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3509B -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3509B
CN113023509B CN202011442247.0A CN202011442247A CN113023509B CN 113023509 B CN113023509 B CN 113023509B CN 202011442247 A CN202011442247 A CN 202011442247A CN 113023509 B CN113023509 B CN 113023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user
consol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22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3509A (zh
Inventor
荒井佑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2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3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3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3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Primary evaluation criter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5Transportation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能够使尽可能多的利用者搭乘电梯的轿厢而使电梯高效地运转。根据实施方式,电梯控制装置与设置于轿厢内的多个轿厢内操作台连接,并具备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以及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检测轿厢内有无利用者,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取得电梯的各楼层的层站召唤登记信息。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轿厢内没有利用者、且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层站召唤时,使多个轿厢内操作台中的、在轿厢的轿厢门附近设置的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一边依次应答由利用者的操作进行的层站召唤以及轿厢召唤一边行驶。在发生了层站召唤时,在不为满员状态而能够乘入的轿厢平层于相应的楼层的电梯层站,从而进行对该层站召唤的应答。利用者能够乘入到对自身进行的层站召唤操作进行应答而平层的轿厢,并移动到目的楼层。
发明内容
响应于层站召唤而轿厢平层于电梯层站并开门时,如果轿厢内的轿厢门附近拥挤,则即使在里侧存在空闲空间,有时电梯层站的利用者也不会乘入。在该情况下,在该轿厢关门并出发之后,电梯层站的利用者进行新的层站召唤操作,轿厢再次平层于该楼层。
这样,若对1次电梯的利用产生多次的层站召唤,则电梯的运转效率降低。因此,存在如下技术:即使响应于层站召唤而开门的轿厢在某种程度上拥挤,也为了使利用者能够进一步乘入而进行将轿厢内的位于轿厢门附近的利用者向里侧引导的广播。
然而,即使进行这样的广播,在利用者漏听的情况下或当事人意识薄弱的情况下也不会发挥效果,有时电梯层站的利用者未能够乘入而运转效率降低。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能够使尽可能多的利用者搭乘电梯的轿厢而使电梯高效地运转。
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与设置于轿厢内的多个轿厢内操作台连接,并具备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以及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检测轿厢内有无利用者,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取得电梯的各楼层的层站召唤登记信息。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轿厢内没有利用者、且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层站召唤时,使多个轿厢内操作台中的、在轿厢的轿厢门附近设置的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尽可能多的利用者搭乘电梯的轿厢而使电梯高效地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了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利用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的整体图。
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利用了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的整体图。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利用了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的整体图。
图10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利用了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的整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利用了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的整体图。
图16A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B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A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B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装置以及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参照图1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A的电梯1A的结构进行说明。
电梯1A具备:轿厢3,在n层建造的建筑物的井道2内升降;层站操作台41-1~41-n,分别设置于该建筑物内的各层的电梯层站4-1~4-n;以及电梯控制装置5A,与轿厢3以及层站操作台41-1~41-n连接。轿厢3具有:轿厢门31,设置于电梯层站4-1~4-n侧的侧板上;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及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具有已乘入的利用者进行指定目的楼层的轿厢召唤操作所用的按钮(未图示);以及轿厢内摄像机装置33,对轿厢3内进行拍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设置于轿厢门31附近,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设置于轿厢3里侧的侧板上。例如,电梯层站4-1是指1层的电梯层站,电梯层站4-n是指n层的电梯层站,层站操作台41-1是指1层的层站操作台,层站操作台41-n是指n层的层站操作台。
层站操作台41-1~41-n具有位于电梯层站4-1~4-n中的利用者进行召唤轿厢3的层站召唤操作所用的操作按钮(未图示)。以下,在不需要确定电梯层站4-1~4-n中的哪个楼层的电梯层站的情况下,记载为电梯层站4。同样地,关于层站操作台41-1~41-n,记载为层站操作台41。
电梯控制装置5A具有作为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的轿厢内利用者数检测部51、轿厢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52、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53以及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A。
轿厢内利用者数检测部51,基于由轿厢内摄像机装置33拍摄到的拍摄信息,检测轿厢3内的利用者数。轿厢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52取得将通过利用者的操作而在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或者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指定的楼层作为目的楼层的轿厢召唤的登记信息。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53取得通过利用者的操作而在层站操作台41-1~41-n登记的各楼层的层站召唤登记信息。
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A,在通常运转中,使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和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双方有效。另外,在轿厢3内没有利用者而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层站召唤时,使轿厢3内的多个轿厢内操作台中的、在轿厢门31附近设置的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
