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3296A -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3296A
CN114583296A CN202210216087.0A CN202210216087A CN114583296A CN 114583296 A CN114583296 A CN 114583296A CN 202210216087 A CN202210216087 A CN 202210216087A CN 114583296 A CN114583296 A CN 114583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positive electrode
ion battery
film layer
sulf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60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3296B (zh
Inventor
闫勇
黄学杰
田孟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li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Publication of CN114583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3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3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3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包括: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补锂组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其中,补锂组合物包括补锂材料和还原剂。补锂材料包括正硅酸锂、偏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原剂包括单质硫、单质磷、单质硼、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钛、硫化锂、硫化镁、硫化钙、硫化镧、硫化钽和硫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添加剂包括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氟代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补锂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Description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202210195728.9、专利名称为“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背景技术
与其它的可充电的电池体系相比,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
近年来,出于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在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推动下,电动汽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锂离子二次电池凭借其优良的性能成为新一代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源。
在首次循环过程中,由于锂离子储能器件—特别是锂二次电池—的负极的表面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从而导致产生不可逆的锂损失,进而造成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下降。并且一些基于新型高容量合金负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也存在首次库伦效率偏低(<90%),导致电池首周容量损失较多。因此,要想实现锂二次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就需要进行补锂。
然而,目前行业内的一些补锂方案的结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该补锂方法能够于现有的锂离子电芯的制备工艺兼容,且便于进行工业化实施。同时,通过该方案还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该补锂方法包括: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补锂组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其中,补锂组合物包括补锂材料和还原剂。补锂材料包括正硅酸锂、偏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原剂包括单质硫、单质磷、单质硼、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钛、硫化锂、硫化镁、硫化钙、硫化镧、硫化钽和硫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添加剂包括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氟代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补锂材料是正硅酸锂或偏硅酸锂,还原剂是单质硫,添加剂是第一组合物或第二组合物;其中第一组合物包括氟代醚、1,3-丙烷磺酸内酯和双草酸硼酸锂,第二组合物包括氟代醚、1,3-丙烷磺酸内酯和二氟草酸硼酸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正极中的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层状三元正极材料、尖晶石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磷酸锰锂、磷酸钴锂正极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电解液中的溶剂包括酯类或醚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酯类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醚类包括二氧戊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电解液中的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在正极中,补锂组合物的用量为活性材料质量的0.2%至20%;在电解液中,添加剂的用量为电解液质量的0.1%至5%。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在补锂组合物中,还原剂的用量为补锂材料质量的1%至3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补锂组合物通过添加到制作正极的浆料中被使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补锂组合物通过独立地被制作浆料并涂覆于正极片的表面而被使用;
或者,补锂组合物通过独立地被制作浆料并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而被使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补锂组合物通过独立地被制作浆料并涂覆于隔膜的表面而被使用。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示例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电芯、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其中的电解液含有如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中所使用的所述添加剂,且正极片和/或隔膜具有至少含有补锂组合物的膜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正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形成于集流体的表面,第二膜层形成于第一膜层的表面,其中,第一膜层由补锂组合物制作而成,第二膜层由正极浆料制作而成;
