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3160A -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3160A
CN113513160A CN202110280779.7A CN202110280779A CN113513160A CN 113513160 A CN113513160 A CN 113513160A CN 202110280779 A CN202110280779 A CN 202110280779A CN 113513160 A CN113513160 A CN 113513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construction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0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茅
张田庆
翁邦正
徐平
庞拓
杨俊�
朱扬
谢育礼
付正权
陈俊
闵旭
董远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80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3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3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3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007Base structures; Cell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4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lintels, beams, or transoms to be encased separately;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9/00Auxiliary treatment of forms, e.g. dismantling; Clea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高大模板的施工,高支模模板的拆除,以及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阶段;所述的施工准备包括制定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以及模板安装前的现场准备工作;所述的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包括: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梁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所需材料的用量,并制订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详细的防护用品及所需器具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施工作业流程;本发明提高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支撑稳定性,避免了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失稳的可能,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大建筑拔地而起,高大模板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2009】254号)文的相关要求: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模板支撑系统,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实际施工中,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荷载大、高度高、多样性、复杂性及高危性等特点,过去几年发生的坍塌事故大多是由于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变形或荷载,进而导致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导致建筑坍塌,严重影响着大型建筑的施工安全,因此,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对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不高,容易发生坍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高大模板的施工,高支模模板的拆除,以及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阶段;
所述的施工准备包括制定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以及模板安装前的现场准备工作;所述的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包括: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梁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所需材料的用量,并制订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详细的防护用品及所需器具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施工作业流程;
所述高大模板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的施工作业流程进行现场施工;针对现场施工效果的进行质量检验;
所述的高支模模板的拆除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各结构拆模时所应具有的混凝土强度制定拆模标准;拆模前对各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并与拆模标准进行对照;对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标准的结构进行拆模施工;
