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6612A - 阻气性层叠体、包装材 - Google Patents

阻气性层叠体、包装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6612A
CN114206612A CN202080054342.5A CN202080054342A CN114206612A CN 114206612 A CN114206612 A CN 114206612A CN 202080054342 A CN202080054342 A CN 202080054342A CN 114206612 A CN114206612 A CN 114206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gas barrier
polyol
layer
anhyd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43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田友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C Corp filed Critical D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06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6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32B9/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9/04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24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8Multiple coating on on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4Oxygen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6Water vapor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70Food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80Medical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现有的阻气性层叠体而言具有更良好的阻气性的层叠体、使用所述层叠体的包装材。本发明通过提供如下层叠体而实现所述目的,所述层叠体具有:基材,包含双轴延伸聚丙烯;氧化铝层,配置于所述基材上;阻气性涂布剂层,配置于所述氧化铝层上;及阻气性接着剂层,配置于所述阻气性涂布剂层上。

Description

阻气性层叠体、包装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气性层叠体、使用所述阻气性层叠体而获得的包装材。
背景技术
食品、医药品等的包装中所使用的包装材料被要求防止内容物的变质、特别是由氧引起的氧化。针对所述要求,之前使用由阻氧性相对较高的树脂构成的阻隔性膜或将所述阻隔性膜用作膜基材的层叠体(层叠膜)。
之前,作为阻氧性树脂,使用以聚丙烯酸或聚乙烯基醇为代表的在分子内含有亲水性高的氢键结性基的树脂。近年来,进行进一步提高这些阻氧性树脂的阻隔性的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130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9-344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阻气性层叠体中,未必能获得充分的阻气性,另外,无法实现良好的涂布外观,从而无法满足对于阻气性层叠体的需求。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事实情况而成,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现有的阻气层叠体而言具有更良好的阻气性的层叠体、使用所述层叠体的包装材。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有:基材,包含双轴延伸聚丙烯;氧化铝层,配置于所述基材上;阻气性涂布剂层,配置于所述氧化铝层上;及阻气性接着剂层,配置于所述阻气性涂布剂层上。
本发明优选为:所述阻气涂布剂为含有具有羧基的树脂(A)、二价金属化合物(B)及醇(C)的涂布剂,组合物中的醇(C)的含量为85wt%~98wt%,组合物中的水分量为1%以下。
本发明优选为:所述具有羧基的树脂(A)为自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及天冬胺酸中的单量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优选为:所述二价金属化合物(B)为选自锌化合物、镁化合物及钙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优选为:所述醇(C)为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所述层叠体的包装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体,能够提供一种阻气性优异的包装材。
具体实施方式
<层叠体>
本发明的层叠体具有:基材,包含双轴延伸聚丙烯;氧化铝层,配置于基材上;阻气性涂布剂层,配置于所述氧化铝层上;及阻气性接着剂层,配置于所述阻气性涂布剂层上。除具有这些层以外,还可具有密封胶层(sealant layer)、印刷层、锚固涂布层(anchorcoat layer)等。以下,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基材)
本发明的层叠体中所使用的基材包含双轴延伸聚丙烯。作为原料,可列举:丙烯的均聚物、包含丙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的丙烯系树脂、丙烯的均聚物与共聚物的混合物。可使用如下基材:将包含这些原料的膜或片(再者,以下,只要未特别记载,则膜也为膜与片的总称)以单层或两层以上的共挤出的方式进行制膜,并在双轴方向上延伸而得的基材。
作为在两方向上延伸的方法,可使用现有已知的方法,例如,利用挤出机将原料熔融,利用环状模或T模来挤出,并进行急冷,由此制造实质上无定型且未取向的未延伸膜。其后,可通过利用拉幅机式逐次双轴延伸、拉幅机式同时双轴延伸、管式同时双轴延伸等方法使所述未延伸膜在膜的流动(纵轴)方向及与膜的流动方向呈直角的(横轴)方向上延伸来制造。延伸倍率可根据聚丙烯原料来适宜选择,但通常优选为在纵轴方向及横轴方向上分别为2倍~10倍。
基材的膜厚并无特别限定,就成型性或透明性的观点而言,只要在1μm~300μm的范围内适宜选择即可。为了获得合适的强度、刚性、加工容易性,基材的膜厚优选为1μm~100μm,更优选为20μm~50μm的范围。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基材优选为由相位差测定法所得的面取向系数Δ为0.005~0.020的范围。由此,可使后述的氧化铝层与基材的密合性提高至也能够充分耐受煮沸或蒸馏处理的水平。
作为将基材的面取向系数Δ调整为0.005至0.020的范围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在双轴延伸后进行热固定步骤,并适当选择双轴延伸及热固定的条件,由此控制面取向系数Δ的方法。例如,在双轴延伸后,在低温下进行长时间的热固定,由此可将所述面取向系数Δ调整为所期望的范围内。另外,通过后述的反应离子蚀刻(Reactive Ion Etching,RIE)处理等表面处理,也能够改质表面,以使面取向系数Δ成为0.005至0.020的范围。可使用预先将面取向系数Δ调整为0.005至0.020的范围的市售品,也可在即将形成氧化铝层之前对基材的表面实施改质处理。
另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基材优选为通过相位差测定法而测定的取向角相对于流动方向为50°至90°或-50°至-90°。由此,可使后述的氧化铝层与基材的密合性提高至也能够充分耐受煮沸或蒸馏处理的水平。此处,关于取向角,将流动方向设为0°,若分子链向左侧倾斜地排列,则定义为+,若分子链向右侧倾斜地排列,则定义为-。
流动方向的取向角可利用使用可见光的相位差测定法、使用微波的分子取向测定法等方法来求出,但在使用微波的分子取向测定法的情况下,由测定者所得的测定值的偏差变大。相对于此,相位差测定法可与测定者无关地稳定测定,测定者的偏差也少,可正确地测定取向角。因此,在相对于流动方向的取向角的测定中,以采用相位差测定法为宜。
此种基材是经过双轴延伸及热固定而获得。通过适当选择双轴延伸及热固定的条件,可控制取向角。例如,在双轴延伸后,相对于流动方向切出中央部分来使用,由此能够在所期望的范围内选择基材的取向角。
在基材中视需要也可包含添加剂。具体而言,出于对加工性、耐热性、耐气候性、机械性质、尺寸稳定性、抗氧化性、滑动性、脱模性、阻燃性、抗霉性、电特性、强度等进行改良、改质的目的,可添加润滑剂、交联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填充剂、增强剂、抗静电剂、颜料等塑料调配剂或添加剂等。添加剂的添加量在不对其他性能造成影响的范围内调整。
(表面处理)
为了提高氧化铝层的密合性,可对基材实施某些表面处理、例如电晕放电处理、臭氧处理、使用氧气或氮气等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辉光放电处理等物理处理或使用化学药品的氧化处理等化学处理、其他处理。特别是放电处理可将基材的面取向系数Δ调整为所期望的范围内,因此优选。作为放电处理,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RIE处理。
RIE处理例如可使用卷绕式线内装置来进行,可使用对设置有基材的冷却圆筒施加电压的平面型处理装置。关于利用平面型处理装置对基材进行RIE处理的方法,在处理辊(冷却辊)的内侧配置电极(阴极),一边沿着处理辊搬送基材一边使等离子体中的离子作用于基材的表面来进行RIE处理。根据此种方法,可将基材设置于靠近阴极的位置,且获得高的自偏压,由此可进行RIE处理。
或者,RIE处理也可使用空心阳极/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来进行。空心阳极/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例如包括作为阳极发挥功能的处理辊。阴极及配置于阴极的两端的遮蔽板以与处理辊相向的方式配置于处理辊的外部,阴极形成为具有开口部的箱形状。阴极的开口部开口为与处理辊相向,遮蔽板具有沿着处理辊的曲面形状。气体导入喷嘴配置于阴极的上方,向处理辊与阴极之间及处理辊7遮蔽板之间的空隙中导入气体。匹配箱配置于阴极的背面。
在利用此种空心阳极/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对基材进行RIE处理中,一边沿着处理辊搬送基材,一边自匹配箱对阴极施加电压,在导入有气体的处理辊与阴极及遮蔽板之间产生等离子体,朝向作为阳极的处理辊吸引等离子体中的自由基,由此使自由基作用于基材的表面。
在RIE处理中,优选为在空心阳极电极中装入磁铁而使用磁辅助/空心阳极。由此,能够以高速进行更强力且稳定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通过自磁电极产生的磁场,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封闭效果,可以大的自偏压获得高的离子电流密度。
作为用以进行基于RIE的预处理的气体种类,例如可使用氩、氧、氮、氢。这些气体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在RIE处理中,也可使用两座以上的处理装置连续地进行处理。此时,所使用的两座以上的处理装置无需相同。例如,也可利用平面型处理装置来处理基材,然后,连续地使用空心阳极/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锚固涂布层)
本发明的层叠体中,可在形成氧化铝层之前,在基材上设置锚固涂布层。锚固涂布层可通过在基材上涂布锚固涂布剂并加以干燥来形成。由此,可提高基材与氧化铝层的密合性,并且通过锚固涂布剂的流平作用,可提高氧化铝层的形成面的平坦性,可形成裂纹等膜缺陷少且均匀的氧化铝薄膜。
作为锚固涂布剂,例如可列举:溶剂溶解性或水溶性的聚酯树脂、异氰酸酯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醇树脂、乙烯-乙烯基醇树脂、乙烯基改性树脂、环氧树脂、含噁唑啉基的树脂、改性苯乙烯树脂、改性硅树脂或烷基钛酸酯(alkyl titanate)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锚固涂布层的膜厚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5nm~5μm左右,更优选为10nm~1μm。由此,可在基材上形成内部应力得到抑制的均匀的层。
在设置锚固涂布层的情况下,为了改良锚固涂布剂的涂布性、接着性,也优选为在形成锚固涂布层之前对基材的表面实施放电处理。
(氧化铝层)
氧化铝层为主要成分包含氧化铝的层。此处,所谓主要成分,是指超过构成氧化铝层的成分的50质量%的是氧化铝。优选为构成氧化铝层的成分的70质量%以上是氧化铝,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理想的是100质量%。氧化铝包含AlO、Al2O、Al2O3等各种铝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各种铝氧化物的含有率可根据薄膜层的制作条件来调整。
氧化铝层优选为通过x射线光电子光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测定法而算出的氧与铝的比(O/Al比)为1.0~1.5。由此,为透明且对基材显示出高的密合性。在O/Al比为所述范围的情况下,可确保充分的阻隔性,而且可获得良好的透明性,不易产生裂纹等膜缺陷。
关于氧化铝层,在层中,可在层叠方向上存在氧原子的浓度梯度。例如,自氧化铝层的基材侧的面至与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O/Al比可增加。氧化铝层可仅设置一层,也可设置利用相互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而形成的两层以上。
氧化铝层的膜厚优选为5nm~300nm,更优选为10nm~300nm。若氧化铝的膜厚为所述范围,则可形成均匀的层,且可确保充分的阻隔性。
氧化铝层的表面粗糙度优选为3.5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进而优选为2.0μm以下。表面粗糙度Rm的下限并无特别限制,一例为1.0μm以上。再者,此处,所谓氧化铝层表面粗糙度,是指氧化铝层的与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的表面粗糙度,且为通过对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以下称为“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测定所得的AFM凹凸像进行粗糙度分析而求出的粗糙度Rms(均方根粗糙度)的值。
氧化铝层的表面粗糙度受到基材的表面粗糙度、有无锚固涂布层、形成氧化铝层的粒子的粒子径、氧化铝层的膜厚等的影响,但若受到这些影响的氧化铝层的表面粗糙度处于所述范围内,则可使层叠体的阻气性良好。
另外,形成氧化铝层的粒子的平均粒子径优选为20nm以下。由此,可以高密度填充氧化铝层,且可无间隙且有效率地被覆基材表面的凹凸,可制成阻气性优异的层叠体。再者,形成氧化铝层的粒子的平均粒子径更优选为15nm以下,进而优选为10nm以下。下限并无特别限制。形成氧化铝层的粒子的平均粒子径可与氧化铝层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定同样地通过AFM凹凸像的分析来获得。
