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1974A - 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1974A
CN113891974A CN202080040457.9A CN202080040457A CN113891974A CN 113891974 A CN113891974 A CN 113891974A CN 202080040457 A CN202080040457 A CN 202080040457A CN 113891974 A CN113891974 A CN 113891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hood
mounting
c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04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1974B (zh
Inventor
鸟井芳宪
羽岛丰春
小向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2699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269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269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340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917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269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917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269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2699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86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9178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91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1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1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1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2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 F16L3/223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each support having one transverse base for supporting the pipes
    • F16L3/2235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each support having one transverse base for supporting the pipes each pipe being supported by a common element fastened to the b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specially constructed for use on tractors or like off-roa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 E02F3/325Backhoes of the miniature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33Improving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steps for improving driver's access, handr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91Lids or bonnets or door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00Devices for use where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pass through walls or partitions
    • F16L5/02Sea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08Improving mounting or assembling, e.g. frame elements, disposition of all the components on the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004Control mechanisms, e.g. control le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6Indic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实现罩构件(26)的组装的容易化。作业机(1)具备:机体(2);机架构件(206),其支承于机体(2);罩构件(26),其对搭载于机体(2)的设备进行覆盖;以及铰链(226),其将罩构件(26)能摆动地支承于机架构件(206),罩构件(26)具有安装于铰链(226)的连结板(668),铰链(226)具有:动臂(659),其能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机架构件(206);安装板(663),其固定于动臂(659)的摆动端侧;以及安装螺栓(669A),其将连结板(668)安装至安装板(663),形成于安装板(663)的安装螺栓(669A)的插通孔(664)形成为长孔,该长孔具有利用安装螺栓(669A)将连结板(668)安装至安装板(663)的安装区域(666)以及从安装区域(666)延长形成的对安装螺栓(669A)进行引导的导向区域(667),导向区域(667)形成为:在使动臂(659)向上方摆动的状态下从安装区域(666)向上方延伸。

Description

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铲挖掘机等作业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专利文献1~9所公开的作业机。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作业机具有支承于机体的机架构件,且对搭载于机体的设备进行覆盖的罩构件通过铰链而能上下摆动地支承于机架构件。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作业机具有:机罩,其对搭载于机体后部的原动机的后方进行覆盖;以及罩构件,其配置得比原动机靠外侧,且对搭载于机体的设备进行覆盖。
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作业机具备底踏板(floor step),该底踏板形成机体的地板面。
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作业机在搭载于机体的驾驶室内设置有空调主体。在驾驶室内设置有向空调主体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
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作业机在搭载于机体的驾驶室的室内设置有空调主体和与该空调主体连接的管道。管道具有将从空调主体送出的空调空气吹出至驾驶室的室内的吹出部。
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作业机在驾驶座的侧方配置有控制台罩。在控制台罩配置有杆构件。
专利文献7所公开的作业机中,在形成机体上部的地板面的底踏板安装座席台,并在该座席台安装驾驶座。另外,在驾驶座的两侧方设置有控制台。
专利文献8所公开的作业机中,在驾驶座与支承该驾驶座的座席台之间设置有对驾驶座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的轨道装置。
另外,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作业机具有搭载于机体的发动机。
专利文献9所公开的作业机具有将搭载于机体的发动机的后方以能开闭的方式进行覆盖的格栅,在格栅安装有对机体的后方进行拍摄的相机。相机被设定成使得设置于格栅的下方的配重的后端进入拍摄范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922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9-11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213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3-6377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18806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116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9-56299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280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公报“专利第5451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罩构件是重物的情况下,利用起重机将罩构件吊起而安装于铰链。在此情况下,在利用起重机吊起罩构件后,在卸到安装于铰链的安装位置的附近有其另一部件时,必须在避免对其另一部件造成干扰的同时安装罩构件,需要进行精细的起重机操作,也需要设置用于防止对其另一部件造成干扰的防干扰(划伤)材料,因此难以迅速地组装罩构件。
另外,在机罩与罩构件能开闭的情况下,以彼此不干扰的方式在关闭机罩以及罩构件的状态下在两者之间设置间隙,但在该间隙不平行的情况下,会发生外观品质恶化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从底踏板的下表面侧到上表面侧布设液压软管以及捆束着电线的线束的情况下,虽然在底踏板安装供液压软管、线束穿过的护线套,但若将液压软管和线束以不同的护线套进行固定,则存在压缩空间的问题。另外,在将线束穿过护线套时,线束不易弯曲,也存在难以组装的问题。
另外,在将驾驶室组装到机体后,难以在驾驶室内组装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组装作业耗时。
另外,现有技术中,在将驾驶室组装到机体后,管道以及覆盖管道的内装罩的组装耗时。
另外,在控制台罩前部的杆构件的前方设置操作部,在控制台罩的内侧从后部向前部布设与操作部连接的布线构件的情况下,一边避开杆构件一边布设布线构件耗时,存在控制台罩的组装的作业性差的问题。
另外,在使驾驶座与驾驶座的两侧方的控制台以能一体前后地位置调节的方式支承于座席台的情况下,需要在布设于一个控制台和另一个控制台的线束的布设路径上确保线束的运动余量。
另外,若安装轨道装置的安装面因焊接变形而平面度低,则会产生轨道装置不能良好地滑动的问题。
另外,在使软管等配管类经过将发动机室与该发动机室的上部前方隔开的间隔壁构件的下侧进行布设的情况下,在间隔壁构件的下侧设置用于固定软管的夹紧件,但在软管更换时要拆卸夹紧件,则必须降下间隔壁构件,从而软管的更换作业成为非常费事的作业。
关于专利文献9所公开的作业机,相机安装于格栅的内侧。故而,存在如下问题:难以进行相机的角度设定(对拍摄对象的拍摄角度的设定),角度设定费事。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实现罩构件的组装的容易化。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外观品质的恶化的作业机。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在狭小空间组装且具备组装性好的护线套体的作业机。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的组装作业性的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管道以及覆盖管道的内装罩的组装的作业时间的缩短的作业机。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高效地组装控制台罩的作业机。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驾驶座与配置于驾驶座的两侧方的控制台能一体地前后位置调节的作业机中确保布设于控制台的线束的运动余量。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安装轨道装置的安装面的平面度。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用降下间隔壁构件而能安装用于固定配管类的夹紧件的作业机。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容易地进行相机的角度设定的作业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机体;机架构件,其支承于所述机体;罩构件,其对搭载于所述机体的设备进行覆盖;以及铰链,其将所述罩构件能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机架构件,所述罩构件具有安装于所述铰链的连结板,所述铰链具有:动臂,其能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所述机架构件;安装板,其固定于所述动臂的摆动端侧;以及安装螺栓,其将所述连结板安装至所述安装板,形成于所述安装板的所述安装螺栓的插通孔形成为长孔,所述长孔具有利用所述安装螺栓将所述连结板安装至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区域以及从所述安装区域延长形成的对所述安装螺栓进行引导的导向区域,所述导向区域形成为:在使所述动臂向上方摆动的状态下从所述安装区域向上方延伸。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驾驶室,其配置于所述罩构件的侧方;以及固定罩,其覆盖所述罩构件的驾驶室侧,所述导向区域形成为:在关闭了所述罩构件的状态下沿远离所述驾驶室的方向延伸。
另外,所述铰链具有与所述安装螺栓不同的其他安装螺栓,所述安装板具有供所述其他安装螺栓插通的其他插通孔,所述其他插通孔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安装区域相同的长度。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对所述罩构件朝打开方向施力。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驾驶室,其配置于所述罩构件的侧方;以及固定罩,其覆盖所述罩构件的驾驶室侧,所述减震器在打开了所述罩构件的状态下使所述罩构件沿所述导向区域移动,从而所述罩构件配置于朝远离所述驾驶室的方向移位的位置。
另外,所述铰链具有:铰链托架,其安装于所述机架构件;以及铰链轴,其使所述动臂能绕机体前后方向的轴心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所述铰链托架,所述连结板配置于关闭状态的所述罩构件内的上部且机体内部侧,并重叠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框体,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罩构件内,且对所述罩构件进行支承,所述框体具有:第一杆材,其从所述连结板沿所述罩构件配设于机体前方侧;第二杆材,其从所述连结板沿所述罩构件配设于机体外部侧;以及第三杆材,其从所述连结板沿所述罩构件配设于机体后方侧。
另外,所述罩构件具有主罩以及安装于所述主罩且颜色与所述主罩的颜色不同的副罩。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原动机,其搭载于所述机体的后部;以及能开闭的机罩,其覆盖所述原动机的后方,所述罩构件能开闭,并配置于所述机罩的侧方的比所述原动机靠外侧方的位置,且在所述机罩侧的端部侧具有在关闭了所述机罩以及该罩构件的状态下进入所述机罩的内侧的插入缘部。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机体;原动机,其搭载于所述机体的后部;能开闭的机罩,其覆盖所述原动机的后方;以及能开闭的罩构件,其配置得比所述原动机靠外侧方,对搭载于所述机体的设备进行覆盖,且配置于所述机罩的侧方,所述罩构件在所述机罩侧的端部侧具有在关闭了所述机罩以及该罩构件的状态下进入所述机罩的内侧的插入缘部。
另外,所述机罩以上部绕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被枢轴支承的方式能上下摆动,所述罩构件以上部绕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心被枢轴支承的方式能上下摆动。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密封抵靠构件:所述密封抵靠构件设置于所述机罩以及所述罩构件的内侧,所述机罩具有第一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安装有所述插入缘部的位于机体内部的第一密封构件,所述罩构件具有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二支撑壁设置得比所述插入缘部靠机体外部,且安装有第二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抵靠构件具有在关闭了所述机罩时供第一密封构件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在关闭了所述罩构件时供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另外,所述机罩在所述罩构件侧的端部侧具有朝原动机侧延伸的机罩缘部,所述插入缘部在所述机罩缘部的原动机侧进入机罩的内侧。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支承机架,其在所述机罩的内侧竖立设置于所述机体,并对该机罩进行支承;驾驶室,其配置于所述机罩的前方;以及固定机罩,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室与所述机罩之间,所述固定机罩安装于所述支承机架,且具有供所述机罩的上部前侧抵接的第三密封构件。
另外,所述支承机架具有:多个脚体;上部板,其固定于所述多个脚体的上部,且对所述驾驶室的后部进行载置;以及板构件,其以上方突出状固定于所述上部板的后部,所述固定机罩具有:纵板部,其配置于所述板构件的前侧且所述驾驶室的后侧;第四密封构件,其安装于所述纵板部的下部,且与所述上部板抵接;以及上板部,其从所述纵板部的上部越过所述板构件而向后方延伸,所述第三密封构件安装于所述上板部的后部。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底踏板,其形成地板面;以及护线套体,其安装于所述底踏板,并使捆束着电线的线束及液压软管穿过,所述护线套体被分割为护线套主体和护线套分割体,所述护线套主体是将供所述线束穿过的线束护线套部的一部分及供所述液压软管穿过的软管护线套部一体形成而得到的,所述护线套分割体形成有与所述一部分协作来构成所述线束护线套部的另一部分。
另外,所述线束护线套部被分割成所述一部分和所述另一部分,以将供所述线束穿过的线束通孔进行二分。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驾驶座,其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搭载于所述底踏板;以及导阀,其供所述液压软管进行连接,所述导阀与所述驾驶座一起前后移动,所述软管护线套部具备形成为上下伸缩的蛇腹形状的蛇腹部,所述作业机具备将比所述软管护线套部的所述蛇腹部靠上方的部分紧固于所述液压软管侧的夹具。
另外,所述底踏板具有:主板,其具有开口部;以及罩板,其能装卸地安装于主板,并封堵所述开口部,所述护线套体具有嵌于所述开口部的缘部的保持槽,并通过所述罩板而固定于所述主板。
另外,所述保持槽跨所述护线套主体和所述护线套分割体而形成,所述护线套体具有跨所述护线套主体和所述护线套分割体而形成的插入槽,所述罩板具有插入所述插入槽的插入部。
另外,所述护线套分割体相对于所述护线套主体从机体前方侧朝机体后方侧被压抵,所述罩板相对于所述插入槽从机体前方侧被插入而安装于所述主板。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搭载于所述底踏板的驾驶座,所述护线套体以所述线束护线套部与所述软管护线套部排列于机体宽度方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驾驶座的机体宽度方向的侧方,所述软管护线套部设置于所述线束护线套部的与所述驾驶座相反一侧的侧方。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机体;驾驶室,其搭载于所述机体;空调主体,其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内;外部空气导入管道,其向所述空调主体导入外部空气;以及卡止部,其能卡止所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所述驾驶室具有供所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的外部空气导入侧装配的装配用开口,所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形成为能伸缩,所述卡止部使所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在远离所述装配用开口的方向上收缩的状态下能卡止。
另外,为了使所述装配用开口装配所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所述装配用开口形成为能从所述驾驶室的外侧访问(access)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所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的大小。
另外,所述驾驶室具有形成有所述装配用开口的壁体,所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由弹性体形成,且具有能伸缩的躯干部、以及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在使所述躯干部伸长的状态下,所述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与所述壁体中的所述装配用开口的形成部分连接,所述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具有:外部空气导入口,其插入所述装配用开口;以及凸缘,其从所述外部空气导入口伸出而与所述壁体的外表面抵接,所述凸缘能经由所述装配用开口从所述壁体的内侧取出至外侧。
另外,所述驾驶室具有:罩壁,其与所述壁体的外部侧对置配置,并覆盖所述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以及外部空气取入用的外部空气取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壁体与所述罩壁之间,所述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在所述外部空气导入口的上部以及前部具有从所述凸缘突出而与所述罩壁抵接的分隔壁。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主线束,其布设于所述机体侧;驾驶室线束,其布设于所述驾驶室侧;主线束侧连接器,其安装于所述主线束,且配置于所述驾驶室室内的所述装配用开口的附近;以及驾驶室线束侧连接器,其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线束,且能从所述驾驶室的外侧经由所述装配用开口与所述主线束侧连接器连接。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底踏板,其形成所述机体的上部的地板面且供所述空调主体进行安装;座席台,其安装于所述底踏板且供所述主线束进行安装;空调线束,其与所述空调主体连接;一侧AC连接器,其安装于所述空调线束;另一侧AC连接器,其安装于所述主线束,且与所述一侧AC连接器连接;以及卡止件,其设置于所述空调主体侧,且用于在将所述座席台安装至所述底踏板前临时放置所述一侧AC连接器。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机体;驾驶室,其搭载于所述机体;底踏板,其形成所述机体上部的地板面;空调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底踏板;第一送风管道,其具有第一吹出口,所述第一吹出口安装于所述驾驶室,并将来自所述空调主体的空调空气吹出;第一连接管道,其向所述第一送风管道导入来自所述空调主体的空调空气;以及内装罩,其在所述驾驶室的室内侧覆盖所述第一送风管道及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送风管道进行装卸,所述内装罩具有将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对应的部分进行分割而形成的第一内装罩。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第二送风管道,其具有将来自所述空调主体的空调空气吹出的第二吹出口;以及第二连接管道,其将所述第二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具有通过从上方降下而与所述第二送风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另外,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开口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水平方向上开口,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从上方进行插入从而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向下方开口,通过相对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从上方进行嵌入从而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通。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具有供所述第二连接管道连接的主管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送风管道连接的副管道,所述副管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送风管道进退。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对所述主管道与所述空调主体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具有与所述空调主体连接的第一管道部以及与所述主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部,所述第二管道部能相对于所述主管道进退。
另外,所述内装罩具有将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对应的部分进行分割而形成的第二内装罩。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驾驶座;座席台,其对所述驾驶座进行搭载,且安装于所述底踏板;线束,其将支承于所述座席台的电线进行捆束;以及设备,其供所述线束连接,所述设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上方且由所述第一内装罩进行覆盖。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驾驶座;第一控制台罩,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座的侧方;第二控制台罩,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台罩的与所述驾驶座相反一侧的侧方;布线构件,其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台罩的前部的操作部连接;以及杆构件,其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的后方,所述布线构件从后部侧朝前部地布设于所述第二控制台罩的内侧,所述第二控制台罩以使所述布线构件在所述杆构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台罩之间经过的方式从上方降下而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台罩的侧方。
另外,所述第一控制台罩具有从下方承接所述布线构件的布线承接部。
另外,所述布线承接部具有:承接壁,其位于所述布线构件的下方;以及外侧壁,其从所述承接壁立起于所述布线构件的机体外部侧。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阀,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台罩的下方,且由所述杆构件进行操作;以及杆支撑部,其对所述阀与所述杆构件进行连结,所述杆支撑部具有:阀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阀;以及杆固定部,其从所述阀安装部经过所述布线承接部的下方朝所述杆构件延伸,对所述杆构件进行固定。
