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4664A - 车身侧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4664A
CN114954664A CN202111356269.XA CN202111356269A CN114954664A CN 114954664 A CN114954664 A CN 114954664A CN 202111356269 A CN202111356269 A CN 202111356269A CN 114954664 A CN114954664 A CN 114954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filler
portions
filling
filler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62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洋人
西田研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54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4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填充剂填充到填充空间的难填充部来进一步提高车身的隔音性的车身侧部构造。车身侧部构造(A)具备中空状的车身架(10)、和用于形成在车身架(10)内填充填充剂的填充空间(30)的分隔部件(4),分隔部件(4)通过以围绕形成在车身架(10)上的填充口(32b、32c)的方式配置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和覆盖部(42a、42b),而形成有开口部(41a、41b),开口部(41a、41b)形成为使得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趋向填充空间(30)内的远离填充口(32b、32c)的难填充部(44a、44b)。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提高车身的隔音性的构造,已知一种在中柱等的闭合截面内设有发泡剂、分隔部件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身侧部构造。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身侧部构造A将对折后的分隔部件4从中柱3的室内侧的开口部32a插入至中空部3a内,并使分隔部件4展开而安装于中空部3a内。
通过将分隔部件4安装于中空部3a内而形成了填充空间3b。填充空间3b通过从填充口32b、32c填充发泡剂而被密闭并阻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81623号公报(图1及图2)
对于专利文献1的车身侧部构造A,在将分隔部件4设于中柱3内的下部的情况下,从填充口32b、32c填充的发泡剂从填充空间3b的下部发泡。因此,存在发泡剂未被填充到填充空间3b的前端侧上部及后端部上部的难填充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填充剂填充到填充空间的难填充部来进一步提高车身的隔音性的车身侧部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中空状的车身架;和分隔部件,其用于形成在所述车身架内填充填充剂的填充空间,所述分隔部件通过填充口承接部和覆盖部而形成有开口部,该填充口承接部和覆盖部以围绕形成在所述车身架上的填充口的方式配置,所述开口部形成为使得从所述填充口注入的填充剂趋向所述填充空间内的远离所述填充口的难填充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填充剂填充到填充空间的难填充部来进一步提高车身的隔音性的车身侧部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图,是表示中柱的下部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中柱的下部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3是分隔部件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4是图1的IV-IV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1的V-V放大剖视图。
图6是分隔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分隔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分隔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分隔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身
2 下纵梁
3 中柱
3a 中空部
4 分隔部件
10 车身架
30 填充空间
31 中柱外构件
32 中柱内构件
32b、32c 填充口
41a、41b 填充用开口部(开口部)
42a、42b 覆盖部
43a、43b 填充口承接部
43c、43d 倾斜部
43e、43f 切缺部
44a、44b 难填充部
45a、45b 引导部
45c 层差部
A 车身侧部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A。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前”设为车辆的前进侧,将“后”设为车辆的后退侧,将“上”设为铅垂上方侧,将“下”设为铅垂下方侧,将“左右”设为车宽方向侧。
《车辆》
首先,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A之前,对采用本发明的车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只要具备能够在闭合截面内注入发泡剂等填充剂的中空状的车身架10即可,并不特别限定车辆的种类、形状等。
以下,作为具有中空状的车身架10的车辆而列举具有中柱3的乘用车为例进行说明。
