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6153A -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6153A
CN114776153A CN202210368247.3A CN202210368247A CN114776153A CN 114776153 A CN114776153 A CN 114776153A CN 202210368247 A CN202210368247 A CN 202210368247A CN 114776153 A CN114776153 A CN 114776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ase plate
rotating
lock cylinder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8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菊红
蒋诗侠
胡占军
叶琳
周永林
王香军
陈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8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61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6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6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2Opera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dles, sill buttons or lock knobs and the lock uni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外开手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包括:基板,其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孔;握柄,其一端铰接于基板,另一端经过连通孔并部分穿出基板以形成握把;用于推动握柄的弹出装置,其安装于基板;用于解锁车门锁芯的解锁装置。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申请的隐藏式外手柄,由于采用利用弹出装置,在需要打开的时候预翻转,形成可握持的结构,实现向下拉打开,在商用车离地高的工况下可以明显的提高握柄的操作性。同时,本申请提供的隐藏式外手柄中,基板的形状不会影响功能,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隐藏式外手柄不会影响车门上玻璃面的布置空间,也可以直接将基板制成常规外开手柄的样式,形成可与常规外开手柄互换的配件。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外开手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汽车车门外开手柄是实现汽车车门开启与关闭的重要零部件,广泛使用的外开手柄结构有上掀式和推拉式,汽车在打开车门时,无论是上掀式还是推拉式,一般需要拉动外开手柄,外开手柄带动连接件打开锁体,从而打开车门。
外开手柄作为汽车进入系统的主要组成零件,在汽车日常使用中具有高频次、高感知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外凸式外开手柄,隐藏式外手柄具有科技感强,风阻系数小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乘用车现有隐藏式外开手柄总体结构厚度方向占位较大,因乘用车玻璃面曲率半径较小,故外开手柄处空间较富裕。例如: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应用电磁驱动的隐藏式车门外把手,包括安装在车门钣金上的基座,手柄铰接于基座左端,手柄最左端与连杆左端的腰形孔铰接,连杆的右端与推拉式电磁铁铰接,推拉式电磁铁与外部电源连接,其牵引杆移动拉动连杆从而带动手柄旋转至弹出位置,用户可继续拉出手柄至开门位置,基座的扭簧安装部位安装扭簧,扭簧可推动手柄回到隐藏状态。该专利虽然也公开了一种旋转隐藏式门把手,但其门把手与车门并不平行,门把手和车门具有夹角,旋转所需要的空间要求大,在商用车上适应性差。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隐藏式门把手,包括支架、手柄、连杆、滑槽、驱动U型杆和电机,所述手柄设置在支架正面,所述支架内设置有手柄滑动结构,手柄通过手柄滑动结构在支架内滑动,所述支架内还设置有U型杆滑动结构,通过U型杆滑动结构带动驱动U型杆在支架内滑动,所述滑槽通过滑槽固定结构固定在支架内,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结构固定在支架内。通过电机和驱动机构的特殊布置,实现隐藏式门把手完全平行开启,有效的提高了整车外观和自动化。该专利门把手虽然与车门平行,提升了用户的握持体验,但其门把手是水平伸缩式结构,无法避免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等缺点,同时也在较高的商用车上难以打开。
乘用车的隐藏式结构对车门布置影响较小,且车门钣金对外开手柄的要求较低,但若相同结构移植至商用车,则会挤压玻璃面空间,导致布置困难。并且乘用车的隐藏式外拉手柄
另一方面,乘用车隐藏式外开手柄基本采用四连杆弹出机构、翘板式机构将握柄横向弹出。打开方向基本上是横向的,这种方式在较高的商用车,例如,重卡、大型货车等车辆上,由于车辆本身驾驶室位置较高,打开过程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可以实现易配合、便于打开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供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包括:
基板,其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孔;
握柄,其一端铰接于基板,另一端经过连通孔并部分穿出基板以形成握把;
