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6878B -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6878B
CN113046878B CN202110235212.8A CN202110235212A CN113046878B CN 113046878 B CN113046878 B CN 113046878B CN 202110235212 A CN202110235212 A CN 202110235212A CN 113046878 B CN113046878 B CN 113046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rilia
protein fiber
blended
fabric
prote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52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6878A (zh
Inventor
马建伟
尤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352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6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6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6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6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6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6/00Biochemical 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e.g. enzymatic
    • D06M16/003Biochemical 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e.g. enzymatic with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8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reactive dy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82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 D06P3/8204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fibr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nature
    • D06P3/829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fibr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nature mixtures of cellulose and animalized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2After-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4Line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11/00Protein-based fibres, e.g. animal fibres
    • D10B2211/01Natural animal fibres, e.g. keratin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11/00Protein-based fibres, e.g. animal fibres
    • D10B2211/01Natural animal fibres, e.g. keratin fibres
    • D10B2211/02Woo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11/00Protein-based fibres, e.g. animal fibres
    • D10B2211/01Natural animal fibres, e.g. keratin fibres
    • D10B2211/04Sil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纺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是由蛋白质纤维经预处理、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后得到的毛条与麻纤维经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后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再经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纱、染整,制备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再经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对坯布后整理制备得到,面料克重为180‑400g/m2。还包括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制成的面料不仅具有抗菌、防菌抑菌、护肤健体、滋润皮肤等保健功能,而且面料强力高,布面平整、柔软,吸湿透气性好,富有光泽,防紫外线性好,防菌抑菌性好,外观独特,色光柔和朦胧。

Description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纺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服装个性化、高档次和多样化的要求自已强烈,使得柔软、舒适、功能性织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汉麻纤维是各种纤维中较细软的一种,细度仅为苎麻的三分之一,与棉麻相当,纤维顶端呈钝圆形,没有苎麻、亚麻那样尖锐的顶端,故成品特别柔软舒适。汉麻种植简单、省时省功;汉麻在我国各地都能种植,特别适合山坡地、荒地和盐碱地。由于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等为原料,其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严重,因此可再生、可循环的生物资源,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汉麻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紫外线、抗菌、抗异味等多种特性,被公认是继棉、毛、丝之后新一代天然纤维。欧美专家把汉麻纤维称为人类至今以来发现的最完美纤维、又称人类第二层皮肤。将汉麻纤维应用在纺织产品的开发中,并使其产业化,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我国天然蛋白质纤维材料非常丰富,主要包括角蛋白纤维,如山羊毛、绵羊毛、兔毛、马海毛、山羊绒、骆驼绒、牦牛绒等,及昆虫蛋白纤维,如桑蚕丝、柞蚕丝等。用于纺织加工的蛋白质纤维很多,通常分为两类:天然蛋白质纤维和再生蛋白质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是一类绿色环保、亲肤性佳的天然生物材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毛、蚕丝等。因其具有优雅柔和的光泽、滑爽的手感、吸湿透气性好、保暖性佳等多种优良性能,所以天然蛋白质纤维是中高档纺织品的主要原料。
基于蛋白质纤维与汉麻纤维各自的优良特性和互补性,人们选择蛋白质纤维和大麻纤维来制备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利用麻纤维吸湿、透气、抗紫外线、抗菌、抗异味等多种特性,然后配合蛋白质纤维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使得蛋白质纤维与汉麻纤维混纺面料不仅具有很好的吸湿透气性、具有羊毛保暖舒适的功能,手感细腻柔滑,具有良好的弹性、亲肤性,同时还具有抗菌、抑菌等作用。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让人们欣赏独特面料风格的同时,又保持了毛纤维的营养性,自然性和麻纤维粗狂的组织风格,具有广阔的前景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采用现有的技术制备出来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色光、色相、色饱和度不相近,达不到同色效果,面料色彩美感较差。再就是,采用传统的面料后整理技术整理之后,面料较为硬挺,舒适感差,吸湿透气性差。
