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912B -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2912B
CN114132912B CN202111600015.8A CN202111600015A CN114132912B CN 114132912 B CN114132912 B CN 114132912B CN 202111600015 A CN202111600015 A CN 202111600015A CN 114132912 B CN114132912 B CN 114132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xafluorophosphate
hydrogen fluoride
fluoride
alkali metal
phosphor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00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2912A (zh
Inventor
袁其亮
陈建
陈海峰
徐鹏飞
竺坚飞
蒋栋栋
陈寅镐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xin Fluorine Material Gaobao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Zhongxin Fluorin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ongxin Fluorine Material Gaobao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Zhongxin Fluorin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ongxin Fluorine Material Gaobao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Zhongxin Fluorin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ongxin Fluorine Material Gao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00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2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2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9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7757 priority patent/WO202311646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2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912B/zh
Priority to US18/316,354 priority patent/US2023027886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5Phosphates containing hal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15/00Lithium compounds
    • C01D15/005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0Halides or oxyhalides of phospho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五卤化磷溶解于惰性溶剂得到的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与碱金属卤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得到的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按比例输入反应器中反应,得到六氟磷酸盐、氟化氢、惰性溶剂与卤化氢组成的混合物,先经气液分离脱除卤化氢气体,再经加热蒸发回收氟化氢,最后经固液分离回收惰性溶剂,固体经干燥得到六氟磷酸盐;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反应收率高、产品质量优、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人类的发展,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首要之事是以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替代传统高污染、高排放的石化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因此,发展绿色、环保的二次电池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在储能、动力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钠离子电池步入发展快车道,逐渐进入应用阶段,同时钾离子电池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六氟磷酸盐是目前二次电池中最常用电解质,其中六氟磷酸锂广泛应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六氟磷酸钠用于制造钠离子电池,六氟磷酸钾,除应用于研究和制造钾离子电池外,也用于制备六氟磷酸锂和六氟磷酸钠。
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根据所用原料与关键中间体不同,分为六氟磷酸盐离子交换法、氟磷酸法和五氟化磷法。
(1)六氟磷酸盐离子交换法
Figure BDA0003431421090000011
(2)氟磷酸法:
Figure BDA0003431421090000012
(3)五氟化磷法:
PF5+MF→MPF6
PF5+MCl+HF→MPF6
M=Li,Na,K
上述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中,六氟磷酸盐离子交换法,合成过程既不使用五氟化磷气体也不使用氟化氢作为原料,因而在生产操作上更具安全性与便利性,但是,以一种六氟磷酸盐制备另一种六氟磷酸盐,原料本身价格昂贵,因此很难在合成成本上具有竞争力。氟磷酸法,避免了五氟化磷气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成难度,但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对六氟磷酸盐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很难制得高纯六氟磷酸盐。五氟化磷法,虽然使用五氟化磷气体,但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合成成本低、反应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是工业化合成六氟磷酸盐最常用方法。
在五氟化磷法中,根据磷源的不同,又可分为:单质磷法、磷酸法、聚磷酸法、三氯化磷法、五氯化磷法等。
(i)单质磷法:
P+F2→PF5
(ii)磷酸法:
Figure BDA0003431421090000021
(iii)聚磷酸法:
Figure BDA0003431421090000022
(iv)三氯化磷法:
PCl3+Cl2+HF→PF5
(v)五氯化磷法:
PCl5+HF→PF5
单质磷法,是将单质磷(红磷、黄磷、白磷等)置于特制反应器中,通入氟气,经气固相反应得到五氟化磷,其优点是制得的五氟化磷纯度高,无需复杂的纯化操作,即可得到高纯五氟化磷,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通过额外的电解制氟工序先制备氟气,且反应过程为气固相反应,反应器结构与材质要求较高,反应条件较苛刻,因此较难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磷酸法与聚磷酸法比较类似,以磷酸或其聚合物为原料,先与氟化氢反应得到含水六氟磷酸,再经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脱水,制得五氟化磷,该法虽然合成成本较低,但使用大量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作为脱水剂,对环境不友好,且发烟硫酸和三氧化硫中杂质较多,因此较难制得高纯五氟化磷。三氯化磷法与五氯化磷法也较类似,其中三氯化磷法,先将三氯化磷与氯气反应合成五氯化磷,再与氟化氢反应制得五氟化磷,五氯化磷法则直接以五氯化磷为原料,与氟化氢反应制得五氟化磷,五氯化磷法相较于三氯化磷法,因减少了一步氯化反应,因此在合成成本、产品质量、环境友好性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因而成为工业制备五氟化磷的最常用方法。
以五氯化磷为原料,先与氟化氢反应制备五氟化磷,再与氟盐反应合成六氟磷酸盐,是目前最具工业应用价值的六氟磷酸盐合成方法,但该法也存在较多不足:
