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711B - 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66711B CN114466711B CN202080063393.4A CN202080063393A CN114466711B CN 114466711 B CN114466711 B CN 114466711B CN 202080063393 A CN202080063393 A CN 202080063393A CN 114466711 B CN114466711 B CN 1144667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thickness
- speed
- entrance
- outlet
- endm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97 cold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3 responsive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8—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B21B37/20—Automatic gauge control in tandem mi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65—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responsive mainly to the measured thickness of the produ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8—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24—Automatic variation of thickness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gram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46—Roll speed or drive motor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2—Rear end control; Front end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2038/004—Measuring scale thickn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5/00—Mill drive parameters
- B21B2275/02—Speed
- B21B2275/06—Product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在板厚控制处理中,首先进行入侧板厚(He(N))的输送处理(步骤S1)。在输送处理中,从位置(P11)(入侧板厚计(11)的设置位置)到位置(P12)(出侧板厚计(12)的设置位置)为止以与被轧材M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板厚计(11)测量出的入侧板厚(He(N))的数据。接着,计算板厚变化量(ΔH(N))(步骤S2)。板厚变化量(ΔH(N))基于出侧板厚(Hd(N))的数据和在测量出该数据的定时输送到位置(P12)的输送板厚(Hc(N))的数据来计算。接着,计算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步骤S3)。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基于板厚变化量(ΔH(N))的数据和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的数据来计算。接着,计算辊速度(VR(N-2))及(VR(N-k))的操作量(步骤S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最末端机架进行轻压下轧制的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多个机架将金属等的材料(以下称作“被轧材”)连续地轧制的冷轧。在一般的冷轧中,实施板厚控制及张力控制。在板厚控制中,对于位于第2级以后的机架的出侧板厚,通过位于比该机架靠上游的机架的辊速度进行控制。在张力控制中,通过机架的压下来控制该机架的入侧张力。
还已知在最末端机架中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辊(以下称作“毛面辊”),为了下游产线处理而对被轧材的表面赋予适度的粗糙度的冷轧。在使用毛面辊的冷轧中,为了使表面粗糙度的转印均匀,通常进行将最末端机架的轧制载荷控制为规定的值或控制为容许范围内的载荷固定控制。在此情况下,最末端机架的压下用于载荷固定控制,该最末端机架的入侧张力被位于比其靠上游的机架的辊速度控制。即,最末端机架的板厚控制由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两级处的机架的辊速度进行。因此,存在无效时间长、难以精度良好地控制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的问题。
作为用来解决该问题的以往技术,可以例示在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的技术。在这些以往技术中,进行用来使最末端机架的入侧板厚(即,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出侧板厚)成为其目标值的第1及第2板厚控制。在第1板厚控制中,基于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出侧板厚和其目标值的偏差,控制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两级以上处的机架的辊速度。在第2板厚控制中,基于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和其目标值的偏差,将在第1板厚控制中使用的出侧板厚的目标值修正。
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技术中,不测量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而对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进行控制。在该以往技术中,使用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的预先设定的目标值和预先设定的最末端机架的压下率,计算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出侧板厚的目标值。并且,控制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两级以上处的机架的辊速度,以使得该机架的出侧板厚成为计算出的目标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683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2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223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或2的板厚控制中,通过将最末端机架处的出侧板厚的偏差向比例积分器等输入而进行在第1板厚控制中使用的出侧板厚的目标值的修正。因此,存在产生由该目标值修正带来的延迟的问题。
