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8546U -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8546U
CN213898546U CN202022375805.8U CN202022375805U CN213898546U CN 213898546 U CN213898546 U CN 213898546U CN 202022375805 U CN202022375805 U CN 202022375805U CN 213898546 U CN213898546 U CN 213898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vehicle door
guide rail
trigger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58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啸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58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8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8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8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包括手柄、安装座、转动体、拉线扣和微动开关;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连接,所述拉线扣安装在所述转动体上;所述安装座中具有导轨,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连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具有手柄滑块;所述手柄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手柄滑块上设置有触发拨片,所述手柄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过程中,所述触发拨片能够拨动所述转动体转动,且能够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实现了电动解锁,在拉动手柄从初始阶段至微动开关被触发这段时间内,手柄上的力值不会突变,改善了操作手感。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车门的打开方式,大体都是机械解锁,具体为:整车解保险后,拉动门把手解开门锁,使门锁与锁扣脱开,并继续拉动门把手打开车门。
由于受到整车造型、装配精度及密封力的影响,门把手解锁力一般较大,并且在拉动的过程中,因拉线的反作用力,门把手上会有力值的突变,影响操作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电动解锁,还可以改善开门时的操作手感的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门把手,包括手柄、安装座、转动体、拉线扣和微动开关;
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连接,所述拉线扣安装在所述转动体上;
所述安装座中具有导轨,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
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连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具有手柄滑块;
所述手柄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手柄滑块上设置有触发拨片,所述触发拨片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导轨的外侧;
所述手柄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过程中,所述触发拨片能够拨动所述转动体转动,且能够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手柄;
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部;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部之间形成了所述触发拨片的第一行程,所述限位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了所述触发拨片的第二行程;
当所述触发拨片与所述限位凸起部接触时,所述触发拨片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微动开关包括有朝向所述导轨延伸的触头;
所述触头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部之间;
所述触头与所述限位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触发拨片沿着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厚度。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体复位的扭簧。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中上下间隔地设置有两条所述导轨;
所述手柄滑块配合在两条所述导轨之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体包括平衡块和配重块;
所述平衡块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所述平衡块的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触发拨片接触;
所述拉线扣安装在所述平衡块上。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平衡块具有弯钩部;
所述弯钩部的端部与所述触发拨片接触。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体和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导轨的同一侧。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门门锁组件,包括门锁、控制器、电机、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把手;
所述第一拉线连接在所述车门把手的所述拉线扣与所述门锁之间;
所述第二拉线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门锁之间;
所述微动开关和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门装置,包括车门和前述的车门门锁组件;
