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83C - 可变电阻器 - Google Patents

可变电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83C
CN1138283C CNB981021948A CN98102194A CN1138283C CN 1138283 C CN1138283 C CN 1138283C CN B981021948 A CNB981021948 A CN B981021948A CN 98102194 A CN98102194 A CN 98102194A CN 1138283 C CN1138283 C CN 11382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rotor
slide block
shell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021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1242A (zh
Inventor
增田文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1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1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01C10/30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 H01C10/32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the contact moving in an arcuate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变电阻器,能减小滑块弹性作用造成的转子倾斜,能防止接触压力减小,并防止滑块的滑动性能变坏,在外壳1内装有转子3和滑块4,外壳1的下端部安装电阻器基片2,所述电阻器基片2的表面中心部分有集电极25,集电极25外边上有与其同心的圆弧形电阻元件24,滑块4设有基本为U形的第一臂42,基体1的一个端边搭接到转子3,第一接触点部分42a在第一臂前端与圆弧形电阻器滑动接触,滑块4设置第二臂43,第二接触点部分43a在第二臂前端与集电极接触。

Description

可变电阻器
本申请基于1997年5月30日申请的9-157741号申请专利申请、1997年12月18日申请的9-365166号日本专利申请以及1998年4月2日申请的10-89816号日本专利申请。在此三份申请合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助听器、测试仪、通信装置、传感器或其它工业装置中用的小型可变电阻器。
近年来,制造尺寸小重量轻的装置已成为值得注意的趋势。例如,助听器已从袖珍装置发展成耳挂装置,并进一步发展成输入使用者耳道内装置(称为耳道式装置)。特别是要求小尺寸的部件用于典型的耳道式助听器的电路部件。
助听器内使用超小型可变电阻器,例如是外径或边长为2mm的超小型可变电阻器,助听器可以包括稳定的弹性部件,在这种可变电阻器中需要装上滑块。但很难减小能获得优异的接触性能和滑动特性的这种滑块结构的尺寸。
即使用在小型可变电阻器中也能保证有足够弹性的滑块已由日本特开JP-A-61-4162公开,该文献描述的结构滑块的中心部分设置基体,滑块一边设有沟槽形臂,另一边上设有矩形臂,两臂按相同方向在基体的两端折弯,矩形臂经沟槽间隙与沟槽形臂相交叉。
有上述结构的滑块的两臂长度可按需要的小尺寸延长,因此可获得能保证有弹性和高可靠性的可变电阻器。
在上述的可变电阻器中,矩形臂与电阻器基片表面中心构成的集电极接触,沟槽形臂在集电极外围形成的同心圆弧形电阻元件上滑动。因此,转子转动时,滑块以形成在矩形臂前端的接触点部分为其中心而旋转。而且,滑块中心部分设置的基体固定在与转子的旋转轴不同心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滑块的弹性作用使其按与转子倾斜的方向产生一个力矩。转子与主体之间活动时,滑块的接触压力,特别是沟槽形臂与电阻器之间的接触压力按该力矩大小而降低。因此,造成因转子倾斜而使转子与主体之间滑动阻力增大的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能减小滑块弹性作用造成的转子位置倾斜并能防止接触压力降低和滑块的滑动性能变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小尺寸和降低厚度的可变电阻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它包括外壳;可转动地装入外壳内的转子;装在外壳内的电阻器基片,其表面的中心部分有集电极,集电极的外边基本与集电极同心有圆弧形的电阻元件;以及滑块,有在其中心部分的基体,并搭接到转子,它的一个端面上有基本上为U形的第一臂,第一臂的前端有第一接触点部分,另一端面上有第二臂,在第二臂的前端有第二接触点部分。第一臂与第二臂按彼此相反的方向折回。滑块构成为使与电阻器基片的圆弧形电阻元件滑动接触的第一接触点部分设置在从第二臂的折弯部分开始的基体部分内表面上,与电阻器基片的集电极接触的第二接触点部分设置在从第一臂的折弯部分开始的基体部分内表面上。
用与电阻器基片的集电极接触的第二接触点部分为支点,滑块的第一接触点部分与电阻器基片的圆弧形电阻元件可以滑动接触。此时,第一和第二臂的臂长延长时,设置在滑块中心部分的基体部分从转子的中心偏移到偏远位置,破坏了旋转平衡。因此,按本发明,滑块的第一接触点部分设置在从第二臂的折弯部分开始的基体部分的里边上,第二接触点部分设置在从第一臂的折弯部分开始的基体部分里边上这样基体部分以一定宽度与转子中心轴周围的部分搭接,由此限制转子倾斜,并获得良好的滑动性并使接触压力稳定。
