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655B -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9655B
CN114379655B CN202210074196.3A CN202210074196A CN114379655B CN 114379655 B CN114379655 B CN 114379655B CN 202210074196 A CN202210074196 A CN 202210074196A CN 114379655 B CN114379655 B CN 114379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ide frame
laminate
side wall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41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9655A (zh
Inventor
张玺
黄锦腾
贺劲刚
冉翔
代世磊
刘峰
吴开丰
张翼飞
王兵
敖尚兵
倪前宏
吴锦刚
高凯
彭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41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9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9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9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车身框架和车辆。后车身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框架连接组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以及第一连接框,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相对,第一连接框连接于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第二框架包括第三侧边框、第四侧边框以及第二连接框,第三侧边框与第四侧边框相对,第二连接框连接于第三侧边框与第四侧边框之间,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以及第四侧边框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框架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有助于简化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侧边框的结构,继而降低侧边框的制造难度,提高侧边框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的批量化生产要求。

Description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飞行汽车对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要求非常高,在车体结构上大量应用非金属材料可实现车车身大幅减重,但非金属结构相对于金属结构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均有大幅度提高,并且生产节拍很慢,难以满足汽车的批量量化生产要求。此外,车身结构的后车身框架多为一体成型框架,相关结构可以最大幅度实现轻量化,但存在制造难度大,无法满足批量化生产节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后车身框架或车辆,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后车身框架,后车身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框架连接组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以及第一连接框,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相对,第一连接框连接于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第二框架包括第三侧边框、第四侧边框以及第二连接框,第三侧边框与第四侧边框相对,第二连接框连接于第三侧边框与第四侧边框之间,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以及第四侧边框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框架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层合板结构包括第一层合板和第二层合板,第一层合板的相对两侧部以及第二层合板的相对两侧部均朝同一侧弯折并连接,第一层合板与第二层合板之间形成侧框腔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二层合板结构,第二层合板结构与第一层合板结构相区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层合板结构包括第三层合板和第四层合板,第三层合板包括连接板主体、第一翻边以及第二翻边,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分别连接于连接板主体的相对两侧,第四层合板连接于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连接板主体和第四层合板之间形成连接框腔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架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框架连接件,多个框架连接件间隔分布,每个框架连接件连接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框架连接件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三层合板结构,第三层合板结构与第一层合板结构相区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层合板结构包括第五层合板和第六层合板,第五层合板包括框架层合板主体、第三翻边以及第四翻边,第三翻边与第四翻边分别连接于框架层合板主体的相背两端,第三翻边连接于第一框架,第四翻边连接于第二框架,第六层合板嵌设于框架层合板主体内,框架层合板主体和第六层合板之间形成连接件腔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车身框架还包括侧围连接框架以及多个侧围连接件,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以及第四侧边框均连接于侧围连接框架。多个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第一框架与左侧围之间,还适于连接于第一框架与右侧围之间,还适于连接于第二框架与左侧围之间,还适于连接于第二框架与右侧围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一侧围连接件,第一侧围连接件位于第一侧边框背离第二侧边框的一侧,第一侧围连接件与第一侧边框形成夹角,第一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第一侧边框与左侧围之间;和/或,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二侧围连接件,第二侧围连接件位于第二侧边框背离第一侧边框的一侧,第二侧围连接件与第二侧边框形成夹角,第二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第二侧边框与右侧围之间;和/或,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三侧围连接件,第三侧围连接件位于第三侧边框背离第四侧边框的一侧,第三侧围连接件与第三侧边框形成夹角,第三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