氧化铝层可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Vapor Deposition,CVD)等来形成。在考虑生产性的情况下,优选为真空蒸镀法。在通过真空蒸镀法来形成氧化铝层的情况下,也可并用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机构。作为蒸镀原料的加热方式,可使用电子束(Electron Beam,EB)方式、高频感应加热方式、电阻加热方式等。在通过真空蒸镀法而气化或升华的蒸镀粒子中填充具有高能量的高密度等离子体,由此可提高致密性等氧化铝层的膜质,并提高阻隔性。作为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机构,可列举:感应耦合(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等离子体、螺旋波等离子体、微波等离子体、空心阴极放电等。
(阻气性涂布剂层)
本发明的层叠体中,在氧化铝层上形成阻气性涂布剂层,从而提高层叠体的阻气性或保护氧化铝层,并提高与阻气性接着剂层或任意形成的印刷层的密合性。
本发明的阻气性涂布剂含有具有羧基的树脂(A)、二价金属化合物(B)及醇(C),且所述涂布剂的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醇(C)的含量为85wt%~98wt%,组合物中的水分量为1%以下。
<具有羧基的树脂(A)>
本发明的具有羧基的树脂(A)可包含羧酸酐作为羧基。所述具有羧基的树脂(A)优选为自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及天冬胺酸中的单量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另外,关于具有羧酸基的树脂(A),若酸价为50mgKOH/g~800mgKOH/g,则阻隔性能提高,因此优选。特别优选为80mgKOH/g~800mgKOH/g。若酸价为80mgKOH/g以上,则充分推进离子键结,可获得高的阻隔性能。
(酸价测定方法)
所谓酸价,是指用于中和试样1g中所存在的酸成分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mg)数。具体而言,可通过如下方法来测定,即,将所秤量的试样溶于溶解试样的适当的溶媒、例如以体积比计为甲苯/甲醇=70/30的溶媒中,预先滴加数滴1%酚酞醇溶液,并在其中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钾醇溶液,确认变色点,且可利用下述计算式来求出。
酸价测定方法-1
酸价(mgKOH/g)=(V×F×5.61)/S
V:0.1mol/L氢氧化钾醇溶液的使用量(mL)
F:0.1mol/L氢氧化钾醇溶液的滴定度
S:试样的采取量(g)
5.61:0.1mol/L氢氧化钾醇溶液1mL中的氢氧化钾相当量(mg)
在试样为树脂溶液的情况下,可利用下述计算式来求出树脂酸价(mgKOH/g)。
树脂酸价(mgKOH/g)=树脂溶液的酸价(mgKOH/g)/NV(%)×100
NV:不挥发成分(%)
另外,在试样对于有机溶媒的溶解性低且析出等而难以测定的情况下,也可利用以下方法来测定酸价。
酸价测定方法-2
所谓酸价(mgKOH/g-树脂(resin)),是指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日本分光公司制造,FT-IR4200),并使用马来酸酐的根据由氯仿溶液所制成的校准曲线而获得的系数(f)、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溶液中的马来酸酐的无水环的伸缩峰值(1780cm-1)的吸光度(I)与马来酸的羰基的伸缩峰值(1720em-1)的吸光度(II),通过下述式而算出的值。
酸价(mgKOH/g-树脂(resin))=[(吸光度(I)×(f)×2×氢氧化钾的分子量×1000(mg)+吸光度(II)×(f)×氢氧化钾的分子量×1000(mg))/马来酸酐的分子量]
马来酸酐的分子量:98.06、氢氧化钾的分子量:56.11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羧基的树脂(A),分子量并无特别限定,但就涂膜成形性的观点而言,数量平均分子量优选为300~2,000,000。特别优选为500~1,000,000。
本发明的具有羧基的树脂(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可通过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elPermeation Chromatograph,GPC)的方法进行测定来算出。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羧基的树脂(A),只要为在结构中具有羧基的树脂,则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含羧基的乙烯基树脂。
(含羧基的乙烯基树脂)
作为含羧基的乙烯基树脂,例如可列举具有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量体的聚合物。作为具有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量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羧基乙酯、巴豆酸、衣康酸、马来酸或富马酸等不饱和羧酸类;
衣康酸单甲酯、衣康酸单正丁酯、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正丁酯、富马酸单甲酯、富马酸单正丁酯等各种不饱和二羧酸类与饱和一元醇类的单酯类(半酯类);
己二酸单乙烯酯或琥珀酸单乙烯酯等各种饱和二羧酸的单乙烯酯类;
琥珀酸酐、戊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或偏苯三甲酸酐等各种饱和多羧酸的酐类与各种含羟基的乙烯基系单量体类的加成反应产物;以及使如上所述的各种含羧基的单量体类与内酯类进行加成反应而获得的各种单量体类等。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羧基的树脂(A),可为所述具有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量体的均聚物,也可为使用多种具有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量体的共聚物。另外,也可为与能够和具有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量体共聚的其他单量体的共聚物。
作为能够与具有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量体共聚的单量体,例如可列举以下单量体。
可列举:(1)(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等具有碳数1~2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
(2)(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等具有脂式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
(3)(甲基)丙烯酸苯甲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等具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类;
(4)(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丙三醇;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等具有聚烷二醇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羟基烷基的丙烯酸酯类;
(5)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酸二丁酯、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二丁酯、富马酸甲基乙酯、富马酸甲基丁酯、衣康酸甲基乙酯等不饱和二羧酸酯类;
(6)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苯乙烯衍生物类;
(7)丁二烯、异戊二烯、戊间二烯(piperylene)、二甲基丁二烯等二烯系化合物类;
(8)氯乙烯、溴乙烯等卤化乙烯基或卤化亚乙烯类;
(9)甲基乙烯基酮、丁基乙烯基酮等不饱和酮类;
(10)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类;
(11)甲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
(12)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氰化亚乙烯等氰化乙烯基类;
(13)丙烯酰胺或其醇酸取代酰胺类;
(14)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N-取代马来酰亚胺类;
(15)氟乙烯、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氯三氟乙烯、溴三氟乙烯、五氟丙烯或六氟丙烯那样的含氟的α-烯烃类;或者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五氟乙基三氟乙烯基醚或七氟丙基三氟乙烯基醚那样的(全)氟烷基的碳数为1至18的(全)氟烷基·全氟乙烯基醚类;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2,3,3-四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5H-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2H,2H-十七氟癸基(甲基)丙烯酸酯或全氟乙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那样的(全)氟烷基的碳数为1至18的(全)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类等含氟的乙烯性不饱和单量体类;
(16)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硅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
(17)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N,N-二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N,N-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这些聚合性不饱和单量体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关于所述具有羧基的树脂(A),若使用已知惯用的方法进行聚合(共聚)便可获得,其共聚形态并无特别限制。可在催化剂(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通过加成聚合来制造,可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的任一种。另外,共聚方法也可使用块状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等已知的聚合方法。
<二价金属化合物(B)>
本发明的金属化合物(B)的特征在于为二价金属化合物。
所谓二价金属化合物(B),是指二价金属的化合物。作为二价金属化合物(B),可列举锌化合物、镁化合物、钙化合物、锰化合物、铁化合物、钴化合物、镍化合物、铜化合物等,特别优选为锌化合物、镁化合物、钙化合物。这些金属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二价金属化合物(B),优选为二价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也可为这些的混合物。
作为二价金属化合物(B)的具体化合物,优选为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特别优选为氧化锌与氧化镁。
作为二价金属化合物(B),优选为粒子状。进而优选为平均粒子径为500nm以下且10nm以上的微粒子。特别优选为20nm~300nm的微粒子。
此处的平均粒子径可使用动态光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例如LB-500(堀场制作所制造)进行测定。
<醇(C)>
作为本发明的醇(C),可使用已知惯用的醇。具体而言,可列举: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戊醇等。优选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特别优选为丙醇。
<阻气性涂布剂>
本发明的阻气性涂布剂的特征在于:含有所述具有羧基的树脂(A)、二价金属化合物(B)及醇(C)。其中,特征在于:醇(C)的含量为85wt%~98wt%,组合物中的水分量为1%以下。在醇(C)与水处于所述范围内时,二价金属化合物(B)在组合物中稳定地存在,在涂敷干燥时首次与具有羧基的树脂(A)形成离子键而发挥阻气性。由于可在组合物的常态下稳定地保存,因此能够非常合适地用作阻气用涂布剂,可以单液型形成阻气性涂布层。
在本发明的阻气性涂布剂中,不挥发成分为组合物中的1wt%~15wt%。在不挥发成分总量中,具有羧基的树脂(A)与二价金属化合物(B)的合计量优选为90wt%~100wt%。若为所述范围,则可充分发挥阻气性。特别优选为95wt%~100wt%。另外,关于具有羧基的树脂(A)与二价金属化合物(B)的比率,相对于具有羧基的树脂(A)与二价金属化合物(B)的合计量,二价金属化合物(B)优选为15wt%~60wt%。若为所述范围,则可良好地兼顾阻气性与涂敷性。特别优选为20wt%~50wt%。
本发明的阻气性涂布剂也可含有所述具有羧基的树脂(A)、二价金属化合物(B)及醇(C)以外的材料。
(溶剂)
本发明的阻气性涂布剂也可含有醇(C)以外的溶剂,优选为与醇(C)相容的溶剂,例如可列举: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
(添加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例示:偶合剂、硅烷化合物、磷酸化合物、有机填料、无机填料、稳定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塑化剂、抗静电剂、润滑剂、防粘连剂、着色剂、结晶成核剂、氧捕捉剂(具有氧捕捉功能的化合物)、粘着赋予剂等。这些各种添加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偶合剂,可列举已知惯用的偶合剂,例如可列举:硅烷偶合剂、钛偶合剂、锆偶合剂、铝偶合剂等。
作为硅烷偶合剂,只要使用已知惯用的硅烷偶合剂即可,例如可列举: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环氧基的硅烷偶合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硅烷基-N-(1,3-二甲基亚丁基)丙基胺、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氨基的硅烷偶合剂;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甲基)丙烯酰基的硅烷偶合剂;3-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合剂等。
