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5446A -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5446A
CN112875446A CN202011344428.XA CN202011344428A CN112875446A CN 112875446 A CN112875446 A CN 112875446A CN 202011344428 A CN202011344428 A CN 202011344428A CN 112875446 A CN112875446 A CN 112875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user
retention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44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5446B (zh
Inventor
荒井佑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75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5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5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5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Other aspect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尽量多的利用者乘坐至电梯的乘用轿厢而使电梯效率良好地运行的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根据实施方式,电梯控制装置具备滞留产生预测部和输出信息生成部。滞留产生预测部预测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产生电梯的乘用轿厢的滞留。当由所述滞留产生预测部预测为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输出信息生成部针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包括空余空间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一边依次响应于基于利用者的操作的门厅呼叫以及轿厢呼叫一边行驶。在产生门厅呼叫时,不为满员状态而能够乘入的乘用轿厢平层至所对应的楼层的电梯门厅,由此进行对该门厅呼叫的响应。利用者能够乘入至响应于自身进行的门厅呼叫操作而平层的乘用轿厢,移动至目的地楼层。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响应于门厅呼叫而乘用轿厢平层至电梯门厅并开门时,若乘用轿厢内的轿厢门附近拥挤,则有时即使在里侧有空余空间,电梯门厅的利用者也无法乘入。在该情况下,在该乘用轿厢关门而出发之后,电梯门厅的利用者进行新的门厅呼叫操作,乘用轿厢再次平层至该楼层。
若这样相对于1次的电梯的利用而产生多次的门厅呼叫,则电梯的运行效率下降。因此,有如下技术:进行将处于乘用轿厢内的轿厢门附近的利用者引导至里侧的广播,从而使得即使响应于门厅呼叫而开门的乘用轿厢存在某种程度的拥挤,利用者也能够进一步乘入。
然而,即使进行这样的广播,在利用者听漏的情况、当事者意识浅的情况下,有时仍发挥不了效果,电梯门厅的利用者无法乘入,运行效率下降。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尽量多的利用者乘坐至电梯的乘用轿厢而使电梯效率良好地运行的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具备滞留产生预测部和输出信息生成部。滞留产生预测部预测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产生电梯的乘用轿厢的滞留。当由所述滞留产生预测部预测为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输出信息生成部针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包括空余空间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使尽量多的利用者乘坐至电梯的乘用轿厢而使电梯效率良好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利用了第1~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的整体图。
图2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利用了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的整体图。
图6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利用了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的整体图。
图8为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利用了第6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的整体图。
图10为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为表示在第7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中在比较利用者的分布状况时将重要度设定得高地进行处理的区域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装置以及方法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参考图1,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A的电梯1A的构成进行说明。
电梯1A具备在n层楼建筑的建筑物的升降井道2内升降的乘用轿厢3、分别设置于该建筑物内的各层的电梯门厅4-1~4-n的门厅操作盘41-1~41-n、以及与乘用轿厢3以及门厅操作盘41-1~41-n连接的电梯控制装置5A。乘用轿厢3具有:轿厢门31,其设置于电梯门厅4-1~4-n侧的侧板;轿厢内操作盘32,其具有乘入的利用者进行指定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操作用的操作按钮(未图示);轿厢内摄像机装置33,其对乘用轿厢3内进行拍摄;以及轿厢内扬声器装置34,其将声音信息输出至乘用轿厢3内。例如,电梯门厅4-1是指1层的电梯门厅,电梯门厅4-n是指n层的电梯门厅,门厅操作盘41-1是指1层的门厅操作盘,门厅操作盘41-n是指n层的门厅操作盘。
门厅操作盘41-1~41-n具有处于电梯门厅4-1~4-n的利用者进行呼叫来乘用轿厢3的门厅呼叫操作用的操作按钮(未图示)。以下,在无需确定是电梯门厅4-1~4-n中的、哪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的情况下,记载为电梯门厅4。同样地,关于门厅操作盘41-1~41-n,记载为门厅操作盘41。
电梯控制装置5A具有轿厢规格信息存储部501、轿厢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2、门厅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3、轿厢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504、轿厢内利用者位置检测部505、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A、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存储部507、滞留产生预测部508、轿厢内利用者朝向检测部509、轿厢内空余空间检测部510、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511、输出信息生成部512A以及动作控制部513。
电梯控制装置5A将乘用轿厢3在非满员状态下响应于门厅呼叫而在对应的楼层停止并开门时处于该楼层的电梯门厅4的利用者未乘入至乘用轿厢3时的事态识别为“滞留”。
轿厢规格信息存储部501存储包含乘用轿厢3的形状信息的规格信息。轿厢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2获取基于利用轿厢内操作盘32进行的轿厢呼叫操作而登记的轿厢呼叫登记信息。门厅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3获取基于利用门厅操作盘41-1~41-n进行的门厅呼叫操作而登记的门厅呼叫登记信息。
轿厢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504基于由轿厢内摄像机装置33拍摄到的摄像信息,检测处于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人数。轿厢内利用者位置检测部505基于由轿厢内摄像机装置33拍摄到的摄像信息,检测处于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位置信息。当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在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A基于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位置信息,生成表示处于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分布状况的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存储部507存储过去产生滞留时的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分布状况作为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滞留产生预测部508预测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产生滞留。具体而言,比较由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A生成的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和存储于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存储部507的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若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与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类似,则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
