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7815B - 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 Google Patents

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7815B
CN114007815B CN202080044356.9A CN202080044356A CN114007815B CN 114007815 B CN114007815 B CN 114007815B CN 202080044356 A CN202080044356 A CN 202080044356A CN 114007815 B CN114007815 B CN 114007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rotating body
elastic deformation
rotating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43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7815A (zh
Inventor
滨元阳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hang Free Power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hang Free Power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hang Free Power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hang Free Power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07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7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7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7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1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cumulation of energy to absorb shocks or vib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05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upper side
    • A47J43/0711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upper side mixing, whipping or cut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8Driving mechanisms
    • A47J43/082Driving mechanism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upper 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07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for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007Connections or joints between tool parts
    • B25B23/0042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screwdriver handle and screwdriver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68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element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simila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 B62M1/1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involving devices which enable the mechanical storing and releasing of energy occasionally, e.g. arrangement of flywheels
    • B62M1/105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involving devices which enable the mechanical storing and releasing of energy occasionally, e.g. arrangement of flywheels using elast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 B62M1/36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rotary cranks, e.g. with pedal cr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3/00Construction of cranks operated by hand or fo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66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elements being metallic, e.g. in the form of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关于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11)的旋转轴(12)的基侧的旋转辅助器具(10)以及具有旋转辅助器具(10)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1),旋转辅助器具(10)具有:第1旋转体(13);第2旋转体(14),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第1旋转体(13);以及弹性变形体(22),其通过第1旋转体(13)与第2旋转体(14)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第1旋转体(13)与第2旋转体(14)之间传递旋转,旋转轴(12)的基侧固定于第1旋转体(13)。

Description

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地利用从外部输入的旋转能量的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背景技术
代替以往的手动式的螺丝刀,在近年来的建设现场等中,为了缩短作业时间而实现作业的效率化,并且减轻作业者的负担而实现省力化,使用电动螺丝刀。
已知该电动螺丝刀在施工现场等主要用于螺钉的紧固,通过将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螺丝刀头经由扭转螺旋弹簧结合,能够缓和由螺钉的紧固时的反作用引起的冲击,并且能够实现螺钉的紧固扭矩的稳定化。但是,电动螺丝刀不仅用于螺钉的紧固,还用于拆卸,螺丝刀头进行正转和反转,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扭转螺旋弹簧上作用有反复摆动的载荷,容易产生破损。另外,在拆卸(拧松)螺钉时,扭转螺旋弹簧向其外径变大的方向扭转而变形,因此输出轴的旋转难以传递到螺丝刀头,拧松螺钉的力变弱,也存在作业性降低的问题。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螺丝刀,其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螺丝刀头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中,若受到螺钉紧固方向的扭转力,则以直径变小的方式串联地夹设有扭转螺旋弹簧,并且在扭转螺旋弹簧的周围嵌合配置有非固定套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4-07359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螺丝刀中,扭转螺旋弹簧仅在紧固螺钉时向其外径变小的方向扭转而变形,在拆卸螺钉时,由于利用非固定套筒限制变形(扩径),因此不作用反复摆动的载荷,难以产生破损。另外,在拆卸(拧松)螺钉时,扭转螺旋弹簧的外径几乎不变化,因此输出轴的旋转容易传递至螺丝刀头,能够以较强的力有效地拧松螺钉。
然而,这样的电动螺丝刀虽然便利,但主要是由业者等使用的,在一般家庭等中不怎么普以及。特别是对于年轻层、女性以及高龄者等的熟悉度很弱,到习惯使用方法为止也花费时间,缺乏简便性。
另一方面,小型的钻头、手动混合器等电动的旋转工具几乎都是仅将工具的旋转轴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结而使其旋转的工具,对于将来自电动机的输入能量高效地传递至旋转轴的构造、降低旋转轴旋转时施加于电动机的负荷的构造等未进行研究。
另外,在如钓鱼用的卷线器或绞盘等那样,将旋转轴的前侧作为输入部,或者在旋转轴的前侧安装手柄等输入部,通过手动或电动使旋转轴旋转,进行钓线、绳索或钢丝等的卷绕的旋转工具中,有时在初始动作时或动作中途施加较大的阻力,旋转变得不稳定或旋转停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传递从外部输入的旋转能量的旋转辅助器具以及通过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而能够提高动作的稳定性以及旋转传递的效率性,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输入能量的省力性优异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按照所述目的的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其中,该旋转辅助器具具有:第1旋转体;第2旋转体,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弹性变形体,其通过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之间传递旋转,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于所述第1旋转体或所述第2旋转体。这里,旋转辅助器具能够将输入到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的旋转能量经由弹性变形体传递到第2旋转体或第1旋转体,使固定于第2旋转体或第1旋转体的旋转轴旋转并从输出部输出,也能够通过从旋转轴(输入部)输入旋转能量,使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与旋转轴一起旋转,将该旋转能量经由弹性变形体传递到第2旋转体或第1旋转体并输出。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其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以及1个或多个第1凸部,该1个或多个第1凸部设置于该主体部的外周,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外筒部,其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以及1个或多个第2凸部,该1个或多个第2凸部设置于该外筒部的内周并且与所述第1凸部交替地配置,在各所述第1凸部与各所述第2凸部之间分别配置有所述弹性变形体。