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1440A -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1440A
CN114361440A CN202210015344.4A CN202210015344A CN114361440A CN 114361440 A CN114361440 A CN 114361440A CN 202210015344 A CN202210015344 A CN 202210015344A CN 114361440 A CN114361440 A CN 114361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voltage
nickel
shell
manga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53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进
董明霞
张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BASF Shanshan Battery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BASF Shanshan Battery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BASF Shanshan Battery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0153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1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1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144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2136 priority patent/WO202313077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xNiaMnbCocMdO2,其中1.03<x≤1.3,0.50≤a≤0.65,0.30≤b≤0.45,0<c≤0.10,a+b+c=1,0≤d≤0.025,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壳层;内核包括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65~0.80):(0.05~0.60):(0.02~0.15);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镍、锰的摩尔比为:(0.10~0.60):(0.60~0.90);其中,M为来源于内核和/或壳层的掺杂元素。本发明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能够在4.7V的超高电压下稳定工作,且具有超高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高镍层状和中低镍高电压层状氧化物是目前实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的两条技术路线。但随着Ni含量的提高,高镍二次球颗粒的循环性能、热稳定性明显降低,由于锂镍混排程度的增大,导致材料表面的稳定性变差,同时材料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发生H2→H3相变并伴随着氧释放,导致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反复收缩与膨胀,从而产生应力导致颗粒破碎,电解液浸入颗粒内部,加剧副反应恶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镍锰钴三元材料天生就具有向高电压发展的趋势,放电比容量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当上限截止电压从4.2V提高至4.5V时,单位三元材料内锂离子的脱出数量可能会由0.45mol提高至0.60mol,相应的正极材料的克容量发挥越大,电池的容量越高。然而高的工作电压对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带来极大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产业界和学术界主要处理方式包括表面包覆、表面/体相掺杂等改性手段。离子掺杂指在不影响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同时向晶格中掺入少量异质离子,提高材料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并增大晶胞参数c,扩充锂离子传输通道,从而提升三元材料的容量、倍率和循环稳定性。表面包覆通过在三元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化合物,避免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直接接触,延缓相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如CN202110525350.X专利提到的Al(PO3)3包覆NCM811正极材料,将商用NCM811和Al(PO3)3粉末干法研磨至颗粒细度适中,分布均匀后,在300℃-500℃温度下进行烧结,经保温一段时间再自然降温,待粉体取出,得到掺杂包覆了Al(PO3)3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改善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如CN201810954002.2专利中提出了一种碱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掺杂改性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将三元前驱体粉末与含锂化合物、含掺杂元素的化合物混合,通过两步升温烧结获得共掺杂改性的高镍三元材料,降低了Ni2+与Li+混排度,扩大了层间距从而使得结构更稳定,优化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如CN202110416541.2专利提出了一种共沉淀法合成的NixCoyMnz(OH)2球形氢氧化物前驱体与锂源、硼源、钠源混合低温焙烧,再高温烧结获得的镍钴锰单晶材料,再与铝源在空气环境下进行高温煅烧改性单晶材料,从而实现4.6V高电压测试体系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达184mAh/g。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有针对性的提升了材料的结构和/或表面稳定性,改善了材料的某一方面的电化学性能,但其本质上,但并不能从材料的结构本身使得正极材料的性能得到优化,常常存在不同电化学性能指标或成本方面的制衡效果。CN202110525350.X专利提到的Al(PO3)3包覆NCM811正极材料,虽然改善了材料的表面稳定性,但存在包覆量过少时包覆不均匀,包覆量过多时材料的容量受到严重影响等问题,而且对于提升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没有有益效果。CN201810954002.2专利提出了一种碱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掺杂改性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虽然改善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但该方法对材料性能的提升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且该方法获得的材料无法通过提升工作电压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能量密度。CN202110416541.2专利通过单晶化实现了4.6V高电压测试体系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达184mAh/g,但该方法中涉及的技术和方法无法避免单晶材料倍率和循环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将NMC三元正极材料和镍锰材料结合起来,获得一种具有核壳结构且整体富锂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该材料能够在4.7V的超高电压下稳定工作,还具有超高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xNiaMnbCocMdO2,其中1.03<x≤1.3,0.50≤a≤0.65,0.30≤b≤0.45,0<c≤0.10,a+b+c=1,0≤d≤0.025,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壳层;
