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3680A -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3680A
CN112123680A CN202010976025.0A CN202010976025A CN112123680A CN 112123680 A CN112123680 A CN 112123680A CN 202010976025 A CN202010976025 A CN 202010976025A CN 112123680 A CN112123680 A CN 112123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ansition
mold
cylinder
rubb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60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光辉
张诺寒
李晓然
陈明波
陈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Centr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Centr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nyang Centr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60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36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3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36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本发明通过改善生产工艺进行胶框的生产制造工作,在同等成本的情况下,达到了柔性胶框使用寿命长,不易断折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此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中利用曲面板上卡杆与配合条的配合,使得公模板紧贴动模板,同时还方便公模板与动模板的解锁,方便更换模具,进行不同大小柔性胶框的生产,在公模板内连接顶板,利用公模板随着第二液压推杆移动的过程中,顶板上的顶杆与配合杆接触,顶板相对于公模板朝着右侧进行相对移动,将倒模槽上的成型胶框顶出,从而完成胶框的加工工作,本发明装置结构巧妙,且模板方便进行更换,阀门开关操作简单,封堵效果理想,柔性胶框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背光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背光源具有胶框,在组装背光源时,往往需要在胶框上粘贴背胶来进行胶框的固定安装,胶框往往存在寿命短,易断折的问题,同时在进行柔性胶框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模具进行加工生产的,现有技术的模具在进行不同样式和大小的胶框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更换起来比较麻烦,且在熔融的混合液的进行流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管道的开关与闭合以完成胶框的生产工作,因此,我们研发了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不同截面的房屋建筑结构梁底加固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提到现有技术中的模板夹持装置夹持效果差,且不能根据梁体截面的特殊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夹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有用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原材料,将聚丙烯、酚醛树脂、聚苯乙烯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它们之间的比例为7:4:2:2,其中添加剂的成分与组分为:丁二烯、硝酸钠、甲基苯酚和氧化锌其比例为:5:2:2:2,此参数下,可以确保胶框的耐腐蚀程度、使用寿命长,且胶框的强度高,不容易断裂;
步骤二:将原材料混合后放入注塑模具中,模具内部温度为720℃,同时对注塑模具内部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700~720℃,保温时间为12分钟,原材料呈熔融状态;
步骤三:将熔融状态的原材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压力为38MPa,然后冷却,冷却时间为7分钟;
步骤四:开模取出成型的胶框。
一种使用上述生产工艺的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合模装置和注射装置;
所述的注射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端的料斗,所述的料斗下端连通一横向连接在底座上的过渡通道,所述的过渡通道左端与合模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料斗与过渡通道之间连接一第一阀门结构,所述的过渡通道的右端连接一第一液压推杆,所述的第一液压推杆连接第一液压系统,满足第一液压推杆将过渡通道内的熔融混合液推动至合模装置中,所述的过渡通道的左端出口端连接第二阀门结构,所述的料斗外和过渡通道外均安装有加热装置;
所述的合模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定模板,所述的定模板内开有通道且与过渡通道端部相连通,所述的定模板左端可拆卸得连接一横向滑动配合在底座上的母模板,还包括横向连接在底座上的动模板,所述的动模板的左端连接一第二液压推杆,所述的第二液压推杆与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二液压缸相连接,所述的动模板的右端可拆卸得连接一横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公模板,所述的母模板内开有喇叭状的通道与定模板内的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母模板和公模板相对的一面上开有相互配合的倒模槽,所述的公模板内横向连接一“π”形的顶板,所述的顶板左端连接一延伸出公模板左端的顶杆,所述的动模板上开有与顶杆相配合的矩形孔,所述的底座上连接一与顶杆相配合的L形的配合杆,满足配合杆配合顶杆将顶板推出;