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和设置于该主体部的外周的1个或多个第1凸部,所述第2旋转体在一侧具有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的外筒部,在另一侧具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在所述外筒部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第1凸部交替地配置的1个或多个第2凸部,在各所述第1凸部与各所述第2凸部之间分别配置有所述弹性变形体。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在该主体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该主体部并且弯曲成以该主体部的轴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圆弧状的空间部,在各该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分别收纳有所述弹性变形体,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该一侧旋转板和该另一侧旋转板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的两侧对置配置;以及多个连结轴,该多个连结轴穿过收纳于各所述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所述弹性变形体之间并且贯通各所述空间部,将所述一侧旋转板与所述另一侧旋转板连结,所述旋转轴的基侧贯通所述一侧旋转板而固定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2旋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1旋转体正反旋转。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外插于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并且被保持为能够正反旋转的主体部,在该主体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该主体部并且弯曲成以该主体部的轴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圆弧状的空间部,在各该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收纳有所述弹性变形体,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该一侧旋转板和该另一侧旋转板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的两侧对置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以及多个连结轴,该多个连结轴穿过收纳于各所述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所述弹性变形体之间并且贯通各所述空间部,将所述一侧旋转板与所述另一侧旋转板连结。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更优选的是,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相互卡合并且在位于所述第1旋转体的另一侧的所述第2旋转体正反旋转时使该第2旋转体一边旋转一边朝向所述第1旋转体的一侧移动的至少1组引导构件或者在位于所述第2旋转体的一侧的所述第1旋转体正反旋转时使该第1旋转体一边旋转一边朝向所述第2旋转体的另一侧移动的至少1组引导构件。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可以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被按压部,在所述第2旋转体向所述第1旋转体的一侧移动时,该被按压部被所述第2旋转体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前侧按压,可以是,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被按压部,在所述第1旋转体向所述第2旋转体的另一侧移动时,该被按压部被所述第1旋转体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前侧按压。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在一侧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的外筒部,所述弹性变形体具有:第1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在所述第2旋转体正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在所述第2旋转体反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以及第2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在所述第2旋转体正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在所述第2旋转体反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所述第2旋转体在一侧具有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的外筒部,在另一侧具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所述弹性变形体具有:第1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在所述第1旋转体正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反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以及第2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在所述第1旋转体正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反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
在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中,可以是,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可以是,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
在按照所述目的的第2发明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中,在旋转轴的基侧设置有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该旋转轴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
在第2发明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中,也可以是,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辅助器具一体地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第1发明的旋转辅助器具以及第2发明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在第1旋转体与第2旋转体相对地旋转(正转以及反转)的期间,能够使弹性变形体弹性变形而蓄积输入能量的一部分,从而降低初始动作时的负荷,在旋转中,弹性变形体适当地复原,由此能够将蓄积的弹性能量转换为旋转能量而有效利用,从而实现输入能量的降低,并且即使输入能量变小或者中断,也能够抑制输出能量的变动,从而使旋转稳定化。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俯视图,图1的(B)是沿图1的(A)的A1-A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2的(A)是沿图1的(A)的A2-A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2的(B)是沿图1的(A)的A3-A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该旋转辅助器具的第1旋转体的侧视图。
图4的(A)是示出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的旋转工具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4的(B)是沿图4的(A)的B1-B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5的(A)是沿图4的(A)的B2-B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5的(B)是沿图4的(A)的B3-B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6的(A)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俯视图,图6的(B)是沿图6的(A)的C1-C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7的(A)是沿图6的(A)的C2-C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7的(B)是沿图6的(A)的C3-C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旋转辅助器具的第1旋转体的侧视图。
图9的(A)是示出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9的(B)是沿图9的(A)的D1-D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10的(A)是沿图9的(A)的D2-D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0的(B)是沿图9的(A)的D3-D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11的(A)是具有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俯视图,图11的(B)是沿图11的(A)的E1-E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12的(A)是沿图11的(A)的E2-E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2的(B)是沿图11的(A)的E3-E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13是表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旋转辅助器具中的第2旋转体的侧视图。
图14的(A)是示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14的(B)是沿图14的(A)的F1-F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15的(A)是沿图14的(A)的F2-F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5的(B)是沿图14的(A)的F3-F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16的(A)是具有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俯视图,图16的(B)是沿图16的(A)的G1-G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17的(A)是沿图16的(A)的G2-G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7的(B)是沿图16的(A)的G3-G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18是表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旋转辅助器具中的第2旋转体的侧视图。