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A基于是否由轿厢内利用者数检测部51检测到1人以上的利用者、或者是否进行了在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或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中指定目的楼层的操作,来判定轿厢3内是否有利用者。另外,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A基于由轿厢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52取得的信息以及由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53取得的信息,判定下一停止预定层。
〈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2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1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通常运转中(S1),若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A判定为在轿厢3内没有利用者(S2的“是”),则判定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是否登记有层站召唤(S3)。
在此,在判定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层站召唤时(S3的“是”),轿厢3里侧的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持续有效的状态,轿厢门31附近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被无效化(S4)。然后,返回到步骤S2,若在乘客乘入轿厢内3而判定为有利用者(S2的“否”),或者成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未登记层站召唤的状态(S3的“否”),则返回到步骤S1的通常运转,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和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双方被设定为有效的状态。
根据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将最初乘入到空的轿厢中的利用者尽可能向轿厢的里侧引导,之后其他利用者容易乘入,因此能够使尽可能多的利用者搭乘到轿厢而高效地进行运转。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B的电梯1B的结构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A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B在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在轿厢3平层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关门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电梯1B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3中,在步骤S1~S4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4中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被无效化后,轿厢3平层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关门时(S5的“是”),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B使无效化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返回到有效的状态(S6)。
根据以上的第二实施方式,使一部分的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并在轿厢在平层楼层开门后关门而成为利用者不乘入的状态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返回到有效,由此能够维持电梯的运转效率较高的状态,并且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C的电梯1C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B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C,在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后,轿厢3平层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并在使该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后经过规定时间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使用了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4的流程图对电梯1C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4中,在步骤S1~S4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4中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被无效化后,轿厢3平层于下一个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关门之前,且使该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后经过规定时间时(S5的“否”→S7的“是”),使无效化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返回到有效的状态(S6)。
根据以上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使一部分的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返回到有效,由此能够维持电梯的运转效率较高的状态,并且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第四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参照图5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D的电梯1D的结构进行说明。电梯1D除了在轿厢3内设置有轿厢内显示装置34、电梯控制装置5D具有轿厢内显示控制部55以外,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C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轿厢内显示装置34可以设置于轿厢3内的一处(例如轿厢门31的旁边),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各自的附近。
电梯控制装置5D的轿厢内显示控制部55,在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D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了时,使轿厢内显示装置34显示操作台状态信息,该操作台状态信息表示该轿厢内操作台被无效化。
〈使用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6的流程图对电梯1D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6中,在步骤S1~S4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4中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被无效化时,通过轿厢内显示控制部55将表示该轿厢内操作台被无效化的操作台状态信息输出至轿厢内显示装置34并进行显示(S8)。之后,若轿厢3平层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关门(S5的“是”),或者使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后经过规定时间(S7的“是”),则使无效化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返回到有效的状态(S6)。
根据以上的第四实施方式,在使一部分的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了时,通过向轿厢内的利用者通知表示该无效化的信息,从而能够防止利用者的便利性的降低。
《第五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参照图7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E的电梯1E的结构进行说明。电梯1E除了在各楼层的电梯层站4-1~4-n分别设置有层站显示装置42-1~42-n,电梯控制装置5E具有层站显示控制部56以外,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D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例如,层站显示装置42-1是指1层的层站显示装置,层站显示装置42-n是指n层的层站显示装置。
