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7531A - 调色剂容器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7531A
CN114207531A CN202080056391.2A CN202080056391A CN114207531A CN 114207531 A CN114207531 A CN 114207531A CN 202080056391 A CN202080056391 A CN 202080056391A CN 114207531 A CN114207531 A CN 114207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bag
shutter
developing container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63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7531B (zh
Inventor
佐藤昌明
和田晃治
宝田浩志
小川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469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873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469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587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469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975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469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5811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4102323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08344A/zh
Priority to CN202410232356.1A priority patent/CN117908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7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7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7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7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non-rigid containers, e.g. foldable cartridges, ba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6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with closable apertures at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20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comprising hand-operated members for controlling discharge
    • B65D47/2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comprising hand-operated members for controlling discharge with slide valves, i.e. valves that open and close a passageway by sliding over a port, e.g. formed with slidable spouts
    • B65D47/261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comprising hand-operated members for controlling discharge with slide valves, i.e. valves that open and close a passageway by sliding over a port, e.g. formed with slidable spouts having a rotational or helicoidal movement
    • B65D47/265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comprising hand-operated members for controlling discharge with slide valves, i.e. valves that open and close a passageway by sliding over a port, e.g. formed with slidable spouts having a rotational or helicoidal movement between plan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6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powdered or granular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2Bag-type non-rigid contain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容器,包括:调色剂容纳部分,在调色剂容纳部分中容纳调色剂;基座部分,其包括用于接收容纳在调色剂容纳部分中的调色剂的接收口、用于允许将通过接收口接收的调色剂排出到调色剂容器外部的排出口、以及通道,该通道是从接收口延伸到排出口并且用于允许调色剂通过的通道;以及挡板,其构造成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基座部分在排出口暴露于外部的打开位置和挡板覆盖排出口的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其中通道在通道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使得接收口处于接收口与旋转轴线交叉的位置,并且使得排出口处于排出口不与旋转轴线交叉的位置。

Description

调色剂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在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容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形成在感光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作为转印介质的转印材料上来形成图像。此外,关于显影剂供应类型,例如已知有处理盒型或调色剂供应(补给)型。处理盒型是将感光鼓和显影容器一体地组装为处理盒的类型,其中在显影剂用尽时将处理盒更换成新的处理盒。
另一方面,调色剂供应型是在调色剂用尽时重新向显影容器供应(补给)调色剂的类型。常规地,已经提出了一种调色剂供应型的单组分显影装置(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08-30084),其中能够供应调色剂的调色剂供应箱连接至调色剂进给通道,沿着该调色剂进给通道进给调色剂。储存在调色剂供应箱中的调色剂由进给螺杆进给到调色剂进给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用户要求以各种方式使用能够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容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容器的形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容器,包括:调色剂容纳部分,在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中容纳调色剂;基座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包括用于接收容纳在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中的调色剂的接收口、用于允许将通过所述接收口接收的调色剂排出到所述调色剂容器外部的排出口、以及通道,所述通道是从所述接收口延伸到所述排出口并且用于允许调色剂通过的通道;以及挡板,所述挡板构造成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部分在所述排出口暴露于外部的打开位置和所述挡板覆盖所述排出口的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通道在所述通道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使得所述接收口处于所述接收口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位置,并且使得所述排出口处于所述排出口不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位置。
附图说明
在图1中,部分(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部分(b)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在图2中,部分(a)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部分(b)是示出处于顶盖打开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处于拆卸处理盒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在图4中,部分(a)是示出处于读取装置的压板关闭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处于压板打开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部分(c)是示出处于读取装置打开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在图5中,部分(a)是示出显影容器和调色剂袋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显影容器和调色剂袋的正视图。
在图6中,部分(a)是图5的部分(b)的6A-6A(线)的截面图,部分(b)是图5的部分(b)的6B-6B(线)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调色剂袋的透视图。
在图8中,部分(a)是示出调色剂袋的正视图,部分(b)是示出调色剂袋的第一变型例的正视图,部分(c)是示出调色剂袋的第二变型例的正视图。
图9是示出第一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的电路图。
在图11中,部分(a)是示出调色剂剩余量小的状态的截面图,部分(b)是示出调色剂剩余量大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3是示出调色剂供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操作部分的透视图。
在图16中,部分(a)是示出调色剂袋安装在供应口上的状态的截面图,部分(b)是示出调色剂开始从调色剂袋送出的状态的截面图,部分(c)是示出调色剂袋中的调色剂全部供应到显影容器的状态的截面图。
在图17中,部分(a)是示出当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低水平时调色剂剩余量面板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当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中等水平时调色剂剩余量面板的透视图,部分(c)是示出当调色剂剩余量处于满载水平时调色剂剩余量面板的透视图。
在图18中,部分(a)是示出显影容器的容积和调色剂剩余量水平之间关系的图,部分(b)是示出当从小容量调色剂袋供应调色剂时调色剂剩余量的图,部分(c)是示出当从大容量调色剂袋供应调色剂时调色剂剩余量的图。
在图19中,部分(a)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透视图,部分(c)是示出第三变型例的透视图。
在图20中,部分(a)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四变型例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五变型例的透视图。
在图21中,部分(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并且部分(b)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在图22中,部分(a)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型例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型例的截面图。
在图23中,部分(a)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并且部分(b)是示出处于处理盒被拉出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24是示出在处于拉出状态的处理盒上安装调色剂袋的状态的截面图。
在图25中,部分(a)是示出处于处理盒被拉出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在处于拉出状态的处理盒上安装调色剂袋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6包括示出整个调色剂袋的透视图。
图27是示出构成调色剂袋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8是示出构成调色剂袋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9包括示出第二薄片固定到第二挡板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0包括供应基座的透视图和截面图。
图31是调色剂袋的截面图。
图32是示出供应基座和调色剂袋之间的连接状态的透视图。
在图33中,部分(a)是示出调色剂袋的调色剂供应口关闭的状态的透视图,部分(b)是示出调色剂袋的调色剂供应口打开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4包括显影容器的供应口的透视图。
图35是示出显影容器的供应口和周边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6是示出显影容器的供应口和周边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7是处理盒的供应口和周边部件的截面图。
图38包括示出挡板盖和第一密封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39包括示出供应口关闭的状态以及接合调色剂袋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0包括示出调色剂袋安装在显影容器上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1包括示出双向轴部和周边部分的透视图。
图42是示出下游侧开口的另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43包括示出调色剂袋和显影容器彼此连接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4包括示出调色剂袋安装在显影容器上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5是示出关于调色剂袋和供应基座50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的部分(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用于基于从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单色打印机。在记录材料中,包括了材质不同的各种片材,包括纸张(例如普通纸和厚纸)、塑料薄膜(例如用于高架投影仪的片材)、特殊形状片材(例如信封和索引纸)、布等。
[整体结构]
如图1的部分(a)和(b)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作为装置主组件的打印机主组件10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打印机主组件100打开的读取装置200、以及安装到打印机主组件100的壳体表面的操作部分300。打印机主组件100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10、用于将记录材料进给到图像形成部分10的进给部分60、用于将由图像形成部分10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影部分70、以及排出辊对80。
图像形成部分10包括扫描仪单元11、电子照相型的处理盒20、以及用于将形成在处理盒20的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辊12。如图6的部分(a)和(b)所示,处理盒20包括显影装置30,该显影装置30包括感光鼓21、设置在感光鼓21外围的充电辊22、预曝光装置23、以及显影辊31。
感光鼓21是模制为圆筒状的感光构件。本实施例中的感光鼓21在用铝模制的鼓形基材上包括由可带负电的有机感光构件形成的感光层。此外,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21由马达以预定处理速度在预定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驱动。
充电辊22以预定的压接力接触感光鼓21并形成充电部分。此外,通过高压充电电压源将期望的充电电压施加到充电辊22,使得感光鼓21的表面被均匀地充电到预定电势。在本实施例中,感光鼓21被充电辊22充电到负极性。为了在充电部分处产生稳定的放电,预曝光装置23在感光鼓21进入充电部分之前先释放感光鼓21的表面电势。
