方向对电气配线施以偏压,将其拉入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中。
最好,电气配线分配装置,特别是导向架固定在车门上,并且所述电气配线被这样布置:将已穿过电气配线分配装置的电气配线的导向端插入朝向车门仪表板端面或车门侧仪表板下表面上形成的孔中。
按照又一优选实施例,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包括一容器盒,该容器盒有一空腔容纳卷曲的电气配线,因此,随着第一和/或第二部件彼此相互运动和/或转动,特别是车门的打开与关闭,以及电气配线卷曲的直径变化而穿过容器盒的电气配线伸长和缩短,其中最好至少有一部分需穿过或插入电气配线分配装置的电气配线,穿过或固定在一管上,该管最好具有一光滑外表面和恢复到原来较大直径状态的功能,因此,当第一和/或第二部件彼此相互运动和/或转动时,拔出或分出的电气配线。特别是当车门打开时,由于所述管的恢复力作用,将电气配线拉回到电气配线分配装置中,当第一和/或第二部件处在其第一位置,特别是当车门关闭时,电气配线回复到原来较大直径的卷曲状态。
最好,在容器盒内设置一限位凸起,电气配线容纳在其中,最好至少绕限位凸起一圈,因此当电气配线从容器盒中分出或供给或拔出而电气配线基本紧绕限位凸起时,将终止任何进一步的分出或供给或拨出。
最好,插入孔和分出孔应基本彼此相对地设置。
按照又一优选选实施例,容器盒包括一盒体和一罩,其罩最好通过薄型铰链装置与盒体形成整体或不可分的结构,其盒体包括一孤面,最好大致呈半圆形底部,该底部之上端没置有一上平表面,盒体还包括一侧壁弧面,其罩最好大致呈半圆形,经所述铰链装置与所述上表面导引端相连,在此电气配线插入孔和分出孔在邻近上表面及侧壁的相对端上形成,由此使之基本彼此相对地设置,特别是还包括一设置在罩与盒体之间的锁部分。
最好,至少一隔板设置在容器盒内,以便至少限定一连接插入孔的空腔和一连接分出孔的空腔,以免在插入插入孔后,从分出孔中分出,并至少卷曲一圈的那些电气配线部分会直接交叉。
最好,隔板设置在限位凸起安装台阶上,和/或其中隔板的边缘修圆。
最好,从隔板的边缘到限位凸起的距离沿电气配线卷曲方向或圆周或水平方向变化。
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为布置电气配线设置一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将其布置在车体与车门之间的这样一位置处,即相对于连接车体与车门的铰链安装位置和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其包括一导向架,该导向架具有较小宽度,并为电气配线的插入孔和拔出孔形成相隔开的诸位置,其中电气配线固定地穿过导向架的插入孔并经环绕方式布置后由拔出孔拔出。导向架固定在车门和车体两者之一上,电气配线经拔出孔从导向架中拔出的导向端,延伸到车门和车体中的另外一个中,因此,按照车门的开关运动,电气配线来自导向架和返回到导向架。
布置在导向架内的电气配线非直线延伸,而是以环绕方式布置,当车门打开时,按照车门的运动,电气配线从导向架中拔出。当车门关闭时,伸长的电气配线返回到导向架中,特别是以环绕方式返回,此外,在车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从导向架中拔出的电气配线卷曲收回。
从上述说明中可清楚了解到,由于电气配线布置或可以布置在沿水平方向与铰链不同位置,而在车门铰链部位处的,本发明电气配线结构更向内靠近乘员室位置,当车门打开和关闭时,电气配线需要既有伸长/缩短功能,又有卷曲的功能。由于设置有上述两种功能的导向架,电气配线安装在导向架中,当车门打开和关闭时,允许电气配线伸长/缩短,而从导向架中拔出的电气配线自行卷曲。因此,电气配线随着车门的打开和关闭运动在卷曲的同时平滑地伸长/缩短。
由于导向架是或仅是一窄而小的导向架,或电气配线穿过其中的薄盒子,它能安装在车门或车体和/或它们之间的狭小空间内。此外,如果在安装导向架后再安装一装饰板,导向架不露出乘员室,也不会影响其外观。此外由于此导向架重量轻而体积小,安装导向架无需增加开关车门的力,即车门开关时不变沉。
此外,由于电气配线相对铰链点和密封条而言,布置在或可以布置在更向内的位置,不必为电气配线增设防水装置,避免使用密封件或类似的传统防水装置。此外,由于电气配线布置在车门板内板的内表面侧,可以免除通常需要的在车门板内布置电气配线的操作和从车门板前端面上的通孔中拔出电气配线。结果是,相对已有技术而言将电气配线布置在车门板上,明显地变简单了。
最好,将用于布置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设置在车体与车门之间这样一位置处,即相对于连接车体与车门铰链安装位置和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其包括一导向架,该导向架具有较小的宽度,并为电气配线的插入孔和拔出孔形成相隔开的诸位置,其中电气配线固定地穿过导向架的插入孔并经环绕方式布置后,再从拔出孔中拔出。每一导向架固定在车门和车体上,使经拔出孔从两导向架中拔出的电气配线连续不断,因此,按照车门开关运动,电气配线来自导向架和返回到导向架中,
因此,每一导向架固定在车门和车体上,当车门打开时,电气配线从两导向架中拔出,当车门关闭时,电气配线返回到导向架中。
最好,导向架大致呈三角形状;在其上第一顶端设置插入孔;在其上第二顶端设置拔出孔;容纳在导向架内的电气配线以环绕方式延伸到第三顶端。上述导向架形状并不限于上述情况。然而,通过形成的上述三角形状的导向架,电气配线可以环绕方式沿导向架内的导向架内侧表面布置。
最好,导向架固定地和垂直地容纳在车门端面形成的凹槽内,车门朝向乘员室的内表面形成的凹槽内,车体端面对着所述车门端面形成的凹槽内,或朝向车门的仪表板端面形成的凹槽内。通过垂直地容纳导向架,可使容纳空间宽度更小,因此,导向架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在具有小的安装空间的车门上。在下述情况下,导向架安装在仪表板或车体上均有一相对大的安装空间,因此很容易地水平安装。换言之,无论导向架安装方向如何,只要当车门打开时,电气配线以一备用长度容纳在导向架内,而由该备用长度可使电气配线从导向架中拔出即可。
最好,导向架敞开的后表面或具有较小宽度类似盒子的形状,并加工有锁销,用以与车门或车体上形成的啮合槽可拆地锁接,在导向架有一敞开的后表面情况下,或在电气配线可滑动地容纳类似盒子的导向架内情况下,电气配线可滑动地容纳在由开口的导向架的前表面与车门或车体之间限定的空腔内。导向架所占空间越小,其结构特性越好。因此,可接受的一种结构是电气配线可滑动地保持在车门或车体与导向架之间。此外,如果设置的锁销与车门或车体上形成的啮合槽相锁接,因此导向架能够通过一简单操作来安装。在所述盒形导向架的情况下,它的空腔宽度设置成稍大于电气配线外径,因此,电气配线不会在导向架内重叠。
最好,管形部分经由导向架的插入孔和拔出孔伸出,插入孔处的管形部分和电气配线通过条带固定。具体地说,电气配线插入孔和拔出孔需要固定在特殊部位上。因此,电气配线穿过的管形部分设置在这些孔中,在插入孔处由条带将电气配线固定在管形部分上。利用这样伸出的管形部分,电气配线很容易地由条带或类似固定装置来固定。
最好,电气配线穿过其有相对开口端的保护套,然后部分设置在导向架内与拔出孔的位置连续,以便滑动。如果电气配线如上所述的那样穿过导向架内的保护套,车门关闭时,电气配线经拔出孔可安全地返回到导向架内。
最好,电气配线紧密地穿过保护套,因此,保护套与电气配线一起运动,一弹簧设置在保护套与导向架之间,以便在一方向上对电气配线施以偏压,将其拉入到导向架内。如果保护套通过上述弹簧,在所述拉入方向上对保护套施以偏压,电气配线以比车门关闭更快的速度拉回到导向架内。
最好在车门与车体之间,用有特定刚度的管或类似件来套住电气配线拔出部位。此外,橡胶或塑料材料类安装件可固定于电气配线的导向端,其导向端从导向架中拔出,橡胶或塑料材料类安装件安装在车体或车门上,以便拉紧卷曲的电气配线。
导向架可固定在车门上,通过使电气配线的导向端穿过导向架进入朝向车门的仪表板端面上或车门边处仪表板下表面上形成的孔来布置电气配线。
