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7039A - 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67039A CN110367039A CN201910477133.0A CN201910477133A CN110367039A CN 110367039 A CN110367039 A CN 110367039A CN 201910477133 A CN201910477133 A CN 201910477133A CN 110367039 A CN110367039 A CN 1103670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tivar
- bag
- production method
- culture medium
- cul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栽培种培养基装入聚乙烯袋中,在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入一根接种棒,密封袋口后灭菌,得到灭菌的栽培料袋;栽培种培养基包括木屑、麦麸、玉米面、黄豆面、石膏、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水;在无菌环境中打开所述栽培料袋的袋口,取出接种棒留下贯穿栽培料的孔洞,将红托竹荪原种接入孔洞中,在栽培料袋的袋口用菌种封口,密封后培养。红托竹荪菌种培养从传统的6个月缩短到60天左右,减少害虫危害时间和机率,显著减少链孢霉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 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红托竹荪(Dictyophrarubrovolvata),原产于黔西北乌蒙山区,大型真 菌,是食用竹荪的一个种,属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又名竹笙、竹参, 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有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中空、海绵状), 白色网状菌裙(海绵状),土灰色的菌帽(有皱褶,附着大量孢子的菌盖), 粉红色(无光条件下为白色,弱光条件下有粉红色鳞片状细小裂片,微光下 为粉红色,强光下紫红色至咖啡色)粗糙的蛋形菌托,洁白的网状裙从菌柄 顶部菌盖下向下伸开,完全伸开后的菌裙长度不超过菌柄长度的3/4,吸湿 能力强,黑色孢子吸湿后稀释流淌地上。气味清香,能引诱附近昆虫为其传 播孢子,被称为“真菌皇后”。
红托竹荪适宜产地环境为:高原山区,土壤多为微酸性黄壤、黑壤,pH 值在5.5~6.5之间;最适海拔1200-1500米,人工栽培可至海拔900-1800米;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约14℃,最适宜温度范围18℃-28℃,无霜 期280-320天,年均日照时数在1000-1300小时,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 均降雨量1200-1600毫米。其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降水量丰沛、雨热同期,多云寡日照、光照不足、阴 雨天多、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和人工栽培。
链孢霉菌(Neurospora)是食用菌制种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特点 是爆发扩散迅猛,具有极强的毁灭性。目前在食用菌界,尚无有效防治链孢 霉的技术措施。链孢霉的孢子萌发以及菌丝快速生长离不开营养丰富的培养 基,常规的竹荪培养基中含有大量麦麸、白糖等易消化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因此,在竹荪制种过程中特别容易大面积发生链孢霉感染。
食用菌栽培种普遍使用的容器是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具有成本低、易 处理的优点,但是因为密封性不强,致使食用菌害虫容易进出,而杂菌孢子 往往通过害虫传播。生长快的食用菌品种,其菌种在杂菌传播扩散前快速长 满,形成优势菌种,杂菌对其生长影响不大。而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缓慢,平 均生长速度1mm/d,袋装竹荪菌种接种后长满袋口需要1个月的时间,袋子 越大,菌丝封口时间越长,菌种生长培养时间也越长,传统生产方式,菌丝 长满袋子需要6~8个月时间,从而导致培养感染越高。通过长期大量生产实 践、观察和试验总结确定,红托竹荪袋装菌种感染链孢霉的主要原因是害虫 (螨类、昆虫等)通过盖体与袋壁间空隙进入培养容器内带菌传染,加之菌 种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感染机率显著增加,这会大大影响菌种质量,严重时 链孢霉感染率达到80%以上,甚至栽培种全军覆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 的生产方法,有效减少竹荪袋装栽培种链孢霉感染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将栽培种培养基装入聚乙烯袋中,在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入 一根接种棒,密封袋口后灭菌,得到灭菌的栽培料袋;
