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2985B -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2985B
CN115742985B CN202211616956.5A CN202211616956A CN115742985B CN 115742985 B CN115742985 B CN 115742985B CN 202211616956 A CN202211616956 A CN 202211616956A CN 115742985 B CN115742985 B CN 115742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ain panel
baffle
limiting piece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16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42985A (zh
Inventor
张树申
王震
吕冬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169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2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2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2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42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2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所述车载支架包括主面板、壳体部、排风组件及电子模块,所述壳体部位于所述主面板的第二侧并与所述主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部与所述主面板之间包括容纳所述电子模块及所述排风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主板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部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限位件与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以限制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挡板和第一引流结构,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挡板于所述主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在位置;第一引流结构从挡板处延伸至排风口处。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防水性好,并大大降低了液体进入车载支架内引发故障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集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车载支架是为了方便交通工具的驾驶员在行驶途中让手机等电子产品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方便拿下来或者直接进行操作。以交通工具是汽车为例来说,现有的大多数车载支架都是用户另设购买,通过吸附或夹持的方式固定在汽车驾驶位前方。然而,在车载支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颠簸等因素,车载支架容易掉落,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比较差。为了解决这种独立的车载支架在汽车内固定不稳定的问题,市面上逐渐出现了集成在汽车中控台上的车载支架,即车载支架作为汽车的一种集成配件出现。由于这种车载支架的主体部分位于汽车内部,汽车内部(包括车载支架的内部)通常集成了大量的电子模块,外部液体如果通过车载支架进入汽车内部,则会引起电子模块失效不工作,进而引发重大安全隐患。这导致用户对集成在汽车上的车载支架的防水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车载支架防水性能较差,液体一旦进入汽车内部就容易引发汽车故障,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为了解决液体通过车载支架进入汽车内部容易引发汽车故障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其在液体从车载支架处进入汽车内部后,引发汽车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支架,用于固定电子设备,所述车载支架包括主面板、壳体部、排风组件及电子模块,所述主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部位于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与所述主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部与所述主面板之间包括容纳空间,所述电子模块及所述排风组件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主板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部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及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排风组件通过所述排风口为所述电子模块散热;
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限位件与驱动组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壳体部外且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限位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所述主面板的第二侧,且与固定在所述壳体部上的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以限制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
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挡板和第一引流结构,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挡板于所述主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在位置;所述第一引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引流结构从所述挡板处延伸至所述排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用于夹持电子设备的夹块,所述夹块尺寸大于等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夹块和/或所述挡板于所述主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
所述夹块为硅胶件或者橡胶件或塑胶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包括容水腔和引流槽,所述容水腔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独立;所述引流槽从所述容水腔延伸至所述排风口处;
所述挡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水腔中。
优选地,所述容水腔为所述壳体部的外表面内凹形成;所述引流槽为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上转角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朝所述容纳空间移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二侧朝向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容水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及第二方向上均尺寸递减。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夹持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均设置有所述挡板;
