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7220A -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7220A
CN115107220A CN202210847372.2A CN202210847372A CN115107220A CN 115107220 A CN115107220 A CN 115107220A CN 202210847372 A CN202210847372 A CN 202210847372A CN 115107220 A CN115107220 A CN 115107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die
die
plate
form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73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7220B (zh
Inventor
吴新华
陈永华
张友绩
李艳明
张诺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Centr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Gm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Centr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Gm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Centr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Gm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73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7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7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7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336Coating a portion of the article, e.g. the edge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56Handling of moulds or mould parts, e.g. mould exchang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属于模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后模组件设置有两组;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前模板、两第一成型座以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前模板与两第一成型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成型腔;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前模板、两第二成型座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前模板与两第二成型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成型腔,第二驱动机构用于使两第二成型座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后模组件包括后模板、两后模成型座以及后模驱动机构,后模板和两后模成型座之间设置有底部成型腔。本申请具有便于实现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之间的连接,提高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进行连接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一端包覆有圆形套体的杆状摇杆类工件在生产加工时通常分别经由两套模具分别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进行注塑成型后,再经由工作人员手动将圆形套体套设于杆状工件实现圆形套体和杆状工件之间的粘接固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工作人员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之间进行连接的操作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实现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之间的连接,提高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进行连接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后模组件分别与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相适配并组成两副模具组;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前模板、两第一成型座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前模板与两第一成型座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顶部进行成型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使两第一成型座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前模板、两第二成型座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前模板与两第二成型座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顶部和套体进行成型的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使两第二成型座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板、两后模成型座以及后模驱动机构,所述后模板和两后模成型座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底部进行成型的底部成型腔,所述后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后模成型座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杆状工件进行注塑成型时,通过注塑机对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后杆状工件最终成型于第一成型腔和底部成型腔围设的区域内,随后首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两第一成型座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并使得第一前模组件朝远离后模组件的方向运动,成型的杆状工件滞留于后模组件,随后通过注塑机再对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后套体最终成型于杆状工件顶部,随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两第二成型座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并使得第二前模组件朝远离后模组件的方向运动,成型的杆状工件和套体最终滞留于后模组件,随后通过后模驱动机构驱动两后模成型座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便于将后模组件内的最终成型工件取出。
