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8684B -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8684B
CN113678684B CN202110831480.6A CN202110831480A CN113678684B CN 113678684 B CN113678684 B CN 113678684B CN 202110831480 A CN202110831480 A CN 202110831480A CN 113678684 B CN113678684 B CN 113678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vel
inoculation
fungus
oyster mushroom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14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8684A (zh
Inventor
呼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YA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A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108314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8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8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8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8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8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30Accessories for use before inoculation of spawn, e.g. sterili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50Inocul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菌种;步骤2:优化培养基;步骤3:培养基装袋后,对菌袋进行灭菌处理;步骤4: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步骤5: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二次污染;步骤6:发菌菇棚内环境管理。采用上述防治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平菇链孢霉污染,大大地提高平菇生产的收益。

Description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平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是延安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近年来,随着延安“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展和棉籽壳价格的急剧上涨,平菇栽培主料由过去木屑、棉籽壳为主改变为玉米芯为主料的状况。由于大量使用含糖量较高的玉米芯,导致本地平菇栽培,特别是平菇晚春和夏季栽培链孢霉污染越来越严重,链孢霉已经和绿色木霉并列为本地平菇生产危害最大的竞争性杂菌。
链孢霉菌丝在4~44℃均能生长,25~36℃条件下生长远快于同温度条件下的平菇菌丝,链孢霉污染时,培养料会升温发热,对平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杀伤作用,在31~40℃的高温高湿条件下,1天内即可侵染整个菌袋,甚至3~5天可以侵染整个发菌菇棚的菌袋,造成发菌菌棒“全军覆没”,而且会殃及附近的发菌菇棚,还会造成发菌菇棚链孢霉基数急剧升高,影响下一季平菇菌棒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菌种;
步骤2:优化培养基;
步骤3:培养基装袋后,对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4: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
步骤5: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二次污染;
步骤6:发菌菇棚内环境管理。
优选的,在步骤1中,选用纯度高、菌丝体浓白、菌种结实、菌袋没有积水、菌龄50天内,常温存放不超过20天,菌种袋壁出现少量米粒大菇蕾的三级种,并增大接种量。
优选的,在步骤1中,在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25%~60%、木屑24%~59%、麦麸和米糠混合物12%、过磷酸钙1%、石膏0%~1%、熟石灰2%~3%,装袋前的pH值为7.0~8.0。
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42%、木屑42%、麦麸和米糠混合物12%、过磷酸钙1%、石膏1%、熟石灰2%,装袋前的pH值为7.0~7.5。
优选的,在步骤4中,菌袋冷却48h后,在低于22℃温度下进行接种,温度超过27℃时,则在低于27℃的清晨接种。
优选的,在步骤5中,接种前3h对接种室进行消毒处理,挑选好的菌种在接种室消毒之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菌种袋表面进行药浴消毒;接种时将菌种袋套环拔掉,用灼烧后的接种铲将料上表面0.5cm的菌种刨掉弃之不用;接种中发现菌种被污染,则立即将污染菌种袋口拧紧移出接种室外;每接完一袋菌种后,接种铲重新在火焰上灼烧一次,接种铲上接触菌种的部位灼烧时间≥20s后,冷却一段时间,防止接种铲过热烫死菌种,每次接种完毕后均应清理垃圾及料屑残渣。