《车身侧部构造》
车身侧部构造A用于形成车身1的左右的车身侧部1a(参照图4)。车身侧部构造A具有下纵梁2、中柱3、在中柱3(车身架10)内填充填充剂的填充空间30、和用于形成填充空间30的分隔部件4。在车身侧部1a(参照图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中柱3的前后形成有通过侧门(省略图示)进行开闭的车门开口部1b。
此外,由于车身1的车身侧部1a(参照图4)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所以主要对左侧进行说明,而关于右侧则省略说明。
《下纵梁》
另外,下纵梁2既可以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的中空车架部件,也可以是在侧视时形成为倒T字形的中空车架,以下,列举直线形状的中空车架部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下纵梁2是配置在车身下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形状的车架部件。如图4所示,下纵梁2构成为具备下纵梁外构件21、下纵梁内构件22和加强部件23、24、25。中柱3的下端部以与下纵梁2正交的方式设置在下纵梁2的上部(参照图1)。
另外,在下纵梁2的上表面载置设有分隔部件4。在下纵梁2中,在从正面观察时截面呈大致U字形(大致反コ字形)的下纵梁外构件21和与下纵梁外构件21为大致对称形状的下纵梁内构件22这两张金属板之间接合有中柱内构件32的下部。在下纵梁外构件21与下纵梁内构件22之间配置有加强部件23,并且加强部件23以在筒状的下纵梁2内在左右形成两个闭合截面的方式配置。在下纵梁2的车宽方向内侧连结有未图示的横梁、底面板等。
<下纵梁外构件>
如图4所示,下纵梁外构件21是形成为大致管状且形成下纵梁2的车宽方向外侧这一半的部件。下纵梁外构件21及下纵梁内构件22例如通过将高强度钢板等金属制平板部件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下纵梁外构件21具有:分别形成在上下端部的凸边部21a;从凸边部21a的基端向车外侧延伸设置的上表面部21b及下表面部(省略图示);和形成在上表面部21b与下表面部(省略图示)之间的外表面部21c。
在下纵梁外构件21(下纵梁2)的上表面部21b形成有用于安装后述的分隔部件4的安装孔21d。例如,安装孔21d由供分隔部件4的卡定部47a卡合的圆形的孔构成。
<下纵梁内构件>
如图4所示,下纵梁内构件22以将中柱内构件32夹在该下纵梁内构件22与下纵梁外构件21之间的方式接合于下纵梁外构件21的车宽内侧。由于下纵梁内构件22相对于下纵梁外构件21在纵剖视时形成为大致线对称,所以省略关于其形状等的说明。
<加强部件>
如图2所示,加强部件23、24、25是用于提高下纵梁2的上下方向的强度及弯曲刚度的部件。加强部件23、24、25由高强度钢板等构成。
如图4及图5所示,加强部件23是配置在下纵梁外构件21的金属板与下纵梁内构件22的金属板之间的加强角撑板。加强部件23由配置在中柱3的下侧前后的两枚部件构成(参照图1及图2)。加强部件23的上端部以介于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端部与下纵梁内构件22的上端部之间的方式被接合,加强部件23的下端部以介于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下端部与下纵梁内构件22的下端部之间的方式被接合。
加强部件24是与被接合的纵剖视时呈大致コ字形的下纵梁外构件21的内表面形状相匹配地在纵剖视时形成为大致コ字形的加强角撑板。加强部件24在下纵梁外构件21的内壁上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如图2所示,加强部件25由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纵剖视时呈大致コ字形的下纵梁外构件21内以与其正交的方式呈节状配置的隔板构成。
《中柱》
如图4所示,中柱3是构成车身侧部1a的一部分的柱状中空部件。中柱3从下纵梁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到车顶侧梁(省略图示)(参照图1)。中柱3由具有中空部3d的管状部件构成,该中空部3d将中柱外构件31、中柱内构件32和中柱加强板33接合而形成闭合截面。
如图1所示,中柱3的下部形成有在侧视时以随着趋向下方而在前后方向上逐渐扩宽的方式形成的根部3a、和形成在根部3a的前后的外周部上的圆弧形状的R部3b、3c。在中柱3(中柱内构件32)的车室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在中柱3内设置安全带卷收器(省略图示)的开口部32a、和多个填充口32b、32c(以下适当称为“第一填充口”及“第二填充口”)。
此外,中柱3的车室内侧的上半部由作为内饰材料的支柱装饰件(省略图示)覆盖。另外,形成在中柱3的车室内侧下半部的开口部32a及安全带卷收器(省略图示)由侧衬里(省略图示)覆盖。
<填充空间>
如图4所示,填充空间30是填充填充剂的空间。填充空间30形成在中柱内构件32(内面板)与中柱加强板33之间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参照图1)。如图1所示,填充空间30由分隔部件4的填充空间划分部46划分成后侧的第一填充空间30a和前侧的第二填充空间30b。换言之,填充空间30由一方的R部3b侧的第一填充空间30a、和以与第一填充空间30a为大致同等容积的方式形成在另一方的R部3c侧的第二填充空间30b这两个空间构成。
《填充剂》
填充剂(省略图示)由构造用发泡剂构成。填充剂例如由在常温下呈液态而干燥后变成橡胶状的所谓喷涂橡胶(除此之外也称为“喷涂泡沫”、“液体橡胶”、“液态橡胶”)构成。填充剂例如是容纳于喷罐内并在喷出时呈泡状喷出并固化成海绵状态的快速固化性的发泡聚氨酯泡沫。固化后的填充剂具有隔音材料、振动能量吸收材料及冲击能量吸收材料的功能。如图4所示,填充剂通过被填充并粘结在填充空间30内而使由中柱内构件32、中柱加强板33和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表面部21b构成的中空部3d内的下部成为密闭状态。
除此之外,填充剂也可以是通过加热而形成为发泡状(泡沫)或多孔质形状的合成发泡树脂、热固性发泡树脂。另外,填充剂也可以是与金属的粘结性良好的如聚氨酯、聚硅酮等的橡胶那样具有弹性的粘结剂。