所述壳体部相对两侧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和第二引流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第二引流结构处;所述第二引流结构延伸至所述壳体部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流结构包括容水腔、引流槽和引流面;所述容水腔、引流槽和引流面配合形成从所述挡板处延伸至所述壳体部底部的排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部包括保护壳、盖板及后盖,所述保护壳的一端在周向方向上与所述主面板贴合固定,另一端上固定所述盖板,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盖板上;
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后盖之间;
所述后盖的部分侧面延伸至所述保护壳的侧面处,并与所述保护壳的侧面贴合以形成所述第二导水结构的一部分;
在所述车载支架的安装状态下,所述主面板与水平面夹角为20°-7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包括驾驶台,所述驾驶台上集成如上所述的车载支架,所述驾驶台包括台面板,所述车载支架的主面板形成为所述台面板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驾驶台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壳体部的底部位置对应。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支架的限位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主面板的第一侧,第二部分位于主面板的第二侧,限位件的第二部分上设置有挡板,第一部分和/或挡板于主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所在位置。壳体部的外表面上设置第一引流结构,第一引流结构的位置与挡板位置相对应,并从挡板处延伸至排风口处。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支架降低外部液体进入车载支架内的可能性,即使液体进入了车载支架内,由于挡板的存在,使得液体会顺着挡板进入第一引流结构,进而流至壳体部底部的排风口处,方便液体被快速集中收集,而不会随意流动或飞溅,降低了电子模块因液体受潮导致工作失效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载支架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移除主面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车载支架在后视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主面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车载支架在移除后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限位件的在不同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限位件移动至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保护壳及其内部部件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保护壳的剖面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车载支架的壳体部及其内部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载支架;11、主面板;11a、第一侧;11b、第二侧;111、通孔;113、围板;13、壳体部;14、保护壳;140、第一引流结构;141、容水腔;143、引流槽;1430、转角结构;1431、第一平面;1433、第二平面;142、第二引流结构;144、容水腔;146、引流槽;145、引流面;133、盖板;135、后壳;1351、延伸面;15、电子模块;151、无线充电模块;16、排风组件;161、排风口;155、电路板;17、夹持组件;171、限位件;171a、第一限位件;171b、第二限位件;1711、第一部分;1712、夹块;1713、第二部分;1714、挡板;1714a、第一挡板部;1714b、第二挡板部;173、支撑件;19、驱动组件;191、驱动电机;193、齿轮;195、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用于固定电子设备,所述车载支架包括主面板、壳体部、排风组件及电子模块,所述主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部位于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与所述主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部与所述主面板之间包括容纳空间,所述电子模块及所述排风组件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主板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部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及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排风组件通过所述排风口为所述电子模块散热;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限位件与驱动组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壳体部外且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限位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所述主面板的第二侧,且与固定在所述壳体部上的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以限制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挡板和第一引流结构,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挡板于所述主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在位置;所述第一引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引流结构从所述挡板处延伸至所述排风口处。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10,该车载支架10用于固定电子设备,具体是通过车载支架10将电子设备固定在移动装置上,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汽车、游艇、游乐车等等。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尺寸的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等等。
车载支架10包括主面板11、壳体部13、电子模块15和排风组件16,主面板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1a和第二侧11b,其中第一侧11a为靠近用户的一侧,第二侧11b为远离用户的一侧,壳体部13和电子模块15位于主面板11的第二侧11b。壳体部13与主面板11固定连接,且在壳体部13与主面板11之间包括容纳空间,电子模块15和排风组件16容纳在该容纳空间中。电子模块1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排风组件16排风以带走电子模块1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实现为电子模块15散热。