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70%~80%木屑、 10%~20%麦麸、1%~5%玉米面、1%~5%黄豆面、0.5%~1.5%石膏、0.5%~2% 糖、0.1%~0.5%磷酸二氢钾和0.1%~0.5%硫酸镁;所述木屑包括阔叶落叶树 种的木材加工得到的木屑;所述栽培种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为60%~70%;
2)在无菌环境中打开所述灭菌的栽培料袋的袋口,取出所述接种棒, 在灭菌的栽培料袋中出现贯穿栽培料的孔洞,将红托竹荪原种接入所述孔洞 中,在栽培料袋的袋口用菌种封口,密封后进行栽培种培养。
优选的,步骤1)所述聚乙烯袋的规格为330mm×150mm×0.07mm。
优选的,步骤1)所述聚乙烯袋的厚度为0.07~0.08mm。
优选的,步骤1)所述聚乙烯袋中装填栽培种培养基的质量为750g~850g/ 袋。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接种棒的长度为180mm。
优选的,步骤1)中在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入的位置为栽培种培 养基的中心。
优选的,步骤1)中灭菌的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常压灭菌法;
所述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在0.11~0.13Mpa条件下保持120min;
所述常压灭菌法是在100℃条件下保持10h。
优选的,步骤2)中红托竹荪原种接种前还包括对盛装红托竹荪原种的 容器表面消毒;
所述消毒用溶液为质量浓度0.05~0.2%高锰酸钾溶液;所述高锰酸钾溶 液的消毒浸泡时间为2~3min。
优选的,步骤2)中红托竹荪原种的接种量为4%~5%。
优选的,步骤2)中栽培种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场在转入栽培种前预先用 杀虫剂喷雾处理;
在培养场的内外环境中悬挂粘虫板和粘蝇板;培养场的外面每隔1~2平 方米分别悬挂1张粘虫板和粘蝇板,延伸至距培养场20~30m;培养室内部 每隔3~4平方米分别悬挂1张粘虫板和粘蝇板;
在栽培种转入培养场后,在培养室内部的四周及全部过道撒辛硫磷粉 剂,每隔10~12天补撒一次辛硫磷粉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以木 屑、麦麸、玉米面、黄豆面、石膏、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水按照一定 配比制备栽培种培养基,所述栽培种培养基能大大缩短了菌种长满培养基的 时间,降低了害虫传播链孢霉的几率,同时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将常规的层 式接种方法修改为贯穿式接种方法,该种接种方式使菌种的分布更加均匀, 大大缩短菌种长满培养基的时间。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使红托竹荪菌 种培养时间从传统菌种制种培养需6个月以上缩短到60天左右,极大缩短 菌种培养时间,从而减少害虫危害时间和机率。
进一步得到,本发明提供的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 法,进一步限定了栽培种培养场控制虫源的方法,通过杀灭和阻隔害虫,使 培养过程中有效控制食用菌虫害进入培养基内,进而极大控制链孢霉的传播 途径,显著减少链孢霉的发生,除接种有失误外,基本不再感染链孢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将栽培种培养基装入聚乙烯袋中,在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入 一根接种棒,密封袋口后灭菌,得到灭菌的栽培料袋;
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70%~80%木屑、 10%~20%麦麸、1%~5%玉米面、1%~5%黄豆面、0.5%~1.5%石膏、0.5%~2% 糖、0.1%~0.5%磷酸二氢钾和0.1%~0.5%硫酸镁;所述木屑包括阔叶落叶树 种的木材加工得到的木屑;所述栽培种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为60~70%;
2)在无菌环境中打开所述灭菌的栽培料袋的袋口,取出所述接种棒, 在灭菌的栽培料袋中出现贯穿栽培料的孔洞,将红托竹荪原种接入所述孔洞 中,在栽培料袋的袋口用菌种封口,密封后进行栽培种培养。
本发明将栽培种培养基装入聚乙烯袋中,在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 入一根接种棒,密封袋口后灭菌,得到灭菌的栽培料袋。
