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4805A -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4805A
CN113854805A CN202110636154.XA CN202110636154A CN113854805A CN 113854805 A CN113854805 A CN 113854805A CN 202110636154 A CN202110636154 A CN 202110636154A CN 113854805 A CN113854805 A CN 113854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ntainer
container
outer container
gap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61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桝泽岳史
寺岛幸之介
小岛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 Ohyama Inc filed Critical Iris Ohyam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854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4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发生如下问题,即:因为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的间隙未形成为预想尺寸,导致在各部分上产生加热不均、或者作为热管的功能降低等;电饭锅(10)具备内胆;内胆具有:有底筒状的内侧容器、有底筒状的外侧容器、形成于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并被减压的密闭空间、以及在密闭空间中通过加热而气化的工作液;在内胆中,用于在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隙的间隙确保部形成为从外侧容器朝向内侧容器凸起的形状。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背景技术
目前,提供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的加热烹调器。专利文献1的加热烹调器形成为有底筒状,且呈内部具有密闭空间的双层壁结构。该加热烹调器具有形成为有底筒状的内侧容器及外侧容器、和注入形成于两者之间的密闭空间内的工作液。专利文献1的加热烹调器将工作液设定为工作液不会将整个底面覆盖的量,以便高效地对加热烹调器的内侧的侧壁进行加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1037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在制造如上述加热烹调器那样,在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具有密闭空间的加热烹调器时,在使密闭空间变为减压状态时内侧容器会相对于外侧容器发生错位,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的间隙尺寸很有可能无法成为预想尺寸。若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的间隙尺寸成为预想以外的尺寸,则有可能导致加热烹调器的各部分在发生加热不均匀。另外,当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的间隙尺寸超出规定范围且变得不均匀时,存在有损作为热管的功能这一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因为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的间隙尺寸未形成为预想尺寸而发生各部分的加热不均匀、或者作为热管的功能降低等问题。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有底筒状的内侧容器;有底筒状的外侧容器;形成于所述内侧容器与所述外侧容器之间并被减压的密闭空间;以及在所述密闭空间内通过加热而气化的工作液;用于在所述内侧容器与所述外侧容器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隙的间隙确保部形成为从所述外侧容器朝向所述内侧容器凸起的形状。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间隙确保部,在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确保有预想尺寸的间隙。因此,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不易在各部分上产生加热不均。另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通过在形成于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的密闭空间内收纳通过加热而气化的工作液,使该部分作为热管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发挥预想的加热性能。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最大限度地抑制各部分中发生加热不均、或者作为热管的功能降低的加热烹调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构成间隙确保部的凸形状的部分形成于外侧容器上。因此,在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能够使构成内侧容器的面平滑,不必形成用于构成间隙确保部的凹陷等。由此,能够抑制例如米粒等加热烹调的对象物卡在或进入构成间隙确保部的部分内。
(2)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外侧容器的周面及底面中的至少所述周面上设置有所述间隙确保部。
根据该构成,能够至少在周面上使外侧容器与内侧容器之间的间隙成为预想尺寸。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抑制周向上的各部分发生加热不均、或者作为热管的功能降低的加热烹调器。