扫描仪单元11通过使用多面镜而用与从外部设备或读取装置200输入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激光照射感光鼓21,使得感光鼓21的表面经受扫描曝光。通过这样的曝光,取决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顺便提及,扫描仪单元11不限于激光扫描仪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包括LED阵列(其中多个LED沿着感光鼓21的纵向方向布置)的LED曝光装置。
显影装置30包括作为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显影辊31、作为用于显影装置30的框架的显影容器32、以及能够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31的供应辊33。显影辊31和供应辊33由显影容器32可旋转地支撑。此外,显影辊31在显影容器31的开口处设置成与感光鼓21相对。供应辊33可旋转地接触显影辊31,并且调色剂(其作为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显影剂)通过供应辊33施加到显影辊31的表面上。顺便提及,当采用能够向显影辊31充分地供应调色剂的构造时,不一定需要供应辊33。
本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30使用接触显影类型作为显影类型。也就是说,显影辊31上承载的调色剂层在感光鼓21和显影辊31彼此相对的显影部分(显影区域)处接触感光鼓21。由高压显影电压源向显影辊31施加显影电压。在施加显影电压的情况下,根据感光鼓21的表面的电势分布,显影辊31上承载的调色剂从显影辊31转印到鼓表面上,从而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反转显影类型。也就是说,感光鼓21的表面区域在充电步骤中进行充电之后通过在曝光步骤中进行曝光而使电荷量衰减,以使得调色剂图像通过沉积在感光鼓21的表面区域上而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粒径为6μm并且其正常带电极性为负极性的调色剂。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调色剂,采用通过聚合方法形成的聚合调色剂作为示例。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调色剂是所谓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其不包含磁性组分,并且其中调色剂主要通过分子间力或静电力(镜像力)被承载在显影辊31上。然而,也可以使用包含磁性成分的单组分显影剂。此外,在单组分显影剂中,在某些情况下,除了调色剂颗粒之外,还包含用于调节流动性和带电性能的添加剂(例如,蜡或二氧化硅微粒)。此外,作为显影剂,也可以使用由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在使用具有磁性的显影剂的情况下,作为显影剂承载构件,例如使用在内部设置有磁体的圆筒状显影套筒。
在显影容器32的内部设置有作为搅拌装置的搅拌构件34。通过由马达M1(参见图12)驱动和旋转,搅拌构件34不仅搅拌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而且将调色剂送向显影辊31和供应辊33。此外,搅拌构件34具有使从显影辊31剥离而未用于显影的调色剂在显影容器中循环以及使显影容器中的调色剂均匀化的功能。顺便提及,搅拌构件34不限于可旋转的形式。例如,也可以采用可摆动形式的搅拌构件。
此外,在显影容器32的设置显影辊31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管控承载在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量的显影刮刀35。随着显影辊31的旋转,供应到显影辊31表面的调色剂经过显影刮刀35的相对部分,使得调色剂均匀地形成薄层并且通过摩擦充电被充电为负极性。
如图1的部分(a)和(b)所示,进给部分60包括前门61、托盘部分62、中间板63、托盘弹簧64和拾取辊65,前门61被打印机主组件100支撑为能够打开。托盘部分62构成通过打开前门61而显现的记录材料容纳空间的底部,并且中间板63由托盘部分62支撑为能够升高和降低。托盘弹簧64向上推压中间板63并将堆叠在中间板63上的记录材料压抵在拾取辊65上。顺便提及,前门61在前门61相对于打印机主组件100关闭的状态下关闭记录材料容纳空间,并且在前门61相对于打印机主组件100打开的状态下与托盘部分62和中间板63一起支撑记录材料P。
定影部分70是热定影类型,其中通过加热和熔化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来执行图像定影处理。定影部分70包括定影膜71、定影加热器(例如用于加热定影膜71的陶瓷加热器)、用于测量定影加热器的温度的热敏电阻、以及压接定影膜71的加压辊72。
接下来,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操作。当图像形成指令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时,基于从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计算机或者从读取装置200输入的图像信息,图像形成部分10的图像形成过程开始。扫描仪单元11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向感光鼓21发射激光。此时,感光鼓21被充电辊22预先充电,并且被激光照射,使得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1上。随后,该静电潜像被显影辊31显影,使得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21上。
与上述图像形成过程并行地,进给部分60的拾取辊65送出由前门61、托盘部分62和中间板63支撑的记录材料P。记录材料P由拾取辊65进给到配准辊对15,并且抵靠配准辊对15的夹持部,从而校正记录材料P的倾斜运动。此外,配准辊对15通过与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定时同步而被驱动,并且朝向由转印辊12和感光鼓21形成的转印夹持部输送。
从高压转印电压源向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12施加转印电压,使得感光鼓21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由配准辊对15输送的记录材料P上。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其上的记录材料P被输送到定影部分70,当记录材料P通过定影部分70的定影膜71和加压辊72之间的夹持部时,调色剂图像在定影部分70被加热和加压。由此,穿过定影部分70的记录材料P随后被定影,从而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穿过定影部分70的记录材料P由作为排出装置的排出辊对80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打印机的外部),以使排出的记录材料P堆叠在排出托盘81上成为在打印机主组件100的上部形成的堆叠部分。
排出托盘81沿记录材料的排出方向朝向下游向上倾斜,并且排出到排出托盘81上的记录材料在排出托盘81上向下滑动,使得记录材料的后端通过限制表面84对齐。
如图4的部分(a)和(b)所示,读取装置200包括读取单元201和压板202,未示出的读取部分构建在读取单元201中,压板202由读取单元201支撑为能够打开和关闭。在读取单元201的上表面处设置有原稿支撑平板玻璃203,该原稿支撑平板玻璃允许从读取部分发射的光透过,并且原稿将被放置在该原稿支撑平板玻璃上。
在用户想要使读取装置200读取原稿图像的情况下,用户在压板202打开的状态下将原稿放置在原稿支撑平板玻璃203上。然后,压板202关闭,并且防止原稿在原稿支撑平板玻璃203上的位置偏离,从而例如通过对操作部分300进行操作而将读取指令输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当读取操作开始时,读取单元201中的读取部分在副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即,在用户在前侧(正面侧)面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部分300的状态下,读取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读取部分在从光发射部分向原稿发射光的同时通过光接收部分接收由原稿反射的光,并且对光进行光电转换,使得读取部分读取原稿的图像。顺便提及,在下文中,基于用户在前侧面对操作部分300的状态来定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如图2的部分(b)和图3所示,在打印机主组件100的上部形成有向上敞开的第一开口101,并且由顶盖82覆盖第一开口101。作为堆叠托盘的顶盖82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打印机主组件100围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82c打开和关闭,并且排出托盘81作为堆叠表面形成在上表面处。在读取装置200相对于打印机主组件100打开的状态下,顶盖82从前侧朝向后侧打开。顺便提及,读取装置200和顶盖82也可以构造成通过诸如铰链机构的保持机构保持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例如,在记录材料因卡纸等而被卡堵在进给(输送)通道CP(由拾取辊65进给的记录材料经过该进给通道CP)中的情况下,用户将顶盖82与读取装置200一起打开。然后,用户从通过打开顶盖82而暴露的第一开口101接近处理盒20,并且沿着盒引导件102拉出处理盒20。盒引导件102与设置在处理盒20的感光鼓21的轴向端部处的突出部分21a(参见图5的部分(a))发生滑动,并引导处理盒20。
然后,通过第一开口101将处理盒20拉出到外部,从而可以形成用户能够将他(她)的手放入进给通道CP的空间。用户能够通过将他(她)的手从第一开口101放入打印机主组件100的内部并且通过接触被卡堵在进给通道CP中的记录材料来处理(清除)卡堵的记录材料。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的部分(a)和图4的部分(c)所示,顶盖82设置有可打开(和可关闭)的构件83,从而能够打开和关闭。在顶盖82的排出托盘81上形成第二开口82a以作为向上敞开的开口。可打开构件83构造成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可打开构件83覆盖供应口32a以使得调色剂袋40不能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在打开位置,供应口32a暴露以使得调色剂袋40能够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可打开构件83在关闭位置用作排出托盘81的一部分。可打开构件83和第二开口82a形成在排出托盘81的左(手)侧。此外,可打开构件83由顶盖82支撑为能够围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83a打开和关闭,并且通过由用户的手指从设置在顶盖82上的凹槽部分82b钩住而沿左(手)方向打开。可打开构件83沿着顶盖82的形状形成为大致L形。
排出托盘81的第二开口82a打开,使得形成在显影容器32上部的用于调色剂供应的供应口32a暴露,并且可打开构件83打开,使得用户不用打开顶盖82就可以接近供应口32a。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这样的类型(直接供应型),其中在显影装置3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状态下,将调色剂从作为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袋40(图1的部分(a)和(b))供应到显影装置30。为此,在处理盒的调色剂剩余量变小的情况下,将处理盒20从打印机主组件100中取出并且更换为新的处理盒的操作变得不必要,从而能够提高可用性。此外,与更换整个处理盒20相比,调色剂可以更便宜地供应到显影容器32。顺便提及,直接供应型可以降低成本,原因在于即使与仅更换处理盒20的显影装置30的情况相比,也不需要更换各种辊和齿轮等。顺便提及,图像形成装置1和调色剂袋40构成图像形成系统。
[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回收]
本实施例采用无清洁器类型,其中残留在感光鼓21上而没有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回收在显影装置30中并被再利用。在以下的步骤中移除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转印残留调色剂中,充电为正极性的调色剂以及充电为负极性但并不具有充分电荷的调色剂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转印后的感光鼓21由预曝光装置23除电,并且促使充电辊22产生均匀的放电,使得转印残留调色剂再次被充电为负极性。随着感光鼓21的旋转,在充电部分处再次被充电为负极性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到达显影部分。然后,通过充电部分的感光鼓21的表面区域在处于转印残留调色剂沉积在表面上的状态的同时由扫描仪单元11进行曝光,从而写入(形成)静电潜像。
在此,通过将感光鼓21的一部分划分成曝光部分和非曝光部分来描述到达显影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行为。沉积在感光鼓21的非曝光部分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感光鼓21的非曝光部分电势(暗部电势)和显影电压之间的电势差而在显影部分处被转印到显影辊31上,并且被回收在显影容器32中。这是因为,假设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为负,则施加到显影辊31的显影电压相对于非曝光部分电势为正极性。顺便提及,回收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通过搅拌构件34与显影容器中的调色剂一起被搅拌和分散,并且被承载在显影辊31上,使得调色剂在显影步骤中被再次使用。
另一方面,沉积在感光鼓21的曝光部分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残留在鼓表面上而没有在显影部分处从感光鼓21转印到显影辊31上。这是因为,假设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是负极性,则施加到显影辊31的显影电压变成比曝光部分电势(明部电势)更偏负的电势。残留在鼓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与从显影辊31转印到曝光部分上的另外的调色剂一起被承载在感光鼓21上,并且被移动到转印部分,使得调色剂在转印部分处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
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无清洁器构造,其中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回收在显影装置30中并被再利用,但是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公知构造,其中使用接触感光鼓21的清洁刮刀回收转印残留调色剂。在此情况下,由清洁刮刀回收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回收在与显影装置30分开设置的回收容器中。然而,通过采用无清洁器的构造,用于回收转印残留调色剂等的回收容器的安装空间变得不必要,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的进一步小型化变得可行,此外,还可以通过再利用转印残留调色剂来实现打印成本的降低。
[显影容器和调色剂袋的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容器32和调色剂袋40的构造。图5的部分(a)是示出显影容器32和调色剂袋40的透视图,图5的部分(b)是示出显影容器32和调色剂袋40的正视图。图6的部分(a)是图5的部分(b)的6A-6A截面图,图6的部分(b)是图5的部分(b)的6B-6B截面图。
如图5的部分(a)至图6的部分(b)所示,显影容器32包括用于容纳搅拌构件34的搅拌室36,并且作为用于容纳调色剂的容纳部分的搅拌室36在显影容器32的整个长度上沿纵向方向(左右方向)延伸。此外,搅拌室36不仅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31和供应辊33,而且容纳用于被承载在显影辊31上的显影剂。此外,显影容器32包括第一突出部分37和第二突出部分38,第一突出部分37作为从搅拌室36沿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向上突出并与搅拌室36连通的突出部分,第二突出部分38从搅拌室36沿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向上突出。也就是说,第一突出部分37设置在显影容器32沿显影辊31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处,并且比在与上述旋转轴线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突出的中心部分更朝向排出托盘81突出。第二突出部分38设置在显影容器沿显影辊31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处,并且比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突出的中心部分更朝向排出托盘81突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分37形成在显影容器32的左侧,第二突出部分38形成在显影容器32的右侧。在第一突出部分37的上端部(顶端部)处设置安装部分57,调色剂袋40能够安装至该安装部分57,并且在安装部分57处形成用于允许从调色剂袋40向进给室36供应显影剂的供应口32a。调色剂袋40可以在调色剂袋40暴露于装置外部的状态下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57。
第一突出部分37和第二突出部分38从搅拌室36朝向装置的前方和上方倾斜地延伸。也就是说,第一突出部分37和第二突出部分38朝向排出辊对80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且向上突出。为此,形成在第一突出部分37处的供应口32a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侧,使得可以容易地执行向显影容器32供应调色剂的供应操作。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可打开构件83上方,读取装置200能够围绕装置后侧打开(和关闭),因此,当供应口设置在装置前侧时,供应口32和读取装置200之间的空间能够被有效地利用。为此,能够改善在通过供应口32a供应调色剂时的操作性能。
