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6754A - 搬运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搬运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6754A
CN114206754A CN202080058491.9A CN202080058491A CN114206754A CN 114206754 A CN114206754 A CN 114206754A CN 202080058491 A CN202080058491 A CN 202080058491A CN 114206754 A CN114206754 A CN 114206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posture
axis
conveyor section
shaft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84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06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6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6Fixed platforms or combs, e.g. bridges between convey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00Fire prevention or containment
    • A62C2/06Physical fire-barriers
    • A62C2/18Sliding dam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00Fire prevention or containment
    • A62C2/06Physical fire-barriers
    • A62C2/22Fire-dampers with provision for the removal of an obstacle, e.g. rails, conveyors, before closing the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11Roller frames
    • B65G13/12Roller frames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1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 B65G21/14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to allow adjustment of length or configuration of load-carrier or traction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01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 B65G41/002Pivotably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11Rolle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22Heat or fir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40Safety features of loads, equipment or per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81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kind or type of conveyors
    • B65G2812/99Conveyor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搬运输送机(1)具备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下游侧输送机部(1d)、以及中继输送机部(2T),所述中继输送机部(2T)姿势变化为被配置在间隙区域(Reg)而将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连接的连接姿势(Sj)、以及被配置在不与移动路径重叠的非重叠区域(Ren)而将间隙区域(Reg)开放的开放姿势。支承轴心(Axs)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上方;连杆机构(22)构成为,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第1摆动轴心(Ax1)相对于将驱动轴心(Axd)与第2摆动轴心(Ax2)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Ls)位于下方。

Description

搬运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搬运输送机(TRANSPORT CONVEYOR)。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许第63190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搬运输送机的一例。以下,在背景技术的说明中在括号内附加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设定有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而且,设置有在物品(5)的搬运时被配置在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而将输送机间连接的跨接辊(bridge roller)(34)。在火灾发生时,跨接辊(34)借助自重从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退避,将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开放。然后,防火门(7)在被开放的移动路径向下方移动,被配置在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将两输送机(11、21)的各自被配置的空间遮断。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以马达辊(31)的驱动力为能量,通过借助该能量使臂(32、33)绕中心轴(38)摆动,使被臂(32、33)的前端支承的跨接辊(34)的位置变化。即,跨接辊(34)在通常时被马达辊(31)的驱动力维持为将输送机间连接的连接姿势,在火灾发生时,随着马达辊(31)的驱动力被遮断,借助自重向下方摆动,将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开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3190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是用臂(32、33)支承跨接辊(34)的结构,所以当物品(5)经过跨接辊(34)上之际施加的负荷容易作为使臂(32、33)向下方摆动的力矩作用,处于为了将跨接辊(34)维持为连接姿势而马达辊(31)负担的转矩变大的趋向。因此,在搬运重量较大的物品(5)情况下,有时跨接辊(34)不能维持姿势而向下方移动,有难以适当地维持输送机间的连接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采用例如能够牢固地维持输送机间的连接的构造,则难以成为在火灾发生时马达辊(31)的驱动力被遮断之际跨接辊(34)借助自重向下方摆动那样的结构,有在火灾发生时不能适当地确保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的情况。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希望实现能够适当地维持输送机间的连接、并且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适当地确保防火门的移动路径的技术。