(3)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确保部形成为山型。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形成于外侧容器的间隙确保部与内侧容器接触的情况下,间隙确保部也是在形成为山型的部分的顶部与内侧容器接触。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间隙确保部与内侧容器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接触面积限制为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抑制基于热管的效果降低。
(4)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确保部在周面上沿周向设置于至少三个位置处。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间隙确保部,在周向的各部分上使外侧容器与内侧容器的间隙为适当的尺寸。
在此,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得到如下见解:当在形成于外侧容器与内侧容器之间的密闭空间中通过加热工作液而产生的气泡的大小变大时,由该气泡引起的冲击波、工作声(沸腾声)也呈变大的趋势。基于该见解,认为通过抑制加热工作液而产生的气泡的大小,也能够降低冲击波或工作声。
(5)基于该见解,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液含有消泡剂。
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通过加热工作液而产生的气泡的大小变大,从而能够降低产生大的冲击波或工作声的可能性。
(6)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容器上朝向外侧设置有安全阀,该安全阀以所述密闭空间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为条件而变为打开状态。
根据该构成,当密闭空间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时,能够将压力排出至外部,因而能够抑制密闭空间的内压变得过高。另外,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设置安全阀,能够抑制在加热烹调器的内侧形成多余的突出部。
(7)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容器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为将所述安全阀覆盖。
根据该构成,可以将把手活用为用于覆盖安全阀的盖部件。因此,根据上述构成,无需另外设置覆盖用的部件,与之相应地,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和构成的简化。
(8)本发明的电饭锅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作为内胆。
根据该构成,能够提供一种煮饭时各部分上不会发生加热不均的电饭锅。
(9)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确保部设置于构成所述外侧容器的底面上。
根据该构成,能够使底面处的外侧容器与内侧容器之间的间隙最佳化,而且能够抑制底面上发生翘曲。
(10)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确保部在构成所述外侧容器的底面上沿周向设置于至少三个位置处。
根据该构成,能够使底面的周向各部分中外侧容器与内侧容器之间的间隙最佳化,而且能够抑制发生翘曲。
(11)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外侧容器的底面具有外周部和比该外周部更靠内周侧的内周部,所述间隙确保部设置于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内周部上。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底面的外周部及内周部两者上使外侧容器与内侧容器之间的间隙最佳化,而且能够抑制发生翘曲。
(12)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外侧容器的底面具有外周部和比该外周部更靠内周侧的内周部,所述内周部上具有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配置部,所述间隙确保部设置于偏离所述传感器配置部的位置上。
根据该构成,不会妨碍在传感器配置部上配置传感器,能够在底面的外周部及内周部两者上使外侧容器与内侧容器之间的间隙最佳化,而且能够抑制发生翘曲。
(13)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液是在水中按重量比计添加了10%以上的消泡剂而成的液体。
根据该构成,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通过加热工作液而产生的气泡的大小变大,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产生大的冲击波和工作声的可能性。
(14)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收纳有在非加热状态下能够将所述外侧容器的底面覆盖的容量的所述工作液。
根据该构成,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作为通常的使用形态预想到的范围内以倾斜的姿态设置加热烹调器,也能够适当地发挥基于热管效果的加热性能的加热烹调器。
(15)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焊接在所述外侧容器上。
根据该构成,与采用例如螺合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上的类型的安全阀时相比,能够使用板厚薄的外侧容器。
(16)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密闭空间连通且端部被封闭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被所述把手覆盖。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把手活用为用于覆盖连通管的盖部件。因此,根据上述构成,无需另外设置用于覆盖连通管的部件,与之相应地,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和构成的简化。