另外,所述第二控制台罩具有由前表面部、后表面部和侧面部形成的向机体外部开口的凹槽,所述前表面部位于所述杆构件的前方,所述后表面部位于所述杆构件的后方,所述侧面部位于所述杆构件的机体内部,
所述杆构件配置于所述凹槽。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机体;底踏板,其形成所述机体上部的地板面,且具有开口部;座席台,其安装于所述底踏板;可动体,其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所述座席台;驾驶座,其搭载于所述可动体;控制台,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座的两侧方,并安装于所述可动体;以及线束,其捆束着电线,所述线束具有在所述座席台的一个所述控制台配置侧的侧方插通所述开口部而从底踏板的下表面侧向上方进行布设的第一线束部、以及在比所述座席台的上端靠下方之处从所述第一线束部分支出的第二线束部及第三线束部,所述第二线束部立起于所述座席台的所述侧方且向一个所述控制台进行布设,所述第三线束部在所述座席台的上端与所述底踏板的上表面之间朝着另一个所述控制台侧延伸设置,且立起于所述座席台的与所述侧方相反一侧的侧方而向另一个所述控制台进行布设。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原动机,其设置于所述驾驶座的后方;以及间隔壁构件,其将收容所述原动机的原动机室与所述驾驶座侧隔开,所述座席台具有间隔地配置于所述底踏板的上方且支承所述可动体的顶板,所述第三线束部布设于所述间隔壁构件的前方且所述顶板的后部下方。
另外,所述可动体具有:支承体,其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所述驾驶座;以及滑动机架,其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所述座席台,所述滑动机架具有:主安装部,其供所述支承体进行安装;一侧安装部,其从所述主安装部朝机体宽度方向一方延伸而对一个所述控制台进行安装;以及另一侧安装部,其从所述主安装部朝机体宽度方向另一方延伸而对另一个所述控制台进行安装,所述第二线束部在所述一侧安装部的机体外部朝上方延伸而向一个控制台进行布设,所述第三线束部在所述另一侧安装部的机体外部朝上方延伸而向另一个所述控制台进行布设。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液压软管,所述液压软管在所述座席台的一个所述控制台配置侧的侧方插通所述开口部而从底踏板的下表面侧向上方进行布设后向另一个所述控制台进行布设,所述液压软管在所述可动体的背面侧从一方向另一方进行布设。
另外,所述线束具有从所述第二线束部分支出的第四线束部及第五线束部,所述第二线束部具有:基干部,其从所述第一线束部朝所述第四线束部及所述第五线束部的分支部分进行延伸;以及控制台布设部,其从所述基干部的所述分支部分朝上方延伸而向一个所述控制台进行布设,所述控制台布设部、所述第四线束部以及所述第五线束部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驾驶室,其搭载于所述机体;液压软管,其在所述座席台的一个所述控制台配置侧的侧方插通所述开口部而从所述底踏板的下表面侧朝上方进行布设;以及内装罩,其在所述驾驶室的室内侧配置于所述液压软管的上方,一个所述控制台具备控制台罩,所述控制台罩配置于所述液压软管的上方,且从就座于所述驾驶座的操作员观察,所述控制台罩配置于所述液压软管与所述内装罩重叠的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驾驶座;顶板,其支承所述驾驶座;轨道装置,其调节所述驾驶座的前后位置;以及轨道安装板,其具有供所述轨道装置进行安装的安装面,在所述顶板形成有对所述轨道安装板进行收容的安装孔,所述轨道安装板插入所述安装孔而焊接固定于该顶板。
另外,所述轨道安装板由板厚比所述顶板厚的厚板材形成且以从所述顶板朝上方突出的方式插入所述安装孔并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另外,所述轨道安装板的板厚形成为所述顶板的板厚的大致2倍的厚度,且上半部从顶板朝上方突出。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用于安装所述轨道装置的安装螺栓以及安装螺母,所述轨道装置具有安装于所述轨道安装板的下轨道、以及能前后移动地支承于所述下轨道的上轨道,所述安装螺母固定于轨道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安装螺栓从上方贯通所述下轨道及所述轨道安装板且被拧入所述安装螺母。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底踏板,其设置于驾驶座的下方;以及后支承脚,其支承所述顶板的后部,所述后支承脚具有:支承板,其以俯视下与所述安装孔交叉的方式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以及脚部,其固定于所述支承板而安装于所述底踏板,所述轨道安装板的下表面处于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高的位置。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可动体,其通过所述轨道装置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所述顶板;以及其他轨道装置,其将所述驾驶座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所述可动体上。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机体;原动机,其搭载于所述机体;间隔壁构件,其将收容所述原动机的原动机室与所述原动机室的上部前方隔开;分隔板,其配置于所述间隔壁构件的下方,对所述原动机室的下部前方进行分隔;以及夹紧件,其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上部,对从所述原动机室布设至间隔壁构件前方的配管类进行固定,所述间隔壁构件具有检修开口,所述检修开口位于所述夹紧件的上方,且能从该间隔壁构件的前方访问所述夹紧件的所述原动机室侧,所述夹紧件构成为能在所述原动机室侧拆卸。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撑条,其固定于所述分隔板的背面;以及按压构件,其从上方安装于所述撑条,对所述夹紧件进行按压。
另外,所述夹紧件具有:上部的第一构件,其从后方与所述分隔板抵接而能朝后方移动;以及下部的第二构件,其卡止于所述分隔板并与所述第一构件协作来夹持所述配管类,所述按压构件具有:按压部,其按压所述第一构件;以及限制部,其限制所述第一构件的后方移动。
另外,所述分隔板具有切口凹部,所述切口凹部具有底面、从所述底面的一端朝上方延伸的一侧面、以及从所述底面的另一端朝上方延伸的另一侧面,且形成为朝上方开口的槽形,所述夹紧件具有插入所述切口凹部且形成于所述一侧面侧的第一凹部、形成于所述另一侧面侧的第二凹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底面侧的第三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具有:第一向前面,其与形成有所述一侧面的第一壁部的背面抵接;第一向下面,其从所述第一向前面的上端朝前方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第一壁部的上表面抵接;以及第一横向面,其从所述第一向前面的所述一侧面侧的端部朝前方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凹部具有:第二向前面,其与形成有所述另一侧面的第二壁部的背面抵接;第二向下面,其从所述第二向前面的上端朝前方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第二壁部的上表面抵接;以及第二横向面,其从所述第二向前面的所述另一侧面侧的端部朝前方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另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三凹部具有:第三向前面,其将所述第一向前面与所述第二向前面的下部彼此连接,且与形成有所述底面的第三壁部的背面抵接;第三向下面,其从所述第三向前面的上端朝前方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底面抵接;以及第四向下面,其位于所述第三向下面的前方,且形成于比所述第三向下面低的位置,所述夹紧件由对所述第一凹部及所述第二凹部上下分割的割面进行分割。
另外,所述夹紧件具有供所述配管类通过的多个管插通部,而且由对所述各管插通部进行二分的割面上下分割,所述多个管插通部设置为:相邻的管插通部彼此上下错位。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驾驶室,其相对于所述间隔壁构件而设置于与所述原动机室侧相反的一侧;以及空调主体,其设置于所述驾驶室侧,所述夹紧件固定与所述空调主体连接的配管类。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所涉及的作业机具备:机体;原动机,其搭载于所述机体的后部;机罩,其能开闭地覆盖所述原动机的后方;配重,其设置于所述机罩的下侧;以及相机,其能拍摄所述机体的后方,所述相机以能进行角度设定以使所述配重进入拍摄范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机罩的外侧。
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覆盖所述相机的相机罩,所述相机罩从所述机罩的内侧进行安装。
另外,所述机罩具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含能供显示构件进行安装的显示安装部,所述安装座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相机的相机安装部,
所述相机罩能取代所述显示构件而安装于所述显示安装部。
另外,所述机罩具有上壁以及延伸设置壁,所述延伸设置壁沿从所述上壁的后端越往下方越向后方转移的倾斜方向进行延伸,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延伸设置壁。
另外,所述相机罩具有供所述显示构件进行安装的其他安装座。
另外,所述相机罩具有:罩主体,其覆盖所述相机;罩托架,其安装于所述显示安装部;延伸片,其从所述罩托架朝机体宽度方向的一方以及另一方延伸;以及装饰件,其安装于所述延伸片且与所述机罩抵接。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作业机,在吊起罩构件来将连结板安装于安装板时,能在插通孔的导向区域临时紧固安装螺栓。也就是,能够在罩构件的安装位置的上方临时紧固安装螺栓。在将安装螺栓临时紧固后,降下罩构件,使安装螺栓从导向区域向安装区域移动,在安装区域正式紧固安装螺栓即可。由此,可以不考虑与可能在安装位置处产生干扰的其他部件的干扰,能实现罩构件的组装的容易化。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使罩构件插入缘部进入机罩的内侧,因此在关闭机罩以及罩构件的状态下,能够防止从后方观察时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能够防止外观品质的恶化。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通过在护线套主体一体形成线束护线套部的一部分以及软管护线套部,且在护线套分割体形成线束护线套部的另一部分,从而不仅能将护线套体组装于狭小空间,而且能容易地进行线束的组装。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通过在机体侧组装外部空气导入管道并使得能保持为收缩状态,能够在将驾驶室组装于机体前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组装于机体侧。由此,能够提高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的组装作业性。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通过将第一连接管道以能相对于第一送风管道装卸的方式予以形成,并将内装罩的第一连接管道所对应的部分进行分割而形成,从而在组装驾驶室前,第一送风管道以及内装罩的对第一送风管道进行覆盖的部分能够分接至驾驶室。由此,能够实现管道以及覆盖管道的内装罩的组装的作业时间的缩短。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将布线构件从后部侧朝前部地布设于第二控制台罩的内侧,其后,以使布线构件在杆构件与第一控制台罩之间经过的方式从上方下降第二控制台罩并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的侧方,从而能够高效地组装控制台罩。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将从底踏板的下表面侧向上方进行布设的第一线束部在比座席台的上端靠下方处分支为第二线束部和第三线束部,将第二线束部在一个控制台配置侧立起而向一个控制台进行布设,将第三线束部在座席台的上端与底踏板的上表面之间朝另一个控制台侧延伸且在另一个控制台侧立起而向另一个控制台进行布设,从而能够确保能将驾驶座与控制台一体地前后位置调节的作业机中的线束的运动余量。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通过将轨道安装板插入且焊接固定至形成于顶板的安装孔,从而能不受顶板的焊接变形的影响而获得轨道装置的安装面的平面度,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面的平面度。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能够从设置于间隔壁构件的检修开口访问夹紧件来在原动机室侧拆卸该夹紧件。由此,即使不降下间隔壁构件,也能拆卸夹紧件。
另外,根据上述作业机,将相机安装于机罩的外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相机的角度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业机的侧视图。
图2是作业机的俯视图。
图3是回转机架的立体图。
图4是回转机架的俯视图。
图5是将驾驶座以及原动机组装于机体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支承机架的立体图。
图7是机罩后部以及配重的后视立体图。
图8是机罩后部、罩体以及配重的后视图。
图9是机罩后部的侧视剖视图。
图10是将车标安装于机罩后部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相机安装于安装座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相机的安装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将相机安装于相机托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内表面观察相机罩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罩托架安装于安装座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固定机罩以及支承机架的立体图。
图17是固定机罩的安装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18是机罩后部与罩主体的接缝部分的俯视剖视图。
图19是密封抵靠构件的立体图。
图20是从内侧观察机罩后部的右部的立体图。
图21是机体的外观图。
图22是从前方观察罩主体的立体图。
图23是罩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从内表面观察下部罩的立体图。
图25是机罩后部与罩主体的接缝部分的后视图。
图26是机体的右侧的后视剖视图。
图27是机架构件的右侧视图。
图28是从左侧方观察机架构件的立体图。
图29是机体的右侧的立体图。
图30是罩主体的支承部分的后视图。
图31是罩主体的支承部分的俯视图。
图32是从下观察罩主体的支承部分的立体图。
图33是将罩主体抬起的状态下的铰链的后视图。
图34是罩体的前端侧的俯视剖视图。
图35是框体的俯视图。
图36是罩主体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7是罩主体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8是机罩等的立体图。
图39是间隔壁构件的主视图。
图40是间隔壁构件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检修开口与夹紧件的关系的侧视剖视图。
图42是夹紧件安装部分的后视图。
图43是夹紧件安装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4是夹紧件安装部分的主视图。
图45是夹紧件安装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46是夹紧件的立体图。
图47是夹紧件的立体图。
图48是驾驶座以及驾驶座周边的立体图。
图49是驾驶座以及驾驶座周边的侧视图。
图50是驾驶座周边的后视图。
图51是座席台周边的侧视图。
图52是滑动机架周边的立体图。
图53是第一滑动轨道的侧视剖视图。
图54是第一滑动轨道的立体图。
图55是下轨道的立体图。
图56是第一滑动轨道的安装部分的后视剖视图。
图57是第二滑动轨道的立体图。
图58是下轨道的安装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9是驾驶座的后部的侧面放大图。
图60是驾驶座周边的后视图。
图61是护线套体周边的立体图。
图62是底踏板以及护线套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3是护线套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4是护线套分割体的立体图。
图65是护线套主体的安装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66是护线套分割体的安装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67是将第一板与护线套体卡合前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68是将第一板与护线套体卡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69是护线套体的安装部分的俯视图。
图70是驾驶座周边的后视图。
图71是驾驶座周边的后视立体图。
图72是驾驶座周边的右侧视图。
图73是座席台的右侧方的线束的分支部分的立体图。
图74是座席台周边的左侧视图。
图75是座席台的左侧方的线束的分支部分的立体图。
图76是表示主线束与原动机侧的线束的连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77是驾驶座周边的右前侧的立体图。
图78是控制台支承体周边的立体图。
图79是右侧的控制台罩的俯视立体图。
图80是第一控制台罩周边的立体图。
图81是第二控制台罩的立体图。
图82是右侧控制台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83是第二控制台罩以及布线构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84是第二控制台罩周边的正面剖视图。
图85是第一控制台罩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86是外部空气导入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7是外部空气导入部以及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的俯视剖视图。
图88是外部空气导入部以及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的后视剖视图。
图89是表示空调主体以及外部空气的导入侧的主视图。
图90是表示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91是表示外部空气导入管道以及卡止部的立体图。
图92是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卡止于卡止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3是外部空气导入管道周边的立体图。
图94是表示驾驶室线束的布设路径的立体图。
图95是表示内外部空气取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96是表示内外部空气取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97是内外部空气切换部的正面剖视图。
图98是过滤器收容部的立体图。
图99是过滤器插入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100是从室内侧观察驾驶室的右侧面的立体图。
图101是从室内前侧观察驾驶室的右侧面的立体图。
图102是管道装置的组图。
图103是从室内侧观察驾驶室的右侧面的侧视图。
图104是第一连接管道的立体图。
图105是第二送风管道的下部的立体图。
图106是第二连接管道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107是从下观察第二连接管道的立体图。
图108是表示第二连接管道的连接过程的立体图。
图109是表示使第三连接管道伸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0是表示使第三连接管道收缩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1是表示继电器熔断器盒的安装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2是继电器熔断器盒以及盒托架的立体图。
图113是表示使第一连接管道收缩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4是表示前罩的立体图。
图115是尾罩的立体图。
图116是表示尾罩与控制台罩的关系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酌情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机1的整体构成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将作业机1的作业装置4省略后的概略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机1,例示了作为回转作业机的反铲挖掘机。
如图1、图2所示,作业机1具备机体(回转台)2、行驶装置3以及作业装置4。在机体2搭载有驾驶室5。驾驶室5搭载于机体2靠左且靠前部的位置。在驾驶室5的室内,设置有操作员(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座(座席)6。驾驶座6被驾驶室5包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朝向就座于作业机1的驾驶座6的操作员的前侧的方向(图1、图2的箭头A1方向)设为前方(机体前方),将朝向操作员的后侧的方向(图1、图2的箭头A2方向)设为后方(机体后方),将朝向操作员的左侧的方向(图1的近前侧、图2的箭头B1方向)设为左方,并将朝向操作员的右侧的方向(图1的里侧、图2的箭头B2方向)设为右方,来进行说明。
另外,将作为与前后方向(机体前后方向)K1正交的方向的水平方向设为机体宽度方向K2(参照图2)来进行说明。将从机体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右部或左部的方向设为机体外部来进行说明。也就是,机体外部是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从机体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将与机体外部相反的方向设为机体内部进行说明。也就是,机体内部是机体宽度方向K2上向机体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靠近的方向。
如图1所示,行驶装置3具有行驶机架9和行驶机构10。行驶机构10是利用由液压电机驱动的履带式的行驶机构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行驶装置3是履带式的行驶装置。另外,行驶机构10设置于行驶机架9的左侧和右侧。在行驶装置3的前部装配有推土机装置7。推土机装置7能通过液压缸进行升降。
如图1所示,作业装置4设置于机体2的前部,具有吊杆15、斗杆16以及铲斗(作业工具)17。吊杆15的基部绕横轴心(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的轴心)转动自如(上下摆动自如)地枢接于摆动托架14。摆动托架14能绕纵轴心(沿上下的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托架18,该支承托架18设置于机体2的前部。斗杆16绕横轴心转动自如(前后或上下摆动自如)地枢接于吊杆15的顶端侧。铲斗17设置为能在斗杆16的顶端侧进行挖铲动作以及倾卸动作。能取代铲斗17或在此基础上,作业机1能够装配能由液压致动器驱动的其他作业工具(液压附属装置)。作为该其他作业工具,能例示液压断路器、液压压碎机、角度扫帚、土钻、托盘货叉、扫地机、收割机、吹雪机等。
摆动托架14基于液压缸的伸缩而摆动。吊杆15基于吊杆缸C3的伸缩而摆动。斗杆16基于斗杆缸C4的伸缩而摆动。铲斗17基于铲斗缸(作业工具缸)C5的伸缩而进行挖铲动作以及倾卸动作。吊杆缸C3、斗杆缸C4、铲斗缸C5是利用液压缸(液压致动器)构成的。
如图1所示,机体2通过回转轴承8能绕纵轴心旋转(能朝左以及右回转)地支承于行驶机架9上。
如图2所示,在机体2的后部搭载有原动机E1。原动机E1是柴油发动机。此外,原动机E1既可以是汽油发动机或电动机,也可以是具有发动机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型。原动机E1配置于驾驶室5的后部侧。
在原动机E1的左侧,设置有液压泵P1以及排放气体净化装置D1。通过原动机E1的动力对液压泵P1进行驱动。该液压泵P1喷出对装备于作业机1的液压电机、液压缸等液压致动器进行驱动的工作油(液压油)。另外,液压泵P1喷出使液压阀工作的导向压力、信号用的液压。另外,液压泵P1例如由多个泵构成。排放气体净化装置D1是对从原动机E1排出的排放气体进行净化的装置,例如是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如图2所示,在原动机E1的右侧,设置有冷却风扇F1以及压缩机G1。通过原动机E1的动力对冷却风扇F1以及压缩机G1进行驱动。冷却风扇F1是从机体2的右侧方吸入空气(外部空气)而向左方流动的吸入式的风扇。图2的箭头K3方向示出了冷却风扇F1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压缩机G1是构成装备于作业机1的空调装置的一部分的装置,将制冷剂(空调气体)压缩成半液状体。
如图2所示,在冷却风扇F1的右侧方,配置有散热器R1和油冷却器O1。散热器R1与油冷却器O1均配置为核心部分朝向机体宽度方向K2,且在机体前后方向K1上并排地并联配置。散热器R1是对原动机E1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的冷却器。油冷却器O1是对返回至工作油罐T2的工作油进行冷却的冷却器。
在散热器R1的右侧方,配置有作为空调装置的冷却系统的装置的冷凝器G3及贮液器G2、以及燃料冷却器N1。冷凝器G3是对压缩机G1中成为半液状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来推进液化的冷却器。贮液器G2是将冷凝器G3中未能液化的制冷剂与已液化的制冷剂进行分离且去除水分、杂质的装置。燃料冷却器N1是将来自原动机E1的返回的燃料(回流燃料)在返回至燃料罐T1前进行冷却的冷却器。燃料罐T1是贮留原动机E1用的燃料的罐。燃料罐T1搭载于机体2的左前部。
在油冷却器O1的前方,配置有工作油罐T2和控制阀V1。在工作油罐T2的前表面侧安装有控制阀V1。工作油罐T2是对供给至液压泵P1的工作油进行贮留的罐。控制阀V1是将对装备于作业机1的各液压致动器进行控制的各控制阀汇集而成的阀组件。在控制阀V1以及工作油罐T2的前方配置有电池BT1。电池BT1是对装备于作业机1的电气用品供给电力的蓄电池。
在控制阀V1的左侧方配置有控制器24。该控制器24例如是进行原动机E1的控制、装备于作业机1的各种设备(例如,空调设备)的控制的电子控制组件。控制器24是利用具备CPU、EEPROM等的微型计算机而构成的。
此外,作业机1具有称为主ECU的电子控制组件(控制器),该主ECU是与上述控制器24一起构成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对作业机1的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对装备于作业机1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该主ECU例如对设置于液压电路的电磁阀进行控制来进行工作油的流量控制,或者进行排放气体净化装置D1的过滤器再生控制。
如图1、图5所示,在驾驶室5的室内的驾驶座6下方,设置有空调主体136。空调主体136构成空调装置(空调)的主体部。空调主体136具有壳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送风机、制冷用热交换器(蒸发器)、制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器)等。空调装置的冷却系统具有压缩机G1、贮液器G2和冷凝器G3。空调装置的加热系统利用原动机E1的热量。
如图3、图4所示,机体2具有作为骨架的回转机架41。回转机架41具有:回转基板42,其构成机体2的底部;加强肋43,其对该回转基板42进行加强;以及支承托架18。另外,回转机架41具有安装于机体2的设备类(包含罐类)、用于安装其他部件等的托架、撑条等。回转基板42由厚板的钢板等形成,并通过回转轴承8绕纵轴心(回转轴心X1)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行驶装置3上(参照图1)。加强肋43在回转基板42上从前部(一端侧)朝后部(另一端侧)进行设置,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回转基板42。加强肋43包含:第一肋43L,其设置于回转基板42的左侧;以及第二肋43R,其设置于回转基板42的右侧。第一肋43L具有板金制的前部肋232L和铸钢制的后部肋233L。第二肋43R具有板金制的前部肋232R和铸钢制的后部肋233R。支承托架18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回转基板42的前部且与加强肋43的前部连结。
