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8349U - 车身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8349U
CN219948349U CN202321675329.9U CN202321675329U CN219948349U CN 219948349 U CN219948349 U CN 219948349U CN 202321675329 U CN202321675329 U CN 202321675329U CN 219948349 U CN219948349 U CN 219948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vehicle body
longitudinal
vehicl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53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标
梅国典
林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lue Automobile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lue Automobile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lue Automobile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lue Automobile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53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8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8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8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前机舱总成;前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一端与所述前机舱连接;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前地板总成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一体压铸成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组件将前机舱总成、前地板总成和后地板总成一体压铸成型,实现车身轻量化。

Description

车身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下车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其轻量化受到重要关注,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下车身,一般多采用冲压钣金件焊接组装而成,钣金结构能够确保车身的结构强度,不过过多的采用钣金结构,并不利于车身制造成本的降低,同时,其也较难以对车身的轻量化提供帮助,因此,将下车身结构进行一体化集成,成为了实现下车身结构强度以及轻量化的一种新思路。
申请号为CN202210344741.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下车身结构,其中,下车身前部结构包括一体压铸成型的前机舱主题,下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一体压铸成型的后地板,通过一体压铸工艺,实现下车身结构轻量化,简化了车身的制造流程,增大产能,该结构仍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组件将前机舱总成、前地板总成和后地板总成一体压铸成型,实现车身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车身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组件包括:前机舱总成;前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一端与所述前机舱连接;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前地板总成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一体压铸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组件将车辆前机舱总成、前地板总成和后地板总成构造为一体压铸成型的整体,使得下车体的零部件进一步减少,降低了车身的综合成本,简化了车身的制造流程,实现车辆结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机舱总成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构造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个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纵梁的端部形成有沿所述第一纵梁延伸方向敞开的第一吸能腔;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第一吸能盒,所述第一吸能盒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吸能腔一一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吸能盒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吸能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轮罩总成,所述轮罩总成内限定出用于容纳车轮的车轮容纳空间,所述轮罩总成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轮罩总成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一横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前机舱总成连接,所述第二纵梁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纵梁构造为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横梁构造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地板总成还包括:第三纵梁,所述第三纵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纵梁之间且将多个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三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前机舱总成连接,所述第三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地板总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三纵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形成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后地板总成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构造为两个且所述后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后地板面板,所述后地板面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后纵梁上且一端与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设置;后备箱地板面板,所述后备箱地板面板的一端与所述后地板面板的另一端连接且设置于两个所述后纵梁上;储物箱总成,所述储物箱总成设置于所述后备箱地板面板的另一端位于两个所述后纵梁之间;第二吸能盒,所述第二吸能盒构造为与所述后纵梁一一对应的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设置于所述储物箱总成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构造为铝合金件。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车身更加轻量化,车身加工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前机舱总成装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后地板总成装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前地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身组件1;