第一突出部分37的上部和第二突出部分38的上部连接到作为连接部分的把手部分39。在把手部分39和进给室36之间,形成作为间隙的激光通过空间SP,从扫描器单元11(参见图1的部分(a))朝向感光鼓21发射的激光(光线)L(参见图1的部分(a))能够通过该间隙。
把手部分39包括凸起部分39a,用户通过用他(她)的手指钩住凸起部分39a即可抓握该凸起部分39a,并且该凸起部分39a通过从把手部分39的顶面向上突出而形成。第一突出部分37在其内部形成中空形状,并且在上表面上形成供应口32a。供应口32a构造成能够连接到调色剂袋40。
供应口32a形成在顶端部分的第一突出部分37设置在显影容器32的纵向方向的一端侧,从而可以确保从扫描仪单元11发射的激光(光)L能够穿过的激光通过空间SP,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小型化。此外,第二突出部分38设置在显影容器32的纵向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把手部分39用于连接第一突出部分37和第二突出部分38,使得在从打印机主组件100中取出处理盒20时的可用性能够得到提高。顺便提及,第二突出部分38也可以形成为与第一突出部分37类似的中空形状,并且可以具有实心形状。
调色剂袋40构造成能够安装至第一突出部分37的安装部分57并且能够从安装部分57拆卸。此外,调色剂袋40包括设置在开口处并且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第二挡板41,以及对应于形成在安装部分57处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凹槽32b而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突起42。在用户向显影容器32供应调色剂的情况下,用户执行对准,使得调色剂袋40的突起42穿过安装部分57的凹槽32b,以使得用户将调色剂袋40与安装部分57连接。然后,当调色剂袋40在这种状态下旋转180度时,调色剂袋40的第二挡板41抵靠安装部分57的未示出的抵接部分并且相对于调色剂袋40进行旋转,使得第二挡板41打开。由此,容纳在调色剂袋40中的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向下泄漏,并且向下泄漏的调色剂进入第一突出部分37。顺便提及,第二挡板41也可以设置在供应口32a侧。
第一突出部分37在与供应口32a的开口相对的位置处包括倾斜表面37a,并且倾斜表面37a朝向进给室36向下倾斜。为此,从供应口32a供应的调色剂由倾斜表面37a引导到进给室36。此外,搅拌构件34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搅拌轴34a以及比搅拌轴34a沿径向方向更向外延伸的叶片部分34b。
随着搅拌构件34的旋转,从设置在搅拌构件34的(记录材料)进给方向上游侧的供应口32a供应的调色剂被送往显影辊31和供应辊33。搅拌构件34的进给方向是平行于显影容器32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供应口32a和第一突出部分37设置在显影容器32沿纵向方向的一端部处,但是通过重复搅拌构件34的旋转使调色剂遍布在显影容器32的整个长度上。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构件34由搅拌轴34a和叶片部分34b构成,但是作为用于在显影容器32的整个长度上遍布调色剂的构造,也可以使用螺旋形搅拌轴。
在本实施例中,调色剂袋40由塑料制成的可变形(柔性)袋构件构成,如图7和图8的部分(a)所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调色剂袋40可以由如图8的部分(b)所示的大致圆锥形的瓶容器40B构成,并且可以由如图8的部分(c)所示的纸制成的纸容器40C构成。在任一情况下,调色剂袋可以是任何一种材料和形状。此外,关于从调色剂袋中喷射调色剂的方法,如果调色剂袋是调色剂袋40或纸容器40C,则用户用手指挤压调色剂袋的方法是合适的,如果调色剂袋是瓶容器4B,则用户通过敲击容器或类似方式且同时振动容器来使调色剂向下泄漏的方法是合适的。此外,为了从瓶容器40B中排出调色剂,可以在瓶容器40B中设置排出机构。此外,排出机构可以是用于通过与打印机主组件100接合而从打印机主组件100接收驱动力的构造。
此外,在任一调色剂袋中,可以省略第二挡板41,或者可以应用滑动型挡板来代替第二挡板41。此外,第二挡板41可以是这样的构造,其中通过将调色剂袋安装在供应口32a上或者通过在安装状态下旋转调色剂袋来破坏第二挡板41,或者第二挡板41可以是可拆卸的帽结构例如密封件。
[调色剂剩余量的检测方法]
接下来,将使用图9至图11描述检测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剩余量的方法。在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30中,提供了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它们用于检测取决于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剩余量的状态。
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包括发光部分51a和光接收部分51b,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包括发光部分52a和光接收部分52b。图10是示出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52的电路结构示例的电路图。顺便提及,在以下的描述中,描述了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的电路结构,并且将省略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电路结构的描述。
在图10中,使用LED作为发光部分51a,并且使用通过来自发光部分51a的光而处于导通(ON)状态的光电晶体管作为光接收部分51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卤素灯或荧光灯可以用作发光部分51a,并且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可以用作光接收部分51b。顺便提及,在发光部分51a和电源电压(电压源)Vcc之间,提供了未示出的开关,并且通过将开关置于导通状态,来自电源电压Vcc的电压被施加到发光部分51a,使得发光部分51a处于导通状态。另一方面,光接收部分51b也在其自身和电源电压(电压源)Vcc之间设置有未示出的开关,并且通过将开关置于导通状态,光接收部分51b通过取决于检测到的光量的电流处于导通状态。
电源电压Vcc和限流电阻器R1连接到发光部分51a,并且发光部分51a通过由限流电阻器R1确定的电流发光。如图9所示,从发光部分51a发射的光穿过光路Q1并且由光接收部分51b接收。电源电压Vcc连接到光接收部分51b的集电极端子,检测电阻器R2连接到发射极端子。作为光电晶体管的光接收部分51b接收从发光部分51a发射的光,并且输出取决于接收光量的信号(电流)。该信号由检测电阻R2转换成电压V1,并且输入到控制器90的模数(A/D)转换部分95(参见图12)。顺便提及,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光接收部分52b接收从发光部分52a发射且穿过光路Q2的光,并且根据接收光量输出电压V2,并将电压V2输入到控制器90的模数转换部分95。
控制器90(CPU 91)基于输入的电压电平判断发光部分51b和52b是否接收到来自发光部分51a和51b的光。控制器90(CPU 91)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已由搅拌构件34搅拌了一定时间时基于光接收部分51b或52b检测到的各种光的时长和透视光强度来计算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量。也就是说,ROM 93预先存储的表格能够根据在由搅拌部件34进给调色剂时的光接收时间和光强度来输出调色剂剩余量,并且控制器90基于模数转换部分95的输入和所述表格来预测/计算调色剂剩余量。
更具体地,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的光路Q1被设定为与搅拌构件34的旋转轨迹T交叉。此外,当搅拌构件34旋转一周时,由搅拌构件34搅起的调色剂对光路Q1造成光遮挡的时间(即光接收部分51b没有检测到来自发光部分51a的光的时间)根据调色剂剩余量而变化。此外,在光接收部分51b处接收的光强度也根据调色剂剩余量而变化。
也就是说,当调色剂剩余量大时,光路Q1容易被调色剂遮挡,因此光接收部分51b接收光的时间变短,并且光接收部分51b接收的光的接收光强度变小。另一方面,相反地,当调色剂剩余量小时,光接收部分51b接收光的时间变长,并且由光接收部分51b接收的光的接收光强度变强。相应地,如下文所述,控制器90能够由此基于光接收部分51b的光接收时间和接收光强度来判断调色剂剩余量是处于低水平还是处于中等水平。例如,如图11的部分(a)所示,在显影容器32的进给室36中的调色剂为少量的情况下,调色剂剩余量被判定为低水平。顺便提及,在上述的说明中,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设置成不与搅拌构件34的旋转轨迹T交叉,但是类似于上述的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也可以设置成与搅拌构件34的旋转轨迹T交叉。
此外,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光路Q2在旋转轨迹T上方被设定为不与搅拌构件34的旋转轨迹T交叉。此外,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光接收部分52b在调色剂对光路Q2造成光遮挡的情况下检测不到来自发光部分52a的光,并且在调色剂未对光路Q2造成光遮挡的情况下检测到来自发光部分52a的光。因此,如下文所述,与搅拌构件34的旋转操作无关地,控制器90基于光接收部分52b是否接收到光来判断调色剂剩余量是否处于满载水平。例如,如图11的部分(b)所示,显影容器32的进给室36中的调色剂的量很大,调色剂剩余量被判定为满载水平。顺便提及,在上述的说明中,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设置成不与搅拌构件34的旋转轨迹T交叉,但是类似于上述的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也可以设置成与搅拌构件34的旋转轨迹T交叉。
顺便提及,调色剂剩余量的检测/估算方法不限于图9中描述的调色剂剩余量检测的光学方法(类型),而是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类型的调色剂剩余量检测/估算方法。例如,在显影辊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或更多个金属板或导电树脂片设置在作为框架的显影容器32的内壁上,并且测量这两个金属板或导电树脂片之间的静电容量,并且可以检测/估算调色剂剩余量。或者,提供称重单元,其设置的形式使得称重单元从下方支撑显影装置30,并且CPU 51从称重单元测得的重量中减去显影装置30在调色剂为空的情况下的重量,从而可以计算出调色剂剩余量。此外,省略了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并且控制器90(CPU 91)可以根据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检测结果和激光的发光状态来计算调色剂剩余量。
[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
图1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框图。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器90包括作为计算装置的CPU 91、用作CPU 91的操作区域的RAM 92、以及用于存储各种程序的ROM 93。此外,控制器90包括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I/O接口94,控制器90通过该I/O接口94连接到外部设备,以及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部分95。
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安装传感器53、以及打开/关闭传感器54连接到控制器90的输入侧,并且安装传感器53对调色剂袋40安装在供应口32a上进行检测。例如,安装传感器53设置在供应口32a处并且由压敏开关构成,以用于通过被调色剂袋40的突起42按压来输出检测信号。此外,打开/关闭传感器54检测可打开构件83是否相对于顶盖82打开。打开/关闭传感器54例如由压敏开关或磁传感器构成。
此外,操作部分300、图像形成部分10、以及作为能够通知关于调色剂剩余量的信息的通知装置的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连接到控制器90,并且操作部分300包括能够显示各种设定屏幕的显示部分301和物理按键等。显示部分301例如由液晶面板构成。图像形成部分10包括用于驱动感光鼓21、显影辊31、供应辊33、搅拌构件34等的马达M。顺便提及,也可以采用感光鼓21、显影辊31、供应辊33和搅拌构件34由单独的马达驱动的构造。
如图1的部分(b)和图17所示,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设置在打印机主组件100的壳体的前表面的右侧,即,与设置在左侧的操作部分300相对的一侧,并且显示出关于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剩余量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是由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竖向并排布置的标尺构成的面板构件,并且各个标尺对应于上述的低水平、中等水平和满载水平。
也就是说,如图17的部分(a)所示,在仅点亮下标尺的情况下,表明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作为第三状态的低水平。如图17的部分(b)所示,在下标尺和中央标尺点亮并且上标尺熄灭的情况下,表明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作为第二状态的中等水平。如图17的部分(c)所示,所有的三个标尺都点亮,表明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作为第一状态的满载水平。顺便提及,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不限于液晶面板,而是也可以由诸如LED或白炽灯的光源和扩散透镜构成。顺便提及,在图17所示的示例中,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被描述为示出调色剂剩余量的通知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图17的部分(a)的显示可以改变为表明需要调色剂供应的显示,图17的部分(b)的显示可以改变为不需要调色剂供应的显示,并且图17的部分(c)的显示可以改变为表明已充分地实施了调色剂供应的显示。
[调色剂供应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将调色剂袋40中的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供应处理。如图13所示,当调色剂供应处理开始时,控制器90判断是否提供了供应操作开始指令(步骤S1)。在本实施例中,供应操作开始指令是如图15所示的用户通过操作部分30进行的操作。具体地,在显示部分301处显示出提示用户执行按钮1的操作的消息的状态下,用户对操作部分300进行操作并执行按钮1的按压操作,从而输出供应操作开始指令。
顺便提及,此时,调色剂袋40处于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上的状态,因此可打开构件83处于可打开状态。操作部分300和供应口32a都设置在装置的右侧,因此,用户能够在执行操作部分300的操作的同时,使用调色剂袋40容易地执行调色剂供应操作。此外,当打开/关闭传感器54检测到可打开构件83打开时,控制器90禁止和停止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操作。为此,在可打开构件83打开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个进给辊、感光鼓21和扫描仪单元11等停止。
顺便提及,供应操作开始指令不限于按钮1的按压操作,而是供应操作开始指令也可以通过显示部分301中的触摸操作或者响应于安装传感器53检测到调色剂袋40安装在供应口32a上而输出。此外,提供了用于检测调色剂袋40的第二挡板41的打开的传感器,并且可以基于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输出供应操作开始指令。此外,也可以基于打开/关闭传感器54对可打开构件的打开操作的检测来输出供应操作开始指令。此外,当可打开构件83打开时,可以采用向处理盒20施加高电压的电压源被切断并且只有用于驱动搅拌构件34的马达M1能够被驱动的构造。
在判定提供了供应操作开始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是),控制器90将稍后描述的计时器T1和T2的参数初始化为初始值(例如,零)并使计时器T1和T2启动(步骤S2)。此外,控制器90使马达M1进行驱动(步骤S3),使得搅拌构件34旋转。
当执行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处理时,如图14所示,控制器90使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发光部分51a和52a发光(步骤S41)。然后,控制器90使模数转换部分95将分别由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发光部分51a和52a输出的电压V1和V2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下称为模数转换值)(步骤S42)。
接下来,控制器90判断电压V2的模数转换值是否指示光路Q2的光遮挡(步骤S43)。在该值指示了对光路Q2造成光遮挡的情况下(步骤S43:是),控制器90使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出调色剂剩余量处于满载水平(步骤S44)。也就是说,如图17的部分(c)所示,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的所有三个标尺都被点亮。