杆状工件和套体进行连接时,分别对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即可,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实现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杆状工件和套体之间的连接操作简便,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时有利于保证圆形套体和杆状工件最终成型后的一致性,从而有利于保证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最终成型后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前模板贯穿开设有与第一成型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的多组成型安装槽,各所述成型安装槽内均安装有成型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镶块的设置对第一前模板的所在位置进一步进行了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合模注塑时,第一前模板所在位置的稳定性,各第一成型腔不易偏位,进而保证产品最终的成型质量,且镶块的设置在磨损时便于进行维护与更换,从而便于实现对第一前模板的检修维护。
可选的,所述第二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垫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于第二垫板一侧,所述第二垫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二固定板朝远离第二垫板方向运动的弹性件,所述第二前模板安装于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垫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第二驱动杆,两组所述第二驱动杆均固定安装于第二垫板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开设有用于供两第二驱动杆滑移的滑动槽,所述第二驱动杆均具有驱动导向段,两组所述驱动导向段朝相远离的一侧倾斜设置,两组所述驱动导向段分别穿设于两第二成型座并与两第二成型座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开模,第二垫板朝远离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运动时,两第二驱动杆的驱动导向段分别带动两第二成型座朝相远离的方向滑动,第二驱动杆的设置使得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开模,第二垫板朝远离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运动时,两第二成型座能够自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两第二成型座初始状态为相远离的状态,从而便于将第一次成型的杆状工件置于两第二成型座围设的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后模成型座顶部开设有与两第二驱动杆对应设置的定位槽,所述驱动导向段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斜面,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所述定位斜面抵触于定位槽的槽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斜面起到对第二驱动杆合模注塑时的定位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二驱动杆合模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且定位斜面的设置使得第二驱动杆与后模成型座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和后模成型座不易出现因局部压强过大而受损,有利于保证第二驱动杆和后模成型座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第二前模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板与第二固定座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第二成型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所述第二成型座的限位块分别位于两限位槽并与限位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起到对第二成型座朝相互靠近或远离方向滑移时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二成型座朝相互靠近或远离方向运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成型座包括第二成型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杆穿设于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成型腔经由两所述第二成型部围设而成,两所述第二成型部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挂持部,两所述第二驱动部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挂持部卡接配合的挂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成型部和第二驱动部相分体的设置使得第二成型座的成型部分和驱动部分能够分别进行生产,从而便于实现对第二成型座的检修维护,挂持部与挂持槽的配合使得第二成型部和第二驱动部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定。
可选的,两所述第二成型部正对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成型腔内进行浇注的牛角浇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角浇口的设置使得套体最终注塑成型于杆状工件时,水口不会外漏,有利于保证工件最终的成型质量,且两第二成型部相分体的设置组便于实现对牛角浇口的加工成型。