如图3、图4所示,在回转基板42的前后方向K1中央部的靠后方,沿机体宽度方向K2设置有分隔板47。分隔板47具有主分隔板48和副分隔板49。主分隔板48从第二肋43R的左侧面横跨第一肋43L而遍及回转基板42的左端部地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另外,主分隔板48通过焊接而固定且竖立设置于回转基板42上。副分隔板49在回转基板42的左部与主分隔板48的背面相重叠地安装于该背面。在第一肋43L与第二肋43R之间的前部,设置有电机安装部324。在电机安装部324安装有回转电机M1,该回转电机M1是利用将机体2绕回转轴心X1旋转驱动的液压电机而构成(参照图3)。
如图5所示,在回转基板42的分隔板47的后方搭载有原动机E1。原动机E1由设置于机体2的后部的机罩22进行覆盖。机罩22形成对原动机E1进行收容的原动机室E2。原动机室E2形成在回转基板42上。
如图5所示,机罩22具有:间隔壁构件(间隔壁板)22A,其覆盖原动机E1的前方(上部前方);能开闭的机罩后部22B,其覆盖原动机E1的上方及后方;以及固定机罩22C,其配置于机罩后部22B的上部前方侧。在机罩22内设置有对机罩22进行支承的支承机架11。该支承机架11竖立设置于机体2(回转机架41)。间隔壁构件22A是将原动机室E2与原动机室E2的上部前方隔开的构件。在间隔壁构件22A的前方配置有驾驶座6。也就是,间隔壁构件22A是将原动机室E2与驾驶座6的配置侧(比原动机室E2靠驾驶座6侧的区域)隔开的构件。另外,驾驶室5相对于间隔壁构件22A而设置于与原动机室E2侧相反的一侧。也就是,间隔壁构件22A也是将原动机室E2与驾驶室5的室内隔开的构件。
间隔壁构件22A例如是板金制,固定于支承机架11。在间隔壁构件22A的下方设置有分隔板47。分隔板47将原动机室E2的下部前方进行分隔。在机罩后部22B的下方设置有配重46。配重46比机罩后部22B更朝后方突出。配重46配置于机体2的后部且比原动机E1更靠后方。配重46对原动机E1的下部后方进行覆盖。配重46安装于图3、图4所示的配重安装体360。
如图5所示,在机体2的前部设置有底踏板52,该底踏板52形成机体2的地板面(机体2上部的地板面)。该底踏板52对回转机架41的前部的左侧进行覆盖。底踏板52安装于回转机架41,构成驾驶室5的地板面。
如图6所示,支承机架11具有多个脚体(第一前脚57L、第二前脚57R、第一后脚58L、第二后脚58R)以及上部板59。第一前脚57L以及第二前脚57R间隔配置于机体宽度方向K2上,且配置于原动机E1的前部侧。第一前安装板60L固定于第一前脚57L的下端。第一前安装板60L螺栓固定于图3所示的第一机架安装部55A。第二前安装板60R固定于第二前脚57R的下端。第二前安装板60R螺栓固定于图3所示的第二机架安装部55B。第一前安装板60L与第二前安装板60R由连结板64进行连结。上部板59由板面朝上下且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长的厚板材形成,跨第一前脚57L的上部和第二前脚57R的上部而设置。上部板59固定于第一前脚57L以及第二前脚57R的上部。利用对驾驶室5的后部进行载置且具有弹性构件的驾驶室垫架而防振支承在上部板59上。
如图6所示,第一后脚58L与第二后脚58R间隔配置于机体宽度方向K2上,且配置于原动机E1的后部侧。第一后脚58L的上部安装于安装构件65,该安装构件65固定于上部板59的左侧。第一后安装板61L固定于第一后脚58L的下端。第一后安装板61L螺栓固定于图3、图4所示的第三机架安装部55C。第二后脚58R的上部固定于上部板59的下表面。第二后安装板61R固定于第二后脚58R的下端。第二后安装板61R螺栓固定于图3、图4所示的第四机架安装部55D。
如图9所示,机罩后部22B从固定机罩22C的后端侧遍及至配重46的上端侧进行设置。固定机罩22C配置于上部板59的后部侧。固定机罩22C安装于板构件20,该板构件20以上方突出状设置于上部板59的后端侧。如图5所示,间隔壁构件22A的上部与固定机罩22C的下部之间被上部板59闭塞。
如图7~图9所示,机罩后部22B具有上部侧的第一构件22D和下部侧的第二构件22E。第一构件22D具有上壁22Da和延伸设置壁22Db。上壁22Da呈越往后方越向下方转移的倾斜状。延伸设置壁22Db沿从上壁22Da的后端越往下方越向后方转移的倾斜方向延伸。第二构件22E从延伸设置壁22Db(第一构件22D)的下部朝着配重46的上部在下方延伸。
如图9所示,机罩后部22B经由托架601、铰链602以及连杆603与板构件20连结。托架601安装于板构件20。铰链602经由枢轴604而枢轴支承连结于托架601。连杆603将铰链602与固定于第二构件22E的上部的安装托架605进行连结。枢轴604设置得比第一构件22D的上壁22Da前端靠前方且靠下方。另外,枢轴604具有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的轴心。关于机罩后部22B,上部的前部侧能绕枢轴604上下摆动,且向上方摆动而打开。另外,机罩后部22B通过绕枢轴604上下摆动而对原动机室E2进行开闭。
遍及安装于板构件20的撑条构件606、以及连杆603的下部,设置有辅助缸607。辅助缸607例如由气体减震器(也称为气体弹簧)构成。气体减震器是将高压气体封入密闭的缸内并将该气体的反作用力作为弹簧灵活运用的伸缩自如的弹簧。辅助缸607在使机罩后部22B朝打开方向摆动时,伸长来对机罩后部22B的打开侧的摆动进行辅助。另外,辅助缸607保持为打开机罩后部22B的状态。
如图7~图9所示,在机罩后部22B安装有相机组件610,该相机组件610具有能对机体2的后方进行拍摄的相机608、以及覆盖相机608的相机罩609。具体而言,相机组件610设置于第一构件22D的延伸设置壁22Db。另外,相机组件610配置于机体2的宽度方向K2的中央部。如图2所示,相机组件610设置于配重46的后端的回转半径内,使得在使机体2回转时不会碰到障碍物。
如图10的上层的图所示,在延伸设置壁22Db的相机组件610的安装部分,设置有安装座(称为第一安装座)611。第一安装座611是对车标(显示构件)612或相机组件610进行安装的部位。第一安装座611包含显示安装部613、相机安装部614以及线束通孔615。显示安装部613是形成有用于安装车标612或相机罩609的3个安装孔616a~616c的部位。相机安装部614是形成有用于安装相机608的2个托架安装孔617a、617b的部位。线束通孔615是使连接于相机608的线束622穿过的孔(参照图11)。在不安装相机组件610的情况下,如图10的中层的图所示,贴上将托架安装孔617a、617b以及线束通孔615进行隐藏的隐藏标签618,如图10的下层的图所示,将车标612从隐藏标签618之上安装至第一安装座611(显示安装部613)。
如图11所示,相机组件610具有供相机608进行安装的相机托架619。相机608通过相机托架619而安装于相机安装部614。相机托架619具有:基座部619A,其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以及第一安装部619L及第二安装部619R,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间隔设置于基座部619A的中央侧。基座部619A如图11、图12所示,通过螺栓620A以及螺母620B而安装于相机安装部614。具体而言,螺栓620A固定于基座部619A,且从第一安装座611的外侧插通于相机安装部614的托架安装孔617a、617b。螺母620B从机罩后部22B的内侧对螺栓620A进行拧紧。由此,能够防止从相机托架619机罩后部22B的外侧进行拆卸。相机608使头部(将形状等作为光的信息取入的部分)608a朝向下方侧地配置于第一安装部619L与第二安装部619R之间,并通过安装螺丝621安装于第一安装部619L以及第二安装部619R。若拧松安装螺丝621,则相机608能摆动,能够进行相机608的角度设定。如图9所示,相机608设定成使配重46的一部分(上部)进入该相机608的拍摄范围AR(将配重46纳入相机608的视野)。由此,机体2的后端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感变得容易捕捉。
如图13所示,通过将第一安装部619L或第二安装部619R的上边619a与相机608的上表面608b对齐来进行相机608的角度设定。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相机608的角度设定。
如图12所示,护线套615A嵌入线束通孔615,线束622插通于该护线套615A。
如图14所示,相机罩609具有:罩主体623,其覆盖相机608;罩托架624,其安装于显示安装部613;延伸片625,其从罩托架624朝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一方以及另一方延伸;以及装饰件626,其安装于延伸片625而与机罩后部22B抵接。相机罩609能取代车标612而安装于显示安装部613。
如图8、图14所示,罩主体623具有:上壁部623a;中央壁部623b,其从上壁部623a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中央部朝下方延伸;第一侧壁部623c,其从中央壁部623b的左缘部朝左方侧延伸,且与上壁部623a的左侧的下侧缘部连接;以及第二侧壁部623d,其从中央壁部623b的右缘部朝右方侧延伸,且与上壁部623a的右侧的下侧缘部连接。上壁部623a如图9所示,呈越往后方越向下方转移的倾斜状。另外,上壁部623a如图8、图14所示,形成为机体宽度方向K2的宽度越往前方越宽。上壁部623a覆盖相机608的上方。由此,能防止雨水淋到相机608,能够抑制雨水附着于相机608的透镜从而拍摄出的影像难以看到的状况。在上壁部623a形成有供车标612进行安装其他安装座(第二安装座)627。第二安装座627比周边的部分更凹一些,但第二安装座627的外周部的下部侧相对于水平朝下方倾斜,因此防止雨水滞留于第二安装座627。在中央壁部623b形成有使相机608的头部608a侧露出的开口628。如图7、图12所示,在开口628的形成部分形成有朝罩主体623的内侧凹陷的凹部629,以不妨碍相机608的视角。
如图14、图15所示,罩托架624具有第一安装板630A、第二安装板630B、对第一安装板630A与第二安装板630B进行连结的第一连结板631L以及第二连结板631R。第一安装板630A通过上部侧的安装孔616a(参照图10)安装于显示安装部613。具体而言,将螺栓632A固定于第一安装板630A,并将该螺栓632A从第一安装座611的外侧插通于安装孔616a,且通过从机罩后部22B的内侧将螺母632B相对于该螺栓632A拧紧从而安装了第一安装板630A。另外,第二安装板630B通过下侧的安装孔616b、616c(参照图10)安装于显示安装部613。具体而言,将螺栓633A固定于第二安装板630B,将该螺栓633A从第一安装座611的外侧插通于安装孔616b、616c,并且从机罩后部22B的内侧将螺母633B相对于该螺栓633A拧紧,从而安装了第二安装板630B。
通过从机罩后部22B的内侧安装罩托架624,能够防止从机罩后部22B的外侧拆卸相机罩609。由此,能够防止相机608的失窃。
第一连结板631L以及第二连结板631R固定于上壁部623a的内表面侧。第一连结板631L与第二连结板631R空出间隔地设置于机体宽度方向K2。第一连结板631L与第二连结板631R之间的间隔形成为能插入相机托架619的第一安装部619L以及第二安装部619R的间隔。
延伸片625固定于第一连结板631L以及第二连结板631R的上部,具有从第一连结板631L朝左方突出的第一延出部625L、以及从第二连结板631R朝右方突出的第二延出部625R。装饰件626包含安装于第一延出部625L的第一装饰件626L以及安装于第二延出部625R的第二装饰件626R。装饰件626由橡胶等弹性构件形成,与机罩后部22B的外表面抵接。罩主体623朝着机体前方侧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扩展,因此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两端侧有可能前后摇晃,但通过使第一装饰件626L在罩主体623的左侧与机罩后部22B抵接、且使第二装饰件626R在罩主体623的右侧与机罩后部22B抵接,从而能够防止该摇晃。
如图16所示,板构件20配置为板面朝向前后,遍及安装构件65和第二后脚58R的上部进行设置。如图17所示,固定机罩22C具有纵板部22Ca和上板部22Cb。纵板部22Ca使板面朝向前后地以对置状配置于板构件20的前侧。纵板部22Ca呈与板构件20大致平行状,上部从板构件20朝上方突出。上板部22Cb配置得比板构件20靠上方,前部朝下方弯曲且固定于纵板部22Ca的上部。另外,上板部22Cb从纵板部22Ca的上部越过板构件20朝后方延伸且延伸至机罩后部22B的上部前侧。如上所述,固定机罩22C配置于驾驶室5与机罩后部22B之间。
在纵板部22Ca的下部,安装有与上部板59的上表面抵接的密封构件(第四密封构件)634。密封构件634例如由装饰密封件(在嵌入安装部分的基部附有带缓冲性的管的密封材料)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634分割为安装于纵板部22Ca的主体部分的密封部634a、以及安装于供使线束等布设构件穿过的护线套进行安装的支撑板634d的密封部634b,但密封构件634也可以从纵板部22Ca的左端到右端一体形成。
如图16、图17所示,固定机罩22C具有固定于纵板部22Ca的背面的L字形的安装撑条22Cd。安装撑条22Cd通过螺栓635安装于板构件20。由此,纵板部22Ca(固定机罩22C)安装于板构件20。
如图16所示,在上板部22Cb的后部,安装有由装饰密封件构成的密封构件(第三密封构件)636。密封构件636从上板部22Cb的左端设置至右端。如图17所示,机罩后部22B的上部前端侧从上方与密封构件636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纵板部22Ca与上板部22Cb分体形成且彼此接合,但纵板部22Ca与上板部22Cb也可以一体形成。
例如,若为了对机罩后部22B与位于该机罩后部22B的前方的驾驶室5之间进行密封而使机罩后部22B的上部经由密封构件与驾驶室5抵接,则驾驶室5由橡胶垫架防振支承,因此难以牢靠地密封。若密封不紧,则会发生原动机室的热气从间隙流出这样的不良状况。另外,若牢靠地进行密封,则形状会复杂化。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支承机架11的上部设置与机罩后部22B分体的固定机罩22C(抵靠结构体),能够牢靠地进行机罩后部22B的上部的密封。另外,能够简化密封结构的形状。
如图16所示,在固定机罩22C的左端侧,设置有朝后方延伸出的支承壁22Ce。在支承壁22Ce的后端侧,安装有供机罩后部22B的左端侧上部抵接的密封构件(装饰密封件)637。另外,在固定机罩22C的右端侧,设置有朝下方突出的支承壁22Cg。在支承壁22Cg的下端部安装有密封构件(装饰密封件)638。
如图8所示,在机罩后部22B的右侧设置有密封抵靠构件639(参照图29)。密封抵靠构件639设置于机罩后部22B的内侧(原动机室E2侧)。密封抵靠构件639从机罩后部22B的上部设置至下部。
如图18、图19所示,密封抵靠构件639具有第一壁639a~第五壁639e。第一壁639a从密封抵靠构件639的右侧的上部设置至中途部。第一壁639a通过螺栓641A以及螺母641B安装于撑条640,该撑条640固定于第二后脚58R。第二壁639b的上部从第一壁639a的上端朝左方延伸,中途部从第一壁639a的后端朝左方延伸。第二壁639b的下部从中途部的下端朝下方延伸。第三壁639c的上部从第二壁639b的上部左端朝上方延伸,中途部以及下部从第二壁639b的中途部以及下部的左端朝后方延伸。第四壁639d的上部从第三壁639c的上部的上端朝左方延伸,中途部以及下部从第三壁639c的中途部以及下部的后端朝左方延伸。第五壁639e从密封抵靠构件639的左侧的上部设置至中途部。第五壁639e的上部从第四壁639d的上部的左端朝上方延伸,下部从第四壁639d的中途部的左端朝后方延伸。
密封抵靠构件639具有第一抵接面639g和第二抵接面639h。第一抵接面639g由第四壁639d的上部上表面至中途部以及下部的后表面形成。因此,第一抵接面639g的上部朝向上方,中途部以及下部朝向后方。第二抵接面639h由第三壁639c的右表面形成。也就是,第二抵接面639h与第一抵接面639g的右侧相邻设置且朝向右方。
固定机罩22C的右侧的密封构件638(参照图16)与第一抵接面639g的上部的前部侧抵接。
如图20所示,在机罩后部22B的右端侧,设置有从内表面朝内侧突出的支撑壁(第一支撑壁)642。第一支撑壁642从机罩后部22B的上部设置至下侧。具体而言,第一支撑壁642包含设置于第一构件22D的内表面的上撑条642A、以及设置于第二构件22E的内表面的下撑条642B。在第一支撑壁642的突出侧的缘部安装有由装饰密封件构成的密封构件(第一密封构件)643。具体而言,密封构件643包含安装于上撑条642A的第一密封件643A以及安装于下撑条642B的第二密封件643B。密封构件643在关闭机罩后部22B时,从后上方侧与第一抵接面639g的上部的后部侧及中途部以及下部抵接。
如图18、图20所示,机罩后部22B的右端侧朝前侧弯曲。即,机罩后部22B在右方的端部侧(后述的罩主体26侧的端部侧)具有朝着原动机室E2侧延伸的机罩缘部644。具体而言,机罩缘部644如图18所示,沿越往前方越向机体外部(右方)转移的倾斜方向延伸。如图20所示,机罩缘部644包含:上侧缘部644A,其形成于第一构件22D的右端侧;以及下侧缘部644B,其形成于第二构件22E的右端侧。第一支撑壁642设置于机罩缘部644的机体内部(左方)侧。
如图21所示,在机体2的左侧方及右侧方以及前方,设置有回转罩(外装构件)51。由该回转罩51来对回转机架41的左侧方及右侧方以及前方进行覆盖。
如图2所示,在机体2中的驾驶室5的与搭载侧相反一侧的侧部(机体2右部),设置有罩体21。也就是,罩体21配置于驾驶室5的侧方(右侧方)。
如图2、图21所示,罩体21从机体2的右部的前部设置至后部,对回转机架41的上方进行覆盖。罩体21是对配置于原动机E1的侧方的设备进行覆盖的罩。具体而言,在罩体21内,收容有电池BT1、控制阀V1、工作油罐T2、控制器24、散热器R1、油冷却器O1、贮液器G2以及冷凝器G3等设备类。
在罩体21后部的左侧方,设置有机罩后部22B(机罩22)。在罩体21的右侧面的后部,形成用于将空气取入罩体21的后部以及机罩22内部的外部空气取入口645(参照图23)。
如图2、图21、图22所示,罩体21具有:能开闭的罩主体(罩构件)26,其能摆动地安装于机体2;以及固定罩27,其以固定状安装于机体2。如图2所示,固定罩27配置于驾驶室5的右侧方,罩主体26配置于固定罩27的右侧方。罩主体26的左侧面以及下表面呈敞开状,固定罩27对罩主体26的左侧面进行覆盖(封堵)。罩主体26的上部的机体内部侧(上部左侧)绕沿机体前后方向K1延伸的轴心被枢轴支承而能上下摆动,向上方摆动而打开,向下方摆动而关闭。
如图21、图22所示,罩主体26具有下部罩26A和上部罩26B。下部罩26A形成收容于罩体21内的设备的收容室的前表面、机体外部侧的侧面以及后表面。上部罩26B形成设备的上述收容室的上表面。
如图23所示,下部罩26A由多个构件构成。下部罩26A具有构成前部的第一罩646、以及构成中途部和后部的第二罩647。第二罩647还具有从前部到后部主构成第二罩647的主罩647A、以及对形成于主罩647A的后部的开口部648进行封堵的副罩647B。在副罩647B形成外部空气取入口645。外部空气取入口645被能空气流通的防尘罩649封堵。
对主罩647A与副罩647B分别实施不同颜色的涂装。也就是,对第二罩647进行双色涂装(对一部分以不同颜色进行涂装)。通过将第二罩647分割为主罩647A和副罩647B,能够在实施双色涂装的基础上简化涂装工序。即,在将主罩647A和副罩647B分别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涂装后,将副罩647B安装于主罩647A,从而能够对第二罩647简单地进行双色涂装。例如,在第二罩647为一体物的情况下,在双色涂装中,需要对不涂之处进行掩蔽,从而需要比通常的涂装更多的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掩蔽,因此能够简化涂装工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罩26B以及第一罩646也与副罩647B同样,涂装成与第二罩647的主罩647A不同的颜色。
如图2所示,固定罩27配置于罩主体26与驾驶室5之间。在固定罩27内收容有控制器24。如图17所示,固定罩27具有周壁27a以及对驾驶室5侧的侧方进行覆盖的内侧壁27b。固定罩27的内部与罩主体26的内部连通。
如图18所示,罩主体26(主罩647A)在机罩后部22B侧的端部侧具有插入缘部650。在关闭了机罩后部22B以及罩主体26的状态下,插入缘部650进入机罩后部22B的内侧。也就是,插入缘部650在后视下与机罩缘部644重叠。重叠量Q1例如为5mm左右。插入缘部650进入机罩后部22B的内侧,从而如图25所示,在关闭了机罩后部22B以及罩主体26的状态下,从后方观察作业机1时,插入缘部650由机罩缘部644遮挡。由此,能够防止在机罩后部22B的右端部与罩主体26的后部的左端部之间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产生间隙,能够防止外观品质的恶化。在关闭了机罩后部22B时,通过使第一支撑壁642以及密封构件643与第一抵接面639g抵接,从而能够防止机罩后部22B的右端部对插入缘部650造成干扰。
如图24所示,在罩主体26的后部内表面,从上部到下部以突出状设置有第二支撑壁651。如图18所示,在关闭了罩主体26的状态下,第二支撑壁651处于比插入缘部650以及第二抵接面639h靠机体外部(右方)的位置。如图18、图24所示,在第二支撑壁651的突出侧,安装有由装饰密封件构成的密封构件(第二密封构件)652。在关闭了罩主体26时,密封构件652从右方与第二抵接面639h抵接。
如图26所示,在固定罩27(罩体21)的内部设置有机架构件206。罩体21(罩主体26以及固定罩27)支承于机架构件206。
如图27、图28所示,机架构件206具有第一机架构成构件208和第二机架构成构件207。第一机架构成构件208由配置为板面朝向上下的厚板材形成,后部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承机架11的上部且从支承机架11朝前方突出。第二机架构成构件207包含以从第一机架构成构件208朝前方延伸且前部朝下方延伸的方式弯曲的第一机架部556、以及竖立设置于回转机架41(回转基板42)的第二机架部557。第一机架部556以及第二机架部557由管材等棒状的构件形成。第一机架部556的前部下端与第二机架部557凸缘结合。控制器24安装于第一机架部556。控制器24是上述原动机ECU。
如图27、图28所示,机架构件206具有固定于第一机架构成构件208上的铰链支承板559。铰链支承板559具有:板面朝向机体宽度方向K2的侧板部559a、从侧板部559a的前端朝左方延伸出的前板部559b、以及从侧板部559a的后端朝左方延伸出的后板部559c。
如图26所示,在铰链支承板559的侧板部559a的右侧,安装有将罩主体26能上下摆动地进行支承的铰链226。在罩主体26的内侧,设置有对该罩主体26进行支承的框体225。框体225经由铰链226以及铰链支承板559与第一机架构成构件208连结。框体225的下部能经由卡止机构227卡止(锁定)于机体2。通过解除卡止机构227的锁定,罩主体26通过使上部的机体内部侧(左侧)基于铰链226而能绕沿机体前后方向K1延伸的轴心转动地被支承,从而能上下摆动(能开闭)。遍及设置于铰链226的支承片565A和设置于框体225的支承片565B而设置有减震器555。减震器555例如由气体减震器(气体弹簧)构成,将罩主体26朝打开方向施力。减震器555在使罩主体26朝上方摆动(朝打开方向摆动)时,基于气体的反作用力而伸长,从而对罩主体26的打开方向的摆动进行辅助。另外,通过减震器555能保持为打开了罩主体26的状态。另外,在打开了罩构件26的状态下,减震器555使罩构件26沿导向区域667移动,从而罩构件26配置于朝远离驾驶室5的方向移位的位置。
如图27、图28所示,机架构件206具有包含多个安装片(安装片560A~安装片560C)的罩安装部。在该罩安装部安装固定罩27。安装片560A固定于第一机架构成构件208的后部。安装片560B固定于铰链支承板559的前部。安装片560C固定于第一机架部556的前下部。
如图29所示,固定罩27从该固定罩27的内部能装卸地安装于机架构件206。具体而言,在固定罩27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于安装片560A~安装片560C的固定部561A~固定部561C。固定部561A设置于与安装片560A对应的位置,且螺栓固定于该安装片560A。固定部561B设置于与安装片560B对应的位置,且螺栓固定于该安装片560B。固定部561C设置于与安装片560C对应的位置,且螺栓固定于该安装片560C。
通过拆卸固定罩27,能够容易进行对控制器24的访问。即,通过拆卸固定罩27,能够以目视容易地确认控制器24,且能够容易进行从机架构件206拆卸的动作或安装至机架构件206的动作。
如图30~图32所示,铰链226具有固定于机架构件206(铰链支承板559)的铰链托架654。铰链托架654具有托架主体655和多个安装板656。托架主体655具有:纵壁部655a,其与铰链支承板559的侧板部559a的右表面重叠且由螺栓进行固定;以及下壁655b,其从纵壁部655a的下端朝机体外部(右方)延伸且载置于第一机架构成构件208上。安装板656固定于纵壁部655a的右表面以及下壁655b的上表面。多个安装板656包含:一对第一安装板656A,配置于铰链托架654的前部;以及一对第二安装板656B,配置于铰链托架654的后部。一对第一安装板656A前后间隔地进行配置。一对第二安装板656B也前后间隔地进行配置。
另外,铰链226具有:铰链轴658、以及通过该铰链轴658而能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铰链托架654的动臂659。铰链轴658包含:第一铰链轴658A,其设置于一对第一安装板656A;以及第二铰链轴658B,其设置于一对第二安装板656B。铰链轴658具有沿机体前后方向K1延伸的轴心。动臂659包含:第一动臂659A,其通过第一铰链轴658A而枢轴支承于第一安装板656A;以及第二动臂659B,其通过第二铰链轴658B而枢轴支承于第二安装板656B。第一动臂659A以及第二动臂659B具有:前后间隔配置的一对斗杆构件660、以及对一对斗杆构件660进行连结的连结构件661。斗杆构件660形成为朝下方凸的弯曲状,左侧的基部固定于筒凸台662,该筒凸台662绕轴心旋转自如地外嵌于铰链轴658(参照图30)。由此,动臂659能绕铰链轴658的轴心(机体前后方向K1的轴心)上下摆动。
另外,铰链226具有固定于动臂659的摆动端侧的安装板663。安装板663包含固定于第一动臂659A的摆动端的第一安装板663A、以及固定于第二动臂659B的摆动端的第二安装板663B。安装板663从动臂659朝前后突出。安装板663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宽度形成为前部比后部宽。安装板663具有形成于前部的插通孔(称为第一插通孔)664以及形成于后部的其他插通孔(称为第二插通孔)665。第一插通孔664形成得比动臂659靠前方,第二插通孔665形成得比动臂659靠后方。第一插通孔664以及第二插通孔665均形成为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长的长孔。第一插通孔664形成为比第二插通孔665长的长孔。具体而言,就机体宽度方向K2而言,第一插通孔664的左端和第二插通孔665的左端形成于相同的位置,第一插通孔664的右端处于比第二插通孔665的右端靠机体外部的位置。第一插通孔664具有安装区域666以及从安装区域666延长而形成的导向区域667。安装区域666是长度与第二插通孔665的长度665a相同的区域。导向区域667是从安装区域666沿长度方向延长后的区域。
如图30所示,铰链226在安装板663具有安装螺栓669以及与该安装螺栓669螺合的螺母670,安装螺栓669将设置于罩主体26的连结板668在重叠的状态下进行安装。安装螺栓669包含插通于第一插通孔664的第一安装螺栓669A以及插通于第二插通孔665的第二安装螺栓(其他安装螺栓)669B。螺母670包含与第一安装螺栓669A螺合的第一螺母670A以及与第二安装螺栓669B螺合的第二螺母670B。连结板668在第一插通孔664的安装区域666的范围内以及第二插通孔665的长度的范围内通过安装螺栓以及螺母安装固定于安装板663。连结板668固定于框体225。为了供第一安装螺栓669A以及第二安装螺栓669B插通而形成于连结板668的螺栓插通孔671由圆孔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螺栓669的轴径为10mm,第一插通孔664的宽度为11mm,长度为55mm,第二插通孔665的宽度为11mm,长度为22mm。这些各部的尺寸不限于上述尺寸,但为了能够进行罩主体26的安装位置的微调整,第二插通孔665的长度优选设定得比安装螺栓669的轴径长10mm~20mm左右。另外,为了适当地得到后述的组装容易化等效果,第一插通孔664的长度优选设定得比安装螺栓669的轴径长30mm~100mm左右,更优选设定得比安装螺栓669的轴径长40mm~70mm左右。此外,第一插通孔664以及第二插通孔665的宽度设定得比安装螺栓669的轴径略宽即可。
如图30所示,在使动臂659朝下方摆动的状态(关闭了罩主体26的状态)下,第一插通孔664以及第二插通孔665形成为朝沿机体宽度方向K2的方向延伸。因此,在关闭了罩主体26的状态下,导向区域667形成为从安装区域666朝右方(远离驾驶室5的方向)延伸。另外,如图33所示,在使动臂659朝上方摆动的状态(打开了罩主体26的状态)下,导向区域667形成为从安装区域666朝上方延伸。
在此,针对将罩主体26安装至铰链226的安装工序进行说明。
在安装罩主体26前,固定罩27安装于机架构件206。若要安装罩主体26,将罩主体26以打开状态的姿势(使连结板668朝下的状态)由起重机吊起,其后,以连结板668位于铰链226的上方的方式降下,并以罩主体26位于固定罩的上方的状态停止。接下来,通过安装螺栓669以及螺母670将连结板668安装于安装板663,但此时,首先,在第一插通孔664的导向区域667的上端侧,临时紧固第一安装螺栓669A以及第一螺母670A。接下来,随着罩主体26的降下,第一安装螺栓669A沿第一插通孔664降下。若第一安装螺栓669A到达安装区域666,则正式紧固第一安装螺栓669A以及第一螺母670A。接下来,将第二安装螺栓669B插通于第二插通孔665且相对于该第二安装螺栓669B来拧紧第二螺母670B进行紧固。
如此,能在罩主体26的安装位置的上方,将第一安装螺栓669A临时紧固于第一插通孔664,因此能够将罩主体26不对在安装位置处有可能干扰的其他部件(固定罩27)造成干扰地进行安装。
例如,如果不将罩主体26降至安装位置则无法安装,那么必须在避免对安装位置处有可能干扰的其他部件造成干扰的同时安装罩主体26,不但需要精细的起重机操作,而且需要设置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干扰(划伤)的防止材料,难以迅速地组装罩主体26,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主体26的安装位置的上方将第一安装螺栓669A临时紧固于第一插通孔664后,仅是沿第一插通孔664来降下罩主体26,因此能够提高罩主体26的组装性。另外,维护性也能够得以提高。
