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3727A - 窗玻璃 - Google Patents

窗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3727A
CN113183727A CN202110393263.3A CN202110393263A CN113183727A CN 113183727 A CN113183727 A CN 113183727A CN 202110393263 A CN202110393263 A CN 202110393263A CN 113183727 A CN113183727 A CN 113183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glass plate
glazing
wavelength
cance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32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田秀史
浅井贵弘
田代龙一
森下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83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3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6Electromagnetic shie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01Double glazing f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7/93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7/931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7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5/02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lectric apparatus by means located at or near the interfer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26Windows, e.g. wind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玻璃,在其附近配置有电子设备,并具有玻璃板、配置于上述玻璃板的天线、配置于上述玻璃板的附近的电子设备和配置于上述玻璃板并抑制从上述电子设备产生的噪声被上述天线接收的至少1个线状的消除元件。

Description

窗玻璃
(本申请是2017年10月19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窗玻璃”的申请 201780065756.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玻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除了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以外,还配置了用于测定车间距离的传感器等各种电子设备。然而,存在广播信号的接收性能因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而下降这样的问题。对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具有开口的导电图案并在该开口配置传感器,抑制了来自传感器的噪声被天线接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5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关于上述那样的导电图案,由于将导线形成为格子状,并且必须如上述那样形成配置传感器的开口,存在形状复杂这样的问题。另外,这样的问题不仅是配置有传感器的窗玻璃会发生的问题,而是配置了能够产生噪声的电子设备的窗玻璃都会发生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易的构成抑制天线从电子设备接收的噪声的窗玻璃。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窗玻璃可以具有以下的方式。
项1.一种窗玻璃,在其附近配置有电子设备,该窗玻璃具有玻璃板、配置于上述玻璃板的天线、配置于上述玻璃板的附近的电子设备和配置于上述玻璃板并抑制从上述电子设备产生的噪声被上述天线接收的至少1个线状的消除元件。
项2.如项1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消除元件配置于上述天线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
其中,所谓“上述天线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例如是指“在由连结天线与电子设备的上方彼此的线和连结下方彼此的线形成的区域内配置有一半长度以上的线状的消除元件”。
项3.如项2所述的窗玻璃,其中,在被上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上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上述天线与上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08*α*λ2以上,并且上述电子设备与上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08*α*λ2以上。
项4.如项2所述的窗玻璃,其中,在被上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中心波长为λc、上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上述天线与上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3±0.05)*α*λc,或者上述电子设备与上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3±0.05)*α*λc。
项5.如项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消除元件配置于比上述天线与上述电子设备的中间位置更靠上述电子设备侧。
项6.如项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中,在被上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时,上述消除元件的全长为λ2/2*α*1.06以上。
项7.如项6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消除元件的全长为λ2/ 2*α*1.16以上。
项8.如项1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消除元件隔着上述电子设备而配置于与上述天线相反的一侧。
项9.如项8所述的窗玻璃,其中,在被上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上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上述电子设备与上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λ1/4*α以下。
项10.如项8或9所述的窗玻璃,其中,在被上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上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上述消除元件的全长为λ/2*0.8以下。
项11.如项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消除元件具有线状的第一部位和与上述第一部位的至少一个端部连结并从该第一部位弯曲的线状的第二部位。
项12.如项11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第二部位向上述天线侧弯曲。
项13.如项11或12所述的窗玻璃,其中,在被上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上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上述第一部位的长度为λ2/2*α以上。
项14.如项11或13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第二部位相对于上述第一部位以-135~135度的角度弯曲。
项15.如项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具有多个上述消除元件。
项16.如项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玻璃板由夹层玻璃形成。
项17.如项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中,上述天线为数字电视天线。
项18.如项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中,相对于连结上述天线的中心与上述电子设备的中心的线、在上述玻璃板上垂直延伸的垂直线与上述消除元件的交叉角为15度以下。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窗玻璃,能够利用简易的构成抑制天线从电子设备接收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挡风玻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夹层玻璃的截面图。
图4是中心遮挡层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测定单元的截面图。
图6是托架的俯视图。
图7A是表示数字电视天线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7B是表示数字电视天线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7C是表示数字电视天线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7D是表示挡风玻璃上的消除元件和数字电视天线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8是挡风玻璃的俯视图的其他的例子。
图9是表示消除元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图。
图10A是表示消除元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图。
图10B是表示消除元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消除元件、传感器和数字电视天线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消除元件、传感器和数字电视天线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消除元件、传感器和数字电视天线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1的模型图。
