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8006U - 车身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8006U
CN221068006U CN202322744161.9U CN202322744161U CN221068006U CN 221068006 U CN221068006 U CN 221068006U CN 202322744161 U CN202322744161 U CN 202322744161U CN 221068006 U CN221068006 U CN 221068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llar
assembly
vehicle body
roof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441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田修二
陈永兴
高桥洋一郎
向开宁
藤原敏博
赵浩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Toyota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Toyota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Toyota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Toyota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441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68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8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8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和车辆,车身包括:顶盖总成,顶盖总成包括:两个顶盖边梁和横梁,横梁沿Y向延伸,搭接部的至少部分搭接于顶盖边梁;A柱总成和B柱总成,其中,横梁在X向方向上位于A柱总成和B柱总成之间。由此,横梁可以支撑两个顶盖边梁,防止两个顶盖边梁在Y向方向上移动,提高车身的抗变形能力,A柱总成和B柱总成均与顶盖边梁固定连接,顶盖边梁可以将顶盖总成的载荷传递至A柱总成和B柱总成上,并且A柱总成和B柱总成沿Z向方向延伸有利于传递来自顶盖边梁的垂直载荷,横梁在X向方向上设置在A柱和B柱之间,可以稳定车身结构,提高车辆的抗翻滚性能,并且本申请的车身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轻量化设计。

Description

车身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汽车安全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而汽车翻滚事故是汽车是交通事故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其中,车身的结构与汽车的抗翻滚性能息息相关。
相关技术中,车身的结构强度差,导致车辆的抗翻滚性能差,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同时车身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以简化车身结构,同时提高车身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
一种车身,包括:顶盖总成,所述顶盖总成包括:两个顶盖边梁,两个所述顶盖边梁在Y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横梁,所述横梁沿所述Y向延伸,并连接在两个所述顶盖边梁之间,且所述横梁的两侧设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的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顶盖边梁;A柱总成,所述A柱总成的上端与所述顶盖边梁的前端相连;B柱总成,所述B柱总成的上端与所述顶盖边梁的中部相连;其中,所述横梁在X向方向上位于所述A柱总成和B柱总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通过将横梁与顶盖边梁搭接配合且固定连接,以便于横梁与顶盖边梁的加工装配,横梁可以支撑两个顶盖边梁,防止两个顶盖边梁在Y向方向上移动,提高车身的抗变形能力,A柱总成和B柱总成均与顶盖边梁固定连接,顶盖边梁可以将顶盖总成的载荷传递至A柱总成和B柱总成上,并且A柱总成和B柱总成沿Z向方向延伸有利于传递来自顶盖边梁的垂直载荷,横梁在X向方向上设置在A柱和B柱之间,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的结构强度,稳定车身结构,可以提高车辆的抗翻滚性能,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车身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设计,并且本申请的车身可以适配全景玻璃天窗,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横梁上盖板,所述横梁上盖板设在所述横梁本体的上方,并与所述横梁本体相连;搭接件,所述搭接件设在所述横梁本体的端部,并与所述横梁本体相连,且所述搭接件设在所述横梁上盖板的下方;其中,所述搭接部形成在横梁上盖板和/或所述搭接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搭接件的外端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外侧并逐渐向下延伸,且所述延伸部在X向方向的宽度尺寸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边梁包括:边梁外板,所述边梁外板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安装腔;边梁补丁板,所述边梁补丁板设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边梁外板的内壁相连;边梁内板,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边梁外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边梁还包括边梁加强板,所述边梁加强板设在所述边梁外板的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