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5379U -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5379U
CN217925379U CN202221715803.1U CN202221715803U CN217925379U CN 217925379 U CN217925379 U CN 217925379U CN 202221715803 U CN202221715803 U CN 202221715803U CN 217925379 U CN217925379 U CN 217925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riving
door
swing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58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誉仪
马辰光
霍腾飞
林发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58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5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5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5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和把手;底座固定设置,把手通过一端弹性铰接于底座,驱动机构安装于底座,且驱动机构适于分别和把手以及门锁机构进行配合;初始时,把手弹性收缩于门内;当需要开门时,开启过程包括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其中,第一过程: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至门外;第二过程:驱动机构适于继续驱动以解锁门锁机构,或通过手动拉动把手以解锁门锁机构。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摆出式隐藏门把手的车辆。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提供自动解锁和手动解锁两种方式,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的用车环境。

Description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门把手。
背景技术
传随着汽车的电气化的普及发展和制造工艺的提升,很多车型都在外形上下功夫,汽车门把手作为一个日常与驾驶员、乘客接触最多的零件之一,外观和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的隐藏式门把手逐步成为风向标,隐藏式门把手可以分为摆出式和平出式。隐藏式门把手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在外形可以提高汽车的美观性,进而让汽车具有高级感;同时,在性能上可以减小车辆的风阻。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隐藏式门把手大多通过执行器电动开启到迎宾状态,仍需要乘客用手继续拉动,才能完成车门解锁,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解锁功能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车门多种解锁方式的车辆。
为达到上述的至少一个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和把手;所述底座固定设置,所述把手通过一端弹性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且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分别和所述把手以及门锁机构进行配合;初始时,所述把手弹性收缩于门内;当需要开门时,开启过程包括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其中,第一过程: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至门外;第二过程:所述驱动机构适于继续驱动以解锁门锁机构,或通过手动拉动所述把手以解锁门锁机构;通过自动解锁和手动解锁两种方式,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的用车环境。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前端面平齐于门体;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把手适配,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收纳腔的一端进行铰接;所述把手适于铰接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靠近铰接位置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适于穿过所述通孔伸至所述底座的背部与所述驱动机构和门锁机构进行配合。
优选的,所述摆出式隐藏门把手还包括解锁部件;所述解锁部件通过扭簧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的背部;所述解锁部件偏离转动安装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和驱动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和门锁机构进行连接,以使得所述解锁部件通过绕安装位置的转动以带动门锁机构进行解锁;初始时,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驱动部间隔;当完成第一过程时,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延伸部均与所述驱动部接触配合,从而在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解锁部件适于通过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配合以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所述连接部带动门锁机构进行自动解锁。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靠近于所述把手进行铰接的端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执行器以及与所述执行器输出端连接的推杆;初始时,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执行器的端部适于和所述驱动部间隔设置;同时,所述推杆和所述延伸部进行配合;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推杆在所述执行器的驱动下向靠近所述驱动部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接触;并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杆适于驱动所述延伸部带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进行旋转;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推杆适于在所述执行器的继续驱动下进行移动并挤压所述驱动部,以使得所述解锁部件受到驱动力进行绕转动安装位置的转动,进而解锁门锁机构;此过程中,所述把手保持打开的静止状态。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楔块;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推杆和所述延伸部之间通过所述楔块的挤压,以驱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所述收纳腔。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凸起部;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推杆和所述延伸部之间通过所述凸起部的挤压,以驱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所述收纳腔。
