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8348U -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8348U
CN219948348U CN202321244412.0U CN202321244412U CN219948348U CN 219948348 U CN219948348 U CN 219948348U CN 202321244412 U CN202321244412 U CN 202321244412U CN 219948348 U CN219948348 U CN 219948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dash
plate
dash panel
fron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44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涌
胡彪
杨金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44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8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8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8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其中,前围板加强结构包括:前围板前横梁和前围板内加强板,前围板前横梁固连于前围板的板面上,前围板内加强板设置在前围板前横梁的一侧,且前围板内加强板的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贴合并连接,另一端用于贴合并连接于A柱内板。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过程中,前围板与A柱内板搭接处受力大,易产生撕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围板前横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增加前围板内加强板,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与A柱内板连接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与A柱内板的连接处能够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不容易产生撕裂;增加的前围板内加强板不占用布置空间。

Description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程领域中,前围板及其加强结构作为重要的结构件,其主要功能是隔离发动机舱与乘员舱,起到乘员舱的隔音、隔热及减振的作用;在正面碰撞中,承受发动机舱因撞击而产生的冲击力,减小前围板的侵入量,提升乘员舱的安全性能;与左右前纵梁形成连接结构,提高整车的弯扭刚度和模态。同时,还提供底盘、动力及电器件的安装及密封功能。
然而,随着混动、纯电车型增多及续航里程带来的整车重量增加,造型及乘员舱空间需求带来的吸能空间减少,智联系统增加带来的布置空间紧张,常规的前围结构已无法满足碰撞性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以解决常规的前围结构无法满足碰撞性能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包括:前围板前横梁和前围板内加强板,前围板前横梁固连于前围板的板面上,前围板内加强板设置在前围板前横梁背离前围板的一侧,且前围板内加强板的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贴合并连接,另一端用于贴合并连接于A柱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过程中,前围板与A柱内板搭接处受力大,易产生撕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围板前横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增加前围板内加强板,前围板内加强板一端用于与A柱内板贴合并连接,另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贴合并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与A柱内板连接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与A柱内板的连接处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不容易产生撕裂;且增加的前围板内加强板不占用布置空间、不影响结构密封性、适用性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前围板内加强板分别与A柱内板和前围板前横梁焊接,且焊点为双排焊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还包括前纵梁总成、前地板前横梁和前围板小纵梁,前纵梁总成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前地板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纵梁总成;前围板小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和前地板前横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还包括前围板加强板,前围板加强板分别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前围板小纵梁和扭力盒。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前部车身结构,包括A柱内板、前围板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前围板加强结构贴合并连接于A柱内板,前围板连接于前围板加强结构和A柱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前围板加强结构贴合并连接于A柱内板,前围板连接于前围板加强结构和A柱内板,通过在前围板前横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增加前围板内加强板,前围板内加强板一端与A柱内板贴合并连接,另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贴合并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不容易产生撕裂;且增加的前围板内加强板不占用布置空间、不影响结构密封性、适用性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A柱内板包括上内板,上内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前围板,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背离前围板的一侧,且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部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上内板还包括有过渡部,过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过渡部上设置有强度增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强度增强结构为凹槽和/或压溃筋。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前围板前横梁与A柱内板连接处增加前围板内加强板,前围板内加强板一端与A柱内板贴合并连接,另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贴合并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车身不容易产生撕裂;且增加的前围板内加强板不占用布置空间、不影响结构密封性、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前部车身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部车身结构去除前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柱内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柱内板与前围板前横梁连接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前围板加强板与前围板前横梁、前围板小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围板100;
A柱内板200;上内板210;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过渡部213;凹槽213.1;压溃筋213.2;下内板220;
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前围板前横梁310;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前纵梁总成330;前围板小纵梁340;前围板加强板350;前地板前横梁360;
扭力盒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
