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641B - 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82641B TWI782641B TW110127561A TW110127561A TWI782641B TW I782641 B TWI782641 B TW I782641B TW 110127561 A TW110127561 A TW 110127561A TW 110127561 A TW110127561 A TW 110127561A TW I782641 B TWI782641 B TW I78264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ntry
- thickness
- aforementioned
- plate thickness
- rolling stand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8—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B21B37/20—Automatic gauge control in tandem mi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8—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65—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responsive mainly to the measured thickness of the produ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24—Automatic variation of thickness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gram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46—Roll speed or drive motor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2—Rear end control; Front end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2038/004—Measuring scale thickn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5/00—Mill drive parameters
- B21B2275/02—Speed
- B21B2275/06—Product speed
Abstract
板厚控制處理中,首先進行入側板厚He(N)之搬送處理(步驟S1)。搬送處理中,板厚計11所測量到之入側板厚He(N)的資料係以與被壓延材M之速度相同的速度,從位置P11(入側板厚計11之設置部位)被搬送至位置P12(出側板厚計12之設置部位)。接著,計算板厚變化量△H(N)(步驟S2)。板厚變化量△H(N)係根據出側板厚Hd(N)之資料以及在測量到此出側板厚Hd(N)之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位置P12的搬送板厚Hc(N)之資料來計算。然後,計算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步驟S3)。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係根據板厚變化量△H(N)之資料以及出側目標板厚Hd(N)_tgt之資料來計算。接著,計算軋輥速度VR(N-2)及VR(N-k)之操作量(步驟S4)。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以最末端軋台進行輕壓下壓延之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
藉由複數個軋台連續地壓延金屬等材料(以下稱為「被壓延材」)之冷壓延已為周知。一般的冷壓延中係實施板厚控制及張力控制。板厚控制中,位於第二段以後的軋台的出側板厚係藉由位於該軋台的上游的軋台的軋輥速度來控制。張力控制中,藉由軋台之壓下來控制該軋台的入側張力。
亦已知有為了下游產線處理而於最末端軋台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軋輥(以下稱為「鈍輥」)來對被壓延材之表面賦予適度之粗糙度的冷壓延。使用鈍輥之冷壓延中,為了使表面粗糙度之轉印相同,一般而言,係將最末端軋台之壓延荷重控制在預定值,或是進行將最末端軋台之壓延荷重控制在容許範圍內之荷重一定控制。此時,最末端軋台之壓下係用於荷重一定控制,該最末端軋台的入側張力係藉由位於該軋台的上游的軋台的軋輥速度來控制。亦即,最末端軋台的板厚控制係藉由位於最末端軋台
的上游二段的軋台的軋輥速度來進行。因此,會有浪費的時間多且難以精確度佳地控制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的問題。
就為了要解決此問題之習知技術而言,可舉例如專利文獻1及2所揭示之技術。此等習知技術中,為了使最末端軋台的入側板厚(亦即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出側板厚)成為其目標值而進行第一及第二板厚控制。第一板厚控制中,依據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出側板厚及其目標值的偏差,控制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二段以上的軋台的軋輥速度。第二板厚控制中,依據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及其目標值的偏差,修正第一板厚控制中所使用之出側板厚的目標值。