在电压V2的模数转换值并未指示对光路Q2造成光遮挡的情况下(步骤S43:否),控制器90基于电压V1的模数转换值计算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剩余量信息(步骤S45)。然后,基于计算出的调色剂剩余量信息,控制器90使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出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低水平或中等水平(步骤S46)。当步骤S44或步骤S46完成时,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处理结束。也就是说,作为检测装置的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根据在搅拌构件34的操作期间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显影剂的量输出剩余量信息。
接下来,如图13所示,控制器90判断计时器T2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β(步骤S5)。阈值β是预设值并且对应于反复执行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处理的间隔。顺便提及,α>β成立。在计时器T2大于或等于阈值β的情况下(步骤S5:是),控制器90初始化计时器T2并重新启动计时器T2(步骤S6),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4。也就是说,每当计时器T2变为阈值β时,就反复地执行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处理(步骤S4)。例如,在阈值β被设定为1秒的情况下,在步骤S4、S5和S6中,每隔1秒就反复地执行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处理。
此外,在计时器T2小于阈值β的情况下(步骤S5:否),控制器90判断计时器T1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α(步骤S7)。阈值α是预设值并且对应于调色剂供应操作中马达M1和搅拌构件34的驱动时间。在计时器T1小于阈值α的情况下(步骤S7: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5。在计时器T1大于或等于阈值α的情况下(步骤S7:是),控制器90停止马达M1的驱动(步骤S8),从而结束调色剂供应操作。例如,在阈值α被设定为10秒的情况下,从步骤S3中开始马达M1的驱动直到步骤S8中停止马达M1的驱动的时间是10秒。
在上述的调色剂供应处理中,当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落入显影容器32中时,如图16的部分(a)所示,调色剂穿过第一突出部分37并进入进给室36。供应口32a和第一突出部分37设置在显影容器32沿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处,因此,调色剂被集中地向一个端部侧供应到进给室36中。
在此,将考虑当调色剂被供应到进给室36时搅拌构件34不旋转的情况。在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下落到显影容器32中的情况下,当搅拌构件34不在用于容纳调色剂的进给室36中旋转时,下落的调色剂相对于感光鼓21的纵向方向在整个区域上扩散需要时间。当该时间变长时,执行调色剂供应操作的用户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认调色剂被供应到进给室36中,从而可用性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构件34从调色剂供应处理中的(调色剂)供应开始时起被驱动预定时间(阈值α)。由此,如图16的部分(b)和(c)所示,从调色剂袋40供应到显影容器32的一个端部的调色剂通过搅拌构件34在显影容器32的进给室36的纵向方向的整个长度上被提前平均。为此,缩短了直到用户确认已经实施调色剂供应为止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可用性。此外,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被平均,从而能够提高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对调色剂剩余量信息的检测精度。
此外,在调色剂供应处理期间,每隔预定时间(阈值β)就由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对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剩余量信息进行检测。例如,如图17的部分(a)所示,在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下,用户将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供应到显影容器32。
然后,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调色剂剩余量处于中等水平,如图17的部分(b)所示,随后显示调色剂剩余量处于满载水平,如图17的部分(c)所示。由此,用户能够可靠地识别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供应到显影容器32,从而可以提高可用性。
在此,图16的部分(a)至(c)的截面图示出了图6的16A-16A横截面。在图16的部分(a)和(b)中,示出了相对于感光鼓21的纵向方向位于右端处的发光部分51a的布置。光接收部分51b、发光部分52a、以及光接收部分52b也设置在感光鼓21的相同/基本相同的纵向位置处。由于装置主组件中的传感器布置的限制,存在传感器布置如图16的部分(a)和(b)所示的情况。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在调色剂供应期间旋转搅拌构件34,改进在于如上所述地提高了可用性。
此外,根据情况,传感器在某些情况下设置在供应口32a的正下方附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16的部分(b)所示,供应的调色剂偏向左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调色剂表面在感光鼓21的整个纵向区域中实现平均需要时间。为了检测准确的调色剂供应状态,需要在感光鼓21的整个纵向区域中使调色剂表面平均。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调色剂供应期间搅拌构件34的旋转,也可以在感光鼓21的整个纵向区域中使调色剂表面在短时间内实现平均。
[充入调色剂袋40中的调色剂的量和显影容器32的容积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将描述充入调色剂袋40中的调色剂的量和显影容器32的容积之间的关系。如图18的部分(a)所示,显影容器32能够容纳Z[g]的调色剂。顺便提及,在图18的部分(a)至部分(c)中,调色剂量由克(g)换算表示,但是也可以换算成指示容积的单位,例如毫升(ml)。
在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的量为0[g]至X[g]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检测结果,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出低水平。X[g]对应于第二量,并且0[g]至X[g]的调色剂量对应于小于第二量的调色剂量。
在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的量为X[g]至Y[g]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检测结果,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出中等水平。Y[g]对应于第一量,并且X[g]至Y[g]的调色剂量对应于小于第一量的调色剂量。
在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的量为Y[g]以上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1和第二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52的检测结果,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出满载水平。Y[g]以上的调色剂量对应于第一量以上的调色剂量。
图18的部分(b)是示出在通过调色剂袋40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容器32的情况下的调色剂量的图,在调色剂袋40中填充的调色剂为A[g]。图18的部分(c)是示出在通过调色剂袋40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容器的情况下调色剂量的图,在调色剂袋40中填充的调色剂为B[g](>A)。顺便提及,调色剂袋40的产品系列可以是填充的调色剂为A[g]的小容量调色剂袋和填充的调色剂为B[g]的大容量调色剂袋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此外,调色剂袋40的产品系列不限于两种,而是也可以制备三种或更多种产品系列。
在本实施例中,在作为供应容器的调色剂袋40中填充的调色剂的量(A,B)满足以下的公式(1)和(2)。
Y≤A<Z-Y ...(1)
Y≤B<Z-Y ...(2)
如图18的部分(b)所示,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剩余量是介于0[g]到X[g]之间的R[g]的情况下,当通过调色剂袋40向显影容器32供应A[g]的调色剂时,在显影容器32中容纳的调色剂为(R+A)[g]。通过上述公式(1),Y<[R+A]成立,因此,在调色剂供应之后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满载水平。也就是说,作为满载水平的阈值的Y[g]小于从调色剂袋40供应的调色剂的供应量A[g]。
此外,如图18的部分(c)所示,在显影容器32中残留的调色剂为R[g]的情况下,当通过调色剂袋40向显影容器32供应B[g]的调色剂时,在显影容器32中容纳的调色剂为R+B[g]。通过上述公式(2),Y<(R+B)成立,因此,在调色剂供应之后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满载水平。
因此,显影容器32的容积被设定为使得当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中等水平或低水平时,通过执行调色剂供应使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总是处于满载水平。顺便提及,显影容器32的容积不需要总是通过单个调色剂袋40变成满载水平,例如,显影容器32的容积也可以通过由容纳少量调色剂的多个调色剂袋40进行供应而变成满载水平。
此外,通过上述公式(1)和(2),显影容器32的容积被设定为使得当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显示中等水平或低水平时,填充在调色剂袋40中的全部调色剂都可以移动到显影容器32。也就是说,能够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显影剂的最大量大于通过将容纳在调色剂袋40中的显影剂的量(A[g]或B[g])与Y[g](即满载水平和中等水平之间的边界)相加而获得的值。换句话说,填充在调色剂袋40中的调色剂的量小于能够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的最大调色剂量(Z[g])与调色剂剩余量(Y[g],即中等水平和满载水平之间的边界)之间的差。
由此,在使用调色剂袋40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容器32期间,调色剂不会在显影容器32中变成满载,从而可以减少调色剂供应期间调色剂从供应口32a的泄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82a形成在顶盖82的排出托盘81上,并且顶盖82设置有可打开构件83,该可打开构件83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顶盖82打开和关闭。可打开构件83在关闭状态下覆盖第二开口82a,并且在打开状态下暴露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为此,用户仅通过打开可打开构件83就可以接近供应口32a。
本实施例采用了这样的类型(直接供应型),其中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袋40从供应口32a直接供应到显影容器32,因此,为了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容器32,不需要取出处理盒20。此外,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形成在第一突出部分37的上表面处,该第一突出部分37相对于纵向方向从进给室36的一个端部向上突出,并且因此靠近第二开口82a设置。为此,用户能够容易地通过供应口32a执行向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供应操作。此外,为了向显影容器32供应调色剂,不用更换诸如显影辊31和供应辊33这样的部件,因此可以降低其成本。
此外,激光通过空间SP形成为被第一突出部分37、第二突出部分38、把手部分39和进给室36包围,使得显影容器32和扫描仪单元11可以彼此靠近设置,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小型化。
此外,当调色剂袋40安装在供应口32a上并且执行调色剂供应操作时,搅拌构件34被驱动,因此,即使当供应口32a设置在显影容器32沿纵向方向的一个端侧时,也可以减少堆积现象。由此,可以减少图像缺陷,并且可以提高调色剂剩余量信息的检测精度。
此外,能够容纳在显影容器32中的显影剂的最大量被设定成大于通过将容纳在调色剂袋40中的显影剂的量(A[g]或B[g])与Y[g](即满载水平和中等水平之间的边界)相加而获得的值。为此,在使用调色剂袋40向显影容器32中供应调色剂期间,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不会变满,从而可以减少在调色剂供应期间通过供应口32a漏出的调色剂。由此构造成图像形成装置1,使得可以提供满足用户所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色剂供应处理中,基于用户对操作部分300的按钮1的操作,搅拌构件34被驱动预定时间(阈值α),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搅拌构件34的驱动通过按压按钮1一次而开始,并且搅拌构件34的驱动可以通过再次按压按钮1而停止。此外,搅拌构件34也可以仅在按钮1被连续按压的时间段内被驱动。
此外,当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剩余量变为低水平时,用于提示用户供应调色剂的供应通知可以示出在显示部分301上。此外,当调色剂用完时,用于提示用户供应调色剂的供应通知也可以示出在显示部分301上。
此外,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剩余量由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通知给用户,但是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不需要像在本实施例中那样由三个标尺构成。例如,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可以由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的标尺构成。此外,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可以被构成为通过百分比显示或计量显示来连续地示出调色剂剩余量。此外,可以使用扬声器通过语音(声音)实现向用户通知调色剂剩余量。
[调色剂袋]
在此,将使用附图具体描述作为用于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袋40的构造,该调色剂袋40能够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并且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1拆卸,并且该调色剂袋40构造成能够安装在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上。
图26包括示出整个调色剂袋40的透视图。调色剂袋40包括作为用于在其中容纳调色剂的容器的袋503、作为安装在袋上的盖子的供应基座501、可旋转的第二挡板41、以及在保持第二挡板41的同时能够与第二挡板41一起旋转的挡板保持器502。
图27和图28是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构成调色剂袋40的部件。调色剂袋40从其一端部开始按照第二挡板41、第二薄片505、第二密封件504、供应基座501、挡板保持器502和袋503的顺序依次构成。第二挡板41构造成能够围绕图27和图28所示的旋转轴线z旋转。袋503包括作为第一开口的袋开口503a。第二挡板41包括遮挡部分41f、第二挡板开口41i和中心孔41j。
调色剂袋40还包括第二薄片505。第二薄片505是100μm厚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膜,并且通过双面胶带施加到第二挡板41的遮挡部分41f。第二薄片505中使用的膜可以优选由厚度为50-300μm的PET树脂或PP(聚丙烯)树脂形成
图29包括固定有第二薄片505的第二挡板41的透视图。图29的部分(a)是从内侧(袋503所在的一侧)观察的第二挡板41的透视图,图29的部分(b)是从外侧(与袋503所在的一侧相对的一侧)观察的第二挡板41的透视图。第二薄片505固定到遮挡部分41f,使得第二挡板41的旋转方向上的端部505a从遮挡部分41f的沿第二挡板41的旋转方向的端面41h突出。