壳体部13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161,排风组件16通过排风口161排风,进而将电子模块15在工作过程中的热量带走。可以理解,排风组件16可以是风扇。电子模块15可以是无线充电模块151,感应模块,电路板155(标号见图13)等等,本发明中以电子模块15包括无线充电模块151和电路板155为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车载支架10还包括夹持组件17和驱动组件19,夹持组件17与驱动组件19连接,驱动组件19驱动夹持组件17工作,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夹持,以将电子设备固定于车载支架10上。
夹持组件17包括一对限位件171和支撑件173,支撑件173位于主面板11的第一侧11a,与主面板11固定连接;限位件171位于壳体部13外部,其贯穿主面板11上开设的通孔111。一对限位件171具体为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件171a和第二限位件171b,以下提及的限位件17可是认为是第一限位件171a和第二限位件171b中的任一者。
请参阅图6,限位件171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1711和第二部分1713,其中,第一部分1711位于主面板11的第一侧11a,第二部分1713位于主面板11的第二侧11b。第二部分1713与固定在壳体部13上的驱动组件19连接,驱动组件19驱动限位件171移动以限制电子设备的位置。限位件171和支撑件173分在不同方位上,呈三角分布,电子设备的底面抵接在支撑件173上,第一限位件171a和第二限位件171b分别位于电子设备的两侧,用于配合夹持电子设备相对的两侧面,第一限位件171a和第二限位件171b在驱动组件19的驱动下可移动至不同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支撑件173的位置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即可以如限位件171一样可被驱动组件19驱动。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限位件171a和第二限位件171b同时可移动,也可以其中第一限位件171a和第二限位件171b中的其中一者位置固定(如支撑件173一样),另一个者可移动,即两者发生相对移动。本发明中以第一限位件171a和第二限位件171b均可移动为例来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5,作为一种实施例,驱动组件19的主体部分固定在壳体部13内,驱动组件19可以通过驱动电机191、多个啮合的齿轮193与齿条195配合来实现驱动限位件171移动的作用,即驱动电机191驱动齿轮193带动与齿轮193啮合的齿条195移动,进而带动与齿条195固定的限位件171移动。作为另一种实施例,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联动的方式实现限位件171的移动,如设置与支撑件173及限位件171连接的联动机构(未图示),支撑件173在电子设备的重力作用下往下方移动,联动机构联动,带动限位件171移动。可以理解,驱动组件19的结构和驱动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驱动限位件171移动以夹持电子设备即可。
驱动组件19驱动限位件171沿着X方向移动,通孔111在X方向上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更靠近电子设备,也就是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更靠近车载支架10的中部。
由于限位件171在主面板11的通孔111处贯穿主面板11,且限位件171需要移动,限位件171于通孔111处的尺寸通孔111必然小于通孔111的尺寸,外界的液体(如水、茶、饮料等)则可以通过通孔111进入车载支架10的内部(主面板11的第二侧11b),而车载支架10的内部受潮后,将影响移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壳体部13内部设置有电子模块15,液体的进入将会导致电子模块15失效不工作。为此,本发明做了挡水与引流设计。挡水设计可以阻止液体进入车载支架10内部或阻止进入车载支架10内部的液体随处流动,引流设计可以将进入车载支架10内部的液体引导至指定位置处,如壳体部13的底面。
请参阅图7A和图7B,作为一种实施例,限位件171的第一部分1711上包括夹块1712,夹块1712尺寸大于通孔111的尺寸,也就是在限位件171移动至某一个位置处时,夹块1712刚好将通孔111遮挡,以防止液体从通孔111处进入车载支架10的内部。本发明中,限位件171移动至通孔111的第一端时,夹块1712遮挡通孔111(如图1),此时,液体被夹块1712阻挡,无法或较低可能性进入车载支架10的内部。可以理解,此处的夹块1712遮挡通孔111并不要求夹块1712将通孔111密封,夹块1712与主面板11之间允许存在较小的距离,防止主面板11干涉限位件171的移动。如用户在喝水时,不小心将水洒出,水从用户洒向主面板11,由于夹块1712将通孔111遮挡,夹块1712可以起到阻挡水进入车载支架10内部的作用。
可以理解,夹块1712用于夹持电子设备,夹块1712为硅胶件或者橡胶件或塑胶件,其材质偏软质,可以避免夹持电子设备的同时对电子设备表面造成损伤。
请继续参阅图7A和图7B,限位件171上还设置有挡板1714,挡板1714位于主面板11的第二侧11b,其与限位件171固定连接。限位件171移动至第二端及移动至第二端的过程中,夹块1712未能遮挡住通孔111,即位于第一侧11a的用户可以看到通孔111部分暴露。挡板1714的位置正对于通孔111暴露的部分(如图8所示)。
可以理解,本发明中,无论限位件171位于通孔111中的哪一个位置处,限位件171的第一部分1711和/或挡板1714于主板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111。也就是说,通孔111要么被限位件171的第一部分1711遮挡,要么挡板1714挡在通孔111的第二侧11b,或者通孔111部分被限位件171的第一部分1711遮挡,挡板1714挡在通孔111另一部分的第二侧11b。
作为一种实施例,夹块1712和/或挡板1714的位置始终与通孔111的位置正对,正对指的是从垂直于主面板11的角度看去,通孔111和夹块1712和/或挡板1714位置重叠,即夹块1712和/或挡板1714于主板面11上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111。如此,降低水进入车载支架10内的可能性,即使水从通孔111处进入了车载支架10的内部,也被挡板1714挡住。
作为一种实施例,挡板1714包括第一挡板部1714a和第二挡板部1714b,无论限位件171在通孔111处如何移动,第一部分1711(或夹块1712)和/或第一挡板部1714a于主面板11上的投影覆盖通孔111所在位置;第二挡板部1714b连接于第一挡板部1714a的上端和/或下端且相对于第一挡板部1714a朝主面板11凸起。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挡板部1714a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挡板部1714b为例来进行说明。由于第二挡板部1714b设置在第一挡板部1714a的上端和下端,可以有效阻挡液体从第一挡板部1714a的顶部流出,也可以在第一挡板部1714a的底部引导液体流动。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挡板部1714a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左右方向(X方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三端为靠近壳体部13的一端。第二挡板部1714b设置在第一端、第二端及第四端,液体从挡板1714上流下后,在第一、二、四端均被阻挡,进而控制液体从第三端处流出。
作为一种实施例,限位件171贯穿挡板1714,限位件171上设置有隔板1717与挡板1714相连,隔板1717从挡板1714方向向夹块1712方向延伸。隔板1717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分别设置在限位件171的顶部、底部和远离壳体部13的一侧。隔板1717的设置不仅可以阻隔液体朝远离壳体部13的位置流动,还有助于将液体引导至挡板1714。
作为一种实施例,限位件171和挡板1714一体成型而成。可以理解,限位件171和挡板1714也可以是分体制作,再安装在一起。