图15是试验1~13的从偶极天线发送的电波的谱图。
图16A是表示作为试验1的结果的天线和消除元件的距离与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6B是表示作为试验1的结果的天线和消除元件的距离与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7A是表示试验1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7B是表示试验1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8是表示试验2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9是表示试验3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4的模型图。
图21是表示试验4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2是表示试验5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6的模型图。
图24是表示试验6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7的模型图。
图26是表示试验7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8的模型图。
图28是表示试验8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1~6的图。
图29是表示试验8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1~6的接收灵敏度的图。
图30是表示试验9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7~12的图。
图31是表示试验9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7~12的接收灵敏度的图。
图32是表示试验10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13~27的图。
图33是表示试验10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13~27的接收灵敏度的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11的模型图。
图35是表示试验11中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与接收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12的模型图。
图37是表示试验12中的消除元件的角度1~3的接收灵敏度的图。
图3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试验13的模型图。
图39是表示试验13中的消除元件的各自每种根数的接收灵敏度的图。
图40是表示试验14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的图。
图41是表示试验14中的消除元件的形状30和形状34的评价的图。
图42是表示试验15的模型图的图。
图43是表示试验15的频率与通过特性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4是表示试验16的模型图的图。
图45是表示试验16的频率与通过特性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6是表示试验16的频率与通过特性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所涉及的窗玻璃适用于挡风玻璃时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风玻璃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风玻璃具有玻璃板1和叠层于该玻璃板1的遮挡层2,在遮挡层2上安装有激光雷达等的测定车间距离的测定单元4。另外,在玻璃板1 上配置有数字电视天线6和用于抑制来自测定单元4的噪声的消除元件7。下面,对各部件进行说明。
<1.玻璃板的概要>
<1-1.玻璃板>
玻璃板1可以是各种构成,例如可以由具有多块玻璃板的夹层玻璃构成,或者也可以由一块玻璃板构成。使用夹层玻璃时,例如可以如图3所示地构成。图3是夹层玻璃的截面图。
如该图所示,该夹层玻璃具有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在这些玻璃板11、12之间配置有树脂制的中间膜13。首先,从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开始说明。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可以使用公知的玻璃板,也可以由吸热玻璃、一般的透明玻璃或绿玻璃、或者UV绿玻璃形成。但是,这些玻璃板11、12需要实现符合使用汽车的国家的安全标准的可见光透过率。例如可以使得利用外侧玻璃板 11确保必要的日照吸收率,通过内侧玻璃板12调整可见光透过率来满足安全标准。下面,示出透明玻璃、吸热玻璃和钠钙系玻璃的组成的一个例子。
(透明玻璃)
SiO2:70~73质量%
Al2O3:0.6~2.4质量%
CaO:7~12质量%
MgO:1.0~4.5质量%
R2O:13~15质量%(R为碱金属)
换算成Fe2O3的全部氧化铁(T-Fe2O3):0.08~0.14质量%
(吸热玻璃)
吸热玻璃的组成例如可以为如下的组成:以透明玻璃的组成为基准,使换算成Fe2O3的全部氧化铁(T-Fe2O3)的比率为0.4~1.3质量%,使CeO2的比率为0~2质量%,使TiO2的比率为0~0.5质量%,使玻璃的骨架成分(主要为SiO2、Al2O3)只减少T-Fe2O3、CeO2和TiO2的增加量。
(钠钙系玻璃)
SiO2:65~80质量%
Al2O3:0~5质量%
CaO:5~15质量%
MgO:2质量%以上
NaO:10~18质量%
K2O:0~5质量%
MgO+CaO:5~15质量%
Na2O+K2O:10~20质量%
SO3:0.05~0.3质量%
B2O3:0~5质量%
换算成Fe2O3的全部氧化铁(T-Fe2O3):0.02~0.03质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层玻璃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轻质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使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厚度的合计为 2.4~3.8mm,更优选为2.6~3.4mm,特别优选为2.7~3.2mm。这样,为了轻质化,需要使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合计厚度变小,因此各玻璃板各自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如下面的方式决定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厚度。
外侧玻璃板11主要需要对来自外部的问题具有耐久性、耐冲击性,例如将该夹层玻璃用作汽车的挡风玻璃时,需要对小石子等飞来物的耐冲击性能。另一方面,厚度越大,重量越增加,因而不优选。从该观点考虑,外侧玻璃板11的厚度优选为1.8~2.3mm,更优选为1.9~ 2.1mm。采用哪种厚度,可以根据玻璃的用途决定。
内侧玻璃板12的厚度可以与外侧玻璃板11是同等厚度,但例如为了夹层玻璃的轻质化,可以使厚度小于外侧玻璃板11。具体而言,考虑玻璃的强度时,优选为0.6~2.0mm,更优选为0.8~1.6mm,特别优选为1.0~1.4mm。进一步优选为0.8~1.3mm。对于内侧玻璃板12,采用哪种厚度,也可以根据玻璃的用途决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形状为弯曲形状。
在此,对玻璃板弯曲时的厚度的测定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关于测定位置,是使玻璃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央线上的上下2个部位。测定仪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株式会社Teclock制造的SM-112那样的厚度仪。测定时,以玻璃板的弯曲面载置于平坦的面的方式进行配置,利用上述厚度仪夹持玻璃板的端部而进行测定。其中,玻璃板平坦时,也可以与弯曲时同样进行测定。
另外,上述那样的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物性值的实测的结果如下所述。另外,详细情况以后叙述,利用模拟,算出后述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波长缩短率α的值约为0.7。
[表1]
频率(Hz)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角正切
1M 7.03 0.00
100M 7.03 0.006
200M 7 0.006
1000M 6.94 0.009
2000M 6.86 0.01
<1-2.中间膜>
接着,对中间膜13进行说明。中间膜13至少由一层形成,作为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可以将软质的芯层131用比其硬质的外层132 夹持的3层构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构成,可以是由具有芯层131 和配置于外侧玻璃板11侧的至少1个外层132的多层形成。例如,也可以成为:包含芯层131和配置于外侧玻璃板11侧的1个外层132的 2层的中间膜13;或者以芯层131为中心、在两侧分别配置有2层以上的偶数的外层132的中间膜13;或者隔着芯层131、在一侧配置有奇数的外层132、在另一侧配置有偶数的外层132的中间膜13。其中,只设置1个外层132时,如上所述地设置于外侧玻璃板11侧,这是为了提高对来自车外或屋外的外力的耐破损性能。另外,外层132的数量多时,隔音性能也变高。
芯层131只要比外层132软质,其硬度就没有特别限定。
构成各层131、13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这些层131、132。具体而言,外层132可以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PVB)构成。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各玻璃板的粘接性和抗穿透性优异,因而优选。另一方面,芯层131可以由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EVA) 构成,或者由比构成外层132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软质的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构成。通过将软质的芯层131夹在中间,能够保持与单层的树脂中间膜同等的粘接性和抗穿透性,并且能够大大提高隔音性能。
另外,中间膜13的总厚度没有特别规定,优选为0.3~6.0mm,更优选为0.5~4.0mm,特别优选为0.6~2.0mm。另外,芯层131的厚度优选为0.1~2.0mm,更优选为0.1~0.6mm。另一方面,各外层132的厚度优选大于芯层131的厚度,具体而言,优选为0.1~2.0mm,更优选为0.1~1.0mm。还可以使中间膜13的总厚度一定,在该范围内调整芯层131的厚度。
