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2789A -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2789A
CN114212789A CN202111426692.2A CN202111426692A CN114212789A CN 114212789 A CN114212789 A CN 114212789A CN 202111426692 A CN202111426692 A CN 202111426692A CN 114212789 A CN114212789 A CN 114212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mass
carbon material
raw material
super
hydroph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66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欢
陈伟
朱江
顾建平
黄秀丽
姜路
郑茂清
李诗
彭慧
晏飞霞
许茂东
张荣莉
霍朝飞
李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4266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2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2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2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42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non-gaseous activating agents
    • C01B32/348Metall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18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s
    • C01B32/324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s from waste materials, e.g. tyres or spent sulfite pulp liqu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碳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S1、生物质原材料粉碎;S2、原料预处理;S3、高温热解处理;S4、洗涤并干燥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可再生生物质类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易控制、易放大生产类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碳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木质剩余物。产量庞大的可再生、绿色生物质废弃物是宝贵的潜在生物质资源。
生物质具有发达的代谢通道、天然的超疏水超亲油结构和丰富的碳元素及其他杂元素,赋予了生物质构筑超疏水超亲油碳材料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以“碳中性”绿色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制备超疏水碳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生物质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环保等领域。超疏水碳材料除了具有以上的特性外,还具有超疏水且超亲油特性,可以选择性地让油通过界面而将水阻止,可提高脂溶性/油溶性物质的吸附和传递效率,所谓超疏水超亲油表面一般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与油接触角小于 5°的表面,它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电极材料、药物载体、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
现阶段,制备超疏水材料主要通过两步法:(1)在材料表面制造微纳米粗糙结构;(2)采用表面能低的物质对粗糙的微纳米结构进行表面修饰。微纳米结构的精细制备通常工艺复杂,设备昂贵,且难于实现多级微纳米结构的组装;低表面能的物质大多为有机溶剂,在修饰过程中容易带来环境污染;这些因素是导致超疏水材料难于实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此外,超疏水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力学性能较差,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破坏,从而导致材料表面的功能失效。与此同时,制备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积较小,运载投送能较差。因此,超疏水材料在制备和应用中存在诸多挑战。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资源,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排名第四的能源资源。以廉价易得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不仅可实现生物质资源的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同时对促进节能减排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1、生物质原材料粉碎:将晾干或烘干或冷冻干燥的生物质原材料倒入粉碎机粉碎;
S2、原料预处理:将步骤S1处理好的原材料浸渍15%氨水和活化剂配制成的溶液中搅拌或将步骤S1处理好的原材料先与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水溶液混合搅拌一定时间后,加入活化剂混合搅拌一定时间;
S3、高温热解处理:将步骤S2中干燥好的原料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高温热解处理,热解温度为600-1600℃,升温速率为1-50℃/min,热解时间为0-10h;
S4、洗涤并干燥处:将步骤S3中制备的碳材料冷却后从高温炉取出,并加入0.5-4mol/L HCl或HNO3水溶液搅拌洗涤,并用蒸馏水冲洗过滤至中性,后于80-120℃下干燥处理12h,得到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
所述步骤S1中原料为: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生物质类资源中一种或多种混合。
所述步骤S2中生物质原料与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1:100,生物质原料与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0.05-1:10。
所述步骤S2中生物质原料与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1:0.05-1:6,生物质原料与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 1:5-1:100,生物质原料与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0.05-1:10。
所述步骤S2中活化剂为含Zn类化合物或/和含K类化合物或/和含Na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如KOH、KHCO3、K2CO3、NaOH、NaHCO3、Na2CO3、ZnCl2、 Zn(Ac)2类。
所述步骤S2中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可为含Ni类化合物或/和含Ca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如Ni(Ac)2、Ni(NO3)2、NiCl2、Ca(Ac)2、Ca(NO3)2、 CaCl2类。
所述的步骤S3中热解条件为:惰性气氛为N2、Ar或He类一种或几种混合,活化温度为600-1600℃,升温速率为1-50℃/min,活化处理时间为0-10h。
所述的步骤S4洗涤液为HCl、HNO3水溶液中一种或两种混合,摩尔浓度为 0.5-4mol/L。