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有关本公开的搬运输送机,是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搬运输送机,具备:上游侧输送机部;下游侧输送机部,隔着间隙区域,配置在比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靠前述搬运路径的下游侧,所述间隙区域设定在前述搬运路径中的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区域;中继输送机部,姿势变化为被配置在前述间隙区域而将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与前述下游侧输送机部连接的连接姿势、以及被配置在不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非重叠区域而将前述间隙区域开放的开放姿势;以及姿势变更机构,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的姿势变化;前述姿势变更机构具备支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以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能够在前述连接姿势与前述开放姿势之间摆动的支承部件、与前述支承部件连结的连杆机构、以及将前述连杆机构驱动的驱动部;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支承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支承轴心离开的支承连结部处与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连结;前述连杆机构具备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前述第1连杆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驱动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驱动轴心离开的第1连结部处与前述第2连杆部件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第2连杆部件在从前述第1摆动轴心离开的第2连结部处与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驱动部构成为,通过接受能量的供给,向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成为前述连接姿势的方向,产生使前述第1连杆部件绕前述驱动轴心摆动的驱动力,通过前述能量的遮断,使前述驱动力消失;前述支承轴心、前述驱动轴心、前述第1摆动轴心、以及前述第2摆动轴心相互平行地配置;前述支承轴心配置在比前述驱动轴心靠上方;前述连杆机构构成为,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前述第1摆动轴心相对于将前述驱动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位于下方。
根据本结构,由于能够将在搬运物品的情况下作用于中继输送机部的负荷的一部分用连杆机构支撑,所以能够将为了维持中继输送机部的连接姿势所需要的驱动部的驱动力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在减轻驱动部的负担的同时,适当地维持上游侧输送机部与下游侧输送机部的输送机间的连接。此外,根据本结构,支承轴心被配置在比驱动轴心靠上方,并且在中继输送机部为连接姿势的状态下,第1摆动轴心相对于将驱动轴心与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位于下方。因此,在向驱动部的能量供给被遮断的情况下,借助中继输送机部的自重,被支承部件支承的中继输送机部绕支承轴心向下方摆动,并且第1摆动轴心向下方移动,能够使连杆机构动作以使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被折叠为V字状。因而,根据本结构,连杆机构不会妨碍中继输送机部的借助自重的摆动,能够将中继输送机部适当地设为开放姿势。因此,即使在火灾发生时向驱动部的能量供给被遮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间隙区域开放而适当地确保防火门的移动路径。
有关本公开的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搬运输送机的物品搬运设备的侧视图。
图2是搬运输送机的主要部放大侧视图。
图3是中继输送机部的动作图,是表示第1摆动轴心处于连接姿势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4是中继输送机部的动作图,是表示第1摆动轴心处于最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中继输送机部的动作图,是表示第1摆动轴心处于开放姿势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6是有关本公开的技术和比较例的中继输送机部的支承构造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搬运输送机是沿着预先设定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装置,例如被用在进行物品的搬运的物品搬运设备。搬运输送机有以跨物品搬运设备被设置的施设中的多个防火划区延伸的方式设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搬运输送机以与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方式设置。以下,例示将搬运输送机对上述那样的物品搬运设备应用的情况,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搬运输送机进行说明。
〔物品搬运设备的概略结构〕
如图1所示,物品搬运设备100具备:搬运输送机1,搬运物品W;以及防火门7,在火灾发生时将第1区A1和第2区A2遮断。防火门7构成为,通过在沿着上下方向设定的移动路径R7移动,能够将第1区A1和第2区A2遮断。搬运输送机1构成为,沿着与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交叉的搬运路径R1搬运物品W。以下,以沿着搬运路径R1的物品W的搬运方向为基准来定义“上游侧”及“下游侧”。
搬运输送机1具备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下游侧输送机部1d、以及中继输送机部2T。
上游侧输送机部1u相对于防火门7配置在搬运路径R1的上游侧。下游侧输送机部1d隔着间隙区域Reg,配置在比上游侧输送机部1u靠搬运路径R1的下游侧,所述间隙区域Reg设定在搬运路径R1中的与移动路径R7重叠的区域。换言之,下游侧输送机部1d相对于防火门7配置在搬运路径R1的下游侧。在本例中,上游侧输送机部1u配置在第1区A1,下游侧输送机部1d配置在第2区A2。中继输送机部2T构成为,姿势变化为:连接姿势Sj,被配置在间隙区域Reg,将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连接;以及开放姿势So,被配置在不与移动路径R7重叠的非重叠区域Ren,将间隙区域Reg开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设定,其一部分与间隙区域Reg重叠。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防火门7的沿着移动路径R7的移动被中继输送机部2T妨碍。另一方面,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开放姿势So的状态下,由于间隙区域Reg被开放,所以防火门7的沿着移动路径R7的移动不会被妨碍。
在物品搬运设备100中,在物品W的搬运时,中继输送机部2T成为连接姿势Sj,将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连接,物品W被沿着搬运路径R1搬运。而且,在火灾的发生时,中继输送机部2T成为开放姿势So,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被开放。然后,防火门7通过沿着移动路径R7下降,被配置在包括间隙区域Reg的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之间,将第1区A1和第2区A2遮断。
〔上游侧输送机部、下游侧输送机部〕
上游侧输送机部1u和下游侧输送机部1d沿着搬运路径R1相互离开而配置。由此,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之间形成有上述的间隙区域Reg。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输送机部1u和下游侧输送机部1d成为相互相同构造。上游侧输送机部1u和下游侧输送机部1d具备搬运物品W的搬运部10和支承该搬运部10的支承部11。
在本实施方式中,搬运部10具备沿着搬运路径R1排列的多个辊10a。即,上游侧输送机部1u和下游侧输送机部1d构成为辊式输送机。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将上游侧输送机部1u及下游侧输送机部1d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带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或其他公知的输送机。
支承部11具备:支柱11a,被固定于地面9;以及侧架11b,与支柱11a的上部连结,从搬运路径R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支承搬运部10。由此,在从地面9向上方离开的位置处支承搬运部10,在搬运部10的下方形成有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搬运输送机1具备至少控制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上游侧控制部Hu和至少控制下游侧输送机部1d的下游侧控制部Hd。各控制部(Hu、Hd)例如具备微型计算机等处理器、存储器等周边电路等。而且,通过这些硬件与在计算机等处理器上被执行的程序的协作,实现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控制部Hu和下游侧控制部Hd被配置在搬运部10的下方的空间。在图示的例子中,上游侧控制部Hu配置在比防火门7上游侧、即第1区A1。下游侧控制部Hd配置在比防火门7靠下游侧、即第2区A2。