所述内核包括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65~0.80):(0.05~0.60):(0.02~0.15);
所述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镍、锰的摩尔比为:(0.10~0.60):(0.60~0.90);
其中,M为来源于内核和/或壳层的掺杂元素。
优选的,壳层的厚度为0.25~1.25μm,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为(10~3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为(13~20):1。
对于本发明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若壳层太厚,材料的容量可能会下降,而高锰壳层太薄,无法有效保护材料在3.0~4.7V高电压下的循环稳定性。
优选的,M选自Al、Zr、Mg、Ti、Ta、W、Nb、Sn、Co、Na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由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制作的扣式电池,在室温下以0.05C倍率充电至4.7V时,由首圈充电曲线得到的电压DQ/DV微分容量曲线上于电压V1~V2之间出现明显的氧化峰,且V1>4.4V,V2<4.6V。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氧化峰的峰顶点所对应的电压值在4.5~4.58V范围内。
优选的,x的取值范围为1.06<x≤1.23;所述内核中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65~0.80):(0.10~0.25):(0.05~0.1);所述壳层中镍、锰的摩尔比为(0.20~0.30):(0.70~0.80)。
优选的,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为11.0~14.5μm,BET为0.2~0.6m2/g。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内核的化学计量比,配制含有Ni2+、Co2+、Mn2+和M元素的混合金属盐溶液,按照壳层的化学计量比,配制含有Ni2+、Mn2+和M元素的镍锰混合金属盐溶液;
(2)将混合金属盐溶液、碱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控制反应釜中的pH为10~12,反应形成设计粒径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之后,停止进料,得到氢氧化物前驱体核;
(3)然后向所述反应釜中同时通入所述镍锰混合金属盐溶液以及碱液、氨水溶液,控制反应釜中的pH为8~10,在氢氧化物前驱体核表面反应得到设计厚度的前驱体壳层之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前驱体;
(4)将锂源、核壳结构前驱体混合均匀,烧结后破碎,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碱液为8~11mol/L的NaOH溶液;所述氨水溶液的浓度为6~8mol/L;
步骤(2)中,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中氨值在7~8g/L之间;步骤(3)中,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中氨值在5~6g/L之间。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锂源与核壳结构前驱体中Ni、Mn、Co元素的总摩尔比为(1.10~1.40):1。本发明通过结合壳层的厚度以及烧结温度等参数,确定了锂源与核壳结构前驱体中Ni、Mn、Co元素的总摩尔量的摩尔比为1.10~1.40的范围,使相应的DQ/DV微分容量曲线中的首圈充电曲线在4.5V附近出现的氧化峰较为显著。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锂源与核壳结构前驱体中Ni、Mn、Co元素的总摩尔量的摩尔比为1.10~1.28:1。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700~950℃,时间为8~14h。当烧结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正极材料二次球颗粒的一次颗粒尺寸会偏大,壳层Mn元素向核层扩散严重,富锂锰基壳层结构将变很薄或者消失,材料无法在高电压下发挥循环性能的优势;烧结温度过低时或者烧结时间过短时,材料的残锂会升高,同时样品的一次颗粒过小,材料的结晶度较差,层状结构较差,材料在高电压下无法有效发挥高容量以及循环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烧结时在空气气氛或者氧气气氛下以2~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烧结的温度。
本发明中,采用的镍源包括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镍、乙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钴源包括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钴、乙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锰源包括硝酸锰、硫酸锰、氯化锰、乙酸锰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锂源包括碳酸锂、硝酸锂、草酸锂、醋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该镍锰酸锂二元材料含有低含量的镍元素、高含量的锰元素、锂元素以及氧元素,可提高三元正极材料整体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基于核壳组分的构成,本发明进一步通过严格控制核壳中内核的半径与壳层厚度的比值等,对最终得到核壳结构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镍钴锰元素分布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使材料整体中锂的摩尔含量大于过渡金属元素(包括镍钴锰以及选择性使用的掺杂或包覆元素)的摩尔含量,最终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具有富锂锰基材料在高电压下运行的特征,可将三元材料体系的电池测试范围拓宽至3.0~4.7V,提高了材料的高电压循环性能,更显著的效果发现是,在材料首次充放电曲线对应的DQ/DV曲线上,首圈充电曲线在4.40~4.60V电压范围内出现明显的氧化峰,该峰位与富锂锰基材料的特征氧化峰对应而非常规的三元材料,即本发明中核壳结构的元素设计、核壳比例设计,使得最终得到的成品材料显现出富锂锰基的性质并具有较为优异的电性能数据,其组装的扣式电池在3.0~4.7V的电压区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21.0mAh/g,首次库伦效率可达到85.4%,在1C下的放电比容量可达182.1mAh/g,在0.1C的倍率下经过30次循环后容量依然可达203.4mAh/g。
(2)本发明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核壳结构的三元氢氧化物前驱体经过烧结之后的材料无需水洗,去除了常规高镍材料的水洗工艺,缓解了水洗对材料表面的破坏,且材料的合成过程无需二次烧结包覆,一方面降低了传统包覆层的存在对材料容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节省了生产成本。本发明制备过程中不涉及附加的资源及能源消耗,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且在去除水洗工艺的同时能够保证材料的表面总残锂量≤1000ppm,符合行业规范的标准值。
(3)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且易于放大,容易实现正极材料实验室级制备向产线生产扩大,过程简单且易于排查解决放大过程产生的差异,降低了放大复试材料、资源的成本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截面SEM图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SEM图像;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EDS面扫描图谱;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XRD图谱;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DQ/DV曲线;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在0.1C下的循环性能;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在1C下的循环性能;