所述的合模装置、注射装置均与安装在底座上的控制器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公模板的四周面上分别转动连接一曲面板,所述的曲面板朝向动模板的一端连接一卡板,所述的卡板的端部连接一橡胶条,所述的动模板的四周面上分别连接一与相应曲面板配合的L形的配合条。
优选的,所述的母模板的四周面上连接一矩形板,所述的矩形板上螺纹配合一卡销,所述的定模板的四周面上开有与相应面上卡销相配合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阀门结构包括连接在料斗下端和过渡通道之间的第一过渡筒,所述的第一过渡筒的内径大于料斗和过渡通道的内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料斗下端和过渡通道上端之间的第一转动筒,所述的第一转动筒内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过渡筒的两侧竖向滑动连接一第一卡爪,所述的第一卡爪两端分别连接一三角形斜面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楔块,所述的第一卡爪外侧壁开有与第一转动筒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两组所述的第一卡爪之间卡设一置于第一过渡筒内的第一驱动球,所述的第一转动筒外连接一第一驱动手环;
所述的第二阀门结构包括连接过渡通道出口端的第二过渡筒,所述的第二过渡筒的内径大于料斗和过渡通道的内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过渡通道端部的第二转动筒,所述的第二转动筒内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二过渡筒的两侧竖向滑动连接一第二卡爪,所述的第二卡爪两端分别连接一三角形斜面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楔块,所述的第二卡爪外侧壁开有与第二转动筒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两组所述的第二卡爪之间卡设一置于第二过渡筒内的第二驱动球,所述的第二转动筒外连接一第二驱动手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善生产工艺进行胶框的生产制造工作,在同等成本的情况下,达到了柔性胶框使用寿命长,不易断折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此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中利用曲面板上卡杆与配合条的配合,使得公模板紧贴动模板,同时还方便公模板与动模板的解锁,方便更换模具,进行不同大小柔性胶框的生产工作,同时,利用转动筒的旋转驱动卡爪沿着过渡筒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驱动球对通道进行封堵或者打开的工作,起到阀门开关的作用,且密封效果好,封堵效果理想,在公模板内连接顶板,利用公模板随着第二液压推杆移动的过程中,顶板上的顶杆与配合杆接触,使得顶板相对于公模板朝着右侧进行相对移动,将倒模槽上的成型胶框顶出,从而完成胶框的加工工作,本发明装置结构巧妙,且模板方便进行更换,阀门开关操作简单,封堵效果理想,柔性胶框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适合推广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柔性胶框生产工艺框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一。
图3为本发明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二。
图4为本发明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四组模板配合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四组模板配合的部分剖面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的A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生产装置中阀门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生产装置中第一阀门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生产装置中第二阀门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生产装置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合模装置;3.注射装置;4.料斗;5.过渡通道;6.第一阀门结构;7.第二阀门结构;8.第一液压推杆;9.加热装置;10.定模板;11.母模板;12.动模板;13.第二液压推杆;14.第二液压缸;15.公模板;16.倒模槽;17.顶板;18.顶杆;19.矩形孔;20.配合杆;21.曲面板;22.卡板;23.橡胶条;24.配合条;25.矩形板;26.卡销;27.螺纹孔;28.第一过渡筒;29.第一转动筒;30.第一卡爪;31.第一驱动球;32.第一驱动手环;33.第二过渡筒;34.第二转动筒;35.第二卡爪;36.第二驱动球;37.第二驱动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12,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有用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原材料,将聚丙烯、酚醛树脂、聚苯乙烯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它们之间的比例为7:4:2:2,其中添加剂的成分与组分为:丁二烯、硝酸钠、甲基苯酚和氧化锌其比例为:5:2:2:2,此参数下,可以确保胶框的耐腐蚀程度、使用寿命长,且胶框的强度高,不容易断裂;
步骤二:将原材料混合后放入注塑模具中,模具内部温度为720℃,同时对注塑模具内部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700~720℃,保温时间为12分钟,原材料呈熔融状态;
步骤三:将熔融状态的原材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压力为38MPa,然后冷却,冷却时间为7分钟;