在搬运部10的下方,配置有线缆单元8。在线缆单元8,包括与各控制部(Hu、Hd)相连的信号线,供给用来驱动设备内的各部的电力、例如用来驱动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下游侧输送机部1d的电力的供电线等。线缆单元8跨第1区A1和第2区A2配置。而且,线缆单元8在第1区A1被上游侧保护部件80u覆盖而保护,在第2区A2被下游侧保护部件80d覆盖而保护。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单元8在与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对应的区域、即第1区A1与第2区A2之间的区域,被中间保护部件80m保护。中间保护部件80m具备从地面9向上方延伸的侧面部80a、以及与侧面部80a连结并朝向上方的上表面部80b。在本例中,中间保护部件80m使用槽型钢构成。线缆单元8在被套管81覆盖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上表面部80b的下方,并且将侧面部80a贯通而配置。由此,线缆单元8跨第1区A1和第2区A2配置。另外,优选的是在套管81的内部填充有耐火材料。
〔防火门〕
防火门7是在火灾发生时将第1区A1和第2区A2遮断的遮断体,例如被构成为防火闸门(shutter)。防火门7在物品W的搬运时配置在比搬运输送机1靠上方,不成为物品W的搬运的妨碍。防火门7构成为,例如在物品W的搬运时,被接受电力等能量的供给而动作的保持机构(未图示)保持在比搬运输送机1靠上方的位置处,在起因于火灾发生的能量的遮断时,由保持机构进行的保持被解除而借助自重下降。
如上述那样,防火门7在火灾的发生时,沿着移动路径R7下降,被配置在包括间隙区域Reg的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防火门7构成为,下降到与中间保护部件80m抵接的位置。即在本例中,中间保护部件80m作为将下降来的防火门7从下方承接住的门承接部70发挥功能。在图示的例子中,防火门7构成为,相对于中间保护部件80m的上表面部80b从上方抵接。由此,即使在将线缆单元8跨第1区A1和第2区A2配置的同时,也能够将这些第1区A1和第2区A2适当地遮断。
如以上这样,在物品搬运设备100中,在物品W的搬运时,上游侧输送机部1u和下游侧输送机部1d被中继输送机部2T连接,在火灾发生时,上游侧输送机部1u和下游侧输送机部1d的连接被解除,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被开放。即,配置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之间的中继输送机部2T移动自如,由此,状态自如变更为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被连接的状态和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被开放的状态。
这里,根据中继输送机部2T的结构,在搬运重量较大的物品的情况下,有时不能维持连接姿势Sj而向下方移动,有难以适当地维持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的连接的情况。另一方面,优选的是,中继输送机部2T在火灾发生时能量被遮断之际,借助自重向下方移动而将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开放。但是,如果采用例如能够牢固地维持中继输送机部2T的连接姿势Sj的构造,则难以如上述那样做成在火灾发生时能量被遮断之际中继输送机部2T借助自重移动那样的结构,有在火灾发生时不能适当地确保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的情况。有关本公开的搬运输送机1通过将中继输送机部2T做成以下说明那样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维持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的连接,并且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适当地确保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中继输送机部〕
如上述那样,搬运输送机1具备将上游侧输送机部1u和下游侧输送机部1d的输送机间连接的中继输送机部2T。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输送机部2T被构成为具备托架2B的中继输送机单元2U的一部分,所述托架2B用来将该中继输送机部2T安装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或下游侧输送机部1d。在本例中,中继输送机部2T经由托架2B被安装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也可以将中继输送机部2T安装在下游侧输送机部1d。
如图2所示,中继输送机部2T具备搬运物品W的搬运部20T和支承搬运部20T的支承架21T。在本实施方式中,搬运部20T具备多个辊20Ta。即,中继输送机部2T被构成为辊式输送机。而且,多个辊20Ta中的某个被构成为驱动辊,其他被构成为从动于驱动辊的从动辊。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中继输送机部2T也可以被构成为带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或其他公知的输送机。
中继输送机部2T姿势变化为:连接姿势Sj,被配置在间隙区域Reg,将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连接;以及开放姿势So(参照图1),被配置在非重叠区域Ren,将间隙区域Reg开放。而且,搬运输送机1具备使中继输送机部2T的姿势变化的姿势变更机构20。
如图2所示,姿势变更机构20具备:支承部件21,支承中继输送机部2T,以使中继输送机部2T能够在连接姿势Sj与开放姿势So(参照图1)之间摆动;连杆机构22,与支承部件21连结;以及驱动部23,将连杆机构22驱动。
支承部件21能够绕相对于间隙区域Reg的位置被固定的支承轴心Axs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支承轴心Axs离开的支承连结部Cs处与中继输送机部2T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21相对于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侧架11b,能够绕支承轴心Axs摆动地被支承。即,在本例中,支承轴心Axs其相对于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位置、更详细地讲相对于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侧架11b的位置被固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21经由以支承轴心Axs为轴心的支承轴Sxs而与托架2B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连结部Cs形成在支承部件21的与支承轴心Axs侧相反侧的端部(以下称作“摆动前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连结部Cs和中继输送机部2T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在本例中,支承连结部Cs与中继输送机部2T的支承架21T连结。
连杆机构22具备第1连杆部件221和第2连杆部件222。如图2所示,第1连杆部件221能够绕相对于间隙区域Reg的位置被固定的驱动轴心Axd摆动地被支承。第1连杆部件221与第2连杆部件222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Ax1相对摆动地连结。第2连杆部件222与支承部件21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Ax2相对摆动地连结。而且,支承轴心Axs、驱动轴心Axd、第1摆动轴心Ax1、以及第2摆动轴心Ax2相互平行地配置。在本例中,这些轴心沿着宽度方向配置,所述宽度方向是相对于沿着搬运路径R1的方向在俯视下正交的方向。
详细的图示省略,但支承部件21、第1连杆部件221及第2连杆部件222的组与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一对侧架11b的各自对应而设置有一对,配置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宽度方向两侧。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用于使中继输送机部2T从开放姿势So成为连接姿势Sj的绕支承轴心Axs的摆动方向设为第1摆动方向D1,将其相反方向设为第2摆动方向D2。另外,在图2中,第1摆动方向D1是以支承轴心Axs为中心的逆时针的方向,第2摆动方向D2是以支承轴心Axs为中心的顺时针的方向。
支承部件21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从支承轴心Axs的配置位置朝向间隙区域Reg侧延伸,以支承部件21的摆动前端部向间隙区域Reg突出的方式配置。由此,被支承部件21的支承连结部Cs支承的中继输送机部2T也被配置在间隙区域Reg。在本例中,支承部件21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呈向上方凸的弯曲形状。而且,支承部件21的摆动前端部相比支承部件21的支承轴心Axs侧的端部(以下称作“摆动基端部”)位于下方。在本例中,在支承部件21的摆动前端部(这里是下游侧端部)形成有与中继输送机部2T连结的支承连结部Cs。