<中柱外构件>
如图4所示,中柱外构件31是形成中柱3的车外侧的面的部件。中柱外构件31、中柱内构件32及中柱加强板33例如通过将高强度钢板等金属制平板部件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中柱外构件31在横剖视时形成为帽形状。中柱外构件31从下纵梁外构件21的外表面中央部向上方延伸设置。
<中柱内构件>
如图4所示,中柱内构件32是形成中柱3的车室内的面的支柱半体。中柱内构件32从加强部件23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如图1所示,在中柱内构件32形成有开口部32a、填充口32b、32c(第一填充口及第二填充口)和凸缘部32d、32e。
开口部32a是用于设置安全带卷收器(省略图示)的卷收器设置口。开口部32a由在中柱内构件3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下部形成的大致四边形的孔构成。开口部32a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图6中以虚线所示的折叠时的分隔部件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通过像这样形成分隔部件4,能够将向上方折叠成大致V字形的分隔部件4插入到开口部32a内。
如图1及图2所示,填充口32b、32c由形成在开口部32a的下端部前侧的第一填充口、和形成在开口部32a的下端部后侧的第二填充口这两个孔构成。填充口32b、32c是用于向中柱3的填充空间30(参照图4及图5)内填充填充剂的供给口。填充口32b(第一填充口)由形成在后侧的R部3b与开口部32a的下端部之间的圆孔构成。填充口32c(第二填充口)由形成在前侧的R部3c与开口部32a的下端部之间的圆孔构成。
此外,填充口32b、32c的形状只要与填充喷嘴(省略图示)的形状相匹配地形成即可,并不限定于圆孔。
如图1及图2所示,凸缘部32d、32e以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内构件32的前后方向的缘修饰成带状的方式形成。
<中柱加强板>
如图4及图5所示,中柱加强板33是介于中柱外构件31与中柱内构件32之间的加强用的金属制板部件。中柱加强板33的下端部与下纵梁2的下纵梁外构件21及中柱外构件31接合。
《分隔部件》
如图4所示,分隔部件4是以将中柱外构件31与中柱内构件32之间的中柱3的中空部3d内的下部上下分隔的方式设置的树脂制部件。分隔部件4以在中柱3的中空部3d内的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表面部21b(下纵梁2的上表面)上形成填充空间30的方式设置。
如图6~图8所示,分隔部件4具有主体部40、折叠部40a、摆动部40b、填充用开口部41a、41b、覆盖部42a、42b、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倾斜部43c、43d、切缺部43e、43f、难填充部44a、44b、引导部45a、45b、层差部45c、填充空间划分部46、凹陷部47、卡定部47a、凹陷部48、弯曲部49、和限制机构49a。
<主体部>
如图1所示,主体部40是沿着下纵梁2的上表面(上表面部21b)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平坦的板状部位。在将分隔部件4设置到了中空部3d(参照图4)内时,主体部40配置在与开口部32a的下侧开口缘相比靠下侧的位置。因此,分隔部件4发挥抑制填充到填充空间30内的填充剂从开口部32a泄漏的功能。
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主体部40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折叠部40a。在折叠部40a的右侧形成有车宽方向内侧切缺槽40c。在折叠部40a的左侧形成有车宽方向外侧切缺槽40d。因此,折叠部40a形成得容易弯折。
在主体部40的折叠部40a的前后形成有凹陷部47、48。因此,主体部40以围绕凹陷部47、48的方式形成。
在主体部40的车宽方向内侧(右侧)的前后端部形成有覆盖部42a、42b。
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主体部40的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的上表面以隔着摆动部40b、后侧切缺槽40h及前侧切缺槽40i的方式形成有弯曲部49。如图9所示,在主体部40的下表面突出有填充空间划分部46、凹陷部47、48的外表面、卡定部47a、突出片48a、限制机构49a、49a和加强用突出片40j。
<覆盖部>
覆盖部42a、42b是用于指引从填充口32b、32c注入到填充空间30内的填充剂向难填充部44a、44b侧(箭头g方向)流动的部位。覆盖部42a、42b由与填充口32b、32c相对的前后两个部件构成。后侧的覆盖部42a以覆盖填充口32b的上方的方式从主体部40的后端部朝向后方的难填充部44a向斜上方延伸设置。前侧的覆盖部42b以覆盖填充口32c的上方的方式从主体部40的前端部朝向前方的难填充部44b向斜上方延伸设置。
<填充口承接部>
如图1及图2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由从填充口32b、32c的下侧承接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的板状部构成。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从引导部45a、45b的下端部朝向填充口32b、32c侧(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参照图5)。如图5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省略图示)与车身架10(中柱内构件32)分离。
<倾斜部>