如专利CN 110129941 A,公开了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大麻羊毛混纺纱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天然大麻预湿10-14个小时;步骤二:对天然大麻进行生物酶脱胶改性成条;步骤三:将超细羊毛和天然大麻条按照0.8-0.9:0.1-0.2的比例进行混合,生产混合均匀的混合条;步骤四:利用针板、精梳机、圆梳对混合条进行3-5次的合并、牵伸和梳理,得到粗纱;步骤五:对粗纱进行纺纱,得到精纺纱线。步骤二中天然大麻进行生物酶脱胶改性方法为:先将天然大麻在pH值为8.0的水中,预煮15分钟取出,再加入氢氧化钠浓度0.6%,pH值4.5,温度50度,作用时间2小时完成后期处理。步骤三中混合的捻度为:5-7捻/米,搓捻速度为:1200次/分钟。专利CN 103122589 B,含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一浴染整工艺,该专利是为了提供一种染色上染率一致,平整度好,没有花灰及色花现象,可保证色牢度的含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一浴染整工艺;本发明所得到的含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一浴染整工艺,通过此方法对真丝棉染色,不但能使棉与真丝的颜色一致,而且也具有真丝般的舒适感,除此之外由于棉具有自然地吸湿功能,因此改变了真丝与棉常规染法的花灰效果和不平整的现象,改善了原工艺染色色牢度较差的缺点,还大大降低了水、电、气的消耗量,起到了节约减排的作用。
上述专利给出了目前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一浴染整工艺,但是却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一浴染整工艺基本都是先对纤维进行染色,然后再对染色完成的纤维并条来制备纱线,这种“先染后纺”的路线。然而,对于麻纤维来说,细纱的成纱质量好坏在麻纤维养生、脱胶处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麻纤维是工艺纤维纺纱,部分脱胶工艺,需要保留部分果胶,让工艺纤维长度满足细纱成纱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如果先对麻纤维染色,那么染色前需要对麻纤维进行养生、脱胶,而经过养生、脱胶处理的麻纤维果胶量去除严重,则会直接影响粗纱的强力,最终导致纺不出细纱或者细纱强力大幅降低。而且由于粗纱本身纤维粗细不均匀,导致细纱也出现不可逆转的不均匀,并且在纺细纱时会出现频繁的断头,直接影响最终麻类织物的外观平整度和起毛球性。如采用传统的“先染后纺”的路线,制备高支纱较为困难,也就制备不出布面平整、柔软、色光柔和朦胧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混纺面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纱质量好、细纱强力及均匀度有效提高,布面平整、柔软,外观独特,面料色光柔和朦胧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所述面料是由蛋白质纤维经预处理、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后得到的毛条与麻纤维经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后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再经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纱、染整,制备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再经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对坯布后整理制备得到,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80-400g/m2,其中,所述坯布采用纬纱为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55-75根,低熔点网络丝1根,经纱为低熔点网络丝或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得到坯布克重为145-300g/m2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所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的染整步骤如下:
(1).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脱胶处理:将质量浓度为0.3-1g/L的生物复合酶,将质量浓度为0.5-2g/L的渗透促进剂加入缸中,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运行40min,排液;
(2).染蛋白质纤维,将质量百分浓度为0.2-2%的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1-3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3-5g/L的PH值调节剂放入染缸,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先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4-4.5,温度为80-90℃,上染时间为30-40min,排液;
(3).皂洗,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3-1g/L的皂洗剂,以及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进行皂洗处理,控制温度为75-85℃,皂洗时间为8-12min,排液;
(4).染麻纤维,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02-3g/L的多活性基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0.2-1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3-5g/L的代用碱,质量浓度为6-10g/L的代用盐,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麻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8.5-9,温度为55-65℃,上染时间为25-35min,排液;
(5).低温皂洗,加入质量浓度为0.3-1g/L的低温皂洗剂,控制PH值为3-4,温度为55-65℃,时间为10-12min;
(6).固色润滑,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3-5%的润滑剂、质量百分浓度为0.5-2%的固色剂,控制温度为35-45℃,时间为18-22min;
(7).烘干络筒,将步骤(6)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烘干后,络筒,最终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与麻纤维混纺面料,所述染整工艺采用三元色配色原理,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纱中的蛋白质纤维与麻纤维进行色彩搭配。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所述坯布的后整理工艺路线如下: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然后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得到毛条,备用;
S2.对麻纤维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得到麻条;
S3.将步骤S1得到的毛条与步骤S2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精梳、再并条,然后纺粗纱,纺细纱,然后对细纱进行染整处理,即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S4.然后用步骤S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