优选的,所述接种铲包括杆体、以及连接在杆体两端的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所述第一铲体的端部经过两次相对弯折后形成铲面,并在铲面的两侧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沿着铲面远端的铲刃处向杆体方向延伸形成斜薄片结构,所述第二铲体的远端处向内弯折形成接种勺。
优选的,所述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均通过卡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杆体的两端,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铲体近端面或第二铲体近端面处内凹的安装槽,并在第一铲体近端或第二铲体近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缺口,两个相互对称的缺口与安装槽连通,所述缺口处设置有与第一铲体外壁或第二铲体外壁连接的倒刺,所述倒刺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环,每个连接环均活动连接一个压缩弹簧,两个相互对称的压缩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安装槽内还设置于套筒和限位套,所述套筒固定于安装槽的内端面处的中心位置,所述限位套通过多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与安装槽内侧壁连接,
所述杆体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内凹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沿着开口向内部形成斜面,且在固定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卡槽,所述倒刺在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近端卡接于固定槽内时被固定在卡槽内,所述固定槽内端面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端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杆体的端部截面为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的每个面均为磨砂面,并在杆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上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
优选的,在步骤6中,保持平菇发菌菇棚内外清洁、干燥和良好的通风状况,晴天且周围没有大的污染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保持通风状态下的发菌棚内“开放式”接种;当出现链孢霉污染的平菇菌棒时,及时移出发菌菇棚,移出棚室时,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孢子扩散,并把感染链孢霉的菌棒集中在避光、冷凉、开放、远离发菌菇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部分菌棒平菇菌丝会压制链孢霉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其用杀菌剂溶液浸袋消毒后,移入出菇棚出菇,减少损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平菇链孢霉污染,大大地提高平菇生产的收益,并且利用新设计的接种铲不仅更方便将料上表面的菌种刨掉,而且可根据需要调整不同规格的铲体,操作简单方便,从而可显著提高接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接种铲的正视图。
图2所示为接种铲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第一铲体与杆体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第一铲体与杆体连接后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倒刺被压缩至缺口内时的结构图。
1、杆体;101按压面;102、固定槽;103、斜面;104、卡槽;105、中心杆;106、橡胶圈;2、第一铲体;201、铲面;202、挡边;203、安装槽;204、缺口;205、倒刺;206、连接环;207、压缩弹簧;208、连接套;209、套筒;210、支撑板;211、限位套;212、环形斜台;3、第二铲体;301、接种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案例在以本发明技术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现给出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来说明本发明具有创造性,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菌种
选用纯度高、菌丝体浓白、菌种结实、菌袋没有积水、菌龄50天内,常温存放不超过20天,菌种袋壁出现少量米粒大菇蕾的三级种,并增大接种量;有条件的话,可选用液体菌种,它具有发菌快、成本低,可有效避免平菇发菌中“夜长梦多”的现象,大大降低链孢霉的污染。
步骤2:优化培养基
优化后的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25%~60%、木屑24%~59%、麦麸和米糠混合物12%、过磷酸钙1%、石膏0%~1%、熟石灰2%~3%,装袋前的pH值为7.0~8.0;
步骤3:培养基装袋后,对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4: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
步骤5: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二次污染
