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8884U -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28884U CN214928884U CN202121460714.2U CN202121460714U CN214928884U CN 214928884 U CN214928884 U CN 214928884U CN 202121460714 U CN202121460714 U CN 202121460714U CN 214928884 U CN214928884 U CN 2149288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door
- plate
- reinforcing
- inner panel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内板加强板及外板支撑板;内板加强板用于焊接固定在后背门内板的外侧面;内板加强板沿车身Y向延伸设置,且内板加强板的延伸两端分别与后背门内板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焊接;外板支撑板焊接固定在内板加强板的外侧面的中间部位;外板支撑板沿车身Z向延伸设置,且外板支撑板的上端与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外板支撑板的下端延伸至后背门内板的下边沿。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多个加强板结构集成为内板加强板和外板支撑板,降低了后背门总成开发设计难度系数及开发成本,简化了焊接工序,提升了焊接精度,增加了后背门总成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后背门总成的强度、刚度,在后背门总成内部增加了多个加强结构件,并直接焊接在后背门内板的外侧面。多个加强结构包括内板左加强板、内板右加强板、后横梁加强板、雨刮器加强板和后门锁加强板。内板左加强板和内板右加强板分别焊接在后背门内板的两侧边沿,用于为撑杆提供支撑,后横梁加强板焊接在背门内板与外板风窗口下部,用于提供横向支撑,雨刮器加强板焊接在后横梁加强板上,用于为雨刮器提供安装强度,后门锁加强板焊接在后背门内板的中下部位,用于为门锁提供安装强度。
上述各个加强结构需要单独设计,使得前期设计中开发零件数量多,开发成本高;上述各个加强板分别与后背门内板焊接,造成背门总成整体传力结构性能差,后背门总成重量大;多个零件之间相互搭接配合焊接,焊接精度低,容易产生焊点开裂、虚焊、总成异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加强结构独立设计开发、独立焊接而造成的开发成本高、焊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包括:
内板加强板,用于焊接固定在后背门内板的外侧面;所述内板加强板沿车身Y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延伸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焊接;以及
外板支撑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外侧面的中间部位;所述外板支撑板沿车身Z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下边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板加强板的中间部位向下延伸至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下部焊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板加强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
两个端部加强部,分别焊接在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
两个加强梁,与两个所述端部加强部一一对应;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端部加强部相接,且该端还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中间部位;以及
中间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所述外板支撑板沿车身Z向跨设所述中间横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的下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中部加强部,所述中部加强部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下部焊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加强部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加强梁的上方,且延伸部位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侧边沿焊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的上边沿,两个所述加强梁和所述中间横梁围成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用于避让所述外板支撑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板加强板上设有向后背门外板伸出、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外板抵接的支撑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上端具有向所述后背门内板翻折的上翻边,所述上翻边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下端具有向后背门外板翻折的下翻边,所述下翻边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外板的下边沿相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加强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后背门加强结构,内板加强板沿车身Y向延伸,并且延伸两端分别与后背门内板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焊接,使得内板加强板可以形成沿车身Y向的支撑及传力结构,可以更好地将后背门两侧所受的力进行传送分散,提升后背门总成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增强后背门两侧的撑杆的支撑强度;外板支撑板沿车身Z向延伸设置,且上端与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下端延伸至后背门内板的下边沿,外板支撑板的位置对应雨刮器和后背门锁的安装位置,以为雨刮器和后背门锁提供安装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加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现有技术中的多个加强板结构集成为内板加强板和外板支撑板,第一方面,降低了后背门总成开发设计难度系数及开发成本;第二方面,简化了焊接工序,避免了多个零件焊接产生的焊点开裂、虚焊、总成异响等问题;第三方面,提升了后背门总成结构强度,增强了后背门撑杆支撑点、门锁安装点、雨刮器安装点的结构增强和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由于采用上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增强了后背门总成的整体强度,降低了后背门总成的重量,并且提升了后背门总成的焊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加强结构与后背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板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板加强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板加