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1619U -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1619U
CN216331619U CN202123362625.7U CN202123362625U CN216331619U CN 216331619 U CN216331619 U CN 216331619U CN 202123362625 U CN202123362625 U CN 202123362625U CN 216331619 U CN216331619 U CN 216331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rear portion
reinforcing
plat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26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启洪
谭红炜
熊彬
赵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26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1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1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1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包括靠背边板和连接在该靠背边板下端的下横板,所述靠背边板包括板状的侧部,该侧部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前部和后部,在所述侧部与前部和后部围成的内侧空间中设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由后部上端经侧部和前部连接至下横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背边板内侧设置加强部件,并连接下横板,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有效提升靠背骨架侧面强度,从而改善座椅骨架偏置碰撞性能,提高安全性,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骨架,尤其是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行李箱偏置碰撞是相对于全正面碰撞而言的,对车身及座椅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对于汽车座椅而言,侧面强度通常依靠靠背边板的刚性来保证,尽管大多数情况下,靠背边板足以为乘客提供良好的防护,但一部分对偏置碰撞性能要求极尽严苛的车型,普通的靠背骨架结构仍旧难以满足其性能要求。通过改变边板结构,或增加额外的钣金加强部件等方式虽然能够对靠背局部起到加强作用,但无疑会导致骨架结构的复杂化,对生产企业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升靠背骨架侧面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包括靠背边板和连接在该靠背边板下端的下横板,所述靠背边板包括板状的侧部,该侧部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前部和后部,在所述侧部与前部和后部围成的内侧空间中设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由后部上端经侧部和前部连接至下横板。
根据上述结构,不需要对靠背边板结构进行过多调整,利用加强部件以低成本方式有效提高了靠背骨架侧面强度。
优选地,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后部连接端、下横板连接端和中间支撑部,其中,后部连接端固定至后部上,并沿后部高度方向延伸,下横板连接端固定到下横板临近靠背边板的一端,并沿下横板长度方向延伸,中间支撑部抵接到侧部与前部过渡区域,中间支撑部与后部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斜支撑部,下横板连接端与中间支撑部设有第二斜支撑部。
根据该结构,依靠加强部件的折弯,实现了加强部件与靠背边板及下横板的可靠连接,并形成对靠背骨架侧面的有效支撑。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支撑部和第二斜支撑部朝偏离侧部的方向倾斜,这样设计有助于增大侧向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后部具有向后凹陷的搭接平面,后部连接端固定在该搭接平面上端,该结构能够提高靠背边板后部与加强部件连接位置的强度,以确保加强部件与靠背边板后部的可靠连接。
优选地,所述搭接平面沿靠背边板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在该搭接平面上分布有前后贯通的减重孔。该结构能够在提高靠背边板后部整体强度的同时,减轻骨架重量,有利于提升车辆燃油经济性,该减重孔同时还作为线束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加强部件为钢管或钢丝,该加强部件分别与靠背边板和下横板焊接固定,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通过在靠背边板内侧设置加强部件,并连接下横板,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有效提升靠背骨架侧面强度,从而改善座椅骨架偏置碰撞性能,提高安全性,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隐去下横板后从侧面观察靠背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包括靠背边板1和焊接固定在靠背边板1下端的下横板2,靠背边板1位于汽车座椅靠背的侧面,用以提供侧向的支撑,通常是左右对称地设置于座椅两侧内部,下横板2则沿座椅横向连接在两侧靠背边板1之间。
结合图2可以看出,靠背边板1和下横板2均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采用金属板材依靠例如冲压等方式模制成型。靠背边板1包括呈板状结构的侧部11,侧部11的前后两侧边缘朝座椅内侧折弯并向内延伸进而分别形成前部12和后部13,前部12面向车辆前方,后部13贴近座椅靠背的背面。
侧部11与前部12和后部13合围形成一面向座椅内侧的内侧空间1a,在侧部11下端设有贯穿其两侧表面的调角器安装孔1b,调角器安装孔1b的周向外围设有环状结构的凸缘16,前部12和后部13在侧部11上端汇聚形成内侧开口的管状部1c,用以连接座椅靠背的上部骨架。
在靠背边板1的内侧空间1a内安装有加强部件3,该加强部件3可以是钢丝或钢管,例如由一根整体式的钢丝经折弯形成,本实施例中,加强部件3为中空的钢管弯制而成,相对于实心的钢丝,在同等强度下,其重量更轻,加强部件3由后部13上端经侧部11和前部12连接至下横板2,借此对靠背骨架的侧面进行加强。
图3展示了加强部件3的具体结构,该加强部件3的两端分别形成后部连接端31和下横板连接端32,用于与连接后部13和下横板2,中部形成中间支撑部33,在中间支撑部33与后部连接端31之间形成第一斜支撑部34,下横板连接端32与中间支撑部33之间形成第二斜支撑部35。