第三侧边框与左侧围之间;和/或,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四侧围连接件,第四侧围连接件位于第四侧边框背离第三侧边框的一侧,第四侧围连接件与第四侧边框形成夹角,第四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第四侧边框与右侧围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一侧边框接头,第一侧边框接头装配于第一侧边框内并外露于第一侧边框;和/或,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二侧边框接头,第二侧边框接头装配于第二侧边框内并外露于第二侧边框;和/或,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三侧边框接头,第三侧边框接头装配于第三侧边框内并外露于第三侧边框;和/或,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四侧边框接头,第四侧边框接头装配于第四侧边框内并外露于第四侧边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后车身框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车身框架和车辆中,第一框架的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相对,第一连接框连接于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第二框架的第三侧边框与第四侧边框相对,第二连接框连接于第三侧边框与第四侧边框之间,框架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由于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以及第四侧边框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有助于简化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侧边框的结构,继而降低侧边框的制造难度,提高侧边框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的批量化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车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第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侧边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连接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侧边框与连接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框架连接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框架连接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后车身框架的第一侧边框与第一侧边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后车身框架100。后车身框架100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20以及框架连接组件30,框架连接组件30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之间。
第一框架10包括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以及第一连接框13,第一连接框13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之间。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相对,例如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可以以一定的间隔距离相对。
在后车身框架100应用于车辆后,从第一侧边框11至第二侧边框12的方向可以为车辆的宽度方向。其中,车辆的宽度方向可以为从左侧车门至右侧车门的方向,第一侧边框11可以相对第二侧边框12更靠近左侧车门。
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可以为相同的结构,也可以为对称的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结构。
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如此,有助于简化侧边框(第一侧边框11和第二侧边框12)的结构,继而降低侧边框的制造难度,提高侧边框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100的批量化生产要求。
第二框架20可以位于第一框架10的下方,在后车身框架100应用于车辆后,从第二框架20至第一框架10的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高度方向。其中,车辆的高度方向可以为从车辆顶盖至车辆底盘的方向。
第二框架2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框架10的结构相同或不同。第二框架20包括第三侧边框21、第四侧边框22以及第二连接框23,第二连接框23连接于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之间。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相对,例如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可以以一定的间隔距离相对。在后车身框架100应用于车辆后,从第三侧边框21至第四侧边框22的方向可以为车辆的宽度方向,第三侧边框21可以位于第一侧边框11的下方,第四侧边框22可以位于第二侧边框12的下方。
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可以为相同的结构,也可以为对称的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结构。
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如此,有助于简化侧边框(第三侧边框21和第四侧边框22)的结构,继而降低侧边框的制造难度,提高侧边框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100的批量化生产要求。并且由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也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有效地简化了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20中的侧边框的结构。
其中,层合板可以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层合板,也可以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层合板,如此,有助于较好地减轻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20的重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层合板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层合板。