或者,正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形成于集流体的表面,第二膜层形成于第一膜层的表面,其中,第一膜层由正极浆料制作而成,第二膜层由补锂组合物制作而成;
或者,隔膜包括基膜和形成于基膜的第三膜层,其中,第三膜层由补锂组合物制作而成且位于基膜朝向正极片的表面。
在以上实现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极补锂方法通过在锂离子电池正极一侧添加补锂材料和还原剂,配以适当的电解液添加剂,促进正极补锂材料分解释放活性锂,达到电池补锂效果。
并且其中的电解液添加剂能够溶解于电解液,从而处于离子或溶剂化分子形态,并且因此易吸附于补锂材料表面,进而可优先与补锂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激发补锂材料活性。之后还原剂参与反应,补锂剂持续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应用锂电池正极补锂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首周循环时,由于锂离子电池中非存在负极产生SEI、负极材料颗粒因脱落而失活以及锂金属的不可逆沉积等过程,从而非大量地消耗正极的活性锂,从而降低电池的容量等电学性能。
正对这样的问题,补锂技术应运而生,其被用于预补偿首周充放电中的活性锂的损失。
目前,补锂技术一般是通过预锂化的方式来实施的。通过预锂化进行补锂,从而抵消因为SEI膜所造成的不可逆的锂损失,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
总体上而言,补锂方案包括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
其中,负极补锂包括锂箔补锂、锂粉补锂、硅化锂补锂、电解锂盐水溶液补锂。正极补锂则主要包括富锂化合物补锂。在上述的补锂方案中,负极补锂方案具有容量高的优点,但是其工艺相对更复杂、对工艺环境的要求高。而通过在正极中添加补锂物质的正极补锂方案在安全性、稳定性方面更高,且与现有的电池生产工艺兼容性好。
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在本申请示例中,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正极补锂方案(或称正极预锂化方案)。
该方案通过在锂离子电池正极一侧添加补锂材料和还原剂,再配以适当的电解液添加剂,促进正极补锂材料分解释放活性锂,达到电池补锂效果。并且,该补锂方案还存在安全、高效和便捷的优点,并且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工艺兼容性高,利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简言之,本申请中的正极补锂方案主要从正极补锂和电解液方面着手进行改进。通过在正极和电解液中配合使用的试剂实现活性锂的释放,从而达到补锂的效果。
上述的试剂中,顾名思义,一部分试剂(第一试剂)被用于配置电解液中,剩余部分的试剂(第二试剂)被用于正极,并且可以通过下述方式使用:
第一方式,添加于正极浆料。将第二试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调浆过程中,并制作为正极片。例如,将粘合剂、导电剂、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试剂均匀混合制作为正极浆料,之后涂布于正极集流体,经过干燥、辊压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正极极片。其中的正极活性材料例如是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层状三元正极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层状多元材料,例如牌号为NCM111、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的多元材料)、尖晶石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磷酸锰锂、磷酸钴锂正极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式,涂覆于正极极片表面。将第二试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过程中。将第二试剂独立地通过溶剂制作为浆料,然后再涂覆在预先已制作完成的正极极片表面,干燥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正极极片。
第三方式,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表面。将第二试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过程中。将第二试剂独立地通过溶剂制作为浆料,然后再涂覆在正极集流体的表面,随后再将预先制作的正极浆料涂覆于已经涂覆了基于第二试剂的浆料的涂膜表面,干燥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正极极片。
第四方式,涂覆于隔膜表面。将第二试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过程中。将第二试剂独立地通过溶剂制作为浆料,然后再涂覆在隔膜的单侧表面(面对正极片的表面)。需要指出的是,涂覆的补锂剂不能接触锂电池负极;如果补锂剂接触负极,则会与负极同电位,从而无法分解,并因此无法起到补锂效果。
上述的各种涂覆方式或称涂覆位置的不同,会产生制作工艺的差异,从而可能因工艺波动而导致电池性能的潜在波动。
基于上述的使用方式,基于本申请示例的方案可以获得这样一些结构的正极片。
第一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附着于其表面的含有第二试剂、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材料膜层。
第二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附着于其表面的正极材料膜层以及附着于正极材料膜层表面的含有第二试剂的补锂膜层。
第三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附着于其表面的含有第二试剂的补锂膜层以及附着于补锂膜层表面的正极材料膜层。
此外,基于上述的使用方式,基于本申请示例的方案可以获得这样一些结构的隔膜。隔膜包括基膜和附着于其一个表面的补锂膜层,并且该表面是基膜在锂离子电池中朝向正极极片的表面。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改进的正极极片、隔膜可以制作具有改进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解液和电芯,并且电芯包括依次叠置的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
以下就上述示例中所使用的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进行详述。
如前述,第一试剂是用于电解液中的试剂,其可以选择为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氟代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第一试剂可以是上述物质中的两种的组合,例如,二氟草酸硼酸锂和氟代醚;或者,双草酸硼酸锂和1,3-丙烷磺酸内酯。或者,第一试剂可以是上述物质中的三种的组合,例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和氟代醚;或者,双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和氟代醚。在电解液中,上述第一试剂(添加剂)的用量可以为电解液质量的0.1%至5%,例如0.2%、0.3%、0.6%、1.2%、1.8%、2.6%、3.3%、3.6%、4.5%或4.9%。或者,第一试剂的用量可以为电解液质量的0.4%至4.8%,或者1.0%至3.6%等等。
进一步地,电解液中的溶剂可以是酯类有机物或醚类有机物。示例性地,酯类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醚类有机溶剂例如是二氧戊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此外,电解液中的锂盐(为锂离子电池提供自由穿梭的锂离子并承担锂离子电池内部传输离子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第二试剂是一种补锂组合物,并且包括补锂材料和还原剂。
