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401U - 一种车载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32401U CN211032401U CN201921488155.9U CN201921488155U CN211032401U CN 211032401 U CN211032401 U CN 211032401U CN 201921488155 U CN201921488155 U CN 201921488155U CN 211032401 U CN211032401 U CN 2110324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lamping
- rotating piece
- vehicle
- rac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支架,包括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于壳体内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置于固定架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两个夹持结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组件;夹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与滑动件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外的夹持件,两个夹持结构的两个滑动件相对设置有齿条,齿轮组件位于两个齿条之间且与两个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支架,简化了夹持装置的组成部件,使得夹持装置一体化和模块化,简化了制造工序,且在车载支架出现卡机后能够通过驱动机构中驱动电机与齿轮组件的配合实现自行恢复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支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用于装夹和承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一种夹具,便于驾驶员在驾车时方便接听电话或导航,一方面解决了部分汽车内没有合适的位置用于放置移动终端设备,另一方面方便驾驶员查看移动终端设备接收的讯息,有效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汽车。
车载支架内部安装有传动组件,现有技术中的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等传动部件,但由于传动结构结构复杂,没有模块化,加工工序复杂不利于生产,同时容易导致车载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支架内部的夹持组件结构复杂,没有形成模块化,容易造成卡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支架,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组件;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组件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的蜗杆,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蜗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位于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穿透孔,所述第三齿轮部分穿过所述穿透孔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架抵接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件;或,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架抵接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平行设置的第二滑动部,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组件啮合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槽和用于安装所述齿轮组件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固定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件,所述上壳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的第二固定件,所述下壳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对应的第三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扣,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扣对应的定位凸起;或,所述固定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扣。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移动终端抵接一侧的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夹持结构和驱动机构的固定架,两个夹持结构的两个滑动件相对设置有齿条,将齿轮组件设置在两个齿条之间且与两个齿条啮合,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件转动,齿轮组件转动并带动夹持结构相对移动,通过位于固定架相对两侧的夹持件夹持移动终端;简化了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的组成部件,使得夹持装置一体化和模块化,简化了制造工序,且在车载支架的齿轮组件和夹持结构的滑动件上的齿条之间出现卡机时,能够通过驱动机构中驱动电机与齿轮组件的配合实现自行恢复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固定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固定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夹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夹持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壳体 11:上壳
111:第二固定件 12:下壳
121:第三固定件 2:夹持装置
21:固定架 211:穿透孔
212:限位件 213:固定槽
214:安装槽 215:第一固定件
22:夹持结构 221:滑动件
2211:第一滑动部 2212:第二滑动部
2213:齿条 2214:限位槽
222:夹持件 223:缓冲层
23:驱动机构 231:驱动电机
232:齿轮组件 2321:第一齿轮
2322:第二齿轮 2323:第三齿轮
2324: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支架,包括壳体1和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的夹持装置2,夹持装置2包括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21、设置于固定架21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22以及用于驱动两个夹持结构22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23;驱动机构23包括驱动电机231和与驱动电机231连接的齿轮组件232;夹持结构22包括滑动件221和与滑动件221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1外的夹持件222,两个夹持结构22的两个滑动件221相对设置有齿条2213,齿轮组件232位于两个齿条2213之间且与两个齿条2213啮合。