如图6及图7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形成有从覆盖部42a、42b的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随着远离覆盖部42a、42b的下部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43c、43d。填充口承接部43a、43b的板厚随着远离覆盖部42a、42b的下部侧而形成得更薄。也就是说,如图3及图6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的后端部的板厚t1及填充口承接部43b的前端部的板厚t1(省略图示)形成得比填充口承接部43a的覆盖部42a侧端部的板厚t2及填充口承接部43b的覆盖部42b侧端部的板厚t2(省略图示)薄。
<切缺部>
如图7及图8所示,在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形成有随着靠近覆盖部42a、42b的下部侧而扩大的切缺部43e、43f。切缺部43e、43f是形成用于使从前侧及后侧的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容易向填充口32b、32c之间的中央部侧流动而填充的流路的部位。
切缺部43e、43f在仰视时切缺形成为曲柄形状。填充口承接部43a、43b通过具有切缺部43e、43f从而填充口32b、32c之间的中央部侧形成为顶端尖细的形状。因此,如图5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与车身1(中柱内构件32)之间的间隙S1形成得较大,使得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向下方(箭头b方向)流动。
<难填充部>
如图1所示,难填充部44a、44b是从填充口32c、32c注入的填充剂难以填充的部位。难填充部44a、44b是后侧的第一填充空间30a的上部后端部、和前侧的第二填充空间30b的上部前端部。通过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和覆盖部42a、42b,从填充口32c、32c注入的填充剂沿着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和覆盖部42a、42b在箭头f、g方向上向难填充部44a、44b流动。
<引导部>
如图2及图5所示,引导部45a、45b是用于将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向下方引导的壁部。引导部45a、45b在填充口32b、32c的车宽方向外侧隔着填充空间30与填充口32b、32c相对配置,并以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填充口32b、32c的方式配置。
如图6及图7所示,引导部45a、45b从覆盖部42a、42b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形成,从下侧支承覆盖部42a、42b。引导部45a、45b从覆盖部42a、42b的下表面形成到填充口承接部43a、43b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因此,引导部45a、45b也具有作为对覆盖部42a、42b及填充口承接部43a、43b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的功能。
<层差部>
如图7及图9所示,层差部45c是用于对前侧的引导部45b进行加强的部位。层差部45c在填充口承接部43b与覆盖部42b之间的引导部45b上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层差状(台阶状)。
<填充空间划分部>
如图1所示,填充空间划分部46是用于将填充空间30划分成一方的R部3b侧的第一填充空间30a、和以与该第一填充空间30a为大致同等容积的方式形成在另一方的R部3c侧的第二填充空间30b的突出片。填充空间划分部46与填充口32b(第一填充口)的间隔L1和填充空间划分部46与填充口32c(第二填充口)的间隔L2是均等的。如图4及图5所示,填充空间划分部46由朝向下纵梁2及中柱3延伸出的板状的分隔板构成。
此外,填充空间划分部46也可以不将填充空间30在车宽方向上完全分隔,例如也可以将填充空间30在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局部地分隔。例如,在填充空间划分部46与中柱加强板33之间、填充空间划分部46与中柱内构件32之间、以及填充空间划分部46与下纵梁外构件21之间也可以有间隙,在该间隙中,第一填充空间30a与第二填充空间30b连续。在该情况下,第一填充空间30a及第二填充空间30b的容积是假设在设有填充空间划分部46的位置处将填充空间30在车宽方向上完全分隔的情况下的各自的容积。
如图4所示,填充空间划分部46形成在与摆动部40b相隔距离S2的位置。另外,填充空间划分部46形成在与限制机构49a相隔距离S3的位置。
如图6所示,填充空间划分部46形成在与折叠部40a相隔距离S4的位置。
另外,如图8所示,填充空间划分部46与凹陷部48的后侧相邻设置,并形成在与限制机构49a相隔距离S5的位置。
<凹陷部>
如图7所示,凹陷部47、48是通过使主体部40的一部分向下方凹陷地形成而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容器形状的突起的孔。
如图4所示,后侧的凹陷部47以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倾斜的上表面部21b正交的方式倾斜地向车宽方向内侧下方突出。后侧的凹陷部47的下表面(容器形状的突起的顶端面)由与上表面部21b紧贴的斜面构成。在凹陷部47的下表面突出设置有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安装孔21d卡合的卡定部47a。
如图9所示,后侧的凹陷部47以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倾斜的上表面部21b正交的方式倾斜地向车宽方向内侧下方突出。
前侧的凹陷部48的下表面(容器形状的突起的顶端面)由相对于上表面部21b平行的斜面构成。在凹陷部48的下表面突出设置有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表面部21b抵接的突出片48a。
<折叠部、车宽方向内侧切缺槽>
如图6及图7所示,折叠部40a是用于将分隔部件4以折叠成能够从形成在中柱内构件32上的开口部32a通过的形状的方式弯折而使其变小的树脂铰链部(参照图1)。折叠部40a由在侧视时形成为半圆状(U字形)的槽构成。折叠部40a为了能够将分隔部件4以在前后方向上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折叠而形成为薄壁状。
