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8562A -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8562A
CN113818562A CN202111195171.0A CN202111195171A CN113818562A CN 113818562 A CN113818562 A CN 113818562A CN 202111195171 A CN202111195171 A CN 202111195171A CN 113818562 A CN113818562 A CN 113818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onstructed
installing
wall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51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荣全
张波
李涛
张树辉
许圣洁
金巨东
张步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anda Technology Co Ltd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anda Technology Co Ltd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anda Technology Co Ltd,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and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1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8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E04G21/1841Means for positioning building par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施工板上安装竖向预制构件,其中,竖向预制构件具有现浇空腔;在待施工板的上方安装预制梁;在待施工板的上方安装预制板,其中,预制板包括钢管桁架,预制板的部分位于竖向预制构件和预制梁的上方;在现浇混凝区域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框架结构。本发明的竖向预制构件、预制梁及预制板提前在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在现场施工时,吊装效果高,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部分企业引进了德国叠合剪力墙体系技术,其特点是将剪力墙沿厚度 方向分为三层,外侧两层进行预制,中间层进行现浇,进而形成“三明治”结 构,三层之间通过预埋在预制板内的格构式桁架钢筋连接,现浇层浇筑好以后 桁架钢筋还可以起到增强墙板整体性能的作用。叠合剪力墙利用两外侧预制部 分作为模板,中部现浇层与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同时浇筑,结构体系整体性能好, 但连接节点区的钢筋及模板工程量还是非常大,工业化程度较低,且构件生产 依赖于国外进口设备,增加了结构体系综合成本。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主要参照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 关技术,结合我国特点进行吸收和再研究而形成的结构技术体系。针对目前国 内有研究和应用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施工技术为竖向构件采用双 皮墙或灌浆套筒,地下室顶板及梁采用传统现浇结构,现场施工时间长,施工 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顶板和梁采用传统现浇结构造成现场施工时间长、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在待施工板上安装竖向预制构件,其中,竖向预制构件具有现浇空腔; 在待施工板的上方安装预制梁;在待施工板的上方安装预制板,其中,预制板 包括钢管桁架,预制板的部分位于竖向预制构件和预制梁的上方;在现浇混凝 区域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框架结构。
可选地,竖向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墙和预制叠合柱,在待施工板上安装 竖向预制构件的步骤包括:在待施工板上安装预制叠合墙;在待施工板上安装 预制叠合柱。
可选地,在待施工板上安装预制叠合墙的步骤包括:对待施工板上安装预 制叠合墙的结合面进行清理;在待施工板上安装预制叠合墙的安装位置进行测 量放线;对待施工板上的结合面处和现浇面处的预留钢筋进行位置校正;在结 合面处的预留钢筋处安装标高调节垫块,以调节预制叠合墙的标高;将预制叠 合墙起吊并安装到位;安装对预制叠合墙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一临时固定装置; 对预制叠合墙的水平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正。
可选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长支撑和第一短支撑,安装对预制叠 合墙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一临时固定装置的步骤包括;将第一长支撑和第一短支 撑的两端分别与待施工板、预制叠合墙连接。
可选地,在待施工板上安装预制叠合墙的步骤和在待施工板上安装预制叠 合柱的步骤之间包括:在预制叠合墙的现浇空腔靠近待施工板的现浇面处放置 连接钢筋;在现浇面处放置暗柱钢筋笼;将暗柱钢筋笼与连接钢筋连接;对预 制叠合墙的拼接缝进行封堵;在现浇面的外侧支设第一模板装置。
可选地,暗柱钢筋笼呈L形,连接钢筋呈U形,或者,暗柱钢筋笼呈T形, 两个相对的预制叠合墙中的连接钢筋呈一字型,另一个预制叠合墙中的连接钢 筋呈U形。
可选地,在待施工板上安装预制叠合柱的步骤包括:在待施工板上安装预 制叠合柱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对待施工板上安装预制叠合柱的结合面处 的预留钢筋和预制叠合柱上的外露钢筋进行位置校正;将预制叠合柱起吊并吊 装至预留钢筋的上方;安装对预制叠合柱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二临时固定装置; 将预制叠合柱的柱纵筋与预留钢筋连接;对预制叠合柱的水平位置和垂直度进 行校正;对预制叠合柱和待施工板之间的现浇区域的外侧支设第二模板装置。
可选地,在待施工板的上方安装预制梁的步骤包括:在安装预制梁的位置 的下方安装第一竖向支撑体系;对第一竖向支撑体系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对 竖向预制构件上安装预制梁的结合面的标高进行测量和调节;将预制梁起吊并 安装到位;对预制梁的位置进行校正。