接种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接种前3h对接种室进行消毒处理,挑选好的菌种在接种室消毒之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菌种袋表面进行药浴消毒,接种室消毒时最好用臭氧机,开机时间为2小时,同时点3包空气熏蒸消毒剂(200g)辅助消毒;接种时将菌种袋套环拔掉,用灼烧后的接种铲将料上表面0.5cm的菌种刨掉弃之不用;接种中发现菌种被污染,则立即将污染菌种袋口拧紧移出接种室外;每接完一袋菌种后,接种铲重新在火焰上灼烧一次,接种铲上接触菌种的部位灼烧时间≥20s后,冷却一段时间,防止接种铲过热烫死菌种,每次接种完毕后均应清理垃圾及料屑残渣。
步骤6:发菌菇棚内环境管理
保持平菇发菌菇棚内外清洁、干燥和良好的通风状况,晴天且周围没有大的污染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保持通风状态下的发菌棚内“开放式”接种;当出现链孢霉污染的平菇菌棒时,及时移出发菌菇棚,移出棚室时,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孢子扩散,并把感染链孢霉的菌棒集中在避光、冷凉、开放、远离发菌菇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部分菌棒平菇菌丝会压制链孢霉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其用杀菌剂溶液浸袋消毒后,移入出菇棚出菇,减少损失。在生产中,如出现菌袋完整无微孔的污染菌棒,可及时回锅灭菌重新接种,减少污染源;如果微孔少而且明显,还未出现孢子团,也可用胶带粘住微孔重新灭菌接种。
在本实施例中,接种铲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杆体1、以及连接在杆体1两端的第一铲体2和第二铲体3,所述第一铲体1的端部经过两次相对弯折后形成铲面201,并在铲面201的两侧设置有挡边202,所述挡边202沿着铲面201远端的铲刃处向杆体1方向延伸形成斜薄片结构,所述第二铲体3的远端处向内弯折形成接种勺301。其中,所述杆体1的端部截面为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的每个面均为磨砂面,并在杆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按压部101,所述按压部101上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握持。第一铲体端部经过两次向对称弯折形成的铲面与第一铲体水平夹角大约为120度。使得工作人员更方便操作,且操作过程中,杆体不需要与菌袋呈现一定角度,才能使的铲刃与菌种面良好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一铲体2、第二铲体3和杆体1形成的接种铲的整体长度大约为30cm左右。
如图3、4、5所示,所述第一铲体2和第二铲体3均通过卡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杆体1的两端,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铲体2近端面或第二铲体3近端面处内凹的安装槽203,并在第一铲体2近端或第二铲体3近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缺口204,两个相互对称的缺口204与安装槽203连通,所述缺口203处设置有与第一铲体2外壁或第二铲体2外壁连接的倒刺205,所述倒刺20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环206,每个连接环206均活动连接一个压缩弹簧207,两个相互对称的压缩弹簧207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08,所述安装槽203内还设置于套筒209和限位套211,所述套筒209固定于安装槽203的内端面处的中心位置,所述限位套211通过多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210与安装槽203内侧壁连接;所述杆体1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内凹的固定槽102,所述固定槽102内壁沿着开口向内部形成斜面103,且在固定槽102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卡槽104,所述倒刺205在第一铲体2或第二铲体3近端卡接于固定槽102内时被固定在卡槽104内,所述固定槽102内端面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杆105,所述中心杆105的端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圈106。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09的内径和限位套211的内径相同,且均大于连接套208的内径,从而方便中心杆105和橡胶管106顺利通过限位套211,并可在套筒209内自由移动,而且套筒209的内径和限位套211的内径小于连接套208的外径,从而能够很好对连接套208进行限位,连接套208可移动的区域是限位套211和套筒209之间的水平距离。
以第一铲体2为例,在第一铲体2连接至杆体1的过程中,中心杆105端部的橡胶圈106先接触到连接套208前端面,由于橡胶圈106大于连接套208的内径,则挤压连接套208,则在压缩弹簧207的牵引下倒刺205向缺口204方向回缩,待连接套208被挤压至套筒209的端面处时,倒刺205则被完全回缩至缺口204内,但由于套筒209对连接套208的限位,则连接套208不再向安装槽203内端面移动,第一铲体2近端沿着固定槽102继续移动,则中心杆105端部的橡胶圈106由于被套筒209间接挤压穿过连接套208,连接套208则在失去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则压缩弹簧207推动倒刺205进行复位,待倒刺205完全复位后刚好卡在卡槽104内,从而实现第一铲体2与杆体1的连接。