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21以及第四侧边框22均可以采用多个层合板连接而成。本申请中,术语“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例如第一侧边框11可以采用两、三、四、五或其他数量个层合板连接而成;第二侧边框12可以采用两、三、四、五或其他数量个层合板连接而成;第三侧边框21可以采用两、三、四、五或其他数量个层合板连接而成;第四侧边框22可以采用两、三、四、五或其他数量个层合板连接而成。各侧边框采用层合板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请参阅图4,第一层合板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层合板41和第二层合板42,第一层合板41与第二层合板42可以相连接。第一层合板41与第二层合板42可以围成侧框腔体401,侧框腔体401有助于减轻结构的重量,同时侧框腔体401也可以作为吸能空间并弱化碰撞冲击力。此外,侧框腔体401可以呈闭口结构,也即是,沿结构的横截面方向,第一层合板41和第二层合板42完全包围侧框腔体401,从而有助于确保结构有较好的承载效率。
其中,侧边框可以采用泡沫芯填充方式形成带有侧框腔体401的一体成型结构;侧边框也可以通过真空袋压进行内部加压,形成带有侧框腔体401的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侧边框的成型方式也可以为其他。
第一层合板41的相对两侧部以及第二层合板42的相对两侧部均朝同一侧弯折并连接,第一层合板41与第二层合板42之间形成侧框腔体401。
第一层合板41可以包括第一板体411、第二板体412以及第三板体413,第一板体411、第二板体412以及第三板体413可以依次连接。第一板体411、第二板体412以及第三板体413均可以大体呈平板状。第一板体411与第二板体412可以相互垂直。第一板体411与第三板体413可以相对设置。第三板体413与第二板体412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第三板体413可以朝远离第一板体411的方向倾斜,使得第三板体413与第二板体4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第一板体411、第二板体412以及第三板体413可以围成容纳空间414。
第二层合板42可以连接于第一板体411与第三板体413,第二层合板42可以与第一板体411、第二板体412以及第三板体413围成上述的侧框腔体401。在后车身框架100应用于车辆的情况下,从第一板体411至第三板体413的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高度方向,从第二层合板42至第二板体412的方向可以为车辆的宽度方向。
第二层合板42背离侧框腔体401的一侧形成连接框安装槽420,以便于各侧边框(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21和第四侧边框22)可以通过连接框安装槽420与连接框(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23)配合。
第二层合板42可以位于第一层合板41的容纳空间414内。第二层合板42可以包括第四板体421、第五板体422以及第六板体423,第四板体421、第五板体422以及第六板体423可以依次连接。第四板体421、第五板体422以及第六板体423均可以大体呈平板状。第一板体411与第二板体412可以相互垂直。第四板体421与第六板体423可以相对设置。第六板体423与第五板体422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第六板体423可以朝远离第四板体421的方向倾斜,使得第六板体423与第五板体4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第四板体421、第五板体422以及第六板体423可以围成连接框安装槽420。如此,通过将第六板体423与第五板体42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90度,有助于满足侧边框成型的拔模角度要求,同时也便于成型出的连接框安装槽420与连接框进行配合安装。
第四板体421可以连接于第一板体411,第六板体423可以连接于第三板体413,从而有助于增加侧边框中位于连接框安装槽420处的壁厚,提高第四板体421和第五板体422的抗弯折能力。如此,在侧边框通过连接框安装槽420沿车辆的高度方向承载连接框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连接框与侧边框连接的稳定性。
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23也可以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二层合板结构,第二层合板结构与第一层合板结构相区别。如此,有助于简化连接框(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23)的结构,继而降低连接框的制造难度,提高连接框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100的批量化生产要求。
连接框的层合板的材质可以与侧边框的层合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例如连接框的层合板可以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层合板,也可以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层合板,有助于较好地减轻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23的重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框的层合板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层合板。
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23均可以采用多个层合板连接而成。例如第一连接框13可以采用两、三、四、五或其他数量个层合板连接而成;第二连接框23可以采用两、三、四、五或其他数量个层合板连接而成。各连接框采用层合板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请参阅图5,第二层合板结构可以包括第三层合板43和第四层合板44,第三层合板43与第四层合板44可以相连接。第三层合板43与第四层合板44可以围成连接框腔体402,连接框腔体402有助于减轻结构的重量,同时连接框腔体402也可以作为吸能空间并弱化碰撞冲击力。此外,连接框腔体402可以呈闭口结构,也即是,沿结构的横截面方向,第三层合板43与第四层合板44完全包围连接框腔体402,从而有助于确保结构有较好的承载效率。此外,由于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23的横截面相同,使得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23可以共用模具成型,从而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其中,连接框可以采用泡沫芯填充方式形成带有连接框腔体402的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框也可以通过真空袋压进行内部加压,形成带有连接框腔体402的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框也可以拉挤成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框的成型方式也可以为其他。
第三层合板43可以包括连接板主体431、第一翻边432以及第二翻边433,第一翻边432与第二翻边433可以分别连接于连接板主体431的相对两侧。连接板主体431和第四层合板44之间形成连接框腔体402,例如第四层合板44可以连接于第一翻边432与第二翻边433,从而有助于增加连接框中位于第一翻边432与第二翻边433处的结构厚度。
如图6所示,连接框安装于侧边框后,连接框的第三层合板43与第四层合板44可以一并安装于侧边框的连接框安装槽420内,并使第三层合板43的连接板主体431抵接于第四板体421,第四层合板44抵接于第六板体423。
在后车身框架100应用于车辆的情况下,从连接板主体431至第四层合板44的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高度方向,从第一翻边432至第二翻边433的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长度方向。其中,车辆的长度方向可以为从车头至车尾的方向。