图19的(A)是示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19的(B)是沿图19的(A)的H1-H1线的向视端面图。
图20的(A)是沿图19的(A)的H2-H2线的向视剖视图,图20的(B)是沿图19的(A)的H3-H3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21的(A)是具有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俯视图,图21的(B)是示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动作前的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2的(A)是示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第1动作的局部纵剖视图,图22的(B)是示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第2动作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3的(A)是具有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俯视图,图23的(B)是示出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动作前的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4是具有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自行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5的(A)是沿图24的I1-I1线的向视剖视图,图25的(B)是沿图24的I2-I2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27该旋转辅助器具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供理解本发明。
如图4的(A)、图4的(B)、图5的(A)、图5的(B)所示,图1的(A)、图1的(B)、图2的(A)、图2的(B)、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10安装于在前侧具有与一字螺丝刀同样的输出部11的旋转轴12的基侧,将输入能量高效地传递至旋转轴12并输出。
如图1、图2、图4的(B)、图5所示,旋转辅助器具10具有第1旋转体13和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第1旋转体13的第2旋转体14。并且,如图1的(B)、图2的(A)、图3、图4的(B)、图5的(A)所示,第1旋转体13具有:主体部16,其形成有供旋转轴12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15;以及多个(在此为3个)第1凸部17,该多个第1凸部17设置于主体部16的外周。在本实施例中,与形成于旋转轴12的基侧的六棱柱状的轴固定部18的形状相对应地,在圆柱状的主体部16的轴心形成有嵌合安装轴固定部18的六角孔状的旋转轴安装部15,但旋转轴安装部的形状以及大小能够根据轴固定部的形状以及大小适当地选择。另外,旋转轴安装部只要能够固定旋转轴的基侧即可,其固定方法也能够适当选择。
另外,如图1的(B)、图2的(A)、图5的(A)所示,第2旋转体14具有:外筒部20,其覆盖第1旋转体13的外周;以及多个(在此为3个)第2凸部21,该多个第2凸部21设置于外筒部20的内周且与第1凸部17交替地配置。而且,如图2的(A)、图5的(A)所示,在各第1凸部17与各第2凸部21之间分别配置有弹性变形体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的(A)、图3、图5的(A)所示,在第1凸部17的表面和背面沿着第1凸部17的长度方向安装了截面半圆形的弹性变形体22,但其形状和长度能够适当地选择,例如,也能够在第1凸部的长度方向上断续地安装。另外,也可以在第2凸部的表面和背面安装弹性变形体。作为弹性变形部件22,优选弹性体,优选使用热塑性弹性体,但也可以使用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等合成橡胶。另外,第1、第2凸部的数量能够适当选择,也可以分别为1个。另外,在第1旋转体、第2旋转体具有多个第1凸部、第2凸部的情况下,第1凸部、第2凸部以等角度间隔配置。
根据以上的结构,如图2的(A)、图5的(A)所示,旋转辅助器具10通过第1旋转体13与第2旋转体14相对地旋转而使弹性变形体22弹性变形,能够在第1旋转体13与第2旋转体14之间传递旋转。
这里,如之前说明的那样,第2旋转体14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第1旋转体13,但同时能够沿第1旋转体13的轴向移动。如图1的(B)、图3、图4的(B)所示,第1旋转体13具有:圆筒状的第1引导部24,其在主体部16(第1旋转体13)的轴向的一侧(在此为左侧)与外筒部20的内周面抵接;以及圆柱状的第2引导部25,其在主体部16(第1旋转体13)的轴向的另一侧(在此为右侧)与外筒部20的内周面抵接。并且,如图2的(B)、图3、图5的(B)所示,在第2引导部25的外周,从主体部16的轴向的另一侧观察,在3个部位形成有从第2引导部25的另一侧朝向一侧右旋弯曲的第1槽26和从第1槽26的另一侧分支并朝向第2引导部25的一侧左旋弯曲的第2槽27成对的引导槽28。另外,在外筒部20的内周面,与各引导槽28的另一端位置对应地形成3处半球状的突起29。各引导槽28和与其对应的各突起29构成1组引导构件30。
因此,3组引导构件30的各引导槽28与各突起29相互卡合,在位于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位于初始位置)的第2旋转体14正反旋转时,能够使第2旋转体14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13的一侧顺畅地移动。例如,若将上述的右旋设为正旋转,则当第2旋转体14在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正旋转(右旋)时,3组引导构件30的各突起29沿着各引导槽28的第1槽26移动,由此第2旋转体14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移动。另外,当第2旋转体14在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反转(左旋)时,3组引导构件30的各突起29沿着各引导槽28的第2槽27移动,由此第2旋转体14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移动。即,位于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的第2旋转体14能够与其旋转方向无关地朝向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移动。
以下,如图4的(A)所示,对使用在前侧具有与一字螺丝刀相同的输出部11的旋转轴12的基侧设置有旋转辅助器具10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1来紧固一字螺钉(对象物的一例)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将一字螺钉设为右旋螺钉。若将输出部11按压于一字螺钉的头部的切槽(一字型的凹陷),在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使第2旋转体14向右旋转,则如之前说明的那样,第2旋转体14在引导构件30的作用下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移动。此时,第2旋转体14能够几乎无负荷地旋转。然后,当第2凸部21与弹性变形体22抵接时,在第1凸部17与第2凸部21之间开始弹性变形体22的压缩(弹性变形)。各弹性变形体22在被压缩的期间蓄积输入(旋转)能量的一部分。当弹性变形体22的压缩量(弹性变形量)达到规定量时,第1旋转体13和固定于第1旋转体13的旋转轴12与第2旋转体14成为一体地开始旋转,能够通过输出部11紧固一字螺钉。在使第2旋转体14继续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体22的压缩和复原,由此在压缩时蓄积于弹性变形体22的弹性能量在复原时被转换为旋转能量而辅助旋转轴12的旋转,因此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荷而顺畅地进行紧固作业。
这里,如图1的(B)、图4的(B)所示,第2旋转体14具有将外筒部20的另一侧封闭的封闭板32,在封闭板32的内表面(一侧)安装有由合成橡胶等形成的板状的弹性部件33。并且,在第2旋转体14从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向一侧移动结束而第1旋转体13和第2旋转体14开始一体地旋转的图4的(B)的状态下,弹性部件33与第2引导部25的另一侧的端面34抵接。因此,第2旋转体14能够将第2引导部25(端面34)作为被按压部,将第1旋转体13朝向旋转轴12的前侧按压,因此能够一边利用输出部11沿轴向按压一字螺钉一边强力地紧固。此外,弹性部件也可以安装于第2引导部25侧。
引导构件30在使位于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的第2旋转体14正反旋转时,使第2旋转体14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移动,但在使位于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的第2旋转体14正反旋转时,能够使第2旋转体14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移动。因此,除了在第2旋转体14位于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的状态下使第2旋转体14继续向相同方向旋转以外,还能够在作业中途仅使第2旋转体14反向旋转,不使旋转轴12和第1旋转体13反向旋转,而使第2旋转体14从第1旋转体13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由此,即使反复进行第2旋转体14的正反旋转,一字螺钉也不会松动,能够反复压缩弹性变形体22,能够反复利用蓄积在弹性变形体22中的弹性能量,高效地进行一字螺钉的紧固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将形成于第2引导部25的外周的第1、第2槽26、27成对的引导槽28和形成于外筒部20的内周面的突起29作为1组引导构件30,但也可以将引导槽形成于外筒部的内周面侧,将突起形成于第2引导部侧。另外,突起的形状不限于半球状,也可以形成为圆柱状,也可以将突起沿着引导槽移动时旋转的旋转体安装于突起的前端。另外,引导构件的数量以及配置能够适当地选择。并且,引导构件也可以仅设置于第1引导部侧,也可以设置于第1引导部侧以及第2引导部侧双方,来代替仅设置于第2引导部侧。
以上,对紧固一字螺钉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除了具有十字型的凹陷的十字螺钉以外,即使是具有六边形或星形等各种形状的凹陷的螺钉或头部的外形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状的螺钉等,通过与这些形状相对应地选择输出部的形状,也能够用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进行紧固作业。另外,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不仅能够在紧固这些螺钉的情况下使用,也能够在拧松的情况下使用。使用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拧松螺钉的情况下的动作基本上只是第2旋转体14的旋转方向成为反向旋转(左旋)。首先,当在第1旋转体13的另一侧使第2旋转体14向左旋转时,如之前说明的那样,第2旋转体14在引导构件30的作用下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13的一侧移动。通常,在拧松螺钉的情况下,最初需要较大的力,但在第2凸部21与弹性变形体22抵接之前的期间,第2旋转体14能够几乎无负荷地旋转。而且,若进一步使第2旋转体14旋转而使第2凸部21与弹性变形体22抵接,则在第1凸部17与第2凸部21之间开始弹性变形体22的压缩(弹性变形)。