此外,进行最末端机架处的出侧板厚的偏差的输入,意味着不在目标值修正中考虑最末端机架的入侧板厚的状况(即,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出侧板厚的状况)。因此,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出侧板厚在目标值附近变化的期间中,目标值修正良好地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此以外的情况下,该机架处的出侧板厚的偏差的影响波及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到目标值修正稳定为止花费时间。该问题特别在轧机的起动时及行进间板厚变更时变得显著。
在专利文献3的板厚控制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即,最末端机架的压下率根据张力、载荷、辊与被轧材之间的摩擦系数等轧制状况而变化。但是,在专利文献3的板厚控制中,使用预先设定的压下率计算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出侧板厚的目标值。此外,不进行基于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的测量值的反馈控制。因此,如果预先设定的压下率不适当,则难以使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板厚成为其目标值。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1个而提出的。本发明的1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进行最末端机架处的轻压下轧制的冷轧中提高板厚控制的控制响应性的技术。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具有至少3台机架、最末端机架进行轻压下轧制的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特征。
所述控制系统具有入侧板厚计、出侧板厚计和控制装置。
所述入侧板厚计测量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入侧板厚。
所述出侧板厚计测量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所述板厚的出侧板厚。
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过所述至少3台机架的所述被轧材的板厚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基于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所述被轧材的速度的入侧速度和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所述速度的出侧速度,从所述入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到所述出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为止,以与所述被轧材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所述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基于所述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以及表示在测量出该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的定时输送到所述出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的所述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的输送数据,计算所述最末端机架处的板厚变化量;基于所述板厚变化量和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所述板厚的目标值的出侧目标板厚,计算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所述板厚的目标值的入侧目标板厚;以使所述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与所述入侧目标板厚一致的方式计算位于比所述最末端机架靠上游两级以上处的机架的辊速度的操作量。
所述控制系统可以具有入侧速度计和出侧速度计。
所述入侧速度计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测量所述入侧速度。
所述出侧速度计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测量所述出侧速度。
所述控制系统可以具有入侧辊、入侧旋转速度计、出侧辊和出侧旋转速度计。
所述入侧辊表示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非轧制辊。
所述入侧旋转速度计检测所述入侧辊的旋转速度。
所述出侧辊表示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非轧制辊。
所述出侧旋转速度计检测所述出侧辊的旋转速度。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可以基于所述入侧辊的旋转速度及辊径估算所述入侧速度;基于所述出侧辊的旋转速度及辊径估算所述出侧速度。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可以基于位于比所述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辊速度和该机架的前滑率,估算所述入侧速度;基于所述最末端机架的辊速度和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前滑率,估算所述出侧速度。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可以基于将所述输送数据除以所述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所得到的比、或从所述输送数据减去所述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所得到的差,计算所述板厚变化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入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到出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为止,以与被轧材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被轧材的板厚(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因此,能够在得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之后立即计算最末端机架处的板厚变化量。该板厚变化量基于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以及在得到该测量数据的定时输送到出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的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输送数据)进行。因此,板厚变化量的数据正确地表示了最末端机架处的压下的状况。