用于推动握柄的弹出装置,其安装于基板;
用于解锁车门锁芯的解锁装置;
所述握柄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出装置与所述握柄相接触;
当所述弹出装置接收到解锁信号,驱使所述握柄转动至所述握柄与解锁装置相接触时,所述握柄处于第二位置。
优选的,所述弹出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其安装于基板,具有可转动的输出轴;
摇臂,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抵接于握柄。
优选的,所述握柄包括:
互相平行设置的多个转动臂,数量与连通孔的数量相同,所述转动臂呈L型,一端铰接于基板,另一端穿过连通孔部分伸出基板外;
所述握把连接于所有转动臂伸出基板外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基板还设置有:
转动基座,有至少两个,其安装于基板;
转轴,其转动连接于所有转动基座,所述转动臂铰接于所述转轴。
优选的,所述基板还设有用于将转动臂复位的复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基座还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安装于其中一个转动臂旁;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套设在转轴外,且一端抵接于转动臂,另一端抵接于承台。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用以容纳握把的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判断握柄位置的为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解锁装置包括:
锁芯拉杆,中空设置,连接于车门锁芯;
用于解锁车门锁芯的外开拉丝,其一端连接于车门锁芯;
推板,其安装于基板,且位于握柄的转动路径上,所述推板同时与外开拉丝以及锁芯拉杆连接;
当握柄处于第二位置时,握柄抵接于推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门把手为如前述的隐藏式外手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的隐藏式外手柄,由于采用利用弹出装置,在需要打开的时候预翻转,形成可握持的结构,实现向下拉打开,在商用车离地高的工况下可以明显的提高握柄的操作性。并且弹出结构简单,不会大幅增加外手柄的厚度尺寸。
同时,本申请提供的隐藏式外手柄中,基板的弯曲程度、以及外形大小,都不会影响握柄的弹出以及解锁车门锁芯的功能,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隐藏式外手柄不会影响车门上玻璃面的布置空间,对于车门钣金的适配性大大提高,也可以直接将基板制成常规外开手柄中基板的样式,形成可与常规外开手柄互换的配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握柄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握柄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握柄被完全拉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板;11、转动基座;111、承台;12、转轴;13、复位装置;131、复位扭簧;14、容纳槽;15、位置传感器;2、握柄;21、转动臂;22、握把;3、解锁装置;31、锁芯拉杆;32、推板;33、外开拉丝;4、弹出装置;41、驱动电机;42、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中,提供一种隐藏式外手柄的实施例,包括基板1、握柄2、弹出装置4和解锁装置3。
其中,基板1为一块板状结构部件,具体形状根据将要适配的车辆决定,一般与所适配的车辆的车门形成一体结构,从外观上看去没有凸起。基板1开设有两个连通孔,连通孔主要用于方便将握柄2伸出。
握柄2的一端铰接于基板1,另一端从连通孔中伸出,伸出部分形成握把22,握把22的形状较为扁平,上下两端较为圆润,主要方便驾驶人握持。
弹出装置4,其用于将握柄2部分推出,使得握柄2形成一个预打开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握持。
解锁装置3用于解除车门锁芯的锁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基板1为一块扁平板,形状接近于缺角矩形,在中部设置有两个连通孔。握柄2的底端铰接于基板1,另一端从基板1上的连通孔内伸出,伸出的部分形成握把22,可以参见图3和图4。
弹出装置4设置在基板1的一角,同时抵接于握柄2,当弹出装置4处于原位时,握柄2抵接于弹出装置4,此时为握柄2的第一位置,具体可参见图2。
当弹出装置4接收到需要弹出的信号时,弹出装置4带动握柄2运动,使得握柄2抵接在解锁装置3上,此时为握柄2的第二位置,具体可以参见图3,同时握把22在基板1外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方便人手探进去拉动握把22,此时握把22带动解锁装置3一同运动,解锁装置3拉开车门锁芯,使得车门解锁。
现有技术中,乘用车现有隐藏式外开手柄只能提供水平弹出的预开启形式,在商用车离地较高的前提下水平弹出后的操作舒适性很差。而本实施例由于采用利用弹出装置4,在需要打开的时候预翻转,形成可握持的结构,实现向下拉打开,在商用车离地高的工况下可以明显的提高握柄2的操作性。并且弹出结构简单,不会大幅增加外手柄的厚度。
乘用车现有隐藏式外开手柄总体结构厚度方向占位较大,因乘用车玻璃面曲率半径较小,故外开手柄处空间较富裕,隐藏式结构对车门布置影响较小,但若相同结构移植至商用车,则会挤压玻璃面空间,导致布置不成立。而本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外手柄中,基板1的弯曲程度、以及外形大小,都不会影响握柄2的弹出以及解锁车门锁芯的功能,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隐藏式外手柄不会影响车门上玻璃面的布置空间。并且,乘用车配置隐藏式外手柄车辆均为标配,手柄成本较高,无法具备模块化替换可行性,应对低成本车型时若要切换为常规手柄需要新开车门钣金,投资较大,而本实施例可以直接将基板1制成常规外开手柄的样式,形成可与常规外开手柄互换的配件。