(17)上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具有:固定在所述外侧容器上的板部材、安装于构成所述板部件的一个面侧的第一盖部、以及安装于构成所述板部件的另一个面侧的第二盖部,并且,所述把手经由所述板部件将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一体化,并以将所述安全阀收纳于所述第二盖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外侧容器上。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把手牢牢地固定在外侧容器上,并能够利用把手可靠地覆盖安全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发生如下问题的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即:因为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之间的间隙未形成为预想尺寸,导致在各部分上产生加热不均、或者作为热管的功能降低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饭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饭锅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电饭锅中使用的内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内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内胆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构成图3所示的内胆的外侧容器的立体图。
图7是构成图3所示的内胆的外侧容器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的内胆的拆除把手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电饭锅
50:内胆(加热烹调器)
60:内侧容器
70:外侧容器
70a:外侧底壁面
70b:外侧侧壁面
70x:外周部
70y:内周部
70z:传感器配置部
72:间隙确保部
74:安全阀
76:连通管
80:密闭空间
90:工作液
100:把手
102:板部件
104:第一盖部
106:第二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饭锅10、以及该电饭锅中使用的内胆50(加热烹调器)详细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简要说明了电饭锅10的构成之后,对作为特征性部分的内胆50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上下左右、正面、背面、侧面、顶面、底面等表示位置关系的用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便以如图1所示呈预想为通常使用形态的姿态设置电饭锅10的状态为前提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电饭锅10具备电饭锅主体20、盖部40以及内胆50。电饭锅10采用如IH(Induction Heating:感应加热)式或压力IH式这样的使内胆50发热的加热方式。
电饭锅主体20具备内胆收纳部22、加热部24、电源部26、温度传感器28、控制部30等。内胆收纳部22是为了收纳内胆50而设置的部分。内胆收纳部22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状地开口,且朝向上侧敞开的凹状形状。因此,电饭锅主体20可以相对于内胆收纳部22从上方放入或取出内胆50。
加热部24设置于内胆收纳部22的下侧。加热部24用于对内胆50进行加热。加热部24通过通电而发热,本实施方式中由感应线圈构成。构成加热部24的感应线圈在内胆收纳部22的下侧卷绕成大致漩涡状。
电源部26设置于加热部24的下方侧。电源部26用于向加热部24或控制部30等电饭锅10中消耗电力的部分供给电力。电源部26可以向构成加热部24的感应线圈施加高频电流。因此,电饭锅10可以通过电源部26向构成加热部24的感应线圈施加高频电流而在内胆50内产生涡电流,从而通过内胆50内的电阻使内胆50发热。
温度传感器28设置于内胆收纳部22下方相当于内胆收纳部22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温度传感器28用于测量收纳于内胆收纳部22中的内胆50的底部的温度。
控制部30配置于电饭锅主体20中相对于内胆收纳部22位于正面侧的空间内。控制部30与电源部26、温度传感器28以及后述的盖部40上设有的操作部44等电连接。控制部30能够经由操作部44受理电饭锅10的动作设定信号,或者根据来自温度传感器28的输出信号控制电源部26的输出,从而控制电饭锅10的动作。
盖部40通过铰链机构42可转动地连结在电饭锅主体20的上部。盖部40通过变为关闭状态,能够将内胆收纳部22的开口部覆盖封闭。另外,当盖部40变为打开状态时,盖部40通过铰链机构42转动,使内胆收纳部22的开口部变为打开状态。盖部40具备操作部44和蒸汽排出部46。
操作部44用于操作电饭锅10,并且设置于盖部40的顶面侧。操作部44具备多个按钮44a和显示装置44b,多个按钮44a设置为露出于盖部40的顶面。操作部44可以通过按钮操作来选择电饭锅10的运行模式或预约运行等。另外,操作部44可以通过显示装置44b显示通过按钮操作选择的运行模式或预约的运行等。
蒸汽排出部46用于排出使盖部40变为关闭状态进行煮饭时产生的蒸汽。当盖部40变为关闭状态时,蒸汽排出部46设置于内胆收纳部22或收纳于其中的内胆50的上方的位置处。蒸汽排出部46具有由朝向盖部40的顶面侧及底面侧(内胆收纳部22侧)敞开的开口、和连结两个开口的通路构成的排气路径,能够经由该排气路径从电饭锅10的内侧向外侧排出蒸汽。
内胆50是能够相对于上述内胆收纳部22放入或取出的煮饭用的锅胆。如图3或图5所示,内胆50呈朝向上侧敞开的大致有底圆筒状,能够在内部收纳煮饭用的粮食等。如图4或图5所示,内胆50采用由内侧容器60和外侧容器70构成的双层壁结构。另外,如图5所示,内胆50在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80,在密闭空间80中封入工作液90,并且设置有把手100。以下,对内胆50的各部分的构成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
内侧容器60由磁性体(本实施方式中为不锈钢)构成。内侧容器60利用耐热性的氟类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对内侧的面实施了表面加工。如图4或图5所示,内侧容器60形成为朝向上侧敞开的有底的大致圆筒状的形状。具体而言,内侧容器60具有内侧底壁面60a、内侧侧壁面60b、内侧角部60c以及第一凸缘部60d,且大致整体平滑地形成。
