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1455A -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1455A
CN113491455A CN202010247975.XA CN202010247975A CN113491455A CN 113491455 A CN113491455 A CN 113491455A CN 202010247975 A CN202010247975 A CN 202010247975A CN 113491455 A CN113491455 A CN 113491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time
cavity
food materials
food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79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1455B (zh
Inventor
王旭宁
郑钢英
朱生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79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1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1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1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1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1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该方法包括:主控芯片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N≥2,以及确定放入食材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在腔体内每次放入食材时,主控芯片确定放入食材的次序,采用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对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工;其中,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与第Ni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不同,Ni=2,3……N。本发明公开的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通过分多次加食材,对食材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加工的食材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效果,制作的食物更浓稠更香滑,营养更易消化和吸收。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指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加工(比如制作粥)的工艺一般为:食材(比如米)和水混合→加热至沸腾(90-100℃)→熬煮→完成制作。家庭传统加工(比如煮粥)的工艺通常使用明火,在一个可加热的容器中,加入食材(米)和水的混合物进行熬煮。
然而,以上的制作工艺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加工方式只是将食材与水混合后熬煮,加工方式单一;二是家庭传统煮粥的方式,较难掌控火候,容易造成糊底。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腔体、加热装置及主控芯片,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确定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N≥2,以及确定放入食材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
在所述腔体内每次放入食材时,所述主控芯片确定放入食材的次序,采用所述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对所述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工;
其中,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与第Ni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不同,Ni=2,3……N。
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确定放入食材的次序,采用所述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对所述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工,包括:
在所述腔体内第一次放入食材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粉碎装置对所述腔体内食材进行第一次粉碎并熬煮以制作汤底,所述第一次粉碎用于降低汤底的颗粒度;
在所述第一次粉碎并熬煮后,向所述腔体进行第二次放入食材,在第一次粉碎后第二次放入食材用于将第二次放入食材融合至所述汤底中。
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粉碎装置对所述腔体内食材进行第一次粉碎并熬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确定第一次粉碎并熬煮的熬煮液体,采用预设量的熬煮液体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熬煮;
其中,所述熬煮液体包括水、豆浆或预设食材类型的汤底料。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包括:
在所需的食材为一种时,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总量确定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以及确定每次向所述腔体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取值范围为所述食材总量的10%—50%;
或者,
在所需的食材为多种时,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种类确定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以及确定每次向所述腔体放入的食材类型。
可选的,第二次放入食材融合至所述汤底中不再进行粉碎。
可选的,在所需的食材为一种时,所述确定每次向所述腔体放入的食材分重量,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根据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确定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范围为[1:5]-[1:0.4]。