弹出装置4有多种实现的可能,例如齿轮齿条结构,其中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推进,使得握把22推出。但是这种结构占据空间较大,不利于减小厚度以适配更多的车型。
因此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弹出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1和摇臂42。
可以参见图1,驱动电机41设置在基板1的一角,同时周围设置有挡板用于保护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具有可以转动的输出轴,摇臂42安装于输出轴上。摇臂42的形状有三段,呈折线型,类似于自行车曲柄。其中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另一端抵接于握柄2。当驱动电机41接受信号转动一定角度后,摇臂42转动相应的角度,推动握柄2转动至第二位置。整个弹出装置4的运动部分仅有摇臂42转动的位置,且转动幅度极小,图3中弧线箭头指示了该实施例中摇臂42转动的轨迹。
具体的,在基板1的右下角设置有一个由四块板围设起来的空间,空间内就安装有驱动电机41,这个空间主要起到保护驱动电机41的作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向左伸出,伸出端接有一个摇臂42,摇臂42的形状类似于自行车的曲柄,其中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另一端抵接在握柄2上。当驱动电机41启动时,从输出轴输出转动,而摇臂42随之一起转动一个角度,直至握柄2达到第二位置。
在其中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握柄2包括转动臂21。
上述转动臂21的数量有多个,每个连通孔对应一个转动臂21,转动臂21的形状为L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L型的转角为弧形。转动臂21一端铰接于基板1,另一端从通过孔伸出基板1外。前述的握把22连接于所有转动臂21伸出基板1的一端。
具体的,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转动臂21的数量有两个,利用转动臂21作为握柄2在基座内的部分,使得整个外手柄的横向空间要求被压缩到仅需要满足转动臂21的运动空间即可,极大的降低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外手柄对于安装位置的要求。
每个转动臂21的形状都接近于一个弧形过度的L型,在运动方向上没有棱角,以避免剐蹭。握把22连接在所有的转动臂21伸出端,形状可以参见图5,有一个方便握持的凹陷。
有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还包括转动基座11和转轴12。转动基座11至少有两个,安装于基板1,转动基座11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承载转轴12基础,形状根据将要适配的车型的车门钣金所确定。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动基座11有一个是半圆凸台,另一个是板状,都是为了能与车门钣金相配合,仅需要与转轴12所接触的位置是一致的即可,而转动臂21就铰接于转轴12。利用转动基座11和转轴12作为转动臂21的铰接机构,可以方便的调整转动臂21转动轴的位置,进而调整转动臂21达到第二位置乃至完全拉开车门所需要的行程,以适应于不同车型的车门。
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外把手打开车门后,是利用人力将外把手复位,这在使用上造成的一定的不便。
因此,一些进一步的改进中,还设置了用于将转动臂21复位的复位装置13。
有一些实施例中,复位装置13是利用与弹出装置4相反的一套结构,利用一个电机驱动一个杆件将已完成解锁的握柄2拨回原位。但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夹手风险,同时如果乘客有一些其他事情导致长时间拉开握柄2,也很容易导致电机损坏。
因此一些进一步的改进中,上述复位装置13包括一个复位扭簧131,上述基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承台111,承台111的作用是充当复位扭簧131的安装基础,一般为阶梯型,复位扭簧131的一端抵接在这个阶梯两阶的夹角处,复位扭簧131另一端抵接在转动臂21上。有一些实施例中,转轴12需要穿过承台111,因此在这类实施例中承台111也起着转动基座11相同的作用,充当其中一个转动基座11。具体的,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其中方向以图示方向为准,在本实施例中,承台111安装于基座靠近左边的转动臂21旁,并且向上伸出,在向上的方向上有两阶,复位扭簧131的一端刘抵接在两阶的夹角处,另一端抵接在转动臂21靠下的位置,用于将转动臂21往回拉。
一些实施例中,握把22是直接伏在基板1的表面的,这种情况下,当基板1安装在车门上时,仍旧有一定的凸起,显得车门不够平滑,影响产品的外观。
因此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基板1上还设置有用以容纳握把22的容纳槽14。具体的,可以参见图1和图5,容纳槽14的形状与握把22的形状是非常接近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容纳槽14作为其他结构的支撑基础,例如图1所示的承台111就直接抵接在容纳槽14上。
一些实际应用中,是通过预设的程序来判断在何时是解锁装置3需要回退,一般是当探测到车门锁芯解锁后开始回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刚拉开握柄2时,因为一些其他事情导致无需打开车门,此时车门锁芯还没有解锁,不会触发弹出装置4回退,需要钥匙来控制弹出装置4回退,十分不便。