根据本发明,基于该板厚变化量的数据,计算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入侧目标板厚),进而以使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与该入侧目标板厚一致的方式计算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两级以上处的机架的辊速度的操作量。这里,入侧板厚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的机架处的被轧材的板厚是同义的,入侧目标板厚与该机架处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是同义的。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无关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的机架处的被轧材的板厚而迅速地使出侧板厚(即,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与出侧目标板厚(即,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板厚的目标值)一致。即,能够提高板厚控制的控制响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冷连轧机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图2是说明由入侧板厚数据输送部进行的输送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由控制装置进行的板厚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应用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冷连轧机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应用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冷连轧机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在各图中共用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1.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1-1.控制系统的结构例
图1是表示应用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冷连轧机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图1所示的冷连轧机(以下也简称做“轧机”)1至少具有3台机架(例如,5~6台机架)。在图1中示意地表示4辊轧机,但也可以由6辊轧机等其他轧机构成机架。机架S(N)是至少3台机架中的位于轧制方向的最下游的机架(即,最末端机架)(N表示机架的总数)。机架S(N-1)是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机架S(N-2)是位于比最末端机架靠上游两级处的机架。
在机架S(N)的入侧(Entry side)设置有板厚计11。板厚计11测量机架S(N)的入侧的被轧材M的板厚(以下也称作“入侧板厚”)He(N)。在机架S(N)的出侧(Delivery side)设置有板厚计12。板厚计12测量机架S(N)的出侧的被轧材M的板厚(以下称作“出侧板厚”)Hd(N)。
在机架S(N)的入侧,设置有速度计13。速度计13测量机架S(N)的入侧的被轧材M的速度(以下也称作“入侧速度”)VMe(N)。在机架S(N)的出侧,设置有速度计14。速度计14测量机架S(N)的出侧的被轧材M的速度(以下也称作“出侧速度”)VMd(N)。
轧机1具有控制装置15。控制装置15典型的是由具有处理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接口的计算机构成。控制装置15与决定产品板厚等有关轧制的规格的上位计算机连接。该上位计算机的结构可以包含于控制装置15。控制装置15构成张力控制系统、载荷固定控制系统及板厚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在控制装置15构成张力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5例如基于来自上位计算机的规格数据(例如,目标张力数据)和来自轧机1的测量数据(例如,实际张力数据),通过机架S(N-1)的辊速度的操作,对机架S(N-1)与机架S(N)之间的张力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5还基于规格数据(例如,目标张力数据)及测量数据(例如,实际张力数据),通过机架S(N-1)的压下位置的操作,控制机架S(N-2)与机架S(N-1)之间的张力。在张力控制系统的其他例子中,控制装置15通过机架S(N)的压下,控制机架S(N-1)与机架S(N)之间的张力。
在控制装置15构成载荷固定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5进行通过机架S(N)的压下位置的操作而将机架S(N)的轧制载荷控制为固定的“轻压下轧制”。例如,控制装置15操作机架S(N)的压下装置的压下位置,以使得机架S(N)处的测量数据(例如,实载荷数据)与规格数据(例如,目标载荷数据)一致。
在图1中,描绘了控制装置15构成板厚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的结构例。在控制装置15构成板厚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5取得测量数据及规格数据。在测量数据中,包括入侧板厚He(N)、出侧板厚Hd(N)、入侧速度VMe(N)及出侧速度VMd(N)的数据。在规格数据中包括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的数据。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表示机架S(N)的出侧的被轧材M的板厚的目标值。
控制装置15操作机架S(N-2)的辊速度,以使得入侧板厚He(N)与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一致。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表示机架S(N)的入侧的被轧材M的板厚的目标值。控制装置15具有入侧板厚数据输送部151、板厚变化量计算部152、入侧目标板厚计算部153和入侧板厚控制部154作为构成板厚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的功能结构。另外,这些功能通过控制装置15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规定的程序来实现。
入侧板厚数据输送部151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处理。在输送处理中,将入侧板厚He(N)的数据从板厚计11的设置位置输送到板厚计12那里。图2是说明由入侧板厚数据输送部151进行的输送处理的一例的图。图2所示的被轧材M被机架S(N)处的轻压下轧制赋予粗糙度。位置P11表示板厚计11的设置位置。位置P12表示板厚计12的设置位置。
在输送处理中,从位置P11到位置P12为止,以与被轧材M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由板厚计11时时刻刻在取得的入侧板厚He(N)的数据。机架S(N)的入侧的数据的移动速度等于入侧速度,机架S(N)的出侧的数据的移动速度不等于出侧速度。
数据的输送例如如以下这样进行。首先,细致地分割从位置P11到机架S(N)为止的入侧区间和从机架S(N)到位置P12为止的出侧区间。针对每个扫描时间计算被轧材M移动的距离,基于计算出的距离使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移动。