图10是本发明对比例1中制备的非富锂高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11是本发明对比例1中制备的非富锂高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在1C下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经ICP元素含量测试可确定其整体的化学式为Li1.19Ni0.57Mn0.36Co0.07O2,图1为上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截面SEM图像,表明经过烧结后,该三元正极材料依然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包括内核和壳层,内核包括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70:0.20:0.10,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镍、锰的摩尔比为0.30:0.70;其中,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为11.5μm,壳层厚度为0.75μm左右,BET为0.54m2/g,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约为15.4。
上述粒径D50可由马尔文粒度仪测试得到,壳层厚度可通过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截面SEM图像得到,由于采用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工艺制备出来的壳层厚度较为均一,可取一与D50粒径数值较为接近的二次颗粒截面图,即可知道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整体壳厚,若通过观察截面SEM图像发现壳层的厚度有所差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取多个二次颗粒的截面图像的壳厚并作平均值从而得到壳层厚度。在合适的烧结温度下,材料的壳厚基本继承自前驱体,但是由于混料、烧结、破碎等工序的影响,成品核-壳正极材料的D50可能会和前驱体的D50不完全一致。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的制备:以纯水作为溶剂,选取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作为原料,按照Ni2+:Co2+:Mn2+(摩尔比)=0.70:0.10:0.20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A,按照Ni2+:Mn2+(摩尔比)=0.30:0.70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B,同时配制浓度为9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7mol/L的氨水溶液。
通过质量流量计将溶液混合金属盐溶液A、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A的进料速度为11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11,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7~8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0.5μm时停止进料,得到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Ni0.7Mn0.2Co0.1(OH)2
然后将混合金属盐溶液B、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上述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B进料速度为6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9.2,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5~6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2.0μm时停止进料,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7Mn0.36Co0.07(OH)2
(2)正极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7Mn0.36Co0.07(OH)2,与单水氢氧化锂按Li:Me(Me=Ni+Mn+Co)=1.24:1的摩尔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其中Li:Me(Me=Ni+Mn+Co)=1.24:1即表示单水氢氧化锂与核壳结构前驱体中Ni、Mn、Co元素的总摩尔量的摩尔比为1.24:1;然后在氧气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12h,完成高温固相烧结反应,反应之后的烧结产物进行破碎、过筛分离,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
图2为完成锂化烧结之后的核壳结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SEM图像,所制备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为大量的一次球颗粒组成的二次球。对材料截面进行了元素面分布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二次球截面的元素分布为Ni、Co元素核层高壳层低,Mn元素核层低壳层高,表明所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高锰壳层。
如图4所示,为正极材料的XRD图谱,样品的所有衍射峰均与具有六方α-NaFeO2层状结构的LiNiO2(JCPDS CardNo.74-0919)相保持一致,但所有衍射峰的位置均向小角度方向发生了微小的偏移,这主要是由于离子半径较大的Co2+和Mn2+取代了部分的Ni2+,导致材料的晶格扩张,晶面间距增大。
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步骤(2)得到的料Li1.19Ni0.57Mn0.36Co0.07O2正极材料与导电剂SP、粘结剂(PVDF)按照8:1:1的比例混合均匀。用移液枪量取2mLNMP溶液作为溶剂加入到上述混合粉体材料中,搅拌20min后涂布在铝箔上,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10℃的温度下烘干。按照负极壳→垫片→锂片→电解液→隔膜→电解液→正极片→垫片→弹片→正极壳的顺序依次放置各组件及电解液,在扣式电池封口机模具上完成封装后静置12h。
将上述完成静置浸润的扣式电池置于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首先在3.0~4.7V的电压区间、0.05C(1C=215mAh/g)的倍率下通过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的模式完成电池的活化,然后在0.05C的倍率下进行首次充放电测试。
如图5所示,所制备的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曲线,所制备的Li1.19Ni0.57Mn0.36Co0.07O2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21.0mAh/g,对应的DQ/DV曲线如图6所示,具有表面富锂特性的核壳结构的三元材料的充放电曲线与常规三元材料形状不同,DQ/DV曲线4.55V附近的氧化峰与富锂锰基材料保持一致,表现出富锂高锰壳层的独特性。倍率性能的测试以相同倍率充电-不同倍率放电的模式完成测试,充电在0.5C的倍率下完成,放电分别在0.1C、0.5C、1.0C、2.0C的倍率下完成。图7为材料的倍率性能测试结果,所制备的料Li1.19Ni0.57Mn0.36Co0.07O2正极材料在各个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依次为208.1mAh/g、192.2mAh/g、182.1mAh/g和168.1mAh/g。在0.1C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测试,得到的结果如图8所示,扣式电池的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4.4mAh/g,经过3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为203.4mAh/g,循环保持率为94.8%。