如图8所示,在折叠部40a的车宽方向内侧切缺形成有车宽方向内侧切缺槽40c。在折叠部40a的车宽方向外侧切缺形成有车宽方向外侧切缺槽40d。因此,分隔部件4通过折叠部40a、车宽方向内侧切缺槽40c和车宽方向外侧切缺槽40d而容易弯折变形。
<车宽方向外侧切缺槽>
如图8所示,车宽方向外侧切缺槽40d由第一横槽40e、前后槽40g和第二横槽40f构成。第一横槽40e由切缺形成在折叠部40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槽构成。前后槽40g由从第一横槽40e的车宽方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切缺形成的槽构成。第二横槽40f由从前后槽40g的与第一横槽40e错开的位置向车宽方向外侧切缺形成的槽构成。
<摆动部、后侧切缺槽及前侧切缺槽>
如图4所示,摆动部40b是用于使将与中柱加强板3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闭合的弯曲部49能够摆动的部位。摆动部40b由形成为在纵剖视时所形成的圆弧状(半圆形状)的槽构成。摆动部40b在主体部40的车宽方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如图7及图8所示,在摆动部40b的前后端部形成有后侧切缺槽40h和前侧切缺槽40i。在摆动部40b的中央部形成有车宽方向外侧切缺槽40d。
<弯曲部>
因此,如图4所示,形成在摆动部40b车宽方向外侧的弯曲部49通过摆动部40b、后侧切缺槽40h、前侧切缺槽40i和车宽方向外侧切缺槽40d而容易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弯曲部49是用于与中柱加强板33的壁面抵接来消除与壁面之间的间隙的弯曲形状的弹性部件。弯曲部49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第二横槽40f(参照图8),在俯视时前后一分为二。
<限制机构>
如图9所示,限制机构49a是用于限制摆动部40b的弯折角度的突出片。限制机构49a在从正面观察时从弯曲部49的基端部(车宽方向内侧端部)的下表面沿着填充空间划分部46及凹陷部47向下方突出。如图8所示,限制机构49a在仰视时以相对于加强用突出片40j正交的方式配置在其附近位置。因此,如图9所示,限制机构49a在弯曲部49以摆动部40b为中心向下方转动时与加强用突出片40j抵接,抑制弯曲部49进一步转动。
<填充用开口部>
如图1所示,填充用开口部41a、41b是形成为使得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朝向填充空间30内的难以填充的难填充部44a、44b(箭头f、g方向)流动的部位。填充用开口部41a、41b由以围绕形成在中柱3(车身架10)上的填充口32b、32c的方式配置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和覆盖部42a、42b形成。后侧的填充用开口部41a形成在开口部32a的下端部的后方。前侧的填充用开口部41b形成在开口部32a的下端部的前方。
《车身侧部构造的作用》
接着,参照图1~图9按照组装顺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A的作用。
在图4所示的中柱内构件32与中柱加强板33之间的中空部3d内设置分隔部件4的情况下,首先,如图6中以双点划线所示,将分隔部件4以折叠成一半的方式弯折而使其变小。接着,将折叠后的分隔部件4从图2所示的开口部32a插入到中空部3d内。分隔部件4通过折叠而前后方向的长度变得小于开口部32a的前后宽度。因此,分隔部件4能够容易地插入到开口部32a内而配置。
接着,使该分隔部件4展开成平常时的状态,如图4及图9所示,将卡定部47a压入至安装孔21d而使其卡合,并使突出片48a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表面部21b抵接。
接着,从图1所示的填充口32b、32c注入液态的填充剂(省略图示),使填充剂向填充空间30(第一填充空间30a及第二填充空间30b)内流入。在填充口32b、32c的下侧附近设置有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另外,在填充口32b、32c的上侧附近设置有覆盖部42a、42b。
因此,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与和填充口32b、32c相对配置的引导部45a、45b抵接并向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上方(图5的箭头a方向)流动。而且,该填充剂的一部分向下方(箭头b、d、e方向)流动。
另外,如图1所示,流到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上的填充剂沿着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向前方及后方流动。在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上向开口部32a的下方侧方向(箭头f方向)流动的填充剂被覆盖部42a、42b的下表面引导,从而沿着覆盖部42a、42b的下表面向难填充部44a、44b侧方(箭头g方向)流动。因此,能够使填充剂向难填充部44a、44b流入。
流到难填充部44a、44b的填充剂被R部3b、3c引导,从而沿着R部3b、3c向第一填充空间30a的后端部及第二填充空间30b的前端部流动。通过像这样形成填充空间30,填充剂能够填充到整个第一填充空间30a及整个第二填充空间30b。
该填充剂在干燥后固化成橡胶状,从而将中空部3d内的下部的分隔部件4与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表面部21b之间封堵成密闭状态。因此,即使在车辆行驶中行驶风碰到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下表面部的贯穿孔(省略图示)等而产生了风切音、或因路面与轮胎接触而产生了道路噪音,填充剂也会阻隔并吸收风切音、道路噪音。其结果是,填充剂能够防止风切音、道路噪音经由中柱3传递到舱室(车室)内。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中柱外构件31与中柱内构件32之间夹着中柱加强板33,并成为在下纵梁外构件21的上表面部21b上设有填充剂和分隔部件4的状态。因此,中柱内构件32与中柱加强板33之间通过下纵梁外构件21、填充剂和分隔部件4而始终保持着固定间隔,因此能够提高强度。其结果是,能够弥补中柱内构件32因形成有开口部32a而局部强度不足的情况。