按照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布置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将其布置在车门和车体间的这样一位置,即相对于连接车门和车体的铰链安装位置和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其包括:
一容器盒,它具有一容纳经卷曲的电气配线的空腔,和彼此相对置的电气配线的插入孔和拨出孔,和从插入孔的外表面凸出的配线固定部分,所述电气配线穿过插入孔而插入容器盒,在其内经卷曲后,从拨出孔中拨出。其中容器盒固定在车门和车体两者之一上,并且从容器盒中拨出的电气配线,延伸到车门和车体中的另外一个,并由卡夹固定其上,因此穿过容器盒的电气配线能随车门的开和关时卷曲的直径变化而伸长和收缩。
正如上述可清楚了解到那样,电气配线布置在车门和车体之间,同铰链点不在同一位置上,其所在位置更向内靠近乘员室,因此,电气配线需要在车门开和关时,需具有伸长/缩回功能,又有卷曲的功能。由于容器盒设置有伸长和缩回电气配线功能,电气配线能随车门开和关而伸长和缩回,此外,从容器盒中拨出的电气配线可自行卷曲,它能平稳地随着车门开和关运动。
此外,由于容器盒具有如此小的结构,仅能容纳一呈卷曲状的电气配线,故能安装在一较小的空腔内。此外,由于容器盒不全露在乘员室内,故不会影响其外观,即使将容器盒安装在车门上,由于其质轻且小,容器盒的安装不需要增加开关车门的力,即不会使车门开关变沉。
此外,由于电气配线布置较铰链点和密封条而言更靠向内的位置,因此不需要为电气配线设置防水装置,也无需使用密封件或类似的传统的防水装置。
此外,由于电气配线布置在车门板内板的内表面侧,可以避免通常在车门板内布置电气配线和从车门板前端面上形成的拔出孔中拔出电气配线之类的操作。其结果是,相对已有技术而言,将电气配线布置地车门板内,明显地变得更简单了。
可以说,容器盒的作用,相当于线轴,其包括由树脂整体形成的一盒体和一罩,盒体和罩通过薄型铰链彼此相连。通过在盒体彼此相对侧壁上切掉部分而形成插入孔和拔出孔。通过将已卷曲起来并从拔出孔中拔出的电气配线穿过插入孔的方式,使其容纳在容器盒中。此后,关上罩,设置在盒体和罩相应位置的其锁部相锁接。容器盒的盒体内表面上,以不同倾斜程度构成与所述插入孔和拔出孔相连续的部分,因此,即使电气配线一部分相互直接接触,卷曲地置于容器盒内的电气配线也不会缠绕在一起。
如果电气配线穿过容器盒,该容器盒固定在车门上,卷曲地置于容器盒内电气配线随车门的打开而被拉出伸长。此外,从容器盒中拔出的电气配线自由卷曲。因此,电气配线随车门的打开运动在卷曲的同时伸长。另一方面,当关闭车门时,由于电气配线固定在容器盒的插入孔中,电气配线伸长部分由车门的推动而返回到容器盒中,其结果是,电气配线以其卷曲时原较大直径的状态而容纳其中。
最好,要穿过容器盒的电气配线经过一管,该管具有光滑的外表面和回复到电气配线原较大直径的卷曲状态功能,因此,车门打开时,由于管的恢复力的作用,拔出的电气配线而被拉回到容器盒内,并且,车门关闭时,电气配线返回到原较大直径的卷曲状态。
由于电气配线需要在容器盒中平滑地移动,它穿过光滑外表面的管。该管具有使容器盒内的电气配线恢复其原来较大直径卷曲形状的自我恢复力。例如有特定厚度尼龙管适合此用途。换言之,电气配线穿过该管,在拉力释放作用下,使该管可恢复到原较大直径的卷曲状态。最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速度应设定为大于车门关闭速度,这样可以防止车门关闭时夹住车门与车体之间的电气配线。
最好在容器盒中设置限位凸起,电气配线呈卷曲地环绕该限位凸起并置于容器盒中,因此当电气配线从容器盒拔出后,其电气配线紧紧环绕限位凸起,将终止任何更进一步拔出。
即使是当车门以最大角度完全打开而电气配线最大限度地伸长时,在容器盒中环绕限位凸起的电气配线也不会直线延伸,因此它能重新卷曲在容器盒中。
最好,将容器盒固定到车门的部位应是车门内板内表面的凹槽,或为乘员室旁一装饰板的凹槽,反之容器盒固定到车体朝向车门的仪表板的端面上或设置在仪表板下侧面的柱子上。容器盒安装位置不局限于上述情形。它可以安装在朝向车体的车门端面上,或朝向车门的车体端面上。
例如,如果容器盒安装在车门内板的内表面上,则不必在车门内布置电气配线,由此可简化布置操作。此外,如果容器盒安装在仪表板上,与安装在车体情形相比显得更容易。
最好,电气配线固定部分从容器盒插入孔外表面凸出,电气配线固定到插入孔中同时,通过条带将配线固定部分固定的方式来插入所述电气配线。
最好,容器盒大致呈半圆形状,其包括一盒体和一经薄型铰链相连而形成整体的罩。盒体包括基本为半圆形的底部,底部上端面为一上平表面以及一弧形侧壁。罩基本为半圆形并经过所述薄型铰链与其上表面导向端相连。电气配线的插入孔与拔出孔形成在邻近上表面的侧壁相对端上,因此彼此相对置。若容器盒结构如上所述那样,则电气配线仅通过打开罩即可很容易地装入容器盒中。
最好,将隔板设置在容器盒内,限定与插入孔连接的空腔和与拔出孔连接的空腔,以免从拔出孔中拔出的电气配线在插入插入孔并且已同卷曲的电气配线部分直接交叉。最好斜置隔板,使插入孔侧与拔出孔侧具有不同倾斜程度。用这样的隔板,电气配线在其相互交叉的部位不会缠绕。
此外,隔板布置在容器盒内,以免呈卷曲的电气配线相互接触,电气配线能平滑地绕上或重新绕上,而不缠绕。
本发明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及优点,结合附图并阅读下述详细说明书,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透视图。图2是用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导向架的简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2中配线穿过其中的导向架主视图和后视图。图4(A)和图4(B)分别是位于导向架上锁销的视图。图5(A)和图5(B)所示的是按第一实施例配线作用的简图。图6(A)和图6(B)是表示用在第二实施例中保护管,其中图6(A)是保护管透视图,图6(B)是配线穿过保护管的主视图。图7(A)和图7(B)所示的是按第二实施例作用的简图。图8(A)和图8(B)所示的是按第三实施例作用的简图。图9(A)和图9(B)所示的是第四实施例,其中图9(A)表示导向架上安有拉力拉紧件的后视图,图9(B)表示拉力拉紧件的视图。图10(A)和图10(B)分别表示从前看和从后看,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导向架的透视图。图11(A)和图11(B)分别表示第六实施例、第七实施例简图。图12表示第八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3(A)和图13(B)分别表示当车门开和关时,第八实施例平面简图。图14表示第九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5(A)和图15(B)分别表示当车门开和关时,第九实施例平面简图。图16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7(A)、图17(B)和图17(C)分别表示用在第十实施例上的容器盒的平面图,主视图及侧视图。图18表示在关闭状态下的容器盒的透视图。图19表示在打开状态下的容器盒的透视图。图20表示穿过容器盒,其上装有一管子的电气配线透视图。图21表示电气配线穿过容器盒状态的透视图。图22表示当车门关闭时,电气配线在拔出状态下的透视图。图23(A)和图23(B)分别表示当车门开和关时,容器盒与电气配线位置关系平面简图。图24表示第十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5(A)和图25(B)分别表示按时第十一实施例,当车门开和关时,容器盒与电气配线位置关系平面简图。图26表示第十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7表示第十二实施例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8表示按照第十二实施例,电气配线在容器盒内的透视图。