第二接触点部分位于电阻器基片中心部分,即,位于转子的中心轴部分,而且,第二臂的折弯部分按径向朝外伸出。转子的直径上包括折弯部分时,转子的尺寸大。折弯部分从转子向外伸出时,不仅接触压力不足,折弯部分还会与外壳内表面的止动部分接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旋转制约。因此,当按本发明一个方案所述,第二臂的折弯部分装置在转子的止动部分时,止动部分能够支承折弯部分的背面,从而获得足够的接触压力因此能防止转子尺寸加大。
超小型可变电电阻器中,同时要求可变电阻器是薄型结构,因此要求滑块尺寸极小,高度极低。滑块是有效高度小的薄形结构时,第一和第二臂可能相互干扰,不能获得满意的弹性特性。因此,如按本发明另一个方案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通过第一臂的一部分插入,并弯折,从第二臂升高伸到比第一臂更大范围的电阻器基片一侧,以这种方式能防止第一与第二臂之间的干扰。
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加可靠性,最好使滑块第二臂的弯折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臂弯折部分的曲率半径,如本发明又一个方案所述。即,第二臂的弯折部分在厚度方向无明显的隆起,因此,能防止第二臂与第一臂(第一接触点部分)相互干扰。例如,第二臂的弯折部分的许多部分变成相互紧密接触时,能有效防止第二臂与第一臂相互干扰。
按本发明另一个方案,使弯折到电阻器基片一侧的圆弧形的第一接触点部分在滑块第一臂前端处形成,使第二臂位于第一接触点部分的圆弧形部分的里边。在该状态下,能防止第二臂与第一臂的第一接触点部分之间相互干扰。
滑块第二臂弯折状态下,滑块应精确地搭接到转子,这样,接触点部分与转子的中心轴同心。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按垂直于滑块基体部分的两侧部分上的臂的方向构成伸出的突点,并构成与基体部分啮合的第一凹槽,和按相互垂直方向在转子处构成与突点啮合的第二凹槽。这种情况下,由滑块与两种相互垂直的转子的凹槽精确地啮合使滑块能稳定地搭接到转子,
在例如耳道式助听器的情况下,安装状态中的潮气大和/或汗等潮气侵入电阻器而造成故障,因此,作为助听器内部零件的可变电阻器最好设置防水结构。因此,按本发明另一个方案所述,为O形结构的可变电阻器与从外部操作并固定的轴和外壳压接触。使可变电阻器密封。尽管轴部分可以从转子整体伸出,并使从外部操作的轴与从转子伸出的轴部部耦连,按该方式,在轴与转子之间和轴与外壳之间的两个位置密封,可能使密封性能受到损坏。相反,在部分轴插入转子的插孔中的结构中,密封的部分限定在轴与外壳之间的一个位置,这有助于提高密封性能。
按本发明另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其中,在外壳下表面设置开口部分。用电阻器基片闭合开口部分,用树脂密封外壳开口部分与电阻器基片之间的间隙。连到集电极的第一引出端,连到圆弧形电阻元件的第二引出端和/或第三引出端固定到电阻器基片。构成固定到电阻器基片的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引出端,在电阻器基片下表面侧露出。使可变电阻器构成为表面贴装型的整体芯片件。这种情况下,不仅密封外壳的下表面侧,而且使可变电阻器构成表面贴装型芯片件,并且,可用回流焊或其它技术将其焊到电路板上。
按本发明另一个方案,提供电路组件,其中,按上述实施例的预定数量的可变电阻器连接到电路板上,电路板构成预定的电子电路。即,每个可变电路器由又小又薄的芯片件组成,每个可变电阻器设有密封结构,因此,电路组件不仅容易减小尺寸和减小厚度,而且,在可变电阻器焊接之后能进行清洗处理以除去焊剂。并且,有助于电路组件耐潮和耐气候变化,可变电阻器能容易地装配到小型装置如助听器上。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或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更为明显。
图1是按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可变电阻器的展开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可变电阻器的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可变电阻器的底视图;
图5是用于可变电阻器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6是外壳的底视图;
图7是转子和滑块的后视透视图;
图8A是按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滑块的正视图;
图8B是的滑块的底视图;
图8C是滑块的右视图;
图8D是从图8B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E是滑块的平面图;
图9是按本发明的滑块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按本发明的滑块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按本发明的可变电阻器的另一最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是按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有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可变电阻器的电路组件的侧视图;