所述步骤S4中得到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为石墨烯或多孔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类优点,还具有超疏水且超亲油特性,可以选择性地让油通过界面而将水阻止,可提高脂溶性/油溶性物质的吸附和传递效率,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环保类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易控制、易放大生产类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超疏水橘子皮基石墨烯与水接触角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芦苇花基多孔碳与水接触角图;
图3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蚕蛹基石墨烯与水接触角图;
图4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蚂蚁基石墨烯与水接触角图;
图5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菊花基多孔碳与水接触角图;
图6为本发明的超疏水橘子皮基石墨烯TEM图;
图7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芦苇花基多孔碳TEM图;
图8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蚕蛹基石墨烯TEM图;
图9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蚂蚁基石墨烯TEM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超疏水菊花基多孔碳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超疏水橘子皮基石墨烯的构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橘子皮,蒸馏水清洗除灰尘颗粒,然后在80℃下干燥24h,放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2)将干燥好的原料,加入15%氨水和KOH混合溶液中,其中原料与15%氨水质量体积比为1:20,原料与KHCO3质量比为1:0.5,在35℃冷凝回流搅拌24h,于 100℃下直接烘干,得到预处理的橘子皮原料;
3)将预处理后的橘子皮原料,放入管式炉进行高温热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热解时的反应参数为:惰性气体(N2)保护,惰性气体的通入速率为0.5L/min,热解温度为900℃,升温速率为1℃/min,热解时间为4h;
4)将制得的石墨烯用3mol/L HCl溶液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把洗好的石墨烯放入鼓风干燥箱于100℃干燥12h后,制得绝干超疏水生物质基石墨烯材料。
由图1可知,得到的碳材料为超疏水石墨烯。
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类优点,还具有超疏水且超亲油特性,可以选择性地让油通过界面而将水阻止,可提高脂溶性/油溶性物质的吸附和传递效率,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环保类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易控制、易放大生产类优势。
由图1可知,制备的碳材料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67°,大于150°,说明了超疏水表面特性;由图6可知,大量多层石墨烯结构的出现,说明碳材料为石墨烯,因此,合成的碳材料为超疏水石墨烯材料。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7所示,一种超疏水芦苇花基多孔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芦苇花原材料,蒸馏水清洗除灰尘颗粒,于100℃下干燥24h后备用;
2)将干燥好的原料,加入15%氨水和KOH混合溶液中,其中原料与15%氨水质量体积比为1:10,原料与KOH质量比为1:1,在60℃冷凝回流搅拌12h,于95℃下直接烘干,得到预处理的芦苇花原料;
3)将预处理后的芦苇花原料,放入管式炉进行高温热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热解时的反应参数为:惰性气体(N2)保护,惰性气体的通入速率为0.5L/min,热解温度为700℃,升温速率为2℃/min,热解时间为2h;
4)将制备的碳材料用2mol/L HCl溶液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把洗好的碳材料放入鼓风干燥箱于100℃干燥12h后,制得绝干超疏水生物质基多孔碳。
由图2和图7可知,得到的碳材料为超疏水多孔碳。
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类优点,还具有超疏水且超亲油特性,可以选择性地让油通过界面而将水阻止,可提高脂溶性/油溶性物质的吸附和传递效率,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环保类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易控制、易放大生产类优势。
由图2可知,制备的碳材料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61.5°,大于150°,表现了超疏水表面特性;由图7可知,制备的碳材料为多孔的无定形碳材料;因此,合成的碳材料为超疏水多孔碳。
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8所示,一种超疏水蚕蛹基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蚕蛹原材料,蒸馏水清洗干净,冷干燥后粉碎,并筛选得到40-100 目的原料颗粒备用;
2)将备用的原料,加入Ni(Ac)2水溶液中,其中原料与Ni(Ac)2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10,原料与Ni(Ac)2质量比为1:1,在35℃冷凝回流搅拌6h,随后加入KHCO3混合搅拌6h,于90℃下搅拌烘干,得到预处理的蚕蛹原料;
3)将预处理后的蚕蛹原料,放入管式炉进行高温热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热解时的反应参数为:惰性气体(N2)保护,惰性气体的通入速率为0.5L/min,热解温度为900℃,升温速率为2℃/min,热解时间为2h;
4)将制备的石墨烯用2mol/L HCl溶液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把洗好的碳材料放入鼓风干燥箱于100℃干燥12h后,制得绝干超疏水生物质基石墨烯。
由图3和图8可知,得到的碳材料为超疏水石墨烯。
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类优点,还具有超疏水且超亲油特性,可以选择性地让油通过界面而将水阻止,可提高脂溶性/油溶性物质的吸附和传递效率,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环保类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易控制、易放大生产类优势。
由图3可知,制备的碳材料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8°,大于150°,说明了超疏水表面特性;由图8可知,大量石墨烯微晶的出现,说明碳材料为石墨烯;因此,合成的碳材料为超疏水石墨烯材料。
实施例四:
如图4和图9所示,一种超疏水蚂蚁基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自然晾干的蚂蚁,粉碎备用;
2)将备用的原料,加入Ni(NO3)2水溶液中,其中原料与Ni(NO3)2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15,原料与Ca(NO3)2质量比为1:0.5,在60℃冷凝回流搅拌6h,随后加入ZnCl2混合搅拌6h,于90℃下搅拌烘干,得到预处理的蚂蚁原料;
3)将预处理后的蚂蚁原料,放入管式炉进行高温热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热解时的反应参数为:惰性气体(Ar)保护,惰性气体的通入速率为0.5L/min,热解温度为1000℃,升温速率为2℃/min,热解时间为3h;
4)将制备的石墨烯用2mol/L HCl溶液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把洗好的碳材料放入鼓风干燥箱于100℃干燥12h后,制得绝干超疏水生物质基石墨烯。
由图4和图9可知,得到的碳材料为超疏水石墨烯。