所述的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阶段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合理的监测点;根据监测点为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内容;根据监测内容与监测点的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频率;根据监测内容设定预警值及预警通报等级;对每一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并将记录值与预警值进行比对后按照预警通报等级对预警事故进行上报;根据预警事故的内容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优选地,所述的梁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梁侧模板的支撑,梁底模板的支撑,以及梁模板的组合;所述的梁模板的组合按梁侧模板包梁底模板的原则进行拼装且拼缝严密。
优选地,所述梁侧模板的支撑包括:
梁侧模板支撑采用木方作次龙骨,所述的次龙骨平行于梁跨度方向布置,并在梁底部与顶部均设置压脚木方,两侧木方的数量根据梁高与木方的预设间距之间的倍数进行设置;所述预设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并按主龙骨间距≤600mm且垂直于梁跨度方向布置;
梁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杆连接,所述的对拉螺杆的道数根据梁的高度进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梁底模板的支撑包括:
梁底模板支撑采用矩管沿梁跨方向作次龙骨,所述的次龙骨垂直于梁截面布置,且相邻次龙骨的间距小于250mm;主龙骨为架在立杆顶部并通过可调顶托托住的钢管,相邻主龙骨的间距≤900mm,主龙骨与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符合模数时贯通,不符合模数时梁底支撑分别向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连接两跨;所述可调顶托包括与主龙骨连接的U型支托,以及设于U型支托下方的螺杆,所述可调顶托的最大伸出长度为300mm,且插入立杆中长度≧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且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与梁相邻的第一排横杆与梁的距离应≤650mm;
梁下的立杆应对称支撑在梁宽范围以内;
梁外的各排立杆采用轮扣连接,横杆步距1600mm,梁外边第一排立杆与梁侧边间距应≤300mm,梁底横向水平支撑与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符合模数时贯通,不符合模数时梁底支撑分别向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连接两跨。
优选地,所述施工作业流程包括:满堂脚手架搭设;满堂脚手架验收;梁模板的安装;验收;梁的加固;混凝土浇筑;脚手架拆除;梁模板拆除;所述的梁的加固:包括当梁高为800mm~1550mm时,梁底采用步步紧固定,梁中采用双钢管与2~3道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对拉螺杆的间距与为600mm~900mm。
优选地,所述梁模板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在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调整标高并检查、验收;
铺设所述梁底模板;
绑扎梁钢筋;
安装所述梁侧模板
安装主龙骨;
铺设顶板模板并校正标高;
对所述梁底模板、所述梁侧模板以及顶板模板进行钢筋绑扎。
优选地,所述验收包括梁模板安装前的验收,以及梁模板安装后的验收;
所述的梁模板安装前的验收包括所述梁模板在安装前应将对拉螺杆眼位钻好,且清理干净至杂物残留,木方应尺寸一致且满足平整度要求;所述梁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在安装所述梁模板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按图就位,以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为了保证混凝土拆模后的成型质量,所述梁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
所述的梁模板安装后的验收包括:所述梁模板之间以及所述梁模板与顶板模板之间的拼缝处应使用双面胶连接,且距离砼结构接头位置10cm处需满贴双面胶一层,以预防漏浆;梁跨度大于4m时应按3L/1000起拱(L为跨度),悬臂梁长度大于2m时,应按5L/1000(L为悬臂梁长)起拱,并保证所述梁底模板不发生下沉,且起拱不得消弱梁截面高度;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优选地,所述满堂脚手架搭设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塔楼定位轴线由梁中向两侧标记该层立杆的位置,以保证立杆的排布横平竖直均匀分布;所述立杆包括梁架立杆,以及设于梁底模板下方的梁底立杆;
在标记好的立杆位置放置垫板,所述的垫板为50mm×50mm的废旧模板制成;
根据梁的位置在楼地面上标记出梁边线,并根据梁边线顺梁方向搭设梁架,先从距离梁两侧≤350mm的位置开始向两侧按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梁架立杆,再搭设梁架横杆,所述梁架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200架高;梁架起好后在梁底模板中间位置补充梁底立杆和梁底横杆,先将梁底立杆竖立于最角端的垫板上,再把梁底横杆的一侧端部插入梁底立杆的轮盘中,另一端部插入另一根梁底立杆的轮盘中,以此类推,直至将整个架体搭设完成;搭设过程中,同一个轮盘上的梁底横杆和与其连接的梁底立杆要互相垂直,同一方向内连接的梁底横杆要顺直并且与梁模板支撑位置线保持平行;梁架横杆与梁底横杆的步距≤1.6m,步距平均分布,且自由端长度≤650mm;扫地杆距地高度≤350mm;
在所有立杆的顶部均分别安装用于调平到所需标高的可调顶托,立杆伸出顶层梁架横杆或梁底横杆中心线至可调顶托支撑点的长度应≤650mm;
设置剪刀撑:所述的剪刀撑包括设于架体四周和架体内部的且纵向或横向设置连续的竖向剪刀撑,以及设于扫地杆层和架体顶部的水平剪刀撑;所述的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搭设,并与楼面顶紧,且所述的竖向剪刀撑的斜撑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60°;单幅所述的竖向剪刀撑的宽度为4跨,设于架体内部且相邻的所述竖向剪刀撑的间距≤6m;所述的剪刀撑的倾角为45°~60°;所述剪刀撑的接长区域通过等间距设置的3个旋转扣件进行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米,设于剪刀撑远端的搭接扣件与剪刀撑的端部距离应大于100mm;
设置水平兜网:在距离立杆顶部三步架位置设置水平兜网,所述水平兜网可承受100kg重物7m高冲击荷载。