所述门锁、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机、所述第一拉线和所述第二拉线分别位于所述车门内;
所述车门把手的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当手柄被向外拉动时,触发拨片带动转动体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一拉线可以走完空行程,同时触发拨片会触发位于导轨一侧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通过第二拉线解锁门锁。
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实现了电动解锁,在拉动手柄从初始阶段至微动开关被触发这段时间内,手柄上的力值不会突变,改善了操作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把手的立体图;
图2为手柄的手柄滑块上设置有触发拨片的示意图;
图3为转动体、拉线扣、扭簧、微动开关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具有限位凸起部的导轨和微动开关的俯视图;
图5为导轨、限位凸起部和触头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门锁组件布置在车门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5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把手100,包括手柄1、安装座2、转动体3、拉线扣4和微动开关5。
转动体3与安装座2可枢转连接,拉线扣4安装在转动体3上。
安装座2中具有导轨21,微动开关5位于导轨21的一侧。
手柄1的一端与安装座2可枢转连接,手柄1的另一端具有手柄滑块11。手柄滑块11与导轨21滑动配合。
手柄滑块11上设置有触发拨片12,触发拨片12至少部分伸出于导轨21的外侧。
手柄滑块11在导轨21上滑动的过程中,触发拨片12能够拨动转动体3转动,且能够触发微动开关5。
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100包括有手柄1、安装座2、转动体3、拉线扣4和微动开关5。
手柄1用于操作者握拉开车门。
安装座2用于安装在车身上,并为手柄1提供安装位置。
转动体3能够随着在手柄1向外拉时而转动,其可以绕轴转动一定角度,以带动安装在转动体3上的拉线扣4转动。
拉线扣4用于通过图6所示的第一拉线500与门锁200连接,在拉线扣4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拉线500可以开启门锁200。
本申请中的门锁20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门锁结构,有关门锁200的开关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详述。
微动开关5在被触发时,可以向控制器300发出信号,控制器300控制电机400运转,电机400通过第二拉线600开启门锁200。
本申请的改进在于能够实现电动开锁。在手柄1向外拉动一段距离后,此时,拉线扣4上的第一拉线500未对门锁200起作用,微动开关5被触发,通过电机400带动第二拉线600开启门锁200,从而实现电动开锁。
具体地,转动体3与安装座2通过转轴连接,转动体3可以在安装座2上转动,称之为转动体3与安装座2可枢转连接。
拉线扣4固定安装在转动体3上,其能够随着转动体3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拉线500,可以开启门锁200。
一般地,拉线扣4的转动具有自由行程和作动行程。在拉线扣4处于自由行程时,第一拉线500由松变紧,此时第一拉线500还不对门锁200起作用,不会有反作用力给手柄1。在拉线扣4处于作动行程时,第一拉线500对门锁200起作用,会有反作用力给手柄1。
一般地,将由第一拉线500开启门锁的操作称之为机械操作,将由电机200及第二拉线600开启门锁的操作称之为电动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100,通过配置微动开关5,能够实现电动操作。
具体地,安装座2中具有导轨21,微动开关5安装在安装座2上,并位于导轨21的一侧。
手柄1与安装座2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也即是手柄1的一端与安装座2可枢转连接,从而可以握持手柄1向外拉动。
手柄1的另一端具有手柄滑块11。手柄滑块11插入安装座2中,并与导轨21滑动配合。
本申请中的手柄滑块11上设置有触发拨片12,触发拨片12至少部分伸出于导轨21的外侧。转动体3位于触发拨片12的外侧,在触发拨片12移动的过程中,触发拨片12可以顶住转动体3使其转动,触发拨片12还可以碰触或压缩微动开关5,使得微动开关5被触发。
也即是,当手柄滑块11在导轨21上滑动的过程中,触发拨片12能够拨动转动体3转动且能够触发微动开关5。
当操作者握持手柄1向外拉动手柄1时,手柄滑块11在导轨2上向外滑动,并带动触发拨片12向外移动,触发拨片12挡住转动体3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推动转动体3,并使得转动体3转动,转动体3带动拉线扣4转动。当触发拨片12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后,转动体3带动拉线扣4基本完成自由行程。在触发拨片12再继续向外移动时,触发拨片12碰触或压缩微动开关5,使得微动开关5被触发。微动开关5向控制器300发出信号,控制器300控制电机400运转,电机400通过第二拉线600开启门锁200,从而可以实现门锁200的电动开启。
在微动开关5被触发之前的阶段,拉线扣4基本处于自由行程中,还未进入作动行程,所以第一拉线500不会对手柄1产生反作用力,使得手柄1的拉动比较平顺,利于改善了操作手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导轨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第二端212朝向手柄1。
在导轨2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部22。
第一端211与限位凸起部22之间形成了触发拨片12的第一行程,限位凸起部22与第二端212之间形成了触发拨片12的第二行程。
当触发拨片12与限位凸起部22接触时,触发拨片22触发微动开关5。
限位凸起部22设置在导轨21的顶面上,其顶面为球形表面的一部分。
导轨21的第一端211远离手柄1,导轨21的第二端212朝向手柄1。限位凸起部22位于第一端211与第二端212之间。
限位凸起部22将导轨21分为两段:从第一端211至限位凸起部22之间的距离为触发拨片12的第一行程,当触发拨片12在第一行程中移动时,拉线扣4处于自由行程中;从限位凸起部22至第二端212之间的距离为触发拨片12的第二行程,当触发拨片12在第二行程中移动时,拉线扣4处于作动行程中。
在设备完好并有电的条件下,操作者可以握持手柄1向外拉动,当感觉到触发拨片12与限位凸起部22接触或碰触时,可以松开手柄1,此时,触发拨片22触发微动开关5,通过电机400及第二拉线600开启门锁200,实现电动解锁操作。