当需要替换其他规格铲体时,则握持第一铲体2向外拉,在该过程中,倒刺205被挤压回缩,压缩弹簧207则先被相对压缩,在连接套208一端接触到橡胶圈106后,则被相对拉伸,当连接套208另一端接触到限位套211时,由于限位套211的限位,则连接套208停止移动,而继续外拉使得橡胶圈106被挤压并穿过连接套208,此时,压缩弹簧207进行复位,倒刺205恢复到初始状态。
第一铲体2连接至杆体1上时,第一铲体2近端外壁沿其圆周方向上设置的环形斜台212刚好密封斜面103。
由于接种时,接种铲每使用一次都要重新进行消毒,并且每接完一袋菌种后,都需要对接种铲重新灼烧,由于灼烧时间较长,再加上冷却时间,从而延长了接种时间,而延长接种时间会影响接种效率。而本实施例新设计的接种铲,由于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均与杆体可拆卸连接。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一个铲体在使用过程中,可同步灼烧多个第一铲体,等当前的第一铲体使用结束后,可立马更换新的第一铲体,从而加快了菌种接种速度,而且由于设计的卡接结构操作性强,通过插接便可实现相对固定。因此,可显著提高接种效率。
在步骤2中,链孢霉特别喜欢含糖量高的培养基,因此,大规模地使用玉米芯种植平菇,是延安平菇生产链孢霉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生产配方,改单一使用玉米芯作主料为玉米芯与木屑配合使用,提高培养料的PH值,既有效降低了链孢霉的污染,延长了平菇出菇时间,又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平菇的品质。优化后的配方具体见表1。
表1为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
不同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不同配方菌丝生长情况(TAVG:22℃)
注:+++菌丝生长强++菌丝生长较强+菌丝生长弱
不同配方的发菌、出菇情况见下表3所示。
表3不同配方发菌(TEMP:12℃~28℃、RH:40%~60%)、出菇情况(TEMP:14℃~31℃、RH:60%~80%)
注:+++菇体韧性强++菇体韧性较强+菇体韧性差
配方优化对照试验-试验结论
通过以上对照试验,配方1和配方2在发菌初期,菌丝生长势略差于配方3、配方4和配方5,后期则无差别。(见表1、表2)
配方3、配方4和配方5由于还添加了1﹪的石膏,培养料的PH值相对稳定,有利于菌丝稳定、健康地生长。
5个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大。(见表1、表2)
配方2、配方3和配方4中玉米芯添加量相对较小,含糖量相对较低,污染率低于配方1,远低于配方5,因此,从菌丝生长势、污染率和菇体质量(菇体韧性)的角度来说,配方3和配方4表现最优。(见表3)
通过测定供试菌棒第一潮和第二潮菇的总产量,配方1最高,配方3次之,其它配方的生物学转化率均低于80%,因此,从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的角度来说,配方1和配方3表现最优。(见表3)
综上所述,从培养料PH值的稳定性、菌丝的生长势、菌袋的污染率、产量及菇体质量综合考虑,本试验得出结论,配方3为最佳配方。
在步骤4中,彻底冷却后接种是链孢霉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现在的各种平菇生产技术规程都要求灭菌后,料温降到28℃以下抢温接种,菌种的确恢复快、生长快,但链孢霉生长更快。而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不但链孢霉污染率急剧下降,木霉、毛霉等污染率也下降(见表4、表5)。
表4延安夏季平菇二级种菌袋灭菌后不同冷却时间及接种发菌温度试验
表5延安夏季平菇二级种菌袋灭菌后不同冷却时间及接种发菌温度试验结果
延安地区,即使在夏季伏天,夜晚温度基本都在20℃以下,菌袋彻底冷却后,料温也都在20℃以下,把冷却时间延长36小时,菌袋即彻底冷却;链孢霉在4~24℃生长缓慢,4℃以下停止生长,在这样彻底冷却的培养基上,链孢霉极不活跃,对平菇的影响相对很低,因此,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链孢霉的竞争能力远低于平菇菌丝。
效益分析
由于生产主料的改变,链孢霉已成为延安平菇生产的大敌,必须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本发明设计的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已经在延安市宝塔区、子长市一些地方推广,特别是在平菇夏季生产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平菇链孢霉污染,大大地提高平菇生产的收益。下来以生产10万袋24×48的平菇菌棒为例进行效益分析。
一、用延安地区平菇链孢霉综合防治技术的配方和工艺生产100000袋(24×48)平菇菌棒的效益分析(选用菌株:早秋615,引自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
二、用延安地区平菇链孢霉综合防治技术的配方和工艺生产100000袋(24×48)平菇菌棒与本地传统方式比较:
1、用延安地区平菇链孢霉综合防治技术的配方和工艺生产100000袋(24×48)平菇菌棒,总投入为161,875元,比本地传统配方和工艺技术减少投入21,812.5元。
2、用延安地区平菇链孢霉综合防治技术的配方和工艺生产100000袋(24×48)平菇菌棒,污染率可以降低到2.78%,远远低于传统配方和工艺技术的32.92%。
3、用延安地区平菇链孢霉综合防治技术的配方和工艺生产100000袋(24×48)平菇菌棒,仅仅出两潮菇,产值就可达583,320元,纯收入可达421,445元,比传统配方和工艺技术净增206,677.3元,经济效益大大增加。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菌种;
选用纯度高、菌丝体浓白、菌种结实、菌袋没有积水、菌龄50天内,常温存放不超过20天,菌种袋壁出现少量米粒大菇蕾的三级种,并增大接种量;有条件的话,可选用液体菌种,它具有发菌快、成本低,可有效避免平菇发菌中“夜长梦多”的现象,大大降低链孢霉的污染;
步骤2:优化培养基;
所述的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42%、木屑42%、麦麸和米糠混合物12%、过磷酸钙1%、石膏1%、熟石灰2%,装袋前的pH值为7.0~7.5;
