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5280U -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5280U
CN220815280U CN202322108558.9U CN202322108558U CN220815280U CN 220815280 U CN220815280 U CN 220815280U CN 202322108558 U CN202322108558 U CN 202322108558U CN 220815280 U CN220815280 U CN 220815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unlocking
pushing
glas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85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长明
谢婷婷
刘立群
张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85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5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5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5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该隐藏把手结构包括底座、解锁机构、回位弹簧、把手推动机构和玻璃控制机构;底座上设有第一滑轨;解锁机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回位弹簧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机构的第一端相连;把手推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控制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以使回位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解锁机构与玻璃控制机构接触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中,本示例中的隐藏把手结构可以保证在门锁解锁前,完成无框门玻璃短降动作,可有效保证车门打开的时候,无框门玻璃上端与门框亮条和上导槽不发生干涉刮擦,不发生异常磨损与异响。

Description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把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消费者对于车辆的美观时尚、视野开阔性和风阻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无框车门及隐藏把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上配置无框车门及隐藏把手的汽车,为保证车辆的密封性及美观性,如图1所示,无框门玻璃通常需要插入至门框亮条及上导槽内,当开关无框车门时,无框门玻璃与门框亮条及上导槽易发生刮擦,易导致门框亮条及上导槽异常磨损、异响及对玻璃的损坏等问题。现有技术中,为实现无框门玻璃在车门外开及时短降,避免无框门玻璃与门框亮条及上导槽的刮擦,采用外开电子按键及电动门锁,这种方案可实现玻璃短降过程的纯电系统控制,保证在收到电子按键开启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先控制玻璃短降一段距离,然后再自动解锁车门,可保证无框门玻璃短降始终在车门打开前,确保正常开闭对门框亮条及上导槽不产生异常磨损,但此种方案,需同时配备外开电子按键及电动门锁,造成成本上涨,且在车辆无电情况下,会导致车门难以打开等问题。或者,在全车由上保险变为解保险的时候,将所有无框门玻璃都同时短降下来,这种方案可保证无框门玻璃短降始终在车门打开前,但是,所有无框门玻璃同时短降,下雨工况可能存在进水风险,且用户上车后还需将所有无框门玻璃一一升至顶端,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以解决现有隐藏把手结构使用时,玻璃短降不及时,易导致门框亮条及上导槽异常磨损及异响等问题的问题。
一种隐藏把手结构,包括底座、解锁机构、回位弹簧、把手推动机构和玻璃控制机构;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滑轨;
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
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把手推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控制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以使所述回位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接触或分离;
所述玻璃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解锁机构相对设置,并与无框门玻璃电连接,在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分离时,控制无框门玻璃降低至预设位置。
优选地,所述玻璃控制机构与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的同一侧;
或者,所述玻璃控制机构与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杠杆和解锁支轴;
所述解锁支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解锁杠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支轴上,所述解锁杠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
优选地,所述把手推动机构包括把手手柄、把手转轴和推动组件;
所述把手手柄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把手转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依次经过第一转角阶段、第二转角阶段和第三转角阶段;
所述推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推动所述把手手柄在第一转角阶段转动,使所述把手手柄由隐藏状态展开,所述解锁机构处于初始状态,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接触;
所述把手手柄手动进入第二转角阶段转动,使所述解锁机构发生转动,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分离;
所述把手手柄手动进入第三转角阶段转动,使所述解锁机构转动至终止状态。
优选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伸缩电机和推块;所述伸缩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推块固定在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轴上,用于推动所述把手手柄进入第一转角阶段转动。
优选地,所述把手推动机构还包括推动球,所述推动球安装在所述把手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推动组件相接。
优选地,所述把手推动机构还包括推动滑块;所述推动滑块固定在所述解锁机构上,与所述把手手柄的第一端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推动滑块上靠近所述推动球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推动球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包括设置在所述推动滑块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槽两侧的限位挡板;