專利文獻3所揭示之技術中,在不測量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的情形下,控制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此習知技術中,利用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的預設之目標值及預設之最末端軋台的壓下率,計算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出側板厚之目標值。並且,以使此軋台的出側板厚成為所計算之目標值的方式,控制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二段以上的軋台的軋輥速度。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6830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34240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8-122339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或2的板厚控制中,藉由將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的偏差輸入比例積分器等來進行第一板厚控制中所使用的出側板厚的目標值之修正。因此,會有因該目標值修正所致之延遲發生的問題。
並且,要進行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的偏差的輸入,意指未將最末端軋台之入側板厚的狀況(亦即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出側板厚的狀況)考慮於目標值修正。因此,會有下述之問題。亦即,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出側板厚在目標值附近變動之期間,目標值修正係良好地發揮功能,然而,若非上述情形時,此軋台的出側板厚的偏差之影響將會波及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至目標值修正穩定為止將耗費時間。此問題在壓延機起動時或行進間板厚變更時將特別顯著。
專利文獻3的板厚控制中,會有下述之問題。亦即,最末端軋台之壓下率係因張力、荷重、輥與被壓延材之間的摩擦係數等之壓延狀況而變化。然而,專利文獻3的板厚控制中,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出側板厚的目標值係利用預設之壓下率來計算,且未執行依據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的測量值之回授控制。因此,若預設之壓下率不適當,則難以使最末端軋台的出側板厚成為其目標值。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至少一上述課題而研創者。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壓延技術,在以最末端軋台進行輕壓下壓延的冷壓延中,可提升板厚控制之控制反應性。
本發明之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係具備至少三台以上之軋台,且以最末端軋台進行輕壓下壓延,該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
係具備入側板厚計、出側板厚計、及控制裝置。
前述入側板厚計係測量入側板厚,該入側板厚係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之被壓延材的板厚。
前述出側板厚計係測量出側板厚,該出側板厚係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前述板厚。
前述控制裝置係執行以至少三台之前述軋台進行之前述被壓延材的板厚控制。
前述控制裝置係在前述板厚控制中係進行如下控制:
根據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前述被壓延材之速度的入側速度以及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之前述速度的出側速度,以與前述被壓延材之速度相同的速度,將前述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從前述入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搬送至前述出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
根據前述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以及搬送資料,計算前述最末端軋台之板厚變化量,其中該搬送資料係表示在測量到該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前述出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的前述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
根據前述板厚變化量以及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前述板厚之目標值的出側目標板厚,計算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前述板厚之目標值的入側目標板厚;並且
以使前述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與前述入側目標板厚一致之方式,計算位於前述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二段以上的軋台的軋輥速度之操作量。
前述控制系統亦可具備入側速度計及出側速度計。
前述入側速度計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而測量前述入側速度。
前述出側速度計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而測量前述出側速度。
前述控制系統亦可具備入側輥、入側旋轉速度計、出側輥、及出側旋轉速度計。
前述入側輥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非壓延輥。
前述入側旋轉速度計係檢測出前述入側輥之旋轉速度。
前述出側輥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非壓延輥。
前述出側旋轉速度計係檢測出前述出側輥之旋轉速度。
前述控制裝置亦可在前述板厚控制中進行如下控制:
根據前述入側輥之旋轉速度及輥徑來推算前述入側速度;並且
根據前述出側輥之旋轉速度及輥徑來推算前述出側速度。
前述控制裝置亦可在前述板厚控制中進行如下控制:
根據位於前述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軋輥速度及該軋台之先進率來推算前述入側速度;並且
根據前述最末端軋台之軋輥速度及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先進率來推算前述出側速度。
前述控制裝置亦可在前述板厚控制中進行如下控制:
根據前述搬送資料除以前述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所得之比值或是從前述搬送資料減去前述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所得之差來計算前述板厚變化量。
依據本發明,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被壓延材之板厚(入側板厚)的測量資料係以與被壓延材之速度相同的速度,從入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被搬送至出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因此,可在剛獲得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被壓延材之板厚(出側板厚)的測量資料之後立刻計算最末端軋台之板厚變化量。此板厚變化量之計算係根據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以及在獲得該測量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出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的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搬送資料)而進行者。因此,板厚變化量之資料係正確地表示最末端軋台之壓下的狀況。
依據本發明,可根據此板厚變化量之資料來計算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被壓延材之板厚的目標值(入側目標板厚),並且能夠以使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與該入側目標板厚一致之方式來計算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二段以上的軋台的軋輥速度之操作量。在此,入側板厚係與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出側之被壓延材之板厚同義,入側目標板厚係與在該軋台的出側之被壓延材之板厚的目標值同義。因此,依據本發明,無論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被壓延材之板厚如何,皆可迅速地使出側板厚(亦即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被壓延材之板厚)與出側目標板厚(亦即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板厚之目標值)一致。亦即,可提升板厚控制之控制反應性。
1,2,3:壓延機
11,12:板厚計
13,14:速度計
15:控制裝置
16:速度控制裝置
21:張力計輥
22,24:脈衝檢出裝置
23:形狀計輥
151:入側板厚資料搬送部
152:板厚變化量計算部
153:入側目標板厚計算部
154:入側板厚控制部
Hc(N):搬送板厚
Hd(N):出側板厚
Hd(N)_tgt:出側目標板厚
He(N):入側板厚
He(N)_tgt:入側目標板厚
M:被壓延材
P11,P12:位置
S(N-2),S(N-1),S(N):軋台
VR(N-2):軋輥速度
VMe(N):入側速度
VMd(N):出側速度
△H(N):板厚變化量
S1,S2,S3,S4:步驟
圖1係顯示適用第一實施型態之控制系統之串列式冷壓延機之整體構成例的圖。
圖2係說明藉由入側板厚資料搬送部而進行之搬送處理之一例的圖。
圖3係顯示由控制裝置進行之板厚控制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4係顯示適用第二實施型態之控制系統之串列式冷壓延機之整體構成例的圖。
圖5係顯示適用第三實施型態之控制系統之串列式冷壓延機之整體構成例的圖。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型態。此外,對於各圖中共通之元件係標示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1.第一實施型態
首先,參照圖1至3來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型態之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
1-1.控制系統之構成例
圖1係顯示適用第一實施型態之控制系統之串列式冷壓延機之整體構成例的圖。圖1所示之串列式冷壓延機(以下亦簡稱「壓延機」)1係具備至少三台之軋台(例如五至六台之軋台)。圖1係示意地顯示四段壓延機,但亦可由六段壓延機等其他壓延機來構成軋台。軋台S(N)係至少三台之軋台
中之位於壓延方向之最下游的軋台(亦即最末端軋台)(N係顯示軋台之總數)。軋台S(N-1)係位於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軋台S(N-2)係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二段的軋台。
軋台S(N)之入側(Entry side)係設置有板厚計11。板厚計11係測量軋台S(N)之入側的被壓延材M的板厚(以下亦稱為「入側板厚」)He(N)。軋台S(N)之出側(Delivery side)係設置有板厚計12。板厚計12係測量軋台S(N)之出側的被壓延材M的板厚(以下亦稱為「出側板厚」)Hd(N)。
軋台S(N)之入側係設置有速度計13。速度計13係測量軋台S(N)之入側的被壓延材M的速度(以下亦稱為「入側速度」)VMe(N)。軋台S(N)之出側係設置有速度計14。速度計14係測量軋台S(N)之出側的被壓延材M的速度(以下亦稱為「出側速度」)VMd(N)。
壓延機1係具備控制裝置15。一般而言,控制裝置15係由具備處理器、記憶體及輸入輸出介面之電腦所構成。控制裝置15係連接於決定製品板厚等之壓延相關規格的上位電腦。控制裝置15亦可包含此上位電腦之構成。控制裝置15係構成張力控制系統、荷重一定控制系統及板厚控制系統之一部分。