边梁外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边梁内板包括内板前段和内板后段,所述内板前段的后端与所述内板后段的前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外板,所述A柱外板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第一腔体;A柱加强板,所述A柱加强板设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A柱外板的内壁相连;A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外板相连,且所述A柱内板的上端与所述边梁外板在内外方向上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总成包括:B柱外板,所述B柱外板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第二腔体;外板补丁板,所述外板补丁板设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B柱外板的内壁相连,且所述外板补丁板与所述边梁外板搭接相连;B柱内板,所述B柱内板与所述B柱外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总成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在竖向方向的中部,并连接在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B柱内板之间。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身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线A-A处的截面图;
图5为图3中线B-B处的截面图;
图6为图3中线C-C处的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8为图7中线D-D处的截面图;
图9为图7中线E-E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车身100、
顶盖总成11、顶盖边梁111、边梁外板1112、安装腔11121、边梁补丁板1113、边梁内板1114、内板前段11141、内板后段11142、边梁加强板1115、
横梁112、搭接部1121、横梁本体1122、横梁上盖板1123、搭接件1124、延伸部11241、
A柱总成12、A柱外板121、第一腔体1211、A柱加强板122、A柱内板123、
B柱总成13、B柱外板131、第二腔体1311、外板补丁板132、B柱内板133、加强板1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的内容根据需要融合在撰写的过程中去写,以便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100,包括:顶盖总成11、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顶盖总成11包括:两个顶盖边梁111,两个顶盖边梁111在Y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横梁112,横梁112沿Y向延伸,并连接在两个顶盖边梁111之间,且横梁112的两侧设有搭接部1121,搭接部1121的至少部分搭接于顶盖边梁111,A柱总成12的上端与顶盖边梁111的前端相连,B柱总成13的上端与顶盖边梁111的中部相连,其中,横梁112在X向方向上位于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X向方向”指的是车辆的长度方向,“Y向方向”指的是车辆的宽度方向,“Z向方向”指的是车辆的高度方向,具体方向示意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
具体地,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A柱总成12在Y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B柱总成13在Y向方向上间隔设置,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均沿Z向方向设置,并且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在X向方向上间隔设置,顶盖总成11设置在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的上端(即在Z向方向上远离车轮的一端)。
其中,两个顶盖边梁111均沿前后方向设置,顶盖边梁111的前端(即在X向方向上靠近车头的一端)与A柱总成12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A柱总成12可以在Z向方向上支撑顶盖边梁111,B柱总成13与顶盖边梁111在X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固定连接,B柱总成13可以在Z向方向上支撑顶盖边梁111,从而顶盖边梁111可以将顶盖总成11的静压力值稳定地传递至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上,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沿Z向方向延伸可以传递来自顶盖边梁111的垂直载荷,提高车身100的力的传递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B柱总成13与顶盖边梁111的连接位置位于顶盖边梁111的中部区域,具体连接位置可以根据车身100的设计需求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图2和图7,横梁112沿Y向方向延伸,横梁112通过两侧的搭接部1121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以便于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的加工装配,并且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固定连接,横梁112可以在Y向方向上支撑两个顶盖边梁111,可以防止两个顶盖边梁111沿Y向方向相对移动,横梁112可以稳定地传递两个顶盖边梁111之间的挤压力,提高车身100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使得车辆在发生翻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保证乘员舱完整。