所述滑槽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设置在同一侧,所述滑槽为相对所述底座设置的倾斜滑槽。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控制器和无框门玻璃;
所述隐藏把手结构的把手推动机构和玻璃控制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玻璃控制机构与所述无框门玻璃相连。
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锁机构的初始状态为解锁机构与玻璃控制机构接触,把手推动机构推动解锁机构转动一定角度,与玻璃控制机构分离,玻璃控制机构开始工作,把手推动机构继续推动解锁机构转动,玻璃控制机构停止工作,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底座作为基准,解锁机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设有第一滑轨,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回位弹簧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机构的第一端相连,利用回位弹簧的弹性使解锁机构的第一端具有一个持续转动的动力,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具有持续朝一个方向移动的趋势。把手推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控制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以使回位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解锁机构与玻璃控制机构接触或分离。玻璃控制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与解锁机构相对设置,并与无框门玻璃电连接,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解锁机构与玻璃控制机构接触,无框门玻璃不降低;在把手推动机构的作用下,解锁机构与玻璃控制机构分离,此时,玻璃控制机构控制无框门玻璃降低,当无框门玻璃降低至预设位置;把手推动机构继续推动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
本示例中的隐藏把手结构应用在无框车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玻璃控制机构集成在隐藏把手结构,首先把手推动机构展开一定角度,便于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解锁机构与玻璃控制机构接触,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转动1.5°时,使得解锁机构与玻璃控制机构分离,即可触发无框门玻璃短降,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继续转动6°时,使得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这样可以保证在门锁解锁前,完成无框门玻璃短降动作,可有效保证车门打开的时候,无框门玻璃上端与门框亮条和上导槽不发生干涉刮擦,不发生异常磨损与异响;且无框门玻璃短降是当前车门有人上车才会短降,不出现四门全部短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无框车无框门玻璃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把手推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隐藏把手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解锁机构的放大图。
其中,1、底座;2、解锁机构;21、解锁杠杆;22、解锁支轴;3、回位弹簧;4、把手推动机构;41、把手手柄;42、把手转轴;43、推动组件;431、伸缩电机;432、推块;44、推动球;45、推动滑块;46、第二滑轨;5、玻璃控制机构;6、第一滑轨;7、无框门玻璃;8、门框亮条;9、上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隐藏把手结构,参照图2-4,该隐藏把手结构包括底座1、解锁机构2、回位弹簧3、把手推动机构4和玻璃控制机构5;底座1上设有第一滑轨6;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1上,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回位弹簧3的一端与底座1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相连;把手推动机构4安装在底座1上,控制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以使回位弹簧3发生形变,从而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或分离;玻璃控制机构5设置在底座1上,与解锁机构2相对设置,并与无框门玻璃7电连接,在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时,控制无框门玻璃7降低至预设位置。
作为一示例,解锁机构2的初始状态为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把手推动机构4推动解锁机构2转动一定角度,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玻璃控制机构5开始工作,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推动解锁机构2转动,玻璃控制机构5停止工作,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底座1作为基准,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1上,在底座1上设有第一滑轨6,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回位弹簧3的一端与底座1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相连,利用回位弹簧3的弹性使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具有一个持续转动的动力,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具有持续朝一个方向移动的趋势。把手推动机构4安装在底座1上,控制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以使回位弹簧3发生形变,从而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或分离。玻璃控制机构5设置在底座1上,与解锁机构2相对设置,并与无框门玻璃7电连接,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无框门玻璃7不降低;在把手推动机构4的作用下,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此时,玻璃控制机构5控制无框门玻璃7降低,当无框门玻璃7降低至预设位置;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推动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