另外,在对控制器24进行检修的情况下,若将固定罩27进行拆卸,则能够容易地访问控制器24,但如图34所示,固定罩27的周壁27a的右端侧进入罩主体26的内部,因此若保持如此,则无法使固定罩27朝前方(图34的箭头S1方向)移动而从罩主体26与驾驶室5之间伸出。在使固定罩27移动至驾驶室5侧后,认为能朝前方伸出,但若固定罩27与驾驶室5之间的间隔Y1(参照图26)窄,则不能使固定罩27移动至驾驶室5侧。另外,在充分采用能使固定罩27移动至驾驶室5侧的间隙时,缩窄驾驶室5内的居住空间。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4中虚拟线所示,通过使罩主体26朝右方(从驾驶室5以及固定罩27远离的方向S2)移动,从而能使固定罩27从驾驶室5与罩主体26之间朝前方伸出。为使罩主体26朝右方移动,要按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以保持为打开了罩主体26的状态的姿势,对插通于第二插通孔665的第二安装螺栓669B进行拆卸,而且将插通于第一插通孔664的第一安装螺栓669A拧松。如此,罩主体26朝由减震器555顶抵的方向(图33的箭头S3方向)被施力,因此基于减震器555的作用力,罩主体26朝下方(图33的箭头S4方向)摆动的同时,第一安装螺栓669A在第一插通孔664内移动至导向区域667的端部。其后,旋拧插通于第一插通孔664的第一安装螺栓669A来关闭罩主体26。如此,罩主体26成为从固定罩27移动至向右方偏离的位置的状态(参照图34的虚拟线)。由此,能够使固定罩27从驾驶室5与罩主体26之间朝前方伸出。如此,能够在不使固定罩27向左方(驾驶室5侧)移动的前提下,使该固定罩27从驾驶室5与罩主体26之间朝前方伸出,因此能够缩窄固定罩27与驾驶室5之间的间隔Y1。另外,由于能够缩窄固定罩27与驾驶室5之间的间隔Y1,因此能够扩大驾驶室5的居住空间。
另外,要回到罩主体26原来的位置,首先要使罩主体26朝打开方向摆动直至停止。接下来,在将插通于第一插通孔664的第一安装螺栓669A拧松后,顶抵罩主体26。如此,第一安装螺栓669A移动至第一插通孔664的安装区域666。若在第一安装螺栓669A移动至安装区域666的状态下拧紧第一安装螺栓669A,则罩主体26成为原始的组装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35~图37来说明框体225。
如图35~图37所示,框体225具有第一杆材672~第六杆材677。第一杆材672~第六杆材677由管材等棒状构件(杆材)形成。第一杆材672~第三杆材674由直径大于第四杆材675~第六杆材677的直径的杆材形成。
第一杆材672从连结板668的前部沿罩主体26而延伸设置于机体前方侧。具体而言,第一杆材672具有:第一部位672a,其从连结板668沿上部罩26B朝前方延伸且延伸至该上部罩26B的前端侧;第二部位672b,其沿从第一部位672a的前端越往下方越向机体外部转移的倾斜方向延伸;以及第三部位672c,其从第二部位672b的下端朝机体外部延伸。第三部位672c的端部安装于第一安装托架678,该第一安装托架678固定于下部罩26A。
第二杆材673从连结板668的前后方向K1中途部延伸设置至机体外部。具体而言,第二杆材673从连结板668沿上部罩26B朝机体外部延伸且延伸至上部罩26B的机体外部端,外端安装于第二安装托架679,该第二安装托架679固定于下部罩26A的上部。
第三杆材674从连结板668沿罩构件配设于机体后方侧。具体而言,第三杆材674从连结板668沿上部罩26B朝机体后方延伸且延伸至上部罩26B的后端侧,后端安装于第三安装托架680,该第三安装托架680固定于下部罩26A的上部。
第四杆材675具有:第一部位675a,其从第一安装托架678朝前方延伸;第二部位675b,其从第一部位675a的前端朝机体内部延伸;以及第三部位675c,其在沿从第二部位675b的机体内部端越往机体内部越向下方转移的倾斜方向延伸后朝下方弯曲。第三部位675c安装于下部罩26A的前下部。
第五杆材676具有:第一部位676a,其从第二安装托架679朝前方延伸;第二部位676b,其在沿从第一部位676a的前端越往前方越向下方转移的倾斜方向延伸后朝下方弯曲;以及第三部位676c,其在沿从第二部位676b的下端越往下方越向前方转移的倾斜方向延伸后朝下方弯曲。第二部位676b的下部安装于第一安装托架678,第三部位676c的下端安装于第四安装托架681,该第四安装托架681固定于下部罩26A的下部。
第六杆材677具有:第一部位677a,其从第三安装托架680沿下部罩26A的后部朝下方侧延伸;第二部位677b,其从第一部位677a的下端沿下部罩26A朝机体外部延伸;以及第三部位677c,其从第二部位677b的机体外部端沿下部罩26A朝下方延伸。第三部位677c的下端安装于第五安装托架682,该第五安装托架682固定于下部罩26A的下部。
上述框体225由杆材构成,因此能在机体前后方向K1以及机体宽度方向K2上大致均衡地支承罩主体26。另外,通过对罩主体26的内表面进行设置,能够防止对收容于罩主体26内部的设备的干扰。第一杆材672、第二杆材673以及第三杆材674从连结板668(铰链226)朝前后及机体外部的3个方向延伸,因此能够整体上支承罩主体26。
如图38~图40所示,间隔壁构件22A具有:间隔壁主体67,其将驾驶室5的室内与原动机室E2实质上分隔;上部延出部68,其从间隔壁主体67的上端朝后方延伸出来;以及下部延出部69,其从间隔壁主体67的下端朝前方延伸出来。
如图5所示,间隔壁构件22A的左部的背面以面抵接的方式与第一前脚57L的前表面抵接且通过焊接等进行固定。如图40所示,间隔壁构件22A的右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于第二前脚57R的左侧面。如图40所示,上部延出部68的后端侧通过焊接而固定于上部板59的下表面。
如图38~图40所示,间隔壁主体67具有上部侧的第一部位67A和下部侧的第二部位67B。第一部位67A以及第二部位67B形成为越往上方越向后方转移的倾斜状。关于第一部位67A以及第二部位67B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与第二部位67B相比,第一部位67A的倾斜角度更大,间隔壁主体67在上下方向的中途部弯曲。
如图39所示,间隔壁构件22A具有:检修开口71,其用于访问原动机室E2内的部件等;以及闭塞板72,其从前方侧封堵该检修开口71。检修开口71形成于间隔壁主体67。具体而言,如图40、图41所示,检修开口71形成为贯通第一部位67A。另外,检修开口71从第一部位67A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一侧形成至另一侧。闭塞板72从前表面侧螺栓固定于第一部位67A。
如图38、图39所示,在闭塞板72设置有抵接构件99。设置于驾驶座6的止动件98(参照图49)与抵接构件99抵接。抵接构件99通过焊接等安装于闭塞板72的前表面侧。抵接构件99包含:第一抵接构件99L,其设置于间隔壁构件22A的上部的左部;以及第二抵接构件99R,其设置于间隔壁构件22A的上部的右部。
如图38所示,抵接构件99具有抵接板99a和固定于抵接板99a的背面的安装片99b。安装片99b通过焊接固定于闭塞板72。抵接板99a纵长地从上部形成至下部。纵长是指,相对于机体宽度方向K2的宽度,上下方向的长度长。抵接板99a的前表面是供止动件98抵接的抵接面,被设为铅直面(沿铅直方向的面)。通过将抵接板99a(抵接构件99)纵长地形成,能够应对驾驶座6的下陷、驾驶座6的高度调整。
在闭塞板72设置有手柄构件73。手柄构件73设置于闭塞板72的上部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中途部,从闭塞板72朝上方突出。
如图38~图40所示,间隔壁构件22A具有退避凹部376。退避凹部376形成于间隔壁构件22A的下部。关于退避凹部376,其上部是防止对布设于驾驶座6的背面侧的多个液压软管732(参照图60)造成干扰的软管干扰避免部,其下部是防止对第一轨道装置84造成干扰的轨道干扰避免部。
如图38、图41所示,在分隔板47的上部(间隔壁构件22A与分隔板47之间)设置有夹紧件683。如图41所示,夹紧件683是用于将从原动机室E2布设至空调主体136的多个配管类(第一配管684A~第四配管684D)进行固定的构件,且也是用于在对原动机室E2与间隔壁构件22A及分隔板47的前方之间进行密封的同时供多个配管类通过的构件。
如图42所示,第一配管684A以及第二配管684B是制热用的配管,由软管形成。具体而言,第一配管684A以及第二配管684B当中,一个是从原动机E1布设至空调主体136的热媒供给用的配管,另一个是从空调主体136布设至原动机E1的热媒返回用的配管。第三配管684C以及第四配管684D是制冷用的配管,由金属管形成。具体而言,第三配管684C以及第四配管684D当中,一个是从压缩机G1布设至空调主体136的制冷剂供给用的配管,另一个是从空调主体136布设至压缩机G1的制冷剂返回用的配管。
如图39所示,夹紧件683配置于检修开口71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大致中央部的下方。在分隔板47的设置夹紧件683的部分,如图42、图43所示,形成有切口凹部685。切口凹部685主视下形成为朝上方开口的槽形。具体而言,切口凹部685具有:底面685a,其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一侧面685b,其从底面685a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一端(左端)朝上方延伸;以及另一侧面685c,其从底面685a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另一端(右端)朝上方延伸。如图43、图44所示,分隔板47具有形成有一侧面685b的第一壁部47a、形成有另一侧面685c的第二壁部47b、以及形成有底面685a的第三壁部47c。夹紧件683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为矩形的块状,从上方插入切口凹部685。
如图42、图43所示,夹紧件683由撑条686和按压构件687固定于分隔板47,撑条686固定于分隔板47的背面,按压构件687从上方安装至撑条686来对夹紧件683进行按压。
如图42、图43所示,撑条686包含:第一撑条686L,其设置于夹紧件683(切口凹部685)的一侧方(左方);以及第二撑条686R,其设置于夹紧件683的另一侧方(右方)。撑条686具有:固定壁686a,其固定于分隔板47的背面;以及支承壁686b,其从固定壁686a的上端朝后方延伸。在支承壁686b的后部,贯通形成有插通孔688。插通孔688包含形成于第一撑条686L的第一插通孔688L以及形成于第二撑条686R的第二插通孔688R。另外,在支承壁686b的后部的下表面,固定有螺母689,螺母689具有与插通孔688连通的螺丝孔(在内表面刻有内螺纹的孔)。螺母包含固定于第一撑条686L的第一螺母689L以及固定于第二撑条686R的第二螺母689R。
按压构件687通过将板材进行弯折而形成。按压构件687具有上壁691、按压部692、侧壁693、限制部694以及安装壁695。上壁691形成为板面朝向上下,且配置于夹紧件683的上端的后方。按压部692从上壁691朝前方延伸而与夹紧件683的上表面抵接。侧壁693包含:第一侧壁693L,其从上壁691的左端朝下方延伸;以及第二侧壁693R,其从上壁691的右端朝下方延伸。限制部694包含:第一限制部694L,其从上壁691的左端前部朝下方延伸;以及第二限制部694R,其从上壁691的右端前部朝下方延伸。第一限制部694L一体形成于第一侧壁693L的前部,第二限制部694R一体形成于第二侧壁693R的前部。限制部694形成得比侧壁693更朝下方突出。另外,限制部694与夹紧件683的背面抵接。具体而言,第一限制部694L与夹紧件683的背面左端侧抵接,第二限制部694R与夹紧件683的背面右端侧抵接。安装壁695包含:第一安装壁695L,其从第一侧壁693L的后部朝左方延伸;以及第二安装壁695R,其从第二侧壁693R的后部朝右方延伸。在第一安装壁695L形成有第一贯通孔696L,在第二安装壁695R形成有第二贯通孔696R。
按压构件687以将夹紧件683插入切口凹部685的状态而安装于撑条686。具体而言,按压构件687使按压部692与夹紧件683的上表面抵接,且使限制部694与夹紧件683的背面抵接,而且不但使第一安装壁695L与第一撑条686L的支承壁686b重叠,还使第二安装壁695R与第二撑条686R的支承壁686b重叠。在此状态下,从上将第一螺栓697L经由第一贯通孔696L以及第一插通孔688L拧入第一螺母689L,而且将第二螺栓697R经由第二贯通孔696以及第二插通孔688R拧入第二螺母689R。由此,利用按压构件687将夹紧件683安装于分隔板47。
如图46、图47所示,夹紧件683具有形成于一侧面685b侧的第一凹部698、形成于另一侧面685c侧的第二凹部699、以及形成于底面685a侧的第三凹部700。
如图44、图46所示,第一凹部698具有第一向前面698a、第一向下面698b以及第一横向面698c。第一向前面698a与第一壁部47a的背面抵接。第一向下面698b形成为从第一向前面698a的上端朝前方延伸而与第一壁部47a的上表面抵接。第一横向面698c形成为从第一向前面698a的一侧面685b侧的端部朝前方延伸而与一侧面685b抵接。
如图44、图47所示,第二凹部699具有第二向前面699a、第二向下面699b以及第二横向面699c。第二向前面699a与第二壁部47b的背面抵接。第二向下面699b形成为从第二向前面699a的上端朝前方延伸而与第二壁部47b的上表面抵接。第二横向面699c形成为从第二向前面699a的另一侧面685c侧的端部朝前方延伸而与另一侧面685c抵接。
如图44、图46、图47所示,第三凹部700具有第三向前面700a、第三向下面700b以及第四向下面700c。第三向前面700a将第一向前面698a与第二向前面699a的下部彼此连接且与第三壁部47c的背面抵接。第三向下面700b形成为从第三向前面700a的上端朝前方延伸而与底面685a抵接。第四向下面700c位于第三向下面700b的前方,且形成于比第三向下面700b更低的位置。
如图42所示,夹紧件683具有:供配管类穿过的多个管插通部(第一管插通部701A、第二管插通部701B、第三管插通部701C以及第四管插通部701D)。各管插通部在机体前后方向K1上形成为贯通状。第一管插通部701A是供第一配管684A穿过的孔。第二管插通部701B是供第二配管684B穿过的孔,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与第一管插通部701A相邻,且形成于第一管插通部701A的上方。第三管插通部701C是供第三配管684C穿过的孔,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与第二管插通部701B相邻,且形成于第二管插通部701B的下方。第四管插通部701D是供第四配管684D穿过的孔,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与第三管插通部701C相邻,且形成于第三管插通部701C的上方。即,多个管插通部设置为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相邻的管插通部彼此上下错位。由此,能够将夹紧件683紧凑地形成于机体宽度方向K2。
如图42、图44所示,夹紧件683被2分割为上部的第一构件683A和下部的第二构件683B。第一管插通部701A构成为具备形成于第一构件683A的凹部705A以及形成于第二构件683B的凹部705B。第二管插通部701B构成为具备形成于第一构件683A的凹部702A以及形成于第二构件683B的凹部702B。第三管插通部701C构成为具备形成于第一构件683A的凹部703A以及形成于第二构件683B的凹部703B。第四管插通部701D构成为具备形成于第一构件683A的凹部704A以及形成于第二构件683B的凹部704B。即,夹紧件683由对多个管插通部进行二分的割面707上下分割。因此,夹紧件683由第一构件683A和第二构件683B协作来夹持配管类,从而固定该配管类。
如图45所示,在第一管插通部701A,在轴心方向(机体前后方向K1)的两端,遍及圆周方向形成有轴环部706。第一配管684A由橡胶等能弹性变形的软管形成,因此若使第一管插通部701A的内表面整体与第一配管684A接触,则在利用第一构件683A和第二构件683B夹持着第一管插通部701A时,有可能弄碎第一管插通部701A。为此,通过在第一管插通部701A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附加轴环部706,能够防止弄碎第一配管684A。在第二管插通部701B的轴心方向两端也形成有与上述同样的轴环部706。由此,通过第二管插通部701B,能够防止弄碎第二配管684B。
如图46、图47所示,割面707形成于第一凹部698以及第二凹部699的上下方向中途部。也就是,夹紧件683由将第一凹部698以及第二凹部699上下分割的割面进行上下分割。
如图42所示,限制部694从第一构件683A遍及第二构件683B的上部而与夹紧件683的背面抵接。如图39、图42所示,在间隔壁构件22A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密封构件708A、708B,密封构件708A与按压部692以及设置于分隔板47的切口凹部685右方的密封抵靠构件709抵接,密封构件708B与设置于分隔板47的切口凹部685左方的密封抵靠构件710抵接。
在上述夹紧件683的情况下,第一构件683A从后方与分隔板47抵接而能朝后方移动。第一构件683A的后方移动被限制部694限制。另外,第一构件683A被按压部692从上方按压。若拆卸了按压构件687,则对第一构件683A的限制被解除,能够将第一构件683A在后方(原动机室E2侧)拆下。若拆下第一构件683A,则能够进行配管类的更换,例如由软管构成的第一配管684A以及第二配管684B的更换。另外,能从检修开口71访问夹紧件683以及按压构件687,操作员能从检修开口71把手伸入来拆卸按压构件687。若拆卸了按压构件687,则第一构件683A能朝后方移动,因此操作员能够经由检修开口71将第一构件683A(夹紧件683)在后方侧(原动机室E2侧)进行拆卸。由此,即使不拆下间隔壁构件22A,也能够进行配管类的更换。
如图45所示,第四向下面700c形成于比第三向下面700b低的位置,因此由第三向前面700a的上部、第三向下面700b、以及第三向下面700b的前端与第四向下面700c的后端之间的向后面700d来形成嵌入于第三壁部47c上部的槽711。由此,第二构件683B卡止于分隔板47,对第二构件683B的前后移动进行限制。通过使第二构件683B朝上方移动来从第三壁部47c拆下槽711,从而也还能够拆卸第二构件683B。
如图5所示,驾驶座6配置于间隔壁构件22A的前方。具体而言,驾驶座6搭载于原动机E1的前方且底踏板52的后部。
如图48所示,在驾驶座6的一侧方(左侧方)配置有左侧的控制台79L。在驾驶座6的另一侧方(右侧方)配置有右侧的控制台79R。也就是,控制台79L、79R配置于驾驶座6的两侧方。在控制台79L设置有卸载杆76、左侧的操作杆77L以及左侧的扶手78L等。在控制台79R设置有右侧的操作杆77R、右侧的扶手78R、推土杆(杆构件)80。
驾驶座6具有:座部6A,其对操作员的臀部进行支承;以及靠背部6B,其对操作员的背部进行支承。
卸载杆76是在对于液压设备(例如,对作业装置4进行驱动的液压缸、使机体2回转的回转电机M1等)容许工作油的供给的状态与对于液压设备不能进行工作油的供给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杆。卸载杆76在图48所示的状态下,对于液压设备被容许工作油的供给,而若从该状态起使卸载杆76朝上方摆动,则对于液压设备不能进行工作油的供给。另外,在使卸载杆76朝上方摆动时,控制台79L以后部的下部为支点朝上方摆动。由此,操作杆77L、控制台79L不会妨碍操作员上下车,操作员上下车变得容易。如图1所示,驾驶室5在左侧具有供操作员上下车的上下车口29,上下车口29能由车门28进行开闭。
操作杆77L能操作2个操作对象,例如能进行机体2的回转操作以及斗杆16的摆动操作。操作杆77R也能操作2个操作对象,例如能进行吊杆15的摆动操作以及铲斗17的摆动操作。操作杆77L对配置于控制台79L的前部的导阀进行操作来操作机体2以及斗杆16。操作杆77R对配置于控制台79R的前部的导阀进行操作来操作吊杆15以及铲斗17。
推土杆80是对推土机装置7进行操作的杆。推土杆80对配置于控制台79R的中途部的导阀进行操作来操作推土机装置7。
由操作杆77L、操作杆77R以及推土杆80操作的导阀经由液压软管、液压接头等与控制阀V1连接。
如图49、图50所示,在驾驶座6的下方设置有座席台83。座席台83安装于底踏板52(机体2)。可动体85经由第一轨道装置(轨道装置)84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座席台83。第一轨道装置84包含左侧的第一滑动轨道84L以及右侧的第一滑动轨道84R。在可动体85安装有控制台79L以及控制台79R。
在可动体85搭载有驾驶座6。具体而言,驾驶座6经由第二轨道装置(其他轨道装置)86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可动体85。第二轨道装置86包含左侧的第二滑动轨道86L以及右侧的第二滑动轨道86R。驾驶座6与可动体85一起能由第一轨道装置84调节前后位置。也就是,第一轨道装置84经由可动体85将驾驶座6能前后位置调节地进行支承。
可动体85具有:滑动机架87,其经由第一滑动轨道84L、84R而安装于座席台83;以及悬架(支承体)88,其安装于滑动机架87上。滑动机架87具有安装有悬架88的第一安装部(主安装部)87A、从第一安装部87A朝左方延伸出的第二安装部(另一侧安装部)87L、以及从第一安装部87A朝右方延伸出的第三安装部(一侧安装部)87R。控制台79L安装于第二安装部87L,控制台79R安装于第三安装部87R。
驾驶座6经由第二滑动轨道86L、86R能前后位置调节地安装于悬架88。悬架88是不仅对作用于驾驶座6的操作员的载荷进行支承而且将来自下方的振动、冲击对驾驶座6的传递进行缓解的缓冲装置。另外,悬架88可以具有对驾驶座6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高度调节机构。
如图51、图52所示,座席台83具有:顶板713;前支承脚714,其对顶板713的前部进行支承;以及后支承脚715,其对顶板713的后部进行支承。顶板713以板面朝上下的方式配置于驾驶座6以及可动体85的下方且底踏板52的上方。前支承脚714具有:前壁部714a,其从顶板713的前端朝下方延伸而成;以及安装壁部714b,其从前壁部714a的下端朝前方延伸且载置于底踏板52而被安装。在座席台83的内侧(顶板713的下方且前壁部714a的后方)配置有空调主体136(参照图5)。空调主体136安装于底踏板52。
如图51、图52所示,后支承脚715具有:支承板716,其固定于顶板713的后部;以及脚部717,其固定于支承板716而安装于底踏板52。支承板716固定于顶板713的下表面。具体而言,支承板716具有:上壁716a,其通过焊接而固定于顶板713的后部下表面;以及后壁716b,其从上壁716a的后端朝下方延伸。另外,支承板716不仅遍及顶板713的机体宽度方向K2予以形成,而且从顶板713朝左方突出。脚部717包含:第一脚部717L,其固定于支承板716的左部;以及第二脚部717R,其固定于支承板716的右部。第一脚部717L以及第二脚部717R载置且安装于踏板上。
如图53、图54所示,第一滑动轨道84L、84R形成为前后方向K1上长,且具有下部的下轨道89以及上部的上轨道90。如图51、图52所示,下轨道89安装于座席台83。上轨道90以能沿前后方向K1移动的方式嵌入支承于下轨道89,且安装于滑动机架87。由此,可动体85能相对于座席台83沿前后方向K1移动。
如图53所示,在上轨道90的前部安装有限制构件93,限制构件93通过与下轨道89的前端抵接来限制上轨道90相对于下轨道89的后方移动。
如图55所示,下轨道89具有在前后方向K1上间隔设置且从前部形成至后部的多个卡合部91A。如图56所示,在上轨道90内,设置有与卡合部91A卡合的卡合构件92A。在卡合构件92A与卡合部91A相卡合的状态下,上轨道90相对于下轨道89的前后移动被限制(第一滑动轨道84L、84R锁定)。
如图54所示,在上轨道90安装有操作杆94。操作杆94中,一端部94a安装于左侧的第一滑动轨道84L的上轨道90,另一端部94b安装于右侧的第一滑动轨道84L的上轨道90。操作杆94与卡合构件92A联动,通过上提操作杆94,从而卡合构件92A从卡合部91A分离。由此,上轨道90相对于下轨道89的前后移动被容许。若解除了操作杆94的操作力,则操作杆94基于弹簧的作用力而被朝下方下拉,卡合构件92A与卡合部91A卡合。
如图57所示,第二滑动轨道86L、86R形成为在前后方向K1上长,具有下轨道95和上轨道96。
如图56所示,下轨道95安装于悬架88。上轨道96能沿前后方向K1移动地嵌于下轨道95,且安装于托架构件6a,该托架构件6a固定于驾驶座6。由此,驾驶座6能相对于可动体85在前后方向K1上移动。
如图55所示,下轨道95具有在前后方向K1上间隔设置且从前部形成至后部的多个卡合部91B。如图56所示,在上轨道96内,设置有与卡合部91B卡合的卡合构件92B。在卡合构件92B与卡合部91B卡合的状态下,上轨道96相对于下轨道95的前后移动被限制(第二滑动轨道86L、86R锁定)。
如图57所示,在上轨道96安装有操作杆97。操作杆97中,一端部97a安装于左侧的第一滑动轨道84L的上轨道96,另一端部97b安装于右侧的第一滑动轨道84L的上轨道96。操作杆97与卡合构件92B联动,通过提拉操作杆97,从而卡合构件92B从卡合部91B分离。由此,上轨道96相对于下轨道95的前后移动被容许。若解除操作杆97的操作力,则操作杆97基于弹簧的作用力而被朝下方下拉,卡合构件92B与卡合部91B卡合。
如图51、图52所示,在座席台83的顶板713设置有轨道安装板718。在轨道安装板718安装有第一轨道装置84的下轨道89。
如图50所示,轨道安装板718包含供第一滑动轨道84L进行安装的第一轨道安装板718L、以及供第一滑动轨道84R进行安装的第二轨道安装板718R。
如图56、图58所示,轨道安装板718由前后方向上长的矩形的厚板材(扁条)形成。安装孔719沿上下方向贯通状地形成于顶板713中的轨道安装板718的配置部分。安装孔719与轨道安装板718的平面形状大致为同形且能供轨道安装板718插入。另外,安装孔719从顶板713的前端侧形成至后端侧。支承板716(上壁)以俯视下与安装孔719交叉的方式固定于顶板713的下表面。
如图56所示,轨道安装板718的板厚比顶板713的板厚厚,在本实施方式中,轨道安装板718的板厚形成为顶板713的板厚的大致2倍的厚度。轨道安装板718的下半部在安装孔719内被插入至顶板713的下表面附近。另外,轨道安装板718的下表面形成于比顶板713的下表面高一些的位置。因此,轨道安装板718的上半部从顶板713朝上方突出。轨道安装板718通过焊接而固定于顶板713。对轨道安装板718的周围(安装孔719的缘)断续状地施加了焊接。
如图56所示,多个插通孔720沿上下方向贯通状地形成于轨道安装板718。插通孔720形成于轨道安装板718的前部、中途部以及后部。在轨道安装板718的下表面的与各插通孔720对应的部分,固定有用于安装下轨道89的安装螺母721。下轨道89具有:底壁89a;一端侧壁89b,其从底壁89a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一端立起;另一端侧壁89c,其从底壁89a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另一端立起;一端延出壁89d,其从一端侧壁89b的上端朝机体外部延伸出;以及另一端延出壁89e,其从另一端侧壁89c的上端朝机体内部延伸。在一端延出壁89d以及另一端延出壁89e形成有卡合部91A。
下轨道89载置于轨道安装板718的上表面(安装面)718a并由安装螺栓722进行安装。具体而言,下轨道89将安装螺栓722从上方贯通底壁89a以及插通孔720且对于该安装螺栓722拧入安装螺母721,从而安装于轨道安装板718。
然而,若对下轨道89进行组装的对象的平面度未达成,则上轨道90难以滑动。例如,若将下轨道89直接安装于座席台83的顶板713,则基于将支承板716焊接于顶板713时的焊接变形,对下轨道89进行安装的安装面的平面度未达成,因此第一轨道装置84不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轨道安装板718插入在顶板713所形成的安装孔719且通过焊接将轨道安装板718固定于顶板713,通过将由厚板材形成的轨道安装板718的上表面设为对第一轨道装置84进行安装的安装面718a,能够达成安装面718a的平面度。
若要将轨道安装板718焊接固定至顶板713,则在插入安装孔719的状态下,将轨道安装板718以上表面水平的方式由夹具从下方进行支承,而且在由该夹具进行支承的状态下将轨道安装板718焊接固定至顶板713。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利用铣刀来使第一轨道装置84的安装面平滑,而是以轨道安装板718的焊接精度来达成安装面718a的平面度。另外,通过采取在安装孔719插入轨道安装板718并与顶板713焊接这样的结构,能使用比顶板713厚的板厚的材料作为轨道安装板718,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对驾驶座6以及可动体85等重物进行支承的强度。
另外,通过将支承板716以俯视下与安装孔719交叉的方式固定于顶板713的下表面,能够将安装孔719形成至顶板713的后端附近。另外,通过使轨道安装板718的下表面处于比顶板713的下表面高的位置,能够使支承板716与顶板713的下表面进行面接触。
在上述驾驶座6的前后位置调节结构中,通过沿前后方向K1将驾驶座6相对于可动体85进行位置调节,能够调节操作员与操作杆77L、77R之间的前后方向K1上的位置关系。由此,能够将驾驶座6的位置设定成使操作员处于能以肘部轻松弯曲的姿势来对操作杆77L、77R进行操作的状态。另外,通过将可动体85沿前后进行位置调节,能够在保持操作员与操作杆77L、77R之间的前后方向K1上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调节驾驶座6的前后位置。
如图49所示,在驾驶座6的后部设置有止动件98。止动件98配置于抵接构件99的前方。通过使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抵接,能够限制驾驶座6的后方移动。另外,止动件98在驾驶座6对间隔壁构件22A造成干扰前与抵接构件99抵接。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座6对间隔壁构件22A造成干扰。
如图59所示,止动件98能沿前后方向K1位置调节地安装于支承托架100,支承托架100安装于座席机架6C,座席机架6C形成驾驶座6的骨架。止动件98具有:抵靠部98a,其与抵接构件99抵接;以及螺丝轴98b,其从抵靠部98a朝前方突出。螺丝轴98b是在棒材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的构件。具体而言,螺丝轴98b由螺栓构成,该螺栓的头部埋设于抵靠部98a内。
支承托架100具有:第一部位100a,其安装于座席机架6C;以及第二部位100b,其从第一部位100a的后端朝上方延伸出。第二部位100b具有螺丝孔102,螺丝孔102具有前后方向K1的轴心。螺丝孔102是在将支承托架100贯通而形成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的孔。对于该螺丝孔102拧入螺丝轴98b。通过使螺丝轴98b旋进(拧入)或旋出(松脱),相对于抵接构件99,能将止动件98沿前后方向K1进行位置调节。对于螺丝轴98b,拧入对止动件98的位置进行固定的锁定螺母101。