可选的,所述预设量的取值范围为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8倍至14倍。
可选的,在采用预设量的熬煮液体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熬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熬煮,并控制所述粉碎装置进行第二次粉碎,以使熬煮和粉碎同时进行。
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熬煮,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第一次加热,将所述腔体内食材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停止加热;
在停止加热预设时间之后,所述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第二次加热,将所述腔体内食材加热熬煮至沸腾;
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取值范围为30-60℃,所述预设时间取值范围为10-15分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腔体、加热装置及主控芯片,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
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用于向腔体放水的水箱和用于存储食材的料仓,所述料仓底部连接有称重体系,所述称重体系用于料仓内加入食材的称重;所述料仓内部安装有可滚动的拨料片,所述拨料片用于将料仓内的食材拨入所述腔体中。
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分多次加食材,对食材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加工的食材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效果,制作的食物更浓稠更香滑,营养更易消化和吸收。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对食材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时,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第一次放入食材粉碎熬煮作为汤底,将第Ni次加入的食材作为熬煮食材,进行熬煮,以使第Ni次加入的食材融合至第一次放入食材制作的汤底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制作食物既具有粘稠细腻的口感,同时还保留了食材有嚼劲的口感。
2、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为:先粉碎熬煮,以形成汤底。先粉碎再熬煮的优势是一是增加刀片与食材的接触面积,粉碎更细。二是有利于食材的营养物质释放,食材(比如米)更易糊化煮透,提高粘稠度,也降低烹饪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多次加入食材时,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可以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种类确定食材的放入次数,通过多种类型的食材的搭配,补充单一类食材(比如米)的营养缺乏,使制作食物营养素的利用率提升,使制作食物的营养强化。
2、可以将杂豆类食材和谷物类食材进行搭配,杂豆类食材可以补充谷物来食材的营养缺乏,其先放杂豆类后放谷物类,即杂豆类熬成浆煮谷物类,可使杂豆类的香味先溢出,杂豆类香味浓郁后融入谷物类中,口感更顺滑,且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的功效。
3、可以将不同的谷物类食材进行搭配,比如小米、黑米和燕麦搭配,或者粳米、红米和薏米等搭配,各谷物类食材营养可以互相补充,提升制作食材的营养。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多次加入食材时,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可以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总量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取值范围为食材总量的10%—50%,一是可避免汤底食材太少,导致形成的汤底太稀,制作食物细腻浓稠的口感达不到要求;二是可避免汤底食材太多,汤底的颗粒度小的食材(碎米)比例大,使得制作食物爽滑感降低。
2、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范围为[1:5]-[1:0.4],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可以确保制作食物的浓稠度、爽滑度和咀嚼感等最佳,以及可以确保制作食物的淀粉消化率、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最佳。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入熬煮液体时,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对第一次放入食材熬煮时,可以加入水、豆浆或预设食材类型的汤底料等熬煮液体,可以制作粥、果汁、火锅、鱼汤或鸡汤等,实现汤底的多样性。
2、熬煮液体可以由豆制食材液体(比如豆浆)或奶制品(比如纯牛奶)替代水熬粥,一是粥的口感具备了豆浆或纯牛奶的香浓和醇香,与米香混合后,口感极佳,豆浆或纯牛奶与米同煮,更浓稠,粥的入口感更顺滑;二是可以大大提升粥的营养价值。
3、熬煮液体可以由鱼汤、鸡汤或各种火锅类型的汤底料替代水,制作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都进行了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次加入食材时,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在第一次粉碎后,熬煮的同时亏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二次粉碎,可进一步降低第一次放入食材颗粒度,即汤底的颗粒度,使制作食物更细腻,以及将第一次放入食材中的营养物质释放更充分。
2、设置低温吸熬煮液体工艺,即控制加热装置间隔预设时间进行加热,将腔体温度维持在30℃-60℃,以使腔体内第一次放入食材在30℃-60℃吸熬煮液体(以水为例)10-15分钟,可加速食材吸水速率,使第一次加热食材更易糊化煮透,快速形成汤底。