芯层131和外层132的厚度例如可以如下地进行测定。首先,利用显微镜(例如Keyence公司制造的VH-5500)将夹层玻璃的截面放大175倍而显示。然后,利用目测确定芯层131和外层132的厚度,对其进行测定。此时,为了排除目测所产生的误差,将测定次数设为5 次,将其平均值作为芯层131、外层132的厚度。例如,拍摄夹层玻璃的放大照片,在其中确定芯层和外层132,测定厚度。
另外,中间膜13的芯层131、外层132的厚度不需要遍及全部表面都是一定的,例如在用于平视显示器所使用的夹层玻璃时,也可以成为楔形。此时,关于中间膜13的芯层131或外层132的厚度,测定厚度最小的部位、即夹层玻璃的最下边部。中间膜3为楔形时,虽然外侧玻璃板和内侧玻璃板没有平行地配置,但这样的配置也包括在本发明的玻璃板中。即,在本发明中,例如包括使用如下的中间膜13时的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配置,该中间膜13使用了厚度以每1m变大3mm以下的变化率的芯层131、外层132。
中间膜13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配合上述的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等树脂成分、增塑剂和根据需要的其他的添加剂,均匀混炼后,将各层一起挤出成型的方法;将利用该方法制作的2层以上的树脂膜利用压制法、层压法等叠层的方法。利用压制法、层压法等进行叠层的方法所使用的叠层前的树脂膜可以为单层构造,也可以为多层构造。另外,中间膜13除了由上述那样的多层形成以外,还可以由1层形成。
<1-3.玻璃板的红外线透过率>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风玻璃可以用于使用了激光雷达、照相机等测定单元的汽车的前方安全系统。在这样的安全系统中,对前方的车辆照射红外线,计测前方的汽车的速度或车间距离。因此,要求夹层玻璃(或一块玻璃板)达成规定范围的红外线的透过率。
作为这样的透过率,例如激光雷达使用一般的传感器时,对于波长为850~950nm的光(红外线),为20%以上80%以下、优选20%以上60%以下是有用的。透过率的测定方法遵循JIS R3106,作为测定装置,可以使用UV3100(岛津制作所制造)。具体而言,测定对夹层玻璃的表面以90度的角度照射后的一个方向的光的透过。
另外,在上述那样的安全系统中,有时不使用激光雷达,而使用红外线照相机,测定前方车辆的速度或车间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激光雷达使用一般的照相机的情况下,对于波长为700~800nm的光(红外线),为30%以上80%以下、优选40%以上60%以下是有用的。透过率的测定方法遵循ISO9050。
<2.遮挡层>
接着,对遮挡层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1上形成图2所示那样的遮挡层2。遮挡层2叠层于玻璃板上,其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玻璃板由一块玻璃板形成时,可以在车内侧的面叠层遮挡层2。另一方面,玻璃板由图3所示那样的夹层玻璃形成时,可以叠层于外侧玻璃板11的车内侧的面、内侧玻璃板12的车外侧面和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中的至少1个面。其中,例如在外侧玻璃板 11的车内侧的面和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两者形成大致相同形状的遮挡层2时,在叠层有遮挡层2的部位,两玻璃板11、12的弯曲一致,因而优选。
该遮挡层2是将玻璃板1安装于车体时涂布有粘接剂等、为了从外部不能看清的颜色深的区域,具有形成于玻璃板1的外周缘的周缘遮挡层21和在该周缘遮挡层21上从玻璃板1的上缘的中央向下方延伸的中心遮挡层22。并且,在中心遮挡层22上安装有上述的测定单元 4,如图4所示,形成有来自传感器的光所通过的上侧开口231和下侧开口232。如后所述,测定单元4可以配置为从传感器照射的光通过下侧开口的中心,并能够接受来自前车和障碍物的反射光的程度。这些遮挡层2可以由各种材料形成,只要能够遮挡来自车外的视野,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将黑色等颜色深的陶瓷涂布于玻璃板1而形成。
陶瓷可以由各种材料形成,例如可以成为以下的组成。
[表2]
第1表
Figure BDA0003017584510000111
*1,主要成分:氧化铜、氧化铬、氧化铁和氧化锰
*2,主要成分:硼硅酸铋、硼硅酸锌
另外,陶瓷可以利用丝网印刷法形成,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将烧制用转印膜转印于玻璃板并烧制而制作。作为丝网印刷的条件,例如可以为聚酯丝网:355目、涂层厚度:20μm、张力:20Nm、刮刀硬度:80度、安装角度:75°、印刷速度:300mm/s,通过在干燥炉中以150℃干燥10分钟,能够形成陶瓷层和银层。其中,依次叠层第一陶瓷层、银层和第二陶瓷层时,可以重复上述的丝网印刷和干燥。
另外,遮挡层2除了由上述那样的陶瓷形成以外,还可以通过粘贴树脂制的片材而形成。
<3.测定单元>
接着,参照图5和图6对测定单元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安装于玻璃板的测定单元4的概略构成的截面图,图6包括从车外侧观看托架而得到的图(a)以及从车内侧观看托架而得到的图(b)。如图5 所示,该测定单元4由固定于玻璃板1的内表面的托架41、被该托架 41支撑的传感器(电子设备)5以及从车内侧覆盖托架41和传感器5 的罩42构成。其中,传感器5被固定于内侧玻璃板12上的托架41支撑,不与内侧玻璃板12接触。因此,可以说传感器5配置于内侧玻璃板12的附近。
如图6所示,托架41形成为矩形状,固定于上述那样的形成于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的中心遮挡层22上。另外,在该托架41中形成有被分隔部415隔开的上下2个开口、即第一开口411和第二开口412,在形成于上侧的大型的第一开口411安装有传感器5。另外,在该托架中,从车外侧观看时,在第二开口412的下侧形成有梯形状的凹部414。该凹部414以上端最深、越向下端侧越浅的方式倾斜,在上端形成有第二开口412。另外,如图6(b)所示,在托架41的车内侧的面的第一开口411的两侧安装有支撑传感器5的支撑部413,传感器5固定于两支撑部413之间。如后所述,在固定后的传感器5的前部(图6的下端部)安装有照射透镜552,该照射透镜552经由第二开口412和凹部414面对外部。即,凹部414与玻璃板之间形成间隙,形成从第二开口412照射的光的通路。另一方面,受光透镜542经由第一开口411面对外部。
另外,如图6(a)所示,该托架41的车外侧的面是固定于中心遮挡层22的面,利用粘接剂、双面胶带等固定。其中,粘接剂可以采用各种物质,例如可以使用聚氨酯树脂粘接剂、环氧树脂粘接剂等。其中,环氧树脂粘接剂由于粘性高,不容易流动,是有利的。
在托架41中,在安装了省略图示的电气配线等后,如图5所示,从车内侧安装罩42。由此,从车内侧看不到传感器5和托架41。这样,传感器5被收纳在由托架41、罩42和玻璃板1围成的空间内。其中,由于形成有中心遮挡层22,除了上部开口231和下部开口232,即使从车外侧也看不到测定单元4。
接着,参照图5对传感器5的概要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该传感器5具有侧视为三角形状的筐体51,该筐体51的内部被分隔为上部空间501和下部空间502。另外,在筐体51的背面侧安装有连接器53,用于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在上部空间501内配置有第一支撑部54,在该第一支撑部54中从后方向前方配置有第一控制基板541、受光透镜542。另外,在第一控制基板541上安装有受光元件543,接受通过受光透镜542后的激光,并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在第一控制基板541中被放大,发送给后述的第二控制基板56。并且,如上所述,受光透镜542配置为从托架 41的第一开口411经由中心遮挡层22的上部开口231面对外部。特别而言,以受光元件543所接受的光的通过路径通过上部开口231的中心附近X(参照图5)的方式,将传感器5支撑于托架41上。另外,从前车或障碍物反射的来自多个方向的反射光通过上部开口231的中心附近,受光元件543接受该反射光。
另一方面,在下部空间502内配置有第二支撑部55,在该第二支撑部55中从后方向前方依次支撑有激光发光元件551、照射透镜552。激光发光元件551是激光二极管等的发送波长850nm~950nm近红外线波长域的激光的元件,照射透镜552是将来自激光发光元件551的激光形成为规定的束状的透镜。如上所述,该照射透镜552配置为从筐体51经由托架41的第二开口412和中心遮挡层22的下部开口232 面对外部。特别而言,以从激光发光元件551发送的激光的通过路径通过下部开口232的中心附近Y(参照图5)的方式,将传感器5支撑于托架41上。
另外,在第二支撑部55的上表面配置有第二控制基板56,进行激光发光元件551的驱动、从第一控制基板541发送的电信号的处理等。
接着,对测定单元4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第一控制基板541 从激光发光元件551发送激光的脉冲。然后,基于受光元件543接受到该激光被前车或障碍物等反射后的反射光为止的时间,算出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与本车的距离。所算出的距离经由连接器53被发送至外部设备,用于刹车的控制等。
<4.数字电视天线>
接着,对数字电视天线6进行说明。日本的数字电视的广播信号的频段域约为470~710MHz,波段为0.42~0.63m。如图2所示,数字电视天线6配置于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具有配置于该内侧玻璃板12的上端的右端部的供电部61和从该供电部61向下方延伸的线状的天线主体62。即,数字电视天线6配置为至少一部分隐于遮挡层 2。另外,在汽车中设置有数字电视用的接收器(省略图示)和与其连接的放大器(省略图示),该放大器与供电部61连接。
数字电视天线6可以通过将线材组合而构成,它们可以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导电性材料以具有规定的图案的方式叠层于内侧玻璃板12 的车内侧的面而形成。作为这样的材料,只要具有导电性即可,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列举银、铜、金、铂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将包含银粉末、玻璃料等的导电性的银膏印刷在内侧玻璃板12上并烧制而形成。另外,通过能够将所谓的膜型的天线粘贴于玻璃板上,构成数字电视天线6。
数字电视天线6并不限于上述那样的直线状的天线,通过将线材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形状。因此,构成数字电视天线6的元件的数量、长度、方向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由将数字电视天线与供电部连接的主体元件和接地连接的接地元件构成。另外,配置数字电视天线6的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配置在各种位置。
构成数字电视天线的线材例如可以为0.1~3mm。这是由于,比 0.1mm细时,可能断线;超过3mm时,容易被看到,外观变差。