此外,如图9所示,样品在1.0C大电流密度下的循环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67.4mAh/g,经过50圈循环后放电容量为135.6mAh/g,表明材料在高电压下具有良好的表面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经ICP元素含量测试可确定其整体的化学式为Li1.23Ni0.60Mn0.34Co0.06O2,该三元正极材料依包括内核和壳层,内核包括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80:0.10:0.10,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镍、锰的摩尔比为0.30:0.70;其中,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为11.8μm,壳层厚度为0.90μm左右,BET为0.46m2/g。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约为13.2: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的制备:以纯水作为溶剂,选取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作为原料,按照Ni2+:Co2+:Mn2+(摩尔比)=0.80:0.10:0.10配制3mol/L的混合金属盐溶液A,按照Ni2+:Mn2+(摩尔比)=0.30:0.70配制3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B,同时配制浓度为10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7mol/L的氨水溶液。
通过质量流量计将溶液混合金属盐溶液A、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A的进料速度为11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12,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7~8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0.0μm时停止进料,得到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Ni0.8Mn0.1Co0.1(OH)2
然后,将混合金属盐溶液B、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上述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B进料速度为6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8,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5~6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1.8μm时停止进料,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60Mn0.34Co0.06(OH)2
(2)正极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60Mn0.34Co0.06(OH)2,与碳酸锂按Li:Me(Me=Ni+Mn+Co)=1.28:1的摩尔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采用两步法烧结工艺,在氧气氛围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保温6h后再升温至850℃,保温10h,完成高温固相烧结反应,反应之后的烧结产物进行破碎、过筛分离,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
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步骤(2)得到的Li1.23Ni0.60Mn0.34Co0.06O2正极材料与导电剂SP、粘结剂(PVDF)按照90:5:5的比例混合均匀。用移液枪量取1mLNMP溶液作为溶剂加入到上述混合粉体材料中,搅拌30min后涂布在铝箔上。极片烘干、扣式电池组装等步骤同实施例1。
将上述完成静置的扣式电池于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开始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测试电压区间为3.0~4.7V,扣电测试制度同实施例1。
所制备的Li1.23Ni0.60Mn0.34Co0.06O2正极材料首圈DQ/DV微分容量曲线上在4.55V附近出现明显的氧化峰,和富锂锰基材料特征峰相对应。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8.1mAh/g,在各个倍率下(0.1C、0.5C、1.0C、2.0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02.3mAh/g、185.2mAh/g、174.6mAh/g和160.8mAh/g。活化后的扣式电池在0.1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首圈放电比容量为208.1mAh/g,经过3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为196.4mAh/g,循环保持率为94.3%,在高电压下该材料依然具有良好的表面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经ICP元素含量测试可确定其整体的化学式为Li1.06Ni0.57Mn0.40Co0.03O2,该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壳层,内核包括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75:0:20:0.05;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镍、锰的摩尔比为0.20:0.80;其中,三元正极材料的D50为12.0μm,壳层厚度为0.62μm左右,BET为0.38m2/g。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约为19.4:1。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的制备:以纯水作为溶剂,选取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作为原料,按照Ni2+:Co2+:Mn2+(摩尔比)=0.75:0.05:0:20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A,按照Ni2+:Mn2+(摩尔比)=0.20:0.80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B,同时配制浓度为9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7mol/L的氨水溶液。
通过质量流量计将溶液混合金属盐溶液A、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A的进料速度为10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10,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7~8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0.3μm时停止进料,得到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Ni0.75Mn0.20Co0.05(OH)2
然后将混合金属盐溶液B、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上述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B进料速度为6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8,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5~6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1.8μm时停止进料,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7Mn0.40Co0.03(OH)2
(2)正极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7Mn0.40Co0.03(OH)2,与氢氧化锂按Li:Me(Me=Ni+Mn+Co)=1.12:1的摩尔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空气气氛下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50℃保温10h,完成高温固相烧结反应,反应之后的烧结产物进行破碎、过筛分离,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
