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2753B -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2753B
CN115142753B CN202210788100.XA CN202210788100A CN115142753B CN 115142753 B CN115142753 B CN 115142753B CN 202210788100 A CN202210788100 A CN 202210788100A CN 115142753 B CN115142753 B CN 115142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nnecting arm
cabin cover
torsion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81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2753A (zh
Inventor
张立业
陈皓琦
陈雷
孙万来
王蓓
周慧萍
金勃潮
阎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81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2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2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2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033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with a torsion b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7/0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 E05C17/0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 E05C17/04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 E05C17/3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ivoted ro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包括悬置总成、舱盖安装总成,扭力组件和限位固定总成,扭力组件设置在悬置总成和舱盖安装总成之间,扭力组件具有弹性,为机舱盖提供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的弹性力,限位固定总成用于与车架连接,限位固定总成上设有多连杆限位组件,多连杆限位组件用于限定机舱盖相对于车架的翻转角度;本申请通过扭力组件可发生形变的特性,使扭力组件可利用自身发生弹性变形后产生的回复力,为机舱盖的翻转提供助力,辅助机舱盖向远离车架的方向进行翻转,同时限位固定总成和多连杆限位组件可对翻转中的机舱盖进行限位,避免机舱盖翻转过量。

Description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机舱盖大多设置在汽车的车头处,对发动舱进行密封,起防水、防尘、隔热、降噪的作用,属于汽车的重要零部件。
现阶段传统汽车的机舱盖多为上开启结构,不采用助力机构,在开启时需要手动将机舱盖前沿抬起,并用撑杆进行支撑,操作十分不便;一些配置高的汽车会采用双侧气弹簧加四连杆机构来助力机舱盖的开启,但气弹簧助力机构只适用于机舱盖重心在轴线单侧的情况,局限性较高,而且气弹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在一些低温地区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失效的情况,从而使机舱盖开启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能同时保证操作方便性和使用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既方便机舱盖的开启,又能保证相关机构可靠性的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一种车头翻转机构,包括:
悬置总成,所述悬置总成用于与车架连接;
舱盖安装总成,所述舱盖安装总成用于与机舱盖连接;
扭力组件,所述扭力组件设置在所述悬置总成和所述舱盖安装总成之间,所述扭力组件具有弹性,所述扭力组件为所述机舱盖提供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的弹性力;
限位固定总成,所述限位固定总成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限位固定总成上设有多连杆限位组件,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远离所述限位固定总成的一端用于与机舱盖连接,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用于限定机舱盖相对于车架的翻转角度。
上述车头翻转机构,通过扭力组件可发生形变的特性,使扭力组件可利用自身发生弹性变形后产生的回复力,为机舱盖的翻转提供助力,辅助机舱盖向远离车架的方向进行翻转,同时限位固定总成和多连杆限位组件可对翻转中的机舱盖进行限位,避免机舱盖翻转过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力组件选用杆状结构,所述扭力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悬置总成和所述舱盖安装总成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自身具有弹性的扭力组件产生的回复力可对舱盖安装总成的转动进行助力,且杆型结构的扭力组件结构简单可靠,相较于额外设有气弹簧等配件的结构复杂的弹性元件,其更易于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力组件包括弹性扭杆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口,所述弹性扭杆的端部插入并固定在固定口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座可辅助弹性扭杆安装在舱盖安装总成和悬置总成之间,弹性扭杆的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安装后当舱盖安装总成相对于悬置总成进行转动时,弹性扭杆会随之转动时并发生弹性变形,当舱盖安装总成相对于悬置总成进行复位时,弹性扭杆产生回复力会对舱盖安装总成的转动进行助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用于与机舱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固定总成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辅助车头进行翻转,增强车头在翻转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的长度固定,因此当