(1)、作为反应原料之一的五氯化磷固体,熔点高达180℃且极易升华,无法通过加热方式转变成液体,通常采用固体投料,另一原料氟化氢,沸点仅为19.5℃,且挥发性很强,反应过程中少量局部放热或气体释放都可导致氟化氢大量挥发,而五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异常剧烈,两种原料接触瞬间为固液相反应,局部放热显著且释放大量氯化氢气体,导致氟化氢大量挥发,不仅造成氟化氢无谓损耗,破坏反应体系稳定性,同时潜藏严重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如何解决五氯化磷投料难题,以及如何缓和五氯化磷与氟化氢的反应过程,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五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得到的五氟化磷为气体,沸点较低,仅为-84.6℃,液化难度大,使得五氟化磷纯化、贮存、运输与使用困难,导致合成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此外,五氟化磷活性较高,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分解,导致反应收率与产品纯度下降。因此,如何解决五氟化磷的贮存、运输和使用问题,尽可能做到随时生产随时使用,甚至做到原位合成原位使用,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合成六氟磷酸盐所用原料毒性较大,危险性较高,反应过程也存在重大安全风险,而目前普遍采用间隙釜式反应合成六氟磷酸盐,生产安全隐患严重。因此,如何对现有六氟磷酸盐合成工艺进行连续化改造,降低生产安全风险,是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因此,针对六氟磷酸盐合成工艺存在的不足,仍有大量优化工作需要进行思考与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六氟磷酸盐现有合成工艺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适合工业化应用的六氟磷酸盐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反应收率高、产品质量优、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五卤化磷溶解于惰性溶剂中,得到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I);
(2)、将碱金属卤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中,得到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II);
(3)、将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I)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II),按比例输入反应器中反应,得到六氟磷酸盐、氟化氢、惰性溶剂与卤化氢组成的混合物(III);
(4)、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III),经气液分离,分出卤化氢气体,得到六氟磷酸盐、氟化氢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IV);
(5)、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IV),脱除氟化氢,得到六氟磷酸盐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V);
(6)、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V),经固液分离、干燥,得到六氟磷酸盐。
本发明采用的合成路线可用如下反应式表示:
Figure BDA0003431421090000041
X=Cl,Br
X′=F,Cl,Br
M=Li,Na,K。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如下:
步骤(1)中:
所述的五卤化磷,选自以下一种或两种:五氯化磷、五溴化磷。五卤化磷种类的选择,与合成何种六氟磷酸盐无直接关系,即无论是选用五氯化磷还是五溴化磷,亦或是两者的混合物,都可以用于合成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钠、六氟磷酸钾中的任一种六氟磷酸盐。五卤化磷优选为五氯化磷、五溴化磷中的任一种,不建议使用混合物,如此,在后续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卤化氢气体为单一卤化氢,氯化氢或溴化氢,避免出现氯化氢与溴化氢的混合物,在经水吸收后可联产氯化氢或溴化氢溶液,具有更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所述的惰性溶剂,不仅要求对五卤化磷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还要求在反应过程中,不与原料、中间体和产物等发生任何副反应。惰性溶剂可以为烷烃类溶剂、卤代烷烃类溶剂、芳烃类溶剂、卤代芳烃类溶剂等,可以是单一溶剂,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烷烃类溶剂,为C4~C1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烃,代表性烷烃类溶剂有正戊烷、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等。卤代烷烃类溶剂,可用如下通式表示:
CnH(2n+2-m)Xm
其中:X=F、Cl、Br,n=1~10,m=1~4,卤代烷烃的碳链可以是直链、支链或环状,代表性卤代烷烃类溶剂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溴乙烷、二溴乙烷等。芳烃类溶剂,可用如下通式表示:
Figure BDA0003431421090000042
其中:取代基R为H、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取代基,n=0~6,当苯环上有多个烷基取代基时,烷基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代表性芳烃类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苯、甲乙苯等。卤代芳烃类溶剂,可用如下通式表示:
Figure BDA0003431421090000043
其中:取代基R为H、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取代基,n=0~6,取代基X=F、Cl、Br,m=0~6,且n+m≤6,当苯环上有多个烷基和卤原子取代时,取代烷基和卤原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代表性卤代芳烃类溶剂有氟苯、氯苯、溴苯、二氟苯、二氯苯、对氯氟苯、对氟甲苯等。惰性溶剂用量为五卤化磷质量的1~20倍。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氮、氧等原子的溶剂,如腈基类溶剂如乙腈、酯类溶剂如碳酸二甲酯、醚类溶剂如乙二醇二甲醚、酮类溶剂如丙酮等,虽然对五卤化磷具有较好的溶解度,但在反应过程中,易与氟化氢、五氟化磷、六氟磷酸盐等发生诸如分解、络合等副反应,导致反应液颜色变深、产品外观与纯度变劣,反应收率下降、溶剂回收率降低和溶剂回收利用困难等,因此并不适合作为反应溶剂使用。
为缩短五卤化磷与惰性溶剂的溶解过程,可采用加热方式,提升五卤化磷在惰性溶剂中的溶解速度,待五卤化磷溶清后,在确保五卤化磷固体不析出前提下,降温至所需温度,再输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考虑到水分引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五卤化磷加料、溶解等过程,应采用密闭、干燥惰性气体保护等方式,对环境水汽进行隔绝。
将五卤化磷先溶解于惰性溶剂,得到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后再进行后续反应,这个操作方案,对工艺能否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五卤化磷,无论是五氯化磷还是五溴化磷,均为升华性固体,其中五氯化磷固体熔点高达180℃,五溴化磷固体无明确熔点,当温度高于100℃后,即发生分解,因此五氯化磷和五溴化磷的稳定物理状态为固态,很难将五氯化磷和五溴化磷稳定地保持在液态和气态形式。如果五卤化磷采用固体投料,虽然适用于间歇釜式反应器,但无法精确控制进料速度,此外,五卤化磷固体与氟化氢接触瞬间为固液相反应,局部放热显著且释放大量卤化氢气体,不仅导致物料大量挥发与气体夹带损失,而且潜藏严重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退而言之,五卤化磷尝试气态进料,由于五卤化磷特殊理化性质,五卤化磷气体易凝华成固体,堵塞进料管路,影响反应过程顺畅性,同时气态物料很难精准计量和按要求精确进料,计量不精确对于间歇釜式反应尚能接受,但对于连续流反应而言,要求瞬时进料控制精确度极高,因此无法满足连续流反应工艺的要求,加之连续流反应器通常为带压反应器,气态物料只有具备高于反应器内压的压力下才能顺利进入反应器,因此五卤化磷气态进料不仅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而且在工业上很难实现。
步骤(2)中:
所述的碱金属卤盐,用如下通式表示:
MX
M=Li,Na,K
X=F,Cl,Br,
当合成目标产物为六氟磷酸锂时,碱金属卤盐选自以下一种或几种:氟化锂、氯化锂、溴化锂;当合成目标产物为六氟磷酸钠时,碱金属卤盐选自以下一种或几种:氟化钠、氯化钠、溴化钠;当合成目标产物为六氟磷酸钾时,碱金属卤盐选自以下一种或几种:氟化钾、氯化钾、溴化钾。