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步骤(2)得到的Li1.06Ni0.57Mn0.40Co0.03O2正极材料的扣式电池涂布配方、扣式电池组装工艺同实施例1。
将上述完成静置的扣式电池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的电压测试区间以及测试制度同实施例1。样品材料的首圈DQ/DV微分容量曲线上同样地在4.55V附近出现了和富锂锰基材料特征峰相对应的氧化峰。Li1.06Ni0.57Mn0.40Co0.03O2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5.6mAh/g,在0.1C、0.5C、1.0C、2.0C等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9.7mAh/g、183.7mAh/g、173.3mAh/g和159.7mAh/g。在0.1C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循环首圈放电比容量为205.5mAh/g,经过3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为191.1mAh/g,循环保持率为92.9%,在高电压下该材料依然具有良好的表面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经ICP元素含量测试可确定其整体的化学式为Li1.23Ni0.50Mn0.43Co0.07Al0.007O2,该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壳层,内核包括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65:0.25:0.10;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镍、锰的摩尔比为0.20:0.80;其中,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为11.8μm,壳层厚度为0.75μm左右,BET为0.26m2/g,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约为15.8: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的制备:以纯水作为溶剂,选取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硝酸铝作为原料,按照Ni2+:Co2+:Mn2+(摩尔比)=0.65:0.10:0.25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A,按照Ni2+:Mn2+:Al3+(摩尔比)=0.20:0.80:0.02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B,同时配制浓度为9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7mol/L的氨水溶液。
通过质量流量计将溶液混合金属盐溶液A、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A的进料速度为11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11,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7~8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0.5μm时停止进料,得到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Ni0.65Mn0.25Co0.1(OH)2
然后将混合金属盐溶液B、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上述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B进料速度为6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8,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5~6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2.0μm时停止进料,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0Mn0.43Co0.07Al0.007(OH)2
(2)正极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0Mn0.43Co0.07Al0.007(OH)2,与单水氢氧化锂按Li:Me(Me=Ni+Mn+Co)=1.27:1的摩尔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氧气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50℃保温12h,完成高温固相烧结反应,反应之后的烧结产物进行破碎、过筛分离,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
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步骤(2)得到的Li1.23Ni0.50Mn0.43Co0.07Al0.007O2正极材料的扣式电池涂布配方、扣式电池组装工艺同实施例1。
将上述完成静置的扣式电池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的电压测试区间以及测试制度同实施例1。样品的首圈DQ/DV曲线上,在4.55V附近同样的出现了和壳层材料特征相对应的明显的氧化峰。Li1.23Ni0.50Mn0.43Co0.07Al0.007O2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4.0mAh/g,在0.1C、0.5C、1.0C、2.0C等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8.6mAh/g、181.3mAh/g、170.5mAh/g和156.7mAh/g。在0.1C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循环首圈放电比容量为204.8mAh/g,经过3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为198.6mAh/g,循环保持率为97.0%,在高电压下该壳层掺杂的核壳材料依然具有良好的表面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对比例1:
一种非富锂高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的制备:以纯水作为溶剂,选取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作为原料,按照Ni2+:Co2+:Mn2+(摩尔比)=0.87:0.10:0.03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A,按照Ni2+:Co2+:Mn2+(摩尔比)=0.60:0.10:0.30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B,同时配制浓度为9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7mol/L的氨水溶液。
通过质量流量计将溶液混合金属盐溶液A、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A的进料速度为11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11,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7~8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1.5μm时停止进料,得到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Ni0.87Mn0.03Co0.10(OH)2
然后将混合金属盐溶液B、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上述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B进料速度为7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10.0,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5~6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2.0μm时停止进料,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84Mn0.06Co0.10(OH)2