如图50所示,止动件98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一止动件98L,其设置于座部6A的后部的左方;以及第二止动件98R,其设置于座部6A的后部的右方。第一止动件98L位于第一抵接构件99L的前方,第二止动件98R位于第二抵接构件99R的前方。第一止动件98L与第一抵接构件99L抵接,右侧的第二止动件98R与第二抵接构件99R抵接。
在使可动体85移动至移动区域的后端时,当止动件98处于不与抵接构件99抵靠的状态下,可动体85以及驾驶座6的后方移动被限制构件93限制。在使可动体85移动至移动区域的后端时,当止动件98处于与抵接构件99抵靠的状态下,可动体85以及驾驶座6的后方移动被止动件98限制。另外,在仅使驾驶座6朝后方移动时,驾驶座6的后方移动被止动件98限制。即,止动件98执行将可动体85进行了后方移动时的位置限制以及仅将驾驶座6进行了后方移动时的位置限制这两者的位置限制。
在使可动体85朝移动区域的后端侧移动且止动件98的后方移动被抵接构件99限制的状态下,驾驶座6具有能相对于可动体85朝后方进行位置调节的余量。因此,若从该状态起使可动体85朝前方移动,则驾驶座6能朝后方移动。然后,通过使驾驶座6朝后方移动,能够扩大操作杆77L、77R与驾驶座6之间的前后方向距离。由此,在驾驶时,操作员能够采用容易操作操作杆77L、77R的舒服的姿势(肘部不过度弯曲,而使胳膊适度伸展的姿势)。
另外,在操作员上下车之际,调节驾驶座6相对于可动体85的前后位置使得在使可动体85移动至移动区域的后端侧的状态下止动件98处于与抵接构件99抵靠的位置,从而能够成为使驾驶座6以及可动体85与间隔壁构件22A相接近的状态。即,在上下车时,能够使驾驶座6以及操作杆77L滑动至与间隔壁构件22A接近的状态,以使操作杆77L不会造成干扰。
另外,在使可动体85朝后方移动而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抵接后,第一滑动轨道84L、84R以在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之间能产生间隙的状态下被锁定成不能前后移动。即,在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抵接的状态下,卡合构件92A不与卡合部91A卡合,若从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抵接的状态起使可动体85稍微朝前移动,则卡合构件92A与卡合部91A卡合来对第一滑动轨道84L、84R进行锁定。
驾驶座6由悬架88支承,因此在操作员就座于驾驶座6时或基于机体2的上下振动,机体2与驾驶座6上下相对移动。若在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滑动轨道84L、84R被锁定,则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相互摩擦。为此,通过在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之间设置间隙,能够防止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的相互摩擦。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在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抵接后,第二滑动轨道86L、86R在止动件98与抵接构件99之间能产生间隙的状态下被锁定成不能前后移动。
另外,在将闭塞板72拆卸而打开检修开口71时,使驾驶座6以及可动体85移动至移动区域的前端。
如图60所示,在底踏板52的座席台83的侧方,安装有护线套体723。具体而言,护线套体723配置于驾驶座6以及座席台83的后部的右侧方。如图61所示,护线套体723安装于底踏板52的后部且右部。护线套体723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
如图61、图62所示,底踏板52具有:主板724,其形成机体2的地板面;以及罩板725,其由能装卸地安装于主板724的多个板材(第一板725A~第四板725D)构成。主板724由平坦的一张板材形成。
如图62所示,主板724具有将该主板724沿上下方向贯通而形成的开口部726。能经由开口部726来对设置于底踏板52的下方的设备等(例如,回转电机M1等)进行检修。开口部726包括第一开口726A、第二开口726B、第三开口726C以及第四开口726D。第一开口726A形成于主板724的右部的后部。第二开口726B从第一开口726A的前部形成至主板724的右侧的外缘部724a(配置有控制器24的一侧的缘部)。第三开口726C与第一开口726A的前部相连续,且从第一开口726A朝前方延伸。第四开口726D从第三开口726C朝左方延伸。
如图61、图62所示,开口部726由罩板725以及护线套体723封堵。具体而言,第一板725A封堵第一开口726A的前部。第一开口726A的后部由护线套体723封堵。第二板725B封堵第二开口726B。具体而言,第二板725B将形成第二开口726B的第一部位724b与第二部位724c在底踏板52的上表面侧进行连接。第一部位724b与第二部位724c的下表面侧彼此由连接构件728连接,连接构件728形成为朝上方开口的槽形。第三板725C封堵第三开口726C。第四板725D封堵第四开口726D。罩板725通过螺栓而安装于主板724。具体而言,第一板725A~第四板725D从上方与主板724的上表面相重叠地由螺栓进行固定,第一板725A的前端侧被第三板725C的后端侧按压,第三板725C的左端侧被第四板725D的右端侧按压。
如图63所示,护线套体723构成(分割)为包含护线套主体740以及与护线套主体740分体的护线套分割体741。
另外,如图61所示,护线套体723具有供捆着电线的线束(主线束)730穿过的线束护线套部731。线束730如图60所示,从控制器24起在第二板725B与连接构件728之间穿过而布设至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其后,穿过线束护线套部731(穿过开口部726)而布设至底踏板52的上方。线束730在穿过线束护线套部731后进行分支而朝驾驶室5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布设。
如图66所示,线束护线套部731具有供线束730穿过的上下方向贯通状的线束通孔735。线束护线套部731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在上端部以及下端部形成有唇形状部736。唇形状部736在以线束护线套部731的轴心为中心的周向形成为环状。基于该唇形状部736,密封性得以提高。
如图63所示,线束护线套部731以对供线束730穿过的线束通孔735进行二分的方式被分割。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束护线套部731沿前后被分割。分割后的线束护线套部731的一部分(称为第一分割部)731A与护线套主体740一体形成。具体而言,护线套主体740具有基部(称为第一基部)742,该第一基部742具有第一部位742a以及从第一部位742a的后部朝左方突出的第二部位742b,第一分割部731A在内表面(线束通孔735的内表面)朝向前方的状态下与第二部位742b(护线套主体740)一体形成。分割后的线束护线套部731的另一部分(称为第二分割部)731B与护线套分割体741一体形成。具体而言,护线套分割体741具有基部(称为第二基部)744,在第二基部744的后部一体形成有第二分割部731B。第二分割部731B以内表面(线束通孔735的内表面)朝向后方的状态与第二基部744一体形成。
如图61所示,护线套体723具有供多个液压软管732穿过的软管护线套部733。多个液压软管732是从控制阀V1布设至底踏板52的下侧的导频软管。软管护线套部733与护线套主体740一体形成。具体而言,软管护线套部733的所有部分呈上方突出状地一体形成于第一基部742。
如图60所示,多个液压软管732从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穿过软管护线套部733(穿过开口部726)而布设至底踏板52的上方侧。如图61所示,布设于底踏板52的上方侧的多个液压软管732包含与左侧的导阀734L连接的(布设于左侧的控制台79L)多个液压软管732a以及与右侧的导阀734R连接的(布设于右侧的控制台79R)多个液压软管732b。左侧的导阀734L设置于左侧的控制台79L的前部,由左侧的操作杆77L进行操作。右侧的导阀734R设置于右侧的控制台79R的前部,由右侧的操作杆77L进行操作。与左侧的导阀734L连接的多个液压软管732a在从软管护线套部733立起后,横跨滑动机架87(第一安装部87A)的上方且悬架88的背面下部而布设于左方,其后,经过第二安装部87L的侧方而在左侧的控制台79L的前部立起。与右侧的导阀734R连接的多个液压软管732b从软管护线套部733立起而朝右侧的控制台79R的前部进行布设。
如图65所示,软管护线套部733具有供液压软管732穿过的上下方向贯通状的软管通过孔737。另外,软管护线套部733形成为上下伸缩的蛇腹形状。具体而言,软管护线套部733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在以该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具备蛇腹部733b,蛇腹部733b具有上下2层的环状的突条部738。突条部738弯曲状地朝外侧鼓出,该突条部738沿上下方向伸展或收缩,从而软管护线套部733上下伸缩。
在软管护线套部733的上部的颈部733a设置有环状的夹具(固定具)739。夹具739设置于蛇腹部733b(上层的突条部738)的上方。夹具739将软管护线套部733中的比蛇腹部733b靠上方的部分紧固于液压软管732侧。因此,插通于软管护线套部733的多个液压软管732通过夹具739而固定于软管护线套部733的上部(蛇腹部733b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对可动体85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则导阀734L、734R也与驾驶座6一起前后移动。与该导阀734L、734R的前后的移动相联动,液压软管732也移动。液压软管732在软管护线套部733内上下移动,但软管护线套部733的蛇腹形状随动于该液压软管732的上下的移动。在软管护线套部733并非蛇腹形状的情况下,若液压软管732移动,则该液压软管732会落入底踏板52的下方。若液压软管732落入底踏板52的下方,则液压软管732有可能会妨碍可动体85的移动,或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蛇腹形状,能够防止液压软管732的落入。
如图60所示,线束护线套部731与软管护线套部733设置为沿机体宽度方向K2排列于护线套体723。具体而言,线束护线套部731设置于座席台83与软管护线套部733之间。也就是,软管护线套部733设置于与线束护线套部731的驾驶座6相反一侧的侧方(右方)。液压软管732从软管护线套部733向驾驶座6侧弯曲地进行布设,但通过使软管护线套部733远离驾驶座6,能够增大液压软管732的曲率半径。另外,在组装上,液压软管732先于线束730进行组装,在使液压软管732穿过软管护线套部733的状态下,在将可动体85组装于座席台83且将可动体85组装于控制台79L、79R而成的组装体安装于底踏板52之际,使与控制台79L、79R分接的线束730穿过线束护线套部731。因此,通过使线束护线套部731位于靠近座席台83(驾驶座6)的一侧,从而即使在将液压软管732固定至软管护线套部733后,也能容易地进行线束730的组装。
如图65、图67所示,护线套主体740具有狭缝743。狭缝743形成于护线套主体740的右侧。具体而言,狭缝743形成为将软管护线套部733以及第一部位742a的右侧沿前后进行分割。因此,通过增大狭缝743的间隙,能够将液压软管732从该增大后的狭缝743的间隙插入软管护线套部733(软管通过孔737内)。
如图63、图65~图68所示,护线套体723具有保持槽745,保持槽745嵌于开口部726的缘部746。在本实施方式中,供保持槽745嵌入的开口部726的缘部746是第一开口726A的后部侧的缘部746。保持槽745从第一基部742的右侧面经过后表面而遍及至第二基部744的左侧面地形成为连续状。也就是,保持槽745包含:第一保持槽745A,其形成于第一基部742的右侧面、后表面以及左侧面;以及第二保持槽745B,其形成于第二基部744的左侧面。通过将保持槽745嵌入缘部746,能够将护线套体723保持于底踏板52。
如图63~图68所示,护线套体723具有插入槽747。如图63、图67、图68所示,插入槽747形成于护线套体723的前部,朝前方开口。另外,插入槽747从护线套主体740形成至护线套分割体741。也就是,插入槽747包含形成于护线套主体740的第一插入槽747A以及形成于护线套分割体741的第二插入槽747B。插入槽747形成于比保持槽745高的位置。另外,插入槽747在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中途部具有卡合槽747a。在护线套主体740及护线套分割体741的机体宽度方向K2上的接缝部分,遍及护线套主体740和护线套分割体741地形成有卡合槽747a。卡合槽747a形成为越往后方而机体宽度方向K2的宽度越窄的锥形形状。
如图67、图68所示,第一板725A(罩板725)在后部具有插入于插入槽747内的插入部748。插入部748在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中途部具有插入于卡合槽747a内的卡合突部748a。卡合突部748a形成为机体宽度方向K2的槽宽变窄的锥形形状。卡合突部748a的锥形形状与卡合槽747a的锥形形状相符。
如图63所示,护线套主体740在第一部位742a的左侧面的后部具有段部(称为第一段部)749。如图64所示,护线套分割体741在第一段部749具有从上进行卡合的段部(称为第二段部)750。在使护线套分割体741与护线套主体740进行了合体时使第二段部750与第一段部749卡合,从而能够防止护线套分割体741相对于护线套主体740朝下方偏离。
液压软管732、线束730以及护线套体723的组装例如按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将穿过开口部726的状态的液压软管732插入软管护线套部733来利用夹具739将护线套主体740固定至该液压软管732。接下来,将护线套主体740的保持槽745(第一保持槽745A)嵌入开口部726的缘部746来将护线套主体740保持于底踏板52的主板724。接下来,将由座席台83、可动体85以及分接有线束730的控制台79L、79R组成的组装体安装于底踏板52。接下来,将线束730从前方插入线束护线套部731的第一分割部731A的线束通孔735。接下来,将分接于第一板725A的护线套分割体741相对于护线套主体740从机体前方侧朝机体后方侧进行压抵而合体且将护线套分割体741的保持槽745(第二保持槽745B)嵌入开口部726的缘部746,而且将第一板725A的插入部748从机体前方侧插入护线套主体740的插入槽747(第一插入槽747A)。在此状态下,将第一板725A螺栓固定至主板724。由此,将液压软管732、线束730以及护线套体723进行组装。
在将第一板725A螺栓固定于主板724之际,利用第一板725A将护线套体723朝后方推压来将该护线套体723按压至缘部746,在将护线套体723按压至缘部746的状态下将第一板725A固定于主板724。由此,能够防止护线套体723的晃动。另外,通过使卡合突部748a与卡合槽747a卡合,能够防止机体宽度方向K2上的晃动。
此外,在将第一板725A螺栓固定于主板724之际,可以在使护线套分割体741与护线套主体740合体的状态下将第一板725A的插入部748插入于插入槽747内。
如图69所示,在底踏板52的护线套体723的左侧,安装有座席台83的第二脚部717R。另外,在线束护线套部731的右侧,设置有软管护线套部733。进而,护线套体723组装于底踏板52的后端侧,在底踏板52的后方设置有间隔壁构件22A。因此,难以将护线套分割体741从左方、右方或后方进行组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护线套分割体741从前方进行组装,能够容易地组装护线套分割体741。另外,在护线套主体740一体形成有线束护线套部731的一方和软管护线套部733,因此能够在狭小空间中组装护线套体723。
接下来,说明线束730的布设路径。
如图70~图73所示,线束730具有第一线束部730A~第三线束部730C。
第一线束部730A如图60所示,不仅从控制器24布设至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而且穿过线束护线套部731而从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布设至上方。具体而言,第一线束部730A在(插通开口部726)座席台83的右侧的(一方的)控制台79R配置侧的侧方插通开口部726而从底踏板的下表面侧朝上方进行布设。
如图70所示,第二线束部730B以及第三线束部730C在座席台83的上端(顶板713的上表面)的下方从第一线束部730A分支出。如图72所示,第二线束部730B在座席台83的右侧方立起而朝右侧的控制台79R(一个控制台)进行布设。具体而言,第二线束部730B具有基干部(称为第一基干部)751以及控制台布设部(称为第一控制台布设部)752。第一基干部751从第一线束部730A分支出,且向前方弯曲而在座席台83的上端的下方朝前方延伸。另外,第一基干部751配置于从滑动机架87的第一安装部87A朝机体宽度方向一方延伸出的第三安装部87R(一侧安装部)的下方。第一控制台布设部752在从第一基干部751的前端侧朝机体外部(右方)延伸后,在第三安装部87R的机体外部朝上方延伸而朝右侧的控制台79R进行布设。第一控制台布设部752在控制台79R的后部侧进而分支为多个线束,与装备于控制台79R的开关类等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如图70、图71所示,第三线束部730C在座席台83的上端与底踏板52的上表面之间朝左侧的控制台79L(另一个控制台)侧延伸设置,且在座席台83的左侧方(与一个控制台79R配置侧相反一侧的侧方)立起而朝控制台79L进行布设。具体而言,第三线束部730C具有基干部(第二基干部)753以及控制台布设部(第二控制台布设部)754。第二基干部753从第一线束部730A朝左方弯曲且在顶板713的后部以及支承板716的下方经过而朝左方进行布设后,在支承板716的机体外部侧朝上方弯曲。第二控制台布设部754从第二基干部753的左部上端侧起,使从滑动机架87的第一安装部87A朝机体宽度方向另一方延伸出的第二安装部87L(另一侧安装部)的机体外部朝上方延伸后,不仅使第二安装部87L的上方朝机体内部延伸而且朝控制台79L进行布设。第二控制台布设部754与装备于控制台79L的开关类等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支承板716的后壁716b的上下方向的板宽度形成为左部比右部以及中途部宽。第二基干部753沿后壁716b的下端形状进行布设。
如图74所示,第三线束部730C布设于间隔壁构件22A的前方且顶板713的后部下方。即,第三线束部730C是利用间隔壁构件22A的前方且顶板713的后部下方的空闲的空间来进行布设的。
如图72、图73所示,线束730具有从第二线束部730B分支出的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具体而言,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从第一基干部751的前端侧分支出。因此,第一基干部751从第一线束部730A朝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的分支部分764延伸。
如图72所示,第一控制台布设部752、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第四线束部730D与显示控制器(仪表ECU)755连接。第五线束部730E与继电器熔断器盒756连接。显示控制器755是用于设置于驾驶座6的右前方的图100所示的显示装置859的控制器,是利用具备CPU、EEPROM等的微型计算机而构成的电子控制组件。
通过将第一控制台布设部752、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从而在搭载前后长度不同的驾驶室5的情况下,能够吸收驾驶室5的前后长度的差异。
如图75所示,线束730具有从第二基干部753的左侧的端部(第二控制台布设部754的分支部分)分支出的第六线束部730F以及第七线束部730G。在第六线束部730F的端部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器(主线束侧连接器)757。第六线束部730F(连接器757)与驾驶室线束侧连接器826连接,驾驶室线束侧连接器826安装于从在驾驶室5侧装备的电气设备进行布设的驾驶室线束827(参照图94)。
在第七线束部730G的端部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器(另一侧AC连接器)758。第七线束部730G连接于与空调主体136连接的空调线束760。空调线束760配置于座席台83的左侧方。第七线束部730G的连接器758在座席台83的左侧在组装驾驶室5前与安装于空调线束760的连接器(一侧AC连接器)759连接。
如图76所示,在工作油罐T2的驾驶座6侧的侧方(左侧方)设置有连接器763,连接器763将朝原动机E1侧进行布设的原动机侧线束761以及从与控制器24连接的线束730(第一线束部730A)分支出的分支线束762接触分离自如地进行连接。通过将朝驾驶座6侧进行布设的线束730以及朝原动机E1侧进行布设的线束761能分离地进行连接,从而在吊起座席台83等之际,能够防止该吊起变难或者线束的布线变难。另外,通过在连接部位多的驾驶座6侧(驾驶室5室内)与原动机室E2侧的交界处能分离线束,能够缩短驾驶座6周边的组装、原动机E1的组装等的作业时间。
如图77所示,右侧的控制台79R具有:控制台支承体766,其安装于滑动机架87的第三安装部87R;以及控制台罩767,其安装于控制台支承体766。
如图78所示,控制台支承体766具有:基座板768,其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三安装部87R;以及竖立设置机架769,其竖立设置于基座板768。竖立设置机架769具有纵板770。纵板770具有下端固定于基座板768的中央部770A、从中央部770A朝斜前方延伸的前部770B、以及在从中央部770A朝后方延伸后再朝上方延伸的后部770C。从中央部770A的上端遍及前部770B的上端而固定有安装板771。将安装板771的前部设为阀安装部772。在该阀安装部772安装右侧的导阀734R。在阀安装部772的后方设置有供扶手78R进行安装的斗杆支撑部776。在安装板771的后部安装有由厚板构成的阀安装台773,且在该阀安装台773安装有由推土杆80操作的推土机阀(阀)774。推土机阀774是对推土机控制阀进行导频操作的导阀。推土机控制阀对使推土机装置7升降的推土机缸进行控制。推土杆80经由杆支撑部775与推土机阀774连结。推土杆80设为能前后摆动。例如,若将推土杆80倒向前方,则推土机装置7朝下方摆动,若将推土杆80倒向后方,则推土机装置7朝上方摆动。在中央部770A的右侧面,固定有多个加强构件777A、777B,该多个加强构件777A、777B固定于基座板768。
如图78所示,在纵板770的前部770B的右侧面固定有前支承板778。在前支承板778的前部以及后部固定有撑条构件779A、779B、779C。在纵板770的后部770C固定有后支承板780。在后支承板780的上部设置有后安装部781。
如图79所示,控制台罩767具有第一控制台罩767A和第二控制台罩767B。如图77所示,第一控制台罩767A配置于驾驶座6的侧方(机体外部)。第二控制台罩767B配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机体外部(与驾驶座6相反一侧的侧方)。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与第一控制台罩767A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推土杆80。也就是,第二控制台罩767B配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与推土杆80之间。
如图79、图80所示,在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前部配置有操作杆77R,在操作杆77R的后方配置有扶手。在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后部,设置有对作业机1进行操作的操作构件782。操作构件782包含多个开关、操作刻度盘。第一控制台罩767A安装于竖立设置机架769。
如图79、图81所示,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前部设置有操作部(第一操作部)783。第一操作部783包含第一操作具785以及第二操作具786。第一操作具785包含转轮785A、第一开关785B以及第二开关785C。第二操作具786是具有多个按钮的小键盘开关。第一操作部783是进行后述的显示装置859(参照图100)的操作的操作部。
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后部也设置有操作部(第二操作部)784。第二操作部784是对装备于作业机1的空调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包含对电源进行接通断开的电源开关784A、对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刻度盘784B、以及对风量进行调节的风量刻度盘784C。
如图79、图81所示,第二控制台罩767B具有形成于第一操作部783与第二操作部784之间的凹槽787。推土杆80的下部插通凹槽787。凹槽787形成为朝机体外部开口的槽形。具体而言,凹槽787如图79、图83所示,由位于推土杆80的前方的前表面部787a、位于推土杆80的后方的后表面部787b以及位于推土杆80的机体内部的侧面部787c形成。凹槽787的前后宽度(前表面部787a与后表面部787b的间隔)形成得比推土杆80的摆动范围更宽。
如图79、图81所示,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后部,形成有从第二操作部784朝左方突出的开关罩(罩部)788。开关罩788对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开关、刻度盘等操作构件782的周围进行覆盖。开关罩788具有卡止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卡止爪789。卡止爪789从上方卡止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
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前部从机体外部以螺丝固定于前支承板778的撑条构件779A、779B,且从上方以螺丝固定于撑条构件779C。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后部从上方以螺丝固定于后安装部781。
如图82所示,第一控制台布设部752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后部下方侧被分支为多个布线构件(第一布线构件752A~第三布线构件752C)。各布线构件由1个或多个电线构成。第一布线构件752A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内侧从后部侧朝前部进行布设,并与第一操作部783(转轮、小键盘开关)连接。第二布线构件752B与布设于上方的第二操作部784连接。第三布线构件752C与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操作构件782连接。
如图83、图84所示,第一布线构件752A在推土杆80与第一控制台罩767A之间经过而从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后部朝前部进行布设。另外,第一布线构件752A布设为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内侧壁767a与形成凹槽787的侧面部787c的壁部767b之间经过。内侧壁767a与壁部767b由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上壁767c进行连结。
如图80、图83、图84所示,第一控制台罩767A具有从下方承接第一布线构件752A的布线承接部790。如图84、图85所示,布线承接部790具有承接壁790a和外侧壁790b。如图84所示,承接壁790a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外壁部767Aa的下端朝机体外部延伸而位于第一布线构件752A的下方。外侧壁790b从承接壁790a立起于第一布线构件752A的机体外部侧。具体而言,外侧壁790b从承接壁790a的机体外部侧端部朝上方延伸而位于第一布线构件752A的右方。
如图84所示,杆支撑部775具有安装于推土机阀774的阀安装部791、以及供推土杆80进行固定的杆固定部792。阀安装部791具有:上壁791a,其安装于推土机阀774的上部;以及垂下壁791b,其从上壁791a的机体外部侧端部朝下方延伸。杆固定部792具有:延出壁792a,其从垂下壁791b的下端经过布线承接部790的下方而朝推土杆80向机体外部延伸;以及铅直壁792b,其从延出壁792a的机体外部侧端部朝下方延伸。在铅直壁792b固定有推土杆80的下部。
如图80所示,第一布线构件752A由吊り具793吊持ち支承于第二控制台罩767B。
第二控制台罩767B在第一控制台罩767A、推土杆80等组装于控制台支承体766的状态下以从上方降下使得第一布线构件752A在杆构件与第一控制台罩767A之间经过的方式安装于控制台支承体766。由此,第二控制台罩767B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侧方。因此,第二控制台罩767B能够在连接有第一布线构件752A以及第二布线构件752B的状态下安装于控制台支承体766,能够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
另外,第一布线构件752A采取了经过杆支撑部775上方的布设路径,因此能够在组装有推土杆80的状态下将第二控制台罩767B进行组装。另外,由于设置有承接第一布线构件752A的布线承接部790,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布线构件752A对杆支撑部775造成干扰。另外,在第二控制台罩767B形成有供推土杆80经过的凹槽787,因此不仅能够将推土杆80收敛于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宽度内,而且即使将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前部以及后部一体形成,也能够在将推土杆80组装于控制台支承体766的状态下,将第二控制台罩767B组装至控制台支承体766。