另外,数字电视天线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形成各种形态。例如图7A~图7C所示,可以为将垂直元件和水平元件适当组合而成的数字电视天线,或者也可以由具有主体元件DTV+和接地元件DTV -的一对天线元件构成数字电视天线。另外,在数字电视天线那样的接收高频段的天线中,接收的媒体与垂直和水平偏振波无关,接收天线无论是垂直元件,还是水平元件,都能够实现同等的接收性能。因此,在确认后述的消除元件7的效果时,将数字电视天线6作为简单的垂直元件进行评价,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包含图7的例子的各种形状的数字电视天线中,都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效果。其中,图7A~图7C所示的数字电视天线7主要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但这是为了将数字电视天线7的大部分隐于遮挡层2,这样,即使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的消除元件7,也能够降低噪声。
另外,例如图7D所示,这样的数字电视天线6和消除元件7可以配置在挡风玻璃上。在该例中,将图7A的数字电视天线6配置于玻璃板1的两侧,在中心遮挡层22与各数字电视天线6之间分别配置有消除元件7。但是,也可以只在玻璃板1的一个侧部配置数字电视天线6,在该数字电视天线6与中心遮挡层22之间配置消除元件7。另外,作为数字电视天线,除了图7B、图7C以外,还可以配置各种形态的数字电视天线。
<5.消除元件>
消除元件7用于从抑制传感器5产生的噪声被数字电视天线6接收。具体如图2所示,形成为线状,配置于中心遮挡层22与数字电视天线6之间。消除元件7可以由与数字电视天线6相同的材料形成。
其中,消除元件7可以由各种形状形成。即,在上述那样的由直线状的线材形成的情况下,例如在将数字电视天线6所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设为λ1~λ2、将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设为α时,优选使线材的全长L为λ2/2*α*1.06以上,更优选为λ2/2*α*1.16以上。另外,若考虑一般的玻璃板的尺寸,则全长L的上限优选为2m以下。关于这一点,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将消除元件7弯折而形成的情况也相同。消除元件7的方向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形成为在与连结数字电视天线6和传感器5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作为整体延伸。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但是,也可以如图8所示地使其倾斜,可以在0度(垂直)~90度(水平)内进行适当变更。另外,数字电视天线6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λ1为最短波长,因此,如上所述地使消除元件7的长度为1.06*α*λ2以上时,该长度当然为1.06*α*λ1以上。因此,可以在λ1~λ2的全波段域内期待消除元件7的效果。
消除元件7的制造方法与数字电视天线6相同,通过将上述的金属材料印刷在玻璃板上并烧制,能够形成消除元件。另外,也可以如膜型天线那样,将预先形成的消除元件用的线材粘贴在玻璃板上。
消除元件除了将线材形成为直线状以外,还可以如图9所示地形成。即,可以由直线状的第一部位71和与该第一部位71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连结的第二部位72形成消除元件7。第二部位72能够以弯曲的方式与第一部位71连结。因此,消除元件7例如可以形成为U字型或L字型。
例如,第一部位71可以如上所述地在与连结数字电视天线6和传感器5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此时,如图10A所示,第二部位72 能够相对于第一部位71以-135度至135度的角度连结(将第一部位 71与第二部位72平行的情况设为0度)。其中,优选第二部位72配置为朝向数字电视天线6。具有这样的第一部位71和第二部位72的消除元件7的全长如上所述,关于第一部位71,例如优选为λ2/2*α以上。
另外,可以在消除元件7中设置至少1个凸部或凹部。例如,消除元件7可以为图10B(a)~图10B(h)所示那样的形状。在图10B (a)~图10B(c)中,在消除元件7中设置有向天线(数字电视天线) 侧突出的凸部,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对该凸部的位置进行变更。在图10B(d)中,在消除元件7中设置有朝向与天线侧相反的侧的凸部,可以使凸部的纵向宽度大于图10B(a)。在图10B(e)中,在消除元件7 中设置有2个朝向与天线侧相反的侧的凸部。
另外,在图10B(f)中,在消除元件7中设置有朝向天线侧的阶梯状的凸部,在图10B(g)中,将消除元件7形成为越向下方越远离天线侧的阶梯状。另外,在图10B(h)中,将天线形成为圆弧状,与其相对应,消除元件7也形成为圆弧状。
这样,消除元件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此外,还可以使消除元件7 成为E字型或矩形状等各种形状。此时,消除元件7不是只对特定的频率具有效果,而是遍及宽频率段都能够期待效果。此外,还可以将公知的技术附加于消除元件7。
<6.消除元件、数字电视天线和传感器的关系>
接着,对消除元件7的位置进行说明。消除元件7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如图11所示,配置于数字电视天线6与传感器5之间时,优选距离传感器5为0.08*α*λ2以上,并且距离数字电视天线为0.08*α*λ2以上。特别优选距离传感器为0.3*α*λ2左右,或者距离数字电视天线6 为0.3*α*λ2左右。其中,消除元件7优选配置于比数字电视天线6与传感器5的中心点更靠传感器5侧。由此,能够使对数字电视天线6 的天线特性的影响变小。另外,数字电视天线6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λ1为最短波长,因此,如上所述地使数字电视天线6与消除元件7之间的距离为0.08*α*λ2以上时,该距离当然为0.08*α*λ1以上。因此,可以在λ1~λ2的全波段域中期待消除元件7的效果。
其中,传感器5与消除元件7的距离例如可以成为传感器5的控制基板的端部中距消除元件7最近的部分至消除元件7的中心的距离。消除元件7的中心是指线状延伸的消除元件7的全长中的中心。另外,数字电视天线6与消除元件7的距离例如可以成为数字电视天线6的中心至消除元件7的中心的距离。数字电视天线6的中心是指配置有数字电视天线6的区域的中心。例如由主体元件和接地元件构成数字电视天线6时,是指包括两者的配置区域的中心。
另外,将消除元件7配置于传感器5与数字电视天线6之间时,例如可以成为:在由连结数字天线6与传感器5的上方彼此的线和连结下方彼此的线形成的区域中,消除元件7配置其长度的一半以上的情况。
另外,就技术性而言,传感器5的中心与消除元件7的中心的距离为规定的距离以上时,能够期待本发明的效果。然而,在本发明中,该距离是指“传感器5的控制基板的端部中距消除元件7最近的部分至消除元件7的中心的距离(以下,称为中心距离)”。由于中心距离成为技术上能够期待效果的距离以上的距离,因此一定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如图12所示,也可以隔着传感器5而将消除元件7配置于与数字电视天线6相反的侧。此时,传感器5与消除元件7的距离S优选为λ1 /4*α以下。另外,数字电视天线6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λ2为最长波长,因此,如上所述地使传感器5与消除元件7之间的距离成为λ1/4*α以下时,该距离当然为λ2/4*α以下。因此,可以在λ1~λ2的全波段域中期待消除元件7的效果。另外,消除元件7还可以主要在与连结数字电视天线6和传感器5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此时,消除元件7的全长优选为λ1/2*α*0.8以下。
<7.特征>
关于本实施方式这样的车辆用的天线,由于车辆的行驶,与所接收的广播信号相对的方向会发生经时性地变化,因此使用环境与固定天线不同。因此,在现有的天线中,还没有抑制特定的噪声这样的概念。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搭载有能够产生噪声的传感器5 的车辆中,传感器5和数字电视天线6均被固定,两者的位置关系是一定的。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着眼于这一点,完成了利用消除元件7 降低数字电视天线6从传感器5接受的噪声这样的创新。利用这样的消除元件7降低噪声的原理如下所述。
1)首先,由于从上述那样的能够作为噪声源的传感器5放射的电波,在作为导体的消除元件7中感应产生高频电流。
2)并且,使消除元件7的长度稍长于λ/2*α时,消除元件7成为电感性而感应产生的电流的相位延迟90°。
3)另外,使传感器5与消除元件7之间的距离为λ/4*α左右而配置时,从消除元件7向数字天线6的电波的相位延迟90°。
4)因此,从消除元件7向数字天线6的电波与介电性所导致的相位延迟90°一起产生合计180°的相位延迟。也就是说,从消除元件7 向数字电视天线6放射反相位的电波。
5)另一方面,从传感器5放射的电波没有被消除元件7全部吸收,一部分到达数字电视天线6,该电波与4)中说明的来自消除元件6的电波合波。并且,这些电波是反相位的,因此彼此抵消,进一步变小。
利用上述原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消除元件7能够降低来自传感器5的噪声。
<8.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其中,可以将以下的变形例适当组合。
<8-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1个消除元件7,但如图13所示,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的消除元件7。例如,既可以在数字电视天线6与传感器5之间配置多个消除元件7,也可以隔着传感器5而在与数字电视天线6相反的一侧配置多个消除元件7。或者,还可以在数字电视天线 6与传感器5之间以及隔着传感器5而在与数字电视天线6相反的一侧配置至少1个消除元件7。
<8-2>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消除元件7的形状是一个例子,可以使线材成为各种形状。即,消除元件7的长度、方向等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消除元件7的位置优选配置为连结传感器5和数字电视天线6的直线状,但没有特别限定。
<8-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数字电视天线6作为本发明的天线,除此以外,还可以为FM天线、AM天线、DAB天线。另外,除了天线以外,还可以配置与其不同的其他的媒体用天线。
<8-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传感器5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但除此以外,只要是具有能够产生噪声的电子设备,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用于测定车间距离的可见光和/或红外线照相机、接收光信标等来自车外的信号的受光装置、利用图像读取道路的白线等的使用可见光和/或红外线的照相机、立体照相机等均适合。另外,作为电子设备,例如对于在400~800MHz的频率域中产生噪声的设备,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消除元件。