(2)正极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84Mn0.06Co0.10(OH)2,与单水氢氧化锂按Li:Me(Me=Ni+Mn+Co)=1.06:1的摩尔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氧气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12h,完成高温固相烧结反应,反应之后的烧结产物进行破碎、过筛分离,得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Li1.02Ni0.84Mn0.06Co0.10O2,该正极材料的D50为11.6μm,壳层厚度为0.25μm左右,BET为0.18m2/g,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粒径D50对应颗粒半径与壳层厚度的比值约为46.4:1。
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步骤(2)得到的Li1.02Ni0.84Mn0.06Co0.10O2正极材料的扣式电池涂布配方、扣式电池组装工艺同实施例1。
将上述步骤中完成静置浸润的扣式电池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的电压测试区间以及测试制度同实施例1。
如图10所示为Li1.02Ni0.84Mn0.06Co0.10O2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曲线,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4.3mAh/g,该正极材料在0.1C、0.5C、1.0C、2.0C等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21.6mAh/g、207.5mAh/g、200.4mAh/g和193.0mAh/g。如图11所示在1.0C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循环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96.7mAh/g,经过5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为109.6mAh/g,循环保持率为55.7%,对比例1由于没有高锰壳层的保护,在高电压下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明显变差,远达不到实际应用的需求。
对比例2: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的制备:以纯水作为溶剂,选取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作为原料,按照Ni2+:Co2+:Mn2+(摩尔比)=0.70:0.10:0.20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A,按照Ni2+:Mn2+(摩尔比)=0.30:0.70配制2mol/L混合金属盐溶液B,同时配制浓度为9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7mol/L的氨水溶液。
通过质量流量计将溶液混合金属盐溶液A、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A的进料速度为11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11,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7~8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0.5μm时停止进料,得到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Ni0.7Mn0.2Co0.1(OH)2
然后将混合金属盐溶液B、NaOH溶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上述反应釜中,控制混合金属盐溶液B进料速度为60ml/min,通过调节NaOH溶液进料速度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至9.2,同时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氨值维持在5~6g/L之间,搅拌,当颗粒粒度D50为13.2μm时停止进料,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0Mn0.45Co0.05(OH)2
(2)正极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核壳结构氢氧化物前驱体Ni0.50Mn0.45Co0.05(OH)2,与单水氢氧化锂按Li:Me(Me=Ni+Mn+Co)=1.03:1的摩尔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即单水氢氧化锂与核壳结构前驱体中Ni、Mn、Co元素的总摩尔比为1.03:1;然后在氧气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12h,完成高温固相烧结反应,反应之后的烧结产物进行破碎、过筛分离,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经ICP元素含量测试可确定其整体的化学式为LiNi0.50Mn0.45Co0.05O2,壳层厚度为1.35μm左右,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为12.6μm,BET为0.20m2/g,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约为9.3。
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步骤(2)得到的LiNi0.50Mn0.45Co0.05O2正极材料的扣式电池涂布配方、扣式电池组装工艺同实施例1。
将上述步骤中完成静置浸润的扣式电池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的电压测试区间以及测试制度同实施例1。
LiNi0.50Mn0.45Co0.05O2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9.9mAh/g,该正极材料在0.1C、0.5C、1.0C、2.0C等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3.4mAh/g、176.1mAh/g、165.1mAh/g和142.6mAh/g。如图11所示在1.0C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循环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55.7mAh/g,经过5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为106.1mAh/g,循环保持率为68.1%,对比例2由于高锰壳层过厚,正极材料D50与壳厚比值过小,样品在高压下的容量下降,倍率性能变差,循环稳定性也变差。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xNiaMnbCocMdO2,其中1.03<x≤1.3,0.50≤a≤0.65,0.30≤b≤0.45,0<c≤0.10,a+b+c=1,0≤d≤0.025,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壳层;
所述内核包括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65~0.80):(0.05~0.60):(0.02~0.15);
所述壳层包括镍锰酸锂二元材料,镍、锰的摩尔比为:(0.10~0.60):(0.60~0.90);
其中,M为来源于内核和/或壳层的掺杂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的厚度为0.25~1.25μm,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与壳层厚度的比值为(10~3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M选自Al、Zr、Mg、Ti、Ta、W、Nb、Sn、Co、Na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制作的扣式电池,在室温下以0.05C倍率充电至4.7V时,由首圈充电曲线得到的电压DQ/DV微分容量曲线上于电压V1~V2之间出现明显的氧化峰,且V1>4.4V,V2<4.6V。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x的取值范围为1.06<x≤1.23;所述内核中镍、锰、钴的摩尔比为(0.65~0.80):(0.10~0.25):(0.05~0.1);所述壳层中镍、锰的摩尔比为(0.20~0.30):(0.70~0.80)。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D50为11.0~14.5μm,BET为0.2~0.6m2/g。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内核的化学计量比,配制含有Ni2+、Co2+、Mn2+和M元素的混合金属盐溶液,按照壳层的化学计量比,配制含有Ni2+、Mn2+和M元素的镍锰混合金属盐溶液;