轿厢内利用者朝向检测部509检测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朝向。轿厢内空余空间检测部510检测乘用轿厢3内的空余空间。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511基于存储于轿厢规格信息存储部501的轿厢规格信息,生成将乘用轿厢3内的地面任意地分割为多个区域的分割区域信息。该分割区域信息既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基于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分布信息等,适当地变更而生成。
当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在滞留产生预测部508中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轿厢内空余空间检测部510在由轿厢内利用者朝向检测部509检测到朝向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检测到空余空间时,输出信息生成部512A从由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511生成的分割区域信息抽取包括该检测到的空余空间的区域。然后,针对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该抽取出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动作控制部513使由输出信息生成部512A生成的输出信息从轿厢内扬声器装置34输出。
<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接下来,参考图2的流程图,对电梯1A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通常运行过程中(S1),在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A中,判定在乘用轿厢3内是否有利用者(S2)。根据在轿厢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2中是否登记有轿厢呼叫、或者在轿厢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504中是否检测到至少1个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来判定在乘用轿厢3内是否有利用者。
当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内有利用者时(S2的“是”),基于由轿厢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2获取到的轿厢呼叫登记信息以及由门厅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3获取到的门厅呼叫登记信息,确定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然后,判定在所确定的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登记有门厅呼叫(S3)。
在此,当被判定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时(S3的“是”),基于由轿厢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504检测到的信息,判定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是否为规定数量以上(S4)。在此,当被判定为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S4的“是”),在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A中,基于由轿厢内利用者位置检测部505检测到的利用者的位置信息、和存储于轿厢规格信息存储部501的轿厢规格信息,生成表示处于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分布状况的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S5)。
接下来,在滞留产生预测部508中,比较由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A生成的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和存储于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存储部507的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然后,若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与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类似,则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S6的“是”)。
当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在输出信息生成部512A中,获取由轿厢内利用者朝向检测部509检测到的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朝向的信息、和由轿厢内空余空间检测部510检测到的乘用轿厢3内的空余空间的信息。然后,判定在由轿厢内利用者朝向检测部509检测到朝向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是否有空余空间。
在此,当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有空余空间时(S7的“是”),从由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511生成的分割区域信息抽取包括该检测到的空余空间的至少1个区域。例如,抽取“后方的左侧区域”、“后方的中央区域”、“后方的右侧区域”、或者“中央以及后方的区域”等。
接下来,通过输出信息生成部512A对于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生成广播信息,作为用于促使利用者向该抽取出的区域移动的输出信息。所生成的广播信息由动作控制部513发送并输出至轿厢内扬声器装置34(S8)。
之后,当乘用轿厢3抵达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时(S9的“是”),返回至步骤S1的通常运行。另外,当在步骤S2中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内没有利用者时(S2的“否”)、在步骤S3中被判定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未登记门厅呼叫时(S3的“否”)、在步骤S4中被判定为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小于规定数量时(S4的“否”)、在步骤S6中未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S6的“否”)、或者在步骤S7中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没有空余空间时(S7的“否”),都不进行广播信息的输出,而返回至步骤S1的通常运行。
根据以上的第1实施方式,在预测为在乘用轿厢的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与空余空间的区域的信息一起,对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输出促使向该区域的移动的广播信息,由此在拥挤时,与利用者向乘用轿厢里侧的移动有关的意识提高,更多的利用者乘入至乘用轿厢,能够执行效率良好的电梯运行。
《第2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B的电梯1B的构成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A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电梯控制装置5B的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B在未登记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并且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生成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使用了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考图3的流程图,对电梯1B的动作进行说明。在通常运行过程中(S1),在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B中,当在乘用轿厢3内有利用者时(S2的“是”),基于由轿厢呼叫登记信息获取部502获取到的信息,判定是否登记有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S10)。在此,若被判定为未登记有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S10的“是”),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S3的“是”),并且被判定为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S4的“是”),则生成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S5)。