在第一连接框13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的情况下,第一连接框13的一端可以安装于第一侧边框11的连接框安装槽420内,第一连接框13的另一端可以安装于第二侧边框12的连接框安装槽420内。
同理,在第二连接框23连接于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的情况下,第二连接框23的一端可以安装于第三侧边框21的连接框安装槽420内,第二连接框23的另一端可以安装于第四侧边框22的连接框安装槽420内。
其中,连接框与侧边框可以采用螺钉、螺栓、螺柱、铆钉或其他紧固件进行紧固,两者也可以采用胶合的方式固定于一体。
第一连接框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框13可以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排布,每个第一连接框13均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之间,不同的第一连接框13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框13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连接框13的长度相同,另两个第一连接框13的长度相同且长于该其中两个第一连接框13的长度。第一连接框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车辆的宽度方向。
第二连接框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框23可以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排布,每个第二连接框23均连接于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之间,不同的第二连接框23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框23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第二连接框23的长度相同,另一个第二连接框23的长度长于该其中两个第二连接框23的长度。第二连接框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车辆的宽度方向。
请参阅图2和图7,框架连接组件30可以包括框架连接件31,框架连接件31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之间。
框架连接件31可以采用层合板连接而成。如此,有助于简化框架连接件31的结构,继而降低框架连接件31的制造难度,提高框架连接件31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100的批量化生产要求。
框架连接件31的层合板的材质可以与侧边框的层合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例如框架连接件31的层合板可以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层合板,也可以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层合板,有助于较好地减轻框架连接件31的重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框架连接件31的层合板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层合板。
框架连接件31可以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三层合板结构,第三层合板结构与第一层合板结构相区别。例如框架连接件31可以采用两、三、四、五或其他数量个层合板连接而成。不同的框架连接件31采用层合板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第三层合板结构可以包括第五层合板45和第六层合板46,第五层合板45与第六层合板46可以相连接。第五层合板45与第六层合板46可以围成连接件腔体403,连接件腔体403有助于减轻结构的重量,同时连接件腔体403也可以作为吸能空间并弱化碰撞冲击力。此外,连接件腔体403可以呈闭口结构,也即是,沿结构的横截面方向,第五层合板45与第六层合板46完全包围连接件腔体403,从而有助于确保结构有较好的承载效率。
其中,框架连接件31可以采用泡沫芯填充方式形成带有连接件腔体403的一体成型结构;框架连接件31也可以通过真空袋压进行内部加压,形成带有连接件腔体403的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框架连接件31的成型方式也可以为其他。
请参阅图7和图8,第五层合板45可以包括框架层合板主体451、第三翻边452以及第四翻边453,第三翻边452与第四翻边453可以分别连接于框架层合板主体451的相背两端,框架层合板主体541和第六层合板46之间形成连接件腔体403。
框架层合板主体451可以包括第七板体4511、第八板体4512以及第九板体4513,第七板体4511、第八板体4512以及第九板体4513可以依次连接。第七板体4511、第八板体4512以及第九板体4513均可以大体呈平板状。
第七板体4511与第九板体4513可以相对设置。第七板体4511与第八板体4512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第七板体4511可以朝远离第九板体4513的方向倾斜,使得第七板体4511与第八板体45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第九板体4513与第八板体4512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第九板体4513可以朝远离第七板体4511的方向倾斜,使得第九板体4513与第八板体45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第七板体4511、第八板体4512以及第九板体4513围成框架空间4514。
第三翻边452可以连接于第七板体4511、第八板体4512以及第九板体4513,第四翻边453也可以连接于第七板体4511、第八板体4512以及第九板体4513。
第六层合板46可以嵌设于框架层合板主体451内,例如第六层合板46嵌设于框架空间4514内,有助于提高框架层合板主体451的强度和刚度。
第六层合板46可以包括第十板体461、第十一板体462以及第十二板体463,第十板体461、第十一板体462以及第十二板体463可以依次连接。第十板体461、第十一板体462以及第十二板体463均可以大体呈平板状。
第十板体461与第十二板体463可以相对设置。第十板体461与第十一板体462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第十板体461可以朝远离第十二板体463的方向倾斜,使得第十板体461与第十一板体46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第十板体461可以连接于第七板体4511,从而有助于增加框架连接件31中位于第七板体4511处的壁厚,提高第七板体4511的抗弯折能力。
第十二板体463与第十一板体462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第十二板体463可以朝远离第十板体461的方向倾斜,使得第十二板体463与第十一板体46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第十二板体463可以连接于第九板体4513,从而有助于增加框架连接件31中位于第九板体4513处的壁厚,提高第九板体4513的抗弯折能力。
第三翻边452可以连接于第一框架10,第四翻边453可以连接于第二框架20。例如框架连接件31的第三翻边452可以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且第四翻边453可以连接于第三侧边框21。又例如框架连接件31的第三翻边452可以连接于第二侧边框12,且第四翻边453可以连接于第四侧边框22。
其中,翻边(第三翻边452和第四翻边453)与侧边框可以采用螺钉、螺栓、螺柱、铆钉或其他紧固件进行紧固,两者也可以采用胶合的方式固定于一体。