这样,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A具备中空状的车身架10、和用于形成在车身架10内填充填充剂的填充空间30的分隔部件4,分隔部件4通过以围绕形成在车身架10上的填充口32b、32c的方式配置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和覆盖部42a、42b而形成有开口部(填充用开口部41a、41b),填充用开口部41a、41b形成为使得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趋向填充空间30内的远离填充口32b、32c的难填充部44a、44b。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A的分隔部件4的填充用开口部41a、41b形成为使得填充剂趋向填充空间30内的远离填充口32b、32c的难填充部44a、44b。因此,从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能够由填充口承接部43a、43b承接并被引导为沿着覆盖部42a、42b向填充空间30的难填充部44a、44b流动。
因此,本发明能够使填充剂填充到由覆盖部42a、42b的上端部与R部3b、3c之间的微小间隙构成的难以填充的难填充部44a、44b,从而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在分隔部件4设有沿车身上下延伸的引导部45a、45b,在引导部45a、45b形成填充口承接部43a、43b。
根据上述结构,注入到整个填充空间30内的填充剂能够被沿车身上下延伸的引导部45a、45b和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引导而向难填充部44a、44b流动。因此,本发明能够将填充剂引导至难填充部44a、44b并使其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从而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如图2或图5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从引导部45a、45b的下端部朝向填充口32b、32c侧突出。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填充口承接部43a、43b朝向填充口32b、32c侧突出,所以能够使填充剂易于可靠地填充到覆盖部42a、42b的上端部与R部3b、3c之间的难填充部44a、44b。因此,本发明能够将填充剂引导至难填充部44a、44b并使其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从而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如图5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与车身架10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与车身架10分离,所以分隔部件4能够使填充剂向与填充口承接部43a、43b相比靠下方的填充空间30流入。因此,本发明能够将填充剂引导至填充空间30的下方部并使其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从而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具有倾斜部43c、43d,该倾斜部43c、43d从覆盖部42a、42b的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随着远离覆盖部42a、42b的下部而向下方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具有随着远离覆盖部42a、42b的下部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43c、43d,所以能够使发泡剂易于也向前后方向下方填充。因此,本发明能够将填充剂引导至填充空间30的前后方向下方并使其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从而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如图3、图7及图8所示,在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形成有切缺部43e、43f,在该切缺部43e、43f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随着靠近覆盖部42a、42b的下部侧而变窄。
根据上述结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形成有切缺部43e、43f,在该切缺部43e、43f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随着靠近覆盖部42a、42b的下部侧而变窄,由此,能够使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与车身1之间的间隙随着靠近覆盖部42a、42b的下部侧而增大。另外,流向覆盖部42a、42b的流速因变窄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而提高。因此,本发明能够使填充剂更多地填充到填充空间30的下部侧,能够将填充剂可靠地引导至难填充部44a、44b而使其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因此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切缺部43e、43f形成为曲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切缺部43e、43f形成为曲柄形状,所以能够增大填充口承接部43a、43b与车身1之间的间隙,能够提高填充剂向填充空间30的下部侧流动的速度。因此,本发明能够使填充剂更多且快速地填充到填充空间30的下部侧,从而能够使其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因此,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a、43b的板厚随着远离覆盖部42a、42b的下部侧而形成得更薄。