当电机400损坏或系统没电时,操作者可以握持手柄1向外拉动,在感觉到触发拨片12与限位凸起部22接触或碰触后,继续向外拉动手柄1,触发拨片12可以越过限位凸起部22,并进入第二行程,此时拉线扣4处于作动行程中,可以通过第一拉线500开启门锁200,实现机械开锁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微动开关5包括有朝向导轨21延伸的触头51。
触头51位于第一端211与限位凸起部22之间。
触头51与限位凸起部22之间的距离小于触发拨片22沿着导轨21延伸方向的厚度。
触头51朝向导轨21延伸,在水平方向上,触头51位于导轨21的一侧,在垂直方向上,触头51位于导轨21的上方。在触发拨片22与触头51接触或碰触后,微动开关5被触发。
根据需要,触头51可以设置为伸缩式的触头,触发拨片22碰触或压缩触头51时,触头51能够向微动开关5的壳体中收缩,在触发拨片22离开触头51后,触头51复位至初始状态。
根据需要,触头51也可以为设置在微动开关5的壳体上的弹片,在触发拨片22经过时,弹片被压缩,在触发拨片22离开后,弹片自动复位。
触头51靠近限位凸起部22布置,并使得触头51与限位凸起部22之间的距离小于触发拨片22的厚度,从而可以保证在触发拨片22与限位凸起部22接触时,触发拨片22能够与触头51接触或碰触,进而触发该微动开关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座2中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体3复位的扭簧23。
扭簧23套在转动体3的转轴上,扭簧23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2上,其另一端连接在转动体3上,用于在释放手柄1的作用后驱动转动体3复位,转动体3进而推动触发拨片22复位,触发拨片22带动手柄滑块11在导轨21上反向滑动复位,最终带动手柄1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座2中上下间隔地设置有两条导轨21,手柄滑块11配合在两条导轨21之间,提高了手柄滑块11的安装稳定性,使得手柄滑块11可以在两条导轨21之间稳定地滑动。
限位凸起部23优选地设置在下方的导轨21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转动体3包括平衡块31和配重块32。平衡块32通过转轴与安装座2连接。
平衡块31的一端与配重块32连接,其另一端与触发拨片12接触。
拉线扣4安装在平衡块31上。
配重块32的重量大于平衡块31的重量,平衡块31的端部与触发拨片12接触,在手柄1上没有作用力时,可以通过配重块32的重力和/或扭簧23的扭力保持触发拨片12稳定地处于初始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平衡块31具有弯钩部311。弯钩部311的端部与触发拨片12接触。
通过在平衡块31上设置弯钩部311,可以减小平衡块31的结构尺寸,还可以降低平衡块31的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动体3和微动开关5位于导轨21的同一侧,触发拨片12可以与同一侧的转动体3和微动开关5分别接触,方便安装和配合。
如图6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门锁组件,包括门锁200、控制器300、电机400、第一拉线500、第二拉线600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门把手100。
第一拉线500连接在车门把手100的拉线扣4与门锁200之间。
第二拉线600连接在电机400与门锁200之间。
微动开关5和电机400分别与控制器300通信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车门门锁组件,包括有门锁200、控制器300、电机400、第一拉线500、第二拉线600和车门把手100。
有关车门把手100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车门把手100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门锁200为安装在车门中的锁具,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门锁。
控制器300可以为芯片。
电机400可以为微型电机,例如,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第一拉线500和第二拉线600分别为拉锁,用于拉动开启门锁200。
第一数据线700连接在微动开关5与控制器300之间,第二数据线800连接在控制器300与电机400之间,实现微动开关5、控制器300和电机400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设备完好并有电的条件下,操作者可以握持手柄1向外拉动,当触发拨片22触发微动开关5后,微动开关5向控制器300发出信号,控制器300向电机400发出信号,电机400运转,电机400通过第二拉线600开启门锁200,从而可以实现门锁200的电动开启。
当电机400损坏或系统没电时,操作者可以握持手柄1向外拉动,拉线扣4旋转并拉动第一拉线500,通过第一拉线500开启门锁200,实现门锁200的机械开启。
如图6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装置,包括车门900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门锁组件。
门锁200、控制器300、电机400、第一拉线500和第二拉线600分别位于车门900内。
车门把手100的安装座2固定安装在车门900上。
本申请提供的车门装置包括有车门900和车门门锁组件。
有关车门门锁组件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车门门锁组件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安装时,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门锁组件。
门锁200、控制器300、电机400、第一拉线500和第二拉线600分别安装在车门900的内外钣金之间。
车门把手100的安装座2固定安装在车门900的外钣金上。
操作者可以握持手柄1继续开关车门900。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实现了电动解锁,在拉动手柄从初始阶段至微动开关被触发这段时间内,手柄上的力值不会突变,改善了操作手感。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安装座、转动体、拉线扣和微动开关;
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连接,所述拉线扣安装在所述转动体上;
所述安装座中具有导轨,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
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连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具有手柄滑块;