因此,即使在拧松螺钉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降低初始动作时的负荷的同时,以较小的力使弹性变形体22弹性变形,在各弹性变形体22被压缩的期间,能够蓄积输入(旋转)能量的一部分。并且,当弹性变形体22的压缩量(弹性变形量)达到规定量时,第1旋转体13和固定于第1旋转体13的旋转轴12与第2旋转体14一体地开始旋转,能够通过输出部11拧松螺钉。在使第2旋转体14继续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体22的压缩和复原,由此在压缩时蓄积于弹性变形体22的弹性能量在复原时转换为旋转能量而辅助旋转轴12的旋转,因此作业者能够以较小的力高效地拧松螺钉。此时,若螺钉坚固,则蓄积于弹性变形体22的弹性能量变大,在被压缩的弹性变形体22复原时产生的旋转能量也变大,因此能够不增大作业者的负荷而简单且可靠地拧松螺钉。
另外,也可以代替手动使第2旋转体旋转,而在第2旋转体上设置驱动单元连结部,并在其上连结电动机等旋转驱动单元而使其旋转。并且,也可以代替在前侧具有输出部11的旋转轴12,而在前侧具有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安装旋转辅助器具10。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从输入部输入的旋转能量使第1旋转体与旋转轴一起旋转,并将该旋转经由弹性变形体向第2旋转体传递。因此,例如,若在第2旋转体的外周安装叶片等作为输出部,并在输入部连接电动机等,则能够用作螺旋桨、螺旋桨等。另外,如果安装手柄作为输入部,将第2旋转体(外筒部)本身作为卷筒,或者将卷筒安装在第2旋转体上,则通过用手柄使旋转轴旋转,能够将钓线卷绕在卷筒上,能够用作钓鱼用的卷线器。而且,如果使同样的结构大型化、电动化,则也能够应用于绞盘等。
接下来,参照图6~图10,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36以及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36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7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旋转辅助器具10与旋转辅助器具36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在旋转辅助器具10中,在第1旋转体13的主体部16形成有旋转轴安装部15,与此相对,在旋转辅助器具36中,如图6的(A)、图6的(B)、图8、图9的(A)、图9的(B)所示,在第1旋转体38的主体部39的一侧形成有与电动机等旋转驱动单元(未图示)的驱动轴40(参照图9)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41,如图6、图9所示,在一侧具有外筒部20的第2旋转体42的另一侧(封闭板32的外侧)形成有旋转轴安装部43。
如图9所示,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7是在前侧具有钻头状的输出部44的旋转轴45的基侧固定于旋转辅助器具36的旋转轴安装部43的工具,但输出部的形状能够适当地选择。
另外,旋转辅助器具10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1的动作与旋转辅助器具36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7的动作的不同点在于,在旋转辅助器具10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1中,将第2旋转体14的旋转经由弹性变形体22向第1旋转体13传递,与此相对,在旋转辅助器具36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7中,如图7的(A)、图7的(B)、图10的(A)、图10的(B)所示,将第1旋转体38的旋转经由弹性变形体22向第2旋转体42传递。因此,在位于第2旋转体42的一侧的第1旋转体38正反旋转时,引导构件30以使第1旋转体38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2旋转体42的另一侧移动的方式发挥作用。另外,在第1旋转体38向第2旋转体42的另一侧移动时,第2旋转体14的另一侧的封闭板32(弹性部件33)成为被第1旋转体38朝向旋转轴45的前侧按压的被按压部。此时,弹性部件也可以安装于第1旋转体的第2引导部的另一侧。
以上的差异仅是旋转的传递的路径,所得到的作用、效果没有差异。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通过旋转驱动单元使第1旋转体38旋转,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旋转体的一侧设置把手部(手柄)来代替驱动单元连结部,通过手动使第1旋转体旋转。
在使用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7的情况下,输出部44的前端被按压于加工对象物,由此成为第2旋转体42被固定的状态(加工对象物成为阻力而旋转被阻碍),因此能够使第1旋转体38相对于第2旋转体42相对地旋转而使弹性变形体22变形(压缩)。
接下来,参照图11~图15,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46以及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47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1、第2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1的(A)、图11的(B)、图14的(A)、图14的(B)所示,关于具有图11~图15所示的旋转辅助器具46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47,在前侧具有搅拌翼状的输出部48的旋转轴49的基侧安装有旋转辅助器具46。
在旋转辅助器具46中,如图11、图12、图14、图15所示,第1旋转体50具有固定旋转轴49的基侧的主体部5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的(A)、图12的(B)、图15的(A)、图15的(B)所示,在旋转轴49的基侧的大径部52的外周形成2处止转突起53,与大径部52以及止转突起53的形状相对应地在主体部51的轴心形成旋转轴安装部54,但旋转轴49的基侧的形状能够适当地选择,与此相应地,旋转轴安装部的形状也能够适当地选择。另外,主体部只要能够固定旋转轴的基侧即可,其固定方法也能够适当选择。
如图11的(B)、图12、图14的(B)、图15所示,在主体部51形成有沿轴向贯通主体部51且弯曲成以主体部51的轴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在此为4个部位)圆弧状的空间部56。并且,如图12、图15所示,在各空间部56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分别沿着主体部51的轴向收纳有弹性变形体57。弹性变形体57的材质优选使用与弹性变形体22的材质相同的材质。
另外,如图11~图15所示,旋转辅助器具46中的第2旋转体59具有:在主体部51的轴向的两侧对置配置的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60、61;以及穿过收纳于各空间部56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弹性变形体57之间而贯通各空间部56,并将一侧旋转板60与另一侧旋转板61连结的多个连结轴62。而且,旋转轴49的基侧(大径部52)贯通一侧旋转板60而固定于主体部51,第2旋转体59能够相对于旋转轴49以及第1旋转体50正反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各弹性变形体57在被连结轴62按压时容易变形,在各弹性变形体57的连结轴62侧的侧部(被连结轴62按压的接触部位)形成了小突起64。该小突起的形状能够适当地选择,既可以形成为沿着各弹性变形体57的长度方向连续的凸条,也可以断续地(分割为多个)形成。特别是,断续地形成小突起的情况下的形状优选为半球状、圆锥状或圆锥台状(截头圆锥状),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这样的小突起也能够形成于连结轴侧。通过在连结轴侧形成小突起,按压时的力集中于小突起的前端,能够有效地压缩弹性变形体。另外,小突起也可以根据弹性变形体的弹性(硬度)而省略。在不设置小突起的情况下,弹性变形体优选形成为圆柱状,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如图11的(B)、图14的(B)所示,在第1旋转体50的主体部51的轴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形成有第1、第2圆筒部65、66,如图11、图12的(B)、图13、图14、图15的(B)所示,在第2旋转体59的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60、61的内侧分别形成有与第1、第2圆筒部65、66的内周面抵接的圆筒状的第1、第2引导部67、68。并且,如图12的(B)、图13、图15的(B)所示,在第1引导部67的外周,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形成有3处第1槽26和第2槽27成对的引导槽28,在第1圆筒部65的内周面,与各引导槽28的另一端位置对应地形成有3处半球状的突起29,各引导槽28和与其对应的各突起29构成1组引导构件30。由此,在位于第1旋转体50的另一侧(位于初始位置)的第2旋转体59正反旋转时,能够使第2旋转体59一边旋转一边朝向第1旋转体50的一侧顺畅地移动。此时,第1旋转体50(主体部51)的另一侧的端面69成为被按压部。
在旋转辅助器具46中,如图11、图13、图14所示,在第2旋转体59的另一侧(在此为左侧,另一侧旋转板61的外侧)形成有与电动机等旋转驱动单元(未图示)的驱动轴40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41。
根据以上的结构,如图12、图15所示,旋转辅助器具46在第1旋转体50与第2旋转体59相对旋转时,能够利用连结轴62使弹性变形体57可靠地弹性变形,在第1旋转体50与第2旋转体59之间传递旋转。因此,根据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47,能够搅拌液体(粘性流体)或流动物等。在该情况下,输出部48由于搅拌对象物的粘性等的影响而受到阻力,阻碍第1旋转体50的旋转,因此能够使第2旋转体59相对于第1旋转体50相对地旋转而使弹性变形体57变形(压缩)。
另外,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能够通过变更输出部的形状而用于各种用途。
接下来,参照图16的(A)、图16的(B)、图17的(A)、图17的(B)、图18、图19的(A)、图19的(B)、图20的(A)、图20的(B),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70以及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70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71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第3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旋转辅助器具46与旋转辅助器具70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在旋转辅助器具46中,在第1旋转体50的主体部51形成有旋转轴安装部54,主体部51(第1旋转体50)与旋转轴49被固定,与此相对,在旋转辅助器具70中,如图16的(B)、图17的(A)、图19的(B)所示,在第1旋转体72的主体部73形成有旋转轴贯穿插入孔74,主体部73外插于旋转轴75的基侧并被保持为能够正反旋转,第2旋转体77的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60、61被固定于旋转轴7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图19所示,在旋转轴75的轴向的另一侧(在此为左侧,旋转轴75的前侧)的外周形成2处止转突起53,与旋转轴75以及止转突起53的形状对应地在另一侧旋转板61的轴心形成旋转轴安装部78。另外,如图16、图17的(A)、图19的(B)所示,在旋转轴75的轴向的一侧(在此为右侧,旋转轴75的基侧)形成六棱柱状的嵌合突起79,与嵌合突起79的形状对应地在一侧旋转板60的轴心形成旋转轴嵌合部80。