优选地,所述拆模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解除所述满堂脚手架的支撑;2)松开梁模板的紧固结构;3)撬动梁模板使其松动;4)人工拆开梁模板;5)将梁模板清理干净;6)将可二次利用的材料进行整理回收;7)将施工垃圾清理干净。
优选地,所述监测点包括分别设于主次梁交界处与大梁中部位置的立杆上的垂直度监测点,设于截面积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的位置的沉降监测点,以及设于所述架体的顶部梁架横杆上的水平位移监测点;所述的沉降监测点需在同一立杆的上、中、下部各设一点,并标出绝对标高值;所述的水平位移监测点上设有线锤,且线锤指向的楼板面上设有标记点,通过测量线锤与标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水平位移;
所述监测内容包括: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以及扫地杆、梁架、剪力撑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支撑面是否积水,垫板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垂直度要求;检查连接扣件、承插扣、轮扣是否松动;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梁架、架体及其杆件是否有变形;确认梁架、架体在承受6级大风或大暴雨后是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在浇捣混凝土前,是否对满堂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在浇混凝土的过程中,是否对满堂脚手架进行检查,并随时观测架体沉降与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提高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支撑稳定性,避免了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失稳的可能,同时通过对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的受力情况及时监控,大大避免了发生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的概率,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高支模结构的工程质量,施工完成后的顶棚不需抹灰,直接刮腻子即可,节约了后续工程时间,提升了工程效率,并大大节约了工程成本,市场应用前景更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剪刀撑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梁侧模板-100,对拉螺杆-110,梁底模板-200,满堂脚手架-300,立杆-310,垫板-320,架体-330,可调顶托-340,竖向剪刀撑-350,斜撑-351,旋转扣件-3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高大模板的施工,高支模模板的拆除,以及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阶段;
所述的施工准备包括制定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以及模板安装前的现场准备工作;所述的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包括: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梁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所需材料的用量,并制订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详细的防护用品及所需器具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施工作业流程;
所述高大模板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的施工作业流程进行现场施工;针对现场施工效果的进行质量检验;
所述的高支模模板的拆除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各结构拆模时所应具有的混凝土强度制定拆模标准;制定用于保障施工安全的拆模控制措施;拆模前对各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并与拆模标准进行对照;对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标准的结构进行拆模施工;
所述的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阶段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合理的监测点;根据监测点为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内容;根据监测内容与监测点的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频率;根据监测内容设定预警值及预警通报等级;对每一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并将记录值与预警值进行比对后按照预警通报等级对预警事故进行上报;根据预警事故的内容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进一步地,该拆模控制措施包括:
A.拆模采用长撬杠,且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梁模板下方;
B.应遵循先安装后拆除,后安装先拆除,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且从上向下进行拆除的顺序进行拆模,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
C.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各结构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D.在混凝土墙体、平板上留洞时,应在梁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护栏,或将洞盖严;