作为钛偶合剂,例如可列举:异丙基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辛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二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酰基钛酸酯、异丙基异硬脂酰基二丙烯酸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盐)钛酸酯、四辛基双(二-十三烷基亚磷酸盐)钛酸酯、四(2,2-二烯丙氧基甲基-1-丁基)双(二-十三烷基)亚磷酸盐钛酸酯、双(二辛基焦磷酸盐)氧基乙酸酯钛酸酯、双(二辛基焦磷酸盐)亚乙基钛酸酯等。
作为锆偶合剂,例如可列举:乙酸锆、碳酸锆铵、氟化锆等。
作为铝偶合剂,可列举:乙酰烷氧基二异丙醇铝、铝二异丙氧基单乙基乙酰乙酸酯、铝三乙基乙酰乙酸酯、铝三乙酰丙酮酸酯等。
作为硅烷化合物,可列举:烷氧基硅烷、硅氮烷、硅氧烷等。作为烷氧基硅烷,可列举: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乙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1,6-双(三甲氧基硅烷基)己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作为硅氮烷,可列举六甲基二硅氮烷等。作为硅氧烷,可列举含水解性基的硅氧烷等。
添加剂中,作为无机填料,可列举:金属、金属氧化物、树脂、矿物等无机物及这些的复合物。作为无机填料的具体例,可列举:二氧化硅、氧化铝、钛、氧化锆、铜、铁、银、云母、滑石、铝片、玻璃片、粘土矿物等。
作为具有氧捕捉功能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受阻酚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有机磷化合物、没食子酸、连苯三酚等与氧反应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或钴、锰、镍、铁、铜等过渡金属化合物等。
作为粘着赋予剂,可列举:二甲苯树脂、萜烯树脂、酚树脂、松香树脂等。通过添加粘着赋予剂,可提高对于刚刚涂布后的各种基材的粘着性。相对于树脂组合物总量100质量份,粘着性赋予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01质量份~5质量份。
(阻气性接着剂层)
阻气性接着剂层为阻气性接着剂的硬化涂膜,且配置于阻气性涂布层上。可使用的阻气性接着剂只要具有阻气性,则并无特别限定。再者,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阻气性接着剂,是指满足以5g/m2(固体成分)涂布的接着剂的硬化涂膜的阻氧性为300cc/m2/day/atm以下或水蒸气阻隔性为120g/m2/day以下中的至少一条件的阻气性接着剂。作为市售品,可列举迪爱生(DIC)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帕斯利姆(PASLIM)VM001或帕斯利姆(PASLIM)J350X等“帕斯利姆(PASLIM)”系列或三菱气体化学公司制造的“马克西部(MAXIVE)”。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具有阻气性的接着剂,可优选地列举包含多元醇组合物(A)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的二液型接着剂,所述多元醇组合物(A)包含下述(A1)~(A5)中的至少一种聚酯多元醇,所述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包含在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以下,也简称为异氰酸酯化合物)。
(1)通过使羧酸酐或多羧酸与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聚酯多元醇反应而获得的聚酯多元醇(A1)
(2)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聚酯多元醇(A2)
(3)具有丙三醇骨架的聚酯多元醇(A3)
(4)使邻位取向性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缩聚而获得的聚酯多元醇(A4)
(5)具有异氰脲酸环的聚酯多元醇(A5)
聚酯多元醇(A1)可通过使羧酸酐或多元羧酸与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聚酯多元醇(a1)反应来获得,且具有至少一个羧基与两个以上的羟基。聚酯多元醇(a1)可通过将多元羧酸或多元醇的一部分设为三元以上来获得。
聚酯多元醇(A1)的调整中所使用的多元羧酸优选为包含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作为多元羧酸的这些化合物而获得的聚酯多元醇的阻气性与接着性优异。关于通过使用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而接着剂的阻气性优异的理由,推测原因在于:使用邻苯二甲酸或其酸酐而获得的聚酯链的旋转得到抑制。关于接着性优异的理由,推测原因在于:因聚酯链为非对称而显示出非结晶性,从而赋予充分的基材密合性。
作为三元以上的多元羧酸,可列举偏苯三甲酸及其酸酐、均苯四甲酸及其酸酐等。为了防止合成时的凝胶化,作为三元以上的多元羧酸,优选为使用三元羧酸。
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其他多元羧酸共聚。具体而言,可列举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脂肪族多元羧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等含不饱和键的多元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多元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均苯四甲酸、偏苯三甲酸、1,4-萘二羧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羧酸、1,2-双(苯氧基)乙烷-p,p′-二羧酸及这些二羧酸的酸酐或酯形成性衍生物、对羟基苯甲酸、对(2-羟基乙氧基)苯甲酸及这些二羟基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等芳香族多元羧酸等,可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为琥珀酸、1,3-环戊烷二羧酸、间苯二甲酸及其酸酐。
聚酯多元醇(A1)的调整中所使用的多元醇优选为包含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及环己烷二甲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氧原子间的碳原子数越少,分子链越不会过度柔软,推测氧不易透过,因此特别优选为使用乙二醇。
作为三元以上的多元醇,可列举: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1,2,4-丁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为了防止合成时的凝胶化,作为三元以上的多元醇,优选为使用三元醇。
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其他多元羧酸共聚。具体而言,可例示: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丁二醇、丁基乙基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脂肪族二醇;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萘二醇、联苯酚、双酚A、双酚F、四甲基联苯酚或这些的环氧乙烷伸长物、氢化脂环族等芳香族多元酚等。
聚酯多元醇(A1)可通过使多元羧酸或其酸酐与作为所述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反应产物的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聚酯多元醇(a1)反应来获得。与多元羧酸反应的羟基的比例优选为设为聚酯多元醇(a1)所具有的羟基的1/3以下。与聚酯多元醇(a1)反应的多元羧酸或其酸酐优选为二元或三元。可列举琥珀酸酐、马来酸酐、1,2-环己烷二羧酸酐、4-环己烯-1,2-二羧酸酐、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邻苯二甲酸酐、2,3-萘二羧酸酐、偏苯三甲酸酐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聚酯多元醇(A2)可通过使用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成分作为多元羧酸、多元醇来获得。
作为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多元羧酸,可列举: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4-环己烯-1,2-二羧酸及其酸酐、3-甲基-4-环己烯-1,2-二羧酸及其酸酐等。其中,碳原子数越少,分子链越不会过度柔软,推测氧不易透过,因此优选为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
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其他多元羧酸共聚。具体而言,可列举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脂肪族多元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多元羧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均苯四甲酸、偏苯三甲酸、1,4-萘二羧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羧酸、1,2-双(苯氧基)乙烷-p,p′-二羧酸及这些二羧酸的酸酐或酯形成性衍生物、对羟基苯甲酸、对(2-羟基乙氧基)苯甲酸及这些二羟基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等芳香族多元羧酸等,可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另外,也可使用这些的酸酐。其中,为了获得阻气性,优选为琥珀酸、1,3-环戊烷二羧酸、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酸酐、间苯二甲酸,进而更优选为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
作为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多元醇,可列举2-丁烯-1,4-二醇等。
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其他多元醇共聚。具体而言,可例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丁二醇、丁基乙基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脂肪族二醇;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萘二醇、联苯酚、双酚A、双酚F、四甲基联苯酚或这些的环氧乙烷伸长物、氢化脂环族等芳香族多元酚等。其中,氧原子间的碳原子数越少,分子链越不会过度柔软,推测氧不易透过,因此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及环己烷二甲醇,进而更优选为乙二醇。
另外,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聚酯多元醇(A2)也可为具有羟基的聚酯多元醇(a2)与具有聚合性双键的羧酸或羧酸酐的反应产物。作为具有聚合性双键的羧酸或其酸酐,可列举:马来酸、马来酸酐或富马酸等具有聚合性双键的羧酸、油酸、山梨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聚酯多元醇(a2)优选为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在聚酯多元醇(a2)所具有的羟基为2个以下的情况下,聚酯多元醇(A2)所具有的羟基的数量为0个~1个,在与后述的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反应时,不易产生分子伸展,有接着强度等降低的担忧。
聚酯多元醇(A2)优选为双键成分比率为5质量%~60质量%。若低于5质量%,则聚合性双键间的交联点变少,难以获得阻气性。若超过60质量%,则交联点变多,有硬化涂膜的柔软性降低而难以获得接着强度的担忧。再者,在本说明书中,聚酯多元醇(A2)中的双键成分比率是使用下述式(a)来计算。在下述式中,所谓单体,是指聚酯多元醇(A2)的合成中所使用的多元羧酸、多元醇。
[数式1]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111
进而,作为聚酯多元醇(A2),可列举干性油或半干性油。作为干性油或半干性油,可列举具有碳-碳双键的已知惯用的干性油、半干性油等。
具有丙三醇骨架的聚酯多元醇(A3)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丙三醇骨架。
[化1]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112
(通式(1)中,R1~R3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下述通式(2);其中,R1~R3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基)
[化2]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113
(通式(2)中,n表示1~5的整数,X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选自由1,2-亚苯基、1,2-亚萘基、2,3-亚萘基、2,3-蒽醌二基及2,3-蒽二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亚芳基,Y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聚酯多元醇(A3)中,R1、R2及R3中的任一个为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R1、R2及R3中的任两个为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R1、R2及R3全部为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中的任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也可成为混合物。更优选为R1~R3全部为通式(2)所表示的基。
在通式(2)中,在X被取代基取代的情况下,可经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键结于X上的与游离基不同的任意碳原子上。作为所述取代基,可列举:氯基、溴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氧基、甲硫基、苯硫基、氰基、硝基、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羧基、氨甲酰基、N-乙基氨甲酰基、苯基或萘基等。