当碱金属卤盐为碱金属氟盐时,碱金属氟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的过程,是一个纯溶解过程,溶解放热不明显且无气体产生,溶解过程比较温和;当碱金属卤盐为碱金属氯盐和碱金属溴盐时,碱金属卤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溶解过程,也是一个卤素交换的反应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MX+HF→MF+HX
X=Cl,Br,
碱金属氯盐和碱金属溴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后,生成碱金属氟盐,同时产生一分子卤化氢气体,当使用碱金属氯盐时,产生的卤化氢气体为氯化氢,当使用碱金属溴盐时,产生的卤化氢气体为溴化氢。碱金属卤盐优选为单一卤元素化合物,特别是当碱金属卤盐为氯化盐和溴化盐时,如此,溶解过程生成的卤化氢气体为单一卤化氢,氯化氢或溴化氢,避免出现氯化氢与溴化氢的混合物,在经水吸收后可联产氯化氢或溴化氢溶液,具有更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碱金属氯盐和碱金属溴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的过程,虽然涉及到卤素交换反应,有一分子卤化氢生成,但反应过程比较温和,放热较少,且可通过调整投料速度加以控制,因此安全性较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六氟磷酸盐合成效率与经济效益,当步骤(2)所用的碱金属卤盐为碱金属氯盐或碱金属溴盐时,步骤(1)所用的五卤化磷应对应为五氯化磷或五溴化磷,即,当步骤(2)用碱金属氯盐时,步骤(1)用五氯化磷,当步骤(2)用碱金属溴盐时,步骤(1)用五溴化磷,如此,可实现步骤(2)与步骤(4)共用卤化氢处理系统,不仅可避免生产装置重复建设,降低设备运行费用,还可有效避免混合卤化氢的出现,提升联产卤化氢溶液的经济价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碱金属卤盐是优选的碱金属来源,因为碱金属卤盐在溶解于无水氟化氢过程及后续反应过程,仅产生卤化氢气体,而不会有水分引入,而其它的碱金属源,如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碳酸氢盐、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在溶解于无水氟化氢时,均有水生成,这些引入反应体系中的水,将导致产物六氟磷酸盐分解生成氟氧磷酸盐,对最终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而不能作为本发明的碱金属来源使用。
所述的无水氟化氢为液态氟化氢,鉴于氟化氢的沸点为19.5℃,为确保氟化氢成液态,在溶解过程及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保存过程中,体系温度必须低于19.5℃,优选的溶解和保存温度为:-40~19℃。无水氟化氢用量为碱金属卤盐质量的1~20倍。
考虑到水分引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碱金属卤盐加料、溶解等过程,应采用密闭、干燥惰性气体保护等方式,对环境水汽进行隔绝。
步骤(3)中:
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I)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II),按比例进入反应器后,五卤化磷首先与氟化氢反应,生成五氟化磷,生成的五氟化磷在原位与碱金属氟盐反应生成六氟磷酸盐。五氟化磷的原位生成与反应,避免了五氟化磷的分离、纯化、储存、运输等操作,有效简化生产过程,提升五氟化磷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合成成本。
所述反应器,可以是间歇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和微反应器,优选的反应器为管式反应器和微反应器,更优选的反应器是微反应器。使用微反应器,可有效提升反应收率与产品纯度,简化反应操作,提高反应安全性,原因有以下几点:(1)五卤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合成五氟化磷非常剧烈,释放大量热量,虽然将五卤化磷溶解于情性溶剂中,采用溶液态进料,避免更加剧烈的固液态反应过程,同时通过控制进料速度,进一步控制反应剧烈程度,使得反应在间歇釜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也能够进行,但是,微反应器相对于间歇釜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具有更优的混合效果和更高的换热面积,因而更有利于控制反应在更温和条件下进行。(2)五卤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合成五氟化磷过程中,生成五分子卤化氢气体,同时溶解五卤化磷用的惰性溶剂与氟化氢亦不相溶,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实际存在气、液、液三相非均相反应,更优的混合效果必然带来更好的反应效果,对于混合效果,微反应器相较于间歇釜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鉴于反应的特殊性,五卤化磷与氟化氢接触瞬间局部放热量大,且反应过程有五分子卤化氢气体生成,加之中间产物五氟化磷为气体,以及氟化氢沸点低挥发性大等因素,如果采用间歇釜式反应器,在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体系局部放热和卤化氢气体释放,必然造成部分中间产物五氟化磷,在尚未与碱金属氟化盐反应时,就被卤化氢气体和挥发的氟化氢气体夹带出反应体系而损耗,而氟化氢的损耗,还可能破坏反应体系稳定性,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氟化氢余量不足而影响反应正常进行,对于管式反应器,由于混合效果存在欠缺,亦会导致五氟化磷气体夹杂于卤化氢气体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气液相分离,导致五氟化磷无法与氟化氢溶液中的碱金属氟盐充分反应而损失。使用微反应器则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优异的混合效果,确保反应中间产物五氟化磷与氟化氢中碱金属氟盐充分接触,在到达微反应器出口时,五氟化磷已完全反应,反应已经结束,此时,即使反应液在气液分离脱除卤化氢气体时,有部分氟化氢被卤化氢夹带损失,但此时反应已经结束,损失的氟化氢也不会对反应造成任何不利影响。(4)合成六氟磷酸盐的原料氟化氢、中间产物五氟化磷和反应得到的混合产物(III),毒性较大,反应过程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因此降低反应过程持液量可有效降低和规避安全风险,工业级微反应器的持液量在数升级别,相较于间歇釜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持液量,其安全风险几乎忽略不计。
当反应器选用微反应器时,可以是单个微反应器,也可以是多个微反应器紧密组合形成的微反应器组,具体结构由工艺条件决定。微反应器内反应温度分布,可以是均一温度,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微反应器内部形成不同的温度分布。如果采用均一反应温度,该反应温度应不高于无水氟化氢的沸点,确保微反应器出口流出的反应混合物(III)中氟化氢处于液态。如果微反应器内部为不同温度分布,则在微反应器内部,可容许高于无水氟化氢沸点的温度,当反应混合物(III)流向微反应器出口时,经冷却使混合物(III)流出微反应器时的温度低于无水氟化氢的沸点。优选微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40~100℃。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五氟化磷是气体,生成的卤化氢也是气体,气体的生成必然导致微反应器内部压力上升,此外,若微反应器反应温度高于无水氟化氢沸点,氟化氢气化也会产生压力,因此,在微反应器选型时,不仅要考虑材质是否满足耐腐蚀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微反应器的耐压能力,确保反应过程安全。微反应器接触物料部位材质优选为:非金属材质为碳化硅,金属材质为高镍合金材料,如蒙乃尔合金、哈氏合金等,微反应器的耐压能力须高于反应过程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I)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II)的进料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微反应器的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中所含磷的物质的量,与,单位时间内进入微反应器的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中所含碱金属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优选单位时间内进入微反应器的磷的物质的量与碱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1.2):1,更优选单位时间内进入微反应器的磷的物质的量与碱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9~1.1):1。