控制裝置15構成張力控制系統之一部分時,控制裝置15係根據例如來自上位電腦之規格資料(例如目標張力資料)及來自壓延機1之測量資料(例如實際張力資料)來操作軋台S(N-1)之軋輥速度,藉此控制軋台S(N-1)與軋台S(N)之間的張力。並且,控制裝置15係根據規格資料(例如目標張力資料)及測量資料(例如實際張力資料)來操作軋台S(N-1)的壓
下位置,藉此控制軋台S(N-2)與軋台S(N-1)之間的張力。張力控制系統之其他例中,控制裝置15係藉由軋台S(N)之壓下來控制軋台S(N-1)與軋台S(N)之間的張力。
控制裝置15構成荷重一定控制系統之一部分時,控制裝置15係進行「輕壓下壓延」,藉由操作軋台S(N)的壓下位置而將軋台S(N)之壓延荷重控制成一定。例如,控制裝置15係將軋台S(N)之壓下裝置的壓下位置操作成為使軋台S(N)之測量資料(例如實際荷重資料)與規格資料(例如目標荷重資料)一致。
圖1係描繪控制裝置15構成板厚控制系統之一部分時的構成例。控制裝置15構成板厚控制系統之一部分時,控制裝置15係取得測量資料及規格資料。測量資料係包含入側板厚He(N)、出側板厚Hd(N)、入側速度VMe(N)及出側速度VMd(N)之資料。規格資料係包含出側目標板厚Hd(N)_tgt之資料。出側目標板厚Hd(N)_tgt係表示軋台S(N)之出側的被壓延材M的板厚之目標值。
控制裝置15係將軋台S(N-2)之軋輥速度操作成為使入側板厚He(N)與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一致。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係表示軋台S(N)之入側的被壓延材M的板厚之目標值。就構成板厚控制系統之一部分時之功能性構成而言,控制裝置15係具備入側板厚資料搬送部151、板厚變化量計算部152、入側目標板厚計算部153、及入側板厚控制部154。在此,此等功能係藉由以控制裝置15之處理器執行記憶在記憶體之預定程式而實現。
入側板厚資料搬送部151係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處理。搬送處理中,入側板厚He(N)之資料係從板厚計11之設置部位被搬送至板厚計12之設置部位。圖2係說明藉由入側板厚資料搬送部151進行之搬送處理之一例的圖。圖2所示之被壓延材M係藉由在軋台S(N)之輕壓下壓延而賦予粗糙度。位置P11係表示板厚計11之設置部位。位置P12係表示板厚計12之設置部位。
搬送處理中,藉由板厚計11而時時刻刻取得之入側板厚He(N)的資料係以與被壓延材M之速度相同的速度,從位置P11被搬送至位置P12。軋台S(N)的入側的資料的移動速度係與入側速度相等,軋台S(N)的出側的資料的移動速度係與出側速度相等。
資料之搬送係例如以下述方式進行。首先,將位置P11至軋台S(N)之間的入側區間以及軋台S(N)至位置P12之間的出側區間進行細分割。依掃描時間演算被壓延材M移動之距離,並依據所演算之距離,使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移動。
其他的搬送例中,係設定資料區域與移動距離區域之組合。資料區域中儲存入側板厚He(N)之資料。並且,依據入側速度及出側速度,計算自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輸入時間點起之被壓延材M的移動量而更新移動距離區域。此移動距離區域到達從位置P11至位置P12之距離後,從資料區域取出入側板厚He(N)之資料。
進行搬送處理時,入側板厚He(N)之資料係以與被壓延材M速度相同之速度,從位置P11被搬送至位置P12。入側板厚資料搬送部151係將在測量到出側板厚Hd(N)之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位置P12的入側
板厚He(N)之資料傳送至板厚變化量計算部152,作為「搬送板厚Hc(N)之資料」。
板厚變化量計算部152係計算軋台S(N)中的被壓延材M的板厚變化量△H(N)。板厚變化量△H(N)係根據出側板厚Hd(N)之資料及測量到此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位置P12的搬送板厚Hc(N)之資料來計算。例如,板厚變化量△H(N)係搬送板厚Hc(N)之資料除以出側板厚Hd(N)之資料所得之比值△HR(=Hc(N)/Hd(N))。其他的例中,板厚變化量△H(N)係搬送板厚Hc(N)之資料減去出側板厚Hd(N)之資料所得之差值△HD(=Hc(N)-Hd(N))。板厚變化量計算部152係將板厚變化量△H(N)之資料傳送至入側目標板厚計算部153。
入側目標板厚計算部153係根據出側目標板厚Hd(N)_tgt及板厚變化量△H(N)來計算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板厚變化量△H(N)為比值△HR時,入側目標板厚計算部153係利用下述式(2)來計算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板厚變化量△H(N)為差值△HD時,入側目標板厚計算部153係利用下述式(3)來計算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
He(N)_tgt=Hd(N)_tgt×△HR…(2)
He(N)_tgt=Hd(N)_tgt+△HD…(3)
入側目標板厚計算部153係將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之資料傳送至入側板厚控制部154。
入側板厚控制部154係根據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與入側板厚He(N)之差△He(N)來計算軋台S(N-2)之軋輥速度VR(N-2)的操作量。在此,軋台S(N)之入側係與軋台S(N-1)之出側具有相同之意義。因此,入
側板厚He(N)係與軋台S(N-1)之出側的被壓延材M之板厚(亦即出側板厚)Hd(N-1)同義。並且,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係與軋台S(N-1)之出側的被壓延材M的板厚之目標值(亦即出側目標板厚)Hd(N-1)_tgt同義。
就軋輥速度VR(N-2)之操作量的計算方法而言,可舉例如公知之比例積分控制的監視控制。為了提升控制反應性,亦可在回授控制系統之構成追加史密斯補償器。在此,若為可迅速地減少入側板厚差△He(N)之軋輥速度VR(N-2)的操作量之計算方法,則不限於上述之計算方法,皆可適用。入側板厚控制部154係將軋輥速度VR(N-2)之操作量的資料輸出至速度控制裝置16。
並且,入側板厚控制部154係計算軋台S(N-k)之軋輥速度VR(N-k)的操作量(在此,3≦k≦N-1)。亦即,入側板厚控制部154係計算位於軋台S(N)的上游二段以上的軋台的軋輥速度之操作量。為了使壓延機1之運行穩定,軋輥速度VR(N-k)之操作量係設定為與軋輥速度VR(N-2)之操作量相同的比例。軋輥速度VR(N-k)之操作量亦可設定成預定之比例。