在步骤S6~S9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以上的第2实施方式,仅在未登记有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时,输出用于促使向空余空间的移动的信息,由此能够在有预定下电梯的利用者时,不输出催促向里侧的移动的信息,进行与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的行动相匹配的广播信息的输出控制,执行效率良好的电梯运行。
《第3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C的电梯1C的构成与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B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当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在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检测到空余空间,并且在乘用轿厢3的轿厢门31附近的地面没有规定面积以上的空余空间时,电梯控制装置5C的输出信息生成部512C从由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511生成的分割区域信息抽取包括该检测到的空余空间的区域,针对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该抽取出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
<使用了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接下来,参考图4的流程图,对电梯1C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S7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7中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有空余空间时(S7的“是”),进一步地在输出信息生成部512C中,判定在乘用轿厢3的轿厢门31附近的地面是否有规定大小、例如人的一双鞋量程度的大小以上的空余空间(S11)。在此,当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的轿厢门31附近的地面没有规定大小以上的空余空间(S11的“是”),针对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利用者向包括步骤S7中判定出的空余空间在内的乘用轿厢3内的区域移动的广播信息(S8)。之后,当乘用轿厢3抵达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时(S9的“是”),返回至步骤S1的通常运行。
根据以上的第3实施方式,能够仅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的可能性高时,对利用者输出催促向里侧的移动的广播信息。一般而言,若即使乘用轿厢内拥挤,在乘用轿厢的轿厢门附近仍有一双鞋量程度的空余空间,则电梯门厅的利用者乘入的可能性变高。考虑该情况,仅当在乘用轿厢的轿厢门附近没有该大小的空余空间的情况下输出催促向里侧的移动的信息,由此能够进行与电梯门厅的利用者的行动相匹配的广播信息的输出控制,执行效率良好的电梯运行。
《第4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参考图5,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D的电梯1D的构成进行说明。电梯1D除了电梯控制装置5D具有非满员判定部514之外,与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C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非满员判定部514基于由轿厢内摄像机装置33拍摄到的摄像信息,判定乘用轿厢3内是否为非满员状态。在乘用轿厢3为非满员状态,未登记有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并且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D生成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使用了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参考图6的流程图,对电梯1D的动作进行说明。在通常运行过程中(S1),在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B中,当在乘用轿厢3内有利用者时(S2的“是”),在非满员判定部514中,判定乘用轿厢3内是否为非满员状态(S12)。
在此,当在被判定为乘用轿厢3内为非满员状态时(S12的“是”),未登记有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S10的“是”),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S3的“是”),并且被判定为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S4的“是”),生成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S5)。
在步骤S6~S9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以上的第4实施方式,仅在乘用轿厢内为非满员时,输出用于促使向空余空间的移动的信息,由此能够精度更良好地进行向利用者的广播信息的输出控制,执行效率良好的电梯运行。
《第5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参考图7,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E的电梯1E的构成进行说明。电梯1E除了电梯控制装置5E具有滞留检测部515之外,与在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D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滞留检测部515检测在电梯1E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滞留,存储检测到的滞留的产生时刻以及产生楼层的信息。在乘用轿厢3为非满员状态,未登记有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门厅呼叫,在过去的规定时间内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并且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E生成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使用了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参考图8的流程图,对电梯1E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S3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3中被判定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时(S3的“是”),在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E中,判定在过去的规定时间内、例如过去两分钟以内,在滞留检测部515中是否检测到在该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S13)。
在此,当被判定为检测到对应的滞留的产生(S13的“是”),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S4的“是”),生成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S5)。
在步骤S6~S9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以上的第5实施方式,仅当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在过去的规定时间内已经产生滞留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向空余空间的移动的信息,由此能够精度更良好地进行向利用者的广播信息的输出控制,执行效率良好的电梯运行。
《第6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6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参考图9,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F的电梯1F的构成进行说明。电梯1F除了还具备分别设置于电梯门厅4-1~4-n的门厅摄像机装置42-1~42-n,电梯控制装置5F具有门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516之外,与在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E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例如,门厅摄像机装置42-1是指1层的门厅摄像机装置,门厅摄像机装置42-n是指n层的门厅摄像机装置。
门厅摄像机装置42-1~42-n分别拍摄所设置的电梯门厅4-1~4-n。电梯控制装置5F的门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516基于由门厅摄像机装置42-1~42-n拍摄到的摄像信息,检测在电梯门厅4-1~4-n等待电梯的等待利用者的人数。
当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在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检测到空余空间,在乘用轿厢3内有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等待利用者数量相应的空余空间,并且在乘用轿厢3的轿厢门31附近的地面没有规定大小以上的空余空间时,输出信息生成部512F从由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511生成的分割区域信息抽取包括该检测到的空余空间的区域,针对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该抽取出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