S5.对步骤S4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依次进行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最终制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在步骤S1中,所述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1).改性处理,先将蛋白质纤维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1:15-20,控制温度为60-70℃,时间为35-45min;
(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45-55℃,水洗1-2次;
(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蛋白质纤维在有机酸中进行中和处理;
(4).烘干,烘干时,控制温度为90-110℃,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为30%;
(5).和毛,加入对蛋白质纤维重为2-5%的和毛油,对蛋白质纤维重为1-2%的蓬松整理剂,进行和毛处理,常温放置5-7天;其中,在步骤(1)中,采用氧化法对蛋白质纤维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液的配方为:
改性剂 3-5%(o.w.f);
催化剂 0.5-1.5%(o.w.f);
双氧水 5-8%(o.w.f);
余量水;所述改性剂包括季铵盐。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在步骤S2中,麻纤维养生工艺步骤如下:
(1).先控制养生房温度为22-26℃,向副缸中加入1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5%的养生剂,5-6份温度为36-42℃的温水,然后加入对麻纤维重为1-3%的润湿膨胀剂,对麻纤维重为1-3%的软麻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养生工作液;
(2).然后将步骤(1)制得的养生工作液置入喷淋养生加药机,控制车速为1m/3min,喷头压力为1-1.5kg对麻纤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时间为3-21天。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在步骤(1)中,先用温水将所述的养生剂配置成工作液,然后将剩余的温水,润湿膨胀剂,软麻剂依次加入副缸。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所述蛋白质纤维包括羊毛,羊驼毛,马海毛,兔毛,羊绒,牦牛毛,桑蚕丝,柞蚕丝;所述麻纤维包括汉麻纤维,亚麻纤维。
本发明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先纺后染”的新理念,即对细纱进行染色的工艺,打破了传统蛋白质纤维/麻纤维“先染后纺”工艺的做法。本发明先将蛋白质纤维/麻纤维纺成细纱,然后再对细纱进行染色,由于细纱经过加捻,已经成纱,且粗纱中束纤维长度没有被破坏,这样就保证了细纱不但更加均匀,而且强力得到保证,成纱质量好,断头率大大降低,可制备得到高支纱,并且获得的麻细纱纤维间更加蓬松,具有间隙,采用该纱线制备的面料平整、手感更加柔软。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实现蛋白质纤维表面鳞片状化,易于上染;其次,结合三元色配色原理,进行色彩搭配,使得采用蛋白质纤维与麻纤维混纺纺织得到的面料色光柔和朦胧,同色异谱或同色同谱。同色同谱是指光谱不同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同的视觉知觉,是三刺激值相同,光谱分布不同的颜色;二同色异谱是指颜色相同,光谱不同,在一种光源下呈现相同的颜色,在另一种光源下却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以达到到颜色可以复制,控制品牌色彩可以防伪性和独特性。第三,面料后整理工艺中,通过添加膨润处理工艺,可使得面料蓬松感提升,同时进一步改善面料色光柔和朦胧效果。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制成的面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良好的改善了起毛起球功能,还具有抗菌、防菌抑菌、护肤健体、滋润皮肤等保健功能,而且织物强力高,富有光泽,柔软性好,防紫外线性好,外观独特。在让人们欣赏独特面料色彩美感的同时,又保持了蛋白质纤维的营养性和自然性和汉麻纤维粗狂的组织风格。
附图说明
图1为三原色配色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是由蛋白质纤维经预处理、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后得到的毛条与麻纤维经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后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再经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纱、染整,制备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再经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对坯布后整理制备得到,面料克重为200-220g/m2,在本实施例中蛋白质纤维为羊毛纤维;麻纤维为汉麻纤维。其中,坯布采用纬纱为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60根,低熔点网络丝1根,经纱为低熔点网络丝或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得到坯布克重为180-200g/m2。蛋白质纤维的细度为15μm。麻纤维的长度为65mm,麻纤维细度为1800-2800m/g,分裂度为3000。
本实施例中,采用同色异谱法,具体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的染整步骤如下:
(1).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脱胶处理:将质量浓度为0.3g/L的生物复合酶,将质量浓度为0.5g/L的渗透促进剂加入缸中,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运行40min,排液;
(2).染蛋白质纤维,将质量百分浓度为0.2%的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1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3g/L的PH值调节剂放入染缸,然后将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对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4,温度为85℃,上染时间为30min,排液;其中,活性染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染料;
(3).皂洗,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5g/L的皂洗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进行皂洗处理,控制温度为80℃,皂洗时间为9min,排液;
(4).染麻纤维,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02g/L的多活性基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0.2g/L的均染剂,质量浓度为3g/L的代用碱,质量浓度为6g/L的代用盐,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对麻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8.5,温度为55℃,上染时间为25min,排液;其中,多活性基活性染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染料;
(5).低温皂洗,加入质量浓度为0.3g/L的低温皂洗剂,控制PH值为3,温度为55℃,时间为10min;
(6).固色润滑,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3%的润滑剂、质量百分浓度为0.5%的固色剂,控制温度为35℃,时间为18min;
(7).烘干络筒,将步骤(5)得到的烘干后,络筒,最终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本实施例中坯布的后整理工艺路线如下: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然后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得到毛条,备用;