1-2.控制裝置之板厚控制例
圖3係顯示由控制裝置15(處理器)進行之板厚控制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圖3所示之例中,首先進行入側板厚He(N)之搬送處理(步驟S1)。搬送處理係在每次藉由板厚計11測量入側板厚He(N)時進行。搬送處理中,板厚計11所測量到之入側板厚He(N)的資料係以與被壓延材M之速度相同的速度,從位置P11被搬送至位置P12。
步驟S1之後,接著計算板厚變化量△H(N)(步驟S2)。板厚變化量△H(N)之計算係在每次藉由板厚計12測量出側板厚Hd(N)時進行。
板厚變化量△H(N)係根據出側板厚Hd(N)之資料及在測量到此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位置P12之搬送板厚Hc(N)的資料來計算。板厚變化量△H(N)可為比值△HR或差值△HD。
步驟S2之後,接著計算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步驟S3)。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係根據步驟S2中所算出之板厚變化量△H(N)的資料,以及出側目標板厚Hd(N)_tgt之資料來計算。如上述說明,出側目標板厚Hd(N)_tgt之資料係包含於來自上位電腦之規格資料。
步驟S3之後,接著計算軋輥速度VR(N-2)及VR(N-k)之操作量(步驟S4)。軋輥速度VR(N-2)之操作量係根據步驟S3中所算出之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的資料與板厚計11所測量到之入側板厚He(N)(亦即出側板厚Hd(N-1))的最新資料之入側板厚差△He(N)來計算。軋輥速度VR(N-k)之操作量係設定成與軋輥速度VR(N-2)之操作量相同之比例或預定之比例。
1-3.功效
依據以上說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由於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處理,因此在剛測量到出側板厚Hd(N)之資料之後,即可計算板厚變化量△H(N)。並且,板厚變化量△H(N)之計算係根據出側板厚Hd(N)之資料以及在測量到此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位置P12之搬送板厚Hc(N)的資料來進行。因此,板厚變化量△H(N)之資料係正確地顯示軋台S(N)中之壓下的狀況。
並且,依據第一實施型態,根據板厚變化量△H(N)之資料來計算入側目標板厚He(N)_tgt(亦即出側目標板厚Hd(N-1)_tgt),並且計算
位於軋台S(N)的上游二段以上的軋台之軋輥速度的操作量。因此,不論出側板厚Hd(N-1)如何,皆可迅速地使出側板厚Hd(N-1)與出側目標板厚Hd(N-1)_tgt一致。亦即,可使板厚控制之控制反應性提升。並且,亦可於軋台S(N)之出側達成出側目標板厚Hd(N)_tgt。
2.第二實施型態
接著,參照圖4來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型態之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在此,適當地省略與第一實施型態之說明重複的說明。
2-1.控制系統之構成例
圖4係顯示適用第二實施型態之控制系統之串列式冷壓延機之整體構成例的圖。圖4所示之壓延機2係在軋台S(N)之入側具備張力計輥21。張力計輥21係為了測量軋台S(N-1)與軋台S(N)之間的張力,而將施加於被壓延材M之力傳送至設置於張力計輥21之下的張力計。張力計輥21中裝設有檢測其旋轉速度之脈衝檢出裝置22。張力計輥21係相當於本案中之「入側輥」。脈衝檢出裝置22係相當於本案中之「入側旋轉速度計」。
壓延機2係在軋台S(N)之出側具備形狀計輥23。形狀計輥23係測量軋台S(N)之出側的被壓延材M的形狀(例如平坦度)。形狀計輥23中裝設有檢測其旋轉速度之脈衝檢出裝置24。形狀計輥23係相當於本案中之「出側輥」。脈衝檢出裝置24係相當於本案中之「出側旋轉速度計」。
第一實施型態中,利用速度計13及14之測量資料(亦即入側速度VMe(N)及出側速度VMd(N)之資料)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相對於此,第二實施型態中,根據張力計輥21之旋轉速度及輥徑(已
知)來計算入側速度VMe(N),並根據形狀計輥23之旋轉速度及輥徑(已知)來計算出側速度VMd(N)。亦即,第二實施型態中,根據入側速度VMe(N)及出側速度VMd(N)之推算值,進行入側板厚He(N)資料之搬送。
第二實施型態中,亦可於軋台S(N)之出側,設置與張力計輥21不同之其他張力計輥。此時,亦可根據其他張力計輥的旋轉速度及輥徑來推算出側速度VMd(N)。此時之其他張力計輥係相當於本案中之「出側輥」。於軋台S(N)之出側設有將被壓延材M繞成卷狀體之捲繞設備時,亦可根據此卷狀體之旋轉速度(捲繞速度)及另外演算之卷徑來推算出側速度VMd(N)。
並且,第二實施型態中,軋台S(N)之入側亦可設置有與形狀計輥23不同之其他形狀計輥。此時,亦可根據其他形狀計輥的旋轉速度及輥徑來推算入側速度VMe(N)。此時之其他形狀計輥係相當於本案中之「入側輥」。
並且,第二實施型態中,亦可根據上述之出側速度VMd(N)的推算資料與速度計13之測量資料(亦即入側速度VMe(N))之組合,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亦可根據上述之入側速度VMe(N)的推算資料與速度計14之測量資料(亦即出側速度VMd(N))之組合,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
2-2.功效
依據以上說明之第二實施型態,可獲得與第一實施型態之功效相同的功效。
3.第三實施型態
接著,參照圖5來說明本發明第三實施型態之控制系統。在此,適當地省略與第一實施型態之說明重複的說明。
3-1.控制系統之構成例
圖5係顯示適用第三實施型態之控制系統之串列式冷壓延機之整體構成例的圖。圖5所示之壓延機3中,對控制裝置15輸入軋輥速度VR(N-1)及VR(N)。軋輥速度VR(N-1)係軋台S(N-1)之軋輥速度。軋輥速度VR(N)係軋台S(N)之軋輥速度。
控制裝置15中,更輸入來自上位電腦之規格資料之先進率f(N-1)及f(N)。在此,先進率f(m)係由下述式(4)而計算(在此,m=N-1或N)。
f(m)={VMd(m)-VR(m)}/VR(m)…(4)
因此,將先進率f(N-1)及軋輥速度VR(N-1)代入式(4)時,可計算出側速度VMd(N-1)(亦即入側速度VMe(N))。並且,將先進率f(N)及軋輥速度VR(N)代入式(4)時,可計算出側速度VMd(N)。