由此,能够将旋转轴75可靠地固定于第2旋转体77(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60、61),但固定方法能够适当地选择。
如图16、图19所示,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71在旋转轴75的前侧具有十字螺丝刀状的输出部81,但输出部的形状能够适当地选择。
另外,旋转辅助器具70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71的动作与旋转辅助器具46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47的动作的不同点在于,在旋转辅助器具46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47中,将第2旋转体59的旋转经由弹性变形体57向第1旋转体50传递,与此相对,在旋转辅助器具70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71中,如图17、图20所示,将第1旋转体72的旋转经由弹性变形体57向第2旋转体77传递。此时,第2旋转体77的第2引导部68的一侧的端面82成为被按压部。
以上的差异仅是旋转的传递的路径,所得到的作用、效果没有差异。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通过手动使第1旋转体72旋转,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旋转体设置驱动单元连结部,使其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而通过电动使其旋转。
接下来,参照图21、图22,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83以及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83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84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第4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具有图21的(A)、图21的(B)、图22的(A)、图22的(B)所示的旋转辅助器具83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84在前侧具有一字螺丝刀状的输出部85的旋转轴86的基侧安装有旋转辅助器具83。
在旋转辅助器具83中,第1旋转体87具有在一侧形成有供旋转轴86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88的主体部89。旋转轴86的固定方法能够适当地选择,但优选使用将旋转轴86的基侧嵌合安装于旋转轴安装部88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将旋转轴86的基侧形成为多边形状,或者在旋转轴86的基侧的外周设置止转突起,能够防止空转。
接下来,旋转辅助器具83中的第2旋转体91具有覆盖第1旋转体87的外周的外筒部92。并且,如图21的(B)、图22的(A)、图22的(B)所示,弹性变形体93具有:第1弹性变形部94,其呈螺旋状安装在主体部89与外筒部92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在此为左侧)固定在外筒部92的内周面,另一侧(在此为右侧)固定在主体部89的外周面,在第2旋转体91正转时(在此为从第2旋转体91的轴向的另一侧(图21的(b)的右侧)观察时右旋旋转时)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参照图22的(A)),在第2旋转体91反转时(在此为从第2旋转体91的轴向的另一侧(图21的(b)的右侧)观察时左旋旋转时)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参照图22的(B));以及第2弹性变形部95,其呈螺旋状安装于主体部89与外筒部92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在此为左侧)固定于主体部89的外周面,另一侧(在此为右侧)固定于外筒部92的内周面,在第2旋转体91正转时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参照图22的(A)),在第2旋转体91反转时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参照图22的(B))。
在图22的(A)中,通过第2旋转体91的正转,第1弹性变形部94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第1弹性变形部94向卷绕于主体部89的方向变形),第2弹性变形部95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第2弹性变形部95向从主体部89卷绕的方向变形)。此时,第1弹性变形部94的螺旋的间距比中立状态窄,第2弹性变形部95的螺旋的间距比中立状态宽,因此第1旋转体87(主体部89)朝向第2旋转体91的一侧移动。
在图22的(B)中,通过第2旋转体91的反向旋转,第1弹性变形部94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第1弹性变形部94向从主体部89卷绕的方向变形),第2弹性变形部95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第2弹性变形部95向卷绕于主体部89的方向变形)。此时,第1弹性变形部94的螺旋的间距比中立状态宽,第2弹性变形部95的螺旋的间距比中立状态窄,因此第1旋转体87(主体部89)朝向第2旋转体91的另一侧移动。另外,即使在第1旋转体87朝向第2旋转体91的另一侧移动的情况下,只要将输出部85按压于一字螺钉(对象物的一个例子)的头部来使用,就能够毫无问题地使一字螺钉旋转。
作为弹性变形体93,优选使用金属制的螺旋弹簧,但螺旋的间距和卷绕数可以适当选择。另外,也能够将第1弹性变形部94以及第2弹性变形部95如发条那样形成为扁平状而实现紧凑化。第1弹性变形部94和第2弹性变形部95可以一体地(连续地)形成,也可以在主体部89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被分割。第1弹性变形部94以及第2弹性变形部95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端部分别通过固定部96固定于主体部89或者外筒部92,但固定部96的形状以及固定方法能够适当地选择。
另外,在第2旋转体91(外筒部9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安装有第1、第2保护板97、98。在该第1、第2保护板97、98形成有供主体部89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99。通过使贯穿插入孔99的孔径形成得比主体部89的外径大(在主体部89的外周与贯穿插入孔99的内周之间设置间隙),在使第1旋转体87与第2旋转体91相对旋转时,主体部89与贯穿插入孔99不会干涉,能够得到顺畅的旋转。此外,也可以代替在主体部89与贯穿插入孔99之间设置间隙而安装轴承。
第1旋转体87(主体部89)和第2旋转体91(外筒部92)以彼此的轴心大致一致的方式被弹性变形体93支承,因此也能够省略第1、第2保护板97、98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但通过设置它们,能够防止异物侵入第2旋转体91的内部,保护弹性变形体93而提高旋转辅助器具83的动作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2保护板98的外侧形成有用于连结电动机等旋转驱动单元(未图示)的驱动轴40的驱动单元连结部41,但也可以省略第2保护板98而在外筒部92设置驱动单元连结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通过旋转驱动单元使第2旋转体91旋转,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第2旋转体(外筒部或第2保护板)的另一侧设置把手部(手柄)来代替驱动单元连结部,通过手动使第2旋转体旋转,也可以构成为既不设置驱动单元连结部也不设置把手部(手柄),直接用手握住外筒部而使第2旋转体旋转。
另外,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能够通过变更输出部的形状而用于各种用途。另外,也可以代替在前侧具有输出部85的旋转轴86,而在前侧具有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安装旋转辅助器具83。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从输入部输入的旋转能量使第1旋转体与旋转轴一起旋转,并将该旋转经由弹性变形体向第2旋转体传递。
接下来,参照图23,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100以及具有该旋转辅助器具100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101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第5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关于具有图23的(A)、图23的(B)所示的旋转辅助器具100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101,在前侧具有手动混合器等旋转刃状的输出部102的旋转轴103的基侧安装有旋转辅助器具100。
在旋转辅助器具100中,如图23的(B)所示,在第1旋转体104的主体部106的一侧形成有与电动机等旋转驱动单元(未图示)的驱动轴40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41。
另外,在旋转辅助器具100中,在一侧具有外筒部92的第2旋转体107的另一侧(第2保护板98的外侧)设置有供形成于旋转轴103的基侧的轴固定部18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15。并且,如图23的(B)所示,弹性变形体108具有:第1弹性变形部109,其呈螺旋状安装在主体部106与外筒部92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在此为左侧)固定在外筒部92的内周面上,另一侧(在此为右侧)固定在主体部106的外周面上,在第1旋转体104正转时(在此为从第1旋转体104的轴向的一侧(图23的(b)的左侧)观察时右旋旋转时)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在第1旋转体104反转时(在此为从第1旋转体104的轴向的一侧(图23的(b)的左侧)观察时左旋旋转时)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以及第2弹性变形部110,其呈螺旋状安装在主体部106与外筒部92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在此为左侧)固定在主体部106的外周面上,另一侧(在此为右侧)固定在外筒部92的内周面上,在第1旋转体104正转时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在第1旋转体104反转时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