可选地,在待施工板的上方安装预制板的步骤包括:对预制梁和预制叠合 墙上安装预制板的结合面进行清理;在安装预制板的位置的下方安装第二竖向 支撑体系;对第二竖向支撑体系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对竖向预制构件上安装 预制板的结合面的标高进行测量和调节;将预制板起吊并安装到位;对预制板 的位置进行校正。
可选地,待施工板为楼板或基础底板,和/或,预制梁为宽扁梁,和/或,预 制板为PKIII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现场依次安装竖向预制构件、预制梁 及预制板,然后在竖向预制构件的现浇空腔、预制板和预制梁的上方及其他需 要现浇混凝土区域等所有现浇混凝土区域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框架结构,竖向 预制构件、预制梁及预制板提前在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在现场施工 时,吊装效果高,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 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 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在待施工板上安 装竖向预制构件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在待施工板上的上方安装预制梁的部分立体 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施工方法的在待施工板上的上方安装预制板的部分立体 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施工方法的浇筑完混凝土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所使用的预制叠合墙的剖开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校正预留钢筋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安装标高调节垫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将预制叠合墙吊至待施工板的上方的主视示 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预制叠合墙安装到位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施工方法的安装第一临时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10的施工方法的浇筑完混凝土的剖开图;
图12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在L形转角处放置连接钢筋的俯视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施工方法的放置暗柱钢筋笼的俯视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的施工方法的将暗柱钢筋笼与连接钢筋连接的俯视示意 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施工方法的用封堵棒封堵拼接缝的俯视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的施工方法的支设第一模板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在T形转角处放置连接钢筋的俯视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的施工方法的放置暗柱钢筋笼的俯视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8的施工方法的将暗柱钢筋笼与连接钢筋连接的俯视示意 图;
图20示出了图19的施工方法的支设第一模板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将预制叠合柱吊至待施工板的预留钢筋上方 的主视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的施工方法的安装第二临时固定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2的施工方法的支设第二模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4示出了图23的第二模板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5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吊装预制梁的主视示意图;
图26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安装完预制梁的部分主视示意图;
图27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吊装预制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8示出了图1的施工方法的安装完预制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待施工板;11、预留钢筋;20、预制叠合墙;21、外墙板;22、内墙 板;23、保温板;24、门窗洞口;30、预制叠合柱;31、柱纵筋;40、预制梁; 50、预制板;51、钢管桁架;52、减重箱体;60、标高调节垫块;70、第一临 时固定装置;71、第一长支撑;72、第一短支撑;80、连接钢筋;90、暗柱钢 筋笼;101、铝合金模板;102、加固龙骨;103、对拉螺栓;110、第二临时固定装置;111、第二长支撑;112、第二短支撑;120、第一竖向支撑体系;130、 第二竖向支撑体系;140、边坡;150、现浇混凝土;160、钢筋卡具;170、工 法桩;180、肥槽;191、吊装钢梁;192、钢丝绳;193、吊索;194、框架吊梁; 200、封堵棒;210、木方;221、第一连接件;222、第二连接件;231、竖直模 板;232、钢管斜支撑;233、钢管水平支撑;234、方钢管次龙骨;235、对拉 螺栓;240、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 “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 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 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竖向预制构件,其中,竖向预制构件具有现浇空腔;
在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梁40;