第一實施型態中,利用速度計13及14之測量資料(亦即入側速度VMe(N)及出側速度VMd(N)之資料)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相對於此,第三實施型態中,根據入側速度VMe(N)及出側速度VMd(N)之推算值,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
在此,第三實施型態中,亦可根據上述之出側速度VMd(N)的推算資料與速度計13之測量資料(亦即入側速度VMe(N))之組合,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亦可根據上述之入側速度VMe(N)的推算
資料與速度計14之測量資料(亦即、出側速度VMd(N))之組合,進行入側板厚He(N)之資料的搬送。
3-2.功效
依據以上說明之第三實施型態,可獲得與第一實施型態之功效相同的功效。
4.其他實施型態
第一至第三實施型態中,軋台S(N)之壓下係用於荷重一定控制,軋輥速度VR(N-1)係用於張力控制。然而,當進行將軋台S(N)的壓下位置控制在預定位置之壓下位置一定控制時等情況下,本發明係可廣泛地適用於無法直接控制出側板厚Hd(N)之控制系統。
S1,S2,S3,S4:步驟
Claims (5)
- 一種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係具備至少三台以上之軋台,且以最末端軋台進行輕壓下壓延,該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係具備:入側板厚計,係測量入側板厚,該入側板厚係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之被壓延材的板厚;出側板厚計,係測量出側板厚,該出側板厚係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前述板厚;以及控制裝置,係執行以至少三台之前述軋台進行之前述被壓延材的板厚控制;前述控制裝置係在前述板厚控制中進行如下控制:根據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前述被壓延材之速度的入側速度以及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之前述速度的出側速度,以與前述被壓延材之速度相同的速度,將前述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從前述入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搬送至前述出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根據前述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以及搬送資料,計算前述最末端軋台中之板厚變化量,其中該搬送資料係表示在測量到該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之時間點時被搬送至前述出側板厚計之設置部位的前述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根據前述板厚變化量以及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前述板厚之目標值的出側目標板厚,計算表示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前述板厚之目標值的入側目標板厚;並且以使前述入側板厚之測量資料與前述入側目標板厚一致之方式,計算位於前述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二段以上的軋台的軋輥速度之操作量。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控制系統,係具備:入側速度計,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而測量前述入側速度;以及出側速度計,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而測量前述出側速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控制系統,係具備:入側輥,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入側的非壓延輥;入側旋轉速度計,係檢測出前述入側輥之旋轉速度;出側輥,係設置在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出側的非壓延輥;以及出側旋轉速度計,係檢測出前述出側輥之旋轉速度;前述控制裝置係在前述板厚控制中進行如下控制:根據前述入側輥之旋轉速度及輥徑來推算前述入側速度;並且根據前述出側輥之旋轉速度及輥徑來推算前述出側速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在前述板厚控制中進行如下控制:根據位於前述最末端軋台的上游一段的軋台的軋輥速度及該軋台之先進率來推算前述入側速度;並且根據前述最末端軋台之軋輥速度及前述最末端軋台之先進率來推算前述出側速度。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在前述板厚控制中進行如下控制:根據前述搬送資料除以前述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所得之比值或是從前述搬送資料減去前述出側板厚之測量資料所得之差來計算前述板厚變化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0/033656 WO2022049739A1 (ja) | 2020-09-04 | 2020-09-04 | タンデム冷間圧延機の制御システム |
WOPCT/JP2020/033656 | 2020-09-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12019A TW202212019A (zh) | 2022-04-01 |
TWI782641B true TWI782641B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049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27561A TWI782641B (zh) | 2020-09-04 | 2021-07-27 | 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288661A1 (zh) |