图29表示按照已有技术车门铰链部分局部分解透视图。图30表示铰链与密封条位置关系的平面剖视图。图31表示另一已有技术的视图。图32表示图31中已有技术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33(A)和图33(B)表示在正常状态下,图31中已有技术的简图,和图34(A)和图34(B)表示在非正常状态下,图31中已有技术的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参考号表示或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至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其车门配线D.W/H布置在车门D(作为第二部件)与车体C(作为第一部件)之间,而目从车门板1的前端面1a延伸到车体C。车门铰链H安装成使车门D相对车体C进行旋转运动,和/或使车门D相对车体C进行直线或平移运动(运动离开车体C)。布置在车门铰链位置的车门配线D.W/H前面部分穿过导向架10,该导向架10结构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
导向架是由例如树脂做成,且一般具有三角形结构。具体地说,在三角形前板10a的三边上包括有窄侧壁10b,而其后表面是一开口10c。在导向架10上边第一顶端上,管状部分10d上为电气配线开了插入孔10e,该管状部分10d与导向架上边第一顶端整体或不可分地形成,以大致向上伸出。在导向架10底边第二顶端上,为电气配线开了拔出孔10g,该管状部分10f整体或不可分地形成以大致突出。此外,电气配线绑接在榫形部分10p上,该榫形部分10p从位于插入边的管状部分10d伸出,而锁销10h从侧壁10b伸出。每一锁销10h可以有如图4(A)所示形状。但是,如果如后所述形成在车门板上的锁止部分为一锁止孔,则锁销10h可以有如图4(B)所示形状。除此之外,弧形腔可以形成在侧壁上,来形成插入孔10e和拔出孔10g。另一方面,也可以设置半圆弧管状部分。
车门配线D.W/H安装在导向架上,如图3(A)和图3(B)所示,具体地说,车门配线D.W/H插入由侧壁10b与前板10a限定的空间内;车门配线D.W/H沿边10j传到第三端后,再沿边10m传到拔出孔10g;并且,车门配线D.W/H从拔出孔10g中拔出。在插入孔10e上和附近,条带11包在车门配线D.W/H和圆柱形部分10d的外表面的上以定位和固定车门配线D.W/H。
部分地容纳车门配线D.W/H的导向架10,安装在一凹槽1f内,该凹槽1f是通过如图1所示将车门板1的端表面1a与内板1c内表面凹入车而形成的,从而后面的开口10c正对着凹槽1f底面,并垂直伸展,并且拔出孔10g正朝着车体C。在凹槽1f底面,包括有与锁销10h相啮合的锁销(未示出)。通过锁销10h与相配的锁销或凹槽相接合,导向架10固定在凹槽1f内。
在此状态下,限定在导向架10的前板10a与凹槽1f底面之间的空间稍大于车门配线D.W/H外直径。车门配线D.W/H容纳在此空间内,它可自由滑动,但不能重叠。
车门配线D.W/H从导向架10的拔出孔10g拔出,延伸到车体C。安装在车门配线D.W/H导向端的橡胶安装件13固定到安装孔14内。橡胶安装件13可以是通常应用的密封圈。
在车门D的车门板1内,密封条2安装位置相对车体C的铰链H而言,更靠近乘员室,导向架10安装的凹槽设置在相对密封条2安装位置而言,更靠近乘员室位置。因此,不必为其上安装有导向架10上的车门配线D.W/H,提供特别的防水装置。
如图1所示,其前端穿过导向架10的车门配线D.W/H,沿车门板1的内板的内表面1g布置。
如上所述,导向架10安装在凹槽1f内,该凹槽形成在相对铰链H的铰链点和密封条2而言,更靠近乘员室的位置,当车门打开时,根据车门打开的角度,车门配线D.W/H需要在卷曲的同时伸长。同样,当车门关闭时,车门配线D.W/H需要在松开的同时收缩。
由于车门配线D.W/H是以大致具有一备用长度的方式,容纳在导向架10内,如图5(A)所示,即这样的长度,它使得是在收缩状态下(例如车门关着),车门配线D.W/H布置在沿导向架10的边10j,10m上,当车门打开时,车门配线D.W/H从拔出孔10g中拔出而伸长。具体地说,车门配线D.W/H拔出直到沿边10h伸长。此外,当车门打开时,所需的卷曲通过,车门配线D.W/H从拔出孔10g中拔出的卷曲而被绷紧。因此,车门配线D.W/H随车门D的开启运动而运动。
另一方面,当车门关闭时,拔出的车门配线D.W/H经过拔出孔10g返回到导向架10内,返回到图5(A)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导向架10具有伸长和收缩车门配线D.W/H的功能,并且从导向架10拔出的车门配线D.W/H能自行卷曲,因此,当车门开和关时,车门配线D.W/H允许在卷曲同时伸长,和在松开时收缩。
图6和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其中包括有如图6所示的具有相对开口端的圆柱形保护管15,并且车门配线D.W/H大致固定地或紧紧地穿过保护管15,因此保护管15与车门配线D.W/H一起移动。在保护管15相对开口端例如向上突出有限位块15a,15b。
另一方面,具有拔出孔10g的导向架10的管形部分10f’,其剖面形状为半圆形。保护管15如图7(A)所示经拔出孔10g横向地插入导向架10,从而保护管15与拔出孔10g大致连续地沿边10m滑动地设置。在此安装状态下,前端限位块15a位于导向架10里面而后端限位块15b位于导向架10外面。限位块15a,15b其直径一般大于半圆柱部分10f’,从而使当限位块15a,15b碰到半圆柱部分10f’时,使保护管15及车门配线D.W/H的运动终止。
因此,当车门D打开及车门配线D.W/H拔出时,限位块15a终止于与管状部分10f’相邻接位置,此时车门D完全打开。此外,当车门D关闭时,车门配线D.W/H拉进导向架10内,限位块15b终止于与管状部分10f’相邻接位置,此时车门D完全关闭。
如上所述,通过提供保护管15,车门配线D.W/H一般直线地从拔出孔10g中拔出和拉回,使车门配线D.W/H更平滑地伸长和收缩。此外,由于有限位块,车门配线D.W/H能以定长伸长和收缩。这样可防止未料事情发生在车门C与车体D之间,即车门配线D.W/H拔出太多而不能再松开。然而保护管15形状可以设置成适合车门配线D.W/H非直线运动(伸长/收缩),例如通过设置相应弧形保护管15,将车门配线D.W/H设置成沿弧形运动。
图8(A)和图8(B)所示第三实施例,在保护管15前端与导向架10一顶端10k之间设置回位弹簧16,在拉回方向上给保护管15施偏压。通过设置回位弹簧16,当车门D关闭时,可使车门配线D.W/H拉回(收缩)速度大于车门D关闭速度。
图9(A)和图9(B)所示第四实施例,例如由橡胶制成的一独立的拉力拉紧件20安装在导向架10的插入孔10e管形部分10d上。如图9(B)所示。拉力拉紧件20包括安装在管形部分10d上的大致圆柱部分20a,从圆柱部分20ah凸出的榫形部分20b,和一对从圆柱部分20ah凸出的支脚20c。通过条带21或类似保持或固定装置(例如夹,卡箍,粘接等),将榫形部分20b固定在车门配线D.W/H上,和通过条带22将支脚20c固定在导向架10上。同上,通过在导向架10的插入孔10e上安装拉力拉紧件20,当车门打开时,车门配线D.W/H由于被拉而牢固地定位和固定于插入孔10e上。
图10(A)和图10(B)所示第五实施例,其包括一薄盒形状的导向架10’。具体地说,尽管按照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导向架10有一敞开着的后表面,但导向架10’后表面由后板10q封闭,因此导向架10’具有类似盒子形状。盒形导向架10’的宽度要使电气配线可滑动,而不重叠。
图11(A)所示第六实施例,其导向架10固定在车体C上。在此情况下,仪表板配线I.D.W/H穿过导向架10并与车门边的车门配线相连。图11(B)所示第七实施例,其导向架10分别固定在车体C和车门D上,在第七实施例中,从两导向架10拔出孔10g拔出的配线是连续的。当车门D打开时,配线从车体C两导向架10拔出,而当车门D关闭时,配线返回两导向架10。