在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板50,其中,预制板50包括钢管桁架,预 制板50的部分位于竖向预制构件和预制梁40的上方;
在现浇混凝区域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框架结构。
应用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在现场依次安装竖向预制构件、预制梁40及预 制板50,然后在竖向预制构件的现浇空腔、预制板50和预制梁40的上方及其 他需要现浇混凝土区域等所有现浇混凝土区域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框架结构, 竖向预制构件、预制梁40及预制板50提前在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 在现场施工时,吊装效果高,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 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预制板50包括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包括钢筋网片和钢管桁 架51,钢管桁架51包括钢管和设置在钢管两侧的腹筋,钢管内需要灌注砂浆, 预制板50内还设有减重箱体52,减重箱体的材质为塑料等,可减轻预制板的 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墙20和预制叠合柱30,在待 施工板10上安装竖向预制构件的步骤包括: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墙 20;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柱30。由于预制叠合墙20的面积大,先安 装预制叠合墙20再安装预制叠合柱30,方便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当建筑物 的某一层不需要设置预制叠合墙20时,可以将安装预制叠合墙20的步骤取消。 需要说明的是,预制叠合墙20和预制叠合柱30分别具有现浇空腔。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预制叠合墙20包括外墙板21、内墙板22及 保温板23,保温板23和内墙板22之间形成现浇空腔,部分预制叠合墙20上 开设有门窗洞口24,或者,如图10和图11所示,预制叠合墙20仅包括外墙 板21和内墙板22,取消保温板2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10所示,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墙20 的步骤包括:
对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墙20的结合面进行清理,可以简称基层清 理,具体地,在安装预制叠合墙之前,应对基层进行凿毛清理,用水清理结合 面,并保持基面清洁。
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墙20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可以简称 测量放线,具体地,测量放线人员使用经纬仪在作业层混凝土表面弹设控制线 以便安装墙体就位,控制线包括:墙身线、墙端线、洞口边线等。
对待施工板10上的结合面处和现浇面处的预留钢筋11进行位置校正,可 以简称预留钢筋11校正,具体地,待施工板10上的外露预留钢筋11主要包括 叠合区间的预留钢筋11及后浇节点的预留钢筋11,首先应去除预留钢筋11上 的保护,并清洁预留钢筋,同时,采用钢筋卡具160等工具检查预留钢筋的位 置与尺寸,对超过允许偏差的预留钢筋11进行校正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浇筑 混凝土之前与预制叠合墙20连接的预留钢筋11应依据设计图纸事先预留并采 用固定卡具进行固定,保证钢筋的间距、垂直度等。预留钢筋11的外露长度、 顶点标高允许偏差为+15mm,预留钢筋11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为3mm,通过 测量尺进行测量预留钢筋11的外露长度、顶点标高及预留钢筋11的中心位置。
在结合面处的预留钢筋11处安装标高调节垫块60,以调节预制叠合墙20 的标高,可以简称安装标高调节垫块60,具体地,预制叠合墙20安装前,测 量人员将预制叠合墙20的底部设计标高标注至预留钢筋11处,施工人员依据 设计标高放置标高调节垫块60进行标高调节及找平,找平层通常设计为50mm, 标高调节垫块60应放置在预制叠合墙20的下方,标高调平宜采用激光水准仪。 预制叠合墙20的根部预留不少于50mm缝隙,吊装之前先安装木方210,吊装 施工速度最快。
将预制叠合墙20起吊并安装到位,可以简称预制叠合墙20起吊和预制叠 合墙20安装到位,起吊预制叠合墙20的过程为:(1)预制叠合墙20吊装前, 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按照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类型及编号,确 认安装位置,并标注吊装顺序;(2)起吊预制叠合墙20宜采用吊装钢梁191, 用卸扣将钢丝绳192与外墙板21上端的预埋吊环或经设计确定的桁架钢筋、格 构钢筋吊装点连接,并确认连接紧固,其中,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预 制叠合墙20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宜重合,吊索193与预制叠合墙20的水平夹 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起吊过程中,应注意预制外墙板的板面不得 与堆放架或其他预制构件发生碰撞;(3)当预制叠合墙20吊装至在距作业面上 方500mm左右的地方时略作停顿,施工人员可以用搭钩勾住两根控制吊索193, 通过拉拽方式使预制叠合墙20靠近作业面,手扶预制叠合墙20,控制预制叠 合墙20下落方向。预制叠合墙20安装到位的过程为:(1)墙板缓慢下降,待 到预留钢筋11顶部时,对准叠合区预留钢筋,将预制叠合墙20缓缓下降,使 之平稳就位。(2)预制叠合墙20顺预留钢筋11下落,预留钢筋11根部预先安装好木方,便于墙板快速下落就位,实现墙板快速吊装,下落就位后,及时打 胶或砂浆封堵木方与墙板之间缝隙。
安装对预制叠合墙20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一临时固定装置70,可以简称临 时固定,第一临时固定装置70包括第一长支撑71和第一短支撑72,具体地, 将第一长支撑71和第一短支撑72的两端分别与待施工板10、预制叠合墙20 连接,第一长支撑71和第一短支撑72分别为斜支撑,预制叠合墙20应设置不 少于2道可调节长度的斜支撑,斜支撑两端应分别与预制叠合墙20和楼板固定, 第一长支撑71距离楼板的距离宜为预制叠合墙20高度的2/3,第一短支撑72 距离楼板的距离宜为预制叠合墙20高度的1/4。