内侧底壁面60a是构成内侧容器60的底的部分,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的形状。内侧底壁面60a可以形成为水平方向上大致平坦的形状、或者从外周侧朝向中央侧缓缓隆起的形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底壁面60a采用从外周侧朝向中央侧缓缓隆起的形状。内侧侧壁面60b是构成内侧容器60的侧部的圆筒状部分。内侧侧壁面60b例如除了构成表示煮饭时的水量的刻度的部分等之外,大致整体上平滑地形成而不具有凹凸等。内侧角部60c是在内侧容器60的外周侧将内侧底壁面60a与内侧侧壁面60b平滑地连接的部分。内侧角部60c呈弯曲成R状的形状。第一凸缘部60d是在内侧侧壁面60b的敞开端(与内侧角部60c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朝向内侧容器60的径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的凸缘状的部分。第一凸缘部60d形成于内侧侧壁面60b的整周上。
外侧容器70与上述内侧容器60同样由磁性体(本实施方式中为不锈钢)构成。外侧容器70对内侧的面(构成密闭空间80的面)实施了镜面处理。如图4至图7所示,在形成为朝向上侧敞开的有底的大致圆筒状的形状这一点上,外侧容器70的构成与内侧容器60相同。具体而言,在具有外侧底壁面70a、外侧侧壁面70b、外侧角部70c以及第二凸缘部70d这一点上,外侧容器70的构成与内侧容器60相同。除了这些构成之外,外侧容器70还具备间隙确保部72、安全阀74以及连通管76。
外侧底壁面70a是构成外侧容器70的底的部分。外侧底壁面70a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的形状。外侧底壁面70a可以形成为水平方向上大致平坦的形状、或者从外周侧朝向中央侧缓缓隆起的形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底壁面70a具有外周部70x和比外周部70x更靠内周侧的内周部70y,且呈从外周部70x朝向内周部70y缓缓隆起的形状。外侧侧壁面70b是构成外侧容器70的侧部的圆筒状部分。外侧角部70c是在外侧容器70的外周侧将外侧底壁面70a与外侧侧壁面70b平滑地连接的部分。外侧角部70c呈弯曲成R状的形状。第二凸缘部70d是在外侧侧壁面70b的敞开端(与外侧角部70c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朝向外侧容器70的径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的凸缘状的部分。第二凸缘部70d形成于外侧侧壁面70b的整周上。
间隙确保部72用于在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隙。间隙确保部72设置于构成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和外侧侧壁面70b上。如图6等所示,间隙确保部72形成为从外侧容器70朝向内侧容器60凸起的形状。只要是构成间隙确保部72的凸状形状即可,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山型的形状。另外,间隙确保部72通过使构成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或外侧侧壁面70b以从外侧朝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变形而形成。
如图6或图7所示,间隙确保部72设置于外侧侧壁面70b的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间隙确保部72在距外侧底壁面70a侧规定的高度H1的位置处,沿外侧侧壁面70b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另外,间隙确保部72在距外侧侧壁面70a侧规定的高度H2(H2>H1)的位置处,沿外侧侧壁面70b的周向相隔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进而,间隙确保部72形成为:设置于高度H1的位置处的间隙确保部与设置于高度H2的位置处的间隙确保部沿上下方向排列。
间隙确保部72在外侧底壁面70a上也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间隙确保部72在外侧底壁面70a中构成外周部70x的区域中,沿周向相隔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另外,设置于外周部70x上的间隙确保部72分别设置于与设置于外侧侧壁面70b上的间隙确保部72相对应的位置上。即,间隙确保部72在构成外周部70x的区域内设置于虚拟线上的位置处,该虚拟线是指连接外侧侧壁面70b中设有间隙确保部72的位置与外侧底壁面70a的中心的线。因此,形成于外侧底壁面70a上的间隙确保部72与形成于外侧侧壁面70b上的间隙确保部72在周向上设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处。
间隙确保部72还设置于外侧底壁面70a中构成内周部70y的区域中。内周部70y的中央侧的区域是作为传感器配置部70z的部分,在将内胆50收纳于内胆收纳部22中的状态下,该传感器配置部70z的下方配置有温度传感器28。因此,间隙确保部72在内周部70y中设置于偏离传感器配置部70z的区域(本实施方式中为相比传感器配置部70z更靠外周侧的区域)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确保部72在内周部70y中设置于传感器配置部70z的外周侧的区域中的多个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位置)上。
安全阀74是以超过规定压力为条件变为打开状态的阀门。安全阀74设置为在内胆50的组装状态下与形成于内侧容器60和外侧容器70之间的密闭空间80连通。因此,安全阀74以密闭空间80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为条件而变为打开状态。如图4或图8所示,安全阀74以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外侧容器70上。安全阀74由与外侧容器70相同材质的不锈钢形成,并且通过焊接固定在外侧容器70上。由此,与通过例如螺钉式的固定方式等将安全阀74安装在外侧容器70上时相比,能够抑制外侧容器70的板厚变得过厚。
连通管76是设置为在内胆50的组装状态(制造后的状态)下与密闭空间80连通的管。连通管76是在制造内胆50时向密闭空间80内导入工作液90、或者与真空泵等连接以对密闭空间80进行减压的管。连通管76与安全阀74同样以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外侧容器70上。另外,连通管76设置于在周向上与安全阀74错开的位置处。连通管76在制造内胆时为了对密闭空间80进行减压等而使用之后,变为将端部密封的状态。