E.梁模板拆除后,要除去板上的铁钉、板面粘结的剩余砼,并涂刷脱模剂,以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F.在提前拆除互相搭接并涉及其他的后拆梁模板时,要补设临时支撑,且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进一步地,所述的梁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梁侧模板100的支撑,梁底模板200的支撑,以及梁模板的组合;所述的梁模板的组合按梁侧模板100包梁底模板200的原则进行拼装且拼缝严密。拼缝用双面泡沫胶封闭,以使施工完成后的顶棚不需抹灰,直接刮腻子即可。尤其是砼结构接头位置,需距离接头10cm处满贴双面胶一层,以便梁模板同已浇筑结构结合紧密,防止漏浆、接槎处不平等现象影响砼表面质量。梁侧模板100与梁底模板200均采用厚素面木胶合板。梁侧模板100与梁底模板200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进一步地,为消除竖向结构的接头不平整、不规范现象,用内加速凝剂和早强剂且配比为1:2水泥砂浆在竖向结构模板根部堵缝,防止其根部砼出现漏浆烂根、蜂窝、麻面等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梁侧模板100的支撑包括:
梁侧模板100的支撑采用40mm×90mm的木方作次龙骨,所述的次龙骨平行于梁跨度方向布置,并在梁底部与顶部均设置压脚木方,两侧木方的数量根据梁高与木方的预设间距之间的倍数进行设置;所述预设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Φ48×2.7mm的双钢管,并按主龙骨间距≤600mm且垂直于梁跨度方向布置;当800mm高的梁,180厚的板,共设置4道木方,木方的间距为(800-180)/3=207mm;当900mm高的梁,180厚的板,共设置5道木方,木方的间距为(900-180)/4=180mm;当1550mm高的梁,180厚的板,共设置8道木方,木方的间距为(1550-180)/7=195.7mm。
梁侧模板100采用直径为14mm的对拉螺杆110连接,所述的对拉螺杆110的道数根据梁的高度进行设置。800mm~900mm高的梁,设置2道对拉螺杆110;1550mm高的梁,设置3道对拉螺杆110。梁侧模板100厚度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梁底模板200的支撑包括:
梁底模板200支撑采用矩管沿梁跨方向作次龙骨,所述的次龙骨垂直于梁截面布置,且相邻次龙骨的间距小于250mm;主龙骨为架在立杆310顶部并通过可调顶托340托住的钢管,主龙骨为Φ48×2.7的钢管,相邻主龙骨的间距≤900mm,主龙骨与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符合模数时贯通,不符合模数时梁底支撑分别向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连接两跨;所述可调顶托340包括与主龙骨连接的U型支托,以及设于U型支托下方的螺杆,所述可调顶托340的最大伸出长度为300mm,且插入立杆310中长度≧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310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且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与梁相邻的第一排横杆与梁的距离应≤650mm;梁底模板200厚度为13mm。
梁下的立杆310应对称支撑在梁宽范围以内;
梁外的各排立杆310采用轮扣连接,横杆步距1600mm,梁外边第一排立杆310与梁侧边间距应≤300mm,梁底横向水平支撑与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符合模数时贯通,不符合模数时梁底支撑分别向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连接两跨;
梁底横向水平支撑与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贯通设置,当不能形成整体时,梁底横向水平杆向两侧梁侧模板的外侧延伸两根立杆310的间距;
梁两侧立杆310外侧周边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350,同时梁中沿跨度方向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350,竖向剪刀撑宽度为≤6m。
进一步地,梁模板支设时应确保梁柱接头、阴阳角等位置角度准确,固定牢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避免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失稳导致的建筑坍塌的安全事故,提升了大型建筑的施工安全,同时提高了高支模结构的工程质量,施工完成后的顶棚不需抹灰,直接刮腻子即可,节约了后续工程时间,提升了工程效率,并大大节约了工程成本,市场应用前景更广阔。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另外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以下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作业流程包括:满堂脚手架300搭设;满堂脚手架300验收;梁模板的安装;验收;梁的加固;混凝土浇筑;脚手架拆除;梁模板拆除;所述的梁的加固:包括当梁高为800mm~1550mm时,梁底采用步步紧固定,梁中采用双钢管与2~3道对拉螺杆110进行加固,对拉螺杆110的间距与为600mm~900mm。
进一步地,所述梁模板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在满堂脚手架300搭设完成后调整标高并检查、验收;
铺设所述梁底模板200;
绑扎梁钢筋;
安装所述梁侧模板100
安装主龙骨;
铺设顶板模板并校正标高;
对所述梁底模板200、所述梁侧模板100以及顶板模板进行钢筋绑扎。
进一步地,所述验收包括梁模板安装前的验收,以及梁模板安装后的验收;
所述的梁模板安装前的验收包括所述梁模板在安装前应将对拉螺杆110眼位钻好,且清理干净至杂物残留,木方应尺寸一致且满足平整度要求,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所述梁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防止出现板中部下挠,梁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在安装所述梁模板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按图就位,以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为了保证混凝土拆模后的成型质量,所述梁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
所述的梁模板安装后的验收包括:所述梁模板之间以及所述梁模板与顶板模板之间的拼缝处应使用双面胶连接,且距离砼结构接头位置10cm处需满贴双面胶一层,以预防漏浆;梁跨度大于4m时应按3L/1000起拱(L为跨度),悬臂梁长度大于2m时,应按5L/1000(L为悬臂梁长)起拱,并保证所述梁底模板200不发生下沉,且起拱不得消弱梁截面高度,以防止板中部下挠,梁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进一步地,所述满堂脚手架300搭设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塔楼定位轴线由梁中向两侧标记该层立杆310的位置,以保证立杆310的排布横平竖直均匀分布;所述立杆310包括梁架立杆310,以及设于梁底模板200下方的梁底立杆310;
