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5067U - 前车体传力构造 - Google Patents

前车体传力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5067U
CN215205067U CN202121478833.0U CN202121478833U CN215205067U CN 215205067 U CN215205067 U CN 215205067U CN 202121478833 U CN202121478833 U CN 202121478833U CN 215205067 U CN215205067 U CN 215205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enclose
plate
reinforcement
strength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88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健
颜伏伍
滕朝艳
赵正学
王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88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5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5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5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包括门槛梁、前围侧内板、前围加强横梁和纵梁,所述门槛梁平行于纵向的安装于车体,所述前围加强横梁沿横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前围内板沿竖直方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纵梁平行于门槛梁的安装在前围加强横梁上,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前车体传力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因要在地板下部布置电池包,因此须将下车体尽可能设计的平整,传统的靠纵梁为主的传力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布置需求,因此需取消纵梁中段,门槛梁腔体做大做强,将纵梁前段的主要碰撞力向两侧门槛梁分散,进而传递至整车。
现有设计一般通过在纵梁前段后部做两个较大的扇形接头,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和中通道,又通过直角对接的形式将碰撞力传递至前围加强横梁,再由A柱直角传递至门槛,弧形及直角的力学分散传递效果不佳,且各传力路径的环状闭合线路较曲折,总难以达到原纵梁中段与纵梁前段直线对接的传力效果,需不断的提高零部件的强度和料厚才能满足碰撞性能要求,对成本、轻量化及工艺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急需提出更优的传力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前车体传力构造,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包括门槛梁、前围侧内板、前围加强横梁和纵梁,所述门槛梁平行于纵向的安装于车体,所述前围加强横梁沿横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前围内板沿竖直方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纵梁平行于门槛梁的安装在前围加强横梁上。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进一步,所述前围加强横梁包括前围上加强横梁和前围下加强横梁,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和前围下加强横梁沿竖直方向连接,且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的底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凸出与前围下加强横梁形成第一加强腔室。
进一步,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连接所述前围侧内板,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连接所述门槛梁,所述门槛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门槛梁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一加强板和前围下加强横梁之间。
进一步,所述前围内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沿横向所述前围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和前围上加强横梁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侧内板和门槛梁。
进一步,沿横向所述第一加强腔室与门槛梁之间的前围上加强横梁,沿纵向背离门槛梁凸出形成第二加强腔室,所述纵梁连接在第二加强腔室沿纵向的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和所述前围侧内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板,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三加强板、前围上加强横梁和所述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第三加强腔室;所述第三加强板沿竖直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三加强腔室的内腔延伸,将所述第三加强腔室封闭。
进一步,所述纵梁和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板,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四加强板、前围下加强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形成第四加强腔室;所述第四加强板沿竖直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第四加强腔室的内腔延伸,将所述第四加强腔室封闭。
进一步,所述第四加强腔室沿竖直方向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加强板,所述第五加强板沿水平方向朝向前围下加强横梁设置方向延伸,并连接在前围下加强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第五加强板上设置有第六加强板,所述第六加强板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下加强横梁和第四加强腔室的侧壁,所述第六加强板沿水平方向的端部沿竖直方向朝向第五加强板设置方向延伸,并与第五加强板、前围下加强横梁和第四加强腔室的侧壁合围成第五加强腔室。
进一步,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沿横向的中部还连接有第七加强板,所述第七加强板设置于前围上加强横梁的内腔中,且所述第七加强板沿横向的端部沿纵向朝向前围上加强横梁设置方向延伸,并闭合于前围上加强横梁形成第六加强腔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通过相互垂直的各构件连接,使得下车体的设计极为的平整,且各加强板与加强腔室的设置,使得传力点结构清晰简单,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为前围下加强横梁04的延伸方向,所述的纵向为纵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的竖直方向为整车的高度方向,本实施例中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包括门槛梁01、前围侧内板02、前围加强横梁和纵梁,所述门槛梁01平行于纵向的安装于车体,所述前围加强横梁沿横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01的第一端部,所述前围内板沿竖直方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01的第一端部,所述纵梁平行于门槛梁01的安装在前围加强横梁上。