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展开到特定角度时,与第一连接臂连接的机舱盖无法再进行转动,多连杆限位组件起到限位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上设有延长部,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上,且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三连接臂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第三连接臂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定位件向远离所述第三连接臂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定位件辅助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进行定位,使得当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展开到特点角度时,定位件可与第三连接臂接触,进而在机舱盖翻转到最大角度时对其进行辅助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和第三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所述第二柔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和所述第三连接臂之间,所述第三柔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臂和所述限位固定总成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和第三柔性件的柔软性,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以及第三连接臂和限位固定总成之间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避免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转动时发生较大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固定总成包括限位支架和限位件,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通过第三轴件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支架上,且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三轴件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三轴件的距离,当机舱盖向靠近车架的方向进行转动闭合时,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一插槽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限位件插入至第一插槽内,使位于第一插槽外侧的限位件的部分可对第三连接臂进行阻挡,使机舱盖无法向靠近车架的方向转动,避免打开的机舱盖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发生翻转闭合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第二插槽到第三轴件的距离长于第三连接臂的第二端到第三轴件的距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限位件插入至第二插槽内,使得在将限位件从第一插槽内取出,并要使机舱盖向靠近车架的方向进行转动闭合时,可通过第二插槽对限位件进行收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架、机舱盖和上述车头翻转机构,所述悬置总成和所述限位固定总成均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舱盖安装总成和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均与所述机舱盖连接。
上述汽车,通过扭力组件可发生形变的特性,使扭力组件可为机舱盖的翻转提供助力,辅助机舱盖进行翻转远离车架,同时限位固定总成和多连杆限位组件可对翻转中的机舱盖进行限位,避免机舱盖翻转过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力组件、所述悬置总成和所述舱盖安装总成均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悬置总成均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相互靠近,两个所述舱盖安装总成分别固定在所述机舱盖的相对两内侧壁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扭力组件、两个悬置总成和两个舱盖安装总成进行配合,提高机舱盖与车架间的转动效果以及转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头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头翻转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悬置总成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扭力组件与悬置总成和舱盖安装总成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多连杆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限位固定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汽车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悬置总成;11、悬置支架;12、固定臂;13、悬置软垫;14、铰接套;15、套管;
2、舱盖安装总成;21、第一安装臂;22、第二安装臂;
3、扭力组件;31、弹性扭杆;32、固定座;
4、限位固定总成;41、限位支架;42、限位件;43、第一插槽;44、第二插槽;
5、多连杆限位组件;51、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第三连接臂;54、定位件;55、第二柔性件;56、第一轴件;57、第二轴件;58、第三轴件;59、延长部;
6、车架;
7、机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头翻转机构,包括悬置总成1、舱盖安装总成2,扭力组件3和限位固定总成4。其中,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分别用于与车架6和机舱盖7连接,扭力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连接。当机舱盖7相对于车架6进行转动时,舱盖安装总成2会相对于悬置总成1进行转动,扭力组件3随之发生形变。扭力组件3通过利用自身发生弹性变形后产生的回复力,为机舱盖7的翻转提供助力,辅助机舱盖7进行翻转。限位固定总成4安装于车架6和机舱盖7之间,用于限定机舱盖7相对于车架6的翻转角度,避免机舱盖7翻转过度。值得一提的是,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是在机舱盖7翻起状态下进行安装的,使得当机舱盖7处于翻起状态时扭力组件3处于无变形状态,当机舱盖7处于回落状态时,扭力组件3发生变形并进行蓄能。