本示例中的隐藏把手结构应用在无框车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玻璃控制机构5集成在隐藏把手结构,首先把手推动机构4展开一定角度,便于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转动1.5°时,使得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即可触发无框门玻璃7短降,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转动6°时,使得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这样可以保证在门锁解锁前,完成无框门玻璃7短降动作,可有效保证车门打开的时候,无框门玻璃7上端与门框亮条8和上导槽9不发生干涉刮擦,不发生异常磨损与异响;且无框门玻璃7短降是当前车门有人上车才会短降,不出现四门全部短降的情况。
此外,现有外把手的玻璃控制机构5,由解锁杠杆21、开关弹片和开关本体组成,玻璃控制机构5初始为未压缩状态,当拉动解锁杠杆21,玻璃控制机构5由未压缩状态变为压缩状态,玻璃控制机构5触发,这种方案,玻璃控制机构5触发行程受解锁杠杆21及开关本体的安装孔精度及开关弹片精度影响;且把手推动机构4装配至车门后,经把手推动机构4调整装配后,把手推动机构4内部存在内应力,影响两者的安装精度,出现单品开关触发行程与装配后开关触发行程不一致,稳定性差;此外,开关弹片耐久后易疲劳变形,会导致触发行程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解锁机构2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保持压紧玻璃控制机构5,无框门玻璃7不降低,可消除解锁机构2及玻璃控制机构5的制造及装配公差,与现有技术相比,玻璃控制机构5取消了开关弹片,消除开关弹片因耐久疲劳变形对玻璃控制机构5触发行程的影响,避免出现误触发及触发行程过长等问题。
本示例中的隐藏把手结构,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或闭锁状态时,把手推动机构4收回,不会突出于门外板,与门钣金形成一个平顺的大面,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当车辆处于停止状态或解锁状态时,首先把手推动机构4展开一定角度,便于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转动1.5°时,使得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即可触发无框门玻璃7短降,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转动6°时,使得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解开门锁,拉开车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玻璃控制机构5与回位弹簧3设置在解锁机构2的同一侧;或者,玻璃控制机构5与回位弹簧3设置在解锁机构2的相对两侧。
作为一示例,玻璃控制机构5和回位弹簧3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布置,玻璃控制机构5与回位弹簧3可以设置在解锁机构2的同一侧,此时回位弹簧3的初始状态是展开状态,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当把手推动机构4推动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以使回位弹簧3被压缩,从而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
在另一示例中,玻璃控制机构5与回位弹簧3设置在相对两侧,此时回位弹簧3的初始状态是压缩状态,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当把手推动机构4推动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以使回位弹簧3被展开,从而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解锁机构2包括解锁杠杆21和解锁支轴22;解锁支轴22设置在底座1上;解锁杠杆2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解锁支轴22上,解锁杠杆21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解锁机构2包括解锁杠杆21和解锁支轴22,解锁支轴22设置在底座1上,作为旋转支轴,解锁杠杆2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解锁支轴22上,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解锁杠杆21的第一端绕着解锁支轴22沿第一方向旋转,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解锁杠杆21保持压紧玻璃控制机构5,无框门玻璃7不降低,解锁杠杆21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为解锁杠杆21的移动提供导向限位,便于控制解锁机构2远离玻璃控制机构5。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把手推动机构4包括把手手柄41、把手转轴42和推动组件43;把手手柄41的第一端通过把手转轴42安装在底座1上,依次经过第一转角阶段、第二转角阶段和第三转角阶段;推动组件43安装在底座1上,推动把手手柄41在第一转角阶段转动,使把手手柄41由隐藏状态展开,解锁机构2处于初始状态,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把手手柄41手动进入第二转角阶段转动,使解锁机构2发生转动,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把手手柄41手动进入第三转角阶段转动,使解锁机构2转动至终止状态。
作为一示例,解锁机构2的初始状态为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把手推动机构4推动解锁机构2转动一定角度,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玻璃控制机构5开始工作,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推动解锁机构2转动,玻璃控制机构5停止工作,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把手推动机构4包括把手手柄41、把手转轴42和推动组件43;把手手柄41的第一端通过把手转轴42安装在底座1上,依次经过第一转角阶段、第二转角阶段和第三转角阶段;推动组件43安装在底座1上,推动把手手柄41在第一转角阶段转动,使把手手柄41由隐藏状态展开,解锁机构2处于初始状态,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把手手柄41展开一定角度后,人们需要打开车门时,可以通过手动拉动把手手柄41;当人们手动拉动把手手柄41进入第二转角阶段转动,使解锁机构2发生转动,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解锁机构2在把手推动机构4的作用下转动1.5°,远离玻璃控制机构5,此时,玻璃控制机构5由压紧状态变为自由状态,玻璃控制机构5中的电控模块收到信号后,控制无框门玻璃7降低,当无框门玻璃7降低至预设位置,把手手柄41手动进入第三转角阶段转动,使解锁机构2转动至终止状态,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推动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转动6°,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门锁解锁前,玻璃控制机构5控制无框门玻璃7完成短降动作,使得车门打开的时候,无框门玻璃7上端与门框亮条8和上导槽9不发生干涉刮擦,不发生异常磨损与异响。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推动组件43包括伸缩电机431和推块432;伸缩电机431固定在底座1上,推块432固定在伸缩电机431的伸缩轴上,用于推动把手手柄41进入第一转角阶段转动。