另外,驾驶室5在将驾驶座6以及驾驶座6的周边的构件组装于机体2的状态下从上方吊降而组装至机体2。在将驾驶室5组装至机体2的状态下,控制台79R与驾驶室5之间的间隙窄,因此难以在将控制台79R安装于驾驶座6侧的状态下组装驾驶室5。为此,在组装驾驶室5时,卸下第二控制台罩767B,而在组装驾驶室5后,将第二控制台罩767B安装于控制台支承体766。由此,不仅能够防止驾驶室5的右侧的侧壁部和第二控制台罩767B造成干扰,而且能够高效地组装驾驶室5。另外,第二控制台罩767B能从上方安装于控制台支承体766,因此即使在第一控制台罩767A与驾驶室5之间的狭小的空间也能够容易安装。在维护时也能在上方拆卸第二控制台罩767B,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
如图1所示,驾驶室5具有将供给至空调主体136的外部空气进行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入部163。外部空气导入部163设置于驾驶室的左侧面。具体而言,驾驶室5的左侧的侧面部具有车门28以及形成车门28的后方侧的后侧面部170,在后侧面部170的前部的下部侧设置有外部空气导入部163。
如图86所示,外部空气导入部163具有侧壁(壁体)794以及与侧壁794的外部侧(机体外部)对置配置的罩壁795。在侧壁794形成有装配用开口(称为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第一装配用开口796是将侧壁794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贯通而形成的。侧壁794具有朝机体外部突出的多个安装部797。安装部797在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前方侧形成有上下两处,且在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后方的下部形成有一处。
罩壁795形成为覆盖侧壁794的整体,且通过螺栓而安装于多个安装部797。因此,罩壁795如图87、图88所示,与侧壁794空出间隔地安装于该侧壁794。如图86、图87所示,对燃料罐T1的供油口进行覆盖的供油口罩849经由铰链848而安装于罩壁795的后部。罩壁795在安装有供油口罩849的状态下安装于侧壁794。
如图87、图88所示,在侧壁794及罩壁795的下端部间,形成有用于取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取入口798。外部空气取入口798是侧壁794与罩壁795的下端部间的间隙,将外部空气从该间隙(下方)取入到侧壁794与罩壁795之间。如图86所示,在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后方,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长的截面为矩形的密封构件799。密封构件799从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后方侧的安装部797a设置至侧壁794的上端。如图87所示,密封构件799夹设于侧壁794与罩壁795之间。如图87所示,罩壁795的前端侧配置为与驾驶室5的中柱800的后方相接近。如图88所示,罩壁795的上端部配置为与从侧壁794朝上方延伸出的壁部801的下方相接近。
如图89所示,空调主体136具有收容有热交换器的主体壳体802、以及收容有送风机(鼓风机)809的风扇壳体803。风扇壳体803从主体壳体802朝左方突出。在主体壳体802的右侧,设置有将空调空气朝右方吹出的吹出口804。在风扇壳体803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内外部空气取入装置808。内外部空气取入装置808具有收容有过滤器805的过滤器收容部806、以及在将外部空气导入的状态与不导入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内外部空气切换部807。
如图89所示,遍及内外部空气取入装置808和外部空气导入部163设置有向空调主体136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另外,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基于蛇腹结构而形成为能伸缩。
如图87所示,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具有躯干部811、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以及外部空气流出侧连接部813。躯干部811构成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与外部空气导入部163连接。也就是,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形成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外部空气的导入侧。外部空气流出侧连接部813与内外部空气切换部807连接。也就是,外部空气流出侧连接部813形成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外部空气的流出侧。
躯干部811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能伸缩的蛇腹状。具体而言,躯干部811在周向上具有多个环状的突条部814。突条部814朝外侧以弯曲状鼓出,该突条部814伸展或收缩,从而躯干部811(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伸缩。
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在使躯干部811(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伸长的状态下与侧壁794中的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形成部分进行连接。具体而言,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具有:外部空气导入口815,其插入第一装配用开口796;以及凸缘(称为第一凸缘)816,其从外部空气导入口815伸出而与侧壁794的外表面抵接。
如图90所示,第一凸缘816通过树脂铆钉等固定具817而固定于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周围的部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由弹性体形成,因此通过使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弹性变形,能够经由第一装配用开口796而从侧壁794的内侧取出至外侧。
如图90所示,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具有分隔壁818。分隔壁818包含:第一部位818A,其设置于外部空气导入口815的上部;以及第二部位818B,其设置于外部空气导入口815的前部。第一部位818A与第二部位818B连续形成。在外部空气导入口815的后部以及下部未设置有分隔壁。
如图87、图88所示,分隔壁818从第一凸缘816朝罩壁795突出且与罩壁795抵接。基于该分隔壁818,能够防止雨水、洗车水等水从外部空气导入口815的上部以及前部侵入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内。密封构件799防止驾驶室5内的空气(内部气体)侵入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内。从外部空气取入口798取入侧壁794与罩壁795之间的外部空气从外部空气导入口815的下部以及后部导入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内。
如图87所示,外部空气流出侧连接部813具有外部空气流出口819和凸缘(称为第二凸缘)820。外部空气流出口819插通于在内外部空气切换部807形成的装配用开口(称为第二装配用开口)821。第二凸缘820与内外部空气切换部807的左侧面抵接且通过铆钉等进行固定。
如图91所示,在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前方设置有罩构件822。罩构件822具有上壁822A、第一纵壁822B以及第二纵壁822C。上壁822A位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前部上方。第一纵壁822B位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前方。第二纵壁822C位于座席台83的前部的侧方。在上壁822A的后部形成有卡止部823。卡止部823能使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在朝远离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方向收缩的状态下进行卡止。具体而言,卡止部823通过在上壁822A形成缺口槽824而形成为钩状,且形成为能挂上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外部空气导入侧)。具体而言,如图92所示,将第一凸缘816以及分隔壁818插入缺口槽824内而挂于卡止部823。从驾驶室5的外侧经由第一装配用开口796能访问卡止于该卡止部823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也就是,第一装配用开口796形成为能从驾驶室5的外侧访问卡止于卡止部823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大小。如图91所示,在第二纵壁822C形成有杆插通孔825。
然而,驾驶室5在将座席台83、可动体85等驾驶座6周边的部件组装至底踏板52后,组装于底踏板52以及支承机架11。现有技术中,难以在组装驾驶室5前对外部空气导入管道进行组装,因此外部空气导入管道在组装驾驶室5后进行组装,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的组装成为在狭小驾驶室5内的作业,因此组装性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外部空气流出侧连接部813与内外部空气切换部807连接,且在使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收缩的状态下将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卡止于卡止部823,从而能够在组装驾驶室5前,临时组装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由此,能够实现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组装的高效化。在组装驾驶室5后,从驾驶室5的外侧经由第一装配用开口796而访问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将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从卡止部823松开,而且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伸展而将第一凸缘816经由第一装配用开口796取出至侧壁794的外侧。其后,将取出至侧壁794的外侧的第一凸缘816利用固定具817而固定于侧壁794。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的组装能从驾驶室5的外侧进行,因此容易进行组装。另外,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的组装能从驾驶室5的外侧进行,因此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组装能够由与进行驾驶室5内的作业的作业者不同的作业者进行。也就是,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组装能与驾驶室5内的作业分开进行,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高效化。
如图93所示,与第六线束部730F(主线束730)连接的连接器757配置于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下方侧。也就是,第六线束部730F布设于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附近,且连接器757配置于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附近。另外,如图94所示,与连接器757连接的对象方的连接器(驾驶室线束侧连接器)826也配置于第一装配用开口796的附近。对该连接器826进行安装的驾驶室线束827从装备于驾驶室5侧的设备(例如,作业灯、刮水器装置等)朝第一装配用开口796进行布设。
这些连接器757与连接器826的连接在安装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前进行。即,在使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收缩来将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卡止于卡止部823的状态下,从驾驶室5的外侧经由第一装配用开口796来进行连接器757与连接器826的连接。由于连接器757与连接器826的连接也能从驾驶室5的外侧进行,因此作业性好,且能由与进行驾驶室5内的作业的作业者不同的作业者来进行,故而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器757与连接器826的连接作业。
如图89、图93所示,在座席台83的左侧固定有撑条构件828。具体而言,撑条构件828固定于座席台83的第一脚部717L的左侧面。如图93所示,安装于空调线束760的连接器759在与安装于第七线束部730G的连接器758连接的状态下通过夹紧件构件829而安装于撑条构件828。
这些连接器759与连接器758的连接按以下方式进行。
在底踏板52安装有空调主体136且空调线束760与空调主体136分接的状态下,将分接有线束730的座席台83从上方降下而安装至底踏板52。在将座席台83组装后,对连接器759与连接器758进行连接。
在组装座席台83之际,若座席台83、该座席台83的周边的部件碰到连接器759、或连接器759被夹入底踏板52等与座席台83等之间,则连接器759有可能损伤。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3所示,在空调主体136侧设置有用于临时放置连接器759的卡止件830。具体而言,卡止件830将棒状构件弯折而形成为钩状,且固定于过滤器收容部806的外侧面(左侧面)。通过在降下座席台83之际将连接器759临时放置于卡止件830,从而能够防止连接器759损伤。
另外,在底踏板52安装有空调主体136且空调线束760与空调主体136分接的状态下,底踏板52降下至主线而与机体组装,但此时也通过将连接器759临时放置于卡止件830,从而能够防止连接器759碰到周围的构件或者被夹入。
此外,连接器759与连接器758可以设为能从驾驶室5的外侧经由第一装配用开口796进行访问的构成。由此,从机体2外侧对连接器759和连接器758的维护性得以提高。
如图95、图96所示,过滤器收容部806具有带插入口831的前板部806a、隔开间隔配置于前板部806a的后方的后板部806b、将前板部806a与后板部806b的左端彼此进行连结的第一侧板部806c、将前板部806a与后板部806b的右端彼此进行连结的第二侧板部806d、以及设置于前板部806a与后板部806b的下端间的底板部806e,且形成为上方开口状。过滤器805从前方穿过插入口831而插入过滤器收容部806内,且载置在底板部806e上。
如图89所示,插入口831由盖构件832闭塞。盖构件832通过螺丝构件833而安装于前板部806a。与风扇壳体803内连通的多个开口834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排列形成于底板部806e。通过启动送风机809,内部气体以及外部空气经由过滤器805以及开口834而被吸入风扇壳体803内。
如图95所示,在插入口831的右侧下部形成有抵靠部835。过滤器805具有与抵靠部835对应的缺口槽,若想要将过滤器805上下颠倒地进行插入,则过滤器805将碰到抵靠部835而构成为不能插入。卡止件830固定于第一侧板部806c的左侧面。
如图95、图96所示,内外部空气切换部807具有:前板部807a,其从前板部806a的上端左部朝上方延伸出;后板部807b,其从后板部806b的上端左部朝上方延伸出;第一侧板部807c,其从第一侧板部806c朝上方に延伸出;以及第二侧板部807d,其隔开间隔地配置于第一侧板部807c的右方。在第一侧板部807c,不仅形成有第二装配用开口821,而且安装有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第二凸缘820。
如图96所示,第二侧板部807d配置于过滤器收容部806的左部。第二侧板部807d具有上部部位807da和下部部位807db。上部部位807da形成为越往下方越朝右方转移的倾斜状。在上部部位807da形成有开口部836。下部部位807db从上部部位807da的下端朝下方延伸且延伸至过滤器收容部806的上端。
如图96所示,在前板部807a及后板部807b的上部间设置有转动轴837。如图97所示,在转动轴837固定有切换减震器838,该切换减震器838配置于第一侧板部807c与第二侧板部807d之间。如图95所示,在转动轴837的前端侧固定有切换杆839。切换杆839插通于图91所示的杆插通孔825,并从罩构件822朝外方突出。由此,就座于驾驶座6的操作员能够对切换杆839进行操作。
如图96所示,在转动轴837的后端侧固定有弹簧架构件840。拉伸线圈弹簧(施力构件)841的一端挂止于弹簧架构件840。拉伸线圈弹簧841的另一端挂止于弹簧架构件842,该弹簧架构件842固定于后板部807b。拉伸线圈弹簧841的作用力如图97中的实线所示,在切换减震器838关闭了外部空气流出口819的状态下,朝关闭切换减震器838的方向起作用。从切换减震器838关闭了的状态起下拉切换杆839,从而转动轴837旋转,如图9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切换减震器838朝打开外部空气流出口819的方向摆动且封堵开口部836。在切换减震器838打开了外部空气流出口819的状态下,拉伸线圈弹簧841的作用力朝打开切换减震器838的方向起作用。
在切换减震器838关闭了外部空气流出口819的状态下,内部气体从过滤器收容部806的右部被吸入风扇壳体803内,而且内部气体经过开口部836而从过滤器收容部806的左部被吸入风扇壳体803内。在切换减震器838打开了外部空气流出口819的状态下,外部空气从外部空气流出口819经过过滤器收容部806的左部而被吸入风扇壳体803内,而且内部气体从过滤器收容部806的右部被吸入风扇壳体803内。
如图95所示,对切换杆839朝上方的摆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构件843通过螺栓844而安装于前板部807a的上部。另外,在第一侧板部807c的前部上端,形成有对限制构件843的绕螺栓844的上方转动进行限制的止转部845。
图98示出了内外部空气取入装置808的其他例。在该其他例中,不仅将第二侧板部807d的下部部位807db的后部807dc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形成得比前部更宽,而且将下部部位807db的后部807dc的前缘807de形成为越往后方越朝下方转移的倾斜状。基于该前缘807de(倾斜部分),在将过滤器805插入过滤器收容部806之际,过滤器805的后部被引导至下方且被按压至底板部806e。
如图99所示,盖构件832具有上壁832a、从上壁832a的前后中途部朝下方延伸的按压壁832b、从按压壁832b朝前方延伸的横壁832c、从横壁832c的前端朝下方延伸的纵壁832d、以及从上壁832a朝上方延伸的安装壁832e。比上壁832a的按压壁832b靠后方侧的下表面832g形成为越往后方越朝上方转移的倾斜状。安装壁832e通过螺丝构件833而安装于前板部806a。通过将螺丝构件833拧入螺母构件846,从而过滤器805的前部不仅被上壁832a朝下方按压,而且被按压壁832b从前方推压。
基于第二侧板部807d的下部部位807db的后部807dc、以及盖构件832,过滤器805被按压于底板部806e进行保持。由此,能够防止空气泄漏。
另外,如图99所示,螺丝构件833由树脂形成。树脂制的垫片(止动件)847夹设于安装壁832e与前板部806a之间。基于树脂制的螺丝构件833以及树脂制的垫片847,不仅防止了螺丝构件833的脱落,而且防止了作业机1工作时的异常声音发生。
另外,如图98所示,插入口831的左端形成至前板部806a的左端。由此,使过滤器805的插入容易。
图100、图101示出了从室内侧观察驾驶室5的右侧的侧面部5A的图。
如图100、图101所示,驾驶室5具有形成骨架的驾驶室机架851。驾驶室机架851包含前柱852、尾柱853、以及对前柱852与尾柱853进行连结的连结机架854。连结机架854设置于驾驶室5的右侧的侧面部5A的上下方向的中途部。在连结机架854的上方,设置有能开闭的侧窗855。另外,在连结机架854的下方,设置有镶死的透明窗856。
在驾驶室5的右侧的侧面部5A,从前部直至后部设置有内装罩857。内装罩857具有设置于侧面部5A的前部的前管道罩858。在前管道罩858的上部设置有显示装置(仪表面板)859。显示装置859具有液晶等面板。面板对作业机的周边图像、运转状况、模式变更、各种设定、警告等项目进行显示,或者将燃料剩余量、时间(时刻)、高度控制设定、AI(自动空转)控制设定、斗杆限制设定等机械设定所需的信息作为与作业机相关的信息进行显示。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显示项目只是例示,并非限定。
如图100、图101所示,内装罩857具有设置于前管道罩858的后方的第一前部罩(第一内装罩)860、以及第二前部罩861。第一前部罩860位于第二前部罩861的下方,第二前部罩861设置于透明窗856的下方。第一前部罩860具有对饮料容器进行保持的饮料架862、能开闭的开闭盖863、以及开口部864。饮料架862设置于第一前部罩860的前上部。开闭盖863设置于第一前部罩860的后部的上下中途部。开口部864形成于开闭盖863的下方。
如图100、图101所示,内装罩857具有设置于第一前部罩860以及第二前部罩861的后方的中部罩865。中部罩865配置于第一前部罩860的上部后方且第二前部罩861的后方。在中部罩865的下方未设置内装罩857。也就是,中部罩865的下方侧(第一前部罩860的下部后方)呈敞开状,使对内装罩857进行安装的驾驶室机架851的侧板866露出。
如图100、图101所示,内装罩857具有设置于侧面部5A的后部的尾罩(第二内装罩)867以及后管道罩868。后管道罩868配置于尾罩867的上方。
如图102所示,作业机1具有使从空调主体136吹出的空调空气流通的管道装置869。管道装置869具有第一送风管道871,该第一送风管道871包含吹出来自空调主体136的空调空气的多个第一吹出口870。第一送风管道871构成管道装置869的前部。如图103所示,第一送风管道871配置于侧面部5A的前部。另外,第一送风管道871由前管道罩858进行覆盖。在前管道罩858形成有与多个第一吹出口870对应的多个吹出部872(参照图100)。从多个第一吹出口870吹出的空调空气经由多个吹出部872而吹出至驾驶室5室内。第一送风管道871在下部的后部侧具有连接口871a。连接口871a朝后方开口。
如图102所示,管道装置869具有将来自空调主体136的空调空气导入第一送风管道871的第一连接管道873。第一连接管道873配置于第一送风管道871的下部后方。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管道873配置于第一送风管道871的连接口871a的后方。另外,第一连接管道873形成为沿机体前后方向K1延伸的大致直线状,第一连接管道873由第一前部罩860覆盖。
如图104所示,第一连接管道873具有主管道874以及副管道875。主管道874形成为沿前后方向K1延伸的筒状。主管道874中,长度方向的前端朝前方开口,后端被闭塞。主管道874在后部具有第一连接口(第四连接部)874a和第二连接口874b。第一连接口874a形成于主管道874的上表面侧且后端侧,且形成为朝上方开口的矩形状。第二连接口874b形成于第一连接口874a的前方。第二连接口874b形成于主管道874的左侧面(侧面),且形成为朝左方开口的矩形状。主管道874的后部比第一前部罩860的下部后端更朝后方突出。也就是,第一连接口874a以及第二连接口874b位于第一前部罩860的后方。此外,尽管省略了图示,但主管道874的后端侧配置于底踏板的后端侧且护线套体723的右侧方,第二连接口874b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与空调主体136的吹出口804对置配置。
副管道875与主管道874的前部以连通状进行设置。副管道875具有与第一送风管道871的连接口871a连接的连接口875a。另外,副管道875能沿前后方向K1移动地嵌入主管道874的前部的外侧,且能相对于第一送风管道871的连接口871a进退。也就是,第一连接管道873能沿前后方向K1(长度方向)伸缩。另外,第一连接管道873将空调空气从后部侧导向前方。因此,第一连接管道873能沿导风路径方向(空调空气所流动的方向)伸缩。副管道875在左侧面(侧面)具有朝左方开口的侧方吹出口876。侧方吹出口876与第一前部罩860的开口部864对应。从侧方吹出口876吹出的空调空气经由第一前部罩860的开口部864而吹出至驾驶室5室内。
如图102所示,管道装置869具有第二送风管道878,该第二送风管道878包含将来自空调主体136的空调空气吹出的多个第二吹出口877。第二送风管道878构成管道装置869的后部。如图103所示,第二送风管道878配置于驾驶室5的侧面部5A的后部。具体而言,第二送风管道878配置于尾柱853的下部。第二送风管道878由后管道罩868覆盖。在后管道罩868形成有与多个第二吹出口877对应的多个吹出部879(参照图100)。从多个第二吹出口877吹出的空调空气经由多个吹出部879而吹出至驾驶室5室内。在第二送风管道878的下部形成有连接口(第三连接部)880。
如图105所示,第二送风管道878的连接口880朝前方(水平方向)开口。另外,连接口880的上部朝上方敞开。具体而言,连接口880的一侧壁880L以及与一侧壁880L对置的另一侧壁880R的上端间形成缺口。在一侧壁880L的前部形成有导向部881L。在另一侧壁880R的前部也形成有导向部881R。导向部881L、881R遍及连接口880的上下方向形成。在连接口880设置有密封材882。具有:从一侧壁880L的上端遍及至下端的第一部位882a、从另一侧壁880R的上端遍及至下端的第二部位882b、对第一部位882a及第二部位882b的下端彼此进行连结的第三部位882c、以及对第一部位882a及第二部位882b的后部彼此进行连结的第四部位882d。
如图102所示,管道装置869具有对第二送风管道878与第一连接管道873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管道883。第二连接管道883由尾罩867覆盖(参照图100)。第二连接管道883从主管道874的第一连接口874a设置至第二送风管道878的连接口880。第二连接管道883的下部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另外,第二连接管道883以从下部越往上方越朝后方转移的倾斜状延伸。第二连接管道883在上部具有与第二送风管道878的连接口880连接的上连接口(第一连接部)884,且在下部具有与第一连接管道873的第一连接口874a连接的下连接口(第二连接部)885。上连接口884朝后方(水平方向)开口,下连接口885朝下方开口。
如图106所示,上连接口884在上部具有朝后方突出的上壁884A。密封材886固接于上壁884A的下表面。上连接口884具有一侧壁884L以及与一侧壁884L对置的另一侧壁884R。在一侧壁884L以及另一侧壁884R形成有肋887。肋887朝外方突出,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
如图107所示,下连接口885形成为与主管道874的第一连接口874a对应的矩形状。
如图108所示,第二连接管道883从上方降下,从而上连接口884与第二送风管道878的连接口880连接,且下连接口885与第一连接管道873的第一连接口874a连接。具体而言,将上连接口884从上方插入连接口880的一侧壁880L与另一侧壁880R之间进行卡合(插入卡合)。此时,肋887与导向部881卡合。由此,不仅引导第二连接管道883的下方移动,而且在卡合后,能够防止上连接口884与连接口880的背离。另外,上连接口884的一侧壁884L与密封材882的第一部位882a接触,另一侧壁884R与第二部位882b接触。另外,上连接口884的下部与第三部位882c接触,上壁884A下表面的密封材886与第四部位882d接触。如上所述,对上连接口884与连接口880之间进行密封。
另外,下连接口885从上方嵌入第一连接口874a从而实现连接。下连接口885经由密封材嵌入第一连接口874a。第二连接管道883仅从上方降下,就能够简单地与第二送风管道878以及第一连接管道873连接,因此能够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另外,即使是狭小的空间也能够连接第二连接管道883。
如图102所示,管道装置869具有对第一连接管道873(主管道874)与空调主体136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管道888。第三连接管道888具有与空调主体136连接的第一管道部889以及与主管道874连接的第二管道部890。第一管道部889具有与空调主体136的吹出口804连接的连接口889a,第二管道部890具有与主管道874的第二连接口874b连接的连接口890a。第一管道部889以及第二管道部890形成为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的筒状。
如图109、图110所示,第二管道部890能沿机体宽度方向K2(长度方向)移动地嵌入第一管道部889的外侧,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口874b(主管道874)进退。也就是,第三连接管道888能沿机体宽度方向K2伸缩。另外,第三连接管道888将空调空气从左方导向右方。因此,第三连接管道888能沿导风路径方向伸缩。