在其他的输送例中,设定数据区域与移动距离区域的组合。在数据区域中,保存入侧板厚He(N)的数据。并且,基于入侧速度及出侧速度,计算从输入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定时起的被轧材M的移动量,更新移动距离区域。如果该移动距离区域到达了从位置P11到位置P12为止的距离,则从数据区域读取入侧板厚He(N)的数据。
如果进行输送处理,则从位置P11到位置P12为止将入侧板厚He(N)的数据以与被轧材M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入侧板厚数据输送部151将在测量出出侧板厚Hd(N)的数据的定时输送到位置P12的入侧板厚He(N)的数据作为“输送板厚Hc(N)的数据”向板厚变化量计算部152发送。
板厚变化量计算部152计算机架S(N)处的被轧材M的板厚变化量ΔH(N)。板厚变化量ΔH(N)基于出侧板厚Hd(N)的数据、以及在测量出该数据的定时输送到位置P12的输送板厚Hc(N)的数据来计算。板厚变化量ΔH(N)例如是将输送板厚Hc(N)的数据除以出侧板厚Hd(N)的数据所得到的比ΔHR(=Hc(N)/Hd(N))。在其他的例子中,板厚变化量ΔH(N)是从输送板厚Hc(N)的数据减去出侧板厚Hd(N)的数据所得到的差ΔHD(=Hc(N)-Hd(N))。板厚变化量计算部152将板厚变化量ΔH(N)的数据向入侧目标板厚计算部153发送。
入侧目标板厚计算部153基于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和板厚变化量ΔH(N),计算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在板厚变化量ΔH(N)是比ΔHR的情况下,入侧目标板厚计算部153使用下述式(2)计算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在板厚变化量ΔH(N)是差ΔHD的情况下,入侧目标板厚计算部153使用下述式(3)计算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
He(N)_tgt=Hd(N)_tgt×ΔHR…(2)
He(N)_tgt=Hd(N)_tgt+ΔHD…(3)
入侧目标板厚计算部153将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的数据向入侧板厚控制部154发送。
入侧板厚控制部154基于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与入侧板厚He(N)的差ΔHe(N),计算机架S(N-2)的辊速度VR(N-2)的操作量。这里,机架S(N)的入侧具有与机架S(N-1)的出侧相同的意义。因此,入侧板厚He(N)与机架S(N-1)的出侧的被轧材M的板厚(即,出侧板厚)Hd(N-1)是同义的。此外,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与机架S(N-1)的出侧的被轧材M的板厚的目标值(即,出侧目标板厚)Hd(N-1)_tgt是同义的。
作为辊速度VR(N-2)的操作量的计算方法,例示通过公知的比例积分控制进行的监视控制。为了提高控制响应性,可以对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添加史密斯补偿器。另外,只要是计算能够使入侧板厚差ΔHe(N)迅速减小的辊速度VR(N-2)的操作量的方法,则不限于上述的计算方法而能够应用。入侧板厚控制部154将辊速度VR(N-2)的操作量的数据向速度控制装置16输出。
入侧板厚控制部154还计算机架S(N-k)的辊速度VR(N-k)的操作量(其中,3≤k≤N-1)。即,入侧板厚控制部154计算位于比机架S(N)靠上游两级以上处的机架的辊速度的操作量。为了使轧机1的操作作业稳定,将辊速度VR(N-k)的操作量设定为与辊速度VR(N-2)的操作量相同的比例。也可以将辊速度VR(N-k)的操作量设定为规定的比例。
1-2.由控制装置进行的板厚控制例
图3是表示由控制装置15(处理器)进行的板厚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首先,进行入侧板厚He(N)的输送处理(步骤S1)。每当由板厚计11测量入侧板厚He(N)时进行输送处理。在输送处理中,板厚计11测量出的入侧板厚He(N)的数据从位置P11到位置P12为止以与被轧材M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
接着步骤S1,计算板厚变化量ΔH(N)(步骤S2)。每当由板厚计12测量出侧板厚Hd(N)时进行板厚变化量ΔH(N)的计算。板厚变化量ΔH(N)基于出侧板厚Hd(N)的数据和在测量出该数据的定时输送到位置P12的输送板厚Hc(N)的数据来计算。板厚变化量ΔH(N)作为比ΔHR或差ΔHD取得。
接着步骤S2,计算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步骤S3)。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基于在步骤S2中计算出的板厚变化量ΔH(N)的数据和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的数据来计算。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的数据包含在来自上位计算机的规格数据中,这一点如上所述。
接着步骤S3,计算辊速度VR(N-2)及VR(N-k)的操作量(步骤S4)。辊速度VR(N-2)的操作量基于在步骤S3中计算出的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的数据与由板厚计11测量出的入侧板厚He(N)(即,出侧板厚Hd(N-1))的最新的数据的入侧板厚差ΔHe(N)来计算。将辊速度VR(N-k)的操作量设定为与辊速度VR(N-2)的操作量相同的比例或规定的比例。
1-3.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由于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处理,所以能够在计算出出侧板厚Hd(N)的数据之后立即计算板厚变化量ΔH(N)。此外,板厚变化量ΔH(N)的计算基于出侧板厚Hd(N)的数据和在测量出该数据的定时输送到位置P12的输送板厚Hc(N)的数据进行。由此,板厚变化量ΔH(N)的数据正确地表示机架S(N)处的压下的状况。
并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基于板厚变化量ΔH(N)的数据计算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即,出侧目标板厚Hd(N-1)_tgt),进而计算位于比机架S(N)靠上游两级以上处的机架的辊速度的操作量。因此,无关于出侧板厚Hd(N-1)而能够使出侧板厚Hd(N-1)与出侧目标板厚Hd(N-1)_tgt迅速地一致。即,能够提高板厚控制的控制响应性。此外,还能够达成机架S(N)的出侧的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
2.第2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参照图4一边对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重复的说明适当省略。
2-1.控制系统的结构例
图4是表示应用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冷连轧机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图4所示的轧机2在机架S(N)的入侧具有张力计辊21。张力计辊21为了测量机架S(N-1)与机架S(N)之间的张力而对设置在张力计辊21之下的张力计传达作用于被轧材M的力。张力计辊21具备检测其旋转速度的脉冲检测装置22。张力计辊21相当于本申请中的“入侧辊”。脉冲检测装置22相当于本申请中的“入侧旋转速度计”。