因此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基板1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5,位置传感器15是用于判断握柄2的位置,来确定握柄2是否被人拉开过,当握柄2被人拉开时,位置传感器15探测到已经握柄2的位置已经有变动,说明此时无需弹出装置4继续推顶握柄2,弹出装置4回退。
另一方面,位置传感器15还可以与弹出装置4在启动时联动,位置传感器15探测到握柄2的位置达到第二位置时,位置传感器15向弹出装置4发送停止信号。在长期使用后,弹出装置4内部的控制机构容易出现误差,会导致握柄2不能很准确的达到第二位置,此时位置传感器15可以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外手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进一步的改进中,上述解锁装置3包括锁芯拉杆31、推板32和外开拉丝33。
其中,锁芯拉杆31固定连接于锁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与基板1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帮助固定锁芯拉杆31。锁芯拉杆31一端连接于车门锁芯,另一端连接于推板32。当车门锁芯重新锁定时,车门锁芯带动锁芯拉杆31将推板32的转动部位复位。
外开锁丝连接推板32,当推板32被压下时,带动外开锁丝运动,进而拉动车门锁芯,使得车门锁芯解锁。
其中,推板32位于握柄2的转动路径上,而推板32具有一定的可活动部分,当转动臂21抵接在推板32上时,转动臂21带动推板32运动,推板32带动外开拉丝33运动,最终外开拉丝33拉动车门锁芯,将车门解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的实施例,本车辆的车门安装有前述任一所述实施例的隐藏式外手柄。
本申请还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例,来具体说明本申请,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为图1所示方向的上下左右。
本实施例具有一个缺角矩形的基板1,具体的,以图1所示的方向为例,其缺少右上和左下两个角,左上角为圆弧过渡,这个样子的基板1与现有的横拉式的外开手柄的外形基本一致,可以直接替换安装在现有的横拉式外开手柄的位置。
基板1上设置有一个容纳槽14,容纳槽14向内凹陷,用于容纳握柄2的握把22,使得握把22和基板1形成一体结构,可以参见图5,当握把22回收后,从外形上没有任何凸出部分,使得安装有本实施例的车辆在外形上更加美观。同时,在容纳槽14的右侧设置有一个位置传感器15,位置传感器15用于检测握柄2的位置,从图2、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最开始的时候,握柄2没有经过位置传感器15,而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握柄2处于第二位置时,握柄2恰好遮住位置传感器15,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握柄2被完全拉开时,握柄2恰好又绕过位置传感器15。
基板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转动基座11,可以参见图1和图2,靠近右边的转动基座11为一个顶部接近圆形的矩形,靠近左边的转动基座11形状接近方形板。基板1还设置有一个承台111,承台111有两阶,一阶靠近基板1的下沿,另一阶抵接与容纳槽14,承台111同时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用以增加基板1的强度。而其中,转轴12两端位于转动基座11内,并且穿过承台111,承台111可以代替一个转动基座11的作用。在转轴12上还套设有复位扭簧131,复位扭簧131一端抵接在承台111两阶的夹角处,另一端抵接在转动臂21。
握柄2包括两个转动臂21以及一个握把22。其中转动臂21的底部铰接于转轴12,其中靠近左边的转动臂21下端伸出一部分,用于承载复位扭簧131。每个转动臂21的形状都接近于一个弧形过度的L型,在运动方向上没有棱角,以避免剐蹭。握把22连接在所有的转动臂21伸出端,形状可以参见图5,有一个方便握持的凹陷。
在基板1的右下角设置有一个由四块板围设起来的空间,空间内就安装有驱动电机41,这个空间主要起到保护驱动电机41的作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向左伸出,伸出端接有一个摇臂42,摇臂42的形状类似于自行车的曲柄,其中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另一端抵接在转动臂21上。当驱动电机41启动时,从输出轴输出转动,而摇臂42随之一起转动一个角度,直至转动臂21达到第二位置。而摇臂42还未转动时,转动臂21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接在摇臂42上,此时为第一位置。
解锁装置3设置在基板1靠近左边的位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开拉丝33,用于解锁车门锁芯的,另一部分为锁芯拉杆31,用于在车门重新锁定时复位推板32。推板32是设置在基板1上,在推板32的不同位置连接于锁芯拉杆31和外开拉丝33。有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开拉丝33外还套设有硬质保护套,防止外开拉丝33损坏。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有如下步骤:
在处于原位时,如图2所示,转动部处于第一位置,且与摇臂42抵接,解锁机构和锁芯都处于原位。
车主发出解锁信号。其中,解锁信号一般是车钥匙遥控发出,也有一些实施例也可以利用手机等其他设备进行发送。
当弹出机构中的驱动电机41接受到解锁信号后,其输出轴转动预设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的角度可以参见图3,图3中箭头所指的摇臂42,为摇臂42的两个位置,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带动摇臂42转动,摇臂42将转动臂21拨向第二位置,此时结构如图3所示。当转动臂21达到第二位置时,位置传感器15感应到摇臂42已转动到位,向驱动电机41发出中止信号,驱动电机41暂停转动。此时转动臂21抵接于推板32,握把22向外翻开,便于驾驶员握持。