3、将第一次放入食材熬煮液体的加入量设置为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8倍至14,可确保制作食物的浓稠度和爽滑度。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申请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解决了熬煮食材熬煮时糊底的问题,可以提升熬煮食材的营养和口感,且可将熬煮时间缩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腔体、加热装置及主控芯片,腔体内设置有粉碎装置。
本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可以是料理机,比如破壁料理机,此时,粉碎装置可以是刀片。
本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可以是榨汁机,此时,粉碎装置可以是螺杆。
本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可以是面食机,此时,粉碎装置可以是搅拌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包括:用于向腔体放水的水箱和用于存储食材的料仓,料仓底部连接有称重体系,称重体系用于料仓内加入食材的称重;料仓内部安装有可滚动的拨料片,拨料片用于将料仓内的食材拨入腔体中。
本实施例中,可以但并不仅限于基于配有料仓和水箱的食品加工机实现食材加工方法。具体的,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水箱、料仓、腔体、刀片、上盖、拨料片以及实现料仓称重、自动加料、自动进水、粉碎动力电机和线路板等软硬件配置。
其中,料仓可以独立置于食品加工机的底座上,且高于腔体。料仓底部可以连接称重体系,可实现料仓内加料的称重功能。料仓内部可以安装可滚动的拨料片,将料仓内加入的食材拨入连接腔体的连接管中。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可以但并不仅限于包括料理机、榨汁机和面食机,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和赘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主要以食品加工机是料理机的食材加工为例进行阐述,包括面食机和榨汁机等的其余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的实现原理与面食机的食材加工的实现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主控芯片可以为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主控芯片用于执行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主控芯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可以包括:
S101:主控芯片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N≥2,以及确定放入食材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
本实施例中,在加工食材时,可以分多次加食材以及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使加工的食材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效果。
可选的,主控芯片可以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种类或食材总量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其具体确定方式可参见下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和赘述。
S102:在腔体内每次放入食材时,主控芯片确定放入食材的次序,采用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对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工。
其中,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与第Ni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不同,Ni=2,3……N。
本实施例中,加入食材一种实现方式:可以由主控芯片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在每次需要向腔体加入食材时,由主控芯片通过显示界面、蜂鸣器蜂鸣或指示灯闪烁等方式提醒用户,由用户每次手动向腔体内加入食材。
本实施例中,加入食材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由用户预先将食材放入料仓中,由主控芯片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在每次需要向腔体加入食材时,主控芯片控制料仓内部安装的可滚动的拨料片,通过拨料片自动将料仓内的食材拨入腔体中。
本实施例中,对多次加入的食材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尤其是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与后续其余次序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分多次加入食材时,可以将第一次放入的食材作为汤底,一是可以使后续加入的食材能够融入至汤底中,增加制作食物的浓稠度和爽滑度;二是第一次加入部分食材,避免一次性加入所有食材导致易糊底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通过分多次加食材,对食材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加工的食材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效果,制作的食物更浓稠更香滑,营养更易消化和吸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控芯片确定放入食材的次序,采用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对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工可以包括:
S201:在腔体内第一次放入食材时,主控芯片控制粉碎装置对腔体内食材进行第一次粉碎并熬煮以制作汤底,第一次粉碎用于降低汤底的颗粒度。
本实施例中,食材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汤底制作阶段,第二阶段:熬煮阶段。
本实施例中,第一阶段可以将第一次放入食材粉碎熬煮作为汤底,第二阶段可以将第Ni次加入的食材作为熬煮食材,进行熬煮,以使第Ni次加入的食材融合至第一次放入食材制作的汤底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阶段中的食材颗粒度小于第二阶段中的食材颗粒度。
具体的,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粉碎,即第一阶段中的食材为粉碎的食材,食材颗粒度较小,将颗粒度较小的食材熬煮为汤底。优选的,第二次放入食材融合至所述汤底中不再进行粉碎,即第二次放入食材可以不进行粉碎,即第二阶段中的食材为完整食材,食材颗粒度较大,将颗粒度较大食材加入颗粒度较小的汤底中,以形成制作食材。