驱动部23构成为,通过接受能量的供给,向使中继输送机部2T成为连接姿势Sj的方向,产生使第1连杆部件221绕驱动轴心Axd摆动的驱动力,通过能量的遮断,使驱动力消失。即,驱动部23产生使中继输送机部2T从开放姿势So姿势变更为连接姿势Sj、维持该连接姿势Sj那样的驱动力,将该驱动力经由连杆机构22传递到支承部件21及中继输送机部2T。另一方面,在驱动部23通过能量的遮断而使驱动力消失的情况下,经由连杆机构22被传递到支承部件21及中继输送机部2T的驱动力消失。由此,借助中继输送机部2T及支承部件21的自重,中继输送机部2T及支承部件21绕支承轴心Axs摆动,中继输送机部2T成为开放姿势So。即,中继输送机部2T构成为,在驱动部23产生的驱动力通过能量的遮断而消失的情况下,借助自重从连接姿势Sj变化为开放姿势So。在本例中,在火灾发生时,相对于驱动部23将能量遮断。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用于中继输送机部2T借助驱动部23的驱动力从开放姿势So成为连接姿势Sj的、第1连杆部件221的绕驱动轴心Axd的摆动方向设为第3摆动方向D3,将其相反方向设为第4摆动方向D4。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3摆动方向D3是以驱动轴心Axd为中心的逆时针的方向,对应于第1摆动方向D1。第4摆动方向D4是以驱动轴心Axd为中心的顺时针的方向,对应于第2摆动方向D2。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23经由托架2B安装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在图示的例子中,驱动部23以相对于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侧架11b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而且,驱动轴心Axd配置在比上游侧输送机部1u靠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23是通过作为能量接受电力而产生转矩的马达辊,或者也可以是电动马达。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驱动部23例如也可以是借助作为能量的空气压产生驱动力的气缸或旋转致动器。
第1连杆部件221能够绕相对于间隙区域Reg的位置被固定的驱动轴心Axd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驱动轴心Axd离开的第1连结部C1处与第2连杆部件222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Ax1相对摆动地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杆部件221经由以驱动轴心Axd为轴心的驱动轴Sxd,以与驱动部23的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连结。即在本例中,驱动轴心Axd其相对于驱动部23的位置以及相对于安装着驱动部23的上游侧输送机部1u的侧架11b的位置被固定。
第1连杆部件221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以从驱动轴心Axd的配置位置朝向间隙区域Reg侧延伸的方式配置。而且,第2连杆部件222与第1连杆部件221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Ax1相对摆动地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杆部件221和第2连杆部件222经由以第1摆动轴心Ax1为轴心的第1摆动轴Sx1而连结。在本例中,第2连杆部件222具备与第1连杆部件221的第1连结部C1连结的第1被连结部Cr1。而且,第1连结部C1和第1被连结部Cr1经由第1摆动轴Sx1以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连结。另外,第1摆动轴心Ax1以驱动轴心Axd为中心摆动。
第2连杆部件222在从第1摆动轴心Ax1离开的第2连结部C2处与支承部件21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Ax2相对摆动地连结。另外,第2连杆部件222和支承部件21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杆部件222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以从第1摆动轴心Ax1的配置位置朝向间隙区域Reg侧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本例中,第2连杆部件222以中继输送机部2T是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为基准,呈向下方凸的弯曲形状。而且,第2连结部C2相比第1被连结部Cr1位于上方。在本例中,支承部件21具备与第2连杆部件222的第2连结部C2连结的第2被连结部Cr2。而且,第2连结部C2与第2被连结部Cr2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Ax2相对摆动地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杆部件222和支承部件21经由以第2摆动轴心Ax2为轴心的第2摆动轴Sx2连结。另外,第2摆动轴心Ax2以支承轴心Axs为中心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杆部件221形成为比第2连杆部件222短。即,如图6(a)所示,从驱动轴心Axd到第1摆动轴心Ax1的离开距离La成为比从第1摆动轴心Ax1到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b短。由此,能够使第1连杆部件221摆动的轨迹的直径成为比较小。由此,能够将为了连杆机构22的摆动而需要的空间抑制为较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支承部件21,也形成为比第2连杆部件222短。即,如图6(a)所示,从支承轴心Axs到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c成为比从第1摆动轴心Ax1到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b短。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摆动轴心Ax1与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b为驱动轴心Axd与第1摆动轴心Ax1的离开距离La以上,且成为支承轴心Axs与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c以上。另外,在本例中,第1连杆部件221形成为除了第2连杆部件222以外也比支承部件21短。即,如图6(a)所示,从驱动轴心Axd到第1摆动轴心Ax1的离开距离La成为比从支承轴心Axs到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c短。但是,它们的关系也可以相反,具体而言,从支承轴心Axs到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c(支承部件21)也可以成为比从驱动轴心Axd到第1摆动轴心Ax1的离开距离La(第1连杆部件221)短。此外,驱动轴心Axd与第1摆动轴心Ax1的离开距离La、第1摆动轴心Ax1与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b、以及支承轴心Axs与第2摆动轴心Ax2的离开距离Lc也可以相互相等。
如图2所示,支承轴心Axs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上方。此外,支承轴心Axs配置在比第1摆动轴心Ax1和第2摆动轴心Ax2的两者靠上方。而且,第1摆动轴心Ax1和第2摆动轴心Ax2的两者以中继输送机部2T是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为基准,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上方。
连杆机构22构成为,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第1摆动轴心Ax1相对于将驱动轴心Axd与第2摆动轴心Ax2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Ls位于下方。更具体地讲,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将驱动轴心Axd和第1摆动轴心Ax1连结的第1假想平面L1的上表面与将第1摆动轴心Ax1和第2摆动轴心Ax2连结的第2假想平面L2的上表面所成的角α为170°以上且小于180°。另外,如图2所示,第1假想平面L1的上表面、即第1假想平面L1的朝向上方的面,以中继输送机部2T是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为基准。关于第2假想平面L2的上表面也是同样的。另外,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第1假想平面L1的上表面与第2假想平面L2的上表面所成的角α更优选的是175°以上且179°以下。在本例中,角α成为178°。
驱动部23通过产生驱动力使第1连杆部件221向第3摆动方向D3摆动,使中继输送机部2T向第1摆动方向D1摆动而成为连接姿势Sj。此外,在中继输送机部2T成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驱动部23持续产生用来维持中继输送机部2T的连接姿势Sj的一定的驱动力。