可选的,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后模座、后模垫板以及后模固定板,所述后模垫板固定安装于后模座一侧,所述后模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后模垫板远离后模座一侧;所述后模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缸、驱动安装座、顶料杆以及两组后模驱动杆,所述伸缩缸固定安装于后模座并用于使驱动安装座朝靠近或远离后模座的方向运动,所述后模驱动杆安装于驱动安装座,所述后模固定板开设有用于供两组后模驱动杆滑移的滑槽,所述顶料杆与底部成型腔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顶料杆均安装于驱动安装座,各所述顶料杆均依次穿设于后模固定板和后模板,所述后模驱动杆均具有后模导向段,两组所述后模导向段朝相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两所述后模导向段分别穿设于两后模成型座并与两后模成型座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缸驱动自身活塞杆运动时,驱动安装座带动后模驱动杆和顶料杆一同朝远离后模座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两后模成型座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且顶料杆将最终成型后的工件从后模成型腔内顶出,最终成型后的工件在两后模成型座相远离后再顶出的设置使得后模组件的部件不易与最终成型的工件相干涉,从而有利于保证工件最终成型后取出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后模成型座包括后模成型部与后模驱动部,所述后模驱动杆穿设于后模驱动部,所述底板成型腔经由两所述后模成型部围设而成,两所述后模成型部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部,两所述后模驱动部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卡接部卡接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后模板开设有用于供各后模成型部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模成型部和后模驱动部相分体的设置使得后模成型座的成型部分和驱动部分能够分别进行生产,从而便于实现对后模成型座的检修维护,滑移槽的设置起到对后模成型部朝相远离方向滑移时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保证后模成型部滑移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正对设置的后模定位块,所述后模固定板开设有与后模定位块一一对应且分别与各后模定位块插接配合的后模定位槽,各所述后模定位块分别插接于各后模定位槽内时,两组所述后模定位块正对的一侧抵触于后模成型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后模定位块的设置起到对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合模时,对后模成型座进一步的限位固定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后模成型座所在位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最终产品注塑成型后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杆状工件和套体进行连接时,分别对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即可,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实现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杆状工件和套体之间的连接操作简便,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成型镶块的设置对第一前模板的所在位置进一步进行了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合模注塑时,第一前模板所在位置的稳定性,各第一成型腔不易偏位,进而保证产品最终的成型质量。
3、定位斜面起到对第二驱动杆合模注塑时的定位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二驱动杆合模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且定位斜面的设置使得第二驱动杆与后模成型座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和后模成型座不易出现因局部压强过大而受损,有利于保证第二驱动杆和后模成型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后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后模驱动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前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前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模板;2、后模成型座;201、后模成型部;202、后模驱动部;3、底部成型腔;4、后模座;5、后模垫板;6、后模固定板;7、后模滑块;8、后模槽;9、后模块;10、伸缩缸;11、驱动安装座;111、驱动安装板;112、驱动固定板;12、顶料杆;13、后模驱动杆;14、滑槽;15、导柱;16、卡接部;17、卡接槽;18、滑移槽;19、限位螺钉;20、第一前模板;21、第一成型座;211、第一成型部;212、第一驱动部;22、第一成型腔;23、第一固定座;24、第一垫板;25、第一固定板;26、直流浇口;27、成型安装槽;28、成型镶块;29、挂台;30、第一驱动杆;31、驱动导向段;32、滑动槽;33、限位板;34、限位槽;35、限位块;36、挂持部;37、挂持槽;38、定位槽;39、定位斜面;40、让位缺口;41、后模定位块;42、后模定位槽;43、第二前模板;44、第二成型座;441、第二成型部;442、第二驱动部;45、第二成型腔;46、第二固定座;47、第二垫板;48、第二固定板;49、固定槽;50、弹性件;51、第二驱动杆;52、半牛角流道;53、后模导向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参照图1,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其中后模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后模组件分别与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相适配并组成两副模具组。工件进行生产时,两组后模组件分别安装于注塑机的旋转台,第一前模组件与第二前模组件分别与两组后模组件正对设置且固定于注塑机的固定座,注塑机驱动两组后模组件与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两副模具的合模与开模。
参照图2和图3,后模组件包括后模板1、两后模成型座2以及后模驱动机构,后模板1和两后模成型座2之间设置有与杆状工件底部外形相适配的底部成型腔3,以用于实现对杆状工件的底部成型。后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后模成型座2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便于将最终成型于底部成型腔3内的工件取出。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后模组件还包括后模座4、后模垫板5以及后模固定板6,后模垫板5设置有两块且均固定安装于后模座4一侧,两后模垫板5分别靠近后模座4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后模固定板6安装于两后模垫板5远离后模座4的一侧,后模板1固定安装于后模固定板6远离后模垫板5的一侧。