其中,第Ni次加入的食材融合至第一次放入食材制作的汤底中是指第Ni次加入的食材融入第一次放入食材制作的汤底中,以将汤底变粘稠。举例来说,以食材为大米为例,第一次加入部分大米粉碎熬煮后,形成米汤,即米汤中为碎米;第Ni次加入剩余米后,熬煮时将整粒米融入米汤中,形成米粥。
本实施例中,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为:先粉碎熬煮,以形成汤底。先粉碎再熬煮的优势是一是增加粉碎装置(比如刀片)与食材的接触面积,粉碎更细,二是制作汤底过程中粉碎第一次放入食材,使食材结构得到破坏,营养物质更多的释放到水中,有利于淀粉颗粒溶胀吸水糊化,且脂肪和氨基酸分解使香味产生更浓郁。三是第一次放入食材通过粉碎,使食材糊化更充分,消化性更高,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有利于食材的营养物质释放。
S202:在第一次粉碎并熬煮后,向腔体进行第二次放入食材,在第一次粉碎后第二次放入食材用于将第二次放入食材融合至汤底中。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次放入食材粉碎熬煮作为汤底后,向腔体进行第二次放入食材,将第二次放入食材作为熬煮食材,进行熬煮,以使第二次加入的食材融合至第一次放入食材制作的汤底中,使得制作食物颗粒分明、有嚼劲、浓稠、入口爽滑和香味浓郁。
可选的,第Ni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可以为:仅是熬煮,即主控芯片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进行熬煮,以使腔体内加入的食材熬煮至沸腾。
可选的,第Ni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可以为:边粉碎边熬煮,即主控芯片通过粉碎装置粉碎的同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进行熬煮,以使腔体内加入的食材熬煮至沸腾,且边粉碎边熬煮可以使得熬煮的食物口感更加细腻和顺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将第一次放入食材粉碎熬煮作为汤底,将第Ni次加入的食材作为熬煮食材,进行熬煮,以使第Ni次加入的食材融合至第一次放入食材制作的汤底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制作食物既具有粘稠细腻的口感,同时还保留了食材有嚼劲的口感。
另外,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为:先粉碎熬煮,以形成汤底。先粉碎再熬煮的优势是一是增加刀片与食材的接触面积,粉碎更细。二是有利于食材的营养物质释放,食材(比如米)更易糊化煮透,提高粘稠度,也降低烹饪时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次放入食材,主控芯片控制粉碎装置对腔体内食材进行第一次粉碎并熬煮时,还可以包括:
主控芯片确定第一次粉碎并熬煮的熬煮液体,采用预设量的熬煮液体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熬煮;
其中,熬煮液体包括水、豆浆或预设食材类型的汤底料。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次放入食材熬煮时,可以加入水、豆浆或预设食材类型的汤底料等熬煮液体,以制作粥、果汁、火锅、鱼汤或鸡汤等,实现汤底的多样性。
一种实现方式,以煮粥为例,熬煮液体为水时,在向腔体第一次放入食材(比如米)后,先将米粉碎后加入水,一是是增加粉碎装置(比如刀片)与米的接触面积,粉碎更细;二是有利于米中的营养物质释放,米更易糊化煮透,形成更多的米油,提高粘稠度,也降低烹饪时间。
另一种实现方式,以煮粥为例,熬煮液体可以由豆制食材液体(比如豆浆)或奶制品(比如纯牛奶)替代水。
以豆浆替代水进行煮粥为例,粥的口感进行了提升,与传统煮粥方法相比,一是粥的口感具备了豆浆的香浓和醇香,与米香混合后,口感极佳,豆浆与米同煮,更浓稠,粥的入口感更顺滑;二是豆浆中丰富的赖氨酸,可以补充大米蛋白中赖氨酸的缺乏,因此可以提高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同时豆浆具有低脂、高蛋白和丰富的膳食纤维等,两种物料混合后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加,大大提升了粥的营养价值。
再一种实现方式,以煮粥为例,熬煮液体可以是鱼汤、鸡汤或各种火锅类型的汤底料,熬煮液体可以由鱼汤、鸡汤或各种火锅类型的汤底料替代水,制作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都进行了提升。以鱼汤替代水进行煮粥为例,粥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都进行了提升。
本实施例中,加入熬煮液体一种实现方式:可以由主控芯片确定向腔体放入熬煮液体所需的预设量,在每次需要向腔体加入熬煮液体时,由主控芯片通过显示界面、蜂鸣器蜂鸣或指示灯闪烁等方式提醒用户,由用户每次手动向腔体内加入预设量的熬煮液体。
本实施例中,加入熬煮液体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由主控芯片确定向腔体放入熬煮液体所需的预设量,在每次需要向腔体加入熬煮液体时,主控芯片控制独立置于食品加工机底座上的水箱,由于水箱底部连接水管通入腔体内,水箱会通过料仓的称重体系反馈的数据,进行加入熬煮液体量的计算并自动向腔体加入熬煮液体。
可选的,预设量的取值范围为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8倍至14倍。其中,预设量为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10倍-12倍最佳。
在实际应用中,熬煮液体的加入量大于食材量的14倍,会稀释汤底的浓度,降低制作食物的粘稠度;熬煮液体的加入量小于食材量的10倍,会增大汤底的浓度,爽滑感降低,制作食物粘糊性增大。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次放入食材熬煮液体的加入量设置为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8倍至14,可确保制作食物的浓稠度和爽滑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所需的食材为一种时,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总量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以及确定每次向腔体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取值范围为食材总量的10%—50%。
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可以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总量确定食材的放入次数,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为料仓称重体系所检测到总食材总量的10%—50%,以30%—50%为最佳求。