在标记好的立杆310位置放置垫板320,所述的垫板320为50mm×50mm的废旧模板制成;
根据梁的位置在楼地面上标记出梁边线,并根据梁边线顺梁方向搭设梁架,先从距离梁两侧≤350mm的位置开始向两侧按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梁架立杆310,再搭设梁架横杆,所述梁架立杆310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200架高;梁架起好后在梁底模板200中间位置补充梁底立杆310和梁底横杆,先将梁底立杆310竖立于最角端的垫板320上,再把梁底横杆的一侧端部插入梁底立杆310的轮盘中,另一端部插入另一根梁底立杆310的轮盘中,以此类推,直至将整个架体330搭设完成;搭设过程中,同一个轮盘上的梁底横杆和与其连接的梁底立杆310要互相垂直,同一方向内连接的梁底横杆要顺直并且与梁模板支撑位置线保持平行;梁架横杆与梁底横杆的步距≤1.6m,步距平均分布,且自由端长度≤650mm;扫地杆距地高度≤350mm;
在所有立杆310的顶部均分别安装用于调平到所需标高的可调顶托340,立杆310伸出顶层梁架横杆或梁底横杆中心线至可调顶托支撑点的长度应≤650mm;
设置剪刀撑:所述的剪刀撑包括设于架体330四周和架体330内部的且纵向或横向设置连续的竖向剪刀撑350,以及设于扫地杆层和架体330顶部的水平剪刀撑;所述的竖向剪刀撑350由底至顶连续搭设,并与楼面顶紧,且所述的竖向剪刀撑350的斜撑351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60°;单幅所述的竖向剪刀撑350的宽度为4跨,设于架体330内部且相邻的所述竖向剪刀撑350的间距≤6m;所述的剪刀撑的倾角为45°~60°;所述剪刀撑的接长区域通过等间距设置的3个旋转扣件352进行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米,设于剪刀撑远端的搭接扣件与剪刀撑的端部距离应大于100mm;
设置水平兜网:在距离立杆310顶部三步架位置设置水平兜网,所述水平兜网可承受100kg重物7m高冲击荷载。该水平兜网采用6m×1.8m锦纶兜网,用8#铁丝绑扎在满堂脚手架300的主节点上,将水平兜网4个顶角均进行绑扎,该水平兜网与满堂脚手架300的绑扎点至少设置4个,且绑扎点拉结结实,保证人员坠落时不会因为绑扎不到位而坠落至下层。
进一步地,满堂脚手架300在安装过程中,采用钢管斜撑进行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进一步地,相邻两立杆310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立杆310与下段的立杆310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立杆310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严格控制,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进一步地,架体330抱柱连接杆件必须与架体330连接大于两跨,且高度方向间距同架体330步距。
进一步地,所述拆模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解除所述满堂脚手架300的支撑;2)松开所述梁模板的紧固结构;3)撬动梁模板使其松动;4)人工拆开梁模板;5)将梁模板清理干净;6)将可二次利用的材料进行整理回收;7)将施工垃圾清理干净。
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应达到必要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为准。具体要求如表1:
表1各构件在进行拆模施工时混凝土所应达到的强度
Figure BDA0002978689740000151
进一步地,该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S1木模板混凝土浇筑前,用清水充分润湿,清洗干净,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防止漏浆并避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蜂窝或麻面现象;
S2柱、墙混凝土浇筑:柱、墙混凝土要分批浇筑,柱混凝土浇捣时须分批间隔浇捣,墙板混凝土浇捣时,应按300mm分层浇捣振实;
S3梁和板混凝土浇筑:按框架顺序同时浇筑;
S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以达到湿保的养护目的。
进一步地,S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每框架内先将梁根据高度水平分层浇筑,每次浇筑高度≤400mm,浇筑时对称浇筑;
悬挑板部位先浇筑室内后浇筑向室外;
楼面砼浇筑时混凝土的堆放高度≤400mm,推进方向应从中间部分开始向两边推进;
有主次梁的楼板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
单向板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梁高大于1m时,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对于净高≥800mm的梁须分层浇筑,分层浇筑高度400mm;
浇筑时控制施工荷载,混凝土不能集中浇筑在一处,堆高≤400mm,面积≤1㎡,随浇随铺,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以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或麻面现象;
采用砼泵输送混凝土时,水平方向推进速度为每小时约6~8m;大型梁砼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进行浇筑,浇筑速度每小时3~5m。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另外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2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以下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点包括分别设于主次梁交界处与大梁中部位置的立杆310上的垂直度监测点,设于截面积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的位置的沉降监测点,以及设于所述架体330的顶部梁架横杆上的水平位移监测点;所述的沉降监测点需在同一立杆310的上、中、下部各设一点,并标出绝对标高值;所述的水平位移监测点上设有线锤,且线锤指向的楼板面上设有标记点,通过测量线锤与标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水平位移;