S2.对麻纤维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得到麻条;
S3.将步骤S1得到的毛条与步骤S2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精梳、再并条,然后纺粗纱,纺细纱,然后对细纱进行染整处理,即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S4.然后用步骤S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
S5.对步骤S4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依次进行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最终制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
在本实施例中,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1).改性处理,先将蛋白质纤维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为1:20,控制温度为60℃,时间为35min;
(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45℃,水洗2次;
(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蛋白质纤维在有机酸中进行中和处理;
(4).烘干,烘干时,控制温度为95℃,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为30%;
(5).和毛,加入对蛋白质纤维重为2%的和毛油,对蛋白质纤维重为1%的蓬松整理剂,进行和毛处理,常温放置7天;其中,在步骤(1)中,采用氧化法对蛋白质纤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液的配方为:
季铵盐 3%(o.w.f);
催化剂 1%(o.w.f);
双氧水 6%(o.w.f);
余量水。
为了提高麻纤维的分裂度,实现纺织高支纱的目的,需要对麻纤维进行养生处理,本实施例中麻纤维养生工艺步骤如下:
(1).先控制养生房温度为25℃,向副缸中加入1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的养生剂,5份温度为39℃的温水,然后加入对汉麻纤维重为1%的润湿膨胀剂,对麻纤维重为1%的软麻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养生工作液;具体的,先用温水将所述的养生剂配置成工作液,然后将剩余的温水,润湿膨胀剂,软麻剂依次加入副缸;
(2).然后将步骤(1)制得的养生工作液置入喷淋养生加药机,控制车速为1m/3min,喷头压力为1kg对汉麻纤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时间为14天。
如制备厚呢面料,在膨润处理后还需进行轧毛处理3次,以及剪毛处理。在具体制备时,可以采用斜纹组织编制,也可针织编制。具体根据织物平方米重量,分为薄型和中型。
通过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实现蛋白质纤维表面鳞片状化,易于上染;其次,结合三元色配色原理,进行色彩搭配,三原色原理是经典的色彩学理论,即任意两种原色不同比例搭配就可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如图1所示,色光三原色混合规律与颜料三原色混合规律完全不同。光的三原色为红(R)、绿(G)、蓝(B),而颜料三原色为青(C)、品红(M)、黄(Y)、黑(K)。为了加以区别,人们把色光的混合称之为加色法混色,而把对光有吸收作用的物质如染料、颜料等的混合称之为减法混色。利用物体吸收入射光谱中的一部分光而显示出与入射光不同颜色的方法,称为减法混色。染料拼色时,由2个原色拼得的颜色叫二次色,当二次色再拼就得到三次色。
拼色时要对颜色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对市场颜色的了解通过在实验室打样与标样对比的理论依据。利用色度学原理让面料产生同色异谱或同色同谱的现象。同色异谱是指光谱不同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同的视觉知觉,是三刺激值相同,光谱分布不同的颜色。光谱不同,在一种光源下呈现相同的颜色,在另一种光源下却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以达到到颜色可以复制,控制品牌色彩可以防伪性和独特性。同色同谱是指不同的光源,不同的视场条件下,色相保持一致,利用“人眼感官比对+色差值判定+光谱反射率判定”的综合判定模式来定颜色可复制性的质量标准有积极可研究的意义。
本发明在面料后整理工艺中,通过添加膨润处理工艺,可使得面料蓬松感提升,同时进一步改善面料色光柔和朦胧效果。采用本发明生产工艺制成的面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良好的改善了起毛起球功能,还具有抗菌、防菌抑菌、护肤健体、滋润皮肤等保健功能,而且织物强力高,富有光泽,柔软性好,防紫外线性好,外观独特。在让人们欣赏独特面料色彩美感的同时,又保持了蛋白质纤维的营养性和自然性和汉麻纤维粗狂的组织风格。
实施例2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是由蛋白质纤维经预处理、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后得到的毛条与麻纤维经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后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再经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纱、染整,制备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再经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对坯布后整理制备得到,面料克重为250-350g/m2,在本实施例中蛋白质纤维为兔毛纤维;麻纤维为汉麻纤维。其中,坯布采用纬纱为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68根,低熔点网络丝1根,经纱为低熔点网络丝或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得到坯布克重为200-300g/m2。蛋白质纤维的细度为18μm。麻纤维的长度为70mm,麻纤维细度为1500-3000m/g,分裂度为3000。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百合黄配墨兰色,染蛋白质纤维和麻纤维,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的染整步骤如下:
(1).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脱胶处理:将质量浓度为0.5g/L的生物复合酶,将质量浓度为1g/L的渗透促进剂加入缸中,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运行40min,排液;
(2).染蛋白质纤维,将质量百分浓度为0.8%的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1.5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4g/L的PH值调节剂放入染缸,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先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4.5,温度为90℃,上染时间为40min,排液;其中,活性染料的颜色为百合黄色;
(3).皂洗,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8g/L的皂洗剂,以及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进行皂洗处理,控制温度为80℃,皂洗时间为10min,排液;
(4).染麻纤维,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g/L的多活性基活性染料蓝,质量百分浓度为0.5%的红色活性染料,质量百分浓度为0.2%的黄色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0.25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4g/L的代用碱,质量浓度为8g/L的代用盐,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麻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9,温度为60℃,上染时间为30min,排液;最终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的颜色为墨蓝色;