对预制叠合墙20的水平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正,可以简称墙板校正,墙板 校正包括平面定位、垂直度等方面,具体地,(1)平行墙板方向的水平位置校 正措施:根据楼板面上弹出的墙板位置线对墙板位置进行校正;(2)垂直墙板 方向的水平位置校正措施:利用第一短支撑72对墙板根部进行调节来控制墙板 水平的位置;(3)墙板垂直度的校正措施:待墙板水平就位调节完毕后,利用 第一长支撑71调整墙体顶部的水平位移来调节墙体的垂直度;(4)墙板垂直度 检测:待墙板位置调整完毕后,使用垂直度检测尺对墙板长边与短边方向的垂 直度进行确认,满足允许误差方可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20所示,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墙 20的步骤和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柱30的步骤之间包括:
在预制叠合墙20的现浇空腔靠近待施工板10的现浇面处放置连接钢筋 80,预制叠合墙20安装就位后,在预制叠合墙20内部放置连接钢筋80,便于 将现浇暗柱和预制叠合墙20连接在一起,连接钢筋80采用临时绑扎固定在预 制叠合墙20的钢筋骨架上;
在现浇面处放置暗柱钢筋笼90,暗柱钢筋笼90提前在工厂采用自动加工 设备制作,现场施工时只需将暗柱钢筋笼90吊装到位即可,施工效率高;
将暗柱钢筋笼90与连接钢筋80连接,具体地,先将预放在叠合墙体内的 连接钢筋80抽拉出并放置到连接部位,然后将暗柱钢筋笼90与连接钢筋80 绑扎连接在一起;
对预制叠合墙20的拼接缝进行封堵,可以简称预制叠合墙拼接缝封堵,预 制叠合墙的拼接缝位于建筑物室外时,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用封堵棒200做好 堵缝工作,并于外墙板的外装施工时,填补防水密封胶;叠合墙的拼缝在建筑 物室内时,直接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密实,叠合墙与下部楼板之间的缝隙通常 为20mm,可选用木方进行封堵。
在现浇面的外侧支设第一模板装置,可以简称模板支设,第一模板装置, 第一模板装置包括铝合金模板101、加固龙骨102及对拉螺栓103等。
在本实施例中,现浇区域的水平的连接钢筋、竖向的预留钢筋的规格、数 量、型号应参照设计图纸,钢筋绑扎应严格依据设计图纸施工,连接钢筋与预 留钢筋有效绑扎连接,多个预制叠合墙20的主要连接方式分为L型连接、T字 型连接,两个预制叠合墙20采用L型连接,暗柱钢筋笼90呈L形,连接钢筋 80呈U形;三个预制叠合墙采用T字型连接,暗柱钢筋笼90呈T形,两个相 对的预制叠合墙20中的连接钢筋80呈一字型,另一个预制叠合墙20中的连接 钢筋80呈U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至图24所示,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柱 30的步骤包括:
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柱30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可以简称 测量放线,具体地,测量放线人员通过全站仪或经纬仪在作业层混凝土上表面 弹设控制线以便安装叠合构件。通过在预制叠合墙的墙身、预制柱上放出来的 梁底的标高控制线、板底的标高控制线来检查预制叠合墙、预制叠合柱的结合 面的标高是否满足要求,对于超高的部分应采用角磨机将墙体超高部分切割掉, 以保证预制梁、预制板顺利安装。
对待施工板10上安装预制叠合柱30的结合面处的预留钢筋11和预制叠合 柱30上的外露钢筋进行位置校正,可以简称预留钢筋11校正,具体地,去除 预制叠合柱下方的预留钢筋11上的保护,并清洁预留钢筋,采用钢筋卡具等检 查预留钢筋的位置与尺寸,对超过允许偏差的钢筋进行校正处理,外露预留钢 筋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钢筋卡具同时能够卡住待施工板10 上预留钢筋和预制叠合柱上的外露钢筋,校正到位。
将预制叠合柱30起吊并吊装至预留钢筋11的上方,可以简称预制叠合柱 30起吊和预制叠合柱30吊装到位,起吊预制叠合柱30的过程为:(1)预制叠 合柱30吊装前,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按照吊装流程核对构件 类型及编号,确认安装位置,并标注吊装顺序,并在预制叠合柱上弹出标高控 制线:(2)预制叠合柱的吊装宜采用吊带,将吊带缠绕预制叠合柱的内部箍筋 网片的十字交点为吊点,采用柱顶箍筋网片的第二排箍筋作为起吊点,起吊过 程中,应注意对预制叠合柱的保护;(3)用吊车缓缓将预制叠合柱吊起,待预 制叠合柱的底边升至距地面500mm左右时略作停顿,再次检查吊挂是否牢固, 板面有无污染破损,若有问题需立即处理,不得继续吊装作业,确认无误后, 继续提升使之慢慢靠近安装作业面。预制叠合柱30吊装到位的过程为:预制叠 合柱缓慢下降,待到距离预留钢筋的顶部时,预制叠合柱应对准地面上的控制 线,同时,预制叠合柱的外露钢筋对准预留钢筋,将预制叠合柱缓缓下降,使 之平稳就位。
安装对预制叠合柱30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二临时固定装置110,可以简称临 时固定,第二临时固定装置110包括第二长支撑111和第二短支撑112,具体 地,将第二长支撑111和第二短支撑112的两端分别与待施工板10、预制叠合 柱30连接,第二长支撑111和第一短支撑72分别为斜支撑,当预制叠合柱达 到安装高度时,对预制叠合柱采用斜支撑进行临时固定,固定时,每个预制叠 合柱的斜支撑不应少于2道并同时在预制叠合柱的两个垂直方向进行支撑,通 过第二临时固定装置110固定预制叠合柱同时调整预制叠合柱的水平位置。
将预制叠合柱30的柱纵筋31与预留钢筋11连接,具体地,待预制叠合柱 的标高、位置均调整就位后,进行柱纵筋连接,预制叠合柱的外露钢筋通过挤 压或连接件与待其下部预留钢筋连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21和第二连接 件222,第一连接件221设置在预留钢筋11上,第二连接件222设置在预制叠 合柱的外露钢筋上。
对预制叠合柱30的水平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正,可以简称柱体校正,具体 地,(1)柱体水平位置校正措施;采用预制叠合柱的定位工装设备或利用第一 短支撑72对预制叠合柱根部进行调节来控制预制叠合柱的水平位置;(2)柱体 垂直度校正措施;待预制叠合柱的水平就位调节完毕后,利用第二长支撑111 调整预制叠合柱顶部的水平位移来控制柱体的垂直度;(3)用检测尺检测预制 叠合柱安装垂直度,及时校正到位。
对预制叠合柱30和待施工板10之间的现浇区域的外侧支设第二模板装置, 第二模板装置包括竖直模板231、钢管斜支撑232、钢管水平支撑233、方钢管 次龙骨234、对拉螺栓235、螺母、垫片等,钢管斜支撑232和钢管水平支撑 233用于支撑竖直模板231,对拉螺栓235的一端穿过一侧的方钢管次龙骨234、 一侧的竖直模板231、另一侧的竖直模板231及另一侧的方钢管次龙骨234与 螺母连接,对拉螺栓235的另一端也与螺母连接,螺母和方钢管次龙骨234之 间设置垫片。