如图111所示,在第一前部罩860与驾驶室机架851的侧板866之间配置继电器熔断器盒(设备)756。继电器熔断器盒756安装于盒托架891。盒托架891安装于侧板866。继电器熔断器盒756配置于与开闭盖863对应的位置,若将开闭盖863打开,则能访问继电器熔断器盒756。
如图112所示,盒托架891具有纵板部891a。一对盒撑条891b、891c上下间隔地固定于纵板部891a的上部。继电器熔断器盒756安装于一对盒撑条891b、891c之间。在纵板部891a的下部,设置有朝左方延伸的载置板891d。在载置板891d与下侧的盒撑条891c之间,空出有能配置第一连接管道873的间隔。也就是,在载置板891d载置第一连接管道873,在第一连接管道873的上方配置继电器熔断器盒756。
驾驶室5、管道装置869以及继电器熔断器盒756等的组装按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不仅将第一送风管道871以及第二送风管道878组装(分接)至驾驶室5,而且将前管道罩858、第二前部罩861、中部罩865以及后管道罩868组装(分接)至驾驶室5。另外,第三连接管道888在收缩的状态下与空调主体136的吹出口804连接。空调主体136、座席台83、可动体85以及驾驶座6等在组装驾驶室5前被组装至底踏板52。
接下来,组装驾驶室5,其后,对继电器熔断器盒756、第一连接管道873、第二连接管道883、第一前部罩860以及尾罩867进行安装。
首先,在继电器熔断器盒756安装于盒托架891的状态下,将盒托架891安装至驾驶室5的侧板866。其次,将第五线束部730E与继电器熔断器盒756连接。接下来,如图113所示,将第一连接管道873以收缩的状态配置于继电器熔断器盒756的下方而载置在载置板891d上。其后,不仅将主管道874安装于盒托架891以及侧板866,而且使副管道875朝第一送风管道871的连接口871a向前方移动,而与该连接口871a连接。接下来,不仅将第二连接管道883与第二送风管道878以及主管道874连接,而且使第三连接管道888的第二管道部890朝第一连接管道873的第二连接口874b向右方移动而与该第二连接口874b连接。其后,不仅安装第一前部罩860还安装尾罩867。
在上述构成中,在组装驾驶室5前,能对第一送风管道871、第二送风管道878、第三连接管道888、以及内装罩857的前管道罩858、后管道罩868、第二前部罩861及中部罩865进行分接,因此能够缩短作业机1在生产线的主线上的组装时间。
如图114所示,在座席台83的前部设置有前罩892。前罩892具有主罩893和副罩895。主罩893具有罩机架893A和开闭罩893B。罩机架893A安装于座席台83,开闭罩893B能开闭地安装于罩机架893A。主罩893配置于座席台83的前部,对空调主体136的前方进行覆盖。
副罩895配置于主罩893的右方。副罩895其左部安装于座席台83,且从座席台83朝右方突出。副罩895对第三连接管道888的前方进行覆盖。副罩895以及开闭罩893B在设置第三连接管道888后进行安装。
如上所述,前罩892被分割为与空调主体136前方对应的主罩893、以及与第三连接管道888前方对应的副罩895。对前罩892的第三连接管道888所对应的部分进行了分割,因此罩机架893A能够在组装驾驶室5前与座席台83分接。由此,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容易化。另外,对于长度不同的驾驶室5,仅更换副罩895就能容易应对。
图115示出了尾罩867。尾罩867在上部设置有能对小物件盒896、音响设备(收音机组件)等进行装配的装配部897。在尾罩867的前部的右侧,设置有对第二连接管道883的上部进行覆盖的(参照图100)管道罩部898。在尾罩867的前部左侧设置有软管罩部899,该软管罩部899配置于液压软管732的上方。
如图116所示,构成为控制台罩767的后部进入软管罩部899的上方。也就是,控制台罩767配置于液压软管732的上方,配置于从就座于驾驶座6的操作员观察与液压软管732以及内装罩857(软管罩部899)重叠的位置。由此,即使使控制台79R与驾驶座6一起前后移动,液压软管732也相对于操作员而被软管罩部899覆盖。
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1具备:底踏板52,其形成地板面;以及护线套体723,其安装于底踏板52,供捆着电线的线束730以及液压软管732穿过,护线套体723被分割成护线套主体740以及护线套分割体741,该护线套主体740一体形成有供线束730穿过的线束护线套部731的一部分(第一分割部731A)以及供液压软管732穿过的软管护线套部733,该护线套分割体741形成有与一部分731A协作来构成线束护线套部731的另一部分(第二分割部731B)。
根据该构成,将线束护线套部731的一部分731A和软管护线套部733与护线套主体740一体形成,并将线束护线套部731的另一部分731B形成于护线套分割体741,从而不仅能够在狭小空间组装护线套体723,而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线束730的组装。
另外,线束护线套部731以对供线束730穿过的线束通孔735进行二分的方式被分割为一部分731A和另一部分731B。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将线束730抵靠于线束护线套部731的一部分731A的状态下将线束护线套部731的另一部分731B与一部分731A对齐,从而能够使线束730容易地穿过线束护线套部731。
另外,作业机具备:驾驶座6,其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搭载于底踏板52;以及导阀734L、734R,其连接有液压软管732,导阀734L、734R与驾驶座6一起前后移动,软管护线套部具备形成为上下伸缩的蛇腹形状的蛇腹部733b,具备将软管护线套部733中的比蛇腹部733b靠上方的部分紧固于液压软管732侧的夹具739。
根据该构成,蛇腹形状的软管护线套部733伸缩并随动于伴随驾驶座6的位置调节的液压软管732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液压软管732落入软管护线套部733的下方而妨碍驾驶座6的位置调节。
另外,底踏板52具有:主板724,其具有开口部726;以及罩板725,其能装卸地安装于主板724,且对开口部726进行封堵,护线套体723具有嵌入开口部726的缘部的保持槽745,且通过罩板725而固定于主板724。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对开口部726进行封堵的罩板725兼用作对护线套体723进行固定的构件,从而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另外,保持槽745遍及护线套主体740和护线套分割体741地形成,护线套体723具有遍及护线套主体740和护线套分割体741而形成的插入槽747,罩板725具有插入于插入槽747内的插入部748。
根据该构成,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固定护线套体723。
另外,护线套分割体742相对于护线套主体740从机体前方侧朝机体后方侧进行压抵,罩板725相对于插入槽747从机体前方侧进行插入而安装至主板724。
根据该构成,能够相对于护线套主体740来简单地安装护线套分割体742。
另外,作业机具备搭载于底踏板52的驾驶座6,护线套体723设置为线束护线套部731和软管护线套部733在机体宽度方向K2上排列于驾驶座6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侧方,软管护线套部733设置于线束护线套部731的与驾驶座6相反一侧的侧方。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线束护线套部731设置于远离驾驶座6的一侧,能够将液压软管732的弯曲率取得较大。另外,通过将线束护线套部731设置于靠近驾驶座6的一侧,能够在将液压软管732插通于软管护线套部733的状态下使线束730容易地穿过线束护线套部731。
另外,作业机1具备:机体2;驾驶室5,其搭载于机体2;空调主体136,其设置于驾驶室5内;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其向空调主体136导入外部空气;以及卡止部823,其能卡止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驾驶室5具有供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外部空气导入侧进行装配的装配用开口796,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形成为能伸缩,卡止部823能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以朝远离装配用开口796的方向收缩的状态进行卡止。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机体2侧组装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并使得能保持为收缩状态,从而能够在将驾驶室5组装于机体2前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组装于机体2侧。由此,能够提高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组装作业性。
另外,装配用开口796为了使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装配于装配用开口796,形成为能够从驾驶室5的外侧访问卡止于卡止部823的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大小。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从驾驶室5的外侧装配于装配用开口796,能够由与驾驶室5内的作业者不同的作业者进行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的装配。
另外,驾驶室5具有形成有装配用开口796的壁体(侧壁794),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具有由弹性体形成且能伸缩的躯干部811、以及在使躯干部811伸长的状态下与壁体794中的装配用开口796的形成部分连接的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具有插入装配用开口796的外部空气导入口815、以及从外部空气导入口815伸出而与壁体794的外表面抵接的凸缘816,凸缘816能经由装配用开口796从壁体794的内侧取出至外侧。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凸缘816保持于装配用开口796的周围的壁体部分,能够容易地进行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的安装。
另外,驾驶室5具有:罩壁795,其与壁体794的外部侧对置配置,且覆盖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以及外部空气取入用的外部空气取入口798,其形成于壁体794与罩壁795之间,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具有在外部空气导入口815的上部以及前部从凸缘816突出而与罩壁795抵接的分隔壁818。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水从外部空气导入侧连接部812的上部以及前部侵入外部空气导入管道810内。
另外,作业机具备:主线束730,其布设于机体2侧;驾驶室线束827,其布设于驾驶室5侧;主线束侧连接器757,其安装于主线束730且配置于驾驶室5室内的装配用开口796的附近;以及驾驶室线束侧连接器826,其安装于驾驶室线束827且能从驾驶室5的外侧经由装配用开口796与主线束侧连接器757连接。
根据该构成,能够经由装配用开口796容易地进行主线束侧连接器757与驾驶室线束侧连接器826的连接。另外,能够由与驾驶室5内的作业者不同的作业者进行连接器757与连接器826的连接。
另外,作业机具备:底踏板52,其形成机体2的上部的地板面且供空调主体136进行安装;座席台83,其安装于底踏板52且安装有主线束730;空调线束760,其与空调主体136连接;一侧AC连接器759,其安装于空调线束760;另一侧AC连接器758,其安装于主线束730且与一侧AC连接器759连接;以及卡止件830,其设置于空调主体136侧,用于在将座席台83安装于底踏板52前临时放置一侧AC连接器759。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一侧AC连接器759临时放置于卡止件830,从而能够在座席台83的组装之际防止一侧AC连接器759受到损伤。
另外,作业机1具备:机体2;驾驶室5,其搭载于机体2;底踏板52,其形成机体2上部的地板面;空调主体136,其安装于底踏板52;第一送风管道871,其安装于驾驶室5,且具有将来自空调主体136的空调空气吹出的第一吹出口870;第一连接管道873,其将来自空调主体136的空调空气导入第一送风管道871;以及内装罩857,其在驾驶室5的室内侧覆盖第一送风管道871及第一连接管道873,第一连接管道873能相对于第一送风管道871装卸,内装罩857具有将与第一连接管道873对应的部分进行分割而形成的第一内装罩(第一前部罩860)。
根据该构成,将第一连接管道873能相对于第一送风管道871装卸地形成,且将内装罩857的与第一连接管道873对应的部分进行分割而形成,从而第一送风管道871以及内装罩857的覆盖第一送风管道871的部分能够在组装驾驶室5前与驾驶室5分接。由此,能够实现管道以及覆盖管道的内装罩857的组装的作业时间的缩短。
另外,作业机具备:第二送风管道878,其具有将来自空调主体136的空调空气吹出的第二吹出口877;以及第二连接管道883,其对第二送风管道878与第一连接管道873进行连接,第二连接管道883具有通过从上方降下从而与第二送风管道878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口884)以及与第一连接管道873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下连接口885)。
根据该构成,在组装驾驶室5前,能够将第二送风管道878与驾驶室5分接,而且能够利用第二连接管道883将第二送风管道878与第一连接管道873简单地连接。
另外,第二送风管道878具有朝水平方向开口的第三连接部(连接口880),第一连接管道873具有朝上方开口的第四连接部(第一连接口874a),第一连接部884朝水平方向开口,从上方相对于第三连接部880进行插入从而与第三连接部880连通,第二连接部885朝下方开口,从上方相对于第四连接部874a进行嵌入从而与第四连接部874a连通。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第二连接管道883与第二送风管道878以及第一连接管道873在狭小的空间简单地连接。
另外,第一连接管道873具有供第二连接管道883连接的主管道874、以与第一送风管道871连接的副管道875,副管道875能相对于第一送风管道871进退。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第一连接管道873与第一送风管道871在狭小的空间简单地连接。
另外,作业机具备对主管道874与空调主体136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管道888,第三连接管道888具有与空调主体136连接的第一管道部889以及与主管道874连接的第二管道部890,第二管道部890能相对于主管道874进退。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第一连接管道873形成为简单的结构,能够使组装性得以提高。
另外,内装罩857具有将与第二连接管道883对应的部分进行分割而形成的第二内装罩(尾罩867)。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第二内装罩867的周围的内装罩857在组装驾驶室5前进行分接,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另外,作业机具备:驾驶座6;座席台83,其搭载驾驶座6,且安装于底踏板52;线束730,其对支承于座席台83的电线进行捆束;以及设备(继电器熔断器盒756),其连接有线束730,设备756配置于第一连接管道873的上方且由第一内装罩860覆盖。
在将驾驶室5组装后,将所组装的设备756配置于第一内装罩860的内侧,从而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另外,作业机1具备:驾驶座6;第一控制台罩767A,其配置于驾驶座6的侧方;第二控制台罩767B,其配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与驾驶座6相反一侧的侧方;布线构件(第一布线构件752A),其与设置于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前部的操作部783连接;以及杆构件(推土杆80),其配置于操作部783的后方,布线构件752A从后部侧朝前部布设于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内侧,第二控制台罩767B以从上方降下使得布线构件752A在杆构件80与第一控制台罩767A之间经过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侧方。
根据该构成,将布线构件752A从后部侧朝前部布设于第二控制台罩767B的内侧,其后,将第二控制台罩767B以从上方降下使得布线构件752A在杆构件80与第一控制台罩767A之间经过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侧方,从而能够高效地组装控制台罩。
另外,第一控制台罩767A具有从下方承接布线构件752A的布线承接部790。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布线构件752A对下方侧的构件造成干扰。
另外,布线承接部790具有:承接壁790a,其位于布线构件752A的下方;以及外侧壁790b,其从承接壁790a立起于布线构件752A的机体外部侧。
根据该构成,通过外侧壁790b,能够防止布线构件752A从布线承接部790偏离。
另外,作业机具备:阀(推土机阀774),其配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下方且由杆构件80进行操作;以及杆支撑部775,其对阀774与杆构件80进行连结,杆支撑部775具有:阀安装部791,其安装于阀774;以及杆固定部792,其从阀安装部791经过布线承接部790的下方而朝杆构件80延伸,且供杆构件80进行固定。
根据该构成,布线构件752A经过杆支撑部775的上方,因此能够将第二控制台罩767B从上方降下而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侧方。
另外,第二控制台罩767B具有由位于杆构件80的前方的前表面部787a、位于杆构件80的后方的后表面部787b、以及位于杆构件80的机体内部的侧面部787c形成、且朝机体外部开口的凹槽787,杆构件80配置于凹槽787。
根据该构成,即使第二控制台罩767B一体形成有前部以及后部,也能在组装了杆构件80的状态下将第二控制台罩767B设置于第一控制台罩767A的侧方。
另外,作业机1具备:机体2;底踏板52,其形成机体2上部的地板面且具有开口部726;座席台83,其安装于底踏板52;可动体85,其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座席台83;驾驶座6,其搭载于可动体85;控制台79L、79R,其配置于驾驶座6的两侧方且安装于可动体85;以及线束730,其捆束着电线,线束730具有:第一线束部730A,其在座席台83的一个控制台79R配置侧的侧方插通开口部726而从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朝上方进行布设;以及第二线束部730B及第三线束部730C,其在座席台83的上端的下方从第一线束部730A分支出而形成,第二线束部730B在座席台83的侧方立起而朝一个控制台79R进行布设,第三线束部730C在座席台83的上端与底踏板52的上表面之间朝另一个控制台79L侧延伸设置,且在座席台83的与侧方相反一侧的侧方立起而朝另一个控制台79L进行布设。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从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朝上方进行布设的第一线束部730A在座席台83的上端的下方分支为第二线束部730B和第三线束部730C,将第二线束部730B在一个控制台79R配置侧立起而朝一个控制台79R进行布设,将第三线束部730C在座席台83的上端与底踏板52的上表面之间朝另一个控制台79L侧延伸且在另一个控制台79L侧立起而朝另一个控制台79L进行布设,从而能够确保能将驾驶座6与控制台79L、79R一体地前后位置调节的作业机1中的线束730的运动余量。
另外,作业机具备:原动机E1,其设置于驾驶座6的后方;以及间隔壁构件22A,其将收容原动机E1的原动机室E2与驾驶座6侧间隔开,座席台83具有间隔配置于底踏板52的上方且对可动体85进行支承的顶板713,第三线束部730C布设于间隔壁构件22A的前方且顶板713的后部下方。
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间隔壁构件22A的前方且顶板713的后部下方的空间来布设第三线束部730C。
另外,可动体85具有:支承体(悬架88),其将驾驶座6能前后位置调节地进行支承;以及滑动机架87,其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座席台83,滑动机架87具有:主安装部(第一安装部87A),其供支承体88进行安装;一侧安装部(第三安装部87R),其从主安装部87A朝机体宽度方向K2一方延伸出且供一个控制台79R进行安装;以及另一侧安装部(第二安装部87L),其从主安装部87A朝机体宽度方向K2另一方延伸出且供另一个控制台79L进行安装,第二线束部730B在一侧安装部87R的机体外部朝上方延伸而向一个控制台79R进行布设,第三线束部730C在另一侧安装部87L的机体外部朝上方延伸而向另一个控制台79L进行布设。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将控制台79L、79R进行支承而前后移动的滑动机架87的外部侧布设第二线束部730B以及第三线束部730C,能够容易地确保线束730的运动余量。
另外,作业机具备在座席台83的一个控制台79R配置侧的侧方插通开口部726而从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朝上方进行布设后朝另一个控制台79L进行布设的液压软管732,液压软管732在可动体85的背面侧从一方朝另一方进行布设。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第三线束部730C的布设路径和液压软管732的布设路径上下划分,能够容易地进行这些第三线束部730C和液压软管732的布设。
另外,线束730具有从第二线束部730B分支出的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第二线束部730B具有:基干部751,其从第一线束部730A朝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的分支部分延伸;以及控制台布设部752,其从基干部751的分支部分朝上方延伸而向一个控制台79R进行布设,控制台布设部752、第四线束部730D以及第五线束部730E在前后方向K1上排列配置。
根据该构成,在适应前后长度不同的驾驶室5之际,能够容易地应对。
另外,作业机具备:驾驶室5,其搭载于机体2;液压软管732,其在座席台83的一个控制台79R配置侧的侧方插通开口部726而从底踏板52的下表面侧朝上方进行布设;以及内装罩857,其在驾驶室5的室内侧配置于液压软管732的上方,一个控制台79R具备控制台罩767,该控制台罩767配置于液压软管732的上方,且配置于从就座于驾驶座6的操作员观察与液压软管732以及内装罩857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在液压软管732损伤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工作油在内装罩857以及控制台罩767的飞散。
另外,作业机1具备:驾驶座6;顶板713,其支承驾驶座6;轨道装置(第一轨道装置84),其调节驾驶座6的前后位置;以及轨道安装板718,其具有供轨道装置84进行安装的安装面(上表面718a),在顶板713形成有对轨道安装板718进行收容的安装孔719,轨道安装板718插入安装孔718a且焊接固定于该顶板713。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轨道安装板718插入在顶板713形成的安装孔719进行焊接固定,从而能够不受顶板713的焊接变形的影响而达成轨道装置84的安装面718a的平面度,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面的平面度。
轨道安装板718由板厚比顶板713更厚的厚板材形成且以从顶板713朝上方突出的方式插入安装孔719并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根据该构成,能够确保受到来自作用于轨道装置84的驾驶座6侧的载荷的强度。另外,能够在顶板713的上方支承轨道装置84,能够防止前后滑动的轨道装置84和顶板713的干扰。
另外,轨道安装板718的板厚形成为顶板713的板厚的大致2倍的厚度,上半部从顶板713朝上方突出。
根据该构成,不仅能够充分达成轨道装置84的安装面718a的平面度,而且还能够充分确保强度。
另外,作业机具备用于安装轨道装置84的安装螺栓722以及安装螺母721,轨道装置84具有:下轨道89,其安装于轨道安装板718;以及上轨道90,其能前后移动地支承于下轨道89,安装螺母721固定于轨道安装板718的下表面,安装螺栓722从上方贯通下轨道89以及轨道安装板718且拧入安装螺母721。
根据该构成,能够从上方安装下轨道89,因此能够实现安装的容易化。
另外,作业机具备:底踏板52,其设置于驾驶座6的下方;以及后支承脚715,其对顶板713的后部进行支承,后支承脚715具有:支承板716,其以俯视下与安装孔719交叉的方式固定于顶板713的下表面;以及脚部717,其固定于支承板716且安装于底踏板52,轨道安装板718的下表面处于比顶板713的下表面高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能够使支承板的上表面与顶板713的下表面面接触。
另外,作业机可以具备:可动体85,其由轨道装置84能前后位置调节地支承于顶板713;以及其他轨道装置(第二轨道装置86),其将驾驶座6在可动体85上能前后位置调节地进行支承。
另外,作业机1具备:机体2;机架构件206,其支承于机体2;罩构件(罩主体26),其对搭载于机体2的设备进行覆盖;以及铰链226,其将罩构件26能摆动地支承于机架构件206,罩构件26具有安装于铰链226的连结板668,铰链226具有:动臂659,其能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机架构件206;安装板663,其固定于动臂659的摆动端侧;以及安装螺栓(第一安装螺栓669A),其将连结板668安装于安装板663,形成于安装板663的安装螺栓669A的插通孔664形成为长孔,该长孔具有将连结板668通过安装螺栓669A安装于安装板663的安装区域666、以及从安装区域666延长而形成且对安装螺栓669A进行引导的导向区域667,导向区域667形成为在使动臂659朝上方摆动的状态下从安装区域666朝上方延伸。
根据该构成,在将罩构件26吊起而将连结板668安装于安装板663之际,能够在插通孔664的导向区域667临时紧固安装螺栓669A。也就是,能够在罩构件26的安装位置的上方将安装螺栓进行临时紧固。在将安装螺栓临时紧固后,可以降下罩构件26来使安装螺栓从导向区域667朝安装区域666移动,并在安装区域666将安装螺栓正式紧固即可。由此,可以不考虑与安装位置处有可能干扰的另一部件的干扰,能够实现罩构件26的组装的容易化。
另外,作业机具备:驾驶室5,其配置于罩构件26的侧方;以及固定罩27,其对罩构件26的驾驶室5侧进行覆盖,导向区域667形成为在关闭了罩构件26的状态下朝远离驾驶室5的方向延伸。
根据该构成,能够使罩构件26朝远离固定罩27的方向移动导向区域667的量。由此,通过将罩构件26从固定罩27分离,能够将固定罩27从驾驶室5与罩构件26之间朝前方伸出。
另外,铰链226具有与安装螺栓669A不同的其他安装螺栓(第二安装螺栓669B),安装板663具有供其他安装螺栓669B插通的其他插通孔665,其他插通孔665形成为与安装区域666相同的长度。
根据该构成,即使插通于具有导向区域667的插通孔664的安装螺栓669A松动,也能够通过其他安装螺栓669B以及其他插通孔665来限制罩构件26错动。
另外,作业机具备将罩构件26朝打开方向施力的减震器555。
根据该构成,在使罩构件26移动导向区域667的量时,能够利用减震器555的作用力。
另外,作业机具备配置于罩构件26的侧方的驾驶室5、以及对罩构件26的驾驶室5侧进行覆盖的固定罩27,减震器555在打开了罩构件26的状态下使罩构件26沿导向区域667进行移动,从而罩构件26配置于朝远离驾驶室5的方向移位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减震器555的作用力来使罩构件26朝远离驾驶室5的方向移位,能够使固定罩27从驾驶室5与罩构件26之间容易地伸出。
另外,铰链226具有:铰链托架654,其安装于机架构件206;以及铰链轴658,其将动臂659能绕机体前后方向K1的轴心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铰链托架654,连结板668配置于关闭状态的罩构件26内的上部且机体内部侧,并重叠安装在安装板663上。
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将罩构件26能绕机体前后方向K1的轴心摆动地安装于机架构件206。
另外,作业机具备设置于罩构件26内且对罩构件26进行支承的框体225,框体225具有:第一杆材672,其从连结板668沿罩构件26配设于机体2前方侧;第二杆材673,其从连结板668沿罩构件26配设于机体2外部侧;以及第三杆材674,其从连结板668沿罩构件26配设于机体2后方侧。
根据该构成,通过框体225,能够将罩构件26从前部直至后部地进行支承。
另外,罩构件26具有主罩647A以及安装于主罩647A且颜色与主罩647A不同的副罩647B。
在将主罩与副罩一体形成且进行双色涂装的情况下,需要对不涂之处进行掩蔽,而通过将主罩647A与副罩647B设为分体,能够分别单独地进行涂装。由此,能够简化涂装工序,能够对罩构件26简单地进行双色涂装。