具体的,可参阅图3,悬置总成1包括悬置支架11、固定臂12、悬置软垫13和铰接套14。固定臂12和悬置软垫13均设置在悬置支架11上,扭力组件3通过固定臂12与悬置支架11连接,铰接套14通过悬置软垫13与悬置支架11连接。通过将固定臂12和铰接套14与悬置支架11结合,使得悬置支架11在与车架6连接后,既可通过固定臂12对悬置支架11和扭力组件3进行连接,也可通过铰接套14对机舱盖7上的其他配件连接,提高其功能性。其中,悬置支架11上设有固定开口,固定开口内部固定有套管15,悬置软垫13套设在套管15上,铰接套14套设在悬置软垫13上,当铰接套14与机舱盖7上的其他配件连接后,通过悬置软垫13可以在行车过程中为机舱盖7减振,悬置支架11的两侧均设有与套管15相通的通口,固定臂12上设有固定轴,当固定臂12与悬置支架11通过螺栓等零件连接时,固定轴穿过套管15和两个通口,提高固定臂12与悬置支架11间的稳固性的同时,增强悬置总成1各配件间的紧密性。
参阅图2,舱盖安装总成2可为弯折形态,相较于平直形态,弯折形态的舱盖安装总成2更易与机舱盖7连接。具体的,舱盖安装总成2包括第一安装臂21和第二安装臂22,第一安装臂21和第二安装臂22垂直连接,当第一安装臂21与机舱盖7连接时,第二安装臂22与扭力组件3连接。
参阅图1,扭力组件3设置在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之间。具体的,扭力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连接。扭力组件3具有弹性,为机舱盖提供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的弹性力。当机舱盖7为关闭状态时,扭力组件3发生形变并进行蓄能,当机舱盖7为开启状态时,扭力组件3得到释放并恢复原状。
限位固定总成4用于与车架6连接,限位固定总成4上设有多连杆限位组件5,多连杆限位组件5远离限位固定总成4的一端用于与机舱盖7连接,多连杆限位组件5用于限定机舱盖7相对于车架6的翻转角度。
上述车头翻转机构在装配时,先转动机舱盖7使其离开车架6并处于翻起状态,之后将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分别安装在车架6和机舱盖7上,此时扭力组件3处于无变形状态,当机舱盖7相对车架6进行转动并处于回落状态时,扭力组件3发生变形并进行蓄能。后续在对机舱盖7进行开启时,扭力组件3可利用自身发生弹性变形后产生的回复力,为机舱盖7的翻转提供助力,辅助机舱盖7向远离车架6的方向进行翻转,同时限位固定总成4和多连杆限位组件5可对翻转中的机舱盖7进行限位,避免机舱盖7翻转过量。
参阅图1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扭力组件3选用杆状结构,扭力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连接。具体的,扭力组件3的第一端与悬置总成1垂直连接,扭力组件3的第二端与舱盖安装总成2垂直连接,保证悬置总成1在相对于舱盖安装总成2进行转动时,扭力组件3受到的扭力与其中轴线重合。当扭力组件3受到的扭力时,其产生的回复力可对舱盖安装总成2的转动进行助力,进而辅助机舱盖7进行开启。另外,杆型结构的扭力组件3结构简单可靠,相较于额外设有气弹簧等配件的结构复杂的弹性元件,其更易于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扭力组件3包括弹性扭杆31和固定座32,固定座32上设有固定口,弹性扭杆31的端部插入并固定在固定口内部。具体的,弹性扭杆31选用六边形翻转扭杆,固定口为六边形口,六边形翻转扭杆插入至六边形口内部并与六边形口过盈配合。通过六边形结构,使弹性扭杆31不易在固定口内进行转动,同时通过过盈配合使固定座32可进一步锁止弹性扭杆31的端部,防止其转动。通过固定座32可辅助弹性扭杆31安装在舱盖安装总成2和悬置总成1之间。弹性扭杆31的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安装后当舱盖安装总成2相对于悬置总成1进行转动时,弹性扭杆31会随之转动时并发生弹性变形,当舱盖安装总成2相对于悬置总成1进行复位时,弹性扭杆31产生回复力会对舱盖安装总成2的转动进行助力。另外,固定座32可设置两个,弹性扭杆31的两端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32连接,使弹性扭杆31可通过两个固定座32固定在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上。另外,当舱盖安装总成2包括第一安装臂21和第二安装臂22,且第二安装臂22与机舱盖7连接时,弹性扭杆31上的固定座32可通过内六角螺塞与第一安装臂21连接。
参阅图2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连杆限位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第一连接臂51用于与机舱盖7连接,第二连接臂5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51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52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臂5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臂53转动安装在限位固定总成4上。通过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辅助车头进行翻转,增强车头在翻转时的稳定性。具体的,第一连接臂51和第二连接臂52通过第一轴件56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通过第二轴件57转动连接,第三连接臂53和限位固定总成4通过第三轴件58转动连接。由于第三连接臂53与限位固定总成4连接,因此第三轴件58的位置固定,第三轴件58与扭力组件3间的距离R2固定。由于第一连接臂51与机舱盖7连接,因此第一轴件56与扭力组件3间的距离R1固定。当机舱盖7以扭力组件3的中轴线为轴进行转动时,第一轴件56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第一轴件56和第三轴件58间的距离R3也会发生变化。即,第一轴件56和第三轴件58可与扭力组件3中轴线上的点可围成一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三个边可视作R1、R2和R3,当机舱盖7以扭力组件3的中轴线为轴进行转动时,可参阅图7和图8,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状态从图7变化为图8,此时R2长度和位置均不变,R1的长度不变但位置发生变化,R3的长度和位置都会发生变化,当R3的长度达到特定长度无法再继续增大时,机舱盖7无法再进行翻转,实现限位效果。其中,可通过对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的长度设置来确定R3可达到的最大长度。更准确的说,可通过对第一轴件56与第二轴件57间的距离R4,第二轴件57与第三轴件58间的距离R5,以及第三轴件58与扭力组件3间的距离R2的设置来确定R3可达到的最大长度。使得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展开到特定角度时,与第一连接臂51连接的机舱盖7无法再进行转动,多连杆限位组件5起到限位作用。在本实例中,R4可为25.31mm,R5可为26.47mm,R2可为11.78mm。另外,第一连接臂51可为弯折形态,相较于平直形态,弯折形态的第一连接臂51更易与机舱盖7连接。