后模固定板6固定安装有两组后模滑块7,每组后模滑块7设置有两个,后模滑块7与后模固定板6之间形成后模槽8,两后模成型座2均一体连接有后模块9,各后模块9分别位于各后模槽8内并与各后模槽8滑移配合,以保证两后模成型座2朝相互靠近或远离方向滑移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4,后模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缸10、驱动安装座11、顶料杆12以及两组后模驱动杆13,伸缩缸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选为气缸,伸缩缸10的缸体固定安装于后模座4,驱动安装座11位于两后模垫板5之间,驱动安装座11包括驱动安装板111和驱动固定板112,驱动固定板112固定安装于伸缩缸10活塞杆的一端,驱动安装板111固定安装于驱动固定板112远离伸缩缸10的一侧,以使得伸缩缸10能够使驱动安装座11朝靠近或远离后模座4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4和图5,两组后模驱动杆13正对设置且各后模驱动杆13的一端均插接配合于驱动安装板111并与驱动固定板112抵触,后模固定板6开设有与后模驱动杆13一一对应且贯穿设置的滑槽14,以用于供两组后模驱动杆13滑移。后模驱动杆13远离驱动固定板112的一侧均具有后模导向段53,两组后模驱动杆13的后模导向段53朝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两后模导向段53分别穿设于两后模成型座2并与两后模成型座2滑移配合,以使得伸缩缸10驱动后模导向段53运动时,两后模成型座2能够自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
继续参照图4和图5,顶料杆12与底部成型腔3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各顶料杆12均固定安装于驱动安装座11,各顶料杆12均依次穿设于后模固定板6和后模板1并与后模固定板6和后模板1滑移配合,以使得伸缩缸10驱动后模导向段53驱动两后模成型座2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时,顶料杆12能够自动将底部成型腔3内的工件顶出。为保证驱动安装座11带动顶料杆12运动时的稳定性,后模座4固定安装有两导柱15,两导柱15均穿设于驱动安装座11并与驱动安装座11滑移配合。
继续参照图4和图5,后模成型座2包括后模成型部201与后模驱动部202,后模驱动杆13的后模导向段53穿设于后模驱动部202,后模成型部201设置有多组并沿后模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组后模成型部201正对设置有两个,各底板成型腔分别经由每组的两后模成型部201围设而成,两后模成型部201相远离的一侧均一体固定连接有卡接部16,卡接部16呈L形,两所述后模驱动部202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卡接部16外形相适配且与卡接部16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7,后模板1远离后模固定板6的一侧开设有与后模成型部201一一对应设置的滑移槽18,各后模成型部201分别滑移配合于各滑移槽18内,以使得滑移槽18对后模成型部201水平方向的滑动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各后模成型部201沿水平方向滑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后模固定板6朝向后模成型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限位螺钉19,两限位螺钉19分别位于两后模驱动部202相远离的一侧,以对后模成型座2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保证最终成型工件顶出时后模成型座2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4和图6,第一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用于生产杆状工件,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前模板20、两第一成型座21以及第一驱动机构,其中,第一前模板20与两第一成型座21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顶部进行成型的第一成型腔22,第一成型腔22与底部成型腔3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使两第一成型座21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便于使第一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开模时,成型后的杆状工件滞留于后模组件,从而便于后续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合模时对杆状工件的二次注塑加工。
继续参照图4和图6,第一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座23、第一垫板24以及第一固定板25,第一垫板24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座23的一侧,第一固定板25安装于第一垫板24远离第一固定座23的一侧,第一前模板20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板25远离第一垫板24的一侧。第一前模板20通过与各第一成型腔22一一对应且分别与各第一成型腔22相连通的直流浇口26实现对杆状工件的顶部成型。
参照图4和图7,第一前模板20贯穿开设有与第一成型腔22位置一一对应设置的多组成型安装槽27,每组成型安装槽27对应设置有两个,各成型安装槽27内均设置有成型镶块28,各成型块镶块均具有分别位于各成型安装槽27内的挂台29,以便于实现各成型块与第一前模板20之间的固定安装,成型镶块28的设置对第一前模板20的所在位置进一步进行了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合模注塑时,第一前模板20所在位置的稳定性,各第一成型腔22不易偏位,进而保证产品最终的成型质量。
继续参照图4和图7,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组正对设置的第一驱动杆30,两组第一驱动杆30均固定安装于第一垫板24朝向第一固定板25的一侧,每组第一驱动杆30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5开设有与第一驱动杆30一一对应设置且贯穿设置的滑动槽32,以分别用于供各第一驱动杆30进行滑移,第一驱动杆30均具有驱动导向段31,两组的驱动导向段31分别朝相远离的一侧倾斜设置,两组驱动导向段31分别穿设于两第一成型座21并与两第一成型座21滑移配合,以使得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开模、第一垫板24朝远离第一固定板25的方向运动时,两第一成型座21能够自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从而便于将成型的杆状工件滞留于后模组件。
参照图6和图7,第一固定座23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板33,两组限位板33分别位于第一前模板20的两侧,各限位板33与固定座之间均形成限位槽34,各第一成型座21均一体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板33一一对应设置的限位块35,各限位块35分别位于各限位槽34并与限位槽34滑移配合,以进一步保证两第一成型座21朝相互靠近或远离方向运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4和图7,第一成型座21包括第一成型部211和第一驱动部212,第一驱动杆30穿设于第一驱动部212,第一成型腔22经由两第一成型部211围设而成,两第一成型部211相远离的一侧均一体固定连接有挂持部36,挂持部36呈L形,两第一驱动部212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挂持部36外形相适配并与挂持部36卡接配合的挂持槽37,以使得第一成型座21的成型部分和驱动部分能够分别进行生产,从而便于实现对第一成型座21的检修维护。