<使用了第6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接下来,参考图10的流程图,对电梯1F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S7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7中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有空余空间时(S7的“是”),进一步地在输出信息生成部512F中,从门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516获取处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电梯门厅4的等待利用者的人数。然后,判定在乘用轿厢3内是否有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等待利用者数量相应的空余空间(S14)。在此,当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内有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等待利用者数量相应的空余空间(S14的“是”),被判定为在乘用轿厢3的轿厢门31附近的地面没有规定大小以上的空余空间时(S11的“是”),针对乘用轿厢3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包括步骤S7中判定出的空余空间在内的乘用轿厢3内的区域的移动的广播信息(S8)。之后,当乘用轿厢3抵达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时(S9的“是”),返回至步骤S1的通常运行。
根据以上的第6实施方式,仅当在乘用轿厢内有处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等待利用者能够乘入的空余空间的情况下,对利用者输出催促向里侧的移动的广播信息,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广播信息的输出控制,执行效率良好的电梯运行。
《第7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7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构成>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G的电梯1G的构成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A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电梯控制装置5G的滞留产生预测部508G在比较由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506G生成的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和存储于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存储部507的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时,将预先设定的乘用轿厢3内的规定区域内的重要度设定得高,判定是否类似。
<使用了第7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在电梯控制装置5G中,执行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S9同样的处理。在处理之中,为了在步骤S6中预测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产生滞留,在比较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和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时,如图11所示,将预先设定的乘用轿厢3内的除了左右以及里侧的侧板附近之外的中央区域P内的重要度设定得高,判定分布信息是否类似。
然后,在被判定为两者的分布信息类似并预测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针对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与空余空间的区域的信息一起输出促使向该区域的移动的广播信息。
通过这样执行处理,能够在乘用轿厢3的中央区域P拥挤时,催促使利用者从中央区域P内移动至侧板附近。当消除中央区域P的拥挤时,利用者易于在下一停止层乘入,能够使更多的利用者乘坐。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未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被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要旨,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与其均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该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滞留产生预测部,其预测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产生电梯的乘用轿厢的滞留;以及
输出信息生成部,当由所述滞留产生预测部预测为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所述输出信息生成部针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包括空余空间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其生成表示存在于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的分布状况的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存储部,其存储过去产生滞留时的、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的分布状况作为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
轿厢内利用者朝向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的朝向;
空余空间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乘用轿厢内的空余空间;以及
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其生成将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地面分割为多个区域的分割区域信息,
所述滞留产生预测部比较由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生成的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和存储于所述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存储部的所述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若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与所述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类似,则预测为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
当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由所述滞留产生预测部预测为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利用所述空余空间检测部在由所述轿厢内利用者朝向检测部检测到朝向的利用者的横向或者后方检测到空余空间时,所述输出信息生成部从由所述分割区域信息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分割区域信息抽取包括该检测到的空余空间的区域,针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该抽取出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未登记有将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地层的轿厢呼叫,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门厅呼叫,并且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为规定数量以上时,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生成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乘用轿厢的轿厢门附近的地面没有规定大小以上的空余空间时,所述输出信息生成部生成所述输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具备非满员判定部,其判定所述乘用轿厢内是否为非满员状态,
当由所述非满员判定部判定为所述乘用轿厢为非满员状态时,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生成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具备滞留检测部,其检测在所述电梯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滞留,存储该检测到的滞留的产生时刻以及产生楼层的信息,
当在过去的规定时间以内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生成部生成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具备门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其检测在各楼层的电梯门厅等待电梯的等待利用者的人数,