图1至7和图8A至8E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变电阻器的实例。
如图1所示,可变电阻器一般包括外壳1,电阻器基片2,转子3,滑块4,从外部操作的轴5以及下面描述的其它部件。
用能耐焊接热的耐热的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整体构成四方柱形的外壳1,使其能在高温环境中稳定的工作。如图5和图6所示,在外壳1顶面上形成圆环形孔11和环形槽12,用于在其外围设置O形环6,并在槽12的外围形成环形槽13,用于装入轴5的一部分。在外壳1的里边构成圆柱形内部空间14,用于安装转子3和滑块4,扇形止动部分15伸入在空间14的一部分中。此外,形成方形的外壳1的下端开口16,并在内部空间14与下端开口16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台阶面17。三个凹槽19a、19b和19c中分别装入以下要说明的三个引出端21、22和23,三个凹槽19a、19b和19c形成在环绕下端开口16的围壁18处。
如图1所示,用与构成外壳1类似的材料整体构成要装入外壳1的下端开口16的方形板的电阻器基片2。密封树脂20(见图3,图4)注入电阻器基片2与下端开口16之间的间隙和电阻器基片2的底表面处的孔中,由此密封外壳1的下端开口16。从电阻器基片2的一边朝基片中心位置插入一根引出端21并从电阻器基片2的另一边朝基片中心位置插入两根引出端22和23的状态下,把一根引出端21和两银引出端22和23模压插入电阻器基片2中。用在电阻器基片2的表面中心露出的引出端21的一个端部构成集电极25,在一边的引出端22和23的端部22a和23a露出在电阻器基片2的表面上,在露出电极22a和23a上构成圆弧形电阻元件24并与其接触。在集电极25的外围集中构成电阻元件24。图3和图4展示出表面贴装型实施例的一个实例,引出端21,22和23折回到电阻器基片2的背面一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该实施例有面贴装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的引出端向外伸出,或引线型,即引出端折弯90度角而与外壳1的中心轴平行,可以选择用在商品设计中,以满足市场和特殊用途的各种需求。
也可以用与外壳1类似的材料整体构成转子,可转动插入外壳1的开口孔11中的轴套31在上部中心伸出,轴套31的中心部分形成插孔32,以按垂直(即上下)方向贯通,轴套31的上端按直径方向形成凹槽33。转子3下部构成圆盘形法兰盘34,止动部分35从法兰盘34按径向伸出。使止动部分35的两个侧面与外壳1的止动部分15的两个侧面接触,限制转子3的旋转角。转子3的下表面,特别是法兰部分34和止动部分35的底面,构成第一,第二和第三凹槽36、37和38,用以装入和固定滑块4。
用铜合金、不锈钢、贵金属族合金等构成的有弹性(即有弹簧特性的金属板)的导电金属板形成滑块4。并且,贵金属或其它材料可以电镀到滑块上,即形成金或银镀层。在一个实例中,当由铜合金构成导电金属板时,镍或铜镀层可以用在导电金属板上作为第一层,银或金镀层可用在镍或铜镀层上形成第二层。在另一个实例中,银镀层首先用作金属板,然后在银镀层之上形成金镀层。制造滑块4的另一种方法是由熔焊或接触挤压导电金属板和贵金属外层形成金属镀层。
特别是如图8A、8B、8C、8D和8E所示,滑块4设置有在其中心部分搭接到转子3的基体41,基体41的一个端边上设有基本上是U形的第一臂42,另一端边上设有第二臂43。臂42和43在折弯部分42b和43b按相反方向分别折回,第一臂42的前端形成与圆弧形电阻元件24滑动接触的第一接触点部分42a,弯向电阻器基片2的一边(与基体41对着的一边)。第二臂43的前端部分整体构成与集电极25接触的半球形的第二接触点部分43a。特别是,第二接触点部分43a弯折升高到电阻器基片2的一边(即,对着基体41的一边)。因此,从侧边看,第二接触点部分43a与第一臂42交叉。
如图7所示,基体41装入转子3底面形成的第一凹槽36中。在基体4的两边上构成从臂42和43垂直伸出的突起部分44,突起部分44与转子3底面上构成的第二凹槽37啮合。第一和第二凹槽36和37穿过转子3的轴心并相互垂直。因此,使滑块4与两个垂直的凹槽36和37啮合,使滑块4的基体41精确定位并固定,这样中心O1与转子3的轴心重合(见图8E)。
滑块4的第一和第二臂42和43的臂长,即从折弯端至接触点部分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因此,把两个臂42和43的弹性设置成彼此基本相等。如图8A中的虚线所指,自由状态下,第一和第二臂42和43伸到电阻器基片2的一侧,并使它们压到与电阻器基片2的表面接触而弯折到实线所示位置。弯折状态下,第二接触点部分43a基本上与基体41的中心O1重叠。第一臂的接触点部分42a形成在从第二臂43的折弯端43b开始的基体内侧上,第二臂43的接触点部分43a设置在从第一臂42的折弯端42b开始的基体41的内侧上。换句话说,折弯端42b和43b从接触点部分42a和43a朝外伸出。因此,第二臂43的折弯部分43b按转子3的径向朝外伸出,但是,折弯部分43b与转子3的止动部分35底面上构成的第三凹槽38啮合,因此,折弯部分43b不会从转子3向外延伸出来。