优选的,所述解锁部件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把手的转动平面垂直;初始时,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驱动部间隔设置;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延伸部适于随所述把手的转动靠近并接触所述驱动部;当进行第二过程时,通过拉动所述把手以带动所述延伸部挤压所述驱动部,进而驱使所述解锁部件进行转动,以实现手动解锁。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所述第二驱动段靠近于所述解锁部件的安装位置;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和所述第一驱动段的挤压配合,以驱使所述解锁部件进行转动解锁;所述把手适于通过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段的挤压配合,以使得所述解锁部件进行转动解锁。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把手的转动方向平行;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推杆在所述执行器的驱动下进行移动时,可以保持不发生偏移。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驱动机构分别与把手和门锁机构进行连接,从而可以通过驱动机构的行程来实现自动解锁,也可以通过拉动把手的方式进行手动解锁。通过提供自动解锁和手动解锁两种方式,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的用车环境。
(2)同时,自动解锁相比较传统的手动解锁方式更加的省力;且无需人工操作,开门更加的简单。
(3)相比较传统单一解锁方式的车辆,本申请通过自动解锁和手动解锁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从而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的体验来进行选择,以提高车辆的科技感和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背部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正面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解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处于隐藏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处于隐藏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自动解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手动解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手动解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底座1、收纳腔100、通孔110、第一铰接部111、导向槽120、第一转动部130、安装腔140、把手2、第二铰接部21、第一配合部22、延伸部23、凸块230、驱动机构3、执行器31、推杆32、第二配合部320、顶块321、导向块322、解锁部件4、第二转动部41、连接部42、驱动部43、第一驱动段431、第二驱动段4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如图1至图13所示,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底座1、驱动机构3和把手2。底座1固定设置于门体内,把手2的一端铰接于底座1,同时把手2的铰接端可以通过扭簧与底座1进行连接;驱动机构3安装于底座1,且驱动机构3可以分别和把手2以及门锁机构(未画出)进行配合。初始时,把手2在扭簧的弹力下可以收缩于门内以进行隐藏;当需要开门时,开启过程包括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其中,第一过程:驱动机构3可以驱动把手2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至门外;第二过程:可以通过驱动机构3继续驱动以实现对门锁机构的自动解锁,或通过拉动把手2以实现对门锁机构的手动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人在进行驾驶车辆时,对于车门的解锁习惯是不同的;而本申请通过提供自动解锁和手动解锁两种方式,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的车辆都是需要进行手动解锁的;而对于儿童来说,这是不方便进行操作的;所以,通过设置自动解锁的方式,可以无需进行手动操作,使得开门变的更加的省力和方便。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机构3分别与把手2和门锁机构的配合,使得门锁机构可以分别通过驱动机构3和把手2进行相互独立的解锁操作。即通过驱动机构3和把手2分别与门锁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形成对门锁机构进行多种方式解锁的解锁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门锁机构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7至图13所示,底座1的正面设置有收纳腔100,收纳腔100的前端面平齐于门体;收纳腔100的形状与把手2的形状适配,把手2的一端与收纳腔100的一端进行铰接。在初始时,把手2在扭簧的弹力可以铰接收纳于收纳腔100内,以保证把手2与门体的端面进行平齐,从而提高门体的整体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降低风阻。收纳腔100靠近铰接位置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10,把手2上设置有延伸部23,延伸部23可以穿过通孔110伸至底座1的背部,并与安装于底座1背部的驱动机构3和门锁机构进行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收纳腔100,可以降低于门体上设置收纳腔100的加工难度,同时可拆卸的底座1也可以方便进行把手2的安装。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把手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部21,收纳腔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部111;把手2和收纳腔100之间通过第一铰接部111和第二铰接部21的相互配合以进行铰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铰接部111和第二铰接部21的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三种。