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推动组件43包括伸缩电机431和推块432,伸缩电机431固定在底座1上,推块432固定在伸缩电机431的伸缩轴上,控制伸缩电机431启动,可以带动推块432推动把手手柄41进入第一转角阶段转动,使把手手柄41展开一定角度,人们需要打开车门时,可以通过手动拉动把手手柄41。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把手推动机构4还包括推动球44,推动球44安装在把手手柄41的第一端,与推动组件43相接。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把手推动机构4还包括推动球44。推动球44安装在把手手柄41的第一端,与推动组件43的推块432相接,为推动把手手柄41进入第一转角阶段转动提供便利。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把手推动机构4还包括推动滑块45;推动滑块45固定在解锁机构2上,与把手手柄41的第一端相对设置。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把手推动机构4还包括推动滑块45,推动滑块45固定在解锁机构2的解锁杠杆21上,与把手手柄41的一端相对设置,可以作为解锁机构2承接位,把手手柄41可以通过推动滑块45推动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使把手手柄41与解锁杠杆21之间的接触更加安全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推动滑块45上靠近推动球44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轨46,第二滑轨46与推动球44相匹配。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推动滑块45上靠近推动球44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轨46,推动球44可以沿第二滑轨46内移动,第二滑轨46为推动球44提供导向限位,使把手手柄41与解锁机构2之间的接触更加安全顺畅,便于控制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或分开。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4,第二滑轨46包括设置在推动滑块45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滑槽两侧的限位挡板;滑槽与玻璃控制机构5设置在同一侧,滑槽为相对底座1设置的倾斜滑槽。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第二滑轨46包括设置在推动滑块45上的滑槽和限位挡板,滑槽为相对底座1设置的倾斜滑槽,便于给推动球44提供运动导向,在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挡板,用于对推动球44进行限位,避免推动球44滑出滑槽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参照图2-4,包括隐藏把手结构、控制器和无框门玻璃7;
隐藏把手结构的把手推动机构4和玻璃控制机构5均与控制器相连,玻璃控制机构与无框门玻璃7相连。
作为一示例,隐藏把手结构的把手推动机构4和玻璃控制机构5均与控制器相连,玻璃控制机构与无框门玻璃7相连;控制器接收信号,控制把手推动机构4中的把手手柄41进入第一转角阶段转动,解锁机构2处于初始状态,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把手手柄41展开一定角度,人们需要打开车门时,可以通过手动拉动把手手柄41;当把手手柄41第一转角阶段转动完成时,当人们手动拉动把手手柄41进入第二转角阶段转动,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解锁机构2在把手推动机构4的作用下转动1.5°,远离玻璃控制机构5,此时,玻璃控制机构5由压紧状态变为自由状态,玻璃控制机构5中的电控模块收到信号后,控制无框门玻璃7降低,当无框门玻璃7降低至预设位置,当把手手柄41第二转角阶段转动完成时,把手手柄41手动进入第三转角阶段转动,使解锁机构2继续转动至终止状态,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推动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转动6°,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门锁解锁前,玻璃控制机构5控制无框门玻璃7完成短降动作,使得车门打开的时候,无框门玻璃7上端与门框亮条8和上导槽9不发生干涉刮擦,不发生异常磨损与异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参照图2-4,包括车辆控制系统。
作为一示例,解锁机构2的初始状态为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把手推动机构4推动解锁机构2转动一定角度,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玻璃控制机构5开始工作,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推动解锁机构2转动,玻璃控制机构5停止工作,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底座1作为基准,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1上,在底座1上设有第一滑轨6,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回位弹簧3的一端与底座1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相连,利用回位弹簧3的弹性使解锁机构2的第一端具有一个持续转动的动力,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具有持续朝一个方向移动的趋势。把手推动机构4安装在底座1上,控制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以使回位弹簧3发生形变,从而使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或分离。玻璃控制机构5设置在底座1上,与解锁机构2相对设置,并与无框门玻璃7电连接,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无框门玻璃7不降低;在把手推动机构4的作用下,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此时,玻璃控制机构5控制无框门玻璃7降低,当无框门玻璃7降低至预设位置;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推动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
本示例中的隐藏把手结构应用在无框车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玻璃控制机构5集成在隐藏把手结构,首先把手推动机构4展开一定角度,便于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接触,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转动1.5°时,使得解锁机构2与玻璃控制机构5分离,即可触发无框门玻璃7短降,当用户拉动把手推动机构4继续转动6°时,使得解锁机构2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6移动,直至隐藏把手结构完全打开,这样可以保证在门锁解锁前,完成无框门玻璃7短降动作,可有效保证车门打开的时候,无框门玻璃7上端与门框亮条8和上导槽9不发生干涉刮擦,不发生异常磨损与异响;且无框门玻璃7短降是当前车门有人上车才会短降,不出现四门全部短降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解锁机构、回位弹簧、把手推动机构和玻璃控制机构;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滑轨;