需要说明的是,预制叠合柱的下边缘与楼板面之间的现浇区域与预制叠合 柱的现浇空腔需现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 工程验收后,对预制叠合柱的下边缘与楼板面之间的现浇区域处进行支模。混 凝土浇筑时,应对模板及支撑进行监测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通常情况下,预制叠合墙和预制叠合柱的现浇空腔与预制梁、预制板同时浇筑 且宜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预制叠合墙和预制叠合 柱浇筑混凝土对塌落度有严格要求,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在现场进行混凝土坍落 度测试,符合设计要求才能浇筑,一般为200mm;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对预制叠 合柱进行接浆处理,预先铺设3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去石砂浆。混凝土 浇筑时,应对模板、支撑及预制叠合墙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 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做好混凝土试块。
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梁40位于两个预制叠合柱30之间,如图25、图26 及图28所示,在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梁40的步骤包括:
在安装预制梁40的位置的下方安装第一竖向支撑体系120,第一竖向支撑 体系120用于支撑预制梁40,第一竖向支撑体系120安装前需要选用合适的支 撑体系并验算确定支撑间距,模板优先选用轻质高强的面板材料,支撑可采用 独立支撑、满堂脚手架等多种支撑形式。其中,第一竖向支撑体系120包括多 干支撑杆,当层高比较高时,需要增加横向连接杆来连接支撑杆。
对第一竖向支撑体系120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具体地,通过调整支撑杆 的标高来调整支撑高度,使其与梁底标高吻合。
对竖向预制构件上安装预制梁40的结合面的标高进行测量和调节,具体 地,测量放线人员在预制柱上弹设预制梁底的标高控制线,通过预制柱上放出 来的梁底标高控制线来检查预制叠合柱的结合面的标高是否满足要求,对于超 高的部分应采用角磨机将柱体超高部分切割掉,以保证预制梁顺利安装。
将预制梁40起吊并安装到位,具体地,预制梁吊装时,宜采用一字型吊梁 钢梁进行吊装,同时使吊绳吊住预制梁的预埋吊钩或桁架钢筋上指定的吊点位 置;起吊时,先将预制梁吊至距地面500mm-1000mm处略作停顿,检查钢丝绳、 吊钩的受力情况及预制梁下方有无裂缝等质量问题,确认无误后,保持预制梁 水平吊至作业面上空;预制梁就位时,应从上向下垂直安装,并在作业面上空 200m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预制梁调整,将预制梁的边线与位置线对准, 然后将预制梁缓慢下降,使之平稳就位。
对预制梁40的位置进行校正,调整预制梁时,可使用橡胶锤轻轻敲击梁侧 对预制梁进行微调,预制梁位置调整完毕后,摘掉吊钩。注意预制梁40调整时, 吊钩不松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和图28所示,在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板 50的步骤包括:
对预制梁40和预制叠合墙20上安装预制板50的结合面进行清理,因预制 板安装会部分伸入预制梁、预制叠合墙,故预制板安装前应清理安装部位的预 制叠合墙、预制梁等结构基层,做到无油污、污染,然后对预制叠合墙、预制 梁的预留钢筋进行位置校正,以便预制板顺利就位。
在安装预制板50的位置的下方安装第二竖向支撑体系130,第二竖向支撑 体系130用于支撑预制板,第二竖向支撑体系130安装前需要选用合适的支撑 体系并验算确定支撑间距,模板优先选用轻质高强的面板材料,支撑可采用独 立支撑、满堂脚手架等多种支撑形式。其中,第二竖向支撑体系130包括多干 支撑杆,当层高比较高时,需要增加横向连接杆来连接支撑杆。
对第二竖向支撑体系130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具体地,通过调整支撑杆 的标高来调整支撑高度,使其与楼底标高吻合。
对竖向预制构件上安装预制板50的结合面的标高进行测量和调节,具体 地,测量放线人员在预制叠合墙上弹设预制板底的标高控制线,通过叠合墙上 放出来的梁底标高控制线来检查预制叠合墙的结合面的标高是否满足要求,对 于超高的部分应采用角磨机将墙体超高部分切割掉,以保证预制板顺利安装。
将预制板50起吊并安装到位,具体地,预制板吊装时,应选用框架吊梁 194进行吊装。同时使吊绳吊住预制板的预埋吊钩或桁架钢筋上指定的吊点位 置;起吊时,先预制板吊至距地面500mm-1000mm处略作停顿,检查钢丝绳、 吊钩的受力情况及预制板下方有无裂缝等质量问题,确认无误后,保持预制板 水平吊至作业面上空;预制板就位时,应从上向下垂直安装,并在作业面上空 200m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预制板调整,将预制板的边线与位置线对准, 注意避免预制板的底部上预留钢筋与墙体或梁箍筋碰撞发生变形的情况,然后 将预制板缓慢下降,使之平稳就位。
对预制板50的位置进行校正。调整板的位置时,宜采用楔形小木块嵌入调 整,不宜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预制板安装就位后,利用预制板 下方的可调支撑杆调整预制板的底板标高。预制预制板位置调整完毕后,摘掉 吊钩。注意预制板调整时,吊钩不松钩。
需要说明的是,预制叠合墙在预制板底位置预装支撑角铁,用于支撑预制 板。检查竖向支撑是否稳固且全部与预制板底部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待施工板10为楼板或基础底板,待施工板10为基础底板 时,基础底板的下方设置在土层240上,框架结构为地下室的框架结构,图1 中的预制叠合墙的外侧为边坡140,边坡140和预制叠合墙之间形成肥槽180, 图11的预制叠合墙的外侧为工法桩170,工法桩170和预制叠合墙之间形成肥 槽180。
传统地下室施工流程复杂,土方开挖量较大且需要搭设外架施工,施工措 施费较高,需要搭设满堂架等临时施工措施,施工当地下水位较高时需抗拉锚 杆数量较多且降水难度较大,外架其筏板外边缘距基坑距离一般为 800-1000mm,而本发明的竖向构件采用SPCS(预制空腔体结构体系),地下室 筏板外边缘距离基坑边缘距离为300-500mm,所以竖向构件采用SPCS预制空 腔体结构体系可免地下室外架施工且可有效的减少挖土量,从而提高施工速度 降低成本。PKIII板和宽扁梁的吊装速度快,构件质量较轻,可实现独立支撑, 支撑间距为4000mm,支撑体系较传统地下室用量少,施工快,耗费人力物力 少,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且宽扁梁和PKIII板厚度较小,较传统地 下室施工使用净高不变,从而使地下室整体标高上移,可较少挖方量,地下水 位相对下降,计算筏板下抗拉锚杆数量可减少,同时减少降水难度,整体上施 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所以在地下室和楼板施工时,竖向构件采用预制空腔体结构体系,水平构 件采用PKIII板及宽扁梁,两种结构体系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具有和现浇结 构同等强度及稳定性,吊装效率高,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传统地下室施工低。