结构一: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铰接部111和第二铰接部21均为铰接孔;从而把手2和收纳腔100之间的铰接孔相互对齐并通过铰接杆进行连接,以保证把手2可以进行绕铰接位置的转动伸出收纳腔100。
结构二:第一铰接部111为铰接孔,第二铰接部21为铰接杆;从而把手2和收纳腔100之间通过铰接杆和铰接孔进行相互铰接,以保证把手2可以进行绕铰接位置的转动伸出收纳腔100。
结构三:第一铰接部111为铰接杆,第二铰接部21为铰接孔;从而把手2和收纳腔100之间通过铰接杆和铰接孔进行相互铰接,以保证把手2可以进行绕铰接位置的转动伸出收纳腔100。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4、图5和图7至图13所示,摆出式隐藏门把手还包括解锁部件4;解锁部件4通过扭簧转动安装于底座1的背部;解锁部件4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部42和驱动部43,连接部42和驱动部43均偏离解锁部件4的安装位置。连接部42用于和门锁机构进行连接,以使得解锁部件4通过绕安装位置的转动以带动连接部42牵引门锁机构进行解锁。初始时,驱动机构3和把手2均和驱动部43进行间隔设置;当完成第一过程时,驱动机构3和把手2均可以和驱动部43进行接触配合,从而在进行第二过程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3对驱动部43的挤压以带动解锁部件4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连接部42带动门锁机构进行自动解锁;也可以通过拉动把手2以带动解锁部件4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连接部42带动门锁机构进行手动解锁。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解锁部件4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部41,底座1的背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部130;解锁部件4通过第二转动部41和第一转动部130进行转动连接。
具体的,第一转动部130为转杆,第二转动部41为转孔;则扭簧套接于第一转动部130并分别连接底座1和解锁部件4。或者,第一转动部130为转孔,第二转动部41为转杆;则则扭簧套接于第二转动部41并分别连接底座1和解锁部件4。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至图13所示,驱动机构3位于靠近把手2进行铰接位置的端部。驱动机构3包括执行器31以及与执行器31输出端连接的推杆32。初始时,推杆32远离执行器31的端部可以和驱动部43进行间隔设置;同时,推杆32可以和延伸部23进行配合。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推杆32在执行器31的驱动下向靠近驱动部43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接触;并在移动的过程中,推杆32可以驱动延伸部23带动把手2绕铰接位置进行旋转摆出收纳腔100。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推杆32可以在执行器31的继续驱动下进行移动并挤压驱动部43,以使得解锁部件4受到推杆32的驱动力进行绕转动安装位置的转动,进而对门锁机构进行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执行器31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执行器31一般为气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中的一种。
同时,当需要进行车门开启时,可以通过按键、指纹、传感器感应和语音控制等方式来触发执行器31进行启动,从而执行器31可以先驱动把手2由平齐于门体的状态旋转摆出至车门外以达到翘起的迎宾状态;随后门锁机构对车门进行解锁打开,解锁的方式可以是执行器31的自动驱动,也可以是拉动把手2的手动。
所以,在把手2进行伸出车门的过程中,门锁机构是一直处于锁定的状态。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初始时将执行器31输出端连接的推杆32与解锁部件4的驱动部43进行间隔设置,使得执行器31在通过推杆32驱动把手2进行伸出的过程中,推杆32可以通过与驱动部43的不接触来避免门锁机构被触发解锁。同时,通过执行器31控制驱动推杆32的行程来实现与驱动部43的接触,可以在通过把手2驱动解锁部件4进行手动解锁过程中,避免解锁部件4与推杆32产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座1的背部设置有安装腔140,执行器31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腔140内,以便于对执行器31进行安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导向槽120,导向槽120的延伸方向与把手2的转动方向平行;推杆32上设置有导向块322,推杆32可以通过导向块322与导向槽120进行滑动配合,以使得推杆32在执行器31的驱动下进行移动时,可以保证推杆32的移动方向不发生偏移。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延伸部23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22,推杆32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320。当进行第一过程时,可以通过第二配合部320和第一配合部22的相互挤压配合,以驱使把手2进行绕铰接位置的转动以伸出收纳腔1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配合部22和第二配合部320的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结构一:第一配合部22和/或第二配合部320为楔块;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推杆32和延伸部23之间可以通过楔块的挤压,以驱动把手2绕铰接位置进行旋转摆出收纳腔100。
结构二:第一配合部22和/或第二配合部320为有凸起部;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推杆32和延伸部23之间通过凸起部的挤压,以驱动把手2绕铰接位置进行旋转摆出收纳腔100。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7至图13所示,解锁部件4的转动平面与把手2的转动平面垂直。从而在初始时,延伸部23可以和驱动部43进行间隔设置;当进行第一过程时,延伸部23可以在把手2旋转摆出的过程中,随把手2的转动以靠近并接触驱动部43;当进行第二过程时,通过拉动把手2以带动延伸部23挤压驱动部43,进而驱使解锁部件4进行转动,以实现手动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解锁部件4的转动平面也可以平行于把手2的转动平面。但是会增加本申请的整体尺寸;从而通过将解锁部件4的转动平面与把手2的转动平面进行垂直设置,可以缩小整体的尺寸,进而在本申请于门体内进行安装时,可以避免与门体内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驱动部43包括第一驱动段431和第二驱动段432;其中,第二驱动段432靠近解锁部件4的安装位置,第一驱动段431远离解锁部件4的安装位置。驱动机构3可以通过推杆32和第一驱动段431进行挤压配合,以驱使解锁部件4进行转动解锁;把手2可以通过延伸部23与第二驱动段432进行挤压配合,以使得解锁部件4进行转动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在解锁部件4进行旋转解锁时,对于驱动部43的挤压位置越靠近解锁部件4的安装位置,则解锁部件4进行相同转动角度所需的驱动距离越短。而在本申请中,推杆32的行程可以不受限制,但把手2的拉动角度不易过大,过大的偏角不方便用户拉动,也容易造成打滑。所以将延伸部23与靠近解锁部件4安装位置的第二驱动段432进行配合,可以在把手2拉动较小角度的情况下实现解锁。