(5).低温皂洗,加入质量浓度为0.5g/L的低温皂洗剂,控制PH值为4,温度为60℃,时间为10min;
(6).固色润滑,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4%的润滑剂、质量百分浓度为1%的固色剂,控制温度为40℃,时间为20min;
(7).烘干络筒,将步骤(5)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烘干后,络筒,最终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坯布的后整理工艺路线如下: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然后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得到毛条,备用;
S2.对麻纤维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得到麻条;
S3.将步骤S1得到的毛条与步骤S2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精梳、再并条,然后纺粗纱,纺细纱,然后对细纱进行染整处理,即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S4.然后用步骤S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
S5.对步骤S4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依次进行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最终制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
其中,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1).改性处理,先将蛋白质纤维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1:20,控制温度为65℃,时间为40min;
(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50℃,水洗1次;
(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蛋白质纤维在有机酸中进行中和处理;
(4).烘干,烘干时,控制温度为100℃,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为30%;
(5).和毛,加入对蛋白质纤维重为3%的和毛油,对蛋白质纤维重为1.5%的蓬松整理剂,进行和毛处理,常温放置6天;其中,采用生物酶法对蛋白质纤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液的配方为:多功能复合酶1-3%(o.w.f);催化剂0.5-1.5%(o.w.f);渗透促进剂1-2%(o.w.f);余量水。
本实施例中,麻纤维养生工艺步骤如下:
(1).先控制养生房温度为26℃,向副缸中加入1份质量百分浓度为4%的养生剂,6份温度为40℃的温水,然后加入对麻纤维重为2%的润湿膨胀剂,对麻纤维重为2%的软麻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养生工作液;
(2).然后将步骤(1)制得的养生工作液置入喷淋养生加药机,控制车速为1m/3min,喷头压力为1.5kg对麻纤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时间为14天。
实施例3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是由蛋白质纤维经预处理、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后得到的毛条与麻纤维经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后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再经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纱、染整,制备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再经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对坯布后整理制备得到,面料克重为180-400g/m2,在本实施例中蛋白质纤维为羊绒;麻纤维为亚麻纤维。其中,坯布采用纬纱为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72根,低熔点网络丝1根,经纱为低熔点网络丝或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得到的坯布克重为145-300g/m2
本实施例中,采用羊绒蓝搭配白色,染蛋白质纤维不染麻纤维,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的染整步骤如下:
(1).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脱胶处理:将质量浓度为1g/L的生物复合酶,将质量浓度为2g/L的渗透促进剂加入缸中,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运行40min,排液;
(2).染蛋白质纤维,将质量百分浓度为1%的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2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5g/L的PH值调节剂放入染缸,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先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4.5,温度为90℃,上染时间为40min,排液;其中,活性染料的颜色为蓝色;
(3).皂洗,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g/L的皂洗剂,以及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进行皂洗处理,控制温度为85℃,皂洗时间为10min,排液;
(4).低温皂洗,加入质量浓度为1g/L的低温皂洗剂,控制PH值为4,温度为60℃,时间为10min;
(5).固色润滑,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5%的润滑剂、质量百分浓度为0.5-2%的固色剂,控制温度为40℃,时间为20min;
(6).烘干络筒,将步骤(5)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烘干后,络筒,最终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上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所述坯布的后整理工艺路线如下: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然后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得到毛条,备用;
S2.对麻纤维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得到麻条;
S3.将步骤S1得到的毛条与步骤S2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精梳、再并条,然后纺粗纱,纺细纱,然后对细纱进行染整处理,即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S4.然后用步骤S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
S5.对步骤S4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依次进行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最终制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
如制备厚呢面料,在膨润处理后还需进行轧毛处理5次,以及剪毛处理。如制备轻薄织物不需轧毛或轻轧毛便可。
本实施例中,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1).改性处理,先将蛋白质纤维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为1:20,控制温度为70℃,时间为40min;
(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50℃,水洗2次;
(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蛋白质纤维在有机酸中进行中和处理;