电梯控制装置5E的层站显示控制部56,在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E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了时,使表示该轿厢内操作台被无效化的操作台状态信息显示于层站显示装置42-1~42-n。
〈使用了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8的流程图对电梯1E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8中,在步骤S1~S4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4中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被无效化时,通过轿厢内显示控制部55将表示该轿厢内操作台被无效化的操作台状态信息输出至轿厢内显示装置34,并且通过层站显示控制部56将该操作台状态信息显示于层站显示装置42-1~42-n上(S9)。此时,既可以使操作台状态信息显示于全部楼层的层站显示装置42-1~42-n,也可以仅显示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层站显示装置42。
之后,若轿厢3平层于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关门(S5的“是”),或者使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后经过规定时间(S7的“是”),则使无效化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返回到有效的状态(S6)。
根据以上的第五实施方式,在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时,通过向轿厢内的利用者以及电梯层站的等待利用者通知表示该无效化的信息,能够防止利用者的便利性降低。
《第六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参照图9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F的电梯1F的结构进行说明。电梯1F除了在轿厢3内设置有利用者检测传感器35、电梯控制装置5F具有通过利用者检测信息取得部57之外,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E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利用者检测传感器35设置于轿厢3内的轿厢门31到轿厢3里侧的中间位置,检测通过该位置移动到轿厢3里侧的利用者。
电梯控制装置5F的通过利用者检测信息取得部57,基于利用者检测传感器35的检测信息,取得通过轿厢3的中间位置而向里侧移动的利用者的检测信息。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F在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后,在通过利用者检测信息取得部57取得了通过轿厢内的规定位置向里侧的利用者的检测信息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使用了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10的流程图对电梯1F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0中,在步骤S1~S7、S9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7中使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前(S7的“否”),且取得了通过了轿厢3内的中间位置而向轿厢3里侧移动的利用者的检测信息时(S10的“是”),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F使无效化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有效化(S6)。
根据以上的第六实施方式,在使一部分的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若检测到利用者向轿厢里侧移动,则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返回到有效,从而能够在维持电梯的运转效率较高的状态的同时,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第七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G的电梯1G的结构与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F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G,在使一部分的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若由轿厢内利用者数检测部51检测出的轿厢3内的利用者数超过规定值,则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使用了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11的流程图对电梯1G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1中,在步骤S1~S7、S9、S10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10中未取得通过了轿厢3内的中间位置而向轿厢3里侧移动的利用者的检测信息(S10的“否”),且轿厢3内的利用者数超过规定值(S11的“是”),则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G使无效化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有效化(S6)。
根据以上的第七实施方式,在使一部分的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若轿厢内利用者数超过规定值,则判断为利用者乘入到轿厢的里侧而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返回到有效,由此能够维持电梯的运转效率较高的状态,并且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第八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H的电梯1H的结构,与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G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H在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后,若利用有效的轿厢内操作台进行轿厢召唤操作,则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使用了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电梯1H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2中,在步骤S1~S7、S9~S11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11中判定为轿厢3内的利用者数未超过规定值(S11的“否”),若在有效的第二轿厢内操作台32-2中进行轿厢召唤操作,则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H使无效化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有效化(S6)。
根据以上的第八实施方式,在使一部分的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若通过有效的轿厢内操作台进行了轿厢召唤操作(S12的“是”),则判断为利用者乘入了轿厢的里侧而使无效化了的轿厢内操作台返回到有效,由此能够维持电梯的运转效率较高的状态,并且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第九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参照图13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J的电梯1J的结构进行说明。电梯1J除了在各楼层的电梯层站4-1~4-n分别设置有层站摄像机装置43-1~43-n,电梯控制装置5J具有层站等待利用者数检测部58以外,与在第八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H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例如,层站摄像机装置43-1是指1层的层站摄像机装置,层站摄像机装置43-n是指n层的层站摄像机装置。层站摄像机装置43-1~43-n分别拍摄所设置的电梯层站4-1~4-n,并将摄像信息发送到电梯控制装置5J。
