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4610A - 卷材中的捆带的自动移除 - Google Patents

卷材中的捆带的自动移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4610A
CN114364610A CN202080063301.2A CN202080063301A CN114364610A CN 114364610 A CN114364610 A CN 114364610A CN 202080063301 A CN202080063301 A CN 202080063301A CN 114364610 A CN114364610 A CN 114364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upport
region
sub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33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4610B (zh
Inventor
马丁·柯尼希斯霍费尔
拉尔夫·斯姆卡尔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tals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Primetals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tals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Primetals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4364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4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69/0025Removing or cutting binding material, e.g. straps or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69/0033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卷材中的捆带的自动移除。卷材(4)通过带材(1)的卷绕制作。卷材(4)具有两个端面(6)、一个外侧面(7)以及一个带有眼轴(9)的卷材眼(8)。捆带(5)具有捆带宽度(b)。首先,当卷材(4)在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利用其外侧面(7)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时,将在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在第一子区域的外面完全包围卷材(4)的捆带(5)移除。然后,当卷材(4)在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利用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或第二支架(15)上时,将在步骤a)中还没有被移除的捆带(5)移除。在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第一和第二子区域至少以捆带宽度(b)彼此间隔开。

Description

卷材中的捆带的自动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卷材中移除捆带的方法,卷材通过卷绕带材制成,其中,该卷材具有两个端面、一个外侧面以及一个带有眼轴的卷材眼,并且捆带具有捆带宽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从卷材中移除捆带的移除装置,卷材通过卷绕带材制成,其中,该卷材具有两个端面、一个外侧面以及一个带有眼轴的卷材眼。
背景技术
精轧的带材通常被卷绕成卷材,并以这种形式从精轧机组运输到另一个装置,在该装置中该卷材被再次开卷,然后将带材送入进一步处理。运输卷材的距离可以是几百米或几公里。进一步的加工例如可以是带有或没有预先酸洗的冷轧。其他的装置也是可行的。
为了确保卷材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完好无损,特别是卷材的外绕组不会从卷材中脱落,卷材用围绕卷材的外侧面延伸的捆带系在一起。在另外的装置中进行进一步处理之前,必须再次移除捆带。优选地,自动地移除捆带。
为此目的,在现有技术中,将卷材定位在一对托辊上,其中,托辊在卷材的捆带运行的区域中逐渐变细。由此可以自动地拆除捆带,然后自动地将它们从卷材中拉出。
现有技术的处理方法工作得很好,前提是捆带准确地定位在托辊具有其逐渐变细的区域的位置上。然而,在实践中,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例如在精轧后,卷材在精轧机组中被卷绕和捆扎,并且此处捆带已放置在位置A,而另外的装置设计用于使得捆带位于与位置A不同的位置B。
如果捆带不在其预期位置,那么捆带可以在另外的装置的入口区域中被拆除,但不能从卷材中被拉出,因为捆带夹在卷材和托辊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手动移除捆带。这是耗时且麻烦的。
文献DE331577A示出了一种用于拆除和去除捆带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能性,通过该可能性,可以自动地移除捆带而不依赖于捆带在卷材中的定位。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从卷材中移除捆带的方法来实现,卷材通过卷绕带材而制成。移除方法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2至6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捆带的移除方法,使得
a)首先,当卷材在眼轴的方向上观察利用其外侧面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时,将在眼轴的方向上观察在第一子区域的外部完全包围卷材的捆带移除,并且
b)然后,当卷材在眼轴的方向上观察利用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时,其中,在眼轴的方向上观察,第一和第二子区域至少以捆带宽度彼此间隔开,将在步骤a)中还没有被移除的捆带移除。
在运输中将卷材从另一装置的输入区域整合到另一装置的处理区域时,通常会移除捆带。将卷材从另一装置的输入区域到另一装置的处理区域的输送由此实现,即借助于步进梁在多个阶段中将卷材沿基本水平的传送方向从第一固定鞍区向第二固定鞍区传送,从第二固定鞍区向第三固定鞍区传送等,直至传送到最后一个固定鞍区,使得卷材交替地放置在鞍区之一和步进梁上。在这种情况下,鞍区中的预定的鞍区对应于第一支架,步进梁对应于第二支架,将卷材放置在预定的鞍区上时执行步骤a),当借助于步进梁将卷材从预定的鞍区传送到下一个鞍区时执行步骤b)。可替换地,步进梁对应于第一支架,鞍区中的预定的鞍区对应于第二支架,当借助于步进梁将卷材从前一个鞍区传送到预定的鞍区时执行步骤a),并且将卷材放置在预定的鞍区上时执行步骤b)。