当驾驶员握持住握把22向外拉开到极限时,可以参见图4,此时转动臂21完全压在推板32上,使得推板32的活动部分向下翻,带动与推板32连接的外开拉丝33,使得车门锁芯解锁,打开车门。同时,位置传感器15感应到转动臂21已经完全离开其监测范围,判断握把22已经拉开。此时位置传感器15向驱动电机41发送复位的信号,驱动电机41反向转动,使得摇臂42回到原位。
当驾驶员松开握把22时,转动臂21在复位扭簧131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直至重新抵接在摇臂42上。最后,当驾驶员关闭车门时,车门锁芯带动锁芯拉杆31,使得推板32复位,以便于下一次使用。
利用本实施例,可以有效的提高在商用车的车门离地较高的工况下,其可操作性。同时,采用预翻转的弹出方式,弹出机构简单,成本重量增加值少,且不增加外开手柄总成厚度尺寸。并且,弹出结构不影响玻璃面布置空间,可满足商用车玻璃面布置下的隐藏式手柄可行性。该隐藏式手柄结构可作为独立模块,与常规手柄互换,不影响钣金冲压模具,可应对不同用户需求。
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其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孔;
握柄(2),其一端铰接于基板(1),另一端经过连通孔并部分穿出基板(1)以形成握把(22);
用于推动握柄(2)的弹出装置(4),其安装于基板(1);
用于解锁车门锁芯的解锁装置(3);
所述握柄(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出装置(4)与所述握柄(2)相接触;
当所述弹出装置(4)接收到解锁信号,驱使所述握柄(2)转动至所述握柄(2)与解锁装置(3)相接触时,所述握柄(2)处于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装置(4)包括:
驱动电机(41),其安装于基板(1),具有可转动的输出轴;
摇臂(42),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另一端抵接于握柄(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2)包括:
互相平行设置的多个转动臂(21),数量与连通孔的数量相同,所述转动臂(21)呈L型,一端铰接于基板(1),另一端穿过连通孔部分伸出基板(1)外;
所述握把(22)连接于所有转动臂(21)伸出基板(1)外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还设置有:
转动基座(11),有至少两个,其安装于基板(1);
转轴(12),其转动连接于所有转动基座(1),所述转动臂(21)铰接于所述转轴(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还设有用于将转动臂(21)复位的复位装置(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设置有承台(111),所述承台(111)安装于其中一个转动臂(21)旁;
所述复位装置(13)包括复位扭簧(131),所述复位扭簧(131)套设在转轴(12)外,且一端抵接于转动臂(21),另一端抵接于承台(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还设置有用以容纳握把(22)的容纳槽(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判断握柄(2)位置的为位置传感器(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3)包括:
用于锁定车门锁芯的锁芯拉杆(31),中空设置,连接于车门锁芯;
用于解锁车门锁芯的外开拉丝(33),其一端连接于车门锁芯;
推板(32),其安装于基板(1),且位于握柄(2)的转动路径上,所述推板(32)同时与外开拉丝(33)以及锁芯拉杆(31)连接;
当握柄(2)处于第二位置时,握柄(2)抵接于推板(3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门把手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隐藏式外手柄。
CN202210368247.3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Pending CN1147761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8247.3A CN114776153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8247.3A CN114776153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6153A true CN114776153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8247.3A Pending CN114776153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61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4818A (zh) * 2023-06-07 2023-07-07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车用顶棚拉手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9939A (zh) * 2019-08-26 2019-11-05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把手结构
CN110607962A (zh) * 2019-09-06 2019-12-24 有信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带应急开关的隐藏式把手驱动器
CN210622543U (zh) * 2019-06-21 2020-05-26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氛围灯的收缩隐藏式车门把手