轧机2在机架S(N)的出侧具有形状计辊23。形状计辊23测量机架S(N)的出侧的被轧材M的形状(例如,平坦度)。形状计辊23具备检测其旋转速度的脉冲检测装置24。形状计辊23相当于本申请中的“出侧辊”。脉冲检测装置24相当于本申请中的“出侧旋转速度计”。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速度计13及14的测量数据(即,入侧速度VMe(N)及出侧速度VMd(N)的数据)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于张力计辊21的旋转速度及辊径(已知)计算入侧速度VMe(N),基于形状计辊23的旋转速度及辊径(已知)计算出侧速度VMd(N)。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于入侧速度VMe(N)及出侧速度VMd(N)的估算值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
在第2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机架S(N)的出侧设置与张力计辊21不同的张力计辊。在此情况下,出侧速度VMd(N)可以基于其他的张力计辊的旋转速度及辊径来估算。该情况下的别的张力计辊相当于本申请中的“出侧辊”。在机架S(N)的出侧设置有将被轧材M卷绕为线圈状的卷绕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该线圈的旋转速度(卷绕速度)及另外计算的线圈径来估算出侧速度VMd(N)。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机架S(N)的入侧设置与形状计辊23不同的形状计辊。在此情况下,入侧速度VMe(N)可以基于其他的形状计辊的旋转速度及辊径来估算。该情况下的其他的形状计辊相当于本申请中的“入侧辊”。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基于上述的出侧速度VMd(N)的估算数据和速度计13的测量数据(即,入侧速度VMe(N))的组合来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也可以基于上述的入侧速度VMe(N)的估算数据和速度计14的测量数据(即,出侧速度VMd(N))的组合来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
2-2.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3.第3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参照图5一边对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重复的说明适当省略。
3-1.控制系统的结构例
图5是表示应用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冷连轧机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对于图5所示的轧机3,向控制装置15输入辊速度VR(N-1)及VR(N)。辊速度VR(N-1)是机架S(N-1)的辊速度。辊速度VR(N)是机架S(N)的辊速度。
对于控制装置15,作为来自上位计算机的规格数据进一步输入前滑率f(N-1)及f(N)。这里,前滑率f(m)根据下述式(4)计算(其中,m=N-1或N)。
f(m)={VMd(m)-VR(m)}/VR(m)…(4)
因此,如果将前滑率f(N-1)及辊速度VR(N-1)代入到式(4)中,则计算出出侧速度VMd(N-1)(即,入侧速度VMe(N))。此外,如果将前滑率f(N)及辊速度VR(N)代入到式(4)中,则计算出出侧速度VMd(N)。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速度计13及14的测量数据(即,入侧速度VMe(N)及出侧速度VMd(N)的数据)进行了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相对于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基于入侧速度VMe(N)及出侧速度VMd(N)的估算值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基于上述的出侧速度VMd(N)的估算数据和速度计13的测量数据(即,入侧速度VMe(N))的组合来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也可以基于上述的入侧速度VMe(N)的估算数据和速度计14的测量数据(即,出侧速度VMd(N))的组合来进行入侧板厚He(N)的数据的输送。
3-2.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4.其他实施方式
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机架S(N)的压下用于载荷固定控制,辊速度VR(N-1)用于张力控制。但是,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进行将机架S(N)的压下位置控制为规定的位置的压下位置固定控制的情况等不能直接控制出侧板厚Hd(N)的控制系统。
标号的说明
1、2、3 轧机
11、12 板厚计
13、14 速度计
15 控制装置
151 入侧板厚数据输送部
152 板厚变化量计算部
153 入侧目标板厚计算部
154 入侧板厚控制部
16 速度控制装置
21 张力计辊
22、24 脉冲检测装置
23 形状计辊
Hc(N) 输送板厚
Hd(N) 出侧板厚
Hd(N)_tgt 出侧目标板厚
He(N) 入侧板厚
He(N)_tgt 入侧目标板厚
ΔH(N) 板厚变化量
M 被轧材
S(N-2)、S(N-1)、S(N) 机架
Claims (5)
1.一种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该冷连轧机具有至少3台机架,通过最末端机架进行轻压下轧制,所述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有:
入侧板厚计,测量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入侧板厚;
出侧板厚计,测量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所述板厚的出侧板厚;以及
控制装置,进行通过所述至少3台机架进行的所述被轧材的板厚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
基于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所述被轧材的速度的入侧速度和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所述速度的出侧速度,从所述入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到所述出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为止,以与所述被轧材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所述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
基于所述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以及表示在得到该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的定时输送到所述出侧板厚计的设置位置的所述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的输送数据,计算所述最末端机架处的板厚变化量;