<8-5>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配置于玻璃板的附近,“配置于附近”是不与玻璃板直接接触这样的意义,并且是在对天线的接收性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内进行配置这样的意义。因此,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窗玻璃的方式,如上所述,存在以被托架支撑的状态与玻璃板(或者夹层玻璃)一体地构成的情况,此时,只要电子设备不与玻璃板接触,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8-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窗玻璃适用于挡风玻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适用于汽车的后挡风玻璃等。因此,也可以在窗玻璃上不设置遮挡层2。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例。
下面,使用作为天线模拟软件的EMC Studio(EMCos公司制造)。在该软件中,利用矩量法进行天线的模拟,由此能够利用噪声源的影响求出天线所产生的噪声电流。因此,使用上述软件,利用模拟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消除元件的性能进行评价。
其中,在下面的模拟中,使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接触而配置在厚度3.5mm、1m*2m的形状的玻璃板上。并且,关于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形成1.6mm宽度的配线。下面,为了使说明简化,对于天线、消除元件以及与它们相关联的长度(例如天线与消除元件的距离等),示出了在空气中的长度。但实际上,由于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配置在玻璃板上,它们的长度或距离乘以玻璃的波长缩短率α (约0.7)而得到的值是实际的长度或距离。因此,下面的实施例所得到的长度或距离乘以波长缩短率α而得到的值在本发明中被规定。如此,为了使试验简化,将噪声源配置在玻璃板上,但如上所述,作为噪声源的传感器等通常与玻璃板离开。然而,在噪声源与玻璃板离开或者与玻璃板接触的任一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消除元件,都能够获得噪声抑制效果。
另外,即使在噪声源与玻璃板离开而配置的情况下,或者在玻璃板弯曲并在其凹面侧配置有消除元件和噪声源的情况下,进而在消除元件和噪声源与玻璃板接触的情况下,消除元件或噪声源的厚度大时等,从噪声源发送的电波通过空气而到达消除元件的比率也会变大,玻璃板的影响也会变小。在这些情况下,有时波长缩短率α会发生变化,有时也可以不考虑波长缩短率α。
<A.消除元件的位置的研究1>
如图14所示地配置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天线相当于本发明的天线,使用直线状的偶极天线。消除元件形成为直线状。另外,噪声源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使用直线状的偶极天线。将它们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平行地配置。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偶极天线的理由如下所述。即,偶极天线的指向性宽,换言之,在特定的方向上不具有指向性。因此,使用偶极天线作为噪声源时,能够在比使用产生具有指向性的噪声的电子设备更严苛的条件下,对消除元件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且,在该条件下验证后的消除元件当然能够用于降低来自上述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等各种电子设备的噪声,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容易地理解。因此,在以下所示的试验1~13中,将偶极天线作为噪声源,进行模拟。
从噪声源发送600MHz(波长λ=0.5m)的电波,评价该电波受到消除元件的影响后如何被天线接收。使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成为0.25m。这是来自噪声源的电波的波长λ(=600MHz)的1/2的长度(=λ/2)。另外,使消除元件的长度成为0.30m。
其中,从噪声源发送600MHz的电波的理由如下所述。即,在车辆中,能够成为天线的噪声源的有电子设备和发动机。例如,从发动机产生AM广播信号那样的低频的噪声。另一方面,除了低频的噪声以外,电子设备有时还产生高频的噪声。因此,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窗玻璃上设置数字电视天线时,截取其中心波段的600MHz前后的噪声的技术上的意义大。
其中,在下面的试验中,作为噪声源,使用能够发送以600MHz 为中心的电波的偶极天线,发送电波。图15显示了从该偶极天线发送的电波的谱图。在图15所示的曲线图中,电波的输出峰为570MHz,稍微偏离了600MHz。该理由在于,在600MHz电抗成分(阻抗虚部)不为0,而在570MHz接近于0。另外,关于发送这样的电波,在下面的试验中也相同。
在此,对波长缩短率α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首先,没有玻璃板的偶极天线为0.25m时,在570MHz存在峰。另一方面,为了以相同的波长产生峰而调整玻璃天线的长度时,其长度成为0.175m。由该结果求出波长缩短率α(0.175/0.25=0.7)。
并且,在试验1中,使天线2与噪声源的距离为0.6m,改变这些天线与噪声源之间的消除元件的位置,算出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另外,在试验2中,使天线与噪声源的距离为1.0m。
试验1的结果如图16A所示。在图16A中,横轴显示了天线与消除元件的距离D1。另一方面,将不设置消除元件时的天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作为100%,纵轴显示了其比率。这一点在以下所示的各试验中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认为,纵轴的感应电流低于100%时,天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被消除元件降低,因此,能够降低来自噪声源的噪声的影响。
另外,也进行如下的试验:使消除元件的长度为0.35m,从噪声源发送500MHz、600MHz、800MHz的电波,其他的条件与上述相同。结果如图16B所示。
另外,天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对于每个频率都不同,因此,图16A 和图16B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感应电流成为10~1800MHz的频率域内的峰的值。例如,图17A和图17B显示了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频率谱图,上述的图16A绘制了图17A和图17B所示的消除元件的各位置的峰的感应电流。对于以下的图18、图19、图21、图22、图24、图 26和图35,这一点也相同。
如图16A所示,消除元件位于距离天线约0.04m(=约0.08λ)的位置与距离噪声源约0.04m(=约0.08λ)的位置之间时,与没有消除元件时相比,感应电流降低了。因此可知,位于该位置时,消除元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另外,关于图16A的曲线图,将消除元件的位置为0.3m时作为中心,基本对称,消除元件位于距离天线约0.15m(=约0.3λ)的位置和距离噪声源约0.15m(=约0.3λ)的位置时,感应电流最小。以上的考察在图16B中也相同。因此,即使噪声源的频率发生变化,消除元件7的效果也相同。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消除元件的位置为0.3λ时具有极值,例如将作为对象的广播信号的中心波长设为λc时,只要使天线与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3±0.05)*λc,或者使噪声源与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3±0.05) *λc,就能够在天线的广播信号的全波段域λ1~λ2中使消除元件的效果成为最大。
接着,参照图18对试验2的结果进行说明。如图18所示,使天线与噪声源的距离为1m时,也获得了与试验1相同的结果。即,将作为天线和噪声源的中心位置的0.5m作为中心,生成了对称的曲线图。并且,消除元件位于距离天线约0.04m(=约0.08λ)的位置与距离噪声源约0.04m(=约0.08λ)的位置之间时,与没有消除元件时相比,感应电流降低了。另外,消除元件位于距离天线约0.15m(=约0.3λ) 的位置和距离噪声源约0.15m(=约0.3λ)的位置时,感应电流最小。
接着,作为试验3,使从噪声源发送的电波的频率成为两倍的 1200MHz(波长λ=0.25m),使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成为上述各试验的一半的0.125m,使消除元件的长度也成为上述各试验的一半的 0.15m,其他与试验1同样地进行试验。结果如图19所示。如图19所示,曲线图的状态与图16基本相同,产生以作为天线和噪声源的中心位置的0.3m为中心而对称的曲线图。并且,消除元件位于距离天线约 0.02m(=约0.08λ)的位置与距离噪声源约0.02m(=约0.08λ)的位置之间时,与没有消除元件时相比,感应电流降低了。另外,消除元件位于距离天线约0.07m(=约0.3λ)的位置和距离噪声源约0.07m(=约0.3λ)的位置时,感应电流最小。
因此可知,以电波的波长为基准,对消除元件的位置进行评价是合适的。因此可知,优选将消除元件配置于距离天线0.08λ以上且距离噪声源0.08λ以上的位置。
<B.消除元件的长度的研究1>
作为试验4,如图20所示,制作试验模型。即,与上述试验1同样,依次配置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从噪声源发送600MHz(波长λ=0.5m)的电波。天线与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125m(=λ/4),天线与噪声源的距离为0.6m。另外,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为0.25m(=λ/2),改变消除元件的长度L,算出天线中的感应电流。结果如图21 所示。
如图21所示,可知消除元件的长度L比约0.265m(=λ/2*1.06) 长时,感应电流低于100%。并且可知,消除元件的长度为约0.29m(=λ/2*1.16)时,感应电流最小,即使比约0.29m长,感应电流也稳定地变低。
另外,作为试验5,算出使消除元件的长度L进一步变长且为 1.01m、2.01m、10.01m、20.01m时的天线的感应电流,如图21所示。如图21所示,即使使消除元件的长度变长,感应电流的比率也基本恒定在72.8%。因此可知,即使使消除元件的长度L变得长一些,与没有消除元件的情况相比,也能够降低噪声。
<C.消除元件的长度的研究2>