作为一种变形,挡板1714上的第二挡板部1714b可省略,可以将挡板1714的底边设置成倾斜角度,使得挡板1714远离壳体部13一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挡板1714靠近壳体部13一端所在的高度。被挡板1714挡住的液体沿着板体流动至挡板1714底部时,具有倾斜角度的挡板1714底边引导液体向壳体部13流动。
作为另一种变形,挡板1714靠近主面板11的表面上可以开设引导槽(图未示),以引导液体朝壳体部13流动。
请返回参阅图5,主面板11靠近壳体部13的表面上设置有围绕通孔111的围板113,围板113朝靠近挡板1714的方向延伸,可以更好地将进入车载支架10内的液体引向挡板1714处。
请参阅图9和图10,壳体部13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第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引流结构140,其第二侧11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引流结构142,其中,第一引流结构140从第一限位件171a的挡板1714处延伸至排风口161处。第二引流结构142从第二限位件171b的挡板1714处延伸至壳体部13的底部。液体可以从挡板1714处流动至第一引流结构140、第二引流结构142中,进而通过第一引流结构140和第二引流结构142的引导,流至壳体部13的底部,甚至壳体部13底部的排风口161处。
请参阅图9至图12,第一引流结构140包括容水腔141以及从容水腔141延伸至排风口161处的引流槽143。挡板1714至少部分容纳在容水腔141中,即在限位件171带动挡板1714移动至不同位置,挡板1714的自由端始终都位于容水腔141中,如此,保障了从挡板1714上流下的液体进入容水腔141中。容水腔141也为挡板1714提供了容纳空间。容水腔141为壳体部13的表面内凹形成,可以理解,此处的内凹与工艺无关。容水腔141与壳体部13内部相对独立,液体不会从容水腔141进入壳体部13内部。
引流槽143自容水腔141延伸至排风口161,排风口161处的风力有助于及时将液体吹向与排风口161位置对应的收集装置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引流槽143至少部分为转角结构1430,转角结构1430为壳体部13包括的第一平面1431与第二平面1433相交形成。
作为一种实施例,限位件171朝容纳空间移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主面板11的第二侧11b朝向主面板11的第一侧11a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容水腔141在第一方向上及第二方向上均尺寸递减,有助于液体流入引流槽143中。
作为一种实施例,容水腔141的底部设计成倾斜角度,以便于液体从容水腔141中流出。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引流结构142与第一引流结构140基本一致,其区别仅在于第二引流结构142除了包括容水腔144、引流槽146外,其还包括由壳体部13外表面形成的引流面145。在一些情况下,壳体部13的侧面需要为其他电子模块15预留位置,引流槽146的一部分可以被引流面145代替。容水腔144及引流槽146的结构与第一引流结构140中的容水腔141及引流槽143结构相同。容水腔144、引流槽146及引流面145配合形成延伸至壳体部13底面的排水通道。液体从挡板1714进入容水腔144,再沿着引流槽146流动至壳体部13的底部,或沿着引流槽144、引流面145流动至壳体部13的底部。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引流结构142在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依次包括容水腔141、引流槽143及引流面145。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引流结构142可以结构与第一引流结构140完全相同。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引流结构142也可以从容水腔144延伸至排风口161处。
请参阅图3、图5与图13,壳体部13包括保护壳14、盖板133及后盖,主面板11与盖板133固定于保护壳14相对的两端;后盖固定于盖板133上。无线充电模块151和电路板155固定于保护壳14内,驱动组件19固定在盖板133上,且位于盖板133与后盖之间。无线充电模块151和电路板155固定在主面板11、盖板133及保护壳14围成的容纳空间中。驱动组件19与无线充电模块151和电路板155固定在不同的空间中,增强了容纳空间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了液体通过驱动组件19进入容纳空间的可能性。
主面板11和保护壳14两者在除壳体部13底部外的周向方向上紧密贴合固定,液体不容易进入容纳空间中。盖板133与保护壳14在周向方向上也基本上紧密贴合固定,降低液体进入容纳空间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引流结构140和第二引流结构142设置在保护壳14相对两侧的外表面上。排风口161设置在保护壳14的底面。
作为一种实施例,后盖包括延伸面1351,延伸面1351贴合于保护壳14的外表面,并与保护壳14外表面之间形成转角结构1430,转角结构1430构成引流槽143的至少一部分;盖板133与保护壳14的连接位置至少部分被延伸面1351覆盖,降低液体进入容纳空间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本发明中的车载支架10在安装状态下处于倾斜状态,也就是主面板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非90°。作为一种实施例,主面板11与水平面夹角为20°-70°。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包括驾驶台,驾驶台上集成如上所述的车载支架10,驾驶台包括台面板,车载支架10的主面板11与台面板齐平,车载支架10的主板面成为了台面板的一部分。
交通工具内部可以设置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与壳体部13的底部位置对应,流至壳体部底部的液体可以汇集至收集装置中。
交通工具可以是各种汽车、游艇、摩托车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支架,用于固定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支架包括主面板、壳体部、排风组件及电子模块,所述主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部位于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与所述主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部与所述主面板之间包括容纳空间,所述电子模块及所述排风组件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主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部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及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排风组件通过所述排风口为所述电子模块散热;
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限位件与驱动组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壳体部外且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限位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主面板的第二侧,且与固定在所述壳体部上的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以限制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