参照图4和图5,为保证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各第一驱动杆30所在位置的稳定性,后模成型座2顶部开设有与第二驱动杆51一一对应设置的定位槽38,各驱动导向段31远离第一前模板20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斜面39,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定位斜面39抵触于定位槽38的槽壁,以对第一驱动杆30所在位置进一步进行定位。后模驱动杆13朝向第一驱动杆30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驱动杆30对应设置的让位缺口40,以使得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第一驱动杆30不易与后模驱动杆13相干涉。
参照图4和图6,为进一步保证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后模成型座2所在位置的稳定性,第一固定板25固定安装有两组正对设置的后模定位块41,每组后模定位块41设置有两个,后模固定板6开设有与后模定位块41一一对应且分别与各后模定位块41插接配合的后模定位槽42,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各后模定位块41分别插接于各后模定位槽42内,两组后模定位块41正对的一侧均抵触于两后模成型座2相远离的一侧。后模成型座2和后模定位块41相抵触的一面均呈斜面设置,以进一步对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的所在位置进行导向。
参照图8和图9,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用于对生产完成后的杆状工件注塑成型圆形套体,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前模板43、两第二成型座4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二前模板43与两第二成型座44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顶部和套体进行成型的第二成型腔45,第二成型腔45与底部成型腔3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驱动机构用于使两第二成型座44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便于使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开模时,最终成型后的注塑制件即杆状工件和套体滞留于后模组件,从而便于后模组件将最终成型后的注塑制件顶出。
继续参照图8和图9,第二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座46、第二垫板47以及第二固定板48,第二垫板47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座46的一侧,第二固定板48安装于第二垫板47远离第二固定座46的一侧,第二前模板43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板25远离第二垫板47的一侧。第二固定板48朝向第二垫板47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槽49,各固定槽49内均设置有弹性件50,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50选为优力胶,第二固定板48在弹性件50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朝远离第二垫板47的方向运动,固定槽49的设置有利于保证弹性件50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继续参照图8和图9,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组正对设置的第二驱动杆51,第二驱动杆51同样具有驱动导向段31,两组第二驱动杆51设置于第二前模组件的安装方式和两组第一驱动杆30设置于第一前模组件的安装方式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成型座44包括第二成型部441和第二驱动部442,第二成型座44设置于第二前模组件的安装方式和第一成型座21设置于第一前模组件的安装方式相同,故在此也不再赘述。第二固定座46同样设置有两组限位板33和后模定位块41,第二固定座46的两组限位板33和后模定位块41设置于第二前模组件的方式与第一固定座23的两组限位板33和后模定位块41设置于第一前模组件的方式相同,故在此也不在赘述。
参照图8和图10,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前模板43未设置有成型镶块28,且第二前模组件的浇口结构与第一前模组件的浇口结构不同,第二前模组件的两第二成型部441正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第二成型腔45一一对应设置的半牛角流道52,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时,相邻两半牛角流道52连通形成与第二成型腔45一一对应设置的牛角浇口,以用于在第二成型腔45内实现套体的成型。牛角浇口的设置使得套体最终注塑成型于杆状工件时,水口不会外漏,有利于保证工件最终的成型质量。
参照图4和图8,成型镶块28的设置在杆状工件成型时,第一前模板20所在位置不易偏位,从而使得杆状工件在第一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合模注塑后具有较好成型质量。在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合模注塑时,由于第一次成型后的杆状工件滞留于后模组件,因此起到对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合模时的定位作用,无需再通过镶块额外进行定位。同时,弹性件50的设置使得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时,每组两第二成型座44初始状态即为相远离的状态,从而使得滞留于后模组件的杆状工件不易与第二成型座44相干涉,便于将杆状工件置于每组两第二成型座44之间,保证最终生产完成后的杆状工件和套体的最终成型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色注塑模具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对杆状工件进行注塑成型时,通过注塑机对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后杆状工件最终成型于第一成型腔22和底部成型腔3围设的区域内,随后首先通过第一垫板24朝远离第一固定板25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驱动杆30驱动两第一成型座21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使得成型后的杆状工件不易与第一成型座21相干涉,之后通过第一前模组件整体朝远离后模组件的方向运动,使得成型的杆状工件滞留于后模组件。
随后通过注塑机旋转台的转动并对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后套体最终成型于第二成型腔45,一体注塑成型于杆状工件顶部,随后首先通过第二垫板47朝远离第二固定板48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驱动杆51驱动两第二成型座44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之后使得第二前模组件整体朝远离后模组件的方向运动,成型的杆状工件和套体最终滞留于后模组件,最后通过伸缩缸10驱动自身活塞杆的运动,使得后模驱动杆13驱动两后模成型座2朝相远离的方向运动,同时,顶料杆12将最终成型后的工件进行顶出,实现最终成型后工件的生产。