内胆50通过在使上述内侧容器60收纳于外侧容器70内侧的状态下,利用例如电弧焊接、点焊、无缝焊接、激光焊接等方法将第一凸缘部60d和第二凸缘部70d接合一体化而形成。由此,内胆50在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具备密闭空间80。
如图5所示,密闭空间80是形成于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的空间。即,密闭空间80是形成于内侧容器60的外侧的面与外侧容器70的内侧的面之间的空间。密闭空间80形成为纵向剖视时中空的大致U字形。密闭空间80中收纳有在内胆50的制造工序中通过连通管76导入的工作液90。另外,密闭空间80以在内胆50的制造工序中通过与连通管76连接的真空泵等被减压的状态被密封。
工作液90在制造内胆50时通过连通管76导入密闭空间80内。工作液90例如由像水这样通过加热而气化的液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液90使用在水中按重量比计添加了规定比例以上的消泡剂而成的液体。消泡剂例如可以使用硅酮乳液。本发明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在工作液90中的消泡剂的含有率按重量比计为5%以上时,电饭锅10运行时产生的工作声(沸腾声)大幅降低,通过设为10%以上,能够将工作声(沸腾声)降低至几乎听不到的水平。因此,从抑制电饭锅10运行时产生的工作声(沸腾声)的观点来看,工作液90中的消泡剂的含有率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如图5所示,工作液90的容量为在大致水平地配置内胆50且未加热内胆50的状态下,将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覆盖的程度。
把手100作为用于把持内胆50的把持部发挥作用。如图3或图8等所示,把手100以朝向内胆50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外侧容器70的外侧侧壁面70b上。另外,把手100以将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覆盖的方式安装。即,把手100除了上述作为把持部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作为用于覆盖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的盖部的功能。如图8所示,把手100具有板部件102、第一盖部104以及第二盖部106。
板部件102为板状,通过焊接固定在外侧容器70的外侧侧壁面70b上。由此,板部件102从外侧侧壁面70b朝向内胆50的外侧竖立设置。板部件102具有在安装状态下朝向上方侧的第一面102a和朝向下方侧的第二面102b。板部件102相对于上述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配置于上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板部件102固定在外侧容器70的第二凸缘部70d的下方侧。
第一盖部104以从第一面102a侧覆盖板部件102的方式安装在板部件102上。第一盖部104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固定第二盖部106的卡合部104b。卡合部104b只要能够与第二盖部106侧卡合即可,本实施方式中呈爪状。
另外,第二盖部106是从第二面102b侧安装在板部件102上的部件。第二盖部106上设置有收纳上述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的收纳空间106a。另外,第二盖部106上设置有与第一盖部104的卡合部104b卡合的被卡合部106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盖部106的外侧形成有用于把持的凹部106c,凹部106c的表面上形成有防滑的突条部106d。
把手10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安装,即:将第一盖部104配置于板部件102的上方,将第二盖部106配置于板部件102的下方侧,并使卡合部104b与被卡合部106b卡合,从而以将板部件102夹住的状态将第一盖部104和第二盖部106一体化。另外,第一盖部104和第二盖部106通过从第二盖部106的下方侧安装的螺钉104a被固定在板部件102上。即,把手100通过以穿过第二盖部106上设置的孔(未图示)和板部件102上设置的孔而到达第一盖部104的方式安装螺钉104a,从而将第一盖部104和第二盖部106固定在板部件102上。当如上所述安装了把手100时,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被收纳在把手100(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盖部106)内部的两侧,成为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被覆盖的状态。这样,由于安全阀74被覆盖,因此,即使在密闭空间80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使安全阀变为打开状态,从而使压力排出外部的情况下,压力也不会一下子就释放,而是由盖子暂时承受该压力,因而与安全阀74未被覆盖时相比,安全性变高。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饭锅10中使用的内胆50通过设置间隙确保部72,从而在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确保有预想尺寸的间隙。具体而言,虽然在内胆50的制造工序中通过使与连通管76连接的真空泵工作而进行了使密闭空间80变为减压状态的操作,但由于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因此,能够确保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的间隙至少为与间隙确保部72的突出量相当的尺寸。因此,上述内胆50在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确保有预想尺寸的间隙,从而不易在各部分中发生加热不均。
