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6883B -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6883B
CN115676883B CN202211402348.4A CN202211402348A CN115676883B CN 115676883 B CN115676883 B CN 115676883B CN 202211402348 A CN202211402348 A CN 202211402348A CN 115676883 B CN115676883 B CN 115676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electrolyte
electrolyte material
zrcl
equal
glov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23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76883A (zh
Inventor
姜珖中
辻村知之
罗明
白土友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h Energy Era Zhuh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gh Energy Era Zhuh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Energy Era Zhuh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gh Energy Era Zhuh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23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6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6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6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76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6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化学式为LiaZrbClcSd;其中0.5≤(a+b)/(c+d)≤1,d>0,a>0。目前由Li、Zr、Cl所组成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4‑10 3S/cm的范围之间,而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3‑10‑2S/cm的范围之间、甚至可以高达4.34×10‑2S/cm,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已被广泛用于大型设备,如汽车和电力存储系统,以及小型设备,如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随着二次电池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安全和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例如,锂电池是二次电池的一种,与镍锰电池或镍镉电池相比,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单位面积容量的优点。然而,传统上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是液体电解质,如有机溶剂。因此,安全问题,如电解质的泄漏和火灾的风险可能不断发生。
最近,具有固态电解质材料在内的全固体电池被用于改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特性,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例如,固态电解质材料通常比液体电解质更安全,它具有不可燃或阻燃性能、而且表现出原始高压阴极兼容。固态电解质材料可包括氧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硫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以及卤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然而,氧化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低并且界面阻抗高、硫化锂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低并且大部分含有P2S5的有毒物质均是目前卤化锂固态电解质材料所具有的缺点。目前卤化锂固态电解质材料离子传导性较低,大部分集中于10-4-10-3S/cm。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改善卤化锂固态电解质离子传导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改善卤化锂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性较低的问题,该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大于2.5×10-3S/cm。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为:通过限定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元素组成为Li、Zr、Cl、S,且限定Li、Zr、Cl、S之间的成分比例,使得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大于2.5×10-3S/cm,甚至可以高达4.34×10-2S/cm。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如式(I)所示:
LiaZrbClcSd(I);
其中0.5≤(a+b)/(c+d)≤1,d>0,a>0。其中b>0,c>0。
式(I)中,a、b、c、d仅表示Li、Zr、Cl、S间物质的量的关系,a、b、c、d可等比例扩大或缩小,如可等比例扩大为Li2aZr2bCl2cS2d、Li2.5aZr2.5bCl2.5cS2.5d、Li3aZr3bCl3cS3d、Li3.5aZr3.5bCl3.5cS3.5d、Li4aZr4bCl4cS4d,且并不限制扩大的倍数,如LiaZrbClcSd可等比例缩小为Li0.1aZr0.1bCl0.1cS0.1d、Li0.2aZr0.2bCl0.2cS0.2d、Li0.3aZr0.3bCl0.3cS0.3d、Li0.4aZr0.4bCl0.4cS0.4d,且并不限制缩小的倍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有益效果如下:目前由Li、Zr、Cl所组成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4-10-3S/cm的范围之间,而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3-10-2S/cm的范围之间、甚至可以高达4.34×10-2S/cm,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
优选的,a:b=(2-9.5):1,d:b=(0.1-3):1;进一步优选的,a:b=(1.5-6):1,d:b=(0.5-1.5):1。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Li含量大于18.5at%且小于52at%;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Li含量大于20at%且小于40at%。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S含量大于1at%且小于22at%;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S含量大于1.5at%且小于15at%。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为Li64Zr20Cl96S24、Li3ZrCl5S、Li3.5ZrCl4.5S1.5、Li3.25ZrCl4.75S1.25、Li18Zr3Cl28S、Li3Zr2Cl9S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至少包括以下一个特征峰:P1:28.4°-31.7°、P2:32.8°-37°、P3:47.12°-52.42°、P4:57.32°-64.27°;进一步优选的,P1:P2=(0.5-1.0):1。
优选的,所述特征峰的半高宽FWHM满足:FWHM≤1.3°。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大于等于2.5×10-3S/cm。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LiCl晶体、NaCl晶体、橄榄石、尖晶石、反尖晶石或铃木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原料包括Li2S、ZrCl4和LiCl。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LiCl、ZrCl4和Li2S按照化学计量比进行球磨混合,制得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
优选的,所述球磨的球料比为(5-20):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球磨的球料比为(10-15):1。
优选的,所述球磨的转速为200-1000转/min,时间为12-60h;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球磨的转速为400-800转/min;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球磨的转速为600rpm、时间为25h或者转速为500rpm、时间为50h。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的操作环境为保护气体气氛,所述保护气体气氛的露点小于等于-4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护气体气氛的露点为-40℃至-8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护气体气氛的露点为-40℃至-6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氦气、氖气、氪气、氙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的操作温度为20-40℃。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层,所述正极、所述负极和所述电解质层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含有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目前由Li、Zr、Cl所组成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4-10-3S/cm的范围之间,如LiZrCl5固态电解质材料,而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3-10-2S/cm的范围之间、甚至可以高达4.34×10-2S/cm,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
(2)本研究中合成的尖晶石电解质由于其高温超离子结构,可以作为高温超离子导体使用。它在与651硫化物相同的温度范围内实现了离子传导,并被用于固态电池。而且合成方法简单,不需要高温加热,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很大。
附图说明
图1为锂离子传导率的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Cole-Cole图;
图3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曲线;