所述手柄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手柄滑块上设置有触发拨片,所述触发拨片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导轨的外侧;
所述手柄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过程中,所述触发拨片能够拨动所述转动体转动,且能够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手柄;
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部;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部之间形成了所述触发拨片的第一行程,所述限位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了所述触发拨片的第二行程;
当所述触发拨片与所述限位凸起部接触时,所述触发拨片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包括有朝向所述导轨延伸的触头;
所述触头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部之间;
所述触头与所述限位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触发拨片沿着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体复位的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中上下间隔地设置有两条所述导轨;
所述手柄滑块配合在两条所述导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包括平衡块和配重块;
所述平衡块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所述平衡块的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触发拨片接触;
所述拉线扣安装在所述平衡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具有弯钩部;
所述弯钩部的端部能够与所述触发拨片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和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导轨的同一侧。
9.一种车门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锁、控制器、电机、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把手;
所述第一拉线连接在所述车门把手的所述拉线扣与所述门锁之间;
所述第二拉线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门锁之间;
所述微动开关和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10.一种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门锁组件;
所述门锁、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机、所述第一拉线和所述第二拉线分别位于所述车门内;
所述车门把手的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上。
CN202022375805.8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Active CN213898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5805.8U CN21389854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5805.8U CN21389854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8546U true CN213898546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5805.8U Active CN21389854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85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7619A (zh) * 2022-04-29 2022-07-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门锁开关、内饰件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7619A (zh) * 2022-04-29 2022-07-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门锁开关、内饰件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98546U (zh)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CN109538022B (zh) 一种自动上锁开锁且能反倒锁舌的智能锁
CN116122677A (zh)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电子解锁车门把手
CN111197439A (zh) 自吸式电子锁
CN216197317U (zh) 发动机罩锁装置及车辆
CN220815280U (zh) 隐藏把手结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09018156B (zh) 便于控制的隐藏式驻车控制机构
CN111706188A (zh) 船用门锁装置和船用平移门
CN220376063U (zh) 一种轿顶安全窗
CN111364842A (zh) 一种带闭门器的电控锁
CN220522239U (zh) 汽车门护板的应急拉手结构及其车门玻璃升降平台
CN215168832U (zh) 室内锁体
CN217353907U (zh) 电梯门锁及平开门装置
CN212105481U (zh) 一种电动侧滑拉手门锁及门把手
CN215717964U (zh) 电子锁机构
CN212359400U (zh) 船用门锁装置和船用平移门
CN216767043U (zh) 一种新型车门锁体
CN215168833U (zh) 室内锁电动解锁装置
CN220492348U (zh) 一种带有应急解锁功能的充电枪锁钩
CN215407977U (zh) 一种防迎宾误触Push-Pull锁定结构
CN219528713U (zh) 外把手结构及车辆
CN217933486U (zh) 一种开关
CN218293224U (zh) 半隐藏式汽车车门把手结构
CN213011488U (zh) 一种电梯层门锁装置
CN215168823U (zh) 室内锁机械传动解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