如上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42a的末端位于第二臂43的折弯端43b的内侧,而且,插入第一臂42的间隙中的第二臂43会与接触点部分42a相互干扰。即,如图9所示,第二接触点部分43a没弯到从第二臂43升高的状态下,第二接触点部分43a确定伸出到比第一臂42高的电阻器基片2的侧边,第二臂43接近第一接触点部分42a。但是如图8A或8B所示,按第二接触点部分43a弯折以致从第二臂43升高到电阻器基片2的侧边的形状构成第二接触点部分43a时,能保证第二接触点部分43a的高度,而不会使第二臂43升得更高,从而防止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相互干扰。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第一臂42与第二臂43之间的相互干扰,使第二臂43的折弯部分43b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臂42的折弯部分42b的曲率半径,由此防止第二臂43的折弯部分43b的表面接近第一接触点部分42a。而且,如图8C所示,第一臂42的第一接触点部分42a有伸到电阻器基片2一侧的圆弧形部分。因此,第二臂43设置在具有圆弧形部分的第一接触点部分42a的内侧,并且,即使第一臂42压弯的情况下,第二臂43与第一臂42的相互干扰也很小。
而且,如图10所示的综合效果,第二臂的折弯部分43b的两部分弯折到相互紧密接触时,可增大第二臂43与第一接触点部分42a之间的距离,因而更有效地防止相互干扰。
尽管用与外壳1类似的材料构成轴5,但也能用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轴5。轴5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大直径的操作部分51,在操作部分51的表面上形成有径向的工具啮合槽52。具有插入转子3的插孔32的小直径的轴部分53从轴5的另一端面上伸出,在轴部分53侧面上的对称位置构成用于与转子3的凹槽33啮合的两个突出部分54。
按以下方式轴5与外壳1连接。即轴5的轴部分53插入安装在外壳1的里面的转子3的插孔32中的状态下,外壳1的凹槽部分12处设置O形环6,轴部分53的突出部分54装入转子3的凹槽33中,以防止轴5与转子3相互转动。见图3,由压密伸到转子3的底面的轴部分53的前端用铆接55把转子3和轴5装配成一个整体(即连接在一起)。在该状态下,用轴5的操作部分51的内表面使O形环6和凹槽12的底表面接触并固定,因此,轴5与外壳1严格密封。特别是,如上所述,用转子3的插孔32使轴5的轴部分53插入并固定的方法,要密封的部分限定在外壳1与轴5之间的一个位置,用一个单一的O形环6就能进行有效的密封操作。
并且要使轴5与转子3耦联,代替压密轴5的轴部分53的前端的上述方法,在轴部分53处形成长爪部分,当轴部分53插入转子3的插孔32中时,经长爪部分与插孔32的背面啮合,防止轴跑出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将意识到还能使用其它的连接机构。
而且,尽管用滑块4提供的斥力向外推电阻器基片2,把电阻器基片2装入外壳1中,为了对着斥力稳定地固定电阻器基片2,可在环绕外壳1下端开口16的围壁18设置长爪部分,由此抓住并固定电阻器基片2。
尽管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设置O形环6而在外壳1时上表面设置环形凹槽12,为了代替该结构,如图11所示,在轴5的操作部分51的背面可构成环形装配凹槽56。这种情况下,用外壳1的上表面(即支承面)和装配凹槽56与O形环压接触并使其固定,使外壳1与轴5之间的区域密封。
这种情况下,用例如金属可以构成轴5,轴部分53的前端构成圆柱形,轴部分53插入转子3之后将轴部分53的前端密填,由此可使轴5与转子3简单地耦联。而且,易于弹性变形的金属可以用于轴5,如铜,铜合金,红铜或类似材料。并且电镀金属表面以防生锈。电镀用金属最好是金、银或钯,这些金属既有装饰作用也能防止金属的腐蚀作用。
图12展示出电路板7上装有按本发明的可变电阻器C的电路组件的例子。
如图3所示,可变电阻器C可以形成为表面贴装型芯片件,在该实施例中引出端21、22和23折回到电阻器基片2的底面一侧。电路板7上形成电路图形71和72,回流焊等将可变电阻器C的引出端(图12中没画引出端22)21、22和23(利用焊料73和74)焊到电路图形71和72上。
按该方法,由于可变电阻器C构成为表面贴装型芯片件,因此容易使电路组件的尺寸减小和变薄,用O形环6严格密封可变电阻器C的顶面,用树脂20严格密封底面,因此尽管可移动部件(即可变电阻器C)已装配在电路板7上,均可在可变电阻器C装配之后,进行清洁处理,以除去电路板7上的焊剂。而且,已安装的可变电阻器C能在高湿度和/或汗等侵入耳道型助听器的环境中使用。这样,上述的电路组件设计能在任何有害环境得到保护(即防潮和有害气候)。
尽管按上述实施例,为密封外壳1的下端面,把树脂20注入电阻器基片2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把树脂注入外壳1的下端开口的整个面上进行密封,或用如O形环之类的密封件进行密封。
而且,为了密封外壳1的顶面,尽管用O形环与轴5压接触并固定,但本发明不限于止,例如转子与外壳之间的区域也能以其它方式密封(如用密封胶)。
此外,外壳1的外形不限于方柱形,也可以是圆柱形或其它形状。这种情况下,电阻器基片2的外形可以不是方形板,而基本上是圆形板电阻器基片。
尽管按上述实施例,作为一个实例滑块的接触点部分与臂的前端部分构成为一个整体,但分开的接点件也可以固定到臂的前端。
尽管按本发明,滑块的第一臂基本上构成为U形,基本为U形不仅包括严格的U形,还可以是槽沟形,或类似的形状。也可以是两端连到基体的闭合环形。
从上述说明可知,滑块的第一接触点部分位于第二臂折弯端的内侧上,第二接触点部分位于第一臂折弯端的内侧上,由此使基体搭接到转子中心轴部分周围,并提供第一和第二臂的相当长的臂长,从而限制了转子倾斜,有助于滑动性能,并使接触压力稳定。也可以不同方式表述,第一接触点部分置于比第二臂的折弯部分更接近基体部分的中心O1,第二接触点部分置于比第一臂的折弯部分更接近基体部分的中心O1
并且,在转子止动部分设置朝外伸出的第二臂的折弯部分,由此,使止动部分支承折弯部分的背面,并能得到足够的接触压力,并且转子不必有大尺寸构形。