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类优点,还具有超疏水且超亲油特性,可以选择性地让油通过界面而将水阻止,可提高脂溶性/油溶性物质的吸附和传递效率,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环保类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易控制、易放大生产类优势。
由图4可知,制备的碳材料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8°,大于150°,说明了超疏水表面特性;由图9可知,大量多层石墨烯微观结构的出现,说明碳材料为石墨烯;因此,合成的碳材料为超疏水石墨烯材料。
实施例五:
如图5和图10所示,一种超疏水菊花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自然晾干的菊花,粉碎筛分100目以下备用;
2)将备用的原料,加入15%氨水和NaOH混合溶液中,其中原料与15%氨水质量体积比为1:30,原料与NaOH质量比为1:0.2,在50℃冷凝回流搅拌10h,于 95℃下直接烘干,得到预处理的菊花原料;
3)将预处理后的菊花原料,放入管式炉进行高温热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热解时的反应参数为:惰性气体(Ar)保护,惰性气体的通入速率为0.5L/min,热解温度为800℃,升温速率为2℃/min,热解时间为4h;
4)将制备的碳材料用2mol/L HCl溶液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把洗好的碳材料放入鼓风干燥箱于100℃干燥12h后,制得绝干超疏水生物质基多孔碳。
由图5和图10可知,得到的碳材料为超疏水多孔碳。
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类优点,还具有超疏水且超亲油特性,可以选择性地让油通过界面而将水阻止,可提高脂溶性/油溶性物质的吸附和传递效率,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环保类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超疏水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易控制、易放大生产类优势。
由图5可知,制备的碳材料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6.5°,大于150°,表现了超疏水表面特性;由图10可知,碳材料为多孔的无定形结构;因此,合成的碳材料为超疏水多孔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S1、生物质原材料粉碎:将晾干或烘干或冷冻干燥的生物质原材料倒入粉碎机粉碎;
S2、原料预处理:将步骤S1处理好的原材料浸渍15%氨水和活化剂配制成的溶液中搅拌或将步骤S1处理好的原材料先与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水溶液混合搅拌一定时间后,加入活化剂混合搅拌一定时间;
S3、高温热解处理:将步骤S2中干燥好的原料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高温热解处理,热解温度为600-1600℃,升温速率为1-50℃/min,热解时间为0-10h;
S4、洗涤并干燥处:将步骤S3中制备的碳材料冷却后从高温炉取出,并加入0.5-4mol/LHCl或HNO3水溶液搅拌洗涤,并用蒸馏水冲洗过滤至中性,后于80-120℃下干燥处理12h,得到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原料为:芦苇花、菊花、橘子皮、蚕蛹、蚂蚁类生物质类资源中一种或多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生物质原料与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1:100,生物质原料与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0.05-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生物质原料与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5-1:6,生物质原料与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5-1:100,生物质原料与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0.05-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活化剂为含Zn类化合物或/和含K类化合物或/和含Na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如KOH、KHCO3、K2CO3、NaOH、NaHCO3、Na2CO3、ZnCl2、Zn(Ac)2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含Ni或/和含Ca化合物可为含Ni类化合物或/和含Ca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如Ni(Ac)2、Ni(NO3)2、NiCl2、Ca(Ac)2、Ca(NO3)2、CaCl2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热解条件为:惰性气氛为N2、Ar或He类一种或几种混合,活化温度为600-1600℃,升温速率为1-50℃/min,活化处理时间为0-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洗涤液为HCl、HNO3水溶液中一种或两种混合,摩尔浓度为0.5-4mol/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得到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为石墨烯或多孔炭。
CN202111426692.2A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Pending CN114212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6692.2A CN114212789A (zh)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6692.2A CN114212789A (zh)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2789A true CN114212789A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6692.2A Pending CN114212789A (zh)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2789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28452A (fr) * 1968-02-16 1969-07-16 Carbones actives et procede pour les produire
US6057262A (en) * 1995-05-19 2000-05-02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Activated carbon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CN101054174A (zh) * 2007-04-05 2007-10-17 吉林大学 生物质高比表面积微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58619A (zh) * 2011-06-30 2012-02-22 山东大学 一种利用禽毛制作疏水性活性炭的方法
CN104386684A (zh) * 2014-12-16 2015-03-0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石墨烯