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I)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II)的进料速度,与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浓度与温度、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浓度与温度、微反应器容积与结构、冷却系统温度与冷却液流量等息息相关,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根据相关参数进行调试确认,确保微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工艺所需温度。无论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I)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II)进料速度如何变化,经过折算,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I)中所含磷的物质的量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II)中所含碱金属的物质的量的进料比例需精确控制在最优工艺比例,确保反应液在到达微反应器出口时,五卤化磷和碱金属氟盐均能充分反应生成六氟磷酸盐,不仅可以提高物料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提升产物纯度和反应收率。
步骤(4)中:
从反应器中流出的混合物(III)由六氟磷酸盐、氟化氢、惰性溶剂与卤化氢组成,通过气液分离,将挥发性卤化氢气体从混合液中分出,得到六氟磷酸盐、氟化氢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IV)。气液分离过程可以在专用气液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得到的混合物(IV)进入收集器,也可以在收集器中进行气液分离操作。如果在收集器中进行气液分离,收集器必须具有足够空间,用于贮存混合物(IV)和进行气液分离操作,同时还应具备调温、冷凝、除沫等功能。为了使收集器中物料保持均匀,收集器优选带有搅拌功能。气液分离器与收集器接触物料部位材质,需要能耐受氟化氢、卤化氢等腐蚀,可以是碳化硅等非金属材料,蒙乃尔合金、哈氏合金等高镍合金材料,也可以衬PTFE、PFA等耐腐高分子材料。
分离出的卤化氢气体,采用多级深度冷凝方式,将卤化氢气体中夹带的氟化氢冷凝回收,少量残留氟化氢通过多级吸附脱氟方式除去,得到高纯卤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后制得卤化氢溶液,用于商业用途,提升经济效率。当然,卤化氢气体也可以采有其它适合方式进行纯化与资源化利用,具体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混合物(III)经气液分离得到混合物(IV)的过程,操作温度要求不高于无水氟化氢的沸点,避免液态氟化氢挥发,增加卤化氢气体脱氟纯化操作负荷与难度,优选的气液分离操作温度为:-40~19℃。
步骤(5)中:
混合物(IV)由六氟磷酸盐、氟化氢与惰性溶剂组成,待混合物(IV)收集到一定数量后,进行脱除氟化氢操作,得到六氟磷酸盐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V)。氟化氢脱除操作,可以在收集器中进行,也可以在专用脱溶釜中进行。如果在脱溶釜进行氟化氢脱除操作,脱溶釜需具备搅拌、调温、冷凝、除沫等功能,脱溶釜接触物料部位材质,需要能耐受氟化氢腐蚀,可以是碳化硅等非金属材料,蒙乃尔合金、哈氏合金等高镍合金材料,也可以衬PTFE、PFA等耐腐高分子材料。
脱除氟化氢的操作,主要利用氟化氢低沸点与高挥发的性质,通过加热升温方式,使氟化氢沸腾蒸发,实现氟化氢从混合物料中脱除。氟化氢蒸气先经冷凝,将夹带的惰性溶剂冷凝返回混合物,氟化氢蒸气则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为提升混合物(IV)氟化氢脱除速率和脱除效果,在氟化氢脱除过程中,特别是氟化氢脱除操作结束前,可采用干燥氮气、氦气、氩气等惰性气体鼓泡和吹扫混合物,确保氟化氢充分脱除,得到无氟化氢残留的混合物(V)。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的氟化氢气体,经多级深度冷凝,将氟化氢冷凝回收,深度冷凝后的尾气再经多级水、碱喷淋脱氟或多级吸附脱氟后,达标排放。
氟化氢脱除过程,操作温度要求高于氟化氢沸点,但低于惰性溶剂沸点,确保氟化氢顺利脱除的同时,避免惰性溶剂夹带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优选的脱除氟化氢的操作温度为:20~100℃。氟化氢脱除结束后,得到六氟磷酸盐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V),虽然六氟磷酸盐在惰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物料温度对六氟磷酸盐溶解度影响亦较小,但为了方便后续固液分离操作,提升固液分离操作安全性,宜将混合物(V)温度降至室温或以下。
步骤(6)中:
混合物(V)由六氟磷酸盐与惰性溶剂组成,经固液分离、干燥后得到六氟磷酸盐成品。常用的固液分离操作,如离心、压滤、抽滤等,均适用于混合物(V)的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经干燥得到六氟磷酸盐成品,纯度99.8%以上,收率99.0%以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六氟磷酸盐品质,满足更高端用途需求,可对得到六氟磷酸盐进行重结晶纯化操作,制得超高纯六氟磷酸盐,纯度99.99%以上,收率98%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体现在:
(1)、采用将五卤化磷先溶解于惰性溶剂中制备成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后再进行进料的方法,避免现有技术使用五卤化磷固体或气体进料方式,不仅实现了五卤化磷进料速度与进料精度的精确控制,而且有效解决了五卤化磷与氟化氢反应过于剧烈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了合成工艺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
(2)、以烷烃类溶剂、卤代烷烃类溶剂、芳烃类溶剂、卤代芳烃类溶剂等相对于反应体系呈惰性的溶剂,替代现有技术中腈类、酯类、醚类、酮类等含氮、氧原子的溶剂,确保溶剂在反应过程中完全惰性,避免溶剂参与的分解、络合等副反应,提升反应收率与产品纯度,简化溶剂回收操作,提高溶剂回收率。
(3)、采用五氟化磷原位生成、原位与碱金属氟盐反应的方法,避免了五氟化磷的分离、纯化、储存、运输等操作,革除五氟化磷气态进料方式,有效提升五氟化磷利用率,简化操作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合成成本。
(4)、采用分阶段逐步分离不同成分物料的方法,将反应生成的卤化氢、反应富余原料氟化氢、反应惰性溶剂和产品六氟磷酸盐依次进行分离,将分离次序合理化、分离过程最简化、分离效果最优化,最大限度避免混合物料产生,实现各种物料资源化利用,将三废量降至最低,其中回收卤化氢可用于制备高纯卤化氢水溶液,用于商业用途,回收氟化氢和惰性溶剂,可套用于反应,最大限度提升经济效益。
(5)、产品六氟磷酸盐从六氟磷酸盐与惰性溶剂的混合物中经固液分离得到,避免了现有技术产品六氟磷酸盐从氟化氢溶液中经固液分离得到,极大提升了固液分离过程及后续纯化、干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分离得到的六氟磷酸盐中残留氟化氢更少,产品质量更优。
(6)、本发明的六氟磷酸盐合成方法,除原料五卤化磷与碱金属卤盐在配制溶液时涉及固体投料,以及最终产品经固液分离、干燥得到成品时涉及固体出料,其余过程均可实现连续流和自动化生产,可方便地实现“釜式连续-连续流-釜式连续”的连续反应模式,避免了现有技术全釜式间歇反应模式,大幅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列实施方式,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具体实施方式不可能权尽本发明所有技术特征,只要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彼此不构成冲突,相互间均可组合,组成新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六氟磷酸盐“釜式连续-连续流-釜式连续”连续合成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釜式连续-反应器连续流-连续气液分离-釜式连续”的连续反应工艺合成六氟磷酸锂,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配制采用AB两线制,AB两线间交叉运行,当A线进行五卤化磷溶液配制时,B线进行五卤化磷溶液进料,反之,当B线进行五卤化磷溶液配制时,A线进行五卤化磷溶液进料,如此,可实现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的连续进料。
(2)、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配制采用AB两线制,AB两线间交叉运行,当A线进行碱金属氟盐溶液配制时,B线进行碱金属氟盐溶液进料,反之,当B线进行碱金属氟盐溶液配制时,A线进行碱金属氟盐溶液进料,如此,可实现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的连续进料;当碱金属氟盐使用碱金属氯盐或碱金属溴盐时,产生的卤化氢气体进入卤化氢处理系统。
(3)、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和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通过计量泵,按比例输入连续流反应器进行反应,进料比例、进料速度、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反应连续进行,连续进料连续出料。