JP (1) | JP7375947B2 (zh) |
KR (1) | KR20220051849A (zh) |
CN (1) | CN114466711A (zh) |
TW (1) | TWI782641B (zh) |
WO (1) | WO2022049739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68305A (ja) * | 1993-06-29 | 1995-03-14 | Kawasaki Steel Corp | 金属帯板の冷間タンデム圧延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US8459075B2 (en) * | 2008-01-31 | 2013-06-1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egulation method for a cold-rolling mill train with complete mass flow regulation |
CN103384572A (zh) * | 2011-03-18 | 2013-11-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
TWI574753B (zh) * | 2013-12-10 | 2017-03-21 | Hitachi Ltd | A rolling control device, a roll control method and a roll control program |
WO2020166124A1 (ja) * | 2019-02-12 | 2020-08-20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製造設備の設定条件決定方法、圧延機のミルセットアップ設定値の決定方法、圧延機のミルセットアップ設定値の決定装置、製造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圧延材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30767B2 (zh) * | 1981-06-24 | 1990-07-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
JPS637848B2 (zh) * | 1982-07-29 | 1988-02-18 | Shinnippon Seitetsu Kk | |
JPS5997709A (ja) * | 1982-11-24 | 1984-06-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熱間圧延ミル制御装置 |
JPH05200420A (ja) * | 1992-01-28 | 1993-08-10 | Toshiba Corp | マットロール圧延用板厚制御装置 |
JP3129162B2 (ja) * | 1995-08-18 | 2001-01-2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JPH11342409A (ja) * | 1998-05-29 | 1999-12-14 | Nkk Corp | 冷間圧延機の制御方法 |
JP3586374B2 (ja) * | 1998-06-09 | 2004-11-10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板厚制御装置 |
DE102008014304A1 (de) * | 2008-03-14 | 2009-09-2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 Kaltwalzstraße mit verbesserter Dynamik |
JP4801782B1 (ja) * | 2010-04-06 | 2011-10-26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動作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
JP6672094B2 (ja) * | 2016-07-01 | 2020-03-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プラント制御装置、圧延制御装置、プラント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ラント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6424156A (zh) | 2016-11-11 | 2017-02-22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冷连轧机的厚度控制系统及冷连轧工艺的厚度控制方法 |
JP2018122339A (ja) | 2017-02-02 | 2018-08-09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板厚制御方法、板厚制御装置、冷間圧延設備および鋼板の製造方法 |
JP2018134661A (ja) | 2017-02-22 | 2018-08-30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および該方法ならびに圧延機 |
US10799924B2 (en) * | 2017-08-01 | 2020-10-13 | Sms Group Gmbh | Mass flow regulation in roller devices |
-
2020
- 2020-09-04 JP JP2022546829A patent/JP7375947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9-04 CN CN202080063393.4A patent/CN114466711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9-04 US US17/753,483 patent/US2022028866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04 WO PCT/JP2020/033656 patent/WO202204973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9-04 KR KR1020227010064A patent/KR20220051849A/ko unknown