在实际应用中,若制作汤底的食材量<30%,形成的汤底太稀,粥细腻浓稠的口感达不到要求;若制作汤底的食材量>50%,第二阶段加入的大颗粒食材比例小(整粒米比例小),汤底的颗粒度小的食材(碎米)比例大,爽滑感降低。
本实施例中,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为料仓称重体系所检测到总食材总量的10%—50%,一是可避免汤底食材太少,导致形成的汤底太稀,制作食物细腻浓稠的口感达不到要求;二是可避免汤底食材太多,汤底的颗粒度小的食材(碎米)比例大,使得制作食物爽滑感降低。
可选的,在所需的食材为一种时,确定每次向腔体放入的食材分重量,可以包括:
主控芯片根据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确定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范围为[1:5]-[1:0.4]。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两个阶段所加入的食材量的比例不同,影响制作食物的浓稠度、爽滑度和营养成分等。比如,以食材为米煮粥为例,两个阶段所加入的食材量的比例不同,会使得第一阶段汤底碎米粒和第二阶段粥的整米粒比例差异,影响粥底口感和营养价值。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总量确定食材的放入次数时,通过调整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可以确保制作食物的浓稠度、爽滑度和咀嚼感等最佳,以及可以确保制作食物的淀粉消化率、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最佳。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食材为米制作米粥为例,对比不同物料比例的粥(物料比例为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以外观、浓稠度、爽滑度、咀嚼感和滋味等指标评价粥的整体效果。
外观指标:指米粥的光泽性,米粒的状态。5分表示粥的光泽性好,粥和粥底交融混合;1分表示粥的光泽性差,粥和粥底间分层明显。
浓稠度指标:指粥的稠度。5分表示粥稠度适中,入口浓厚适中;1分表示粥太稠或太稀。
爽滑度指标:指粥的入口时与口腔的摩擦力大小,爽滑感和颗粒感。5分指粥入口非常爽滑,粘度适中,无明显颗粒感;1分表示粥入口粘糊或者完全没有粘性,粥底的颗粒感明显。
咀嚼感指标:指米粒的咀嚼感,5分表示米粒软硬度适中,入口有嚼劲;1分表示米粒太软或太硬。
滋味指标:指入口后感受到的甜味和米香味。5分表示入口后有浓郁的甜味和米香味,1分表示入口后没有甜味和米香味,甚至有些异味。
表1为不同物料比例的粥的整体效果评分表,如表1所示,整体效果(总分)以分值1-5分表示效果的优劣,分值越高越好。
表1
物料比例 外观 浓稠度 爽滑度 咀嚼感 滋味 总分
1:9 3 2 1 5 2 13
1:4 3 2 2 5 3 15
1:2.33 4 3 4 5 4 20
1:1.5 5 5 5 5 5 25
1:1 5 4 4 4 5 22
1:0.67 3 4 3 3 4 17
1:0.43 2 3 3 2 3 13
1:0.25 2 2 2 1 3 10
1:0.11 2 1 2 1 2 8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食材为米制作米粥为例,对比不同物料比例的粥(物料比例为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以淀粉消化率、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评价粥的营养成分。
淀粉消化率:指淀粉在体外的消化速率,数值越高代表消化性越好。
游离氨基酸:指蛋白质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营养物质,数值越高,代表游离氨基酸的量越多。
可溶性固形物:指经过熬煮后溶出于米汤中的营养物质总含量;数值越高,代表溶出营养物质越多。
表2为不同物料比例的粥的营养成分评分表,如表2所示,不同物料比例对应的淀粉消化率、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分值分别不同,其中,分值越高越好。
表2
物料比例 淀粉消化率 游离氨基酸 可溶性固形物
1:9 90% 2.62 5.3
1:4 92% 2.70 6.0
1:2.33 94% 2.89 6.7
1:1.5 95% 3.73 8.1
1:1 96% 3.80 8.5
1:0.67 97.5% 3.85 9.0
1:0.43 98% 3.90 9.2
1:0.25 100% 4.00 9.5
1:0.11 100% 4.20 9.8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两次物料的比例分配,粥底浓度合适,粥的粘稠度和爽滑感最佳,同时保持成型米粒的量,保留粥的米粒咀嚼感。
举例来说,以所需食材为大米为例,比如制作米粥所需大米的总重量为100克,水为1000克。第一阶段制作粥底可以加米量40克,第二阶段加米量可以60克,可以达到如下效果:米粒颗粒分明,米粒有嚼劲,米汤浓稠,入口爽滑,米香味浓郁。
第二种情况:在所需的食材为多种时,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种类确定向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以及确定每次向腔体放入的食材类型。
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可以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种类确定食材的放入次数,通过多种类型的食材的搭配,补充单一类食材(比如米)的营养缺乏,使制作食物营养素的利用率提升,使制作食物的营养强化。
具体的,在所需的食材为多种时,第一次放入食材的类型可以为杂豆类,第二次放入食材的类型可以为谷物类。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杂豆类食材和谷物类食材进行搭配,杂豆类食材可以补充谷物来食材的营养缺乏,其先放杂豆类后放谷物类,即杂豆类熬成浆煮谷物类,可使杂豆类的香味先溢出,杂豆类香味浓郁后融入谷物类中,口感更顺滑,且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的功效。
其中,杂豆类可以包括黄豆、红豆、黑豆和绿豆等,谷物类可以包括粳米、糯米、小米、黑米、紫米、红米、糙米、燕麦米、薏米、高粱米、大麦仁、藜麦和荞麦等。
其中,本实施例第Ni次放入食材的类型可以为包括百合、枸杞、银耳、莲子、花生、芸豆、红枣和腰果等,以提升制作食材的营养。
可选的,在所需的食材为多种时,第一次放入食材的类型和第二次放入食材的类型均可以为谷物类。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不同的谷物类食材进行搭配,比如小米、黑米和燕麦搭配,或者粳米、红米和薏米等搭配,各谷物类食材营养可以互相补充,提升制作食材的营养。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以第一次放入食材的类型为杂豆类,第二次放入食材的类型为谷物类为例,具体方案包括如下三种:
第一种方案:黄豆40克,粳米40克,水1000克。制作食物效果:豆香风味浓郁,入口爽滑香浓。
第二种方案:红豆40克,小米40克,莲子10克,水1000克。制作食物效果:红豆熬成浆煮小米,红豆香味浓郁,融入小米中,口感更顺滑,且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的功效。