参照图1,横梁112在X向方向上位于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之间,横梁112可以通过顶盖边梁111将冲击力进一步传递至A柱总成和B柱总成,优化冲击力的传递路径,有效稳定车身100结构。
其中,搭接部1121可以为其边缘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搭接部1121也可以整体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以增加搭接部1121与顶盖边梁111的搭接配合面积,保证搭接部1121与顶盖边梁111的搭接配合效果,提升搭接部1121与顶盖边梁111的连接强度,具体搭接方式可以结合实际加工生产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顶盖总成11的结构简单,横梁112的占用空间小,使得顶盖总成11可以适配全景玻璃天窗,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100,通过将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且固定连接,以便于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的加工装配,横梁112可以支撑两个顶盖边梁111,防止两个顶盖边梁111在Y向方向上移动,提高车身100的抗变形能力,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均与顶盖边梁111固定连接,顶盖边梁111可以将顶盖总成11的载荷传递至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上,并且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沿Z向方向延伸有利于传递来自顶盖边梁111的垂直载荷,横梁112在X向方向上设置在A柱和B柱之间,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100的结构强度,稳定车身100结构,可以提高车辆的抗翻滚性能,有效保证车辆乘员舱完整,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车身100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车身100的轻量化设计,同时本申请的车身100可以适配全景玻璃天窗,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具体连接方式可以结合实际加工生产或工况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图2、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横梁112包括:横梁本体1122、横梁上盖板1123和搭接件1124,横梁上盖板1123设在横梁本体1122的上方,并与横梁本体1122相连,搭接件1124设在横梁本体1122的端部,并与横梁本体1122相连,且搭接件1124设在横梁上盖板1123的下方,其中,搭接部1121形成在横梁上盖板1123或搭接件1124上。
具体地,横梁上盖板1123与横梁本体1122均沿Y向方向延伸,并且横梁上盖板1123与横梁本体1122在Z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并固定连接,横梁本体1122在Y向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搭接件1124,搭接件1124在Y向方向上的一端搭接在横梁本体1122在Z向方向上靠近车轮的一侧表面,并且搭接件1124与横梁本体1122固定连接。
可选地,搭接件1124远离横梁本体1122的一端形成有搭接部1121,搭接部1121可以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并固定连接,使得横梁本体1122可以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并固定连接;横梁上盖板1123在Y向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形成有搭接部1121,搭接部1121可以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并且固定相连,从而使得横梁上盖板1123可以与顶盖边梁111固定连接;搭接件1124和横梁上盖板1123可以均形成有搭接部1121,以提高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的搭接效果以及搭接强度,防止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之间发生局部变形,提高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之间的力的传导效果,其中,搭接部1121可以构造为搭接翻边。
进一步参照图8,搭接件1124位于横梁本体1122与顶盖边梁111之间的位置与横梁上盖板1123在Z向方向相对设置,搭接件1124、横梁本体1122以及顶盖边梁111之间形成有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可以提高横梁112的结构强度,并且空腔结构具有吸能效果,降低横梁112发生变形的风险,并且空腔结构各处的尺寸基本相同,同时空腔结构平滑过渡,以防止横梁112出现集中载荷的问题,进一步降低横梁112发生变形的风险。
可选地,空腔结构的结构强度可以通过增加横梁112板件的数量加强;或通过将空腔结构填充的方式加强其结构强度,例如:可以在空腔结构内填充发泡树脂等具有吸能效果的材料,使横梁112内形成接近实心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横梁的吸能效果以及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横梁112的抗变形能力。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搭接件1124的外端设有延伸部11241,延伸部11241向外侧并逐渐向下延伸,且延伸部11241在X向方向的宽度尺寸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具体地,沿X向方向自横梁112向顶盖边梁111延伸的方向,延伸部11241逐渐向靠近车轮的方向延伸,以将延伸部11241的形状构造为与顶盖边梁111的形状适配,搭接部1121,便于搭接件1124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当搭接件1124与顶盖边梁111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时,搭接件1124与顶盖边梁111之间至少设置有两排焊点,以提高搭接件1124与顶盖边梁11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以提高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延伸部11241在X向方向的宽度尺寸自横梁112向顶盖边梁111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以增大延伸部11241与顶盖边梁111的搭接配合面积,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搭接件1124与顶盖边梁111的搭接效果,延伸部11241呈弧形延伸可以提高延伸部11241的结构强度,提高搭接件1124的抗弯折能力,进而可以提高横梁112的抗弯折能力,降低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搭接位置处发生变形的风险,稳定车身100上部结构,提高车身100上部抗挤压能力。