当在所述乘用轿厢内有与所述门厅利用者数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等待利用者数量相应的空余空间时,所述输出信息生成部生成所述输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滞留产生预测部将预先设定的所述乘用轿厢内的规定区域内的重要度设定得高,比较所述轿厢内利用者分布信息和所述滞留产生时分布信息,预测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产生滞留。
9.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测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产生滞留,所述滞留是由于如下情况而产生的,即在电梯的乘用轿厢在非满员状态下响应于门厅呼叫而在对应的楼层停止并开门时,存在于该楼层的电梯门厅的利用者无法乘入至所述乘用轿厢,
当预测为在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产生滞留时,针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利用者,生成用于促使向包括空余空间的区域的移动的输出信息。
CN202011344428.XA 2019-11-29 2020-11-26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75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6067A JP6918906B2 (ja) 2019-11-29 2019-11-29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2019-216067 2019-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5446A true CN112875446A (zh) 2021-06-01
CN112875446B CN112875446B (zh) 2023-07-18

Family

ID=7604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4428.XA Active CN112875446B (zh) 2019-11-29 2020-11-26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18906B2 (zh)
CN (1) CN1128754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4680A (zh) * 2022-03-28 2022-07-01 知鱼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7744B1 (ja) 2023-08-04 2024-04-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1417A (ja) * 2005-12-14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3113824A (ja) * 2011-12-01 2013-06-10 Nikon Corp 電子機器
CN203903737U (zh) * 2014-06-20 2014-10-29 浙江西尔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旋转电梯
JP2017030930A (ja) * 2015-08-03 2017-02-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2018002362A (ja) * 2016-06-29 2018-01-1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9761122A (zh) * 2017-11-09 2019-05-1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2348A (ja) * 2001-04-04 2002-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8265897A (ja) * 2007-04-17 2008-11-06 Nippon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内混雑時運行制御装置
JP5570742B2 (ja) * 2009-03-09 2014-08-1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5812894B2 (ja) * 2012-02-24 2015-11-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人数計測装置、および複数のエレベータがそれぞれ人数計測装置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6175751A (ja) * 2015-03-20 2016-10-0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の混雑率検知装置
JP2019059613A (ja) * 2017-09-28 2019-04-18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6545851B1 (ja) * 2018-03-07 2019-07-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2方向エレベータおよび2方向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1417A (ja) * 2005-12-14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3113824A (ja) * 2011-12-01 2013-06-10 Nikon Corp 電子機器
CN203903737U (zh) * 2014-06-20 2014-10-29 浙江西尔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旋转电梯
JP2017030930A (ja) * 2015-08-03 2017-02-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2018002362A (ja) * 2016-06-29 2018-01-1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9761122A (zh) * 2017-11-09 2019-05-1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4680A (zh) * 2022-03-28 2022-07-01 知鱼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4684680B (zh) * 2022-03-28 2024-04-19 知鱼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4779A (ja) 2021-06-03
JP6918906B2 (ja) 2021-08-11
CN112875446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528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39747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EP0968953A1 (en) Management controller of elevators
CN112875446A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08975110B (zh) 电梯系统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JP2019081622A (ja) 外部システム連携配車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18221023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JP6230472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3023510B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11344244B (zh)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JP201119528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6193296A (ja) エレベータの火災時運転システム
CN113811502B (zh) 移动体的移动控制系统
CN113023509B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JP2018062396A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3942900B (zh)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配控制方法以及电梯
JP7143475B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8137270B (zh) 电梯系统
JP2010208708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0520374B (zh) 电梯使用者移动预测方法和电梯使用者移动预测装置
JP201700180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7201298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7159394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759417B1 (ja) エレベータ割当装置
CN111977473B (zh) 入退场管理装置、入退场管理方法以及入退场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94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