上述的一种车载支架,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夹持装置2,夹持装置2包括用于安装夹持结构22和驱动机构23的固定架21,两个夹持结构22的两个滑动件221相对设置有齿条2213,将齿轮组件232设置在两个齿条2213之间且与两个齿条2213啮合,通过驱动机构23的驱动电机231驱动齿轮组件232转动,齿轮组件232转动并带动夹持结构22相对移动,通过位于固定架21相对两侧的夹持件222夹持移动终端;简化了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2的组成部件,使得夹持装置2一体化和模块化,简化了制造工序,且在车载支架的齿轮组件232和夹持结构22的滑动件221上的齿条2213之间出现卡机时,能够通过驱动机构23中驱动电机231与齿轮组件232的配合实现自行恢复运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车载支架包括壳体1和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的夹持装置2,夹持装置2包括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21,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固定架2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件215,上壳1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固定件215对应的第二固定件111,下壳12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固定件215和第二固定件111均对应的第三固定件121,通过第一固定件215、第二固定件111和第三固定件121将上壳11、固定架21和下壳12自上而下依次层叠固定连接,形成车载支架的整体;优选地,第一固定件215为设置在固定架21周向侧壁的带有螺纹孔的凸起结构,第二固定件111为设置在上壳11周向侧壁的带有螺纹孔的凸起结构,第三固定件121为设置在下壳12周向侧壁的带有螺纹孔的凸起结构,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紧固,将上壳11、夹持装置2和下壳12固定连接形成车载支架。
进一步地,在固定架2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扣,上壳11和下壳12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与定位扣对应的定位凸起;或,固定架2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上壳11和下壳12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与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扣,在车载支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可先通过设置在固定架21的周向侧壁上的定位扣或定位凸起,与设置在上壳11和下壳12的周向侧壁上的定位扣或定位凸起进行卡扣连接,将三者进行初步固定,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车载支架进行进一步的紧固,一方面便于对车载支架进行组装,另一方面对车载支架的组件之间的连接起到进一步稳固的作用。
请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架21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22,两个夹持结构22可上下对称设置或左右对称设置,优选地,两个夹持结构22左右对称设置壳体1的相对的两侧。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2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夹持结构22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23,通过驱动机构23驱动两个夹持结构22相对移动,从而控制车载支架对移动终端的松开或夹紧。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支架的夹持结构22包括滑动件221和与滑动件221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1外的夹持件222,通过驱动机构23带动两个夹持结构22的滑动件221相对移动,控制夹持结构22的夹持件222对移动终端的松开或夹紧。驱动机构23包括驱动电机231和与驱动电机231连接的齿轮组件232,两个夹持结构22的两个滑动件221相对设置有齿条2213,齿轮组件232位于两个齿条2213之间且与两个齿条2213啮合,通过设置在两个滑动件221相对设置的齿条2213之间的齿轮组件232,带动两个夹持结构22的滑动件221相对移动,进而控制夹持结构22的夹持件222对移动终端的松开或夹紧。
进一步地,齿轮组件232包括第一齿轮2321、第二齿轮2322、第三齿轮2323以及与驱动电机231固定连接的蜗杆2324,第一齿轮2321位于第二齿轮2322和蜗杆2324之间且与第二齿轮2322和蜗杆2324啮合,第二齿轮2322位于第一齿轮2321和第三齿轮2323之间且与第一齿轮2321和第三齿轮2323啮合,第三齿轮2323位于位于两个齿条2213之间且与两个齿条2213啮合,相邻两个齿轮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接形成整个齿轮组件232;通过驱动电机231的运转带动蜗杆2324转动,蜗杆2324传动至第一齿轮2321使得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321带动第二齿轮232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322带动第三齿轮2323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持结构22的滑动件221相对移动,控制夹持结构22的夹持件222对移动终端的松开或夹紧;通过改变驱动电机231的转动方向控制滑动件221相对移动。进一步地,第一齿轮2321、第二齿轮2322和第三齿轮2323均为双层齿轮,通过选用双层齿轮作为第一齿轮2321、第二齿轮2322和第三齿轮2323,将驱动电机231输出的动力传递至夹持结构22,可通过选用不同齿数的双层齿轮,通过改变第一齿轮2321、第二齿轮2322和第三齿轮2323之间的传动比,控制夹持结构22的滑动件221的滑动速度。
进一步地,齿轮组件232中至少一个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进一步地,第一齿轮2321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第二齿轮2322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第三齿轮2323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优选地,第三齿轮2323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当滑动件221上的齿条2213受外力造成卡顿或停止时,第三齿轮2323的与齿条2213啮合的第一转动部由于齿条2213的卡顿或停止导致其产生卡顿或停止,当所受的外力大于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阻尼层的阻力时,第二转动件在驱动电机231的驱动下继续转动,卸去整个驱动机构23的无用作用力,使得整个驱动机构23不再因受到外部阻力的影响出现卡机,有利于延长驱动机构23的使用寿命。当滑动件221的齿条2213所受的外力卸去时,利用设置在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的阻尼层的摩擦力带动夹持结构22继续运行,起到自行恢复运行的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支架的夹持装置2的固定架21上设置有穿透孔211,固定架2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将两个夹持结构22设置在固定架21的第一表面,将驱动机构23设置在固定架21的第二表面,利用固定架21隔离两个夹持结构22与驱动机构23,一方面可以防止夹持结构22与驱动机构23之间在运行过程中相互干扰,另一方面可通过固定架21对两个夹持结构22和驱动机构23在壳体1内进行定位固定;将第三齿轮2323部分穿过固定架21上的穿透孔211与两个滑动件221上相对设置的齿条2213啮合。
进一步地,在固定架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机构23的固定槽213,将驱动机构23定位固定在固定槽213内,优选地,在固定架21上且位于固定槽213内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固定槽213分割为用于容置驱动电机231的第一部分和用于容置蜗杆2324的第二部分;同时在固定架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232的安装槽214,通过固定架21上的安装槽214和设置在下壳12的限位杆,将第一齿轮2321、第二齿轮2322和第三齿轮2323进行定位固定,使得驱动机构23能够稳定的运行。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结构22的滑动件221与固定架21抵接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2214,固定架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限位槽2214滑动连接的限位件212;或,滑动件221与固定架21抵接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212,固定架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限位件212滑动连接的限位槽2214;通过限位槽2214和限位件212限制夹持结构22在固定架21上的运行轨迹。优选地,滑动件221包括第一滑动部2211以及与第一滑动部2211平行设置的第二滑动部2212,滑动件221与固定架21抵接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214和第二限位槽2214,第一限位槽2214设置于第一滑动部2211上,第二限位槽2214贯穿第一滑动部2211和第二滑动部2212设置,设置在固定架21上的限位件212包括限位块和限位凸条,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2214卡扣连接,限位凸条与第二限位槽2214卡扣连接,通过限位槽2214和限位件212之间的限位配合,限制夹持结构22在驱动机构23的驱动下在固定架21上的运行轨迹。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221上的齿条2213设置于第一滑动部2211的侧壁,第一滑动部2211和第二滑动部2212之间形成有用于齿条2213与齿轮组件232啮合的空间。其中,齿条2213位于第一滑动部2211的内侧,夹持件222、第一滑动部2211和第二滑动部2212一体成型,两个第一滑动部2211分别与第三齿轮2323的两侧啮合,且其中一夹持结构22的第二滑动部2212位于另一夹持结构22的第一滑动部2211的外侧。