杆状工件和套体进行连接时,分别对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即可,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实现对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杆状工件和套体之间的连接操作简便,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进行合模注塑时有利于保证圆形套体和杆状工件最终成型后的一致性,从而有利于保证杆状工件和圆形套体最终成型后的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后模组件分别与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相适配并组成两副模具组;
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前模板(20)、两第一成型座(21)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前模板(20)与两第一成型座(21)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顶部进行成型的第一成型腔(2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使两第一成型座(21)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前模板(43)、两第二成型座(4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前模板(43)与两第二成型座(44)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顶部和套体进行成型的第二成型腔(4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使两第二成型座(44)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
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板(1)、两后模成型座(2)以及后模驱动机构,所述后模板(1)和两后模成型座(2)之间设置有对杆状工件底部进行成型的底部成型腔(3),所述后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后模成型座(2)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板(20)贯穿开设有与第一成型腔(22)位置一一对应设置的多组成型安装槽(27),各所述成型安装槽(27)内均安装有成型镶块(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垫板(47)和第二固定板(48),所述第二固定板(48)安装于第二垫板(47)一侧,所述第二垫板(47)和第二固定板(48)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二固定板(48)朝远离第二垫板(47)方向运动的弹性件(50),所述第二前模板(43)安装于第二固定板(48)远离第一垫板(24)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第二驱动杆(51),两组所述第二驱动杆(51)均固定安装于第二垫板(47)朝向第二固定板(48)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25)开设有用于供两第二驱动杆(51)滑移的滑动槽(32),所述第二驱动杆(51)均具有驱动导向段(31),两组所述驱动导向段(31)朝相远离的一侧倾斜设置,两组所述驱动导向段(31)分别穿设于两第二成型座(44)并与两第二成型座(44)滑移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成型座(2)顶部开设有与两第二驱动杆(51)对应设置的定位槽(38),所述驱动导向段(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斜面(39),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时,所述定位斜面(39)抵触于定位槽(38)的槽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46)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板(33),两组所述限位板(33)分别位于第二前模板(43)的两侧,所述限位板(33)与第二固定座(46)之间形成限位槽(34),所述第二成型座(44)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两所述第二成型座(44)的限位块(35)分别位于两限位槽(34)并与限位槽(34)滑移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座(44)包括第二成型部(441)和第二驱动部(442),所述第二驱动杆(51)穿设于第二驱动部(442),所述第二成型腔(45)经由两所述第二成型部(441)围设而成,两所述第二成型部(441)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挂持部(36),两所述第二驱动部(442)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挂持部(36)卡接配合的挂持槽(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成型部(441)正对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成型腔(45)内进行浇注的牛角浇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后模座(4)、后模垫板(5)以及后模固定板(6),所述后模垫板(5)固定安装于后模座(4)一侧,所述后模固定板(6)固定安装于后模垫板(5)远离后模座(4)一侧;
所述后模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缸(10)、驱动安装座(11)、顶料杆(12)以及两组后模驱动杆(13),所述伸缩缸(10)固定安装于后模座(4)并用于使驱动安装座(11)朝靠近或远离后模座(4)的方向运动,所述后模驱动杆(13)安装于驱动安装座(11),所述后模固定板(6)开设有用于供两组后模驱动杆(13)滑移的滑槽(14),所述顶料杆(12)与底部成型腔(3)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顶料杆(12)均安装于驱动安装座(11),各所述顶料杆(12)均依次穿设于后模固定板(6)和后模板(1),所述后模驱动杆(13)均具有后模导向段(53),两组所述后模导向段(53)朝相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两所述后模导向段(53)分别穿设于两后模成型座(2)并与两后模成型座(2)滑移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成型座(2)包括后模成型部(201)与后模驱动部(202),所述后模驱动杆(13)穿设于后模驱动部(202),所述底部成型腔(3)经由两所述后模成型部(201)围设而成,两所述后模成型部(201)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部(16),两所述后模驱动部(202)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卡接部(16)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7),所述后模板(1)开设有用于供各后模成型部(201)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移槽(1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正对设置的后模定位块(41),所述后模固定板(6)开设有与后模定位块(41)一一对应且分别与各后模定位块(41)插接配合的后模定位槽(42),各所述后模定位块(41)分别插接于各后模定位槽(42)内时,两组所述后模定位块(41)正对的一侧抵触于后模成型座(2)。