例如,从眼轴的方向观察,第一子区域可能包括卷材的外侧面的与两个端面邻接的边缘区域,并且第二子区域包括卷材的与两个端面间隔开的中心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a)中卷材被“外侧地”支撑,使得可以自动地移除布置在“内侧”的捆带,并且然后在步骤b)中卷材被“内侧地”支撑,使得自动地移除布置在“外侧”的捆带。可替换地,相反的处理方法也是可行的,即,第一子区域包括卷材的中心区域,并且第二子区域包括卷材的两个边缘区域。其他处理方法也是可行的,例如步骤a)和b)中的卷材在左侧外侧、中间和右侧外侧被支撑一次,并且在左半侧和右半侧被支撑一次。
在根据本发明的移除方法的范围内,眼轴可以基本上正交于传送方向地定向。这与现有技术形成对比,在现有技术中,眼轴大部分定向在传送方向上。该处理方法尤其具有优点,即在过渡到另外的装置的处理区域时,卷材不必围绕竖直延伸的轴旋转90°,而是可以直接进行进一步处理。然而,其中眼轴基本上在传送方向上定向的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
在执行步骤a)之前,卷材优选地围绕其眼轴旋转,使得带材的带头相对于包括眼轴的竖直平面具有预定的定向。由此可以避免卷材在松开并移除捆带后“弹开”,即最外圈与卷材分离。
如果以测量技术确定卷材的直径,这通常是有利的。这对于根据直径调整后续的处理过程尤其有用。优选地,当卷材在步骤a)中利用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上和/或在步骤b)中利用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或第二支架上时确定直径。
该目的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移除装置来实现。移除装置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7至12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开头提到的类型的移除装置设计用于:
-使得移除装置具有第一支架或具有第一支架和附加的第二支架,
-使得第一支架设计用于,使得从眼轴的方向观察,卷材可以在第一时间点以其外侧面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上,
-使得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设计用于,使得从眼轴的方向观察,卷材可以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以其外侧面的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
-在移除装置具有第一支架的情况下以及移除装置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情况下,使得从眼轴的方向观察,第一和第二子区域是彼此间隔开的,以及
-使得移除装置具有移除设备,当卷材以其外侧面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时,借助于移除设备,从眼轴的方向观察,在第一子区域的外部完全包围卷材的捆带能被移除,并且当卷材以其外侧面的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或第二支架上时,围绕卷材的剩余的捆带能被移除,
-使得移除装置具有第一固定鞍区、第二固定鞍区等直至最后一个固定鞍区,
-使得移除装置具有步进梁,借助于步进梁,可以在多个阶段中将卷材沿基本水平的传送方向从第一固定鞍区向第二固定鞍区传送,从第二固定鞍区向第三个固定鞍区传送等直至传送到最后一个固定鞍区,使得卷材在传送期间交替放置在一个鞍区和步进梁上,
-使得鞍区中的预定的鞍区(19)对应于第一支架并且步进梁对应于第二支架或者步进梁对应于第一支架,预定的鞍区对应于第二支架,以及
-使得至少可以在预定的鞍区的区域内操作移除设备。
许多有利的设计方案对应于该方法的设计方案。因此通常可以参考上述陈述。
在将捆带的移除整合到从输入区域到另一个装置的处理区域的卷材的运输中时,可以使鞍区中的预定的鞍区对应于第一支架并且步进梁对应于第二支架。可替换地,也可以使步进梁对应于第一支架,并且预定的鞍区对应于第二支架。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移除设备仅在预定的鞍区的区域内是可操作的就足够了。
用于移除捆带的移除设备尤其可以设计为机器人。
优选地,移除设备具有用于检测围绕卷材的捆带的光学检测设备。由此,可以以特别简单和可靠的方式检测捆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特性、特征和优点及其实现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变得更加清楚和易懂,其中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被阐述。在此,在示意图中示出:
图1示出了轧机,
图2示出了卷材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卷材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第一支架上的卷材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移除部分捆带之后图4的卷材,
图6示出了图5的卷材在第一支架上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移除捆带的剩余部分之后图6的卷材,
图8示出了图4至7的卷材及其捆带,
图9示出了第一支架上的卷材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第一支架上的卷材的另一侧视图,
图11示出了图9和10的卷材及其捆带,
图12示出了第一支架上的卷材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移除部分捆带之后图12的卷材,
图14示出了图13的卷材在第二支架上的侧视图,
图15示出了移除捆带的剩余部分之后图14的卷材,
图16从外侧面示出了运输通道,
图17从上方示出了图16的运输通道,
图18示出了单个鞍区的视图,和
图19示出了卷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金属带材1在轧机中轧制。仅显示了轧机的最后一个轧机机座2。轧制后,金属带材1通过卷绕装置3卷成卷材4。然后为卷绕的卷材4提供捆带5(见图2)并从轧机中移除。
图2和3示出了捆绑后的卷材4。卷材4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根据图2和3,卷材4因此具有两个端面6和外侧面7。卷材4还具有带有眼轴9的卷材眼8。就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而言,眼轴9通常水平定向。卷材4具有直径D和卷材宽度B。捆带5在外侧面6上围绕卷材4延伸。捆带具有捆带宽度b。捆带宽度b比卷材宽度B小很多。例如捆带宽度b可以是4cm,而卷材宽度B例如可以是1m。捆带5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它通常在一到四个之间。根据图2中的图示,例如可以存在三个捆带5。