具体的,如图4所示,延伸部23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的凸块230,延伸部23可以通过凸块230与第二驱动段432的挤压配合,以驱使解锁部件4带动门锁机构进行转动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弧形的凸块230,可以降低延伸部23在驱动解锁部件4进行转动时与解锁部件4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可以提高延伸部23的磨损,同时还可以降低把手2解锁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推杆32远离执行器31的端部设置有顶块321,从而在第二过程进行自动解锁时,推杆32可以通过顶块321对驱动部43上第一驱动段431的挤压以带动解锁部件4进行转动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柱形的顶块321,可以降低推杆32与驱动部43挤压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更加方便解锁部件4在自动解锁时进行转动,同时可以降低自动解锁时产生的噪音。
为了方便理解,将以参数的形式对本申请的车门开启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1)初始时;如图7和图8所示,此时把手2收缩于收纳腔100内,并且把手2的外侧面与门体的外侧平齐,从而达到隐藏状态,使得门体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并且还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此时,推杆32上设置的顶块321与驱动部43上的第一驱动段431的间距为X;同时,延伸部23上设置的凸块230与驱动部43上的第二驱动段432的间距为Y。
(2)进行第一过程;如图9和图10所示,执行器31触发启动,执行器31可以通过输出端带动推杆32向靠近解锁部件4的方向移动了X距离,使得推杆32端部的顶块321正好与解锁部件4上驱动部43的第一驱动段431相抵接触。
同时,在推杆32移动的过程中,推杆32可以通过设置的第二配合部320和延伸部23上设置的第一配合部22的挤压配合,以带动把手2进行绕第一铰接部111的向外α角度转动,使得把手2呈翘起的迎宾姿态,以方便用户进行握持。此过程中,与把手2连接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
(3)进行第二过程;若采用自动解锁,如图11所示;推杆32在执行器31输出端的继续驱动下,可以继续沿同向再次进行Y距离的移动;从而通过顶块321和第一驱动段431的相抵配合,可以带动第一驱动段431同步移动Y距离;通过第一驱动段431的移动,可以驱使解锁部件4绕第一转动部130进行旋转,进而通过连接部42的同步旋转以拉动门锁机构进行解锁。此过程中与解锁部件4连接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同时,推杆32始终保持与延伸部23的配合,使得自动解锁过程中,把手2始终保持静止。
若采用手动解锁,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完成第一过程中,拉动把手2,把手2可以进行绕第一铰接部111的再次β角度转动;在把手2再次转动的过程中,延伸部23可以随把手2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延伸部23可以通过凸块230与驱动部43上的第二驱动段432的挤压配合,以驱使解锁部件4进行绕第一转动部130的旋转,进而通过连接部42的同步旋转以拉动门锁机构进行解锁。此过程中与解锁部件4连接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
(4)车门完成开启后把手2的复位过程;若第二过程采用自动解锁;则执行器31带动推杆32向反方向进行复位移动X+Y的距离以回到初始位置。在推杆32复位的过程中,初始时,解锁部件4可以在扭簧的复位弹力下进行反向的复位转动直至初始位置,从而可以通过连接部42带动门锁机构自锁;随着推杆32的继续移动,推杆32逐渐与延伸部23脱离配合,从而把手2在扭簧的复位弹力下反向转动至收缩于底座1上的收纳腔100内,以重新达到隐藏状态。
若第二过程采用手动解锁;则松开把手2,把手2在扭簧的复位弹力下可以进行反向的转动,并在把手2反向转动β角度的过程中,解锁部件4也在扭簧的弹力下进行复位转动直至初始位置,从而可以通过连接部42带动门锁机构自锁;随后执行器31可以带动推杆32进行反向复位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在推杆32移动的过程中,把手2可以在扭簧的复位弹力下继续反向转动α角度至收缩于底座1上的收纳腔100内,以重新达到隐藏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手动解锁的复位过程中,执行器31也可以在把手2松开前进行复位,从而把手2可以直接反向复位转动α+β角度,以实现解锁部件4和把手2的同步复位。但把手2的反向转动行程过大,且无缓冲机制,可能造成与底座1的撞击,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会增加噪音。所以,本申请的手动解锁复位过程优选上述的步骤(4)。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不仅可以应用于车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
把手,所述把手通过一端弹性铰接于所述底座;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分别和所述把手以及门锁机构进行配合;
初始时,所述把手弹性收缩于门内;当需要开门时,开启过程包括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其中,第一过程: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至门外;第二过程:所述驱动机构适于继续驱动以解锁门锁机构,或通过手动拉动所述把手以解锁门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前端面平齐于门体;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把手适配,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收纳腔的一端进行铰接;所述把手适于铰接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靠近铰接位置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适于穿过所述通孔伸至所述底座的背部,并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门锁机构进行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出式隐藏门把手还包括解锁部件;所述解锁部件通过扭簧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的背部;所述解锁部件上分别设置有偏离安装位置的连接部和驱动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门锁机构,以使得所述解锁部件通过绕安装位置的转动以带动门锁机构进行解锁;