作为试验6,制作图23所示的试验模型。即,与试验1不同,消除元件隔着噪声源而配置于与天线相反的一侧。即,使天线与噪声源的距离为0.6m,使天线与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725m。另外,从噪声源发送600MHz(波长λ=0.5m)的电波。并且,使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为0.25m(=λ/2),改变消除元件的长度,算出天线中的感应电流。结果如图24所示。
如图24所示,可知消除元件的长度比约0.20m(=λ/2*0.8)长时,感应电流大于100%。因此可知,隔着噪声源而将消除元件配置于与天线相反的一侧时,优选使消除元件的长度为λ/2*0.8以下。
<D.消除元件的位置的研究2>
作为试验7,如图25所示地制作试验模型。即,与上述试验6同样,依次配置天线、噪声源和消除元件,从噪声源发送600MHz(波长λ=0.5m)的电波。根据上述试验6的见解,使消除元件的长度为0.20m,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为比消除元件短的0.19m。并且,改变噪声源与消除元件的距离D2,算出天线中的感应电流。结果如图26所示。
如图26所示,可知噪声源与消除元件的距离D2超过0.125m(=λ/4)时,天线中的感应电流大于100%。因此可知,隔着噪声源而将消除元件配置于与天线相反的一侧时,优选使噪声源与消除元件的距离为λ/4以下。
<E.消除元件的形状的研究1>
作为试验8,如图27所示地制作试验模型。即,与上述试验4同样,配置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从噪声源发送600MHz(波长λ= 0.5m)的电波。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为0.25m(=λ/2)。其中,如图 28所示,还准备形状不同的6种消除元件。
·形状1:形成为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其长度为 0.30m。
·形状2:具有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部位、从第一部位的两端向天线侧垂直地延伸的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
第一部位的长度为0.25m,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25m。因此,合计的长度为0.30m。
·形状3:具有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部位、从第一部位的两端向噪声源侧垂直地延伸的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第一部位的长度为0.25m,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25m。因此,合计的长度为0.30m。
·形状4:形成为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其长度为 0.29m。
·形状5:与形状2同样地形成,但不同的是第一部位的长度为 0.24m。合计的长度为0.29m。
·形状6:与形状3同样地形成,但不同的是第一部位的长度为 0.24m。合计的长度为0.29m。
结果如图29所示。如图29所示,整体的长度短的形状4~6所涉及的消除元件,噪声的降低效果高。这一点与上述试验4的结果一致。另外,形成为U字状时,噪声降低效果高。其中,可知第二部位朝向天线侧时,噪声降低效果高。
<F.消除元件的形状的研究2>
作为试验9,与试验8同样,配置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从噪声源发送600MHz(波长λ=0.5m)的电波。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为 0.25m(=λ/2)。并且,除了试验5的形状以外,如图30所示,还准备形状不同的6种消除元件。
·形状7:具有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部位、从第一部位的上端向天线侧垂直地延伸的上第二部位和从第一部位的下端向噪声源侧垂直地延伸的下第二部位。第一部位的长度为0.24m,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25m。因此,合计的长度为0.30m。
·形状8:与形状2同样地形成,但不同的是第一部位的长度为 0.19m,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5m。合计的长度为0.29m。
·形状9:与形状3同样地形成,但不同的是第一部位的长度为 0.19m,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5m。合计的长度为0.29m。
·形状10:与形状7同样地形成,但不同的是第一部位的长度为 0.19m,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5m。合计的长度为0.29m。
·形状11:形成为具有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部位和从第一部位的上端向天线侧垂直地延伸的上第二部位的L字型。第一部位的长度为0.24m,上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5m。因此,合计的长度为0.29m。
·形状12:形成为具有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部位和从第一部位的上端向噪声源侧垂直地延伸的上第二部位的L 字型。第一部位的长度为0.24m,上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5m。因此,合计的长度为0.29m。
结果如图31所示。在图31中,为了比较,也显示了形状4、5、6 的结果。上第二部位与下第二部位的方向不同的形状7所涉及的消除元件与形状5、6相比,噪声降低效果变化不大。另外,第一部位的长度短的形状8~10所涉及的消除元件与其他的形状相比,噪声的降低效果低。其中,上第二部位和下第二部位朝向天线侧的形状8与形状9 相比,噪声降低效果高。上第二部位与下第二部位的方向不同的形状 10显示了低于形状8、高于形状9的噪声降低效果。另外,形成为L 字型的形状11、12低于形状5~7,但显示了高于形状8~10的噪声降低效果。
由以上说明可知,将消除元件弯折时,优选朝向天线侧。还可知,即使全长相同,也是第一部位的长度长时更好。
<G.消除元件的形状的研究3>
作为试验10,与上述试验8同样,配置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从噪声源发送600MHz(波长λ=0.5m)的电波。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为0.25m(=λ/2)。其中,如图32所示,准备形状不同的15种消除元件。
形状13~27具有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部位和从第一部位的上端进一步延伸的第二部位,但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的角度不同。即,关于形状13~19,分别使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的角度为0度、45度、90度、95度、105度、115度、125度、135度、-45度、-90度、-95度、-105度、-115度、-125度、-135度。关于此处的角度,将噪声源侧作为+,将天线侧作为-。并且,使第一部位的长度为0.24m,使第二部位的长度为0.05m,合计的长度为 0.29m。
结果如图33所示。如图33所示,可知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的角度大于115度时,或者小于-115度时,噪声降低效果下降了。但是,与没有消除元件的情况相比,噪声都降低了。
<H.消除元件的位置的研究3>
作为试验11,如图34所示地制作试验模型。即,与试验1同样,配置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其中,作为消除元件,使用上述的形状4、形状5、形状7、形状11所涉及的消除元件,改变天线与消除元件的距离D1,算出天线中的感应电流。结果如图35所示。
如图35所示,即使消除元件的形状发生变化,天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基本相同。即,可知:可以获得与试验1相同的结果,噪声降低效果基本相同。
<I.消除元件的角度的研究>
作为试验12,如图36所示地制作试验模型。即,与试验4同样,配置天线、消除元件和噪声源。其中,使用0.29m的消除元件,如下所述地使角度变为3种。
·角度1:与试验4同样,与天线和噪声源平行的消除元件
·角度2:上端与角度1所涉及的消除元件的位置相同,移动下端从而倾斜10度的消除元件
·角度3:下端与角度1所涉及的消除元件的位置相同,移动上端从而倾斜10度的消除元件
结果如图37所示。如图37所示,如角度2、3那样地使消除元件倾斜时,与不倾斜的角度1的消除元件相比,噪声降低效果稍微下降,但无论哪个角度,都基本相同。
<J.消除元件的数量的研究>
作为试验13,如图38所示地制作试验模型。即,配置天线、2根消除元件(第一和第二消除元件)和噪声源,从噪声源发送600MHz (波长λ=0.5m)的电波。天线与噪声源的距离为0.6m。另外,天线与第一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125m,天线与第二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475m。天线和噪声源的长度为0.25m(=λ/2),2根消除元件(第一和第二消除元件)的长度为0.3m。
结果如图39所示。如图39所示,可知消除元件为2根时,与1 根时相比,噪声降低效果提高了约2倍。这样,使消除元件成为多根时,能够期待宽频率段中的噪声抑制。
<K.消除元件的形状的研究4>
作为试验14,对消除元件中设置有凹凸时的噪声抑制效果进行研究。对图40(a)~图40(h)的8个形状的消除元件进行研究。各图的右侧的线表示噪声源,发送600MHz的电波。另一方面,左侧的线表示天线,在噪声源与天线之间配置消除元件。在配置有消除元件的区域内显示了间隔为0.06m的多个点作为参考。因此,将该点作为参考,可知各消除元件的长度。另外,天线与噪声源的水平方向的距离为0.57m,天线与噪声源的长度为0.25m。然后,与上述试验1同样地进行模拟。如下所述。
[表3]
Figure BDA0003017584510000281
例如,在形状28中,感应电流为19%,因此可知与没有消除元件的情况相比,81%的噪声被拦截。对形状28~35进行比较时,消除元件中形成有向天线的纵向的中央附近的凸部的形状28、33的噪声抑制效果高,但可知具有凹凸的任意形状,噪声抑制效果都高。
另外,关于形状30和形状34,对于噪声源的电波的频率为 500MHz、600MHz时,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41(a)和图41(b) 所示。两个图都是相对地表示噪声源的每个频率的感应电流的曲线图。如图41(a)所示,可知形状30、形状34都在噪声源的频率为800MHz 时,噪声降低效果最低,但都没有大的差异,即使频率发生变化,抑制效果的变化都不大。
<L.实测的噪声降低效果的研究1>
上述的各研究利用模拟进行,以下,作为试验15,通过实测对消除元件的噪声降低效果进行研究。制作图42所示那样的试验模型。即,如该图所示,在500mm×500mm的玻璃板上配置数字电视天线。并且,在从数字电视天线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向右侧偏离250mm的位置配置纵向延伸的消除元件。另外,在玻璃板的右侧方配置放射600MHz的电波的偶极天线作为噪声源。