通式(2)中的Y的具体例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新戊基、1,5-亚戊基、3-甲基-1,5-亚戊基、1,6-亚己基、甲基亚戊基、二甲基亚丁基等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优选为亚丙基、亚乙基,更优选为亚乙基。
聚酯多元醇(A3)是将丙三醇、在邻位取代有羧酸的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及多元醇作为必需成分进行反应而获得。
作为在邻位取代有羧酸的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可列举:邻苯二甲酸或其酸酐、萘2,3-二羧酸或其酸酐、萘1,2-二羧酸或其酸酐、蒽醌2,3-二羧酸或其酸酐及2,3-蒽羧酸或其酸酐等。这些化合物可在芳香环的任意碳原子上具有取代基。作为所述取代基,可列举:氯基、溴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氧基、甲硫基、苯硫基、氰基、硝基、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羧基、氨甲酰基、N-乙基氨甲酰基、苯基或萘基等。
作为多元羧酸,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其他多元羧酸共聚。具体而言,可列举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脂肪族多元羧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等含不饱和键的多元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多元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均苯四甲酸、偏苯三甲酸、1,4-萘二羧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羧酸、联苯二甲酸(Diphenic Acid)及其酸酐、1,2-双(苯氧基)乙烷-p,p′-二羧酸及这些二羧酸的酸酐或酯形成性衍生物、对羟基苯甲酸、对(2-羟基乙氧基)苯甲酸及这些二羟基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等芳香族多元羧酸等,可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为琥珀酸、1,3-环戊烷二羧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1,8-萘二甲酸、联苯二甲酸。
作为多元醇,可列举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二醇。例如可例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丁二醇等二醇。
另外,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丙三醇、碳原子数为2~6的亚烷基二醇以外的多元醇共聚。具体而言,可例示:赤藓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乙二醇、三丙二醇等脂肪族多元醇;环己烷二甲醇、三环癸烷二甲醇等脂环族多元醇;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萘二醇、联苯酚、双酚A、双酚F、四甲基联苯酚等芳香族多元酚或这些的环氧乙烷伸长物、氢化脂环族。
在多元醇组合物(A)以聚酯多元醇(A3)为主成分的情况下,聚酯多元醇(A3)所具有的丙三醇残基于阻气性接着剂的固体成分中所占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所谓丙三醇残基,是指通式(1)中的去除R1~R3而得的残基(C3H5O3=89.07),使用下述式(b)进行计算。
[数式2]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131
再者,在所述式(b)中,P是指聚酯多元醇(A3)。阻气性接着剂的树脂固体成分质量设为自所使用的多元醇组合物(A)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的合计质量中去除稀释溶剂(干式层压用接着剂的情况)、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中所含的挥发成分、无机成分的质量而得的质量。
使邻位取向性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缩聚而获得的聚酯多元醇(A4)包含多元羧酸与多元醇,所述多元羧酸包含至少一种以上的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所述多元醇包含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及环己烷二甲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为所述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相对于多元羧酸总量的使用率为70质量%~100质量%的聚酯多元醇。
多元羧酸将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中的任一者设为必需,但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其他多元羧酸共聚。具体而言,作为脂肪族多元羧酸,可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作为含不饱和键的多元羧酸,可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等,作为脂环族多元羧酸,可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1,3-环戊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作为芳香族多元羧酸,可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呋喃二羧酸、均苯四甲酸、偏苯三甲酸、1,4-萘二羧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羧酸、1,2-双(苯氧基)乙烷-p,p′-二羧酸及这些二羧酸的酸酐或酯形成性衍生物;对羟基苯甲酸、对(2-羟基乙氧基)苯甲酸及这些二羟基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等多元酸。其中,优选为琥珀酸、1,3-环戊烷二羧酸、间苯二甲酸。
多元醇包含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及环己烷二甲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但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使其他多元醇共聚。具体而言,可例示: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丁二醇、丁基乙基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脂肪族二醇;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萘二醇、联苯酚、双酚A、双酚F、四甲基联苯酚或这些的环氧乙烷伸长物、氢化脂环族等芳香族多元酚等。
具有异氰脲酸环的聚酯多元醇(A5)由下述通式(3)表示。
[化3]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141
(通式(3)中,R1~R3分别独立地表示-(CH2)n1-OH(其中,n1表示2~4的整数)或下述通式(4)所表示的基;其中,R1、R2及R3中的至少一个为通式(4)所表示的基)
[化4]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142
(通式(4)中,n2表示2~4的整数,n3表示1~5的整数,X表示选自由1,2-亚苯基、1,2-亚萘基、2,3-亚萘基、2,3-蒽醌二基及2,3-蒽二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可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Y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聚酯多元醇(A5)中,R1、R2及R3中的任一个为通式(4)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R1、R2及R3中的任两个为通式(4)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R1、R2及R3全部为通式(4)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中的任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也可成为混合物。更优选为R1~R3全部为通式(4)所表示的基。
在通式(3)中,-(CH2)n1-所表示的亚烷基可为直链状,也可为分支状。其中,n1优选为2或3,最优选为2。
在通式(4)中,在X被取代基取代的情况下,可经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键结于X上的与游离基不同的任意碳原子上。作为所述取代基,可列举:氯基、溴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氧基、甲硫基、苯硫基、氰基、硝基、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羧基、氨甲酰基、N-乙基氨甲酰基、苯基或萘基等。
X的取代基优选为羟基、氰基、硝基、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氨甲酰基、N-乙基氨甲酰基、苯基,更优选为羟基、苯氧基、氰基、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苯基。
通式(4)中的Y的具体例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新戊基、1,5-亚戊基、3-甲基-1,5-亚戊基、1,6-亚己基、甲基亚戊基、二甲基亚丁基等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优选为亚丙基、亚乙基,更优选为亚乙基。
聚酯多元醇(A5)是将具有异氰脲酸环的三醇、在邻位取代有羧酸的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及多元醇作为必需成分进行反应而获得。
作为具有异氰脲酸环的三醇,例如可列举1,3,5-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1,3,5-三(2-羟基丙基)异氰脲酸等异氰脲酸的环氧烷加成物等。
作为在邻位取代有羧酸的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可列举:邻苯二甲酸或其酸酐、萘2,3-二羧酸或其酸酐、萘1,2-二羧酸或其酸酐、蒽醌2,3-二羧酸或其酸酐及2,3-蒽羧酸或其酸酐等。这些化合物可在芳香环的任意碳原子上具有取代基。作为所述取代基,可列举:氯基、溴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苯氧基、甲硫基、苯硫基、氰基、硝基、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羧基、氨甲酰基、N-乙基氨甲酰基、苯基或萘基等。
作为多元醇,可例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二醇、具体而言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丁二醇等二醇。
其中,使用作为具有异氰脲酸环的三醇化合物的1,3,5-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或1,3,5-三(2-羟基丙基)异氰脲酸、使用作为在邻位取代有羧酸的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其酸酐的邻苯二甲酸酐、使用作为多元醇的乙二醇的具有异氰脲酸环的聚酯多元醇(A5)的阻气性或接着性优异而优选。
异氰脲酸环为高极性,且不形成氢键。作为通常提高接着性的方法,已知有调配羟基、氨基甲酸酯键、脲键、酰胺键等高极性官能基的方法,但具有这些键的树脂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有时会损及对于在溶剂型接着剂中经常使用的乙酸乙酯、2-丁醇等溶剂的溶解性,但具有异氰脲酸环的聚酯树脂不损及所述溶解性,因此能够容易稀释。
另外,异氰脲酸环为三官能,因此以异氰脲酸环为树脂骨架的中心且在其分支链上具有特定结构的聚酯骨架的聚酯多元醇化合物可获得高的交联密度。推测通过提高交联密度而可减少供氧气等气体通过的间隙。如上所述,异氰脲酸环不形成分子间氢键而为高极性且可获得高的交联密度,因此推测可确保阻气性与接着性。
就此种观点而言,在多元醇组合物(A)以聚酯多元醇(A5)为主成分的情况下,聚酯多元醇(A5)所具有的异氰脲酸环在阻气性接着剂的固体成分中所占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所谓异氰脲酸环,是指通式(3)中的去除R1~R3而得的残基(C3N3O3=126.05),使用下述式(b)进行计算。
[数式3]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151
再者,在所述式(c)中,P是指聚酯多元醇(A5)。阻气性接着剂的树脂固体成分质量设为自所使用的多元醇组合物(A)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的合计质量中去除稀释溶剂(干式层压用接着剂的情况)、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中所含的挥发成分、无机成分的质量而得的质量。
聚酯多元醇的羟基价优选为20mgKOH/g以上且250mgKOH/g以下。在羟基价小于20mgKOH/g的情况下,分子量过大,因此多元醇组合物(A)的粘度变高,无法获得良好的涂敷适应性。在羟基价超过250mgKOH/g的情况下,分子量过小,硬化涂膜的交联密度过高,无法获得良好的接着强度。
在聚酯多元醇具有酸基的情况下,酸价优选为200mgKOH/g以下。在酸价超过200mgKOH/g的情况下,多元醇组合物(A)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的反应过快,无法获得良好的涂敷适应性。聚酯多元醇的酸价的下限并无特别限制,一例为20mgKOH/g以上。若酸价为20mgKOH/g以上,则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可获得良好的阻气性或初期凝聚力。聚酯多元醇的羟基价可利用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0070中记载的羟基价测定方法进行测定,酸价可利用JIS-K0070中记载的酸价测定法进行测定。
若如上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的数量平均分子量为300~5000,则可获得接着性与阻气性的平衡优异程度的交联密度,因此特别优选。更优选为数量平均分子量为350~3000。若分子量小于300,则涂敷时的接着剂的凝聚力过小,而有如下担忧:在层压时,产生膜错开或所贴合的膜上浮等不良情况。另一方面,若分子量高于5000,则涂敷时的粘度过高,而有产生如下不良情况的担忧:无法涂敷或者粘着性低且无法进行层压等。再者,数量平均分子量是根据所获得的羟基价与设计上的羟基的官能基数并通过计算来求出。