此外,第二臂的第二接触点部分折弯升高而伸到高出第一臂的电阻器基片一侧时,如按本发明所述,能提供优异的弹性性能,减小第一与第二臂之间的相互干扰。
虽然参照一个特定实施例公开并解释了本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原理显然可用于其它大量实施例中,因此本发明由其权利要求给出的范围限定。

Claims (21)

1.一种可变电阻器,包括:
外壳;
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转子;
安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电阻器基片,在其表面中心部分有集电极,在所述集电极外侧并且基本上与所述集电极同心有圆弧形电阻元件;
滑块,它有其中心部分与所述转子搭接的基体,在所述基体的一个端边有基本上是U形的第一臂,在所述第一臂的前端有第一接触点部分,另一端边上有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前端有第二接触点部分,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按彼此相反的方向从所述基体折回;
其中,所述滑块构成为使与所述电阻器基片的所述圆弧形电阻元件滑动接触的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位于从所述第二臂的折弯部分朝里的所述基体内侧;
与所述电阻器基片的所述集电极接触的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位于从所述第一臂的折弯部分朝里的所述基体的内侧;和
沿所述转子的径向朝外伸出的止动部分,其形成在所述转子外围部分;
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折弯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子的所述止动部分。
2.按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经过所述第一臂的部分插入,并折弯,从所述第二臂升高伸向比所述第一臂更大范围的所述电阻器基片。
3.按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阻器,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折弯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滑块的所述第一臂的所述折弯部分的曲率半径。
4.按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阻器,其中,弯向所述电阻器基片的具有圆弧形的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构成在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一臂的前端部分,因此,所述第二臂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的圆弧形部分的内侧。
5.按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阻器,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基体两侧部分构成按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臂方向伸出的突出部分,在所述转子上按相互垂直的方向形成与所述基体啮合的一个第一凹槽和与所述突出部分啮合的一个第二凹槽。
6.按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阻器,还包括:
轴,在一端部分有大直径的操作部分,另一端部分有较小直径的轴部分;
其中,所述转子中形成插入孔,所述轴部分可转动地插入该插入孔中;
其中,在所述外壳的顶面构成插入所述轴的轴部分的开口孔;
其中,支承面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孔周围;以及
O形环设置在支承面上,所述轴的轴部分插入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所述转子的所述插孔中,其中当O形环与所述轴和所述外壳压接触时确保固定所述轴部分。
7.按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阻器,其中,在外壳下表面设开口部分,用所述电阻器基片封闭所述开口部分,用树脂密封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部分与所述电阻器基片之间的间隙;
其中,引到所述集电极的第一引出端和引到圆弧形电阻元件的第二和/或第三引出端固定到所述电阻器基片,把所述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引出端构成为在所述电阻器基片的下表面露出;
其中,所述可变电阻器可整体构成为表面贴装型芯片型部件。
8.一种电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电路板连接的可变电阻器,所述至少一个可变电阻器包括:
外壳;
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转子;
安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电阻器基片,在其表面中心部分有集电极,在所述集电极外侧并且基本上与所述集电极同心有圆弧形电阻元件;