参照图1和图2可以看出,加强部件3连接到靠背边板1和下横板2上后,后部连接端31位于靠近后部13上端的位置,并沿座椅高度方向向上延伸。下横板连接端32固定到下横板2临近靠背边板1的端部位置,并顺着下横板2长度方向水平向座椅内侧延伸。中间支撑部33抵接到侧部11和前部12过渡区域的棱边位置,并沿着靠背边板1内侧向下延伸。
靠背边板1的后部13的中心区域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搭接平面14,沿该搭接平面14阵列分布有多个前后贯通的减重孔15,利用该减重孔15能够有效减轻座椅骨架重量,同时还能够为座椅电气系统的线束提供安装通道,加强部件3的后部连接端31结合到搭接平面14上端,使得加强部件3的第一斜支撑部34大致上从后部13的中部倾斜地朝着位于侧部11和前部12过渡区域的中间支撑部33延伸,这样,第一斜支撑部34不接触到侧部11表面,而与侧部11表面留出间隙。
第二斜支撑部35也朝着朝偏离侧部11的方向倾斜,同样与侧部11表面之间流出间隙,这样协助第一斜支撑部34和第二斜支撑部35实现后部连接端31、下横板连接端32与中间支撑部33的衔接。
本实施例中,加强部件3通过焊接与靠背边板1和下横板2固定为一体,在利用加强部件3在将靠背边板1与下横板2连接起来的同时,提高了靠背骨架侧面的强度,进而改善座椅骨架偏置碰撞性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包括靠背边板(1)和连接在该靠背边板(1)下端的下横板(2),所述靠背边板(1)包括板状的侧部(11),该侧部(11)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前部(12)和后部(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部(11)与前部(12)和后部(13)围成的内侧空间(1a)中设有加强部件(3),该加强部件(3)由后部(13)上端经侧部(11)和前部(12)连接至下横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3)具有后部连接端(31)、下横板连接端(32)和中间支撑部(33),其中,后部连接端(31)固定至后部(13)上,并沿后部(13)高度方向延伸,下横板连接端(32)固定到下横板(2)临近靠背边板(1)的一端,并沿下横板(2)长度方向延伸,中间支撑部(33)抵接到侧部(11)与前部(12)过渡区域,中间支撑部(33)与后部连接端(31)之间设有第一斜支撑部(34),下横板连接端(32)与中间支撑部(33)设有第二斜支撑部(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支撑部(34)和第二斜支撑部(35)朝偏离侧部(11)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13)具有向后凹陷的搭接平面(14),后部连接端(31)固定在该搭接平面(14)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平面(14)沿靠背边板(1)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在该搭接平面(14)上分布有前后贯通的减重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3)为钢管或钢丝,该加强部件(3)分别与靠背边板(1)和下横板(2)焊接固定。
CN202123362625.7U 2021-12-29 2021-12-29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Active CN216331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625.7U CN216331619U (zh) 2021-12-29 2021-12-29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625.7U CN216331619U (zh) 2021-12-29 2021-12-29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1619U true CN216331619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2625.7U Active CN216331619U (zh) 2021-12-29 2021-12-29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1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5329B2 (en) Automotive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5352682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EP2695798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ehicle body
US8998305B2 (en) Automotive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3866415B2 (ja) 車体構造
JP4910882B2 (ja) サスクロスメンバ取付け構造
JP2012076600A (ja) 車両のフロア骨格構造
CN216331619U (zh)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CN116513322A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215436629U (zh)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0793364U (zh)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横梁
CN211617878U (zh) 前围板布置结构及汽车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JP2013071644A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部構造
JPH04300792A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214928884U (zh)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4001826U (zh) 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7598687U (zh) 一种一体式驾驶室支撑结构及汽车
CN214985639U (zh) 一种副车架及汽车
JP452814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219191880U (zh) 一种车门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9428231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6994536U (zh) 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汽车
CN217477413U (zh) 后地板纵梁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