(4).烘干,烘干时,控制温度为110℃,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为30%;
(5).和毛,加入对蛋白质纤维重为5%的和毛油,对蛋白质纤维重为2%的蓬松整理剂,进行和毛处理,常温放置7天;其中,在步骤(1)中,采用氧化法对蛋白质纤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液的配方为:
季铵盐 5%(o.w.f);
催化剂 1.5%(o.w.f);
双氧水 8%(o.w.f);
余量水。
其中,麻纤维养生工艺步骤如下:
(1).先控制养生房温度为25℃,向副缸中加入1份质量百分浓度为5%的养生剂,6份温度为40℃的温水,然后加入对麻纤维重为3%的润湿膨胀剂,对麻纤维重为3%的软麻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养生工作液;具体的先用温水将所述的养生剂配置成工作液,然后将剩余的温水,润湿膨胀剂,软麻剂依次加入副缸。
(2).然后将步骤(1)制得的养生工作液置入喷淋养生加药机,控制车速为1m/3min,喷头压力为1.5kg对麻纤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时间为3天。
将以下三种原料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养生7、14和21天,测试其养生前后的10cm的束纤维强力[18],测试结果见表2.1。
表2.1三种原料养生前后束纤维强力
Figure BDA0002959704920000101
(1)不管是何种麻纤维,随着养生时间的增加,其10cm束纤维强力是下降的,而10cm束麻纤维的强力主要与果胶的粘着效果有关,表明加湿养生的直接结果是果胶降解,致使其束纤维强力下降;但果胶降解的效果与品种、批次有关;
(2)从表2.1可看出,如果直接参照亚麻的养生时间来养生汉麻是不可取的。因为亚麻得养生一般3天以内即可,而汉麻如果养生3天,其束纤维强力基本不变,甚至可能提高,表明此时汉麻的果胶还没有开始降解。这也是为什么按照传统工艺难以纺制高支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如果养生不到位,纺纱过程中的麻纤维的分裂度是难以提高的,也就无法纺织出高支纱。
待养生结束后,根据所要纺纱的支数和价格合理搭配麻稍,麻秆,麻根部位的比例,做到“优麻优用,劣麻巧用”,以满足纱线指标和织造及染整加工的需要。
实施例4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该面料是由蛋白质纤维经预处理、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后得到的毛条与麻纤维经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后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再经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纱、染整,制备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再经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对坯布后整理制备得到,面料克重为250-350g/m2,在本实施例中蛋白质纤维为桑蚕丝;麻纤维为汉麻纤维。其中,坯布采用纬纱为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70根,低熔点网络丝1根,经纱为低熔点网络丝或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得到坯布克重为220-310g/m2。蛋白质纤维的细度为18μm。麻纤维的长度为70mm,麻纤维细度为1500-3000m/g,分裂度为3000。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百合黄配墨兰色,染蛋白质纤维和麻纤维,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的染整步骤如下:
(1).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脱胶处理:将质量浓度为0.8g/L的生物复合酶,将质量浓度为1.5g/L的渗透促进剂加入缸中,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运行40min,排液;
(2).染蛋白质纤维,将质量百分浓度为0.8%的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1.5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4g/L的PH值调节剂放入染缸,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先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4.5,温度为90℃,上染时间为40min,排液;其中,活性染料的颜色为百合黄色;
(3).皂洗,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9g/L的皂洗剂,以及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纱进行皂洗处理,控制温度为80℃,皂洗时间为12min,排液;
(4).染麻纤维,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多活性基活性染料蓝,质量百分浓度为0.5%的红色活性染料,质量百分浓度为0.2%的黄色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0.25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4g/L的代用碱,质量浓度为8g/L的代用盐,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麻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9,温度为60℃,上染时间为30min,排液;最终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的颜色为墨蓝色;
(5).低温皂洗,加入质量浓度为0.8g/L的低温皂洗剂,控制PH值为4,温度为60℃,时间为12min;
(6).固色润滑,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4%的润滑剂、质量百分浓度为1%的固色剂,控制温度为40℃,时间为20min;
(7).烘干络筒,将步骤(5)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纱烘干后,络筒,最终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坯布的后整理工艺路线如下:缩绒-拉幅烘干-轧毛(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然后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得到毛条,备用;
S2.对麻纤维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得到麻条;
S3.将步骤S1得到的毛条与步骤S2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精梳、再并条,然后纺粗纱,纺细纱,然后对细纱进行染整处理,即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S4.然后用步骤S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
S5.对步骤S4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依次进行缩绒、拉幅烘干、轧毛(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最终制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
其中,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1).改性处理,先将蛋白质纤维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1:20,控制温度为60℃,时间为38min;
(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50℃,水洗1次;
(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蛋白质纤维在有机酸中进行中和处理;
(4).烘干,烘干时,控制温度为100℃,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为30%;