图30示出了施加有第二密封件504的供应基座501。图30的部分(a)和图30的部分(b)示出了供应基座501的透视图,图30的部分(c)示出了供应基座501的截面图。第二密封件504由诸如泡沫聚氨酯或无纺织物的可变形材料构成,并且通过双面胶带等固定到供应基座501。供应基座501包括上游侧开口501a、下游侧开口501b、以及连接上游侧开口501a和下游侧开口501b的管道部分501c。上游侧开口501a是用于经由袋开口503a从袋503接收调色剂的接收口,并且是用于与袋503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下游侧开口501b是用于允许通过上游侧开口501a接收的调色剂供应(排出)到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排出口)。管道部分501c是中空管(通道),其构造成使得通过上游侧开口501a接收的调色剂能够移动到下游侧开口501b。图30所示的供应基座501的管道部分501c构造成从单个上游侧开口501a分支成两个下游侧开口501b。两个管道部分501c相对于旋转轴线z对称地设置。袋503的开口503b和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设置在沿旋转轴线z的方向观察时与旋转轴线z交叉的位置处。另一方面,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设置在不与旋转轴线z交叉的位置处。也就是说,管道部分501c在相对于旋转轴线z倾斜的方向上延伸。袋503中的调色剂穿过倾斜的管道部分501c,由此与调色剂穿过在旋转轴线z方向上延伸的管道部分的情况相比,间歇性地向显影装置30供应调色剂变得可行,从而使供应量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当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观察供应基座501时,两个下游侧开口501b设置成不与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重叠。顺便提及,即使当下游侧开口501b的一部分与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重叠时,也可以仅要求管道部分501在相对于旋转轴线z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固定到供应基座501的第二密封件504设置有对应于下游侧开口501b的位置的开口504a。通过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从袋503供应的调色剂穿过管道部分501c、下游侧开口501b、以及第二密封件504的开口504a,并且移动到显影容器32。
第二密封件504固定到供应基座501,因此,在它们之间的界面处不容易发生调色剂泄漏。另一方面,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固定到供应基座501的第二密封件504的滑动表面504b能够相对于固定到第二挡板41的第二薄片504的滑动表面505b(图29)滑动。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第二密封件504通过被第二薄片505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按压而变形并且其中在第二密封件504的滑动表面504b和第二薄片505的滑动表面505b之间产生接触(支承)压力。由此,抑制了第二密封件504和第二薄片505之间的界面处的调色剂泄漏。
固定有第二薄片505的第二挡板41构造成使得第二挡板41能够相对于固定有第二密封件504的供应基座501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在下文中,将描述细节。在图31中,示出了调色剂袋40的垂直于旋转轴线z的截面图。第二挡板41的内径部分41b和供应基座501的外径部分501d是围绕旋转轴线z彼此同轴的圆筒部,并且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此外,第二挡板41的圆筒部41c和供应基座501的内径部分501e是围绕旋转轴线z彼此同轴的圆筒部,并且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在此,挡板保持器502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相对于供应基座501设置在与第二挡板41相反的一侧。具体地,挡板保持器502的表面502b结合到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d。此外,挡板保持器502的凹陷部分502c(参见图27)与第二挡板41的突出部分41e(参见图26)接合,使得挡板保持器502相对于旋转方向固定到第二挡板41。挡板保持器502构造成与第二挡板41一起围绕旋转轴线z相对于供应基座501旋转。挡板保持器502的肋502a(图31)接触供应基座501的表面501f,使得供应基座501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运动受到限制。
也就是说,第二密封件504通过被第二薄片505按压而变形,并且供应基座501被支撑在第二挡板41和挡板保持器502之间以便保持其变形量。因此,在第二密封件504的滑动表面504b和第二薄片505的滑动表面505b之间产生接触压力。通过上述构造,在调色剂袋40的单体状态下,抑制了容纳在调色剂袋的袋503中的调色剂向外泄漏。
图32示出了供应基座501和袋503之间的连接状态。袋503的开口503a连接到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的外环501g。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和袋503的开口503a通过使用热焊接或粘合剂的方法彼此连接。袋503中的调色剂通过袋503的开口503a和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朝向供应基座501移动。该调色剂穿过供应基座501的管道部分501c、下游侧开口501b等并且移动到显影容器32。
袋503的材料可以优选为PE(聚乙烯)树脂、PP树脂或PET树脂的片材、这些材料的复合材料、无纺织物、纸、以及具有这些树脂的复合材料。在袋503由能够通过用户变形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用户用手指按压或挤压袋503,使得袋503中的调色剂能够容易地供应到调色剂袋40的外部。顺便提及,如上所述,当调色剂袋40是瓶容器40B时,用户在振动容器的同时轻敲容器等并且使调色剂下落是合适的。
如上所述,第二挡板41和挡板保持器502彼此固定,此外,供应基座501和袋503彼此固定。另一方面,第二挡板41构造成能够相对于供应基座501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二挡板41(第二薄片505)对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第二密封件504的开口504a)的遮挡状态和打开状态。
图33的部分(a)是当第二挡板41处于关闭位置时调色剂袋40的透视图,其中第二挡板41遮挡作为调色剂袋40的供应口的下游侧开口501b。图33的部分(b)是当第二挡板41处于关闭位置时调色剂袋40的透视图,其中第二挡板41从关闭位置退避以打开下游侧开口501b。图33的部分(b)示出了第二挡板41与挡板保持器502一起从打开位置沿箭头z1方向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约60度的状态。该状态是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暴露于调色剂袋40的外部并且容纳在袋503中的调色剂能够被供应的状态。从图33的部分(b)的该状态开始,通过在箭头z2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第二挡板41和挡板保持器502,调色剂袋40可以再次返回到调色剂袋40的下游侧开口501b被挡板41遮挡的状态(图33的部分(a))。在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之后,用户使挡板保持器502的本体部分502d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1方向上旋转,由此旋转第二挡板41。由此,形成了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暴露并且袋503中的调色剂可以供应到显影容器32的构造。
[显影容器]
将使用附图描述作为主组件容纳部分(调色剂容纳部分)的显影容器32的构造,该主组件容纳部分是从调色剂袋40供应调色剂的对象。图34包括供应口32a附近的显影容器32的透视图。供应口32a是用于从调色剂袋40接收调色剂供应的接收口。图35是示出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及其周边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在供应口32a上,第一密封件506、第一挡板507、挡板盖508和第一密封件509设置成按此顺序叠置。图34的部分(a)是供应口32a被第一挡板507遮挡的状态,图34的部分(b)是供应口32a打开的状态。
顺便提及,如图34和图35所示,显影容器32设置有轴部分322,该轴部分322与旋转轴线z同轴设置并且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延伸。轴部分322包括圆筒部32d和设置成比圆筒部32d更靠顶(自由)端侧的双向轴部32e。第一挡板507包括作为大致扇形遮挡部分的表面507e、第一通孔507a和中心孔507e。中心孔507e与轴部分322的圆筒部32d接合,由此第一挡板507变成能够围绕轴部分322的轴线(旋转轴线z)旋转。
轴部分322的双向轴部32e穿过第一密封件506的中心孔506b、第一挡板507的中心孔507b和挡板盖508的中心孔508e,并且延伸到调色剂袋40侧。轴部分322的双向轴部32e的功能将在下文描述。
第一密封件506由诸如可变形泡沫聚氨酯或无纺织物的材料构成,并且通过双面胶带或粘合剂固定到显影容器32。第一密封件506在对应于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506a。显影容器32设置有与供应口32a分开的排出口32c,并且第一密封件506在对应于显影容器32的排出口32c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506c。
在第一密封件506上设置第一挡板507。此外,在第一挡板507上设置挡板盖508。图37示出了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的周边部分的垂直于旋转轴线z的截面图。
挡板盖508固定到显影容器32。在挡板盖508的凹陷部分508b与显影容器32的突出部分32g(图35)接合的状态下,挡板盖508的表面508a结合到显影容器32的表面32f。也就是说,挡板盖508相对于显影容器32以预定的旋转相位定位。第一挡板507设置在设于显影容器32上的第一密封件506与挡板盖508之间,并且由显影容器32支撑为能够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
如图37所示,第一挡板507的外环507c和挡板盖508的内径部分508c是沿着轴部分322的轴线(旋转轴线z)彼此同轴设置的圆筒部。第一挡板507构造成使得相对于挡板盖508,在滑动挡板盖508的内径部分508c的同时第一挡板507的外环507c能够相对于挡板盖508旋转。另一方面,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d接触挡板盖508的表面508d并且限制第一挡板507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移动。第一挡板507被支撑在挡板盖508和显影容器32之间,使得第一密封件506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被第一挡板507按压,从而保持压缩状态。由此,在显影容器32的单体状态下,抑制了调色剂从显影容器32的泄漏。
图38的部分(a)和(b)是挡板盖508的透视图。图38的部分(c)和(d)示出了安装有第一密封件509的挡板盖508。第一密封件509由诸如可变形泡沫聚氨酯或无纺织物的材料构成。如图38的部分(b)所示,利用双面胶带等将第一密封件509在表面508f和表面508g上施加至挡板盖508。挡板盖508的表面508f是与第一挡板507相对并且垂直于旋转轴线z的表面508f。挡板盖508的表面508g是相对于旋转轴线z的方向与表面508f相反的表面。
第一挡板507被围绕旋转轴线z可旋转地支撑。第一挡板507在图34的部分(a)所示的遮挡位置(第一位置)和图34的部分(b)所示的打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旋转。遮挡位置是当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观察时表面507e与供应口32a重叠的位置,并且是显影容器32不能接收来自调色剂袋34的调色剂供应的位置。打开位置(第二位置)是第一通孔507a与供应口32a重叠的位置,并且是显影容器32能够从调色剂袋40接收调色剂供应的位置。
[调色剂袋和显影容器的接合以及挡板的打开/关闭操作]
图39的部分(a)示出了调色剂袋40安装在图34的部分(a)所示的显影容器32上、其中供应口32a被第一挡板507遮挡的状态。
当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时,显影容器32的双向轴部32e插入供应基座501的双向孔501h中,使得双向轴部32e与双向孔501h接合。换句话说,调色剂袋40的双向孔501h构造成能够与显影容器32的双向轴部32e接合。此外,第一挡板507的大致扇形表面507e(图34的部分(a))与第二挡板41的大致扇形表面41f(图33的部分(a))接触。
在图39的部分(a)所示的状态下,将对用户抓握本体部分502d并且沿箭头z1方向旋转挡板保持器502的情况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挡板保持器502和第二挡板41彼此固定,因此,与挡板保持器502的旋转相联动地,第二挡板41也沿箭头z1方向旋转。此时,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g(图33)接触肋507f(图34),并在箭头z1方向上按压第一挡板507,使得第一挡板507在箭头z1方向上旋转。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g和第一挡板507的肋507f的表面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延伸。
作为接合部分的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g与作为被接合部分的第一挡板507的肋507f接合,使得第一挡板507构造成与第二挡板41一起旋转。
图33的部分(a)和图34的部分(b)示出了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的状态,其中第二挡板41和第一挡板507分别从图33的部分(b)和图34的部分(a)所示的状态围绕旋转轴线z沿箭头z1方向旋转了60°。图33的部分(b)的调色剂袋40处于第二挡板41的第二预定开口41i与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重叠并且下游侧开口501b暴露的状态,使得显影容器32处于显影容器32能够从调色剂袋40接收调色剂的状态。
显影容器32的轴部分322被固定成不绕旋转轴线z旋转。因此,在双向孔501h中与轴部分322的双向轴部32e接合的供应基座501和袋503不旋转。也就是说,在用户转动挡板保持器502的本体部分502d的情况下,只有第二挡板41和第一挡板507旋转,并且供应基座504和袋503不旋转。如图7所示,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用户使袋503变形并将袋503的调色剂供应至显影装置32,使得袋503构造成易于变形。因此,袋503固定到显影装置32并且挡板保持器502的本体部分502d旋转的构造在操作性能方面要优于用户能够保持和旋转袋503的情形。此外,存在袋503优选地不旋转并且总是面向预定方向的情况。例如,存在用于调色剂供应的指令被示出在袋503上或者指令标签被粘贴到袋503上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通过采用袋503不旋转的构造来增强用户对袋503的可视性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将描述从显影装置32拆卸被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的调色剂袋40的操作。将考虑从图39的部分(b)所示的状态开始,使挡板保持器502的本体部分502d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2方向上旋转的操作。挡板保持器502和第二挡板41彼此固定,因此,与挡板保持器501相联动地,第二挡板41也沿箭头z2方向旋转。此时,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h(图33)按压设置在第一挡板507上的表面507g(图34),使得第一挡板507旋转。此外,第一挡板507围绕旋转轴线z被可旋转地支撑,因此,与挡板保持器501的旋转操作相联动地,第一挡板507也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2方向上旋转。挡板保持器502沿箭头z2方向旋转60°,使得安装状态可以返回到供应口32a被遮挡的状态,如图33的部分(a)、图34的部分(a)和图39的部分(a)所示。顺便提及,同样地,在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关闭的情况下,调色剂袋40不旋转。
接下来,将描述在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的打开/关闭期间的调色剂泄漏抑制方法。图40包括当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时在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之间的界面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在图40中,省略了袋503。图40的部分(a)示出了安装调色剂袋40之前的状态。图40的部分(b)示出了从图40的部分(a)所示的状态开始将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并且在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旋转之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显影装置32的供应口32a和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被遮挡,使得容纳在袋503中的调色剂不会被排出到调色剂袋40的外部。此外,图40的部分(c)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其中从图40的部分(b)所示的状态开始,第二挡板41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1方向上旋转角度θ1(0<θ1)。在图40中,挡板41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1方向上的旋转在图中示出为左(手)方向(箭头z1方向)。此外,图40的部分(d)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其中从图40的部分(b)所示的状态开始,第二挡板41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1方向上旋转角度θ2(θ1<θ2)。此外,图40的部分(e)是这样的状态,其中从图40的部分(b)所示的状态开始,第二挡板41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1方向上旋转60°,并且示出了供应口32a和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暴露的状态。图40的部分(b)是这样的状态,其中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并且第一薄片505相对于第二挡板41的旋转方向的端部505a设置成接触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h。此外,第一挡板507的肋507f和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g设置成在第二挡板41的旋转方向上具有间隙δ1。此外,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g和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h设置成在第二挡板41的旋转方向上具有间隙δ2。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之间的间隙δ1和间隙δ2均为在用户将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时的游隙。通过提供间隙δ1和间隙δ2,可以提高调色剂袋40相对于显影容器32的安装性能。当间隙δ1变窄时,间隙δ2变宽;当间隙δ1变宽时,间隙δ2变窄。