聚酯多元醇的玻璃化温度优选为-30℃以上且8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且60℃以下,进而优选为25℃以上且60℃以下。若玻璃化温度超过80℃,则室温附近下的聚酯多元醇的柔软性低,因此有如下担忧:对于基材的密合性差,接着性降低。另一方面,若低于-30℃,则常温附近下的聚酯多元醇的分子运动剧烈,因此有如下担忧:无法获得充分的阻气性。
聚酯多元醇也可为通过基于聚酯多元醇(A1)~聚酯多元醇(A5)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的氨基甲酸酯伸长而设为数量平均分子量1000~15000的聚酯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在经氨基甲酸酯伸长的聚酯多元醇中存在一定以上的分子量成分与氨基甲酸酯键,因此具有优异的阻气性,初期凝聚力优异,作为层压用的接着剂而优异。
作为具有阻气性的二液型接着剂的一成分的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包含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无特别限制地使用现有已知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或这些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聚物、三聚物、以及使过量的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例如乙二醇、丙二醇、间亚二甲苯基醇、1,3-双羟基乙基苯、1,4-双羟基乙基苯、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季戊四醇、赤藓醇、山梨糖醇、乙二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间亚二甲苯基二胺等低分子活性氢化合物及其环氧烷加成物、各种聚酯树脂类、聚醚多元醇类、聚酰胺类的高分子活性氢化合物等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加合物。也可使用使聚酯多元醇(A1)~聚酯多元醇(A5)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将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比率设为异氰酸酯过剩的方式进行反应而获得的聚酯聚异氰酸酯。这些可使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
另外,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也可使用嵌段化异氰酸酯。作为异氰酸酯嵌段化剂,例如可列举苯酚、苯硫酚、甲基苯硫酚、乙基苯硫酚、甲酚、二甲酚、间苯二酚、硝基酚、氯酚等酚类;丙酮肟、甲基乙基酮肟、环己酮肟等肟类;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醇类;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1,3-二氯-2-丙醇等卤素取代醇类;叔丁醇、叔戊醇等三级醇类;ε-己内酰胺、δ-戊内酰胺、γ-丁内酰胺、β-丙内酰胺等内酰胺类,此外,也可列举芳香族胺类、酰亚胺类、乙酰丙酮、乙酰乙酸酯、丙二酸乙酯等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硫醇类、亚胺类、脲类、二芳基化合物类亚硫酸氢钠等。嵌段化异氰酸酯是通过己知惯用的适宜方法来使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嵌段化剂进行加成反应而获得。
其中,就可获得良好的阻气性的方面而言,优选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更优选为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间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之类的具有间二甲苯骨架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具有间二甲苯骨架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的三聚物、通过与胺的反应而合成的缩二脲物、与醇反应而成的加合物。与三聚物、缩二脲物相比,对于溶剂型接着剂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良好,因此在接着剂为溶剂型的情况下,优选为使用加合物。作为加合物,可使用与自所述低分子活性氢化合物中适宜选择的醇反应而成的加合物,其中,优选为与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三乙醇胺、间二甲苯二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的加合物。
另外,在使用如聚酯多元醇(A1)那样包含残存有羧酸基的聚酯多元醇的组合物作为多元醇组合物(A)的情况下,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也可包含环氧化合物。作为环氧化合物,可列举: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醚及其寡聚物、氢化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醚及其寡聚物、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对氧基苯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琥珀酸二缩水甘油酯、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癸二酸二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及聚烷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类、偏苯三甲酸三缩水甘油酯、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1,4-二缩水甘油氧基苯、二缩水甘油基丙烯脲、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乙烷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醚、丙三醇环氧烷加成物的三缩水甘油醚等。
在使用环氧化合物的情况下,出于促进硬化的目的,也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适宜添加通用已知的环氧硬化促进剂。
在使用如聚酯多元醇(A2)那样包含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多元醇的组合物作为多元醇组合物(A)的情况下,为了促进碳-碳双键的聚合,可并用已知的聚合催化剂,作为一例,可列举过渡金属络合物。过渡金属络合物只要为具备使聚合性双键氧化聚合的能力的化合物,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钴、锰、铅、钙、铈、锆、锌、铁、铜等金属与辛酸、环烷酸、新癸酸、硬脂酸、树脂酸、松油脂肪酸、桐油脂肪酸、亚麻籽油脂肪酸、大豆油脂肪酸等的盐。相对于多元醇组合物(A)中所含的树脂固体成分,过渡金属络合物的调配量优选为0质量份~10质量份,更优选为0质量份~3质量份。
多元醇组合物(A)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优选为以使多元醇组合物(A)中所含的羟基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中所含的异氰酸酯基的当量比成为1/0.5~1/10的方式进行调配,更优选为以成为1/1~1/5的方式进行调配。在异氰酸酯化合物过剩的情况下,有接着剂的硬化涂膜上所残留的剩余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自接着剂层中渗出的担忧。另一方面,若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中所含的反应性官能基不足,则有接着强度不足的担忧。
在阻气性接着剂中,也可在不损及接着性及阻气性的范围内调配各种添加剂。
作为此种添加剂,可使用无机填充剂。作为无机填充剂,可列举:二氧化硅、氧化铝、铝片、玻璃片等。特别是当使用板状无机化合物作为无机填充剂时,接着强度、阻气性、遮光性等提高,因此优选。作为板状无机化合物,可列举:含水硅酸盐(层状硅酸盐矿物等)、高岭石-蛇纹族粘土矿物(禾乐石、高岭石、安德石(endellite)、狄克石、珍珠陶土等、叶蛇纹石、纤蛇纹石等)、叶蜡石-滑石族(叶蜡石、滑石、无序滑石(kerolite)等)、膨润石族粘土矿物(微晶高岭石、铝膨润石、绿脱石、镁膨润石(saponite)、锂膨润石、锌膨润石(sauconite)、硅镁石(stevensite)等)、蛭石族粘土矿物(蛭石等)、云母或云母族粘土矿物(白云母、金云母等云母、珍珠云母、四甲硅烷化云母、带云母等)、绿泥石族(锂绿泥石、铝绿泥石、斜绿泥石、鲕绿泥石、镍绿泥石等)、水滑石、板状硫酸钡、水铝石、多磷酸铝等。这些矿物可为天然粘土矿物,也可为合成粘土矿物。板状无机化合物可使用一种或并用二种以上。
板状无机化合物可为在层间具有电荷的离子性的板状无机化合物,也可为不具有电荷的非离子性的板状无机化合物。层间的电荷的有无不直接对接着剂层的阻气性造成大影响。然而,离子性的板状无机化合物或对于水具有膨润性的无机化合物在溶剂型接着剂中的分散性差,若增加添加量,则有如下担忧:与接着剂增粘,或成为触变性,涂敷适应性降低。因此,优选为不具有板状无机化合物层间电化的非离子性。
板状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并无特别限制,作为一例,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1μm以上。若小于0.1μm,则氧分子的迂回路径不会变长,无法充分期待阻气性的提高。平均粒径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制,但若粒径过大,则存在如下情况:根据涂敷方法而在涂敷面上产生条纹等缺陷。因此,作为一例,平均粒径优选为10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下。再者,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板状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是指利用光散射式测定装置测定板状无机化合物的粒度分布时出现频率最高的粒径。
为了实现由氧的迷路效果带来的阻气性的提高,板状无机化合物的纵横尺寸比以高为宜。具体而言,优选为3以上,进而优选为10以上,最优选为40以上。
板状无机化合物的调配量为任意,作为一例,在将多元醇组合物(A)、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板状无机化合物的固体成分总质量设为100质量时,板状无机化合物的调配量为5质量份~50质量份。
阻气性接着剂也可包含接着促进剂。作为接着促进剂,可列举:水解性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等硅烷偶合剂、钛酸酯系偶合剂、铝系等的偶合剂、环氧树脂等。硅烷偶合剂或钛酸酯系偶合剂可期待提高对于各种膜材料的接着性的效果。
在阻气性接着剂层需要耐酸性的情况下,阻气性接着剂也可包含已知的酸酐。作为酸酐,例如可列举:邻苯二甲酸酐、琥珀酸酐、氯桥酸酐、双环庚烯二甲酸酐(himicanhydride)、马来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酐、二苯甲酮四羧酸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5-(2,5-氧代四氢呋喃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羧酸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
视需要也可进而添加具有氧捕捉功能的化合物等。作为具有氧捕捉功能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受阻酚类、维生素C、维生素E、有机磷化合物、没食子酸、连苯三酚等与氧反应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或钴、锰、镍、铁、铜等过渡金属化合物等。
为了提高刚刚涂布后的对于各种膜材料的粘着性,视需要也可添加二甲苯树脂、萜烯树脂、酚树脂、松香树脂等粘着赋予剂。在添加这些粘着赋予剂的情况下,其调配量优选为相对于多元醇组合物(A)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的固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份而为0.01质量份~5质量份的范围。
在多元醇组合物(A)包含聚酯多元醇(A2)的情况下,作为使聚合性碳-碳双键反应的方法,也可使用活性能量线。作为活性能量线,可使用已知的技术,且可照射电子束、紫外线或γ射线等电离放射线等进行硬化。在利用紫外线进行硬化的情况下,可使用包括高压水银灯、准分子灯、金属卤化物灯等的己知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在照射紫外线进行硬化的情况下,优选为视需要添加相对于聚酯多元醇(A2)100质量份而为0.1质量份~20质量份左右的光(聚合)引发剂,所述光(聚合)引发剂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自由基等。
作为自由基产生型的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苯偶酰、二苯甲酮、米氏酮、2-氯硫杂蒽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等脱氢类型、或安息香乙醚、二乙氧基苯乙酮、苯偶酰甲基缩酮、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苯基酮等光开裂类型。这些化合物中,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多种。
此外,阻气性接着剂也可包含稳定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塑化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抗粘连剂、着色剂、结晶成核剂等。这些各种添加剂可预先添加于多元醇组合物(A)及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中,也可在混合多元醇组合物(A)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时添加。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阻气性接着剂可为溶剂型、无溶剂型中的任一形态。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溶剂型接着剂,是指将接着剂涂敷于基材上,然后利用烘箱等进行加热而使涂膜中的有机溶剂挥发,然后与其他基材贴合的方法,即所谓干式层压法中所使用的形态。作为所使用的溶剂,可列举:甲苯(toluene)、二甲苯(xylene)、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丙酮、甲基乙基酮(Methyl Ethyl Ketone,MEK)、环己酮、甲苯(toluol)、二甲苯(xylol)、正己烷、环己烷等。多元醇组合物(A)及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包含所述有机溶剂。在溶剂型的情况下,也存在如下情况:在制造多元醇组合物(A)或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的构成成分时用作反应介质的溶剂进而在涂装时用作稀释剂。