图12,图13(A)和图13(B)所示第八实施例,其中类似第一实施例的导向架10可固定地容纳在车门D内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凹槽内,并且经导向架10延伸到车体C的车门配线D.W/H前部分经过弯成L形波纹套30,延伸到在车门边的仪表板31的端表面31a。一固定部位30a设置在波纹套30导向端上,并安装到在仪表板31的端面31a形成的开孔31b内,并固定于其中。换言之,车门配线D.W/H布置成从车门D延伸到仪表板31的端面31a。在图13(A)和图13(B)中,32,33所标示的分别是支柱和防护板。
在导向架10布置在仪表板31与车门D内表上情况下,当车门D关闭时仪表板31的端面31a和车门前部的内表面彼此相对,如图13(A)所示,并且导向架10位于由端面31a与内表面所限定的空间中,因此从乘员室中无法看到它。相反,当车门D打开时,如图13(B)所示,车门配线D.W/H随车门D的打开运动在卷曲的同时伸长。
图14,图15(A)和图15(B)所示第九实施例,车门配线D.W/H从安装在车门D上的导向架10中伸出,在其穿过一弯曲的波纹套30’而弯曲后,沿着仪表板31的下表面而布置,并通过卡箍35固定到支柱32上。
如果车门配线D.W/H如第八、九实施例布置在仪表板上,不必在朝着车门的车的端面上安装配线,即不必在车上形成安装孔。此外,也排除了在窄的空间上的安装操作,改进了电气配线布置的可操作性。换言之,电气配线可安装在车体边的较大空间上。
尽管导向架是这样安装在车门和/或车体上以垂直延伸,也可以安装成以水平延伸。
图16至23所示第十实施例,其车门配线D.W/H布置在位于车门D与车体C之间的车门铰链部位上,同时从车门板1的前端面1a延伸到车体C。布置在车门铰链位置上的车门配线D.W/H的前部,穿过结构如图17至18所示的容器盒。此后车门配线D.W/H的该前部延伸至车体C,插入在面向车门D的仪表板120的侧表面上形成的孔120b内,并通过如图23所示的夹子121,固定在仪表板内表面上。
容器盒110的作用,可以说,如同一线轴(例如换言之,总有一个足够长或在容器盒内容纳备用的电气配线,使之与车门D打开而引起的电气配线D.W/H运动相配),容器盒包括一盒体110a和一罩110b,其整体或不可分地由例如树脂制成。盒体110a和罩110b最好通过薄铰链110c彼此相连。容器盒110具有一薄的盒子形状,其剖面大致呈半圆形,当罩110b关闭时,限定一空腔部分110d,其中已穿过如图20所示的管11的电气配线D.W/H可滑动或可布置。
具体地说,盒体110a包括一底部110j,该底部剖面大致为半圆形,一平的上表面110p,它设置在底部110j上;还包括一弧形侧壁110e。罩110b其剖面大致呈半圆形,经过薄铰链110c,与上表面110p导向端相连。
盒体110a的弧形侧壁110e相对端被切开成车门配线D.W/H插入孔和拔出孔110f,110g。
在容器盒110的盒体110a,将弧形侧壁110e相对端切去以形成车门配线D.W/H的彼此相对插入孔110f和拔出孔110g,并且配线固定部分110h从插入孔110f的外表面的边上凸出。此外,凸起110k设置在底部110j上。带有一锁眼110m的锁止部分设置在罩110b导向端上,而锁销110n设置在盒体110a侧表面的一位置上,当罩110b关闭时,锁销110n与锁眼110m相啮合。
车门配线D.W/H穿过如图20所示的管11后,插入容器盒110中,并由条带B经插入孔110f固定。车门配线D.W/H由插入孔110f旁的条带12固定到配线固定部分110h上。一旦车门配线D.W/H以这样此方式卷曲后,即将凸起110k封闭在如图21所示的容器盒110内之后,车门配线D.W/H从拔出孔中拔出。这时车门配线D.W/H以一较大直径被卷曲,以大致沿弯曲侧壁110e内表面延伸,并被卷曲成较大直径。在车门上,车门配线D.W/H以这种方式,即具有备用长度穿过容器盒110后,关闭罩110b,使锁销110n与锁眼110m相啮合。
由于管11最好由具有一特定厚度和光滑的外表面的尼龙管制成,因此它可以在容器盒110光滑地滑动。如果车门配线D.W/H被卷曲成一较大直径,即一偏向力(例如由于材料的弹性)使车门配线D.W/H偏向于有较大直径的位置,当车门配线D.W/H如图22所示拔出而拉力释放时,使车门配线D.W/H恢复到图21原来形状。此外,通过套上管11,车门配线D.W/H在容器盒110中的滑动不会造成其蒙皮的磨损。
在安装有容器盒110的车门D的车门板1上,密封条2安装在相对于相连车体C的铰链H而言,更靠近乘员室位置。用于插入车门配线D.W/H的豁口1g形成在端面1a与车门板1的内板1h之间的一拐角的部位上,相对密封条2安装位置而言,其位于更靠近乘员室地方,并且与豁口1g相连的凹槽1k形成在内板1h上。容器盒110插入、最好紧紧地安装在凹槽1k内。
如图21所示,其前部穿过容器盒110的车门配线D.W/H沿车门板1的内板1h的内表面布置,而容器盒110安装在凹槽1k内。在此状态下,内板1h由一装饰板(未示出)所覆盖,以固定车门D内的容器盒110。
经过拔出孔110g从容器盒110中拔出的车门配线D.W/H延伸到车体C上,并且如上所述,在插入仪表板120的侧面120a上形成的孔120b中之后,通过夹子121固定到仪表板120内表面上。当车门D关闭时,获得如图21所示的安装状态。这时,车门配线D.W/H从安装在车门D上的容器盒110到其固定在车体上的位置之间的长度为L1,并且在容器盒110内其卷曲的长度作为备用长度。
如上所述,由于容器盒110容纳在凹槽1k内,该凹槽位置相对于铰链H的铰链点和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并且该车门配线D.W/H延伸到仪表板120,则当车门打开时,按照车门打开角度,车门配线D.W/H需要在卷曲的同时伸长。同样,当车门关闭时,车门配线D.W/H需要在松开的同时收缩。
如图21和23(A)所示,当带有车门配线D.W/H的车门D打开时,车门配线D.W/H经过拔出孔110g从容器盒110中拔出,同时使其卷曲的直径变小。当车门D完成打开时,从容器盒110到夹子121之间的车门配线D.W/H长度增加到如图22和23(B)所示的L2。车门配线D.W/H以一长度差(L2-L1)从容器盒110中拔出。在容器盒110内,车门配线D.W/H卷曲在凸起110k上,因此,阻止车门配线D.W/H从容器盒110中任何更进一步拔出,以免拔出的车门配线D.W/H在车门D与车体C之间松驰。凸起110k可有足够大直径,以避免尤其是电线D.W/W弯曲太强时,损坏电线D.W/W。
如上所述,当车门D打开时,车门配线D.W/H随车门D打开运动而伸长。车门配线D.W/H从容器盒110中拔出时自身能卷曲,因此它能在卷曲的同时伸长。
由于套在车门配线D.W/H的管11具有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自行恢复特性(例如由于弹性力的作用将管11拉直到它大体的圆柱形状),当车门D向关闭方向运动时,由于管11的恢复力以及使得卷曲的直径变大,车门配线D.W/H以大于车门D关闭速度的速度返回到容器盒110中。因此,车门配线D.W/H回到图21的状态。由于车门配线D.W/H平滑地收缩,它能顺应车门D的关闭运动,并能防止车门配线D.W/H在车门D与车体C之间卡住。
图24,25(A)和图25(B)所示第十一实施例,其容器盒110安装在车体C上指向车门D的仪表板120侧壁内表面或板120a上。具体地说,容器盒110固定在仪表板120内,并且从车门D延伸的车门配线D.W/H穿过容器盒110。另一方面,在车门D上,车门配线D.W/H由夹子121’固定到内板1h的内表面上。或者,仪表板配线(IP配线)可以穿过容器盒110;延伸到车门D上和在通过夹子固定在车门D上后而与车门配线D.W/H相连。
第十一实施例的作用类似于第十实施例的作用。当如图25(A)所示关闭的车门D打开时,随着车门的打开,车门配线D.W/H在卷曲的同时伸长,如图25(B)所示。另一方面,当如图25(B)所示打开的车门D关闭时,车门配线D.W/H由于套在车门配线D.W/H上的管的自行恢复特性而返回到图25(A)状态,同时,由于车门D关闭时挤压和收缩地返回到容器盒110内,使卷曲直径更大。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例。例如,容器盒的插入孔和拔出孔可形成在不同的层面上,并且容器盒底表面可以是倾斜的或斜面的。采用这样的布置,在容器盒内配线部分彼此不直接交叉,即彼此不接触,因此,配线能卷曲而不缠绕。