在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之后,第二挡板41围绕旋转轴线z沿箭头z1方向旋转。图40的部分(c)是这样的状态,其中在图40的部分(b)中存在的间隙δ1消失,并且第一挡板507的肋507f接触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g。第一挡板507的肋507f被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g按压,使得第一挡板507与第二挡板41一起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1方向上旋转。顺便提及,图40的部分(c)状态下的间隙δ2变得比图40的部分(b)状态下的间隙δ2更宽。此外,在未从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h拆卸(分离)的情况下,第二薄片505的端部505a构造成接触表面507h。当第二挡板41从图40的部分(c)的状态沿箭头z1方向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时,形成以下状态。如图40的部分(d)所示,由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g和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h形成的间隙δ2位于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下方。此时,第二薄片505的端部505a接触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h,因此,形成了抑制调色剂进入间隙δ2的构造。
当第二挡板41从图40的部分(d)的状态开始沿箭头z1方向围绕旋转轴线z进一步旋转时,形成图40的部分(e)的状态。图40的部分(e)的状态是供应口32a和下游侧开口501b分别从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暴露的状态。容纳在袋503(未示出)中的调色剂通过袋503的开口503a、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管道部分501c、下游侧开口501b和第二密封件504的开口504a从袋503供应到显影容器32。排出的调色剂通过第一挡板507的第一通孔507a、第一密封件506的孔506a和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被接收在显影容器32中。在图40的部分(e)的状态下,第二密封件504构造成抑制调色剂进入与第一挡板507的界面。此外,第一密封件506也构造成抑制调色剂进入与第一挡板507的界面。
接下来,将使用附图描述在完成从调色剂袋40到显影容器32的调色剂补给(供应)之后从显影容器32拆卸调色剂袋40的方法。图40的部分(f)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其中从图40的部分(e)所示的状态开始,第二挡板41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2方向上旋转角度θ3(0<θ3)。该状态是这样的状态,其中在图40的部分(e)的状态中存在的间隙δ2消失,并且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g接触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h。图40的部分(f)中的间隙δ1变得比图40的部分(e)中的间隙δ1更宽。
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g接收来自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h的按压力,使得第一挡板507与第二挡板41一起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2方向上旋转。第一挡板507的表面507g用作被接合部分,第二挡板41的表面41h用作接合部分以用于与表面507g接合。当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从图40的部分(f)的状态开始沿箭头z2方向旋转时,如图40的部分(g)所示,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分别遮挡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和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在图40的部分(e)所示的状态下,当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供应到显影容器32时,第一挡板507的第一通孔507a构成调色剂通道的一部分,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调色剂沉积并滞留在第一通孔507a的内壁上。因此,第一密封件509构造成抑制调色剂进入第一通孔507a以及第一密封件509和第一挡板507之间的界面。
顺便提及,在这种状态下,调色剂袋40可以从显影容器32拆卸,使得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返回到图40的部分(a)所示的状态。
[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之间的连接部分]
如上所述,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构造成通过调色剂袋40的供应基座501的双向孔501h和设置在显影容器32上的轴部分322的双向(成形)轴部32e之间的接合而彼此连接。当供应基座501的双向孔501h和设置在显影容器32上的轴部分322彼此接合时,形成了调色剂袋40的旋转轴线z相对于显影容器32(图像形成装置1)的位置被确定的构造。
在下文中,将使用附图描述细节。图41包括示出显影容器32的双向轴部32e及其周边部分的透视图。双向轴部32e包括平坦表面32e1和32e2以及外周表面32e3和32e4。平坦表面32e1和32e2是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延伸的表面,并且是彼此平行且彼此相对的表面。外周表面32e3和32e4是具有相同外径的表面,它们构成沿着旋转轴线z彼此同轴设置的圆筒状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彼此相对。图41的部分(a)是在使双向轴部32e的平坦表面32e1处于前侧的方向上的透视图。图41的部分(b)是在使双向轴部32e的圆筒状表面32e3处于前侧的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30所示的供应基座501的双向孔501h包括平坦表面501h1和平坦表面501h2,以及内周表面501h3和501h4。平坦表面501h1和平坦表面501h2是在旋转轴线z上延伸的表面,并且是彼此平行且彼此相对的表面。具有相同内径的内周表面501h3和501h4构成沿旋转轴线z彼此同轴设置的圆筒状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彼此相对。
当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时,双向轴部32的平坦表面32e1和32e2分别与供应基座501的双向孔501的平坦表面501h1和平面501h2相对。另一方面,双向轴部32e的外周表面32e3和32e4分别与图30所示的供应基座501的双向孔501h的内周表面501h3和501h4相对。
平坦表面501h1和平坦表面502h2之间的距离与平坦表面32e1和平坦表面31e2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小于内周表面501h3(501h4)的内径和外径表面32e3(32e4)的外径之间的差。为此,在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的情况下,调色剂袋40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与沿图41的部分(a)所示的箭头α方向倾斜相比,调色剂袋40沿图41的部分(b)所示的箭头β方向倾斜更难。
顺便提及,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之间的连接部分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构造,并且可以仅要求具有以下构造。调色剂袋40的被接合部分和显影容器32的接合部分中的任一个是轴部分且另一个是孔。当在旋转轴线z方向上观察轴部分和孔时,如果假设垂直于旋转轴线z的方向是第一方向,并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是第二方向,则可以仅要求轴部分和孔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隙大于轴部分和孔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隙的构造。
如图33的部分(b)所示,调色剂袋40的供应基座501的两个下游侧开口501b(第二密封件504的开口504a)分别设置在与供应基座501的双向孔501的平坦表面501h1和平面501h2相对的位置处。此外,如图34的部分(b)所示,显影容器32的两个供应口32a设置在分别与显影容器32的双向轴部32e的平坦表面32e1和平面32e2相对的位置处。将描述调色剂袋40的供应基座501的两个下游侧开口501b和显影容器32的两个供应口32a设置为如上所述的原因。
为了抑制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之间的连接部分中的调色剂污染,下述的内容是优选的。当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处于这些挡板分别打开供应口32a和下游侧开口504的位置时,设置有开口504a的第二密封件504相对于厚度方向(旋转轴线z的方向)的变形量保持在预定范围内。由此,优选地,供应基座501的第二密封件504的滑动表面504b和第一挡板507之间的接触压力稳定。如果第二密封件504的两个开口504a设置在当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中时倾斜度变大的方向上,则会出现以下问题。在调色剂袋40倾斜的情况下,尽管一个开口504a附近的第二密封件504的变形量变大,但是另一个开口504a附近的第二密封件504的变形量变小。结果,在所述另一个开口504a的附近易于发生调色剂污染。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开口504a(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沿箭头β方向设置,其中调色剂袋40的倾斜被抑制,如图41的部分(b)所示。由此,可以抑制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之间的调色剂污染。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尽管设置了供应基座501的两个下游侧开口501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下游侧开口501b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如图42所示,或者可以是三个或更多。顺便提及,在此情况下,使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等的数量对应于调色剂袋侧的形式。
[变型例]
图43包括示出调色剂袋40和显影容器32彼此连接并且垂直于旋转轴线z的方向的状态的截面图。图43的部分(a)和(b)分别是实施例1和变型例的截面图。变型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合区域g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位置,在接合区域g中显影容器32的双向轴部32e和调色剂袋40的双向孔501h彼此接合。在变型例中,如图43的部分(b)所示,相对于旋转轴线z的方向,第二密封件504和第一挡板507在接合区域g中彼此接触。
在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之后,即使当调色剂袋40相对于显影容器32在图41所示的箭头α方向和箭头β方向上倾斜时,第二密封件504对相对于旋转轴线z的变形量的影响也可以变小。
(显影容器32的排出口)
图44包括示出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4的部分(a)示出了显影容器32和调色剂袋40彼此连接之前的状态。图44的部分(b)是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并且调色剂袋40的第二挡板41和第一挡板507旋转之前的状态。此时第一挡板507的位置是第二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供应口32a和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分别被第一挡板507和第二挡板41遮挡,使得容纳在袋503中的调色剂不能供应到显影容器32。
图44的部分(c)示出了从图44的部分(b)所示的状态开始第二挡板41沿箭头z1方向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60°的状态,并且示出了供应口32a和下游侧开口501b打开的状态。第一挡板507的位置是第一位置。容纳在袋503(未示出)中的调色剂通过袋503的开口503a、供应基座501的上游侧开口501a、管道部分501c、下游侧开口501b和第二密封件504的开口504a从调色剂袋40供应到显影容器32。从调色剂袋40供应的调色剂通过第一挡板507的第一通孔507a、第一密封件506的供应口506a、以及供应口32a供应到显影容器32中。
显影容器32包括供应口32a和排出口32c。在调色剂袋40安装在显影容器32上的状态下,当在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观察这些开口时,供应口32a处于与调色剂袋40的下游侧开口501b重叠的位置,但是排出口32c设置在不与下游侧开口501b重叠的位置。
在此,将考虑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供应到显影容器32并且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变满的情况。图44的部分(c)是这样的状态,其中调色剂从调色剂袋40供应到显影容器32,并且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和调色剂袋40中的调色剂彼此连通。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由朝向显影容器32内部延伸的圆筒状肋32h形成。顺便提及,肋32h可以仅要求是构成供应口33a的壁,并且不必是圆筒状。从调色剂袋40供应的调色剂从供应口32a移动到显影容器32中,并且如图44的部分(c)所示,以调色剂从显影容器32的肋32h向下变宽的状态沉积。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当调色剂袋40的袋503变形时,调色剂也持续堆积,因此产生调色剂的粉末压力,结果是不能将调色剂袋40中的所有调色剂都供应到显影容器32,使得调色剂残留在袋503中。
图44的部分(d)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其中从图44的部分(c)所示的状态开始,第二挡板41围绕旋转轴线z在箭头z2方向上旋转角度θ4(0<θ4<60°)。在袋503中的调色剂堆积成连通到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的状态下,当第一挡板507旋转时形成以下状态。如图44的部分(c)所示,第一挡板507的第一通孔507a和存在于其中的调色剂(在图中即为存在于区域TA中的调色剂)彼此摩擦相切,并且调色剂与第一挡板507一起移动。在图44的部分(d)中,相对于竖直方向,在显影侧挡板507的第一通孔507a下方,提供了第一密封件506的排出口506c和显影容器32的排出口32c。此时第一挡板507的位置是第三位置。随着第一挡板507的移动,存在于第一通孔507a中并且被第一轴507摩擦相切的调色剂构造成通过第一密封件506的排出口506c和显影容器32的排出口32c落入显影容器32中。此外,构成显影容器32的排出口32c的壁部的下端构造成相对于竖直方向位于肋32h的下端的上侧。这是因为避免了调色剂以在肋32h下方向下变宽的状态沉积,并且调色剂会落入显影容器32中的空间部分。
图44的部分(e)示出了从图44的部分(d)所示的状态开始第二挡板41沿箭头z2方向围绕旋转轴线z旋转60°的状态。此时第一挡板507的位置是与图44的部分(b)的位置相同的第二位置。该状态是显影容器32的供应口32a和供应基座501的下游侧开口501b被遮挡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一挡板507的第三位置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如上所述,即使在从调色剂袋40向显影容器32供应调色剂的供应口充满调色剂的状态下反复执行第一挡板507的打开/关闭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调色剂污染和调色剂泄漏。