初始时,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驱动部间隔设置;
当完成第一过程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部接触配合;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解锁部件通过所述驱动部和所述驱动机构的挤压配合以进行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执行器以及与所述执行器输出端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适于和所述延伸部进行配合;
初始时,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执行器的端部适于和所述驱动部间隔设置;
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推杆在所述执行器的驱动下向移动至接触所述驱动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杆适于驱动所述延伸部带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所述收纳腔;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推杆在所述执行器的继续驱动下挤压所述驱动部,以使得所述解锁部件进行绕转动安装位置的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楔块;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推杆和所述延伸部之间通过所述楔块的挤压,以驱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所述收纳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凸起部;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推杆和所述延伸部之间通过所述凸起部的挤压,以驱动所述把手绕铰接位置旋转摆出所述收纳腔。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件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把手的转动平面垂直;初始时,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驱动部间隔设置;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延伸部适于随所述把手的转动靠近并接触所述驱动部;当进行第二过程时,通过拉动所述把手以带动所述延伸部挤压所述驱动部,进而驱使所述解锁部件进行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所述第二驱动段靠近于所述解锁部件的安装位置;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和所述第一驱动段的挤压配合,以驱使所述解锁部件进行转动解锁;所述把手适于通过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段的挤压配合,以使得所述解锁部件进行转动解锁。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把手的转动方向平行;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摆出式隐藏门把手。
CN202221715803.1U 2022-07-04 2022-07-04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Active CN217925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5803.1U CN217925379U (zh) 2022-07-04 2022-07-04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5803.1U CN217925379U (zh) 2022-07-04 2022-07-04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5379U true CN217925379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6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5803.1U Active CN217925379U (zh) 2022-07-04 2022-07-04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5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56334B (zh) 隐藏式门把手及车辆
CN113756666B (zh) 一种机械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US11761240B2 (en) Safety lock device
CN211038220U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115110848A (zh)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N114737833B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把手结构
CN209924678U (zh) 车辆把手装置、车辆把手装置组件、车门总成、车门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0409940B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217925379U (zh) 摆出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N110118040B (zh) 一种铰链结构
CN210714223U (zh) 一种铰链结构
CN217917874U (zh) 车门解锁结构及车辆
CN210948110U (zh) 一种自吸合汽车门锁传动机构
CN114776153A (zh) 一种隐藏式外手柄及一种车辆
CN211201465U (zh) 一种换向推拉锁体
CN211038221U (zh) 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
CN215485370U (zh) 车门开启组件和饰条的总成及车门
CN209799599U (zh) 一种同轴双向智能锁离合机构
CN216476758U (zh) 一种能自动锁定的锁体
CN218912534U (zh) 一种锁体
CN211549145U (zh) 推拉门锁换向机构以及推拉门锁
CN112647774B (zh) 一种全自动锁及其锁体
CN210370253U (zh) 推拉门锁换向机构以及推拉门锁
CN211736745U (zh) 一种电控门锁
CN211851349U (zh) 一种具有双用功能的车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