步骤3:培养基装袋后,对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4: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
菌袋冷却48h后,在低于22℃温度下进行接种,温度超过27℃时,则在低于27℃的清晨接种;
步骤5: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二次污染;
接种前3h对接种室进行消毒处理,挑选好的菌种在接种室消毒之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菌种袋表面进行药浴消毒;接种时将菌种袋套环拔掉,用灼烧后的接种铲将料上表面0.5cm的菌种刨掉弃之不用;接种中发现菌种被污染,则立即将污染菌种袋口拧紧移出接种室外;每接完一袋菌种后,接种铲重新在火焰上灼烧一次,接种铲上接触菌种的部位灼烧时间≥20s后,冷却一段时间,防止接种铲过热烫死菌种,每次接种完毕后均应清理垃圾及料屑残渣;
所述接种铲包括杆体、以及连接在杆体两端的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所述第一铲体的端部经过两次相对弯折后形成铲面,并在铲面的两侧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沿着铲面远端的铲刃处向杆体方向延伸形成斜薄片结构,所述第二铲体的远端处向内弯折形成接种勺;
所述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均通过卡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杆体的两端,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铲体近端面或第二铲体近端面处内凹的安装槽,并在第一铲体近端或第二铲体近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缺口,两个相互对称的缺口与安装槽连通,所述缺口处设置有与第一铲体外壁或第二铲体外壁连接的倒刺,所述倒刺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环,每个连接环均活动连接一个压缩弹簧,两个相互对称的压缩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安装槽内还设置于套筒和限位套,所述套筒固定于安装槽的内端面处的中心位置,所述限位套通过多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与安装槽内侧壁连接,所述杆体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内凹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沿着开口向内部形成斜面,且在固定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卡槽,所述倒刺在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近端卡接于固定槽内时被固定在卡槽内,所述固定槽内端面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端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圈;
步骤6:发菌菇棚内环境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端部截面为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的每个面均为磨砂面,并在杆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上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保持平菇发菌菇棚内外清洁、干燥和良好的通风状况,晴天且周围没有大的污染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保持通风状态下的发菌棚内开放式接种;当出现链孢霉污染的平菇菌棒时,及时移出发菌菇棚,移出棚室时,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孢子扩散,并把感染链孢霉的菌棒集中在避光、冷凉、开放、远离发菌菇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部分菌棒平菇菌丝会压制链孢霉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其用杀菌剂溶液浸袋消毒后,移入出菇棚出菇,减少损失。
CN202110831480.6A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Active CN113678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1480.6A CN113678684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1480.6A CN113678684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8684A CN113678684A (zh) 2021-11-23
CN113678684B true CN113678684B (zh) 2023-07-28

Family

ID=7857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1480.6A Active CN113678684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86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1973A (en) * 1975-05-13 1978-02-07 Chiyokichi Iizuka Method of artificially growing edible fungi