为了从卷材4上自动地移除(英文:removal)捆带5,卷材4最初根据图1以其外侧面7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从围绕眼轴9的圆周方向观察,第一子区域当然仅在卷材4的一部分圆周上延伸。然而,主要的是,根据图4中的图示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第一子区域仅在卷材宽度B的一部分上延伸。例如,第一支架10可以具有两个支座11,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它们具有相应的支座宽度b'并且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以预定的支座间距a彼此间隔开。例如,两个支座11可以具有10cm的支座宽度b'并且彼此间隔开50cm。此处所提及的数值当然也理解为纯示例性的。在这种状态下,即当卷材4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时,根据图5中的图示,可以首先借助于移除设备12移除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在第一子区域的外部完全包围卷材4的捆带5。例如,如果卷材4放置在支座11上,使得图4中左侧的端面6与左侧的支座11具有5cm的间距,并且因此在卷材宽度B为1m的情况下,右侧的端面6与右侧的支座11具有35cm的间距,并且此外-纯示例性地,捆带宽度b为4cm,则在该状态下,所有的捆带5都可以被移除,捆带5的中心与左侧的端面6的间距在17cm到53cm之间,或者大于67cm。作为预防措施,可以考虑一定的公差,例如,仅移除中心与左侧的端面6的间距为19cm到51cm或大于69cm的捆带5。
如果例如根据图2中的图示总共存在三个捆带5,其中,两个外侧的捆带5的中心与相邻的端面分别间隔15cm并且中间的捆带5的中心与两个端面6间隔相同,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左侧的捆带5被左侧的支座11夹住,并且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不能被移除。另一方面,可以移除中间和右侧的捆带5。图5示出了这种状态,其中提到的两个捆带5已经被移除。
在稍后的时间点,即在移除根据图4的状态下可以被移除的捆带5之后,卷材4然后利用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图6示出了这种状态。与第一子区域一样,当从围绕眼轴9的圆周方向观察时,第二子区域仅在卷材4的部分圆周上延伸。然而,主要的是,根据图6中的图示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第二子区域也仅在卷材宽度B的一部分上延伸。关键的是,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第一和第二子区域彼此间隔开至少捆带宽度b。例如,卷材4可以放置在支座11上,使得图4中右侧的端面6与右侧的支座11具有5cm的间距并且因此在卷材宽度B为1m时左侧的端面6与左侧的支座11具有35cm的间距。在这种状态下,之前没有被移除的捆带5现在可以通过移除设备12被移除。
基于前述纯示例性的数值,因此现在可以移除中心与左侧的端面6的间距小于33cm或在47cm与83cm之间的所有捆带5。作为预防措施,可以再次考虑一定的公差,使得例如仅移除中心距左侧的端面6的间距小于31cm或在49cm与81cm之间的捆带。图7示出了剩余的捆带5也被移除的状态。
图8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卷材4及其捆带5在图8中示出。图8还示出了外侧面7的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下可以移除捆带5的区域。第一状态的区域在图8中用I表示,第二状态的区域用II表示。可以看出,这些区域以其整体在其整个的宽度B上无间隙地覆盖卷材4。
也可以以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方式和方法来移除捆带5。相关联的移除设备12(即从卷材4移除捆带5的设备)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如图5和7中示意性地显示的移除设备12可以设计为机器人。此外,卷材4上的捆带5的位置可以由操作者指定给用于移除设备12的控制设备13(通常是数字控制装置)或以其他方式已知。然而,移除设备12优选地具有光学检测设备14,借助于该光学检测设备自动地检测围绕卷材4的捆带5。例如,光学检测设备14可以设计为激光扫描仪。如果存在光学检测设备14,则光学检测设备14将其检测到的数据(例如图像)或基于其的评估结果传输到控制设备13。然后控制设备13在驱控移除设备12的范畴内考虑传输到其的数据或评估结果。
优选地,移除设备12还分配有测量装置12'。特别地,卷材直径D可以借助于测量设备12'确定并且输出到控制设备(图中未示出)。在由测量技术确定卷材直径D时,卷材4可替换地利用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
下面结合图9和图10对根据本发明的移除装置的另一个可能的设计方案进行解释。该设计方案与以上结合图4至图8解释的移除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支座11的设计方案和卷材14放置在支座11上的方式和方法的协调。其他的实施方案仍然有效。
根据图9和图10,支座11形成一系列支座11。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支座11具有相对大的支座宽度b'。支座宽度最多可以比支座间距a的一半小一些。理论最大值是支座间距a的一半减去捆带宽度b'的一半。例如,对于1m的支座间距a,支座宽度b'可以是40cm。
根据图9,卷材4首先放置在支座11上,使得卷材4的外侧面7的与两个端面6邻接的边缘区域放置在相邻的支座11上。相应的第一子区域因此包括卷材4的外侧面7的与两个端面6邻接的边缘区域。在这种状态下,位于卷材4的两个边缘区域之外的捆带5被移除。利用上述数值示例(1m的卷材宽度B、4cm的捆带宽度b、40cm的支座宽度b'和1m的支座间距a),因此可以移除中心距左侧的端面6的间距在22cm与78cm之间的所有捆带5。如果还考虑到一定的公差,例如可以移除中心距左侧的端面6的间距在24cm与76cm之间的所有捆带5。例如,在图9和图10所示的示例中,因此最初只能移除中间的捆带5。
在稍后的时间点,卷材4然后放置在根据图10的支座11上,使得卷材4的中心区域放置在支座11上。卷材4的中心区域是与两个端面6间隔开的区域。中心区域优选地尤其包括与两个端面6等间距的区域。对应的第二子区域包括与卷材4的外侧面7的两个端面6间隔开的中心区域。在这种状态下,剩余的尚未被移除的捆带5被移除。利用以上数值示例,因此可以移除中心距两个端面6之一的间距小于28cm的所有捆带5。如果还考虑到一定的公差,例如,可以去除中心距两个端面6之一的间距小于26cm的所有的捆带5。在图9和10所示的示例中,例如,因此现在可以移除两个外部的捆带5。
因此该步幅正好是或至少大约是支座间距a的一半。通过协调步幅与支座间距a,因此可以在两个连续的步骤中移除所有捆带5。这可以从图11中看出,其中以标记I和II标识出了根据图9所示的状态下和根据图10所示的状态下可以移除捆带5的区域。可以看出,这些区域以其整体在其整个的宽度B上无间隙地覆盖卷材4。
卷材4放置在支座11上的顺序当然也可以颠倒。因此可以首先呈现根据图10的状态,然后是根据图9的状态。在这两种情况下,根据图9和图10的处理方法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将多个卷材4依次运输通过移除装置,从而例如总是从左侧运输卷材4并且向右侧运输出。
就目前为止所解释的而言,相同的支架10用于两种状态,其中相应的卷材4以子区域放置在支架上,即根据本发明的术语的第一支架10。然而,卷材4也可以在第一状态下首先放置在第一支架11上,并且然后在第二状态下放置在第二支架15上(参见图12至图15)。该处理方法在下面结合图12至15更详细地解释。这种设计方案与以上结合图4至8和9至11解释的移除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支座11的设计方案和卷材14位于支座11上的方式和方法的协调。其他陈述仍然有效。就卷材直径D的测量技术的检测而言,这可替代地在卷材4利用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或利用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二支架15上时进行。