滑块,它有其中心部分与所述转子搭接的基体,在所述基体的一个端边有基本上是U形的第一臂,在所述第一臂的前端有第一接触点部分,另一端边上有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前端有第二接触点部分,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按彼此相反的方向从所述基体折回;
其中,所述滑块构成为使与所述电阻器基片的所述圆弧形电阻元件滑动接触的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位于从所述第二臂的折弯部分朝里的所述基体内侧;
与所述电阻器基片的所述集电极接触的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位于从所述第一臂的折弯部分朝里的所述基体的内侧;和
沿所述转子的径向朝外伸出的止动部分,其形成在所述转子外围部分;
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折弯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子的所述止动部分。
9.按权利要求8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经过所述第一臂的部分插入,并折弯,从所述第二臂升高伸向比所述第一臂更大范围的所述电阻器基片。
10.按权利要求8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折弯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滑块的所述第一臂的所述折弯部分的曲率半径。
11.按权利要求8的电路组件,其中,弯向所述电阻器基片的具有圆弧形的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构成在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一臂的前端部分,因此,所述第二臂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的圆弧形部分的内侧。
12.按权利要求8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基体两侧部分构成按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臂方向伸出的突出部分,在所述转子上按相互垂直的方向形成与所述基体啮合的一个第一凹槽和与所述突出部分啮合的一个第二凹槽。
13.按权利要求8的电路组件,还包括:
轴,在一端部分有大直径的操作部分,另一端部分有较小直径的轴部分;
其中,所述转子中形成插入孔,所述轴部分可转动地插入该插入孔中;
其中,在所述外壳的顶面构成插入所述轴的轴部分的开口孔;
其中,支承面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孔周围;以及
O形环设置在支承面上,所述轴的轴部分插入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所述转子的所述插孔中,其中当O形环与所述轴和所述外壳压接触时确保固定所述轴部分。
14.按权利要求8的电路组件,其中,在外壳下表面设开口部分,用所述电阻器基片封闭所述开口部分,用树脂密封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部分与所述电阻器基片之间的间隙;
其中,引到所述集电极的第一引出端和引到圆弧形电阻元件的第二和/或第三引出端固定到所述电阻器基片,把所述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引出端构成为在所述电阻器基片的下表面露出;
其中,所述可变电阻器可整体构成为表面贴装型芯片型部件。
15.按权利要求14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其上形成的电路图形,以及
其中,第一至第三引出端的至少一端熔焊到各自的电路图形上。
16.按权利要求8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的电路组件用在助听器中。
17.一种可变电阻器,包括:
外壳;
可绕一个旋转轴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转子;
安装在所述外壳里边的电阻器基片,在其表面中心部分有集电极,在所述集电极外侧并且基本上与所述集电极同心有圆弧形电阻元件;
滑块,它有其中心部分与所述转子搭接的基体,在所述基体的一个端边有基本上是U形的第一臂,在所述第一臂的前端有第一接触点部分,另一端边上有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前端有第二接触点部分,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按彼此相反的方向从所述基体折回;
其中,所述滑块构成为使所述第一接触点部分与所述电阻器基片的所述圆弧形电阻元件滑动接触以及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与所述电阻器基片的所述集电极接触;
其中,所述基体的中心基本上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轴重合;和
沿所述转子的径向朝外伸出的止动部分,其形成在所述转子的外围部分;
其中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折弯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子的所述止动部分。