框架连接件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框架连接件31可以间隔分布,例如多个框架连接件31既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又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框架连接件31均可以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之间。不同的框架连接件31的高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框架连接件31的高度方向可以平行于车辆的高度方向。
例如框架连接件31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其中有三个框架连接件31可以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三侧边框21,另三个框架连接件31可以连接于第二侧边框12与第四侧边框22。
请参阅图6,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加强件50,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上述结构的腔体内。如此,加强件50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使得结构不容易弯折。
例如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第一侧边框11的侧框腔体401内。又例如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第二侧边框12的侧框腔体401内。又例如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第三侧边框21的侧框腔体401内。又例如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第四侧边框22的侧框腔体401内。又例如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第一连接框13的连接框腔体402内。又例如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第二连接框23的连接框腔体402内。又例如加强件50可以装配于框架连接件31的连接件腔体403内。其中,加强件50可以为铝型材或其他结构。
请参阅图1和图2,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侧围连接框架60以及侧围连接件70,侧围连接框架60与侧围连接件70均可用于与车辆侧围配合连接。
侧围连接框架60可以分别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侧围连接框架60还可以用于连接左侧围200与右侧围300,左侧围200与右侧围300可以作为车辆侧围的结构。
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21以及第四侧边框22均可以连接于侧围连接框架60。例如侧围连接框架60可以包括第一侧围连接梁61和第二侧围连接梁62,第一侧围连接梁61与第二侧围连接梁62可以相连接,并可以沿车辆的高度方向排布。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可以连接于第一侧围连接梁61,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可以连接于第二侧围连接梁62。如此,后车身框架100可以通过侧围连接框架60实现与车辆侧围的连接。
侧围连接件70可以连接于侧边框与车辆侧围。侧围连接件7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侧围连接件70可以适于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左侧围200之间,还可以适于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右侧围300之间,还可以适于连接于第二框架20与左侧围200之间,还可以适于连接于第二框架20与右侧围300之间。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后车身框架100与车辆侧围连接的稳定性。
多个侧围连接件70可以包括第一侧围连接件71,第一侧围连接件71可以位于第一侧边框11背离第二侧边框12的一侧,第一侧围连接件71与第一侧边框11形成夹角,第一侧围连接件71适于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左侧围200之间。如此,第一侧围连接件71与第一侧边框11的结构排布得较为合理,有助于提高后车身的扭转刚度,同时亦有助于避免占据第一侧边框11朝向第二侧边框12的一侧的空间位置。
多个侧围连接件70可以包括第二侧围连接件72,第二侧围连接件72可以位于第二侧边框12背离第一侧边框11的一侧,第二侧围连接件72与第二侧边框12形成夹角,第二侧围连接件72适于连接于第二侧边框12与右侧围300之间。如此,第二侧围连接件72与第二侧边框12的结构排布得较为合理,有助于提高后车身的扭转刚度,同时亦有助于避免占据第二侧边框12朝向第一侧边框11的一侧的空间位置。
多个侧围连接件70可以包括第三侧围连接件73,第三侧围连接件73可以位于第三侧边框21背离第四侧边框22的一侧,第三侧围连接件73与第三侧边框21形成夹角,第三侧围连接件73适于连接于第三侧边框21与左侧围200之间。如此,第三侧围连接件73与第三侧边框21的结构排布得较为合理,有助于提高后车身的扭转刚度,同时亦有助于避免占据第三侧边框21朝向第四侧边框22的一侧的空间位置。
多个侧围连接件70可以包括第四侧围连接件74,第四侧围连接件74可以位于第四侧边框22背离第三侧边框21的一侧,第四侧围连接件74与第四侧边框22形成夹角,第四侧围连接件74适于连接于第四侧边框22与右侧围300之间。如此,第四侧围连接件74与第四侧边框22的结构排布得较为合理,有助于提高后车身的扭转刚度,同时亦有助于避免占据第四侧边框22朝向第三侧边框21的一侧的空间位置。
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后防撞梁80,后防撞梁80可以连接于第一框架10。例如后防撞梁8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背离侧围连接框架60的端部,后防撞梁8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第二侧边框12背离侧围连接框架60的端部。其中,后防撞梁80与第一侧边框11之间可以连接有吸能盒81,同样地,后防撞梁80与第二侧边框12之间也可以连接有吸能盒82。
此外,第三侧边框21朝向后防撞梁80的端部可以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第四侧边框22朝向后防撞梁80的端部可以连接于第二侧边框12。
请参阅图2和图9,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侧边框接头91,第一侧边框接头91可以装配于第一侧边框11内并外露于第一侧边框11。第一侧边框接头91可以辅助实现第一侧边框11与其他结构的连接。
例如第一侧边框接头91可以装配于第一侧边框11朝向侧围连接框架6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一侧边框11与侧围连接框架60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一侧边框11的结构,使得第一侧边框11无需额外形成与侧围连接框架60配合的接头结构。
又例如第一侧边框接头91也可以装配于第一侧边框11朝向后防撞梁8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一侧边框11与后防撞梁80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一侧边框11的结构,使得第一侧边框11无需额外形成与后防撞梁80配合的接头结构。其中,第一侧边框接头91可以为铝钣金结构、铝合金铸件或其他结构。
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第二侧边框接头92,第二侧边框接头92可以装配于第二侧边框12内并外露于第二侧边框12。第二侧边框接头92可以辅助实现第二侧边框12与其他结构的连接。