根据图12,卷材4最初以其外侧面7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从围绕眼轴9的圆周方向观察,第一子区域再次仅在卷材4的部分圆周上延伸,并且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也仅在卷材宽度B的一部分上延伸。例如,如前所述,第一支架10可以具有两个支座11,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就它们而言具有相应的支座宽度b',并且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彼此以预定的支座间距a彼此远离。例如,两个支座11可以具有30cm的支座宽度b'并且彼此间隔开90cm的支座间距a。所述的数值再次理解为纯示例性的。
在这种状态下,即当卷材4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时,可以借助于移除设备12首先移除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在第一子区域的外部完全包围卷材的捆带5。例如,如果卷材4放置在支座11的中心,使得卷材中心轴线16与两个支座11等距,则在该状态下可以移除布置在由两个支座11(加上绑带宽度5)限定的区域之外的所有捆带5。在根据图12和13的具体的设计方案中,这只是中间的捆带5。图13示出了中间的捆带5已经被移除的状态。
在移除根据图12的状态下可以被移除的捆带5之后,根据图14中的图示,卷材4然后利用第二子区域放置在第二支架15上。例如,第二支架15可以设计为单个支座,其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在特定的长度上延伸。第二支架15的长度必须被选择为,使得其小于两个支座11的支座间距a减去捆带宽度b的两倍并且还减去支座宽度b'。例如,在90cm的支座间距a、20cm的支座宽度b'和4cm的捆带宽度b的情况下,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第二支架15可以延伸不超过62cm。在实践中,选择的值较小,使得从眼轴9的方向观察,第二支架15例如延伸超过40cm或50cm。
在根据图13的状态下,在移除捆带5之后的某个时间点,卷材4位于第二支架15的中间,因此使得卷材4在两侧精确地或至少基本上等距地突出于第二支架15之外,或者就此等同于两个端面6精确地或者至少基本上等距地与第二支架15间隔。图14示出了这种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将在根据图12的状态下还没有移除的捆带5移除。图15示出了所有捆带5现在已经被移除的状态。
因此,根据图12至15的过程类似于根据图9至11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在根据图12至15的过程中,卷材4依次放置在彼此不同的支架10、15上,即放置在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15上,而在根据图9至11的处理方法中,卷材4两次都放置在相同的支架10上,即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
在许多情况下,根据图16和17中的图示,捆带5的移除被整合到卷材4从输入站17到进一步处理站18的运输中。在这种情况下,从输入站17到进一步处理站18的运输通道具有多个鞍区19。鞍区19是固定的。从传送方向x观察,鞍区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传送方向x通常水平地或至少基本上水平地延伸。根据图18中的图示,鞍区19通常分别具有两个支撑区域20,支撑区域在正交于传送方向x定向的、同样水平的或至少基本上水平的横向方向y上彼此间隔开。
鞍区19具有分别从相应的鞍区19的中间到随后的鞍区19的中间计算的间距a'。为了传送卷材4(或布置在运输通道中的所有卷材4),首先例如借助于起重机(未示出)将相应的卷材4放置在最前面的鞍区19上,即放置在图16和图17的左侧示出的鞍区19上。然后,借助于步进梁21将卷材4从该鞍区19传送到下一个鞍区19,依此类推,直至传送到最后的鞍区19。从横向方向y观察,步进梁21布置在鞍区19的支撑区域20之间。步进梁21的步幅对应于鞍区19彼此之间的间距a'。
为了传送卷材4,因此升高步进梁21,使得步进梁升高放置在鞍区19上的卷材4。这在图16中由箭头P1表示。所以现在卷材4放置在步进梁21上。在这种状态下,步进梁21向右移动。这在图16中由箭头P2表示。增量a'旨在表示步进梁21向右移动的步幅。接着,降低步进梁21,使得步进梁21将放置在其上的卷材4降低到鞍区19上。因此,卷材4都分别经过一个鞍区19传递。在图16中由箭头P3表示降低。因此卷材4现在再次放置在鞍区19上。最后,步进梁21向左移动。这在图16中由箭头P4表示。增量a'再次旨在表示步进梁21以其步幅向右移动。因此,这完成了将卷材4从特定的鞍区19传送到相应的下一个鞍区19的循环。因此,借助于步进梁21在多个阶段中将卷材4沿传送方向x从第一鞍区19到第二鞍区19传送、从第二鞍区到第三固定鞍区19传送等直至传送到最后的鞍区19。在单个传送步骤中,卷材4分别以间距a'进一步被传送。在从鞍区19到鞍区19的传送过程中,卷材4放置在步进梁21上。在传送过程之间,卷材4分别放置在鞍区19之一上。
很明显,鞍区19之一的支撑区域20可以对应于根据图12至15的设计方案的支座11,并且因此相应的鞍区19可以对应于第一支架10。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步进梁21可以对应于根据图12至图15的设计方案的第二支架15。因此,在根据图16至18的设计方案中,可以首先移除布置在相对较远的内侧的捆带5,而卷材4放置在鞍区19之一上。当卷材4放置在步进梁21上时,即在传送到下一个鞍区19时,然后可以移除剩余的捆带5。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采用相反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步进梁21可以对应于第一支架10,使得在卷材4放置在步进梁21上时移除捆带5的第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随后的鞍区19也对应于第二支架1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移除剩余的捆带5,而卷材4放置在该鞍区19上。
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只能在相应的鞍区19的区域中操作移除设备12就足够了。因为特别地,可以借助于步进梁21仅将卷材4从相应的鞍区19稍微抬起,或者在卷材4被放置在相应的鞍区19上之前不久停止步进梁21,并且移除在这种状态下对应的捆带5。然而,不言而喻,也可以将移除设备12设计为使得可以在相应的鞍区19的区域之外操作移除设备,例如直至后面的或从前面的鞍区19操作。
可以想到,在步进梁21移动期间,移除当卷材4放置在步进梁21上时被移除的捆带5。在这种情况下,移除设备12必须跟随步进梁21的移动。然而,优选地,步进梁21的移动被中断,使得在卷材4放置在步进梁21上并且移除部分捆带5的期间,步进梁21不移动。该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即移除设备12的驱动不必与步进梁21的进行中的移动相协调。
就xy平面中的定向而言,眼轴9可以平行于传送方向x地定向。然而,眼轴9通常正交于传送方向x地定向。