图26至图28所示第二实施例,其中隔板130最好有与容器盒110相配的形状,最好为大致半圆形,其布置在容器盒110内,以将位于底部10j与罩10k之间的一最好大致为半圆形空间分隔为两空间131,132。一安装孔130a形成在隔板130上,凸起的导向端缩小形成一安装台阶110k-1,支撑着隔板130。通过将安装台阶110k-1插入安装孔130a,使隔板130倾斜地安装着。在此安装状态下,限定了连接插入孔110f的空间131,与连接拔出孔110g的空间132,和位于隔板130与侧壁110e之间的间隙133。
因此,穿过插入孔110f的车门配线D.W/H,弯曲地绕在空间131的边的凸起110k上,经过间隙133拉进空间132中,并在弯曲地绕在空间132的边的凸起110k-1上后,从拔出孔110g中拔出。
采用上述结构,车门配线D.W/H卷曲的部分,在交叉位置上不直接接触,特别是当车门打开,圈的直径变小时能防止其缠绕。因此,车门配线D.W/H能平滑地重新绕上。
凸起110k最好设置在相对于容器盒110和/或相对于隔板130偏心位置上,从而使从凸起110k到隔板130边缘位置的距离可随着圆周或水平方向或位置而变化,例如,凸起110k和拔出孔110g侧的隔板130边缘位置间的距离d1与凸起110k和插入孔110f侧的隔板130边缘位置间的距离d2不同(参照图28)。
当由于车门配线D.W/H从供给或拔出孔110g中拔出(例如由打开车门D),而车门配线D.W/H沿隔板边缘滑动时,与车门配线D.W/H接触的隔板130边缘最好修圆,以避免损坏车门配线D.W/H。
            参考标号目录C……车体D……车门D.W/H……车门电气配线H……铰链1……车门板1a……端面1f……凹槽2……密封条10……导向架10a……前板10b……侧壁10e……插入孔10g……拔出孔10h……锁销15……保护套20……拉力拉紧件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布置电气配线(D.W/H;I.W/H)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它将电气配线(D.W/H;I.W/H)布置在彼此可相互运动或可转动的第一部件(C)与第二部件(D)之间,尤其是在车体(C)与车门(D)之间,相对于连接车体(C)与车门(D)铰链安装位置和密封条而言,更靠近乘员室的位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或供给或保持)装置(10;110),其中电气配线(D.W/H;I.W/H)一插入孔(10e;110f)和一分配或拨出孔(10g;110g)形成在分隔的位置,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D.W/H;I.W/H)穿过插入孔(10e;110f)和从分出孔(10g;110g)分出或拔出,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固定在第一或第二部件(D;C)的两者或其中之一上,特别是车门(D)和车体(C)的两者或其中之一上,电气配线(D.W/H;I.W/H)的导向端从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中,经过其分出孔(10g;110g)中分出,从而延伸到第一和第二部件(D;C)中的另一个,特别是在车门D和车体C中其中的另一个,因此随第一和第二部件(C;D)彼此相互的运动或/和转动,特别是随车门的开关运动,电气配线(D.W/H;I.W/H)从电气配线分配装置出来和返回到至少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D.W/H;I.W/H)固定地穿过插入孔(10e;110f)。
3、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D.W/H;I.W/H)经过插入孔(10e;110f),插入到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中,再布置成大致环绕的方式,再从分出孔(10g;110g)分出或拨出。
4、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包括一大致呈三角形的导向架(10;110),
设置在其第一顶端的插入孔(10e;110f),
设置在其第二顶端的分出孔(10g;110g),和
电气配线(D.W/H;I.W/H)如此地容纳在导向架(10;110)内,以便最好以基本为环绕的方式伸展,最好延伸到第三顶端(10k)。
5、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特别是导向架(10;110)固定地和垂直地容纳在第二部件(D)的端面(1a)形成的凹槽中,特别是车门(D)上,车门(D)朝向乘员室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凹槽中;或第一部件(C)端面,特别是车体(C)面对着车门(D)的端面(1a)上形成的凹槽中;或朝向车门(D)的仪表板(31)的端面(31a)形成的凹槽中。
6、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具有敝开的后表面或类似盒子的形状,特别是具有较小宽度,并最好形成可拆卸的锁销,以便与第一部件(C)和/或第二部件(D)上形成的接合槽相锁接,特别是与车门(D)和/或车体(C)上形成的接合槽相锁接,电气配线(D.W/H;I.W/H)可滑动地容纳在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与第一和/或第二部件(C;D)之间限定的空腔内,特别是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与在车门(D)和/或车体(C)之间限定的空腔内,而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具有敝开的后表面的情况下或其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形状为盒子形状情况下,电气配线(D.W/H;I.W/H)基本可滑动地容纳在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内。
7、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管形部分(10d,10f)在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的插入和/或分出孔(10e,110f,10g,110g)上伸出,和/或其中的插入孔(10g,110g)上,特别是此处的管形部分(10d),以及电气配线(D.W/H;I.W/H)最好由固定装置(21;112)固定,特别是由条带(21;112)或夹子固定。
8、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D.W/H;I.W/H)穿过具有两端开口的保护管(15),至少部分地置入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内的这样一位置处,即在此位置上,电气配线基本与分出孔(10g,110g)连续以便滑动,最好基本在分出孔(10g,110g)中滑进滑出。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D.W/H;I.W/H)紧紧地穿过或固定在保护管(15)上,以便保护管(15)与电气配线(D.W/H;I.W/H)一起运动,其中一偏置装置(16),特别是一弹簧(16),最好设置在保护管(15)与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之间,从而在一方向上给电气配线(D.W/H;I.W/H)施以偏压,将其拉回到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中。