然后,对于消除元件的长度为260mm、220mm、180mm以及没有消除元件的4种方式,计测每个频率的电波的通过特性(dB)。通过特性越小,来自偶极天线的噪声越被消除元件抑制。结果如图43所示。
如图43所示,在几乎所有的频率域中,与没有消除元件的情况相比,无论消除元件的长度如何,都确认了噪声抑制效果。还可知,消除元件的长度越长,在大约500MHz以下的频率域中,噪声抑制效果越高。还可知,在大约550MHz以上的频率域中,消除元件的长度越短,噪声抑制效果越高。
<M.实测的噪声降低效果的研究2>
接着,作为试验16,如图44所示地将消除元件从图42的模型倾斜15度而配置,测定通过特性。消除元件的长度为260mm。结果如图 45所示。如该图所示,即使将消除元件倾斜,在大部分的频率域中,与没有设置消除元件的情况相比,也确认了噪声抑制效果。因此,消除元件的倾斜角度优选为15度以下。
另外,如图44所示地将消除元件从图42的模型倾斜30度、45 度和90度,测定通过特性。结果如图46所示。如该图所示,将消除元件倾斜90度时,与没有设置消除元件的情况相比,在大约450MHz 以上的频率域中,确认了噪声抑制效果。另外,消除元件倾斜30度或45度时,在700MHz以上的频率域中,确认了显著的噪声抑制效果。
符号说明
1:玻璃板
5:传感器
6:数字电视天线
7:消除元件

Claims (18)

1.一种窗玻璃,在其附近配置有电子设备,该窗玻璃的特征在于,具有:
玻璃板;
配置于所述玻璃板并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和
配置于所述玻璃板并抑制从所述电子设备产生的噪声被所述天线接收的至少1个线状的消除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除元件配置于所述天线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所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
所述天线与所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08*α*λ2以上,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08*α*λ2以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中心波长为λc、所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
所述天线与所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3±0.05)*α*λc,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0.3±0.05)*α*λc。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除元件配置于比所述天线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间位置更靠所述电子设备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所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
所述消除元件的全长为λ2/2*α*1.06以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除元件的全长为λ2/2*α*1.16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除元件隔着所述电子设备而配置于与所述天线相反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所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消除元件的距离为λ1/4*α以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所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
所述消除元件的全长为λ1/2*α*0.8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除元件具有线状的第一部位和与所述第一部位的至少一个端部连结并从该第一部位弯曲的线状的第二部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位向所述天线侧弯曲。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天线接收的广播信号的波长为λ1~λ2、所述玻璃板的波长缩短率为α时,
所述第一部位的长度为λ2/2*α以上。
14.如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位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位以-135~135度的角度弯曲。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所述消除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板由夹层玻璃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为数字电视天线。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连结所述天线的中心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心的线、在所述玻璃板上垂直延伸的垂直线与所述消除元件的交叉角为15度以下。
CN202110393263.3A 2016-10-25 2017-10-19 窗玻璃 Pending CN1131837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9109 2016-10-25
JP2016-209109 2016-10-25
CN201780065756.6A CN109923734B (zh) 2016-10-25 2017-10-19 窗玻璃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756.6A Division CN109923734B (zh) 2016-10-25 2017-10-19 窗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3727A true CN113183727A (zh) 2021-07-30

Family

ID=6202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756.6A Active CN109923734B (zh) 2016-10-25 2017-10-19 窗玻璃
CN202110393263.3A Pending CN113183727A (zh) 2016-10-25 2017-10-19 窗玻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756.6A Active CN109923734B (zh) 2016-10-25 2017-10-19 窗玻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7124B2 (zh)
EP (2) EP3534457B1 (zh)
JP (1) JP7026053B2 (zh)
CN (2) CN109923734B (zh)
WO (1) WO2018079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52739A (ja) * 2017-03-13 2018-09-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US11303007B2 (en) 2018-03-22 2022-04-12 Central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window for vehicle
JPWO2020059430A1 (ja) * 2018-09-19 2021-08-3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ガラス
DE102019114883B3 (de) * 2019-06-03 2020-08-13 Fujikura Technology Europe GmbH Radarantennen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einer Radarantennenanordnung
CN110576804B (zh) * 2019-08-09 2021-04-20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组件及车辆
GB202002611D0 (en) 2020-02-25 2020-04-08 Pilkington Group Ltd Glazing comprising an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se of the sam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0989A (en) * 1978-04-11 1981-04-07 Asahi Glass Compamy, Limited Antenna system for window glass of automobile
JP2004260504A (ja) * 2003-02-26 2004-09-16 Yazaki Corp 車両用アンテナ構造
JP2005130414A (ja) * 2003-10-27 2005-05-19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6005401A (ja) * 2004-06-15 2006-01-0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車両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7124235A (ja) * 2005-10-27 2007-05-17 Denso Corp 放射ノイズの回り込み抑制方法
CN102074790A (zh) * 2009-11-17 2011-05-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及车辆用窗玻璃
JP2015095794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及び自動車
WO2015186839A1 (ja) * 2014-06-06 2015-12-1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CN105431977A (zh) * 2013-08-02 2016-03-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天线系统
JP2016063416A (ja) * 2014-09-18 2016-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除去機構
US20160134013A1 (en) * 2013-08-05 2016-05-12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Antenna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02492A (zh) * 1974-01-14 1975-08-13