根据图2和3中的图示,卷绕成卷材4的金属带材1具有带头22,即最后卷绕的金属带材1的件。优选地,在移除设备12的上游布置有旋转设备23。例如,根据图17中的图示,旋转设备23可以是鞍区19的组件,其直接布置在鞍区19的上游,在该鞍区19处,一部分捆带5被移除。可替换地,至少一个其他鞍区19可以布置在具有作为组件的旋转设备23的鞍区19与在该处移除了一部分捆带5的鞍区19之间。借助于旋转设备23卷材4围绕其眼轴9旋转,使得带头22相对于竖直平面具有预定的定向,该竖直平面本身包括(水平定向的)眼轴9。例如,可以旋转卷材4,使得带头22根据图19中的图示那样布置在包括眼轴9的水平面下方,与所述的竖直平面形成在30°与45°之间的角度,并且卷材4的最外部的绕组从带头22计算首先到达其最低位置,然后才是其最高位置。
本发明具有许多优点。最重要的优点是捆带5可以被可靠地自动移除,而不管它们在卷材4上的位置如何。另一个优点是,当传送卷材4时,根据相关的传送设备的设计,卷材4的眼轴9可以根据需要平行于传送方向x定向(参见图9和10的实施方案)或正交于传送方向x地定向(参见图16至18的实施方案)。
尽管已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所公开的示例的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从中推导出其他变体。
参考标号列表
1 金属带材
2 轧机机座
3 卷绕装置
4 卷材
5 捆带
6 端面
7 外侧面
8 卷材眼
9 眼轴
10 第一支架
11 支座
12 移除设备
12' 测量设备
13 控制设备
14 光学检测设备
15 第二支架
16 卷材中心轴
17 输入站
18 进一步处理站
19 鞍区
20 支撑区域
21 步进梁
22 带头
23 旋转设备
a 支座间距
a' 间距
B 卷材宽度
b 捆带宽度
b' 支座宽度
D 卷材直径
P1到P4 箭头
x 传送方向
y 横向方向
α 角度

Claims (12)

1.一种用于从卷材(4)中移除捆带(5)的移除方法,所述卷材是通过卷绕带材(1)制成的,其中,所述卷材(4)具有两个端面(6)、一个外侧面(7)以及一个带有眼轴(9)的卷材眼(8),并且所述捆带(5)具有捆带宽度(b),
a)其中,首先,当所述卷材(4)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利用所述卷材的外侧面(7)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时,将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在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外部完全包围所述卷材(4)的捆带(5)移除,并且
b)其中,然后,当所述卷材(4)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利用第二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或第二支架(15)上时,其中,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至少以所述捆带宽度(b)彼此间隔开,将在步骤a)中还没有被移除的捆带(5)移除,
-其中,借助于步进梁在多个阶段中将所述卷材(4)沿基本水平的传送方向(x)从第一固定鞍区(19)向第二固定鞍区(19)传送,从所述第二固定鞍区(19)向第三固定鞍区(19)传送等,直至传送到最后一个固定鞍区(19),使得所述卷材(4)交替地放置在所述鞍区(19)之一和所述步进梁(21)上,
-所述鞍区(19)中的预定的鞍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10),所述步进梁(21)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15),当将所述卷材(4)放置在所述预定的鞍区(19)上时执行所述步骤a),并且当所述卷材(4)借助于所述步进梁(21)从所述预定的鞍区(19)传送到下一个鞍区(19)时执行步骤b),
-或者所述步进梁(21)反而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10),所述鞍区(19)中的预定的鞍区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15),当所述卷材(4)借助于所述步进梁(21)从前一个鞍区(19)传送到所述预定的鞍区(19)时执行所述步骤a),并且当将所述卷材(4)放置在所述预定的鞍区(19)上时执行步骤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所述卷材(4)的外侧面(7)的与两个所述端面(6)邻接的边缘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所述卷材(4)的与两个端面(6)间隔开的中心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子区域反而包括所述卷材(4)的中心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所述卷材(4)的两个边缘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轴(9)基本上正交于所述传送方向(x)地定向。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a)之前,所述卷材(4)围绕所述卷材的眼轴(9)旋转,以使所述带材(1)的带头(22)相对于包括所述眼轴(9)的竖直平面具有预定的定向。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卷材(4)在所述步骤a)中利用所述第一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上和/或在所述步骤b)中利用所述第二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10,15)上时,以测量技术确定所述卷材(4)的直径(D)。
6.一种用于从卷材(4)中移除捆带(5)的移除装置,所述卷材是通过卷绕带材(1)制成的,其中,所述卷材(4)具有两个端面(6)、一个外侧面(7)以及一个带有眼轴(9)的卷材眼(8),
-其中,所述移除装置具有第一支架(10)或者具有第一支架(10)和附加的第二支架(15),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0)设计用于,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使得所述卷材(4)能够在第一时间点利用所述卷材的外侧面(7)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第一支架(10)上,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0)或第二支架(15)设计用于,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使得所述卷材(4)能够在所述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利用所述卷材的外侧面(7)的第二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或第二支架上,
-其中,在所述移除装置具有第一支架的情况下以及所述移除装置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情况下,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是彼此间隔开的,以及