另外,内胆50在形成于内侧容器60与外侧容器70之间的密闭空间80内收纳有通过加热而气化的工作液90,从而使得该部分可以作为热管发挥作用。另外,如上所述,内胆50中构成密闭空间80的间隙形成为预想尺寸。因此,上述内胆50在作为热管发挥作用的部分中,能够发挥预想的加热性能。因此,根据上述内胆50,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各部分中的加热不均匀、或者作为热管的功能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胆50中,构成间隙确保部72的山型的凸形状形成于外侧容器70上。因此,内胆50可以使构成内侧容器60的内侧底壁面60a和内侧侧壁面60b变得平滑,并未形成用于构成间隙确保部72的凹陷等。因此,内胆50能够抑制例如米粒等加热烹调的对象物卡在或进入构成间隙确保部72的部分内。
如上所述,内胆50在构成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和外侧侧壁面70b两者上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因此,根据上述内胆50,可以抑制周向的各部分及底部上的加热不均匀、或者作为热管的功能降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外侧底壁面70a及外侧侧壁面70b两者上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内胆50例如也可以是外侧底壁面70a上未设置间隙确保部72的构成等。
另外,在上述内胆50中,间隙确保部72形成为山型。因此,即使在内胆50的制造工序中使密闭空间80变为减压状态时,变为间隙确保部72与内胆50的内侧容器60接触的状态,也是形成为山型的间隙确保部72的顶部接触。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将间隙确保部72与内侧容器60的接触面积抑制为最小限度。由此,可以抑制内胆50中的热管的效果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间隙确保部72采用形成为朝向顶部逐渐变尖的山型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间隙确保部72可以采用适当的构成,例如像所谓的突条那样,由细长且沿平面方向延伸的突出部构成等。此外,在设置有与上述不同形态的间隙确保部72的情况下,从抑制内胆50中的热管效果降低等观点出发,优选采用能够将与内侧容器60的接触面积抑制为最小限度的间隙确保部。
在上述内胆50中,间隙确保部72设置于外侧侧壁面70b的周向上的三个位置处。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间隙确保部72,在周向的各部分中使外侧容器70与内侧容器60之间的间隙为适当的尺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外侧侧壁面70b上设置间隙确保部72的位置为周向上的三个位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外侧侧壁面70b的周向上的更多位置处设置间隙确保部7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外侧侧壁面70b的周向上的三个位置处,沿上下方向设有多列(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列)间隙确保部72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增加或减少沿上下方向排列的间隙确保部72的数量(列数)。另外,在外侧侧壁面70b上,也可以将设置于高度H1的位置处的间隙确保部72和设置于高度H2的位置处的间隙确保部72设置于周向上错开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内胆50不仅在外侧侧壁面70b上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在外侧底壁面70a上也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另外,内胆50在构成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上,沿周向相隔规定间隔在三个位置处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进而,内胆50在构成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上,在外周部70x和内周部70y两者上都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因此,内胆50不仅能够使外侧底壁面70a处的外侧容器70与内侧容器60之间的间隙最佳化,而且还能够抑制外侧底壁面70a上发生翘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外侧底壁面70a上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不在外侧底壁面70a上设置间隙确保部72的构成。另外,内胆50沿周向相隔规定间隔地在三个位置处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增加或减少间隙确保部72的数量。另外,内胆50并不限定于在外侧底壁面70a的外周部70x和内周部70y两者上都设置间隙确保部72,也可以仅在外周部70x和内周部70y中的任意一方上设置间隙确保部72。
上述内胆50在构成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的内周部70y处具有配置温度传感器28的传感器配置部70z。因此,内胆50在偏离传感器配置部70z的位置处设置有间隙确保部72。由此,不会妨碍在传感器配置部70z处配置传感器,而且能够实现外侧容器70与内侧容器60之间的间隙的最佳化和翘曲的抑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在传感器配置部70z处配置有温度传感器28,而在偏离传感器配置部70z的位置处设置间隙确保部7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能够使间隙确保部72不会对温度传感器28的配置和动作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传感器配置部70z处也配置间隙确保部72。
如上所述,内胆50使用含有消泡剂的液体作为工作液90。由此,能够抑制随着电饭锅10运行工作液90被加热而产生的气泡的大小变大,从而能够降低产生大的冲击波或工作声的可能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工作液90使用含有消泡剂的液体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不需要考虑随着电饭锅10运行工作液90被加热时产生的工作声(沸腾声)时、或者通过设置其他构成等而能够抑制工作声(沸腾声)的产生和泄漏时等,工作液90也可以不使用含有消泡剂的液体。作为一例,也可以通过喷砂等使外侧容器70的内侧的面(构成密闭空间80的面)的表面变粗糙,从而抑制工作声(沸腾声)的产生和泄漏。该情况下,通过使表面变粗糙,从而不易产生大的气泡。