所述监测内容包括: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以及扫地杆、梁架、剪力撑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支撑面是否积水,垫板320是否松动,立杆310是否符合垂直度要求;检查连接扣件、承插扣、轮扣是否松动;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梁架、架体330及其杆件是否有变形;确认梁架、架体330在承受6级大风或大暴雨后是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在浇捣混凝土前,是否对满堂脚手架300进行全面检查;在浇混凝土的过程中,是否对满堂脚手架300进行检查,并随时观测架体330的沉降与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预警值如表2所示:
表2梁模板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
Figure BDA0002978689740000171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频率如表3所示:
表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监测频率
Figure BDA0002978689740000172
进一步地,所述预警通报等级包括:
a.当监测数据在安全范围内,即未超出预警值时,继续保持监测频率对监测点持续监测;
b.当监测数据到达预警值时,立即向监测组同时向现场施工人员示警;
c.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警值的10%甚至更高时,立即向监测组、项目负责人,项目总工通报,并向现场施工人员示警,同时要求施工人员离开施工区域,等待相关人员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当水平位移监测超预警值后,可通过千斤顶或倒链设备,将变形处梁模板复位,并加固变形杆件,验收合格后,可继续施工,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坍塌;
浇混凝土的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发现架体330沉降或发生变形时,立即向监测组同时向现场施工人员示警,并及时停止施工,立即调动相关人员和设备进行加固处理,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继续施工;
处理异常期间,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警戒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提高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支撑稳定性,避免了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失稳的可能,同时通过对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的受力情况及时监控,大大避免了发生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的概率,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高支模结构的工程质量,施工完成后的顶棚不需抹灰,直接刮腻子即可,节约了后续工程时间,提升了工程效率,并大大节约了工程成本,市场应用前景更广阔。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准备,高大模板的施工,高支模模板的拆除,以及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阶段;
所述的施工准备包括制定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以及模板安装前的现场准备工作;所述的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包括: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梁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所需材料的用量,并制订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详细的防护用品及所需器具供应计划;根据梁模板支撑体系制定施工作业流程;
所述高大模板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的施工作业流程进行现场施工;在现场施工中定期对施工情况进行质量检验;
所述的高支模模板的拆除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各结构拆模时所应具有的混凝土强度制定拆模标准;拆模前对各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并与拆模标准进行对照;对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标准的结构进行拆模施工;
所述的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阶段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合理的监测点;根据监测点为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内容;根据监测内容与监测点的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频率;根据监测内容设定预警值及预警通报等级;对每一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并将记录值与预警值进行比对后按照预警通报等级对预警事故进行上报;根据预警事故的内容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梁侧模板的支撑,梁底模板的支撑,以及梁模板的组合;所述的梁模板的组合为按梁侧模板包梁底模板的原则将梁侧模板与梁底模板拼装且使拼缝严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模板的支撑包括:
梁侧模板支撑采用木方作次龙骨,所述的次龙骨平行于梁跨度方向布置,并在梁底部与顶部均设置压脚木方,两侧木方的数量根据梁高与木方的预设间距之间的倍数进行设置;所述预设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并按主龙骨间距≤600mm且垂直于梁跨度方向布置;