结合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包括前围板前横梁310和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前围板前横梁310固连于前围板100的板面上,前围板内加强板320设置在前围板前横梁310的一侧,且前围板内加强板320的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310贴合并连接,另一端用于贴合并连接于A柱内板200。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过程中,前围板100与A柱内板200搭接处受力大,易产生撕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围板前横梁310与A柱内板200连接处增加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一端用于与A柱内板200贴合并连接,另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310贴合并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与A柱内板200连接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与A柱内板200的连接处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不容易产生撕裂;且增加的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不占用布置空间、不影响结构密封性、适用性广。
结合图1,具体地,前围板前横梁310固连于前围板100靠近发动机舱的板面上,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位于前围板100和前围板前横梁310之间,在组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和前围板100时前围板内加强板320的一端固连于前围板前横梁310,且前围板内加强板320靠近前围板100的板面与前围板100贴合并固连。具体地,通过焊接方式固连。具体地,前围板内加强板320的形状可以根据其贴合在A柱内板200、前围板前横梁310和前围板100的形状设计,使得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可紧密地贴合A柱内板200、前围板前横梁310和前围板100,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更加紧凑,从而减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占用的空间。
结合图2和图4,具体地,A柱内板200包括有上内板210和下内板220,下内板220的上边缘与上内板210的下边缘固连,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可只固连于上内板210;也可只固连于下内板220;也可以一部分固连于上内板210,一部分固连于下内板220;前围板内加强板320的具体固定位置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分别与A柱内板200和前围板前横梁310焊接,且焊点为双排焊点。通过焊接双排焊点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与A柱内板200的连接强度,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前围板加强结构300与A柱内板200的连接处不容易产生撕裂;并且,增加焊点不会占用车身内的布置空间也不会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还包括前纵梁总成330、前地板前横梁360和前围板小纵梁340,前纵梁总成330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310,且背离前围板前横梁310的一端向乘员舱延伸;前地板前横梁3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纵梁总成330;前围板小纵梁3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310和前地板前横梁360。通过增加前围板小纵梁340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的中部位置被加强,以提高前围板加强结构300的强度,从而使得前围板总成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不容易产生变形。
结合图2和图6,具体地,前纵梁总成330包括有两个纵梁,两个纵梁均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310,且两个纵梁在前围板前横梁3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纵梁背离前围板前横梁310的一端向乘员舱延伸,前地板前横梁360位于两个纵梁之间,并且前地板前横梁3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纵梁。纵梁背离前地板前横梁360的一侧靠近门槛内板,并连接于门槛内板。前围板小纵梁3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310和前地板前横梁360。随着汽车重量的增加,机舱吸能空间的减少,前围板100受力急剧加大,MPDB和小偏置碰在一侧碰撞易导致车身结构扭转,从而导致结构失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通过合理分布前围板小纵梁340的位置,并与前围板前横梁310和前地板前横梁360连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的强度,从而在小偏置碰和MPDB碰撞中前围板加强结构300不容易变形。同时,将前围板加强结构300中的零件(前围板小纵梁340、前围板前横梁310、前纵梁总成330等)使用热成型钢,提升前围板加强结构300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还包括有前围板加强板350,前围板加强板350分别连接于前围板前横梁310、前围板小纵梁340和扭力盒400。在小偏置碰及MPDB碰撞工况中,在纵梁根部附近,由于受力大易产生撕裂,容易产生连续焊点开裂。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前围板加强板350,其上端与前围板前横梁310连接、左侧与扭力盒400连接,右侧与前围板小纵梁340连接,此结构提升了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左右零件连接强度,并能够避免连续焊点开裂。
结合图2和图5,具体地,前围板加强板350位于前围板前横梁310靠近前围板的一侧,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于前围板前横梁310、前围板小纵梁340和扭力盒400。同时,前围板加强板350位于纵梁的一侧,可以根据纵梁的形状设置前围板加强板350的形状,以使得前围板加强板350能够与纵梁贴合,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占用的空间。
上述提供了应对小偏置碰及MPDB碰撞的一种新的完整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此结构不占用乘员舱空间,可应用于不同的车型;此外,在平台化车型开发中,可根据不同车型小偏置碰目标要求,增加或减少前围横梁连接板、前围板下部加强板和前地板前横梁加强板,具有较高的结构设计灵活性,具体地,前围横梁连接板、前围板下部加强板和前地板前横梁加强板的结构、位置和连接关系结合现有的技术设计即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包括A柱内板200、前围板100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前围板加强结构300贴合并连接于A柱内板200,前围板100连接于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和A柱内板200。通过在前围板前横梁310与A柱内板200连接处增加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一端与A柱内板200贴合并连接,另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310贴合并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在小偏置碰中不容易产生撕裂;且增加的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不占用布置空间、不影响结构密封性、适用性广。具体地,前围板内加强板320的位置设置、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与A柱内板200和前围板前横梁310的连接关系等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中,A柱内板200包括有上内板210,上内板210包括有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第一连接部211连接于前围板100,第二连接部212位于第一连接部211背离前围板100的一侧,且第二连接部212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部211的厚度。上内板210采用差厚板可以实现第一连接部211吸能,第二连接部212抵抗变形,使得A柱内板200吸能及抵抗变形有效结合。上内板210实现了同一块板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适用率与利用率,且能够在满足不同功能的同时,大大降低车型升级成本和开发周期。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11厚度为1.0mm,第二连接部212厚度为1.5mm。