所谓无溶剂型接着剂,是指不经过如下步骤而与与其他基材贴合的方法,即所谓的非溶剂层压法中所使用的形态,所述步骤是将接着剂涂敷于基材上,然后利用烘箱等进行加热而使溶剂挥发。多元醇组合物(A)及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均实质上不含所述有机溶剂。于在制造多元醇组合物(A)或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的构成成分或其原料时用作反应介质的有机溶剂无法完全去除而会在多元醇组合物(A)或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中残留微量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可理解为实质上不含有机溶剂。另外,在多元醇组合物(A)包含低分子量醇的情况下,低分子量醇与聚异氰酸酯组合物(B)反应而成为涂膜的一部分,因此在涂敷后无需进行挥发。因此,此种形态也作为无溶剂型接着剂进行处理。
(密封胶层)
本发明的层叠体可在阻气性接着剂层上具有密封胶层。密封胶层为可通过热而熔融并相互融着的热封性树脂层。作为适合于密封胶层的树脂,可列举: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线状)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甲基戊烯聚合物、利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富马酸、其他不饱和羧酸将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改性而成的改性烯烃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的三元共聚物、环状聚烯烃、环状烯烃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等。可将包含这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树脂的膜、片、其他涂布膜等用作密封胶层。
作为成为密封胶层的膜,可使用未延伸、单轴延伸、双轴延伸的膜中的任一种。
在双轴方向上延伸的延伸膜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得:利用50℃~100℃的辊延伸机纵向延伸2倍~4倍,进而在90℃~150℃的环境下,利用拉幅延伸机横向延伸3倍~5倍,继而,在100℃~240℃的环境下,利用拉幅延伸机进行热处理。或者,也可使用同时双轴延伸而成的延伸膜、逐次双轴延伸而成的延伸膜。
也可使用易剥离性的密封胶膜(易剥离膜(easy-peel film))作为密封胶层。作为易剥离性的密封胶膜,可应用界面剥离类型、凝聚剥离类型、层间剥离类型中的任一种,可根据后述的包装材的种类或要求特性来适宜选择。作为易剥离性的指标,可根据包装材的种类或要求特性来适宜设定,作为一例,密封强度为2N/15mm~20N/15mm。例如,可通过将聚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组合而成的相分离系的聚合物掺合物而显现出易剥离性。
密封胶层的膜厚可任意选择,但例如在应用于后述的包装材的情况下,可在5μm~500μm的范围内选择。更优选为10μm~250μm,进而优选为15μm~100μm。若低于5μm,则有如下担忧:作为包装材料而无法获得充分的层压强度,进而,耐刺穿性等也降低。若超过250μm,则导致成本上升,并且膜变硬,作业性降低。
(印刷层)
本发明的层叠体视需要也可具有印刷层。印刷层的位置为任意,一例为基材的与设置有阻气性接着剂层相反的一侧的面上、或在阻气性涂布层与阻气性接着剂层之间和阻气性涂布层相接设置。印刷层可通过凹版油墨、柔版油墨、平版油墨、孔版油墨、喷墨油墨等各种印刷油墨,并利用现有的在聚合物膜上的印刷中所使用的通常印刷方法来形成。
(层叠体其他层)
本发明的层叠体视需要也可具有其他层。例如,也可在阻气性接着剂层与密封胶层之间配置膜。作为所述膜,可使用与作为基材而例示的膜相同的膜。可适宜地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的单轴或双轴延伸聚酯膜、尼龙6、尼龙66、MXD6(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poly-m-xylyleneadipamide))等的单轴或双轴延伸聚酰胺膜、双轴延伸聚丙烯膜等。
于在阻气性接着剂层与密封胶层之间配置有膜的情况下,所述膜与密封胶层也可经由接着剂而贴合。此时,所使用的接着剂可为所述阻气性接着剂,也可并非所述阻气性接着剂。所述膜可经由阻气性接着剂层而与基材贴合,也可在膜与阻气性接着剂层之间进而配置其他层。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层叠体是使用阻气性接着剂,并利用干式层压法或非溶剂层压法将设置有氧化铝层及阻气性涂布层的基材与密封胶层贴合来获得。经层压的层叠体的阻气性优异,可用作阻气层叠体。
作为形成阻气性涂布层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喷雾法、旋转涂布法、浸渍法、辊涂布法、刀涂布法、刮刀辊法、刮刀法、帘幕式涂布法、狭缝涂布法、网版印刷法、喷墨法等。在涂敷后,通过烘箱等的加热而使有机溶剂挥发。
在阻气性接着剂为溶剂型的情况下,使用凹版辊等辊将阻气性接着剂涂布于基材与密封胶层的任一者上,通过烘箱等的加热而使有机溶剂挥发,然后贴合另一者而获得本发明的层叠体。优选为在层压后进行老化处理。老化温度优选为室温~80℃,老化时间优选为12小时~240小时。
在阻气性接着剂为无溶剂型的情况下,使用凹版辊等辊将预先加热为40℃~100℃左右的阻气性接着剂涂布于基材与密封胶层的任一者上,然后立即贴合另一者而获得本发明的层叠体。优选为在层压后进行老化处理。老化温度优选为室温~70℃,老化时间优选为6小时~240小时。
阻气性接着剂的涂布量可适宜调整。在溶剂型的情况下,作为一例,调整为固体成分量成为1g/m2以上且10g/m2以下、优选为1g/m2以上且5g/m2以下。在无溶剂型的情况下,关于接着剂的涂布量,一例为1g/m2以上且10g/m2以下、优选为1g/m2以上且5g/m2以下。
<包装材>
本发明的层叠体可用作以保护食品或医药品等为目的的多层包装材料。在用作多层包装材料的情况下,其层结构可根据内容物或使用环境、使用形态而变化。
本发明的包装材是使用本发明的层叠体,并使层叠体的密封胶膜的面相向地重叠,然后将其周边端部热封而获得。作为制袋方法,可列举如下方法:将本发明的层叠体弯折或重叠而使其内层的面(密封胶膜的面)相向,并将其周边端部以例如侧面密封型、二面密封型、三面密封型、四面密封型、信封粘贴密封型、合掌粘贴密封型(纵枕、横枕)、带皱纹密封型、平底密封型、角底密封型、角板(Gusset)型、其他热封型等形态进行热封。本发明的包装材可根据内容物或使用环境、使用形态来采取各种形态。也能够实现自立性包装材(自立袋(standing pouch))等。作为热封方法,可利用棒式密封、旋转辊密封、带式密封、脉冲密封、高频密封、超声波密封等已知的方法来进行。
在本发明的包装材中,自其开口部填充内容物,然后将开口部热封而可制造使用本发明的包装材的制品。作为所填充的内容物,可列举:大米做的点心、豆点心、坚果类、饼干/甜饼(biscuit-cookie)、威化饼干、棉花糖、派、半生蛋糕、糖果、零食点心等点心类;面包、零食面、方便面、干面、通心面、无菌包装米饭、菜粥、粥、包装年糕、谷类食品(cerealfoods)等主食类;酱菜、煮豆、纳豆、豆酱、冻豆腐、豆腐、酱腌制蘑菇、蒟蒻、野菜加工品、果酱类、花生奶油、沙拉类、冷冻蔬菜、马铃薯加工品等农产加工品;火腿类、腊肉、香肠类、鸡加工品、咸牛肉类等畜产加工品;鱼肉火腿/香肠、水产熟食品、鱼糕、海苔、海味小菜、柴鱼、咸鱼肉、烟熏鲑鱼(smoked salmon)、辣鳕鱼子等水产加工品;桃子、橘子、凤梨、苹果、洋梨、樱桃等果肉类;玉米、芦笋、蘑菇、洋葱、胡萝卜、萝卜、马铃薯等蔬菜类;以汉堡牛肉饼、肉丸子、水产油炸食品、饺子、炸肉饼等为代表的冷冻家常菜、冷藏家常菜等烹饪好的食品;牛油、人造牛油、奶酪、奶油、速食乳脂粉(instant creamypowder)、育儿用调整奶粉等乳制品;液体调味料、蒸馏咖喱、宠物食品等食品类。另外,本发明的包装材也可用作香烟、一次性暖暖包、输液包等医药品、化妆品、真空隔热材等的包装材料。
(可阻断透过的气体成分种类)
作为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或包含本树脂组合物的层叠体可阻断的气体,除氧气以外,还可例示:二氧化碳、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甲醇、乙醇、丙醇等醇成分;苯酚、甲酚等酚类;以及包含低分子化合物的香气成分类、例如酱油、沙司、豆酱、柠檬烯、薄荷醇、水杨酸甲酯、咖啡、可可洗发水、润丝精等。
<包装材料及加热杀菌用包装材料>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阻气性优异,因此能够适合适合用作要求阻气性的包装材料。特别是食品/日用品/电子材料/医疗用等需要高的阻隔性,因此能够适宜地使用本发明的包装材料。
进而,耐热性/耐湿热性也优异,因此也能够适合用作锅炉或蒸馏器等加热杀菌用的包装材料。
本发明的包装材也可为使用本发明的层叠体的盖材。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并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例。再者,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单位是重量换算。
语句的定义:聚丙烯酸(以下:有时省略为PAA(polyacrylic acid))的单位单元的分子量为72。通常,相对于PAA的单位单元2分子(分子量72×2),氧化锌(分子量81.4)(以下:有时省略为ZnO)1分子有助于反应而形成盐。将以PAA重量:ZnO重量=144/82.4=100/57进行调配的处方称为调配1当量的ZnO。
<PAA溶液的调整方法>
(PAA调整例1)
利用烧瓶对数量平均分子量9000的PAA粉末(朱丽马(JURYMER)AC-10P,东亚合成公司制造):20g在异丙醇(关东化学公司制造):980g中进行搅拌、沸腾同时溶解,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2%的分子量9000的PAA溶液1。
(PAA调整例2)
利用烧瓶对数量平均分子量25万的PAA粉末(朱丽马(JURYMER)AC-10LHPK,东亚合成公司制造):20g在异丙醇(以下,有时省略为IPA(Isopropyl Alcohol))(关东化学公司制造):980g中进行搅拌、沸腾同时溶解,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2%的分子量25万的PAA溶液2。
(PAA调整例3)
利用烧瓶对数量平均分子量80万的PAA粉末(阿卡利克(AQUALIC)AS-58,日本催化剂制造):20g在异丙醇(关东化学公司制造):980g中进行搅拌、沸腾同时溶解,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2%的分子量80万的PAA溶液3。
<ZnO分散液的调整方法>
(ZnO调整例1)
针对ZnO的分散液,混合一次粒子径20nm的ZnO(堺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FINEX-50):200g与IPA:800g,在珠磨机(寿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超级阿派克磨机(UltraApex Mill)UAM-015)中使用直径0.3mm的氧化锆珠进行1小时分散处理,然后筛分珠粒,获得固体成分浓度:20%的ZnO溶液。利用IPA稀释所述溶液,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2%的ZnO的IPA分散液。所述分散液中的ZnO的粒径为88nm。
<比较用涂布剂的调整方法>
相对于将“拜龙(VYLON)GK880”(东洋纺制造)30份溶解于甲基乙基酮70份中而成的溶液7.3份,混合作为硬化剂的塔克奈特(Takenate)D-110N(三井化学(股)制造)2.7份,进而添加甲基乙基酮19份,获得固体成分浓度10%的比较用涂布剂。
<接着剂调整例>
[多元醇]
(EGoPA 0.9K)“多元醇A1”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凝器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乙二醇80.12份、邻苯二甲酸酐148.12份及四异丙醇钛0.02份,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20℃。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数量平均分子量900、羟基价124.7mgKOH/g的聚酯多元醇“多元醇A1”。
(EGoPA/AA 0.5K)“多元醇A2”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精馏管、水分分离器等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邻苯二甲酸酐207.37份、乙二醇184.0份、己二酸87.68份及四异丙醇钛0.014份,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20℃。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数量平均分子量约500、羟基价224.4mgKOH/g、酸价0.9mgKOH/g的聚酯多元醇“多元醇A2”。
(EGoPA/MA 0.6K)“多元醇A3”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精馏管、水分分离器等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马来酸酐98.1份、乙二醇78.5份及相对于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合计量而相当于100ppm的量的四异丙醇钛,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05℃。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数量平均分子量约600、羟基价182mgKOH/g、酸价0.9mgKOH/g的聚酯多元醇“多元醇A3”。
(EGoPA/FDCA 0.5K)“多元醇A4”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凝器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乙二醇80.12份、邻苯二甲酸酐74.06份、呋喃二羧酸78.05及四异丙醇钛0.02份,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20℃。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数量平均分子量500、羟基价220.4mgKOH/g、酸价0.8mgKOH/g的聚酯多元醇“多元醇A4”。
(GLY(EGoPA)3)“多元醇A5”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凝器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丙三醇92.09份、邻苯二甲酸酐444.36份、乙二醇186.21份及四异丙醇钛0.07份,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20℃。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数量平均分子量668.60、羟基价250mgKOH/g、酸价0.5mgKOH/g的聚酯多元醇“多元醇A5”。