(5).和毛,加入对蛋白质纤维重为3%的和毛油,对蛋白质纤维重为1.6%的蓬松整理剂,进行和毛处理,常温放置6天;其中,采用生物酶法对蛋白质纤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液的配方为:多功能复合酶1.5%(o.w.f);催化剂1%(o.w.f);渗透促进剂1.5%(o.w.f);余量水。
本实施例中,麻纤维养生工艺步骤如下:
(1).先控制养生房温度为25℃,向副缸中加入1份质量百分浓度为4%的养生剂,6份温度为40℃的温水,然后加入对麻纤维重为2%的润湿膨胀剂,对麻纤维重为2%的软麻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养生工作液;
(2).然后将步骤(1)制得的养生工作液置入喷淋养生加药机,控制车速为1m/3min,喷头压力为1.5kg对麻纤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时间为14天。
本发明提供功能性面料手感细腻柔滑,具有良好的弹性、亲肤性,同时还具有抗菌、抑菌等作用,可用于制作功能性内衣及夏季服装。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是由蛋白质纤维经预处理、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后得到的毛条与麻纤维经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后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再经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纱、染整,制备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再经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对坯布后整理制备得到,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80-400g/m2
所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的染整步骤如下:
(1).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脱胶处理:将质量浓度为0.3-1g/L的生物复合酶,将质量浓度为0.5-2g/L的渗透促进剂加入缸中,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运行40min,排液;
(2).染蛋白质纤维,将质量百分浓度为0.2-2%的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1-3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3-5g/L的PH值调节剂放入染缸,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先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4-4.5,温度为80-90℃,上染时间为30-40min,排液;
(3).皂洗,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3-1g/L的皂洗剂,以及步骤(2)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进行皂洗处理,控制温度为75-85℃,皂洗时间为8-12min,排液;
(4).染麻纤维,向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02-3g/L的多活性基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0.2-1g/L的匀染剂,质量浓度为3-5g/L的代用碱,质量浓度为6-10g/L的代用盐,然后将步骤 (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置入染缸,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中的麻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8.5-9,温度为55-65℃,上染时间为25-35min,排液;
(5).低温皂洗,加入质量浓度为0.3-1g/L的低温皂洗剂,控制PH值为3-4,温度为55-65℃,时间为10-12min;
(6).固色润滑,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3-5%的润滑剂、质量百分浓度为0.5-2%的固色剂,控制温度为35-45℃,时间为18-22min;
(7).烘干络筒,将步骤(6)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细纱烘干后,络筒,最终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所述染整工艺采用三元色配色原理,对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纱中的蛋白质纤维与麻纤维进行色彩搭配;
所述蛋白质纤维包括羊毛,羊驼毛,马海毛,兔毛,羊绒,牦牛毛,桑蚕丝,柞蚕丝;所述麻纤维包括汉麻纤维,亚麻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蛋白质纤维的细度为15-19µm,所述麻纤维的长度为61-80mm,麻纤维分裂度为2800-3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坯布的后整理工艺路线如下: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对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然后中和清洗、和毛、精梳、并条,得到毛条,备用;
S2.对麻纤维养生、分梳、精梳、并条得到麻条;
S3.将步骤S1得到的毛条与步骤S2得到的麻条进行并条、精梳、再并条,然后纺粗纱,纺细纱,然后对细纱进行染整处理,即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
S4.然后用步骤S3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色纱进行纺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
S5.对步骤S4得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坯布依次进行缩绒、拉幅烘干、轧毛3-5次、膨润处理、剪毛、蒸呢、烫光,最终制备得到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
在步骤S1中,所述蛋白质纤维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1).改性处理,先将蛋白质纤维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1:15-20,控制温度为60-70℃,时间为35-45min;
(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蛋白质纤维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45-55℃,水洗1-2次;
(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蛋白质纤维在有机酸中进行中和处理;
(4).烘干,烘干时,控制温度为90-110℃,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为30%;
(5).和毛,加入对蛋白质纤维重为2-5%的和毛油,对蛋白质纤维重为1-2%的蓬松整理剂,进行和毛处理,常温放置5-7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S2中,麻纤维养生工艺步骤如下:
(1).先控制养生房温度为22-26℃,向副缸中加入1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5%的养生剂,5-6份温度为36-42℃的温水,然后加入对麻纤维重为1-3%的润湿膨胀剂,对麻纤维重为1-3%的软麻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养生工作液;
(2).然后将步骤(1)制得的养生工作液置入喷淋养生加药机,控制车速为1m/3min,喷头压力为1-1.5kg对麻纤维进行喷淋养生,养生时间为3-21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1)中,先用温水将所述的养生剂配置成工作液,然后将剩余的温水,润湿膨胀剂,软麻剂依次加入副缸。
CN202110235212.8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13046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5212.8A CN113046878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5212.8A CN113046878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6878A CN113046878A (zh) 2021-06-29