弹性变形体108(第1弹性变形部109和第2弹性变形部110)的形状、构造和材质等与弹性变形体93(第1弹性变形部94和第2弹性变形部95)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101能够利用从驱动轴40输入的旋转能量使第1旋转体104旋转,将该旋转经由弹性变形体108传递至第2旋转体107,使旋转轴103与第2旋转体107一起旋转并从输出部102输出。
旋转辅助器具100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101与之前说明的旋转辅助器具83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84的不同点仅在于旋转的传递的路径,所得到的作用、效果没有差异。
接下来,参照图24、图25的(A)、图25的(B),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111进行说明。
图24、图25的(A)、图25的(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111安装于现有的自行车的旋转轴112的基侧。
如图24所示,旋转轴112被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架(未图示)上的轴支承部113保持为能够旋转,在旋转轴112的前侧和基侧以180度的相位差安装有左右的曲柄臂114、115。而且,在各曲柄臂114、115的前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踏板(未图示),通过自行车的使用者(驾驶员)蹬踏板,旋转轴112与曲柄臂114、115一起旋转。这里,在旋转轴112的基侧形成有截面四边形的插入突起112a,在曲柄臂115的基侧形成有具有供插入突起112a贯穿插入的截面四边形的插入孔116的旋转轴保持部117,由此,曲柄臂114和曲柄臂115经由旋转轴112而一体化。此外,曲柄臂114和曲柄臂115只要经由旋转轴112而一体化(连结)即可,其构造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能够适当地选择。例如,也可以使旋转轴变粗而在旋转轴的轴心形成插入孔,将形成于曲柄臂的基侧的插入突起贯穿插入于插入孔,将旋转轴与曲柄臂连结。
如图25的(A)、图25的(B)所示,旋转辅助器具111具有第1旋转体119和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第1旋转体119的第2旋转体120。而且,第1旋转体119具有形成有供旋转轴112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121的主体部122。这里,安装于旋转轴112的基侧的曲柄臂115的旋转轴保持部117贯穿插入固定于旋转轴安装部121,由此旋转轴112的基侧经由旋转轴保持部117间接地固定于旋转轴安装部121。此外,将旋转轴112的基侧固定于旋转轴安装部121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能够根据旋转轴和曲柄臂的构造适当地选择。例如,如上所述,在将形成于曲柄臂的基侧的插入突起贯穿插入于形成于旋转轴的插入孔而将旋转轴与曲柄臂连结的构造、或者旋转轴与曲柄臂一体地形成的构造的情况下,旋转轴的基侧直接固定于旋转轴安装部。
在主体部122形成有沿轴向贯通主体部122且弯曲成以主体部122的轴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圆弧状的空间部124,在各空间部124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分别收纳有弹性变形体125a、125b。此外,收纳于各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各个弹性变形体的形状以及大小能够适当地选择。第2旋转体120具有: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126、127,该一侧旋转板和该另一侧旋转板126、127在主体部122的轴向的两侧对置配置;以及多个连结轴128,该多个连结轴128穿过在各空间部124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收纳的弹性变形体125a、125b之间而贯通各空间部124,并连结一侧旋转板126和另一侧旋转板127。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自行车的链环用作一侧旋转板126,但也可以在另外设置的旋转板上安装链环。
旋转轴112的基侧贯通一侧旋转板126而固定于主体部122,第2旋转体120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12以及第1旋转体119正反旋转。此外,第2旋转体120具有覆盖第1旋转体119的外周并连结旋转板126、127的圆筒部130。由此,能够用第2旋转体120保护第1旋转体119,防止垃圾等异物侵入第2旋转体120的内部,能够进行稳定的动作。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旋转辅助器具111中,经由曲柄臂114、115从旋转轴112输入旋转能量,由此第1旋转体119与旋转轴112一起旋转,在各空间部124中弹性变形体125b被按压于连结轴128,该旋转能量被传递到第2旋转体120而从旋转板(链环)126输出。因此,在第1旋转体119和第2旋转体120相对旋转的期间,能够使弹性变形体125b弹性变形而蓄积输入能量的一部分,降低初始动作时(运转开始时)的负荷。而且,在旋转中,在输入能量(第1旋转体119的旋转)中断或减弱时,弹性变形体125b适当地复原,由此能够将蓄积的弹性能量转换为旋转能量而有效利用,使第2旋转体120旋转。因此,在搭载有旋转辅助器具111的自行车中,能够实现输入能量的降低,减轻自行车的驾驶员的负荷,例如即使在坡道等输入能量变小或中断,也能够抑制输出能量的变动,进行稳定的行驶。另外,弹性变形体125a作为阻尼器发挥功能,防止连结轴128与主体部122直接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将旋转辅助器具111应用于自行车的旋转轴(驱动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在旋转轴上代替曲柄而连结扶手,并代替链环而经由放射状地设置于第2旋转体(圆筒部)的外周的多个辐条安装车轮,则也能够应用于轮椅。另外,也能够应用于钓鱼用的卷线器以及绞盘等。并且,该旋转辅助器具也能够应用于由电动机等驱动的车或摩托车等的旋转轴(驱动轴)。
接下来,参照图26、图27,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131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7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26、图27所示的旋转辅助器具131与旋转辅助器具111的不同点在于,安装于现有的自行车的后轮132的旋转轴(从动轴)133的基侧。另外,在旋转辅助器具111中,将链环用作一侧旋转板126,但在旋转辅助器具131中,在第2旋转体120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板134,在第2旋转体120(圆筒部130)的外周安装有变速用的多个(在此为5个)链轮(齿轮)135a~135e。而且,旋转轴133的两端部被保持于自行车的侧部车架136a、136b的固定轴138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旋转辅助器具131中,经由卷绕于链轮(齿轮)135a~135e中的任意一个的链条向第2旋转体120输入旋转能量,由此在各空间部124中连结轴128a被按压于弹性变形体125c,该旋转能量被传递至第1旋转体119,旋转轴133与第1旋转体119一起旋转,并从后轮132输出。因此,在第1旋转体119与第2旋转体120相对旋转的期间,能够使弹性变形体125c弹性变形而蓄积输入能量的一部分,能够得到与旋转辅助器具111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旋转辅助器具131中,将连结轴128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半圆状或炮弹状,将连结轴128a与收纳于各空间部124的圆周方向的一侧的弹性变形体125c的接触面设为平面状(平坦状),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蓄积于弹性变形体125c的弹性能量。该连结轴128a以及弹性变形体125c的形状也能够应用于旋转辅助器具11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将旋转辅助器具131应用于自行车的后轮132的旋转轴(从动轴)13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旋转辅助器具131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摩托车等后轮的旋转轴(从动轴)。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事项的范围内考虑的其他的实施例、变形例,不脱离主旨的条件的变更等全部是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另外,在将各个实施例的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各个要素组合而构成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情况下,也应用本发明。
作为构成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部件中的、没有特别指定材质的部件的材质,优选使用不锈钢等金属,但能够根据用途以及驱动力(扭矩)的大小等适当地选择各种材质,也能够使用合成树脂(包含强化塑料)或者木材。
旋转辅助器具通过安装于现有的工具等的旋转轴的基侧,能够构成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但在新制造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的情况下,旋转轴可以相对于旋转辅助器具能够装卸,也可以与旋转辅助器具一体地形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将旋转辅助器具组装于现有的旋转工具以及自行车等对象物的旋转轴,能够高效地传递从外部输入的旋转能量而辅助旋转轴的旋转,减轻使用对象物的作业者(使用者)的负担而实现对象物的有效利用,并且能够使动作的稳定性、旋转传递的效率性以及省力性优异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普及有助于作业效率的改善以及生产率的提高。
标号说明
10:旋转辅助器具;11:输出部;12:旋转轴;13:第1旋转体;14:第2旋转体;15:旋转轴安装部;16:主体部;17:第1凸部;18:轴固定部;20:外筒部;21:第2凸部;22:弹性变形体;24:第1引导部;25:第2引导部;26:第1槽;27:第2槽;28:引导槽;29:突起;30:引导构件;31: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2:封闭板;33:弹性部件;34:端面;36:旋转辅助器具;37: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38:第1旋转体;39:主体部;40:驱动轴;41:驱动单元连结部;42:第2旋转体;43:旋转轴安装部;44:输出部;45:旋转轴;46:旋转辅助器具;47: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48:输出部;49:旋转轴;50:第1旋转体;51:主体部;52:大径部;53:止转突起;54:旋转轴安装部;56:空间部;57:弹性变形体;59:第2旋转体;60:一侧旋转板;61:另一侧旋转板;62:连结轴;64:小突起;65:第1圆筒部;66:第2圆筒部;67:第1引导部;68:第2引导部;69:端面;70:旋转辅助器具;71: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72:第1旋转体;73:主体部;74:旋转轴贯穿插入孔;75:旋转轴;77:第2旋转体;78:旋转轴安装部;79:嵌合突起;80:旋转轴嵌合部;81:输出部;82:端面;83:旋转辅助器具;84: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85:输出部;86:旋转轴;87:第1旋转体;88:旋转轴安装部;89:主体部;91:第2旋转体;92:外筒部;93:弹性变形体;94:第1弹性变形部;95:第2弹性变形部;96:固定部;97:第1保护板;98:第2保护板;99:贯穿插入孔;100:旋转辅助器具;101: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102:输出部;103:旋转轴;104:第1旋转体;106:主体部;107:第2旋转体;108:弹性变形体;109:第1弹性变形部;110:第2弹性变形部;111:旋转辅助器具;112:旋转轴;112a:插入突起;113:轴支承部;114、115:曲柄臂;116:插入孔;117:旋转轴保持部;119:第1旋转体;120:第2旋转体;121:旋转轴安装部;122:主体部;124:空间部;125a、125b、125c:弹性变形体;126、127:旋转板;128、128a:连结轴;130:圆筒部;131:旋转辅助器具;132:后轮;133:旋转轴(从动轴);134:旋转板;135a~135e:链轮(齿轮);136a、136b:侧部车架;138:固定轴。