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板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板支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板支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板加强板;11、端部加强部;12、加强梁;13、中间横梁;14、中部加强部;15、避让缺口;16、支撑结构;17、减重孔;2、外板支撑板;21、上翻边;22、下翻边;23、门锁安装孔;3、后背门内板;31、风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术语“前”、“后”、“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车辆自身的方位而言,其中,车辆头部代表“前”,车辆尾部代表“后”,车辆顶部代表“上”、车辆底部代表“下”、“内”侧是指朝向驾驶室内的一侧,“外”侧是指朝向驾驶室外的一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限定的车身X向,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前进方向的前后方向,所限定的车身Y向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前进方向的左右方向,所限定的车身Z向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前进方向的车身Z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加强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后背门加强结构,包括内板加强板1和外板支撑板2。内板加强板1用于焊接固定在后背门内板3的外侧面;内板加强板1沿车身Y向延伸设置,且内板加强板1的延伸两端分别与后背门内板3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焊接;外板支撑板2焊接固定在内板加强板1的外侧面的中间部位(此处限定的中间部位是内板加强板1在车身Y向上的中间部位);外板支撑板2沿车身Z向延伸设置,且外板支撑板2的上端与后背门内板3的风窗口31下边沿焊接,外板支撑板2的下端延伸至后背门内板3的下边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加强结构,由于内板加强板1沿车身Y向延伸,并且延伸两端分别与后背门内板3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焊接,使得内板加强板1可以形成沿车身Y向的支撑及传力结构,可以更好地将后背门两侧所受的力进行传送分散,提升后背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强后背门总成在开/关过程中抵抗变形的力,并且还增强了后背门两侧的撑杆的支撑强度。
外板支撑板2沿车身Z向延伸设置,且上端与后背门内板3的风窗口31 下边沿焊接,下端延伸至后背门内板3的下边沿,外板支撑板2的位置对应雨刮器和后背门锁的安装位置,用于为雨刮器和后背门锁提供安装强度。外板支撑板2加大了与后背门内板3及内板加强板1的焊合面积,提升了后背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加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现有技术中的多个加强板结构集成为内板加强板1和外板支撑板2,第一方面,减少了零件开发数量,降低了后背门总成开发设计难度系数以及研发成本;第二方面,简化了焊接工序,缩短了焊接调试周期,避免了多个零件焊接产生的焊点开裂、虚焊、总成异响等问题,提升了焊接精度;第三方面,提升了后背门撑杆支撑点、门锁安装点、雨刮器安装点的结构增强和抗变形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内板加强板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内板加强板1的中间部位向下延伸至与后背门内板3的下部焊接。内板加强板 1不仅能在车身Y向形成支撑及传力结构,在车身Z向上,内板加强板1还与后背门内板3的下部焊接,这样可以增强内板加强板1的焊接面积,使后背门内板3在车身Y向和车身Z向均能形成支撑,进一步提升后背门内板3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为了优化内板加强板1的整体结构,实现内板加强板1沿车身Y 向及沿车身Z向的支撑及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板加强板1包括两个端部加强部11、两个加强梁12以及中间横梁13,如图2、图3及图4所示。两个端部加强部11分别焊接在后背门内板3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两个加强梁 12与两个端部加强部11一一对应;加强梁12的第一端与端部加强部11相接,且该端还与后背门内板3的风窗口31下边沿焊接,加强梁12的第二端倾斜向下延伸至后背门内板3的中间部位;中间横梁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加强梁 12的第二端;外板支撑板2沿车身Z向跨设中间横梁13,并且与中间横梁13 以及加强梁12的第二端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内板加强板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将内板加强板1分为三部分,端部加强部11用于和背门内板3的侧边沿焊接,以增强后背门两侧的撑杆的支撑强度;两个加强梁12和中间横梁13主要用于在车身Y向形成传力和支撑结构。另外,加强梁12倾斜设置,一方面增大了与后背门内板3的接触面积,能够实现在车身Z向上与后背门内板3相接;另一方面增长了传力通道的路径,提升了内板加强板1的抗变形能力。
为了提升内板加强板1与后背门内板3的焊接强度,加强梁12的四周边沿和中间横梁13的四周边沿均与后背门内板3焊接。另外,为了降低整体重量,加强梁12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减重孔17。
除了加强梁12倾斜设置能够实现在车身Z向上与后背门内板3焊接外,为了进一步满足内板加强板1的中间部位向下延伸至与后背门内板3的下部焊接,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每个加强梁12的第二端的下边沿均具有向下延伸的中部加强部14,如图3所示,中部加强部14用于与后背门内板3的下部焊接。中部加强部14用于进一步增加与后背门内板3的焊接面积;另外,外板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边沿还可以与中部加强部14的侧边沿焊接,以提升外板支撑板2 的固定强度。
优选地,请参阅图2与图3,中间横梁13连接在两个加强梁12的第二端的上边沿,两个加强梁12和中间横梁13围成避让缺口15,避让缺口15用于避让外板支撑板2。
由于外板支撑板2要为后背门锁提供安装支撑,因此在外板支撑板2上开设有门锁安装孔23,门锁安装孔23和避让缺口15是连通的,避让缺口15除了给外板支撑板2提供避让位置,还要避让后背门锁,实现后背门锁的安装。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与图3,端部加强部11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加强梁12 的上方,且延伸部位与后背门内板3的风窗口31侧边沿焊接。端部加强部11 除了与后背门内板3的侧边沿焊接外,还与后背门内板3的风窗口31侧边沿焊接,不仅增加了风窗口31的强度,还增大了端部加强部11的焊合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板加强板1上设有支撑结构16,支撑结构16向后背门外板伸出并与后背门外板抵接,支撑结构16用于支撑后背门外板,如图4 所示。
在内板加强板1上设计支撑结构16,用于对后背门外板提供刚性支撑,这样节省了在后背门内板3上增加翻边结构用于对后背门外板提供刚性支撑,可以简化后背门内板3的结构,优化后背门内板3的开发精度。
优选地,支撑结构16为两个支撑片,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加强梁12上,两个支撑片位于外板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外板支撑板2可以采用如图5、图6及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5、图6及图7,外板支撑板2的上端具有向后背门内板3翻折的上翻边21,上翻边21向上跨过中间横梁13,上翻边21用于与后背门内板3的风窗口31下边沿焊接。