CN113046878B true CN113046878B (zh) 2022-07-01

Family

ID=7650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5212.8A Active CN113046878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6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9510A (zh) * 2022-10-25 2023-02-03 嘉兴新吉力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牦牛绒亚麻梭织面料生产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269A (zh) * 2004-01-03 2004-12-22 寿光市嘉信纺织有限公司 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混纺的色纱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50573A (zh) * 2007-04-29 2007-10-10 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 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6351028A (zh) * 2016-08-24 2017-01-25 江苏华信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及染色方法
WO2017071198A1 (zh) * 2015-10-26 2017-05-04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仿毛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95958A (zh) * 2017-03-21 2017-08-01 瑞安市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麻纯棉混纺针织纱的制备方法
CN107938391A (zh) * 2017-12-01 2018-04-20 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亚麻纤维染色方法
CN109706573A (zh) * 2019-01-31 2019-05-03 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竹麻毛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10616486A (zh) * 2019-10-28 2019-12-27 宁波康赛妮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精纺羊绒亚麻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269A (zh) * 2004-01-03 2004-12-22 寿光市嘉信纺织有限公司 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混纺的色纱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50573A (zh) * 2007-04-29 2007-10-10 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 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WO2017071198A1 (zh) * 2015-10-26 2017-05-04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仿毛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6351028A (zh) * 2016-08-24 2017-01-25 江苏华信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及染色方法
CN106995958A (zh) * 2017-03-21 2017-08-01 瑞安市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麻纯棉混纺针织纱的制备方法
CN107938391A (zh) * 2017-12-01 2018-04-20 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亚麻纤维染色方法
CN109706573A (zh) * 2019-01-31 2019-05-03 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竹麻毛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10616486A (zh) * 2019-10-28 2019-12-27 宁波康赛妮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精纺羊绒亚麻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6878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5552B (zh) 一种雪花混纺纱及加工方法
CN102493067B (zh) 一种具有牛仔风格的纱线的生产工艺
CN105200621B (zh) 一种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71888B (zh) 一种含有竹浆纤维的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7419403A (zh) 一种亚麻隐条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78490A (zh) 一种多纤混色半精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及该纱线
CN110699807B (zh) 一种高比例精纺丝绒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5896A (zh) 一种半精纺段彩竹节纱的制备加工方法
CN107475864A (zh) 一种纳米抗菌防臭花呢及其生产工艺
CN104878491A (zh) 一种半精纺羊绒棉纤维色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及该纱线
CN100414013C (zh) 一种生产精纺牦牛绒衫的方法
CN111235714A (zh) 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
CN104514071A (zh) 羊毛/牛绒纤维/桑蚕丝/铜氨纤维混纺面料及制备方法
CN104510055A (zh) 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及制备方法
CN113046878B (zh) 一种蛋白质纤维/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2758286B (zh) 对称花型等线密度交变段彩股线
CN112725969B (zh) 一种色纺牛仔产品用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及由其形成的牛仔面料
CN112553927B (zh) 一种甲壳素丝绸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CN109023637A (zh) 丝毛花呢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5551A (zh) 双纤维有色赛络纺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2808257B (zh) 一种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
CN101705547A (zh) 一种含有扁平丝纤维的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1705548A (zh) 一种彩色棉毛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1760823A (zh) 三纤维有色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88126C (zh) 兔毛驼绒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