所述车载支架还包括挡板和第一引流结构,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挡板于所述主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在位置;所述第一引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引流结构从所述挡板处延伸至所述排风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用于夹持电子设备的夹块,所述夹块尺寸大于等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夹块和/或所述挡板于所述主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
所述夹块为硅胶件或者橡胶件或塑胶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包括容水腔和引流槽,所述容水腔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独立;所述引流槽从所述容水腔延伸至所述排风口处;
所述挡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水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为所述壳体部的外表面内凹形成;所述引流槽为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上转角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朝所述容纳空间移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二侧朝向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容水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及第二方向上均尺寸递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夹持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均设置有所述挡板;
所述壳体部相对两侧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和第二引流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第二引流结构处;所述第二引流结构延伸至所述壳体部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结构包括容水腔、引流槽和引流面;所述容水腔、引流槽和引流面配合形成从所述挡板处延伸至所述壳体部底部的排水通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包括保护壳、盖板及后盖,所述保护壳的一端在周向方向上与所述主面板贴合固定,另一端上固定所述盖板,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盖板上;
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后盖之间;
所述后盖的部分侧面延伸至所述保护壳的侧面处,并与所述保护壳的侧面贴合以形成所述第一引流结构的一部分;
在所述车载支架的安装状态下,所述主面板与水平面夹角为20°-70°。
9.一种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包括驾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台上集成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支架,所述驾驶台包括台面板,所述车载支架的主面板形成为所述台面板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台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壳体部的底部位置对应。
CN202211616956.5A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Active CN115742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6956.5A CN115742985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6956.5A CN115742985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2985A CN115742985A (zh) 2023-03-07
CN115742985B true CN115742985B (zh) 2023-05-26

Family

ID=8534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16956.5A Active CN115742985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2985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8633A (ja) * 1997-02-06 1998-10-2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ディスプレイのレイアウト構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の出没構造
JP2002337623A (ja) * 2001-05-17 2002-11-27 Kenwood Corp 車載機器取付スタンド
JP2002362243A (ja) * 2001-06-01 2002-12-18 Kenwood Corp 車載用電子機器
JP2010103218A (ja) * 2008-10-22 2010-05-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車載用電子機器の筐体、及びこの筐体を備えた車載用電子機器
DE102008057786A1 (de) * 2008-11-17 2010-06-1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ufnahme für ein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2018131149A (ja) * 2017-02-17 2018-08-23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装置
US10081313B1 (en) * 2017-06-16 2018-09-2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up holder assemblies with cup holder bodies including liquid relief drain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same
CN208119066U (zh) * 2017-11-24 2018-11-20 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支架
CN210490491U (zh) * 2019-08-08 2020-05-08 深圳市华鸿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1032401U (zh) * 2019-09-06 2020-07-17 深圳市易湘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支架
CN211969170U (zh) * 2020-04-26 2020-11-20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悬挂式汽车仪表盘及汽车仪表台
CN112737135A (zh) * 2020-12-29 2021-04-30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座
CN213108932U (zh) * 2020-07-31 2021-05-04 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前风挡玻璃与集水槽连接的型材
CN113028513A (zh) * 2017-01-25 2021-06-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063365U (zh) * 2022-02-18 2022-07-26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0590B2 (en) * 2003-06-27 2006-05-09 Carnevali Jeffrey D Universal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and carrying case