如图所示,本方案通过相互垂直的各构件连接,使得下车体的设计极为的平整,且传力点结构清晰简单,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围加强横梁包括前围上加强横梁03和前围下加强横梁04,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03和前围下加强横梁04沿竖直方向连接,且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03的底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凸出与前围下加强横梁04形成第一加强腔室05。如图所示,本方案将传统的前围加强横梁拆解呈沿竖直方向连接的两部分,提高传力途径和结构强度,降低制造成本,并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03的底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凸出与前围下加强横梁04合围形成第一加强腔室05,中通道06即设置在第一加强腔室05沿纵向远离纵梁设置方向的一侧,且中通道06沿横向的内侧设置有加强件07,所述加强件07与中通道06沿横向的侧壁形成沿横向截形封闭的中通道加强腔室08,以提高中通道06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03连接所述前围侧内板02,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04连接所述门槛梁01,也就是说前围侧内板02在安装于门槛梁01之后又与前围上加强横梁03连接,提高连接点的结构强度,所述门槛梁0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09,所述门槛梁01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一加强板09和前围下加强横梁04之间。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加强板09呈条状以嵌入的方式安装于门槛梁01沿横向的外侧面上,提高门槛梁01与前围下加强横梁04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连接点的结构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围内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0,沿横向所述前围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10和前围上加强横梁03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10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侧内板02和门槛梁01。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加强板10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09的顶部,且所述第二加强板10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侧内板02和门槛梁01,所述第二加强板10的第三条边沿横向朝向前围侧内板02设置方向延伸并连接至前围侧内板02形成第二加强板10加强腔,所述第二加强板10沿横向的端面朝向前围侧内板02设置方向凹陷形成加强筋11。
本实施例中,沿横向位于所述第一加强腔室05与门槛梁01之间的前围上加强横梁03,沿纵向背离门槛梁01凸出形成第二加强腔室12,所述纵梁连接在第二加强腔室12沿纵向的端面上。如图所示,第二加强腔室12沿横向靠近门槛梁01的侧面斜向连接至门槛梁01,以使得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03沿横向为反复弯折的加强结构,在受到撞击时更能吸能溃缩,提高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所述纵梁连接在第二加强腔室12沿纵向的端面上,且所述纵梁包括沿横向靠近门槛梁01的纵梁外板13和沿横向远离门槛梁01的纵梁内板14,所述纵梁外板13的根部延伸并固定于第二加强腔室12沿横向靠近门槛梁01的侧面,所述纵梁沿横向的截面封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03和所述前围侧内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板15,所述第三加强板15上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16至少包括沿竖直方向开设的两个,两个所述减重孔16之间设置有分隔筋17,以使得减重的同时维持结构强度,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三加强板15、前围上加强横梁03和所述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第三加强腔室18;所述第三加强板15沿竖直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三加强腔室18的内腔延伸,将所述第三加强腔室18封闭。第三加强板15的设置提高了前围上加强横梁03和所述前围侧内板之间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第三加强腔室18的设置更能保证整体结构有着较强的吸能溃缩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和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04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板19,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四加强板19、前围下加强横梁04和所述纵梁之间形成第四加强腔室20;所述第四加强板19沿竖直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第四加强腔室20的内腔延伸,将所述第四加强腔室20封闭。如图所示,第四加强板19的设置提高了纵梁和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04之间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第四加强腔室20的设置更能保证整体结构有着较强的吸能溃缩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加强腔室20沿竖直方向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加强板21,所述第五加强板21沿水平方向朝向前围下加强横梁04设置方向延伸,并连接在前围下加强横梁04上。第五加强板21有着进一步提高第四加强腔室20结构强度的作用,并能提高第四加强板19和前围下加强横梁04之间的连接关系,提高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加强板21上设置有第六加强板22,所述第六加强板22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下加强横梁04和第四加强腔室20的侧壁,所述第六加强板22沿水平方向的端部沿竖直方向朝向第五加强板21设置方向延伸,并与第五加强板21、前围下加强横梁04和第四加强腔室20的侧壁合围成第五加强腔室。如图所示,第六加强板22的设置提高了前围下加强横梁04和第四加强腔室20和第五加强板21之间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第五加强腔室的设置更能保证整体结构有着较强的吸能溃缩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03沿横向的中部还连接有第七加强板23,所述第七加强板23设置于前围上加强横梁03的内腔中,且所述第七加强板23沿横向的端部沿纵向朝向前围上加强横梁03设置方向延伸,并闭合于前围上加强横梁03形成第六加强腔室24。