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梁40为宽扁梁,预制板50为PKIII板。PKIII板的竖 向采用独立支撑,支撑底部垫平,顶部垫主次楞支撑板底,支撑布置原则根据 预制板的厚度而定,PKIII板的厚度≤70mm时,在水平方向的横向和纵向上, 相邻的两个支撑杆的距离≤4000mm;PKIII板厚度≥110mm时,在预制叠合墙 上预埋2个螺母,每块预制板的支撑杆的支座位置设置2个支撑角钢,使用配 套的螺栓将其拧入螺母内,在水平方向的横向和纵向上,相邻的两个支撑杆的 距离≤2000mm。PKIII板的定型免拆模板的厚度一般在15~20mm之间,模板 规格有1100mm×1100mm×15mm、1100mm×900×mm×15mm、 1100mm×500mm×15mm、1100mm×1100mm×20mm、1100mm×500mm×20mm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现浇混凝区域浇筑混凝土,如图4和图11中的150为现 浇混凝土,具体地,第一次在宽扁梁内布料200mm厚混凝土,下料时沿宽扁梁 的中心线垂直下落混凝土,避免冲击PKIII板的免拆模板,并且要对称均匀布 料,第一次混凝土布料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其振捣方法采用一 字状插点振捣沿PKIII板的免拆模板对称进行,每个点振捣5~10s,插点深入下 层混凝土100mm左右,不宜插入过深,振捣时间不得过长,严禁过振现象发生; 第二次沿宽扁梁的中心线将混凝土布料至宽扁梁内的预制板的板底,混凝土布 料和振捣方法同第一次;第三次是在预制板上进行混凝土布料和振捣,方法同 普通楼面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宽扁梁和预制板混凝土浇筑时,要搭设临时马道, 供操作人员行走。
为了呼应建设部“一体两翼”的发展路线,实现装配式建筑“两提两减” 的效果,需要在装配式技术体系上寻求创新,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装配式混 凝框架结构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均采用预制构件,竖向构件系采用预制空腔 体构件,水平构件采用PKIII板和宽扁梁,两种构件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其优 势,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达到高效、高质、低成本等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体系的竖向预制构件是以焊接钢筋网 片及定型钢筋笼为骨架,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带空腔的预制构件,竖向预制构 件包括墙板、柱、梁等,通过现场安装构件、安装连接钢筋80并在空腔内浇筑 混凝土形成叠合墙、叠合柱,进而形成装配式整体叠合剪力墙结构、叠合框架 结构等,其具有与现浇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类似的力学性能。PKIII板及宽扁 梁采用预应力结构和钢管桁架,PKIII板及宽扁梁采用专业化、全自动化工业设 备制作,PKIII板及宽扁梁具有较强刚度,PKIII板上的塑料箱体可减轻其重量, 施工全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体系时方便安装。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为安装预制空腔体结构体系的竖向构件、安 装宽扁梁、安装PKIII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混凝土形成框架结构体系,可 提高施工效率,减低成本。
2、装配式整体叠合剪力墙体系主要包括预制叠合墙、预制板、预制楼梯、 预制梁等构件,其中,预制叠合墙的暗柱区域的钢筋安装是装配式整体叠合剪 力墙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在预制叠合墙中临时绑扎一字型和U字型的 连接钢筋,然后在暗柱区域放置钢筋笼并与预留插筋绑扎,最后在暗柱区域校 正U型、一字型连接钢筋并与钢筋笼绑扎。在预制板设置独立支撑且在预制叠 合墙的顶部预埋螺母,使用螺栓和等边角钢作为叠合楼板的增强支撑系统,大 大减少支撑脚手架的使用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 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 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 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竖向预制构件,其中,所述竖向预制构件具有现浇空腔;
在所述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梁(40);
在所述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板(50),其中,所述预制板(50)包括钢管桁架,所述预制板(50)的部分位于所述竖向预制构件和所述预制梁(40)的上方;
在现浇混凝区域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墙(20)和预制叠合柱(30),在待施工板(10)上安装竖向预制构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墙(20);
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柱(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结合面进行清理;
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
对所述待施工板(10)上的所述结合面处和现浇面处的预留钢筋(11)进行位置校正;
在所述结合面处的预留钢筋(11)处安装标高调节垫块(60),以调节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标高;
将所述预制叠合墙(20)起吊并安装到位;
安装对所述预制叠合墙(20)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一临时固定装置(70);