Claims (20)

1.一种旋转辅助器具,其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辅助器具具有:
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
弹性变形体,其通过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之间传递旋转,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
主体部,其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以及
1个或多个第1凸部,该1个或多个第1凸部设置于该主体部的外周,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
外筒部,其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以及
1个或多个第2凸部,该1个或多个第2凸部设置于该外筒部的内周并且与所述第1凸部交替地配置,
在各所述第1凸部与各所述第2凸部之间分别配置有所述弹性变形体,
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至少1组引导构件,该至少1组引导构件相互卡合并且在位于所述第1旋转体的另一侧的所述第2旋转体正反旋转时使该第2旋转体整体一边旋转一边朝向所述第1旋转体的一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被按压部,在所述第2旋转体向所述第1旋转体的一侧移动时,该被按压部被所述第2旋转体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前侧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
4.一种旋转辅助器具,其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辅助器具具有:
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
弹性变形体,其通过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之间传递旋转,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和设置于该主体部的外周的1个或多个第1凸部,
所述第2旋转体在一侧具有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的外筒部,在另一侧具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
在所述外筒部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第1凸部交替地配置的1个或多个第2凸部,
在各所述第1凸部与各所述第2凸部之间分别配置有所述弹性变形体,
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至少1组引导构件,该至少1组引导构件相互卡合并且在位于所述第2旋转体的一侧的所述第1旋转体正反旋转时使该第1旋转体整体一边旋转一边朝向所述第2旋转体的另一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被按压部,在所述第1旋转体向所述第2旋转体的另一侧移动时,该被按压部被所述第1旋转体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前侧按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
7.一种旋转辅助器具,其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辅助器具具有:
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
弹性变形体,其通过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之间传递旋转,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
在该主体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该主体部并且弯曲成以该主体部的轴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圆弧状的空间部,
在各该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分别收纳有所述弹性变形体,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
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该一侧旋转板和该另一侧旋转板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的两侧对置配置;以及
多个连结轴,该多个连结轴穿过收纳于各所述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所述弹性变形体之间并且贯通各所述空间部,将所述一侧旋转板与所述另一侧旋转板连结,该多个连结轴能够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时使所述弹性变形体可靠地弹性变形,
所述旋转轴的基侧贯通所述一侧旋转板而固定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第2旋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1旋转体正反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至少1组引导构件,该至少1组引导构件相互卡合并且在位于所述第1旋转体的另一侧的所述第2旋转体正反旋转时使该第2旋转体一边旋转一边朝向所述第1旋转体的一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被按压部,在所述第2旋转体向所述第1旋转体的一侧移动时,该被按压部被所述第2旋转体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前侧按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
11.一种旋转辅助器具,其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辅助器具具有:
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
弹性变形体,其通过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之间传递旋转,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外插于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并且被保持为能够正反旋转的主体部,
在该主体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该主体部并且弯曲成以该主体部的轴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圆弧状的空间部,
在各该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收纳有所述弹性变形体,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
一侧旋转板和另一侧旋转板,该一侧旋转板和该另一侧旋转板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的两侧对置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以及
多个连结轴,该多个连结轴穿过收纳于各所述空间部的圆周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所述弹性变形体之间并且贯通各所述空间部,将所述一侧旋转板与所述另一侧旋转板连结,该多个连结轴能够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时使所述弹性变形体可靠地弹性变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体和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至少1组引导构件,该至少1组引导构件相互卡合并且在位于所述第2旋转体的一侧的所述第1旋转体正反旋转时使该第1旋转体一边旋转一边朝向所述第2旋转体的另一侧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被按压部,在所述第1旋转体向所述第2旋转体的另一侧移动时,该被按压部被所述第1旋转体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前侧按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
15.一种旋转辅助器具,其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辅助器具具有:
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
弹性变形体,其通过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之间传递旋转,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在一侧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的外筒部,
所述弹性变形体具有:
第1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在所述第2旋转体正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1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窄,在所述第2旋转体反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1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宽;以及
第2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在所述第2旋转体正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2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宽,在所述第2旋转体反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2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