第三种方案:黑豆40克,粳米40克,枸杞15克,红枣10个,水1000克。制作食物效果:黑豆、枸杞有补肾明目的功效,与大米同煮,温润行气,营养效果极佳。
表3为不同食材对应的营养成分评分表,如表3所示,杂豆类和谷物类搭配制作的食物(表3中的黄豆粳米粥)的营养价值最高,即多种类型食材搭配制作的食物营养高于单一食材类型制作的食物营养。
表3
Figure BDA0002434451370000171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次放入食材,在采用预设量的熬煮液体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熬煮时,还可以包括: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熬煮,并控制粉碎装置进行第二次粉碎,以使熬煮和粉碎同时进行。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次粉碎后熬煮时,可以边粉碎边熬煮,即熬煮的同时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一次或多次粉碎,完成汤底熬煮。熬煮的同时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二次粉碎,可进一步降低第一次放入食材颗粒度,即汤底的颗粒度,使制作食物更细腻,以及将第一次放入食材中的营养物质释放更充分。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次放入食材,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熬煮,可以包括: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第一次加热,将腔体内食材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停止加热;在停止加热预设时间之后,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第二次加热,将腔体内食材加热熬煮至沸腾。
其中,预设温度取值范围可以根据食材的糊化煮透温度而定,可选的,预设温度取值范围为30-60℃。预设时间取值范围可以根据食材吸水饱和度而定,可选的,预设时间取值范围为10-15分钟。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次粉碎后熬煮时,控制加热装置间隔预设时间进行加热,以将腔体温度维持在30℃-60℃。其中,间隔加热的预设时间为10-15分钟,以使腔体内第一次放入食材低温吸熬煮液体(以水为例)10-15分钟。由于30℃-60℃均低于食材起始食材糊化温度,在该范围内提高温度,可加速食材吸水速率,使第一次加热食材更易糊化煮透,快速形成汤底。
可选的,本实施例在间隔加热器件可加入适当搅拌,一方面使整个水温均匀,另一方面若前期无粉碎,可以使米粒部分破碎,加速米粒吸水,更易糊化煮透。
本实施例中,设置低温吸熬煮液体工艺,控制加热装置间隔预设时间进行加热,将腔体温度维持在30℃-60℃,以使腔体内第一次放入食材在30℃-60℃吸熬煮液体(以水为例)10-15分钟,可加速食材吸水速率,使第一次加热食材更易糊化煮透,快速形成汤底。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以分两次加食材为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可以包括:
第一阶段:制作粥底阶段,该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S301:加部分米,粉碎。
本实施例中,在料仓中加入米,通过料仓的称重体系,将一部分米加入腔体内,将米粉碎,然后水箱通过料仓称重体系的反馈,自动加入水。
S302:低温吸水。
本实施例中,控制加热装置间隔加热,将腔体温度预热至30-60℃,以及使第一次加入食材吸水10-15分钟,然后加热熬煮至沸腾。
S303:加热+粉碎。
本实施例中,熬煮的同时对米粒进行多次粉碎,完成粥底熬煮。
S304:熬煮成粥底。
本实施例中,S301-304为第一次粉碎时的工艺,一是先将米粉碎后加入水,二是熬煮时,边熬煮边粉碎。先把生米粉碎再加水的优势是增加刀片与米的接触面积,粉碎更细,同时有利于米中的营养物质释放,米更易糊化煮透,形成更多的米油,提高粘稠度,也降低烹饪时间。
本实施例中,设置低温吸水工艺,吸水温度在30℃-60℃,保持水温在此范围内,此温度范围低于大米淀粉起始糊化温度,在该范围内提高温度,可加速大米吸水速率。在此期间可加入适当搅拌,一方面使整个水温均匀,另一方面若前期无粉碎,可以使米粒有些破碎,加速米粒吸水,更易糊化。
第二阶段:煮粥阶段,该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S305:加入剩余米,熬煮
本实施例中,料仓将剩余的大米通过拨料片自动加入腔体内,进行熬煮。
本实施例中,一是制作的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粥既具有粘稠细腻的口感,同时还保留了整粒米有嚼劲的口感。二是熬制粥底过程中使用搅拌桨粉碎米粒,使大米结构得到破坏,营养物质更多的释放到水中,有利于淀粉颗粒溶胀吸水糊化,且脂肪和氨基酸分解使香味产生更浓郁。三是粥通过粉碎,使其糊化更充分,消化性更高,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腔体、加热装置及主控芯片,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确定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N≥2,以及确定放入食材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
在所述腔体内每次放入食材时,所述主控芯片确定放入食材的次序,采用所述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对所述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工;
其中,第一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与第Ni次放入食材对应的加工方式不同,Ni=2,3……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确定放入食材的次序,采用所述次序对应的加工方式对所述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工,包括:
在所述腔体内第一次放入食材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粉碎装置对所述腔体内食材进行第一次粉碎并熬煮以制作汤底,所述第一次粉碎用于降低汤底的颗粒度;
在所述第一次粉碎并熬煮后,向所述腔体进行第二次放入食材,在第一次粉碎后第二次放入食材用于将第二次放入食材融合至所述汤底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放入食材融合至所述汤底中不再进行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粉碎装置对所述腔体内食材进行第一次粉碎并熬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确定第一次粉碎并熬煮的熬煮液体,采用预设量的熬煮液体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熬煮;