参阅图1、图2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连杆限位组件5还包括定位件54。第二连接臂52的第二端上设有延长部59,定位件54设置在延长部59上,且定位件54位于第三连接臂53相对于第二连接臂52的转动路径上。当第三连接臂53向靠近第二连接臂52的方向转动时,定位件54向远离第三连接臂53的方向移动。具体的,延长部59与第三连接臂53平行,定位件54与延长部59垂直,定位件54在延长部59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三连接臂53上。当第二连接臂52相当于第三连接臂53转动时,定位件54靠近或远离第三连接臂53。当定位件54靠近第三连接臂53直至与第三连接臂53抵接后,第二连接臂52无法在相对于第三连接臂53转动。因此定位件54可辅助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进行定位,使得当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展开到特点角度时,定位件54可通过与第三连接臂53进行抵接的方式,使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无法进一步展开。而由于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的展开角度越大,机舱盖7相对于车架6的翻转角度也越大,因此定位件54可在机舱盖7翻转到最大角度时对其进行辅助定位。其中,第二连接臂52、定位件54和延长部59间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生产。另外,第三连接臂53靠近定位件54的侧面上设有凸出部,定位件54在第三连接臂53上的正投影与凸出部在第三连接臂53上的正投影相重合,当机舱盖7翻转到最大角度时,定位件54与凸出部接触。通过凸出部可延长第三连接臂53与定位件54间的距离,增加操作空间。
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连杆限位组件5还包括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55和第三柔性件,第一柔性件设置在第一连接臂51和第二连接臂52之间,第二柔性件55设置在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之间,第三柔性件设置在第三连接臂53和限位固定总成4之间。具体的,第一柔性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臂51和第二连接臂52接触,第一轴件56穿过第一柔性件、第一连接臂51和第二连接臂52;第二柔性件55的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接触,第二轴件57穿过第二柔性件55、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第三柔性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三连接臂53和限位固定总成4接触,第三轴件58穿过第三柔性件、第三连接臂53和限位固定总成4。其中,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55和第三柔性件可选用橡胶或尼龙等柔软材质的垫块。通过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55和第三柔性件的柔软性,使第一连接臂51和第二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以及第三连接臂53和限位固定总成4之间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避免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转动时发生较大磨损。
参阅图2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固定总成4包括限位支架41和限位件42,多连杆限位组件5通过第三轴件58转动安装在限位支架41上,且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第二端靠近限位支架41,限位支架41上设有用于固定限位件42的第一插槽43,第一插槽43与第三轴件58间的距离小于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第二端到第三轴件58的距离,当机舱盖7向靠近车架6的方向进行转动闭合时,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第二端向靠近第一插槽43的方向移动。因此当限位件42插入至第一插槽43内时,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第二端可与限位件42接触,使限位件42阻碍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转动,达到对多连杆限位组件5进行定位的效果。具体的,多连杆限位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和第三连接臂53,第三连接臂53通过第三轴件58转动安装在限位支架41上,且第三轴件58与第三连接臂53的第二端存在一定距离。当机舱盖7向靠近车架6的方向进行转动时,第三连接臂53会以第三轴件58为轴相对限位固定总成4进行转动。此时第三连接臂53的第二端向靠近第一插槽43的方向移动。由于限位件42的长度长于第一插槽43的长度,当限位件42插入至第一插槽43内时,部分限位件42位于限位支架41的外部,因此当第三连接臂53的第二端向靠近第一插槽43的方向移动时,位于第一插槽43外侧的限位件42部分可对第三连接臂53进行阻挡,使第三连接臂53无法再转动。机舱盖7受到第三连接臂53的影响也无法向靠近车架6的方向转动,避免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开启状态下的机舱盖7发生翻转闭合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支架41上设有第二插槽44,第二插槽44用于固定限位件42,第二插槽44到第三轴件58的距离长于第三连接臂53的第二端到第三轴件58的距离。当将限位件42插入至第二插槽44内时,限位件42不位于第三连接臂53相对于限位支架41的转动路径上,因此当第三连接臂53在以第三轴件58为轴相对限位固定总成4进行转动时,第三连接臂53的第二端不会触碰到位于第二插槽44上的限位件42。因此可通过将限位件42插入至第二插槽44内,使第二插槽44对限位件42进行收纳。即,当需要对机舱盖7进行闭合时,可将位于第一插槽43内的限位件42从第一插槽43内取出,然后将限位件42插入到第二插槽44内进行收纳,最后按压机舱盖7使其向靠近车架6的方向进行转动关闭即可。