CN202210847372.2A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Active CN115107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7372.2A CN115107220B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7372.2A CN115107220B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220A true CN115107220A (zh) 2022-09-27
CN115107220B CN115107220B (zh) 2023-07-18

Family

ID=8333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7372.2A Active CN115107220B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7220B (zh)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7568A (ja) * 1993-08-05 1995-02-21 Sony Corp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JP2001219443A (ja) * 2000-02-10 2001-08-14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封止成形装置の樹脂部材供給機構
US20030194597A1 (en) * 2002-04-14 2003-10-16 Ganski Albin Von Contact plate for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process and an injection mold for producing the contact plate and contact plate assembly
JP2007136823A (ja) * 2005-11-17 2007-06-07 Takao Kikai Kk アンダーカットコア可動金具、可動スライダ及び可動用治具並びにこれらを備えた二重成形金型
WO2007080137A1 (de) * 2006-01-10 2007-07-19 Ccc Udo Suffa Gmbh Formwerkzeug mit rahmenartiger führungseinrichtung
JP2009018450A (ja) * 2007-07-10 2009-01-29 Canon Finetech Inc 射出成形金型
US20090134549A1 (en) * 2005-12-12 2009-05-28 Hiroaki Yamamoto Molding Apparatus
JP2009226792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yota Motor Corp 成形金型およびその脱型方法
JP2010036567A (ja) * 2008-08-08 2010-02-18 Sodick Plastech Co Ltd 複合成形装置及びその複合成形装置の中間成形物の移載装置
JP2010105211A (ja) * 2008-10-28 2010-05-13 Nissha Printing Co Ltd 2色成形同時絵付け品の成形装置
CN102211379A (zh) * 2010-04-09 2011-10-12 海尔集团公司 双色注塑模具、注塑机及双色注塑工艺
CN103950164A (zh) * 2014-04-21 2014-07-30 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车灯注塑模具的内卡槽脱模机构
CN107160630A (zh) * 2017-05-02 2017-09-15 宁海禾世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密封条镶件内置的注塑模具
CN209426103U (zh) * 2019-01-21 2019-09-24 东莞汇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顶出结构的模具滑块
CN110385833A (zh) * 2019-08-27 2019-10-29 浙江日成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110900966A (zh) * 2019-11-21 2020-03-24 东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pp箱的多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CN211389852U (zh) * 2019-04-17 2020-09-01 东莞市俱进精密模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摇杆双色模具
CN112123680A (zh) * 2020-09-16 2020-12-25 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CN213166678U (zh) * 2020-09-10 2021-05-11 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导光板模具
CN113246388A (zh) * 2021-03-30 2021-08-13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豆浆机杯体外壳注塑模具
CN113320079A (zh) * 2021-07-01 2021-08-31 青岛英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池组件嵌件产品注塑模具及方法
CN113561421A (zh) * 2021-07-15 2021-10-29 东莞市汇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行位注射成型模具
CN113733463A (zh) * 2021-10-09 2021-12-03 深圳市盛冠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双色整版机械按键模具
CN215512044U (zh) * 2021-04-16 2022-01-14 东莞市宝威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前盖双色模具结构
CN215969849U (zh) * 2021-09-08 2022-03-08 东莞市三梯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侧抽芯顶出脱模模具
CN215969896U (zh) * 2021-09-28 2022-03-08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7568A (ja) * 1993-08-05 1995-02-21 Sony Corp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JP2001219443A (ja) * 2000-02-10 2001-08-14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封止成形装置の樹脂部材供給機構