其中的补锂材料包括正硅酸锂、偏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的多种材料组合的补锂材料例如是两种的组合,示例性地为正硅酸锂和偏硅酸锂。补锂组合物的用量可以按照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为基准进行限定,例如,补锂组合物的质量是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的0.2%至20%,或者1.0%至19%,或者3%至18%,或者5%至12%。在一些具体可选的示例中,补锂组合物的质量是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的0.8%、1.1%、1.7%、2.3%、2.9%、3.4%、3.8%、4.7%、5.3%、6.8%、7.5%、8.5%、9.1%、11%、12%、13%、14%、15%、16%、17%、18%或19%。
其中的还原剂是能够还原上述含锂的化合物—补锂材料—的物质。还原剂的用量例如是补锂材料质量的1%至30%,或者2%至28%,或者3%至26%,或者5%至24%,或者6%至16%,或者8%至12%。在一些具体可选的示例中,还原剂的用量是补锂材料质量的1.5%、2.9%、3.6%、4.8%、5.6%、6.8%、7.9%、10%、13%、16%、17%、18%、20%、23%、26%或29%。
示例性地,还原剂包括但不限于单质硫、单质磷、单质硼、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钛、硫化锂、硫化镁、硫化钙、硫化镧、硫化钽和硫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于由多种材料组合层的还原剂而言,例如可以是两种单质的组合,示例性地为单质硫和单质磷,或者为单质硼和单质硫。或者,还原剂是三种物质的组合,示例性地为单质硫、硫化钼和硫化钨的组合,或者硫化钨、硫化钛和硫化镁的组合。
作为一种补锂组合物和添加剂的优选方案如下:
补锂材料是正硅酸锂或偏硅酸锂,还原剂是单质硫,添加剂是第一组合物或第二组合物;其中第一组合物包括氟代醚、1,3-丙烷磺酸内酯和双草酸硼酸锂,第二组合物包括氟代醚、1,3-丙烷磺酸内酯和二氟草酸硼酸锂。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在磷酸铁锂正极调浆过程中,按下述质量比配料:
正极活性材料(磷酸铁锂):补锂材料(Li4SiO4):导电剂(炭黑):粘接剂(PVDF,聚偏氟乙烯)=90:2:4:4。以NMP(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调浆。然后将浆料涂覆在集流体(铝箔)的表面,经过干燥、辊压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磷酸铁锂正极极片。
将上述的正极极片匹配石墨负极组装电池。电解液配方:1M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并且添加占电解液的质量1%的二氟草酸硼酸锂+1%氟代醚+1%1,3-丙烷磺酸内酯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电池编号a1;电解液配方: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电池编号a2。
参比电池为磷酸铁锂正极,匹配石墨负极,电解液为1M LiPF6in EC/DMC/EMC(1:1:1),编号a0。
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EMC碳酸甲乙酯。
电池充放电容量如下表所示,循环曲线容量图1所示。
Figure BDA0003534736180000091
实施例2
在磷酸铁锂正极调浆过程中,按下述质量比配料:
正极活性材料(磷酸铁锂):补锂材料(Li4SiO4):导电剂(炭黑):粘接剂(PVDF,聚偏氟乙烯)=87:5:4:4。以NMP为溶剂调浆,之后涂覆在集流体(铝箔)表面,经过干燥、辊压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磷酸铁锂正极极片。
正极极片匹配石墨负极组装电池。
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添加占电解液的质量1%的二氟草酸硼酸锂+1%氟代醚+1%1,3-丙烷磺酸内酯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电池编号b1。
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电池编号b2。
参比电池为磷酸铁锂正极,匹配石墨负极,电解液为1M LiPF6in EC/DMC/EMC(体积比,1:1:1),编号b0。
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EMC碳酸甲乙酯。
Figure BDA0003534736180000101
实施例3
在磷酸铁锂正极调浆过程中,按如下质量比配料:
正极活性材料(磷酸铁锂):补锂组合物(补锂材料Li4SiO4和还原剂单质S,且其中还原剂单质硫的含量5%):导电剂(炭黑):粘接剂(PVDF,聚偏氟乙烯)=90:2:4:4。
以NMP为溶剂调浆,之后涂覆在铝箔表面,经过干燥、辊压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磷酸铁锂正极极片。
正极极片匹配石墨负极组装电池,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添加占电解液质量1%的二氟草酸硼酸锂+1%氟代醚+1%1,3-丙烷磺酸内酯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电池编号c1;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电池编号c2。
参比电池为磷酸铁锂正极,匹配石墨负极,电解液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编号c0。
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EMC碳酸甲乙酯。
Figure BDA0003534736180000111
实施例4
在磷酸铁锂正极调浆过程中,按如下质量比配料:
正极活性材料(磷酸铁锂):补锂组合物(补锂材料Li4SiO4和还原剂单质硼,其中B含量10%):导电剂(炭黑):粘接剂(PVDF,聚偏氟乙烯)=90:2:4:4。以NMP为溶解调浆,之后涂覆在铝箔表面,干燥、辊压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磷酸铁锂正极极片。
正极极片匹配石墨负极组装电池,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添加占电解液质量1%的1,3-丙烷磺酸内酯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电池编号d1;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电池编号d2。
参比电池为磷酸铁锂正极,匹配石墨负极,电解液为1M LiPF6in EC/DMC/EMC(体积比,1:1:1),编号d0。
Figure BDA0003534736180000121
实施例5
在NCM622三元正极调浆过程中,按如下质量比配料:
正极活性材料(层状多元材料,牌号为NCM622的三元材料):补锂材料(Li4SiO4):导电剂(炭黑):粘接剂(PVDF,聚偏氟乙烯)=90:2:4:4。以NMP为溶解调浆,之后涂覆在铝箔表面,干燥、辊压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三元正极极片。
正极极片匹配石墨负极组装电池,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体积比,1:1),添加占电解液的质量1%的二氟草酸硼酸锂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电池编号e1;电解液配方为1MLiPF6(锂盐)in EC/DMC(体积比,1:1),电池编号e2。
参比电池为三元正极,匹配石墨负极,电解液为1M LiPF6 in EC/DMC(体积比,1:1),编号e0。
Figure BDA0003534736180000122
实施例6
按如下质量比配料:
补锂材料(Li4SiO4):导电剂(炭黑):粘接剂(PVDF,聚偏氟乙烯)=90:5:5。以NMP为溶剂调浆,之后涂覆在预先制作的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极片的表面,经过干燥、辊压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磷酸铁锂正极极片,其中补锂材料的面密度(mg/cm2)与正极活性材料的面密度之比为2:100。
正极极片匹配石墨负极组装电池,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添加占电解液质量1%的双草酸硼酸锂作为添加剂,电池编号f1;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电池编号f2。