根据上述结构,填充口承接部43a、43b的板厚由于随着远离覆盖部42a、42b的下部侧而形成得更薄从而倾斜,所以会因填充剂的重量而向下方变形,因此,能够使填充剂易于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外侧且朝向下方填充。因此,本发明通过设有填充口承接部43a、43b而能够提前填充剂的发泡起点,从而能够使填充剂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因此,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分隔部件4能够在制造时易于形成填充口承接部43a、43b。
另外,如图6、图7及图9所示,填充口承接部43b与覆盖部42b之间的引导部45b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层差状的层差部45c。
根据上述结构,分隔部件4通过在填充口承接部43b与覆盖部42b之间的引导部45b设有层差部45c,能够利用引导部45b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因此,本发明能够使填充剂易于流到车身前后方向外侧,从而能够使其遍及整个填充空间30,因此,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另外,分隔部件4能够利用层差部45c加强引导部45b,因此能够在填充时抑制引导部45b损伤。
另外,如图1、图2所示,在车身架10设有多个填充口32b、32c,在分隔部件4上,通过承接从多个填充口32b、32c注入的填充剂的多个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和多个覆盖部42a、42b而形成有多个开口部(填充用开口部41a、41b)。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车身架10设有多个填充口32b、32,并在分隔部件4上通过以上表面承接填充剂的多个填充口承接部43a、43b和多个覆盖部42a、42b而形成有多个开口部(填充用开口部41a、41b),所以能够容易地向多个R部3b、3c侧的难填充部44a、44b进行填充。
因此,本发明能够使填充剂填充到前后的难填充部44a、44b,从而能够提高车身1的隔音性。
[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造及变更,本发明当然也涉及这些改造及变更后的发明。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1及图4所示的中柱内构件32及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内面板并不限定于中柱3,也可以是下纵梁2的下纵梁内构件。
在该情况下,中柱内构件32及下纵梁内构件22只要在侧视时形成为倒T字形、并将图4及图5所示的下纵梁内构件22和中柱内构件32的下部一体形成即可。
另外,图4及图5所示的下纵梁外构件21只要是从中柱内构件32的下端部配置到车宽方向外侧的面板部件即可,也可以是下纵梁加强板。

Claims (10)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空状的车身架;和
分隔部件,其用于形成在所述车身架内填充填充剂的填充空间,
所述分隔部件通过填充口承接部和覆盖部而形成有开口部,该填充口承接部和覆盖部以围绕形成在所述车身架上的填充口的方式配置,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使得从所述填充口注入的填充剂趋向所述填充空间内的远离所述填充口的难填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部件设有沿车身上下延伸的引导部,并在所述引导部形成有所述填充口承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口承接部从所述引导部的下端部朝向所述填充口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口承接部与所述车身架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口承接部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从所述覆盖部的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随着远离所述覆盖部的下部而向下方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填充口承接部形成有切缺部,在该切缺部处所述填充口承接部随着靠近所述覆盖部的下部侧而变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缺部形成为曲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口承接部的板厚随着远离所述覆盖部的下部侧而形成得更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口承接部与所述覆盖部之间的所述引导部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层差状的层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架设有多个填充口,
在所述分隔部件上,通过承接从所述多个填充口注入的填充剂的多个填充口承接部、和多个覆盖部而形成有多个开口部。