如图所示,所述第七加强板23设置在前围上加强横梁03的内腔,并沿竖直方向位于第一加强腔室05的顶部,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并第七加强腔室的设置更能保证整体结构有着较强的吸能溃缩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04沿横向底面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前围下加强横梁加强腔室,以提高前围下加强横梁04自身的结构强度,更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梁、前围侧内板、前围加强横梁和纵梁,所述门槛梁平行于纵向的安装于车体,所述前围加强横梁沿横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前围内板沿竖直方向垂直的连接在门槛梁的第一端部,所述纵梁平行于门槛梁的安装在前围加强横梁上,能够使得车身轻量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并满足碰撞性能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横梁包括前围上加强横梁和前围下加强横梁,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和前围下加强横梁沿竖直方向连接,且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的底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凸出与前围下加强横梁形成第一加强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连接所述前围侧内板,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连接所述门槛梁,所述门槛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门槛梁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一加强板和前围下加强横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内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沿横向所述前围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和前围上加强横梁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侧内板和门槛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沿横向所述第一加强腔室与门槛梁之间的前围上加强横梁,沿纵向背离门槛梁凸出形成第二加强腔室,所述纵梁连接在第二加强腔室沿纵向的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和所述前围侧内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板,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三加强板、前围上加强横梁和所述前围侧内板之间形成第三加强腔室;所述第三加强板沿竖直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三加强腔室的内腔延伸,将所述第三加强腔室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和所述前围下加强横梁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板,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四加强板、前围下加强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形成第四加强腔室;所述第四加强板沿竖直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第四加强腔室的内腔延伸,将所述第四加强腔室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强腔室沿竖直方向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加强板,所述第五加强板沿水平方向朝向前围下加强横梁设置方向延伸,并连接在前围下加强横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加强板上设置有第六加强板,所述第六加强板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对应连接至前围下加强横梁和第四加强腔室的侧壁,所述第六加强板沿水平方向的端部沿竖直方向朝向第五加强板设置方向延伸,并与第五加强板、前围下加强横梁和第四加强腔室的侧壁合围成第五加强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体传力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上加强横梁沿横向的中部还连接有第七加强板,所述第七加强板设置于前围上加强横梁的内腔中,且所述第七加强板沿横向的端部沿纵向朝向前围上加强横梁设置方向延伸,并闭合于前围上加强横梁形成第六加强腔室。
CN202121478833.0U 2021-06-30 2021-06-30 前车体传力构造 Active CN215205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8833.0U CN215205067U (zh) 2021-06-30 2021-06-30 前车体传力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8833.0U CN215205067U (zh) 2021-06-30 2021-06-30 前车体传力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5067U true CN21520506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8833.0U Active CN215205067U (zh) 2021-06-30 2021-06-30 前车体传力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50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1715A (zh) * 2023-02-09 2023-04-25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体式主动安全系统
CN116142321A (zh) * 2023-03-23 2023-05-2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前围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1715A (zh) * 2023-02-09 2023-04-25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体式主动安全系统
CN116142321A (zh) * 2023-03-23 2023-05-2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前围结构
CN116142321B (zh) * 2023-03-23 2024-05-1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前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05067U (zh) 前车体传力构造
CN20782634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CN211642361U (zh) 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12047576U (zh) 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08576602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舱总成结构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108609055A (zh)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舱总成结构
CN106494511B (zh) 一种汽车后大梁总成及汽车后部下车体结构
CN212667488U (zh) 一种汽车全框副车架
CN210882314U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前副车架
CN210101759U (zh) 一种汽车车身下车体
CN219406618U (zh) 车辆前部结构及车辆
CN111516757A (zh) 一种纵梁结构和汽车
CN215043100U (zh) 用于前副车架安装的车架构造
CN219406616U (zh) 车身前部结构与车辆
CN219728349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19406620U (zh) 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CN219728326U (zh) 车身端部结构及车辆
CN221068006U (zh) 车身和车辆
CN110979474B (zh) 汽车车身地板纵梁
CN216232561U (zh) 后副车架结构、横拉杆安装部及车辆
CN219948348U (zh)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21138321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584285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和汽车
CN218662033U (zh) 一种轻量化焊接铝合金副车架的前横梁与纵梁安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