图5为铃木型晶体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固态电解质材料100、冲模300、模框301、冲头下部302、冲头上部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作用。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本发明中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传导率的测试方法:锂离子传导率的测试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加压成型用冲模300由电子绝缘性的聚碳酸酯制的模框301与电子传导性的不锈钢制的冲头上部303和冲头下部302构成,在露点为-80℃的干燥气氛中,将固态电解质材料100装载在加压成型用冲模300之中,直接在380MPa压力下冷压1分钟,得到直径5mm,厚度约为2mm左右的圆形小片,再用颗粒度为10μm的金粉涂覆在电解质片两侧,之后在不同温度下测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扭矩为5Nm的加压状态下分别导通上部303和下部302的不锈钢金属模具,连接至搭载有频率响应分析仪的恒电位仪(Bio-Logic ScienceInstruments公司SP-150e&VSP-300),采用电化学的阻抗测定法进行了室温(22℃)下的离子传导率的测定。离子传导率的计算公式为:σ=(RS.E.×S/t)-1;其中,σ为离子传导率,S为电解质所制得的圆形小片的面积(3.14×(5mm)2),RS.E.为上述的阻抗测定中的固体电解质的电阻值,t为电解质的厚度(2mm)。
本发明充放电试验的测试步骤:将二次电池配置在25℃的恒温箱中,以0.05C的恒定电流(20小时率)和3.6V的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然后在电压为2.4V、电流为0.05C的情况下对电池进行放电。
实施例1
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16:20:24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并对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XRD表征。
实施例1的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表1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及其元素比例。
实施例1的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同时记载于图3,图3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其中纵坐标为强度(lntensity)、“arb.u.”(arbitraryunit)表示任意单位,横坐标为衍射角(2θ)、单位为度(“°”)。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实施例1的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实施例1的Li64Zr20Cl96S24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正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负极)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正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实施例2
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1:1:1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并对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XRD表征。
图2为实施例2的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Cole-Cole图,通过图2确定电阻RS.E.代入离子传导率的计算公式求离子传导率,22℃下测定的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为3.34×10-3S/cm。实施例2的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同时记载于表1。
固体电解质的晶体结构的表征中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RIGAKU公司MiniFlex),X射线源使用Cu-Kα射线,在露点为-80℃的干燥环境中进行测定。实施例2的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同时记载于图3,图3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其中纵坐标为强度(lntensity)、“arb.u.”(arbitrary unit)表示任意单位,横坐标为衍射角(2θ)、单位为度“°”。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实施例2的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实施例2的Li3ZrCl5S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对实施例2的二次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测得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00mAh/g。图4为实施例2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横坐标为比容量(Specific capacity,符号C)、单位为mAh·g-1,纵坐标为电压(voltage,符号V)、单位为V。
实施例3
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0.5:1:1.5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并对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XRD表征。
实施例3的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
实施例3的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同时记载于图3,图3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实施例3的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实施例3的Li3.5ZrCl4.5S1.5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实施例4
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0.75:1:1.25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并对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XRD表征。
实施例4的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
实施例4的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同时记载于图3,图3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实施例4的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实施例4的Li3.25ZrCl4.75S1.25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实施例5
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16:3:1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并对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XRD表征。
实施例5的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
实施例5的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同时记载于图3,图3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实施例5的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实施例5的Li18Zr3Cl28S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实施例6
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1:2:1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并对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XRD表征。
实施例6的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
实施例6的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同时记载于图3,图3为实施例1-6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实施例6的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实施例6的Li3Zr2Cl9S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实施例7
Li27/13ZrCl59/13S10/13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27/13ZrCl59/13S10/13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合适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27/13ZrCl59/13S10/13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27/13ZrCl59/13S10/13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
实施例7的Li27/13ZrCl59/13S10/13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实施例7的Li27/13ZrCl59/13S10/13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实施例7的Li27/13ZrCl59/13S10/13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对比例1
Li2ZrCl6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2ZrCl6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合适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2ZrCl6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2ZrCl6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
对比例1的Li2ZrCl6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对比例1的Li2ZrCl6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对比例1的Li2ZrCl6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对比例2
Li4ZrCl4S2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其对应的二次电池。