参阅图7和图8,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架6、机舱盖7和上述车头翻转机构,悬置总成1和限位固定总成4均设置在车架6上,舱盖安装总成2和多连杆限位组件5均与机舱盖7连接。具体的,舱盖安装总成2和多连杆限位组件5均位于机舱盖7内侧,当机舱盖7开启和闭合时,机舱盖7以扭力组件3的中轴线为轴绕车架6转动。通过扭力组件3可发生形变的特性,使扭力组件3可为机舱盖7的翻转提供助力,辅助机舱盖7进行翻转远离车架6,同时限位固定总成4和多连杆限位组件5可对翻转中的机舱盖7进行限位,避免机舱盖7翻转过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扭力组件3、悬置总成1和舱盖安装总成2均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悬置总成1均设置在车架6上且相互靠近,两个舱盖安装总成2分别固定在机舱盖7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具体的,机舱盖7靠近车架6的侧面上设有容纳槽,两个舱盖安装总成2以车架6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固定在容纳槽的相对两侧壁上。该相对两侧壁为正对机舱盖7方向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通过两个扭力组件3、两个悬置总成1和两个舱盖安装总成2进行配合,提高机舱盖7与车架6间的转动效果以及转动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车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置总成(1),所述悬置总成(1)用于与车架(6)连接;
舱盖安装总成(2),所述舱盖安装总成(2)用于与机舱盖(7)连接;
扭力组件(3),所述扭力组件(3)设置在所述悬置总成(1)和所述舱盖安装总成(2)之间,所述扭力组件(3)具有弹性,所述扭力组件(3)为所述机舱盖(7)提供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的弹性力;
限位固定总成(4),所述限位固定总成(4)用于与车架(6)连接,所述限位固定总成(4)上设有多连杆限位组件(5),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远离所述限位固定总成(4)的一端用于与机舱盖(7)连接,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用于限定机舱盖(7)相对于车架(6)的翻转角度;
其中,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第三连接臂(53)和定位件(54),所述第一连接臂(51)用于与机舱盖(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5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5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臂(5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53)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固定总成(4)上,所述定位件(54)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52)上,且所述定位件(54)位于所述第三连接臂(53)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臂(52)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第三连接臂(53)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臂(52)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定位件(54)向远离所述第三连接臂(53)的方向移动;
所述限位固定总成(4)包括限位支架(41)和限位件(42),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通过第三轴件(58)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支架(41)上,且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限位支架(41),所述限位支架(4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42)的第一插槽(43),所述第一插槽(43)与所述第三轴件(58)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三轴件(58)的距离,当机舱盖(7)向靠近车架(6)的方向进行转动闭合时,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一插槽(43)的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支架(41)上还设有第二插槽(44),所述第二插槽(44)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42),第二插槽(44)到第三轴件(58)的距离长于第三连接臂(53)的第二端到第三轴件(58)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组件(3)选用杆状结构,所述扭力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悬置总成(1)和所述舱盖安装总成(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组件(3)包括弹性扭杆(31)和固定座(32),所述固定座(32)上设有固定口,所述弹性扭杆(31)的端部插入并固定在固定口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还包括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55)和第三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51)和所述第二连接臂(52)之间,所述第二柔性件(55)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52)和所述第三连接臂(53)之间,所述第三柔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臂(53)和所述限位固定总成(4)之间。
5.一种汽车,包括车架(6)和机舱盖(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头翻转机构,所述悬置总成(1)和所述限位固定总成(4)均设置在所述车架(6)上,所述舱盖安装总成(2)和所述多连杆限位组件(5)均与所述机舱盖(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组件(3)、所述悬置总成(1)和所述舱盖安装总成(2)均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悬置总成(1)均设置在所述车架(6)上,两个所述舱盖安装总成(2)分别固定在所述机舱盖(7)的相对两内侧壁上。