(袋的加强)
图45示出了关于调色剂袋40的袋503和供应基座50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另一个实施例。
供应基座501设置有加强肋501k,所述加强肋501k将袋503夹持在其间并用于加强该袋503。供应基座501在设置袋开口503a的一侧安装到袋503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使得上游侧开口501a和袋开口503a彼此连通。供应基座501设置有作为支撑部分的两个加强肋501k,以用于在袋503的纵向方向上夹持和支撑袋503的相对于与袋503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个端部。在与袋503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作为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的两个加强肋501k设置在彼此相对的两侧,同时将上游侧开口501a夹持在其间。加强肋501k可以优选地在袋50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到袋503的纵向中心。袋503由诸如PE的树脂片或这些材料的复合材料等构成,并且具有用户能够容易地使袋503变形的形式。另一方面,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袋503由加强肋501k加强(支撑),以用于使袋503和供应基座501彼此可靠地连接,并且使袋能够自立。
顺便提及,可以采用加强肋501k通过结合到袋503但不夹持袋503来支撑袋503的构造。
<第一变型例>
在图19的部分(a)中,示出了第一变型例。如图19的部分(a)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显影容器的供应口132a设置在该装置的右侧,并且可打开(/可关闭)构件83B也设置在该装置的右侧。可打开构件83B在打开状态下暴露供应口132a,并且在关闭状态下覆盖供应口132a。因此,通过将供应口132a设置在该装置的右侧,供应口132a靠近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为此,当使用调色剂袋40向显影容器供应调色剂时,可以容易地检查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
<第二变型例>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图19的部分(a)所示的实施例,如图19的部分(b)所示,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C,该图像形成装置1C构造成使得可打开构件83C向前侧打开。
<第三变型例>
此外,如图19的部分(c)所示,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D,该图像形成装置1D构造成使得可打开构件83D向后侧打开。
<第四变型例>
此外,如图20的部分(a)所示,操作部分300E可以设置在读取装置200上,而不是设置在打印机主组件100上,并且还可以与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一起设置在装置右侧。顺便提及,操作部分300E和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当然都可以设置在右侧。
<第五变型例>
此外,如图20的部分(b)所示,调色剂剩余量面板400F可以设置在左侧,操作部分300F可以设置在右侧。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改变了第一实施例中的供应口32a的构造。为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构成要素将从图示中省略,或者将通过在附图中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描述。
如图21的部分(a)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G构造成使得可打开构件83G由顶盖82支撑为能够相对于顶盖82打开和关闭,并且使得可打开构件83G朝向装置的后侧打开。通过打开该可打开构件83G,暴露出显影容器32G的供应口232a。此外,供应口232a在排出辊对80的排出方向上朝向下游和向上敞开,从而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换句话说,供应口232a向前和向上倾斜地敞开。
由此构成供应口232a,在调色剂袋40安装在供应口232a上的状态下,调色剂袋40处于该调色剂袋40向前倾斜的状态。为此,可以有效地利用供应口232a和读取装置200之间的空间,使得大容量调色剂袋能够安装在供应口232a上。
顺便提及,如图22的部分(a)和(b)所示,可打开构件83H和读取装置200可以构造成以比图21的部分(a)和(b)中的角度更浅的角度被保持。通过采用这种构造,可以节省图像形成装置1的安装空间。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改变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盒引导件102的构造。为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构成要素将从图示中省略,或者将通过在附图中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描述。
如图23的部分(a)和(b)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J包括打印机主组件100J和读取装置200,并且打印机主组件100J包括盒引导件102J。盒引导件102J与设置在感光鼓21的轴向方向的端部处的突出部分21a(参见图5的部分(a))发生滑动,从而在处理盒20被拉出时引导处理盒20。
在盒引导件102J沿拉出方向的下游端处,形成保持器102Ja。为此,如图23的部分(b)所示,当用户拉出处理盒20时,处理盒20的突出部分21a抵靠保持器102Ja,使得处理盒20不能从打印机主组件100J拆卸。顺便提及,在保持器102Ja的附近,设置有未示出的旋转止动件,使得在处理盒20抵靠保持器102Ja的状态下,处理盒20由旋转止动件保持而不旋转。
因此,如图24以及图25的部分(a)和(b)所示,在沿着盒引导件102J拉出处理盒20的状态下,供应口32a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J的前侧。为此,可以利用调色剂袋40容易地执行调色剂供应操作,以用于将调色剂从供应口32a供应到显影容器32。此外,在供应口32a正上方存在较大的空间,因此,大容量的调色剂袋可以安装在供应口32a上。顺便提及,上文已经描述的任何实施例和变型例可以彼此适当地组合。
顺便提及,在上文已经描述的任一实施例中,读取装置200设置在打印机主组件上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不包括读取装置的打印机。此外,读取装置可以是设置有用于进给原稿的ADF(自动文稿进给器)的读取装置。
在构造成能够安装在主组件容纳部分中并且能够从主组件容纳部分拆卸的调色剂容器中,该主组件容纳部分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主组件(侧)容纳部分,调色剂容器用于容纳调色剂且包括用于允许接收调色剂的接收口和接合部分,调色剂容器设置有用于容纳调色剂的容器、固定到容器的基座(该基座包括用于允许将容纳在容器中的调色剂供应到主组件容纳部分的供应口)、构造成与主组件容纳部分的接合部分接合的被接合部分、以及由基座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基座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挡板,所述挡板构造成在供应口被打开的第一位置和供应口被遮挡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并且挡板和接合部分沿着旋转轴线彼此同轴地设置,并且基座构造成能够与主组件容纳部分的接合部分接合,使得基座不能相对于主组件容纳部分旋转。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色剂容器是用于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并且包括用于允许供应调色剂的供应口,挡板包括通孔和遮挡部分并且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构造,并且调色剂容纳部分构造成使得调色剂容器能够安装到该调色剂容纳部分,其包括设置在与供应口重叠的位置处的接收口,以便当在旋转轴线方向上观察接收口时能够从调色剂容器接收调色剂,以及设置在不与供应口重叠的位置处的排出口,从接收口和排出口落下的调色剂容纳在该调色剂容纳部分中,并且挡板构造成使得当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挡板时,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位置,通孔与接收口重叠,使得调色剂容器中的调色剂被供应到调色剂容纳部分,在第二位置,遮挡部分与接收口重叠,使得调色剂容器中的调色剂不能供应到调色剂容纳部分,并且当在挡板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期间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挡板时,该挡板经过通孔与排出口重叠的第三位置。
调色剂容器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容纳部分并且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容纳部分拆卸,在这样的调色剂容器中设置有:容纳调色剂并且在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处包括开口的袋,以及基座,该基座是安装到袋的端部的基座并且包括与开口连通且用于允许调色剂供应到主组件容纳部分的供应口,并且该基座包括用于在纵向方向上支撑袋的相对于与袋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个端部的支撑部分。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等的调色剂容器。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公开了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要求2019年8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46927、2019年8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46928、2019年8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46929、以及2019年8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46930的常规优先权,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6)

1.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容器,所述调色剂容器包括:
调色剂容纳部分,在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中容纳调色剂;
基座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包括用于接收容纳在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中的调色剂的接收口、用于允许将通过所述接收口接收的调色剂排出到所述调色剂容器外部的排出口、以及通道,所述通道是从所述接收口延伸到所述排出口并且用于允许调色剂通过的通道;以及
挡板,所述挡板构造成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部分在所述排出口暴露于外部的打开位置和所述挡板覆盖所述排出口的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其中所述通道在所述通道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使得所述接收口处于所述接收口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位置,并且使得所述排出口处于所述排出口不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当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所述调色剂容器时,所述排出口设置成不与所述接收口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当所述排出口和所述通道是第一排出口和第一通道时,所述基座部分包括用于允许通过所述接收口接收的调色剂排出到所述调色剂容器外部的第二排出口、以及从所述接收口延伸到所述第二排出口的第二通道,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二通道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使得所述第二排出口处于所述第二排出口不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所述基座部分包括被接合部分,所述被接合部分构造成当所述调色剂容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与所述旋转轴线同轴设置,并且构造成使得当所述被接合部分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接合时,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确定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中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分是袋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基座部分结合到所述袋构件。
CN202080056391.2A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Active CN114207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32364.6A CN117908344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CN202410232356.1A CN117908343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6929A JP7387328B2 (ja) 2019-08-09 2019-08-0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46930A JP7458722B2 (ja) 2019-08-09 2019-08-0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46927 2019-08-09
JP2019146928A JP7297589B2 (ja) 2019-08-09 2019-08-0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46929 2019-08-09
JP2019-146930 2019-08-09
JP2019-146928 2019-08-09
JP2019146927A JP7358111B2 (ja) 2019-08-09 2019-08-09 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20/030288 WO2021029335A1 (ja) 2019-08-09 2020-07-31 トナー容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32356.1A Division CN117908343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CN202410232364.6A Division CN117908344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7531A true CN114207531A (zh) 2022-03-18
CN114207531B CN114207531B (zh) 2024-03-12

Family

ID=7457028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32356.1A Pending CN117908343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CN202410232364.6A Pending CN117908344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CN202080056391.2A Active CN114207531B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32356.1A Pending CN117908343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CN202410232364.6A Pending CN117908344A (zh) 2019-08-09 2020-07-31 调色剂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774881B2 (zh)
CN (3) CN117908343A (zh)
WO (1) WO20210293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32926A (ko) 2021-08-31 2023-03-07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시스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283A (en) * 1997-01-17 2000-05-0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cartridge with flow through discharge opening