例如第二侧边框接头92可以装配于第二侧边框12朝向侧围连接框架6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二侧边框12与侧围连接框架60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二侧边框12的结构,使得第二侧边框12无需额外形成与侧围连接框架60配合的接头结构。
又例如第二侧边框接头92也可以装配于第二侧边框12朝向后防撞梁8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二侧边框12与后防撞梁80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二侧边框12的结构,使得第二侧边框12无需额外形成与后防撞梁80配合的接头结构。其中,第二侧边框接头92可以为铝钣金结构、铝合金铸件或其他结构。
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第三侧边框接头93,第三侧边框接头93可以装配于第三侧边框21内并外露于第三侧边框21。第三侧边框接头93可以辅助实现第三侧边框21与其他结构的连接。
例如第三侧边框接头93可以装配于第三侧边框21朝向侧围连接框架6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三侧边框21与侧围连接框架60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三侧边框21的结构,使得第三侧边框21无需额外形成与侧围连接框架60配合的接头结构。
又例如第三侧边框接头93也可以装配于第三侧边框21朝向后防撞梁8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三侧边框21与第一侧边框11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三侧边框21的结构,使得第三侧边框21无需额外形成与第一侧边框11配合的接头结构。其中,第三侧边框接头93可以为铝钣金结构、铝合金铸件或其他结构。
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第四侧边框接头94,第四侧边框接头94可以装配于第四侧边框22内并外露于第四侧边框22。第四侧边框接头94可以辅助实现第四侧边框22与其他结构的连接。
例如第四侧边框接头94可以装配于第四侧边框22朝向侧围连接框架6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四侧边框22与侧围连接框架60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四侧边框22的结构,使得第四侧边框22无需额外形成与侧围连接框架60配合的接头结构。
又例如第四侧边框接头94也可以装配于第四侧边框22朝向后防撞梁80的端部内,以便于实现第四侧边框22与第一侧边框11的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简化第四侧边框22的结构,使得第四侧边框22无需额外形成与第一侧边框11配合的接头结构。其中,第四侧边框接头94可以为铝钣金结构、铝合金铸件或其他结构。
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减震塔95,第一减震塔95可用于与减震器配合。第一减震塔95可以装配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例如第一减震塔95可以位于第一侧边框11背离第二侧边框12的一侧,并且还位于第三侧边框21背离第四侧边框22的一侧,第一减震塔95可以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三侧边框21。其中,第一减震塔95与侧边框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螺栓、螺柱或其他紧固结构进行固定。
后车身框架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减震塔96,第二减震塔96可用于与另一减震器配合。第二减震塔96可以装配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例如第二减震塔96可以位于第二侧边框12背离第一侧边框11的一侧,并且还位于第四侧边框22背离第三侧边框21的一侧,第二减震塔96可以连接于第二侧边框12与第四侧边框22。其中,第二减震塔96与侧边框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螺栓、螺柱或其他紧固结构进行固定。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车身框架100中,第一框架10的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相对,第一连接框13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之间,第二框架20的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相对,第二连接框23连接于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之间,框架连接组件30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之间。由于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21以及第四侧边框22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有助于简化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20中的侧边框的结构,继而降低侧边框的制造难度,提高侧边框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100的批量化生产要求。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车辆1000,车辆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后车身框架100。车辆1000可以为采用汽油、柴油等传统能源为动力的车辆,也可以为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纯电动车辆、燃料电池电动车辆等新能源车辆。车辆1000可以为陆行汽车,也可以为陆空汽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100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车辆。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1000中,第一框架10的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相对,第一连接框13连接于第一侧边框11与第二侧边框12之间,第二框架20的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相对,第二连接框23连接于第三侧边框21与第四侧边框22之间,框架连接组件30连接于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20之间。由于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21以及第四侧边框22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有助于简化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20中的侧边框的结构,继而降低侧边框的制造难度,提高侧边框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后车身框架100的批量化生产要求。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以及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侧边框与所述第二侧边框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框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框与所述第二侧边框之间;