梁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杆连接,所述的对拉螺杆的道数根据梁的高度进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模板的支撑包括:
梁底模板支撑采用矩管沿梁跨方向作次龙骨,所述的次龙骨垂直于梁截面布置,且相邻次龙骨的间距小于250mm;主龙骨为架在立杆顶部并通过可调顶托托住的钢管,相邻主龙骨的间距≤900mm,主龙骨与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符合模数时贯通,不符合模数时梁底支撑分别向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连接两跨;所述可调顶托包括与主龙骨连接的U型支托,以及设于U型支托下方的螺杆,所述可调顶托的最大伸出长度为300mm,且插入立杆中长度≧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且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与梁相邻的第一排横杆与梁的距离应≤650mm;
梁下的立杆应对称支撑在梁宽范围以内;
梁外的各排立杆采用轮扣连接,横杆步距1600mm,梁外边第一排立杆与梁侧边间距应≤300mm,梁底横向水平支撑与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符合模数时贯通,不符合模数时梁底支撑分别向两侧梁侧模板的支撑连接两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作业流程包括:满堂脚手架搭设;满堂脚手架验收;梁模板的安装;验收;梁的加固;混凝土浇筑;脚手架拆除;梁模板拆除;所述的梁的加固:包括当梁高为800mm~1550mm时,梁底采用步步紧固定,梁中采用双钢管与2~3道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对拉螺杆的间距与为600mm~9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模板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在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调整标高并检查、验收;
铺设所述梁底模板;
绑扎梁钢筋;
安装所述梁侧模板
安装主龙骨;
铺设顶板模板并校正标高;
对所述梁底模板、所述梁侧模板以及顶板模板进行钢筋绑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收包括梁模板安装前的验收,以及梁模板安装后的验收;
所述的梁模板安装前的验收包括所述梁模板在安装前应将对拉螺杆眼位钻好,且清理干净至杂物残留,木方应尺寸一致且满足平整度要求;所述梁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在安装所述梁模板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按图就位,以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为了保证混凝土拆模后的成型质量,所述梁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
所述的梁模板安装后的验收包括:所述梁模板之间以及所述梁模板与顶板模板之间的拼缝处应使用双面胶连接,且距离砼结构接头位置10cm处需满贴双面胶一层,以预防漏浆;梁跨度大于4m时应按3L/1000起拱(L为跨度),悬臂梁长度大于2m时,应按5L/1000(L为悬臂梁长)起拱,并保证所述梁底模板不发生下沉,且起拱不得消弱梁截面高度;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堂脚手架搭设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塔楼定位轴线由梁中向两侧标记该层立杆的位置,以保证立杆的排布横平竖直均匀分布;所述立杆包括梁架立杆,以及设于梁底模板下方的梁底立杆;
在标记好的立杆位置放置垫板,所述的垫板为50mm×50mm的废旧模板制成;
根据梁的位置在楼地面上标记出梁边线,并根据梁边线顺梁方向搭设梁架,先从距离梁两侧≤350mm的位置开始向两侧按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梁架立杆,再搭设梁架横杆,所述梁架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200架高;梁架起好后在梁底模板中间位置补充梁底立杆和梁底横杆,先将梁底立杆竖立于最角端的垫板上,再把梁底横杆的一侧端部插入梁底立杆的轮盘中,另一端部插入另一根梁底立杆的轮盘中,以此类推,直至将整个架体搭设完成;搭设过程中,同一个轮盘上的梁底横杆和与其连接的梁底立杆要互相垂直,同一方向内连接的梁底横杆要顺直并且与梁模板支撑位置线保持平行;梁架横杆与梁底横杆的步距≤1.6m,步距平均分布,且自由端长度≤650mm;扫地杆距地高度≤350mm;
在所有立杆的顶部均分别安装用于调平到所需标高的可调顶托,立杆伸出顶层梁架横杆或梁底横杆中心线至可调顶托支撑点的长度应≤650mm;
设置剪刀撑:所述的剪刀撑包括设于架体四周和架体内部的且纵向或横向设置连续的竖向剪刀撑,以及设于扫地杆层和架体顶部的水平剪刀撑;所述的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搭设,并与楼面顶紧,且所述的竖向剪刀撑的斜撑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60°;单幅所述的竖向剪刀撑的宽度为4跨,设于架体内部且相邻的所述竖向剪刀撑的间距≤6m;所述的剪刀撑的倾角为45°~60°;所述剪刀撑的接长区域通过等间距设置的3个旋转扣件进行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米,设于剪刀撑远端的搭接扣件与剪刀撑的端部距离应大于100mm;
设置水平兜网:在距离立杆顶部三步架位置设置水平兜网,所述水平兜网可承受100kg重物7m高冲击荷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模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解除所述满堂脚手架的支撑;2)松开梁模板的紧固结构;3)撬动梁模板使其松动;4)人工拆开梁模板;5)将梁模板清理干净;6)将可二次利用的材料进行整理回收;7)将施工垃圾清理干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包括分别设于主次梁交界处与大梁中部位置的立杆上的垂直度监测点,设于截面积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的位置的沉降监测点,以及设于所述架体的顶部梁架横杆上的水平位移监测点;所述的沉降监测点需在同一立杆的上、中、下部各设一点,并标出绝对标高值;所述的水平位移监测点上设有线锤,且线锤指向的楼板面上设有标记点,通过测量线锤与标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水平位移;