步骤四:开模取出成型的胶框。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的生产工艺的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的生产装置,实施例一,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安装有合模装置2和注射装置3,注射装置3与合模装置2相连通;
所述的注射装置3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端的料斗4,料斗4用于盛装混合原料,所述的料斗4下端连通一横向连接在底座1上的过渡通道5,所述的过渡通道5左端与合模装置2相连接,所述的料斗4与过渡通道5之间连接一第一阀门结构6,第一阀门结构6起到开关的作用,在料斗4内的原料处于熔融状态,在阀门被开启时,熔融状态下的原料可以通过第一阀门结构6进入到过渡通道5内,所述的过渡通道5的右端连接一第一液压推杆8,所述的第一液压推杆8连接第一液压系统,第一液压系统包括与第一液压推杆8相连接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连接液压泵和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推杆8在过渡通道5内装满混合液后,将过渡通道5内的混合液向左推出,满足第一液压推杆8将过渡通道5内的熔融混合液推动至合模装置2中,过渡通道5的左端呈开口状,过渡通道5的左端开口且与合模装置2相连通,所述的过渡通道5的左端出口端连接第二阀门结构7,第二阀门结构7起到开门的作用,在往过渡通道5内输入熔融状态下的混合液时,第二阀门结构7是处于关闭的状态,所述的料斗4外和过渡通道5外均安装有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对料斗4和过渡通道5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处理和保温处理,确保其保持在上述工艺中提到的温度;
所述的合模装置2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定模板10,底座1上安装有四组呈矩阵布设的固定横杆,定模板10安装在固定横杆上,所述的定模板10内开有通道且与过渡通道5端部相连通,在定模板10与过渡通道5之间连接处要保持密封性,确保熔融状态的混合液不会从接口处流出,所述的定模板10左端可拆卸得连接一横向滑动配合在底座1上的母模板11,母模板11横向滑动穿设在固定横杆上,使得母模板11可以从固定横杆上横向滑出,方便进行更换模具,同时通过可拆卸的结构,可以使得母模板11能顺利安装在定模板10上,也可以沿着底座1的横向方向上进行移动,方便进行更换,还包括横向连接在底座1上的动模板12,动模板12同样通过固定横杆进行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使得动模板12只能沿着横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动模板12的左端连接一第二液压推杆13,所述的第二液压推杆13与安装在底座1上的第二液压缸14相连接,第二液压缸14连接有液压系统,其中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和油箱,所述的动模板12的右端可拆卸得连接一横向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公模板15,公模板15可以通过可拆卸结构安装在动模板12上,同样可以沿着固定横杆进行横向方向上移动,方便公模板15进行拆卸,所述的母模板11内开有喇叭状的通道与定模板10内的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母模板11和公模板15相对的一面上开有相互配合的倒模槽16,在熔融液通过喇叭状的通道进入到倒模槽16中进行模具加工处理,所述的公模板15内横向连接一“π”形的顶板17,公模板15内有容纳腔,顶板17横向滑动配合在公模板15内,使得顶板17只能沿着公模板15内进行横向移动,顶板17的左端横向可以从公模板15的右端延伸出,其中顶板17向左侧移动到极限位置处,顶板17的右端面正好与公模板15的右端面进行平齐,所述的顶板17左端连接一延伸出公模板15左端的顶杆18,所述的动模板12上开有与顶杆18相配合的矩形孔19,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一与顶杆18相配合的L形的配合杆20,配合驱动将顶板17推出;
所述的合模装置2、注射装置3均与安装在底座1上的控制器之间进行电性连接,通过安装在底座1上的控制器控制各个部件进行协同工作完成模具加工工作,首先将母模板11和公模板15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定模板10和动模板12上,通过第二液压缸14利用第二液压推杆13将公模板15牢牢压在母模板11上,将混合原材料放入至料斗4内,此时第一阀门结构6和第二阀门结构7均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装置9待温度加热到要求温度后,混合原材料变成熔融状态的液体,混合液经第一阀门结构6进入到过渡通道5内,在充满过渡通道5后,第一阀门结构6关闭,第二阀门结构7开启,然后控制器启动第一液压推杆8工作,将过渡通道5内的混合液推送至定模板10中,经定模板10内置的通道进入到母模板11内,经喇叭状的通道进入到母模板11与公模板15组成的倒模槽16中,待将过渡通道5内的混合液完全推送完毕,第二阀门结构7关闭,第一液压推杆8回到初始位置处,待模具中的倒模槽16内的胶框冷却成型,第二液压推杆13带动公模板15将其与母模板11分开,公模板15内的顶板17上的顶杆18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触碰到配合杆20,使得配合杆20相对于公模板15向右移动,将倒模槽16内的胶框从倒模槽16内顶出,掉落至底座1下端的收集仓内进行收集,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模具加工工作,在使用完毕后,将上述装置恢复至初始位置。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公模板15的四周面上分别转动连接一曲面板21,曲面板21呈“S”形,所述的曲面板21朝向动模板12的一端连接一卡板22,卡板22沿着曲面板21的垂直横截面的方向上进行设置,所述的卡板22的端部连接一橡胶条23,所述的动模板12的四周面上分别连接一与相应曲面板21配合的L形的配合条24,通过转动曲面板21,曲面板21上的卡板22与配合条24配合,同时由于橡胶条23具有一定的塑形,因此可以将公模板15顺利卡在动模板12上,实现两者的固定,同时,方便进行拆卸。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母模板11的四周面上连接一矩形板25,所述的矩形板25上螺纹配合一卡销26,所述的定模板10的四周面上开有与相应面上卡销26相配合的螺纹孔27,通过将卡销26旋拧至螺纹孔27中,实现母模板11与定模板10的固定,同时还方便脱离。