此外,搭接件1124在X向方向上靠近车尾的方向形成有弯折结构,弯折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搭接件1124的结构强度,提高搭接件1124的抗变形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横梁112还包括加强件,搭接件1124形成有向上敞开的腔体,加强件设在腔体内,并与搭接件1124贴合配合。
具体地,搭接件1124形成有向横梁本体1122敞开的腔体,加强件设置在腔体内并与搭接件1124靠近横梁本体1122的一侧表面贴合配合,加强件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搭接件1124上,并且加强件可以设置在弯折结构位置处,以进一步提高搭接件1124的局部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横梁112的结构强度。
结合图2、图7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盖边梁111包括:边梁外板1112、边梁补丁板1113和边梁内板1114,边梁外板1112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安装腔11121,边梁补丁板1113设在安装腔11121内,并与边梁外板1112的内壁相连,边梁内板1114与边梁外板1112相连。
具体地,边梁外板1112形成有向乘员舱一侧敞开的安装腔11121,并且安装腔11121的延伸方向与边梁外板1112的延伸方向相同,边梁内板1114与边梁外板1112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边梁内板1114与边梁外板1112之间形成的安装腔11121可以用于吸收能量,提高顶盖边梁111的结构强度,顶盖边梁111可以承受来自顶盖总成11静压的挤压力值,并且顶盖边梁111可以将挤压力稳定地传递给A柱总成12、B柱总成13和横梁112,提高车身100的力的传导效果,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车身100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边梁内板1114上设有搭接结构,搭接结构自边梁内板1114沿Y向方向延伸,搭接件1124的部分与搭接结构在Z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并且搭接件1124与搭接结构搭接配合并固定连接,横梁上盖板1123的部分在Z向方向上与边梁外板1112相对设置,并且横梁上盖板1123与边梁外板1112搭接配合并固定连接,提高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的搭接效果以及搭接强度,降低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之间发生局部变形的风险。
进一步地,边梁补丁板1113固定连接在边梁外板1112靠近边梁内板1114的一侧壁面上,边梁补丁板1113可以提高边梁外板1112的结构强度,提高边梁外板1112的抗变形能力,降低边梁外板1112发生变形的风险。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盖边梁111还包括边梁加强板1115,边梁加强板1115设在边梁外板1112的内侧,并连接在边梁内板1114与边梁外板1112之间。
具体地,边梁加强板1115设置在边梁补丁板1113以及边梁内板1114之间,边梁加强板1115分别与边梁内板1114以及边梁外板1112固定连接,边梁加强板1115可以进一步提高顶盖边梁111的结构强度,提高顶盖边梁111的抗变形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车身100的抗翻滚性能。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梁内板1114包括内板前段11141和内板后段11142,所述内板前段11141的后端与所述内板后段11142的前端相连。
具体地,内板前段11141的后端与内板后段11142的前端搭接配合并连接固定,以提高边梁内板1114的抗震性能,从而可以顶盖边梁111的抗震性能,降低顶盖边梁111发生变形的风险。
进一步地,横梁112与边梁的连接处靠近内板前段11141与内板后段11142的连接处设置,使得横梁112可以支撑内板前段11141与内板后段11142的连接处,防止内板前段11141和内板后段11142在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或开裂,保证边梁内板1114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之间的边梁外板1112、边梁补丁板1113以及边梁加强板1115均为一体件,保证顶盖边梁111向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传导应力的效果,同时可以保证顶盖边梁111的结构强度,有利于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顶盖边梁111发生局部变形,并且可以保证顶盖边梁111将翻滚载荷传递至A柱和B柱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边梁外板1112可以构造为分体件,并且当边梁外板1112构造为分体件时,边梁内板1114构造为一体件。
可选地,在顶盖边梁111与A柱总成12、B柱总成13以及横梁112的连接位置之间,顶盖边梁111在Y向方向的单侧可以设置为分体件,即可以将边梁内板1114或边梁外板1112中的一个构造为分体件,也可以将边梁内板1114或边梁外板1112分别构造为一体件,以提高顶盖边梁111的结构一致性,提高顶盖边梁111的传力效果,保证顶盖边梁111的结构强度。