18.按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阻器,其中,所述的第一接触点部分置于比所述第二臂的折弯部分更接近所述基体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置于比所述第一臂折弯部分更接近所述基体的中心。
19.按权利要求8的可变电阻器,其中,所述的第一接触点部分置于比所述第二臂的折弯部分更接近所述基体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接触点部分置于比所述第一臂折弯部分更接近所述基体的中心。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
凹槽形成于转子的止动部分的底表面上;和
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折弯部分与形成于所述转子的止动部分的底表面上的凹槽相啮合。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还包括另一置于外壳内部的止动部分。
CNB981021948A 1997-05-30 1998-05-29 可变电阻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1382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7741/97 1997-05-30
JP15774197 1997-05-30
JP157741/1997 1997-05-30
JP365166/1997 1997-12-18
JP36516697 1997-12-18
JP365166/97 1997-12-18
JP089816/98 1998-04-02
JP089816/1998 1998-04-02
JP08981698A JP3617299B2 (ja) 1997-05-30 1998-04-02 可変抵抗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1242A CN1201242A (zh) 1998-12-09
CN1138283C true CN1138283C (zh) 2004-02-11

Family

ID=27306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21948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8283C (zh) 1997-05-30 1998-05-29 可变电阻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982272A (zh)
EP (1) EP0883140A3 (zh)
JP (1) JP3617299B2 (zh)
KR (1) KR100287482B1 (zh)
CN (1) CN113828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3412A (ja) * 1998-12-24 2000-07-14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センサ
JP3489492B2 (ja) 1999-06-30 2004-01-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抵抗器
JP3458779B2 (ja) * 1999-07-30 2003-10-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抵抗器
JP3503547B2 (ja) * 1999-11-08 2004-03-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抵抗器
JP2001155909A (ja) * 1999-11-30 2001-06-08 Murata Mfg Co Ltd 可変抵抗器
JP3557978B2 (ja) * 2000-01-04 2004-08-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抵抗器
DE10143164B4 (de) * 2001-09-04 2015-04-02 Robert Bosch Gmbh Potentiometer
US6518873B1 (en) * 2001-09-13 2003-02-11 Bourns, Inc. Variable resistive element
JP2003100505A (ja) * 2001-09-26 2003-04-04 Nidec Copal Electronics Corp 可変抵抗器
JP4310086B2 (ja) * 2002-08-01 2009-08-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ンジン用電子機器
US20050153333A1 (en) * 2003-12-02 2005-07-14 Sooknanan Roy R. Selective terminal tagging of nucleic acids
DE102017125055A1 (de) * 2017-05-05 2018-11-08 Defond Components Limited Variabler Drehzahlregler zur Verwendung mit einer elektrischen Vorrichtung
SE545102C2 (en) * 2018-04-25 2023-04-04 Bactiguard Ab A surface coating for use in the prophylaxis of allerg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2660A (en) * 1977-12-24 1981-09-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Variable capacitor