另外,上述内胆50使用在水中按重量比计添加了10%以上的消泡剂而成的液体作为工作液90。由于采用这样的构成,因此,在内胆50中工作液90被加热而产生的气泡不会很大,从而不会产生大的冲击波和工作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消泡剂的添加量为10%以上的例子,但只要将消泡剂的添加量设为5%以上便有望实现足够的效果。因此,内胆50也可以根据所期待的工作声(沸腾声)的抑制效果而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消泡剂的添加量。
在上述内胆50中,密闭空间80内收纳有非加热状态下能够将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覆盖的容量的工作液90。因此,只要在作为通常的使用形态预想到的范围内,即使以稍微倾斜的姿态设置内胆50,也能够良好地发挥基于热管效果的加热性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工作液90的容量调整为能够将外侧容器70的外侧底壁面70a覆盖的量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所期待的效果适当地进行增减。
如上所述,内胆50具备安全阀74,并且,安全阀74以密闭空间80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为条件而变为打开状态。因此,内胆50能够抑制密闭空间80的内压变得过高,并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优异的性能。另外,内胆50将安全阀74设置为从外侧容器70朝向外侧突出。因此,内胆50虽然是设置有安全阀74的构成,但在内侧不具有多余的突出部,从而使用方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考虑到提高相对于密闭空间80的内压升高的安全性而设置了安全阀74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例如,在能够取代设置安全阀74而使用其他方法来应对密闭空间80的内压升高等时,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安全阀74的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考虑到在内胆50的内侧形成突出部会导致便利性降低,从而设置了安全阀74而在内胆50的内侧未形成突出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内胆50的内侧形成有突出部的构成。
如上所述,内胆50在外侧容器70上设置有把手100,把手100设置为将安全阀74覆盖。因此,上述内胆50可以将把手100活用为用于覆盖安全阀74的盖部件,从而无需另外设置覆盖用的部件。因此,内胆50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和构成的简化,并且能够抑制因为安全阀74的保护、使用者的手碰到安全阀74而发生不良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把手100活用为安全阀74的盖子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另外设置安全阀74用的盖子、或者将安全阀74设置为不向内胆50的外部突出。
上述内胆50将安全阀74焊接在外侧容器70上。因此,与采用例如螺合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上的类型的安全阀74时相比,内胆50能够使用厚度薄的板形成外侧容器70。由此,能够抑制内胆50的重量和制造成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不锈钢的外侧容器70上焊接安装相同材质的安全阀74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不同材料的安全阀并焊接。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采用螺合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上的类型等。
另外,上述内胆50通过把手100覆盖与密闭空间80连通的连通管76。这样,内胆50将把手100活用为用于覆盖连通管76的盖部件,从而无需另外设置用于覆盖连通管76的部件。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实现内胆50的部件数量的削减和构成的简化、轻量化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把手100活用为连通管76的盖子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另外设置连通管76用的盖子、或者将连通管76设置为不向内胆50的外部突出。
上述内胆50的把手100经由固定于外侧容器70上的板部件102将第一盖部104和第二盖部106一体化,并在将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收纳于第二盖部106的状态下安装于外侧容器70上。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将把手100牢牢地固定在外侧容器70上,并通过把手100可靠地覆盖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单个把手100覆盖安全阀74和连通管76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一个把手100仅覆盖安全阀74及连通管76中的一个。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设置两个把手100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通过其中一个覆盖安全阀74,通过另一个覆盖连通管76,等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饭锅10具备上述构成的内胆50。因此,电饭锅10能够在煮饭时各部分上不会产生加热不均。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饭锅10的内胆50,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内胆50例示出的加热烹调器也可以是其他烹调装置中使用的烹调器、或者单独使用的烹调器。