CN202210788100.XA 2022-07-06 2022-07-06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Active CN115142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8100.XA CN115142753B (zh) 2022-07-06 2022-07-06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8100.XA CN115142753B (zh) 2022-07-06 2022-07-06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753A CN115142753A (zh) 2022-10-04
CN115142753B true CN115142753B (zh) 2024-04-09

Family

ID=83412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8100.XA Active CN115142753B (zh) 2022-07-06 2022-07-06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275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30494A1 (en) * 1991-08-07 1993-03-10 FIAT AUTO S.p.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pening of a door of a vehicle, especially for the bonnet
JPH07329830A (ja) * 1994-06-07 1995-12-19 Honda Access:Kk 車両のトランクリッド開放装置
KR20050051335A (ko) * 2003-11-27 2005-06-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트렁크리드용 4절링크의 스토퍼구조
CN206885176U (zh) * 2017-05-23 2018-01-1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舱及汽车
DE102019132785A1 (de) * 2018-12-05 2020-06-10 Magna BOCO GmbH Scharnieranordnung mit separater federanordnung
CN111411852A (zh) * 2020-04-08 2020-07-14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舱盖启闭的扭杆翻转机构及汽车
CN111411848A (zh) * 2020-05-18 2020-07-14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总成、舱盖总成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30494A1 (en) * 1991-08-07 1993-03-10 FIAT AUTO S.p.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pening of a door of a vehicle, especially for the bonnet
JPH07329830A (ja) * 1994-06-07 1995-12-19 Honda Access:Kk 車両のトランクリッド開放装置
KR20050051335A (ko) * 2003-11-27 2005-06-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트렁크리드용 4절링크의 스토퍼구조
CN206885176U (zh) * 2017-05-23 2018-01-1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舱及汽车
DE102019132785A1 (de) * 2018-12-05 2020-06-10 Magna BOCO GmbH Scharnieranordnung mit separater federanordnung
CN111411852A (zh) * 2020-04-08 2020-07-14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舱盖启闭的扭杆翻转机构及汽车
CN111411848A (zh) * 2020-05-18 2020-07-14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总成、舱盖总成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753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5011B2 (en) Leg covering structure for folding seat
US6283531B1 (en) Vehicle including electric folding roof
CN115142753B (zh) 车头翻转机构及汽车
JP2003034172A (ja) 折り畳み式カップホルダー
US7628454B2 (en) Vehicle seat
JP2003040021A (ja) 折り畳み式カップホルダー
US2916763A (en) Torsion bar hinge assembly
CN218316515U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固定座和手机支架
JPH10203210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3650844B2 (ja) ドア及びカップホルダの開閉機構
JP2005104173A (ja)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JP3674148B2 (ja) 車両用仕切り装置
JP2005515113A (ja) 折畳式ルーフを備えた自動車用後部パネル
JP3849219B2 (ja) オープンカーの風の巻き込み防止装置
CN210478469U (zh) 一种多限位汽车座椅扶手盒结构
JP365137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1942249B (zh) 烟灰缸支架和车辆
CN219012285U (zh) 机罩铰链装置及车辆
JP3773710B2 (ja) 電動折畳み屋根を備えた車両
CN212447802U (zh)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CN217538291U (zh) 一种铰接结构
JP401385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格納構造
JP3650845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05059737A (ja) 格納式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3825595B2 (ja) 自動車の視覚的確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