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第一阀门结构6包括连接在料斗4下端和过渡通道5之间的第一过渡筒28,所述的第一过渡筒28的内径大于料斗4和过渡通道5的内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料斗4下端和过渡通道5上端之间的第一转动筒29,所述的第一转动筒29内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过渡筒28的两侧竖向滑动连接一第一卡爪30,所述的第一卡爪30两端分别连接一三角形斜面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楔块,所述的第一卡爪30外侧壁开有与第一转动筒29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两组所述的第一卡爪30之间卡设一置于第一过渡筒28内的第一驱动球31,所述的第一转动筒29外连接一第一驱动手环32;
所述的第二阀门结构7包括连接过渡通道5出口端的第二过渡筒33,所述的第二过渡筒33的内径大于料斗4和过渡通道5的内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过渡通道5端部的第二转动筒34,所述的第二转动筒34内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二过渡筒33的两侧竖向滑动连接一第二卡爪35,所述的第二卡爪35两端分别连接一三角形斜面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楔块,所述的第二卡爪35外侧壁开有与第二转动筒34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两组所述的第二卡爪35之间卡设一置于第二过渡筒33内的第二驱动球36,所述的第二转动筒34外连接一第二驱动手环37;
两组驱阀门结构所采用的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阀门结构6处于竖向的方向上进行设置,第二阀门结构7处于横向的方向上进行设置,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筒29或第二转动筒34将使得第一卡爪30或者第二卡爪35沿着竖直或横向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驱动球31沿着竖向方向上进行移动,或驱动第二驱动球36沿着横向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驱动对通道进行封堵,由于过渡筒的内径大于上下两端连接处的连接管的内径,所以在驱动球随卡爪进行移动时,在移动到过渡筒中间位置处时,熔融液能顺利通过第一阀门结构6或者第二阀门结构7,但是当驱动球随卡爪移动到两端的极限位置处时,使得驱动球对通道进行封堵,起到开关的作用。
本发明的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曲面杆将公模板15锁定在动模板12上,通过旋拧卡销26,将母模板11锁定在定模板10上,通过第二液压缸14利用第二液压推杆13将公模板15牢牢压在母模板11上,将混合原材料放入至料斗4内,此时第一阀门结构6和第二阀门结构7均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装置9待温度加热到要求温度后,混合原材料变成熔融状态的液体,混合液经第一阀门结构6进入到过渡通道5内,在充满过渡通道5后,第一阀门结构6关闭,第二阀门结构7开启,然后控制器启动第一液压推杆8工作,将过渡通道5内的混合液推送至定模板10中,经定模板10内置的通道进入到母模板11内,经喇叭状的通道进入到母模板11与公模板15组成的倒模槽16中,待将过渡通道5内的混合液完全推送完毕,第二阀门结构7关闭,第一液压推杆8回到初始位置处,待模具中的倒模槽16内的胶框冷却成型,第二液压推杆13带动公模板15将其与母模板11分开,公模板15内的顶板17上的顶杆18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触碰到配合杆20,使得配合杆20相对于公模板15向右移动,将倒模槽16内的胶框从倒模槽16内顶出,掉落至底座1下端的收集仓内进行收集,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模具加工工作,在使用完毕后,将上述装置恢复至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有用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原材料,将聚丙烯、酚醛树脂、聚苯乙烯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它们之间的比例为7:4:2:2;
步骤二:将原材料混合后放入注塑模具中,模具内部温度为720℃,同时对注塑模具内部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700~720℃,保温时间为12分钟,原材料呈熔融状态;
步骤三:将熔融状态的原材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压力为38MPa,然后冷却,冷却时间为7分钟;
步骤四:开模取出成型的胶框。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的生产工艺的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安装有合模装置(2)和注射装置(3);
所述的注射装置(3)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端的料斗(4),所述的料斗(4)下端连通一横向连接在底座(1)上的过渡通道(5),所述的过渡通道(5)左端与合模装置(2)相连接,所述的料斗(4)与过渡通道(5)之间连接一第一阀门结构(6),所述的过渡通道(5)的右端连接一第一液压推杆(8),所述的第一液压推杆(8)连接第一液压系统,满足第一液压推杆(8)将过渡通道(5)内的熔融混合液推动至合模装置(2)中,所述的过渡通道(5)的左端出口端连接第二阀门结构(7),所述的料斗(4)外和过渡通道(5)外均安装有加热装置(9);