所述监测内容包括: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以及扫地杆、梁架、剪力撑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支撑面是否积水,垫板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垂直度要求;检查连接扣件、承插扣、轮扣是否松动;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梁架、架体及其杆件是否有变形;确认梁架、架体在承受6级大风或大暴雨后是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在浇捣混凝土前,是否对满堂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在浇混凝土的过程中,是否对满堂脚手架进行检查,并随时观测架体沉降与变形。
CN202110280779.7A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513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0779.7A CN113513160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0779.7A CN113513160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3160A true CN113513160A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6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0779.7A Pending CN113513160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316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136A (zh) * 2021-12-10 2022-02-1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支模架与后续填充架共用施工方法
CN114319900A (zh) * 2022-01-11 2022-04-12 四川中旺易模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清水模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4592540A (zh) * 2022-03-08 2022-06-07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上盖建筑超大梁模板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5680281A (zh) * 2022-11-23 2023-02-03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超限模架施工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136A (zh) * 2021-12-10 2022-02-1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支模架与后续填充架共用施工方法
CN114319900A (zh) * 2022-01-11 2022-04-12 四川中旺易模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清水模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4592540A (zh) * 2022-03-08 2022-06-07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上盖建筑超大梁模板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5680281A (zh) * 2022-11-23 2023-02-03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超限模架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3160A (zh)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WO2013185277A1 (zh) 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筋砼筒体的施工方法
CN110512719B (zh) 一种高层住宅大跨度间隔式连廊高空支模钢平台施工工法
CN111236604A (zh) 圆筒主体结构上悬挑平台的安全施工方法
US20120112376A1 (en) Slab formwork sytem
CN113090019A (zh) 一种高耸构筑物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
CN112627030A (zh) 散索鞍支墩基础兼引桥基础的重力式锚碇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818562A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0396134U (zh) 一种控制剪力墙水平接茬质量的加固工具
CN114673336A (zh) 一种新型可拆预埋螺栓式悬挑架施工方法
CN111576856A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系统及组装方法
CN107401279A (zh) 一次性整体浇筑楼梯间墙梯组合钢模板安装施工方法
CN111576878A (zh) 铝合金模板快拆体系施工工艺
CN111576832A (zh) 一种悬挑多排架的施工体系和施工方法
CN111648256A (zh) 桥墩墩身加固施工方法
CN111236631B (zh) 一种半圆形混凝土顶板建筑支护结构
CN212866842U (zh)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CN113802468A (zh) 一种非对称斜拉桥异形混凝土塔柱施工工艺
CN109707152B (zh) 铝合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42809A (zh) 一种可机械化施工的组合模板拼装方法
CN113266035A (zh) 一种汽机基座上部结构施工方法
CN111576681A (zh) Fs复合保温施工一体化技术施工工艺
CN218668516U (zh) 一种超高框架柱预制模板体系
CN220246891U (zh) 一种适用于基坑中的坑成型的一体化模板装置
CN217151146U (zh) 一种超5米悬挑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悬挑钢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