JPS58190004A (ja) * 1982-04-30 1983-11-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電圧用可変抵抗器
JPS614162A (ja) * 1984-06-18 1986-01-10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リチウム一次電池
US4884052A (en) * 1987-05-29 1989-11-28 Aisan Kogyo Kabushiki Contact structure for slider position sensor
JP2603105B2 (ja) * 1988-06-06 1997-04-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抵抗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2114604A (ja) * 1988-10-25 1990-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
DE3936679C2 (de) * 1988-11-05 1994-02-1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Regelwiderstand
JPH03101201A (ja) * 1989-09-14 1991-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ポテンショメータ
JPH05243017A (ja) * 1992-02-28 1993-09-21 Rohm Co Ltd 可変式電子部品
US5835606A (en) * 1994-10-26 1998-11-10 Siemens Hearing Instruments, Inc. Hearing aid with integrated retrieval line and volume control
JP3301890B2 (ja) * 1995-07-10 2002-07-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形可変抵抗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238607A (ja) 1999-08-31
EP0883140A3 (en) 2000-01-26
JP3617299B2 (ja) 2005-02-02
CN1201242A (zh) 1998-12-09
US5982272A (en) 1999-11-09
KR100287482B1 (ko) 2001-04-16
EP0883140A2 (en) 1998-12-09
KR19980087527A (ko) 199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83C (zh) 可变电阻器
EP3605201B1 (en) Camera lens suspension
US5889349A (en) Cylindrical coreless vibrating motor
CN112351187A (zh) 马达、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KR20090112319A (ko) 렌즈 구동 모듈
US10965851B2 (en) Camer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ame
JPH01152705A (ja) 可変抵抗器
CN211378099U (zh)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该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装置
EP1641224B1 (en)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camera unit
JP4625016B2 (ja) 電気機器用の整流子
CN112462482A (zh) 稳定悬架及制造方法
KR20170037555A (ko) 카메라의 이미지 센서용 기판 구조체
CN216895501U (zh) 一种超轻量化的伸缩弹片及具有该伸缩弹片的摄像头模组
CN1209782C (zh) 热感应型开关
CN215576042U (zh) 致动装置及其弹片、电子设备
JPH071710B2 (ja) 集電装置
CN213903969U (zh) 光学防抖模组的镜头连接座及摄像头模组
US2024010615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embly thereof
JPH11251117A (ja) 可変抵抗器
JP7495310B2 (ja)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
JPH11274779A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208444988U (zh) 接地弹片以及电子设备
JPS624860B2 (zh)
CN1332466A (zh) 温度熔断器用引线导体及温度熔断器
JPH1166989A (ja) 電気接点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