-其中,所述移除装置具有移除设备(12),当所述卷材(4)利用所述卷材的外侧面(7)的第一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上时,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借助于所述移除设备,能够将在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外部完全包围所述卷材(4)的捆带(5)移除,并且当所述卷材(4)利用所述卷材的外侧面(7)的第二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10,15)上时,能够移除围绕所述卷材(4)的剩余的捆带(5),
-其中,所述移除装置具有第一固定鞍区(19)、第二固定鞍区(19)等直至最后一个固定鞍区(19),
-所述移除装置具有步进梁(21),借助于所述步进梁,能够在多个阶段中将所述卷材(4)沿基本水平的传送方向(x)从第一固定鞍区(19)向第二固定鞍区(19)传送,从第二固定鞍区(19)向第三个固定鞍区(19)传送等,直至传送到最后一个固定鞍区(19),使得所述卷材(4)在所述传送期间交替放置在所述鞍区(19)之一和所述步进梁(21)上,
-所述鞍区(19)中的预定的鞍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10)并且所述步进梁(21)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15)或者所述步进梁(21)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10)并且所述预定的鞍区(19)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15),以及
-至少能够在所述预定的鞍区(19)的区域内操作所述移除设备(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设计用于,或者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10,15)设计用于,在所述眼轴(9)的方向上观察,使得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所述卷材(4)的外侧面(7)的与两个所述端面(6)邻接的边缘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所述卷材(4)的与两个所述端面(6)间隔开的中心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子区域反而包括所述卷材(4)的中心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所述卷材(4)的两个边缘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轴(9)基本上正交于所述传送方向(x)地定向。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装置具有设在所述移除设备(12)的上游的旋转设备(23),借助于所述旋转设备,能够使所述卷材(4)围绕所述卷材的眼轴(9)旋转,以使所述带材(1)的带头(22)相对于包括所述眼轴(9)的竖直平面具有预定的定向。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设备(12)分配有测量设备(12'),当所述卷材(4)利用所述第一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上和/或利用所述第二子区域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10,15)上时,借助于所述测量设备能够确定所述卷材(4)的直径(D)。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设备(12)设计为机器人。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设备(12)具有用于检测包围所述卷材(4)的所述捆带(5)的光学检测设备(14)。
CN202080063301.2A 2019-09-19 2020-09-09 一种用于从卷材中移除捆带的移除方法 Active CN114364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98399.8 2019-09-19
EP19198399.8A EP3795483A1 (de) 2019-09-19 2019-09-19 Automatisierte entfernung von bindebändern von einem coil
PCT/EP2020/075195 WO2021052834A1 (de) 2019-09-19 2020-09-09 Automatisierte entfernung von bindebändern von einem coi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610A true CN114364610A (zh) 2022-04-15
CN114364610B CN114364610B (zh) 2023-10-20

Family

ID=6799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3301.2A Active CN114364610B (zh) 2019-09-19 2020-09-09 一种用于从卷材中移除捆带的移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2456A1 (zh)
EP (2) EP3795483A1 (zh)
CN (1) CN114364610B (zh)
WO (1) WO20210528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106A (zh) * 2022-06-20 2022-09-20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捆带剪切辅助装置和剪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00391A1 (de) 2022-01-10 2023-07-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obot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Entfernen wenigstens eines Deckels und wenigstens eines Haltebands von auf einer Palette angeordneten Ladungsträger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1577A1 (de) * 1983-09-01 1985-04-11 Mannesmann AG, 4000 Düsseldorf Vorrichtung zum auftrennen und abfuehren eines binde-bandes
CA1313991C (en) * 1987-12-01 1993-03-02 New Brunswick Research And Productivity Council Dewiring tool
JPH0891519A (ja) * 1994-09-28 1996-04-09 Ykk Kk 地金結束用帯鉄の除去用作業台
CN103097049A (zh) * 2010-09-16 2013-05-08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输送金属盘卷的方法