10、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特别是导向架(10;110),固定到车门(D)上,将已穿过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的电气配线(D.W/H;I.W/H)导向端插入朝向车门(D)的仪表板(31)的一个端面上形成的孔(31b)中,或车门侧的仪表板下表面上形成的孔(31b)中,来布置电气配线(D.W/H;I.W/H)。
11、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包括一容器盒(110),该容器盒具有将呈卷曲状的电气配线(D.W/H;I.W/H)容纳到空腔(110b),因此穿过容器盒(110)的电气配线(D.W/H;I.W/H)能够伸长和收缩,随着第一和/或第二部件(C;D)彼此相互运动和/或转动,特别是车门打开或关闭来改变所述卷曲直径。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将要穿过或插入的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的电气配线(D.W/H;I.W/H)的一部分穿过或布置在管(111)中,该管最好具有光滑的外表面和能恢复到原来较大直径呈卷曲状态的功能,因此当第一和第二部件(C;D)彼此相互运动和/或转动时,电气配线(D.W/H;I.W/H)能拔出或分出,特别是当车门打开时,由于管(111)的恢复力,电气配线(D.W/H;I.W/H)拉回到电气配线分配装置(10;110)中,当第一和第二部件(C;D)处于其第一位置时,特别是当车门关闭时,电气配线(D.W/H;I.W/H)返回到原来较大直径的卷曲状态。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好一限位凸起(110k)设置在容器盒(110)内,最好将呈卷曲状至少绕限位凸起(110k)一圈的电气配线(D.W/H;I.W/H)容纳在容器盒(110)内,这样电气配线(D.W/H;I.W/H)从容器盒(110)内分出或拨出时,当电气配线(D.W/H;I.W/H)大致紧绕在限位凸起(110k)时,电气配线(D.W/H;I.W/H)的任何更进一步的分出或拨出将被终止。
14、按照上述之一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入孔(10e;110f;110f)与分出孔(10g;110g;110g;110g)基本彼此相对地设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1至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容器盒(110)包括一盒体(110a)和一罩(110b),该罩(110b)最好是整体或不可分地通过铰链装置(110c)与盒体(110a)一起形成,盒体(110a)包括一弧形,实质上最好为半圆形的底部(110j),一平的上表面,该上表面设置在底部(110j),并且还包括一弧形侧壁(110e,110f)上,罩(110b)最好大致呈半圆形状,及通过铰链(110c)与上表面的导向端相连,其中,电气配线(D.W/H;I.W/H)的插入孔和分出孔(110f;110g;110g)形成在上表面附近的侧壁(110e;110f)的相对端上,因此基本上彼此相对地设置,特别是,一锁部分设置在罩(110b)与盒体(110a)之间。
16、按照权利要求11至1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隔板设置在容器盒(110)内,并至少限定一连接插入孔(110f)的空腔(31)和一连接分出孔(110g;110g)的空腔(32),以免已从分出孔(110g;110g)分出并至少卷曲一圈的电气配线(D.W/H;I.W/H)部分穿过插入孔(110f)之后直接交叉。
17、按照权利要求13或16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130)安装在限位凸起(110k)安装台阶(110k-1)上,和/或在此隔板(130)的边缘被修圆。
18、按照权利要求13或16或17所述的电气配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从隔板(130)的边缘算起限位凸起(110k)的距离可沿电气配线(D.W/H;I.W/H)的卷曲方向变化。
CN97114915.1A 1996-06-14 1997-06-14 电气配线布置结构 Pending CN11730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4379/96 1996-06-14
JP15437996A JP3196643B2 (ja) 1996-06-14 1996-06-14 自動車のドアヒンジ部における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167960/96 1996-06-27
JP16796096 1996-06-27
JP348860/96 1996-12-26
JP34886096A JPH1071855A (ja) 1996-06-27 1996-12-26 自動車のドアヒンジ部における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60A true CN1173060A (zh) 1998-02-11

Family

ID=2732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4915.1A Pending CN1173060A (zh) 1996-06-14 1997-06-14 电气配线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5994645A (zh)
EP (1) EP0812733A3 (zh)
CN (1) CN117306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8920A (zh) * 2010-05-18 2011-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检测零部件组装体
CN101529681B (zh) * 2006-10-31 2012-07-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滑动结构的电力馈送装置
CN102216122B (zh) * 2008-12-19 2014-03-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配线结构
CN103889788A (zh) * 2011-10-27 2014-06-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布线结构部
CN104417460A (zh) * 2013-09-10 2015-03-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门线束装接结构
CN106143073A (zh) * 2014-11-07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壳体以及使用该壳体的车门连接件
CN109070815A (zh) * 2016-02-29 2018-12-21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罩组在机动车辆上的配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1975B2 (ja) * 1998-07-28 2002-10-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ホルダー