-
2021
- 2021-07-27 TW TW110127561A patent/TWI78264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68305A (ja) * | 1993-06-29 | 1995-03-14 | Kawasaki Steel Corp | 金属帯板の冷間タンデム圧延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US8459075B2 (en) * | 2008-01-31 | 2013-06-1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egulation method for a cold-rolling mill train with complete mass flow regulation |
CN103384572A (zh) * | 2011-03-18 | 2013-11-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
TWI574753B (zh) * | 2013-12-10 | 2017-03-21 | Hitachi Ltd | A rolling control device, a roll control method and a roll control program |
WO2020166124A1 (ja) * | 2019-02-12 | 2020-08-20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製造設備の設定条件決定方法、圧延機のミルセットアップ設定値の決定方法、圧延機のミルセットアップ設定値の決定装置、製造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圧延材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288661A1 (en) | 2022-09-15 |
CN114466711A (zh) | 2022-05-10 |
JP7375947B2 (ja) | 2023-11-08 |
JPWO2022049739A1 (zh) | 2022-03-10 |
TW202212019A (zh) | 2022-04-01 |
WO2022049739A1 (ja) | 2022-03-10 |
KR20220051849A (ko) | 2022-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31270B2 (ja) | リバース式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 | |
JP6627740B2 (ja) | タンデム冷間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 | |
TWI782641B (zh) | 串列式冷壓延機的控制系統 | |
CN108453137B (zh) | 轧机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 |
JP5967033B2 (ja) | 蛇行制御装置および蛇行制御方法 | |
JP4306273B2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ストリップの蛇行制御装置及び蛇行制御方法 | |
JP3281682B2 (ja) | レーザー速度計を用いた熱間粗圧延におけるスリップ予測制御装置 | |
JP2018015766A (ja) | 熱間仕上圧延における鋼板尾端蛇行制御方法 | |
JP2002336906A (ja) | 圧延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3506119B2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圧延負荷配分変更方法 | |
JP2003245708A (ja) | 被圧延材の蛇行制御方法 | |
JP3400965B2 (ja) | 板厚制御装置 | |
JP5385643B2 (ja) | 多段圧延機における板厚制御方法及び板厚制御装置 | |
JP3403330B2 (ja) |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方法 | |
JP4223344B2 (ja) | 連続圧延機の板厚推定方法及びその推定方法を用いた板厚制御方法 | |
JP5637906B2 (ja) | 冷間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及び板厚制御装置 | |
JP3062017B2 (ja) |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厚制御方法 | |
JP2004050217A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張力制御装置 | |
JPH09168810A (ja) | 連続圧延機における帯板の蛇行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JP2003275811A (ja)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ストリップの蛇行制御装置及び蛇行制御方法 | |
JP2017225988A (ja) | 圧下レベリング制御装置および圧下レベリング制御方法 | |
JP2018001271A (ja) | 蛇行予測システム、蛇行予測方法及び圧延機のオペレータ支援方法 | |
JP3345101B2 (ja) | 金属帯板の冷間タンデム圧延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JP2009113100A (ja) | 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及び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 | |
JPH0636929B2 (ja) | 被圧延材の板幅制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