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第一滑轨移动;
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把手推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控制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以使所述回位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接触或分离;
所述玻璃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解锁机构相对设置,并与无框门玻璃电连接,在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分离时,控制无框门玻璃降低至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与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的同一侧;
或者,所述玻璃控制机构与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杠杆和解锁支轴;
所述解锁支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解锁杠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支轴上,所述解锁杠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推动机构包括把手手柄、把手转轴和推动组件;
所述把手手柄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把手转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依次经过第一转角阶段、第二转角阶段和第三转角阶段;
所述推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推动所述把手手柄在第一转角阶段转动,使所述把手手柄由隐藏状态展开,所述解锁机构处于初始状态,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接触;
所述把手手柄手动进入第二转角阶段转动,使所述解锁机构发生转动,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分离;
所述把手手柄手动进入第三转角阶段转动,使所述解锁机构转动至终止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伸缩电机和推块;所述伸缩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推块固定在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轴上,用于推动所述把手手柄进入第一转角阶段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推动机构还包括推动球,所述推动球安装在所述把手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推动组件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推动机构还包括推动滑块;所述推动滑块固定在所述解锁机构上,与所述把手手柄的第一端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滑块上靠近所述推动球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推动球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包括设置在所述推动滑块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槽两侧的限位挡板;
所述滑槽与所述玻璃控制机构设置在同一侧,所述滑槽为相对所述底座设置的倾斜滑槽。
10.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隐藏把手结构、控制器和无框门玻璃;
所述隐藏把手结构的把手推动机构和玻璃控制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玻璃控制机构与所述无框门玻璃相连。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
CN202322108558.9U 2023-08-07 2023-08-07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220815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8558.9U CN220815280U (zh) 2023-08-07 2023-08-07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8558.9U CN220815280U (zh) 2023-08-07 2023-08-07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5280U true CN220815280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1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8558.9U Active CN220815280U (zh) 2023-08-07 2023-08-07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5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56334B (zh) 隐藏式门把手及车辆
CN114619898B (zh) 一种内滑式充电口盒及其控制方法
CN220815280U (zh)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CN212154430U (zh) 一种电动锁结构
CN116122677B (zh)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电子解锁车门把手
CN209837929U (zh) 一种双钩锁
CN213898546U (zh)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CN114776153A (zh)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CN109798030A (zh) 站台屏蔽门手动解锁装置
CN216186134U (zh) 一种无人机充换电机库
CN115749479A (zh) 一种车门外把手、车门及车辆
CN216161228U (zh) 一种智能车辆具有识别功能的车位锁
CN2292872Y (zh) 按钮式半自动推拉门窗锁
CN219007808U (zh) 一种可伸缩延长结构及半高式安全门
CN221609764U (zh) 一种智能锁的锁芯盖机构
CN212105481U (zh) 一种电动侧滑拉手门锁及门把手
CN217917874U (zh) 车门解锁结构及车辆
CN213627165U (zh) 一种指纹解锁保险柜
CN219081336U (zh) 一种塞拉门驱动机构
CN220849326U (zh) 一种自动开闭入户门
CN217950045U (zh) 一种升降门用门锁
CN2116760U (zh) 自动门窗风钩
CN212656678U (zh) 一种推拉窗手自一体上锁解锁机构
CN2438787Y (zh) 特能锁
CN1141481C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