所述的合模装置(2)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定模板(10),所述的定模板(10)内开有通道且与过渡通道(5)端部相连通,所述的定模板(10)左端可拆卸得连接一横向滑动配合在底座(1)上的母模板(11),还包括横向连接在底座(1)上的动模板(12),所述的动模板(12)的左端连接一第二液压推杆(13),所述的第二液压推杆(13)与安装在底座(1)上的第二液压缸(14)相连接,所述的动模板(12)的右端可拆卸得连接一横向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公模板(15),所述的母模板(11)内开有喇叭状的通道与定模板(10)内的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母模板(11)和公模板(15)相对的一面上开有相互配合的倒模槽(16),所述的公模板(15)内横向连接一“π”形的顶板(17),所述的顶板(17)左端连接一延伸出公模板(15)左端的顶杆(18),所述的动模板(12)上开有与顶杆(18)相配合的矩形孔(19),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一与顶杆(18)相配合的L形的配合杆(20),满足配合杆(20)配合顶杆(18)将顶板(17)推出;
所述的合模装置(2)、注射装置(3)均与安装在底座(1)上的控制器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模板(15)的四周面上分别转动连接一曲面板(21),所述的曲面板(21)朝向动模板(12)的一端连接一卡板(22),所述的卡板(22)的端部连接一橡胶条(23),所述的动模板(12)的四周面上分别连接一与相应曲面板(21)配合的L形的配合条(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模板(11)的四周面上连接一矩形板(25),所述的矩形板(25)上螺纹配合一卡销(26),所述的定模板(10)的四周面上开有与相应面上卡销(26)相配合的螺纹孔(2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结构(6)包括连接在料斗(4)下端和过渡通道(5)之间的第一过渡筒(28),所述的第一过渡筒(28)的内径大于料斗(4)和过渡通道(5)的内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料斗(4)下端和过渡通道(5)上端之间的第一转动筒(29),所述的第一转动筒(29)内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过渡筒(28)的两侧竖向滑动连接一第一卡爪(30),所述的第一卡爪(30)两端分别连接一三角形斜面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楔块,所述的第一卡爪(30)外侧壁开有与第一转动筒(29)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两组所述的第一卡爪(30)之间卡设一置于第一过渡筒(28)内的第一驱动球(31),所述的第一转动筒(29)外连接一第一驱动手环(32);
所述的第二阀门结构(7)包括连接过渡通道(5)出口端的第二过渡筒(33),所述的第二过渡筒(33)的内径大于料斗(4)和过渡通道(5)的内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过渡通道(5)端部的第二转动筒(34),所述的第二转动筒(34)内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二过渡筒(33)的两侧竖向滑动连接一第二卡爪(35),所述的第二卡爪(35)两端分别连接一三角形斜面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楔块,所述的第二卡爪(35)外侧壁开有与第二转动筒(34)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两组所述的第二卡爪(35)之间卡设一置于第二过渡筒(33)内的第二驱动球(36),所述的第二转动筒(34)外连接一第二驱动手环(37)。
CN202010976025.0A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Pending CN1121236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025.0A CN112123680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025.0A CN112123680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3680A true CN112123680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6025.0A Pending CN112123680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36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3677A (zh) * 2021-04-01 2021-08-17 南通大学 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品注射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CN115107220A (zh) * 2022-07-19 2022-09-27 东莞市谷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80712A1 (en) * 1994-05-03 1995-11-08 ELECTROLUX ZANUSSI ELETTRODOMESTICI S.p.A. Improvement in a single-piece frame in a box-like construction
CN2520440Y (zh) * 2001-10-30 2002-11-13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球阀移动式给水栓
TW200906593A (en) * 2007-08-07 2009-02-16 Au Optronics Corp Injection molding assemblies
CN101905496A (zh) * 2009-06-05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具结构
CN102145518A (zh) * 2010-02-05 2011-08-10 勋龙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模架组
CN103231494A (zh) * 2012-11-09 2013-08-07 广州现代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注塑模具
CN106182661A (zh) * 2016-07-11 2016-12-07 合肥通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液晶显示器胶框的生产工艺