除了上翻边21外,外板支撑板2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分别和两个加强梁 12的第二端焊接,上侧边沿与中间横梁13焊接。
外板支撑板2的下端具有向后背门外板翻折的下翻边22,下翻边22与后背门外板的下边沿相接,和支撑结构16相同,也用于对后背门外板提供刚性支撑,这样节省了在后背门内板3上增加翻边结构用于对后背门外板提供刚性支撑,可以简化后背门内板3的结构,优化后背门内板3的开发精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由于采用上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增强了后背门总成的整体强度,降低了后背门总成的重量,并且提升了后背门总成的焊接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加强板,用于焊接固定在后背门内板的外侧面;所述内板加强板沿车身Y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延伸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焊接;以及
外板支撑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外侧面的中间部位;所述外板支撑板沿车身Z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下边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的中间部位向下延伸至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下部焊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
两个端部加强部,分别焊接在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
两个加强梁,与两个所述端部加强部一一对应;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端部加强部相接,且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还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中间部位;以及
中间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所述外板支撑板沿车身Z向跨设所述中间横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的下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中部加强部,所述中部加强部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下部焊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加强部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加强梁的上方,且延伸部位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侧边沿焊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的上边沿,两个所述加强梁和所述中间横梁围成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用于避让所述外板支撑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上设有向后背门外板伸出、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外板抵接的支撑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上端具有向所述后背门内板翻折的上翻边,所述上翻边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风窗口下边沿焊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支撑板的下端具有向后背门外板翻折的下翻边,所述下翻边用于与所述后背门外板的下边沿相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背门加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0714.2U CN214928884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0714.2U CN214928884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28884U true CN214928884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07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60714.2U Active CN214928884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28884U (zh) |
-
2021
- 2021-06-29 CN CN202121460714.2U patent/CN2149288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66415B2 (ja) | 車体構造 | |
CN210027632U (zh) | 门槛加强结构 | |
CN214928884U (zh) |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13413484U (zh) | 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和车辆 | |
CN213921219U (zh) | 螺旋弹簧支撑结构、车架及车辆 | |
CN212195653U (zh) | 汽车前围上部总成、车身框架及汽车 | |
CN212685728U (zh) | 一种车辆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 |
CN212637074U (zh) |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 |
CN212667488U (zh) | 一种汽车全框副车架 | |
CN100408410C (zh) |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 |
CN216331619U (zh) |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 |
JP2000095148A (ja)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
CN218986772U (zh) |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 |
CN214874616U (zh) | 前风窗流水槽总成结构 | |
CN221068006U (zh) | 车身和车辆 | |
CN217893011U (zh) | 车身侧部结构及汽车 | |
CN213534404U (zh) | 后背门以及车辆 | |
CN220374635U (zh) |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0027623U (zh) | 一种提升前悬安装点刚度的前轮罩安装结构 | |
CN219618883U (zh) | 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16185493U (zh) | 车体侧部结构 | |
CN219707123U (zh) | 一种散热器框架结构及车辆 | |
CN216070199U (zh) | 一种半承载车架后段连接结构 | |
CN220562804U (zh) | 一种车辆纵梁结构 | |
CN214930075U (zh) | 后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身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