而且,驱动部23在因火灾发生造成的能量的遮断时使驱动力消失。由此,中继输送机部2T及支承部件21借助自重向第2摆动方向D2摆动。由此,中继输送机部2T成为开放姿势So(参照图5)。在中继输送机部2T及支承部件21借助自重向第2摆动方向D2摆动之际,第1连杆部件221向第4摆动方向D4摆动。由此,第1摆动轴心Ax1移动到比基准假想平面Ls更靠下方。而且,与向第2摆动方向D2摆动的支承部件21及向第4摆动方向D4摆动的第1连杆部件221的两者连结的第2连杆部件222向朝向下方并且朝向上游侧的方向移动。然后,第1连杆部件221和第2连杆部件222被折叠以成为V字状。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搬运输送机1还具备:第1限制部件31,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与姿势变更机构20的一部分抵接,限制支承部件21向第1摆动方向D1摆动;以及第2限制部件32,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开放姿势So的状态下,与姿势变更机构20的一部分抵接,限制支承部件21向第2摆动方向D2摆动(也参照图5)。
这里,在姿势变更机构20中,包括支承部件21、连杆机构22(第1连杆部件221、第2连杆部件222)、以及驱动部23。第1限制部件31抵接的对象被设为这些姿势变更机构20的某个构成部件。此外,第2限制部件32抵接的对象也被设为这些姿势变更机构20的某个构成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1限制部件31及第2限制部件32的两者与第1连杆部件221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经由托架2B被安装在上游侧输送机部1u。此外,第1限制部件31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下游侧,第2限制部件32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上游侧。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被配置在相同的高度。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第1限制部件31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从第3摆动方向D3侧与第1连杆部件221抵接。此外,如图5所示,第2限制部件32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开放姿势So的状态下从第4摆动方向D4侧与第1连杆部件221抵接。在本例中,第2限制部件32由弹性部件构成。由此,在中继输送机部2T借助自重从连接姿势Sj成为开放姿势So之际,能够将向第4摆动方向D4摆动后的第1连杆部件221与第2限制部件32抵接之际的冲击缓和。另外,在本例中,第1限制部件31也由与第2限制部件32同样的弹性部件构成。
这里,图3~图5是中继输送机部2T从连接姿势Sj变化为开放姿势So之际的动作图。图3表示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图5表示中继输送机部2T为开放姿势So的状态。图4是表示中继输送机部2T从连接姿势Sj向开放姿势So变化的途中的状态。
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第1连杆部件221的摆动范围,以使连接姿势位置Pj与开放姿势位置Po之间的第1摆动轴心Ax1的移动轨迹的最下点位于连接姿势位置Pj与开放姿势位置Po之间,所述连接姿势位置Pj是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的第1摆动轴心Ax1的位置,所述开放姿势位置Po是中继输送机部2T为开放姿势So的状态下的第1摆动轴心Ax1的位置。由此,第1摆动轴心Ax1的位置在中继输送机部2T从连接姿势Sj向开放姿势So变化的途中经过作为该第1摆动轴心Ax1的移动轨迹的最下点的最下位置Pb(参照图4)。
如果加以说明,则在中继输送机部2T从连接姿势Sj的状态开始借助自重的摆动而成为开放姿势So为止的期间中、即第1摆动轴心Ax1从连接姿势位置Pj移动到开放姿势位置Po为止的期间中,该第1摆动轴心Ax1以到位于最下位置Pb之前为止下降且在位于最下位置Pb之后上升的方式动作。由此,在第1摆动轴心Ax1位于最下位置Pb之后上升的期间中,能够利用重力使连杆机构22、与该连杆机构22连结的支承部件21、以及中继输送机部2T的摆动速度减速。因而,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中继输送机部2T成为开放姿势So之前使上述摆动速度减速,将开放姿势So下的停止时的冲击缓和。
接着,对在物品W的搬运时、物品W经过中继输送机部2T之际的驱动部23负担的载荷进行说明。
图6是对将输送机间连接的中继输送机部进行支承的构造的有关本公开的技术和比较例的比较图。图6(a)关于本公开的技术,将由支承部件21和连杆机构22支承中继输送机部2T的支承构造用各轴心(Axs、Axd、Ax1、Ax2)和对它们进行连接的各部件(221、222、21)概念性地表示。图6(b)关于比较例,这里设想了由与驱动部23p连结的一个支承部件21p(臂)支承中继输送机部2Tp的支承构造。而且,图6(b)将该支承构造用驱动轴心Axdp和支承部件21p概念性地表示。
首先,对有关本公开的技术进行说明。如图6(a)所示,在物品W经过中继输送机部2T之际,朝下的载荷F作用于第2摆动轴心Ax2。该载荷F可以分解为沿着将支承轴心Axs与第2摆动轴心Ax2连结的线作用的第1分力f1、以及沿着将第2摆动轴心Ax2与第1摆动轴心Ax1连结的线作用的第2分力f2。第1分力f1作为支承部件21的拉伸力作用。第2分力f2作为第2连杆部件222的压缩力作用。因此,与第2分力f2相同大小及相同朝向的分散载荷Fd作用于第1摆动轴心Ax1。分散载荷Fd可以分解为沿着将第1摆动轴心Ax1与驱动轴心Axd连结的线作用的第3分力f3、以及沿着和将第1摆动轴心Ax1与驱动轴心Axd连结的线正交的方向作用的第4分力f4。第3分力f3作为第1连杆部件221的压缩力作用。第4分力f4是沿着以驱动轴心Axd为中心的圆的第1摆动轴心Ax1的位置处的切线方向作用的力。因而,在第1连杆部件221,作用对从驱动轴心Axd到第1摆动轴心Ax1的离开距离La乘以第4分力f4而计算出的力矩M(M=La×f4)。为了将中继输送机部2T维持为连接姿势Sj,需要驱动部23输出相当于该力矩M的转矩。
接着,对比较例进行说明。如图6(b)所示,支承部件21p能够绕驱动轴心Axdp摆动地被支承,在支承部件21p的与驱动轴心Axdp侧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支承中继输送机部2Tp的支承部210p。为了与有关本公开的技术的比较,在图6(b)中,设想驱动轴心Axdp和支承部210p的相对位置的关系与图6(a)中的驱动轴心Axd和第2摆动轴心Ax2的相对位置的关系相同的情况。
在图6(b)中,在物品W经过了中继输送机部2Tp之际,朝下的载荷Fp作用于设置在支承部件21p的前端处的支承部210p。该载荷Fp设想为与在图6(a)中作用于第2摆动轴心Ax2的载荷F是同样的朝向及大小。而且,如图6(b)所示,载荷Fp可以分解为沿着将支承部210p与驱动轴心Axdp连结的线作用的第5分力f5、以及沿着和将支承部210p与驱动轴心Axdp连结的线正交的方向作用的第6分力f6。第5分力f5作为支承部件21p的压缩力作用。第6分力f6是沿着以驱动轴心Axdp为中心的圆的支承部210p的位置处的切线方向作用的力。因而,在支承部件21p,作用对从驱动轴心Axdp到支承部210p的离开距离Lp乘以第6分力f6而计算出的力矩Mp(Mp=Lp×f6)。在比较例中,为了将中继输送机部2T维持为连接姿势Sj,需要驱动部23输出相当于该力矩Mp的转矩。
如将图6(a)与图6(b)比较可知的那样,在有关本公开的技术中驱动部23负担的载荷(第4分力f4)比在比较例中驱动部23p负担的载荷(第6分力f6)小。此外,在有关本公开的技术中从驱动轴心Axd到分力f4作用的位置的离开距离La比在比较例中从驱动轴心Axdp到分力f6作用的位置的离开距离Lp短。因此,在有关本公开的技术中驱动部23需要支撑的力矩M比在比较例中驱动部23p需要支撑的力矩Mp小。因而,根据有关本公开的搬运输送机1,能够在与以往相比减轻驱动部23的负担的同时,适当地维持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的输送机间的连接。
〔其他实施方式〕