(4)、连续流反应器出口混合物(III)经连续气液分离脱除卤化氢得到混合物(IV),脱出的卤化氢气体进入卤化氢处理系统。
(5)、混合物(IV)经收集、脱除氟化氢得到混合物(V),混合物(V)经固液分离得到六氟磷酸盐,上述操作采用AB两线制,AB两线间交叉运行,当A线进行混合物(IV)收集时,B线进行混合物(IV)脱除氟化氢得到混合物(V)、混合物(V)固液分离得到六氟磷酸盐操作,当B线进行混合物(IV)收集时,A线进行混合物(IV)脱除氟化氢得到混合物(V)、混合物(V)固液分离得到六氟磷酸盐操作,如此,一则可无缝衔接连续气液分离器,再则可实现连续脱除氟化氢和固液分离操作,确保合成工艺连续、稳定运行;脱出的氟化氢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固液分离得到的惰性溶剂返回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配制工序。
(6)六氟磷酸盐干燥得到六氟磷酸盐成品,以及六氟磷酸盐成品包装过程,采有单线进行,根据实际产能合理匹配连续烘干、连续包装设备,实现六氟磷酸盐连续烘干、连续包装操作。
实施例1
以微反应器作为连续反应器,以五氯化磷、氯化锂、氟化氢为原料,以甲苯为惰性有机溶剂,合成六氟磷酸锂,结合工艺流程图1,合成过程如下:
(1)、将定量甲苯加入到五氯化磷甲苯溶液配制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定量五氯化磷固体,搅拌升温至60~6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降温至20~25℃,得到质量浓度为25%的五氯化磷甲苯溶液,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五氯化磷甲苯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2)、将定量无水氟化氢液体加入到氟化锂氟化氢溶液配制釜中,氮气保护,控温-10~-5℃,分批慢慢加入定量氯化锂固体,搅拌溶解后,得到质量浓度为20%的氟化锂氟化氢溶液,于-10~-5℃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配制过程生成的氯化氢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氟化锂氟化氢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3)、五氯化磷甲苯溶液经计量泵以500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氟化锂氟化氢溶液经计量泵以77.85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两种物料在微反应器入口处充分混合后进入微反应器内反应,微反应器采用阶梯温度控制,中部最高温度控制在60~65℃、出口温度控制在-15~-10℃,物料在微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约80秒钟;
(4)、反应液流出微反应器后,进入连续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控温-15~-10℃,气液分离器分出的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分出的液相进入收集釜,收集釜控温0~5℃。收集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5)、待收集釜物料收集到位后,收集釜慢慢升温至40~45℃,蒸发脱除氟化氢,氟化氢蒸气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待氟化氢大部分脱除后,通入干燥氮气,于40~45℃吹扫物料2小时,吹扫结束后,收集釜降温至5~10℃,放料离心,得到六氟磷酸锂湿品固体,离心母液作为回收甲苯,返回五氯化磷甲苯溶液配制工序的甲苯槽。
(6)、六氟磷酸锂湿品固体,经固料输送系统进入单锥螺带干燥机,减压干燥,检测合格后,经自动包装系统完成包装。
氯化氢处理系统:氯化氢处理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两级脱氟填料塔、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氯化氢中夹带的氟化氢冷凝回收;两级脱氟填料塔,内装氟化氢吸附填料,将经冷凝脱氟后的氯化氢中残留少量氟化氢除去;经脱氟处理后得到的高纯氯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35~36%氯化氢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氟化氢回收系统:氟化氢回收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绝大部分氟化氢冷凝回收;尾气中剩余的氟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49±0.2%氢氟酸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六氟磷酸锂的合成,从开始进料至调试稳定,耗时10小时。从调试完成后开始计时,稳定运行300小时,结果汇总如下:共消耗五氯化磷2250公斤、氯化锂458公斤,得到六氟磷酸锂成品1630公斤,收率99.3%,纯度99.85%。
实施例2
以微反应器作为连续反应器,以五氯化磷、氟化钠、氟化氢为原料,以氯苯为惰性有机溶剂,合成六氟磷酸钠,结合工艺流程图1,合成过程如下:
(1)、将定量氯苯加入到五氯化磷氯苯溶液配制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定量五氯化磷固体,搅拌升温至50~5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降温至10~15℃,得到质量浓度为20%的五氯化磷氯苯溶液,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五氯化磷氯苯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2)、将定量无水氟化氢液体加入到氟化钠氟化氢溶液配制釜中,氮气保护,控温10~15℃,分批慢慢加入定量氟化钠固体,搅拌溶解后,得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氟化钠氟化氢溶液,于10~15℃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氟化钠氟化氢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3)、五氯化磷氯苯溶液经计量泵以550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氟化钠氟化氢溶液经计量泵以73.94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两种物料在微反应器入口处充分混合后进入微反应器内反应,微反应器采用阶梯温度控制,中部最高温度控制在70~75℃、出口温度控制在-10~-5℃,物料在微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约70秒钟;
(4)、反应液流出微反应器后,进入连续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控温-5~0℃,气液分离器分出的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分出的液相进入收集釜,收集釜控温-5~5℃。收集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5)、待收集釜物料收集到位后,收集釜慢慢升温至50~55℃,蒸发脱除氟化氢,氟化氢蒸气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待氟化氢基本脱除后,通入干燥氩气,于50~55℃吹扫物料2小时,吹扫结束后,收集釜降温至20~25℃,放料离心,得到六氟磷酸钠湿品固体,离心母液作为回收氯苯,返回五氯化磷氯苯溶液配制工序的氯苯槽。
(6)、六氟磷酸钠湿品固体,经固料输送系统进入单锥螺带干燥机,减压干燥,检测合格后,经自动包装系统完成包装。
氯化氢处理系统:氯化氢处理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两级脱氟填料塔、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氯化氢中夹带的氟化氢冷凝回收;两级脱氟填料塔,内装氟化氢吸附填料,将经冷凝脱氟后的氯化氢中残留少量氟化氢除去;经脱氟处理后得到的高纯氯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35~36%氯化氢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氟化氢回收系统:氟化氢回收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绝大部分氟化氢冷凝回收;尾气中剩余的氟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49±0.2%氢氟酸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六氟磷酸钠的合成,从开始进料至调试稳定,耗时10小时。从调试完成后开始计时,稳定运行300小时,结果汇总如下:共消耗五氯化磷1980公斤、氟化钠399公斤,得到六氟磷酸钠成品1589公斤,收率99.5%,纯度99.83%。
实施例3
以微反应器作为连续反应器,以五氯化磷、氯化钾、氟化氢为原料,以氯仿为惰性有机溶剂,合成六氟磷酸钾,结合工艺流程图1,合成过程如下:
(1)、将定量氯仿加入到五氯化磷氯仿溶液配制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定量五氯化磷固体,搅拌升温至40~4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降温至20~25℃,得到质量浓度为30%的五氯化磷氯仿溶液,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五氯化磷氯仿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2)、将定量无水氟化氢液体加入到氟化钾氟化氢溶液配制釜中,氮气保护,控温-15~-10℃,分批慢慢加入定量氯化钾固体,搅拌溶解后,得到质量浓度为35%的氟化钾氟化氢溶液,于-15~-10℃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配制过程生成的氯化氢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氟化钾氟化氢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3)、五氯化磷氯仿溶液经计量泵以450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氟化钾氟化氢溶液经计量泵以107.62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两种物料在微反应器入口处充分混合后进入微反应器内反应,微反应器采用阶梯温度控制,中部最高温度控制在40~45℃、出口温度控制在-15~-10℃,物料在微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约90秒钟;
(4)、反应液流出微反应器后,进入连续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控温-10~-5℃,气液分离器分出的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分出的液相进入收集釜,收集釜控温0~5℃。收集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5)、待收集釜物料收集到位后,收集釜慢慢升温至50~55℃,蒸发脱除氟化氢,氟化氢蒸气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待氟化氢脱除完毕后,收集釜降温至0~5℃,放料压滤,得到六氟磷酸钾湿品固体,压滤母液作为回收氯仿,返回五氯化磷氯仿溶液配制工序的氯仿槽。
(6)、六氟磷酸钾湿品固体,经固料输送系统进入单锥螺带干燥机,减压干燥,检测合格后,经自动包装系统完成包装。
氯化氢处理系统:氯化氢处理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两级脱氟填料塔、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氯化氢中夹带的氟化氢冷凝回收;两级脱氟填料塔,内装氟化氢吸附填料,将经冷凝脱氟后的氯化氢中残留少量氟化氢除去;经脱氟处理后得到的高纯氯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35~36%氯化氢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氟化氢回收系统:氟化氢回收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绝大部分氟化氢冷凝回收;尾气中剩余的氟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49±0.2%氢氟酸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六氟磷酸钾的合成,从开始进料至调试稳定,耗时10小时。从调试完成后开始计时,稳定运行300小时,结果汇总如下:共消耗五氯化磷2430公斤、氯化钾870公斤,得到六氟磷酸钾成品2131公斤,收率99.2%,纯度99.88%。
实施例4
以微反应器作为连续反应器,以五氯化磷、氯化钠、氟化氢为原料,以间二氯苯为惰性有机溶剂,合成六氟磷酸钠,结合工艺流程图1,合成过程如下:
(1)、将定量间二氯苯加入到五氯化磷间二氯苯溶液配制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定量五氯化磷固体,搅拌升温至70~7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降温至25~30℃,得到质量浓度为30%的五氯化磷间二氯苯溶液,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五氯化磷间二氯苯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2)、将定量无水氟化氢液体加入到氟化钠氟化氢溶液配制釜中,氮气保护,控温0~5℃,分批慢慢加入定量氯化钠固体,搅拌溶解后,得到质量浓度为25%的氟化钠氟化氢溶液,于0~5℃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配制过程生成的氯化氢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氟化钠氟化氢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3)、五氯化磷间二氯苯溶液经计量泵以450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氟化钠氟化氢溶液经计量泵以108.89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两种物料在微反应器入口处充分混合后进入微反应器内反应,微反应器采用阶梯温度控制,中部最高温度控制在30~35℃、出口温度控制在-5~0℃,物料在微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约90秒钟;
(4)、反应液流出微反应器后,进入连续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控温-5~0℃,气液分离器分出的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分出的液相进入收集釜,收集釜控温-5~0℃。收集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5)、待收集釜物料收集到位后,收集釜慢慢升温至60~65℃,蒸发脱除氟化氢,氟化氢蒸气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待氟化氢大部分脱除后,通入干燥氮气,于60~65℃吹扫物料1小时,吹扫结束后,收集釜降温至15~20℃,放料离心,得到六氟磷酸钠湿品固体,离心母液作为回收间二氯苯,返回五氯化磷间二氯苯溶液配制工序的间二氯苯槽。
(6)、六氟磷酸钠湿品固体,经固料输送系统进入单锥螺带干燥机,减压干燥,检测合格后,经自动包装系统完成包装。
氯化氢处理系统:氯化氢处理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两级脱氟填料塔、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氯化氢中夹带的氟化氢冷凝回收;两级脱氟填料塔,内装氟化氢吸附填料,将经冷凝脱氟后的氯化氢中残留少量氟化氢除去;经脱氟处理后得到的高纯氯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35~36%氯化氢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氟化氢回收系统:氟化氢回收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绝大部分氟化氢冷凝回收;尾气中剩余的氟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49±0.2%氢氟酸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六氟磷酸钠的合成,从开始进料至调试稳定,耗时10小时。从调试完成后开始计时,稳定运行300小时,结果汇总如下:共消耗五氯化磷2430公斤、氯化钠682公斤,得到六氟磷钠锂成品1942公斤,收率99.1%,纯度99.90%。
实施例5
以微反应器作为连续反应器,以五氯化磷、氟化锂、氟化氢为原料,以二氯乙烷为惰性有机溶剂,合成六氟磷酸锂,结合工艺流程图1,合成过程如下:
(1)、将定量二氯乙烷加入到五氯化磷二氯乙烷溶液配制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定量五氯化磷固体,搅拌升温至60~6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降温至20~25℃,得到质量浓度为25%的五氯化磷二氯乙烷溶液,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五氯化磷二氯乙烷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2)、将定量无水氟化氢液体加入到氟化锂氟化氢溶液配制釜中,氮气保护,控温5~10℃,分批慢慢加入定量氟化锂固体,搅拌溶解后,得到质量浓度为25%的氟化锂氟化氢溶液,于5~10℃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氟化锂氟化氢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3)、五氯化磷二氯乙烷溶液经计量泵以500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氟化锂氟化氢溶液经计量泵以62.28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两种物料在微反应器入口处充分混合后进入微反应器内反应,微反应器采用阶梯温度控制,中部最高温度控制在50~55℃、出口温度控制在0~5℃,物料在微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约80秒钟;