CN103224072A (zh) * 2013-04-23 2013-07-3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便于拆除钢卷捆带的装置
CN108480881A (zh) * 2018-03-21 2018-09-04 鞍钢未来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关节机器人的冷轧钢卷卷芯焊接方法
CN109760901A (zh) * 2019-01-04 2019-05-17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捆带智能拆除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1577C (de) 1917-12-17 1921-02-05 Frorath &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heisser Luft mittels Feuergase fuer Trockenanlagen
US2198644A (en) * 1937-11-04 1940-04-30 Frank L Wettengel Coil handling device
US3513522A (en) * 1967-04-03 1970-05-26 Victor J Thomson Unbaling machine
US3521347A (en) * 1967-12-26 1970-07-21 Gulf & Western Ind Prod Co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nd disposing of wrapping bands
US3557591A (en) * 1968-04-29 1971-01-26 Gulf & Western Ind Prod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nd disposing of wrapping bands from bound coils
US4056186A (en) * 1975-04-21 1977-11-01 Morgan Construction Company Coil handl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DE2821336C2 (de) * 1978-05-16 1980-07-31 B+G-Foerdertechnik Gmbh, 5350 Euskirchen Wickelkopf
DE3004952C2 (de) * 1980-02-09 1982-02-18 Schloemann-Siemag AG, 4000 Düsseldorf Vorrichtung zum Abtrennen von Schopfenden bzw. Probestreifen von zu Bunden aufgewickeltem Metallband
US4437223A (en) * 1982-03-05 1984-03-20 Mesta Machine Company Apparatus for debanding coiled strip
NL8601747A (nl) * 1986-07-04 1988-02-01 Speciaalmachinefabriek J H Van Inrichting voor het van een beladen pallet verwijderen van de omsnoeringsbanden.
JPH07115700B2 (ja) * 1987-06-11 1995-12-13 相川鉄工株式会社 梱包解体装置
DE8906616U1 (zh) * 1989-05-30 1989-07-13 B+G - Foerdertechnik Gmbh, 5350 Euskirchen, De
IT1244840B (it) * 1989-12-19 1994-09-06 Truetzschler & Co Dispositivo per disfare una reggiatura di una balla di materiale tessile grezzo, per esempio di cotone, fibre artificiali o simili
DE4105149A1 (de) * 1991-02-20 1992-08-27 Truetzschler &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der verpackung (emballage), z. b. saecke o. dgl. von textilen rohstoffballen, insbesondere baumwoll- und chemiefaserballen
IT1252418B (it) * 1991-07-11 1995-06-14 Gd Spa Apparecchiatura per tagliare le cordelle di contenimento di prodotti trasportati su supporti a pallet
US5467676A (en) * 1991-08-13 1995-11-21 Lamb-Grays Harbor Co. Automatic roll wrapper remo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375316A (en) * 1992-09-01 1994-12-27 Harris Waste Management Group, Inc. Bale wire stripping system
SE9703609D0 (sv) * 1997-10-03 1997-10-03 Andersson Olof Avtrådningsapparat
US6115904A (en) * 1997-10-31 2000-09-12 Lamb-Grays Harbor Co. Rotatable dewi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9902026C2 (de) * 1999-01-20 2002-07-18 Bwg Bergwerk Walzwerk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Bindeband von mit Bindeband umreifte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Coils
DE10244382B3 (de) * 2002-09-24 2004-04-08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von Drähten oder Bändern von gepressten Rohstoffballen sowie Drahtwickel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6912762B2 (en) * 2003-02-07 2005-07-05 R. A. Pearson Company Pallet de-banding machine with improved analytical abilities
DE102004007488A1 (de) * 2004-02-13 2005-09-15 Heino Ilsemann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packen von banderolierten Gegenständen
MX2009004421A (es) * 2006-10-27 2009-05-11 Busse Sji Corp Sistema para la remocion de tiras.