对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水平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临时固定装置(70)包括第一长支撑(71)和第一短支撑(72),安装对所述预制叠合墙(20)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一临时固定装置(70)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长支撑(71)和所述第一短支撑(7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待施工板(10)、所述预制叠合墙(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步骤和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柱(30)的步骤之间包括:
在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现浇空腔靠近所述待施工板(10)的现浇面处放置连接钢筋(80);
在所述现浇面处放置暗柱钢筋笼(90);
将所述暗柱钢筋笼(90)与所述连接钢筋(80)连接;
对所述预制叠合墙(20)的拼接缝进行封堵;
在所述现浇面的外侧支设第一模板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柱钢筋笼(90)呈L形,所述连接钢筋(80)呈U形,或者,所述暗柱钢筋笼(90)呈T形,两个相对的所述预制叠合墙(20)中的所述连接钢筋(80)呈一字型,另一个所述预制叠合墙(20)中的所述连接钢筋(80)呈U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柱(30)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柱(30)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
对所述待施工板(10)上安装所述预制叠合柱(30)的结合面处的预留钢筋(11)和所述预制叠合柱(30)上的外露钢筋进行位置校正;
将所述预制叠合柱(30)起吊并吊装至所述预留钢筋(11)的上方;
安装对所述预制叠合柱(30)进行临时固定的第二临时固定装置(110);
将所述预制叠合柱(30)的柱纵筋(31)与所述预留钢筋(11)连接;
对所述预制叠合柱(30)的水平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正;
对所述预制叠合柱(30)和所述待施工板(10)之间的现浇区域的外侧支设第二模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梁(40)的步骤包括:
在安装所述预制梁(40)的位置的下方安装第一竖向支撑体系(120);
对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体系(120)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
对所述竖向预制构件上安装所述预制梁(40)的结合面的标高进行测量和调节;
将所述预制梁(40)起吊并安装到位;
对所述预制梁(40)的位置进行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施工板(10)的上方安装预制板(50)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预制梁(40)和预制叠合墙(20)上安装所述预制板(50)的结合面进行清理;
在安装所述预制板(50)的位置的下方安装第二竖向支撑体系(130);
对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体系(130)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
对所述竖向预制构件上安装所述预制板(50)的结合面的标高进行测量和调节;
将所述预制板(50)起吊并安装到位;
对所述预制板(50)的位置进行校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施工板(10)为楼板或基础底板,和/或,所述预制梁(40)为宽扁梁,和/或,所述预制板(50)为PKIII板。
CN202111195171.0A 2021-09-30 2021-10-13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8185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86838 2021-09-30
CN202111168683 2021-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8562A true CN113818562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2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5171.0A Pending CN113818562A (zh) 2021-09-30 2021-10-13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856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2170A (zh) * 2021-12-21 2022-04-22 曹大燕 一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施工方法
CN114908794A (zh) * 2022-04-12 2022-08-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的装配式修建方法
CN114991073A (zh) * 2022-07-01 2022-09-02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设备协同安装高桩码头预制构件的方法
CN115822076A (zh) * 2023-02-13 2023-03-21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组件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2403A1 (en) * 2007-10-24 2010-09-30 Western Forms, Inc. Multiple dimension beam, deck and column system
CN108915153A (zh) * 2018-09-19 2018-11-30 三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柱安装方法及系统
CN110528686A (zh) * 2019-07-19 2019-12-03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59965A (zh) * 2020-11-20 2021-02-12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带肋模构造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82876U (zh) * 2020-03-04 2021-02-23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