其中,所述熬煮液体包括水、豆浆或预设食材类型的汤底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包括:
在所需的食材为一种时,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总量确定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以及确定每次向所述腔体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取值范围为所述食材总量的10%—50%;
或者,
在所需的食材为多种时,根据所需食材的食材种类确定向所述腔体放入所需食材的次数N,以及确定每次向所述腔体放入的食材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需的食材为一种时,所述确定每次向所述腔体放入的食材分重量,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根据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确定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与第二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比例范围为[1:5]-[1: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量的取值范围为第一次放入的食材分重量的8倍至14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预设量的熬煮液体对第一次放入食材进行熬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熬煮,并控制所述粉碎装置进行第二次粉碎,以使熬煮和粉碎同时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熬煮,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第一次加热,将所述腔体内食材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停止加热;
在停止加热预设时间之后,所述主控芯片控制加热装置第二次加热,将所述腔体内食材加热熬煮至沸腾;
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取值范围为30-60℃,所述预设时间取值范围为10-15分钟。
10.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加热装置及主控芯片,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的食材加工方法;
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用于向腔体放水的水箱和用于存储食材的料仓,所述料仓底部连接有称重体系,所述称重体系用于料仓内加入食材的称重;所述料仓内部安装有可滚动的拨料片,所述拨料片用于将料仓内的食材拨入所述腔体中。
CN202010247975.XA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粥类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113491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7975.XA CN113491455B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粥类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7975.XA CN113491455B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粥类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1455A true CN113491455A (zh) 2021-10-12
CN113491455B CN113491455B (zh) 2023-03-14

Family

ID=7799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7975.XA Active CN113491455B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粥类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145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2163A (ja) * 1997-12-26 1999-07-21 Satake Eng Co Ltd 炊飯システム及び炊飯釜の配列方法
JP2007044162A (ja) * 2005-08-08 2007-02-22 Yamamoto Denki Kk 液状食品調理器
JP2011056142A (ja) * 2009-09-11 2011-03-24 Imonoya Corp スープ抽出用圧力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圧力鍋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利用のスープ抽出方法
CN102793146A (zh) * 2012-09-08 2012-11-28 浙江大学 海鲜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0747A (zh) * 2012-03-14 2013-09-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面包生面团生成机和制面包机
CN203802244U (zh) * 2014-05-09 2014-09-03 六角国际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食物烹煮装置
CN104622323A (zh) * 2015-03-02 2015-05-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的控制装置及豆浆机
US20150320251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La Kaffa International Co., Ltd. Food cooking device
CN107773023A (zh) * 2017-08-08 2018-03-0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和食物料理方法
CN108552936A (zh) * 2018-05-11 2018-09-2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炒菜机及炒菜机的烹饪方法
CN108970787A (zh) * 2018-08-16 2018-12-11 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粉碎的食品加工机