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三侧边框、第四侧边框以及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三侧边框与所述第四侧边框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框连接于所述第三侧边框与所述第四侧边框之间,所述第一侧边框、所述第二侧边框、所述第三侧边框以及所述第四侧边框均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一层合板结构,所述第一层合板结构包括第一层合板和第二层合板,所述第一层合板与所述第二层合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层合板与所述第二层合板围成侧框腔体,所述第二层合板背离所述侧框腔体的一侧形成所述连接框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框的所述连接框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侧边框的所述连接框安装槽内;以及
框架连接组件,所述框架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合板的相对两侧部以及所述第二层合板的相对两侧部均朝同一侧弯折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与所述第二连接框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二层合板结构,所述第二层合板结构与所述第一层合板结构相区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合板结构包括第三层合板和第四层合板,所述第三层合板包括连接板主体、第一翻边以及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主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层合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所述连接板主体和所述第四层合板之间形成连接框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框架连接件,所述多个框架连接件间隔分布,每个所述框架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框架连接件包括由层合板连接而成的第三层合板结构,所述第三层合板结构与所述第一层合板结构相区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合板结构包括第五层合板和第六层合板,所述第五层合板包括框架层合板主体、第三翻边以及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层合板主体的相背两端,所述第三翻边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四翻边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六层合板嵌设于所述框架层合板主体内,所述框架层合板主体和所述第六层合板之间形成连接件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身框架还包括:
侧围连接框架,所述第一侧边框、所述第二侧边框、所述第三侧边框以及所述第四侧边框均连接于所述侧围连接框架;以及
多个侧围连接件,所述多个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与左侧围之间,还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与右侧围之间,还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与左侧围之间,还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与右侧围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一侧围连接件,所述第一侧围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背离所述第二侧边框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围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侧边框形成夹角,所述第一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框与左侧围之间;和/或
所述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二侧围连接件,所述第二侧围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侧边框背离所述第一侧边框的一侧,所述第二侧围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侧边框形成夹角,所述第二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边框与右侧围之间;和/或
所述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三侧围连接件,所述第三侧围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背离所述第四侧边框的一侧,所述第三侧围连接件与所述第三侧边框形成夹角,所述第三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三侧边框与左侧围之间;和/或
所述多个侧围连接件包括第四侧围连接件,所述第四侧围连接件位于所述第四侧边框背离所述第三侧边框的一侧,所述第四侧围连接件与所述第四侧边框形成夹角,所述第四侧围连接件适于连接于所述第四侧边框与右侧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一侧边框接头,所述第一侧边框接头装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内并外露于所述第一侧边框;和/或
所述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二侧边框接头,所述第二侧边框接头装配于所述第二侧边框内并外露于所述第二侧边框;和/或
所述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三侧边框接头,所述第三侧边框接头装配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内并外露于所述第三侧边框;和/或
所述后车身框架还包括第四侧边框接头,所述第四侧边框接头装配于所述第四侧边框内并外露于所述第四侧边框。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车身框架。
CN202210074196.3A 2022-01-21 2022-01-21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Active CN114379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196.3A CN114379655B (zh) 2022-01-21 2022-01-21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196.3A CN114379655B (zh) 2022-01-21 2022-01-21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655A CN114379655A (zh) 2022-04-22
CN114379655B true CN114379655B (zh) 2023-03-03

Family