结合图2、图3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A柱总成12包括:A柱外板121、A柱加强板122和A柱内板123,A柱外板121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第一腔体1211,A柱加强板122设在第一腔体1211内,并与A柱外板121的内壁相连,A柱内板123与A柱外板121相连,且A柱内板123的上端与边梁外板1112在内外方向上相对设置。
具体地,A柱外板121形成有向乘员舱一侧敞开的第一腔体1211,并且第一腔体1211与A柱外板121的延伸方向相同,A柱内板123与A柱外板121在Y向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A柱内板123与A柱外板121之间形成的第一腔体1211可以用于吸收能量,提升A柱总成12的抗变形能力,提高A柱总成1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A柱内板123在Z向方向上远离车轮的一端与边梁外板1112靠近车头的一端在Y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并且A柱内板123搭接并固定在边梁外板1112远离边梁外板1112的一侧表面,如此设置可以提高A柱内板123与边梁外板1112的搭接强度,防止出现局部弯折变形的问题,同时A柱内板123可以用于支撑顶盖边梁111的前端,并且A柱总成12沿Z向方向延伸,A柱总成12可以用于传递来自顶盖边梁111的Z向载荷的作用。
此外,A柱总成12设置有A柱加强板122,A柱加强板122固定连接在A柱外板121靠近A柱内板123的一侧表面,以提高A柱外板121的结构强度,以提高A柱外板121的抗变形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A柱总成12的抗变形能力。
结合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B柱总成13包括:B柱外板131、外板补丁板132和B柱内板133,B柱外板131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第二腔体1311,外板补丁板132设在第二腔体1311内,并与B柱外板131的内壁相连,且外板补丁板132与边梁外板1112搭接相连,B柱内板133与B柱外板131相连。
具体地,B柱外板131沿Z向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向乘员舱一侧敞开的第二腔体1311,并且第二腔体1311与B柱外板131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B柱内板133与B柱外板131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B柱内板133与B柱外板131之间形成的第二腔体1311可以吸收能量,并且可以提高B柱总成13的结构强度,提升B柱总成13的抗变形能力,其中,B柱内板133沿Z向方向延伸,B柱内板133可以起到传递垂向载荷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B立柱发生偏转。
进一步参照图4,外板补丁板132固定安装在B柱外板131靠近B柱内板133的一侧表面,并且外板补丁板132在Z向方向上远离车轮的一端与边梁外板1112在Y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外板补丁板132搭接在边梁外板1112远离边梁内板1114的一侧表面,并且外板补丁板132与边梁外板1112固定连接,外板补丁板132可以用于传递顶盖边梁111的载荷,B柱外板131靠近边梁外板1112的一端可以与外板补丁板132适配,B柱外板131可以与外板补丁板132或边梁外板1112搭接配合且固定相连,提高B柱总成13的在Z向方向上的结构强度。
此外,B柱总成13设置在顶盖边梁111中间靠近车尾的部分,B柱总成13可以支撑顶盖边梁111的偏后部分,并且B柱总成13可以起到承受来自顶盖边梁111的垂向载荷的作用。
结合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B柱总成13还包括:加强板134,加强板134设在第二腔体1311内在竖向方向的中部,并连接在B柱外板131和B柱内板133之间。
具体地,加强板134设置在外板补丁板132与B柱内板133之间,并且加强板134分别与B柱内板133和B柱外板131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加强板134设置在第二腔体1311在Z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加强板134沿Z向方向延伸,加强板134用于承受沿X向方向的载荷,提高B柱总成13上部的结构稳定性,防止B柱总成13沿Y向方向发生变形,提高B柱总成13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100。
由于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身100,通过将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搭接配合且固定连接,以便于横梁112与顶盖边梁111的加工装配,横梁112可以支撑两个顶盖边梁111,防止两个顶盖边梁111在Y向方向上移动,提高车身100的抗变形能力,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均与顶盖边梁111固定连接,顶盖边梁111可以将顶盖总成11的载荷传递至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上,并且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沿Z向方向延伸有利于传递来自顶盖边梁111的垂直载荷,横梁112在X向方向上设置在A柱和B柱之间,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100的结构强度,稳定车身100结构,可以提高车辆的抗翻滚性能,有效保证乘员舱完整,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车身100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车身100的轻量化设计,本申请的车身100可以适配全景玻璃天窗,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总成(11),所述顶盖总成(11)包括:
两个顶盖边梁(111),两个所述顶盖边梁(111)在Y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横梁(112),所述横梁(112)沿所述Y向延伸,并连接在两个所述顶盖边梁(111)之间,且所述横梁(112)的两侧设有搭接部(1121),所述搭接部(1121)的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顶盖边梁(111);