CN210622544U (zh) * 2019-06-21 2020-05-26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翻隐藏式车门把手
CN111425084A (zh) * 2020-04-24 2020-07-1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隐藏式外开手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213330514U (zh) * 2020-06-30 2021-06-01 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
CN112922469A (zh) * 2021-03-30 2021-06-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把手总成及车门
CN113006620A (zh) * 2021-04-12 2021-06-22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隐藏式车门外拉手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622543U (zh) * 2019-06-21 2020-05-26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氛围灯的收缩隐藏式车门把手
CN210622544U (zh) * 2019-06-21 2020-05-26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翻隐藏式车门把手
CN110409939A (zh) * 2019-08-26 2019-11-05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把手结构
CN110607962A (zh) * 2019-09-06 2019-12-24 有信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带应急开关的隐藏式把手驱动器
CN111425084A (zh) * 2020-04-24 2020-07-1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隐藏式外开手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213330514U (zh) * 2020-06-30 2021-06-01 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
CN112922469A (zh) * 2021-03-30 2021-06-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把手总成及车门
CN113006620A (zh) * 2021-04-12 2021-06-22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隐藏式车门外拉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4818A (zh) * 2023-06-07 2023-07-07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车用顶棚拉手
CN116394818B (zh) * 2023-06-07 2023-09-19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车用顶棚拉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8301B2 (en) Door handle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ic retractable flap
CN211038220U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114776153A (zh)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CN113756666B (zh) 一种机械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N110409940B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WO2024099258A1 (zh) 一种车门外把手、车门及车辆
CN211075731U (zh) 对开式双扶手锁止机构
CN215632336U (zh) 隐藏式车门把手
CN115110848A (zh)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N220815280U (zh)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13323523A (zh) 一种具有push机构的机械摆出式把手
CN215485370U (zh) 车门开启组件和饰条的总成及车门
CN218953058U (zh) 一种门把手及车辆
CN218953059U (zh) 一种门把手及车辆
CN219312937U (zh) 电动车的座桶锁
CN219262058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拉手的车门及车辆
KR100391520B1 (ko) 자동차의 슬라이딩도어 콘트롤러
CN217917874U (zh) 车门解锁结构及车辆
CN219528713U (zh) 外把手结构及车辆
CN219548666U (zh) 汽车货箱门锁系统、汽车货箱门和汽车
CN217925379U (zh)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N217735122U (zh) 一种可调把手位置连杆传动机构
CN115387682B (zh) 一种平出式隐藏把手及车辆
CN212359419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把手
JP2572788Y2 (ja) 自動車用リヤスポイラ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