参比电池为磷酸铁锂正极,匹配石墨负极,电解液为1M LiPF6in EC/DMC/EMC(体积比,1:1:1),编号f0。
Figure BDA0003534736180000131
实施例7
按如下质量比配料:
补锂材料(Li4SiO4):导电剂(炭黑):粘接剂(PVDF,聚偏氟乙烯)=90:5:5。以NMP为溶剂调浆,之后涂覆在隔膜一侧,经过干燥、辊压后得到添加有补锂材料的隔膜,其中补锂材料的面密度(mg/cm2)与正极活性材料的面密度之比为2:100。
正极极片匹配石墨负极组装电池,隔膜涂敷有补锂一侧紧贴正极,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添加占电解液质量1%的氟代醚作为添加剂,电池编号g1;电解液配方为1M LiPF6(锂盐)in EC/DMC/EMC(体积比,1:1:1),电池编号g2。
参比电池为磷酸铁锂正极,匹配石墨负极,电解液为1M LiPF6in EC/DMC/EMC(体积比,1:1:1),编号g0。
Figure BDA000353473618000014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方法包括:在所述锂离子电池中使用补锂组合物,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
其中,所述补锂组合物包括补锂材料和还原剂,所述补锂材料包括正硅酸锂、偏硅酸锂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还原剂包括单质硫、单质磷、单质硼、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钛、硫化锂、硫化镁、硫化钙、硫化镧、硫化钽和硫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氟代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材料是正硅酸锂或偏硅酸锂,所述还原剂是单质硫,所述添加剂是第一组合物或第二组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包括氟代醚、1,3-丙烷磺酸内酯和双草酸硼酸锂,所述第二组合物包括氟代醚、1,3-丙烷磺酸内酯和二氟草酸硼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的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层状三元正极材料、尖晶石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磷酸锰锂、磷酸钴锂正极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的溶剂包括酯类或醚类;
可选地,所述酯类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醚类包括二氧戊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的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中,所述补锂组合物的用量为活性材料质量的0.2%至20%;在所述电解液中,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的质量的0.1%至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锂组合物中,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所述补锂材料质量的1%至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组合物通过添加到制作所述正极的浆料中被使用;
或者,所述补锂组合物通过独立地被制作浆料并涂覆于正极片的表面而被使用;
或者,所述补锂组合物通过独立地被制作浆料并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而被使用;
或者,所述补锂组合物通过独立地被制作浆料并涂覆于隔膜的表面而被使用。
9.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电芯、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中所使用的所述添加剂,且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隔膜具有至少含有补锂组合物的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形成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膜层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膜层由所述补锂组合物制作而成,所述第二膜层由正极浆料制作而成;
或者,所述正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形成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膜层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膜层由正极浆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二膜层由所述补锂组合物制作而成;
或者,所述隔膜包括基膜和形成于所述基膜的第三膜层,其中,所述第三膜层由所述补锂组合物制作而成且位于所述基膜朝向所述正极片的表面。
CN202210216087.0A 2022-03-01 2022-03-07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Active CN114583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5728 2022-03-01
CN2022101957289 2022-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3296A true CN114583296A (zh) 2022-06-03
CN114583296B CN114583296B (zh) 2023-05-12

Family

ID=8177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6087.0A Active CN114583296B (zh) 2022-03-01 2022-03-07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329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3913A (zh) * 2022-12-28 2023-03-28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补锂隔膜的制备方法及隔膜,锂离子电池
CN116053469A (zh) * 2023-03-06 2023-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6315077A (zh) * 2022-11-30 2023-06-23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电解液组合、二次注液的方法、锂二次电池
CN116632320A (zh) * 2023-07-19 2023-08-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包含其的用电装置
WO2024011702A1 (zh) * 2022-07-14 2024-01-18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7673474A (zh) * 2024-02-02 2024-03-08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7715A (zh) * 2013-07-30 2016-01-13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含不可逆添加剂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混合物
CN106384808A (zh) * 2016-11-29 2017-02-08 湖南三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US20170179469A1 (en) * 2015-12-17 2017-06-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ithium ion battery components