基于所述板厚变化量和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所述板厚的目标值的出侧目标板厚,计算表示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所述板厚的目标值的入侧目标板厚;
以使所述入侧板厚的测量数据与所述入侧目标板厚一致的方式计算位于比所述最末端机架靠上游两级以上处的机架的辊速度的操作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
入侧速度计,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测量所述入侧速度;以及
出侧速度计,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测量所述出侧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
入侧辊,表示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入侧的非轧制辊;
入侧旋转速度计,检测所述入侧辊的旋转速度;
出侧辊,表示设置在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出侧的非轧制辊;以及
出侧旋转速度计,检测所述出侧辊的旋转速度;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基于所述入侧辊的旋转速度及辊径估算所述入侧速度,基于所述出侧辊的旋转速度及辊径估算所述出侧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基于位于比所述最末端机架靠上游1级处的机架的辊速度和该机架的前滑率,估算所述入侧速度,基于所述最末端机架的辊速度和所述最末端机架的前滑率,估算所述出侧速度。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板厚控制中,基于将所述输送数据除以所述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所得到的比、或从所述输送数据减去所述出侧板厚的测量数据所得到的差,计算所述板厚变化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0/033656 WO2022049739A1 (ja) | 2020-09-04 | 2020-09-04 | タンデム冷間圧延機の制御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6711A CN114466711A (zh) | 2022-05-10 |
CN114466711B true CN114466711B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049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63393.4A Active CN114466711B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45118B2 (zh) |
JP (1) | JP7375947B2 (zh) |
KR (1) | KR102679773B1 (zh) |
CN (1) | CN114466711B (zh) |
TW (1) | TWI782641B (zh) |
WO (1) | WO2022049739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21423A (ja) * | 1982-07-29 | 1984-02-03 | Nippon Steel Corp | 板厚制御装置 |
JPH0957317A (ja) * | 1995-08-18 | 1997-03-04 | Hitachi Ltd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JPH11347615A (ja) * | 1998-06-09 | 1999-12-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板厚制御装置 |
CN102821884A (zh) * | 2010-04-06 | 2012-12-12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 |
CN107552575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成套设备控制装置、方法、记录介质、以及轧制控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309A (ja) * | 1981-06-24 | 1983-01-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圧延制御装置 |
JPS5997709A (ja) * | 1982-11-24 | 1984-06-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熱間圧延ミル制御装置 |
JPH05200420A (ja) * | 1992-01-28 | 1993-08-10 | Toshiba Corp | マットロール圧延用板厚制御装置 |
JP3345101B2 (ja) * | 1993-06-29 | 2002-11-18 |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 金属帯板の冷間タンデム圧延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EP0826437A4 (en) | 1996-03-18 | 2001-04-11 | Nippon Steel Corp | TANDEM COLD ROLLING METHOD AND TANDEM COLD ROLLING MILL |
JPH09253721A (ja) | 1996-03-22 | 1997-09-30 | Kawasaki Steel Corp | 高光沢ステンレス鋼帯の製造方法 |
JPH11342409A (ja) * | 1998-05-29 | 1999-12-14 | Nkk Corp | 冷間圧延機の制御方法 |
DE102008007057A1 (de) * | 2008-01-31 | 2009-08-1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egelverfahren für eine Kaltwalzstraße mit vollständiger Massenflussregelung |
DE102008014304A1 (de) * | 2008-03-14 | 2009-09-2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 Kaltwalzstraße mit verbesserter Dynamik |
JP5123346B2 (ja) | 2010-03-25 | 2013-01-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圧延機制御装置、圧延機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CN103384572B (zh) * | 2011-03-18 | 2015-05-27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
JP6173898B2 (ja) * | 2013-12-10 | 2017-08-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6424156A (zh) * | 2016-11-11 | 2017-02-22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冷连轧机的厚度控制系统及冷连轧工艺的厚度控制方法 |