17.一种旋转辅助器具,其安装于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的旋转轴的基侧,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辅助器具具有:
第1旋转体;
第2旋转体,其以能够正反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旋转体;以及
弹性变形体,其通过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在所述第1旋转体与所述第2旋转体之间传递旋转,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主体部,
所述第2旋转体在一侧具有覆盖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的外筒部,在另一侧具有供所述旋转轴的基侧固定的旋转轴安装部,
所述弹性变形体具有:
第1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在所述第1旋转体正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1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窄,在所述第1旋转体反转时,该第1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1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宽;以及
第2弹性变形部,其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筒部之间,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在所述第1旋转体正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2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宽,在所述第1旋转体反转时,该第2弹性变形部从中立状态向缩径方向变形而使该第2弹性变形部的螺旋的间距变得比中立状态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旋转体具有与旋转驱动单元连结的驱动单元连结部。
19.一种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在旋转轴的基侧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辅助器具,该旋转轴在前侧具有输出部或输入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辅助器具一体地形成。
CN202080044356.9A 2019-10-23 2020-10-22 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Active CN1140078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2866A JP6718007B1 (ja) 2019-10-23 2019-10-23 回転アシスト具及びアシスト付き回転工具
JP2019-192866 2019-10-23
PCT/JP2020/039779 WO2021079949A1 (ja) 2019-10-23 2020-10-22 回転アシスト具及びアシスト付き回転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7815A CN114007815A (zh) 2022-02-01
CN114007815B true CN114007815B (zh) 2023-08-01

Family

ID=7140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4356.9A Active CN114007815B (zh) 2019-10-23 2020-10-22 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64608A1 (zh)
EP (1) EP4049792A4 (zh)
JP (1) JP6718007B1 (zh)
CN (1) CN114007815B (zh)
CA (1) CA3154531A1 (zh)
TW (1) TWI753621B (zh)
WO (1) WO202107994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0140A (en) * 1939-12-13 1942-01-13 Transit Res Corp Universal joint
JPS4911138U (zh) * 1972-05-09 1974-01-30
JPS5473596U (zh) 1977-11-04 1979-05-25
JPH0446221A (ja) * 1990-06-12 1992-02-17 Sugisaki Keiki Kk 回転慣性力緩衝器
JP3201988B2 (ja) * 1997-12-11 2001-08-2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
JP4278145B2 (ja) * 2003-09-26 2009-06-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ランサ被駆動ギヤ
TWM283934U (en) * 2005-09-19 2005-12-21 Tranmax Machinery Co Ltd Toque control mechanism for transmission shaft
TWI273055B (en) * 2006-04-06 2007-02-11 Mitac Int Corp Spindle structure
DE102006026946B4 (de) * 2006-06-09 2020-06-18 Sü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zum Ankoppeln von Wellen
JP5019169B2 (ja) * 2007-05-11 2012-09-05 孝文 鶴田 電動ドライバー補助具及びその接続具並びにそ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DE102010037977B4 (de) * 2010-07-13 2019-11-14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Elektromotorisch betriebene Küchenmaschine
DE102011017671A1 (de) * 2011-04-28 2012-10-3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12212615A1 (de) * 2011-08-08 2013-02-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lauenkupplung
JP3175841U (ja) * 2012-03-12 2012-05-31 株式会社新亀製作所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ー
JP2014145437A (ja) * 2013-01-30 2014-08-1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ドライブシャフト
US10214972B2 (en) * 2014-05-30 2019-02-26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Vibration assisted rotary drilling (VARD) tool
JP2016196236A (ja) * 2015-04-03 2016-11-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組立体
US9808867B2 (en) * 2015-08-31 2017-11-07 Flex Technology, Inc. Flexible shaft for holding a tool of rotary driven motion
TWM522105U (zh) * 2016-03-15 2016-05-21 wei-jie Zhuang 具扭力調整功能之扭力套筒
TWM534787U (zh) * 2016-08-18 2017-01-01 Hanwit Prec Ind Ltd 轉軸裝置
TWM543147U (zh) * 2016-09-23 2017-06-11 Hans Tool Industrial Co Ltd 用於套筒扳手之連接頭
JP2019094967A (ja) * 2017-11-22 2019-06-20 ▲浜▼元 陽一郎 回転伝達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椅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3621B (zh) 2022-01-21
CN114007815A (zh) 2022-02-01
JP2021065970A (ja) 2021-04-30
TW202128362A (zh) 2021-08-01
EP4049792A1 (en) 2022-08-31
CA3154531A1 (en) 2021-04-29
US20220364608A1 (en) 2022-11-17
EP4049792A4 (en) 2023-12-13
JP6718007B1 (ja) 2020-07-08
WO2021079949A1 (ja)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83600B1 (ko) 만능토크동력공구
CN1109199C (zh) 螺杆组件和紧固装置
JP4048222B2 (ja) 多軸仮締め工具
CN107405703A (zh) 具有线性驱动机构、双速齿轮箱和弹性体控制系统的工具
CN114007815B (zh) 旋转辅助器具以及带辅助件的旋转工具
JPH068154A (ja) 回転駆動式ネジ込み装置用ナット
CN1607072B (zh) 多轴临时紧固工具
US6581697B1 (en) Power impact tool torque apparatus
US5109753A (en) Power steering valve assembly mechanism with offset valve sleeve bore
EP1000711A2 (en) A power tool for and a method of moving an element relative to an object
JP6471552B2 (ja) 止め輪及びウォーム減速機
AU2006201362B2 (en) Power tool for and method of mov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an object
CN216666205U (zh) 一种软轴传动结构
DE202011001477U1 (de) Aufsatz für eine handgeführte Werkzeugmaschine
DE2915013C2 (de) Klinkenfreilaufkupplung für die Radnabe eines Fahrrad-Rades
CN207901019U (zh) 螺丝刀
DE102008001252A1 (de)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Handwerkzeugmaschine
CN114321141A (zh) 一种软轴传动结构
CN210589001U (zh) 一种小空间应用扳手
CN21270647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
US20060101951A1 (en) Method of and a tool for tightening threaded connectors
SU1183358A1 (ru) Многошпиндельный гайковерт (его варианты)
WO2019096353A1 (de) Handgeführtes trommel-rohrreinigungsgerät
CN109230274A (zh) 手动式紧链装置
KR200169735Y1 (ko) 수동 변속 차량의 후진 공전축 결합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