在本发明中,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所述栽培 种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70%~80%木屑、10%~20%麦麸、1%~5%玉米面、1%~5%黄豆面、0.5%~1.5%石膏、0.5%~2%糖、0.1%~0.5% 磷酸二氢钾和0.1%~0.5%硫酸镁;所述木屑包括阔叶落叶树种的木材加工得 到的木屑;所述栽培种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为60~70%;所述木屑包括阔叶 落叶树种的木材加工得到的木屑;优选为75%~79%木屑、12%~18%麦麸、 1.5%~4%玉米面、1.5%~3%黄豆面、0.8%~1.2%石膏、0.8%~1.2%糖、0.1% 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更优选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77.8%木 屑、15%麦麸、3%玉米面、2%黄豆面、1%石膏、1%糖、0.1%磷酸二氢钾、 0.1%硫酸镁。调整培养基的含水量优选至60%。在将栽培种培养基装入聚乙 烯袋前,优选调整培养基的含水量至57%~63%,更优选为60%。所述阔叶 落叶树种包括桦木科、杨柳科、壳斗科、桑科和胡桃科树种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木屑的粒度优选为2~5目。红托竹荪菌种能够在快速吸收利用所述温带 阔叶落叶树种木材提供的营养物质,并且使菌丝长势粗壮快速。而研究发现 红托竹荪菌种对树种种类中营养物质的利用具有选择性,例如对针叶树木则 无法利用。为了说明红托竹荪菌种对阔叶落叶树种木屑的利用情况,本发明 以桦木科的桦树或杞木树、杨柳科中杨树、壳斗科中的板栗树、桑科的桑树 和胡桃科的胡桃树为例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 制。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袋的规格优选为330mm×150mm×0.07mm。 所述聚乙烯袋的厚度优选为0.07~0.08mm。所述聚乙烯袋中装填栽培种培养 基的质量优选为750g~850g/袋,更优选为800g/袋。所述聚乙烯袋不仅克服 了常规的聚乙烯袋过薄产生微孔多增加感染的机会,而厚度过大不便于操作 的问题,而且所述聚乙烯袋的规格保证了栽培种的生产效率而且缩短每批次 生产的时间。
在本发明中,为了与聚乙烯袋的规格相配合,所述接种棒的长度优选为 180mm,该长度的接种棒有利于使填装在聚乙烯袋中栽培种基质形成贯穿的 孔洞,使后续接种至孔洞的原种均匀分布在整袋栽培种基质中。所述接种棒 也可以选择使用玻璃棒等长条形工具替换。在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入 的位置优选为栽培种培养基的中心。
在本发明中,灭菌的方法优选包括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常压灭菌法;所述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在0.11~0.13Mpa条件下保持120min。所述常压灭菌法是 在100℃条件下保持10h。
灭菌后,本发明在无菌环境中打开所述灭菌的栽培料袋的袋口,取出所 述接种棒,在灭菌的栽培料袋中出现贯穿栽培料的孔洞,将红托竹荪原种接 入所述孔洞中,在栽培料袋的袋口用菌种封口,密封后进行栽培种培养。
在本发明中,红托竹荪原种接种前优选还包括对盛装红托竹荪原种的容 器表面消毒;所述消毒用溶液为质量浓度0.05~0.2%高锰酸钾溶液;所述高 锰酸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消毒浸泡时间为 2~3min。红托竹荪原种优选采用玻璃瓶保存。所述红托竹荪原种优选刚刚长 满或即将长满无污染、菌丝洁白、菌丝强壮、瓶口处无萎缩老化现象的原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无菌环境优选包括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所述取出 所述接种棒优选垂直向上拔出接种棒,以便在取出的过程中形成规格的孔 洞。所述红托竹荪原种的接种量优选为4%~5%。
在本发明中,栽培种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场在转入栽培种前优选预先用杀 虫剂喷雾处理。所述杀虫剂包括吡虫啉或螨毕净等。
在本发明中,在培养场的内外环境中悬挂粘虫板和粘蝇板;培养场的外 面每隔1~2平方米分别悬挂1张粘虫板和粘蝇板,延伸至距培养场20~30m; 培养室内部每隔3~4平方米分别悬挂1张粘虫板和粘蝇板。在栽培种转入培 养场后,在培养室内部的四周及全部过道撒辛硫磷粉剂,每隔10~12天补撒 一次辛硫磷粉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过程每天查看菌丝生长状况,及时检出已感染链 孢霉的菌包,轻拿轻放,集中灭菌处理。同时培养过程中禁止大规模翻动菌 种。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 的生产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 定。