接着,对搬运输送机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构成为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与姿势变更机构20的构成部件中的第1连杆部件221抵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抵接的对象也可以是支承部件21、第2连杆部件222或驱动部23。例如,也可以做成通过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抵接于支承部件21来限制中继输送机部2T的摆动范围的结构。或者,由于在驱动部23是气缸或旋转致动器的情况下驱动行程的范围被预先规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被内置于驱动部23。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抵接于相互不同的对象。此外,也可以构成为,第1限制部件31和第2限制部件32抵接于姿势变更机构20的构成部件以外、例如中继输送机部2T的构成部件。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对设定第1连杆部件221的摆动范围以使第1摆动轴心Ax1的移动轨迹的最下点(最下位置Pb)位于连接姿势位置Pj与开放姿势位置Po之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也可以设定第1连杆部件221的摆动范围,以使第1摆动轴心Ax1的最下位置Pb和开放姿势位置Po成为相同的位置。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第1假想平面L1的上表面与第2假想平面L2的上表面所成的角α为170°以上且小于180°的结构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该角α也可以小于170°。例如,也可以将该角α设定为160°以上且小于170°的范围。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支承轴心Axs配置在比第1摆动轴心Ax1和第2摆动轴心Ax2的两者靠上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支承轴心Axs也可以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相对于第1摆动轴心Ax1和第2摆动轴心Ax2的至少一方配置在下方。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摆动轴心Ax1和第2摆动轴心Ax2的两者以中继输送机部2T是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为基准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上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也可以第1摆动轴心Ax1和第2摆动轴心Ax2的至少一方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下方。
(6)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只要不发生矛盾,就能够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组合而应用。关于其他的结构,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也在全部的方面都只不过是单单的例示。因而,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各种改变。
〔上述实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对在上述中说明的搬运输送机进行说明。
一种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搬运输送机,具备:上游侧输送机部;下游侧输送机部,隔着间隙区域,配置在比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靠前述搬运路径的下游侧,所述间隙区域设定在前述搬运路径中的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区域;中继输送机部,姿势变化为被配置在前述间隙区域而将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与前述下游侧输送机部连接的连接姿势、以及被配置在不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非重叠区域而将前述间隙区域开放的开放姿势;以及姿势变更机构,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的姿势变化;前述姿势变更机构具备支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以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能够在前述连接姿势与前述开放姿势之间摆动的支承部件、与前述支承部件连结的连杆机构、以及将前述连杆机构驱动的驱动部;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支承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支承轴心离开的支承连结部处与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连结;前述连杆机构具备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前述第1连杆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驱动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驱动轴心离开的第1连结部处与前述第2连杆部件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第2连杆部件在从前述第1摆动轴心离开的第2连结部处与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驱动部构成为,通过接受能量的供给,向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成为前述连接姿势的方向,产生使前述第1连杆部件绕前述驱动轴心摆动的驱动力,通过前述能量的遮断,使前述驱动力消失;前述支承轴心、前述驱动轴心、前述第1摆动轴心、以及前述第2摆动轴心相互平行地配置;前述支承轴心配置在比前述驱动轴心靠上方;前述连杆机构构成为,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前述第1摆动轴心相对于将前述驱动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位于下方。
根据本结构,由于能够将在搬运物品的情况下作用于中继输送机部的负荷的一部分用连杆机构支撑,所以能够将为了维持中继输送机部的连接姿势所需要的驱动部的驱动力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在减轻驱动部的负担的同时,适当地维持上游侧输送机部与下游侧输送机部的输送机间的连接。此外,根据本结构,支承轴心被配置在比驱动轴心靠上方,并且在中继输送机部为连接姿势的状态下,第1摆动轴心相对于将驱动轴心与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位于下方。因此,在向驱动部的能量供给被遮断的情况下,借助中继输送机部的自重,被支承部件支承的中继输送机部绕支承轴心向下方摆动,并且第1摆动轴心向下方移动,能够使连杆机构动作以使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被折叠为V字状。因而,根据本结构,连杆机构不会妨碍中继输送机部的借助自重的摆动,能够将中继输送机部适当地设为开放姿势。因此,即使在火灾发生时向驱动部的能量供给被遮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间隙区域开放而适当地确保防火门的移动路径。
这里,优选的是,将用于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从前述开放姿势成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绕前述支承轴心的摆动方向设为第1摆动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第2摆动方向;还具备:第1限制部件,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与前述姿势变更机构的一部分抵接,限制前述支承部件向前述第1摆动方向摆动;以及第2限制部件,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开放姿势的状态下,与前述姿势变更机构的一部分抵接,限制前述支承部件向前述第2摆动方向摆动。
根据本结构,能够将中继输送机部的摆动范围限制为连接姿势与开放姿势之间的范围。因而,能够限制例如中继输送机部向搬运路径侧突出等中继输送机部摆动到非预期的区域的情形。
这里,优选的是,前述第1摆动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为前述驱动轴心与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以上,且为前述支承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以上。
根据本结构,能够使驱动轴心与第1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以及支承轴心与第2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的两者和第1摆动轴心与第2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同等或比其短。因而,能够使绕驱动轴心的构造及绕支承轴心的构造小型化。
此外,优选的是,设定前述第1连杆部件的摆动范围,以使连接姿势位置与开放姿势位置之间的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移动轨迹的最下点位于前述连接姿势位置与前述开放姿势位置之间,所述连接姿势位置是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的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位置,所述开放姿势位置是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开放姿势的状态下的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在中继输送机部从连接姿势的状态开始借助自重的摆动而成为开放姿势为止的期间中,即在第1摆动轴心从连接姿势位置移动到开放姿势位置为止的期间中,该第1摆动轴心以在最下点的经过之前下降且在最下点的经过之后上升的方式动作。而且,在第1摆动轴心上升的期间中,能够利用重力使连杆机构、与连杆机构连结的支承部件以及中继输送机部的摆动速度减速。因而,根据本结构,能够在中继输送机部成为开放姿势之前使摆动速度减速,将开放姿势下的停止时的冲击缓和。