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等示出的内容,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还可以根据其教导及精神得到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可以任意选择并组合构成。另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的任意的构成要素、与用于解决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记载的任意构成要素或将用于解决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记载的任意构成要素具体化的构成要素任意组合而构成。对此,有意在本申请的补正或分案申请等中获得专利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能够在加热烹调各种对象物时利用。另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能够适当用作电饭锅的内胆。

Claims (8)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有底筒状的内侧容器;
有底筒状的外侧容器;
形成于所述内侧容器与所述外侧容器之间并被减压的密闭空间;以及
在所述密闭空间内通过加热而气化的工作液;
用于在所述内侧容器与所述外侧容器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隙的间隙确保部形成为从所述外侧容器朝向所述内侧容器凸起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外侧容器的周面及底面中的至少所述周面上设置有所述间隙确保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确保部形成为山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确保部在周面上沿周向设置于至少三个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液含有消泡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容器上朝向外侧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以所述密闭空间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为条件而变为打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容器上设置有把手;
所述把手设置为将所述安全阀覆盖。
8.一种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作为内胆。
CN202110636154.XA 2020-06-30 2021-06-08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Pending CN113854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2324 2020-06-30
JP2020112324A JP2022011293A (ja) 2020-06-30 2020-06-30 加熱調理器、及び炊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4805A true CN113854805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8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6154.XA Pending CN113854805A (zh) 2020-06-30 2021-06-08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11293A (zh)
CN (1) CN113854805A (zh)
TW (1) TWI7657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3118B2 (ja) * 2017-10-26 2022-12-20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5737B (zh) 2022-05-21
TW202202076A (zh) 2022-01-16
JP2022011293A (ja) 2022-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5966B2 (zh)
CN113854805A (zh)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JP6552630B2 (ja) 炊飯器
JP3116861B2 (ja) 炊飯器
CN111281161A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JP2003204867A (ja) 炊飯器
WO2006004051A1 (ja) 高周波調理器
JP6103101B2 (ja) 液体加熱容器
JP2002112886A (ja) 電気炊飯器
JP6664060B2 (ja) 炊飯器
JP4544189B2 (ja) 金属製の真空二重容器を持った電気貯湯容器とその金属製の真空二重容器の製造方法
JP4762282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9962511U (zh) 一种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
JP7103260B2 (ja) 内釜および炊飯器
JP3710796B2 (ja) 炊飯器の蓋内部排水構造
JP3498730B2 (ja) 電気湯沸し器の蓋構造
JP3234142B2 (ja) 電気貯湯容器
JP5300411B2 (ja) 炊飯器
CN211795905U (zh) 内锅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17744000U (zh) 盖体及具有该盖体的烹饪器具
JP2002142975A (ja) 炊飯器
JP4512567B2 (ja) 電気貯湯容器
JP7071630B2 (ja) 二重壁容器
JP3976030B2 (ja) 電気炊飯器
CN109924892B (zh) 一种框式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