另外,作业机1具备:机体2;原动机E1,其搭载于机体2的后部;能开闭的机罩(机罩后部22B),其覆盖原动机E1的后方;设备,其配置得比原动机E1靠外侧方且搭载于机体2;以及能开闭的罩构件26,其覆盖设备且配置于机罩22B的侧方,罩构件26在机罩22B侧的端部侧具有插入缘部650,该插入缘部650在关闭了机罩22B以及罩构件26的状态下进入机罩22B的内侧。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罩构件26的插入缘部650进入机罩22B的内侧,从而能够防止在关闭了机罩22B以及罩构件26的状态下从后方观察时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能够防止外观品质的恶化。
另外,机罩22B以上部绕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的轴心被枢轴支承的方式能上下摆动,罩构件26以上部绕沿机体前后方向K1延伸的轴心被枢轴支承的方式能上下摆动。
根据该构成,即使构成为使罩构件26的插入缘部650进入机罩22B的内侧,也不会妨碍机罩22B以及罩构件26的开闭。
另外,作业机具备设置于机罩22B以及罩构件26的内侧的密封抵靠构件709,机罩22B具有第一支撑壁642,该第一支撑壁642安装有插入缘部650的位于机体内部的第一密封构件643,罩构件26具有第二支撑壁651,该第二支撑壁651设置得比插入缘部650靠机体外部且安装有第二密封构件652,密封抵靠构件709具有在关闭了机罩22B时供第一密封构件643抵接的第一抵接面639g、以及在关闭了罩构件26时供第二密封构件652抵接的第二抵接面639h。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插入缘部650与对机罩22B进行密封的构件抵接。
另外,机罩22B在罩构件26侧的端部侧具有朝原动机E1侧延伸的机罩缘部644,插入缘部650在机罩缘部644的原动机E1侧进入机罩22B的内侧。
根据该构成,能够缩窄机罩22B与罩构件26之间的前后的间隙。
另外,作业机具备:支承机架11,其在机罩22B的内侧竖立设置于机体2,且对该机罩22B进行支承;驾驶室5,其配置于机罩22B的前方;以及固定机罩22C,其配置于驾驶室5与机罩22B之间,固定机罩22C安装于支承机架11,且具有供机罩22B的上部前侧进行抵接的第三密封构件636。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牢靠地进行驾驶室5与机罩22B之间的密封的同时,简化密封结构的形状。
另外,支承机架11具有:多个脚体(第一前脚57L、第二前脚57R、第一后脚58L、第二后脚58R);上部板59,其固定于多个57L、57R、58L以及58R的上部,且对驾驶室5的后部进行载置;以及板构件20,其以上方突出状固定于上部板59的后部,固定机罩22C具有:纵板部22Ca,其配置于板构件20的前侧且驾驶室5的后侧;第四密封构件634,其安装于纵板部22Ca的下部且与上部板59抵接;以及上板部22Cb,其从纵板部22Ca的上部越过板构件20而朝后方延伸,第三密封构件636安装于上板部22Cb的后部。
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加牢靠地进行驾驶室5与机罩22B之间的密封。
另外,作业机1具备:机体2;原动机E1,其搭载于机体2;间隔壁构件22A,其将收容原动机E1的原动机室E2与原动机室E2的上部前方间隔开;分隔板47,其配置于间隔壁构件22A的下方且将原动机室E2的下部前方进行分隔;以及夹紧件683,其设置于分隔板47的上部,且将从原动机室E2布设至间隔壁构件22A的前方的配管类(第一配管684A~第四配管684D)进行固定,间隔壁构件22A具有位于夹紧件683的上方且能从该间隔壁构件的前方访问夹紧件683的所述原动机室侧的检修开口71,夹紧件683构成为能在原动机室E2侧拆卸。
根据该构成,能够从设置于间隔壁构件22A的检修开口71访问夹紧件683并将该夹紧件683在原动机室E2侧进行拆卸。由此,即使不降下间隔壁构件22A,也能够拆卸夹紧件683。
另外,作业机具备:撑条686,其固定于分隔板47的背面;以及按压构件687,其从上方安装至撑条686来对夹紧件683进行按压。
根据该构成,能够从上方访问按压构件687来对该按压构件687进行拆卸,能够容易地进行夹紧件683的拆卸。
另外,夹紧件683具有:上部的第一构件683A,其从后方与分隔板47抵接且能进行后方移动;以及下部的第二构件683B,其卡止于分隔板47,且与第一构件683A协作来夹住配管类684A~684D,按压构件687具有对第一构件683A进行按压的按压部692、以及对第一构件683A的后方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694。
根据该构成,若拆下夹紧件683的第一构件683A,则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管类684A~684D的更换。
另外,分隔板47具有切口凹部685,该切口凹部685具有底面685a、从底面685a的一端朝上方延伸的一侧面685b、以及从底面685a的另一端朝上方延伸的另一侧面685c,且形成为朝上方开口的槽形,夹紧件683插入切口凹部685,且具有形成于一侧面685b侧的第一凹部698、形成于另一侧面685c侧的第二凹部699、以及形成于底面685a侧的第三凹部700,第一凹部698具有:第一向前面698a,其与形成有一侧面685b的第一壁部47a的背面抵接;第一向下面698b,其形成为从第一向前面698a的上端朝前方延伸,且与第一壁部47a的上表面抵接;以及第一横向面698c,其形成为从第一向前面698a的一侧面685b侧的端部朝前方延伸,且与一侧面685b抵接,第二凹部699具有:第二向前面699a,其与形成有另一侧面685c的第二壁部47b的背面抵接;第二向下面699b,其形成为从第二向前面699a的上端朝前方延伸,且与第二壁部47b的上表面抵接;以及第二横向面699c,其形成为从第二向前面699a的另一侧面685c侧的端部朝前方延伸,且与另一侧面685c抵接,第三凹部700具有:第三向前面700a,其将第一向前面698a及第二向前面699a的下部彼此进行连接,且与形成有底面685a的第三壁部47c的背面抵接;第三向下面700b,其形成为从第三向前面700a的上端朝前方延伸,且与底面685a抵接;以及第四向下面700c,其位于第三向下面700b的前方,且形成于比第三向下面700b低的位置,夹紧件683由将第一凹部698以及第二凹部699上下分割的割面进行分割。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将夹紧件683与分隔板47之间牢靠密封的同时,容易地拆卸夹紧件683。
另外,夹紧件683不仅具有供配管类684A~684D穿过的多个管插通部(第一管插通部701A~第四管插通部701D),而且由对各管插通部701A~701D进行二分的割面上下分割,多个管插通部701A~701D设置为相邻的管插通部701A~701D彼此上下错位。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夹紧件683的宽度紧凑地形成。
另外,作业机具备:驾驶室5,其相对于间隔壁构件22A而设置于与原动机室E2侧相反的一侧;以及空调主体136,其设置于驾驶室5侧,夹紧件683对与空调主体136连接的配管类684A~684D进行固定。
根据该构成,即使不降下间隔壁构件22A,也能够更换与空调主体136连接的配管类684A~684D。
另外,作业机1具备:机体2;原动机E1,其搭载于机体2的后部;机罩(机罩后部22B),其能开闭地覆盖原动机E1的后方;配重46,其设置于机罩22B的下侧;以及相机608,其能拍摄机体2的后方,相机608以能进行角度设定使得配重46进入拍摄范围的方式安装于机罩22B的外侧。
根据该构成,将相机608安装于机罩22B的外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相机608的角度设定。
另外,具备覆盖相机608的相机罩609,相机罩609从机罩22B的内侧进行安装。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从机罩22B的外侧拆卸相机608。
另外,机罩22B具有包含能安装显示构件(车标612)的显示安装部613的安装座(第一安装座611),安装座611具有用于安装相机608的相机安装部614,相机罩609能取代显示构件612安装于显示安装部613。
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供显示构件612进行安装的安装座611来安装相机608。
另外,机罩22B具有上壁22Da以及沿从上壁22Da的后端越往下方越朝后方转移的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壁22Db,安装座611设置于延伸设置壁22Db。
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进行将配重46纳入拍摄范围的相机608的安装角度的设定。
另外,相机罩609具有供显示构件612进行安装的其他安装座(第二安装座627)。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显示构件612安装于相机罩609,而无需在机罩另行设置在安装相机608的情况下的安装座。
另外,相机罩609具有:罩主体623,其覆盖相机608;罩托架624,其安装于显示安装部613;延伸片625,其从罩托架624朝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一方及另一方延伸;以及装饰件626,其安装于延伸片625而与机罩22B抵接。
根据该构成,装饰件626在罩主体623的机体宽度方向K2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与机罩22B抵接,从而能够防止罩主体623的摇晃。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标号说明)
2 机体
5 驾驶室
11 支承机架
20 板构件
22B 机罩后部(机罩)
22C 固定机罩
22Ca 纵板部
22Cb 上板部
26 罩构件(罩主体)
27 固定罩
57L 脚体(第一前脚)
57R 脚体(第二前脚)
58L 脚体(第一后脚)
58R 脚体(第二后脚)
59 上部板
206 机架构件
225 框体
226 铰链
555 减震器
634 第四密封构件
636 第三密封构件
639g 第一抵接面
639h 第二抵接面
642 第一支撑壁
643 第一密封构件
644 机罩缘部
647A 主罩
647B 副罩
650 插入缘部
651 第二支撑壁
652 第二密封构件
654 铰链托架
658 铰链轴
659 动臂
663 安装板
664 插通孔
666 安装区域
667 导向区域
668 连结板
669A 安装螺栓(第一安装螺栓)
669B 其他安装螺栓(第二安装螺栓)
665 其他插通孔
672 第一杆材
673 第二杆材
674 第三杆材
709 密封抵靠构件
E1 原动机
K1 机体前后方向
K2 机体宽度方向。

Claims (15)

1.一种作业机,具备:
机体;
机架构件,其支承于所述机体;
罩构件,其对搭载于所述机体的设备进行覆盖;以及
铰链,其将所述罩构件能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机架构件,
所述罩构件具有安装于所述铰链的连结板,
所述铰链具有:动臂,其能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所述机架构件;安装板,其固定于所述动臂的摆动端侧;以及安装螺栓,其将所述连结板安装至所述安装板,
形成于所述安装板的所述安装螺栓的插通孔形成为长孔,所述长孔具有利用所述安装螺栓将所述连结板安装至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区域以及从所述安装区域延长形成的对所述安装螺栓进行引导的导向区域,
所述导向区域形成为:在使所述动臂向上方摆动的状态下从所述安装区域向上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
驾驶室,其配置于所述罩构件的侧方;以及
固定罩,其覆盖所述罩构件的驾驶室侧,
所述导向区域形成为:在关闭了所述罩构件的状态下沿远离所述驾驶室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铰链具有与所述安装螺栓不同的其他安装螺栓,
所述安装板具有供所述其他安装螺栓插通的其他插通孔,
所述其他插通孔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安装区域相同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对所述罩构件朝打开方向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
驾驶室,其配置于所述罩构件的侧方;以及
固定罩,其覆盖所述罩构件的驾驶室侧,
所述减震器在打开了所述罩构件的状态下使所述罩构件沿所述导向区域移动,从而所述罩构件配置于朝远离所述驾驶室的方向移位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铰链具有:铰链托架,其安装于所述机架构件;以及铰链轴,其使所述动臂能绕机体前后方向的轴心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于所述铰链托架,
所述连结板配置于关闭状态的所述罩构件内的上部且机体内部侧,并重叠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框体,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罩构件内,且对所述罩构件进行支承,
所述框体具有:第一杆材,其从所述连结板沿所述罩构件配设于机体前方侧;第二杆材,其从所述连结板沿所述罩构件配设于机体外部侧;以及第三杆材,其从所述连结板沿所述罩构件配设于机体后方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罩构件具有主罩以及安装于所述主罩且颜色与所述主罩的颜色不同的副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
原动机,其搭载于所述机体的后部;以及
能开闭的机罩,其覆盖所述原动机的后方,
所述罩构件能开闭,并配置于所述机罩的侧方的比所述原动机靠外侧方的位置,且所述罩构件在所述机罩侧的端部侧具有在关闭了所述机罩以及该罩构件的状态下进入所述机罩的内侧的插入缘部。
10.一种作业机,具备:
机体;
原动机,其搭载于所述机体的后部;
能开闭的机罩,其覆盖所述原动机的后方;以及
能开闭的罩构件,其配置得比所述原动机靠外侧方,对搭载于所述机体的设备进行覆盖,且配置于所述机罩的侧方,
所述罩构件在所述机罩侧的端部侧具有在关闭了所述机罩以及该罩构件的状态下进入所述机罩的内侧的插入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机罩以上部绕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被枢轴支承的方式能上下摆动,
所述罩构件以上部绕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心被枢轴支承的方式能上下摆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密封抵靠构件,所述密封抵靠构件设置于所述机罩以及所述罩构件的内侧,
所述机罩具有第一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安装有所述插入缘部的位于机体内部的第一密封构件,
所述罩构件具有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二支撑壁设置得比所述插入缘部靠机体外部,且安装有第二密封构件,
所述密封抵靠构件具有在关闭了所述机罩时供第一密封构件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在关闭了所述罩构件时供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机罩在所述罩构件侧的端部侧具有朝原动机侧延伸的机罩缘部,
所述插入缘部在所述机罩缘部的原动机侧进入机罩的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
支承机架,其在所述机罩的内侧竖立设置于所述机体,并对该机罩进行支承;
驾驶室,其配置于所述机罩的前方;以及
固定机罩,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室与所述机罩之间,
所述固定机罩安装于所述支承机架,且具有供所述机罩的上部前侧抵接的第三密封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支承机架具有:多个脚体;上部板,其固定于所述多个脚体的上部,且对所述驾驶室的后部进行载置;以及板构件,其以上方突出状固定于所述上部板的后部,
所述固定机罩具有:纵板部,其配置于所述板构件的前侧且所述驾驶室的后侧;第四密封构件,其安装于所述纵板部的下部,且与所述上部板抵接;以及上板部,其从所述纵板部的上部越过所述板构件而向后方延伸,
所述第三密封构件安装于所述上板部的后部。
CN202080040457.9A 2019-06-26 2020-06-25 作业机 Active CN113891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8609 2019-06-26
JP2019118607A JP7126992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07 2019-06-26
JP2019-118610 2019-06-26
JP2019118612A JP7126994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04 2019-06-26
JP2019118605A JP7126990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08 2019-06-26
JP2019118608A JP7191782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10A JP7126993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13A JP7191784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04A JP7126989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11 2019-06-26
JP2019-118605 2019-06-26
JP2019-118612 2019-06-26
JP2019118611A JP7191783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09A JP7234048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JP2019-118606 2019-06-26
JP2019-118613 2019-06-26
JP2019118606A JP7126991B2 (ja) 2019-06-26 2019-06-26 作業機
PCT/JP2020/024980 WO2020262522A1 (ja) 2019-06-26 2020-06-25 作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1974A true CN113891974A (zh) 2022-01-04
CN113891974B CN113891974B (zh) 2023-06-23

Family

ID=74061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0457.9A Active CN113891974B (zh) 2019-06-26 2020-06-25 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5783A1 (zh)
EP (1) EP3992372A4 (zh)
CN (1) CN113891974B (zh)
WO (1) WO20202625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6041A (zh) * 2022-12-01 2023-04-2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翻转结构和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69878S1 (en) * 2019-09-30 2022-11-15 Kubota Corporation Backhoe loader
CN114761267A (zh) * 2019-12-27 2022-07-15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
JP2022101318A (ja) * 2020-12-24 2022-07-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US20230116011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Caterpillar Inc. Seconda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with service orientation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6928A (ja) * 1996-05-27 1997-12-09 Kubota Corp 旋回作業機
JP2005054534A (ja) * 2003-08-07 2005-03-0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1741932A (zh) * 2003-09-10 2006-03-0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JP3881170B2 (ja) * 2000-11-28 2007-02-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旋回作業機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CN101550711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的上部构造
CN101736770A (zh) * 2008-11-17 2010-06-16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的机罩构造
CN102947512A (zh) * 2010-06-15 2013-02-27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电动式工程机械
JP5154467B2 (ja) * 2009-02-12 2013-02-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旋回作業機のボンネット・カバー構造
JP2017110420A (ja) * 2015-12-17 2017-06-22 株式会社日立建機ティエラ 小型の建設機械
CN107614799A (zh) * 2015-09-30 2018-01-19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械
JP2018069867A (ja) * 2016-10-26 2018-05-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2018071122A (ja) * 2016-10-26 2018-05-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091B2 (ja) * 1977-03-04 1985-01-19 日本鉱業株式会社 亜硫酸ガス含有焙焼ガス中の水銀除去法
JPH11280117A (ja) 1998-03-31 1999-10-1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JP2005213816A (ja) 2004-01-28 2005-08-11 Kubota Corp 作業機のシート取付装置
JP2007092278A (ja) 2005-09-26 2007-04-12 Kubota Corp バックホーの上部構造
JP2009007764A (ja) * 2007-06-26 2009-01-15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5120891B2 (ja) * 2008-08-13 2013-01-16 キャタピラー エス エー アール エル ドアパネル
DE112009000021T5 (de) * 2008-09-02 2010-10-28 Caterpillar Japan Ltd. Scharnier- und Türeinheit
JP2011116253A (ja) 2009-12-03 2011-06-16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5451668B2 (ja) 2011-03-07 2014-03-2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
JP5566444B2 (ja) 2012-12-11 2014-08-0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運転室
EP2789752B1 (en) * 2013-04-11 2018-06-06 Yanmar Co., Ltd. Attaching structure for door of working vehicle
JP2016188063A (ja) 2015-03-30 2016-11-04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6773375B2 (ja) 2017-06-29 2020-10-21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6847911B2 (ja) 2018-12-27 2021-03-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6928A (ja) * 1996-05-27 1997-12-09 Kubota Corp 旋回作業機
JP3881170B2 (ja) * 2000-11-28 2007-02-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旋回作業機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JP2005054534A (ja) * 2003-08-07 2005-03-0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1741932A (zh) * 2003-09-10 2006-03-0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CN101550711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的上部构造
CN101736770A (zh) * 2008-11-17 2010-06-16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的机罩构造
JP5154467B2 (ja) * 2009-02-12 2013-02-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旋回作業機のボンネット・カバー構造
CN102947512A (zh) * 2010-06-15 2013-02-27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电动式工程机械
CN107614799A (zh) * 2015-09-30 2018-01-19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械
JP2017110420A (ja) * 2015-12-17 2017-06-22 株式会社日立建機ティエラ 小型の建設機械
JP2018069867A (ja) * 2016-10-26 2018-05-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2018071122A (ja) * 2016-10-26 2018-05-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6041A (zh) * 2022-12-01 2023-04-2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翻转结构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05783A1 (en) 2022-04-07
WO2020262522A1 (ja) 2020-12-30
EP3992372A4 (en) 2023-11-15
CN113891974B (zh) 2023-06-23
EP3992372A1 (en) 202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6989B2 (ja) 作業機
JP7126990B2 (ja) 作業機
CN113891974B (zh) 作业机
EP1707688B1 (en) Swiveling work machine
US8485589B2 (en) Cabin system
US7559601B2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EP1457364B1 (en) Work vehicle comprising an air conditioner
US11781291B2 (en) Work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7234048B2 (ja) 作業機
JP7191783B2 (ja) 作業機
JP7191784B2 (ja) 作業機
JP7126991B2 (ja) 作業機
JP7126994B2 (ja) 作業機
JP7126992B2 (ja) 作業機
JP7191782B2 (ja) 作業機
JP7126993B2 (ja) 作業機
JP4303156B2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2009202684A (ja) 作業車両のラジエータ取付構造
US20140166233A1 (en) Under cab hvac cassette module
KR20150035357A (ko) 자탈형 콤바인, 콤바인 및 작업차
JP2020150912A (ja) 乗用管理機
JP2023006515A (ja) 作業機
JP2023006517A (ja) 作業機
JP2019004786A (ja) 収穫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