(GLY(EGoPA)3+MICA)“多元醇A6”
在包括搅拌机的容器中装入“多元醇A5”70份,在90℃下加热搅拌,设为多元醇充分保持流动性的状态。一边搅拌一边加入HM6025(恒颢(HENGHAO)公司制造,天然云母/非膨润性,板状,平均粒径10μm,纵横尺寸比100以上)30份,在90℃下进行搅拌,直至变得均匀。通过将其冷却而获得使无机化合物分散于“多元醇A5”中所得的“多元醇A6”。
(EGoPA/AA 0.5K+MICA)“多元醇A7”
在包括搅拌机的容器中装入“多元醇A2”70份,在90℃下加热搅拌,设为多元醇充分保持流动性的状态。一边搅拌一边加入HM6025(恒颢(HENGHAO)公司制造,天然云母/非膨润性,板状,平均粒径10μm,纵横尺寸比100以上)30份,在90℃下进行搅拌,直至变得均匀。通过将其冷却而获得使无机化合物分散于“多元醇A2”中所得的“多元醇A7”。
(DEG/AA2.0K)“多元醇A8”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凝器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二乙二醇125.33份、己二酸146.14份及四异丙醇钛0.02份,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20℃。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数量平均分子量2000、羟基价56.1mgKOH/g、酸价1.0mgKOH/g的聚酯多元醇“多元醇A8”。
(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调整)
“硬化剂B1”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凝器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乙二醇80.12份、邻苯二甲酸酐148.12份及四异丙醇钛0.02份,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20℃。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数量平均分子量400的多元醇中间物。其次,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却冷凝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71.45份、米利奥耐德(Millionate)MN(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46.26份,一边加热为70℃一边搅拌,使用滴液漏斗历时2小时滴加多元醇中间物73.82份,进而搅拌4小时,获得作为聚异氰酸酯的“硬化剂B1”。依据JIS-K1603进行测定所得的NCO%为15.1%。
“硬化剂B2”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却冷凝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71.45份、米利奥耐德(Millionate)MN(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46.26份,一边加热为70℃一边搅拌,使用滴液漏斗历时2小时滴加“多元醇A2”92.28份,进而搅拌4小时,获得作为聚异氰酸酯的“硬化剂B2”。依据JIS-K1603进行测定所得的NCO%为15.1%。
“硬化剂B3”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凝器的聚酯反应容器中装入乙二醇24.72份、二乙二醇60.10份、新戊二醇2.49份、己二酸125.3份及四异丙醇钛0.02份,以使精馏管上部温度不超过100℃的方式缓缓加热并将内温保持为220℃。在酸价成为1mgKOH/g以下时,结束酯化反应,获得中间物。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冷却冷凝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放入米利奥耐德(Millionate)MT 83.45份、鲁普拉奈特(Lupranate)MI 83.5份,一边加热为70℃一边搅拌,使用滴液漏斗历时2小时缓缓滴加中间物,进而搅拌4时,获得作为聚异氰酸酯的“硬化剂B3”。依据JIS-K1603进行测定所得的NCO%为13.2%。
“硬化剂B4”
在包括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斯奈德管、冷却冷凝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71.45份、米利奥耐德(Millionate)MN(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46.26份,一边加热为70℃一边搅拌,使用滴液漏斗历时2小时滴加“多元醇A4”92.28份,进而搅拌4小时,获得“硬化剂B4”。依据JIS-K1603进行测定所得的NCO%为15.1%。
“硬化剂B5”
将三井化学制造的“塔克奈特(Takenate)D-110N”(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不挥发成分75.0%NCO%11.5%)与三井化学制造的“塔克奈特(Takenate)500”(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不挥发成分>99%,NCO%44.6%)以50/50(质量比)的比例混合而制成“硬化剂B5”。硬化剂B1的不挥发成分为87.5%,NCO%为28.05%。
“硬化剂B6”
将迪爱生(DIC)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帕斯利姆(PASLIM)VM108CP”设为“硬化剂B6”。
(接着剂的调整)
将所调整的多元醇A1~多元醇A8、硬化剂B1~硬化剂B6以表1所示的比率调配而调整接着剂1~接着剂15。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251
<水性液体油墨的调整方法>
(水性油墨用树脂的调整)
在包括温度计、氮气导入管、搅拌器的经氮置换的容器中,在聚氧亚丁二醇(分子量2000)191质量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1质量份、2,2-二羟甲基丙酸26质量份及1,4-环己烷二甲醇28质量份、甲基乙基酮200质量份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反应,由此获得在分子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有机溶剂溶液。
继而,通过加入50%氢氧化钾水溶液20质量份而将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所具有的羧基的一部分或全部中和,进而加入水700质量份与80%肼水溶液9.0质量份,并充分搅拌,由此获得氨基甲酸酯树脂的水分散体,继而,进行老化、脱溶剂,由此获得不挥发成分40质量%的水性液体油墨用树脂。
(水性液体油墨的调整)
使用所获得的水性液体油墨用树脂,按以下的组成搅拌混合,然后利用珠磨机进行捏合而制成捏合基质。
[捏合基质配方]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261
在所获得的捏合基质中进而加入水性液体油墨用树脂10份、水4份,然后进而加入水,以使水性液体油墨的粘度在蔡恩杯(Zahn cup)#4(离合公司制造)中成为16秒(25℃),从而获得水性液体油墨。粘度调整中所使用的水为5份,水性液体油墨的不挥发成分为58%,25℃下的表面张力为35mN/m。表面张力是基于威埃尔米(Whihelmy)法,并使用协和界面科学(股)公司制造的自动表面张力计DY-300进行测定。所获得的水性液体油墨的配方如以下所述。
[水性液体油墨的配方]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262
<评价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具有氧化铝层的OPP膜1的制造)
在通过双轴延伸处理而将面取向系数Δ制备为0.011的厚度20μm的OPP膜的其中一面上涂布混合有硅烷偶合剂、丙烯酸多元醇及异氰酸酯硬化剂的锚固涂布剂,形成厚度0.3μm的锚固涂布层,然后通过电子束加热方式而形成厚度15nm的氧化铝层。以下,也将所述膜称为OPP膜1。
(具有氧化铝层的OPP膜2、OPP膜2′的制造)
在OPP膜1的氧化铝层上,使用棒式涂布机以使涂布量成为1.0g/m2(固体成分)的方式涂敷以表2、表3所示的配方调整的阻气性涂布剂或以表4所示的配方调整的涂布剂。在涂敷后,立即在60℃的干燥机中加热1分钟,获得在氧化铝层上具有阻气性涂布层的OPP膜(以下,也称为OPP膜2)、在氧化铝层上具有涂布层的OPP膜(以下,也称为OPP膜2′)。
(具有氧化铝层的OPP膜3的制造)
在OPP膜1上,使用Flexoproof100测试印刷机(测试机器有限公司(TestingMachines,Inc.)公司制造,网纹辊(Anilox)200线/英寸(inch)),以纵240mm×横80mm的整面图案印刷水性液体油墨,然后利用吹风机进行干燥,并在OPP膜的氧化铝层上设置印刷层,设为OPP膜3。印刷层的涂布量(所涂布的水性液体油墨的固体成分量)为1.0g/m2
除使用OPP膜2来替换OPP膜1,并在阻气性涂布层上设置印刷层以外,与OPP膜3的制造同样地获得OPP膜4。另外,除使用OPP膜2′来替换OPP膜1,并在涂布层上设置印刷层以外,与OPP膜3的制造同样地获得OPP膜4′。
(评价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使用以所述方式获得的OPP膜,并利用以下的接着剂涂敷方法1或接着剂涂敷方法2中的任一方法来制造实施例1~实施例19、比较例1~比较例3的评价用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中所使用的接着剂、接着剂涂敷方法为表2~表4中记载者。
<接着剂涂敷方法>
(方法1)
使用棒式涂布机,将所调整的接着剂以使涂膜量成为3.0g/m2(固体成分)的方式分别涂布于OPP膜1的氧化铝层上、OPP膜2的阻气性涂布层上、OPP膜2′的涂布层上、OPP膜3、OPP膜4、OPP膜4′的印刷层上,利用设定为温度70℃的吹风机使稀释溶剂挥发并加以干燥。其次,将涂布有所述接着剂的OPP膜的接着剂面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Polyethylene,LLDPE)膜(三井化学东塞罗(Tohcello)制造的TUX-HC,厚度40μm)加以贴合。进行40℃/2天的老化而获得层叠体。
(方法2)
将所调整的接着剂加热为约70℃,使用无溶剂用测试涂布机,以使涂膜量成为2.5g/m2(固体成分)的方式分别涂布于OPP膜1的氧化铝层上、OPP膜2的阻气性涂布层上、OPP膜2′的涂布层上、OPP膜3、OPP膜4、OPP膜4′的印刷层上,将涂布有所述接着剂的OPP膜1~OPP膜4的接着剂面与LLDPE膜(三井化学东塞罗(Tohcello)制造的TUX-HC,厚度40μm)加以贴合。进行40℃/2天的老化而获得层叠体。
<评价>
(阻气性的评价:氧透过率)
氧透过率(Oxygen Transmission Rate,OTR)的测定是依据JIS-K7126(等压法),使用膜康(MOCON)公司制造的氧透过率测定装置OX-TRAN1/50,在温度23℃、湿度0%RH的环境下及温度23℃、湿度90%RH的环境下实施。所谓RH,表示相对湿度。再者,氧透过率的单位为cc/day·atm.m2。将结果归纳于表2~表4中。
(阻气性的评价:水蒸气透过率)
水蒸气透过率(Moisture Vapor Transmission Rate,MVTR)的测定是依据JIS-K7129,使用伊利诺伊(Illinoi)公司制造的水蒸气透过率测定装置7001,在温度40℃、湿度90%RH的环境下进行测定。再者,氧透过率的单位为g/m2·day。将结果归纳于表2~表4中。
(弯曲试验后的氧透过率)
将老化结束后的层叠体调整为30cm×20em的尺寸,依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F392,利用盖尔波佛兰克思测试器(Gelbo flex tester)(BE-1006带恒温槽的盖尔波佛兰克思测试器(Gelbo flextester),测试器产业(股))进行弯曲试验。再者,弯曲试验是在440°/90mm、直动65mm、23℃下并在弯曲次数5次的条件下实施,从而测定盖尔波佛兰克思(Gelbo flex)处理后的氧透过率。单位为cc/m2·day·atm。将结果归纳于表2~表4中。
(弯曲试验后的水蒸气透过率)
将老化结束后的层叠体调整为30cm×20cm的尺寸,依据ASTM F392,利用盖尔波佛兰克思测试器(Gelbo flex tester)(BE-1006带恒温槽的盖尔波佛兰克思测试器(Gelboflex tester),测试器产业(股))进行弯曲试验。再者,弯曲试验是在440°/90mm、直动65mm、23℃下并在弯曲次数5次的条件下实施,从而测定盖尔波佛兰克思(Gelbo flex)处理后的水蒸气透过率。单位为g/m2·day。将结果归纳于表2~表4中。
(层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将OPP膜2或OPP膜2′与LLDPE膜的评价用层叠体在和涂敷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以15mm宽度切断,针对双轴延伸OPP膜与LLDPE膜之间,使用A&D(股)制造的“滕喜龙(Tensilon)万能试验机STB-01”,并在环境温度25℃下,将剥离速度设定为300mm/分钟,利用180度剥离方法进行剥离,将此时的拉伸强度设为层压强度。接着强度的单位设为N/15mm。另外,所谓表中的“OPP断裂”表示由于接着强度强,因此产生被粘着体(在所述情况下为OPP膜)的材料破坏的状态,即接着强度自身良好。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291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301
[表4]
Figure BDA0003491404410000311
根据实施例、比较例而明确,本发明的层叠体的氧、水蒸气透过率被抑制得低,阻隔性优异,且即使在弯曲试验后,也维持其特性。另一方面,比较例1~比较例3的层叠体的阻气性差,且在弯曲试验后,性能显著劣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关于本发明的层叠体,根据其组成,与现有的阻气性层叠体相比,显示出优异的阻气性。据此,本发明的层叠体能够适合用作包装材料、特别是食品/日用品/电子材料/医疗用等需要阻隔性的包装材料。

Claims (6)

1.一种层叠体,具有:
基材,包含双轴延伸聚丙烯;
氧化铝层,配置于所述基材上;
阻气性涂布剂层,配置于所述氧化铝层上;及
阻气性接着剂层,配置于所述阻气性涂布剂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气涂布剂为含有具有羧基的树脂(A)、二价金属化合物(B)及醇(C)的涂布剂,组合物中的醇(C)的含量为85wt%~98wt%,组合物中的水分量为1%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具有羧基的树脂(A)为自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及衣康酸以及天冬胺酸中的单量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二价金属化合物(B)为选自锌化合物、镁化合物及钙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醇(C)为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包装材,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CN202080054342.5A 2019-08-27 2020-08-20 阻气性层叠体、包装材 Pending CN1142066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4366 2019-08-27