ID=8120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4196.3A Active CN114379655B (zh) 2022-01-21 2022-01-21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965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625A (ja) * 1998-12-14 2000-06-27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シャシフレ―ム衝突安全構造
JP2000177626A (ja) * 1998-12-14 2000-06-27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シャシフレ―ム衝突安全構造
JP2001080541A (ja) * 1999-09-16 2001-03-27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フレーム並びにこのフレームを利用した車体フレームのサイド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03034264A (ja) * 2001-07-25 2003-02-04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における衝撃力吸収構造
CN204414696U (zh) * 2014-12-08 2015-06-24 新疆福华玻纤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金属层合板
CN108791506A (zh) * 2018-04-09 2018-11-1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及汽车
CN209274705U (zh) * 2018-10-17 2019-08-20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铝合金车架后舱结构
CN112477999A (zh) * 2020-12-18 2021-03-12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后地板碳纤维骨架结构
CN113002624A (zh) * 2021-04-13 2021-06-22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水箱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8940B2 (ja) * 2001-08-31 2009-07-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5009237A (ja) * 2003-06-20 2005-01-13 Shinko Kasei Kk 枠材料、枠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ネル
CN208053560U (zh) * 2017-12-29 2018-11-06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钢-空腔纤维层合板混合甲板板架结构
CN108563905B (zh) * 2018-05-02 2021-09-21 吉林大学 汽车b柱加强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优化设计方法
CN109755434A (zh) * 2019-01-15 2019-05-14 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池托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625A (ja) * 1998-12-14 2000-06-27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シャシフレ―ム衝突安全構造
JP2000177626A (ja) * 1998-12-14 2000-06-27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シャシフレ―ム衝突安全構造
JP2001080541A (ja) * 1999-09-16 2001-03-27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フレーム並びにこのフレームを利用した車体フレームのサイド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03034264A (ja) * 2001-07-25 2003-02-04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における衝撃力吸収構造
CN204414696U (zh) * 2014-12-08 2015-06-24 新疆福华玻纤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金属层合板
CN108791506A (zh) * 2018-04-09 2018-11-1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及汽车
CN209274705U (zh) * 2018-10-17 2019-08-20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铝合金车架后舱结构
CN112477999A (zh) * 2020-12-18 2021-03-12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后地板碳纤维骨架结构
CN113002624A (zh) * 2021-04-13 2021-06-22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水箱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655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16106A1 (zh) 下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N111717286A (zh) 一种客车多孔横向隧道铝合金腔梁结构车架
CN114379655B (zh) 后车身框架和车辆
CN212637658U (zh) 汽车前纵梁连接组件及汽车
CN217100202U (zh) 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
CN114368430B (zh) 车辆地板总成及车辆
CN11498762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包括该前地板结构的电动汽车
CN111572649B (zh) 白车身结构
CN114275059A (zh) 一种铝合金榫卯结构车厢制造工艺及一种铝合金车厢
CN221150177U (zh) 电池包下箱体及车辆
CN219948349U (zh) 车身组件及车辆
CN114228418B (zh) 飞行汽车的车身结构及飞行汽车
CN115320731B (zh) 一种a柱铸铝接头、连接结构及电动汽车车身
CN221090986U (zh) 车身立柱、车身及车辆
CN212354153U (zh) 一种客车多孔横向隧道铝合金腔梁结构车架
CN217863594U (zh) 顶盖结构及飞行汽车
CN216916059U (zh) 车辆后纵梁、车辆后地板总成、车身框架和车辆
CN216580088U (zh) 电池包的边梁和电池包
CN218751021U (zh) 一种车辆的a柱总成及车辆
CN219948348U (zh)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9134313U (zh) 后顶横梁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后顶横梁安装结构的车辆
CN221049784U (zh) 扭力盒总成及车辆
CN217259547U (zh) 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20147425U (zh) 箱梁式车架本体、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8055359U (zh) 下车身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