(2)将混合金属盐溶液、碱液、氨水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控制反应釜中的pH为10~12,反应形成设计粒径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核之后,停止进料,得到氢氧化物前驱体核;
(3)然后向所述反应釜中同时通入所述镍锰混合金属盐溶液以及碱液、氨水溶液,控制反应釜中的pH为8~10,在氢氧化物前驱体核表面反应得到设计厚度的前驱体壳层之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核壳结构前驱体;
(4)将锂源、核壳结构前驱体混合均匀,烧结后破碎,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8~11mol/L的NaOH溶液;所述氨水溶液的浓度为5~8mol/L;
步骤(2)中,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中氨值在7~8g/L之间;步骤(3)中,通过调节氨水溶液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釜中氨值在5~6g/L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锂源与核壳结构前驱体中Ni、Mn、Co元素的总摩尔量的摩尔比为(1.10~1.40):1。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700~950℃,时间为8~14h。
CN202210015344.4A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361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5344.4A CN114361440A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2/122136 WO2023130779A1 (zh) 2022-01-07 2022-09-28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5344.4A CN114361440A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1440A true CN114361440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5344.4A Pending CN114361440A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1440A (zh)
WO (1) WO202313077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4674A (zh) * 2022-06-28 2022-09-16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倍率长循环三元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084503A (zh) * 2022-06-10 2022-09-20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82204A (zh) * 2022-10-25 2023-06-23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镍锰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3130779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109201A1 (zh) * 2022-11-21 2024-05-30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改性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锂离子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3662B (zh) * 2023-10-09 2024-01-23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浓度梯度多壳结构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17080417B (zh) * 2023-10-16 2024-01-26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7509756A (zh) * 2023-11-20 2024-02-06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富镍的铝掺杂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8039872A (zh) * 2024-03-04 2024-05-14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具有复合电解质膜的高电压镍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297A (zh) * 2011-12-02 2012-03-28 湘潭大学 一种球形核壳结构复合型富锂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6537A (zh) * 2013-04-12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梯度核壳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3857626A (zh) * 2011-08-31 2014-06-1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的高容量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3268A (zh) * 2018-06-19 2018-11-13 中南大学 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78818A (zh) * 2018-06-19 2018-11-23 中南大学 核壳结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701A (zh) * 2018-11-23 2019-01-25 中南大学 高镍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16713A (zh) * 2020-08-20 2020-11-10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一种核-多层壳结构的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0473A (zh) * 2020-12-23 2021-04-16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CN113540436A (zh) * 2021-06-10 2021-10-22 中南大学 钨离子掺杂高镍梯度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3157A (zh) * 2021-08-03 2021-11-05 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的无钴二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484A (zh) * 2021-09-07 2021-12-03 中原工学院 一种改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84503A (zh) * 2022-06-10 2022-09-20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13906B1 (ko) * 2015-06-17 2018-10-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양극활물질,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07546383B (zh) * 2017-08-30 2020-05-1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性能核壳结构高镍系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锂离子电池的用途