电梯控制装置5J的层站等待利用者数检测部58,基于从层站摄像机装置43-1~43-n发送的摄像信息,检测位于各楼层的电梯层站4-1~4-n中的等待利用者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J在由层站等待利用者数检测部58检测出的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等待利用者数为规定值以下时,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使用了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14的流程图对电梯1J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4中,在步骤S1~S3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3中判定为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有层站召唤时(S3的“是”),若由层站等待利用者数检测部58检测出的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电梯层站4的等待利用者数为规定值以下(S13的“是”),则使轿厢门31附近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S4)。以后,在步骤S5~S7、S9~S12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八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以上的第九实施方式,仅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电梯层站的等待利用者数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将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作为无效化的对象,由此,即使轿厢内空闲,也能够尽可能使利用者向里侧移动,能够在维持电梯的运转效率较高的状态的同时,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第十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参照图15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K的电梯1K的结构进行说明。电梯1K除了电梯控制装置5K具有轿厢内利用者位置检测部59以外,与在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J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电梯控制装置5K的轿厢内利用者位置检测部59,检测轿厢3内的利用者的位置。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K在轿厢3内的利用者数为规定值以下,且未登记以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为目的楼层的轿厢召唤,且在无效化对象的轿厢内操作台的附近没有利用者时,使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使用了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16A以及图16B的流程图对电梯1K的动作进行说明。在通常运转中(S1),若通过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A判定为轿厢3内有利用者(S2的“否”),则在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K中判定轿厢3内的利用者数是否超过规定值(S14)。
在此,在判定为轿厢3内的利用者数为规定值以下时(S14的“否”),判定是否登记了将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作为目的楼层的轿厢召唤(S15)。在此,在判定为未登记以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为目的楼层的轿厢召唤时(S15的“否”),判定在轿厢门31附近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的附近是否有利用者(S16)。
在此,当判定为在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的附近没有利用者时(S16的“否”),转移到步骤S3,执行用于决定是否将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的判定处理。步骤S3以后执行的处理与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以上的第十实施方式,轿厢空闲而利用者能够移动,且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没有预定下梯的利用者,且在轿厢门附近的操作台的附近没有利用者时,使该轿厢门附近的操作台无效,由此,能够不降低利用者的便利性地使其尽可能向里侧移动,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转效率。
《第十一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
使用了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5L的电梯1L的结构与在第十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K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54L预先保存被预测为电梯1L拥挤的拥挤时间段(例如,上班时间段、午休等被预测为拥挤的时间段)的信息,在当前时刻属于该时间段时,执行轿厢3内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的有效/无效切换处理。
〈使用了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动作〉
参照图17A及图17B的流程图对电梯1L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7中,在步骤S1~S3、S13~S16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十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在步骤S13中判定为检测出的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电梯层站4的等待利用者数超过规定值时(S13的“是”),若当前时刻属于拥挤时间段(S17的“是”),则使轿厢门31附近的第一轿厢内操作台32-1无效化(S4)。以后,在步骤S5~S7、S9~S12中执行的处理与在第八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以上的第十一实施方式,通过仅在预测拥挤的时间段进行轿厢门附近的轿厢内操作台的有效/无效切换处理,由此能够在不降低利用者的便利性的情况下提高电梯的运转效率。
在上述的第一~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对在轿厢3内设置有2个轿厢内控制盘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更多的轿厢内操作台。在该情况下,在使多个轿厢内操作台中的一部分无效化时,只要至少1个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则无效化的操作台的数量可以是几个,也可以根据轿厢3内、电梯层站4的利用者数、运转状况等进行变更。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与在电梯的轿厢内设置的多个轿厢内操作台连接,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具备:
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检测所述轿厢内有无利用者;
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取得所述电梯的各楼层的层站召唤登记信息;以及
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信息和由所述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在所述轿厢内没有利用者、且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了层站召唤时,使所述多个轿厢内操作台中的、在所述轿厢的轿厢门附近设置的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在所述轿厢平层于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后已关门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在所述轿厢平层于所述下一停止预定楼层并开门后关门之前,且使该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后经过规定时间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还具备:
轿厢内显示控制部,与设置于所述轿厢内的轿厢内显示装置连接,在由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了时,使所述轿厢内显示装置显示操作台状态信息,该操作台状态信息表示该轿厢内操作台被无效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还具备:
层站显示控制部,与在所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层站设置的层站显示装置连接,在由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了时,使所述层站显示装置显示操作台状态信息,该操作台状态信息表示该轿厢内操作台被无效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还具备:
通过利用者检测信息取得部,取得通过了所述轿厢内的规定位置的利用者的检测信息,