进一步地,两个夹持结构22的两个夹持件222与移动终端抵接一侧的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层223,缓冲层223可选用橡胶、硅胶等软质材料,以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磨损,符合人性化设计。
进一步地,在车载支架上设置控制驱动机构23启停的开关,此处对开关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为任意形式的可实现控制的开关,该开关可为红外传感器或触摸传感器等;在车载支架的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23的控制器;用户通过对开关进行控制,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23执行控制指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组件;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组件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的蜗杆,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蜗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位于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
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
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穿透孔,所述第三齿轮部分穿过所述穿透孔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架抵接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件;或,
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架抵接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平行设置的第二滑动部,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组件啮合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槽和用于安装所述齿轮组件的安装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固定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件,所述上壳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的第二固定件,所述下壳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对应的第三固定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扣,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扣对应的定位凸起;或,
所述固定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移动终端抵接一侧的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88155.9U CN211032401U (zh) | 2019-09-06 | 2019-09-06 | 一种车载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88155.9U CN211032401U (zh) | 2019-09-06 | 2019-09-06 | 一种车载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32401U true CN211032401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3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88155.9U Active CN211032401U (zh) | 2019-09-06 | 2019-09-06 | 一种车载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3240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42985A (zh) * | 2022-12-15 | 2023-03-07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
-
2019
- 2019-09-06 CN CN201921488155.9U patent/CN2110324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42985A (zh) * | 2022-12-15 | 2023-03-07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
CN115742985B (zh) * | 2022-12-15 | 2023-05-26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支架及交通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71391B2 (en) | Movable body driving apparatus | |
JP6374296B2 (ja) | ガイドレール嵌合構造及びウィンドウレギュレータ | |
US8256317B2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power seat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 | |
US20060214463A1 (en) | Vehicle sun visor apparatus | |
CN211032401U (zh) | 一种车载支架 | |
EP1908633A1 (en) | Vehicle outside mirror device | |
KR20130012790A (ko) | 이중 랙기어 구조를 갖는 팝업 모니터 | |
KR20130012791A (ko) | 팝업 모니터를 지지하기 위한 이중 랙기어 구조 | |
EP1609676B1 (en) | Vehicle outside mirror | |
CN101622146B (zh) | 驱动装置 | |
US2987937A (en) | Window operating mechanism | |
JP4528812B2 (ja) | ウィンドウレギュレータ | |
CN108798308B (zh) | 一种汽车门锁的驱动机构 | |
CN211589353U (zh) | 装刀辅助装置 | |
CN113119872B (zh) | 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的调节机构、显示终端组件和车辆 | |
JP2008190191A (ja) | 錠装置 | |
KR101277945B1 (ko) | 자동차의 랙 스트로크 가변장치 | |
US9822575B2 (en) | Movable body driving device | |
CN208650619U (zh) | 用于立体车库的车辆对中机构 | |
CN208310474U (zh) | 一种汽车门锁的驱动机构 | |
CN110519436B (zh) | 一种重力车载手机支架夹紧装置 | |
CN205186081U (zh) | 一种电子式安全带卷收器 | |
CN221851831U (zh) | 一种双自由度调节装置及显示系统 | |
CN218228861U (zh) | 姿态调节组件、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 | |
CN218347117U (zh) | 一种夹紧结构及电子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