JP2017188312A (ja) * 2016-04-06 2017-10-12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該正極材料を用いた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US20180102570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disulfonate additiv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08987752A (zh) * 2017-06-01 2018-12-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9935906A (zh) * 2017-12-18 2019-06-25 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US20190214637A1 (en) * 2016-02-24 2019-07-1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12002894A (zh) * 2020-09-04 2020-11-27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97786A (zh) * 2020-12-09 2021-02-2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US20210066704A1 (en) * 2019-09-03 2021-03-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s of pre-lithiating electrodes
CN112467122A (zh) * 2020-12-03 2021-03-09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正硅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90490A (zh) * 2020-11-09 2021-03-12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
WO2021179794A1 (zh) * 2020-03-10 2021-09-16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20344A (zh) * 2021-08-05 2021-11-09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用于预锂化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预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N113921801A (zh) * 2021-10-12 2022-01-11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补锂材料、正极材料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3921824A (zh) * 2021-10-12 2022-01-11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4097111A (zh) * 2021-03-26 2022-02-2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包含该材料的正极极片和电化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7715A (zh) * 2013-07-30 2016-01-13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含不可逆添加剂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混合物
US20170179469A1 (en) * 2015-12-17 2017-06-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ithium ion battery components
US20190214637A1 (en) * 2016-02-24 2019-07-1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2017188312A (ja) * 2016-04-06 2017-10-12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該正極材料を用いた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US20180102570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disulfonate additiv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06384808A (zh) * 2016-11-29 2017-02-08 湖南三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8987752A (zh) * 2017-06-01 2018-12-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9935906A (zh) * 2017-12-18 2019-06-25 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US20210066704A1 (en) * 2019-09-03 2021-03-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s of pre-lithiating electrodes
WO2021179794A1 (zh) * 2020-03-10 2021-09-16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02894A (zh) * 2020-09-04 2020-11-27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90490A (zh) * 2020-11-09 2021-03-12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
CN112467122A (zh) * 2020-12-03 2021-03-09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正硅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97786A (zh) * 2020-12-09 2021-02-2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4097111A (zh) * 2021-03-26 2022-02-2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包含该材料的正极极片和电化学装置
CN113620344A (zh) * 2021-08-05 2021-11-09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用于预锂化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预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N113921801A (zh) * 2021-10-12 2022-01-11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补锂材料、正极材料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3921824A (zh) * 2021-10-12 2022-01-11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锂离子二次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NG, X等: "Searching for low-cost LixMOy compounds for compensating Li-loss in sintering of Li-Garnet solid electrolyte", 《JOURNAL OF MATERIOMICS》 *
ZHAN, YJ等: "Using Li2S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Active Lithium in Li-ion Batteries", 《ELECTROCHIMICA ACTA》 *