实施例1
①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如下:桦树木屑77.8%,麦麸15%,玉米面3%, 黄豆面2%,白糖1%,石膏1%,磷酸二氢钾0.1%和硫酸镁0.1%。调节培 养基的含水量至60%,外观表现为湿润但不淌水,手捏成团,指缝看见有水 溢出但不滴落。
②栽培袋:选用330mm×150mm×0.07mm规格的聚乙烯袋,厚度为 0.07mm。
③培养基装填:每袋800g,在袋的中心插入一根长180mm接种棒,套 上套环,盖上盖体。
④高压蒸汽灭菌:将装填好的栽培料袋置于灭菌锅中,排除冷空气后, 在0.11Mpa条件下保持120分钟。
⑤原种选择与处理:刚刚长满或即将长满无污染、菌丝洁白、菌丝强壮、 瓶口处无萎缩老化现象的500ml瓶装原种,接种前原种瓶用0.1%高锰酸钾 溶液浸泡2分钟,取出擦干。
⑥接种: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上将原种瓶底部轻轻敲破,取下碎玻璃, 接种区域内清理干净玻璃碎片,打开培养袋,取出接种棒,从原种瓶底部开 始取菌种接入培养袋孔中,从培养袋底部一直往上接,袋口用大块菌种封口, 盖上盖体,接种量为培养基的4%。
2、培养场所害虫的控制技术:
①培养场所清洁处理:培养区域1000米范围内无大型养殖场、废料堆 积场、垃圾场、食用菌栽培场、出菇场,培养场所四周无杂物堆放,场所内 干净整洁。菌种转入培养场所前用吡虫啉、螨毕净等杀虫剂彻底喷雾;
②培养场所内外悬挂粘虫板+粘蝇板,外面间距1米悬挂1张,培养室 内每3平方米1张;
③菌种堆放完毕,培养室内四周及全部过道撒一层辛硫磷粉剂;
④粘虫板和粘蝇板根据板上虫量增加、更换,辛硫磷粉剂每10天补撒 一次;
⑤及时检出已感染链孢霉的菌包,轻拿轻放,集中灭菌处理;
⑥培养过程中禁止大规模翻动菌种。
实施例2
①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如下:胡桃木屑74.8%,麦麸16%,玉米面4%, 黄豆面3%,白糖1%,石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调节培 养基的含水量至63%,外观表现为湿润但不淌水,手捏成团,指缝看见有水 溢出但不滴落。
②栽培袋:选用330mm×150mm×0.07mm聚乙烯袋,厚度为0.07mm。
③培养基装填:每袋850g,在袋的中心插入一根长180mm接种棒,套 上套环,盖上盖体。
④高压蒸汽灭菌:将装填好的栽培料袋置于灭菌锅中,排除冷空气后, 在0.13Mpa条件下保持120分钟。
⑤原种选择与处理:刚刚长满或即将长满无污染、菌丝洁白、菌丝强壮、 瓶口处无萎缩老化现象的500ml瓶装原种,接种前原种瓶用0.1%高锰酸钾 溶液浸泡2分钟,取出擦干。
⑥接种: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上将原种瓶底部轻轻敲破,取下碎玻璃, 接种区域内清理干净玻璃碎片,打开培养袋,取出接种棒,从原种瓶底部开 始取菌种接入培养袋孔中,从培养袋底部一直往上接,袋口用大块菌种封口, 盖上盖体,接种量为培养基的5%。
2、培养场所害虫的控制技术:
①培养场所清洁处理:培养区域1000米范围内无大型养殖场、废料堆 积场、垃圾场、食用菌栽培场、出菇场,培养场所四周无杂物堆放,场所内 干净整洁。菌种转入培养场所前用吡虫啉、螨毕净等杀虫剂彻底喷雾;
②培养场所内外悬挂粘虫板+粘蝇板,外面间距1.5米悬挂1张,培养 室内每4平方米1张;
③菌种堆放完毕,培养室内四周及全部过道撒一层辛硫磷粉剂;
④粘虫板和粘蝇板根据板上虫量增加、更换,辛硫磷粉剂每12天补撒 一次;
⑤及时检出已感染链孢霉的菌包,轻拿轻放,集中灭菌处理;
⑥培养过程中禁止大规模翻动菌种。
实施例3
①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如下:板栗树木屑80%,麦麸10%,玉米面4%, 黄豆面2%,白糖2%,石膏1%,磷酸二氢钾0.5%和硫酸镁0.5%。调节培 养基的含水量至55%。
②栽培袋:选用330mm×150mm×0.07mm聚乙烯袋,厚度为0.08mm。
③培养基装填:每袋750g,在袋的中心插入一根长180mm接种棒,套 上套环,盖上盖体。
④高压蒸汽灭菌:将装填好的栽培料袋置于灭菌锅中,排除冷空气后, 采用常压灭菌,达到100℃后保持温度10小时。
⑤原种选择与处理:刚刚长满或即将长满无污染、菌丝洁白、菌丝强壮、 瓶口处无萎缩老化现象的500ml瓶装原种,接种前原种瓶用0.1%高锰酸钾 溶液浸泡2分钟,取出擦干。
⑥接种: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上将原种瓶底部轻轻敲破,取下碎玻璃, 接种区域内清理干净玻璃碎片,打开培养袋,取出接种棒,从原种瓶底部开 始取菌种接入培养袋孔中,从培养袋底部一直往上接,袋口用大块菌种封口, 盖上盖体,接种量为培养基的4.5%。
2、培养场所害虫的控制技术:
①培养场所清洁处理:培养区域1000米范围内无大型养殖场、废料堆 积场、垃圾场、食用菌栽培场、出菇场,培养场所四周无杂物堆放,场所内 干净整洁。菌种转入培养场所前用吡虫啉、螨毕净等杀虫剂彻底喷雾;
②培养场所内外悬挂粘虫板+粘蝇板,外面间距1米悬挂1张,培养室 内每3平方米1张;
③菌种堆放完毕,培养室内四周及全部过道撒一层辛硫磷粉剂;