A柱总成(12),所述A柱总成(12)的上端与所述顶盖边梁(111)的前端相连;
B柱总成(13),所述B柱总成(13)的上端与所述顶盖边梁(111)的中部相连;
其中,所述横梁(112)在X向方向上位于所述A柱总成(12)和B柱总成(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2)包括:
横梁本体(1122);
横梁上盖板(1123),所述横梁上盖板(1123)设在所述横梁本体(1122)的上方,并与所述横梁本体(1122)相连;
搭接件(1124),所述搭接件(1124)设在所述横梁本体(1122)的端部,并与所述横梁本体(1122)相连,且所述搭接件(1124)设在所述横梁上盖板(1123)的下方;
其中,所述搭接部(1121)形成在横梁上盖板(1123)和/或所述搭接件(11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件(1124)的外端设有延伸部(11241),所述延伸部(11241)向外侧并逐渐向下延伸,且所述延伸部(11241)在X向方向的宽度尺寸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边梁(111)包括:
边梁外板(1112),所述边梁外板(1112)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安装腔(11121);
边梁补丁板(1113),所述边梁补丁板(1113)设在所述安装腔(11121)内,并与所述边梁外板(1112)的内壁相连;
边梁内板(1114),所述边梁内板(1114)与所述边梁外板(11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边梁(111)还包括边梁加强板(1115),所述边梁加强板(1115)设在所述边梁外板(1112)的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边梁内板(1114)与所述边梁外板(11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内板(1114)包括内板前段(11141)和内板后段(11142),所述内板前段(11141)的后端与所述内板后段(11142)的前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总成(12)包括:
A柱外板(121),所述A柱外板(121)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第一腔体(1211);
A柱加强板(122),所述A柱加强板(122)设在所述第一腔体(1211)内,并与所述A柱外板(121)的内壁相连;
A柱内板(123),所述A柱内板(123)与所述A柱外板(121)相连,且所述A柱内板(123)的上端与所述边梁外板(1112)在内外方向上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总成(13)包括:
B柱外板(131),所述B柱外板(131)形成有向内侧敞开的第二腔体(1311);
外板补丁板(132),所述外板补丁板(132)设在所述第二腔体(1311)内,并与所述B柱外板(131)的内壁相连,且所述外板补丁板(132)与所述边梁外板(1112)搭接相连;
B柱内板(133),所述B柱内板(133)与所述B柱外板(13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总成(13)还包括:
加强板(134),所述加强板(134)设在所述第二腔体(1311)内在竖向方向的中部,并连接在所述B柱外板(131)和所述B柱内板(133)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
CN202322744161.9U 2023-10-12 2023-10-12 车身和车辆 Active CN221068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4161.9U CN221068006U (zh) 2023-10-12 2023-10-12 车身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4161.9U CN221068006U (zh) 2023-10-12 2023-10-12 车身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8006U true CN221068006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6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44161.9U Active CN221068006U (zh) 2023-10-12 2023-10-12 车身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68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4637A (zh) 一种车身后舱框架总成及车辆
CN102883942A (zh) 车辆的车前部
CN214028867U (zh) 一种机舱框架结构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5205067U (zh) 前车体传力构造
CN214451332U (zh) A柱加强板结构及车辆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212950848U (zh) A柱加强件及汽车
CN221068006U (zh) 车身和车辆
CN210027632U (zh) 门槛加强结构
CN218703539U (zh) 门槛梁总成及汽车
CN210364060U (zh) 一种溜背型轿车白车身总成
CN201506388U (zh) 一种中级轿车中立柱总成
CN215706661U (zh) 一种汽车a柱与门槛连接结构
CN110962942A (zh) 一种下车体后部框架组件
CN212667488U (zh) 一种汽车全框副车架
CN212195653U (zh) 汽车前围上部总成、车身框架及汽车
CN205365746U (zh) B柱上内板装配结构
CN220640017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CN221188786U (zh) 前地板总成
CN215883813U (zh) 一种应对偏置碰撞的车体结构、汽车
CN214928884U (zh)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9406616U (zh) 车身前部结构与车辆
CN220374635U (zh)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汽车
CN115158476B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