(4)、反应液流出微反应器后,进入连续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控温-20~-15℃,气液分离器分出的气体进入氯化氢处理系统,分出的液相进入收集釜,收集釜控温-5~5℃。收集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5)、待收集釜物料收集到位后,收集釜慢慢升温至60~65℃,蒸发脱除氟化氢,氟化氢蒸气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待氟化氢脱除完毕后,收集釜降温至10~15℃,放料离心,得到六氟磷酸锂湿品固体,离心母液作为回收二氯乙烷,返回五氯化磷二氯乙烷溶液配制工序的二氯乙烷槽。
(6)、六氟磷酸锂湿品固体,经固料输送系统进入单锥螺带干燥机,减压干燥,检测合格后,经自动包装系统完成包装。
氯化氢处理系统:氯化氢处理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两级脱氟填料塔、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氯化氢中夹带的氟化氢冷凝回收;两级脱氟填料塔,内装氟化氢吸附填料,将经冷凝脱氟后的氯化氢中残留少量氟化氢除去;经脱氟处理后得到的高纯氯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35~36%氯化氢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氟化氢回收系统:氟化氢回收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绝大部分氟化氢冷凝回收;尾气中剩余的氟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49±0.2%氢氟酸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六氟磷酸锂的合成,从开始进料至调试稳定,耗时10小时。从调试完成后开始计时,稳定运行300小时,结果汇总如下:共消耗五氯化磷2250公斤、氟化锂280公斤,得到六氟磷酸锂成品1631公斤,收率99.4%,纯度99.86%。
实施例6
以微反应器作为连续反应器,以五溴化磷、溴化钾、氟化氢为原料,以甲基环己烷为惰性有机溶剂,合成六氟磷酸钾,结合工艺流程图1,合成过程如下:
(1)、将定量甲基环己烷加入到五溴化磷甲基环己烷溶液配制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定量五溴化磷固体,于30~35℃搅拌,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得到质量浓度为15%的五溴化磷甲基环己烷溶液,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五溴化磷甲基环己烷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2)、将定量无水氟化氢液体加入到氟化钾氟化氢溶液配制釜中,氮气保护,控温-5~0℃,分批慢慢加入定量溴化钾固体,搅拌溶解后,得到质量浓度为40%的氟化钾氟化氢溶液,于-5~0℃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配制过程生成的溴化氢气体进入溴化氢处理系统。氟化钾氟化氢溶液配制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3)、五溴化磷甲基环己烷溶液经计量泵以600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氟化钾氟化氢溶液经计量泵以30.37g/min的速度连续输入微反应器,两种物料在微反应器入口处充分混合后进入微反应器内反应,微反应器采用阶梯温度控制,中部最高温度控制在80~85℃、出口温度控制在-10~-5℃,物料在微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约60秒钟;
(4)、反应液流出微反应器后,进入连续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控温-10~-5℃,气液分离器分出的气体进入溴化氢处理系统,分出的液相进入收集釜,收集釜控温-5~5℃。收集釜分为AB釜,两釜交叉使用。
(5)、待收集釜物料收集到位后,收集釜慢慢升温至70~75℃,蒸发脱除氟化氢,氟化氢蒸气进入氟化氢回收系统,待氟化氢脱除完毕后,收集釜降温至20~25℃,放料压滤,得到六氟磷酸钾湿品固体,压滤母液作为回收甲基环己烷,返回五溴化磷甲基环己烷溶液配制工序的甲基环己烷槽。
(6)、六氟磷酸钾湿品固体,经固料输送系统进入单锥螺带干燥机,减压干燥,检测合格后,经自动包装系统完成包装。
溴化氢处理系统:溴化氢处理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两级脱氟填料塔、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溴化氢中夹带的氟化氢冷凝回收;两级脱氟填料塔,内装氟化氢吸附填料,将经冷凝脱氟后的溴化氢中残留少量氟化氢除去;经脱氟处理后得到的高纯溴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46~48%溴化氢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氟化氢回收系统:氟化氢回收系统由三级串联冷凝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和两级碱喷淋塔组成。三级串联冷凝器中通-35~-30℃冷冻液,将绝大部分氟化氢冷凝回收;尾气中剩余的氟化氢经三级降膜吸收器用水吸收,制得浓度为49±0.2%氢氟酸溶液;尾气经二级碱喷淋除酸后,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六氟磷酸钾的合成,从开始进料至调试稳定,耗时10小时。从调试完成后开始计时,稳定运行300小时,结果汇总如下:共消耗五溴化磷1620公斤、溴化钾448公斤,得到六氟磷酸钾成品688公斤,收率99.3%,纯度99.84%。

Claims (12)

1.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五卤化磷溶解于惰性溶剂中,得到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
(2)、将碱金属卤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中,得到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
(3)、将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按比例输入反应器中反应,得到六氟磷酸盐、氟化氢、惰性溶剂与卤化氢组成的混合物;
步骤(3)中,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输入反应器的进料比例为:单位时间内进入反应器的五卤化磷惰性溶剂溶液中所含磷的物质的量与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中所含碱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1.2:1;
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40~100℃;
(4)、步骤(3)得到的六氟磷酸盐、氟化氢、惰性溶剂与卤化氢组成的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分出卤化氢气体,得到六氟磷酸盐、氟化氢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5)、步骤(4)得到的六氟磷酸盐、氟化氢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脱除氟化氢,得到六氟磷酸盐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6)、步骤(5)得到的六氟磷酸盐与惰性溶剂组成的混合物,经固液分离、干燥,得到六氟磷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氟磷酸盐,为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钠、六氟磷酸钾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五卤化磷,选自以下一种或两种:五氯化磷、五溴化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几种:
烷烃类溶剂,选自C4~C1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烃;
卤代烷烃类溶剂,如下通式表示:
CnH(2n+2-m)Xm
其中:X=F、Cl、Br,n=1~10,m=1~4,卤代烷烃的碳链可以是直链、支链或环状;
芳烃类溶剂,如下通式表示:
Figure FDA0004066845550000011
其中:取代基R为H、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取代基,n=0~6,当苯环上有多个烷基取代基时,烷基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卤代芳烃类溶剂,如下通式表示:
Figure FDA0004066845550000021
其中:取代基R为H、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取代基,n=0~6,取代基X=F、Cl、Br,m=0~6,且n+m≤6,当苯环上有多个烷基和卤原子取代时,取代烷基和卤原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惰性溶剂用量为五卤化磷质量的1~2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碱金属卤盐,如下通式表示:
MX
M=Li,Na,K
X=F,Cl,Br。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氟化氢用量为碱金属卤盐质量的1~20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碱金属卤盐溶解于无水氟化氢得到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的操作温度和碱金属氟盐氟化氢溶液的保存温度为:-40~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合成产物为六氟磷酸锂时,碱金属卤盐选自以下一种或几种:氟化锂、氯化锂、溴化锂;当合成产物为六氟磷酸钠时,碱金属卤盐选自以下一种或几种:氟化钠、氯化钠、溴化钠;当合成产物为六氟磷酸钾时,碱金属卤盐选自以下一种或几种:氟化钾、氯化钾、溴化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应器为微反应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气液分离操作温度为:-40~19℃。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脱除氟化氢的操作温度为:20~100℃。
CN202111600015.8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14132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0015.8A CN114132912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PCT/CN2022/137757 WO2023116462A1 (zh) 2021-12-24 2022-12-09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US18/316,354 US20230278862A1 (en) 2021-12-24 2023-05-12 Synthesis method of hexafluorophosphat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0015.8A CN114132912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912A CN114132912A (zh) 2022-03-04
CN114132912B true CN114132912B (zh) 2023-04-07

Family

ID=80383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0015.8A Active CN114132912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8862A1 (zh)
CN (1) CN114132912B (zh)
WO (1) WO20231164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912B (zh) * 2021-12-24 2023-04-07 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CN114014283B (zh) * 2022-01-06 2022-04-08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盐、五氟化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51431B (zh) * 2022-04-25 2023-03-14 山东大学 一种钠电池用钠盐的制备方法
CN114873577A (zh) * 2022-05-24 2022-08-09 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CN115285965B (zh) * 2022-08-22 2024-01-02 衢州市九洲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钠的合成方法
CN115385365B (zh) * 2022-10-26 2023-01-20 如鲲(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盐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CN115959687B (zh) * 2022-12-30 2024-04-12 四川大学 低成本生产六氟磷酸盐的工艺
CN117923527A (zh) * 2024-03-25 2024-04-26 新乡意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碱金属六氟磷酸盐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7409B2 (ja) * 2007-08-16 2013-10-02 ステラケミファ株式会社 五フッ化リン及び六フッ化リン酸塩の製造方法
JP5165364B2 (ja) * 2007-12-25 2013-03-21 ステラケミファ株式会社 六フッ化リン酸塩の製造方法
CN102009972B (zh) * 2010-11-19 2012-08-22 森田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2180457A (zh) * 2011-05-06 2011-09-14 潘春跃 六氟磷酸锂有机溶剂法制备工艺
JP5845955B2 (ja) * 2012-02-17 2016-01-20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ヘキサフルオロリン酸リチウム濃縮液の製造方法
CN102910612B (zh) * 2012-11-05 2014-06-1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6745096A (zh) * 2017-02-16 2017-05-31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六氟磷酸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
CN114132912B (zh) * 2021-12-24 2023-04-07 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78862A1 (en) 2023-09-07
CN114132912A (zh) 2022-03-04
WO2023116462A1 (zh)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32912B (zh) 一种六氟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KR101559591B1 (ko) 5불화인 및 6불화인산염의 제조방법
CN104261369B (zh) 一种高纯度五氟化磷的制备方法
CN113511639B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44728A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CN104495767A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KR20190136060A (ko) 고순도 플루오로 에틸렌 카보네이트의 제조방법
CN105731398A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
CN107381522A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制备的双氟磺酰亚胺制备双氟磺酰亚胺碱金属盐的方法
CN104487418B (zh) 用于制备磺酰亚胺化合物及其盐的方法
CN112724047B (zh) 一种制备三氟甲磺酰氟的装置及方法
CN213976992U (zh) 一种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
CN114014280A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制备方法
JP2001500834A (ja) LiPF▲下6▼製造方法
KR100867582B1 (ko) 삼플루오르화 질소의 제조방법
CN109928372A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CN115849410A (zh) 一种碱金属六氟磷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9134536A (zh) 一种流化床合成甲基二氯化膦的方法
CN114014743A (zh) 一种连续生产六氟丁二烯的方法
CN114225855A (zh) 一种硫酸乙烯酯合成装置和方法
CN110759362B (zh) 一种含六氟磷酸锂晶体和水分的组合物
CN214654573U (zh) 一种制备三氟甲磺酰氟的装置
JP7441801B2 (ja) フルオロスルホニル基を含有するイミド塩を調製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5285965B (zh) 一种六氟磷酸钠的合成方法
CN115417820B (zh) 一种抗厌氧菌药特硝唑的化学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