CN109567565A (zh) * 2019-02-01 2019-04-05 广州餐无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连续烹调的自动烹饪机中自动调整烹饪次序的方法
CN110575085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酸豆乳的装置及方法
CN110811368A (zh) * 2018-08-14 2020-02-2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2163A (ja) * 1997-12-26 1999-07-21 Satake Eng Co Ltd 炊飯システム及び炊飯釜の配列方法
JP2007044162A (ja) * 2005-08-08 2007-02-22 Yamamoto Denki Kk 液状食品調理器
JP2011056142A (ja) * 2009-09-11 2011-03-24 Imonoya Corp スープ抽出用圧力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圧力鍋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利用のスープ抽出方法
CN103300747A (zh) * 2012-03-14 2013-09-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面包生面团生成机和制面包机
CN102793146A (zh) * 2012-09-08 2012-11-28 浙江大学 海鲜酱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320251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La Kaffa International Co., Ltd. Food cooking device
CN203802244U (zh) * 2014-05-09 2014-09-03 六角国际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食物烹煮装置
CN104622323A (zh) * 2015-03-02 2015-05-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的控制装置及豆浆机
CN107773023A (zh) * 2017-08-08 2018-03-0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和食物料理方法
CN108552936A (zh) * 2018-05-11 2018-09-2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炒菜机及炒菜机的烹饪方法
CN110575085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酸豆乳的装置及方法
CN110811368A (zh) * 2018-08-14 2020-02-2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08970787A (zh) * 2018-08-16 2018-12-11 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粉碎的食品加工机
CN109567565A (zh) * 2019-02-01 2019-04-05 广州餐无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连续烹调的自动烹饪机中自动调整烹饪次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1455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3860C (zh) 保健营养米及生产方法
CN103168856B (zh) 一种糙米浆植物蛋白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8714A (zh) 橡籽、杂粮剪粉
CN107334046A (zh) 一种婴幼儿谷物辅食营养餐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KR101093600B1 (ko) 연근을 이용한 일회용 컵 누룽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3273658A (zh) 一种可以自主调节食用形态或脂肪含量与香度的食品
CN105285652A (zh) 一种黑芝麻混合营养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1455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粥类食材加工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CN101642249B (zh) 一种低糖方便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JP4454290B2 (ja) 調理方法、白米栄養付加材、米加工食品、および米調理セット
CN110618619B (zh) 烹饪方法、烹饪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6320277A (ja) ナットウキナーゼ含有栄養補助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15888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soy milk with a blender and the blender
CN109198111A (zh) 一种方便营养米茶的生产方法及产品
CN104106764A (zh) 一种低温烘焙熟的多维玉米粉
KR20200112354A (ko) 분말 두유 제조방법
Ezeocha Effect of malting and addition of winged termites on the nutrient, functional, pasting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maize-based complementary foods
CN104013059A (zh) 一种糙米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KR20200053372A (ko) 곡물이 함유된 분말커피의 제조방법
CN103598537A (zh) 一种方便豆糊冲剂
Swaminathan Oilseed and nut proteins
KR100773412B1 (ko) 현미묵의 제조방법
Wale Different Trends of World & Ethiopian Local Soybean Based Recipes and Their Health Benefits: A Review
KR20240081542A (ko) 시래기 누룽지 미숫가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95471A (zh) 一种杂粮营养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