Li4ZrCl4S2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在露点为-60℃以下的氩气氛的手套箱中,以合适的摩尔比准备LiCl、ZrCl4、和Li2S。此时,通过选择原料粉的种类,能够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将原料粉充分混合后,在手套箱内把混合料倒入45mL球磨罐内,混合,球料比为10:1,密封,球磨罐取出手套箱外,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500转每分钟,持续50小时,制得Li4ZrCl4S2固态电解质材料。测试Li4ZrCl4S2固态电解质材料发锂离子传导率。
对比例2的Li4ZrCl4S2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记载于表1。
二次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在氩气手套箱中以70:30的体积比称量对比例2的Li4ZrCl4S2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活性材料LiCoO2,并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制得正极材料;
将0.8g对比例2的Li4ZrCl4S2固态电解质材料和8.5mg的正极材料依次叠放在绝缘外筒中,绝缘外筒和固体电解质层在300MPa的压力下被加压,制得贴合的第一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层;
将Li-In合金片(~200μm厚)贴附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对面,80MPa压合,制得层压板;
将一个不锈钢电流收集器连接到层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将一个电流收集器引线连接到电流收集器上;
用绝缘环对绝缘外筒作密封处理,制得二次电池。
表1实施例1-7、对比例1-2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传导率及其元素比例
目前由Li、Zr、Cl所组成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4-10-3S/cm的范围之间,如LiZrCl5固态电解质材料,而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在10-3-10-2S/cm的范围之间、甚至可以高达4.34×10-2S/cm,本发明所制得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
同时为了更好的帮助理解和解释“铃木型结构”,图5为现有技术中铃木型晶体结构的示意图。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如式(I)所示:
LiaZrbClcSd(I);
其中0.5≤(a+b)/(c+d)≤1,d>0,a>0;a:b=(1.5-6):1;d:b=(0.5-1.5):1或d:b=1/3,且(a+b)/(c+d)不等于40/69,a:b不等于27/13,d:b不等于10/13;
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Li含量大于18.5at%且小于52at%;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S含量大于1at%且小于22a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a:b=(3-6):1,d:b=(0.5-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Li含量大于等于20at%且小于等于36at%;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S含量大于等于2at%且小于等于14.3a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为Li64Zr20Cl96S24、Li3ZrCl5S、Li3.5ZrCl4.5S1.5、Li3.25ZrCl4.75S1.25、Li18Zr3Cl28S、Li3Zr2Cl9S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的XRD谱图至少包括以下一个特征峰:P1:28.4°-31.7°、P2:32.8°-37°、P3:47.12°-52.42°、P4:57.32°-64.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原料包括Li2S、ZrCl4和LiCl。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LiCl、ZrCl4和Li2S按照化学计量比进行球磨,制得所述固态电解质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的转速为200-1000转/min,时间为12-60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操作环境为保护气体气氛,所述保护气体气氛的露点小于等于-40℃,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氦气、氖气、氪气、氙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
CN202211402348.4A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5676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2348.4A CN115676883B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2348.4A CN115676883B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6883A CN115676883A (zh) 2023-02-03
CN115676883B true CN115676883B (zh) 2023-08-18

Family

ID=85049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2348.4A Active CN115676883B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68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6212B (zh) * 2023-05-09 2024-02-02 高能时代(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5817A (zh) * 2016-02-19 2018-08-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5112A1 (en) * 2018-12-28 2020-07-02 Yi Cui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high-purity lithium from low-purity sour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5817A (zh) * 2016-02-19 2018-08-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rigin of high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multi-metal chloride solid electrolytes for high energy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Guofeng Xu et al.;Nano energy;第92卷;1-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6883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37919B1 (ko) 리튬 이온 전기화학셀용 고체 전해질
TWI672709B (zh) 離子傳導體及其製造方法
WO2019212007A1 (ja) イオン伝導体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04659412B (zh) 含平面三角形基团的锂碳硼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和电池
JP2009080970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伝導性固体電解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212026A1 (ja) イオン伝導性粉末、イオン伝導性成形体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
WO2021080005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伝導性固体電解質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伝導性固体電解質の製造方法
KR101946381B1 (ko) 박막형 고체전해질 복합시트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고체 리튬이차전지
KR102448921B1 (ko) 황화물 고체전해질
KR20200018126A (ko) 고체 전해질을 적용한 전고체 리튬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3506911B (zh) 一种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全固态锂电池
CN115676883B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29580B (zh) 一种硫银锗矿掺杂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54757A1 (ja) イオン伝導性固体及び全固体電池
CN1024914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氧缺位钛酸锂的合成方法
Nagata et al. Excellent deformable oxide glass electrolytes and oxide-type all-solid-state Li2S–Si batteries employing these electrolytes
de la Torre-Gamarra et al. Tape casting manufacturing of thick Li4Ti5O12 ceramic electrodes with high areal capacity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3054244A (zh) 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解质片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
CN111689773A (zh) 一种微波快速烧结制备llzo固体电解质的方法
TWI789497B (zh) 之離子傳導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含有該離子傳導體之全固體電池用固體電解質
JP6672485B2 (ja) イオン伝導体、リチウム電池、および、イオン伝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14195109B (zh) 一种Li3PO4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66756B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a et al. Li1· 5Al0· 3Si0· 2Ti1· 7P2· 8O12 inorganic solid electrolyte for high-performance all-solid-state Li-ion batteries
CN115275330A (zh) 一种被金属元素掺杂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