④粘虫板和粘蝇板根据板上虫量增加、更换,辛硫磷粉剂每10天补撒 一次;
⑤及时检出已感染链孢霉的菌包,轻拿轻放,集中灭菌处理;
⑥培养过程中禁止大规模翻动菌种。
实施例1~3制备红托竹荪栽培种的时间缩短到57~62天。链孢霉的感染 率仅为1-2%。
对比例1
①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如下:板栗树木屑78%,麦麸15%,玉米面3%, 黄豆面2%,白糖1%,石膏1%,含水量60%。
②栽培袋:选用330mm×150mm×0.07mm聚乙烯袋。
③培养基装填:每袋800±50g。
④高压蒸汽灭菌:将装填好的栽培料袋置于灭菌锅中,排除冷空气后, 在0.11-0.13Mpa下保持120min;采用常压灭菌,达到100℃后保持温度10 小时。
⑤原种选择与处理:刚刚长满或即将长满无污染、菌丝洁白、菌丝强壮、 瓶口处无萎缩老化现象的500ml瓶装原种,接种前原种瓶用0.1%高锰酸钾 溶液浸泡2分钟,取出擦干。
⑥接种: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上将原种瓶底部轻轻敲破,取下碎玻璃, 接种区域内清理干净玻璃碎片,打开培养袋,在袋口处接种原种,接种量为 1-2%,盖上盖体,进行栽培种培养。
上述接种方法使栽培种的生长后期,栽培袋中氧气不足,生长速度不足 1mm/d,需要培养时间延长至6个月以上。由于培养时间过长,大大增加了 链孢霉感染的机会,链孢霉感染率达40%以上。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栽培种培养基,将栽培种培养基添加入厚度为 0.07mm,330mm×150mm×0.07mm规格的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填800g,套 上套环,盖上盖体。将装填好的栽培料袋置于灭菌锅中,排除冷空气后,在 0.11Mpa条件下保持120分钟。
原种选择与处理:刚刚长满或即将长满无污染、菌丝洁白、菌丝强壮、 瓶口处无萎缩老化现象的500ml瓶装原种,接种前原种瓶用0.1%高锰酸钾 溶液浸泡2分钟,取出擦干。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原种瓶底部轻轻敲破,取下碎玻璃,接种区域内清 理干净玻璃碎片,打开培养袋,分别在培养袋垂直高度1/3、2/3和顶部接种 3层原种,盖上盖体,接种量为培养基的3-4%,放于培养室培养(不做任何 防护措施)。结果表明,三点式接种方法缩短了培养时间,制备红托竹荪栽 培种的时间为80~90天。链孢霉的感染率达20%以上。
对比例3
用松木木屑替换实施例1中红托竹荪栽培种培养基中杨树木屑,其他操 作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方法操作。
用松木木屑替换杨树木屑后制备的培养基培养栽培种,导致原种在培养 基中生长较为缓慢,而且出现菌丝衰弱活力差的现象,培养3月时菌丝仍然 没有长满栽培袋,同时栽培袋有大量感染了链孢霉。分析原因可能是松木木 屑不能为红托竹荪提供生长的营养物质,或者松木中含有抑制红托竹荪菌丝 生长的物质,不利于菌丝的生长,因此,上述方案不适用红托竹荪栽培种的 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栽培种培养基装入聚乙烯袋中,在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入一根接种棒,密封袋口后灭菌,得到灭菌的栽培料袋;
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70%~80%木屑、10%~20%麦麸、1%~5%玉米面、1%~5%黄豆面、0.5%~1.5%石膏、0.5%~2%糖、0.1%~0.5%磷酸二氢钾和0.1%~0.5%硫酸镁;所述木屑包括阔叶落叶树种的木材加工得到的木屑;所述栽培种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为60%~70%;
2)在无菌环境中打开所述灭菌的栽培料袋的袋口,取出所述接种棒,在灭菌的栽培料袋中出现贯穿栽培料的孔洞,将红托竹荪原种接入所述孔洞中,在栽培料袋的袋口用菌种封口,密封后进行栽培种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乙烯袋的规格为330mm×150mm×0.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乙烯袋的厚度为0.07~0.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乙烯袋中装填栽培种培养基的质量为750g~850g/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接种棒的长度为1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中垂直插入的位置为栽培种培养基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灭菌的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常压灭菌法;
所述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在0.11~0.13Mpa条件下保持120min;