JPH02195822A (ja) * 1989-01-24 1990-08-02 Setsuo Hattori ハラタケ目キノコ類栽培と培養増収技法
JP2004065614A (ja) * 2002-08-07 2004-03-04 Sharp Corp 生産施設の除菌方法及び装置
KR20100081797A (ko) * 2009-01-07 2010-07-15 한려버섯 영농조합법인 식용버섯 재배방법
CN105900690A (zh) * 2016-05-20 2016-08-31 灵璧县恒利健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6576914A (zh) * 2016-12-16 2017-04-26 重庆壹点玖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高产栽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4932Y (zh) * 2007-10-25 2008-11-05 张子仪 管夹
CN105906405A (zh) * 2016-03-31 2016-08-31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止阿魏蘑菇中链孢霉生长的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206462008U (zh) * 2016-10-12 2017-09-05 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试管菌丝的接种刀
CN209338546U (zh) * 2018-12-27 2019-09-03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沙土管接种工具
CN110367039A (zh) * 2019-06-03 2019-10-25 贵州织金毫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CN211657042U (zh) * 2020-01-16 2020-10-13 刘媛 一种食用菌母种接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1973A (en) * 1975-05-13 1978-02-07 Chiyokichi Iizuka Method of artificially growing edible fungi
JPH02195822A (ja) * 1989-01-24 1990-08-02 Setsuo Hattori ハラタケ目キノコ類栽培と培養増収技法
JP2004065614A (ja) * 2002-08-07 2004-03-04 Sharp Corp 生産施設の除菌方法及び装置
KR20100081797A (ko) * 2009-01-07 2010-07-15 한려버섯 영농조합법인 식용버섯 재배방법
CN105900690A (zh) * 2016-05-20 2016-08-31 灵璧县恒利健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6576914A (zh) * 2016-12-16 2017-04-26 重庆壹点玖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高产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8684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7849B (zh) 一种银耳菌种培育方法
CN107155898B (zh) 一种铁皮石斛利用茎段薄片进行扩繁的方法
CN102633552A (zh) 一种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栽培方法
CN102106261A (zh) 一种led条件下草莓脱毒组培方法
CN102037856B (zh) 一种简易蛹虫草菌种复壮的方法
WO2012081851A2 (ko) 신균주 표고버섯 gna01
CN103202229B (zh) 一种绿花重瓣铁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03563746A (zh) 黄山贡菊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
WO2021109291A1 (zh) 一种银耳菌种的培育方法
CN113678684B (zh)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CN105349432A (zh) 一种玉米多堆柄锈菌的单孢扩繁方法
CN104012406A (zh) 甜樱桃品种晚红珠的离体再生方法
CN111218413A (zh) 一种用于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5661016A (zh) 一种熊蜂饲料的制备方法
KR20010078906A (ko) 참숯을 함유한 팽이버섯 재배용 배지 조성물 및 팽이버섯재배방법
CN112442450A (zh) 枝瑚菌母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在枝瑚菌原种培养中的应用
CN112243798B (zh) 一种节能高效银耳菌株的选育及种植方法
CN111727809B (zh) 一种香菇菌株及其培育方法和应用
CN113348963B (zh) 一种中华腐生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9122123A (zh) 一种青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构建方法
CN111727808A (zh) 一种香菇菌株及其培育方法和应用
CN108064632A (zh) 一种银耳无土栽培方法
CN112470818B (zh) 一种血耳优良菌种的培育方法
CN104087515A (zh) 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菌的分离方法
CN109937875A (zh) 一种通过叶丛芽进行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