JP6627740B2 (ja) | 2016-12-20 | 2020-01-08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タンデム冷間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 |
JP2018122339A (ja) | 2017-02-02 | 2018-08-09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板厚制御方法、板厚制御装置、冷間圧延設備および鋼板の製造方法 |
JP2018134661A (ja) * | 2017-02-22 | 2018-08-30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および該方法ならびに圧延機 |
US10799924B2 (en) * | 2017-08-01 | 2020-10-13 | Sms Group Gmbh | Mass flow regulation in roller devices |
JP6705519B1 (ja) * | 2019-02-12 | 2020-06-03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製造設備の設定条件決定方法、圧延機のミルセットアップ設定値の決定方法、圧延機のミルセットアップ設定値の決定装置、製造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圧延材の製造方法 |
-
2020
- 2020-09-04 JP JP2022546829A patent/JP7375947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9-04 US US17/753,483 patent/US11845118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9-04 CN CN202080063393.4A patent/CN114466711B/zh active Active
- 2020-09-04 KR KR1020227010064A patent/KR10267977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0-09-04 WO PCT/JP2020/033656 patent/WO202204973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
- 2021-07-27 TW TW110127561A patent/TWI78264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21423A (ja) * | 1982-07-29 | 1984-02-03 | Nippon Steel Corp | 板厚制御装置 |
JPH0957317A (ja) * | 1995-08-18 | 1997-03-04 | Hitachi Ltd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JPH11347615A (ja) * | 1998-06-09 | 1999-12-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板厚制御装置 |
CN102821884A (zh) * | 2010-04-06 | 2012-12-12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 |
CN107552575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成套设备控制装置、方法、记录介质、以及轧制控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6711A (zh) | 2022-05-10 |
US11845118B2 (en) | 2023-12-19 |
KR20220051849A (ko) | 2022-04-26 |
JP7375947B2 (ja) | 2023-11-08 |
US20220288661A1 (en) | 2022-09-15 |
TWI782641B (zh) | 2022-11-01 |
WO2022049739A1 (ja) | 2022-03-10 |
JPWO2022049739A1 (zh) | 2022-03-10 |
KR102679773B1 (ko) | 2024-06-28 |
TW202212019A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27740B2 (ja) | タンデム冷間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 | |
CN114466711B (zh) | 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 | |
JP4306273B2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ストリップの蛇行制御装置及び蛇行制御方法 | |
JP4319431B2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 |
JP2002172406A (ja) | 圧延機の板厚補正方法 | |
JP2803573B2 (ja) | テーパー鋼板の製造方法 | |
JP2963240B2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張力制御方法 | |
JP3062017B2 (ja) |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厚制御方法 | |
JP3583835B2 (ja) | 熱間仕上圧延におけるセットアップ方法 | |
JP3586374B2 (ja) | 板厚制御装置 | |
WO2024034020A1 (ja) | 可逆圧延機の板幅制御装置 | |
JPH0739916A (ja) | レーザー速度計を用いた熱間粗圧延におけるスリップ予測制御装置 | |
JP2697723B2 (ja) | 熱間連続圧延方法 | |
JPH08187504A (ja) | テーパー鋼板の製造方法 | |
JP3350294B2 (ja) | タンデムミ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 |
WO1992000817A1 (en) | Interstand tension control | |
JPH06114428A (ja) | 熱間連続圧延機の先端板厚制御方法 | |
JPH08150406A (ja) | タンデム冷間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 | |
JPH11267725A (ja) | 熱間連続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 | |
JP3617227B2 (ja) | 連続式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板材の板厚制御方法 | |
JPH09248611A (ja) | 連続式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板材の板厚制御方法 | |
JPH0857509A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制御装置 | |
JPH0471606B2 (zh) | ||
JPH08192211A (ja) | テーパ厚鋼板の製造方法 | |
JPH07178427A (ja) |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