JP7452422B2 (ja) * 2018-07-31 2024-03-19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CN112018372A (zh) * 2020-07-16 2020-12-01 北京泰丰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2271284B (zh) * 2020-10-28 2022-05-17 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改性富镍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61440A (zh) * 2022-01-07 2022-04-15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7626A (zh) * 2011-08-31 2014-06-1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的高容量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4297A (zh) * 2011-12-02 2012-03-28 湘潭大学 一种球形核壳结构复合型富锂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6537A (zh) * 2013-04-12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梯度核壳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8793268A (zh) * 2018-06-19 2018-11-13 中南大学 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78818A (zh) * 2018-06-19 2018-11-23 中南大学 核壳结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701A (zh) * 2018-11-23 2019-01-25 中南大学 高镍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16713A (zh) * 2020-08-20 2020-11-10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一种核-多层壳结构的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0473A (zh) * 2020-12-23 2021-04-16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CN113540436A (zh) * 2021-06-10 2021-10-22 中南大学 钨离子掺杂高镍梯度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3157A (zh) * 2021-08-03 2021-11-05 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的无钴二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484A (zh) * 2021-09-07 2021-12-03 中原工学院 一种改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84503A (zh) * 2022-06-10 2022-09-20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连芳主编: "《电化学储能器件及关键材料》",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98 - 99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779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84503A (zh) * 2022-06-10 2022-09-20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84503B (zh) * 2022-06-10 2023-09-01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64674A (zh) * 2022-06-28 2022-09-16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倍率长循环三元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282204A (zh) * 2022-10-25 2023-06-23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镍锰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4109201A1 (zh) * 2022-11-21 2024-05-30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改性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0779A1 (zh)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0999B (zh) 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4361440A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5809B (zh) 一种壳核壳结构的镍钴锰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3115B (zh) O2构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09214B (zh) 一种高镍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14920306B (zh) 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CN104966831B (zh) 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4134790B (zh) 一种镍钴锰酸锂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10887B (zh) 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7293744A (zh) 一种高电压类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7573A (zh) 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
CN111170377A (zh) 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15424A (zh)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3435B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1-xYxO2及制备方法
CN112299487B (zh) 一种层内阳离子无序的全锰或高锰基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34274B (zh) 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2983326A (zh) 一种球形锂镍钴复合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993903A (zh) 一种钽改性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11513A (zh) 一种高性能层状固溶体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03907B (zh) 一种钨包覆及掺杂的单晶富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09875B (zh) 一种高倍率型单晶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454A (zh) 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ncm三元正极材料
CN104091943A (zh) 一种高功率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7103B (zh) 一种制备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3441238A (zh) 一种掺杂Mg的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