前机舱总成11;前地板总成12;后地板总成13;
第一横梁111、第一纵梁112、第一吸能盒1121;轮罩总成14;
第二纵梁121、第二横梁122、第三纵梁123;加强筋15;
后纵梁131、第二吸能盒1311、后地板面板132、后备箱地板面板133、储物箱总成1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下车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其轻量化受到重要关注,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下车身,一般多采用冲压钣金件焊接组装而成,钣金结构能够确保车身的结构强度,不过过多的采用钣金结构,并不利于车身制造成本的降低,同时,其也较难以对车身的轻量化提供帮助,因此,将下车身结构进行一体化集成,成为了实现下车身结构强度以及轻量化的一种新思路。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组件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组件1包括前机舱总成11、前地板总成12和后地板总成13,前地板总成12一端与前机舱连接;后地板总成13与前地板总成12另一端连接;其中前机舱总成11、前地板总成12和后地板总成13一体压铸成型。
如图1所示,车身组件1的整体骨架由前机舱总成11、前地板总成12和后地板总成13一体压铸成型,其中,前机舱总成11设置在前部,前地板总成12设置在中部,后地板总成13设置在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组件1将车辆前机舱总成11、前地板总成12和后地板总成13构造为一体压铸成型的整体,使得下车体的零部件进一步减少,降低了车身的综合成本,简化了车身的制造流程,实现车辆结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机舱总成11包括第一横梁111和第一纵梁112,第一横梁111与前地板总成12连接;第一纵梁112构造为两个且两个第一纵梁112分别设置于第一横梁111的两个端部。
如图1和图3所示,前机舱总成11与前地板总成12连接,在前机舱总成11上设置有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22,第一横梁111与前地板总成12连接,第一纵梁112构造为两个,两个第一纵梁112分别与第一横梁111的两个端部连接,第一纵梁112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且垂直于第一横梁111设置,便于第一纵梁112将受力传导至整个车身组件1,从而将第一纵梁112的受力分散,提高车身组件1的碰撞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纵梁112的端部形成有沿第一纵梁112延伸方向敞开的第一吸能腔;前机舱总成11还包括第一吸能盒1121,第一吸能盒1121构造为与第一吸能腔一一对应的多个,每个第一吸能盒1121的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吸能腔内。
具体地,每个第一纵梁112的端部形成有沿第一纵梁112延伸方向敞开的第一吸能腔,每个吸能腔中均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一吸能盒1121,第一吸能盒1121的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吸能腔中,第一吸能盒1121作为车辆前部的碰撞传入起点,第一吸能盒1121对于车辆前部碰撞受力进行传递,车辆前部碰撞受力通过第一吸能盒1121传递至第一纵梁112并继续传递至前地板总成12,有利于提高前机舱总成11的碰撞受力传导,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车身组件1还包括轮罩总成14,轮罩总成14内限定出用于容纳车轮的车轮容纳空间,轮罩总成14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纵梁11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轮罩总成14分别与第一纵梁112和第一横梁111连接。
如图3所示,在前机舱总成11上设置有轮罩总成14,轮罩总成14分别与第一纵梁112和第一横梁111连接,轮罩总成14内限定出用于容纳车轮的车轮容纳空间,轮罩总成14构造为两个,两个轮罩总成14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纵梁112宽度方向两侧,轮罩总成14与第一纵梁112和第一横梁111之间可以通过胶铆工艺连接,使得当轮罩总成14发生碰撞遭到破坏后,轮罩总成14维修更换更加方便,降低维修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地板总成12包括第二纵梁121和第二横梁122,第二纵梁121的一端与前机舱总成11连接,第二纵梁12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二纵梁121构造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横梁122设置于两个第二纵梁121之间,第二横梁122构造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
具体地,前地板总成12一端与前机舱总成11连接,前地板总成12包括第二纵梁121和第二横梁122,第二纵梁121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纵梁121构造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其中,第二纵梁121可以构造为车辆门槛梁,第二纵梁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纵梁112延伸方向一致,方便第一纵梁112更好地将受力传导至第二纵梁121;第二横梁122设置于两个第二纵梁121之间,第二横梁122垂直于第二纵梁121,且第二纵梁121构造为在车辆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横梁122可以构造为座椅横梁,用于支撑座椅,第二横梁122设置为多个,提高前地板总成12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地板总成12还包括第三纵梁123,第三纵梁123设置于两个第二纵梁121之间且将多个第二横梁122连接,第三纵梁123的一端与前机舱总成11连接,第三纵梁123的另一端与后地板总成13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前地板总成12还包括第三纵梁123,第三纵梁123延伸方向与第二纵梁121延伸方向一致,第三纵梁123设置于两个第二纵梁121之间并将多个第二横梁122连接,第三纵梁123与多个第二横梁122之间限定出多个平面区域,多个平面区域可使用平板钣金结构进行覆盖,提高前地板总成12的结构强度,第三纵梁123一端与前机舱总成11连接,第三纵梁123的另一端与后地板总成13连接,便于车身组件1前后方向上的受力传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纵梁121、第三纵梁123和第二横梁122分别形成有加强筋15。加强筋15结构增强了第二纵梁121、第三纵梁123以及第二横梁122等结构强度,加强筋15结构可以对车身组件1所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提高车身组件1缓冲碰撞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后地板总成13包括后纵梁131,后纵梁131构造为两个且后纵梁131的一端与前地板总成12连接;后地板面板132,后地板面板132设置于两个后纵梁131上且一端与前地板总成12连接设置;后备箱地板面板133,后备箱地板面板133的一端与后地板面板132的另一端连接且设置于两个后纵梁131上;储物箱总成134,储物箱总成134设置于后备箱地板面板133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后纵梁131之间;第二吸能盒1311,第二吸能盒1311构造为与后纵梁131一一对应的两个且两个第二吸能盒1311设置于储物箱总成134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如图1和图4所示,后地板总成13包括后纵梁131、后地板面板132、后备箱背板面板、储物箱总成134以及第二吸能盒1311,后纵梁131构造为两个且后纵梁131的一端与前地板总成12连接,后纵梁131内形成有第二吸能腔,第二吸能盒1311构造为与后纵梁131一一对应的两个,每个第二吸能盒1311的至少部分收容于相对应的后纵梁131的第二吸能腔中,第一吸能盒1121和第二吸能盒1311作为车身组件1在前后方向碰撞传力的起点,由于车身组件1构造为一体压铸成型的整体,车身组件1的受力传导更加流畅;后地板面板132设置于两个后纵梁131上,后地板面板132的一端与前地板总成12连接,后备箱地板面板133的一端与后地板面板132的另一端连接,后地板面板132和后备箱地板面板133均可以构造为钣金材质,后地板面板132和后备箱地板面板133与后地板总成13可以通过胶铆连接,提高后地板总成13的结构强度;储物箱总成134,储物箱总成134设置于后备箱地板面板133的另一端,储物箱总成134与后地板总成13可以通过胶铆连接,提高后地板总成13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地板总成13上也设置有轮罩总成14,用于容纳后车轮,轮罩总成14与后地板总成13可以通过胶铆连接,便于轮罩总成14的维修与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机舱总成11、前地板总成12和后地板总成13构造为铝合金件,铝合金件便于加工,有利于车辆结构轻量化设计。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1,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车身更加轻量化,车身加工成本更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机舱总成;