US6332065B1 (en) * 2000-11-17 2001-12-18 Xerox Corporation CRU/toner bottle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3122101A (ja) * 2001-10-15 2003-04-2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1015A (en) * 1980-12-24 1983-02-01 Tbs, Inc. Toner loading system having cartridge with displaceable diaphragm
US4615364A (en) * 1982-06-23 1986-10-07 Konishiroku Photo Industry Co., Ltd. Developer incoming device in electrostatic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3200141B2 (ja) 1991-04-08 2001-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着脱自在な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331373A (en) 1992-03-13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within 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hotosensitive drum to process cartridge
JP3352155B2 (ja) 1992-06-30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966566A (en) 1993-03-24 1999-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ycle method f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7319362A (ja) 1994-05-19 1995-12-0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830084A (ja) 1994-07-18 1996-02-02 Fuji Xerox Co Ltd 一成分現像装置
JP3155892B2 (ja) * 1994-09-12 2001-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ボトル
FR2737706B1 (fr) * 1995-08-11 1997-10-10 Janvier Ets Dispositif de bouchage d'un recipient et de distribution du produit qu'il contient
US5848338A (en) * 1997-01-17 1998-12-08 Mita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replenishing device and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therein
JPH10228222A (ja) 1997-02-17 1998-08-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89552B2 (ja) 1997-04-07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フレー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73143B2 (ja) 1997-08-19 2003-02-04 株式会社昭和丸筒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3445124B2 (ja) 1997-10-23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37424B2 (ja) 1997-10-27 2003-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290619B2 (ja) 1997-11-20 2002-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1131A (ja) 1997-11-29 1999-06-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96051A (ja) 1998-04-08 1999-10-29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768710B2 (ja) 1999-01-28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47492A (ja) 1999-06-09 2000-12-15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222839C (zh) * 2000-01-07 2005-10-12 株式会社理光 粉体收纳容器,粉体排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3967078B2 (ja) * 2000-02-29 2007-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該容器の組み立て方法
JP4167807B2 (ja) 2000-03-10 2008-10-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納容器
JP4612771B2 (ja) 2000-11-28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現像剤収納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363235B1 (en) * 2001-01-31 2002-03-26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bottle/cartridge housing attachment assembly
JP2002278415A (ja) 2001-03-16 2002-09-2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762B2 (ja) 2001-06-18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3814506B2 (ja) * 2001-09-28 2006-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方法
JP2003307992A (ja)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07993A (ja)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18517B2 (ja) 2002-11-29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部品
US7114638B2 (en) * 2004-01-20 2006-10-03 Xerox Corporation Bin partitions to improve material flow
JP3950892B2 (ja) 2004-01-30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14150B2 (ja) 2004-05-14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70274B2 (ja) 2004-03-31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16192A (ja) 2004-04-28 2005-11-10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054582B2 (en) * 2004-06-28 2006-05-30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cartridge
US20060008289A1 (en) 2004-07-06 2006-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7116930B2 (en) * 2004-07-27 2006-10-03 Xerox Corporation Dispenser bottle including a conduit partition assembly, and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4617122B2 (ja) 2004-09-08 2011-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50883B2 (ja) 2004-10-0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58769B2 (ja) 2005-05-13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946B2 (ja) 2005-05-2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13885B2 (ja) 2005-07-11 2008-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756044B1 (ko) * 2005-08-29 2007-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제통과 현상제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7660550B2 (en) 2006-12-11 2010-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20302A (ja) 2007-07-12 2009-01-29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2009258445A (ja) * 2008-04-17 2009-11-05 Ricoh Co Ltd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27565B2 (ja) 2008-05-23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04870B2 (ja) 2008-05-23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574719B2 (ja) 2008-05-27 201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839337B2 (ja) 2008-05-27 2011-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4846062B1 (ja) 2010-08-20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9759B2 (ja) 2010-09-29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5312559B2 (ja) 2010-12-28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77766A (ja) 2011-02-25 2012-09-13 Ricoh Co Ltd 粉体収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引出トレ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30835B (zh) 2011-11-09 2018-05-18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电极的盒
JP2013122489A (ja) 2011-11-09 2013-06-20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ユニット
JP6000543B2 (ja) 2011-12-19 2016-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ES2816752T3 (es) 2012-06-15 2021-04-05 Canon Kk Cartucho, proceso de cartucho y aparato de formación de imágenes electrofotográficas
JP6202911B2 (ja) 2012-09-07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980064B2 (ja) 2012-09-13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6282149B2 (ja) 2013-06-05 2018-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及び現像装置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6376749B2 (ja) 2013-12-06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584138B2 (ja) 2014-06-17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5199B2 (ja) 2014-09-10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AU2015354534B2 (en) 2014-11-28 2018-12-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member constitut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747534B (zh) 2014-11-28 2021-11-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WO2016113188A1 (de) * 2015-01-15 2016-07-21 Enzo Ferrarin Verbesserter spender für behälter für fliessfähige stoffe
JP6873604B2 (ja) 2015-06-05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983518B2 (ja) 2016-03-04 202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191182A (ja) * 2016-04-12 2017-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BR112021003546A2 (pt) 2018-08-30 2021-05-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álvulas de fornecimento de partículas de impressão
JP7262983B2 (ja) 2018-11-30 202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283A (en) * 1997-01-17 2000-05-0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cartridge with flow through discharge opening
US6332065B1 (en) * 2000-11-17 2001-12-18 Xerox Corporation CRU/toner bottle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3122101A (ja) * 2001-10-15 2003-04-2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8343A (zh) 2024-04-19
US11774881B2 (en) 2023-10-03
CN117908344A (zh) 2024-04-19
US20220155708A1 (en) 2022-05-19
US20230400792A1 (en) 2023-12-14
CN114207531B (zh) 2024-03-12
WO2021029335A1 (ja)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352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n opening/closing member that is prevented from closing when a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is attached to a process unit
CN113574467B (zh) 成像设备
EP3940458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19473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replenishment
CN113574466B (zh) 成像设备
EP3940459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230400792A1 (en) Toner container
CN113574463B (zh) 成像设备
JP20240090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647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2975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4587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3574464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US2023016128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18068665A (zh) 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