US6517365B1 (en) * 2000-05-11 2003-02-1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Wiring assembly for supplying power to a sliding door
DE10042985A1 (de) * 2000-09-01 2002-03-21 Leoni Bordnetz Sys Gmbh & Co Kabelsatz
DE10204597B4 (de) * 2002-02-05 2011-05-12 Volkswagen Ag Füh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Leitung an einem Kraftfahrzeug
GB0203941D0 (en) * 2002-02-20 2002-04-03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A vehicle
JP3782741B2 (ja) * 2002-02-22 2006-06-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ドア用給電プロテクタを用いた回路体配索構造
US7707790B2 (en) * 2003-06-12 2010-05-04 Steelcase Inc. Office system
JP2005137082A (ja) * 2003-10-29 2005-05-26 Yazaki Corp 常時給電装置
US6812407B1 (en) * 2003-12-12 2004-11-02 Nicholas S. Opperman Door wire routing system
US7202415B2 (en) * 2004-10-20 2007-04-1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e harness construction
JP2006158151A (ja) * 2004-12-01 2006-06-15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DE102005033621A1 (de) 2005-01-18 2006-07-27 Volkswagen Ag Vorrichtung mit einer Dichtungstülle für einen Leitungsübergang zwischen relativ zueinander bewegbaren Fahrzeugteilen
ATE398552T1 (de) * 2006-02-13 2008-07-15 Delphi Tech Inc Leitungsstrang
DE102006026446B4 (de) * 2006-06-07 2009-02-26 Pierburg Gmbh Deckel für eine Stellvorrichtung mit einem Stanzgitter als Scharnier
JP2008143235A (ja) * 2006-12-06 2008-06-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ドア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EP2096001B1 (en) * 2006-12-06 2012-09-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Exterior protective material for door wire harness and wire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the door wire harness
US8039744B2 (en) * 2008-07-25 2011-10-18 Lear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protectively supporting an element that extends between relatively movable components
JP5416482B2 (ja) * 2009-05-22 2014-0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体、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ユニ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ユニットの組付方法
US8952782B2 (en) * 2010-03-18 2015-02-10 Mark Kilbourne Remotely actuatable loc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doors for accommodating such systems
JP2012111406A (ja) * 2010-11-26 2012-06-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配索構造部およびプロテクタ
JP5899588B2 (ja) * 2011-04-22 2016-04-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
CN106384980B (zh) * 2016-10-13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走线盒和空调器
FR3140057A1 (fr) * 2022-09-26 2024-03-29 Faurecia Interieur Industrie Elément de garnissage comprenant un élément mobile et un élément filaire déplaçable avec l’élément 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37059A (en) * 1924-03-25 1927-07-26 Edison Electric Appliance Co Electric connecter
US2184363A (en) * 1937-12-23 1939-12-26 Us Air Compressor Company Housing for flexible members
US3909047A (en) * 1974-03-11 1975-09-30 Gordon O Salmela Rotary rolling conduit
US4006952A (en) * 1976-05-10 1977-02-08 Puckett William E Battery jump cable apparatus
US4337596A (en) * 1979-11-29 1982-07-06 Eltra Corporation Sliding door actuating mechanism
JPH0721612B2 (ja) * 1986-07-25 1995-03-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透過型投影スクリ−ン用レンズシ−ト
FR2611999B1 (fr) * 1987-03-05 1989-06-30 Peugeot Dispositif de liaison electrique entre deux faisceaux de fils conducteurs et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e ce dispositif
FR2616390B1 (fr) * 1987-06-12 1989-10-20 Peugeot Structure de montage d'un faisceau electrique de porte