JP2019154366 2019-08-27
PCT/JP2020/031385 WO2021039559A1 (ja) 2019-08-27 2020-08-20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包装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6612A true CN114206612A (zh) 2022-03-18

Family

ID=7468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4342.5A Pending CN114206612A (zh) 2019-08-27 2020-08-20 阻气性层叠体、包装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28107B2 (zh)
CN (1) CN114206612A (zh)
WO (1) WO20210395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2080A1 (en) * 2020-06-10 2021-12-1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ion having polyol and isocyanate
JP7480625B2 (ja) 2020-07-31 2024-05-10 Toppa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包装袋
JP7392213B1 (ja) 2022-05-31 2023-12-06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2869A (ja) * 1999-09-06 2001-03-21 Chugoku Marine Paints Ltd ポリシロキサン−アクリル樹脂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防汚剤組成物、防汚塗膜、防汚処理基材、並びに基材の防汚処理方法
JP2002173631A (ja) * 2000-09-28 2002-06-21 Jsr Corp ガスバリア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スバリアコーティングフィルム
JP2004115776A (ja) * 2003-04-02 2004-04-15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塗料
JP2004137495A (ja) * 2002-09-27 2004-05-13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塗料及び該塗料を用いてなる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
JP2005081699A (ja) * 2003-09-09 2005-03-31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144761A (ja) * 2003-11-12 2005-06-09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及び該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767946A (zh) * 2003-04-09 2006-05-03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气体阻隔性层积体的制造方法
JP2006219518A (ja) * 2005-02-08 2006-08-24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塗料及び該塗料を用いてなる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
CN1961010A (zh) * 2004-05-10 2007-05-09 东赛璐株式会社 阻气性膜、阻气性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280333A1 (en) * 2005-09-26 2009-11-12 Unitika Ltd. Gas barrier laminate
JP2013129735A (ja) * 2011-12-21 2013-07-04 Dic Corp ガスバリアコーティング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
JP2014069389A (ja) * 2012-09-28 2014-04-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ガスバリア積層フィルム
US20150079405A1 (en) * 2012-03-30 2015-03-19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Gas barrier material and gas barrier laminate
US20150232683A1 (en) * 2012-11-07 2015-08-2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Coating solution for gas barrier, gas barrier laminate, packaging material and packaging material for heat sterilization
JP2016210881A (ja) * 2015-05-08 2016-12-1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防汚塗料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防汚塗膜
CN106832439A (zh) * 2017-03-26 2017-06-13 广州市芯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血成分保护的新型气凝胶多功能即用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8908A (zh) * 2017-02-19 2017-07-07 广州市芯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气凝胶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2869A (ja) * 1999-09-06 2001-03-21 Chugoku Marine Paints Ltd ポリシロキサン−アクリル樹脂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防汚剤組成物、防汚塗膜、防汚処理基材、並びに基材の防汚処理方法
JP2002173631A (ja) * 2000-09-28 2002-06-21 Jsr Corp ガスバリア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スバリアコーティングフィルム
JP2004137495A (ja) * 2002-09-27 2004-05-13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塗料及び該塗料を用いてなる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
JP2004115776A (ja) * 2003-04-02 2004-04-15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塗料
CN1767946A (zh) * 2003-04-09 2006-05-03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气体阻隔性层积体的制造方法
JP2005081699A (ja) * 2003-09-09 2005-03-31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144761A (ja) * 2003-11-12 2005-06-09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及び該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961010A (zh) * 2004-05-10 2007-05-09 东赛璐株式会社 阻气性膜、阻气性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19518A (ja) * 2005-02-08 2006-08-24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塗料及び該塗料を用いてなる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
US20090280333A1 (en) * 2005-09-26 2009-11-12 Unitika Ltd. Gas barrier laminate
JP2013129735A (ja) * 2011-12-21 2013-07-04 Dic Corp ガスバリアコーティング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
US20150079405A1 (en) * 2012-03-30 2015-03-19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Gas barrier material and gas barrier laminate
JP2014069389A (ja) * 2012-09-28 2014-04-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ガスバリア積層フィルム
US20150232683A1 (en) * 2012-11-07 2015-08-2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Coating solution for gas barrier, gas barrier laminate, packaging material and packaging material for heat sterilization
JP2016210881A (ja) * 2015-05-08 2016-12-1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防汚塗料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防汚塗膜
CN106928908A (zh) * 2017-02-19 2017-07-07 广州市芯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气凝胶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439A (zh) * 2017-03-26 2017-06-13 广州市芯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血成分保护的新型气凝胶多功能即用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HUA等: "Pre-grafted Group on PE Surface by DBD Plasm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Oxygen Permeation with Coated SiOx", 《MOLECULES》, vol. 24, no. 4, 28 March 2019 (2019-03-28) *
张兴涛;吴广宁;杨雁;吴旭辉;雷毅鑫;钟鑫;: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聚酰亚胺表面放电的影响", 高电压技术, no. 09, 21 September 2018 (2018-09-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9559A1 (ja) 2021-03-04
JPWO2021039559A1 (zh) 2021-03-04
JP7228107B2 (ja) 2023-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6612A (zh) 阻气性层叠体、包装材
TWI425022B (zh) 胺系環氧樹脂硬化劑、含有它之氣體障壁性環氧樹脂組成物、塗料及積層用黏著劑
JP6868309B2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980117B1 (en) Active-energy-ray-curable resin, and gas barrier laminate comprising cured product of said resin
WO2021039337A1 (ja)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包装材
JP2020168837A (ja)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包装材
JP6973690B2 (ja)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包装材
JP6155595B2 (ja) ドライラミネート用接着剤組成物
JP7207617B1 (ja) 2液硬化型接着性組成物、アンカーコート剤、接着剤、積層体、包装材
TW202210305A (zh) 阻氣性積層體、包裝材
JP7239069B2 (ja)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包装材
JP7036283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包装材
JP7201131B2 (ja)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包装材
JP7272516B1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JP2020100024A (ja)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包装材
JP7364122B1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JP7184181B2 (ja) 接着剤組成物、積層体、及び包装体
CN112969583B (zh) 聚酯多异氰酸酯、聚酯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粘接剂、层叠体、包装材料
WO2023120203A1 (ja) 積層体、包装材
WO2024053403A1 (ja) ガスバリアコーティング剤、積層体、及び包装材
JP2023039577A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23171514A1 (ja) 積層体、包装材
JP2023094000A (ja) 接着剤、積層体、包装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