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后,在由所述通过利用者检测信息取得部取得了通过了所述轿厢内的规定位置的利用者的检测信息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检测所述轿厢内的利用者数,
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在由所述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轿厢内的利用者数超过规定值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之后,在利用有效的轿厢内操作台进行轿厢召唤操作时,使无效化的轿厢内操作台有效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还具备:
层站等待利用者数检测部,检测位于所述各楼层的电梯层站中的等待利用者数,
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由所述层站等待利用者数检测部检测出的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的等待利用者数为规定值以下时,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还具备:
轿厢召唤登记信息取得部,取得通过所述多个轿厢内操作台中的有效的轿厢内操作台上的操作而进行了登记的轿厢召唤登记信息;以及
轿厢内利用者位置检测部,检测所述轿厢内的利用者的位置,
所述轿厢内利用者检测部检测所述轿厢内的利用者数,
在所述轿厢内的利用者数为规定值以下、且未登记以下一停止预定楼层为目的楼层的轿厢召唤、且在无效化对象的轿厢内操作台的附近没有利用者时,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轿厢内操作台控制部在当前时刻属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时,使所述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12.一种电梯控制方法,通过与在电梯的轿厢内设置的多个轿厢内操作台连接的电梯控制装置来执行以下处理:
检测所述轿厢内有无利用者;
取得所述电梯的各楼层的层站召唤登记信息;
基于检测出的所述轿厢内有无利用者的信息和所取得的所述层站召唤登记信息,在所述轿厢内没有利用者、且在下一停止预定楼层登记了层站召唤时,使所述多个轿厢内操作台中的、在所述轿厢的轿厢门附近设置的一部分轿厢内操作台无效化。
CN202011442247.0A 2019-12-09 2020-12-08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023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2144A JP6833960B1 (ja) 2019-12-09 2019-12-09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2019-222144 2019-1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3509A CN113023509A (zh) 2021-06-25
CN113023509B true CN113023509B (zh) 2023-01-13

Family

ID=7466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2247.0A Active CN113023509B (zh) 2019-12-09 2020-12-08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33960B1 (zh)
CN (1) CN1130235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2670B2 (ja) * 2019-02-27 2023-03-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支援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7130A (ja) * 2000-12-06 2002-06-11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04671038A (zh) * 2013-12-02 2015-06-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06185547A (zh) * 2015-03-13 2016-12-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7867620A (zh) * 2016-09-23 2018-04-0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辅助轿厢操作面板
JP2018076161A (ja) * 2016-11-10 2018-05-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9026464A (ja) * 2017-08-03 2019-02-2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7130A (ja) * 2000-12-06 2002-06-11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04671038A (zh) * 2013-12-02 2015-06-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06185547A (zh) * 2015-03-13 2016-12-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7867620A (zh) * 2016-09-23 2018-04-0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辅助轿厢操作面板
JP2018076161A (ja) * 2016-11-10 2018-05-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9026464A (ja) * 2017-08-03 2019-02-2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33960B1 (ja) 2021-02-24
CN113023509A (zh) 2021-06-25
JP2021091515A (ja)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0547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시스템
CN102992122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电梯运行控制装置、电梯运行控制系统
JP525745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539747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51674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モニター制御装置
WO200705233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CN110217654B (zh) 轮椅兼用电梯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975110B (zh) 电梯系统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JP2010143683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内呼び登録装置
CN113023509B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13023510B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13811502A (zh) 移动体的移动控制系统
JP201215345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12875446B (zh) 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EP2420467A1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vator
JP2010184777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747869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JP614110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JP2012162356A (ja) エレベータの監視システム
JP2022137990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2096901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5089846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場呼び登録装置
JP6891230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7480259B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0782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22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