US20030194597A1 (en) * 2002-04-14 2003-10-16 Ganski Albin Von Contact plate for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process and an injection mold for producing the contact plate and contact plate assembly
JP2007136823A (ja) * 2005-11-17 2007-06-07 Takao Kikai Kk アンダーカットコア可動金具、可動スライダ及び可動用治具並びにこれらを備えた二重成形金型
US20090134549A1 (en) * 2005-12-12 2009-05-28 Hiroaki Yamamoto Molding Apparatus
WO2007080137A1 (de) * 2006-01-10 2007-07-19 Ccc Udo Suffa Gmbh Formwerkzeug mit rahmenartiger führungseinrichtung
JP2009018450A (ja) * 2007-07-10 2009-01-29 Canon Finetech Inc 射出成形金型
JP2009226792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yota Motor Corp 成形金型およびその脱型方法
JP2010036567A (ja) * 2008-08-08 2010-02-18 Sodick Plastech Co Ltd 複合成形装置及びその複合成形装置の中間成形物の移載装置
JP2010105211A (ja) * 2008-10-28 2010-05-13 Nissha Printing Co Ltd 2色成形同時絵付け品の成形装置
CN102211379A (zh) * 2010-04-09 2011-10-12 海尔集团公司 双色注塑模具、注塑机及双色注塑工艺
CN103950164A (zh) * 2014-04-21 2014-07-30 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车灯注塑模具的内卡槽脱模机构
CN107160630A (zh) * 2017-05-02 2017-09-15 宁海禾世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密封条镶件内置的注塑模具
CN209426103U (zh) * 2019-01-21 2019-09-24 东莞汇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顶出结构的模具滑块
CN211389852U (zh) * 2019-04-17 2020-09-01 东莞市俱进精密模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摇杆双色模具
CN110385833A (zh) * 2019-08-27 2019-10-29 浙江日成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110900966A (zh) * 2019-11-21 2020-03-24 东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pp箱的多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CN213166678U (zh) * 2020-09-10 2021-05-11 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导光板模具
CN112123680A (zh) * 2020-09-16 2020-12-25 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CN113246388A (zh) * 2021-03-30 2021-08-13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豆浆机杯体外壳注塑模具
CN215512044U (zh) * 2021-04-16 2022-01-14 东莞市宝威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前盖双色模具结构
CN113320079A (zh) * 2021-07-01 2021-08-31 青岛英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池组件嵌件产品注塑模具及方法
CN113561421A (zh) * 2021-07-15 2021-10-29 东莞市汇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行位注射成型模具
CN215969849U (zh) * 2021-09-08 2022-03-08 东莞市三梯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侧抽芯顶出脱模模具
CN215969896U (zh) * 2021-09-28 2022-03-08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CN113733463A (zh) * 2021-10-09 2021-12-03 深圳市盛冠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双色整版机械按键模具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炎军, 湖南教育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220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8104A (zh) 汽车仪表板装饰条双色注塑模具
CN212528569U (zh) 一种注塑工件模内切水口装置
CN115107220A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204800954U (zh) 一种弧形浇口进浇的模具机构
CN110154330B (zh) 注塑模具的抽芯顶出机构
CN113510899A (zh) 一种水桶注塑模具
CN208305589U (zh) 一种镶拼式结构的航空航天用塑料电池排列线束板模具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15661451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6544500U (zh) 一种用于硅胶勺子成型的模具
CN215283167U (zh) 一种硅胶封位注射模具
CN214605708U (zh) 一种塑料卷盘生产用便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5359674U (zh) 一种油缸驱动滑块斜向脱模机构
CN110027167A (zh) 一种家电开关注塑模具
CN219838127U (zh) 一种端面进胶的多腔模具成型结构
CN220808352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前模斜抽机构
CN210880712U (zh) 一种防止粘模辅佐顶出模具
CN214872391U (zh) 具有定模侧预先开模抽芯机构的塑料高脚椅模具
CN216683234U (zh) 一种垂直拔模也不会划伤柱形壳件外观面的注塑模具
CN214111327U (zh) 轻卡a柱饰板弹簧辅助顶出机构
CN219522847U (zh) 一种笔记本屏幕外壳双色模具
CN215550616U (zh) 型芯反置的注塑模具
CN216860419U (zh) 基于精准定位的超精密耳机注塑模具
CN220534814U (zh) 注塑模具
CN217454774U (zh) 新型产品无定位型双色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