JPH0715306Y2 (ja) * 1989-08-30 1995-04-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US4992629A (en) * 1990-03-15 1991-02-12 Morais Fortunato R Cable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FR2662552B1 (fr) * 1990-05-23 1994-05-27 Peugeot Enrouleur de cable electrique pour vehicule a porte coulissante.
DE4221976C2 (de) * 1992-07-04 1994-06-23 Deutsche Aerospace Vorrichtung zum Führen eines Steckers
US5556059A (en) * 1993-06-28 1996-09-17 Yazaki Corporation Device for guiding wire harness of steering column
US5521806A (en) * 1994-03-16 1996-05-28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utility/emergency light assembly
US5466036A (en) * 1994-05-09 1995-11-14 Chrylser Corporation Vehicle wire routing apparatus
JPH0848146A (ja) * 1994-08-04 1996-02-20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ドアヒンジ部構造
JP3191914B2 (ja) * 1996-07-05 2001-07-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ーネスの組付構造
JP3348765B2 (ja) * 1996-08-08 2002-1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ドア用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681B (zh) * 2006-10-31 2012-07-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滑动结构的电力馈送装置
CN102216122B (zh) * 2008-12-19 2014-03-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配线结构
CN102248920A (zh) * 2010-05-18 2011-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检测零部件组装体
CN102248920B (zh) * 2010-05-18 2014-01-2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检测零部件组装体
CN103889788A (zh) * 2011-10-27 2014-06-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布线结构部
CN103889788B (zh) * 2011-10-27 2016-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布线结构部
CN104417460A (zh) * 2013-09-10 2015-03-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门线束装接结构
CN104417460B (zh) * 2013-09-10 2016-09-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门线束装接结构
CN106143073A (zh) * 2014-11-07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壳体以及使用该壳体的车门连接件
CN106143073B (zh) * 2014-11-07 2018-12-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壳体以及使用该壳体的车门连接件
CN109070815A (zh) * 2016-02-29 2018-12-21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罩组在机动车辆上的配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12733A3 (en) 1998-07-08
US5994645A (en) 1999-11-30
US6107570A (en) 2000-08-22
EP0812733A2 (en) 1997-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060A (zh) 电气配线布置结构
US7265295B2 (en) Continuous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US6782904B2 (en) Extendible rain shield for vehicle
US20060134970A1 (en) Electric supply apparatus
US7834272B2 (en) Vehicle grommet
CN1073031C (zh) 气囊装置
JP4541287B2 (ja) ハーネス保護チューブの長さ調整構造とそれを備えた給電装置
US10377438B2 (en) Bicycle frame with integrated accessories
US7109421B2 (en) Harness holder and harness layout structure thereby
JP4681988B2 (ja) 常時給電装置
US20170294767A1 (en) Cable routing structure
JP2008048521A (ja) リンクへ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EP1575794B1 (en) Sun visor and cover attachment method
CN1703330A (zh) 具有蛤壳芯安装夹的遮阳板
EP1549518B1 (en) Sun visor with mirror assembly
EP1545917B1 (en) Slidable sun visor
KR101590924B1 (ko) 자동차용 보호 덮개
EP1375222B1 (fr) Véhicule avec un ensemble pare-soleil coulissant
CN1136814C (zh) 电动吸尘器的伸缩管
JP2008062784A (ja) 常時給電装置
JP200702038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保持構造
CN10962486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顶架
KR102009217B1 (ko) 전기자전거용 배터리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자전거
KR200392058Y1 (ko) 가로등용 안전장치
CN102346350A (zh) 多功能遮光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