US8160748B2 (en) * 2008-02-26 2012-04-17 Automatic Handling Internatio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wires from a bale
SE532648C2 (sv) * 2008-07-04 2010-03-09 Metso Paper Inc Klippenhet vid en anordning för avklippning och borttagning av bindtrådar från balar samt en anordning innefattande en sådan klippenhet
SE532647C2 (sv) * 2008-07-04 2010-03-09 Metso Paper Inc Anordning för klippning och borttagning av bindtrådar från balar
SE534264C2 (sv) * 2009-11-10 2011-06-21 Core Link Ab Sätt och anordning för avemballering
DE102011080410A1 (de) * 2010-12-10 2012-06-14 Sms Siemag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andhaben eines Metallbandes
US9550597B2 (en) * 2012-04-10 2017-01-24 Poet Research, Inc. Wrapping material removal method
US9387947B2 (en) * 2013-03-13 2016-07-12 Nucor Corporation Carriage for coiled metal
FI125241B (en) * 2013-12-23 2015-07-31 Cross Wrap Oy Device for opening a bale
US20160031579A1 (en) * 2014-08-01 2016-02-04 Poet Research, Inc. Net wrap and twine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s
EP3103321B1 (en) * 2015-06-12 2019-03-20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Bale processor and binding remover
EP3366381A1 (de) * 2017-02-22 2018-08-29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Transpor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ieren eines coi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1577A1 (de) * 1983-09-01 1985-04-11 Mannesmann AG, 4000 Düsseldorf Vorrichtung zum auftrennen und abfuehren eines binde-bandes
CA1313991C (en) * 1987-12-01 1993-03-02 New Brunswick Research And Productivity Council Dewiring tool
JPH0891519A (ja) * 1994-09-28 1996-04-09 Ykk Kk 地金結束用帯鉄の除去用作業台
CN103097049A (zh) * 2010-09-16 2013-05-08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输送金属盘卷的方法
CN103224072A (zh) * 2013-04-23 2013-07-3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便于拆除钢卷捆带的装置
CN108480881A (zh) * 2018-03-21 2018-09-04 鞍钢未来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关节机器人的冷轧钢卷卷芯焊接方法
CN109760901A (zh) * 2019-01-04 2019-05-17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捆带智能拆除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106A (zh) * 2022-06-20 2022-09-20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捆带剪切辅助装置和剪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1457A1 (de) 2022-07-27
EP4031457C0 (de) 2023-07-19
WO2021052834A1 (de) 2021-03-25
EP3795483A1 (de) 2021-03-24
US20220332456A1 (en) 2022-10-20
CN114364610B (zh) 2023-10-20
EP4031457B1 (de) 2023-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64610B (zh) 一种用于从卷材中移除捆带的移除方法
CN103449219B (zh) 在卷绕机中卷绕纤维幅材的方法及设备
JP5740945B2 (ja) ルーパの可動ロール位置制御方法
MX2013012495A (es) Aparato de devanado para enrollar tubos.
KR101224096B1 (ko) 처리중의 스톡을 스트립의 형태로 압연하기 위한 압연 설비
RU2378061C2 (ru) Способ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прокатки изделий, выходящих из первой клети прокатного стана со скоростью, превышающей входную скорость второй клети
US11273480B2 (en) Transport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coil
CN212469237U (zh) 圆棒钢的精整设备
CN107580529B (zh) 卷材运输车、卸载和/或运输卷起的卷材的系统和方法
JP6184351B2 (ja) 条鋼線材の搬送方法
JP2012503548A5 (zh)
RU2463120C1 (ru) Прока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катки полосового металла
EP138454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chining rolled strip to remove surface defects
US5895009A (en) Transfer method of coils and coil taking-up and stacking equipment
RU2801734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рулона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изменений формы у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рулонов, в частности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сжатия вновь намотанных горячих рулонов
US20220184687A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shape changes in metal coils, in particualr for preventing a collapsing of newly wound hot coils
JPH06339724A (ja) 冷間圧延機の後面設備配置
JP6894307B2 (ja) 巻鉄心の製造装置、巻鉄心の製造方法
KR101424885B1 (ko) 스트립 이송 장치
JPH09267129A (ja) 金属ストリップの蛇行修正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7228053A (zh) 一种热连轧钢卷双道打捆的方法和装置
JPH06126332A (ja) 合紙供給設備
JP2019107685A (ja) コイル垂れ修正方法およびコイル垂れ修正装置
JPH06142762A (ja) テンションリールからのコイル払い出し方法
JP2002248502A (ja) 圧延ラインの操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