EP0353515B1 (en) * 1988-07-14 1995-05-24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Antenna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DE69326271T2 (de) * 1992-03-27 1999-12-30 Asahi Glass Co Ltd Diversity-Fensterantenne für Kraftfahrzeug
JP2000174529A (ja) * 1998-12-07 2000-06-23 Asahi Glass Co Ltd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US7333059B2 (en) * 2005-07-27 2008-02-19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R&D, Inc. Compact circularly-polarized patch antenna
KR20070113128A (ko) * 2006-05-23 2007-11-28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동차용 고주파 유리 안테나
JP4826815B2 (ja) * 2007-07-09 2011-11-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高周波アンテナ
JP5446536B2 (ja) * 2008-09-12 2014-03-19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
JP5281962B2 (ja) * 2009-06-16 2013-09-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JP2011023888A (ja) * 2009-07-14 2011-02-03 Asahi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JP5532847B2 (ja) * 2009-11-20 2014-06-2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GB0922191D0 (en) * 2009-12-21 2010-02-03 Pilkington Group Ltd Vehicle glazing
US8576130B2 (en) * 2010-10-22 2013-11-05 Pittsburgh Glass Works, Llc Wideband antenna
JP2012217003A (ja) * 2011-03-31 2012-11-0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車両用窓ガラス
WO2014129588A1 (ja) * 2013-02-21 2014-08-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及びアンテナ
JP2016105527A (ja) * 2013-03-14 2016-06-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CN105075009B (zh) * 2013-03-27 2017-08-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及天线
US9434352B2 (en) * 2013-06-27 2016-09-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ntenna on glass with integral anti-theft feature
CN105409057A (zh) * 2013-07-31 2016-03-16 旭硝子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JP6363346B2 (ja) * 2014-01-17 2018-07-2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US10252492B2 (en) * 2014-02-14 2019-04-09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Laminated glass
CN204424438U (zh) * 2015-02-16 2015-06-24 凯士林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汽车后窗隐藏式天线
JP6503842B2 (ja) * 2015-03-31 2019-04-24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ンテナ及び車両用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窓板
JP6696502B2 (ja) * 2015-05-21 2020-05-20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及びアンテナ
US9985333B2 (en) * 2015-05-22 2018-05-2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Window glass for vehicle and glass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0989A (en) * 1978-04-11 1981-04-07 Asahi Glass Compamy, Limited Antenna system for window glass of automobile
JP2004260504A (ja) * 2003-02-26 2004-09-16 Yazaki Corp 車両用アンテナ構造
JP2005130414A (ja) * 2003-10-27 2005-05-19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6005401A (ja) * 2004-06-15 2006-01-0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車両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7124235A (ja) * 2005-10-27 2007-05-17 Denso Corp 放射ノイズの回り込み抑制方法
CN102074790A (zh) * 2009-11-17 2011-05-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及车辆用窗玻璃
CN105431977A (zh) * 2013-08-02 2016-03-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天线系统
US20160134013A1 (en) * 2013-08-05 2016-05-12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Antenna device
EP3032642A1 (en) * 2013-08-05 2016-06-15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Antenna device
JP2015095794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及び自動車
WO2015186839A1 (ja) * 2014-06-06 2015-12-1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JP2016063416A (ja) * 2014-09-18 2016-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除去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6360A1 (en) 2023-04-19
CN109923734B (zh) 2021-05-04
US20200052366A1 (en) 2020-02-13
US10637124B2 (en) 2020-04-28
EP3534457B1 (en) 2022-10-12
EP3534457A4 (en) 2020-05-20
WO2018079415A1 (ja) 2018-05-03
JP7026053B2 (ja) 2022-02-25
EP3534457A1 (en) 2019-09-04
JPWO2018079415A1 (ja) 2019-09-19
CN109923734A (zh) 2019-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3734B (zh) 窗玻璃
JP6632634B2 (ja) 車両ウィンドウアンテナ板材
JP5805299B2 (ja) アンテナ構造体用のフラット導体接続部品
JP5650840B2 (ja) 信号対雑音比が改善されてなるアンテナ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アンテナ構造
CN102714344B (zh) 具有缝隙天线的车辆玻璃窗
US10665919B2 (en) Antenna pane
JP2010509132A (ja) アンテナコネクタ
JP2021083123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CN111971192A (zh) 车辆用窗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30819A1 (ja) 平面アンテナ、アンテナ積層体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JP6684274B2 (ja) 電磁遮蔽用加熱ガラスパネル
JP7286951B2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及びアンテナ
JP4788333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620456B2 (ja) 車輌用電波透過熱線反射ガラス
JP6935804B2 (ja) アンテナ付き窓ガラス、アンテナ付き車両用窓ガラスおよび車両
JPWO2019181623A1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7169408B2 (ja) アンテナ
JP2022007172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WO2019198561A1 (ja) ガラスアンテナエレメントを備えるウィンドシールド
JP2022519485A (ja)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を備えるガラスユニット
JP2021072476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装置
JP2020022151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装置
CN110752433A (zh) 车辆用窗玻璃和车辆用窗玻璃装置
CN220492185U (zh) 叠层式组件及设备
JP2022032205A (ja) 窓ガラス取り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