所述常压灭菌法是在100℃条件下保持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红托竹荪原种接种前还包括对盛装红托竹荪原种的容器表面消毒;
所述消毒用溶液为质量浓度0.05~0.2%高锰酸钾溶液;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消毒浸泡时间为2~3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红托竹荪原种的接种量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栽培种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场在转入栽培种前预先用杀虫剂喷雾处理;
在培养场的内外环境中悬挂粘虫板和粘蝇板;培养场的外面每隔1~2平方米分别悬挂1张粘虫板和粘蝇板,延伸至距培养场20~30m;培养室内部每隔3~4平方米分别悬挂1张粘虫板和粘蝇板;
在栽培种转入培养场后,在培养室内部的四周及全部过道撒辛硫磷粉剂,每隔10~12天补撒一次辛硫磷粉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7133.0A CN110367039A (zh) | 2019-06-03 | 2019-06-03 | 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7133.0A CN110367039A (zh) | 2019-06-03 | 2019-06-03 | 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67039A true CN110367039A (zh) | 2019-10-25 |
Family
ID=68249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77133.0A Pending CN110367039A (zh) | 2019-06-03 | 2019-06-03 | 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67039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8964A (zh) * | 2021-07-05 | 2021-09-07 | 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长裙竹荪栽培种的布袋培育方法 |
CN113678684A (zh) * | 2021-07-22 | 2021-11-23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
CN113940233A (zh) * | 2021-10-11 | 2022-01-18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一种工厂化冬荪液体菌种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152531A (zh) * | 2022-08-11 | 2022-10-11 | 贵州美味鲜竹荪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玻璃瓶母种的生产方法 |
CN115336502A (zh) * | 2022-08-31 | 2022-11-15 | 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菌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6665A (zh) * | 2017-07-27 | 2017-11-03 | 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 |
CN108373977A (zh) * | 2016-11-23 | 2018-08-07 | 刘明明 | 竹荪大田栽培新方法 |
CN108718920A (zh) * | 2018-08-29 | 2018-11-02 |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压块出菇的栽培方法 |
CN109006170A (zh) * | 2018-08-29 | 2018-12-18 |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快速发菌的菌包制作方法 |
CN208821351U (zh) * | 2018-01-14 | 2019-05-07 | 洪霞芳 | 一种竹荪培养基 |
-
2019
- 2019-06-03 CN CN201910477133.0A patent/CN1103670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3977A (zh) * | 2016-11-23 | 2018-08-07 | 刘明明 | 竹荪大田栽培新方法 |
CN107306665A (zh) * | 2017-07-27 | 2017-11-03 | 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 |