此外,优选的是,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将前述驱动轴心和前述第1摆动轴心连结的第1假想平面的上表面与将前述第1摆动轴心和前述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第2假想平面的上表面所成的角为170°以上且小于180°。
根据本结构,将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设为接近于直线状的配置,能够将从第2连杆部件对第1连杆部件作用的旋转力矩抑制为较小。
因而,根据本结构,容易将为了维持中继输送机部的连接姿势所需要的驱动部的驱动力抑制为较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有关本公开的技术能够用于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搬运输送机。
附图标记说明
1 :搬运输送机
1d :下游侧输送机部
1u :上游侧输送机部
2T :中继输送机部
20 :姿势变更机构
21 :支承部件
22 :连杆机构
221 :第1连杆部件
222 :第2连杆部件
23 :驱动部
7 :防火门
31 :第1限制部件
32 :第2限制部件
Ax1 :第1摆动轴心
Ax2 :第2摆动轴心
Axd :驱动轴心
Axs :支承轴心
C1 :第1连结部
C2 :第2连结部
Cs :支承连结部
D1 :第1摆动方向
D2 :第2摆动方向
L1 :第1假想平面
L2 :第2假想平面
Ls :基准假想平面
Sj :连接姿势
So :开放姿势
Pj :连接姿势位置
Po :开放姿势位置
R1 :搬运路径
R7 :移动路径
Reg :间隙区域
Ren :非重叠区域
W :物品。

Claims (5)

1.一种搬运输送机,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上游侧输送机部;
下游侧输送机部,隔着间隙区域,配置在比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靠前述搬运路径的下游侧,所述间隙区域设定在前述搬运路径中的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区域;
中继输送机部,姿势变化为被配置在前述间隙区域而将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与前述下游侧输送机部连接的连接姿势、以及被配置在不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非重叠区域而将前述间隙区域开放的开放姿势;以及
姿势变更机构,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的姿势变化;
前述姿势变更机构具备支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以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能够在前述连接姿势与前述开放姿势之间摆动的支承部件、与前述支承部件连结的连杆机构、以及将前述连杆机构驱动的驱动部;
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支承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支承轴心离开的支承连结部处与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连结;
前述连杆机构具备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
前述第1连杆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驱动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驱动轴心离开的第1连结部处与前述第2连杆部件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
前述第2连杆部件在从前述第1摆动轴心离开的第2连结部处与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
前述驱动部构成为,通过接受能量的供给,向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成为前述连接姿势的方向,产生使前述第1连杆部件绕前述驱动轴心摆动的驱动力,通过前述能量的遮断,使前述驱动力消失;
前述支承轴心、前述驱动轴心、前述第1摆动轴心、以及前述第2摆动轴心相互平行地配置;
前述支承轴心配置在比前述驱动轴心靠上方;
前述连杆机构构成为,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前述第1摆动轴心相对于将前述驱动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位于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将用于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从前述开放姿势成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绕前述支承轴心的摆动方向设为第1摆动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第2摆动方向;
还具备:
第1限制部件,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与前述姿势变更机构的一部分抵接,限制前述支承部件向前述第1摆动方向摆动;以及
第2限制部件,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开放姿势的状态下,与前述姿势变更机构的一部分抵接,限制前述支承部件向前述第2摆动方向摆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摆动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为前述驱动轴心与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以上,且为前述支承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的离开距离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设定前述第1连杆部件的摆动范围,以使连接姿势位置与开放姿势位置之间的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移动轨迹的最下点位于前述连接姿势位置与前述开放姿势位置之间,所述连接姿势位置是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的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位置,所述开放姿势位置是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开放姿势的状态下的前述第1摆动轴心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将前述驱动轴心和前述第1摆动轴心连结的第1假想平面的上表面与将前述第1摆动轴心和前述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第2假想平面的上表面所成的角为170°以上且小于180°。
CN202080058491.9A 2019-08-20 2020-04-06 搬运输送机 Pending CN1142067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0444 2019-08-20
JP2019150444A JP7192711B2 (ja) 2019-08-20 2019-08-20 搬送コンベア
PCT/JP2020/015533 WO2021033361A1 (ja) 2019-08-20 2020-04-06 搬送コンベア(transport convey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6754A true CN114206754A (zh) 2022-03-18

Family

ID=7466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8491.9A Pending CN114206754A (zh) 2019-08-20 2020-04-06 搬运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9489A1 (zh)
JP (1) JP7192711B2 (zh)
KR (1) KR20220047273A (zh)
CN (1) CN114206754A (zh)
AU (1) AU2020333489A1 (zh)
WO (1) WO20210333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2718B2 (ja) * 2019-09-02 2022-12-2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設備