CN202111356269.XA 2021-02-24 2021-11-16 车身侧部构造 Pending CN114954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7411A JP7195355B2 (ja) 2021-02-24 2021-02-24 車体側部構造
JP2021-027411 2021-0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4664A true CN114954664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6269.XA Pending CN114954664A (zh) 2021-02-24 2021-11-16 车身侧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95355B2 (zh)
CN (1) CN11495466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4222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CN110730746A (zh) * 2017-07-04 2020-0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支柱结构体
WO2020170811A1 (ja) * 2019-02-20 2020-08-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及び仕切部材
CN111591231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CN111746653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及分隔部件
CN111976840A (zh) * 2019-05-22 2020-1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结构及分隔部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746A (zh) * 2017-07-04 2020-0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支柱结构体
CN109204222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JP2019014326A (ja) * 2017-07-05 2019-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WO2020170811A1 (ja) * 2019-02-20 2020-08-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及び仕切部材
CN111591231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CN111746653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及分隔部件
CN111976840A (zh) * 2019-05-22 2020-1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结构及分隔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95355B2 (ja) 2022-12-23
JP2022128929A (ja) 202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222B (zh) 车身侧部构造
US10857859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and vehicle side portion structure
JP6962207B2 (ja)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US9616936B2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6700979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US11161551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and partition member
CN111591231A (zh)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KR20220170481A (ko) 플로어 구조체
CN114954664A (zh) 车身侧部构造
CN114954665B (zh) 车身侧部构造
JPWO2020170811A1 (ja) 車体側部構造及び仕切部材
CN215851490U (zh) 车身侧部结构
CN115195424A (zh) 车辆用车身
KR100403476B1 (ko) 자동차 필러의 소음방지 구조
JP3545263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の下部構造
JP7250060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CN218662056U (zh) 车身立柱结构及车辆
CN114302843B (zh)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CN115140175B (zh) 车身侧部构造
JP7249183B2 (ja) 車体のピラー構造
CN115427293A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H11217084A (ja)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23055422A (ja) 車両用ルーフモジュール
JP2022122401A (ja) 車両構造
JP2004058740A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の衝撃吸収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