结合图2、图3和图4,A柱内板200还包括有下内板220,下内板220的上边缘与上内板210的下边缘固连。具体地,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前后分布,第一连接部211位于前端,以使得上内板210实现前端吸能,后端抵抗变形。且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的下边缘均连接于下内板220的上边缘。具体地,下内板220为热成型件,并将常规的门槛内板合件,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的连贯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中,上内板210还包括有过渡部213,过渡部2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通过设置过渡部213使得上内板210从第一连接部211到第二连接部212的厚度可以平缓增加,以使得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可以平滑连接,以增强上内板210的强度,使得上内板210不易在小偏置碰及MPDB碰撞工况中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中,过渡部213上设置有强度增强结构。通过设置强度增强结构可以使得上内板210的结构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强度增强结构可以是凹槽213.1、也可以是压溃筋213.2、也可以是凹槽213.1和压溃筋213.2的结合。结合图3,具体地,强度增强结构是凹槽213.1和压溃筋213.2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组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时,首先,将前围板100、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前围板前横梁310、前围板加强板350和前围板小纵梁340焊接成小总成;将上内板210与下内板220焊接成小总成;将前地板前横梁360与前地板前横梁加强板焊接成小总成;之后将三个小总成与前纵梁总成330焊接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前部车身结构,小偏置碰工况下:A柱内板200的差厚板及凹槽213.1和压溃筋213.2结构在碰撞后可以有效地吸收能量,并通过前纵梁总成330、前围板加强板350及前围板前横梁310传递到中部框架结构(前围板前横梁310、前围板小纵梁340及前地板前横梁360组成的框架)中,有利于力的传递;同时前围板内加强板320提升了前围板前横梁310与A柱内板200连接强度,提升了力传递的有效性并减少开裂风险。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前部车身结构,在MPDB碰撞工况下:前纵梁总成330传递碰撞能量到前围板前横梁310、前围板加强板350、A柱内板200及中部框架结构(前围板前横梁310、前围板小纵梁340及前地板前横梁360组成的框架中)中,将力分散到不同通道的横梁及纵梁中,力的有效传递能够减小前围板100侵入量,且避免了关键零件的焊点开裂,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通过在前围板前横梁310与A柱内板200连接处增加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一端与A柱内板200贴合并连接,另一端与前围板前横梁310贴合并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在小偏置碰中不容易产生撕裂;且增加的前围板内加强板320不占用布置空间、不影响结构密封性、适用性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围板前横梁(310),所述前围板前横梁(310)固连于前围板(100)的板面上;
前围板内加强板(320),所述前围板内加强板(320)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前横梁(310)的一侧,且所述前围板内加强板(320)的一端与所述前围板前横梁(310)贴合并连接,另一端用于贴合并连接于A柱内板(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内加强板(320)分别与所述A柱内板(200)和所述前围板前横梁(310)焊接,且焊点为双排焊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纵梁总成(330)、前地板前横梁(360)和前围板小纵梁(340),所述前纵梁总成(330)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前横梁(310);所述前地板前横梁(3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纵梁总成(330);所述前围板小纵梁(3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前横梁(310)和所述前地板前横梁(3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围板加强板(350),所述前围板加强板(350)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前横梁(310)、所述前围板小纵梁(340)和扭力盒(400)。
5.一种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内板(200)、前围板(100)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前围板加强结构(300),所述前围板加强结构(300)贴合并连接于所述A柱内板(200),所述前围板(100)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加强结构(300)和所述A柱内板(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200)包括上内板(210),所述上内板(210)包括有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于所述前围板(100),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背离所述前围板(10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板(210)还包括有过渡部(213),所述过渡部(21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13)上设置有强度增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增强结构为凹槽(213.1)和/或压溃筋(213.2)。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前部车身结构。
CN202321244412.0U 2023-05-22 2023-05-22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9948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412.0U CN219948348U (zh) 2023-05-22 2023-05-22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412.0U CN219948348U (zh) 2023-05-22 2023-05-22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8348U true CN219948348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5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4412.0U Active CN219948348U (zh) 2023-05-22 2023-05-22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8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53564A (en) Vehicle body side sill reinforcing bulkhead
WO2019185030A1 (zh)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2220399U (zh) 一种车身及电动汽车
CN111619670B (zh) 前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2685735U (zh) 一种上边梁加强结构及汽车
US20230072159A1 (en) Vehicle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5205067U (zh) 前车体传力构造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3057233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与地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9948348U (zh)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JP2002370676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216994523U (zh) 机舱边梁与侧围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498762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包括该前地板结构的电动汽车
CN116890624A (zh) 车辆
CN111169267B (zh) 电池包保护框架及汽车
JP2022097814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固定構造
CN109204512B (zh) 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20009922U (zh) 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21049786U (zh) 车身中部结构及车辆
CN220349787U (zh) 汽车车架组件
CN219406620U (zh) 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CN220924299U (zh) 前围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