CN104591178A (zh) * 2015-02-05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5289502A (zh) * 2015-10-16 2016-02-03 浙江大学 利用氧化石墨烯制备改性甘蔗渣及其处理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6076380A (zh) * 2016-07-19 2016-11-09 青岛科技大学 改性煤质活性炭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262028A (zh) * 2017-05-22 2017-10-20 江苏大学 一种超轻块状超疏水磁性柚子皮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7523561A (zh) * 2017-09-04 2017-12-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温碱化改性生物炭基载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158083A (zh) * 2018-10-15 2019-01-08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255559A (zh) * 2019-05-28 2019-09-20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3231014A (zh) * 2021-04-12 2021-08-10 东南大学 一种疏水型生物质聚多巴胺复合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3645A (zh) * 2021-09-26 2021-11-19 重庆大学 一种芦竹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和污水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28452A (fr) * 1968-02-16 1969-07-16 Carbones actives et procede pour les produire
US6057262A (en) * 1995-05-19 2000-05-02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Activated carbon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CN101054174A (zh) * 2007-04-05 2007-10-17 吉林大学 生物质高比表面积微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58619A (zh) * 2011-06-30 2012-02-22 山东大学 一种利用禽毛制作疏水性活性炭的方法
CN104386684A (zh) * 2014-12-16 2015-03-0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石墨烯
CN104591178A (zh) * 2015-02-05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5289502A (zh) * 2015-10-16 2016-02-03 浙江大学 利用氧化石墨烯制备改性甘蔗渣及其处理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6076380A (zh) * 2016-07-19 2016-11-09 青岛科技大学 改性煤质活性炭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262028A (zh) * 2017-05-22 2017-10-20 江苏大学 一种超轻块状超疏水磁性柚子皮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7523561A (zh) * 2017-09-04 2017-12-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温碱化改性生物炭基载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158083A (zh) * 2018-10-15 2019-01-08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255559A (zh) * 2019-05-28 2019-09-20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3231014A (zh) * 2021-04-12 2021-08-10 东南大学 一种疏水型生物质聚多巴胺复合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3645A (zh) * 2021-09-26 2021-11-19 重庆大学 一种芦竹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和污水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UI, S ET AL.: "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Vinyltriethoxysilane Modified Silica Aerogels" *
施利毅(主编): "《多孔材料 奇妙的微结构》", pages: 107 *
王立;陈雪莉;赵英杰;李帅丹;王辅臣;: "稻草与煤固定床共热解特性的研究", no. 04, pages 254 *
矫维成等: "轻质高电热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涂层的可控制备与防冰机理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1110B (zh) 一种牛粪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04307A (zh) 一种基于胖大海渣的硫掺杂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7403698A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备活性碳的方法及其制备的活性炭的应用
CN102274753B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10078126B (zh) 不同形貌的固载型三氧化钨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52817A (zh) 一种负载型过渡金属磷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催化制氢上的应用
CN103861621B (zh) 一种Bi7O9I3/石墨烯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7501B (zh) 一种分级结构ZnO/Cu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9106A (zh) 硫化钼/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0252397A (zh) 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10389B (zh) 一种具有磁性的Pd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
CN110589886A (zh) 一种碳酸氧铋的制备方法
CN107262121A (zh) 一种磁性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6548A (zh) 蕉树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5399A (zh) 一种MoS2纳米花-Ag掺杂多孔BiVO4的光催化降解材料的制法
CN112723343A (zh) 一种由生物质直接制备高品质石墨烯的方法
CN106311148B (zh) 一种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6756A (zh) 一种玉米秸秆炭基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3253A (zh) 一种全无机钙钛矿纳米粒子复合H-TiO2基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21283B (zh) 一种利用杉木树皮微波辅助水热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4437470B (zh) 一种同质蛋黄-壳结构Bi2MoO6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212789A (zh) 一种超疏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构筑方法
CN112520819A (zh) 一种铋系三维微球异质结光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2337485B (zh) 一种四硫化二钴合镍-四硫化二铟合锌复合物、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744051A (zh) 多孔无机陶瓷膜-碳纳米管-TiO2光触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