CN213805964U (zh) * 2020-09-30 2021-07-27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面叠合l型预制构件节点
CN113389304A (zh) * 2021-06-15 2021-09-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双叶空腔叠合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2403A1 (en) * 2007-10-24 2010-09-30 Western Forms, Inc. Multiple dimension beam, deck and column system
CN108915153A (zh) * 2018-09-19 2018-11-30 三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柱安装方法及系统
CN110528686A (zh) * 2019-07-19 2019-12-03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82876U (zh) * 2020-03-04 2021-02-23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
CN213805964U (zh) * 2020-09-30 2021-07-27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面叠合l型预制构件节点
CN112359965A (zh) * 2020-11-20 2021-02-12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带肋模构造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89304A (zh) * 2021-06-15 2021-09-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双叶空腔叠合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2170A (zh) * 2021-12-21 2022-04-22 曹大燕 一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施工方法
CN114382170B (zh) * 2021-12-21 2024-01-30 曹大燕 一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施工方法
CN114908794A (zh) * 2022-04-12 2022-08-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的装配式修建方法
CN114908794B (zh) * 2022-04-12 2023-05-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的装配式修建方法
CN114991073A (zh) * 2022-07-01 2022-09-02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设备协同安装高桩码头预制构件的方法
CN114991073B (zh) * 2022-07-01 2023-11-10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设备协同安装高桩码头预制构件的方法
CN115822076A (zh) * 2023-02-13 2023-03-21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组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8562A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5863275B (zh) 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
CN112982181B (zh) 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
CN11285474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CN108677962B (zh) 一种地铁出入线段基坑模架安装及拆除方法
CN113513160A (zh)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3202222A (zh) 用于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方法
CN210685444U (zh) 预制外墙板快速调平安装支撑装置
CN109457814B (zh) 基于贝雷架结构的高耸及大直径建筑物顶盖施工方法
US20090165408A1 (en)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CN212866842U (zh)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CN113338333A (zh) 一种盖挖逆作条件下型钢梁板的快速安装方法
CN113338322A (zh) 一种建筑隔振基础施工方法
CN117287044A (zh) 一种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方法
CN114892813B (zh) 一种大跨度建筑主体支撑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129955U (zh) 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
CN114457846A (zh) 一种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CN210529741U (zh) 独立基础预埋螺栓安装结构
CN114277672A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67699B (zh) 一种装配式梁板及施工方法
CN112942809A (zh) 一种可机械化施工的组合模板拼装方法
CN112482316A (zh) 闸坝门机梁施工方法及闸坝门机梁结构
CN111827239A (zh) 装配式靠船墩施工方法
CN115323924B (zh) 一种公铁两用跨江a型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
CN220433434U (zh) 水中轻便可循环混凝土系梁钢吊箱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