CN208645831U (zh) * 2018-07-27 2019-03-26 江西中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背光胶框用高精度注塑成型设备
CN209920478U (zh) * 2019-02-25 2020-01-10 厦门鑫德来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精密注塑成型加工装置
CN209974723U (zh) * 2018-05-19 2020-01-21 贵溪市塘湾五谷丰酒厂 一种便于控制水量的糯米黄酒酿造设备
CN210061840U (zh) * 2019-06-20 2020-02-14 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车载及工控胶框零流道水口模具
CN112829208A (zh) * 2020-12-30 2021-05-25 合肥通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树脂胶框生产用注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80712A1 (en) * 1994-05-03 1995-11-08 ELECTROLUX ZANUSSI ELETTRODOMESTICI S.p.A. Improvement in a single-piece frame in a box-like construction
CN2520440Y (zh) * 2001-10-30 2002-11-13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球阀移动式给水栓
TW200906593A (en) * 2007-08-07 2009-02-16 Au Optronics Corp Injection molding assemblies
CN101905496A (zh) * 2009-06-05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具结构
CN102145518A (zh) * 2010-02-05 2011-08-10 勋龙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模架组
CN103231494A (zh) * 2012-11-09 2013-08-07 广州现代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注塑模具
CN106182661A (zh) * 2016-07-11 2016-12-07 合肥通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液晶显示器胶框的生产工艺
CN209974723U (zh) * 2018-05-19 2020-01-21 贵溪市塘湾五谷丰酒厂 一种便于控制水量的糯米黄酒酿造设备
CN208645831U (zh) * 2018-07-27 2019-03-26 江西中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背光胶框用高精度注塑成型设备
CN209920478U (zh) * 2019-02-25 2020-01-10 厦门鑫德来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精密注塑成型加工装置
CN210061840U (zh) * 2019-06-20 2020-02-14 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车载及工控胶框零流道水口模具
CN112829208A (zh) * 2020-12-30 2021-05-25 合肥通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树脂胶框生产用注塑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3677A (zh) * 2021-04-01 2021-08-17 南通大学 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品注射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CN115107220A (zh) * 2022-07-19 2022-09-27 东莞市谷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3680A (zh) 一种led背光源用柔性胶框生产工艺
CN206344386U (zh) 一种可双向调节的通用型塑胶模具
CN109732811A (zh) 一种密封件分段硫化模具及密封件制备方法
CN116749449A (zh) 一种模注涂一体化模具、汽车塑料前舱盖成型系统及工艺
CN203854144U (zh) 一种用于预分支电缆连接体的夹持机
CN109571902B (zh) 一种除雾叶片加工设备
CN208812585U (zh) 新型玻璃钢复合板材构件
CN210190441U (zh) 一种牛角潜伏式进胶装置
CN205735864U (zh) 一种光学镜座模具的自动脱落、吸附装置
CN107310127B (zh) 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
CN206445989U (zh) 一种聚乙烯挤出机
CN21770449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进胶机构
CN211616360U (zh) 一种塑胶地板成型装置
CN211084528U (zh) 一种防震式制冰压塑机
CN220499763U (zh) 一种具有快速换模功能的注塑装置
CN210308761U (zh) 一种汽车复合线套连接器精密模具
CN215320310U (zh) 一种具有多层治具的数据线模具
CN219634291U (zh) 一种便于装模脱模的聚合模具
CN220720204U (zh) 一种精密加工塑料成型挤出装置
CN210552798U (zh) 一种注塑模具胶口自切削装置
CN218314931U (zh) 一种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CN21073313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封胶装置
CN213496491U (zh) 一种带有阵列式注射头的金属粉末微注射成型模具
CN215943484U (zh) 一种木板生产用板坯定型装置
CN22063880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塑胶注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