CN117465881B (zh) * 2023-12-27 2024-04-16 石家庄宜中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纤光栅温度监测技术的煤矿皮带托辊自动喷淋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2570A (ja) * 1993-12-16 1995-07-11 Toyo Kanetsu Kk 搬送装置間における中継ユニット
CN103708224A (zh) * 2012-10-04 2014-04-09 加特可株式会社 输送物的输送装置
CN103974542A (zh) * 2013-02-06 2014-08-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基板固定装置、基板作业装置以及基板固定方法
JP2015147660A (ja) * 2014-02-07 2015-08-20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ベヤライン
JP2016088649A (ja) * 2014-10-31 2016-05-23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装置
CN207684450U (zh) * 2017-12-29 2018-08-03 重庆立万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管件加工进料结构
CN207726343U (zh) * 2017-12-26 2018-08-14 河北视窗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
CN207917942U (zh) * 2018-01-30 2018-09-28 广州贝斯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饼干安全输送设备
CN208103262U (zh) * 2018-03-01 2018-11-16 济南驷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机间过渡装置
CN10942207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株式会社大福 物品输送设备
CN109534004A (zh) * 2018-10-20 2019-03-29 山东耀华特耐科技有限公司 耐磨耐火可塑料出料传递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2406A (ja) 1981-12-12 1983-06-1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被膜形成用ペ−スト
US4753337A (en) * 1986-09-18 1988-06-28 Grosjean Robert M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a breakaway conveyor section
JPH01166617U (zh) * 1988-05-13 1989-11-22
JP2001233427A (ja) * 2000-02-25 2001-08-28 Daifuku Co Ltd 支持搬送装置
JP2005145704A (ja) * 2003-11-20 2005-06-09 Daifuku Co Ltd 搬送設備
JP4288597B2 (ja) * 2004-03-16 2009-07-01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装置
JP4586756B2 (ja) * 2006-03-23 2010-11-24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コンベヤ設備
JP5626579B2 (ja) * 2010-12-08 2014-11-19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物品搬送用の移動体
JP6375410B1 (ja) * 2017-04-04 2018-08-15 トーヨーカネ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の遮断機構
JP6870542B2 (ja) * 2017-08-31 2021-05-12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設備
JP7079487B2 (ja) * 2018-07-30 2022-06-02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渡し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2570A (ja) * 1993-12-16 1995-07-11 Toyo Kanetsu Kk 搬送装置間における中継ユニット
CN103708224A (zh) * 2012-10-04 2014-04-09 加特可株式会社 输送物的输送装置
CN103974542A (zh) * 2013-02-06 2014-08-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基板固定装置、基板作业装置以及基板固定方法
JP2015147660A (ja) * 2014-02-07 2015-08-20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ベヤライン
JP2016088649A (ja) * 2014-10-31 2016-05-23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装置
CN10942207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株式会社大福 物品输送设备
CN207726343U (zh) * 2017-12-26 2018-08-14 河北视窗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
CN207684450U (zh) * 2017-12-29 2018-08-03 重庆立万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管件加工进料结构
CN207917942U (zh) * 2018-01-30 2018-09-28 广州贝斯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饼干安全输送设备
CN208103262U (zh) * 2018-03-01 2018-11-16 济南驷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机间过渡装置
CN109534004A (zh) * 2018-10-20 2019-03-29 山东耀华特耐科技有限公司 耐磨耐火可塑料出料传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92711B2 (ja) 2022-12-20
JP2021031209A (ja) 2021-03-01
KR20220047273A (ko) 2022-04-15
TW202108476A (zh) 2021-03-01
AU2020333489A1 (en) 2022-03-24
WO2021033361A1 (ja) 2021-02-25
US20220289489A1 (en)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6754A (zh) 搬运输送机
KR20130064103A (ko) 로프 흔들림이 검출되는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TWI781219B (zh) 物品搬送設備
JP2008201494A (ja) エレベータの出発阻止装置
US20090223779A1 (en) Conveyor Diverter
TWI836057B (zh) 搬送輸送機
US20190002212A1 (en) Stopper
JP3163138U (ja) 昇降機能付搬送装置
JP2004510664A (ja) 自動調整式エスカレータ手すりシステム
KR101605242B1 (ko) 승하강 기능을 갖는 스커트 장치
JP6961549B2 (ja) 包装システム
JP7079487B2 (ja) 搬送装置及び渡し搬送装置
JP5169023B2 (ja) 搬送システム
CN220844215U (zh) 自适应下纠偏托辊架、转弯组件以及皮带机
EP2562111A1 (en) Web guide device
CN218878659U (zh) 一种输送挡停装置及输送系统
JP2005320119A (ja) 搬送路切換装置
KR102463286B1 (ko) 연속식 하역기용 이송 가이드장치
KR101928179B1 (ko) 트리퍼카용 낙광 방지장치
KR102177865B1 (ko) 벨트컨베이어용 손상감지장치
JP202118762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154117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RU2331568C1 (ru) Пневмоконвейер с токов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JP6585550B2 (ja) 振分装置
CN207748491U (zh) 一种转向传送带及应用于该传送带间的中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