前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一端与所述前机舱连接;
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前地板总成另一端连接;其中
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一体压铸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包括: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构造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个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纵梁的端部形成有沿所述第一纵梁延伸方向敞开的第一吸能腔;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
第一吸能盒,所述第一吸能盒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吸能腔一一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吸能盒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吸能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罩总成,所述轮罩总成内限定出用于容纳车轮的车轮容纳空间,所述轮罩总成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轮罩总成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一横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前机舱总成连接,所述第二纵梁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纵梁构造为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
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横梁构造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总成还包括:第三纵梁,所述第三纵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纵梁之间且将多个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三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前机舱总成连接,所述第三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地板总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三纵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形成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后地板总成包括:
后纵梁,所述后纵梁构造为两个且所述后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
后地板面板,所述后地板面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后纵梁上且一端与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设置;
后备箱地板面板,所述后备箱地板面板的一端与所述后地板面板的另一端连接且设置于两个所述后纵梁上;
储物箱总成,所述储物箱总成设置于所述后备箱地板面板的另一端位于两个所述后纵梁之间;
第二吸能盒,所述第二吸能盒构造为与所述后纵梁一一对应的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设置于所述储物箱总成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和所述后地板总成构造为铝合金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
CN202321675329.9U 2023-06-28 2023-06-28 车身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9948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5329.9U CN219948349U (zh) 2023-06-28 2023-06-28 车身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5329.9U CN219948349U (zh) 2023-06-28 2023-06-28 车身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8349U true CN219948349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5329.9U Active CN219948349U (zh) 2023-06-28 2023-06-28 车身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8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16106A1 (zh) 下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N212447787U (zh) 前机舱总成结构及汽车
CN111891224B (zh)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1167108U (zh) 后车体焊接总成
CN219948349U (zh) 车身组件及车辆
CN11498762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包括该前地板结构的电动汽车
CN11480248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地板结构
JP5668583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210000409U (zh)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CN110104066B (zh) 一种电动大客车车身骨架底架
CN114228418B (zh) 飞行汽车的车身结构及飞行汽车
CN218258353U (zh) 汽车扭力盒结构及汽车
CN221049776U (zh) 减震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055360U (zh) 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8751028U (zh)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601424U (zh) 后地板总成和设有其的车辆
CN115416759B (zh) 一种平台车身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CN219406619U (zh) 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与车辆
CN217623763U (zh) 微卡车架
CN218640949U (zh) 车辆的机舱纵梁和车辆
CN219584316U (zh) 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CN220948218U (zh) 车身后地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49961U (zh) 后地板结构、车身总成及车辆
CN220948190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20924293U (zh) 下车体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