US8833836B2 (en) * 2012-01-18 2014-09-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unable water deflector
US20150036060A1 (en) * 2013-07-31 2015-02-05 Airgo Design Pte. Ltd. Passenger Delivery System
KR101529469B1 (ko) * 2014-08-08 2015-06-17 김인규 무선 단말기 거치 겸용 충전 시스템
US11518319B2 (en) * 2020-01-28 2022-12-06 Metr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screen-based vehicle control interface
WO2018105245A1 (ja) * 2016-12-05 2018-06-14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メラ取り付け構造、カメラ装置、並びにジャケット
US10946810B2 (en) * 2018-10-28 2021-03-16 Macneil Ip Llc Cell phone stand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8633A (ja) * 1997-02-06 1998-10-2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ディスプレイのレイアウト構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の出没構造
JP2002337623A (ja) * 2001-05-17 2002-11-27 Kenwood Corp 車載機器取付スタンド
JP2002362243A (ja) * 2001-06-01 2002-12-18 Kenwood Corp 車載用電子機器
JP2010103218A (ja) * 2008-10-22 2010-05-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車載用電子機器の筐体、及びこの筐体を備えた車載用電子機器
DE102008057786A1 (de) * 2008-11-17 2010-06-1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ufnahme für ein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113028513A (zh) * 2017-01-25 2021-06-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18131149A (ja) * 2017-02-17 2018-08-23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装置
US10081313B1 (en) * 2017-06-16 2018-09-2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up holder assemblies with cup holder bodies including liquid relief drain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same
CN208119066U (zh) * 2017-11-24 2018-11-20 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支架
CN210490491U (zh) * 2019-08-08 2020-05-08 深圳市华鸿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1032401U (zh) * 2019-09-06 2020-07-17 深圳市易湘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支架
CN211969170U (zh) * 2020-04-26 2020-11-20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悬挂式汽车仪表盘及汽车仪表台
CN213108932U (zh) * 2020-07-31 2021-05-04 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前风挡玻璃与集水槽连接的型材
CN112737135A (zh) * 2020-12-29 2021-04-30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座
CN217063365U (zh) * 2022-02-18 2022-07-26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某商用轻卡导流罩轻量化研究;邓琦岚;《北京汽车》(第6期);16-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2985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0020B (zh) 车用仪表板及车载设备安装方法
JP525231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冷却装置
EP1992513A1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electricity storage pack on vehicle
US20200023788A1 (en) Autonomous rear viewing sensor mount
JP5983058B2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パック搭載構造
US8196690B2 (en) Industrial truck, in particular a counterweighted fork lift truck
JP2012096715A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冷却用ダクト構造
CN115742985B (zh)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JP2012096716A (ja) 空冷式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冷却用ダクト構造
CN21115063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安装架
CN114228630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载导航设备
CN219145848U (zh) 车用电子设备支架及汽车
JP3228076B2 (ja) 車載用電子機器
CN218976417U (zh) 嵌入式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仪表台及交通工具
CN21234271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安装架
CN110329414B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用具有减震性能的电动力机构
CN110979098B (zh) 电气设备
KR20180052696A (ko) 차량의 휠 아치 위의 경사진 전기 장치
CN115723572B (zh) 集成有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的仪表台及汽车
CN115817369A (zh) 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及汽车驾驶台
JP2014101037A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パック保護構造
CN113232526B (zh) 电池包和汽车
CN110828726A (zh)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
CN218431118U (zh) 全地形车
CN108215757B (zh) 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