CN208821351U (zh) * | 2018-01-14 | 2019-05-07 | 洪霞芳 | 一种竹荪培养基 |
CN108718920A (zh) * | 2018-08-29 | 2018-11-02 |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压块出菇的栽培方法 |
CN109006170A (zh) * | 2018-08-29 | 2018-12-18 |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快速发菌的菌包制作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喜荣: "《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8 October 2016,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8964A (zh) * | 2021-07-05 | 2021-09-07 | 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长裙竹荪栽培种的布袋培育方法 |
CN113678684A (zh) * | 2021-07-22 | 2021-11-23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
CN113940233A (zh) * | 2021-10-11 | 2022-01-18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一种工厂化冬荪液体菌种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152531A (zh) * | 2022-08-11 | 2022-10-11 | 贵州美味鲜竹荪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玻璃瓶母种的生产方法 |
CN115336502A (zh) * | 2022-08-31 | 2022-11-15 | 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菌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67039A (zh) | 一种降低链孢霉感染红托竹荪栽培种的生产方法 | |
CN103891524B (zh) |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 |
CN103004469B (zh) | 天麻培养方法、天麻酒及小口径容器培养天麻生产工艺 | |
CN102972210B (zh) | 银耳栽培新方法 | |
CN101366346A (zh) | 一种纯白金针菇的培育方法 | |
CN104885786B (zh) | 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2919054A (zh) | 袋料香菇生产方法 | |
CN103396201A (zh) | 一种猪肚菇新种质的标准化栽培方法 | |
CN105165389B (zh) | 一种野生干巴菌工厂化生产方法 | |
CN101715696A (zh) |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方法 | |
CN104488546A (zh) | 一种秀珍菇的种植方法 | |
CN106431652A (zh) | 一种利用玉米芯和阔叶杂木屑栽培香菇基质的制备方法 | |
CN102934586A (zh) | 一种低碳高产栽培茯苓的方法 | |
CN110226454A (zh) | 一种织金竹荪仿野生栽培方法 | |
CN106856984A (zh) |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4521557A (zh) | 珊瑚状灵芝培育方法 | |
CN103416213B (zh) | 一种榆黄菇的种植方法 | |
CN108575485A (zh) | 摩西管柄囊霉在防治柑橘根腐病的应用和施用方法 | |
CN110150026A (zh) | 一种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法 | |
CN106171515B (zh) | 一种外生菌根真菌与松属植物的共生关系建立方法 | |
CN108575752B (zh) |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优质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7148859A (zh) | 一种高产有机香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1822172A (zh) | 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 | |
CN103250564B (zh) | 一种板栗菌根菌人工培养方法 | |
CN106613301A (zh) | 富硒灵芝的栽培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