田孟羽等: "锂离子电池补锂技术", 《储能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702A1 (zh) * 2022-07-14 2024-01-18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6315077A (zh) * 2022-11-30 2023-06-23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电解液组合、二次注液的方法、锂二次电池
CN116315077B (zh) * 2022-11-30 2024-06-04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电解液组合、二次注液的方法、锂二次电池
CN115863913A (zh) * 2022-12-28 2023-03-28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补锂隔膜的制备方法及隔膜,锂离子电池
CN115863913B (zh) * 2022-12-28 2024-03-22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补锂隔膜的制备方法及隔膜,锂离子电池
CN116053469A (zh) * 2023-03-06 2023-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6053469B (zh) * 2023-03-06 2023-08-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6632320A (zh) * 2023-07-19 2023-08-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包含其的用电装置
CN116632320B (zh) * 2023-07-19 2024-05-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包含其的用电装置
CN117673474A (zh) * 2024-02-02 2024-03-08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7673474B (zh) * 2024-02-02 2024-04-26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3296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83296B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JP4521525B2 (ja) 不燃性非水系電解液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114447333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
CN101017915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6159330A (zh) 一种pc基高电压电解液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JP2002358999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1116200A (zh) 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5789611A (zh) 一种兼顾电池高低温循环性能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WO2023044934A1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11079757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1498905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994029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含有三苯基膦类添加剂的砜基高电压电解液
CN110931861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
CN113299897A (zh) 一种Na3V2(PO4)3@C为正极材料的混合离子全电池
CN116666754A (zh) 一种新型钠离子电池的添加剂及钠离子电池
JP5665387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6544500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和钠离子电池
CN11290933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CN115579504A (zh) 一种基于补锂技术的无锂金属负极的锂硫电池及其应用
KR101744245B1 (ko) 고전압 리튬 이차전지
JP2007323827A (ja) 二次電池、二次電池を用いた電子機器及び輸送用機器
CN110556581A (zh) 一种适用于钾离子电池的浓缩电解液体系
US20220407117A1 (en) Electrolyte solutio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device
CN113193229B (zh) 一种硅基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WO2024002141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hybrid cathode comprising conversion and intercalation active materi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1, innovation city, Songshanhu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Applicant after: Material Laboratory of Songshan Lake

Applicant after: 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23808 building A1, Songshanhu university innovation city,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aterial Laboratory of Songshan Lak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5

Address after: No. 333 Pingdong Road,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Material Laboratory of Songshan Lake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ongshanhu (Dongguan)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A1, innovation city, Songshanhu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Patentee before: Material Laboratory of Songshan Lak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Room 305, Building 12, No.1 Xuefu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808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Jiali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33 Pingdong Road,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Material Laboratory of Songshan Lak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ongshanhu (Dongguan)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